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0课《再塑生命的人》文本解读
第10课《再塑生命的人》说课稿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语文上册-10《再塑生命的人》说课稿(部编版)第一课时一、说教材这是一篇记叙性散文,讲述了海伦凯勒在七岁时得到莎莉文老师爱的教育而重获“光明”的故事。
课文展现的人文内涵丰富,莎莉文老师深沉的爱和独特的教育方式让人记忆深刻。
而且这篇课文的语言清新朴实,表达上将叙事和抒情有机结合,在能力的培养方面和情感的提升方面,都能对学生起到促进作用。
二、说教学目标1.默读课文,找出文中莎莉文老师教“我”学习的具体事例,理清文章思路。
2.感悟莎莉文老师这一形象,理解作者对莎莉文老师敬爱和感激的情意。
3.品味、揣摩关键语句,体会作为盲聋哑人的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4.学习海伦·凯勒好学敏思、坚韧不拔、热爱生活的精神。
三、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整体把握文章内容,感悟莎莉文老师这一形象,理解作者对莎莉文老师敬爱和感激的情意。
教学难点∶学习海伦·凯勒自强不息的精神,体会她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积极态度。
四、说学情七年级学生的学习热情高,学习习惯处于养成阶段,而且对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已经有所了解,对于课文内容能够理清思路。
他们在小学接触过关于海伦凯勒的故事,但他们对盲聋孩子的世界没有切身体会,也很难理解他们处于黑暗中的心情。
另外,他们对于文本的分析和鉴赏能力还有待提高。
五、说教法学法针对这个情况,在教学中,我注意从研讨课文和激发学生兴趣两方面着手,一方面查找资料,在课外材料中发掘兴趣点,充实课堂内容,并利用多媒体设计活动,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注意采用合作学习探究的方式,引入讨论式、启发式教学,结合听说读写训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六、说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同学们,世界是多姿多彩的,我们能欣赏到红花绿草,能够聆听鸟兽虫鸣。
然而,这个世界上,还有一些人,他们的世界里没有色彩,没有声音,他们要生存下去尚且需要一定的勇气,而要出类拔萃,有所成就,那简直是一个奇迹。
今天,我们去见证这个奇迹,去认识创造这个奇迹的人——海伦·凯勒,学习她写的文章《再塑生命的人》。
第三单元 第十课 再塑生命的人-【教材解读】2022-2023学年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10再塑生命的人知识助读•细梳理助读资料1.文题解读“再塑生命”指重新塑造生命,重新获得生命,在本文中指“我”在莎莉文老师的教育下,体验到了爱,灵魂被唤醒,再次拥有了“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莎莉文老师是帮助“我"再塑生命的人。
2.作者简介海伦•凯勒(1880-1968),美国盲聋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
她以坚强的意志,战胜各种困难,掌握了英语、法语、德语、拉丁语、希腊语等5种语言。
她全心全意为盲聋哑人的教育和福利事业贡献一生,曾受到许多国家的政府、人民和高等院校的赞扬和嘉奖。
1964年被授予“总统自由勋章”。
主要著作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走出黑暗》等。
3.写作背景海伦•凯勒所创造的奇迹与她自身的努力密不可分,但她能突破心理障碍,重塑生命,得益于她伟大的老师一安妮•莎莉文。
莎莉文老师将人世间美好的思想感情和隽永深沉的爱,深植于海伦•凯勒的生命中,以无私的爱重塑了她的生命。
海伦•凯勒深深地感激自己的老师,她说:“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首先要长久地凝视我的老师。
”本文就节选自海伦•凯勒的著名散文《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基础知识1.字音识记搓捻.(niǎn) 疲倦不堪.(kān) 小心翼.翼(yì) 争执.(zhí) 暂.时(zàn) 激荡.(dàng) 譬.如(pì) 花团锦簇.(cù) 悔.恨(huǐ) 拼凑.(còu) 恍然大悟.(huǎng)截.然不同(jié)(zhàng)涨红 (dài)等待涨待(zhǎng)涨价 (dāi)待一会儿2.字形辨识慨(kǎi)感慨惭(cán)惭愧概(gài)气概渐(jiàn)逐渐魂(hún)灵魂浸(jìn)浸满魄(pò)魄力侵(qīn)侵略3.词语释义截然不同:形容两种事物没有一点共同之处。
第10课 再塑生命的人-七年级语文上册课文全解讲义(含答案)
第10课再塑生命的人-七年级语文上册课文全解讲义(含答案)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课文全解第三单元第十课再塑生命的人本单元重点是关注学习生活,了解成长经历。
四篇课文从趣、真、理三个方面为我们展示了不同时代、国籍和阶层的学习生活。
有的充满自由,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有的充满真诚和爱恋,如《再塑生命的人》有的充满了理性的思考,如《论语》十二章。
这些文章,有的运用众多修辞,描写细腻入微,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百草园风光;有的叙写故事,妙趣横生,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神奇美女蛇及捕鸟场面,有的引人深思,充满遐想,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先生所读的书的神秘,《论语十二章》充满哲理性的名言警句等,三篇文章的开头、结尾、标题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本单元重点学习欺读。
