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中暑的急救处理

合集下载

简述中暑的急救方法

简述中暑的急救方法

简述中暑的急救方法一:脱离高温环境:迅速将中暑者转移至阴凉通风处休息。

使其平卧,头部抬高,松解衣扣。

补充液体:如果中暑者神志清醒,并无恶心、呕吐,可饮用含盐的清凉饮料、茶水、绿豆汤等,以起到既降温、又补充血容量的作用。

人工散热:可采用电风扇吹风等散热方法,但不能直接对着病人吹风,防止又造成感冒。

冰敷:可头部冷敷,应在头部、腋下、腹股沟等大血管处放置冰袋用冰块、冰棍、冰激凌等放入塑料袋内,封严密亦可,并可用冷水或30%酒精擦浴直到皮肤发红。

每10至15分钟测量一次体温。

急救时应观察患者的脉搏率,若在每分钟110以下,则表示体温仍可忍受,若达到110以上,应停止使用降温的各种方法,观察约10分钟后,若体温继续上升,再重新给予降温。

恢复知觉后,供给盐水喝,但不能给予刺激物。

此外,依患者之舒适程度,供应覆盖物。

二:1、转移中暑必然发生在高温的室内或室外环境。

如果有中暑病人,高温条件下先将其转移到通风,阴凉的地方,让它平躺,解开衣领,使其呼吸通畅。

2、降温不管是用物理降温或许药物降温,将患者搬运后首先就是为其进行降温。

用一盆凉水或少数稀释过的酒精擦洗患者的头部、颈部、腋窝、大腿根部等动脉血管方位,以到达降温作用;也能够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运用药物降温。

3、服药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乃是解暑良药,应作为普通家庭常备药来储藏。

尤其是炎热的夏天,若是家里有中暑的患者,能够在为其进行以上两部医治后给其服用解暑药,缓解中暑症状。

4、按穴要是中暑患者的情况较严重,昏迷不醒,可先按压其人中、合谷等穴位尽快将其救醒。

如以上的抢救措施没有奏效,请及时拨打急救电话送往医院就医以免耽误病情。

温馨提示:中暑后的患者应在凉爽的地方安静地休息一段时间,别着急返回工作岗位等,未免引发更严重的后果。

中暑的治疗1.停止活动并在凉爽、通风的环境中休息。

脱去多余的或者紧身的衣服。

2.如果患者有反应并且没有恶心呕吐,给患者喝水或者运动饮料。

也可服用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中药。

夏季中暑的急救处理与预防方法

夏季中暑的急救处理与预防方法

夏季中暑的急救处理与预防方法盛夏时节,环境温度过高,空气湿度大,人体内热量不易散发,热量积存过多,这样会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失控而发生中暑。

中暑后会让人体出现头晕、恶心、皮肤灼热等表现,甚至出现热痉挛、热衰竭等重症症状,如不及时救治将会危急生命。

一、中暑后的急救六法:一移:迅速将病人移至阴凉、通风的地方,同时垫高头部,解开衣裤,以利呼吸和散热。

二敷:可用冷水毛巾敷头部,或冰袋、冰块置于病人头部、腋窝、大腿根部等处。

三促:将病人置于4℃到18℃水中,并按摩四肢皮肤,使皮肤血管扩张,加速血液循环,促进散热。

待肛门温度降至38℃,可停止降温。

四浸:将患者躯体呈45度的角度浸在18℃左右井水中,以浸没乳头为度。

老年人、体弱者和心血管病患者,水温过低不能耐受。

五擦:4人同时用毛巾擦浸在水中的患者身体四周,把皮肤擦红,一般擦15分钟至30分钟左右,即可把体温降至37℃至38℃,大脑未受严重损害者多能迅速清醒。

六服:取十滴水2~3滴,加适量温水灌服,或内服仁丹两三粒,也可起到作用。

二、中暑的预防措施多吃粥:在炎热的夏季,人的肠胃因受暑热刺激,功能会相对减弱,容易发生头重倦怠、食欲不振等不适,重者还会中暑。

因此,夏季喝消暑保健粥则是饮食调理措施之一,如绿豆粥、金银花粥、薄荷粥、莲子粥、荷叶粥、莲藕粥等。

多喝汤:当人出汗比较多,体液损耗比较大的时候,多喝汤既能及时补充水分,又有利于消化吸收。

简单易学的“防暑汤”如山楂汤、绿豆酸梅汤、金银花汤、西瓜翠衣汤等。

多饮茶:研究人员对炎热天喝温茶水和喝饮料的两组人员的测定表明,温茶能降低皮肤温度1-2度,而冷饮只能使口腔周围变冷;喝茶者感觉清凉舒适,渴感全消,而喝冷饮者,周身不畅,渴感未消。

