基于comsol的仿真实验

合集下载

基于comsol的肺部EIT仿真研究

基于comsol的肺部EIT仿真研究
smu ai n o u g d l i l t fl n s mo e ,An i lt d i g e ,n o d r t a y e t e f a i i t f ci i a p lc t n o y a c mo i rn a d o u mo a y o d smu ae ma s i r e o a lz e sb l y o l c a p ia i d n mi n t i g e r ip l n r n h i n l o f o
a tv t . c iiy
【 yw r sC MS L;um nr o e o u n ; ado um nr o ir g Ke od ] O O P lo aym dl f ma C ripl o aym nt n h o i
0 前 言
医学 电 阻 抗成 像 技 术 ( l tc mpdn eT m  ̄ah , I 是 当 Ee r a I e ac o o p y ET) c il
h ma u g t s e u igt e sf r u n ln i u sn h ot e COMS ay te i a to h o d cii h g si is e d og n ome s s wa OLAn  ̄ h mp c fte c n u tvt c a e n t u s a ra st a l y n s n d t ho g l aat ru h tl e
1 肺 部模 型 建 模
通 常 , 们 对 圆 形 场往 往 进 行 建 模 求 解 , 是 对 于 肺 部 E T系 统 , 实验 结 果 如 表 1 示 。 我 但 I 所
圆形 场 域 难 以 较 好 地 模 拟 人 体肺 部 的 形 状 特 性 . 此 . 了 更 好 的 模 为 为

卡门涡街的Comsol仿真实验报告

卡门涡街的Comsol仿真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大学物理实验(二)实验名称:卡门涡街的Comsol仿真通用求解器。

三、实验仪器:3.1仪器选择SOL物理建模软件3.2模型与参数1.本实验研究流体流经圆柱体后的卡门涡街现象,不考虑沿圆柱体方向的流动,因此可在圆柱体的横切面内进行仿真。

建模时选择二维层流,让圆柱位于一个长方形内的左端,流体从左端流入,右端流出如下图所示图3.1卡门涡街仿真图采用的参数值为:流速u=1m/s,流体流过区域的宽度W=2.2m,高度H=0.41m,圆柱半径R=0.05m,圆柱中心与左侧和下边界的距离均为0.2m。

流体密度ρ=1kg/m3,动力粘度μ=10-3Pa∙s(注:设置中使圆柱体略偏离中心,以触发涡流。

)2.纳维-斯托克斯方程、质量守恒方程实验中圆柱是固体,流体假设是不可压缩的。

需要考虑的耦合为流体-固体耦合,求解的方程是ρ(ðuðt +u⋅∇u)=−∇P+μ∇⋅(∇u+(∇u)T−23(∇⋅u)I)+F (3)ðρðt+∇⋅(ρu)=0 (4)u:流体流速,P:流体压力,ρ:流体密度,μ:流体动力粘度,F:作用在流体上的外力。

这个方程比较复杂,但COMSOL自带的通用求解器可以直接求解。

由于我们更关注流经圆柱体附近的气流,故在入口处设置流体的初速度沿高度方向呈抛物线分布。

实验中还使用一个阶跃函数逐渐提升流入速度。

3.流体的速度随时间在变化,所以求解时选择“瞬态”。

圆柱体在流体中的受力可投影为水平方向的曳力(FD)和竖直方向的升力(FL),如图所示。

图3.2流体受力图升力和曳力也随时间变化。

因此,相对求解升力和曳力本身,无量纲的升力系数C L 和曳力系数C D :C L =2F L ρU mean 2A (5)C D =2F D ρU mean 2A (6)其中U mean 是设置的平均速度,ρ是流体密度,A 是圆柱在流速方向的投影面积(圆柱厚度与直径的乘积)。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4.1建模本实验的的建模与仿真可分为八步:1.模型向导2.参数定义3.几何建模4.材料设置5.层流设置6.划分网格7.研究求解8.结果分析操作步骤:1.模型向导1) 打开COMSOL 软件,在新建窗口中单击模型向导;2) 在模型向导窗口中,单击二维;3) 在选择物理场树中双击流体流动 单相流 层流;4) 单击添加,然后单击下方的研究;5) 在选择研究中选择一般研究 瞬态;6) 单击底部的完成;2.参数定义1) 在左侧模型开发器窗口的全局定义节点下,单击参数1;2) 在参数的设置窗口中,定位到参数栏;3) 在表中输入以下设置:图4.1 设置示范图4) 在左侧主屏幕工具栏中单击f(x)函数,选择全局 阶跃;5) 在阶跃的设置窗口中,定位到参数栏;6) 在位置文本框中输入0.1;3.几何建模1) 在上方的几何工具栏中单击矩形;2)在矩形的设置窗口中,定位到大小和性质栏;3)在宽度文本框输入W,在高度文本框输入H;4)单击构建选定对象;5)在上方的几何工具栏中单击圆;6)在圆的设置窗口中,定位到大小和性质栏;7)在位置栏的x文本框输入0.2,在y文本框输入0.2;8)定位到大小和形状栏,在半径文本框中输入R;9)单击构建选定对象。

基于COMSOL4.2的波导模式特性仿真

基于COMSOL4.2的波导模式特性仿真
wa v e g u i d e s i n t he p o t e nt i a l p r a c t i c a l c o u r s e s .T h e s e p r i n c i p l e s wi l l b e u s e f u l f o r t h e p r a c t i c a l c o u r s e s or f t h e l e c t u r e o f o p t i c a l ib f e r c o mmu n i c a t i o n s .Th e COMS OL 4. 2 c a n b e a l s o f o r t he d e mo ns t r a t i o n o f ne c e s s a r y e f f e c t s i n l e c — t u r e s,e . g .t he l e c t ur e o f e l e c t r o ma g n e t i c i f e l d a n d e l e c t r o ma g n e t i c wa v e . Ke ywo r d s: o p t i c a l ib f e r c o mmu n i c a t i o n s ;s i mu l a t i o n;COMSOL 4. 2
t i m e s e v e r a l i n s t r u c t i o n a l p r i n c i p l e s h a v e b e e n p r e s e n t e d f o r d e s i g n i n g p r o j e c t s o f i n v e s t i g a t i n g mo d e p r o p e r t i e s o f