不出声,不动唇,不指读,不回看,一气读完全文,以保证阅读感知的完整性和一定的阅读速度。
还要学会在阅读中把握基本内容,了解文章大意。
标题、开头、结尾及文段中的关键语句,都是阅读时需要重点关注的。
课文题目文体作者/出处整体感知每课一得《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叙事散文鲁迅本文通过描述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两种生活经历,表现了儿童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知识的追求了解插叙的作用《再塑生命的人》叙事散文海伦·凯勒本文记叙了莎莉文老师教海伦识字、认识事物的过程,赞扬了莎莉文老师高超的教育艺术,表现了作者对莎莉文老师的感激之情。
了解心理描写的作用《论语》十二章语录体孔子及其弟子本文记叙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内容涉及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个人修养等。
学习翻译句子作家作品海伦·凯勒(1880-1968),美国著名盲聋女作家、教育家。
主要作品有《我生活的故事》《走出黑暗》《老师》等。
1964年获得“总统自由勋章",被誉为“美国英雄偶像”。
文题解读“再塑生命"指重新塑造生命,重新获得生命,在本文中指“我”在莎莉文老师的教育下,体验到了爱,灵魂被唤醒,再次拥有了“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莎莉文老师是帮助“我”再塑生命的人。
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再塑生命的人》说课稿(附教学反思、板书)课件
教学重点
1、理解海伦·凯勒再塑生命成功的因素。 2、全面把握文章内容,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教学难点
深人体会作为盲聋哑人的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五、说教法学法
本课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培养他们合作的精神,同 时,注重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他们的参与度,让他们知道自己 才是学习的真正的主人。通过朗读来让学生体会本课教育意义,通过把 握重点词句让学生受到启发,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再塑生命的人》说课稿
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新教材部编版初中语 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课文《再塑生命的人》,下面 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 说教法、说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及教学反思这八个方面 展开。接下来开始我的说课。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说教材
板块六、课堂总结 品读课文,体会文章主旨。
本文作者以第一人称真实地记叙了莎莉文老师教“我”识字,认识各 种事物的过程,突出了莎莉文老师“再塑生命”的高超教育艺术,表现 了莎莉文老师对学生的一片爱心以及作者对老师的感激和敬爱之情,同 时也表现了作者对求知的热切希望和求学中艰辛却愉快的生活感受。
七、说板书设计
在教学过程中,遵循了认识规律:先整体后局部。也注意了 语文学科的特点,注意了字词句段的教学和赏析。以培养学生 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作为出发点,但仍以教师的提示、 点拨、引导为主线,化难为易,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本课教学注重品读语句,营造良好的情感 交流氛围,让学生深入理解聋盲人。
三、说教学目标
1. 了解海伦·凯勒之前的痛苦和之后的成就。 2. 培养学生围绕标题解读文本的能力。 3. 自主勾画精美语言,学习用批注的方式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培养学生 的语言表达能力。 4. 体会莎莉文老师的教育艺术及其对海伦的爱。 5. 体会海伦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以及坚强不屈的意志品质。
部编版初一上册语文第10课《再塑生命的人》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初一上册语文第10课《再塑生命的人》课文原文及教案【导语】《再塑生命的人》是一篇记叙性散文,选自海伦·凯勒的散文代表作《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海伦·凯勒说过:“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首先要长久地凝视我的老师——安妮·莎莉文。
”安妮·莎莉文开启了海伦·凯勒的智慧,也陪伴着她走过了生命的大半旅程。
本文讲述的是安妮·莎莉文刚刚走进海伦·凯勒生活时的故事。
小编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 【篇一】部编版初一上册语文第10课《再塑生命的人》课文原文老师安妮·莎莉文来到我家的这一天,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天。
那是1887年3月3日,当时我才六岁零九个月。
回想此前和此后截然不同的生活,我不能不感慨万分。
那天下午,我默默地站在走廊上。
从母亲的手势以及家人匆匆忙忙的样子,猜想一定有什么不寻常的事要发生。
