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奥数:容斥原理之重叠问题(二).专项练习及答案解析
(小学奥数)容斥原理之重叠问题(二)
1. 瞭解容斥原理二量重疊和三量重疊的內容;2. 掌握容斥原理的在組合計數等各個方面的應用.一、兩量重疊問題 在一些計數問題中,經常遇到有關集合元素個數的計算.求兩個集合並集的元素的個數,不能簡單地把兩個集合的元素個數相加,而要從兩個集合個數之和中減去重複計算的元素個數,即減去交集的元素個數,用式子可表示成:A B A B A B =+-(其中符號“”讀作“並”,相當於中文“和”或者“或”的意思;符號“”讀作“交”,相當於中文“且”的意思.)則稱這一公式為包含與排除原理,簡稱容斥原理.圖示如下:A 表示小圓部分,B 表示大圓部分,C 表示大圓與小圓的公共部分,記為:A B ,即陰影面積.圖示如下:A 表示小圓部分,B 表示大圓部分,C 表示大圓與小圓的公共部分,記為:A B ,即陰影面積.包含與排除原理告訴我們,要計算兩個集合A B 、的並集AB 的元素的個數,可分以下兩步進行:第一步:分別計算集合A B 、的元素個數,然後加起來,即先求A B +(意思是把A B 、的一切元素都“包含”進來,加在一起);第二步:從上面的和中減去交集的元素個數,即減去C AB =(意思是“排除”了重複計算的元素個數).二、三量重疊問題A 類、B 類與C 類元素個數的總和A =類元素的個數B +類元素個數C +類元素個數-既是A 類又是B 類的元素個數-既是B 類又是C 類的元素個數-既是A 類又是C 類的元素個數+同時是A 類、B 類、C 類的元素個數.用符號表示為:A B C A B C A B B C A C A B C =++---+.圖示如下:教學目標知識要點7-7-2.容斥原理之重疊問題(二)1.先包含——A B +重疊部分A B 計算了2次,多加了1次;2.再排除——A B A B +-把多加了1次的重疊部分A B 減去.在解答有關包含排除問題時,我們常常利用圓圈圖(韋恩圖)來幫助分析思考.模組一、三量重疊問題【例 1】 一棟居民樓裏的住戶每戶都訂了2份不同的報紙。
重叠问题(动画版含答案)
举一反三3
2.四(1)班订《数学报》的有33人,订《语文报》的有27 人,两份报纸都订的有16人,全班每人至少订一种报纸。 四(1)班有学生多少人?
法一:33+27-16=44(人) 法二:33+(27-16)=44(人) 法三:27+(33-16)=44(人)
经典例题4
某班有20个同学参加学校“庆六一”书法和绘画比赛。 其中参加书法比赛的有14人,两项比赛都参加的有9人, 问:参加绘画比赛的有多少人?
法一:72+86-128=30(人) 法二:86-(128-72)=30(人) 法三:72-(128-86)=30(人)
举一反三3
1.一次数学测试中,全班42人中,做对第一道聪明题的 有26人,做对第二道聪明题的有19人,每人至少做对一 题,问两道聪明题都做对的有几人?
法一:26+19-42=3(人) 法二:19-(42-26)=3(人) 法三:26-(42-19)=3(人)
法一: 80×2-140 =160-140 =20(厘米)
法二: 80-(140-80) =80-60 =20(厘米)
法三: 140÷2=70(厘米) (80-70)×2 =10×2 =20(厘米)
举一反三2
1.两块各长90厘米的木板,像下图这样钉成一块长木板, 中间重合部分是18厘米,这块钉成的长木板一共长多少 厘米?
法一: (120+16)÷2 =136÷2 =68(厘米)
法二:
法三:
(120-16)÷2 120÷2=60(厘米)
=104÷2
16÷2+60
=52(厘米)
=8+60
52+16=68(厘米) =68(厘米)
举一反三1
1.把两根同样长短的木棍钉在一起,钉成一根280厘米的
小学奥数教程:几何中的重叠问题_全国通用(含答案)
1. 了解容斥原理二量重叠和三量重叠的内容;2. 掌握容斥原理的在组合计数等各个方面的应用.一、两量重叠问题 在一些计数问题中,经常遇到有关集合元素个数的计算.求两个集合并集的元素的个数,不能简单地把两个集合的元素个数相加,而要从两个集合个数之和中减去重复计算的元素个数,即减去交集的元素个数,用式子可表示成:A B A B A B =+-(其中符号“”读作“并”,相当于中文“和”或者“或”的意思;符号“”读作“交”,相当于中文“且”的意思.)则称这一公式为包含与排除原理,简称容斥原理.图示如下:A 表示小圆部分,B 表示大圆部分,C 表示大圆与小圆的公共部分,记为:A B ,即阴影面积.图示如下:A 表示小圆部分,B 表示大圆部分,C 表示大圆与小圆的公共部分,记为:A B ,即阴影面积.包含与排除原理告诉我们,要计算两个集合A B 、的并集A B 的元素的个数,可分以下两步进行: 第一步:分别计算集合A B 、的元素个数,然后加起来,即先求A B +(意思是把A B 、的一切元素都“包含”进来,加在一起);第二步:从上面的和中减去交集的元素个数,即减去C A B =(意思是“排除”了重复计算的元素个数). 二、三量重叠问题A 类、B 类与C 类元素个数的总和A =类元素的个数B +类元素个数C +类元素个数-既是A 类又是B 类的元素个数-既是B 类又是C 类的元素个数-既是A 类又是C 类的元素个数+同时是A 类、B 类、C 类的元素个数.用符号表示为:A B C A B C A B B C A C A B C =++---+.图示如下:在解答有关包含排除问题时,我们常常利用圆圈图(韦恩图)来帮助分析思考.教学目标知识要点7-7-3.几何中的重叠问题1.先包含——A B + 重叠部分A B 计算了2次,多加了1次; 2.再排除——A B A B +- 把多加了1次的重叠部分A B 减去.图中小圆表示A 的元素的个数,中圆表示B 的元素的个数,大圆表示C 的元素的个数.1.先包含:A B C ++ 重叠部分A B 、B C 、C A 重叠了2次,多加了1次. 2.再排除:A B C A B B C A C ++--- 重叠部分A B C 重叠了3次,但是在进行A B C ++- A B B C A C --计算时都被减掉了. 3.再包含:A B C A B B C A C A B C ++---+.【例 1】 把长38厘米和53厘米的两根铁条焊接成一根铁条.已知焊接部分长4厘米,焊接后这根铁条有多长?【考点】几何中的重叠问题 【难度】1星 【题型】解答【解析】 因为焊接部分为两根铁条的重合部分,所以,由包含排除法知,焊接后这根铁条长3853487+-=(厘米).【答案】87厘米【巩固】 把长23厘米和37厘米的两根铁条焊接成一根铁条.已知焊接部分长3厘米,焊接后这根铁条有多长?【考点】几何中的重叠问题 【难度】1星 【题型】解答【解析】 焊接部分为两根铁条的重合部分,由包含排除法知,焊接后这根铁条长:2337357+-=(厘米).【答案】57厘米【例 2】 两张长4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纸摆放成如图所示形状.把它放在桌面上,覆盖面积有多少平方厘米?【考点】几何中的重叠问题 【难度】1星 【题型】解答图32厘米4厘米【解析】 两个长方形如图摆放时出现了重叠(见图中的阴影部分),重叠部分恰好是边长为2厘米的正方形,如果利用两个42⨯的长方形面积之和来计算被覆盖桌面的面积,那么重叠部分在两个长方形面积中各被计算了一次,而实际上这部分只需计算一次就可以了.所以,被覆盖面积=长方形面积之和-重叠部分.于是,被覆盖面积4222212=⨯⨯-⨯=(平方厘米).【答案】12厘米【巩固】 如图3,一张长8厘米,宽6厘米,另一个正方形边长为6厘米,它们中间重叠的部分是一个边长为4厘米的正方形,求这个组合图形的面积.【考点】几何中的重叠问题 【难度】1星 【题型】解答图3468【解析】 两个图形如图摆放时出现了重叠(见图中的阴影部分),重叠部分恰好是边长为4厘米的正方形,如果利用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之和来计算被覆盖桌面的面积,那么重叠部分在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中各被计算了一次,而实际上这部分只需计算一次就可以了.所以,组合图形的面积=长方形面积+正方形面积-重叠部分.于是,组合图形的面积:86664468⨯+⨯-⨯=(平方厘米).【答案】68平方厘米【巩固】 一个长方形长12厘米,宽8厘米,另一个长方形长10厘米,宽6厘米,它们中间重叠的部分是一个边长4厘米的正方形,求这个组合图形的面积.【考点】几何中的重叠问题 【难度】1星 【题型】解答106412【解析】 两个长方形如图摆放时出现了重叠(见图中的阴影部分),重叠部分恰好是边长为4厘米的正方形,如例题精讲果利用两个长方形面积之和来计算被覆盖桌面的面积,那么重叠部分在两个长方形面积中各被计算了一次,而实际上这部分只需计算一次就可以了.所以,组合图形的面积=长方形面积之和-重叠部分.于是,组合图形的面积12810644140=⨯+⨯-⨯=(平方厘米).【答案】140平方厘米【例 3】 三个面积均为50平方厘米的圆纸片放在桌面上(如图),三个纸片共同重叠的面积是10平方厘米.三个纸片盖住桌面的总面积是100厘米.问:图中阴影部分面积之和是多少?【考点】几何中的重叠问题 【难度】2星 【题型】解答CBA10 【解析】 将图中的三个圆标上A 、B 、C .根据包含排除法,三个纸片盖住桌面的总面积=(A 圆面积B +圆面积C +圆面积-)(A 与B 重合部分面积A +与C 重合部分面积B +与C 重合部分面积+)三个纸片共同重叠的面积,得:100505050A =++-()(与B 重合部分面积A +与C 重合部分面积B +与C 重合部分面积10+),得到A 、B 、C 三个圆两两重合面积之和为:16010060-=平方厘米,而这个面积对应于圆上的那三个纸片共同重叠的面积的三倍与阴影部分面积的和,即:60103=⨯+阴影部分面积,则阴影部分面积为:603030-=(平方厘米).