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实验指导书-共十页,每位同学一份
物理实验作业指导书
![物理实验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d1cb45ba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1224741.png)
物理实验作业指导书
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进行一系列物理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加深对物理理论的理解及应用,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
二、实验设备
本实验所需的设备包括:
- 实验器材1
- 实验器材2
- 实验器材3
...
三、实验步骤
1. 步骤1:描述步骤1的操作内容和注意事项。
2. 步骤2:描述步骤2的操作内容和注意事项。
3. 步骤3:描述步骤3的操作内容和注意事项。
...
四、实验数据记录与分析
1.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应准确记录实验数据。
2. 实验完成后,学生应根据实验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并将结果
整理成报告。
五、实验安全提示
1. 在进行实验操作时,学生应注意安全,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
2. 在使用实验器材时,学生应按照操作规程,正确使用设备,
避免操作失误引发事故。
六、实验评估与总结
1. 实验结束后,学生应根据实验数据及实验结果进行评估,并
撰写实验总结。
2. 实验总结应包括对实验过程、结果及可能的改进方向进行分
析和总结。
七、参考资料
1. 参考书籍1:作者,书名。
2. 参考书籍2:作者,书名。
...
以上是本次物理实验作业的指导书,请学生们按照指导书的要求进行实验操作。
如有任何问题,请及时向实验教师咨询。
祝实验顺利!。
大学物理实验I指导书(2019秋季,普通班)
![大学物理实验I指导书(2019秋季,普通班)](https://img.taocdn.com/s3/m/1fcb41a349649b6648d747c7.png)
大学物理实验I指导书(2024秋季普通班)
![大学物理实验I指导书(2024秋季普通班)](https://img.taocdn.com/s3/m/aa4c3c42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de.png)
大学物理实验I指导书(2024秋季普通班)一、教学内容1. 实验原理:介绍测量物体质量、密度和比热容的基本原理,如阿基米德原理、密度的定义以及比热容的计算公式等。
2. 实验步骤:详细说明实验操作的顺序,包括仪器的安装、调节、测量和数据记录等。
3. 实验数据处理:教授如何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包括误差分析、数据拟合等。
4. 实验安全:强调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如正确使用仪器、防止实验伤害等。
二、教学目标1. 使学生掌握测量物体质量、密度和比热容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实验技能。
3. 培养学生的数据处理能力,使他们能够对实验数据进行合理的分析和处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难点: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包括误差分析、数据拟合等。
2. 重点:实验原理的理解和实验操作的熟练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计算机、投影仪、实验仪器(如天平、密度计、热源等)。
2. 学具:实验报告册、实验讲义、测量工具(如尺子、量筒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使学生了解测量物体质量、密度和比热容的重要性。
2. 讲解实验原理:详细讲解测量物体质量、密度和比热容的基本原理。
3. 演示实验操作:教师演示实验操作步骤,学生跟随操作。
4. 数据处理与分析:教授如何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包括误差分析、数据拟合等。
5. 实验安全讲解:强调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
6. 随堂练习: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7. 例题讲解:通过例题,使学生掌握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
六、板书设计1. 实验原理:阿基米德原理、密度的定义、比热容的计算公式。
2. 实验步骤:仪器的安装、调节、测量和数据记录。
3. 数据处理:误差分析、数据拟合。
4. 实验安全:正确使用仪器、防止实验伤害。
七、作业设计1. 题目:测量物体质量、密度和比热容的实验报告。
答案:详见实验报告。
2. 题目:根据实验数据,进行误差分析和数据拟合。
【参考文档】大物实验指导书-精选word文档 (22页)
![【参考文档】大物实验指导书-精选word文档 (22页)](https://img.taocdn.com/s3/m/8f791630c281e53a5802ff53.png)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大物实验指导书篇一:大学物理实验指导书(电子版)大学物理实验指导书(电子版)上海海运学院 201X.05目录绪论┅┅┅┅┅┅┅┅┅┅┅┅┅┅┅┅┅┅┅┅┅┅┅┅┅ 3 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 7 实验一.长度的测量┅┅┅┅┅┅┅┅┅┅┅┅┅┅┅┅┅┅┅9 实验二.测量钢丝杨氏模量┅┅┅┅┅┅┅┅┅┅┅┅┅┅┅┅11 实验三.扭摆法测定物体转动惯量┅┅┅┅┅┅┅┅┅┅┅┅┅13 实验四.空气比热容比测定实验┅┅┅┅┅┅┅┅┅┅┅┅┅┅17 实验五.线膨胀系数测定┅┅┅┅┅┅┅┅┅┅┅┅┅┅┅┅┅ 18 实验六.常用电学仪器的使用┅┅┅┅┅┅┅┅┅┅┅┅┅┅- 19 实验七.惠斯登电桥测电阻┅┅┅┅┅┅┅┅┅┅┅┅┅┅┅┅ 22 实验八.电位差计测电动势┅┅┅┅┅┅┅┅┅┅┅┅┅┅┅┅ 24 实验九.电表改装┅┅┅┅┅┅┅┅┅┅┅┅┅┅┅┅┅┅┅┅26 实验十.示波器的使用┅┅┅┅┅┅┅┅┅┅┅┅┅┅┅┅┅28 实验十一.等厚干涉的应用┅┅┅┅┅┅┅┅┅┅┅┅┅┅ 31实验十二.用光栅测定光波的波长┅┅┅┅┅┅┅┅┅┅┅┅┅┅33实验十三.旋转液体物体特性测量┅┅┅┅┅┅┅┅┅┅┅┅┅┅34实验十四.波尔共振┅┅┅┅┅┅┅┅┅┅┅┅┅┅┅┅┅┅┅┅36 实验十五.用梁的弯曲测量材料的杨氏模量┅┅┅┅┅┅┅┅┅┅38 实验十六.仿真实验—偏振光的研究┅┅┅┅┅┅┅┅┅┅┅┅┅39 实验十七.光纤传输技术┅┅┅┅┅┅┅┅┅┅┅┅┅┅┅┅┅┅42 实验十八.激光全息照相┅┅┅┅┅┅┅┅┅┅┅┅┅┅┅┅┅┅44实验十九.迈克尔逊干涉仪的应用┅┅┅┅┅┅┅┅┅┅┅┅┅┅46 实验二十.光拍法测量光速┅┅┅┅┅┅┅┅┅┅┅┅┅┅┅┅┅49 实验二十一.光电效应┅┅┅┅┅┅┅┅┅┅┅┅┅┅┅┅┅┅┅52 实验二十二.霍尔效应及其应用┅┅┅┅┅┅┅┅┅┅┅┅┅┅┅55 实验二十三.荷质比实验┅┅┅┅┅┅┅┅┅┅┅┅┅┅┅┅┅┅58 实验二十四.金属电子逸出功实验┅┅┅┅┅┅┅┅┅┅┅┅┅┅62 实验二十五.声速测量┅┅┅┅┅┅┅┅┅┅┅┅┅┅┅┅┅┅┅66 实验二十六.夫兰克赫兹实验┅┅┅┅┅┅┅┅┅┅┅┅┅┅┅69 实验二十七.密立根油滴实验┅┅┅┅┅┅┅┅┅┅┅┅┅┅┅┅73 实验二十八.多量程直流电表的设计┅┅┅┅┅┅┅┅┅┅┅┅┅77绪论早在五十年代,我国物学家钱三强就指出:今天的科学技术发展可以概括为“科学技术化和技术的科学化”,也就是说:科学和技术关系越来越密切,科学与技术相互渗透。