因此,我安静地走到门口,站在台阶上等待着。
下午的阳光穿过阳台的金银花,照射到我仰着的脸上。
我的手指搓捻着花叶,抚弄着那些为迎接南方春天而绽开的花朵。
我不知道未来将有什么奇迹会发生,当时的我,经过数个星期的愤怒、苦恼,已经疲倦不堪了。
朋友,你可曾在茫茫大雾中航行过?在雾中神情紧张地驾驶着一条大船,小心翼翼地缓慢地向对岸驶去,心儿怦怦直跳,惟恐意外发生。
在未受教育之前,我正像大雾中的航船,既没有指南针也没有探测仪,无从知道海港已经临近。
我心里无声地呼喊着:“光明!光明!快给我光明!”恰恰正在此时,爱的光明照在了我的身上。
我觉得有脚步向我走来,以为是母亲,我立刻伸出双手。
可是,一个陌生人握住了我的手,把我紧紧地抱在怀中。
我似乎能感觉得到,她就是那个来对我启示世间的真理、给我深切的爱的人——安妮·莎莉文老师。
第二天早晨,莎莉文老师带我到她的房间,给了我一个洋娃娃。
后来我才知道,那是柏金斯盲人学校的学生赠送的。
衣服是由年老的萝拉亲手缝制的。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十课《再塑生命的人》课文解析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十课《再塑生命的人》课文解析第10课《再塑生命的人》海伦·凯勒(1880年6月27日-1968年6月1日),著名的美国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
在出生后第十九个月时因患急性胃充血、脑充血而被夺去视力和听力。
1899年6月考入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女子学院。
1968年6月1日逝世,享年88岁,却有87年生活在无光、无声的世界里。
在此时间里,她先后完成了14本著作。
其中最著名的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的人生故事》《石墙故事》。
她致力于为残疾人造福,建立慈善机构,1964年荣获“总统自由勋章”,次年入选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二十世纪美国十大英雄偶像”之一《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美国当代著名作家海伦·凯勒的代表作。
她以一个身残志坚的柔弱女子的视角,告诫身体健全的人们应珍惜生命,珍惜造物主赐予的一切。
此外,《我的人生故事》是海伦·凯勒的自传性作品,被世界称为文学史上无与伦比的杰作。
二、写作背景海伦凯勒,一个从小就又聋又瞎的人,对生活失去信心,变得暴躁,之前生活完全是绝望的。
就在绝望中,来了个新老师,让她学会了听,学会了说,虽然盲,但她学会了很多很多,甚至与常人无异,最后会多国语言,还是演讲家。
她一直都是又聋又瞎,却比普通人会的语言还多。
所以,这位老师的第一次到来,对她非常重要。
三、字词捡(jiǎn):拾取:~拾。
~东西。
感慨(gǎn kǎi):心灵受到其中一种感触而慨叹(感慨不已)。
搓捻(cuō niǎn):将线、纸等揉捏成条状物。
绽开(zhàn kāi):植物的皮、壳等裂开,花儿开放,也比喻人们的笑脸。
争执(zhēng zhí):各持己见、互不相让地争论。
惭愧(cán kuì):1.因有缺点﹑错误或未能尽责等而感到不安或羞耻;2.感幸之词。
意思是多谢﹑难得﹑侥幸。
客气的说法。
悔恨(huǐ hèn):对过去的事后悔怨恨。
以题入文——关于《再塑生命的人》中学语文教学文本的分析
温州大学人文学院 林经论摘 要:标题作为语文教学文本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可忽视。
随着统编本中学语文教材的使用,新教材篇目的大小变动均成为众多语文教育工作者关注的对象。
在2002年初审通过的八年级下册人教版语文教材中,节选自海伦·凯勒《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课文以《再塑生命》为题,而这篇选文在新教材中则以《再塑生命的人》为题。
为此,如果要立足于新教材开展这篇文本的教学,联系标题将成为本课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
本文将以题入文,借助标题,从“人”“再塑”“生命”三个方面对海伦·凯勒这篇文章进行解读。
关键词:统编本;中学语文;标题;《再塑生命的人》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2020)18-0124-02 DOI:10.12240/j.issn.2095-9214.2020.18.060 标题(题目)是语文教学文本的一部分,但在实际语文阅读教学和解读文本的过程中,师生往往最容易孤立或忽略标题。
孤立标题的行为无意识地表现在教师和学生日常阅读上,即用“作者”隔开标题与内容。
以部编版初中语文中《再塑生命的人》为实例。
(有作者):再塑生命的人,海伦·凯勒,老师安妮·莎莉文来到我们家的这一天,是我一生最重要的一天……(无作者):再塑生命的人,老师安妮·莎莉文来到我们家的这一天,是我一生最重要的一天……孙绍振在《文本分析的七个层次(一)》中提出:其实,所谓分析就是要把原本统一的对象加以剖析,根本就不应该从统一性出发,而应该从差异性或矛盾性出发。
依据此观点可知,两个句子近乎相同,唯一的差别在于是否存在“作者”阻断“标题”与“内容”的衔接。
师生如果能抓住“标题”与“文本”衔接这一细微的阻断差异进行品鉴,便可以发现这一差别对文本的理解有着明显影响。
显然第二句(无作者阻断)相较于第一句(有作者阻断),对于“再塑生命的人”中的“人”指向更为明确,更加直接地指向安妮·莎莉文老师。
部编版初一语文上册第10课《再塑生命的人》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初一语文上册第10课《再塑生命的人》原文及教案【原文】老师安妮·莎莉文来到我家的这一天,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天。
那是1887年3月3日,当时我才六岁零九个月。
回想此前和此后截然不同的生活,我不能不感慨万分。
那天下午,我默默地站在走廊上。
从母亲的手势以及家人匆匆忙忙的样子,猜想一定有什么不寻常的事要发生。
因此,我安静地走到门口,站在台阶上等待着。
下午的阳光穿过阳台的金银花,照射到我仰着的脸上。