【答案】30平方厘米【巩固】 如图,已知甲、乙、丙3个圆的面积均为30,甲与乙、乙与丙、甲与丙重合部分的面积分别为6,8,5,而3个圆覆盖的总面积为73.求阴影部分的面积.【考点】几何中的重叠问题 【难度】2星 【题型】解答【解析】 设甲圆组成集合A ,乙圆组成集合B ,丙圆组成集合C . A B C ===30,A B =6,B C =8,A C =5,A B C =73,而A B C =A B C +--A B B C A C A B C --+.有73=30×3-6-8-5+AB C ,即A B C =2,即甲、乙、丙三者的公共面积(⑧部分面积)为2.那么只是甲与乙(④),乙与丙(⑥),甲与丙(⑤)的公共的面积依次为6-2=4,8-2=6,5-2=3,所以有阴影部分(①、②、③部分之和)的面积为73-4-6-3-2=58.【答案】58【例 4】 如图,三角形纸板、正方形纸板、圆形纸板的面积相等,都等于60平方厘米.阴影部分的面积总和是40平方厘米,3张板盖住的总面积是100平方厘米,3张纸板重叠部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考点】几何中的重叠问题 【难度】3星【题型】解答【解析】 阴部分的面积60310040220=⨯--÷=()(平方厘米).【答案】20平方厘米【巩固】 如图所示,A 、B 、C 分别是面积为12、28、16的三张不同形状的纸片,它们重叠在一起,露在外面的总面积为38.若A 与B 、B 与C 的公共部分的面积分别为8、7,A 、B 、C 这三张纸片的公共部分为3.求A 与C 公共部分的面积是多少?【考点】几何中的重叠问题 【难度】3星 【题型】解答【解析】设A与C公共部分的面积为x,由包含与排除原理可得:⑴先“包含”:把图形A、B、C的面积相加:12281656++=,那么每两个图形的公共部分的面积都重复计算了1次,因此要排除掉.⑵再“排除”:5687x---,这样一来,三个图形的公共部分被全部减掉,因此还要再补回.⑶再“包含”:56873x---+,这就是三张纸片覆盖的面积.根据上面的分析得:5687338x=.x---+=,解得:6【答案】6。
小学奥数教程:容斥原理之数论问题_全国通用(含答案)
1. 了解容斥原理二量重叠和三量重叠的内容;2. 掌握容斥原理的在组合计数等各个方面的应用.一、两量重叠问题 在一些计数问题中,经常遇到有关集合元素个数的计算.求两个集合并集的元素的个数,不能简单地把两个集合的元素个数相加,而要从两个集合个数之和中减去重复计算的元素个数,即减去交集的元素个数,用式子可表示成:A B A B A B =+-(其中符号“”读作“并”,相当于中文“和”或者“或”的意思;符号“”读作“交”,相当于中文“且”的意思.)则称这一公式为包含与排除原理,简称容斥原理.图示如下:A 表示小圆部分,B 表示大圆部分,C 表示大圆与小圆的公共部分,记为:A B ,即阴影面积.图示如下:A 表示小圆部分,B 表示大圆部分,C 表示大圆与小圆的公共部分,记为:A B ,即阴影面积.包含与排除原理告诉我们,要计算两个集合A B 、的并集A B 的元素的个数,可分以下两步进行:第一步:分别计算集合A B 、的元素个数,然后加起来,即先求A B +(意思是把A B 、的一切元素都“包含”进来,加在一起);第二步:从上面的和中减去交集的元素个数,即减去C A B =(意思是“排除”了重复计算的元素个数). 二、三量重叠问题A 类、B 类与C 类元素个数的总和A =类元素的个数B +类元素个数C +类元素个数-既是A 类又是B 类的元素个数-既是B 类又是C 类的元素个数-既是A 类又是C 类的元素个数+同时是A 类、B 类、C 类的元素个数.用符号表示为:A B C A B C A B B C A C A B C =++---+.图示如下:教学目标知识要点1.先包含——A B + 重叠部分A B 计算了2次,多加了1次; 2.再排除——A B A B +- 把多加了1次的重叠部分A B 减去.图中小圆表示A 的元素的个数,中圆表示B 的元素的个数,大圆表示C 的元素的个数.1.先包含:A B C ++ 重叠部分A B 、B C 、C A 重叠了2次,多加了1次. 2.再排除:A B C A B B C A C ++--- 重叠部分A B C 重叠了3次,但是在进行A B C ++- A B B C A C --计算时都被减掉了. 3.再包含:A B C A B B C A C A B C ++---+.7-7-4 容斥原理之数论问题在解答有关包含排除问题时,我们常常利用圆圈图(韦恩图)来帮助分析思考.【例 1】 在1~100的全部自然数中,不是3的倍数也不是5的倍数的数有多少个? A B【考点】容斥原理之数论问题 【难度】2星 【题型】解答【解析】 如图,用长方形表示1~100的全部自然数,A 圆表示1~100中3的倍数,B 圆表示1~100中5的倍数,长方形内两圆外的部分表示既不是3的倍数也不是5的倍数的数.由1003331÷=可知,1~100中3的倍数有33个;由100520÷=可知,1~100中5的倍数有20个;由10035610÷⨯=()可知,1~100既是3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数有6个.由包含排除法,3或5的倍数有:3320647+-=(个).从而不是3的倍数也不是5的倍数的数有1004753-=(个).【答案】53【巩固】 在自然数1100~中,能被3或5中任一个整除的数有多少个?【考点】容斥原理之数论问题 【难度】2星 【题型】解答【解析】 1003331÷=,100520÷=,10035610÷⨯=().根据包含排除法,能被3或5中任一个整除的数有3320647+-=(个).【答案】47【巩固】 在前100个自然数中,能被2或3整除的数有多少个?【考点】容斥原理之数论问题 【难度】2星 【题型】解答【解析】 如图所示,A 圆内是前100个自然数中所有能被2整除的数,B 圆内是前100个自然数中所有能被3整除的数,C 为前100个自然数中既能被2整除也能被3整除的数.前100个自然数中能被2整除的数有:100250÷=(个).由1003331÷=知,前100个自然数中能被3整除的数有:33个.由10023164÷⨯=()知,前100个自然数中既能被2整除也能被3整除的数有16个.所以A 中有50个数,B 中有33个数,C 中有16个数.因为A ,B 都包含C ,根据包含排除法得到,能被2或3整除的数有:50331667+-=(个).【答案】67【例 2】 在从1至1000的自然数中,既不能被5除尽,又不能被7除尽的数有多少个?【考点】容斥原理之数论问题 【难度】2星 【题型】解答【解析】 1~1000之间,5的倍数有10005⎡⎤⎢⎥⎣⎦=200个,7的倍数有10007⎡⎤⎢⎥⎣⎦=142个,因为既是5的倍数,又是7的倍数的数一定是35的倍数,所以这样的数有100035⎡⎤⎢⎥⎣⎦=28个. 所以既不能被5除尽,又不能被7除尽的数有1000-200-142+-28=686个.【答案】686【巩固】 求在1至100的自然数中能被3或7整除的数的个数.【考点】容斥原理之数论问题 【难度】2星 【题型】解答【解析】 记 A :1~100中3的倍数,1003331÷=,有33个;B :1~100中7的倍数,1007142÷=,有14个;A B :1~100中3和7的公倍数,即21的倍数,10021416÷=,有4个.依据公式,1~100中3的倍数或7的倍数共有3314443+-=个,则能被3或7整除的数的个数为43个.【答案】43例题精讲【例 3】 以105为分母的最简真分数共有多少个?它们的和为多少?【考点】容斥原理之数论问题 【难度】4星 【题型】解答【解析】 以105为分母的最简真分数的分子与105互质,105=3×5×7,所以也是求1到105不是3、5、7倍数的数有多少个,3的倍数有35个,5的倍数有21个,7的倍数有15个,15的倍数有7个,21的倍数有5个,35的倍数有3个,105的倍数有1个,所以105以内与105互质的数有105-35-21-15+7+5+3-1=48个,显然如果n 与105互质,那么(105-n )与n 互质,所以以105为分母的48个最简真分数可两个两个凑成1,所以它们的和为24.【答案】48个,和24【巩固】 分母是385的最简真分数有多少个?并求这些真分数的和.【考点】容斥原理之数论问题 【难度】4星 【题型】解答【解析】 385=5×7×11,不超过385的正整数中被5整除的数有77个;被7整除的数有55个;被11整除的数有35个;被77整除的数有5个;被35整除的数有11个;被55整除的数有7个;被385整除的数有1个;最简真分数的分子可以有385-77-55-35+5+11+7-1=240.对于某个分数a/385如果是最简真分数的话,那么(385-a )/385也是最简真分数,所以最简真分数可以每两个凑成整数1,所以这些真分数的和为120.【答案】240个,120个【例 4】 在1至2008这2008个自然数中,恰好是3、5、7中两个数的倍数的数共有 个.【考点】容斥原理之数论问题 【难度】3星 【题型】填空【关键词】西城实验【解析】 1到2008这2008个自然数中,3和5的倍数有200813315⎡⎤=⎢⎥⎣⎦个,3和7的倍数有20089521⎡⎤=⎢⎥⎣⎦个,5和7的倍数有20085735⎡⎤=⎢⎥⎣⎦个,3、5和7的倍数有200819105⎡⎤=⎢⎥⎣⎦个.所以,恰好是3、5、7中两个数的倍数的共有1331995195719228-+-+-=个.【答案】228个【例 5】 求1到100内有____个数不能被2、3、7中的任何一个整除。
小学奥数7-7-4 容斥原理之数论问题.专项练习及答案解析
