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文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元祐六年(1091),再度被召入朝,任吏部尚 书(7个月)。不久,又改任颍州(今安徽阜阳)。 刚到此地,正遇久雪成灾,百姓饥寒。他四处联 络,开仓救民。并将酒坊的炭柴,发给灾民取暖。
元祐七年(1092)二月改任扬州。九月又被
召回京城,任兵部尚书(1个月)兼侍读。继任 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礼部尚书(9个月)。
东 坡 文 化
罗 智 敏


学习东坡文化,基于两个目的:
一是熟知东坡影响
东坡是雄视百代的全才,唐宋八家的俊才。 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晓畅,与韩愈媲美;其诗 清新瑰丽,自然天成,与陆游齐名;其词意境开 阔,豪迈奔放,与稼轩并称;其字敦厚飘逸,风 神秀伟,与王(羲之)颜(真卿)并列。 余秋雨认为:“是黄州成全了东坡”。东坡 通过在黄州的历练,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人民所崇 拜的“历史文化名人”和 “千年世界英雄”。


东坡自幼从母习读,立志要做东汉 名士范滂式的人物。
书联明志:
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他自幼就心高志大,要成为一个有学 识、有气节、有作为的文化人。


思想体系:一个复杂的、矛盾的多元体。 其内核:集儒、释、道于一体。 政治主张:强国富民。 思想方法:一切从实际出发,力图求真务实。 并积极地践行分析问题要综合,判断问题要客 观,解决问题要公正。不愧为是“具有现代精
两赋相较,文体一致,内容各异:
前赋重绘秋色;后赋重染冬景。
前赋实写主客问答;后赋虚写道士化鹤。 前赋是通过对话,抒发感慨,托物言志;
后赋是通过叙事,表达情怀,寓情于事。
《念奴娇 · 赤壁怀古》共99字,写于1082年七月。 上阙首句,从滚滚长江东流去,席卷千古风流 入笔。给人以上下几千年,纵横几万里的时空感觉。 “乱石”三句,集中写赤壁景物,陡峭的山崖, 直插云霄;汹涌的波涛,拍打江岸;奔腾的雪浪, 万千层迭。 “江山如画”句,表明锦绣河山,必然孕育出 无数英雄。 可见上阙重在写景,将时空缩小在三国时代的 英雄身上。
下阙“遥想”等六句,集中塑造周瑜的形象。 作者从不同的角度,选取富有人物特征(如羽扇、 纶巾)的物貌来刻画人物形象。使人物有血有肉, 活灵活现,真真切切,实实在在。
“谈笑间”一句,突出火攻水战的特点。
“故国神游”后的几句,表达作者内心深处对 早生华发,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哀叹。 只得将一樽浊酒,洒向江月作罢。此句作结, 显得低沉,表明他谪居的无奈,失意的无奈。
神宗元丰二年(1079),改任湖州(今浙江 湖州吴兴)知州。就在他到任三个月后,因举国 震惊的“乌台诗案”而被捕入狱。
所谓“乌台诗案”,实际是政治迫害。“乌台”即 御史台。由于当时支持新法的李定(御史中丞)、 何正臣(监察御史)等人,在东坡《湖州谢表》中 找出“新进”(“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 “生事”(“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等字眼, 横加指责。御史们众口一词,连章弹劾。神宗只好 下令御史台派人将东坡拘捕入狱待审。 后因曹太后(仁宗之后)劝神宗不要因“小过” 而“毁人才”。才于当年十二月二十八日把东坡贬 为“检校水部员外郎黄州团练副使,本州安臵,不 得签书公事。”
神宗元丰三年(1080)二月一日,来到黄州。
先落居定惠院。次年,因食不果腹,由好友马正
卿出面,请求州府拨给他几十亩荒芜营地,由他 耕种,借以度日。并在此搭建雪堂,躬耕东坡, 由此自号“东坡居士”。 元丰七年(1084)元月,神宗以“人才实难、 不忍终弃”之心,改为汝州(今河南汝州)团练
副使。东坡于当年四月七日离开黄州。
现代文化,是在现代物质和现代文明的基础上, 升华出来的精神与意识的结晶。是心灵的明灯。 总之,文化是一种情怀,文化是一种智慧;文 化是一种力量(软实力),文化是一种影响。依此 类推,就不难理解东坡文化了。这里所讲的是狭义 的东坡文化,仅指苏轼在谪居黄州,号东坡居士后, 这一时段所创作的文学艺术。



