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课堂观察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节 1:郑和七下西洋 教师创设情境,板书课题:郑和下西洋,指导了学生从课文上摘录郑和下西
洋的时间、次数、规模、人数、到达范围;然后提出思考题:郑和下西洋与达伽 马、哥伦布新航路开辟的对比分析:郑和下西洋时间最早,规模最大,到达范围 最广。然后动脑筋分小组讨论郑和为什么能够远航?说明你的理由, 按照小组分 组进行回答, 学生回答问题积极性高涨。 最后是对郑和下西洋的评价 (积极与消 极)。
1. 教学目标:是否明确而恰当?
继光抗倭;葡萄牙攫取澳门。同时整堂课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 习历史积极性高。
2. 核心知识: 教师是如何呈现给不 教师运用多媒体课件,肢体语言,图片等直观教具将知识呈现出
同学生的?
来,让层次不同的学生都能理解本课内容。
3. 内在联系: 是否注意建立知识横 向或纵向联系,或与生活联系?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课程,是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 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传承人类文 明的优秀传统, 使学生了解和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 更好地认识当代中国和 当今世界。 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 初步学会从历史的角度观察和思考社会与 人生,从历史中汲取智慧,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综合 素质,得到全面发展。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知道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及 历史现象,知道人类文明的主要成果,初步掌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性?
课堂有效性高。
9. 课后作业布置及完成情况?
课堂及课后作业布置恰当,内容比较适合学生完成。
教学改进建议:
1、 教师对学生应该及时进行评价,尤其在答对后及时表扬; 2、 应多加小组活动,给学生更多思考的空间和练习的机会; 3、 多媒体图片可以更加丰富一些。
(二)、课堂教学环节分析 从总体上来看,毛鹏飞老师的课堂教学按以下四个环节进行展开:
(3)中外之间的冲突。在近代以前以戚继光抗倭和葡萄牙攫取中国澳门最 具代表性。 三、课堂观察实录整理:
本次观察对象是毛鹏飞老师在深圳市坪山实验学校七( 6)班的《中外的交 往与冲突》。在进入角色之前,认真学习了毛鹏飞老师所下发的有关课堂观察学 习资料,落实了教学环节的观察点, 所以结合以往的经验制定本次环节观察的三 个阶段:
1 、准备阶段:首先制订观察方案,做到四个确定,即确定观察主题、确定 观察内容、确定观察工具、确定观察方法。我对观察主题进行了细化理解,认为 观察点放在:教学环节是否围绕教学目标展开, 同时这些环节是否面向全体学生, 学生参与度(人次),课堂趣味性以及目标达成度(课堂有效性)上;保留一份 课堂学案, 对教材以及教师的教学思路做到心中有数, 以便于在观察时更多地聚 焦于课堂有效性。
教师所教内容与之前课程有着紧密联系,将汉代至近代的中外关 系做了一个有效的梳理。
4. 学科特点: 是否体现了学科特点 与本质?
创设了良好的历史学习的氛围,充分体现了学生主体性,课堂气 氛活跃。
5. 详略得当: 是否做到了易懂的少 讲或不讲、易混的细讲并辨析?
基本上做到了重点的精讲、细讲,易懂的少讲、略讲。
打造趣味课堂,提高教学有效性
毛鹏飞《中外的交往与冲突》教学之课堂观察报告
陈蓓(坪山实验学校初一英语组)
一、背景描述 在对毛鹏飞老师已有课堂的观察基础上,学校于 2013 年组织了我校老师观
摩了毛鹏飞的一堂新课《中外的交往与冲突》 。基于之前对毛老师的上课风格了 解和对有关教学环节的观察思考, 借这堂课再一次调整观察方法与过程并作细致 分析,跟进对教学环节的有效性的课堂观察。
本次课堂观察主要采用以下方法: 一是个人的全程观察方法; 二是采用聚焦 式笔记记录方法, 集中地记录课堂环节; 三是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分析方法; 四 是对比观察法,观察者的观察、记录与教案、课件进行比较,发现差异,调整差 距,是课堂观察报告更为客观;五是视频回顾法,结合课堂教学视频,做到评价 有理有据。
(一)、按照初中义务教育新课标(历史)要求,以下是在毛鹏飞老师《中 外的交往与冲突》的授课过程中所做的课堂观察记录表单:
学 初中历史与社会

年级
初二
教材 版本
人教版
课 《中外交往与冲突》

观察视角
有效课堂
观察者: 陈蓓 初一英语组
观察视点
观察记录
教学目标明确,学生需要掌握的三个知识模块:郑和下西洋;戚
课堂观察作为研究课堂的最基本、 也较为微观的科学方法, 对改善教学研究 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和提升教师的专业品质有着很大的帮助。 其最终目ຫໍສະໝຸດ Baidu是 引领教师能自觉运用课堂观察的技术方法, 从自身的专业角度出发, 对自己感兴 趣的课堂教学的某个维度等进行较为深入地关注并加以研究, 以深化对课堂教学 的认识,在比较中分析、在分析中反思,在反思中完善、改进自身的课堂,并为 他人课堂的完善、改进提供强有力地支撑。 二、本课教学目标分析
2 、现场阶段:主要任务是观察与记录。本次观察研究中,采集了整节课上 教师的几乎所有环节及学生的参与、 教师的主导情况, 为课后做出更客观准确的 分析与研究提供最合适的一手材料。
3 、反思阶段: 即观察之后的分析与思考。 我对所有环节进行了逐一的分析, 选择了有研究价值的环节进行具体剖析并进行相应的思考。
6. 教学资源: 是否合理使用教材和 校内外教学资源?
充分利用了多媒体进行教学,注重了历史与语文、地理之间的综 合运用。
7. 学法指导: 是否注重学习方法的 指导和培养?
教师运用了多种教法对学生进行教学。学生学习起来轻松、自主。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运用了丰富的肢体语言进行指导。
8. 有 没 有 体 现 学 生 学 习 的 主 体 在一节课的学习中,学生积极主动回答问题,对课程的参与度高。
再来看《中外的交往与冲突》教学目标实施条件:既然要求学生能够把握中 外历史交往与冲突, 那么必然要在课堂上先丰富学生对中外交流的认知, 这种认 知包括三方面:
(1)对中外交流的整体性把握。交流不仅有好的,还有坏的,不仅有和平 的交往,还有文明的冲突,这也是一种交流和沟通。
(2)中外的和平交往。其中最为典型的是明朝初年的郑和七次下西洋,这 可以说是中西交流的典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