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底解剖详解

合集下载

【直观、精品】内镜-颅底解剖

【直观、精品】内镜-颅底解剖

【直观、精品】内镜-颅底解剖学习解剖的最大的价值在于理解解剖关系,这有助于让医生能够在脑内构建立体的图像,能让医生在手术时“看见”还未被显露的结构,保护重要的血管、神经,比如颈内动脉和视神经。

本系列聚焦内镜下的解剖,旨在通过解剖过程展示重要的解剖标志。

一、蝶窦与鞍区蝶窦内有重要的解剖结构,也是内镜颅底手术开始的部位。

通过蝶窦可以到达鞍上、鞍旁及斜坡区域,是处理垂体瘤、视神经卡压的常规手术路径。

标准的鼻中隔粘膜瓣能覆盖鞍底的缺失,但是在扩大鼻蝶入路时也需要扩大的粘膜瓣以覆盖上至前颅底,下至斜坡的缺失。

相关手术视频,,直接到文末观看。

以下用图片展示解剖标志:1-下鼻甲;2-中鼻甲;3-蝶窦开口4-后鼻孔;5-蝶嘴2-中鼻甲;6-嗅沟2-中鼻甲(被推向中间);7-半月裂孔;8-钩突;9-筛泡切除中鼻甲可以看到上鼻甲2-中鼻甲10-上鼻甲翻起一侧鼻中隔粘膜瓣(1),可以在同侧看到血管粘膜瓣的蒂内有鼻后动脉(2)1-鼻中隔粘膜瓣(鼻中隔已切除);2-鼻后动脉粘膜瓣上缘至少留1cm的距离以保护嗅觉黏膜,粘膜瓣做好后放于鼻咽部,不影响下步手术操作显露蝶窦:切除鼻中隔后部(3)显露蝶嘴(4)3-鼻中隔后部;4-蝶嘴打开蝶窦及蝶窦内气房,进一步向各个方向扩大蝶窦显露,进一步切除鼻中隔板后缘向两侧扩大显露,可以看下如下结构:5-蝶骨平台;6-视神管隆起;7-外侧视神经颈内动脉隐窝;8-床突旁颈内动脉;9- 内侧视神经颈内动脉隐窝;10-鞍底;11-斜坡隐窝;12-斜坡旁颈内动脉;13-蝶窦分割(与颈内动脉管关系密切)显露垂体:磨除蝶窦分割(13)及鞍底骨质(10),继续磨除蝶嘴的下部骨质可以获得更多的操作空间。

4-蝶嘴;8-颈内动脉;10-鞍底;14-海绵窦磨除鞍底骨质显露鞍底硬膜,继续向两侧扩大显露范围到海绵窦内侧壁,术中需要辨认是否有中床突,去除时要小心,当中床突旁为环形时(包绕ICA),是不能完全磨除的,如果强行撕咬会有撕裂ICA的风险。

颅底解剖详解培训课件

颅底解剖详解培训课件

颅前窝anterior cranial fossa
颅前窝由额骨眶板、筛骨筛板、蝶 骨小翼和蝶骨体的前部构成,以蝶 骨小翼和蝶轭与颅中窝分界。
颅前窝是颅底三个凹陷中最高的一 个,位于眶、鼻腔之上,构成二者 的顶, 其前方与额窦仅以一骨板相 隔,其下方与筛窦相邻,故某些疾 患可相互波及。
颅前窝的骨板极薄,是颅前窝骨折 的常见部位,大脑额叶及有关的嗅 神经、嗅球和嗅束均位于颅前窝, 同时视交叉、垂体及大脑颞叶前端 也与颅前窝相邻,这些结构的手术 有时须经颅前窝才能到达。所以颅 前窝具有比较重要的临床意义
额骨眶板orbital plates 位于筛板两侧, 构成眶顶,是颅前窝最薄的区,在新生 儿厚0.12 mm,17岁时达0.70~1.10 mm,成年人为1.00~2.00 mm。在老 年人,常有部分眶板骨质吸收,使眶骨 膜直接与硬脑膜相接触。眶板上面有指 状压迹,高低不平,在颅脑外伤时常发 生额叶眶面脑组织挫裂伤。眶板骨折时, 骨折面出血渗入眶内,形成眼睑及球结 膜下淤血,出现“熊猫眼”征。筛顶壁 骨折还可导致脑脊液鼻漏。
颅底解剖详解
一、颅底下面观
颅底下面分为前、后两 部分,前部属于面颅, 后部属于脑颅。
颅底前部 两侧上颌骨的腭突、腭骨的水平板、上颌骨的牙槽突、上颌结
节和额骨。 两侧上颌骨腭突以腭正中缝median palatine suture 相连结。缝
的前端有切牙窝incisive fossa,内藏切牙管的开口。切牙缝 incisive suture 的存在较为常见,该缝从切牙窝向侧切牙延伸。 腭骨的水平板上有腭大孔greater palatine foramen和腭小孔 lesser palatine foramen。腭沟从腭大孔行向前,与其相邻近 的骨隆起称作腭棘。腭横缝transverse palatine suture 位于上 颌骨与腭骨之间。