物理实验操作指导书
![物理实验操作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81923d4a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af.png)
物理实验操作指导书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帮助学生掌握物理实验的基本技巧,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培养实验观察和记录的能力。
二、实验器材1. 弹簧系列实验仪器(如弹簧振子、弹簧测力计等)2. 直流电路实验仪器(如电源、电阻、导线等)3. 光学实验仪器(如光路元件、透镜、光屏等)4. 实验用计时器、称重器、温度计等5. 其他所需实验器材三、实验步骤1. 实验准备a. 检查实验器材是否齐全,并确保其正常运作;b. 根据实验要求,调整实验仪器的参数,如弹簧的张力、电路的电压等。
2. 实验操作a. 按照实验指导要求,进行实验操作;b. 注意操作顺序,遵循实验安全规范;c. 当遇到实验中的困难或问题时,可及时向实验指导老师请教。
3. 数据记录与分析a. 在实验过程中,及时记录实验数据和观察现象,以备后续分析;b. 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和计算,得出实验结果;c. 利用相应的物理公式,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
4. 结果验证与讨论a. 根据实验结果,验证实验目的的实现程度;b. 分析实验中的不确定因素和误差,并讨论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c. 根据实验结果与理论预期的一致性,进一步讨论实验现象和物理原理的关系。
5. 实验总结a. 对本次实验的操作过程、实验结果及其分析进行总结;b. 总结实验中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的建议;c. 总结实验的学习收获和体会,培养实验思维和动手能力。
四、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要保持实验室干净、整洁,确保操作环境良好;2. 注意实验器材的安全使用,如避免电路短路、避免弹簧断裂等;3. 操作时要仔细、细致,保持平稳和准确,避免操作上的不确定因素;4. 注意实验中的安全问题,如避免观察时眼睛直接对准光源,避免高温部件的直接接触等;5. 遵守实验室的守则和规定,如着实验服、戴安全眼镜等;6. 注意及时清理实验仪器和实验现场,保持实验器材的长期使用寿命。
五、实验拓展本实验操作指导书只是对基础物理实验的简要指导,学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拓展实验,深化对物理实验原理的理解和应用。
物理实验指导书
![物理实验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8df67682bceb19e8b8f6ba21.png)
《大学物理》实验指导书宋书剑袁宝华编著电子技术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实验一、测量误差与数据处理 (1)实验二、静电场描绘 (3)实验三、电表改装与校准 (6)实验四、用霍尔元件测磁场 (11)实验五、用霍尔元件测螺线管磁场 (16)实验六、用惠斯通电桥测电阻 (21)实验七、分光计的调整 (23)实验八、用分光计测棱镜玻璃的折射率 (25)实验一测量误差与数据处理一、实验目的1.了解关于测量误差的基本理论,了解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
2.掌握不确定度的概念及其评定方法。
3.掌握有效位数的概念及修约规则。
二、实验内容了解误差的定义、分类及处理方法,不确定度的概念,直接测量量的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
掌握间接测量量的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
实验数据的有效位数的概念和修约规则。
原始数据的读取方法、最终实验结果的有效位数的确定及表示方法。
三、实验仪器静电场描绘仪 THME-1 一台四、实验原理测量误差可分为随机误差、系统误差和粗大误差。
1. 随机误差误差的单独出现,其符号和大小没有一定的规律性,但就误差的整体来说,服从统计规律,这种误差称为随机误差。
它是测量中多种独立因素的微量变化的综合作用结果。
2. 系统误差在相同测量条件下重复测量某一被测量时,误差的大小和符号不变或按一定的规律变化,这样的测量误差称为系统误差。
系统误差又分为已定系统误差和未定系统误差。
3. 粗大误差粗大误差(也称过失误差)的数值远远超出随机误差或系统误差。
粗大误差往往是由测量人员的疏忽或测量环境条件的突然变化引起的。
五、实验注意事项牢记不确定度的概念及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
实验数据的有效位数及修约规则。
六、实验步骤1.了解测量误差的定义、分类及其处理方法。
2.学会不确定度的概念,了解为什么引入不确定度评定测量结果,不确定度与算术平均误差的区别。
理解直接测量量的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和间接测量量的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掌握不确定度的概念及其评定方法。
3.学会直接测量量的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间接测量量的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实验数据的有效位数的修约规则和实验最后结果的表示。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指导书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38fc8850312b3169a451a43f.png)
KB(Sn)(输入信号分配开关):拨向“2”或“3”。
BJ1(复位开关):拨“自动”。
BJ2(电位输入方式选择开关):拨在中间位置。
2.2第一个光电门(高位置处的一个)置于约30.00cm处较好,不要放置在太下方,否则滑块经过两个光电门时的速度太大,“计时一计数一计频仪”在第一次记时后还没来得及清零滑块就已通过第二个光电门,将无法进行第二次记时。
4.4下面这些游标卡尺(仅画出读数部分)的分度值是多少?它们的读数又是多少?(每一张图的上一支尺用来确定分度值,下一支尺用来读数,主尺上一分格长1mm)。
(图八)
(a)Δx= (c)Δx=
(b)l=6.340cm(d)l=8.355cm
实验二速度、加速度及重力加速度的测量
1.教学要求
1.1验证物体在无摩擦斜面上的运动是匀加速运动。
1.602
1.600
1.602
1.602
1.602
1.602
=1.602
0.0013
单次测
量量(mm)
h
=57.96
10.20
833.0
3.2表二、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L(mm)
mm
AB距离(mm)
400.0
500.0
600.0
次数
时间
1
2
3
平均
1
2
3
平均
1
2
3
平均
ΔtA(s)
0.171
0.171
0.171
0.02
0.02
总不确定高度
0.03
0.03
直径: mm
高: mm
圆柱体的密度的平均值
不确定度:先算
大学物理学实验指导书.
