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学化教育现象纪实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及对策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及对策近年来,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日益严重,很多幼儿园开始注重学习成绩和考试成绩,而忽略了幼儿园教育应有的特点和宗旨。
这种现象不仅影响了幼儿园教育的质量,也对孩子们的身心健康产生了负面影响。
有必要对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进行深入分析,并采取相应的对策。
1.学习内容过于单一传统的幼儿园教育注重启蒙教育和生活技能的培养,但是现在很多幼儿园过度强调语数英等学科的学习,导致幼儿们的学习内容过于单一,缺乏多元化的教育。
2.强化笃学的氛围过分强调学习成绩和考试成绩会造成幼儿园教育中的“竞争”氛围,导致幼儿之间产生攀比和排斥,削弱了幼儿们的团结和友爱精神。
3.过早引入“小学”教育模式很多幼儿园大班孩子就开始学习小学的课程和模式,这不仅违背了幼儿园教育的特点和宗旨,也对孩子们的身心健康产生了负面影响。
二、应对策略1. 建设符合幼儿认知规律的教育内容幼儿阶段是孩子们接受教育的起点,幼儿园教育应该符合幼儿的认知规律和生理特点,引导幼儿通过游戏活动、手工制作等方式进行多元化的教育。
2. 培养良好的集体氛围幼儿园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孩子们的团结和友爱精神,促进孩子们良好的集体氛围,可以组织一些小团体活动、联欢会等,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在学中玩。
3. 建立科学的教育评价体系幼儿园教育的评价体系应该注重全面发展,不能只看重学习成绩和考试成绩,应该从幼儿的个性发展、适应社会发展等多个方面进行考评,形成科学的评价体系。
4. 引导家长正确对待幼儿园教育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形成离不开家长的误解和盲目追求,所以需要引导家长正确对待幼儿园教育,让他们明白幼儿园教育的真正意义和宗旨。
5. 加强教师培训及管理教师是幼儿园教育的灵魂,他们的教学理念和方式对幼儿园教育的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需要加强教师的培训和管理,确保教师们了解和遵守幼儿园教育的宗旨和特点,做到因材施教,培养幼儿的全面发展。
三、结语在当今社会,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已经成为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影响了幼儿园教育的质量和孩子们的身心健康。
幼儿教育小学化的现象及对策
幼儿教育小学化的现象及对策随着社会的发展,幼儿教育日益受到重视,幼儿园逐渐成为孩子们成长的重要阶段。
然而,近年来出现了一种现象,即幼儿教育小学化。
这种现象指的是幼儿园过多地强调学习内容,让幼儿学习过多的知识和技能,以快速提前适应小学的学习环境和要求。
本文将探讨幼儿教育小学化的现象,分析其原因,并提出一些应对策略。
一、幼儿教育小学化的现象幼儿教育小学化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过早引入学习压力:幼儿园提前引入小学阶段的学习内容,让孩子们面临过早的学习压力,无法享受到自由游戏和探索的乐趣。
2. 过度强调学科知识:幼儿园过度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忽视了身体素质、情感认知、社交能力等综合素养的培养。
3. 预备小学考试培训:一些幼儿园为了应对小学入学考试的竞争,开始进行预备小学考试培训,给幼儿增加了过重的学习负担。
4. 学习方式单一:幼儿园放弃了本应关注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过多地以传统的教师讲授为主,忽视了幼儿的主动性和兴趣。
二、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原因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的出现有以下几个原因:1. 教育观念的误导:部分家长和教育者认为越早接触学科知识,就能在学习上占据优势,从而导致了过早引入小学学习内容。
2. 小学升学压力的影响:小学入学竞争激烈,一些家长为了让孩子从小适应小学的学习要求,提前在幼儿园进行学习准备。
3. 教育资源分配不均:部分地区的教育资源有限,幼儿园为了在竞争中脱颖而出,选择提前引入学习内容,以吸引更多家长的选择。
三、应对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对策为了解决幼儿教育小学化的问题,我们应采取以下对策:1. 重视幼儿身心发展:幼儿园应该坚持以幼儿的身心发展为重点,注重培养幼儿自主学习和探索的能力,提供多样化的游戏和活动。
2. 打造和谐的学习环境:幼儿园应创造和谐、温馨的学习环境,注重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鼓励幼儿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3. 平衡学科和素养教育:幼儿园要恰当安排学科内容和综合素养的培养,注重培养幼儿的创造力、思维能力和艺术欣赏能力。
小学化倾向的几个案例及危害(范文三篇)
小学化倾向的几个案例及危害范文一(一)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具体表现:1、教学组织形式小学化我国的学校教育以班级集体授课制为主,很多幼儿园让小朋友小手背后,上课不许说话,认真听讲等统一要求多,自由活动少。
单调的集体授课,使幼儿坐听多,活动少。
教学组织形式趋向小学化。
2、教学内容小学化在教育内容上重视智力教育,轻视品德、艺术等教育活动。
当前的幼儿教育存在明显的单一化、片面化的倾向,如许多幼儿园无视幼儿的发展水平,把小学的内容提前到幼儿园学习开设写字、拼音、算术、英语等课程。
不注重兴趣培养,只要求学习结果—学会了多少。
走进了“幼小衔接”误区,提前教给小学知识,提前要求幼儿掌握小学必需的语言、运算知识与技能。
3、教学方法小学化教学方法小学化。
以老师示范、学生学习为主要教学方式,忽视了幼儿自主探索,开发想象力,偏重知识灌输,不注意创设与教育内容相适应的和产生求知欲望的的情境,忽视了幼儿的主体性和“玩中学,学中玩”的天性,忽略游戏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4、评价指标小学化部分家长的需求,是孩子在幼儿园学会了什么,学会了多少……幼儿园为了迎合家长的教育需求,把幼儿学会多少拼音字母,多少数学计算,会背多少首儿歌和古诗,作为评价指标,学期末抽查幼儿,推进了学前教育小学化的进程。
(二)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危害记得看过一篇题为:《“中国第一天才少年”出家为僧神童教育留争议》的文章,讲的是天才少年宁铂的故事。
省社会学学会会长王明美谈到“神童教育”在本质上违返教育规律和人的智力发展规律的。
看完之后,有一种新时代的伤仲永的感觉,想想现实生活中我们幼儿园里可爱的孩子们,又有多少的孩子正在被拔苗助长。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危害体现以下种种:1、小学化倾向影响了幼儿的身体发育上课时小手背后,像小学生一样,把幼儿封闭在教室里,限制了幼儿活动自由,使幼儿缺乏肌肉和骨骼运动,心肺功能缺少应有的锻炼,身体发育受到伤害。
小学化倾向忽视了幼儿的生理特点,幼儿如果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大脑容易疲劳,会造成神经系统的伤害。
幼儿教育小学化教学实践(3篇)
第1篇一、引言近年来,我国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日益严重,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幼儿教育小学化教学实践违背了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不利于幼儿的全面发展。