他自己用诗作过小结:“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一是黄州救婴 二是惠州修桥
三是儋州兴学
他的功业,远不止这些。远不在于为民作了多少 件实事、好事。而在于他身处逆境,超然豁达,且自 强不息;在于他穷困潦倒,淡然处之,且忧国忧民。 这是他人生价值的终极体现,也是他思想境界升华到 极致的表现。他是一个以忧国忧民为己任的好干部。
总之,前赋内容,彰显了作者旷达的胸境, 乐观的情怀。表明作者超然物外,随缘自适的 失意不失志的心态。不失为历代推崇的千古名 篇。
后赤壁赋
文中木枯石瘦,山高月小,断岸千尺;江流有声,风起水涌, 山鸣谷应。用词十分准确、形象。还极力渲染阴森、险峻、萧条、 凄凉的氛围。如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栖鹘危巢, 冯夷幽宫;草木震动,划然长啸,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孤鹤东 来,戛然长鸣等等。东坡借景抒怀,溶情于景。再现其面临的政 治险境,表达其无奈、孤寂、凄凉的心绪。
神的古人”。


这些执政理念,都不同程度地表现在他对熙宁新 政(王安石变法)的态度上。对王安石变法,他既不 全面支持,也不全盘否定,是持中立态度的。 他还坚持一切从国家利益出发;一切从维护民众 利益出发。变法不能操之过急,变法要先“固本”强 民。 这就决定了他必然卷进“党争”的政治漩涡中, 是“党争”,决定了他的政治生命;是“党争”,决 定了他的理想实现;是“党争”,决定了他的坎坷经 历;是“党争”,影响了他的一生功业。
二是弘扬东坡文化
按照十七届六中全会的精神,繁荣 文化事业,提升文化品位,发展文化产
业,实现文化强国。
作为机关干部,必须学好东坡文化, 大力弘扬东坡文化,更好地促进精神文
明建设再攀新高峰。
東 坡
苏东坡,名轼,字子瞻, 小名和仲。祖籍河北栾城。 北宋仁宗景祐三年(1036) 十二月十九日,出生于四川 眉州眉山县。这里山川锦绣, 宜居宜业。其远祖苏份(苏 味道的次子)迁居于此。其 家庭并非官宦之家,而是文 学世家(门前万杆竹,堂上 四库书)。远祖苏味道,九 岁能文。祖父苏序,知书识 理。父亲苏洵,虽少不好学, 但大器晚成。学富五车,下 笔成文。
绍圣四年(1097)四月,再贬为琼州(今海南
琼山)别驾,昌化(今儋州市中和镇)军安臵。 当时昌化,地僻人穷。人不知诗、书为何物。 东坡在“无歌管楼台以寄兴,少骚人墨客之交流” 的困境中,兴办学校(儋州学府),教化儋民,以致
学风大盛。
据《琼台记事录》载:“讲学明道,教化日兴, 琼台人文之盛,实自公(东坡)启之。”
年(1071)升迁太常博士(掌宗教礼仪的官员),摄
(代理)开封府推官。此时,王安石己推行新法。东 坡极论新法不便。并上万言书,指责新法是“急功近
利”。要求神宗“结人心”(顺从民意),“厚风俗”
(尊重民风),“存纪纲”(坚持法度)。这些议论 虽偏向保守,但也有其积极的、合理的因素。却遭朝
廷拒绝。为此,东坡感到生存压力,请求外任。
第三段写主客问答之妙。借孟德横槊赋诗,不可一 世之题发挥,感叹人生苦短,宇宙无穷。
第四段写主答哲理之深。作者以“水”、“月”为例, 前《赤壁赋》 阐明“变”与”不变”之理;又以“风”、“月”相喻, 阐清“取”与“不取”之利。
第五段写更酌相枕之趣。主客转悲为喜,酒酣相 枕而卧。却不知东方既白。意趣盎然,余味无穷。
人格尊严,备受推崇。
仕途坎坷,三起三落; 走马换岗,屡遭贬谪;
宦海沉浮,不畏险阻。
启迪
富贵不淫,忠心报国,致君尧舜;
贫贱不移,全力助民,匡时济世; 祸难不惧,热爱生活,笑对人生。