![大学物理学实验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7a12cc37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d6.png)
大学物理学实验指导书.大学物理学实验指导书大学物理实验力学部分实验一长度与体积的测量实验类型:验证实验类别:专业主干课实验学时:2所属课程:大学物理所涉及的课程和知识点:误差原理有效数字一、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测长度的几种常用仪器的使用,并会正确读数。
练习作好记录和误差计算。
二、实验要求(1)分别用游标卡尺、螺旋测微计测金属圆筒、小钢球的内外径及高度,并求体积。
(2)练习多次等精度测量误差的处理方法。
三、实验仪器设备及材料游标卡尺,螺旋测微计,金属圆柱体,小钢球,铜丝四、实验方案1、用游标卡尺测量并计算所给样品的体积。
2、分别用千分尺和读数显微镜测量所给金属丝的直径。
数据处理注意:有效数字的读取和运用,自拟表格,按有关规则进行数据处理。
描述实验过程(步骤)以及安全注意事项等,设计性实验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
五、考核形式实际操作过程实验报告六、实验报告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数据处理,误差分析和处理。
对实验中的特殊现象、实验操作的成败、实验的关键点等内容进行整理、解释、分析总结,回答思考题,提出实验结论或提出自己的看法等。
七、思考题1、游标卡尺测量长度时如何读数?游标本身有没有估读数?2、千分尺以毫米为单位可估读到哪一位?初读数的正负如何判断?待测长度如何确定?实验二单摆实验类型:设计实验类别:专业主干课实验学时:2所属课程:大学物理所涉及的课程和知识点:力学单摆周期公式一、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使用停表和米尺,测准单摆的周期和摆长。
利用单摆周期公式求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二、实验要求(1)测摆长为1m时的周期求g值。
(2)改变摆长,每次减少10cm,测相应周期T,作T—L图,验证单摆周期公式。
三、实验仪器设备及材料单摆、米尺、游标卡尺、停表。
四、实验方案利用试验台上所给的设备及材料,自己制作一个单摆,然后设计实验步骤测出单摆的周期,再根据单摆的周期公式计算当地的重力加速速。
大学物理实验指导书(电子版)
![大学物理实验指导书(电子版)](https://img.taocdn.com/s3/m/a18006ced0d233d4b14e695e.png)
实用文档大学物理实验指导书(电子版)上海海运学院2010.05目录绪论┅┅┅┅┅┅┅┅┅┅┅┅┅┅┅┅┅┅┅┅┅┅┅┅┅ 3 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 7实验一.长度的测量┅┅┅┅┅┅┅┅┅┅┅┅┅┅┅┅┅┅┅9实验二.测量钢丝杨氏模量┅┅┅┅┅┅┅┅┅┅┅┅┅┅┅┅11实验三.扭摆法测定物体转动惯量┅┅┅┅┅┅┅┅┅┅┅┅┅13实验四.空气比热容比测定实验┅┅┅┅┅┅┅┅┅┅┅┅┅┅17实验五.线膨胀系数测定┅┅┅┅┅┅┅┅┅┅┅┅┅┅┅┅┅ 18实验六.常用电学仪器的使用┅┅┅┅┅┅┅┅┅┅┅┅┅┅- 19实验七.惠斯登电桥测电阻┅┅┅┅┅┅┅┅┅┅┅┅┅┅┅┅ 22实验八.电位差计测电动势┅┅┅┅┅┅┅┅┅┅┅┅┅┅┅┅ 24实验九.电表改装┅┅┅┅┅┅┅┅┅┅┅┅┅┅┅┅┅┅┅┅26实验十.示波器的使用┅┅┅┅┅┅┅┅┅┅┅┅┅┅┅┅┅28实验十一.等厚干涉的应用┅┅┅┅┅┅┅┅┅┅┅┅┅┅ 31实验十二.用光栅测定光波的波长┅┅┅┅┅┅┅┅┅┅┅┅┅┅33实验十三.旋转液体物体特性测量┅┅┅┅┅┅┅┅┅┅┅┅┅┅34实验十四.波尔共振┅┅┅┅┅┅┅┅┅┅┅┅┅┅┅┅┅┅┅┅36实验十五.用梁的弯曲测量材料的杨氏模量┅┅┅┅┅┅┅┅┅┅38实验十六.仿真实验—偏振光的研究┅┅┅┅┅┅┅┅┅┅┅┅┅39实验十七.光纤传输技术┅┅┅┅┅┅┅┅┅┅┅┅┅┅┅┅┅┅42实验十八.激光全息照相┅┅┅┅┅┅┅┅┅┅┅┅┅┅┅┅┅┅44实验十九.迈克尔逊干涉仪的应用┅┅┅┅┅┅┅┅┅┅┅┅┅┅46实验二十.光拍法测量光速┅┅┅┅┅┅┅┅┅┅┅┅┅┅┅┅┅49实验二十一.光电效应┅┅┅┅┅┅┅┅┅┅┅┅┅┅┅┅┅┅┅52实验二十二.霍尔效应及其应用┅┅┅┅┅┅┅┅┅┅┅┅┅┅┅55实验二十三.荷质比实验┅┅┅┅┅┅┅┅┅┅┅┅┅┅┅┅┅┅58实验二十四.金属电子逸出功实验┅┅┅┅┅┅┅┅┅┅┅┅┅┅62实验二十五.声速测量┅┅┅┅┅┅┅┅┅┅┅┅┅┅┅┅┅┅┅66实验二十六.夫兰克赫兹实验┅┅┅┅┅┅┅┅┅┅┅┅┅┅┅69实验二十七.密立根油滴实验┅┅┅┅┅┅┅┅┅┅┅┅┅┅┅┅73实验二十八.多量程直流电表的设计┅┅┅┅┅┅┅┅┅┅┅┅┅77绪论早在五十年代,我国物学家钱三强就指出:今天的科学技术发展可以概括为“科学技术化和技术的科学化”,也就是说:科学和技术关系越来越密切,科学与技术相互渗透。
物理实验指导书
![物理实验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9b135f5f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f7.png)
物理实验指导书1.实验介绍在物理学领域中,实验是探索和验证理论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指导书旨在为物理实验提供全面且具体的指导,以引导学生正确进行实验,同时帮助他们深入理解物理原理和实验技术。
2. 实验前准备在进行实验之前,必须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
包括检查实验器材是否齐备、仪器是否校准准确、实验室是否符合安全标准等。