颅底解剖PPT课件

颅底解剖PPT课件
15 15
鞍区显微解剖
• (3)蝶鞍的大小 蝶鞍的前后径以矢状位上鞍结节到鞍背的距离表 示,正常蝶鞍前后径为10.5mm;蝶鞍的宽度以鞍底的最大横径表示 ,即鞍底宽,为14mm;蝶鞍的高以鞍底至鞍结节-鞍背连线的最大 垂直距离表示,即从蝶鞍最低点作垂直于前后径的直线,交点与最 低点距离为其深径,蝶鞍的深度为8.5mm。鞍内容积变化也较大, 一般认为蝶鞍的平均体积为1056mm3。
99
鞍区显微解剖
• 蝶骨上面观: • 垂体窝位于蝶骨体部中央。其前方为鞍结节,后方为鞍背
。视交叉沟是视神经孔之间的骨性浅沟,其前方是蝶骨平 台,后方是鞍结节,额叶和嗅束位居于平坦的蝶骨小翼和 平台之上。蝶骨小翼锐利的后缘游离,称为蝶骨嵴。后者 突入大脑外侧裂,分隔额叶与颞叶,蝶骨嵴的内侧游离端 为前床突。鞍背与斜坡接续,其上部的外侧游离缘形成后 床突。
13 13
鞍区显微解剖
蝶鞍的形态、大小及蝶鞍骨壁的厚度与垂体手术关系密切 。蝶鞍形态变异较多,根据蝶鞍各径的大小,蝶鞍又可分 圆形、椭圆形和扁形。正常人多为椭圆形,少数为圆形或 椭圆形。国人圆形蝶鞍的出现率占25%,椭圆形占69%, 扁形只占6%;欧洲人蝶鞍圆形占16.5%,椭圆形占75% ,扁形占8.5%.鞍底的形状不一,成年鞍底的形状多见中 间有浅凹,其次是平坦的,约50%的标本上鞍底呈弧形凹 陷,另半数的鞍底呈扁平状,极少数可见中间部有轻度上 凸。存在有明显垂体窝者占51%,其余为平面或平面兼有 凹陷等。
• 大约80%的成人,视交叉位于鞍隔的正上方,与垂体关系密切。 视交叉前置型发生率约9%;视交叉后置型发生率约11%;
• Willis环围绕视交叉至乳头体的下丘脑周围发出一系列复杂的传 动脉。
22
鞍区显微解剖

颅底解剖及颅神经走向

颅底解剖及颅神经走向

颅底肿瘤对颅神经的压迫症状
视神经
可能导致视力丧失 或减退。
听神经
可能导致听力丧失 或减退。
嗅神经
可能导致嗅觉丧失 或减退。
面神经
可能导致面肌麻痹、 口角歪斜。
三叉神经
可能导致面部疼痛、 感觉减退。
颅底肿瘤的治疗方法
手术切除
对于良性肿瘤和部分恶性 肿瘤,手术切除是主要的 治疗方法。
放疗和化疗
对于不能手术切除的恶性 肿瘤或术后辅助治疗,放 疗和化疗是常用的治疗方 法。
卵圆孔、棘孔、破裂孔
均位于颞骨内面,是三叉神经分支穿过的通道。
面神经与茎乳孔的关系
要点一
面神经
起自脑干,穿过茎乳孔进入腮腺,支配面部表情肌的运动 。
要点二
茎乳孔
位于下颌角附近的一处骨孔,是面神经穿过的通道。
前庭蜗神经与内耳门的关系
前庭蜗神经
起自脑干,穿过内耳门进入内耳,支配平衡和听觉感受 器。
内耳门
感觉传导通路
感觉信号通过颅神经从头部、面部和颈部的感受器传递到大脑的 感觉皮质进行处理。
运动传导通路
运动信号通过颅神经从大脑的运动皮质传递到头、颈和面部的骨骼 肌,以控制肌肉的运动。
反射通路
当头部、面部或颈部受到刺激时,通过颅神经的快速反射回路,可 以迅速地做出反应,保护身体不受伤害。
03
颅神经走向与颅底孔裂的 关系
位于颞骨内面的一处骨孔,是前庭蜗神经穿过的通道。
04
颅底肿瘤与颅神经的压迫 症状
颅底肿瘤的分类与特点
01
02
03
良性肿瘤
生长缓慢,边界清晰,不 会发生转移,常见的有脑 膜瘤、垂体瘤等。
恶性肿瘤
生长迅速,边界不清,容 易发生转移,常见的有胶 质瘤、黑色素瘤等。

颅底解剖ppt

颅底解剖ppt
视神经沟前缘构成;
后借颞骨岩部上缘和蝶骨体后缘的鞍背与颅后 窝分界,容纳颞叶。
结构:蝶鞍、海绵窦。
后颅窝 前面:鞍背和枕骨斜坡 前外侧:颞骨岩部后面 后面:枕骨
颅中窝的孔、管、裂和压迹共有七对,由前向 后分别为:
1、视神经孔:蝶鞍前交叉沟的两侧,有视神 经及动眼神经通过;
眶上裂、圆孔、卵圆孔和棘孔,排列在一条弧 线上,颅中窝切除凿骨线即循上述弧线进行。
6、破裂孔:位于颞骨岩尖部和蝶骨体之间, 颈内动脉经此入颅
7、三叉神经压迹:位于颞骨岩部前面近尖端 处,承托三叉神经半月结。
翼腭窝
上颌骨与翼突之间的狭窄骨性腔隙,内含:上颌 神经、蝶腭神经节及颌内动脉内端
2、眶上裂:位于蝶骨大翼和小翼之间,向前 通眼眶,有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外展神经、 眼神经及眼上静脉通过
眶上裂综合征:眼球固定、上睑下垂、瞳孔散 大、额部皮肤感觉和角膜反射消失。
3、圆孔:上颌神经经此向前达翼腭窝
4、卵圆孔:下颌神经及导血管经此向下达颞 下窝
5、棘孔:脑膜中动脉经此孔入颅腔
前界:上颌骨 后界:翼突及蝶骨大翼的前面 顶界:蝶骨体下面 内界:颚骨的垂直部 下界:移行于翼腭管
交通: 1、后上经圆孔与颅腔交通 2、前上经眶下裂与眼眶交通 3、内上经蝶腭孔与鼻腔交通 4、外侧经翼突上颌裂与颞下窝交通 5、下经翼腭管、腭大孔和腭小孔与口腔交通
颅底CT解剖
颅底解剖
颅底由多块骨骼以骨性连接组成,有许多重要 的神经、血管经颅底的孔(裂)进、出颅,解 剖结构复杂。其内面由前、中、后颅窝组成。
前颅窝由额骨的眶板、筛骨的筛板及蝶骨小翼 构成。
中部凹陷,中线处有一骨嵴称鸡冠,为大脑镰 前部附着处。两侧为筛板,有嗅丝通过。