本文将从幼儿教育小学化教学实践的定义、原因、危害以及应对策略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幼儿教育小学化教学实践的定义幼儿教育小学化教学实践是指幼儿园教育过程中,过分强调知识传授、学科教学,忽视幼儿身心发展特点,过早地让幼儿接触小学课程,导致幼儿负担过重、兴趣减退的现象。
三、幼儿教育小学化教学实践的原因1. 家长教育观念的偏差:部分家长对幼儿教育存在误区,认为幼儿阶段就应该学习知识,过早地让孩子接触小学课程,以期望孩子能在起跑线上领先。
2. 幼儿园教育质量参差不齐:部分幼儿园为了追求升学率,过早地开展小学化教学,忽视幼儿的个性发展和兴趣培养。
3. 社会竞争压力:在当前社会竞争激烈的环境下,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普遍认为,让孩子尽早接触小学课程,有利于提高孩子的竞争力。
四、幼儿教育小学化教学实践的危害1. 影响幼儿身心健康:幼儿阶段是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过早地接触小学课程,容易导致幼儿心理压力增大,影响身心健康。
2. 削弱幼儿兴趣:幼儿教育小学化教学实践忽视了幼儿的兴趣培养,使幼儿对学习失去兴趣,不利于幼儿的长期发展。
3. 降低幼儿综合素质:幼儿教育小学化教学实践过分强调知识传授,忽视幼儿的动手能力、创新思维等综合素质的培养。
4. 增加幼儿学习负担:过早地接触小学课程,使幼儿面临过多的学习任务,增加学习负担,不利于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五、应对策略1. 改变家长教育观念:通过家庭教育、社会宣传等方式,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幼儿教育观念,关注幼儿身心发展,尊重幼儿的兴趣和个性。
2. 提高幼儿园教育质量:加强幼儿园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关注幼儿的兴趣和个性,开展丰富多样的教育活动。
3. 加强幼儿园与家庭的沟通与合作:幼儿园与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共同关注幼儿的成长,共同抵制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及对策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及对策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变化,幼儿园教育在近几年出现了一些“小学化”的倾向。
幼儿园不再只是简单的游戏和玩耍,而是开始追求学前教育的“功利化”,强调孩子的认知能力和学习水平。
这种“小学化”的趋势给幼儿园教育带来了一些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并及时采取对策。
1. 学习压力过大以往的幼儿园教育注重让孩子通过游戏和活动来开展观察和探究,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而现在一些幼儿园为了追求“小学化”,开始引入大量的功课和测试,孩子们需要背诵一些课文和数字,甚至做一些模拟考试。
这使得幼儿园的学习压力过大,影响了孩子们的身心健康。
2. 游戏时间减少游戏在幼儿园教育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既是孩子们学习的方式,又是他们成长过程中的乐趣。
但是“小学化”倾向导致许多幼儿园减少了游戏时间,更多的时间用于课堂教学和学业准备。
这让孩子丧失了与同龄孩子交流和玩耍的机会,也让他们在学校失去了放松和愉快的时光。
3. 家长期望过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往往受到社会对学校和教育的期望值的影响,家长们也不例外。
在“小学化”的幼儿园教育中,家长对孩子的预期往往过高,他们希望孩子在幼儿园就能学到很多相关知识,并取得好成绩,这给孩子们带来了巨大的学习压力。
二、对策建议1. 强调游戏的重要性幼儿园教育不是小学教育,幼儿园的教育理念应该是注重游戏和活动的,而不是课堂教学和功课。
幼儿园教育应该为孩子们提供充分的游戏时间,让他们通过自由的玩耍和探索来获得快乐,同时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2. 建立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幼儿园的课堂应该是轻松、愉快的,老师要通过互动游戏等方式来进行教学,不要让学生感到学习的压力。
老师要尊重孩子的兴趣和特长,让他们在学习中找到趣味和信心。
3. 合理安排学习和游戏时间幼儿园应该合理安排学习和游戏的时间,让孩子们有足够的时间玩耍和休息。
适当的游戏时间可以促进孩子们的身体和认知发展,同时也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关于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案例及分析
关于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案例及分析在当今社会,幼儿教育的重要性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到。
然而,在实际的教育实践中,出现了一种现象,即幼儿教育呈现出小学化的倾向。
本文将通过一个具体案例来分析这种倾向,并对其原因进行探讨。
案例描述:某幼儿园是一家私立幼儿教育机构,由于其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声誉良好的教师团队,成为了家长们争相送孩子就读的热门幼儿园之一。
然而,与其他幼儿园相比,该幼儿园的教学安排和内容更加偏向于小学化。
在幼儿园入学初期,孩子们就接触到了较多的课本知识,如字母、数字、拼音等。
在上课时间上,该幼儿园每天都有安排严格的学习计划,学生需要一个个地完成各个科目的学习任务。
此外,幼儿园还进行模拟小学教室布置,引入小学老师的教学方式,例如黑板、讲台、课桌椅等。
由于幼儿园的小学化倾向,孩子们过早地接触到了过于复杂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而忽略了他们应有的游戏、探索和自主发展的机会。
一些家长反映,孩子们整天在学习课业上过度紧张,缺乏乐趣和对学习的兴趣。
部分幼儿在适应上小学之前需要幼小衔接教育的环境。
分析:这种小学化倾向的出现,一方面源于家长的期望。
越来越多的家长希望通过幼儿教育为孩子铺就上小学的成功基础,以便孩子能够在小学阶段有更好的表现。
他们希望孩子能够提前掌握小学课程的知识和技能。
这种期望使得一些幼儿教育机构感到压力,为了迎合家长的需求,推行小学化教学成为了一种吸引家长的手段。
另一方面,政策导向也对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形成产生了影响。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幼儿教育普及和提高幼儿教育质量。
然而,在政策执行中,存在一些误区,比如将上小学阶段的要求提前到幼儿教育阶段。
此外,一些监管不力的幼儿教育机构为了迎合政策导向和家长需求,不顾幼儿的身心发展需求,采用了小学化的教学方式。
解决办法:针对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问题,我们应该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来加以解决。
首先,政府部门应加强对幼儿教育机构的监管,确保它们符合幼儿教育的发展规律和教育原则。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及对策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及对策近年来,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逐渐显现出来。
