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年1考试西南大学西方经济学下0468复习资料
最全西方经济学试题库与答案
![最全西方经济学试题库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4381f5b27d3240c8447ef89.png)
第1章商品的供求和价格一、单项选择题1.张某对面包的需求表示()A.张某买了面包B.张某没有买面包,而买了煎饼C.面包卖每个1元时,张某准备用现有的收入买4个,而每个为2元时,准备买1个D.张某准备买10个,但钱没带够E.以上都不表示需求2.需求规律说明()A.药品的价格上涨会使药品质量提高B.计算机价格下降导致销售量增加C.丝绸价格提高,游览公园的人数增加D.汽车的价格提高,小汽车的销售量减少E.羽毛球的价格下降,球拍的销售量增加3.当羽毛球拍的价格下降时,对羽毛球的需求量将()A.减少B.不变C 增加D.视具体情况而定E.以上都有可能4.其他条件不变,牛奶价格下降将导致牛奶的()A.需求下降B.需求增加C.需求量下降D.需求量增加E.无法确定5.当出租车租金上涨后,对公共汽车服务的()A.需求增加B.需求量增加C.需求减少D.需求量减少E.无法确定6.以下几种情况中,()项是需求规律的例外A.某商品价格上升,另一商品需求量也上升B.某商品价格上升,需求量也上升C.消费者收入增加,对某商品的需求增加7.消费者偏好改变,对某商品的变I商品的消费量着消费者收入的增加而减少,则该商品是()A.替代品B.互补品C.正常品D.低档品E.无法确定8.供求规律说明()A.生产技术提高会使商品的供给量增加B.政策鼓励某商品的生产,因而该商品的供给量增加c.消费者更喜欢某商品,使该商品的价格上升D.某商品价格上升将导致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增加E.以上都对9.对大白菜供给的减少,不可能是由于()A.气候异常严寒B.政策限制大白菜的种植C.大白菜的价格下降D.化肥价格上涨E.无法确定10、供给规律说明()A.生产技术提高会使商品的供给量增加;B.政策鼓励某商品的生产,因而该商品供给量增加;C.消费者更喜欢消费某商品,使该商品的价格上升;D.某商品价格上升将导致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增加;11.需求量和价格所以反方向变化,是因为()A.替代效应的作用 B. 收入效应的作用 C.上述两种效应同时发生作用12.假如生产某种商品所需原料的价格上升了,这种商品的()A.需求曲线将向左移动B.供求曲线向左移动C.供求曲线将向右移动13.如果政府对卖者出售的商品每单位征税5美分,那么这种做法将引起这种商品的()A.价格上升5美分B.价格的上升少于5美分C.价格的上升大于5美分14.如果政府利用商品配给的方法来控制价格,意味着()A.供给和需求的变化已不能影响价格B.政府通过移动供给曲线来抑制价格C.政府通过移动需求曲线来抑制价格15.政府为了扶持农业,对农产品规定高于均衡价格的支持价格。
西南大学西方经济学下0468答案
![西南大学西方经济学下0468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1f7d49969dc5022aaea0033.png)
(3)结构型通货膨胀,其认为在总需求和总供给处于平衡状态时,由于经济结构性因素的变动所引起的物价普遍持续的上涨。经济结构因素的变动具体表现为需求结构的变动和各部门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的差异。
四、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论述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的关系。
答:储蓄函数与消费函数存在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关系。消费与储蓄之和永远等于收入,即C+S=Y。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的互补关系决定了消费倾向与储蓄倾向之间的对应关系:平均消费倾向与平均储蓄倾向之和为l,即APC+APS=1;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之和为1,即MPC+MPS=1。
A.0.25 B.0.75 C.1.0 D.1.25
9、假定货币需求为L=ky-hr,货币供给增加10亿美元而其他条件不变,会使LM(C)。
A.右移10亿美元 B.右移k乘以10亿美元
C.右移10亿美元除以k D.右移除以10亿美元
10、扩张性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影响是(A)。
A.缓和了经济萧条但增加了政府债务 B.缓和了萧条也减轻了政府债务
(1)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认为通货膨胀是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显著的上涨,是“过多的货币追求过少的商品”的现象。凯恩斯学派认为,当经济达到充分就业后,由于总产出已经达到最大化,这时货币供给量增加或货币流通速度加快会形成过度需求,从而使一般物价水平与货币数量同比例上升,产生“真正的通货膨胀”。
大作业满分:100分
答案必须做在答题卷上,做在试卷上不予记分。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0468西方经济学(下)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0468西方经济学(下)](https://img.taocdn.com/s3/m/945c7ae9f90f76c661371aa6.png)