颅底解剖小讲课(结合CT影像)

颅底解剖小讲课(结合CT影像)
治疗方法。
注意事项
治疗时应充分考虑患者的年龄 、身体状况、病情等因素,制
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治疗效果与预后
治疗效果
大多数颅底疾病经过及时、正确 的治疗,可以取得较好的治疗效
果。
预后情况
不同类型的颅底疾病预后不同,与 患者的年龄、病情、治疗方式等因 素有关。
注意事项
治疗后应定期进行复查,以便及时 发现和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同时, 患者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 以促进康复。
相关解剖
后颅底由枕骨、颞骨和下颌骨构成,其中枕 骨构成后颅底的中央部分,颞骨构成后颅底
的侧壁,下颌骨则与口腔相通。
05
颅底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诊断方法与流程
01
02
03
诊断方法
CT、MRI、X光等影像学 检查,结合病史、症状和 体征,综合判断颅底疾病 的类型和程度。
诊断流程
初步检查→进一步检查→ 确诊→制定治疗方案。
中颅底手术入路主要用于切除中颅底的肿瘤,如听神经瘤、 三叉神经鞘瘤等。手术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保护三叉神经、 面神经和外耳道。
相关解剖
中颅底由颞骨、颧骨和上颌骨构成,其中颞骨构成中颅底的 侧壁,颧骨构成中颅底的底部,上颌骨则与鼻腔和口腔相通 。
后颅底手术入路
后颅底手术入路
后颅底手术入路主要用于切除后颅底的肿瘤 ,如颈静脉球瘤、垂体瘤等。手术过程中需 要特别注意保护脑干、小脑和后组脑神经。
详细描述
中颅底主要由蝶骨和颞骨构成。蝶骨是中颅底的主要组成部分,其内部有一个称为蝶窦的空腔。颞骨则位于中颅 底的两侧,其内部包含有外耳道和中耳。
后颅底解剖结构
总结词
后颅底是颅骨后部的一部分,主要包含枕骨和斜坡。

【收藏】详注颅脑CT解剖

【收藏】详注颅脑CT解剖

【收藏】详注颅脑CT解剖1颅底层面眦耳线层面•颅前窝底部:眼眶,眼球,筛窦,蝶窦,前床突等。

•颅中窝:前界---蝶骨;后界---颞骨岩部(岩骨);内缘---海绵窦及垂体窝;外缘---颞骨,窝内为颞叶,其内侧为海马回。

•颅后窝:前缘---岩骨;后缘---枕骨;鞍背后方---脑桥前池,向两侧延伸为脑桥小脑角池。

•第四脑室:位于颅后窝中线上,后面紧邻小脑蚓部,其两侧为小脑扁桃体。

•延髓、脑桥:位于第四脑室前。

2鞍上池层面•颅前窝:颞叶。

•鞍上池:在垂体窝上方,位于两侧颅中窝之间,前界为颞叶直回,侧方位颞叶海马,呈五角星形或六角星形。

其前角连于纵裂池,两外侧角连于外侧裂池,两后外侧角延续于环池,第六个角位于后缘中间,是角间池。

鞍上池边缘为大脑动脉环,池内前部常可见“v”字型视交叉。

•颅后窝:四脑室或四叠体池。

3第三脑室下部层面显示侧脑室前角的下部:•前方---额叶;外侧---尾状核头部;后方中线处---第三脑室,其两侧连接丘脑。

颅后窝:•“Y”字形或“V”字形的小脑幕,幕下结构在内侧(小脑上蚓部),幕上结构在外侧(枕叶)。

四叠体池:•位于小脑蚓部前方。

4第三脑室上部层面•基底核、丘脑。

•内囊前脚(前肢);尾状核和豆状核之间。

•内囊膝部和后脚(后肢):位于豆状核(由外侧的壳核和内侧的苍白球组成)及丘脑之间。

•壳核的外侧:外囊、屏状核、最外囊、岛叶(脑岛)。

•四叠体池:两侧枕叶之间,池内有松果体,向前与第三脑室连接。

基底节(基底核):•埋藏在两侧大脑半球深部的灰质核团,是组成锥体外系的主要结构。

基底节区:概念不清。

可能包括:基底节、黑质、红核、及其周围白质区域。

•内囊:位于丘脑、尾状核、豆状核之间的白质区,是由上、下行的传导束密集而成。

分为三部分:前肢、膝部、后肢。

膝部由皮质脑干束;后肢有皮质脊髓束、丘脑皮质束、听辐射和视辐射。

•外囊:是位于屏状核和豆状核之间的白质带,主要由岛叶发出的皮质被盖纤维组成5侧脑室体部层面由额、颞、枕叶构成,两侧侧脑室体部之间为透明隔,外侧为尾状核和体部。

颅骨基底解剖

颅骨基底解剖

颅骨基底解剖
颅骨基底是指位于颅腔底部的一部分,也被称为颅底。

它由多个颅骨骨块组成,包括蝶骨、筛骨、腭骨、上颌骨、下颌骨、蝶窦等。

颅骨基底区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解剖区域,其中包含了许多重要的神经和血管结构。