在一些幼儿园中,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环境等方面出现了疏于幼儿特点、追求学业成绩的现象。
这种现象无疑对幼儿的健康成长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需要认真分析其表现,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促进幼儿园教育更好地服务于幼儿的身心发展。
一、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1. 教学内容过度注重学习成绩在一些幼儿园中,教学内容过度注重学习成绩,强调幼儿学习认知技能和运算能力,忽视幼儿的情感、品德、审美和社交等其他方面的能力培养。
2. 教学方式单一、死板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还表现在教学方式的单一、死板。
教师过分强调课堂纪律,忽视幼儿的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教学过程单调乏味,缺乏趣味性和实践性。
3. 教学环境不适宜幼儿成长一些幼儿园的教学环境过于拥挤,缺乏充分的活动场所和适宜的教学设施,不能满足幼儿的活动和发展需要。
一些幼儿园的家长和教师之间存在较大的沟通障碍,无法形成良好的教育合作氛围。
二、针对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对策1. 完善幼儿园教育评价体系应建立符合幼儿发展规律的教育评价体系,注重对幼儿全面发展的评价,减少对学业成绩的过分追求。
鼓励教师注重幼儿的情感、品德、审美和社交等其他方面的发展,不仅关注学习成绩。
2. 提倡多元化教学方式鼓励幼儿园教师运用多元化的教育方式,注重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增强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和实践性。
教师应关注幼儿的情感体验,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情感,塑造积极、健康的人格。
3. 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幼儿园需要积极营造宽松、温馨、活泼的教育环境,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资源和丰富多样的活动内容。
提倡家长教师之间的良好沟通,建立互信、合作的关系,形成家园共育的良好氛围。
4. 重视幼儿教师专业培训鼓励幼儿教师参加各类培训课程,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丰富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理念。
学校也应提供更多的机会,支持教师参加各类培训活动,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及解决措施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及解决措施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观念的变化,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倾向逐渐显现。
越来越多的学龄前儿童被纳入了小学化的教育模式中,面临着学习压力的增加和幼儿时代的快速消失。
本文将从小学化现象的表现和解决措施两个方面展开讨论,希望引起社会的重视,并为幼儿教育提供有益的思考和建议。
一、小学化现象的表现1. 教育内容过于严肃化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之一就是教育内容过于严肃化。
在学龄前教育阶段,幼儿应该接受的是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而不是像小学生一样的严肃学习氛围。
但是现实中,很多学前班或幼儿园的教学内容已经开始涉及到小学课程,让幼儿在很小的年龄就承受了过多的学习压力。
2. 学习时间过长另一个表现就是学习时间过长。
传统上,幼儿教育是以游戏为主,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通过自己的兴趣和愿望去获取知识。
然而现在许多学前教育机构为了迎合家长的要求,学习时间过长,使得幼儿缺乏休息和玩耍的时间,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3. 教育方式不合适小学化的教育方式不合适也是表现之一。
幼儿正处于快速成长的阶段,他们的认知、情感和语言能力都有着独特的特点。
而小学化的教育模式忽视了幼儿的特点,以传统的chalk and talk方式来进行教学,这不仅无法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还会影响他们的学习效果。
4. 家长过度干预最后一个表现就是家长的过度干预。
现在的家长普遍认为,学前教育是幼儿走向成功的第一步,因而对幼儿的学习极度重视,不断地给孩子安排各种培训班和课外班,过度的干预导致了幼儿学习负担的加重。
二、解决措施1. 推动幼儿教育政策的完善应该推动幼儿教育政策的完善。
政府应该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完善相关法规,加强对学前教育机构的监管力度,确保学前教育机构不盲目“小学化”,为幼儿提供一个愉快、轻松的学习环境。
2. 加强幼儿教师的专业培训加强幼儿教师的专业培训。
教师是幼儿教育的关键,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将直接影响到幼儿的成长和发展。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及解决措施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及解决措施幼儿时期是人生最宝贵的阶段,这一时期的成长环境对孩子的身心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近年来,我国幼儿教育出现了“小学化倾向”,这种现象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产生了不利影响。
本文将从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及解决措施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1.教学内容过于注重知识传授。
在幼儿园教育中,部分教师过于关注幼儿对知识的掌握,过早地引入小学课程内容,忽视了幼儿的兴趣和身心发展需求。
2.教学方式过于强调纪律性。
部分幼儿园在教学过程中,过分强调纪律性,要求幼儿端坐不动,听从命令,限制了幼儿的自我表达和创造力。
3.评价体系过于量化。
部分幼儿园采用小学的评价体系,以分数和排名作为评价幼儿的标准,忽略了幼儿的个性发展和综合素质。
4.家庭教育“小学化”。
部分家长过于重视幼儿的学习成绩,过早地为孩子报名各类兴趣班,导致幼儿承受过重的学习压力。
二、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解决措施1.提高幼儿教师素质。
加强幼儿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教育理念和专业素养,使教师能够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需求进行教育。
2.改革幼儿园课程设置。
幼儿园课程应注重幼儿的兴趣和身心发展,适当引入小学课程内容,但不应过早地进行系统化教学。
3.创设宽松的成长环境。
幼儿园应注重培养幼儿的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能力,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观点,尊重幼儿的个性发展。
4.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相结合。
家长应与幼儿园教师保持密切沟通,共同关注幼儿的成长,避免家庭教育“小学化”。