0468西方经济学(下)一、1.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一个国家或者地区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GDP是国民经济核算的核心指标,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总体经济状况重要指标。
2.经济周期:也称商业周期、景气循环,经济周期一般是指经济活动沿着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所经历的有规律的扩张和收缩。
是国民总产出、总收入和总就业的波动,是国民收入或总体经济活动扩张与紧缩的交替或周期性波动变化。
二、1-5:DBABC 6-10:BCBCA 11-15:CDAAC三、1.三部门经济指厂商、居民户、政府这三种经济单位所组成的经济。
在这种经济中,政府的经济职能是通过税收与政府支出来实现的。
政府通过税收与支出和居民户及厂商发生联系。
总需求=消费+投资+政府支出AD=C+I+G总供给=消费+储蓄+税收AS=C+S+T2.通货膨胀的原因被概括为以下三种情况:①需求拉动。
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又称超额需求通货膨胀,是指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显著上升。
这种类型的通货膨胀又被形象地描述为“过多的货币追逐过少的商品”。
②成本推动。
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又称供给通货膨胀,是指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情况下,由于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持续和显著的上升。
③结构性因素。
结构性通货膨胀指在没有需求拉动和成本推动的情况下,只是由于经济结构因素的变动造成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上涨。
社会各部门劳动生产率水平和提高速度不同,发展趋势不同,与世界经济联系程度不同,但由于一方面现代社会经济结构不容易使生产要素从落后部门、衰落部门、封闭部门向先进部门、兴起部门、开放部门转移,另一方面落后部门、衰落部门、封闭部门却又要求在工资、价格等方面向先进部门、兴起部门和开放部门看齐,结果就会导致一般价格水平上涨。
四、1.1、需求管理需求管理是指通过调节总需求来达到一定政策目标的宏观经济政策工具。
它包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测验西南大学西方经济学下复习资料
![测验西南大学西方经济学下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b427746158f5f61fb6366671.png)
测验西南大学西方经济学下复习资料————————————————————————————————作者:————————————————————————————————日期:16年月考试西南大学西方经济学下0468复习资料1、国民生产总值:(Gross National Product GNP)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一年)用该国国民所拥有的全部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2、充分就业:是指在一定的工资水平下,所有想要工作的人不费太大周折就能找到职业的一种经济状况。
或者说,所谓充分就业水平是指只存在摩擦性失业和自愿性失业的就业水平。
3、通货膨胀:是指一般物价水平在较长的时期内以较高的幅度持续上涨的一种经济现象。
4、均衡产出(Balanced-output):是和总需求相一致的产出,也就是经济社会的收入正好等于全体居民和企业想要有的支出。
5、乘数(Multiplier):乘数又作倍数,是指经济活动中某个自变量的变化,所引起的因变量的成倍变化。
6、投资乘数:是指国民收入的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化的投入量(投资)变动之间的比率。
7、财政政策:是指为促进就业水平提高,减轻经济波动,防止通货膨胀,实现稳定增长而对政府支出、税收和借债水平所进行的选择,或对政府收入和支出水平所作的决策。
8、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政府债券以控制货币供给和利率的政策行为。
9、比较优势:是指如果一个国家在本国生产一种产品的机会成本低于在其他国家生产该产品的机会成本的话,则这个国家在生产该种产品上就拥有比较优势。
10、经济周期:经济周期又称商业循环,是指总体经济活动沿着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所经历的有规律的扩张和收缩的过程。
一个完整的经济周期大体上经历有周期性的四个阶段:繁荣、衰退、萧条和复苏。
11、汇率(也叫汇价):是指一个国家的货币和另一个国家的货币相互折算(兑换)的比率。
12、国际收支: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从国外收进的全部货币资金和向国外支付的全部货币资金的对比关系。
【西南●最新版】[0468]《西方经济学(下)》上作业及课程考试复
![【西南●最新版】[0468]《西方经济学(下)》上作业及课程考试复](https://img.taocdn.com/s3/m/304fb5fbf46527d3250ce037.png)
【西南●最新版】[0468]《西方经济学(下)》上作业及课程考试复[0468]《西方经济学(二)》第二作业[论文]名词解释1,国民生产总值2,充分就业3,通货膨胀4,均衡产出5,乘数6,投资乘数7,财政政策8,开放市场业务9,比较优势10,经济周期11,汇率(也叫汇率)12,国际收支参考答案:256 国民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一年)内,利用其国民拥有的所有因素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总市场价值。