正确认识实验目的和操作过程对于获得准确的实验结果至关重要。
3. 实验器材和仪器介绍本节介绍实验常用的器材和仪器,并对其原理和使用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包括测量仪器,如毫米尺、千分尺、螺旋测微计等,以及实验装置,如光学元件、电子元器件等。
通过对器材和仪器的介绍,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功能和使用方法。
4. 实验步骤和操作方法本节详细描述了实验的步骤和操作方法,使学生能够按照正确的顺序和方法进行实验。
步骤和操作方法的详细说明有助于学生避免操作上的错误,并确保实验的可重复性和准确性。
例如,在光学实验中,应包括准直、聚焦、测量光程差等操作步骤的详细说明。
5. 实验数据处理和分析数据处理和分析是实验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本节指导学生如何处理实验数据,包括数据整理、统计和绘图等。
同时,还介绍了一些常用的数据分析方法,如线性回归、误差分析等,以帮助学生理解实验数据背后的物理原理。
6. 实验结果和讨论在本节中,学生将针对实验结果进行观察和分析,并详细讨论实验中出现的现象和现象背后的物理原理。
结合实验数据和理论知识,对结果进行合理解释,并比较实验结果与理论预期之间的差异。
这样的讨论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物理实验的实质,并培养他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7. 实验误差和不确定度在实验中,误差和不确定度是无法避免的。
本节详细介绍了误差的分类和计算方法,并讨论了误差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同时,还介绍了不确定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以帮助学生准确评估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可信度。
8. 安全注意事项实验过程中的安全是至关重要的。
本节列出了一些常见的实验室安全注意事项,并详细说明了如何正确使用实验器材和仪器,以及避免实验中的潜在危险。
《大学物理实验》示波器实验指导书
![《大学物理实验》示波器实验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b6e1fb42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1a.png)
《⼤学物理实验》⽰波器实验指导书⽰波器实验帮助⽂档⼀、实验简介我们常⽤的同步⽰波器是利⽤⽰波管内电⼦束在电场中的偏转,显⽰随时间变化的电信号的⼀种观测仪器。
它不仅可以定性观察电路(或元件)中传输的周期信号,⽽且还可以定量测量各种稳态的电学量,如电压、周期、波形的宽度及上升、下降时间等。
⾃1931年美国研制出第⼀台⽰波器⾄今已有70年,它在各个研究领域都取得了⼴泛的应⽤,根据不同信号的应⽤,⽰波器发展成为多种类型,如慢扫描⽰波器、取样⽰波器、记忆⽰波器等,它们的显像原理是不同的。
已成为科学研究、实验教学、医药卫⽣、电⼯电⼦和仪器仪表等各个研究领域和⾏业最常⽤的仪器。
⼆、实验原理1. ⽰波器的基本结构⽰波器的结构如图1所⽰,由⽰波管(⼜称阴极射线管)、放⼤系统、衰减系统、扫描和同步系统及电源等部分组成。
图1 ⽰波器的结构图为了适应多种量程,对于不同⼤⼩的信号,经衰减器分压后,得到⼤⼩相同的信号,经过放⼤器后产⽣⼤约20V左右电压送⾄⽰波管的偏转板。
⽰波管是⽰波器的基本构件,它由电⼦枪、偏转板和荧光屏三部分组成,被封装在⾼真空的玻璃管内,结构如图2所⽰。
电⼦枪是⽰波管的核⼼部分,由阴极、栅极和阳极组成。
图2 ⽰波管的结构(1)阴极――阴极射线源:由灯丝(F)和阴极(K)构成,阴极表⾯涂有脱出功较低的钡、锶氧化物。
灯丝通电后,阴极被加热,⼤量的电⼦从阴极表⾯逸出,在真空中⾃由运动从⽽实现电⼦发射。
(2)栅极――辉度控制:由第⼀栅极G1( ⼜称控制极)和第⼆栅极G2(⼜称加速极)构成。
栅极是由⼀个顶部有⼩孔的⾦属圆筒,它的电极低于阴极,具有反推电⼦作⽤,只有少量的电⼦能通过栅极。
调节栅极电压可控制通过栅极的电⼦束强弱,从⽽实现辉度调节。
在G1的控制下,只有少量电⼦通过栅极,G2与A2相连,所加相位⽐A1⾼,G2的正电位对阴极发射的电⼦奔向荧光屏起加速作⽤。
(3) 第⼀阳极――聚焦:第⼀阳极(A1)程圆柱形(或圆形),有好⼏个间壁,第⼀阳极上加有⼏百伏的电压,形成⼀个聚焦的电场。
电子科技大学大物实验二指导书-2024鲜版
![电子科技大学大物实验二指导书-2024鲜版](https://img.taocdn.com/s3/m/90df7d00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8eb9f49.png)
对于非线性关系的数据,可以采用最小二乘 法进行拟合处理。
2024/3/28
逐差法
逐差法用于处理等间距变化的数据,可以有 效消除线性系统误差。
公式选择
根据实验原理和数据处理需求,选择合适的 公式进行计算和分析。
14
结果分析与讨论
误差分析
对实验数据进行误差分析,包括系统误差和 随机误差的估算和讨论。
化学品泄漏
迅速撤离泄漏区域,通知实验室管理人员, 按照应急预案进行处理。
2024/3/28
触电
立即切断电源,用绝缘物体将受害者与电源 分离,进行急救并呼叫救援。
受伤或不适
立即停止实验,进行急救处理,并报告实验 室管理人员或教师。
27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3/28
28
加深对物理现象和规律的 理解
学习使用基本物理实验仪 器和设备
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 思维习惯
4
实验原理
本实验基于物理学中的基本原理和定律
