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精神大讨论
中国文学(4)第3次作业答案
一、填空题1、王晓明、文学和人文精神;2九十;3、散文;4、余华、苏童、刘恒;5、叶兆言、刘震云;6、王朔、王小波;7、张承志、韩少功、史铁生;8、私人化;9、陈忠实、张炜、王安忆;10、三驾马车;11、现实主义的冲击波;12、断裂、韩东。
二、名词解释1、“人文精神大讨论”1993年6月,《上海文学》在“批评家俱乐部”栏目里发表王晓明与张宏等5人的对话《旷野上的废墟——文学和人文精神的危机》,提出了当代文学和人文精神的危机问题;自此,一场轰轰烈烈的人文精神大讨论便拉开序幕,诸多作家、评论家纷纷投笔加盟,如王蒙、刘心武、张承志、陈平原、朱立元等,几乎所有著名的作家、理论家都为此留下了有着独特思考的文章;这场大讨论是90年代文学和文化界最为重要的事件之一。
三、简答题1、90年代文学“三元一体”格局的内在构成90年代市场经济的全面展开,带来了社会和文化的转型,文学在日趋边缘化的同时也走向多元化,在整体上形成“三元一体”的格局(精英文学、大众通俗文学、主流意识形态文学)。
三元格局的形成,与当代中国社会性质和时代变化密切相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带给人们新的价值观,不同的文化、思想并立而生,绝对主流话语不复存在;经济、文化领域的剧变以巨大能量辐射到文学领域,要求文学改变过去视角单一、齐声共语状态,以多种话语方式和思维向度反映多姿多彩的当代生活。
如果把此一时期中国文学的总体格局看成是一个金字塔的话,那么,大众通俗文学就是它的基座,主流意识形态文学是它的塔身,而精英文学则是它的塔尖。
2、“人文精神大讨论”的论争焦点和论争的意义。
在90年代,有关“人文精神大讨论”是学术界一次影响深远的论争。
论争焦点:焦点之一是如何看待当前的人文精神状况,如何评估市场经济大潮中文艺的“俗化”现象,如何看待文艺的价值和功能。
焦点之二是重建人文精神的现实性和可能性以及人文知识分子对价值重构的作用。
论争的意义:揭示了知识分子在市场经济大潮中面临的问题以及知识分子队伍分化、自我分裂和价值困惑的事实;提示知识分子看清自身境遇,调整生存姿态,建构理想的自我;对艺术品生产世俗化、作家艺术工匠化、审美趣味庸俗化的批判和警惕显示了知识分子对人文精神的恪守和张扬,对自我价值最大化的正当需要,从而有助于形成制约世俗化极端发展的机制和批判精神的成熟。
人文精神大讨论的文章
人文精神的重要性与发展人文精神是指人类在面对生活困难和挑战时,坚持积极向上、人道主义、关爱他人的精神品质和行为。
在当今社会,人文精神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在这个信息爆炸、竞争激烈的时代,人们往往忙于追求物质利益,而忽视了人文关怀和精神追求。
因此,我们需要深入思考和探讨人文精神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发展和弘扬这种精神。
首先,人文精神在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它是社会和谐的基石,能够增强人与人之间的互信和友好关系。
当人们关注他人的需求和感受时,就能够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网络。
同时,人文精神也是个人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关爱他人、关注社会问题,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培养自己的情感和思考能力,提高自身的修养和素质。
其次,人文精神的发展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境。
在现代社会中,物质主义和功利主义的思想泛滥,使得很多人对人文精神产生了疏离感。
此外,新兴科技的快速发展也使得人们与他人的沟通变得冷漠和疏远。
因此,我们需要通过教育、宣传和实际行动来推动人文精神的发展,让更多的人认识到它的重要性,并积极投身于人文事业中。
为了发展和弘扬人文精神,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加强教育体系中人文教育的普及和深化。
学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通过开设相关课程和活动来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和他人需求。
其次,倡导社会公益活动,鼓励人们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和慈善事业,从而增强人文精神的实践意义。
此外,媒体也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应该倡导正能量和人文关怀,传播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
总之,人文精神在当今社会中不可或缺,它是我们与他人相处、与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
我们需要认识到人文精神的重要性,并通过实际行动来弘扬和发展它。
人文精神大讨论与90年代的思想分化
人文精神大讨论与90年代的思想分化1993年,随着改革的深入,市场经济挟势而来,消费主义大潮兴起,这不仅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也对九十年代的文坛造成了巨大的冲击,文学因此呈现出迥异于以往的面貌。
面对文坛新状态,一些知识分子颇感忧虑,并将内心的忧虑之情,借以讨论的形式表达出来。
他们认为当下文学的症结是作品中普遍缺乏一种人文关怀,即人文精神,这些知识分子们提倡作家应在作品创作中浸润“人文精神”。