1. 了解容斥原理二量重叠和三量重叠的内容;2. 掌握容斥原理的在组合计数等各个方面的应用.一、两量重叠问题 在一些计数问题中,经常遇到有关集合元素个数的计算.求两个集合并集的元素的个数,不能简单地把两个集合的元素个数相加,而要从两个集合个数之和中减去重复计算的元素个数,即减去交集的元素个数,用式子可表示成:A B A B A B =+-(其中符号“”读作“并”,相当于中文“和”或者“或”的意思;符号“”读作“交”,相当于中文“且”的意思.)则称这一公式为包含与排除原理,简称容斥原理.图示如下:A 表示小圆部分,B 表示大圆部分,C 表示大圆与小圆的公共部分,记为:A B ,即阴影面积.图示如下:A 表示小圆部分,B 表示大圆部分,C 表示大圆与小圆的公共部分,记为:A B ,即阴影面积.包含与排除原理告诉我们,要计算两个集合A B 、的并集A B 的元素的个数,可分以下两步进行:第一步:分别计算集合A B 、的元素个数,然后加起来,即先求A B +(意思是把A B 、的一切元素都“包含”进来,加在一起);第二步:从上面的和中减去交集的元素个数,即减去C A B =(意思是“排除”了重复计算的元素个数).二、三量重叠问题A 类、B 类与C 类元素个数的总和A =类元素的个数B +类元素个数C +类元素个数-知识要点教学目标1.先包含——A B +重叠部分A B 计算了2次,多加了1次;2.再排除——A B A B +-把多加了1次的重叠部分A B 减去.7-7-4 容斥原理之数论问题既是A 类又是B 类的元素个数-既是B 类又是C 类的元素个数-既是A 类又是C 类的元素个数+同时是A 类、B 类、C 类的元素个数.用符号表示为:A B C A B C A B B C A C A B C =++---+.图示如下:在解答有关包含排除问题时,我们常常利用圆圈图(韦恩图)来帮助分析思考.【例 1】 在1~100的全部自然数中,不是3的倍数也不是5的倍数的数有多少个?A B【考点】容斥原理之数论问题 【难度】2星 【题型】解答【解析】 如图,用长方形表示1~100的全部自然数,A 圆表示1~100中3的倍数,B 圆表示1~100中5的倍数,长方形内两圆外的部分表示既不是3的倍数也不是5的倍数的数.由1003331÷=可知,1~100中3的倍数有33个;由100520÷=可知,1~100中5的倍数有20个;由10035610÷⨯=()可知,1~100既是3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数有6个.由包含排除法,3或5的倍数有:3320647+-=(个).从而不是3的倍数也不是5的倍数的数有1004753-=(个).【答案】53【巩固】 在自然数1100~中,能被3或5中任一个整除的数有多少个?【考点】容斥原理之数论问题 【难度】2星 【题型】解答【解析】 1003331÷=,100520÷=,10035610÷⨯=().根据包含排除法,能被3或5中任一个整除的数有3320647+-=(个).【答案】47【巩固】 在前100个自然数中,能被2或3整除的数有多少个?【考点】容斥原理之数论问题 【难度】2星 【题型】解答【解析】 如图所示,A 圆内是前100个自然数中所有能被2整除的数,B 圆内是前100个自然数中所有能被3整除的数,C 为前100个自然数中既能被2整除也能被3整除的数.例题精讲 图中小圆表示A 的元素的个数,中圆表示B 的元素的个数,大圆表示C 的元素的个数.1.先包含:A B C ++ 重叠部分A B 、B C 、C A 重叠了2次,多加了1次. 2.再排除:A B C A B B C A C ++--- 重叠部分A B C 重叠了3次,但是在进行A B C ++- A B B C A C --计算时都被减掉了. 3.再包含:A B C A B B C A C A B C ++---+.前100个自然数中能被2整除的数有:100250÷=(个).由1003331÷=知,前100个自然数中能被3整除的数有:33个.由10023164÷⨯=()知,前100个自然数中既能被2整除也能被3整除的数有16个.所以A 中有50个数,B 中有33个数,C 中有16个数.因为A ,B 都包含C ,根据包含排除法得到,能被2或3整除的数有:50331667+-=(个).【答案】67【例 2】 在从1至1000的自然数中,既不能被5除尽,又不能被7除尽的数有多少个?【考点】容斥原理之数论问题 【难度】2星 【题型】解答【解析】 1~1000之间,5的倍数有10005⎡⎤⎢⎥⎣⎦=200个,7的倍数有10007⎡⎤⎢⎥⎣⎦=142个,因为既是5的倍数,又是7的倍数的数一定是35的倍数,所以这样的数有100035⎡⎤⎢⎥⎣⎦=28个.所以既不能被5除尽,又不能被7除尽的数有1000-200-142+-28=686个.【答案】686【巩固】 求在1至100的自然数中能被3或7整除的数的个数.【考点】容斥原理之数论问题 【难度】2星 【题型】解答【解析】 记 A :1~100中3的倍数,1003331÷=,有33个;B :1~100中7的倍数,1007142÷=,有14个;A B :1~100中3和7的公倍数,即21的倍数,10021416÷=,有4个.依据公式,1~100中3的倍数或7的倍数共有3314443+-=个,则能被3或7整除的数的个数为43个.【答案】43【例 3】 以105为分母的最简真分数共有多少个?它们的和为多少?【考点】容斥原理之数论问题 【难度】4星 【题型】解答【解析】 以105为分母的最简真分数的分子与105互质,105=3×5×7,所以也是求1到105不是3、5、7倍数的数有多少个,3的倍数有35个,5的倍数有21个,7的倍数有15个,15的倍数有7个,21的倍数有5个,35的倍数有3个,105的倍数有1个,所以105以内与105互质的数有105-35-21-15+7+5+3-1=48个,显然如果n与105互质,那么(105-n )与n 互质,所以以105为分母的48个最简真分数可两个两个凑成1,所以它们的和为24.【答案】48个,和24【巩固】 分母是385的最简真分数有多少个?并求这些真分数的和.【考点】容斥原理之数论问题 【难度】4星 【题型】解答【解析】 385=5×7×11,不超过385的正整数中被5整除的数有77个;被7整除的数有55个;被11整除的数有35个;被77整除的数有5个;被35整除的数有11个;被55整除的数有7个;被385整除的数有1个;最简真分数的分子可以有385-77-55-35+5+11+7-1=240.对于某个分数a/385如果是最简真分数的话,那么(385-a )/385也是最简真分数,所以最简真分数可以每两个凑成整数1,所以这些真分数的和为120.【答案】240个,120个【例 4】 在1至2008这2008个自然数中,恰好是3、5、7中两个数的倍数的数共有个.【考点】容斥原理之数论问题 【难度】3星 【题型】填空【关键词】西城实验【解析】 1到2008这2008个自然数中,3和5的倍数有200813315⎡⎤=⎢⎥⎣⎦个,3和7的倍数有20089521⎡⎤=⎢⎥⎣⎦个,5和7的倍数有20085735⎡⎤=⎢⎥⎣⎦个,3、5和7的倍数有200819105⎡⎤=⎢⎥⎣⎦个.所以,恰好是3、5、7中两个数的倍数的共有1331995195719228-+-+-=个.【答案】228个【例 5】 求1到100内有____个数不能被2、3、7中的任何一个整除。
小学数学奥林匹克辅导及练习容斥原理含答案
容斥原理(二)【例题分析】例1. 有25人参加跳远达标赛,每人跳三次,每人至少有一次达到优秀。
第一次达到优秀的有10人,第二次达到优秀的有13人,第三次达到优秀的有15人,三次都达到优秀的只有1人。
只有两次达到优秀的有多少人分析与解:“每人至少有一次达到优秀”说明没有三次都没达到优秀的。
要求只有两次达到优秀的人数,就是求重叠两层的部分(图中阴影部分)。
101315251211++--⨯=(人)答:只有两次达到优秀的有11人。
例2. 在一个炎热的夏日,几个小朋友去冷饮店,每人至少要了一样冷饮,其中有6人要了冰棍,6人要了汽水,4人要了雪碧,只要冰棍和汽水的有3人,只要冰棍和雪碧的没有,只要汽水和雪碧的有1人;三样都要的有1人。
问:共有几个小朋友去了冷饮店分析与解:根据题意画图。
方法一:664310111110++-+-+-++=()()()(人) 方法二:664311210++---⨯=(人) 答:共有10个小朋友去了冷饮店。
例3. 有28人参加田径运动会,每人至少参加两项比赛。
已知有8人没参加跑的项目,参加投掷项目的人数与参加跑和跳两项的人数都是17人。
问:只参加跑和投掷两项的有多少人分析与解:“每人至少参加两项比赛”说明没有不参加的,也没有参加一项比赛的,我们可以在下图中参加一项的区域用0表示。
281783--=(人)答:只参加跑和投掷两项的有3人。
例4. 某校六年级二班有49人参加了数学、英语、语文学习小组,其中数学有30人参加,英语有20人参加,语文小组有10人。
老师告诉同学既参加数学小组又参加语文小组的有3人,既参加数学又参加英语和既参加英语又参加语文的人数均为质数,而三种全参加的只有1人,求既参加英语又参加数学小组的人数。
分析与解:根据已知条件画出图。
三圆盖住的总体为49人,假设既参加数学又参加英语的有x 人,既参加语文又参加英语的有y 人,可以列出这样的方程:3020103149++---+=x y 整理后得:x y +=9由于x 、y 均为质数,因而这两个质数中必有一个偶质数2,另一个质数为7。
三年级奥数题及参考答案-容斥原理问题
三年级奥数题及参考答案-容斥原理问题
编者导语:数学竞赛活动对于开发学生智力、开拓视野、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水平、发现和培养数学人才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这项活动也激励着广大青少年学习数学的兴趣,吸引他们去进行积极的探索,不断培养和提高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为大家准备了小学三年级奥数题,希望小编整理的三年级奥数题及参考答案:容斥原理问题,可以帮助到你们,助您快速通往高分之路!!
容斥原理
三年级科技活动组共有 63人。
在一次剪贴汽车模型和装配飞机模型的定时科技活动比赛中,老师到时清点发现:剪贴好一辆汽车模型的同学有42人,装配好一架飞机模型的同学有34人。
每个同学都至少完成了一项活动。
问:同时完成这两项活动的同学有多少人?