通过实验操作和观察,验证物理定律的正确性
利用实验数据,分析物理现象的本质和规律
2024/3/28
5
预期结果
获得准确的实验数据,验证 物理定律的正确性
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处 理能力
04
图表编号
图表按章节编号,如图1-1、表2-1等 。
2024/3/28
21
图表绘制及标注规范
01
02
03
图表绘制
使用专业的绘图工具(如 Matplotlib、Excel等)绘 制图表,确保图表清晰、 美观。
2024/3/28
图表标注
图表要有标题、坐标轴标 签、数据点标注等,方便 读者理解。
2-4大学物理实验指导书-测电阻_16K_
![2-4大学物理实验指导书-测电阻_16K_](https://img.taocdn.com/s3/m/0dddbecf2cc58bd63186bdba.png)
测电阻实验
第七章 测电阻实验
电阻是电学中基本的物理量,电阻值的测量是基本的电学测量之一。测量电阻的 方法很多,有用万用表测量、伏安法测量、替代法测量、电桥法测量等。 在测量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如何采用数字技术测量电阻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7.1 伏安法测电阻
电阻是组成电路的基本元件,测量电阻的方法很多,其中伏安法是最基本的测量 方法之一,主要是根据欧姆定律,来论证 U、I、R 三者之间的关系。本实验除了要求 掌握伏特表、安培表的使用、掌握电阻元件伏安特性的测量方法外,还要学习分析实 验中的系统误差以及消除或者减小这种误差的方法。
uR u u uRV U I R R U I V
2
2
2
2
u R R 尽可能最小(称此为选择原则 3) 。
公式(7-11) 、 (7-12)中的 U 、 I 分别对应内接法和外接法中电压表和电流表的 测量值。 4.补偿法 如果按上述方法对测量值 R 进行修正,消除方法误差后,测量结果的准确度就取 决于测量电流、电压时所用电表的准确度级别和量程。 在以上所述的外接法基础上,如果设法从测量方法上去增大电压表的内阻(使
2 2 uRI uR uU u I R U I RI 2 2
RI U I
RI 1 U I
(7-11)
(2)电流表外接时:
U I U I (7-12) 1 R RV V 这就知道由公式(7-8) 、 (7-9)来得到电阻值 R 时,线路方案和参数的选择应使
U max RP
最大允许电流为
(7-13)
I max
大学物理综合设计实验指导书(完整)
![大学物理综合设计实验指导书(完整)](https://img.taocdn.com/s3/m/e7eb4b69783e0912a2162ad5.png)
五.实验报告要求
1.阐述实验的基本原理及测量方法 内容包括:透镜成像原理,测量透镜焦距的方法,显微镜望远镜的结构、组装方法等 2.记录实验步骤及各种实验现象,画出光路图,记录实验数据。 3.总结本次实验的收获和体会。
3
实验 2
LED 特性测量
LED 是一种固态的半导体器件,它可以直接把电转化为光,具有体积小,耗电量低,易 于控制,坚固耐用,寿命长,环保等优点,其主要应用领域包括:照明、大屏幕显示、液晶 显示 的背光源 、装饰 工程等。本实验通过测试各种 LED 特性,分析实验结果,从而进一步了解 LED 工作原理及相关应用。
综合设计性物理实验指导书
黑龙江大学普通物理实验室
目
绪论 实验 1 实验 2 实验 3 实验 4 实验 5 实验 6 实验 7 实验 8 实验 9 实验 10 几何光学设计性实验 LED 特性测量 超声多普勒效应的研究和应用 热辐射与红外扫描成像实验 多方案测量食盐密度 多种方法测量液体表面张力系数 用 Multisim 软件仿真电路 霍尔效应实验误差来源的分析与消除
一.实验目的
(1)掌握透镜成像规律; (1)组装简单的显微镜与望远镜,以熟悉它们的构造及其放大原理,掌握其调节与使用方法; (2)用自己组装的望远镜测量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焦距。
二.实验室可提供的器材
1.2m 光学导轨一个,焦距为 4、8、20 ㎝的凸透镜各一个,待测凸透镜、凹透镜各一个,玻璃 叉丝屏(分划板)一个,物屏一个。
4
值在几十毫安到 1 安之间。 正常工作电压指 LED 正常发光时加在二极管两端的电压。 允许功耗指加于 LED 的正向电压与电流乘积的最大值,超过此值,LED 会因过热而损坏。 LED 的伏安特性与一般二极管相似。在 LED 两端加反向电压,只有微安极的反向电流。反向 电压超过击穿电压(一般为几十伏)后,管子被击 E 穿损坏。 为安全起见, 激励电源提供的最大反向电 压低于击穿电压。 2、测量 LED 的电光转换特性 图 3 反映发光二极管的驱动电流与与输出照 度的关系。 发光二极管输出照度值与驱动电流近似 呈线性关系。 这是因为驱动电流与注入 PN 结的电 荷数成正比,在复合发光的量子效率一定的情况 I 下,输出照度与注入电荷数成正比。 图3 LED 电光转换特性
郑州华信学院大学物理试验指导书.docx
![郑州华信学院大学物理试验指导书.docx](https://img.taocdn.com/s3/m/ed718b22f705cc1754270978.png)
郑州华信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物理实验讲义电气工程教研室实验一三线摆法测量刚体的转动惯量转动惯量是刚休转动大小的量度,是表征刚体特性的一个物理量。
转动惯量的大小除与物体质量有关外,还与转轴的位置和质量分布(即形状、大小和密度)有关。
如果刚体形状简单,且质量分布均匀,可直接计算出它绕特定转轴的转动惯量。
但在工程实践中,我们常碰到大量形状复杂,且质量分布不均匀刚体,理论计算将极为复朵,通常采用实验方法来测定。
转动惯量的测量,一般都是使刚体以一定的形式运动。
通过表征这种运动特征的物理量与转动惯量Z间的关系,进行转换测量。
测量刚体转动惯量的方法有多种,三线摆法是具有较好物理理想的实验方法,它具有设备简单、直观、测试方便等优点。