但是,由于知识分子们对于现实状况的不同看法以及知识背景与立场的不同,大家并未就“人文精神”这一问题达成共识,在讨论中出现了分歧的声音。
这便是持续两年之久的“人文精神大讨论”。
第一章主要探寻人文精神的思想内涵以及人文精神论者借人文精神出场所表达的意图。
从王晓明等人对1985年以后的小说的否定中,挖掘出人文精神提倡者的价值立场以及思想依托是启蒙主义。
人文精神的出场直面90年代的市场经济,因此在内涵上它一方面承接了80年代前期的启蒙思想,另一方面也被赋予了时代特色,由80年代反封建的启蒙思想过渡到90年代反物化的启蒙思想。
人文精神的出场是知识分子们在新的时代语境中走出沉默,寻求介入现实的话语凭借,同时也反映出知识分子此时的身份焦虑。
第二章主要展示在人文精神出场时,一些异质声音的存在。
在质疑声音中,王蒙是最为“醒目”的一位。
王蒙担忧对于“精神”的强调隐含的表达出对于“物质”的排斥,以及对于市场经济的否定。
王蒙基于强烈的历史情节,对这种“反物化”的思想充满警惕与恐惧。
可以说,王蒙的驳难基于经验主义,针对“人文精神”可能导致的某种政治性后果而发言的。
在反对者的阵营中,还有当时的后学代表人物张颐武与陈晓明,他们从后现代主义的立场出发,采用话语分析的方法,对“人文精神”话语进行质疑,通过“知识就是权力”的命题,动摇了人文精神提倡者真理卫士的形象。
在对讨论中双方的观点进行梳理之后,第三章从理论层面对这场论争中涉及到的核心问题进行解读。
人文精神的意义与价值
人文精神的意义与价值摘要:1.人文精神的定义与内涵2.人文精神的重要性3.人文精神在现代社会的体现与应用4.如何培养和践行人文精神5.结论:人文精神对个人与社会的影响正文: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人文精神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概念。
它关乎我们对自我、他人、自然和世界的认知,以及我们在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时所展现出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人文精神是一种内在的、追求美好生活的精神追求,它既包括对人的尊重、关爱和对人性的提升,也包括对文化、历史和传统的传承与发扬。
人文精神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首先,它有助于提升个人品质,培养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具备人文精神的人,往往具有较高的道德水准,能够更好地处理人际关系,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共处。
其次,人文精神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社会文明的发展。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离不开对历史、文化、传统的尊重和继承。
最后,人文精神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
在现代社会,各种矛盾和冲突不断,具备人文精神的人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他人,关爱自然,从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共同发展。
在现代社会,人文精神的体现与应用无处不在。
教育、文化、艺术、传媒等领域,都是人文精神的重要载体。
教育工作者应关注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提高他们的道德觉悟;文化工作者应立足于人文精神,创作出富有内涵、有益于社会进步的作品;艺术家和传媒人应以人文精神为内核,传递正能量,引导社会风气向好。
要培养和践行人文精神,首先要加强自身修养,提升道德品质。
我们应该学会尊重他人,关爱自然,关注社会公共事务,积极参与公益活动。
其次,要关注传统文化,继承和弘扬民族优秀文化。
我们可以通过阅读经典、学习历史、参观博物馆等方式,深入了解民族文化,将其融入日常生活。
最后,要具备批判性思维,不断审视和改进自身行为,为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共同进步贡献力量。
总之,人文精神对个人和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医学人文精神大学习大讨论活动方案
医学人文精神大学习大讨论活动方案随着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医学人文精神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作为医学生和医护人员,不仅仅需要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也需要具备人文素质和医德医风。
为了促进医学人文精神的传承和发展,我们提出了一项大学习、大讨论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标1. 提高医学人文素质,加强医德医风建设。
2. 增强团队合作能力,提高协作水平。
3. 探讨和研究医学伦理和医疗文化,在工作中做出更好的决策。
二、活动安排1. 活动主题:医学人文精神2. 活动形式:大学习、大讨论3. 活动内容:(1)医学人文精神知识普及对医学人文精神的定义、内涵、历史演变进行讲解,让参与人员更加了解医学人文精神的重要性。
(2)案例分析讨论选取一些可能出现的医疗纠纷案例,进行讨论和分析,提升医务人员的法律意识和处理纠纷的能力。
(3)医疗文化交流通过参观医院和诊所等医疗场所,了解不同地区医疗文化的差异和共同点,从文化角度理解医学人文精神。