2,充分就业:指所有想工作的人都能在一定工资水平上毫无困难地找到工作的经济状况。
换句话说,所谓的充分就业水平是指只存在摩擦性失业和自愿性失业的就业水平。
3,通货膨胀:指一种经济现象,在这种现象中,总的物价水平在一个相对长的时期内继续以相对高的速度上涨4,均衡产出(Balanced-output):与总需求一致的产出,即经济和社会收入完全等于所有居民和企业想要支出的5,乘数:乘数也是倍数。
它是指经济活动中因变量的变化而引起的因变量的多重变化6,投资乘数:指国民收入变化与导致这种变化的投资(投资)量变化之间的比率7,财政政策:指为促进就业水平的提高、减少经济波动、防止通货膨胀和实现稳定增长而选择政府支出、税收和借款水平或决定政府收入和支出水平。
8,公开市场业务: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公开买卖政府债券以控制货币供应量和利率的政策9,比较优势:指一个国家如果其机会成本低于其他国家,则在产品生产中具有比较优势。
10,经济周期:经济周期,又称为商业周期,是指总体经济活动沿着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的扩张和收缩的正常过程一个完整的经济周期通常会经历四个阶段:繁荣、衰退、萧条和复苏。
11,汇率(也称为汇率):指一个国家和另一个国家的货币相互兑换(兑换)的汇率。
12,国际收支:指一个国家从国外收到的所有货币资金与在一定时期内向国外支付的所有货币资金之间的比较关系一个国家的国际收支反映在其国际收支中。
第一次操作[单一主题]一个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低于国民生产总值,表示该国公民从外国获得的收入()和个国家公民从该国获得的收入A:大于B:小于c:等于D:可能大于或小于参考答案:B[单一选择]总需求曲线向右倾斜的原因是()A:当价格水平上升时,投资将减少B:当价格水平上升时,消费将减少C:当价格水平上升时,净出口将减少D:上述因素是参考答案:D[单一话题]假设其他条件保持不变,制造商投资的增加将导致(A:增加同时,消费水平提高C:国民收入增加,但消费水平下降D:国民收入增加,储蓄水平下降。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2019年秋季复习题-[0468]《西方经济学(下)》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2019年秋季复习题-[0468]《西方经济学(下)》](https://img.taocdn.com/s3/m/11017f21a216147917112877.png)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代码: 0468 学年学季:20192单项选择题1、根据哈罗德的分析,如果有保证的增长率Gw大于实际增长率GA,经济将()。
.均衡增长.长期萧条.不能确定.持续高涨2、已知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是10000亿元,实际国民收入是9800亿元,边际消费倾向是80%,在增加10.结构性通货膨胀.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需求不足的失业.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3、自然失业率()。
.依赖于价格水平.是经济处于潜在产出水平时的失业率.恒为零.是没有摩擦性失业时的失业率4、边际消费倾向和边际储蓄倾向的关系为()。
.他们之和必等于0.他们之间的比例一定表示平均消费倾向.由于可支配收入必定划分为消费和储蓄,他们之和必然表示现期收到的可支配收入的总.由于某些边际收入必然转化为边际的消费支出,其余部分则转化为储蓄,因而他们之和定等于15、菲利普斯曲线说明()。
.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呈负相关.通货膨胀导致失业.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呈正相关.通货膨胀是由行业工会引起的6、以下哪两种情况不可能同时发生()?.需求不足失业和需求拉动通货膨胀.失业和通货膨胀.摩擦性失业和需求拉动通货膨胀.结构性失业和成本推进通货膨胀7、经济增长的标志是()。
.失业率的下降.城市化速度加快.社会生产能力的不断提高.先进技术的广泛应用8、基钦周期是一种()。
.短周期.不能确定.长周期.中周期9、朱格拉周期是一种()。
.不能确定.长周期.中周期.短周期10、当利率降得很低时,人们购买债券的风险将会()。
.不发生变化.变得很大.变得很小.可能很大,也可能很小11、若其他情况不变,所得税的征收将会使()。
. C. 支出乘数和税收乘数都增大.支出乘数增大,净税收入乘数变小.支出乘数变小,而净税收入乘数变大.支出乘数和净税收入乘数都变小12、在开放经济中,下列()项不是政府宏观政策的最终目标。
.消除通货膨胀.经济均衡增长.国际收支平衡.不存在贸易逆差或顺差13、中央银行有多种职能,只有()不是其职能。
(0467)《西方经济学(上)》西南大学20年6月机考第四套答案
![(0467)《西方经济学(上)》西南大学20年6月机考第四套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28c8a600242a8956aece43e.png)
西南大学培训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
一、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道题3.0分,共30.0分)
1.