【实验目的】1、学会用三线摆测定物体的转动惯量。
2、学会用累计放人法测量周期运动的周期。
3、验证转动惯屋的平行轴定理。
【实验仪器】DH4601转动惯量测试仪,游标卡尺,物理天平,钢板尺,圆环,圆柱体【实验原理】图1是三线摆实验装置的示意图。
上、下圆盘均处于水平,悬挂在横梁上。
三个对称分布的等氏悬线将两圆盘相连。
上圆盘固定,下圆盘可绕屮心轴AB做扭摆运动。
当下盘转动角度很小,月•略去空气阻力时,扭摆的运动可近似看做简谐运动。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和刚体转动定律均可以导出物体绕中心轴AB的转动惯量(推导过程见本实验附录)。
将质量为加的待测物体放在卜•盘上,并使待测物体的转轴与AB 轴重合,测 岀此时摆动周期7;和上下盘间的垂宜距离H 。
同理可求得待测刚体和下圆盘对 中心转轴AB 轴的总转动惯量为:人 一 Z 人(1_2)如不计因质量变化而引起悬线伸长,则有H = H.O 那么,待测物体绕小心 轴AB 的转动惯量为:通过氏度、质量和时间的测量,便可以求出刚体绕某轴的转动惯量。
由理论上推得的圆环绕屮心轴的转动惯量为(1-4)其屮,&,心分别为圆环的内外半径。
用三线摆法还可以验证平行•轴定理。
若质量为m 的物体绕通过其质心轴EF 的转动惯量为厶,当转轴平行移动距离x 时(如图二),则此物体对新轴CD 的转动惯量为I = I c +mx\这 一结论称为转动惯量的平 行轴定理。
大学物理实验指导书
![大学物理实验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a06e767f650e52ea55189895.png)
绪论一.实验课的目的1.学习基础实验方法,仪器和数据处理知识通过对被测量的定量测量,对被测量及相关的物理过程有明确具体的了解。
2.锻炼手的操作技能对实验装置的安装、调整,对计量器具的正确操作,是做好实验的基础.3.学习实验的物理思想每个实验都是一个物理过程,通过此过程将间接测量量转换为若干直接测量量,将难测量的量变换成容易测量的量,将测不准的量转换成比较测得准的量,在这些变换中有丰富的物理思想.4.培养思维能力思维是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和提出新思想的认识过程,它对任何工作都十分重要,在实验中是培养思维能力的很好的机会二.测量与仪器(1)测量是指用实验方法确定被测对象的量值的实验过程。
可分为:直接测量:被测量和同类单位的标准物或计量器具直接比较,得出被测量量值的测量。
例:一桌子的长度与米尺相比,得出桌子长度为1.28m。
间接测量:由一个或几个直接测得量经已知函数关系计算出被测量量值的测量。
例:测量单摆的摆长l和振动周期T,由已知公式22/4Tlgπ=算出重力加速度g。
(2)测量结果给出被测量的量值,包括两部分:数值和单位,一般应给出不确定度。
(3)测量仪器:是指用以直接或间接测出被测量对象量值的所有器具。
(4)由于测量目的的不同,对仪器准确程度的要求也不用。
表示仪器的性能有许多指标,其中最基本的是测量范围和准确度指标。
一般是在满足测量要求的条件下,尽量选用准确程度低的仪器,减少准确度高的仪器的使用次数,可以减少在反复使用时的损耗,延长使用寿命。
三.测量与误差(1)真值(a):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真实大小(2)误差(ε):测量值减去真值的差 ε=-a x误差产生的原因:a :测量仪器只能准确到一定程度。
b :观察者操作和读数不能十分准确等。
研究误差的目的:a :尽量减小测量值中影响较大的误差b :对残存的误差的大小给出某种估计能(估计不确定度)绝对误差: a x -=ε (注意:绝对误差与误差绝对值ε不同)相对误差:a r εε= 系统误差:测量值随测量条件的改变(换表、增加摆角等)而改变产生的误差。
物理实验指导书
![物理实验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0ce184bb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f7.png)
物理实验指导书第一章实验目的与背景1.1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验方法,验证物理定律或原理,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
1.2 实验背景在这一部分,我们将简要介绍与本实验相关的物理定律或原理,以及实验所涉及的背景知识。
确保学生对实验的理论基础有所了解。
第二章实验器材与材料2.1 实验器材列出本实验所需的器材清单,并对每个器材进行简要描述。
确保学生了解实验器材的名称、用途和特点。
2.2 实验材料列出本实验所需的材料清单,并对每种材料进行简要描述。
确保学生了解实验材料的名称、用途和特点。
第三章实验步骤3.1 实验前准备在这一部分,详细说明学生在进行实验前需要做的准备工作,包括准备实验器材、调整实验仪器等。
3.2 实验步骤按照逻辑顺序,详细描述实验的各个步骤。
确保每个步骤都能清晰明了地呈现给学生,以便他们能够按照步骤进行实验。
第四章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4.1 数据记录指导学生如何正确记录实验数据,包括表格的设计和数据的填写方法。
提醒学生注意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4.2 数据处理指导学生如何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包括计算、绘制图表等。
确保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解释实验结果。
第五章实验结果与讨论在这一部分,学生将根据实验数据和处理结果,进行实验结果的讨论和分析。
指导学生提出问题、提供解释,并与理论知识相结合。