基于comsol的声表面波器件仿真

基于comsol的声表面波器件仿真

I T 技术科技创新导报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74声表面波器件简单来说就是一个模拟电信信号处理的一种器件,主要的原理是利用压电介质中传播的声表面波。

声表面波的传播路径也和其他器件不一样,是沿固体传播的。

20世纪70年代,有人发明了叉指型的金属超声换能器,使其在压电晶体的表面上激发表面波的技术,这才在很多的领域引起关注,并且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才慢慢地形成了一种声表面波器件。

声表面波几个很显著的特点:首先是声表面波的传播速度,是比电磁波要慢很多倍的,因此在它的传播路径上就能够轻易地取样样本来处理。

声表面波器件能够提供给其他方法得不到的信号处理功能,这一功能的实现范围是在高频和超高频波段内,其形式也十分简单。

因此声表面波器件在很多领域都能够受到十分广泛的应用,这其中就包括雷达、通信和电子对抗。

由此可见声表面波是一种弹性声波,只在固体表面传播,表面以下几个波长的深度是其能量的聚集区域。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器件仿真工作是研究声表面波器件制作以及设计的基础,以往的设计和制作通常会出现材料浪费的现象,而且设计的效率并不高,而通过仿真就可以完全避免这些情况的发生。

耦合模型、等效电路模型等都是仿真声表面波器件的很实用的方法,数据分析是通过编写代码的方式呈现的。

不过现在也是出现了大量的分析软件,比如A N S O F T、A N S Y S ,这样的话,流程就可以不用像之前那样的繁琐,通过软件即可进行完整的数据分析。

声表面波是一种可以把能量集中在固体表面的沿固体表面的传播性质的弹性波,可以利用电压基片表面的差值换能器在两个波长的范围内,在传感以及通信等等领域进行有效的激发saw器件。

这是被人广泛应用的,通过近几年的研究,saw 器件结构更加的人性化,不再仅仅是之前的以半无限压电基片的叉指换能器0形式的结构了。

乐甫波就器件是其中一种更加人性化的器件,它可以在叉指换能器的表面溅射一层很重要的薄膜。

基于COMSOL的树脂基复合材料固化成型过程多场耦合仿真

基于COMSOL的树脂基复合材料固化成型过程多场耦合仿真

20mm孔
30 27
20
厚度超差\mm
0.4
0.2
厚度超差基线0[mm]
0.0
-0.2
Φ12mm孔
Φ20mm孔
-0.4
1
2
3
4
5
位置
厚度偏差
当硅橡胶芯模预制调型孔孔径为12mm时,辅助成型的帽型加筋结构制件 成形精度较好。
四、基于COMSOL的复合材料帽型件的建模仿真
仿真结果分析-预制调型孔最佳尺寸范围的确定
无孔
Φ6mm孔
内、外模具辅助成型复合材料帽形制件示意图
Φ12mm孔
Φ20mm孔
不同结构硅橡胶芯模
本文通过在硅橡胶芯模内部预制调型孔,实现硅橡胶芯模在固化过程中的压力可
控,但是预制调型孔孔径的大小与帽型制件成型质量紧密相关,需要建立基于压力 场均匀调控的调型孔孔径模型,最终实现对帽型制件的维形保压效果。
2000
3000
4000
5000
6000
7000
8000
时 间 \s
Φ12.5mm孔
Φ11.5mm孔
Φ12.5mm孔
当硅橡胶芯模预制调型孔孔径为11.5~12.5mm时,辅助成型的帽型加筋结构制件固化 压力较均匀,并且能够较好维持初始设计尺寸。可确定对于该类复合材料帽型加筋结 构成型所需硅橡胶芯模调型孔孔径的最佳尺寸范围为d=11.5mm~12.5mm。
m (1Vf
) ( m 12 f )(km (k f Gm )km
k f )Gm (1Vf )Vf (k f km )GmVf
23

2 E1k T

E1E2 2E1kT
4122kT

基于comsol的仿真实验

基于comsol的仿真实验

一、实验目的熟悉掌握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通过3D有限元建模方法,建立铂电极-玻璃体-视网膜的分层电刺激模型。

深入研究电极如何影响电刺激效果,系统的分析了电极尺寸、电极到视网膜表面的距离等参数对视网膜电刺激的影响,为视网膜视觉假体刺激电极的刺激效果提供指导意义,进一步优化电刺激效果,达到提高人工视觉的修复效果。

二、实验仪器设备计算机,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三、实验原理影响视网膜电刺激效果的因素有许多:电极尺寸、电极距视网膜距离、电极形状、电极排列等,这里主要从电极尺寸,电极距视网膜距离来探讨。

视网膜电刺激模型通过参考视网膜解剖结构构建,电刺激的有效响应区域取决于神经节细胞层(GCL)电场强度是否大于1000V/m,当大于该值时认为该区域神经节细胞能够兴奋,进而指导电极尺寸、电极距视网膜距离的参数。

四、实验内容根据视网膜的解剖结构来构建相应的视网膜分层模型,模型总共分为8层:玻璃体层,神经节细胞层,内网状层,内核层,外网状层,外核层,视网膜下区域,色素上皮层,脉络膜及巩膜。

根据视网膜各层的导电特性来设定相应的导电率,模型构建,设置边界条件。

在电极处施加相应电流刺激,规定神经节细胞层(GCL)电场强度(>1000V/m)时认为能够引起视神经细胞兴奋,在确定的电流强度下,神经节细胞层(GCL)层电场强度大于1000V/m的区域认为有效响应区域,进而判断电极刺激的有效响应区域,指导电极尺寸r和电极距视网膜距离h等参数设置。