下面是一些颅骨基底区域的重要解剖结构:
1. 筛板:位于于鼻腔和颅底之间,是筛骨的中央部分。

它具有许多小孔(筛窦孔),使神经和血管通过。

2. 筛窦:位于筛板下方的一组空腔,通过这些空腔运行着支配面部和眼睛的三叉神经分支。

3. 颅底孔:位于颅骨基底上的一些小孔,通过这些小孔神经和血管进入或离开颅腔。

例如,视神经孔和脑底动脉孔。

4. 外耳道:位于颅骨基底的侧面,是连接外耳和中耳的通道。

5. 突起和凹陷:颅骨基底区域还包含一些突起和凹陷,如嗅神经沟、垂体窝等。

准确的颅骨基底解剖涉及许多细节和结构,对于神经外科医生、解剖学家和放射科医生等专业人士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它的理解和研究对于诊断和治疗涉及颅底结构的疾病和损伤至关重要。

16-颅底解剖学

16-颅底解剖学
10
三、颅后窝
颅后窝是颅腔中的一个特殊部位,血管、神经密 集,功能重要,手术复杂。
第一:颅后窝是颅腔被硬脑膜分隔出的另一个腔, 底由蝶骨、枕骨和颞骨构成,顶为小脑幕。
第二:颅后窝经枕骨大孔通椎管,向上经小脑幕切 迹通颅腔的其他部分,这些交通口都是危险点。
第三:颅后窝内含脑干、小脑、后六对脑神经的行 程及第3对至第6对脑神经的部分行程,所以当病变时, 可累及小脑、脑干及后十对脑神经。
11
小脑幕上腔和幕下腔
12
颅后窝前壁的结构
斜坡: • 由鞍背、蝶骨体背面和枕骨基
底部构成 • 中央有一窝称脑桥窝,邻脑桥 • 下部与延髓相邻 • 前方邻垂体和蝶窦,故垂体瘤、
蝶窦肿瘤可侵及颅后窝 • 斜坡外面是咽结节,为咽顶部
13
颅后窝前外侧壁的结构
内耳门 内耳道 弓状下窝 前庭水管外口(内淋巴囊裂) 内淋巴囊压迹 蜗小管外口 岩下窦沟 岩尖后平面 岩尖后平面位于岩尖后面,内 耳门内侧,对应脑桥小脑三角, 是血管、神经的行程重要部位
17
颅前窝的血管: 1.脑膜中动脉额支:分布于颅前窝
外侧壁。 2.脑膜前动脉(筛前动脉的脑膜
支): 筛前动脉经筛前孔→眶颅管→颅 内分为脑膜支和鼻支。脑膜支 分布于筛板前部的硬脑膜。筛 板骨折→鼻出血。 3.筛后动脉:细小,经筛后孔→眶 筛管→颅内,分布于筛板后部 的硬脑膜。
18
颅前窝的神经: 1. 筛前神经(硬脑膜前
当病变时可相互波硕1及人士
颅前窝后方以蝶骨小翼后缘、交 叉沟前缘与颅中窝为界。
颅前窝两侧为额骨眶部,构成眶 顶,是颅前窝最薄处(骨折→血 液、脑脊液入眶→结膜水肿、眼 睑青紫、肿胀)。
3
嗅窝 筛板 筛孔 鸡冠 盲孔

颅底影像详细解剖优秀课件

颅底影像详细解剖优秀课件

内耳道
中耳锤、砧骨
枕骨鳞部
枕乳突缝
蝶骨体
蝶骨大翼
蝶颞(鳞)缝
颞骨岩部
眶上裂
前庭及外半规管
第十二层:
枕骨鳞部
枕乳突缝
后半规管
蝶骨体
蝶骨大翼
蝶颞(鳞)缝
蝶颧缝
颞骨岩部
颞骨鳞部
骨鼓室部
鼓鳞裂
耳蜗底层
蝶骨体的颈内动脉沟
中耳
枕骨鳞部
枕骨乳突缝
眶上裂与眶下裂结合部
蝶骨体部
蝶骨大翼
蝶颞缝
蝶颧缝
颞骨鳞部
第十层:
耳蜗
左侧内耳道
中耳锤、砧骨
枕骨鳞部
枕乳突缝
蝶骨体
蝶骨大翼
眶上、下裂结合部
蝶颞(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缝
颞骨岩部
第十一层:
左侧蝶骨嵴
茎突
颧骨
第四层:
关节结节(颧弓的前根)
枕骨基底部(后斜坡)
舌下神经管
翼腭窝
翼板
翼突
枕乳突缝
枕骨(鳞部)
翼上颌裂
蝶骨大翼
蝶骨嵴
腭大孔(蝶腭孔)
茎突基底部
颧弓
颧面孔/管
第五层:
卵圆孔
棘孔
舌下神经管
眶下裂
枕骨(鳞部)
枕乳突缝
翼腭窝
蝶骨大翼
蝶骨嵴(右侧)
斜坡
破裂孔
卵圆孔
棘孔
眶下裂
颈静脉孔变为乙状窦
舌下神经管根部)
枕骨鳞部
枕乳突缝
岩枕裂
蝶岩裂
翼腭窝
蝶骨体
蝶骨大翼
蝶鳞缝
鼓鳞裂(岩鼓裂)
颞骨岩部
颞骨鼓室部