我的手指搓捻着花叶,抚弄着那些为迎接南方春天而绽开的花朵。
我不知道未来将有什么奇迹会发生,当时的我,经过数个星期的愤怒、苦恼,已经疲倦不堪了。
朋友,你可曾在茫茫大雾中航行过?在雾中神情紧张地驾驶着一条大船,小心翼翼地缓慢地向对岸驶去,心儿怦怦直跳,惟恐意外发生。
在未受教育之前,我正像大雾中的航船,既没有指南针也没有探测仪,无从知道海港已经临近。
我心里无声地呼喊着:“光明!光明!快给我光明!”恰恰正在此时,爱的光明照在了我的身上。
我觉得有脚步向我走来,以为是母亲,我立刻伸出双手。
可是,一个陌生人握住了我的手,把我紧紧地抱在怀中。
我似乎能感觉得到,她就是那个来对我启示世间的真理、给我深切的爱的人——安妮·莎莉文老师。
第二天早晨,莎莉文老师带我到她的房间,给了我一个洋娃娃。
后来我才知道,那是柏金斯盲人学校的学生赠送的。
衣服是由年老的萝拉亲手缝制的。
我玩了一会儿洋娃娃。
莎利文小姐拉起我的手,在手掌上慢慢地拼写“doll”这个词,这个举动让我对手指游戏产生了兴趣,并且模仿在她手上画画。
当我最后能正确的拼写这个词时,我自豪极了,高兴得脸都涨红了,立即跑下楼去,找到母亲,拼写给她看。
我并不知道这就是在写字,甚至也不知道世界上有文字这种东西。
我不过是依样画葫芦模仿莎利文老师的动作而已。
从此以后,以这种不求甚解的方式,我学会了拼写“针”(pin)、“杯子”(cup)、以及“坐”(sit)、“站”(stand)、“行”(walk)这些词。
【精选】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第10课《再塑生命的人》课文重要知识讲解
【精选】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第10课《再塑生命的人》课文重要知识讲解一、作者简介海伦·凯勒(1880-1968),19世纪美国作家、教育家、慈善家,是盲聋哑人。
1964年,她被授予“总统自由勋章”。
主要著作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的生活》《我的老师》等。
二、故事背景海伦·凯勒在一岁多的时候因为一场高烧,失去了视力,后又失去了听力。
在老师安妮·莎莉文的帮助下,海伦用顽强的毅力克服生理缺陷所造成的精神痛苦并逐渐接受教育。
她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女子学院,成为一位学识渊博,能够掌握英语、法语、德语、拉丁语、希腊语五种语言的著名的作家和教育家。
三、理解词义惭愧:因为自己有缺点、做错了事或未能尽到责任而感到不安。
奥秘:深奥的尚未被认识的秘密。
拼凑:把零碎的或分散的合在一起。
疲惫不堪:疲倦得难以支持。
小心翼翼:形容非常小心。
依样画葫芦:照葫芦的样子画葫芦,比喻纯模仿,不加改变。
不求甚解:语出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现在多指读书学习只求懂得大概,不求深刻了解。
混为一谈: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说成是同样的事物。
恍然大悟:忽然醒悟的样子。
油然而生:形容思想感情自然而然地产生。
悔恨莫及:悔恨也来不及了。
花团锦簇:形容五彩缤纷、十分华丽的景象。
美不胜收: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接受不完。
企盼:盼望。
四、课文分段第一部分(第①一⑤段):写“我”初识莎莉文老师。
第二部分(第⑥一⑬段):莎莉文老师用她特有的教育方式开启了“我”智慧和情感的大门。
五、问题归纳1.作者在文章开头为什么强调“这一天”?因为“这一天”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天”,“这一天”莎莉文老师来了,是“我”生命重新开始的一天。
从这一天起,“我”过上了和以前完全不同的生活。
通过强调“这一天”,从侧面说明莎莉文老师对“我”的影响之大。
2.第3自然段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本题运用景物描写作用分析法。
第10课《再塑生命的人》说课稿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再塑生命的人》说课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美国著名教育家海伦·凯勒的作品《再塑生命的人》。
有效教学的根本途径是打造简洁高效的课堂。
因此,教师必须在备课时深入解读文本,认真分析学情,精心设置目标,科学选择方法,巧妙设计流程,教后及时反思。
下面我将从以上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1.《再塑生命的人》是部编教材七上第三单元第十课,本课核心内容是关于爱的体验,让学生在成长中领悟爱。
学习这篇课文学生可以领悟浓浓的师生情。
2.这篇文章语言优美,形象鲜明,叙事感人,课标中对本课内容的要求是在整体把握课文的基础上重点理解作者的情感,体味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深情。
二、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的接受能力较强,可以很快了解文章的情节内容。
但注意持久性较差,只注重文章情节的把握,却忽视了文章语言的品读,所以这篇课文教师要重点引导学生品读文章语言,体会课文蕴含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目标根据文本的教材地位和学生的知识经验及情感需求,我设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指导学生在速读课文中,提炼语言信息,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语段、词语理解课文内容,分析人物形象。
2.过程与方法目标:体会以感情为线索记述事件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悟莎莉文老师深沉博大的爱和独特的教育方式,学习海伦凯勒自强不息的精神,学会关心弱势群体,让心灵接受一次爱的熏陶。