其具体实验步骤如下所示:1、根据视网膜的解剖特性构建视网膜分层模型。

模型在三维模式下电磁场子目录下的传导介质DC场下建立。

进入建模窗口后,在绘图栏下设置模型为圆柱体,输入各部分的长宽高数值,轴基准点为圆柱体的圆心坐标。

模型分为9层(11个求解域),其示图如下:图1 视网膜分层模型2、模型建好后,在菜单栏下的物理量里面选择求解域设定,对示图的11个求解域进行设定传导率,如图2所示,其中每一层的电导率情况参考于视网膜导电特性。

基于COMSOL对涂布垫片流体仿真分析研究

基于COMSOL对涂布垫片流体仿真分析研究

基于COMSOL对涂布垫片流体仿真分析研究基于COMSOL对涂布垫片流体仿真分析研究摘要:涂布垫片是一种常用于涂布加工的辅助材料,在工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涂布垫片的流体动力学特性对于涂布加工过程的稳定性和成品质量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利用COMSOL多物理场仿真软件,对涂布垫片的流体动力学行为进行了模拟和分析。

通过在仿真模型中引入流体动力学模块,对涂布垫片在不同工艺参数下的沉降速度、流速分布以及垫片表面的压力分布进行了研究,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研究结果有助于深入理解涂布垫片的流体行为,并为优化涂布工艺提供了理论指导。

关键词:涂布垫片;流体动力学;COMSOL;仿真分析1. 引言涂布加工是一种常用于制备薄膜、涂层等材料的工艺方法,广泛应用于电子、光学、纺织等领域。

而涂布垫片作为涂布加工中的辅助材料,可以起到分散、传输和润湿等功能,对于提高涂布加工的效率和成品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涂布垫片的形状、孔隙结构以及材料特性等因素对涂布过程中的流体动力学行为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对涂布垫片的流体行为进行深入研究与分析,对于优化涂布工艺具有重要意义。

2. 方法与模型建立本研究利用COMSOL多物理场仿真软件构建了涂布垫片的流体动力学模型。

首先,通过实验测量得到涂布垫片的几何尺寸和孔隙结构参数,并在COMSOL中进行了几何模型的建立。

根据涂布垫片属于多孔介质的特点,引入了流体动力学模块,并设置了合适的边界条件和流体参数。

同时,为了保证仿真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还参考了相关研究成果和经验设定了模型的物理参数和边界条件。

3. 结果与讨论通过COMSOL软件进行模拟计算,得到了涂布垫片在不同工艺参数下的沉降速度、流速分布以及垫片表面的压力分布。

在模拟过程中,考虑了涂布垫片孔隙结构的影响,模拟了流体在孔隙中的流动行为,达到了更真实可靠的仿真效果。

首先,通过仿真计算得到了涂布垫片在不同工艺参数下的沉降速度。

结果表明,沉降速度与涂布垫片孔隙率、粘度等因素密切相关。

基于COMSOL的树脂基复合材料固化成型过程多场耦合仿真

基于COMSOL的树脂基复合材料固化成型过程多场耦合仿真

20mm孔
30 27
20
厚度超差\mm
0.4
0.2
厚度超差基线0[mm]
0.0
-0.2
Φ12mm孔
Φ20mm孔
-0.4
1
2
3
4
5
位置
厚度偏差
当硅橡胶芯模预制调型孔孔径为12mm时,辅助成型的帽型加筋结构制件 成形精度较好。
四、基于COMSOL的复合材料帽型件的建模仿真
仿真结果分析-预制调型孔最佳尺寸范围的确定
0.23
侧面均设置成固定约束且无流动;盖板/预制体 常压热容(J/(kg*K)) 480
800
以及芯模/预制体之间分别定义成独立的接触对, 忽略界面传热系数及界面摩擦系数,在传热和
热膨胀系数(1/K) 12.32×10
3.15×10
传压模块中定义接触对连续。
四、基于COMSOL的复合材料帽型件的建模仿真
dα dt

(K1

K 2α)(1
α)(0.47

α)(α

0.3)


dt

K3(1 α)(α

0.3)
K j A jexp(E j/RT)(j 1,2,3)
树脂流速vi 树脂体积分数Vr
温度T
固化度α
代入黏度方程: exp(U / RT K)
面临的挑战
复合材料制件固化成型过程多物理场交互耦合,使得数值模拟 难以实现其精确预测和控制。
一、课题研究背景、现状与思路
课题研究思路
固化工艺参数
材料时变参数
热-化学模型
固化度 温度
热-流-固强耦合
固化度

压电振动能量收集器仿真-COMSOL实验报告1

压电振动能量收集器仿真-COMSOL实验报告1

压电振动能量收集器仿真-COMSOL实验报告1实验:压电振动能量收集器仿真⼀.实验⽬的1.利⽤COMSOL仿真压电振动能量收集器,观察电势分布以及应⼒分布;2.通过频率分析得出共振频率,并分析在此频率附近的负载电阻、加速度变化导致的装置能量、动量、储能变化。