5.改革评价体系。
幼儿园应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关注幼儿的个性发展和综合素质,避免过分追求分数和排名。
6.强化政策引导。
政府部门应加强对幼儿教育的监管,出台相关政策,规范幼儿园办学行为,遏制“小学化倾向”。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对幼儿的身心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
我们要从提高幼儿教师素质、改革课程设置、创设宽松的成长环境、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相结合、改革评价体系和强化政策引导等方面入手,共同为幼儿营造一个健康、快乐的成长环境。
我国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的研究综述三篇.doc
我国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的研究综述三篇第1条中国幼儿教育中的小学教育现象研究综述目前,幼儿园开设“儿童识字课”的现象相当普遍。
特别是,大班的孩子们认真做作业,甚至带回家作业。
幼儿一人幼儿园意味着学校、整洁的桌椅、一致的书包和班级背后的小手,这完全剥夺了幼儿的玩耍时间,使幼儿教育成为一种基本教育。
这是一个可怕的现实。
这表明我们的幼儿教育已经进入了一个误区。
这种教育的负面影响是巨大的。
在成年人眼里,幼儿园是幸福的天堂。
但是现在,幼儿园里天真无忧无虑的孩子们肩负着沉重的学习负担。
良好的早期教育经验是儿童健康发展的基本条件。
然而,近年来,违背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的“小学教育”趋势正在成为一种日益严重的慢性病,危及儿童的成长和儿童教育的健康发展。
一、幼儿教育中“小学教育”概念辨析;专家学者对幼儿教育中的“小学教育”概念提出了以下两种模式。
一是从理论层面。
例如,李冰·[1]认为“幼儿初等教育”主要是指幼儿园在幼儿教育实践中引入、的功利主义教育现象和错误的教育倾向,如课程资源、管理模式、评价标准、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
,使其成为常规、示教、有状态,从而进行概括和趋势分析。
二是从实践层面出发,认为“幼儿教育小学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小学教育的课程内容;另一方面,小学教育的行为要求和幼儿教育的形式。
总的来说,目前我国小学教育的观点是,越来越多的小学引入小学主要课程资源、管理模式和评价标准,渗透小学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在一定程度上和很大程度上,幼儿园成了“小学”,儿童成了“小学”,儿童保育成了“小学教学”,儿童保育成了“小学教育”。
第二、我国的“初等教育”显示XX师范大学XX,XX认为,近年来,随着家长对早期教育的重视和竞争心态的加剧,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开始增设识字、拼音、写作、计算等课程。
这种在幼儿园实施的“小学教育”教学趋势已经逐渐演变成越来越普遍,使得幼儿园的教学形式、教育内容、一日生活和课程结构受到了极大的冲击。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及策略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及策略”在当前的幼儿园教育实践中,一种被称为“小学化倾向”的现象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这种倾向表现为过早地将小学阶段的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和评价标准引入幼儿园教育中,忽视了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本文将从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及其策略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1.教育内容小学化在幼儿园教育中,一些教师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过早地引入小学阶段的学习内容。
例如,在大班阶段就教授小学一年级的数学、语文等课程,导致幼儿在幼儿园期间就背负了沉重的学习负担。
2.教育方式小学化在教育方式上,一些幼儿园采用小学化的教学方法,如课堂讲授、作业布置、考试评价等。
这些方法忽视了幼儿活泼好动、善于模仿的天性,使幼儿失去了自由探索、自主学习的兴趣。
3.评价标准小学化在评价幼儿的发展水平时,一些幼儿园过于关注幼儿的知识掌握程度,而忽视了幼儿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这种评价方式导致幼儿在幼儿园期间就形成了以分数论英雄的观念。
4.环境布置小学化在幼儿园环境布置方面,一些幼儿园过于强调整齐划一,忽视了幼儿个性化发展的需求。
例如,将教室布置成小学教室的模样,缺乏幼儿游戏和活动的空间。
二、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策略1.提高教师素质幼儿园教师是幼儿园教育的实施者,提高教师素质是解决“小学化倾向”的关键。
幼儿园应加强对教师的培训,使其掌握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提高教育水平和教育质量。
2.完善课程体系幼儿园应建立完善的课程体系,注重幼儿全面发展。
课程内容应贴近幼儿生活,注重培养幼儿的探究精神、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同时,课程实施过程中应注重幼儿的个性化发展,因材施教。
3.创新教育方法幼儿园应创新教育方法,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性。
教师应关注幼儿的情感需求,创设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让幼儿在愉快的氛围中成长。
4.改进评价方式幼儿园应改进评价方式,关注幼儿的全面发展。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及对策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及对策近年来,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成为了社会上的一个热议话题。
在很多地方,幼儿园教育似乎越来越像小学教育,这种现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讨论。
幼儿园本应该是孩子们快乐学习的地方,而不应该成为“小学化”的倾向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接下来,我们将从“小学化”的表现和对策两个方面来探讨幼儿园教育中“小学化”倾向的现状和改善措施。
一、“小学化”倾向的表现1. 学习内容过于严肃化在一些幼儿园,孩子们的学习内容过于严肃化,大量的时间被用来学习汉字、英语、数学等学科知识,而忽略了孩子们的游戏和体验,使得孩子们失去了快乐学习的机会。
幼儿园应该是孩子们快乐学习的乐园,而不应该成为学习负担的承担者。
二、对策建议1. 重视幼儿园教育的特殊性幼儿园教育不同于小学教育,应该重视幼儿园教育的特殊性,以快乐为宗旨,以游戏为方式,以体验为途径,为孩子们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
2. 关注幼儿的个性发展幼儿园教育应该关注幼儿的个性发展,尊重孩子们的兴趣和需求,激发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为孩子们提供一个多彩多姿的学习空间。
3. 坚持幼儿教育的原则和方法幼儿园教育应该坚持幼儿教育的原则和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情景化教学和体验式教学等多种教学形式,引导孩子们全面发展,为孩子们打下坚实的学习基础。