颅底解剖详解

颅底解剖详解
颞骨岩部上缘有发育程度不等的岩上窦 沟groove for superior petrosal sinus 。
弓状隆起arcuate eminence 为一圆钝的 隆起,由前半规管耸起形成。
颞骨鳞部与蝶骨以蝶鳞缝相连结。弓状 隆起前外侧、颞骨岩部前面由鼓室盖 tegmen tympani形成,它是鼓室顶的一 层薄骨板,向前内侧延伸到咽鼓管之上。 隆起的外侧,鼓室盖的后部形成乳突窦 顶。三叉神经压迹之后形成岩上窦沟。 颅中窝以颞骨岩部上缘和鞍背与颅后窝 分隔。
6
颞骨鼓部和鳞部以及被岩鼓裂 与岩鳞裂围绕的岩部的骨盖嵴 共同构成下颌窝mandibular fossa,窝的前界是关节结节 articular tubercle 。颞骨的颧突 伸向前外。
枕骨基底部的突起称咽结节 pharyngeal tubercle ,基底部 与蝶骨体融合。岩枕裂位于颞 骨岩部与枕骨之间。颈静脉窝 被邻接的枕骨颈静脉切迹加宽 并围成了颈静脉孔。
4
颅底后部包括蝶骨、颞骨和枕骨。
鼻后孔的内侧界由犁骨构成,鼻 后孔的外侧界其翼 钩,以及翼突外侧板lateral plate ,二板之间是翼窝。舟状 窝scaphoid fossa位于翼突内侧 板根部,并与破裂孔foramen lacerum 相邻。
斜坡clivus由蝶骨体和枕骨基底
部构成,二骨在青春期之前以蝶 枕结合相连结,至青春期则融合 为骨性结合。
枕骨和颞骨岩部之间有岩下窦 沟groove for inferior petrosal sinus 和岩枕结合,后者在经过 浸渍处理的颅骨标本上呈一裂 隙状,称为岩枕裂。
18
岩下窦沟终于颈静脉孔jugular foramen。 内耳道internal Lcoustic meatus 开口于

颅底解剖

颅底解剖

三.颅底外面
❖ 颅底外面的分区方法很多,我们仅介绍侧颅底的解剖。 ❖ 侧颅底(Lateral skull base): ❖ 沿眶下裂和岩枕裂各作一延长线,向内交角于鼻咽顶,
向外分别至于颧骨和乳突后缘,此两条线之间的三角 形区域。
1.蝶骨翼突
❖ 内侧板 ❖ 外侧板 ❖ 两板之间为翼突窝
2.颞下窝
3.翼腭窝
❖ 上颌骨与翼突之间的狭窄骨性腔隙,内含:上颌神经、蝶腭神 经节及颌内动脉内端。
❖ 前界——上颌骨。 ❖ 后界——翼突及蝶骨大翼的前面。 ❖ 顶界——蝶骨体下面。 ❖ 内界——腭骨的垂直部。 ❖ 下界——移行于翼腭管。 ❖ 交通:(1)后上经圆孔与颅腔交通。 ❖ (2)前上经眶下裂与眼眶交通。 ❖ (3)内上经蝶腭孔与鼻腔交通。 ❖ (4)外侧经翼突上颌裂与颞下窝交通。 ❖ (5)下经翼腭管、腭大孔和腭小孔与口腔交通。
❖ 3.额骨眶板和筛骨筛板最薄,是骨折的好发部 位。
(二)中颅窝
❖ 1.前界—蝶骨小翼后缘和视神经沟前缘。 ❖ 2.后借颞骨岩部上缘和蝶骨体后缘的鞍背与颅后窝分界,容纳
颞叶。 ❖ 3.窝的中央部为蝶骨体,形如马鞍故称为蝶鞍。鞍的中部凹陷
称为垂体窝。 ❖ 4.蝶鞍的两侧有海绵窦,海绵窦系一阔而短的静脉窦,从眶上
❖ 上界——蝶骨大翼和翼窝。 ❖ 外界——下颌骨升支和髁突。 ❖ 前界——上颌骨后外壁。 ❖ 内界——翼外板。 ❖ 下界——借筋膜及韧带与咽旁隙相邻。 ❖ 后界——蝶下颌韧带。 ❖ 向上通颞窝,境况下裂通眼眶,经翼颌裂通翼腭窝。 ❖ 内含:翼外肌、翼内肌、颌内动脉、翼静脉丛、三叉神经之上
颌支与下颌支、面神经之鼓索神经、茎突及其韧带和肌肉。
骨板将颈内动脉与三叉神经节相隔。
❖ 1.舌下神经管内口——前外侧缘上方。 ❖ 2.颈静脉孔——舌下神经管内口的外上方,有颈内静

颅底颈椎解剖

颅底颈椎解剖

颅底颈椎解剖一、颅底结构颅底结构复杂,包括前颅底、中颅底和后颅底。

前颅底主要由额骨、筛骨、蝶骨等组成,其中筛骨的筛孔是嗅神经和视神经的通道。

中颅底包括枕骨、颞骨和下颌骨,其中下颌骨是可动的,它通过韧带与周围的骨骼相连。

后颅底主要由枕骨、颞骨和岩骨组成,其中岩骨是构成内耳的重要骨骼。

二、颈椎结构颈椎是人体脊柱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支撑头部、保护脊髓和神经根的作用。

颈椎由7块颈椎骨组成,它们之间通过关节和韧带相连。

颈椎的前方是椎间盘,它可以缓冲压力,保护脊柱。

颈椎的侧方有椎动脉和椎静脉,它们分别供应脑部和脊髓的血液。

三、肌肉结构颈部有许多肌肉,包括浅层肌肉和深层肌肉。

浅层肌肉包括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上束,其中胸锁乳突肌位于颈侧,斜方肌上束位于颈后。

这些肌肉的主要功能是控制颈部的运动和姿势。

深层肌肉包括斜角肌、提肩胛肌、小菱形肌、头夹肌、颈夹肌等,这些肌肉按功能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上颈部的肌肉,如头夹肌和颈夹肌,它们可以控制头部的运动和姿势;另一类是下颈部的肌肉,如斜角肌和提肩胛肌,它们可以控制胸廓和肩胛骨的运动。