⼆.实验原理微型发电机组和⽆线发电系统的发展引起了⼈们对低功率电⼦技术的极⼤兴趣。

通常,这些设备⽤于为传感器和⽆线通信系统供电,从⽽使独⽴的“⽆线传感器”能够廉价部署。

通常,⽆线传感器在较长的时间内间歇性地进⾏测量,通过⽆线链路向其他传感器报告,并最终向基站报告,该基站记录所有部署传感器的读数(创建“⽆线传感器⽹络”)。

这个模型分析了⼀个简单的“地震”能量采集器,它被设计成从发⽣的局部加速度变化中产⽣电能。

例如,当⽆线传感器安装在振动机械上时。

该模型分析的能量采集器由压电双晶⽚组成,压电双晶⽚⼀端固定在振动机械上,另⼀端安装有验证质量。

下图显⽰了设备的⼏何结构。

动⼒收割机由⼀个压电双晶⽚组成,压电双晶⽚⼀端夹紧,另⼀端安装验证质量。

双晶⽚内嵌⼊⼀个接地电极(与梁的中性⾯⼀致),悬臂梁的外表⾯上有两个电极。

这种结构确保了外部电极上感应到相同的电压,即使中性层上下的应⼒符号相反。

由于夹具安装在⼀个振动机械上,所以在振动参考系中对装置进⾏分析(在COMSOL中,通过施加正弦体载荷进⾏建模)。

三.实验主要步骤或操作要点1.选择模型因为压电振动能量收集器可以看作在⼀个平⾯上,所以选择⼆维模型。

绘制模型:利⽤简单的⼏何模型、画线、倒⾓、取并集操作绘制⼆维平⾯图形。

2.参数、材料、电场仿真设置2.1设置全局参数2.2材料选择这⾥选择了两种材料:1. Lead Zirconate Titanate (PZT-5A)。

2. Structural steel2.3场条件设置本实验选择了固体⼒学中的压电场,还有⼀外界电路:2.3.1固体⼒学设置在材料阻尼⽅⾯,进⾏了线弹性材料的阻尼设置以及压电材料的机械阻尼设置:添加了体载荷设置以及固定约束:2.32静电场设置进⾏了零电荷的边界选择以及初始电势为0的域选择:电荷守恒的域选择:最后为了与外电路相连接,设置了电路的接地与终端:2.3.3电路设置添加了负载电阻以及设置了终端:2.3.4⽹格设置考虑到计算机的运算时间以及⽹格的密度,选择⾃由三⾓形⽹格:四.实验数据1.频域研究:扫描范围为62到80Hz,⽆辅助扫描。

comsol 案例

comsol 案例

comsol 案例Comsol 案例。

在工程领域,计算机辅助工程仿真软件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COMSOL Multiphysics作为一款领先的多物理场仿真软件,被广泛应用于电磁、热传导、结构力学、流体力学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一个基于COMSOL Multiphysics的案例,以展示该软件在实际工程问题中的应用。

我们选取了一个热传导问题作为案例,以展示COMSOL Multiphysics在热传导领域的应用。

在这个案例中,我们需要分析一个复杂形状的导热体在不同热边界条件下的温度分布情况。

首先,我们需要建立该导热体的几何模型,然后设置热边界条件和材料属性,最后进行数值求解,得到温度场的分布情况。

在COMSOL Multiphysics中,建立几何模型可以通过几何建模模块来实现。

用户可以通过绘制几何形状、操作几何体等方式,快速建立复杂的几何模型。

在我们的案例中,我们需要考虑导热体的复杂形状,因此需要充分利用COMSOL Multiphysics提供的几何建模功能,精确地重现实际工程中的几何形状。

在几何模型建立完成后,我们需要设置热边界条件和材料属性。

COMSOL Multiphysics提供了丰富的物理场模块,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问题选择相应的物理场模块进行建模。

在我们的案例中,我们需要选择热传导模块,然后设置热边界条件和材料属性。

COMSOL Multiphysics提供了直观的界面和丰富的选项,用户可以方便地设置各种热边界条件和材料属性,以满足实际工程问题的需求。

最后,我们进行数值求解,得到温度场的分布情况。

COMSOL Multiphysics采用有限元方法进行数值求解,能够精确地求解各种复杂的多物理场耦合问题。

在我们的案例中,通过COMSOL Multiphysics进行数值求解,我们可以得到导热体在不同热边界条件下的温度分布情况,从而为工程实践提供重要的参考。

通过上述案例,我们可以看到COMSOL Multiphysics在热传导领域的强大应用能力。

comsol热电效应仿真实验心得体会

comsol热电效应仿真实验心得体会

comsol热电效应仿真实验心得体会回首两年的实训都是很敷衍的就过去了,都是老师匆匆走进教室,匆匆告诉我们要实训,匆匆布置完题目说句两个星期之后交,最后再匆匆离开离开教室……所以大学实训究竟训些什么^我完全不清楚,在我印像中,实训就是半个月写篇报告交上去,就这么简单。

没想到这个学期,在我们都已经放假的时候,突然安排了一次实训,本来我还在想又是像往年一样混混就过去了,没想到,实在跟我的预想不同,与往年相比更是大相径庭。

对于我们困在象牙塔三年的大学生来说,企业究竟是何构造,如何运作,是何流程完全不清楚,甚至可以说是毫无头绪。

一次简简单单的实训课,当然不可能让我们实实在在的了解到整个企业的面貌。

我们作为即将毕业,踏入社会的大学生,实践几乎就是零,也许有的同学会做做兼职,自己摆个小摊或者以别的形式,试探了一下社会,但是我们现在能接触到又仅仅是冰山一角,真正的职场,企业,社会又是如何,我们都答不出来,可是我们又怎么能打毫无准备之仗呢,企业仿真实训,也许就是这样走进了我们的课堂。

两次培训课,每次的重点都不一样。

第一天,无论是早上的部门角色分配,还是下午的水壶组装模拟训练,都是假设我们已经进入到企业之后进行的活动。

尤其是下午的训练,我们这一组很不幸的垫底,很重要的问题就是与外界的沟通出了问题,现在看来只是我们用了两个零件换了别人一个零件这么简单,但是,这个问题如果出现在以后真实职场谈判中,我们毫无疑问是彻底的落了下风,这是完全不可取的。