解:因42+34=76,76>63,所以必有人同时完成了这两项活动。
由于每个同学都至少完成了一项活动,根据包含排除法知,42+34-(完成了两项活动的人数)=全组人数,即76-(完成了两项活动的人数)=63。
由减法运算法则知,完成两项活动的人数为
76-63=13(人)。
小学奥数总复习第七讲《容斥原理》练习
1、先包含——A +B 重叠部分A ∩B 计算了2次,多加了1次;2、再排除——A +B -A ∩B小学奥数总复习第七讲《容斥原理》练习容斥原理1:两量重叠问题计算公式:A ∪B=A +B-A ∩B说明:A ∪B 读作:“A 并B ”,表示A 、B 情况的总和。
A ∩B 读作:“A 交B ”,表示A 、B 的公共部分。
容斥原理2:三量重叠问题计算公式: A ∪B ∪C= A +B +C -A ∩B -B ∩C -A ∩C -A ∩B ∩C说明:A ∪B ∪读作:“A 并B 并C ”,表示A 、B 、C 情况的总和。
A ∩B ∩C 读作:“A 交B 交C ”,表示A 、B 、C 的公共部分。
1、有两块一样长的木板,各长130厘米,中间钉在一起后成了一块长木板,中间钉在一起的重叠部分时10厘米,长木板的长度是多少?2、把两块一样长的木板钉在一起,钉成一块长35厘米的木板。
中间重叠部分长11厘米。
这两块木板各长多少厘米?3、老师出了两道数学题,在40人中,做对第一题的有31人,做对第二题的有28人,每人至少做对一道,两道题都做对的有几人?4、三(1)班有学生55人,每人至少参加赛跑和跳绳比赛中的一种,已知参加赛跑的有36人,参加跳绳的有38人。
问两项比赛都参加的有几人?5、某班共有42人,参加美术小组的有11人,参加陶艺小组的有15人,有6人两个小组都参加。
这个班既没参加美术小组也没参加陶艺小组的有多少人?6、三(2)班订《数学报》的有32人,订《阅读报》的有30人,两份报纸都订的有10人,全班每人至少订一种报纸,三(1)班有学生多少人?7、校运动会上,四个年级共有118人参加跑步比赛。
其中一、二年级共有70人参加,一、三年级共有65人参加,二、三年级共有59人参加。
问:四年级有多少学生参加跑步比赛?8、某校三年级共有三个班级128名学生,一班和二班共有89人,二班和三班共有87人。
三年级各班有多少名学生?A ∩C A ∩B ∩C B ∩C A ∩B 图中小圆表示A 的个数,中圆表示B 的个数,大圆表示C 的个数 1、先包含——A +B +C 重叠部分A ∩B 、 B ∩C 、 A ∩C 重叠了2次, A ∩B ∩C 重叠了3次。
奥数素养思维强化练习——重叠问题(专项训练)-2024-2025学年六年级数学下册数学人教版
奥数素养思维强化练习——重叠问题班级:姓名:学号:一、知识点:1. 含义重叠问题是数学上非常常见的一类数学问题,它要用到数学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理:容斥原理,即当两个(或多个)计数部分有重复包含时,为了不重复计数,应从他们的和中排除重复部分。
2. 解题思路和方法解决重叠问题时,必须从条件入手进行认真的分析,有时还要画图,借助图形进行思考,找出哪些是重叠的和重叠的次数,明确求的是哪一部分,从而找出解答方法。
当两个计数部分重叠时,可从它们的单项和中减去重叠的部分,得出总数。
二、精讲练习★1.二(1)班同学人人参加课外活动,有20人参加英语班,有26人参加电脑班,每人至少参加一项。
其中4人两个班都参加。
二(1)班一共有多少人?★2.成了一块木板。
如果这块钉在起的木板长120厘米,中把两块一样长的木板像如图一样钉在一起,中间重叠部分是16厘米,这两块木板各长多少厘米?★3.101个同学带着矿泉水和水果去春游,其中矿泉水的78人,带水果的有71人,只带矿泉水和只带水果的各有多少人?★★4.冬天来了,一群大雁排成一队飞向南方,有一只穿花衣服的大雁非常漂亮。
从前面数,它排第6,;从后面数它排第3。
一共有多少只大雁?★★5.芳草地小学四年级的64人都会钢琴或画画中的一种,其中有58人学钢琴,43人学画画,问只学钢琴和只学画画的分别各有多少人?★★6.世博澳门馆100万名旅客中,若每人至少懂中文和英语两种语种之一,其中懂中文的有58万人,懂英语的有50万人。
只懂中文和只懂英语的各有多少人?★★7.某校对五年级100名同学进行学习兴趣调查,结果有58人喜欢语文,有38人喜欢数学,有52人喜欢外语。
而且喜欢语文和数学(但不喜欢外语)的有6人,喜欢数学和外语(但不喜欢语文)的有4人,三科都喜欢的有12人,而且每人至少喜欢一科。
问有多少同学只喜欢语文?★★★8.学校乐器队招收了42名新学员,其中会拉小提琴的有25名,会弹电子琴的有22名,两项都不会的有3名。
第11讲 重叠问题
第11讲重叠问题容斥原理一:总量C = A + B –AB 这一公式可计算出两个集合圈的有关问题。
(A对应的量为a,B对应的量是b)AA BB C容斥原理二:总量D = A + B +C –AB-AC-BC+ABC,这一公式可计算出三个集合圈的有关问题。
(A对应的量是b,C对应的量是c)(一)例题1、某班学生每人都要到图书馆借课外书;借语文书的39人,借数学书的32人,语文、数学两科书都借的有26人。
问全班学生共几人?(答案:45)2、暑假期间,有12名同学去冷饮店,有6个人要可乐,有5人要雪碧,有3个人既要可乐又要雪碧,有2个人既要雪碧又要果汁;有1个人既要可乐、雪碧,又要果汁。
问有没有人什么冷饮都没有要,如果有的话,有几个人?(答案:3)3、某班学生中78%喜欢游泳,80%喜欢玩游戏机,84%喜欢下棋,88%喜欢看小说,该班学生中同时有四种爱好的学生所占的最小百分比应是多少?(答案:30%)4、某班参加升学考试,得满分人数如下:语文20人,数学20人,英语20人,语文、数学两科满分8人,数学、英语两科满分7人,语文、英语两科满分9人,三科都没有满分3人,问这个班最多多少人?最少多少人?(答案:46、39)5、某校对五年级100名同学进行学习兴趣调查,结果有58人喜欢语文,有38人喜欢数学,有52人喜欢外语。
而且喜欢语文和数学(但不喜欢外语)的有6人,喜欢数学和外语(但不喜欢语文)的有4人,三科都喜欢的有12人,而且每人至少喜欢一科。
问有多少同学只喜欢语文?(答案:26)6、有三个面积各为20平方厘米的圆纸片放在桌面上(如图)。
三个纸片共同重叠的面积是8平方厘米,三个纸片盖住桌面的总面积是36平方厘米,问: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之和是多少?(答案:8)7、分母是385的最简真分数有多少个?(答案:240)(二)练习1、某区100个外语老师懂英语或俄语,其中懂英语的75人,既懂英语又懂俄语的20人,那么懂俄语的教师多少人?(答案:45)2、在桌面上放置三个两两重叠的圆纸片(如图),它们的面积都是120平方厘米,并知A、B两圆重叠面积是40平方厘米,A、C两圆重叠面积是65平方厘米,B、C两圆重叠面积是45平方厘米,三个圆共同重叠面积为32平方厘米。
小学奥数专题-重叠问题(精华版)
小学奥数重叠问题专题日常生活或数学问题中,在把一些数据按照某个标准分类时,常常出现其中的一部分数据同时属于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类别,这样在计算总数时就会出现重复计算的情况,这类问题就叫做重叠问题。
重叠问题中涉及到的容斥原理是奥数的四大原理之一,是奥数重要知识点。
学生学习奥数,一定要掌握容斥原理。
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解决重叠的方法。
1. 解答重叠问题要用到数学中一个重要原理——包含与排除原理,即当两个计数部分有重复包含时,为了不重复计数,应从它们的和中排除重复部分。
2. 解答重叠问题的应用题,必须从条件入手进行认真的分析,有时还要画出图示,借助图形进行思考,找出哪些是重复的,重复了几次。
明确需要要求的是哪一部分,从而找出解答方法。
3. 在数学中,我们经常用平面上封闭曲线的部代表集合和集合之间的关系。
这种图称为韦恩图(也叫文氏图)。
4. 解答重叠问题的常用方法是:先不考虑重叠的情况,把有重复包含的几个计数部分加起来,再从它们的和中排除重复部分元素的个数,使得计算的结果既无遗漏又不重复。
这个原理叫做包含与排斥原理,也叫容斥原理。
5. 容斥原理1:如果被计数的对象,被分为A、B两大类,则:被计数对象的总个数=A 类元素的个数+B类元素的个数-同时属于A类和B类的元素个数。
..容斥原理2:如果被计数的对象,被分为A、B、C三大类,则:被计数对象的总个数=A类元素的个数+B类元素的个数+C类元素的个数-同时属于A类和B类元素的个数-同时属于A类和C类元素个数-同时属于B类和C类元素个数+同时属于A类、B类、C类元素个数。
..一、重叠问题之长度:(1)拼接(对接)(2)搭接(3)打结题目1:(搭接正问题:求总长度)把两段同样是20厘米长的纸条粘合在一起,形成一段更长的纸条。
中间重叠的部分是6厘米,粘好的纸条长多少厘米?题目2:(搭接反问题一:等长搭接,求原来长度)把两段一样长的纸条粘合在一起,形成一段更长的纸条。
六年级上册奥数试题-第5讲:容斥原理_全国通用(含答案)
第5讲容斥原理知识网络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一类问题,题目中涉及到包含与排除,也就是说有重叠部分。
解答此类问题的主要依据是容斥原理。
容斥原理一:设A、B是两类有重叠部分的量(如图1所示),若A对应的量为a,B对应的量为b,A与B重叠部分对应的量为ab,那么这两类量的总量可以用下面的公式进行计算:总量=a+b-ab容斥原理二:设A、B、C是三类有重叠部分的量(如图2所示),若A对应的量为a,B 对应的量为b,C以应的量为c,A与B重叠部分以应的量为ab,B与C重叠部分对应的量为bc,C与A重叠部分对应的量为ca,A、B、C三部分重叠部分对应的量为abc,则这三类量的总量可以用下面的公式进行计算:总量=a+b+c-ab-bc-ca+abc重点·难点容斥原理的表述虽然简单,但涉及容斥原理的题型很多,范围很广。