(4)团队合作与医疗决策模拟将参与人员分成几个小组,分别扮演医生、护士、病人等角色,模拟现实生活中的医疗决策环节,培养协作能力和医务人员的决策能力。
三、活动预期效果通过开展大学习、大讨论活动,我们期望达到以下效果:1. 提升医学人文素质,保证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
2. 增加医务人员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降低医疗纠纷率。
3. 加强医疗文化交流,增进医务人员的了解和认识,提高职业素养。
4. 促进团队合作和沟通,提高医务人员的协作能力和决策能力。
总之,医学人文精神大学习大讨论活动方案是一项有益的活动,能够提高医务人员的素质和能力,也能促进医疗服务的发展和进步,对于我们的医疗事业和社会发展都是有着重要意义的。
学生对人文精神的感悟
学生对人文精神的感悟人文精神是指人类在文化和哲学领域中追求人类尊严、智慧、恩慈和宽容的精神追求。
对于学生来说,接受教育不仅仅是为了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对人文精神的感悟和理解。
下面将从多个角度讨论学生对人文精神的感悟。
第一,人文精神的重要性。
人文精神是人类文明的基石,也是社会进步的动力。
它强调对于人类内在的尊严和价值的认同,并要求人们追求智慧和爱的境界。
对学生而言,人文精神不仅仅是学科知识的积累,更是他们心灵的滋养和成长的指导。
通过对人文精神的感悟,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人类文明的伟大和深刻之处,从而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和道德修养。
第二,学生对人文精神的感悟。
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积累了对人文精神的感悟,这些体验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展现出来。
比如,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时,能够从中感受到作家对于人性、情感和价值观的思考,进而对自己的思考和认知进行反思。
此外,学生在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时,能够亲身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和互助,进而培养出同情心、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还有,学生在学习人文科学知识时,能够深入理解传统文化和哲学思想对于现代社会的影响和意义。
第三,学校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学校是学生接受教育的重要场所,也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关键阶段。
在课堂教育方面,学校可以通过设置人文素养课程,教授学生人文科学、人文经典和人文价值观,引导学生理解和感悟人文精神。
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学校可以组织一些活动,例如文艺演出、讲座和展览,创造出浓郁的人文氛围,激发学生的人文情感。
另外,学校还可以通过学生社团和志愿服务组织等方式,提供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意识。
第四,学生对人文精神的应用。
学生不仅需要感悟人文精神,还应该将其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通过对人文精神的理解和反思,学生能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在面对困难和抉择时能够保持理性和正义的立场。
同时,学生在与他人相处和交往中,能够更好地发扬人文关怀和宽容包容的精神,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人文精神大讨论名词解释
人文精神大讨论名词解释
人文精神是指人类在文化、哲学、宗教、艺术、道德等领域中所体现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旨在探究人类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以及人类与自然、社会之间的关系。
人文精神是大讨论中一个重要的名词解释,涉及到了人类文化的方方面面,包括哲学、宗教、艺术、道德等。
在哲学领域,人文精神指的是人们对真理、美、善等问题的思考和探索。
例如,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被认为是人文精神的最早体现之一,它强调了道德的重要性,提出了“善”的概念。
在宗教领域,人文精神则体现在人们对上帝、神灵、信仰等问题的思考和探索中。
例如,基督教中的上帝概念、佛教中的慈悲观念等都体现了人文精神的追求。
在艺术和审美领域,人文精神指的是人们对美的追求和表达。
例如,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们通过对古典文化的继承和创新,创造了许多具有人文精神的艺术作品。
在道德领域,人文精神则强调了人的自我修养和道德准则的重要性。
例如,康德的道德准则强调人应该“自我完善”,并提出了“合乎理性的行为”的概念。
人文精神是大讨论中一个重要的名词解释,涉及到了人类文化的方方面面。
它不仅涉及到了人们对真理、美、善等问题的思考和探索,也涉及到了人们对自我修养、道德准则、自然和社会等问题的思考和探索。
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人文精神也在不断地演变和发展。
第十章 人文精神的讨论
•