4. 提高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素养幼儿园教师是幼儿教育的重要力量,应该注重提高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素养,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提高教育水平,为孩子们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
5. 加强家园合作,共同呵护孩子成长幼儿园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延伸,应该加强家园合作,共同呵护孩子成长,为孩子们打造一个和谐温馨的学习氛围,使幼儿园成为孩子们快乐成长的乐园。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孩子们的健康成长,需要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和关注。
我们要共同努力,切实关注孩子们的成长,重视幼儿园教育的特殊性,关注幼儿的个性发展,坚持幼儿教育的原则和方法,提高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素养,加强家园合作,共同呵护孩子成长,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快乐健康成长的学习环境。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及改善措施分析教育文库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及改善措施分析教育文库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中,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日益严重,这一现象不仅影响了幼儿的身心健康,也违背了幼儿教育的初衷。
本文将从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具体表现出发,分析其成因,并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
一、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1.课程内容过早涉及小学知识许多幼儿园在课程设置上,过早地将小学的知识点引入教学中,如过早地进行汉字教学、数学计算等,忽视了幼儿阶段应有的游戏和探索活动。
2.教学方式过于刻板在小学化的幼儿教育中,教师往往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强调记忆和重复,忽视了幼儿的兴趣和个性发展。
3.评价标准过于单一小学化的幼儿教育评价标准往往以成绩为主,忽视了幼儿的综合素质和个性化发展。
4.忽视幼儿心理发展需求在小学化的教育环境中,幼儿的心理发展需求被忽视,他们过早地承受学习压力,导致心理问题逐渐增多。
二、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成因1.家长观念落后部分家长对幼儿教育的认识存在误区,认为幼儿阶段就应该提前学习小学知识,以便将来能够顺利适应小学生活。
2.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在我国,优质教育资源主要集中在城市,农村地区的幼儿教育水平相对较低。
为了弥补这一差距,部分农村幼儿园采取了小学化的教育模式。
3.教育政策导向近年来,我国对基础教育质量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这使得部分幼儿园为了迎合政策导向,过早地引入小学课程内容。
4.教育市场竞争随着教育市场的竞争加剧,部分幼儿园为了提高声誉,采取小学化的教育模式,以吸引更多家长。
三、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改善措施1.更新家长观念通过加强家庭教育宣传,引导家长正确看待幼儿教育,认识到幼儿阶段应以培养兴趣、发展能力为主,避免过早地施加学习压力。
2.优化教育资源分配加大对农村地区幼儿教育的投入,提高农村幼儿园的教育水平,缩小城乡差距。
3.改革教育评价体系建立多元化的教育评价体系,注重幼儿的综合素质和个性化发展,避免单一的成绩评价。
4.强化师资培训加强幼儿教师的专业培训,提高他们的教育教学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幼儿教育的需求。
整治学前教育小学化案例(3篇)
第1篇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问题越来越重视。
然而,在追求高质量教育的过程中,一些学前教育机构却出现了小学化倾向,过分强调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忽视了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
这种现象不仅对孩子的健康成长造成了负面影响,也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本文将结合一个具体的案例,探讨如何整治学前教育小学化问题,回归教育本质,呵护幼儿健康成长。
案例背景某市一家知名幼儿园,近年来在家长和社会的口碑中享有很高的声誉。
然而,随着教育竞争的加剧,该幼儿园为了迎合家长的需求,开始出现了小学化倾向。
具体表现为:1. 课程设置偏重知识传授,忽视了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
2. 教学方法单一,以讲授、灌输为主,缺乏互动性和趣味性。
3. 重视考试成绩,忽视幼儿的全面发展。
4. 过分强调课外辅导,加重了幼儿的学习负担。
这种小学化倾向引发了家长和社会的担忧,家长纷纷表示担忧孩子的身心健康,社会舆论也对此现象进行了广泛批评。
整治措施针对上述问题,当地教育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整治学前教育小学化现象。
1. 加强政策引导教育部门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明确要求幼儿园回归教育本质,注重幼儿的全面发展。
例如,制定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了幼儿园教育的目标和内容,要求幼儿园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幼儿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2. 规范课程设置教育部门对幼儿园的课程设置进行了规范,要求幼儿园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设置适合的课程。
例如,减少了文化知识的传授,增加了游戏、体育、艺术等活动,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3. 改革教学方法教育部门要求幼儿园改革教学方法,注重幼儿的参与和体验。
例如,鼓励教师采用情境教学、探究式学习等教学方法,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培养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
4. 减轻幼儿负担教育部门要求幼儿园严格控制幼儿的学习负担,减少课外辅导,确保幼儿有充足的休息和娱乐时间。
同时,加强对幼儿园的监管,对违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及解决措施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及解决措施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倾向是指幼儿园教育趋向于模仿小学教育,过早引入小学学科和内容,加重了幼儿的学习负担,影响了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以下是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以及解决措施。