我们往往会遇到一些看似与容斥原理无关的问题,然而通过恰当的转化,便可利用容斥原理顺利求解。
如何分析题目,准确找到重叠部分,将问题转化成可用容斥原理解决的问题是本节的难点。
学法指导解决本节问题的最基本方法是示意图法,即通过示意图来表示题目中的数量关系,使分析、推理与计算结合起来,达到使题目的内容形象化,数量之间关系直观化的目的。
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在解题过程中,仔细分析,找出所需量并用示意图表示出来,进而通过观察示意图,确定几类量的重叠部分,然后运用容斥原理解决问题。
经典例题[例1]分母是1001的最简真分数,共有多少个?思路剖析分母是1001的真分数有共1000个,为了方便计算,增加一个分数在1001个分数中考虑问题。
由于1001=7×11×13,所心1~1001的分子里只要含有7、11、13的倍数的就一定能同分母约分,即不是最简真分数,应排除掉。
因此,首先应考虑1~1001中,有多少个7、11或13的倍数。
解答因为1001=7×11×13,所以在1~1001的自然数中,7的倍数共有(11×13)个,11的倍数共有(7×13)个,13的倍数共有(7×11)个;7、11年公倍数有13个,7、13的公倍数有11个,11、13的公倍数有7个;7、11、13的公倍数有1个(即1001)。
【精品】通用版2022年六年级奥数精品讲义易错专项高频计算题-容斥原理(含答案)
通用版六年级奥数专项精品讲义及常考易错题汇编计数问题:容斥原理【知识点归纳】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需要统计一些数量,在统计的过程中,往往会发现有些数量重复出现,为了使重复出现的部分不致被重复计算,人们研究出一种新的计数方法,既先不考虑重复的情况,把包含于某内容中的所有对象的数目先计算出来,然后再把计数时重复计算的数目排除出去,使计算的结果既无遗漏又无重复.这种计数方法称为包含排除法,也叫做容斥原理或重叠问题.一般方法:在解答有关包含排除问题时,我们常常利用圆圈图(韦恩图)来帮助分析思考.容斥原理1:两量重叠问题A类与B类元素个数的总和=A类元素的个数+B类元素个数-既是A类又是B类的元素个数用符号可表示成:A∪B=A+B-A∩B (其中符号“∪”读作“并”,相当于中文“和”或者“或”的意思,符号“∩”读作“交”,相当于中文“且”的意思).容斥原理2:三量重叠问题A类、B类与C类元素个数的总和=A类元素的个数+B类元素个数+C类元素个数-既是A类又是B类的元素个数-既是B类又是C类的元素个数-既是A类又是C类的元素个数+同时是A类、B类、C类的元素个数.用符号表示为:A∪B∪C=A+B+C-A∩B-B∩C-A∩C+A∩B∩C【经典例题】例1:聚会时,有5人喝可乐,有6人喝果汁,有4人喝茶水,其中有3人既喝果汁又喝茶水,有()人参加聚会.A、18B、12C、10分析:由题意可知,聚会人数=喝可乐的人数+喝果汁的人数+喝茶水的人数-既喝果汁又喝茶水的人数即可.解:5+6+4-3=12(人)答:共有12人参加聚会.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利用容斥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灵活应用,可借助图形解决问题一.选择题1.三(1)班有30人,订阅《少儿书画》的有20人,订阅《少年博览》的有25人,每人至少订阅一种刊物,两种刊物都订阅的有()人.2.某班同学积极参加跳绳比赛,参加集体比赛的有10人、参加个人比赛的有19人,两项都参加的有8人,这个班共有()人参加跳绳比赛.A.21B.27C.29D.373.同学们去秋游,休息时玩了2个游戏.玩贴鼻子的有27人,玩抢椅子的有34人,两个游戏都玩的有11人,参加秋游的同学共()人.A.72B.61C.504.一班进行语文、数学测试,得优的共30人.其中语文得优的有18人,两科全得优的有9人,数学得优的有()人.A.3B.12C.215.某单位职工24人中,有女性11人,已婚的16人.在已婚的16人中有女性6人.问这个单位的未婚男性有多少人?()A.1B.3C.9D.126.小强和小刚经常向王爷爷借书来读.已知王爷爷有100本书,其中小强读过的书有60本,小刚读过的书有50本,两人都读过的书有20本,那么() A.两人都没读过的书有20本B.小强读过但小刚没读过的书有30本C.小刚读过但小强没读过的书有40本D.只有一人读过的书有70本7.同学们去动物园游玩,参观猴馆的有31人,参观孔雀馆的有26人,参观两个馆的有20人.每位同学至少参观这两馆中的一个,则去动物园的一共有( )人8.三(1)班喜欢读书的有28人,喜欢运动的有31人,既喜欢读书又喜欢运动的有12人,三(1)班共有()人.(每人至少选一项喜欢的)A.59B.35C.479.三(1)班有学生45人,喜欢喜羊羊的有38人,喜欢美羊羊的有36人,每个学生至少喜欢喜羊羊和美羊羊中的一个,既喜欢喜羊羊又喜欢美羊羊的有( )人.A.12B.29C.3310.下列4句话中正确的说法是哪些?()(1)步测一段距离,每步的平均长度和走的步数成反比例.(2)用4个圆心角是90 的扇形肯定可以拼成一个圆.(3)将形状、大小一样的红、白两种颜色的小球各5个,放在一个不透明的袋子里,任意摸出1个球,摸到红球和白球的可能性相等.(4)一个班有40名学生,其中有18人参加美术组,15人参加数学组,有10人这两个小组都参加,那么这两个小组都没参加的有17人.A.(1)(2)(3)B.(1)(3)(4)C.(2)(3)(4)D.(1)(2)(4)二.填空题11.三(1)班有32人订阅了《小学科学》,有24人订阅了《纸上天文馆》,有12人两种刊物都订阅了,每人至少订阅了其中的一种刊物,三(1)班共有人。
小学数学六年级奥数《容斥原理(2)》练习题(含答案)
小学数学六年级奥数《容斥原理(2)》练习题(含答案)一、填空题1.某校有500名学生报名参加学科竞赛,数学竞赛参加者共312名,作文竞赛参加者共353名,其中这两科都参加的有292名,那么这两科都没有参加的人数为 人.2.某门诊部统计某一天挂号的病人,内科150人,外科92人,其中内、外两科都求诊的18人,这一天共来了 个病人.3.两个正方形的纸片盖在桌面上,位置与尺寸如图所示,则它们盖住 (平方厘米).4.不超过30的正整数中,是3的倍数或4的倍数的数有 个.5.在一次运动会中,甲班参加田赛的有15人,参加径赛的有12人,参加田赛又参加径赛的有7人,没有参加比赛的有21人.那么甲班共有 人.6.在桌面上放置着三个两两重叠的圆纸片(如图),它们的面积都是100(cm 2)并知A 、B 两圆重叠的面积是20(cm 2),A 、C 两圆重叠的面积为45(cm 2),B 、C 两圆重叠面积为31(cm 2),三个圆共同重叠的面积为15(cm 2),求盖住桌子的总面积是平方厘米.7.在一次考试中,某班数学得100分的有17人,语文得100分的有13人,两科都得100分的有7人,那么两科中至少有一科得100分的共有 人.全班45人中两科都不得100分的有 人.8.在1,2,3,…,1000这1000个自然数中,既不是2的倍数,又不是3的倍数的数共有 个.9.小于1000的自然数中,是完全平方数而不是完全立方数的数有 个.10.某校有学生960人,其中有510人订阅“作文报”,有330人订阅“数学报”,有120人订阅“科学爱好者”,全校学生中有270人订阅两种报刊,有58人三种报刊都订,那么这学校中没有订阅任何报刊的有 人.2 AB C二、解答题11.70名学生参加体育比赛,短跑得奖的31人,投掷得奖的36人,弹跳得奖的29人,短跑与投掷二项均得奖的12人,跑、跳、投三项均得奖的有5人,只得弹跳奖的有7人,只得投掷奖的有15人.求(1)只得短跑奖的人数;(2)得二项奖的总人数;(3)一项奖均未得的人数.12.64人订A 、B 、C 三种杂志.订A 种杂志的28人,订B 种杂志的有41人,订C 种杂志的有20人, 订A 、B 两种杂志的有10人,订B 、C 两种杂志的有12人,订A 、C 两种杂志的有12人,问三种杂志都订的有多少人?13.求从1到1994中不能被5整除,也不能被6或7整除的自然数的个数.14.夏日的一天,有十个同学去吃冷饮.向服务员交出需要冷饮的统计,数字如下,有6个人要可可,有5个人要咖啡,有5个人要果汁,有3个人既要可可又要果汁,有一个人既要可可、咖啡又要了果汁.求证其中一定有一个人什么冷饮也没有要.———————————————答 案——————————————————————1. 127从图中可以看出:参加数学、作文竞赛的总人数为312+353-292=373(人) 从而可知这两科都没有参加的人数为500-373=127(人).2. 224从图可以看出,来诊病人总数为150+92-18=224(人).3. 10.75把两个正方形面积加起来得22+32=13,但其中多算了一块阴影部分的面积,这部分面积为 1.52=2.25(平方厘米),故两个正方形盖住的总面积是22+32-1.52=13-2.25=10.75(cm 2)4. 15内科 150人 外科92人18 人不超过30的3的倍数有10330=⎥⎦⎤⎢⎣⎡(个),不超过30的4的倍数有7430=⎥⎦⎤⎢⎣⎡-(个);不超过30的3⨯4=12的倍数有24330=⎥⎦⎤⎢⎣⎡⨯(个),因此不超过30的正整数中是3的倍数,或是4的倍数的数共有10+7-2=15(个).5. 41如图所示,易知总人数为(15+12-7)+21=41(人).6. 219由容斥原理知,盖住桌面的总面积为100+100+100-(20+45+31)+15=219(平方厘米).7. 23;22至少一科得100分的有17+13-7=23(人),两科都不得100分的有45-23=22(人).8. 