四、神经支配颈部有许多神经,其中最重要的神经是颈神经根。

颈神经根从脊髓发出,通过颈椎的椎间孔离开颈椎,支配颈部的肌肉和皮肤。

颈神经根的分布范围很广,从枕部到肩部都有分布。

除了颈神经根外,颈部还有许多其他神经,如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等。

五、血管结构颈部有许多血管,包括颈动脉和颈静脉。

颈动脉是供应脑部血液的主要血管之一,它从心脏出发,通过颈部向上延伸至脑部。

颈静脉是回收脑部血液的主要血管之一,它将脑部的血液回收到心脏。

此外,颈部还有许多分支血管供应脊髓、肌肉和皮肤等组织。

六、淋巴系统颈部有一个重要的淋巴系统,它包括淋巴结和淋巴管。

淋巴结是淋巴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它们可以过滤淋巴液中的细菌和病毒等有害物质。

淋巴管是输送淋巴液的管道,它们可以将淋巴液回收到血液中。

七、骨连接颈部有许多骨骼连接,包括颈椎、胸椎、腰椎和骶椎之间的连接。

侧颅底解剖详细解读

侧颅底解剖详细解读

侧颅底的骨性标志
眶上裂
眶上裂内宽外窄。裂的上界为蝶骨小翼 下面,内缘为蝶骨小翼下根和部分蝶骨体, 下边为蝶骨大翼上缘。
圆孔
在成人圆孔是一长4mm的管道。上颌神 经从颅中窝经圆孔至翼鄂窝。其颅内段 (三叉神经节至圆孔)右侧长10mm(4~ 15.1mm),左侧长10mm(5.4~16.0mm)。
2. Kumar等(1986)从两翼突内侧板分别作一 直线与枕大孔相切, 该二线向前延伸,
将颅底分为一个中线区和两个侧区。向 前该二线与眼眶内侧壁相一致;从颅底 内面观,此二线将前、中、后颅窝均分 为中线区和外侧区。在颅底的外面再从 翼内板到关节盂窝作一连线,位于该线 之前外侧为颞下区,该线后内侧为翼颞 窝。
脑膜中动脉
脑膜中动脉一般起源于颌内动脉, 经棘孔 入颅, 沿硬膜走行, 发出分支, 分布于硬膜 的大部分范围。
有时脑膜中动脉缺失,脑膜中动脉的所 有分支均来自于眼动脉;也有额支来源 于眼动脉,其余分支来源于位置正常的 脑膜中动脉。
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和展神经
动眼神经在后床突前外侧,即在后床突与 小脑幕游离缘的最前端穿硬脑膜入海绵 窦。
韦萨留斯(Vesalius)孔
此孔位于卵圆孔内侧,孔内为穿过海绵窦 的基导静脉。有时还伴随一根细神经。 孔的平均直径为1.2mm。
岩骨前区
岩骨前有一压迹,称三叉神经压迹。在岩骨上嵴 可见三叉神经切迹。三叉神经压迹位于三叉神 经切迹外缘。压迹向前下延伸到破裂孔和岩浅 大神经沟。破裂孔和三叉神经压迹在面积大小 上总是相反的。
翼状间隙、颞下窝和翼腭窝
翼状间隙 翼状间隙 (Pterygoid Space)位于咽旁,内侧与鼻 咽和口咽部相邻;外侧是下颌骨支,腮腺深叶和 茎突下颌韧带;上界是中颅窝底,包括蝶骨大翼, 眶下裂,圆孔,卵圆孔,棘孔,颈动脉管,颈静脉,颞 颌关节窝和上颈椎横突;下界是二腹肌后腹和颌 下腺。翼状间隙内有翼肌,三叉神经的上颌支 和下颌支,颌内动脉,面神经,茎突及其韧带 和肌肉 。