我们拥有那么多的螺丝,可是却不能用这些螺丝换到我们没有的。

部件,那么我们就是完全发挥“螺丝”应有的功能。

等价交换,各取所需,这个简单的道理,我们小组都没能彻底领悟。

第二次的培训,我们的重点就放在了进入企业之前的培训——如何制作简历。

简历是我们获得工作机会的敲门砖,当今社会求职找工作的方式很多,但是简历适用于每一种,每一阶段,当招聘官打开招聘邮箱的第一课开始,映入眼帘的即是简历,所以简历的好坏与否,直接影响到求职的成功,可以说简历就是我们在企业的第一张脸,做一份完整,有效的简历,是我们进入到一个企业的关键,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

comsol 案例

comsol 案例

comsol 案例Comsol 案例。

在工程领域,仿真分析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它可以帮助工程师们更好地理解和预测各种物理现象,从而指导工程设计和优化。

而 Comsol Multiphysics 软件作为一款多物理场仿真软件,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工程领域,为工程师们提供了强大的仿真分析工具。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一些使用 Comsol Multiphysics 软件进行仿真分析的案例,以展示该软件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价值。

首先,我们来看一个热传导问题的仿真案例。

假设我们需要设计一个电子设备的散热系统,我们可以利用 Comsol 软件对该系统进行热传导仿真分析。

通过建立相应的热传导模型,设置材料的热导率、边界条件和热源等参数,我们可以得到散热系统在不同工况下的温度分布和热流分布,从而指导散热器的设计和优化。

接下来,让我们看一个电磁场仿真案例。

假设我们需要设计一个电磁传感器,我们可以利用 Comsol 软件对该传感器的电磁场进行仿真分析。

通过建立相应的电磁场模型,设置材料的电磁特性、电流源和边界条件等参数,我们可以得到传感器在不同工作频率下的电磁场分布和传感特性,从而指导传感器的设计和优化。

此外,我们还可以利用 Comsol 软件进行流体力学仿真分析。

假设我们需要设计一个微流控芯片,我们可以利用 Comsol 软件对该芯片的流体力学特性进行仿真分析。

通过建立相应的流体力学模型,设置流体的性质、微通道的结构和边界条件等参数,我们可以得到微流控芯片在不同流速和压力下的流场分布和混合效应,从而指导芯片的设计和优化。

总的来说,Comsol Multiphysics 软件作为一款多物理场仿真软件,在工程实践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通过上述案例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到该软件在热传导、电磁场和流体力学等领域的仿真分析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工程师们提供了强大的仿真分析工具,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预测各种物理现象,指导工程设计和优化。

comsol仿真实验报告

comsol仿真实验报告

comsol仿真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使用 COMSOL Multiphysics 软件对特定的物理现象或工程问题进行仿真分析,深入理解相关理论知识,并获取直观、准确的结果,为实际应用提供有效的参考和指导。

二、实验原理COMSOL Multiphysics 是一款基于有限元方法的多物理场仿真软件,它能够将多个物理场(如电场、磁场、热场、流体场等)耦合在一个模型中进行求解。

其基本原理是将连续的求解区域离散化为有限个单元,通过对每个单元上的偏微分方程进行近似求解,最终得到整个区域的数值解。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所涉及的物理场及相关方程如下:(一)热传递热传递主要有三种方式: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

热传导遵循傅里叶定律:$q =k\nabla T$,其中$q$ 为热流密度,$k$ 为热导率,$\nabla T$ 为温度梯度。

热对流通过牛顿冷却定律描述:$q = h(T T_{amb})$,其中$h$ 为对流换热系数,$T$ 为物体表面温度,$T_{amb}$为环境温度。

(二)流体流动对于不可压缩流体,其运动遵循纳维斯托克斯方程:$\rho(\frac{\partial \vec{u}}{\partial t} +(\vec{u}\cdot\nabla)\vec{u})=\nabla p +\mu\nabla^2\vec{u} +\vec{f}$其中$\rho$ 为流体密度,$\vec{u}$为流体速度,$p$ 为压力,$\mu$ 为动力粘度,$\vec{f}$为体积力。

(三)电磁场麦克斯韦方程组是描述电磁场的基本方程:$\nabla\cdot\vec{D} =\rho$$\nabla\cdot\vec{B} = 0$$\nabla\times\vec{E} =\frac{\partial \vec{B}}{\partial t}$$\nabla\times\vec{H} =\vec{J} +\frac{\partial \vec{D}}{\partial t}$其中$\vec{D}$为电位移矢量,$\vec{B}$为磁感应强度,$\vec{E}$为电场强度,$\vec{H}$为磁场强度,$\rho$ 为电荷密度,$\vec{J}$为电流密度。

基于comsol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的数值模拟仿真

基于comsol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的数值模拟仿真

摘要燃料电池是一种实用的环保、高效的清洁可再生能源,可以预见在未来的新能源革命中会占有一席之地。

而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不仅具有普通燃料电池的优点,还有燃料来源广、余热再利用等特点。

然而SOFC工作在封闭高温的环境内,实验方法所需时间长,设备昂贵,还受实验条件本身的限制。

数值模拟方法比起实验方法可以计算得到无法测量的结果,并且消耗时间短和资金成本低。

本文主要研究的是平板式阳极支撑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通过热量传输、物质传输、动量传输模型,结合燃料电池的电化学反应方程,在多物理场耦合软件COMSOL里面搭建了单电池的三维稳态模型。

运用这个模型,我们可以得到SOFC 在不同配置和工作状态下的速度、温度、浓度、电流密度等分布图,并且还可以改变一定的变量和相关的边界条件来检测这些改动对SOFC的影响。

因此这个仿真模型可以通过预测不同参数对SOFC性能的影响从而来优化设计SOFC。

本文在成功完成平板式阳极支撑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建模工作后,进一步深入讨论优化SOFC电池片的方法,本文通过改变某些参数来实现,一种是改变物性参数和几何外形,比如阳极支撑体的厚度和多孔介质的孔隙率等,另一种是改变工作条件,比如电池内部温度,工作电压,热辐射影响,流场方式等,最后通过一系列不同边界条件和参数下数值模拟结果的对比,得到了一些关于SOFC优化设计的建设性意见。