【教学重点】:把握文章的感情变化,体味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深情。
【教学难点】:理解标题“再塑生命的人”的内涵,掌握作者对老师发自肺腑的感激和赞美之情。
四、教法学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应该让学生最大程度的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因此:1.在教法上,我采用情境导入法、点拨法、表格归纳法,培养学生品读文本的能力。
2.在学法上,通过诵读法、合作探究法、圈点勾画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形成读者和文本的真正交流。
五、教学过程下面我将从以下五个方面来说我的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2.检查预习落实字词3.初读课文整体感知4.细读文本感悟探究5.拓展迁移抒写心声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多媒体出示海伦成就及马克吐温对海伦的评价。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再塑生命的人知识点+图文解读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再塑生命的人知识点+图文解读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再塑生命的人》知识点+图文解读_莎莉文第10课《再塑生命的人》课文电子版课文朗读课文知识点【文学常识】海伦·凯勒,美国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是盲聋哑人。
后在家庭教师安妮·莎莉的悉心帮助下,先后就读于剑桥女子中学和拉德克利夫学院。
1964年被授予“总统自由勋章”,著有《我的一生》《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凯勒日记》等。
疲惫不堪:疲倦得难以支持。
小心翼翼:形容非常小心。
照着同样的图案画葫芦:照着葫芦的样子画葫芦,意思是纯模仿,没有变化。
不求甚解:语出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现在多指读书学习只求懂得大概,不求深刻了解。
混淆:把不同的东西混在一起,说它们是同一个东西。
恍然大悟:忽然醒悟的样子。
油然而生:形容思想感情自然而然地产生。
悔恨莫及:悔恨也来不及了。
花:形容色彩斑斓、绚丽多姿的景象。
美不胜收: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接受不完。
企盼:盼望。
【主题归纳】这篇回忆录叙述了莎莉文老师教“我”识字、认识各种事物的过程,赞扬了莎莉文老师高超的教育艺术,表达了“我”对莎莉文老师由衷的赞美各感激之情。
【问题探究】1.“再塑生命”的含义是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答:“再塑生命”从字面上看,是“重新塑造生命,重新获得生命”的意思。
但在本文中,“再塑生命”是指“爱的光明照到了我的身上”。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莎文老师是“我”的“再塑生命的人”,表达了对莎莉文老师的无比敬爱和感激之情。
2.“水”本身真的有这么大的魔力吗?答:“水”本身并没有这么大的魔力。
正是对“水”的理解启发了“我”,使“我”认识到宇宙万物都有名称,使“我”有了求知的欲望,一切都豁然开朗起来。
3.为什么“我”此时会“悔恨莫及”?答:因为此时在莎莉文老师的耐心引导下,“我”的学习终于迎来了质变,“我”终于在文字和事物名称之间建立了联系。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十课再塑生命的人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十课再塑生命的人在我们的生活中,总会遇到一些令人感动的故事,这些故事可能是真实发生的,也可能是架空的虚构,但它们都能够触动我们内心最柔软的地方,给予我们力量和勇气。
而《七年级上册语文》中的第十课《再塑生命的人》就是这样一篇感人至深的散文,讲述了一位生命坚韧的老人在患病的折磨中,依然不放弃治疗,充满希望和勇气,最终实现自我再塑的温暖故事。
一、故事概要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叫杨磊的老人,他在七十岁高龄时被确诊为胆囊癌晚期。
医生告诉他,手术的成功率只有百分之十五,而且手术本身风险极大,可能会使他丧命。
面对生命中最大的挑战,杨磊没有绝望放弃,他选择接受手术,并且在手术后坚持积极的治疗和康复训练。
奇迹发生了,杨磊成功战胜了病魔,重新获得了健康的身体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二、深度评估在该故事中,我们看到了生命的坚韧和渴望生存的力量。
杨磊是一个普通的老人,没有什么特别的背景和条件,但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生命的真谛。
他面对绝境并不气馁,而是选择勇敢地面对,并且相信自己一定能够战胜病魔,重新获得健康的身体。
这种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令人十分感动,也给了我们许多启示和反思。
世上没有绝对的黑暗,每一个看似绝境的时刻都可能是一个新的开始,只要我们坚定信念,努力奋斗,就一定能够创造奇迹。
三、个人观点在我的看来,《再塑生命的人》不仅仅是一篇描写生命与希望的故事,更是一篇富有教育意义和人生哲理的文章。
通过杨磊老人的故事,我们看到了生命的顽强和力量,也看到了人性的美好和伟大,这些都是我们需要学习和传承的。
在我们的生活中,也许会遇到种种困难和挫折,但只要我们不放弃,坚定信念,就一定能够战胜困难,迎接新的生活。
勇敢、坚韧、乐观和爱心,这些品质是我们在面对困难时需要具备的,也是我们在实现自我价值和追求幸福生活时需要具备的。
四、总结回顾通过对《再塑生命的人》的深度评估和个人观点的阐述,我们了解到了这篇散文的价值和意义。