第六章实验总结与思考6.1 实验总结学生将对整个实验过程进行总结,包括实验的目的、步骤、结果等。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意见。
6.2 实验思考学生将对实验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思考,并提出解决方案或改进意见。
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索。
附录在这一部分,列出实验中使用到的公式、图表、数据等,以方便学生参考和复习。
参考文献在这一部分,列出本实验中使用到的参考文献,包括教材、论文、相关资料等。
确保学生能够进一步深入学习和了解相关知识。
以上是关于物理实验指导书的基本结构和内容要点。
根据实际需要,可以适当增加或调整章节内容,以确保指导书的完整性和实用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时间 t,由 v L 算出声速 v;二是利用关系式 v f ,通过测量 t
频率 f 和波长 λ 来计算声速 v。本实验所采用的共振干涉法和位相比 较法,即属于后者。
1.共振干涉法 设有一从发射源发出的一定频率的平面波,经过空气传播,到
信号源 频率计 示波器 毫伏表
图 3-1
达接收器。如果接收面与反射面严格平行,入射波在接收面上垂直反射,入射波与反射
v理 v0
T , E | v v理 | 100 %
T0
v理
式中 T=T0+t,v0=331.4 m·S-1 是 T0=273.13 开尔文时的声速;
2
实验 2 利用直流电桥测量电阻
实验目的
1.掌握惠斯通电桥的原理,并通过它初步了解一般桥式线路的特点。
2.学会使用惠斯通电桥测量电阻。
实验仪器
IX
如果在四个电阻中的三个电阻值是已知的,即可利 用(3)式求出另一个电阻的阻值。这就是应用惠斯通电 桥测量电阻的原理。
实验内容
1.用自组电桥测量电阻 用电阻箱连成桥路如图 2 所示,接到桥臂的导线应
R1 Rb R2 R X
RX
R1 R2
Rb
R
Rb
X
Kg
Rh
G
R1
R2
K
E
b
图2 3
该比较短,与图 1 不同之处在于增加了保护电阻 Rh、开关 Kg 和 Kb,开始操作时,电桥 一般处在很不平衡的状态,为了防止过大的电流通过检流计,应将 Rh 拔至最大。随着 电桥逐步接近平衡,Rh 也逐渐减小直至零。
图1
所谓“桥”本身的意思就是指这条对角线 BC 而言。它的作用就是把“桥”的两端点联系起
来,从而将这两点的电位直接进行比较。B、C 两点的电位相等时称作电桥平衡。反之,
称作电桥不平衡。检流计是为了检查电桥是否平衡而设的,平衡时检流计无电流通过。
当电桥平衡时,B 和 C 两点的电位相等,故有
VAB VAC
声压波腹也相应达到极大值。设此时 S1、S2 之间的距离为 Ln,继续调节 S1、S2 之间的距 离,设它为 Ln+1 时,再次出现共振现象,则 Ln+1-Ln=λ/2 。因此,若保持 f(频率)不 变,通过测量相邻两次接收信号达到极大值时接收面与发射源之间的距离就可求出波长
λ,用 v f 计算声速。
栅常数 d。反之,若已知光栅常数 d,测出各特征谱线所对应的衍射角 φ,可求出波长 λ。
【实验仪器】
5
分光计,光栅,汞灯,平面镜等。
【实验内容】
1.分光计的调节与低压汞灯衍射光谱的观察 (1)调节分光计达到以下要求 ①望远镜调焦至无穷远; ②望远镜光轴与分光计主轴垂直; ③载物台面与分光计主轴垂直; ④平行光管出射平行光,其光轴与望远镜光轴平行。 具体调节方法请参阅实验 4-12 。 (2)使平行光垂直入射光栅 将望远镜内的竖线准线与狭缝像重合,锁紧望远镜。 按图 2 所示将光栅置于载物台上,光栅平面要与载物台下
灵敏度 Si 的概念,它的定义是
n Si RX
RX
(5) ΔRX 是当电桥平衡后把 RX 改变一点的数量,而 Δn 是因为 RX 改变了 ΔRX 电桥略失平衡 引起的检流计偏转格数。
从误差来源看,只要仪器选择合适,用电桥测电阻可以达到很高的精度。在测灵敏
度时,由于 RX 是不可变的,故可以用改变 Rb 的办法来代替。计算表明
一级极大,正、负第二级极大…等。当衍射角 φ 不满足光栅方程时,衍射光或者相互抵消,
或者强度很弱,几乎成为一片暗背景。
当平行光以入射角(光栅法线与入射光的夹角)射到光栅时,光栅方程应该写为
d(sinφ±sini)=kλ k=0,±1, ±2,…
(3)
入射光与衍射光在光栅法线同侧时,上式中 sini 前取正号;否则取负号。
Si
n R1
n RX
n Rb
n R2
R1
RX
Rb
R2
可见,任意改变一臂测出的灵敏度,都是一样的。
3 数据处理(参考)
R1/R2=
Rb
Rx
△n
△R
S
R1/R2=
Rb
Rx
△n
△R
S
4
实验 3 光栅衍射
【实验目的】1.观察光栅的衍射光谱,理解光栅衍射基本规律;2.进一步熟悉分光计的调 节和使用;3.学会利用光栅衍射测定光栅常数、光波长。 【实验原理】
实验 1 声速的测定
实验目的
1.学会利用干涉法测定声速。 2.了解利用电声换能器进行电声转换和测量的方法。 3.初步熟悉示波器和音频信号发生器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实验仪器
声速测定仪,低频信号发生器,示波器等。
游标卡尺
实验原理
电声转换器
测量声速的方法可分为两类:一是测出声波传播距离 L 和所需
S1 S2
两游标的角位置,即 k=1 时的 θ1 左、θ1 右,k=-1 时的 θ-1 左、θ-1 右。则衍射角为
θ 绿=(|θ1 左-θ-1 左|+|θ1 右-θ-1 右|)/4
(6)
由光栅方程求出光栅常数 d。
θ1 左
θ1 右
θ-1 左
θ-1 右
θ绿
d
(2)按 上述步骤
分别测出两条黄色谱线的衍射角 φ 黄内、φ 黄外,算出对应的波长,并与公认值 λ 黄内=577.0nm 和 λ 黄外=579.1nm 作比较(以百分误差表示)。
1
数据处理(参考) 1.共振干涉法测声速
(1)将测量数据记录在自拟表格内,标注实验条件室温 t=_____℃ 频率 f=____Hz
L0(mm) L1
L2
L3
….