经济学可定义为( )
A.政府对市场制度的干预
B.企业取得利润的活动
C.人们靠收入生活
D.研究如何最合理地配置稀缺资源于诸多用途
2.
对于以下有效实行价格歧视的条件中哪一条不是必需的?
A.市场上对同种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是不同的
B.市场存在不完善性
C.无弹性的总需求
D.能有效分割市场
3.
假定某商品的价格从3元降到2元,需求量将从9单位增加到11单位,则该商品卖者的收益将( )
A.保持不变
B.增加
C.减少。
(完整word版)西方经济学期末复习指导(所有答案).doc
![(完整word版)西方经济学期末复习指导(所有答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103067bb6c85ec3a87c2c5bd.png)
西方经济学期末复习指导综合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位于生产可能性曲线以内的任何一点表示(A)A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B资源得到充分利用C可以利用的资源有限D这一组合在现有资源条件下无法实现2、何种情况下会存在供给大于需求(C)A实际价格低于均衡价格B实际价格等于均衡价格C实际价格高于均衡价格D无法确定3、经济学上的需求是指人们的(C)A购买欲望B价格上升引起的减少C购买欲望与够买能力的统一D根据其购买欲望决定的购买量4、对化妆品需求的减少是指(A)A收入减少引起的减少B价格上升引起的减少C价格下降引起的减少D与需求量的减少相同5、假设一种商品的需求无弹性,如果其供给曲线向左移动,那么(C)A均衡数量增加,均衡价格保持不变B均衡数量减少,均衡保持不变C均衡数量保持不变,均衡价格上升D均衡数量保持不变,均衡价格下降6、如果其他各种条件保持不变,当X商品的互补品Y的价格上升时,对X商品的需求将(B)A增加B减少C不变D无法确定7、如果某商品需求缺乏弹性而供给富有弹性则税收的主要承担者是(B)A生产者B消费者C政府D商品进口国8、假设某商品的需求收入弹性为0.5,当收入变动5%时,需求量变动(B)A、0 . 5%B、2.5%C、4.5%D、5.5%9、消费可能线上每一点所反映的可能购买的两种商品的数量组合是(B)A相同的B不同的C某些场合下相同D无法确定10、消费者均衡是研究消费者在既定收入条件下,如何实现(D)A欲望最大化B偏好最大化C利润最大化D效用最大化11、消费可能线向右上方移动表明(A)A消费者收入提高B消费者收入不变C消费者收入减少D消费者减少购消费12、商品的边际效用随着商品消费量的增加而(D)A递增B先增加后减少C先减少后增加D递减13、边际产量曲线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之点是在(B)A边际产量小于平均产量时B边际产量等于平均产量时C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时D两条曲线不相交14、等产量线向右上方移动表明(D)A技术水平提高B产量减少C常量不变D产量增加15、等成本曲线向右上方移动表明(B)A技术水平提高B成本增加C成本减少D成本不变16、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种说法是(B)A只要总产量减少,边际产量一定是负数B只要边际产量减少,总产量也一定减少C边际产量曲线一定在平均产量的最高点与之相交D只要平均产量增加,边际产量就大于平均产量17、如果连续增加某种生产要素,在总产量达到最大时,边际产量曲线与(A)A横轴相交B纵轴相交C平均产量曲线相交D总产量曲线相交18、经济分析中所说的短期是指(C)A一年之内B只能调整一种生产要素的时期C只能根据产量调整可变要素的时期D全部生产要素都可随产量调整的时期19、随着产量的增加,短期平均固定成本(B)A先减少后增加B一直趋于减少C一直趋于增加D保持不变20、收入分配绝对平等时,基尼系数(A)A等于零B等于一C大于零小于一D大于一21、短期内,即使企业不生产也必须支付的成本是(A)A固定成本B可变成本C平均成本D边际成本22、在完全竞争市场上,生产要素的边际收益取决于该要素的(B)A平均收益B边际生产力C价格水平D供求状况23、当产量为3,固定成本为120元,可变成本为90元,平均成本为(D)A、10元B、30元C、40元D、70元24、短期平均成本曲线呈U型,是因为(C)A边际效用递减规律B规模经济C边际产量递减规律D内在经济26、劳动的供给曲线(B)A向右下方倾斜B向右上方倾斜C垂直于横轴D向后弯曲二、判断题(对)1、经济学的产生是因为稀缺性的存在。
2017年6月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西方经济学下〉0468大作业答案
![2017年6月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西方经济学下〉0468大作业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ae1e456fe4733687f21aa12.png)