白烨等人认为自从文学走向多元化以来,文学本身得 到了极大的发展,其中最值得肯定的就是“选择的机会越 来越多,选择的方式越来越多”,“目前小说创作的艺术 水平、文字水平,可能是历史上最好的一个阶段,个人的 水准和整体的水平都相当不错,尤其是女作家的创作,恐 怕更是高于其他时期的……包括当前的散文创作,也都高 于过去的水平”。至于“调侃也不等于媚俗”,批评者 “没有看到王朔创作在文学和文化转型中的积极意义”; 张艺谋等的作品对电影事业“作出了很大的贡献”,谁也 不能否认他们的作品里没有人文精神。 • 王蒙、刘心武、邵燕祥等作家也不赞同对王朔的批评, 更反对把“王朔现象”视为“文学危机”的表征,他们认 为“王朔对伪崇高、伪理想、‘德育教授’们的解构,恰 恰是他作品中的进步意义”。(参见王蒙:《躲避崇高》, 《读书》1993年第1期;《人文精神问题偶感》,《东方》 1994年第5期;邵燕祥、钱竞、何西来、刘心武、杜书瀛、 白烨:《历史转型与知识分子定位——“北戴河对话录” 之一》,《钟山》1996年第1期。)
•
①一些论者提倡的人文精神是泛指精神文化或精神文 明,要用以抵制物欲横流的倾向。 • ②另一些论者则是以资产阶级人性论、人道主义作为 人文精神的标识。在后一种意义上,有的主要是在伦理道 德范围内主张关心人、尊重人;有的侧重宣传以抽象的人 为中心的世界观,主张以它代替马克思列宁主义世界观、 消解当前居于主流地位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有的则把市 场经济的消极面加以肯定,把人的兽性、原始情欲、自私 自利、市侩哲学、痞子精神、见利忘义、精神产品完全商 品化等等统统当作新的人文精神,甚至推崇宗教教义的所 谓终极关怀,另一方面又公然批判大公无私、奉献精神、 艰苦奋斗,否定革命传统,调侃生活中的美好和崇高,嘲 笑正确的理想和信仰。 • ③还有些论者强调人文精神应当包括我国传统文化的 精华或有价值的合理内容;但也有论者笼统地主张以儒学、 国学作为当今的精神支柱,在具体阐释上还宣传一些封建 性的糟粕、包括董仲舒的唯心主义的“天人合一”观念等 等。
1990年代中国人文精神大讨论之反思
Ⅰ.引言
当社会生活发生某种激变或偏颇的时候,总有些知识分子不甘寂寞,他们往往要操起自己独有的话语权力介入生活。1990年代初以来发生于中国学术界、思想界、文艺界的人文精神大讨论就是一个典型例证。这场讨论发端于上海学术界,继而波及整个知识界,先后掀起几次高潮,影响深广,被公认为l990年代中国最为热点的思想话题。虽然现在有所降温,但肯定不会结束。因为在我看来,这是一个与人类长期相伴的世界性话题,它所提出和涉及的问题肯定还要在很长的时间里困扰着人们,人们不可能放弃对这些问题的思考;自然,人们也必然要对以往的思考进行反思。反思,永远是思想进程的一个重要环节。
我认为,上述观点一方面表明了知识分子「自审」、「自省」的意识和「自救」的愿望,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中国知识分子人格悲剧的某些原因,这些论述对于唤醒知识分子的麻木心态,重建知识分子的人格是有积极意义的。但是,在一个实际利益的现实关怀远比「终极关怀」吸引人的时代,理想主义的东西究竟能被世俗社会接受到何种程度,这是不言而喻的。过于理想主义,也就更难免带有浓重的悲剧意味。
Ⅳ.关于中国人文精神大讨论的再思考
l990年代初以来这场人文精神大讨论涉及的问题是多方面的,这些问题和针对这些问题的讨论,都值得再思考。
第一个问题:关于人文精神与知识分子
这场讨论的直接引发因素是文学的危机,而深层因素其实是知识分子的精神病态和自我拯救的问题。人文精神的失落其实是知识分子本位的失落,主要是精神品格的失落和知识话语的失落。对此,朱学勤就指出:「人文精神讨论主要针对目前现实文化走向和知识分子的人格精神的病态,针对社会的令人忧虑的种种景观,如1980年代学风空虚,l990年代逃避现实」,所以,「人文精神危机说到底还是知识分子的危机」。
知识分子的危机,王晓明等在《旷野上的废墟》一文中已初步论及,并提出了作家的「灵魂救赎」问题,但未真正谈知识分子。其后,陈思和、王晓明、许纪霖、朱学勤等一系列文章展开了深入尖锐的分析。陈思和认为,人文精神本是「知识分子所学所用的根本之道」,「但现在的知识分子要么以学苏秦、张仪去做工具,要么把学术看作自我逃避的场所,这都不是人文精神」。王晓明指出:「人文学术也好,整个社会的精神生活也好,真正的危机都在知识分子遭受种种摧残之后的精神侏儒化和动物化,而人文精神的枯萎,终极关怀的泯灭,则是侏儒化和动物化的最深刻的表现」,「没有人文精神,不关怀人类的命运和终极,这叫甚么知识分子?」陈思和提出了知识分子的「岗位意识」问题,认为「岗位意识」不是退回书斋去做学问,那是人格上的萎缩,而应是「五四传统」留给我们的使命感和正义感。而现在的知识分子却不知道自己安心立命之处在哪里。他认为人文学者之为人文学者,不能没有社会关注。许纪霖从「道统」、「正统」和「学统」的关系上,指出知识分子应以「道」安心立命,但许多知识分子实际上放弃了「道」,放弃了赖以自我确认的那些神圣的使命,这是极为可悲的。朱学勤指出,知识分子应从「道」不从「势」,「道」一入「势」便大失其色,士一入仕,便失去独立人格。他主张知识分子应有自己的价值,独立于意识形态之外,对社会对时代对现实负起应承担的责任和光荣。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专题学习心得[全文5篇]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专题学习心得[全文5篇]第一篇: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专题学习心得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专题学习心得通信工程学院3班张亚琼*** 科学精神要求实事求是、创新,人文精神更看重个人自由和共同体的善意。
科学精神首先是实事求是,它要基于证据,可重复、可被实践来检验,同时,还需要超越前人的创新、实验科学的合作,以及与人文科学非常相似的批判精神和民主精神。