表现一:社会学习环节减少在幼儿园中,原本应该注重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交往技巧和协作意识,而“小学化”倾向下,幼儿园重视的是教育幼儿的学习能力和知识技能,社会学习环节减少。
解决措施:(1)提供多样化的社交学习机会,比如组织幼儿参加各种团队活动、角色扮演等,培养他们的协作精神和交往能力。
(2)以情感教育和体验为重点,通过互动游戏、合作拼图等活动,让幼儿体验到分享快乐、互助合作的乐趣。
表现二:课程内容过早引入小学学科在幼儿园中,出现了过早引入小学学科的现象,比如教授拼音、数学计算等内容,给幼儿增加了学习负担,违背了幼儿的发展规律。
解决措施:(1)强调幼儿园在情感、社会、语言、运动等方面的培养,注重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观察力和创造力,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
(2)减少学科性知识的教学,改为通过游戏、趣味活动等方式来引导幼儿学习。
比如通过游戏来学习拼音、数学概念等,增加幼儿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表现三:教学方式过于死板和以功利为导向在幼儿园教育中,由于过多强调学习的目标和结果,教学方式过于死板,以功利为导向。
解决措施:(1)注重发展幼儿自主学习和探索的能力,提供自由学习环境,让幼儿通过自主选择、自主行为来获取知识和经验。
(2)关注幼儿的情感需求,注重情感教育的渗透,培养幼儿的情感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表现四:评价标准和方式过于功利化在幼儿教育中,评价标准和方式过于功利化,过多关注幼儿的考试成绩和成就,忽视了幼儿的综合素质和个性发展。
解决措施:(1)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注重关注幼儿的全面发展。
除了关注幼儿的学习成绩,还要评价幼儿的情感、社交、动手能力等方面。
(2)注重家校合作,与家长共同关注幼儿的发展,相互交流幼儿的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培养方案。
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与对策
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与对策近年来,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愈发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这一现象不仅违背了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也给幼儿的成长带来了诸多不利影响。
幼儿教育小学化,主要表现在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评价等方面。
在教育内容上,过早地教授小学阶段的知识,如拼音、识字、算术等,甚至还布置大量的书面作业。
在教育方法上,采用小学式的课堂讲授,减少了游戏、活动和体验的时间,限制了幼儿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在教育评价上,过于注重知识的掌握和考试成绩,而忽视了幼儿的综合素质和个性发展。
造成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家长们普遍存在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希望孩子在起跑线上就领先一步,认为提前学习小学知识能够为将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次,部分幼儿园为了迎合家长的需求,以吸引更多的生源,从而过度追求知识的传授。
再者,社会上对于幼儿教育的评价标准存在偏差,过于看重幼儿的知识储备,而对其身心健康、社会交往等方面关注不足。
幼儿教育小学化带来的危害不容小觑。
对于幼儿来说,过早地承受学习压力,可能会导致他们对学习产生恐惧和厌恶,丧失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
此外,还会影响幼儿的身体发育,长时间的坐姿和书写可能导致视力下降、脊柱弯曲等问题。
从长远来看,小学化的教育方式不利于幼儿思维能力、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发展,限制了他们未来的成长空间。
为了纠正幼儿教育小学化的现象,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
家长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要认识到幼儿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品德修养和社会交往能力,而不是过早地学习知识。
尊重幼儿的成长规律,给予他们足够的自由和空间去探索世界,让孩子在快乐中成长。
幼儿园要坚守正确的教育理念。
严格按照幼儿教育的大纲和要求开展教学活动,注重培养幼儿的综合素质。
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使教师能够根据幼儿的特点和需求,设计出适合幼儿的课程和活动。
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强监管。
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政策法规,明确禁止幼儿教育小学化的行为,并加强对幼儿园的监督和检查。
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与对策
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与对策在当今社会,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日益凸显,这一问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担忧。
幼儿教育小学化,指的是在幼儿教育阶段,过早地引入小学的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标准,违背了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幼儿教育小学化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
在课程设置方面,原本应该以游戏、活动为主的幼儿教育,被大量的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知识所占据。
教学方法上,采用小学式的课堂讲授,要求幼儿长时间静坐听讲、完成作业,减少了游戏和实践活动的时间。
评价标准也仿照小学,以考试成绩来衡量幼儿的学习成果,给幼儿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这种现象带来的危害是不容忽视的。
首先,它不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幼儿正处于身体和心理快速发展的阶段,过早地承受学习压力,可能导致他们产生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影响心理健康。
长时间的静坐和过度的用眼,还会影响幼儿的身体发育,如视力下降、脊柱弯曲等。
其次,幼儿教育小学化会抑制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在这个阶段,幼儿应该通过自由探索和游戏来发展思维,过早地接受标准化的知识灌输,会限制他们的思维空间,使其创造力和想象力得不到充分的发挥。
再者,它破坏了幼儿的学习兴趣。