数值模拟方法可以用来研究SOFC在不同工作条件下的性能,并且为SOFC的工作控制策略和选材结构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COMSOL 数值模拟ABSTRACTFuel cell is a practical,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and efficient clean and renewable energy source. It can be expected to take a place in the new energy revolution in the future. Solid oxide fuel cell (SOFC) not only has the advantages of common fuel cells, but also has many other advantages, such as wide fuel sources and waste heat utilization. However, SOFC works in a closed, high temperature environment. The experimental method needs long time, high cost and is limited by the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Compared with the experimental method,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can calculate the results which are unable to be measured with short time and low cost.This paper studies planar anode supported solid oxide fuel cell, the heat transfer and mass transfer, momentum transfer model, the electrochemical reaction equation with a fuel cell, build the three-dimensional steady-state model of single cell in multiphysics coupling software COMSOL. By these models, we can get velocity, temperature, concentration, current density distribution of SOFC in different configuration and working conditions, and we also can change some variables and the related boundary conditions to detect the predict of these changes on SOFC. Therefore, the simulation model can optimize the design of SOFC by predicting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parameters on the performance of SOFC. This paper has completed the modeling work of planar anode supported solid oxide fuel cell and further discussion of the optimization method of SOFC cell is given, such as the anode support thickness and porosity of porous media, the other one is to change working conditions, such as temperature, battery voltage, thermal radiation effects, flow mode, finally by comparing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results of a series of different boundary conditions and parameters, received some constructive opinions of SOFC optimization design.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method can be used to study the performance of SOFC under different working conditions, and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work control strategy and structure design of SOFC.Key words:Solid Oxide Fuel Cell COMSOL Numerical Simulation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1 绪论1.1研究背景与意义 (1)1.2国内外研究概况 (8)1.3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2)2 SOFC数值模拟的基本原理2.1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模拟工具 (13)2.2COMSOL软件介绍 (14)2.3SOFC建模数学方程 (17)2.4本章小结 (23)3 平板式阳极支撑体SOFC的数值模拟过程3.1SOFC数值模拟步骤 (24)3.2SOFC数值模拟结果及其分析 (31)3.3本章小结 (37)4 SOFC数值模拟优化4.1工作温度对SOFC的性能影响 (39)4.2热辐射对SOFC的性能影响 (40)4.3不同流场方式对SOFC的性能影响 (42)4.4阳极支撑体与SOFC的性能之间的关系 (47)4.5本章小结 (49)5 总结与展望5.1全文总结 (51)5.2课题展望 (52)致谢 (53)参考文献 (54)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59)1 绪论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电能产业是国家工业化的支柱产业,是实现中国社会现代化的不可或缺的部分。

基于comsol的悬臂梁形变实验报告

基于comsol的悬臂梁形变实验报告

基于comsol4.2的悬臂梁形变仿真参考文献:Becker,A.A.,Background to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of Geometric Non-linearity Benchmarks,NAFEMS,Ref: -R0065,Glasgow.一、创建工程1、选择空间维度:二维。

如图一图一2、增加物理场:结构力学—>固体力学(solid)。

如图二图二3、选择求解类型:稳态。

如图三图三4、点击“完成”,按钮位于“模型向导”栏右上角的符号。

二、创建几何模型1、单击“几何”,将“长度单位”改为um。

如图四图四2、右键“几何”,选择“矩形”,设置矩形参数如图五,并单击设定栏右上角的“创建选定”,生成图形。

图五三、设定材料参数右键“材料”,选择“材料”,几何是实体选择如图六。

在材料目录中添加材料的杨氏模量、泊松比、密度,具体参数如图七。

图六图七四、设置边界约束1、单击“固体力学”,在厚度中输入“10e-6”,如图八。

图八2、右键“固体力学”,选择“固定约束”,添加边界选择:1,如图九。

图九3、右键“固体力学”,选择“边界载荷”,添加边界选择:4,将力—>载荷中,X和Y方向的力分别改为:-3.844e6/0.1*load_para和-3.844e3/0.1如图十。

图十五、划分网格右键网格,选择“自由剖分三角形网格”,在设定栏右上角点击“创建所有”,如图十一。

图十一六、设置求解约束1、打开“求解”下拉菜单,右键“求解器配置”,选择“缺省求解器”,如图十二。

图十二2、点击“稳态求解器”,将“相对容差”改为:1e-6,如图十三。

图十三3、右键“稳态求解器”,选择“参数的”,在设定栏输入参数名称:load_para和参数值:range(0,0.01,1),如图十四图十四4、右键“求解器”,选择“计算”,结果如图十五。

图十五七、查看结果1、右键“数据集”,选择“二维切割点”,输入点坐标(100,2.5),如图十六。

comsol仿真案例

comsol仿真案例

comsol仿真案例Comsol仿真案例。

在工程领域,仿真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产品设计、工艺优化、性能预测等方面。

Comsol Multiphysics作为一款多物理场仿真软件,具有强大的建模和求解能力,能够模拟电磁、结构力学、流体力学等多个物理场的耦合效应,为工程师和科研人员提供了强大的工具来解决复杂问题。

本文将以一个实际案例来介绍Comsol Multiphysics的仿真应用。

我们将以磁场传感器的设计为例,展示如何利用Comsol进行多物理场的仿真分析。

首先,我们需要建立磁场传感器的几何模型。

在Comsol中,可以通过几何建模模块来创建传感器的三维几何结构,包括传感元件的形状、尺寸和材料属性等。

在建模过程中,可以直观地观察和调整传感器的几何参数,以满足设计要求。

接下来,我们需要定义磁场传感器的物理特性。

通过Comsol的物理场模块,可以添加磁场、电磁感应等物理场效应,并设置材料的磁性参数、电导率等物理属性。

这些物理特性将直接影响传感器的性能和响应。

然后,我们可以进行多物理场的耦合仿真。

Comsol Multiphysics能够同时求解多个物理场的方程,并考虑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在磁场传感器的案例中,我们可以将磁场、电磁感应和结构力学等物理场进行耦合,分析传感器在外部磁场作用下的响应和变形情况。