人文精神有三条主线:人性、理性、超越性。
做哲学、数学等探索时,理性尤其凸显。
超越的对象涵盖自我、现实、时空。
人文精神旨在追求人性、生活意义、公平正义背后的价值。
它有两个核心维度:个人的自由和共同体之善。
在这个意义上西方的人道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仁义礼智信是相通的。
共同体的善意是对个人自由的制约,同时也是法学的理想。
科学精神希望用一个最简单的模型尽可能逼近真相,而人文精神最重要的是保证人类的发展。
在逻辑上这两点会有冲突。
当真相和发展相互矛盾时,人文和科学某种程度可以交融和相互提升人文和科学很多时候相互融合。
音乐和代数自古希腊开始都是关于数字1到7的学问;文艺复兴时画家L·B·阿尔贝蒂提出透视学,促成后来射影几何学的诞生;法国数学家彭赛列入伍后远征莫斯科被俘,在集中营里冥思苦想发展出现代射影几何学。
音乐是时间艺术的代表,绘画是空间艺术的代表;19世纪之后,两者结合产生了电影。
艺术对于科学来说是了解自己的工具。
比如摄影,其实不是在拍其他,而是在拍自己。
结构上的动感让人有欲望去交流。
我觉得艺术既是对结构的遵循,也是对其有意义的破坏。
三个伯克利大学的博士生建立一个音乐分析网站,海量下载乐曲,分析其背后的和弦进程,虽然有变化但都有相同结构。
如250多年前莫扎特的《小星星变奏曲》传世已久,但现代版的爵士钢琴对其和弦进程做了调整,依然很美。
艺术家的作品可以供我们了解大脑的途径。
“通感”的表现手段极为丰富和怪异。
对纳博科夫来说,字是有味道的,就像对李斯特来说音乐是有颜色的。
人文精神大讨论的名词解释
人文精神大讨论的名词解释
人文精神:指人类历史和文化的独特精神品质和价值观,强调人类对自我、他人和世界的理性思考、探索和发现,反对自私、狭隘和快速消费主义。
它具有启发性、包容性、关怀性和博爱性,是人类文明的核心和精华。
讨论:通过对某一问题或主题进行有效的交流、对话和辩论,旨在增进对问题本身和相关方面的认识和理解,推动共识的形成和产生有价值的见解和建议。
在人文精神大讨论中,参与者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和立场出发,深入地探讨历史、文化、社会、政治等方面的问题,并寻求解决方案和策略。
“人文精神”大讨论迷茫中发出的第一声
“人文精神”大讨论迷茫中发出的第一声1993年至1994年,“人文精神大讨论”由圈内而至圈外,席卷了中国知识界。
那是中国知识分子在经历一个迷茫、痛哭、困惑阶段之后,开始慢慢审视自身,恢复活力,发出声音的开始。
它所讨论的,至今仍是中国社会的一些具有根本性的大问题。
而王晓明,则是这一些讨论的“串联者”。
聊天制造媒体事件《国家历史》:为什么要发起“人文精神”讨论?王晓明:当时大家都很困惑,不知道怎么理解新的现实和它背后的历史运动。
一部分人出国了,我的熟人朋友当中,出国与留下来的大约各占一半。
出国的人大概认为在中国已经没办法再做事,留下来的人则觉得好像还可以做点事。
我1990 和1991年两次去美国,都面临这个问题:留在美国还是回来?后来还是回来了。
那时候大学校园里的气氛还是相当活跃的。
在华东师大,研究生和年轻教师组成了不同的小圈子,常常通宵达旦地聊天,像徐麟、崔宜明、胡河清、李劫、张宏,还有小说家格非,等等,都是积极的参与者。
不用说,上海的其他大学:复旦、交大,等等,上海以外的北京、郑州、广州、南京、西安等地,都有类似的圈子,类似的讨论。
到1993、1994 年的时候,中国社会新的变化趋向,已经比较清楚,大家普遍有一种难以接受的感觉,不但是大学中人,不少作家,譬如张承志、韩少功、王安忆等等,其时也都有类似的感受。
可以说,如何看待现实,在那时已经成为一个全国性的大问题。
人文精神的讨论就是在这样一个情形中发生的。
不能说人文精神讨论是我发起的,这么大的讨论,怎么可能是哪一个人发起的呢?我编的那本《人文精神寻思录》的后记,就大致介绍过我刚才说的这些情况。
当时有各种各样的讨论,我主要是做串联的工作,把不同圈子的讨论串联起来:譬如复旦大学的张汝伦先生,我之前就只是见过,并不熟,是通过这次讨论才结识的。
当然,大量的私下讨论当中,最后能形成文字、公开发表的,只是一小部分。
“人文精神”这个题目,是取自我与华东师大的几个朋友的一个讨论纪要,那个纪要的标题是《人文精神的废墟》,发在1993年的《上海文学》上,因为批评了几种流行的文化现象,这个纪要获得不少报纸的转载。
人文精神大讨论
人文精神大讨论回顾:张炜参与90年代“人文精神大讨论” 【1995年11月,持续约已两年之久的“人文精神讨论”达到高潮,成为全国关注的“媒体事件”】20世纪90年代初,市场经济浪潮和社会现实变化带来的冲击,对于人文精神丧失的忧虑,使得知识分子开始“自我审视”,引发了一场文化领域“人文精神大讨论”。
近日,“人文精神大讨论” 发起人之一,上海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教授王晓明、同济大学教授张闳等人回述了讨论的前后经过和来龙去脉。
1993年第6期的《上海文学》发表了《旷野上的废墟——文学和人文精神的危机》一文,提出文学和人文精神危机的问题。
此后,《读书》、《东方》、《十月》、《光明日报》、《文汇报》等报刊也相继发表争鸣文章,吸引了从人文学者到社会学、经济学等社会学者纷纷参与讨论,持续3年之后进入尾声。
笔谈批王朔“痞子文学”张艺谋商业电影上世纪90年代初期,中国的文化界处于低迷期。
1992年小平南巡,使得市场经济的浪潮席卷整个中国。
社会世俗化、商品化加深,物欲主义盛行,拜金主义风气弥漫,国民道德出现滑坡,文化领域呈现新的动向,使得知识分子开始面临一种无所适从的状态。
1992年初夏,《上海文学》杂志“批评家俱乐部”栏目打算恢复。
计划借助华东师大,复旦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大等几处批评重镇,以对话的方式开始针对当下文学和文化现状,发表看法。
华东师大的几位经常聚在一起,观点又比较接近的青年学人决定加入,约定的成员有王晓明、徐麟、崔宜明、陈福民和张闳。
在张闳的记忆中,王晓明当时认为,文学没有尽到应尽的责任。
此时,作家王朔和电影导演张艺谋在文艺界独领风骚。