333在1~1000的自然数中,2的倍数有50021000=⎥⎦⎤⎢⎣⎡(个),3的倍数有33331000=⎥⎦⎤⎢⎣⎡(个),2⨯3=6的倍数共有166321000=⎥⎦⎤⎢⎣⎡⨯(个),故是2或是3的倍数共有500+333-166=667(个),从而既不是2的倍数,又不是3的倍数的数共有1000-667=333(个).9. 28小于1000的自然数中,是完全平方数的有12、22、…,312共31个.其中12=13,82=43,272=93.又是完全立方数,故符合条件的数有31-3=28(个)10. 121由容斥原理知,或订“作文报”或订“数学报”或订“科学爱好者”的总人数为510+330+120-270+58=748(人)故三种报刊都没有订的人数为960-748=212(人).11. (1)如图,用矩形表示参赛的70个学生,而用三个圆表示分别在跑、 跳、投中得奖的人.数学 语文 7 17 13设x 为只得短跑奖的人数,y 为只在短跑和弹跳两项得奖的人数,z 为只在弹跑与投掷两项得奖的人数,u 为只在投掷和短跑两项得奖的人数.则有u =12-5=7(人),z =36-15-12=9(人),y =29-5-7=8(人),x =31-12-8=11(人).即只得短跑奖的有11人.(2)得二次奖的人数为y +z +u =8+9+7=24(人).(3)因至少得一次奖的人数为x +y +z +u +5+7+15=62(人),故一项奖均未得的人数为70-62=8(人).12. 设三种杂志均订的人数为x ,则有28+41+20-10-12-12+x =64,解得x =9,即三种杂志都订的有9人.13. 在1~1994中,能被5整除的个数为39851994=⎥⎦⎤⎢⎣⎡;能被6整除的个数为33261994=⎥⎦⎤⎢⎣⎡;能被7整除的个数为28471994=⎥⎦⎤⎢⎣⎡;能被5⨯6=30整除的个数为66301994=⎥⎦⎤⎢⎣⎡;能被5⨯7=35整除的数为56351994=⎥⎦⎤⎢⎣⎡;能被6⨯7=42整除的个数为47421994=⎥⎦⎤⎢⎣⎡;能被5⨯6⨯7=210整除的个数为92101994=⎥⎦⎤⎢⎣⎡. 根据容斥原理,1~1994中或能被5,或能被6,或能被7整除的数的个数为:(398+332+284)-(66+54+47)+9=854,从而不能被5整除,也不能被6或7整除的自然数的个数为1994-854=1140(个).14. 要了冷饮的总人数为6+5+5-3-2-3+1=9(人),但总人数为10人,故一定有一个人什么冷饮也没有要.AB C x。
小学奥数:容斥原理之重叠问题(二).专项练习及答案解析
1. 了解容斥原理二量重叠和三量重叠的内容;2. 掌握容斥原理的在组合计数等各个方面的应用.一、两量重叠问题 在一些计数问题中,经常遇到有关集合元素个数的计算.求两个集合并集的元素的个数,不能简单地把两个集合的元素个数相加,而要从两个集合个数之和中减去重复计算的元素个数,即减去交集的元素个数,用式子可表示成:A B A B A B =+-U I (其中符号“U ”读作“并”,相当于中文“和”或者“或”的意思;符号“I ”读作“交”,相当于中文“且”的意思.)则称这一公式为包含与排除原理,简称容斥原理.图示如下:A 表示小圆部分,B 表示大圆部分,C 表示大圆与小圆的公共部分,记为:A B I ,即阴影面积.图示如下:A 表示小圆部分,B 表示大圆部分,C 表示大圆与小圆的公共部分,记为:A B I ,即阴影面积.包含与排除原理告诉我们,要计算两个集合A B 、的并集A B U 的元素的个数,可分以下两步进行:第一步:分别计算集合A B 、的元素个数,然后加起来,即先求A B +(意思是把A B 、的一切元素都“包含”进来,加在一起);第二步:从上面的和中减去交集的元素个数,即减去C A B =I (意思是“排除”了重复计算的元素个数).二、三量重叠问题A 类、B 类与C 类元素个数的总和A =类元素的个数B +类元素个数C +类元素个数-既是A 类又是B 类的元素个数-既是B 类又是C 类的元素个数-既是A 类又是C 类的元素个数+同时是A 类、B 类、C 类的元素个数.用符号表示为:A B C A B C A B B C A C A B C =++---+U U I I I I I .图示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要点7-7-2.容斥原理之重叠问题(二)1.先包含——A B +重叠部分A B I 计算了2次,多加了1次;2.再排除——A B A B +-I把多加了1次的重叠部分A B I 减去.在解答有关包含排除问题时,我们常常利用圆圈图(韦恩图)来帮助分析思考.模块一、三量重叠问题【例 1】 一栋居民楼里的住户每户都订了2份不同的报纸。
第4讲 重叠问题(二)(解析)
TG(2)第四讲重叠问题(二)知识要点:重叠问题是数学上非常常见的一类数学问题,它要用到数学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理:容斥原理,即当两个(或多个)计数部分有重复包含时,为了不重复计数,应从他们的和中排除重复部分。
解决重叠问题时,必须从条件入手进行认真的分析,有时还要画图(韦恩图),借助图形进行思考,找出哪些是重叠的和重叠的次数,明确求的是哪一部分,从而找出解答方法。
当两个计数部分重叠时,可从它们的单项和中减去重叠的部分,得出总数。
1、二(1)班同学人人参加课外活动,有20人参加英语班,有26人参加电脑班,每人至少参加一项。
其中4人两个班都参加。
二(1)班一共有多少人?解析:(方法一)已知20人参加英语班,26人参加电脑班,一共有20+26=46(人)。
这46人中,有4人两班都参加。
也就是说这4人在英语班算了名额,在电脑班也算了名额,多算了一次。
所以,全班的人数应是46-4=42(人)。
-(人)。
(方法二)204+26=42-(人)。
(方法三)264+20=42练习1、为了迎接六一儿童节,学校组织了长跑和游泳两项比赛,每个人至少参加一个项目。
已知三年级(1)班的同学参加运动会的情况是:有25人参加长跑比赛,有22人参加游泳比赛,两项都报名的有10人,请问三年级(1)班共有多少同学参加运动会?+-=(人)解析:252210372、三年级有107个小朋友去春游,带矿泉水的有78人,带水果的有77人,每人至少带一种。
三年级既带矿泉水又带水果的小朋友有多少人?解析:787710748+-=人。
练习2、三年级(2)班有45个人参加运动会,参加长跑比赛的人有30人,参加跳高比赛的人有35人,已知每人至少参加一项,请问有几个小朋友即参加长跑比赛又参加跳高比赛。
解析:30354520+-=人。
3、在40人参加的采摘活动中,每人都有采到水果。
只采了樱桃的有18人,既采了樱桃又采了杏的有7人,问:只采了杏的有多少人?解析:4018715--=(人).练习3、学校乐器队按计划招收了41名新学员,每人都会一种乐器,会拉小提琴的有27人,会弹电子琴又会拉小提琴的有16人。
小学奥数之容斥原理
小学奥数之容斥原理容斥原理例1:给定长8厘米,宽6厘米的长方形和边长5厘米的正方形,求这两个图形覆盖桌面的面积。
分析与解:两个图形的重叠部分是一个直角三角形,可以用三种方法求出它的面积:方法一:方法二:方法三:最终答案为67平方厘米。
例2:六一班共有26名学生参加了无线电小组和航模小组,其中有17人参加了无线电小组,14人参加了航模小组,有多少人参加了两个小组?分析与解:如果直接将17人和14人相加,会把两个小组都参加的人算两次,因此需要用容斥原理来计算。
具体地,两个小组都参加的人数等于总人数减去只参加一个小组的人数:另一种方法是:最终答案为5人。
例3:六一班共有46名学生,其中19人会骑自行车,25人会游泳,7人既会骑车又会游泳,有多少人既不会骑自行车也不会游泳?分析与解:首先计算会骑车或会游泳的人数,然后减去既会骑车又会游泳的人数,就得到了既不会骑车也不会游泳的人数:最终答案为9人。
例4:某年级的课外小组分为美术、音乐、手工三个小组,参加美术小组有20人,参加音乐小组有24人,参加手工小组有31人,同时参加美术和音乐两个小组的有5人,同时参加音乐和手工两个小组的有6人,同时参加美术和手工两个小组的有7人,三个小组都参加的有3人,这个年级参加课外小组的同学共有多少人?分析与解:用容斥原理计算总人数,需要减去重复多余的部分。
具体地,先计算参加至少一个小组的人数,然后减去同时参加两个小组的人数,再加上同时参加三个小组的人数:最终答案为60人。
例5:某班有若干学生参加了短跑、投掷和跳远三项检测,其中有4人三项都未达到优秀,其他人至少有一项是优秀。
给定各项检测中达到优秀的人数,求全班人数。
分析与解:用容斥原理计算全班人数,需要减去三项都未达到优秀的人数。
具体地,先计算跑、跳、投至少有一项达到优秀的人数,然后加上三项都未达到优秀的人数:最终答案为42人。
例6:求分母为105的最简真分数的个数。
分析与解:分母为105的最简真分数,可以表示成$a/105$ 的形式,其中 $a$ 是比105小的正整数,且 $a$ 和105互质。
(奥数典型题)容斥原理--2024年六年级下册小升初数学思维拓展含答案