在仿真过程中,可以通过Comsol的后处理模块来可视化仿真结果,包括磁感应强度分布、电流密度分布、应力应变分布等。

这些结果能够直观地展现传感器的工作状态和性能表现,为设计优化和性能预测提供重要参考。

最后,我们可以通过参数化设计和优化算法,对传感器的关键参数进行调整和优化。

Comsol Multiphysics提供了丰富的参数化建模和优化工具,能够快速高效地进行设计方案的评估和优化,以实现传感器性能的最大化。

总的来说,Comsol Multiphysics作为一款多物理场仿真软件,能够为工程师和科研人员提供强大的仿真分析工具,帮助他们解决复杂的工程和科学问题。

comsol仿真案例

comsol仿真案例

comsol仿真案例Comsol仿真案例。

在工程领域,仿真技术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Comsol Multiphysics作为一款多物理场仿真软件,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工程领域,如电子、光学、声学、热力学等。

本文将介绍一个基于Comsol Multiphysics的仿真案例,以展示其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

我们选择了一个热传导问题作为仿真案例。

假设我们需要设计一个具有特定热传导特性的材料结构,以满足某种工程需求。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利用Comsol Multiphysics进行热传导仿真,以验证设计方案的可行性。

首先,我们需要建立仿真模型。

在Comsol Multiphysics中,我们可以通过几何建模模块构建材料结构的几何形状,然后定义材料的热传导特性。

接下来,我们需要设置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以模拟材料结构在特定工况下的热传导行为。

然后,我们可以进行仿真计算。

Comsol Multiphysics提供了强大的求解器,可以有效地求解多物理场耦合问题。

通过设置仿真参数和求解选项,我们可以对材料结构的热传导行为进行精确的数值模拟。

在仿真计算完成后,我们可以对结果进行后处理分析。

Comsol Multiphysics提供了丰富的后处理功能,可以直观地展示仿真结果,如温度分布、热通量、热传导路径等。

通过对仿真结果的分析,我们可以评估设计方案的优劣,并进行必要的优化调整。

通过以上仿真案例,我们可以看到Comsol Multiphysics在工程实践中的重要作用。

它不仅可以帮助工程师们快速准确地验证设计方案,还可以为工程问题的解决提供有力的支持。

因此,Comsol Multiphysics已经成为许多工程领域不可或缺的仿真工具之一。

总的来说,通过本文介绍的Comsol仿真案例,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认识这款多物理场仿真软件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

希望本文能够对工程领域的从业人员有所帮助,也希望Comsol Multiphysics在未来能够为更多工程问题的解决提供支持和帮助。

comsol软件应用实践报告总结

comsol软件应用实践报告总结

comsol软件应用实践报告总结一、实验目的1、初步掌握Comsol Multiphysics的使用方法。

2、学习电渗进样的Comsol模拟。

二、实验原理COMSOL Multiphysics是一款大型的高级数值仿真软件。

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科学研究以及工程计算,被当今世界科学家称为“第一款真正的任意多物理场直接耦合分析软件”。

模拟科学和工程领域的各种物理过程,COMSOL Multiphysics以高效的计算性能和杰出的多场双向直接耦合分析能力实现了高度精确的数值仿真。

COMSOL Multiphysics是以有限元法为基础,通过求解偏微分方程(单场)或偏微分方程组(多场)来实现真实物理现象的仿真,被当今世界科学家称为“第一款真正的任意多物理场直接耦合分析软件”。

用数学方法求解真实世界的物理现象,COMSOL Multiphysics 以高效的计算性能和杰出的多场双向直接耦合分析能力实现了高度精确的数值仿真。

目前已经在声学、生物科学、化学反应、弥散、电磁学、流体动力学、燃料电池、地球科学、热传导、微系统、微波工程、光学、光子学、多孔介质、量子力学、射频、半导体、结构力学、传动现象、波的传播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大量预定义的物理应用模式,范围涵盖从流体流动、热传导、到结构力学、电磁分析等多种物理场,用户可以快速的建立模型。

COMSOL 中定义模型非常灵活,材料属性、源项、以及边界条件等可以是常数、任意变量的函数、逻辑表达式、或者直接是一个代表实测数据的插值函数等。

预定义的多物理场应用模式,能够解决许多常见的物理问题。

同时,用户也可以自主选择需要的物理场并定义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当然,用户也可以输入自己的偏微分方程(PDEs),并指定它与其它方程或物理之间的关系。

COMSOL Multiphysics力图满足用户仿真模拟的所有需求,成为用户的首选仿真工具。

它具有用途广泛、灵活、易用的特性,比其它有限元分析软件强大之处在于,利用附加的功能模块,软件功能可以很容易进行扩展。

热电效应COMSOL仿真实验目的

热电效应COMSOL仿真实验目的

热电效应COMSOL仿真实验目的
实验目的
1.掌握微波温度场仿真的基本原理。

2.掌握微波温度场仿真的基本步骤:选择物理场、几何建模、设
定分析条件、网格划分、求解、和后处理。

3.基于Comsol实现微波消融仪的温度场仿真。

实验要求
得到微波温度场的分步处理结果和温度场仿真结果,具体包括: 所选物理场、几何模型的形状和参数(包括微波天线和肝脏的参
数设置)、后处理结果(包括绘制出直线r=1.5e-3上的SAR分布
( emw/rho_ blood)、评估肝脏吸收功率的效率、评估10分钟
时的
中心温度(微波发射点)、以及绘制(0.004,0.01)、 (0.008,0.01)、
(0.012,0.01)点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以及坏死组织比率曲线)。