当学习变成一种沉重的负担,幼儿可能会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影响今后的学习态度和学习动力。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幼儿教育小学化的现象呢?家长的期望和社会竞争压力是重要原因之一。
许多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希望孩子在起跑线上就领先一步,认为提前学习小学知识能让孩子更有优势。
同时,社会上对于优质教育资源的竞争激烈,家长们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从而促使幼儿园迎合家长的需求。
另外,部分幼儿园为了追求经济利益,打出“提前学习,领先一步”的宣传口号,吸引家长报名。
一些教育行政部门对幼儿园的监管不力,也使得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得不到有效遏制。
为了解决幼儿教育小学化的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
首先,要加强对家长的教育引导。
通过举办家长讲座、亲子活动等方式,让家长了解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认识到过早进行小学化教育的危害,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及对策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及对策1. 引言1.1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及对策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是当前教育领域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其表现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家长对幼儿园要求过高,强调学业成绩;幼儿园教育内容过于注重学科知识,忽视综合素质培养;过早引入竞争元素,增加学习压力。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来保障幼儿们的身心健康成长。
这些对策包括提倡家长正确教育观念,重视幼儿全面发展;调整幼儿园教育内容,注重培养幼儿的综合素质;加强幼儿园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质量。
通过这些对策的实施,我们可以有效应对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带来的问题,促进幼儿们的全面发展,让他们在快乐健康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2. 正文2.1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1. 家长对幼儿园要求过高,强调学业成绩。
随着社会竞争压力的增加,许多家长开始将幼儿园教育看作是孩子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
他们希望孩子能够在幼儿园就展现出优秀的学习能力,这导致了对幼儿学业成绩的过分关注,忽视了幼儿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2. 幼儿园教育内容过于注重学科知识,忽视综合素质培养。
一些幼儿园过分注重传授学科知识,如汉语拼音、简单算术等,而忽略了培养幼儿的综合素质,如语言表达能力、社交能力、动手能力等。
这导致了幼儿缺乏综合发展,只注重知识的灌输。
3. 过早引入竞争元素,增加学习压力。
一些幼儿园为了吸引更多生源或者迎合家长的需求,提前进行选拔考试或者竞赛,导致幼儿在过早阶段就感受到了竞争的压力,影响了他们的心理健康和自信心的建立。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主要体现在家长要求过高、教育内容偏科、竞争压力增加等方面。
对此,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来引导幼儿园教育朝着更健康全面的方向发展。
2.2 1. 家长对幼儿园要求过高,强调学业成绩家长对幼儿园要求过高,强调学业成绩是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重要表现之一。
在当今社会,很多家长希望他们的孩子在幼儿园阶段就能脱颖而出,取得好成绩,甚至超前学习。
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分析
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分析近年来,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所谓幼儿教育小学化,是指在幼儿教育阶段,过早地将小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评价标准引入幼儿园,忽视了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
这种现象不仅违背了幼儿教育的本质和宗旨,也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和未来发展造成了不良影响。
一、幼儿教育小学化的表现1、教学内容小学化在一些幼儿园,数学、语文、英语等小学课程被提前教授。
孩子们被要求学习拼音、认字、算数,甚至做大量的书面作业。
这种超越幼儿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的教学内容,给幼儿带来了沉重的学习负担。
2、教学方式小学化幼儿园采用小学的课堂教学方式,让幼儿长时间坐在教室里,听老师讲课、做笔记。
缺乏游戏、活动和实践操作,幼儿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得不到发挥,学习兴趣也受到抑制。
3、评价标准小学化以考试成绩来评价幼儿的学习成果,过于注重知识的掌握,而忽视了幼儿的情感、态度、能力等方面的发展。
这种评价方式给幼儿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容易导致他们产生焦虑和自卑心理。
二、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原因1、家长的期望过高许多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希望孩子在起跑线上就领先一步。
他们认为孩子在幼儿园学到的知识越多越好,为将来升入重点小学、中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这种不科学的教育观念促使幼儿园迎合家长的需求,将小学化的教学内容和方式引入幼儿教育。
2、幼儿园之间的竞争压力随着幼儿园数量的不断增加,幼儿园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
为了吸引更多的生源,一些幼儿园打出“提前学习小学知识”的招牌,以此来吸引家长的关注。
3、小学入学考试的影响部分小学在招生时会进行入学考试,考察幼儿的知识水平。
这使得幼儿园不得不提前教授小学知识,以提高幼儿的入学竞争力。
4、教育资源不均衡优质教育资源的稀缺,导致家长们对孩子的教育过度焦虑。
他们希望通过让孩子在幼儿园多学知识,来弥补教育资源的不足。
三、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危害1、损害幼儿的身心健康幼儿正处于身体和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过早地承受学习压力,容易导致身体疲劳、视力下降、睡眠不足等问题。
杜绝小学化倾向教研记录(3篇)
第1篇一、教研背景近年来,我国幼儿园教育中出现了小学化倾向,即幼儿园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评价等方面过分强调小学化的特点。
这种现象严重影响了幼儿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为贯彻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精神,深入推进幼儿园课程改革,杜绝小学化倾向,我园开展了此次教研活动。