(奥数典型题)容斥原理--2024年六年级下册小升初数学思维拓展容斥原理【知识点归纳】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需要统计一些数量,在统计的过程中,往往会发现有些数量重复出现,为了使重复出现的部分不致被重复计算,人们研究出一种新的计数方法,既先不考虑重复的情况,把包含于某内容中的所有对象的数目先计算出来,然后再把计数时重复计算的数目排除出去,使计算的结果既无遗漏又无重复.这种计数方法称为包含排除法,也叫做容斥原理或重叠问题.一般方法:在解答有关包含排除问题时,我们常常利用圆圈图(韦恩图)来帮助分析思考.容斥原理1:两量重叠问题A类与B类元素个数的总和=A类元素的个数+B类元素个数﹣既是A类又是B类的元素个数用符号可表示成:A∪B=A+B﹣A∩B(其中符号“∪”读作“并”,相当于中文“和”或者“或”的意思,符号“∩”读作“交”,相当于中文“且”的意思).容斥原理2:三量重叠问题A类、B类与C类元素个数的总和=A类元素的个数+B类元素个数+C类元素个数﹣既是A类又是B类的元素个数﹣既是B类又是C类的元素个数﹣既是A类又是C类的元素个数+同时是A类、B类、C类的元素个数.用符号表示为:A∪B∪C=A+B+C﹣A∩B﹣B∩C﹣A∩C+A∩B∩C1.三年级共有80名同学参加书法兴趣小组和美术兴趣小组,其中参加书法组的有52人,参加美术组的有48人.那么,既参加书法组又参加美术组的有多少人?2.我们班参入调查了饭后吃水果情况:30人喜欢吃苹果,27人喜欢吃梨,10人两种都喜欢,问我们班有多少人?3.同学们收集图片.张明、李红、蔡正明、王丹、熊威、高伟、梅芳7个人收集了名山图片,吴凤、李红、王丹、戴月红、高伟这5人收集了河流图片,吴心怡、张冬、李可这3人收集了奥运图片.(1)收集名山图片和奥运图片的共有多少人?(2)收集名山图片和河流图片的共有多少人?4.在校运动会上,共有30人参加跳远和跳高。
参加跳远的有18人,参加跳高的有22人,既参加跳远又参加跳高的有多少人?5.三(1)班有48人,其中订《少年报》的有32人,订《数学报》的有38人,有25人两份报都订。
专题09重叠问题(解析)2
20222023学年小学三年级思维拓展举一反三精编讲义专题09 重叠问题知识精讲专题简析:三(1)班准备给参加班级绘画比赛的16位同学和参加朗读比赛的12位同学每人发一份纪念品,当中队长玲玲将28份纪念品发下去时,却多出5份,这是怎么回事?对了,因为有5位同学既参加了绘画比赛,又参加了朗读比赛,所以奖品就多出了5份。
数学中,我们将这样的问题称为重叠问题。
解答重叠问题要用到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原理——包含与排除原理,即当两个计数部分有重复包含时,为了不重复计数,应从它们的和中排除重复部分。
解答重叠问题的应用题,必须从条件入手进行认真的分析,有时还要画出图示,借助图形进行思考,找出哪些是重复的,重复了几次?明确求的是哪一部分,从而找出解答方法。
典例分析【典例分析01】六一儿童节,学校门口挂了一行彩旗。
小张从前数起,红旗是第8面;从后数起,红旗是第10面。
这行彩旗共多少面?【思路引导】根据题意,画出下图:8面10面面从图上可以看出,从前数起红旗是第8面,从后数起是第10面,这样红旗就数了两次,重复了一次,所以这行彩旗共有8+10-1=17面。
【典例分析02】同学们排队做操,每行人数同样多。
小明的位置从左数起是第4个,从右数起是第3个,从前数起是第5个,从后数起是第6个。
做操的同学共有多少个?【思路引导】根据题意,画出下图:由图可看出:小明的位置从左数第4个,右数第3个,说明横行有4+3-1=6个人;从前数第5个,从后数第6个,说明竖行有5+6-1=10人,所以做操的同学共有:6×10=60人。
【典例分析03】 把两块一样长的木板像下图这样钉在一起成了一块木板。
如果这块钉在一起的木板长120厘米,中间重叠部分是16厘米,这两块木板各长多少厘米?【思路引导】把等长的两块木板的一端钉起来,钉在一起的长度就是重叠部分,重叠的部分是16厘米,所以这两块木板的总长度是120+16=136厘米,每块木板的长度是136÷2=68厘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了解容斥原理二量重叠和三量重叠的内容;2. 掌握容斥原理的在组合计数等各个方面的应用.一、两量重叠问题 在一些计数问题中,经常遇到有关集合元素个数的计算.求两个集合并集的元素的个数,不能简单地把两个集合的元素个数相加,而要从两个集合个数之和中减去重复计算的元素个数,即减去交集的元素个数,用式子可表示成:A B A B A B =+-(其中符号“”读作“并”,相当于中文“和”或者“或”的意思;符号“”读作“交”,相当于中文“且”的意思.)则称这一公式为包含与排除原理,简称容斥原理.图示如下:A 表示小圆部分,B 表示大圆部分,C 表示大圆与小圆的公共部分,记为:A B ,即阴影面积.图示如下:A 表示小圆部分,B 表示大圆部分,C 表示大圆与小圆的公共部分,记为:A B ,即阴影面积.包含与排除原理告诉我们,要计算两个集合A B 、的并集A B 的元素的个数,可分以下两步进行:第一步:分别计算集合A B 、的元素个数,然后加起来,即先求A B +(意思是把A B 、的一切元素都“包含”进来,加在一起);第二步:从上面的和中减去交集的元素个数,即减去C A B =(意思是“排除”了重复计算的元素个数).二、三量重叠问题A 类、B 类与C 类元素个数的总和A =类元素的个数B +类元素个数C +类元素个数-既是A 类又是B 类的元素个数-既是B 类又是C 类的元素个数-既是A 类又是C 类的元素个数+同时是A 类、B 类、C 类的元素个数.用符号表示为:A B C A B C A B B C A C A B C =++---+.图示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要点7-7-2.容斥原理之重叠问题(二)1.先包含——A B + 重叠部分A B 计算了2次,多加了1次; 2.再排除——A B A B +- 把多加了1次的重叠部分A B 减去.在解答有关包含排除问题时,我们常常利用圆圈图(韦恩图)来帮助分析思考.模块一、三量重叠问题【例 1】 一栋居民楼里的住户每户都订了2份不同的报纸。
如果该居民楼的住户只订了甲、乙、丙三种报纸,其中甲报30份,乙报34份,丙报40份,那么既订乙报又订丙报的有___________户。
【考点】三量重叠问题 【难度】3星 【题型】填空【关键词】希望杯,4年级,1试【解析】 总共有(30+34+40)÷2=52户居民,订丙和乙的有52-30=22户。
【答案】22户【例 2】 某班学生手中分别拿红、黄、蓝三种颜色的小旗,已知手中有红旗的共有34人,手中有黄旗的共有26人,手中有蓝旗的共有18人.其中手中有红、黄、蓝三种小旗的有6人.而手中只有红、黄两种小旗的有9人,手中只有黄、蓝两种小旗的有4人,手中只有红、蓝两种小旗的有3人,那么这个班共有多少人?【考点】三量重叠问题 【难度】3星 【题型】解答CB A【解析】 如图,用A 圆表示手中有红旗的,B 圆表示手中有黄旗的,C 圆表示手中有蓝旗的.如果用手中有红旗的、有黄旗的与有蓝旗的相加,发现手中只有红、黄两种小旗的各重复计算了一次,应减去,手中有三种颜色小旗的重复计算了二次,也应减去,那么,全班人数为:342618943++-++-()() 6250⨯=(人).【答案】50人【巩固】 某班有42人,其中26人爱打篮球,17人爱打排球,19人爱踢足球,9人既爱打篮球又爱踢足球,4人既爱打排球又爱踢足球,没有一个人三种球都爱好,也没有一个人三种球都不爱好.问:既爱打篮球又爱打排球的有几人?【考点】三量重叠问题 【难度】3星 【题型】解答【解析】 由于全班42人没有一个人三种球都不爱好,所以全班至少爱好一种球的有42例题精讲图中小圆表示A 的元素的个数,中圆表示B 的元素的个数,大圆表示C 的元素的个数.1.先包含:A B C ++ 重叠部分A B 、B C 、C A 重叠了2次,多加了1次. 2.再排除:A B C A B B C A C ++--- 重叠部分A B C 重叠了3次,但是在进行A B C ++- A B B C A C --计算时都被减掉了. 3.再包含:A B C A B B C A C A B C ++---+.人.根据包含排除法,4226171994=++-++()(既爱打篮球又爱打排球的人数0+),得到既爱打篮球又爱打排球的人数为:49427-=(人).【答案】7人【例 3】四年级一班有46名学生参加3项课外活动.其中有24人参加了数学小组,20人参加了语文小组,参加文艺小组的人数是既参加数学小组也参加文艺小组人数的3.5倍,又是3项活动都参加人数的7倍,既参加文艺小组也参加语文小组的人数相当于3项都参加的人数的2倍,既参加数学小组又参加语文小组的有10人.求参加文艺小组的人数.【考点】三量重叠问题【难度】3星【题型】解答【解析】设参加数学小组的学生组成集合A ,参加语文小组的学生组成集合B,参加文艺小组的学生组成集合G.三者都参加的学生有z人.有A B C=46,A=24,B=20,C=3.5,A C=7A B C,B C=2A B C,A B=10.因为A B C A B C A B A C B C A B C=++---+,所以46=24+20+7x-10-2x-2x+x,解得x=3,即三者的都参加的有3人.那么参加文艺小组的有3⨯7=21人.【答案】21人【巩固】五年级三班学生参加课外兴趣小组,每人至少参加一项.其中有25人参加自然兴趣小组,35人参加美术兴趣小组,27人参加语文兴趣小组,参加语文同时又参加美术兴趣小组的有12人,参加自然同时又参加美术兴趣小组的有8人,参加自然同时又参加语文兴趣小组的有9人,语文、美术、自然3科兴趣小组都参加的有4人.求这个班的学生人数.【考点】三量重叠问题【难度】3星【题型】解答C语文B美术A自然【解析】设参加自然兴趣小组的人组成集合A,参加美术兴趣小组的人组成集合日,参加语文兴趣小组的人组成集合C.A=25,B=35,C =27,B C=12,A B =8,A C=9,A B C=4.A B C=A B C A B A C B C A B C++---+.所以,这个班中至少参加一项活动的人有25+35+27-12-8-9+4=62,而这个班每人至少参加一项.即这个班有62人.【答案】62人【巩固】光明小学组织棋类比赛,分成围棋、中国象棋和国际象棋三个组进行,参加围棋比赛的有42人,参加中国象棋比赛的有55人,参加国际象棋比赛的有33人,同时参加了围棋和中国象棋比赛的有18人,同时参加了围棋和国际象棋比赛的有10人,同时参加了中国象棋和国际象棋比赛的有9人,其中三种棋赛都参加的有5人,问参加棋类比赛的共有多少人?