…
….
….
…
L9
(2)应用逐差法计算 λ;
2 (L4 L0) (L5 L1) .... (L9 L4) 55
v f (3)求出声速值并计算相对误差。
θ1 左
θ1 右
θ-1 左
θ-1 右
φ 黄内
λ 黄内 lab 相对
误差
注
θ1 左
θ1 右
θ-1 左
θ-1 右
φ 黄外
λ 黄外 lab
相对 误差
意:1 严 禁用手触 摸光学元
器件,如
光栅、镜头等。
6
实验 4 望远镜组装及其放大率的测量
【实验目的】 1、熟悉望远镜的构造及其放大原理; 2、掌握光学系统的共轴调节方法; 3、学会望远镜放大率的测量。 【实验仪器】 光学平台、凸透镜若干、标尺、二维调节架、二维平移底座、三维平移底座。 【实验原理】
VBD VCD
(1)
由于平衡时 I g 0 ,所以 B、C 间相当于断路,故有
I1 I2
IX Ib
(2)
所以
可得 (3) 或
I X RX I1R1
I b Rb I 2 R2
(4) 这个关系式是由“电桥平衡”推出的结论。反之,也
可以由这个关系式推证出“电桥平衡”来。因此(3)式称 为电桥平衡条件。
实验内容
1.调整测试系统的谐振频率 (1)按图示接连仪器。把信号发生器“输出调节”旋至最小位置,调节频率输出为 40kHz 左右,打开电源开关,预热片刻,转动“输出调节”旋钮,使信号输出为 20V 左右 或合适大小; (2)将信号发生器的输出信号一路接压电陶瓷超声发生器 S1,(另一路可以接示波 器“X 轴输入”),由 S2 转换成的电信号接示波器“Y 轴输入”,适当调节示波器至荧光屏上 显示出稳定的波形图; (3)将两个换能器分开适当距离,通过移动接收端的换能器,使示波器上的电压 信号达到较大值。适当调节信号发生器的输出信号频率与换能器上的固有频率相等(该 频率既两压电陶瓷喇叭之间超声波的频率),则示波器上的信号达到最大值。在此频率 上进行实验。
为了保护检流计,开关的顺序应注意先合 Kb、后合 Kg,先断开 Kg、后断开 Kb,即 电源 Kb 要先合后断。
在电桥接近平衡时,为了更好地判断检流计电流是否为零,应反复开合开关 Kg(跃 接法)细心观察检流计指针是否有摆动。
测量几十、几百、几千欧姆的电阻各一个,分别取 R1/R2=500Ω/500Ω 及 50Ω/500Ω。 每次更换 RX 前均要注意:(1)增大 Rh;(2)切断 Kg。
2.测量计算电桥的灵敏度。 公式 RX=R1Rb/R2 是在电桥平衡的条件下推导出来的。而电桥是否平衡,实验上是 看检流计有无偏转来判断的。当我们认为电桥已达到平衡时 Ig=0,而 Ig 不可能 绝对等于零,而仅是 Ig 小到无法用检流计检测而已。例如,有一惠斯通电桥上的检流计 偏转一格所对应的电流大约为 10-6 安培,当通过它的电流为 10-7 安培,指针偏转 1/10 格,我们是可以察觉出来的,当通过它的电流小于 10-7 安培时,指针的偏转小于 1/10 格,我们就很难察觉出来了。为了定量地表示检流计不够灵敏带来的误差,可引入电桥
图1
只需调节物镜和目镜的相对位置,使物镜成的实像落在目镜物方焦平面上,这就是望远镜的
“调焦”。 望远镜可分为两类:若物镜和目镜的像方焦距均为正(既两个都为会聚透镜),则
为开普勒望远镜,此系统成倒立的像;若物镜的像方焦距为正(会聚透镜),目镜的像方焦
1、望远镜构造及其放大原理 望远镜通常是由两个共轴光学系统组成,我们把它简化为两个凸透镜,其中长焦距的凸 透镜作为物镜,短焦距的凸透镜作为目镜。图 1 所示为开普勒望远镜的光路示意图,图中 L0 为物镜,Le 为目镜。远处物体经物镜后在物镜的像方焦距上成一倒立的实像,像的大小 决定于物镜焦距及物体与物镜间的距离,此像一般是缩小的,近乎位于目镜的物方焦平面上, 经目镜放大后成一虚像于观察者眼睛的明视距离于无穷远之间。 物镜的作用是将远处物体发出的光经会聚后在目镜物方焦平面上生成一倒立的实像,而 目镜起一放大镜作用,把其物方焦平面上的倒立实像再放大成一虚像,供人眼观察。用望远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