实验原理
塞贝克效应(seebeck effect)又称作第一热电效应,是指由于两种不同电导体或半导体的温度差异而引起两种物质间的电压差的
热电现象。

一般规定热电势方向为:在热端电子由负流向正。

在两种金属a和b组成的回路中,如果使两个接触点的温度不同,则在回路中将出现电流,称为热电流。

相应的电动势称为热电势,其方向取决于温度梯度的方向。

塞贝克效应的成因可以简单解释为在温度梯度下
导体内的载流子从热端向冷端运动,并在冷端堆积,从而在材料内部形成电势差,同时在该电势差作用下产生一个反向电荷流,当热运动的电荷流与内部电场达到动态平衡时,半导体两端形成稳定的温差电动势。

半导体的温差电动势较大,可用作温差发电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实验目的
熟悉掌握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通过3D有限元建模方法,建立铂电极-玻璃体-视网膜的分层电刺激模型。

深入研究电极如何影响电刺激效果,系统的分析了电极尺寸、电极到视网膜表面的距离等参数对视网膜电刺激的影响,为视网膜视觉假体刺激电极的刺激效果提供指导意义,进一步优化电刺激效果,达到提高人工视觉的修复效果。

二、实验仪器设备
计算机,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
三、实验原理
影响视网膜电刺激效果的因素有许多:电极尺寸、电极距视网膜距离、电极形状、电极排列等,这里主要从电极尺寸,电极距视网膜距离来探讨。

视网膜电刺激模型通过参考视网膜解剖结构构建,电刺激的有效响应区域取决于神经节细胞层(GCL)电场强度是否大于1000V/m,当大于该值时认为该区域神经节细胞能够兴奋,进而指导电极尺寸、电极距视网膜距离的参数。

四、实验内容
根据视网膜的解剖结构来构建相应的视网膜分层模型,模型总共分为8层:玻璃体层,神经节细胞层,内网状层,内核层,外网状层,外核层,视网膜下区域,色素上皮层,脉络膜及巩膜。

根据视网膜各层的导电特性来设定相应的导电率,模型构建,设置边界条件。

在电极处施加相应电流刺激,规定神经节细胞层(GCL)电场强度(>1000V/m)时认为能够引起视神经细胞兴奋,在确定的电流强度下,神经节细胞层(GCL)层电场强度大于1000V/m的区域认为有效响应区域,进而判断电极刺激的有效响应区域,指导电极尺寸r和电极距视网膜距离h等参数设置。

其具体实验步骤如下所示:
1、根据视网膜的解剖特性构建视网膜分层模型。

模型在三维模式下电磁场子目录下的传导介质DC场下建立。

进入建模窗口后,在绘图栏下设置模型为圆柱体,输入各部分的长宽高数值,轴基准点为圆柱体的圆心坐标。

模型分为9层(11个求解域),其示图如下:
图1 视网膜分层模型
2、模型建好后,在菜单栏下的物理量里面选择求解域设定,对示图的11个求解域进行设定传导率,如图2所示,其中每一层的电
导率情况参考于视网膜导电特性。

图2 求解域参数设置
3、边界设定。

在求解域设置好后,同样在在物理量目录下的边
界设定里面对模型边界进行设置。

模型中除了地面接地,其他各外表
面设置为电流流向,初始值为0。

内部表面除了电极内表面视之为电
流源输入,其他各内表面设置为连续边界。

4、在完成上述步骤,设置电流源电流输入大小值。

然后对模型
进行网格化,如下图所示。

最后在菜单栏里的求解里选择进行求解,
对模型求解,之后利用菜单栏里的后处理里的功能对模型进行求解后
续美化处理,完成实验,如图3所示。

图3 模型网格化图和求解结果图
五、实验数据
在仿真实验中,做了6组仿真模型,分别在电极距视网膜距离处于h=50um,h=150um,所用电极半径r为25um~150um,恒定刺激电流为50uA(电流密度不同)情况下,得到如下图所示结果:
图4 电极到视网膜距离h=50um 电极半径r=25um时电刺激分布图
图5 电极到视网膜距离h=50um 电极半径r=75um时电刺激分布图
图6 电极到视网膜距离h=50um 电极半径r=150um时电刺激分布图
图7 电极到视网膜距离h=150um 电极半径r=25um时电刺激分布图
图8 电极到视网膜距离h=150um 电极半径r=50um时电刺激分布图
图9 电极到视网膜距离h=150um 电极半径r=100um时电刺激分布图
六、数据处理及结果分析
上述仿真主要研究了在相同电流强度刺激下不同电极尺寸和电极距离视网膜距离对视网膜视神经节细胞层(GCL)有效相应区域的影响。

理论上,小的电极尺寸容易在阵列上实现单位面积下的高密度排布,满足视网膜上电刺激产生高分辨率的视觉要求。

实际上,由上述结果知道,在恒定电流刺激下(50uA,在该电流刺激下能够保证GCL层细胞能产生动作电位),电极距视网膜距离50um时,随着电极尺寸的增大,有效响应区域变化并不大且它们的响应范围都比较大,这种情况可能会干扰到附近阵列其他电极的响应;在电极据视网膜距离100um时,随着电极尺寸增大,有效响应区域开始减小,其空间分辨率相对较好。

分析其原因是可能是相同电流强度下,电极尺寸越小
电荷密度越大,其电场强度就越大从而影响响应区域,而在大尺寸电极时,电荷密度较小,相应区域就相对较小。

故在电极距视网膜距离较大时,点击尺寸越大,其空间分辨率反而越高。

七、实验小结
本实验通过学习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相关知识和阅读视网膜电刺激模型建模的相关文献,运用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实现了对视网膜电刺激3D模型的建立,并分析其结果。

分析结果表明:在所有电极采同样大小电流刺激下,选用大尺寸电极、电极距视网膜距离相对较大的较高阵列密度排列刺激时,所诱发的细胞的响应区域较小,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空间分辨率。

通过本实验,进一步熟悉了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的使用和操作,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深化了对神经电刺激模型的理解,这将有助于今后课题的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