此前,张闳写过一篇批评王朔的文章,陈福民正好写过一篇关于张艺谋的文章。
1992年下半学期开学之后不久,此事又重新提上日程。
对话就在徐麟的9舍625室进行,毛尖做笔录。
原计划中的陈福民却迟迟没有返校。
正在这时,张柠走进来了。
徐麟说,来得正好,就让张柠补上。
张柠于是参与讨论。
浅析人文精神对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意义
浅析人文精神对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意义导言: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当代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不仅需培养专业知识与技能,还需要注重培养人文精神。
本文旨在分析人文精神对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意义,并思考如何在大学教育中推动人文精神的培养。
一、人文精神的内涵人文精神是指人类智慧和情感的结晶,是对人类文明传承和发展的关怀与尊重。
它包括人的尊严、普世价值观、人情关怀、审美情趣等多个方面。
人文精神是人类文化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对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培养人文精神的重要性1. 丰富内在世界:人文精神强调人的内在追求、情感表达、思考和创造力,可以引导大学生深入思考人文关怀、哲学思辨和美学创作,从而丰富自己的内在世界,拓宽人生视野。
2. 增进人际关系:人文精神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培养大学生的人情关怀、同情心和善良品质,帮助他们构建和谐、积极的人际关系,提升人际交往能力。
3. 培养社会责任感:人文精神着眼于个体与社会的关系,它注重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激发他们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解决的动力,塑造担当社会责任的意识。
4. 提升综合素养:人文精神倡导全人教育,强调学会问问题、思辨和创造,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养,使他们具备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和终身学习的意识。
三、大学教育中培养人文精神的策略1. 设计富有人文关怀的课程:大学课程应重视人文关怀和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共情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可以引入社会实践、志愿服务、艺术欣赏等内容,从而激发学生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回应能力。
2. 丰富的社团活动:鼓励和支持学生参与文化艺术、公益慈善、传统文化等相关的社团活动,提供个人成长和实践锻炼的机会。
同时,加强社团指导,引导学生团结合作、培养领导力和组织管理能力。
3. 培养人文素质的教师队伍:大学教师应具备广阔的学科视野和深厚的人文修养,注重引导学生发现知识背后的人文意义,激发学生对学科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教师们的言传身教,能够在课堂上把学科与人文精神的培养有机结合起来。
论科学家的人文精神(5篇)
论科学家的人文精神(5篇)第一篇:论科学家的人文精神论科学家的人文精神执着于真理,探索未知,思维严密,极富人格魅力的汤川学伟大的科学家都是三位一体的存在伟大的科学家往往都是三位一体的存在,他们拥有的是人文的精神,科学的灵魂以及艺术的气质。
人文的精神让科学家知道如何为人处事,更好的将研究的成果造福人类,推动社会的发展。
科学的灵魂让科学家在科学这条永无止境的道路上孜孜不倦的追求,知道生命的尽头。
艺术的气质则让科学家的人格更加的丰满立体,更具人格魅力,更接近普通人,而不是小说家笔下的一个个科学怪人,令人胆寒。
木讷缺不失温情《伽利略》中的汤川学就是将这三者结合接近的完美的人物,除了看上去有那么一点点的木讷。
对未知事物的好奇,探索,对科学严谨的态度,丰富的兴趣爱好,看上去有时候甚至像一个艺术家。
但我们这里要讨论的是人文精神。
什么是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而人文学科是集中表现人文精神的知识教育体系,它关注的是人类价值和精神表现。
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之所以是万物之灵,就在于它有人文,有自己独特的精神文化。
汤川学的人文精神常常体现在他的温情里。
我们看到每当内海警官求助于汤川的时候,老师总是半推半就,最后总是说他只是对那些物理现象以及手法极具兴趣,但是每当随着迷题的解开,案情的深入,我们总能看到汤川脸上饱含温情的话语和富有深刻含义的话语。
这在很多案件里都有体现,尤其是剧场版中老师,当老师解开谜底的时候,我们看到他一个人静静的坐在实验室的沙发上,痛苦凝重的表情都可以轻易读出,我们知道那都来自对好友的那种深深的感情羁绊。
他对人的那种关怀,对人的各种行为,价值的思考都是其人文精神的体现。
对科学的严谨,为未知的执着汤川对科学的严谨态度,也是显而易见的,记得有一集中谈到了时空隧道的问题,当周围的人都觉得荒谬的时候,老师就列举了一大堆的例子进行论证来说明时候隧道存在的可能性,最后总结性的说了一句:“不知道的事物你怎么就能断定它不存在呢?!”同时,汤川在办案时总是迷恋于对犯案手法的探索,往往旁人看来许多不可能,难以做的事情,总在老师执着的搜集蛛丝马迹,进行假设,然后在用各种东西写出一行行的公式后迎刃而解。