二、教研目标1. 提高教师对幼儿园小学化倾向的认识,明确幼儿园教育的性质和目标。
2. 探讨幼儿园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评价等方面的改进措施,杜绝小学化倾向。
3. 增强教师的专业素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教研内容1. 幼儿园小学化倾向的表现及危害(1)表现:过分强调知识传授,忽视幼儿兴趣培养;过分强调学科知识,忽视幼儿综合素质发展;过分强调教师主导,忽视幼儿主体地位。
(2)危害:影响幼儿身心健康;阻碍幼儿个性发展;降低幼儿园教育质量。
2. 幼儿园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评价等方面的改进措施(1)教育内容:以幼儿为本,关注幼儿兴趣、需求,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
(2)教育方法:注重启发式、探究式教学,激发幼儿主动学习;尊重幼儿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创设宽松、自由、和谐的教育环境。
(3)教育评价:注重过程性评价,关注幼儿全面发展;采用多元评价方式,全面了解幼儿在各个方面的表现。
3. 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策略(1)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教师对幼儿园小学化倾向的认识。
(2)开展教学观摩、研讨活动,促进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
(3)鼓励教师参加各类培训,拓宽知识视野,提升专业素养。
四、教研过程1. 集体学习《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等相关文件,提高教师对幼儿园小学化倾向的认识。
2. 分组讨论,分析幼儿园小学化倾向的表现及危害,提出改进措施。
3. 教师代表分享优秀教学案例,探讨如何在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评价等方面杜绝小学化倾向。
4. 教研组长总结发言,强调杜绝小学化倾向的重要性,提出具体要求。
5. 教师反思自身教育教学实践,查找不足,制定改进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小学化教育现象纪实
“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基本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总则第五条
“应当遵循学龄前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实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形式,寓教育于生活及各项活动之中。
”??我国第一部关于学前教育的地方法
规《北京市学前教育条例》
2005年3月31日的《中国教育报》头版的“今日关注”栏目文章是《幼儿园居然办起小学“模拟课堂”??望子成龙岂能拔苗助长》。
该文披露,天津地区的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严重,部分幼儿园甚至频频引入小学教材,办起标准的小学“模拟”课堂。
在一个月前的全国两会上,部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就对目前国内不少地区存在的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深表担忧,幼教业内人士也纷纷发出整治小学化幼教的呼吁。
其实,一些基本而明显的道理,我们早就并不陌生:幼儿教育不是简单的智力开发,幼儿教学也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科学的幼儿教育应该是一种综合能力的培养;健全的人格、扎实的身体基础、良好的性格行为习惯都应该从小着手培养,幼儿教育应该偏重这些方面,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
然而,时至今日,许多家长为了“不输在起跑线上”,纷纷提前开始为孩子恶补拼音、写字、算术,一些幼儿园也为了盈利也纷纷打出各种特色班的招牌以吸引生源……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在全国各地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蔓延着,并似有愈演愈烈之势……
各地小学化幼教巡视
哈尔滨:幼教小学化家长叫苦不迭
某幼儿园的一块小黑板上,写着幼儿们周末应完成的作业:抄写古诗“静夜思”三遍并背诵、默写汉语拼音字母、家长出20道退位减法题……尽管教育主管部门三令五申取消学前班、杜绝幼儿园教育小学化,但哈尔滨市不少幼儿园仍然我行我素,幼儿园的孩子过早背起了沉甸甸的书包。
据了解,目前哈尔滨市相当多幼儿园,像小学一样排座位,上40分钟的大课,毕业前要求孩子学会百以内加减法、会认上千个汉字、熟练掌握拼音……这种小学化教育使幼儿们不堪重负,家长们也对此怨声载道。
广州:幼儿变成“小学生”
本该唱歌、跳舞、游戏的幼儿却在埋头苦学英语、语文、数学,如今广州部分幼儿园存在幼儿教育“小学化”的现象。
教育专家担心这不仅会影响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甚至还可能因过早的学业负担而扼杀孩子的学习兴趣。
据了解,目前广州部分幼儿园中班、大班都开设了数学课、英语课,有的幼儿园大班甚至还开设了小学一年级课程。
这些幼儿园的孩子白天要上小学里才有的语文、数学、英语课程,放学了还要做老师布置的一堆作业,到了月底各班老师还要对学生进行测验。
“感觉现在的幼儿都变成了小学生。
”
上海:幼儿园也要考试
近日,一位年轻的母亲向记者诉苦,说现在幼儿园也要考试。
几天前,她6岁的儿子哭着拿出一张55分的数学试卷让她签字,说是不及格的小朋友都要把试卷拿回家让家长签字。
儿子还转述了老师的话:“老师说幼儿园考试就不及格,将来上学也会是差生。
”
据媒体了解,到像这样举行考试的幼儿园上海不在少数,有一部分幼儿园的中班和大班都在像小学那样比较正规地上课。
尤其是数学和外语教学中,一些老师甚至将小学课本当成小朋友们上课的教科书。
部分开设小学化课程的幼儿园指出,超前教育孩子是为了满足家长的要求,不少家长希望我们教孩子一些小学课本上的内容,认为这样会使“孩子将来上学后对课程不陌生,比同龄的孩子有学习优势”。
贵阳:迎合家长需求开设小学教程
就读于贵阳市区一家幼儿园的玲玲,生活被母亲安排得满满的,每星期一、三、五学画画,二、四学书法,星期天还要去学声乐,当然,玲玲在幼儿园还要认汉字、背唐诗、学算术。
孩子累,父母也不轻松,除去每年近万元的育儿费用,“每天的生活就像打仗”,背着画板、乐器接送娃娃,甚至还要“在下班之后跟孩子一起学习。
”
据了解,贵州有不少家长认为,孩子的进步主要体现在认了多少字、会背多少诗、十分钟内可以做多少算术题等方面。
于是当地不少幼儿园就迎合父母的要求,教孩子认字、背诗、做算术。
“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是最刺激家长神经的一句话,也成了众多幼儿园开展、众多家长接受小学式教学的最佳借口。
由此,幼教“小学化”现象在贵阳悄然出现,并愈演愈烈。
银川:小学化幼教弊病重重
据新华网银川报道,该地孩子还在上幼儿园的时候,许多家长就已经开始为孩子“恶补”拼音、写字、算术,而且家长之间还互相交流、切磋,不甘落后。
于是,许多幼儿园也“盯”上了家长的腰包,纷纷打出各种特色班的招牌,吸引生源。
如此循环,这种将幼儿园的教学模式“小学”之风有愈演愈烈之势。
在银川,“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给幼儿带来的消极影响已经比较明显。
比如孩子因学习的压力而少有了天真、烂漫与快乐;孩子原本带有时年特征的认知过程被严重破坏,导致孩子的“知识消化不良”,到上小学时却失去了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