0468西方经济学(下)
一、名词解释
1、国内生产总值:是指经济社会(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一年)所有常住生产要
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2、经济周期又称商业循环,是指总体经济活动沿着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所经历的有规律的
扩张和收缩的过程。
一个完整的经济周期大体上经历有周期性的四个阶段:繁荣、衰退、萧条和复苏。
二、单项
1、 D
2、B
3、A
4、B
5、C
6、B
7、C
8、B
9、 C 10、A
11、 C 12、D 13、A 14、C 15、C
三、简答
1、答:三部门经济模型中假定只有厂商、居民户和政府三个部门,则:从支出(总需求)看:Y=C+I+G;从收入(总供给)看:Y=C+S+T;综上得:C+I+G=C+S+T,即:I=S+(T-G),即三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恒等式:投资=私人储蓄+政府储蓄。
3、答: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有:(1)作为货币现象的通货膨胀;(2)“需求拉动”通货膨
胀论;(3)“供给推进”通货膨胀论;(4)“供求混合推进”通货膨胀论;(5)结构性通货膨胀论。
四、论述
答:宏观经济政策的政策工具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收入政策。
财政政策:(1)财政收入(税收、公债);(2)财政支出(购买支出、转移支付)。
货币政策:(1)法定准备率;(2)再贴现率;(3)公开市场业务;(4)道义劝告。
收入政策:对工资和价格进行管制、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年1考试西南大学西方经济学下0468复习资料16年月考试西南大学西方经济学下0468复习资料1、国民生产总值:(Gross National Product GNP)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一年)用该国国民所拥有的全部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2、充分就业:是指在一定的工资水平下,所有想要工作的人不费太大周折就能找到职业的一种经济状况。
或者说,所谓充分就业水平是指只存在摩擦性失业和自愿性失业的就业水平。
3、通货膨胀:是指一般物价水平在较长的时期内以较高的幅度持续上涨的一种经济现象。
4、均衡产出(Balanced-output):是和总需求相一致的产出,也就是经济社会的收入正好等于全体居民和企业想要有的支出。
5、乘数(Multiplier):乘数又作倍数,是指经济活动中某个自变量的变化,所引起的因变量的成倍变化。
6、投资乘数:是指国民收入的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化的投入量(投资)变动之间的比率。
7、财政政策:是指为促进就业水平提高,减轻经济波动,防止通货膨胀,实现稳定增长而对政府支出、税收和借债水平所进行的选择,或对政府收入和支出水平所作的决策。
8、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政府债券以控制货币供给和利率的政策行为。
9、比较优势:是指如果一个国家在本国生产一种产品的机会成本低于在其他国家生产该产品的机会成本的话,则这个国家在生产该种产品上就拥有比较优势。
10、经济周期:经济周期又称商业循环,是指总体经济活动沿着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所经历的有规律的扩张和收缩的过程。
一个完整的经济周期大体上经历有周期性的四个阶段:繁荣、衰退、萧条和复苏。
11、汇率(也叫汇价):是指一个国家的货币和另一个国家的货币相互折算(兑换)的比率。
12、国际收支: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从国外收进的全部货币资金和向国外支付的全部货币资金的对比关系。
一国国际收支的状况反映在该国的国际收支平衡表上。
1:[单选题] 如果本国货币相对外国货币升值,可以使()。
C:本国的进口增加,出口减少参考答案:C2:[单选题] 如果英镑的汇率是2美元,那么美元的汇率是(0.5英镑)。
3:[单选题] "比较成本说”是由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提出的。
C:大卫·李嘉图参考答案:C4:[单选题] 贸易顺差是()。
B:商品出口额大于商品进口额参考答案:B 5:[单选题]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是由于()。