它不仅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故事,更是一篇充满力量和启发的教育文章。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0课《再塑生命的人》课文详细解析
《再塑生命的人》课文详细解析老师安妮·莎莉文来到我家的这一天,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天。
那是1887年3月3日,当时我才六岁零九个月。
回想此前和此后截然不同[“截然不同”一词强调了从那个时间开始莎莉文老师对“我”生命的意义。
]的生活,我不能不感慨万分。
[开门见山,首句提到引“我”走向光明的老师莎莉文小姐。
]那天下午,我默默地站在走廊上。
从母亲的手势以及家人匆匆忙忙的样子,猜想一定有什么不寻常的事情要发生。
因此,我安静地走到门口,站在台阶上等待着。
下午的阳光穿透过阳台的金银花,照射到我仰着的脸上。
我的手指搓捻着花叶,抚弄着那些为迎接南方春天而绽开的花朵。
我不知道未来将有什么奇迹发生,当时的我,经过几个星期的愤怒、苦恼,已经疲倦不堪了。
朋友,你可曾在茫茫大雾中航行过?在雾中神情紧张地驾驶着一条大船,小心冀冀地缓慢地向对岸驶去,心儿怦怦直跳,惟恐发生意外。
在没受教育之前,我正像大雾中的航船,既没有指南针也没有探测仪,无从知道海港已经非常临近。
我心里无声地呼喊着:“光明!光明!快给我光明!”正在此时,爱的光明照到了我的身上。
[作者心路历程的形象展示。
][以上三段是作者对自己前一段生活的回顾。
]我觉得有脚步向我走来,我以为是母亲,立刻伸出双手。
可是,一个陌生人握住了我的手,把我紧紧地抱在怀中。
[初次见面的一个拥抱给了“我”爱的启示。
]我似乎能感觉得到,她就是那个来对我启示世间的真理、给我深切的爱的人──安妮·莎莉文老师。
[莎莉文老师来到“我”的家。
]第二天早晨,莎莉文老师带我到她的房间,给了我一个洋娃娃。
[莎莉文送我一个洋娃娃,再次让“我”感受到爱与关怀。
这也是莎莉文从儿童的心理出发开展她的教育。
]后来我才知道,那是柏金斯盲人学校的学生赠送的。
衣服是由年老的萝拉亲手缝制的。
我玩了一会儿洋娃娃,莎莉文小姐拉起我的手,在手掌上慢慢地拼写“doll”这个词,这个举动让我对手指游戏产生了兴趣,并且模仿着在她手上画画。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10再塑生命的人说课稿(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10再塑生命的人说课稿(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10再塑生命的人说课稿第1篇】各位评委老师:大家下午好!我是安琪,今天我要说课的课题是海伦凯勒的《再塑生命的人》,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教学目标设计、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设计、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七个方面来说。
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再塑生命的人》是河北大学出版社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第一单元第二课课文,第一单元课文以人物故事和谢师恩为主,教学目的在于让学生体悟到人生奋斗的意义,感受到恩师的关爱与温情。
因此重点可放在学习人物品格,感悟人物奋斗历程和爱的传递,渗透人文教育。
本文节选自美国女作家海伦.凯勒的自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选段透过“我”的视角,通过细致入微的心理描写,叙述了一个盲聋哑儿童在家庭教师安妮.莎莉文老师的帮助下,重新认识周围的事物,走进大自然,从黑暗、迷茫走入爱的光明之中,重拾对生活的勇气和信心的故事。
二、学情分析本文的教学对象是八年级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学习基础和生活经验:《再塑生命的人》是一篇记叙文,在小学五六年级学生已经接触过不少这样的文章,有了一定学习基础,而且八年级学生已经接触了许多教过他们的老师,和老师有着深厚的情谊;老师们的教学方式,也各有千秋,学生能够感知出来。
三、教学目标设计1.知识目标⑴理解课文主题,概括文中主要事件⑵理解人物形象。
2.能力目标⑴学会复述课文,把握叙事性作品的特点。
⑵品味文章清新朴实的语言。
3.情感目标感悟安妮.莎莉文老师深沉博大的爱心,学习海伦.凯勒自强不息的精神,学会关注、关心弱势群体,让心灵接受一次爱的熏陶。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⑴理解人物形象⑵品味文章细腻优美的语言⑶进行一次爱的教育2.教学难点;理解课文标题“再塑生命”的含义。
五、教法学法的设计教师点拨法、个人情感体验法、自主合作探究法相结合。
六、教学过程1.情景导入,明确目标导入:她,一岁零七个月,突患急性脑充血,成为一个集盲、聋一身的残疾人,她,精通英语、德语、法语,曾就读于哈佛大学。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再塑生命的人》PPT优秀课件说课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
1
2
3
4
主课
认
课
课
目前
字
文
外
录导 读
识 词
赏 析知 识Fra bibliotek1 课前导读
课前导读
海伦·凯勒:(1880-1968)美国
著名女作家、教育家。主要作品有
《我生活的故事》、《走出黑暗》、
作
《乐观》、《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者
等。
简
她幼时患病,两耳失聪,双目失
介
明。七岁时,莎莉文担任她的家庭
生的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
课文赏析
3.体会莎莉文老师到来前,海伦·凯勒的内心世界。
莎莉文老师到来之前,海伦·凯勒的内心世界是:绝望、 愤怒、苦恼、迷惘、恐慌、黑暗、没有爱…
课文赏析
4.莎莉文老师到来后,发生了哪些事情?海伦·凯勒的感受又是如何的?