论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
论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是中国文化最根本的精神,也是一个最重要的特征。
中国的文化不是靠一个外在的神或造物主,而是靠人自己道德的自觉和自律,强调人的主体性、独立性、能动性。
中国家庭秩序和社会秩序的维护都是靠人的道德的自觉和自律。
这就是中国文化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
在中国文化中,从西周以来就奠定了以人为本的文化精神和文化品格。
人文精神,一般认为是把人自身作为最高价值和终极目的的精神。
它起源于十四至十六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其核心理念是反对屈从于教会和神权,提倡人的个性发展和思想解放。
对于中国这样一种文化的形成及其特点,我觉得我们一定要知道中国文化中的两个优秀传统。
一个是“以史为鉴”,一个是“以天为则”。
关于“以史为鉴”,唐太宗说:“以铜为鉴,可正衣冠。
以古为鉴,可知兴替。
”强调历史经验的重要性。
也正因为如此,中国的历史著作在全世界是最系统、最完备的,中国有二十四史或者说二十五史,还有很多野史或辅助性的历史资料。
中国每个朝代等到政权相对稳定以后,第一件做的事情是制礼作乐,第二件做的事情就是修前朝的历史。
中国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就是通过“以史为鉴”总结出来的,是这个传统的一个成果。
西周初期人们反思夏商两代兴亡的原因。
通过对历史的观察,他们看到夏代开始是大禹治水。
当时天下洪水泛滥,民不聊生。
大禹把水灾治好,让老百姓安居乐业,大家拥护他才建立了夏朝。
可是到了最后一个君主夏桀,荒淫暴虐,老百姓一天到晚在诅咒他,说“时日曷丧,子及汝皆亡!”就在这样一个“有夏昏德,民坠涂炭”的时期,商部落在成汤的带领下终于推翻了夏朝,建立起商朝,老百姓歌颂他把人们从水深火热中解救了出来。
商代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个时代,我们现在能看到的早期相对成熟的文字就是商代的甲骨文。
商代人很信天命。
到了最后一个天子纣王,也是荒淫暴虐。
他在位的时候已经出现了民心叛逆,大臣祖伊告诉他民心都要归向周部落了,得注意了。
纣王却说:“呜呼,我生不有命在天!”在中国文化里我们把皇天也看作是自己的祖先,祖先去世以后就在天上保佑着子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回顾:张炜参与90年代“人文精神大讨论”【1995年11月,持续约已两年之久的“人文精神讨论”达到高潮,成为全国关注的“媒体事件”】20世纪90年代初,市场经济浪潮和社会现实变化带来的冲击,对于人文精神丧失的忧虑,使得知识分子开始“自我审视”,引发了一场文化领域“人文精神大讨论”。
近日,“人文精神大讨论” 发起人之一,上海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教授王晓明、同济大学教授张闳等人回述了讨论的前后经过和来龙去脉。
1993年第6期的《上海文学》发表了《旷野上的废墟——文学和人文精神的危机》一文,提出文学和人文精神危机的问题。
此后,《读书》、《东方》、《十月》、《光明日报》、《文汇报》等报刊也相继发表争鸣文章,吸引了从人文学者到社会学、经济学等社会学者纷纷参与讨论,持续3年之后进入尾声。
笔谈批王朔“痞子文学”张艺谋商业电影上世纪90年代初期,中国的文化界处于低迷期。
1992年小平南巡,使得市场经济的浪潮席卷整个中国。
社会世俗化、商品化加深,物欲主义盛行,拜金主义风气弥漫,国民道德出现滑坡,文化领域呈现新的动向,使得知识分子开始面临一种无所适从的状态。
1992年初夏,《上海文学》杂志“批评家俱乐部”栏目打算恢复。
计划借助华东师大,复旦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大等几处批评重镇,以对话的方式开始针对当下文学和文化现状,发表看法。
华东师大的几位经常聚在一起,观点又比较接近的青年学人决定加入,约定的成员有王晓明、徐麟、崔宜明、陈福民和张闳。
在张闳的记忆中,王晓明当时认为,文学没有尽到应尽的责任。
此时,作家王朔和电影导演张艺谋在文艺界独领风骚。
此前,张闳写过一篇批评王朔的文章,陈福民正好写过一篇关于张艺谋的文章。
1992年下半学期开学之后不久,此事又重新提上日程。
对话就在徐麟的9舍625室进行,毛尖做笔录。
原计划中的陈福民却迟迟没有返校。
正在这时,张柠走进来了。
徐麟说,来得正好,就让张柠补上。
张柠于是参与讨论。
在讨论中,参与者批评了两种当时比较流行的文化:一是王朔的痞子文学,二是张艺谋的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等商业倾向。
认为当前文学已出现危机,“公众文化素养的下降,人文精神素质的持续恶化,暴露了当代中国人文精神的危机”。
这篇对话体后来命名为《旷野上的废墟——文学和人文精神的危机》,经由《上海文学》编辑蔡翔之手,发表在1993年6月的《上海文学》上。
文章发表之后,十多家报纸转载了这篇讨论。
参与者收到许多读者来信。
张闳一人就收到二十多封来信。
大多是鼓励支持的,也有商榷性的。
有一位偏远省份的读者提供了一份“黑名单”,列举了当时一系列文化界的名流,要求参与者逐一批倒批臭,“定点清除”。
张闳还收到一位福建某干休所的老革命寄来的信,他说,看了文章后,他激动得一夜没睡。
张柠也收到一二十封信。
甚至有一澳大利亚墨尔本的老华侨,来信不仅表达了他远在天涯海角的激动心情,而且对张艺谋“利用电影给祖国抹黑”的“无耻行径”,进行了“字字血声声泪”式的控诉。
《读书》将讨论扩大,经济学家参与其中“人文精神大讨论”可以说是市场经济给人文精神领域带来的冲击和震荡,在知识分子中的反映。