【考点】三量重叠问题【难度】3星【题型】解答【解析】根据包含排除法,先把参加围棋比赛的42人,参加中国象棋比赛的55人与参加国际象棋比赛的33人加起来,共是425533130++=人.把重复加一遍同时参加围棋和中国象棋的18人,同时参加围棋和国际象棋的10人与同时参加中国象棋和国际象棋的9人减去,但是,同时参加了三种棋赛的5人被加了3次,又被减了3次,其实并未计算在内,应当补上,实际上参加棋类比赛的共有:-+++=()(人).130********或者根据学过的公式:A B C A B C A B B C A C A B C=++---+,参加棋类比赛的总人数为:42553318109598++---+=(人).【答案】98人【例 4】新年联欢会上,共有90人参加了跳舞、合唱、演奏三种节目的演出.如果只参加跳舞的人数三倍于只参加合唱的人数;同时参加三种节目的人比只参加合唱的人少7人;只参加演奏的比同时参加演奏、跳舞但没有参加合唱的人多4人;50人没有参加演奏;10人同时参加了跳舞和合唱但没有参加演奏;40人参加了合唱;那么,同时参加了演奏、合唱但没有参加跳舞的有________人.【考点】三量重叠问题【难度】3星【题型】填空【关键词】西城实验【解析】设只参加合唱的有x人,那么只参加跳舞的人数为3x,由50人没有参加演奏、10人同时参加了跳舞和合唱但没有参加演奏,得到只参加合唱的和只参加跳舞的人数和为501040x=,所以只参加合唱的有10人,那么只+=,得10-=人,即340x x参加跳舞的人数为30人,又由“同时参加三种节目的人比只参加合唱的人少7人”,得到同时参加三项的有3人,所以参加了合唱的人中“同时参加了演奏、合唱但没有参加跳舞的”有:401010317---=人.【答案】17人【巩固】六年级100名同学,每人至少爱好体育、文艺和科学三项中的一项.其中,爱好体育的55人,爱好文艺的56人,爱好科学的51人,三项都爱好的15人,只爱好体育和科学的4人,只爱好体育和文艺的17人.问:有多少人只爱好科学和文艺两项?只爱好体育的有多少人?【考点】三量重叠问题【难度】3星【题型】解答【解析】只是A类和B类的元素个数,有别于容斥原理Ⅱ中的既是A类又是B类的元数个数.依题意,画图如下.设只爱好科学和文艺两项的有x人.由容斥原理,列方程得55565117154151515100()()()x++-+-+-++=即555651174152100++----⨯=x111100-=x---=(人).11x=只爱好体育的有:551715419【答案】11人只爱好科学和文艺,19人只爱好体育。
【例 5】在某个风和日丽的日子,10个同学相约去野餐,每个人都带了吃的,其中6个人带了汉堡,6个人带了鸡腿,4个人带了芝士蛋糕,有3个人既带了汉堡又带了鸡腿,1个人既带了鸡腿又带了芝士蛋糕.2个人既带了汉堡又带了芝土蛋糕.问:⑴三种都带了的有几人?⑵只带了一种的有几个?【考点】三量重叠问题【难度】4星【题型】解答ABC【解析】如图,用A圆表示带汉堡的人,B圆表示带鸡腿的人,C圆表示带芝士蛋糕的人.⑴根据包含排除法,总人数=(带汉堡的人数+带鸡腿的人数+带芝士蛋糕的人数-)(带汉堡、鸡腿的人数+带汉堡、芝士蛋糕的人数+带鸡腿、芝士蛋糕的人数+)三种都带了的人数,即10664321()()三种都带了的人数,得三种都带了的人数为:-++-+++-=(人).10100⑵求只带一种的人数,只需从10人中减去带了两种的人数,即103214-++=()(人).只带了一种的有4人.【答案】(1)0人,(2)4人【巩固】盛夏的一天,有10个同学去冷饮店,向服务员交了一份需要冷饮的统计表:要可乐、雪碧、橙汁的各有5人;可乐、雪碧都要的有3人;可乐、橙汁都要的有2人;雪碧、橙汁都要的有2人;三样都要的只有1人,证明其中一定有1人这三种饮料都没有要.【考点】三量重叠问题【难度】4星【题型】解答【解析】略【答案】根据根据包含排除法,至少要了一种饮料的人数=(要可乐的人数+要雪碧的人数+要橙汁的人数)-(要可乐、雪碧的人数+要可乐、橙汁的人数+要雪碧、橙汁的人数)+三种都要的人数,即至少要了一种饮料的人数为:-=(人),所以其中有1人这三种饮料都没()()(人).109155532219++-+++=有要.【例 6】全班有25个学生,其中17人会骑自行车,13人会游泳,8人会滑冰,这三个运动项目没有人全会,至少会这三项运动之一的学生数学成绩都及格了,但又都不是优秀.若全班有6个人数学不及格,那么,⑴数学成绩优秀的有几个学生?⑵有几个人既会游泳,又会滑冰?【考点】三量重叠问题【难度】4星【题型】解答【解析】⑴有6个数学不及格,那么及格的有:25619-=(人),即最多不会超过19人会这三项运动之一.而又因为没人全会这三项运动,那么,最少也会有:17138219()(人)至少会这三项运动之一.于是,至少会三项运动之一的只++÷=能是19人,而这19人又不是优秀,说明全班25人中除了19人外,剩下的6名不及格,所以没有数学成绩优秀的.⑵上面分析可知,及格的19人中,每人都会两项运动:会骑车的一定有一部分会游泳,一部分会滑冰;会游泳的人中若不会骑车就一定会滑冰,而会滑冰的人中若不会骑车就一定会游泳,但既会游泳又会滑冰的人一定不会骑自行车.所以,全班有19172-=(人)既会游泳又会滑冰.【答案】(1)0人,(2)2人【巩固】五年级一班共有36人,每人参加一个兴趣小组,共有A、B、C、D、E五个小组,若参加A组的有15人,参加B组的人数仅次于A组,参加C组、D组的人数相同,参加E组的人数最少,只有4人.那么,参加B组的有_______人.【考点】三量重叠问题【难度】4星【题型】填空【解析】参加B,C,D三组的总人数是3615417--=(人),C,D每组至少5人,当C,--=(人).D每组6人时,B组为5人,不符合题意,所以参加B组的有17557【答案】7人【例 7】五一班有28位同学,每人至少参加数学、语文、自然课外小组中的一个.其中仅参加数学与语文小组的人数等于仅参加数学小组的人数,没有同学仅参加语文或仅参加自然小组,恰有6个同学参加数学与自然小组但不参加语文小组,仅参加语文与自然小组的人数是3个小组全参加的人数的5倍,并且知道3个小组全参加的人数是一个不为0的偶数,那么仅参加数学和语文小组的人有多少人?【考点】三量重叠问题【难度】4星【题型】解答【解析】参加3个小组的人数是一个不为0的偶数,如果该数大于或等于4,那么仅参加语文与自然小组的人数则大于等于20,而仅参加数学与自然小组的人有6个,这样至少应有30人,与题意矛盾,所以参加3个小组的人数为2.仅参加语文与自然小组的人数为10,于是仅参加语文与自然、仅参加数学与自然和参加3个小组的人数一共是18人,剩下的10人是仅参加数学与语文以及仅参加数学的.由于这两个人数相等,所以仅参加数学和语文小组的有5人.【答案】5人【例 8】 在一个自助果园里,只摘山莓者两倍于只摘李子者;摘了草莓、山莓和李子的人数比只摘李子的人数多3个;只摘草莓者比摘了山莓和草莓但没有摘李子者多4人;50个人没有摘草莓;11个人摘了山莓和李子但没有摘草莓;总共有60人摘了李子.如果参与采摘水果的总人数是100,你能回答下列问题吗?① 有 人摘了山莓;② 有 人同时摘了三种水果;③ 有 人只摘了山莓;④ 有 人摘了李子和草莓,而没有摘山莓;⑤ 有 人只摘了草莓.草莓李子山莓GF EDC B A【考点】三量重叠问题 【难度】3星 【题型】填空【解析】 如图,根据题意有2A C =3G C -=4B E -=50A D C ++=11D =60C D F G +++=40A B E ++=代入求解:26A =,9B =,13C =,11D =,5E =,20F =,16G =所以①有261151658A D E G +++=+++=(人)摘了山莓;②有16人同时摘了三种水果;③有26人只摘了山莓;④有20人摘了李子和草莓,而没有摘山莓;⑤有9人只摘了草莓.【答案】①有58(人)摘了山莓;②有16人同时摘了三种水果;③有26人只摘了山莓;④有20人摘了李子和草莓,而没有摘山莓;⑤有9人只摘了草莓.【例 9】 某学校派出若干名学生参加体育竞技比赛,比赛一共只有三个项目,已知参加长跑、跳高、标枪三个项目的人数分别为10、15、20人,长跑、跳高、标枪每一项的的参加选手中人中都有五分之一的人还参加了别的比赛项目,求这所学校一共派出多少人参加比赛?科学51人文艺56人17154体育55人x【考点】三量重叠问题 【难度】4星 【题型】解答【解析】 由条件可知,参加长跑的人中有2人参加其它项目,参加跳高的人中有3人参加其它项目,参加标枪的人中有4人还参加别的项目,假设只参加长跑和跳高的人数为x ,只参加长跑和标枪的人数为y ,只参加标枪和跳高的有z 人,三项都参加的有n人.那么有以下方程组:由条件可知,参加长跑的人中有2人参加其它项目,参加跳高的人中有3人参加其它项目,参加标枪的人中有4人还参加别的项目,假设只参加长跑和跳高的人数为x ,只参加长跑和标枪的人数为y ,只参加标枪和跳高的有z 人,三项都参加的有n 人.那么有以下方程组:23 4x y n x z n z y n ++=⎧⎪++=⎨⎪++=⎩ 将3条等式相加则有2(x +y +z )+3n =9,由这个等式可以得到,n 必须是奇数,所以,n 只能是1或3、5、7……,如果n ≥3时x 、y 、z 中会出现负数.所以n =1,这样可以求得x =0,y =1,z =2.由此可得到这个学校一共派出了10+15+20-0-1-2-2×1=40人.将3条等式相加则有2(x +y +z )+3n =9,由这个等式可以得到,n 必须是奇数,所以,n 只能是1或3、5、7……,如果n ≥3时x 、y 、z 中会出现负数.所以n =1,这样可以求得x =0,y =1,z =2.由此可得到这个学校一共派出了10+15+20-0-1-2-2×1=40人.【答案】40人模块二、四个量的重叠问题【例 10】 养牛场有2007头黄牛和水牛,其中母牛1105头,黄牛1506头,公水牛200头,那么母黄牛有 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