段落
事件
海伦的感受
第5段 第6、8段
“我”第一次与老师亲密接触
05
结束语
本文是美国教育家,盲聋哑作家海伦·凯勒的作品。这 篇课文,既表现了一位富有爱心的老师莎莉文高超的教育 艺术,同时也展示了一个盲聋哑女孩的精神追求。学习这 篇课文,我们在向莎莉文老师投去敬佩目光的同时,也为 这位聋哑女孩好学敏思、坚韧不拔、热爱生活的精神品格 所感动。同时文章文笔优美,充满诗情画意。
4.课堂探究:应该如何理解题目中的“再塑生命”?(抓住重点句子)表达了作 者怎样的感情?
“再塑生命”从字面意思看,是“重新塑造生命、重新获得生命”的意思。但在本文中, 再塑生命是指:①“爱的光明照到了我的身上”,本来,“我在那个寂静而又黑暗的世界里 ,根本就不会有温柔和同情。”但是,在莎莉文老师的教育下,“我”的灵魂被唤醒,再次 拥有“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这里的“光明”一词是用其比喻义)。②是莎莉文老师 让“我”又回到自然,理解自然。③莎莉文老师还教“我”懂得“什么是爱”。正如作者自 己所言:“她就是那个来对我启示世间的真理、给我深切的爱的人。”从这个意义上说,莎 莉文老师是“再塑生命的人”, “再塑生命”一词表达了作者对莎莉文老师的无比敬爱和 感激之情。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十课《再塑生命的人》——提炼事件抓细节树形象
《再塑生命的人》——提炼事件抓细节树形象海伦·凯勒幼时患病,两耳失聪,双目失明,却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20世纪美国十大英雄人物”。
她的成功不仅得益于自身的努力,更要感谢那位再塑她生命的安妮·莎莉文。
本文作者通过记叙安妮老师初到自己家的几件小事,以几个细节来刻画这位了不起的人物。
课文示例【示例1】第二天早晨,莎莉文老师带我到她的房间,给了我一个布娃娃……我玩了一会儿布娃娃,莎莉文小姐拉起我的手,在手掌上慢慢地拼写“doll”这个词,这个举动让我对手指游戏产生了兴趣,并且模仿着在她手上画。
这是莎莉文小姐初教海伦·凯勒的一件事。
在这件事中,莎莉文小姐用布娃娃来拉近与一个孩子的距离,用手指游戏来激起一个孩子的兴趣,从而在不经意中教授一个单词。
一个有耐心的、富有教育智慧的老师形象跃然纸上。
【示例2】我们沿着小路散步到井房,房顶上盛开的金银花芬芳扑鼻。
莎莉文老师把我的一只手放在喷水口下,一股清凉的水在我手上流过。
她在我的另一只手上拼写“water”——“水”,起先写得很慢,第二遍就写得快一些。
这是莎莉文老师带“我”到井房,感知水,教授“水”的一段经历。
通过这个典型的情节典型的细节,写出了莎莉文老师的耐心、爱心和高超的教育艺术。
技法点评1.选择典型事例,要注意详略的安排,越能体现人物形象的事件越要详细叙写。
2.选择的事例要注意从多个角度展现人物形象。
如写老师的时候,可以写课堂上的老师、课后的老师等。
仿写练笔【练笔1】那是和蔼的、宽容的、敬业的老师。
入学时,偶遇老师,老师给我一个灿烂的微笑。
后来,我有一次上学迟到,老师原谅了我。
某一次比赛前,老师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给我充电。
那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练笔2】示例:看了一遍,又念一遍,知道自己真的“中了”,竟欢喜得发_________了,拍手大______,满街飞______,弄得披头散_______,满脸污_________,鞋都跑掉了一__________,口里狂念:“中了!中了!”仿句:他看着试卷上耀眼的100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2016部编版)第3单元第10课《再塑生命的人》教案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再塑生命的人》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给予你帮助和启示的人?”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人与人之间相互影响、塑造生命的奥秘。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2016部编版)第3单元第10课《再塑生命的人》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2016部编版)第3单元第10课《再塑生命的人》教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课文朗读与感悟、生字词学习、课文结构分析、作者情感理解、主题思想探讨。具体涉及以下课文内容:
1.课文朗读: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作者的情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如何再塑生命的人”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课文中作者如何通过具体事例表达对生命的感悟。生命感悟是……(详细解释概念)。它是……(解释其重要性或应用)。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课文中的具体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作者在面对困境时,如何通过他人的帮助和自己的努力,再塑生命。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课文朗读感悟和生字词学习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课文结构分析和主题思想探讨,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再塑生命的人》重点解读(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
《再塑生命的人》重点解读[重点解读]忽然间风云突变,太阳的温暖完全消失了,天空乌云密布,泥土里散发出一股怪味。
我知道这是暴风雨来临之前常有的预兆。
我感到一种不可名状的恐惧,一种同亲人隔绝、同大地分离的孤独感油然而生。
我一动不动地坐着,紧紧地抱着树干,一阵阵发抖,心中企盼着莎莉文小姐快快回来。
一阵沉寂之后,树叶哗啦啦齐声作响,强风似乎要将大树连根拔起。
我吓得抱住树枝,惟恐被风吹走。
树摇动得越来越厉害,落叶和折断的小树枝雨点般向我打来。
虽然我急得想从树上跳下来,却又不敢动弹。
我觉得大地在一阵一阵地震动,像有什么沉重的东西掉到了地上,这震动由上而下地传到了我坐着的枝干上。
我惊恐到了极点,正要放声大叫时,莎莉文小姐赶到了,她抓着了我的手,扶我下来。
我紧紧抱着她,为又一次地接触到坚实的大地而高兴得发狂。
我又获得了一种新的知识——大自然有时也会向她的女儿开战,在她温柔美丽的外表下面还隐藏着利爪哩![课文指要]对于海伦的成长莎莉文小姐无疑起到了重大作用,称她为“再塑生命的人”丝毫不过分。
盛载着对老师的感激写的文章却能避开华丽的词汇,用朴实的语言包含深情地抒写了自己的的心灵感受,以此来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一个写作方法。
大自然并不像“doll”、“water”一样可以感觉得到,为了让我认识大自然,莎莉文小姐用了独特的方式——把“我”置身暴风骤雨之中。
本段侧重环境描写,但这个环境描写又不同于平时接触的环境描写,而是把环境描写与海伦的心理描写紧密地结合起来。
因为海伦是一个又聋又盲的孩子,她对周围环境的认知只能通过感觉:“太阳的温暖完全消失了,天空乌云密布,泥土里散发出一股怪味”“一阵沉寂之后,树叶哗啦啦齐声作响,强风似乎要将大树连根拔起”“我觉得大地在一阵一阵地震动,像有什么沉重的东西掉到了地上,这震动由上而下地传到了我坐着的枝干上”……风云雷电的情景虽然看不到,但她却感觉到“惊恐到了极点”。
这些生动的心理描写突出了小海伦内心的无助、害怕,非常孤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再塑生命的人》文本解读
1.时代背景
海伦•凯勒于1880年6月27日出生在亚拉巴马州北部一个小城镇——塔斯喀姆比亚。
她一岁半时突患急性脑充血病,连日的高烧使她昏迷不醒。
当她苏醒过来,眼睛烧瞎了,耳朵烧聋了,嘴巴也不能说话。
由于失去听觉,不能矫正发音的错误,她说话也含糊不清。
对于一个残疾人来说,世界是一片黑暗和寂静,在这样的情况下要学会读书、写字、说话,没有强大的记忆力,简直是不可能的事。
但是,海伦•凯勒没有向命运屈服。
她为了能清楚地发音,用一根小绳系在一个金属棒上,叼在口中,另一端拿在手上,练习手口一心,写一个字,念一声。
为了使写出来的字不至于歪歪扭扭,她还自制了一个木框,装配了一个滑轮练习写字,当然安妮•莎莉文老师也付出了很大的贡献,她让海伦将手放在自己的喉咙上,让海伦感受发声的震动的声音。
1887年3月3日,对海伦来说这是个极重要的日子。
这一天,家里为她请来了一位教师──安妮•莎莉文小姐。
莎莉文老师跟海伦•凯勒很投缘,她们认识没有几天就相处融洽,而且海伦•凯勒还从莎莉文老师那里学会了认字,让她能与别人沟通,再教导她一些生字的意思,她陆续学懂了鲜花、水、太阳等,并认为爱就是那温暖的阳光。
其后再教导海伦用手指点字以及基本的生活礼仪。
2.主旨
本文叙述了莎莉文老师教海伦识字,认识事物的过程,赞扬了莎莉文老师高超的教育技术,同时也表现了作者求知的热情及艰辛而愉快的生活经历,表达了作者对莎莉文老师的感激之情。
3.内容解读
本文叙述了莎莉文老师高超的教育艺术,同时也表现了作者求知的热望及艰辛而愉快的生活经历。
4.结构分析
全文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13):老师教我认识具体事物。
第二部分(14-21):老师让我认识了解多样的大自然。
第三部分(22-39):老师引导我了解爱的含义。
5.写作特色
作者用饱蘸感情之笔来写莎莉文老师,写莎莉文老师的教育对她所产生的巨大影响。
文章开头写道:“老师安妮•莎莉文来到我家的这一天,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天。
”这句话,含蓄地照应了文章的标题,联系课文标题,我们便能理解“最重要的一天”的含义,也就是说,莎莉文老师到来的这一天,是“我”生命的重新开始,甚至,作者把莎莉文老师称之为再塑生命的人。
在作者的心目中莎莉文老师就是光明的使者,作者是这样描述莎莉文老师到来时自己的心情感受的:“我心里无声地呼喊着:‘光明!光明!快给我光明!’恰恰正在此时,爱的光明照到了我的身上。
”当然,更多的还是通过写莎莉文老师对“我”的理解、关爱、教育的具体言行,来表达作者对莎莉文老师的感激、崇敬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