它涉及的问题主要有:中国社会是否存在“人文精神”的失落或危机?市场经济导致人文精神的丧失,还是促进人文精神的生长?需要提倡什么样的“人文精神”?有的人认为,应用人文精神这种精神文明来抵制物欲横流的倾向,有人则将市场经济中产生出来的东西肯定为“新的人文精神”,强调理想、信念、精神要与现实生活相协调。
1993年冬天,华东师大召开了全国文艺理论学会年会,地学者来了一二百位。
白天正常开会,晚上,王晓明等人就约在一起,集中进行讨论。
讨论地点就是华东师大的教室。
张闳作为学生(在读博士),在会务组工作,听到了一些小组讨论。
他记得,王晓明、张汝伦、朱学勤、陈思和一字排开,在前排就坐,张汝伦居中,临时赶来的许纪霖打横。
这次讨论是要检讨当下中国社会人文精神缺失问题。
在这之前,王晓明写信把这事情告诉了当时的《读书》主编沈昌文。
他就和编辑吴彬来上海参加这一晚的讨论,一声不响地坐在角落里听,然后就回去了。
回北京的第二天,吴彬就写信告诉王晓明,说他们支持这个讨论,准备在《读书》上连续发表6期讨论稿。
随即,王晓明等人在上海分了五组,在南京分了一组,分别讨论,然后根据录音整理成文,陆续寄给《读书》,并在第3期至第8期发表。
主要观点大致是,当时的文化状况非常糟糕,处在严重的危机当中,知识分子、文化人的精神状况普遍不良,人格萎缩、批判精神消失,艺术乃至生活趣味的粗劣,思维方式的简单和机械,文艺创造力和想象力匮乏等。
持续的讨论文章在《读书》发表后立刻引起热烈的反应,此次讨论的影响由此被推向了全国并很快成为一个“媒体事件”。
国内外报刊广泛转载,日本的报纸也做了报道。
在持续两年的过程里面,不断有学者加入这个讨论,仅王晓明个人看到的文章就超过了一百篇。
许多报刊,如《光明日报》、《文汇报》还开辟了专栏。
到1995年,人文学界以外的一些学者也开始加入,王晓明现在还有印象的是经济学家樊纲,也参加进了讨论。
1995年11月,在《中华读书报》就有一个很大的标题:“人文精神,经济学家发言了”。
这些经济学家中,有基本赞成的,有分析的,也有批评的,各种各样的声音。
回想其当时的讨论,王晓明认为,“在整个讨论过程中,并没有一个特别明确的核心议题。
而且,大家往往是‘短平快’的互相回应,并没有深入,都是你一言我一语的论战,一年多的时间发表了几百篇文章,不少文章写得相当激烈尖锐,笔战的刀光剑影引人注目,对一些问题的讨论停留在表面,反而把真问题给忽略了。
”文人笔战:人文精神讨论中的三个插曲在人文精神讨论的过程中,出现过三个小插曲,即“王朔现象”、“二王之争”(王蒙与王彬彬)和“二张共鸣”(张承志和张炜),这是人文精神讨论的大合唱中格外引人的声音。
在《旷野上的废墟》一文中,几位讨论者曾举例提到“王朔现象”,认为“王朔作品总的基调是调侃”,从“王朔现象”和“玩文学”派深受欢迎的背后,更说明“重建人文精神”价值取向的重要性。
这种看法得到知识界较广泛的认同。
但王朔不以为然,1994年,他在《新民晚报》发表《王朔脱离文学界启事》,指责“假崇高道德主义理想主义者”。
王蒙曾在1993年第1期《读书》上发表《躲避崇高》一文,为“王朔现象”辨护。
随后,王蒙对“人文精神讨论”进行了批评,引发了王彬彬与王蒙的论争——“二王之争”。
王彬彬是最初参加人文精神讨论的学者之一。
因为他写了《过于聪明的作家》一文批评王蒙,王蒙则以《黑马与黑驹》一文回应。
王彬彬不甘示弱,索性以“黑驹斋”自许,连发两篇文章以更激烈的言辞反驳。
作家刘心武于1995年在《当代作家评论》第2期发表《高长虹的湮灭》一文,“劝告某些年轻人不要重蹈高长虹的覆辙,以骂名人成名。
”王彬彬又于6月14日在《中华读书报》撰文反驳刘心武。
紧接着,董大中、张扬也先后在该报发表文章,批评刘心武不应该这样对待敢于“犯上”的年轻人。
关于“二王之争”,张志忠认为,双方都不够冷静,属个人意气之争,非学问之争。
王朔在《北京青年报》1995年8月26日,9月7日《文化导刊》四版分期登载《读书人王朔说文坛风云》,指责王彬彬、张承志、张炜等人,使得已趋平静的“二王之争”又起波澜。
“二张共鸣”是这场讨论的第三个插曲。
张承志在1993年《十月》发表《以笔为旗》一文,张炜在1993年3月21日《文汇报》发表《抵抗的习惯》一文,共同表现出对文学现状的不满和忧虑,倡导树起精神大旗,张扬理想与信仰。
此后,张承志又发表《撕名片的方法》、《清洁精神》、《撕了你的名片》等文,张炜又发表了《忧愤的归途》、《夜思》、《独语》等,与此同时,韩少功、李锐等作家也纷纷发文呼应。
这批作家围绕“道德理想主义”进行了探讨,在知识界引起强烈反响。
三四百封读者来信,支持讨论继续下去10余年来,关于“人文精神大讨论”的议论非常多,而最初一批参与者却很少发言,甚至沉默。
在张闳看来,这是因为当初的参与者在一些问题上的意见并不完全一致;而且,此后的发展及其效果也超出了最初的预料,甚至偏离了初衷,所以日渐平静下来。
两年中,“人文精神”逐渐成为一个流行词。
王晓明记得,当时有人告诉自己,说上海陕西南路靠近淮海路的一家商店开张,商店经理照例要说一些套话,其中也有“发扬人文精神”这样的话。
“我还接到了三四百封读者的来信,支持我们继续将‘人文精神大讨论’进行下去。
”1996年,上海和北京两地同时出版《人文精神讨论文选》。
到这个时候,人文精神大讨论已经基本接近尾声,最热闹的时候已经过去。
在知识界,它以一种文化批判延续着,直到今天。
王晓明受人文精神大讨论的影响比较大,他由之前的文学研究转到文化研究上,就跟这个讨论有关。
大概是在1998年,《上海文学》有过一次关于“市场意识形态”的讨论,可以说是“人文精神大讨论”的延续之一,话题是围绕“成功人士”这个流行符号展开。
人文精神大讨论过去十多年了,王晓明感觉,通过“人文精神大讨论”,近些年知识界的共识已经越来越多了。
“回过头来看,是‘人文精神讨论’第一次迫使我们发现我们自己对现实的隔膜,也是这一场持续的讨论,以一种强烈的方式,把人文精神恶化的问题,提到了公众的眼前。
王晓明说,其实,大家当年讨论‘人文精神’,就是希望我们的社会在人与人的利益平衡之外,还能有一种价值认同上的维系。
中国这么大一个社会,要是没有精神的根据,都是被利益追求主导着,那就稍有风吹草动,就要出乱子,非常脆弱,抗不了风险。
(2008年11月5日《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