D:以上几个因素都是6:[单选题] 货币供给增加使LM曲线右移,若要均衡收入变动接近于LM曲线的移动量,则C:LM曲线陡峭,而IS曲线平缓参考答案:C7:[单选题] 下面哪一项会增加货币的预防需求?()B:害怕政局动荡8:[单选题] 不属于中央银行的业务范围的是()。
C:为大型国有企业提供贷款9:[单选题] 边际消费倾向是指()。
C:在任何收入水平上,当收入发生微小变化时,由此而导致的消费支出变化对收入水平变化的比率参考答案:C10:[单选题]假定货币供给量和价格水平不变,货币需求为收入和利率的函数,则收入增加时()。
A:货币需求增加,利率上升参考答案:A11:[单选题]以下哪两种情况不可能同时发生()?B:需求不足失业和需求拉动通货膨胀参考答案:B12:[单选题]如果某人由于钢铁行业不景气而失去工作,这种失业属于()。
B:结构性失业参考答案:B13:[单选题]假定其他条件不变,厂商投资增加将引起()。
B:国民收入增加,同时消费水平提高14:[单选题] 在凯恩斯陷阱区域内,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
B:最小15:[单选题] 下列哪一项计入GDP?()D:银行向某企业收取一笔贷款利息16:[单选题]"面粉是中间产品”这一命题()C:可能是对的,也可能是不对的参考答案:C17:[单选题]一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小于国内生产总值,说明该国公民从外国取得的收入()外国公民从该国取得的收入。
B:小于参考答案:B18:[单选题]下列哪一项不列入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B:政府给贫困家庭发放的笔救济金参考答案:B1:[单选题] 当利率降得很低时,人们购买债券的风险将会()。
B:变得很大2:[单选题] 自然失业率()。
C:是经济处于潜在产出水平时的失业率3:[单选题] 由于经济萧条而形成的失业属于()。
C:周期性失业4:[单选题]如果边际储蓄倾向为0.3,投资支出增加60亿元,可以预期,这将导致均衡水平GDP增加()。
D:200亿元参考答案:D5:[单选题] 若其他情况不变,所得税的征收将会使()。
C:支出乘数和净税收入乘数都变小参考答案:C6:[单选题] 边际储蓄倾向若为0.25,则边际消费倾向为()。
B:0.75 7:[单选题] 下列第()项不属要素收入但被居民收到了。
D:养老金8:[单选题] 在下列项目中,()不属于政府购买。
B:政府给低收入者提供一笔住房补贴参考答案:B9:[单选题] 下列项目中,()不是要素收入。
C:公司对灾区的捐献10:[单选题] 以下哪一项不是自动稳定器()C:国防开支参考答案:C 11:[单选题] 影响居民的现期收入和预期未来收入之间大小关系的主要因素是()。
D:居民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参考答案:D是指()。
C:通货+活期存款12:[单选题] 狭义货币供给量的M113:[单选题] 投资乘数在哪一种情况下较大?()A:边际消费倾向较大14:[单选题] 如果政府在某年支出大于其税收收入,收支间的这种差别被称为()。
B:预算赤字参考答案:B15:[单选题] 菲利普斯曲线说明()。
C: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呈负相关16:[单选题] 经济增长在图形上的表现是()。
D: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外移动17:[单选题] 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
A:通常用于描述某种供给因素所引起的价格波动参考答案:A18:[单选题] 通货膨胀是()。
A:货币发行量过多而引起的一般物价水平普遍持续的上涨参考答案:A19:[单选题] 经济增长的标志是()。
C:社会生产能力的不断提高20:[单选题] 在开放经济中,下列()项不是政府宏观政策的最终目标。
B:不存在贸易逆差或顺差参考答案:B1:[单选题] 经济波动的周期的四个阶段依次为()。
D:以上各项均对参考答案:D2:[单选题] 决定国际间资本流动的主要因素是各国的()。
B:利率水平参考答案:B3:[单选题] 劳动力资源比较富裕,资本资源比较贫乏的国家通过什么途径可以从对外贸易中得到收益?()C:生产劳动密集型的商品参考答案:C4:[单选题] 总供给曲线右移可能是因为()。
A:其他情况不变而厂商对劳动需求增加参考答案:A5:[单选题] 在下列引起通货膨胀的原因中,哪一个最可能是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的原因?()D:石油危机导致世界性商品价格的上涨参考答案:D6:[单选题] 如果政府支出的增加与政府转移支付的减少相同时,收入水平会()。
B:增加参考答案:B7:[单选题]中央银行变动货币供给可通过()。
A:变动法定准备率以变动货币乘数B:变动再贴现率以变动基础货C:公开市场业务以变动基础货币D:以上都是参考答案:D8:[单选题] 中央银行最常用的政策工具是()。
B:公开市场业务9:[单选题] 财政部向()出售政府债券时,基础货币会增加。