颅底应用解剖

颅底应用解剖

耳前颞下窝入路:
耳后颞下窝入路:
翼腭窝
指上颌骨体后方与翼突之间
的骨性裂隙,居颞下窝内上。 Rober t ( 1991) 将其列入颞 下窝。翼腭窝顶为蝶骨体下 方,前界为上颌骨,后界为 翼突及蝶骨大翼的前面,内 侧为腭骨垂直部。窝的前后 径上宽下窄,中部宽约6毫米, 向下渐窄并移行于颞下窝。
翼腭窝
翼腭窝内含蝶腭神经节、上 颌神经及颌内动脉。
翼腭窝前上经眶下裂与眶相 通,后方经园孔与颅内相通, 内上经蝶腭孔于鼻咽相通, 下方经翼腭管、腭大孔、腭 小孔与鼻腔相通,外侧经翼 颌裂进入颞下窝。
翼腭窝及其周围组织结构
颅底分区的意义在于了解肿瘤或其他 病变的侵犯范围,便于在影像学检查中 准确定位,增加手术和其他治疗的针对 性和安全性,提高治愈率和生存质量。
常用手术入路解剖学: 经迷路入路: 经中颅底入路:
岩骨乙状窦前入路:
颅后窝(一)
颅后窝位置最低,底由蝶骨、 颞骨及枕骨构成。前界为斜坡, 由鞍背、蝶骨体和枕骨基底组 成,前外侧为颞骨岩部上缘, 后外侧由横窦沟围成,中央为 枕骨大孔,孔的前外侧为舌下 神经管内口,舌下神经和咽升 动脉脑膜支由此通过。两侧颅 后窝主要容纳小脑。
颅底应用解剖
颅底由额骨、筛骨、蝶骨、岩骨和 枕骨组成。
其结构复杂,诸多的骨性孔道或裂 隙作为颅内外血管和神经进出的通路。
颅底应用解剖
颅底有内外两个面.
内面借蝶骨小翼后缘和 颞骨岩部上缘分为前、 中、后三个颅窝。
外面借两侧翼内板与 枕大孔外缘连线将其分 为中线区和侧颅底区。
颅前窝
由额骨眶板、筛骨水平板、蝶 骨小翼和蝶骨体前部构成,约占 颅底前后径的1/3。其前界为额骨 鳞部,与额窦一板相隔。后界由 蝶骨小翼后缘、前床突、视神经 管口及交叉沟构成。两侧为额骨 眶部。颅前窝正中凹陷部分为嗅 窝。中线骨嵴称鸡冠,其前方盲 孔在成人多已闭合。两侧为筛板 形成筛窝底部,筛板上有数十个 筛孔,嗅丝由此入颅至嗅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鞍背dorsum sellae突向上前。鞍背的 上外侧角膨大成后床突posterior clinoid process。
颈动脉沟carotid groove位于蝶鞍的 两侧,为颈动脉管的延续。颈动脉管 位于颞骨岩部前壁内,其内侧部邻近 破裂孔处形成裂口。颈动脉管内侧端 以蝶小舌 lingual of sphenoid bone 为界。它续于破裂孔上面。沟内侧缘 小的突起为中床突middle clinoid process,它可连接到前床突。
颅后窝posterior cranial fossa 最大、最深,前界为鞍背、蝶 骨体后面和枕骨基底部,后界 为枕鳞下部,外侧界为颞骨岩 部、颞骨乳突部和枕骨侧部, 上后界为顶骨乳突角。颅后窝 容纳小脑、脑桥和延髓。
枕骨大孔foramen magnum 位 于颅后窝中央,枕骨大孔前缘两
侧有舌下神经管的开口。
额骨眶板orbital plates 位于筛板两侧, 构成眶顶,是颅前窝最薄的区,在新生 儿厚0.12 mm,17岁时达0.70~1.10 mm,成年人为1.00~2.00 mm。在老 年人,常有部分眶板骨质吸收,使眶骨 膜直接与硬脑膜相接触。眶板上面有指 状压迹,高低不平,在颅脑外伤时常发 生额叶眶面脑组织挫裂伤。眶板骨折时, 骨折面出血渗入眶内,形成眼睑及球结 膜下淤血,出现“熊猫眼”征。筛顶壁 骨折还可导致脑脊液鼻漏。
颅底骨与脑膜紧密愈着,外伤后不会形成硬膜外血肿, 但脑膜往往同时损伤,引起脑脊液外漏。
一、颅底下面观
颅底下面分为前、后两 部分,前部属于面颅, 后部属于脑颅。
颅底前部 两侧上颌骨的腭突、腭骨的水平板、上颌骨的牙槽突、上颌结
节和额骨。 两侧上颌骨腭突以腭正中缝median palatine suture 相连结。缝
枕骨大孔foramen magnum 的 两侧邻枕髁occipital condyle, 枕髁后方是髁窝,髁管condylar canal开口于此。枕外嵴 external occipital crest 从枕骨 大孔正后方开始行向上,终止 于枕外隆凸。
二、颅底内面观
颅底内面由筛骨、额骨、 蝶骨、颞骨、枕骨和顶 骨参与构成,形成颅前 窝、颅中窝和颅后窝, 由前向后呈阶梯状局部 加深,与脑的底面相适 应。
颅底的中央是蝶骨体,蝶骨大 翼及其颞下嵴infratemporal crest 位于蝶骨体的两侧。蝶骨 大翼的蝶棘sphenoid spine 基 部有棘孔foramen spinosurn 。 棘孔与破裂孔之间是卵圆孔 foramen ovale 。蝶骨与颞骨岩 部之间的裂隙称蝶岩裂。咽鼓 管auditory tube 由蝶岩裂向后 外延伸。
颅前窝整体呈漏斗状,最低处 为筛板,通常低于眶顶内侧缘, 呈窝状,称嗅窝。嗅窝前缘距 颅前窝前缘9.62 mm (0~ 21mm),后缘距视神经管颅口 前缘18 mm (9~26 mm)。
筛板cribriform plate 位于颅前窝正 中部,平均长约21 mm,前部宽约 4 mm,后部宽约5 mm,高出 Frankfort 平面22 mm。
颅中窝的外侧部 承托大脑颞叶。 前面是蝶骨大翼的脑面,后面是颞 骨岩部的前面,外侧是界于前二者 之间的颞骨鳞部脑面。眶位于前方, 颞窝位于外侧,颞下窝位于下方。
颅中窝借眶上裂superior orbital fissures 与眶交通,裂的上界是蝶 骨小翼,下界是蝶骨大翼,内侧界 是蝶骨体;裂的内侧较宽,长轴向 下内前倾斜。眶上裂有眼神经终末 支、眼静脉、动眼神经、滑车神经、 展神经和小血管通过。
颞骨岩部上缘有发育程度不等的岩上窦 沟groove for superior petrosal sinus 。
弓状隆起arcuate eminence 为一圆钝的 隆起,由前半规管耸起形成。
颞骨鳞部与蝶骨以蝶鳞缝相连结。弓状 隆起前外侧、颞骨岩部前面由鼓室盖 tegmen tympani形成,它是鼓室顶的一 层薄骨板,向前内侧延伸到咽鼓管之上。 隆起的外侧,鼓室盖的后部形成乳突窦 顶。三叉神经压迹之后形成岩上窦沟。 颅中窝以颞骨岩部上缘和鞍背与颅后窝 分隔。
