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谷西《中国建筑史》(第6版)复习笔记-第7章 建筑意匠【圣才出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7章 建筑意匠
一、营造活动中的观念形态
房屋从新石器开始就是社会文化的标志物。营建活动中的观念假设不仅是存在的反映,也已构成社会存在的一部分。通过礼制,也通过社会中的民俗、心理结构等其他规范文化,作为形而上学的观念形态影响与制约着建筑的发展,这些观念文化有:
1.天人合一的宇宙观
在影响建筑发展的诸多观念中,天人合一的观念是根本性的,是西周以后,人们强调天与人的关系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一种观点。
(1)起源与发展
①“天”是一个历史范畴,起源于远古人类对无法预测的苍茫太空的敬畏。
②夏商以后,“天”被认为是有意志、有人格的最高主宰,随着对灾变、王权更迭、国运兴衰、人事征战、吉凶关系的长期思考探索,其内涵与外延都发生了一定的扩展,但其内核仍是外在于人、人类无法把握的宇宙主宰。
③春秋之后,对这种主宰的崇拜构架起以天人关系为基础的宇宙观,并形成“天命”、“天意”、“天文”、“天道”等一系列概念。
(2)对政治与文化的影响
①统治者将承天命、顺天意作为其统治合法性及震慑百姓的理论基础,力图将人间的秩序模拟成通过天象观测所认识到的“天”上的秩序,以求得合法与永恒。
②士大夫也无不以探求天人关系,尤其是以天地之道来通达人道作为最高的学问。
(3)对建筑发展的影响
①营造目的
与天及与从属于天的下一个等级的若干神灵对话的场所,是中央、地方以至乡村的最重要的建筑活动,它们构成了中国建筑体系的神圣核心和最具象征意义的部分。
②规划格局
a.州郡依其在国中位置寻求天上星宿为其对应物,称星野。《周礼·春官宗伯》中便有以天下12州与天上12处星宿对的记载。魏晋之后,更趋详尽。
b.城市,尤其是都城以及宫殿、陵寝的布局和规划设计与命名都力图体现天人合一的追求,从春秋时期吴越都城的设计规划乃至宋东京及明初南京宫城的兴建、命名和事后的诠释,历代陵墓中天象地理图的绘制,都显示着窥天通天、与天同构的目标。
③尊卑层序
通过进一步的关于自然环境的具体认知及其他更低层次的事物中的序的把握,使天人合一观念逐级转化为建筑中的关系。
2.物我一体的自然观
自然观是人对生活其中的可见的天然世界的认识。
(1)基本内涵
在欧洲文明中,自然是作为人类的对立面而出现在矛盾关系中的。然而在中国的古代文明中,自然原是指自然而然的意思,即自然是作为封建社会正名定分的名教对立面,作为抑制人欲的对立面而出现的。
(2)对文化的影响
中国文化的自然观是将自然看作包含人类自身的物我一体的概念,人类及山、水、花、草、鱼、虫等都是从属于物质世界的体系的。在这种概念的作用下,人与自然中的其他要
弱了人对自然环境应该承担的责任与义务。
(3)对建筑发展的影响
在这种自然观的影响下,我们看到,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营造活动(例如园林)时,中国古代呈现出与欧洲迥然两样的旨趣。
①造园要素
同为人工的经营,欧洲的主要造园要素是作为人的对立物的自然之物;在中国却包容着更多的甚至作为主体与灵魂的人造的建筑物。
②意境追求
欧洲园林程度不同地显示了人工管理、统治的特权的痕迹;在中国,“虽由人作,宛若天开”成了中国古代人工环境的意境追求。
③人文追求
在欧洲,古典的风景画表现的是对立于人类的自然景色;在中国用山水画一词代替风景画,在写意山水的表象后流露着诸如“智者乐水,仁者乐山”之类的众多的人文追求。
④文学要素
在中国园林设计中,文学要素也直接纳入到造园的范畴,并藉此催生园景意境中的人文精神,显示了人在自然中的不可分割的地位与主体价值。
3.阴阳有序的环境观
环境观是指人对周围环境因素及其相互关系的认识。
(1)起源与发展
①在天人合一的宇宙观的总体定位下,在古代以农立国的生存环境中,人们通过对自
转化的矛盾范畴。
②商周时期的《易经》,进一步将此类矛盾范畴概括为乾坤、泰否、剥复、损益,到老子的《道德经》更明确为“万物负阴而抱阳”。
③战国以后形成的阐发《易经》的《易传》,在更高的水平上丰富发展了阴阳学说。《易经》与《易传》为儒家所重,浸润着两千多年的中华文明,并被道、佛诸家接受与弘扬。
(2)对建筑发展的影响
从远古直到明清,阴阳的观念在不同的思想学派诠释下获得发展,其中战国后阴阳家糅合了五行说及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论,使得阴阳学说十分庞杂,但也都连同阴阳说中强调有序、强调变化的思想一道,影响了中国建筑的发展,这种影响表现在:
①方位朝向
a.太阳崇拜:以东、南为尊。
第一,上古时代对太阳的崇拜形成日出日落的方位观,战国以前的大量的王侯墓葬以至后世某些少数民族的庙宇始终是以东向日出为其主要轴线方位,明代以前的祖庙中的牌位也将始祖牌位立于坐西向东的位置。
第二,天学的发展使人类对方位的认识扩展,以天上星宿方位与地上方位相呼应,从而有了东青龙、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的四象之说,强调东向。
第三,坐北朝南的朝向与中国古代在北半球温带的居住需求相适应,故面南称尊不仅是称帝的代名词,也使南向成了中国多数地区最重要的朝向。
b.宗法制度:以左为尊。
源于祖先崇拜并逐渐发展起来的宗法制度,从另一个角度对朝向的主从提出了要求。
《周礼•春官•冢人》在述及墓葬时,强调左昭右穆,左先右后。
②要素属性
a.古代阴阳学说赋予构成环境的各种要素以互相依存又有主次的属性。
b.最典型的是关注环境中的山与水的位置,定山属静为阴,水属动为阳,南为阳而北为阴,高为阳而低为阴。“万物负阴而抱阳”既为一般建筑群环境经营时提出了背山面水的要求,也为环境的变通提供了其他可能。
③层级次序
a.阴阳学说中序的观念与礼制对社会等级制度的维护要求相结合,并逐渐与车舆、服装等一样纳入到规范文化的要求中,且随着统治者强化等级制、维护皇权至尊的需求日趋强烈而渐趋明确。
b.首先表现在坛庙、陵寝等实用功能不强的建筑类型上,其次是宫殿庙宇,再其次是对各种居住建筑提出日渐明确的规定。
c.此类规范文化使建筑群成为与社会关系同构互洽又自身有序的群体,是封建社会人际关系的建筑化。
4.社会文化心理结构的若干影响因素
天人合一、物我一体、阴阳有序的观念无一不在中国历史上为各个阶段的社会文化心理结构留下投影,此外,社会文化心理结构对建筑产生影响的其他方面还有:(1)内向性
①概念
古代半封闭的大陆环境与以农立国的国情造成了古代中国与外部世界的相对隔绝和眷恋乡土、自足自给的生活方式,塑造了中国文化的内倾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