D:中央银行10:[单选题] 中央银行有多种职能,只有()不是其职能。
D:为政府赚钱11:[单选题] 人们在()情况下倾向于减少手持货币。
A:债券价格趋于下降简答题1、简述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答: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经济中的总量问题和总体性问题。
宏观经济学以收入和就业为中心,称为收入理论或就业理论。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经济社会中个体的经济行为和决策方面的问题。
微观经济学以价格为中心,称为价格理论。
2、简述三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恒等式。
答:三部门经济模型中假定只有厂商、居民户和政府三个部门,则:从支出(总需求)看:Y=C+I+G;从收入(总供给)看:Y=C+S+T;综上得:C+I+G=C+S+T,即:I=S+(T-G),即三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恒等式:投资=私人储蓄+政府储蓄。
3、简述GNP和GDP的关系。
答:GDP=GNP-本国居民在国外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总和+外国居民在本国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总和。
4、简述凯恩斯的三大心理定律。
答:凯恩斯的三大心理定律是:(1)边际消费倾向递减定律;(2)资本边际效率递减定律;(3)流动性偏好。
5、简述国内生产总值指标的不足之处。
答:国内生产总值指标的不足是:(1)仅指市场活动导致的价值,家务劳动、自给自足生产等非市场活动无法计入。
(2)地下经济无法计入。
(3)对产品质量、种类的变化很难反映,也不能区分商品与服务之间的结构比例。
(4)防范性支出不一定增加福利,而是整个社会的成本。
(5)对环境的消耗或改进很难计入。
6、简述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
答: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约有四种,即:充分就业、价格稳定、经济持续均衡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
7、简述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
答: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有:(1)作为货币现象的通货膨胀;(2)"需求拉动”通货膨胀论;(3)"供给推进”通货膨胀论;(4)"供求混合推进”通货膨胀论;(5)结构性通货膨胀论。
8、有时候一些西方经济学家断言,将一部分国民收入从富者转移给贫者,将提高总收入水平,你认为他们的理由是什么?答:他们的理由是,富者的消费倾向较低,储蓄倾向较高,而贫者的消费倾向较高(因为贫者收入低,为维持基本生活水平,他们的消费支出在收入中的比重必然大于富者),因而将一部分国民收入从富者转移给贫者,可提高整个社会的消费倾向,从而提高整个社会的总消费支出水平,于是总收入水平就会随之提高。
9、能不能说有劳动能力的人都有工作了才是充分就业?答:不能。
因为充分就业并不意味着100%的就业,因为即使有足够的职位空缺,失业率也不会等于零,经济中仍然会存在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
在新经济中,永远都会存在职业流动和行业的结构性兴衰,所以总有少部分人处于失业状态。
因而充分就业不可能做到有劳动能力的人都拥有工作。
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如果空缺职位总额恰好等于失业人员的总额,也就是需求不足型失业等于零的话,经济就实现了充分就业。
还有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如果再要提高就业率,必须以通货膨胀为代价的话,那么经济就实现了充分就业。
10、简述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答: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1)经济增长是指实际生产能力的增长,或者实际产量的增加。
这里,产量既可以表示为经济的总产量,也可以表示为人均产量。
经济增长的程度可以用实际国民生产总值或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率为指标来衡量。
(2)经济发展是指一国由不发达状态过渡到发达状态,它不仅包括了经济增长,而且还包括了适应经济增长的社会制度、经济结构的变化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