颞骨鼓部和鳞部以及被岩鼓裂 与岩鳞裂围绕的岩部的骨盖嵴 共同构成下颌窝mandibular fossa,窝的前界是关节结节 articular tubercle 。颞骨的颧突 伸向前外。
枕骨基底部的突起称咽结节 pharyngeal tubercle ,基底部 与蝶骨体融合。岩枕裂位于颞 骨岩部与枕骨之间。颈静脉窝 被邻接的枕骨颈静脉切迹加宽 并围成了颈静脉孔。
颅中窝middle cranial fossa 较颅前窝深且大, 尤其是外侧,前界是蝶 骨小翼后缘、前床突和 交叉沟,后界是颞骨岩 部上缘和蝶骨鞍背,外 侧界是颞骨鳞部、顶骨 和蝶骨大翼。中央部较 窄,由蝶骨体形成。
视神经管optic canal 位于蝶骨小翼 根和内侧的蝶骨体之间,稍向前外 侧下降,容纳视神经、眼动脉和脑 膜。视神经管上壁后缘往往有一孤 形缺口,由硬脑膜返折形成的镰状 皱襞falciform fold 填补,该皱襞自 前床突向内侧延伸至蝶骨平台的蝶 棱,覆盖视神经管的近端。有时, 镰状皱襞特别坚韧,游离缘锐利, 压迫视神经,在视神经上面出现深 压迹。在头部创伤,该皱襞可使视 神经产生剪切伤。在该皱襞处,视 神经无骨质保护,故在经额垂体手 术及视神经减压术时需特别小心, 切勿损伤视神经。
颅前窝anterior cranial fossa
颅前窝由额骨眶板、筛骨筛板、蝶 骨小翼和蝶骨体的前部构成,以蝶 骨小翼和蝶轭与颅中窝分界。
颅前窝是颅底三个凹陷中最高的一 个,位于眶、鼻腔之上,构成二者 的顶, 其前方与额窦仅以一骨板相 隔,其下方与筛窦相邻,故某些疾 患可相互波及。
颅前窝的骨板极薄,是颅前窝骨折 的常见部位,大脑额叶及有关的嗅 神经、嗅球和嗅束均位于颅前窝, 同时视交叉、垂体及大脑颞叶前端 也与颅前窝相邻,这些结构的手术 有时须经颅前窝才能到达。所以颅 前窝具有比较重要的临床意义
内耳道internal Lcoustic meatus 开口于 颞骨岩部的后面。前庭水管外口则隐藏 于内耳门外侧一小骨嵴的下面。
颈静脉孔jugular foramen由颞骨和枕骨 的颈静脉切迹对合而成。枕骨的颈静脉 切迹的前界是凸起的颈静脉结节,颈静 脉孔被颞骨的颈静孔内突做不完全分隔。
乙状窦沟groove for sigmoid sinus 向前 内通人颈静脉孔,向后与横窦沟groove for transverse sinus 相延续。后者延伸 至枕内隆凸internal occipital protuberance。
枕内嵴internal occipital crest自枕内隆
凸行向枕骨大孔。
颅底内面的常见变异
在颅中窝蝶鞍区,许多 变异可从X线片上看到。 在有些病例中,可见指 向颞骨的蝶小舌与颞骨 发生融合。
两视神经管间有交叉前沟 prechiasmatic groove ,前床突 anterior clinoid process 与视神经 于颅中窝底 的中部,形似马鞍形,其前部正中有 鞍结节tuberculum sellae, 鞍结节后 方为垂体窝hypophyseal fossa。窝 底构成蝶窦顶的一部分,小儿垂体窝 底较厚,可达20 mm。但蝶窦随年龄 增加而扩大,故窝底也随之变薄,成 人多数为1 mm。较薄的窝底有利于 经蝶窦进行垂体手术。
卵圆孔foramen ovale 位于颈动脉 沟外侧,有下颌神经通过。其前方 是圆孔foramen rotundurn,其中有 上颌神经通过。后外则是棘孔 foramen spinousum。脑膜中动脉 沟groove for middle meningeal a. 从棘孔行向外侧。
近颞骨岩部尖端可见三叉神经压迹 trigeminal impression,其外侧稍后方 是岩大神经管裂孔hiatus of canal for greater petrosal n.,岩大神经沟由此向 蝶岩裂延伸。岩小神经管裂孔hiatus of canal for lesser petrosal n. 紧靠岩大神 经管裂孔的前外侧。岩大、小神经之间 的距离为1~3 mm, 有时有交通支联 系。
筛板上有26~71个小孔称筛孔 cribriform foramina ,嗅丝通过筛 孔连于筛板上方的嗅球。筛板薄而
多孔,易骨折,伤及嗅丝可致嗅觉
障碍;骨折伴硬脑膜撕裂后单纯嗅
丝自筛孔内抽出者,均可导致脑脊
液鼻漏。筛板的下方是筛骨迷路,
内有筛窦。
筛板正中是鸡冠crista galli,鸡冠前方 是盲孔foramen caecum。筛前神经及 伴行血管经鸡冠前部两侧的窄裂进入颅 腔。筛板借蝶筛缝spherloethmoidal suture 与蝶骨相连。
颈静脉窝jugular fossa 与颈 动脉管外口external aperture ofcarotid canal 之间有一小凹, 称岩小窝,窝内有鼓室小管 的开口。
茎突styloid process 与乳突 之间有茎乳孔stylomastoid foramen ,面神经由茎乳孔 出颅。乳突内侧面有乳突切 迹mastoid notch ,后者的内 侧是枕乳突缝和枕动脉沟。 外耳道external acoustic meatus 开口于乳突前方,由 颞骨鼓部和鳞部围成。
颅底的结构特点
颅底的各部骨质厚薄不一,由前向后逐渐增厚,颅前 窝最薄,颅后窝最厚,骨质较薄的部位在外伤时易骨 折。
颅底的孔、裂、管是神经血管进出的通道,而某些骨 内部又形成空腔性结构,如鼻旁窦、鼓室等,这些部 位都是颅底本身的薄弱点,不但外伤时容易骨折,而 且常伴有脑神经和血管损伤。
颅底与颅外的一些结构不但关系密切,而且紧相连接, 如翼腭窝、咽旁间隙、眼眶等,这些部位的病变,如 炎症、肿瘤等,可蔓延入脑; 相反,颅内病变也可引 起其中某些部位受累的症状。
颅底后部包括蝶骨、颞骨和枕骨。
鼻后孔的内侧界由犁骨构成, 鼻后孔的外侧界由翼突构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