何为文化?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
据《大英百科全书》统计,世界上正式出版
物中,给文化下的定义竟有160种之多。
元符三年(1100),哲宗病逝,徽宗即位。向 太后临朝听政,旧派人物又一度上台执政。五月, 朝廷下令,将他调至廉州(今广西合浦)安臵。八
月,改任舒州(今安庆)团练副使,永州(湖南零
陵)安臵。十一月大赦,复任朝奉郎。
在北归途中,于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七
月二十八日病死于常州。时年六十六岁。幼子苏过 将他遗体葬于今河南平顶山市郏县的小峨眉山。
在我国,“文化”一词最早在两汉时期就开
始使用。当下所说的“文化”概念,则是19世纪
末,从日文中转译过来的。其内涵同样有加工、 修养、礼貌、知识、文化程度等。
“文化”有广义、狭义之分:
广义的“文化”,涵盖人类的一切生产、生活活动。 狭义的“文化”,仅限于文字、文学、思想、教育、
科技、书画艺术、学术研究等。
总之,该词格调清新,结构严谨,境界
宏大,气势磅礴。词中涌动着豪迈奔放的激 情;展示着开朗豁达的胸襟;突现出豪放浪 漫的风格。不失为千古绝唱,东坡力作。 如俞文豹的《吹剑录》所言:须“关西 大汉,手持铜琵琶,铁绰板”引吭高歌。
《黄州寒食帖》
《黄州寒食帖》源于他的《寒食雨》诗,同样创 作于元丰五年(1082)三月。五言二首,共120字。
嘉佑八年(1063)三月,仁宗崩,英宗即
位。转任大理寺丞。次年,英宗治平元年 (1064)再转殿中丞。 英宗治平三年(1065)五月,结发之妻王弗 病逝于京城。 次年(1066)四月,其父苏洵也病丧京都。 东坡谢绝一切馈赠,由汴入淮,溯大江,扶柩入
川。再度丁忧三年。
神宗熙宁元年(1068年)七月,丧满入京。在诰 院当判官兼祠部(礼部的下设机构)员外郎。熙宁四
(春)涝。灾民四起,饿殍遍野。百姓呼号,民不聊 生。东坡见状,坐立不安。停修官舍,筹集钱粮。全
力以赴,赈济灾民。并反复上奏,力陈灾情,要求朝
廷,免除积欠,调粮救民。 不仅如此,巷尾街头,设臵粥棚,就地救人。还 捐黄金(50两),开办药坊,便民就医。 除此之外,还通六井,引水入户。疏浚西湖,建 堤植柳。至今,给游人留下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苏 堤春晓”。
仁宗嘉祐元年(1056)三月,东坡偕弟随父进 京应试。当年秋天,东坡兄弟二人参加了开封府在
景德寺举行的乡试,东坡名列第二。
次年(1057)兄弟二人又参加由礼部侍郎欧阳 修主持的全国贡举考试,其文《刑赏忠厚之至论》 点为第二名。 同年,东坡又顺利通过殿试第二名(榜眼)。
本应入朝为官,但其母病丧,回眉山丁忧三年。
嘉佑六年(1061)八月皇上“制科”(皇上
为遴选特殊人才而开设的科目)考试,本次题目
为皇上亲定《直言极谏科》。他以“文义粲然”
的《御试制科策》考取第三名(自宋以来,制策 考取第三名的只有吴育和东坡两人)。 遂受任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今陕西凤翔) 判官。上任后,注重民情,实地查访,抗旱防涝,
兴办农桑,深得民心。

东坡的文学成就远胜于其政治成Hale Waihona Puke Baidu。尤其是 在谪居黄州的第三年(1082)中,两赋、一词、一 帖相继问世。形成了他在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地
位。
前《赤壁赋》,五段,共537字。
后《赤壁赋》,三段,共357字。
前赤壁赋
第一段写秋夜泛舟之游。开头点明:时间、地点、 人物。接着描摹景色,最后写感受。
第二段写饮酒放歌之情。先写扣弦而歌之乐,后写 前《赤壁赋》 箫声如泣之悲。
元祐八年(1093)八月东坡被贬为定州(今 河北定州)知府。 绍圣元年(1094)以承议郎任英州(今广东 英德)知州。这年六月,把他降为宁远军节度副 使,惠州安臵。 十月二日到达惠州。在惠州谪居两年零七个 月,除创作了近500首(篇)诗文外。还在城东江 水汇合处,用40只小船建浮桥,方便过往行人。 桥搭成后,“往来无晨夜,醉病休扶携”。百姓 “杀尽西村鸡,三日饮不散”以示祝贺。还建军营 三百间,消除军队散居和扰民现象。
元丰八年(1085)三月,神宗病逝,哲宗 即位。五月,受命知登州(今山东蓬莱)。刚
到此地五天,召其入京。任礼部郎中。
哲宗元祐元年(1086)升任中书舍人,翰 林学士,知制诰(皇帝秘书),充任侍读。
元祐四年(1089),因司马光执政,一概废除新 法,东坡有异议。朝中“党争”,再度兴起,便复请
外任。再度出任杭州知州。刚到杭州,正遇(冬)旱
十一月出任杭州通判。在杭期间,他抗击蝗灾, 赈济饥民,兴修水利,公断积案,深得民心。
熙宁七年(1074),改为密州(今山东诸
城)知州。在此两年时光,治理蝗(火烧、土 埋)盗(首恶严办)两灾,确保一方平安。
熙宁九年(1076),又调任徐州知州。次年 五月到任,八月大水,在洪峰高出徐州城墙一丈 多的情况下,他镇定自若,募集兵民,筑堤防涝。 并身先士卒,奋力抢险,确保徐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