高温作业者,如能在温茶中适当加点盐,以弥补出汗过多而丢失的盐分,对预防中暑更有裨益。

多吃青菜:天热湿气重,人们一般都喜欢吃清淡味鲜而不油腻的食物,而青菜既有这种特点,又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元素。

中暑现场急救措施

中暑现场急救措施

中暑现场急救措施伏天将至,国内大多部分地区都已进入桑拿天。

医院数据显示,中暑病人开始上升。

对于中暑病如何施救是我们大多数人还没有掌握的。

以下就来说中暑急救法。

中暑的现场急救措施1、搬移:迅速将患者抬到通风、阴凉、甘爽的地方,使其平卧并解开衣扣,松开或脱去衣服,如衣服被汗水湿透应更换衣服。

2、降温:患者头部可捂上冷毛巾,可用50%酒精、白酒、冰水或冷水进行全身擦浴,然后用扇或电扇吹风,加速散热。

有条件的也可用降温毯给予降温。

但不要快速降低患者体温,当体温降至38摄氏度以下时,要停止一切冷敷等强降温措施。

3、补水:患者仍有意识时,可给一些清凉饮料,在补充水分时,可加入少量盐或小苏打水。

但千万不可急于补充大量水分,否则,会引起呕吐、腹痛、恶心等症状。

4、促醒:病人若已失去知觉,可指掐人中、合谷等穴,使其苏醒。

若呼吸停止,应立即实施人工呼吸。

5、转送:对于重症中暑病人,必须立即送医院诊治。

搬运病人时,应用担架运送,不可使患者步行,同时运送途中要注意,尽可能的用冰袋敷于病人额头、枕后、胸口、肘窝及大腿根部,积极进行物理降温,以保护大脑、心肺等重要脏器。

夏季炎热易中暑如何预防与现场急救?当人们在夏季长时间受到强烈阳光的照射,或停留在闷热潮湿的环境中,以及在炎热的天气里长途行走过度疲劳等情况下,均容易导致中暑的发生。

在上述条件下,一旦出现大量出汗、口渴、头晕、胸闷、恶心、全身无力、注意力不集中等表现时,应想到这是中暑的先兆。

此时,要尽快离开高温潮湿的环境,转移到阴凉通风处坐下休息,喝些糖盐水或其他饮料,在两侧太阳穴擦些清凉油,经过一段时间休息后多可恢复。

如果对中暑先兆中出现的症状未予以重视,继续停留在强烈阳光照射或高温潮湿的环境中,比如海滨浴场、蒸汽浴室或拥挤的汽车中,则会出现面色潮红,体温升高,皮肤发热,呕吐、眼前发黑甚至昏迷、抽搐等严重症状;若是在气温炎热的天气里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或大量运动,导致机体极度疲劳。

高温中暑现场处置方案

高温中暑现场处置方案

高温中暑现场处置方案高温中暑是指在高温环境下,由于身体过度失水或过度出汗,导致体温过高,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和肌肉系统功能紊乱的现象。

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的处置措施,高温中暑可能会危及生命。

因此,高温中暑的现场处置方案非常重要。

一、现场识别与评估高温中暑的识别是第一步,要及时发现可能存在中暑现象的人员。

身体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头昏眼花等症状,可能是中暑的征兆。

如果出现皮肤发红、口干舌燥、大量出汗等症状,极有可能是中暑引起的。

如果患者呼吸急促,心跳快速、乏力,甚至出现昏迷、抽搐、呼吸困难等情况,说明中暑已经非常严重,需要立即进行紧急处理。

二、急救流程1、发现确诊中暑者后,应第一时间将其移到阴凉、通风的地方,尽量避免在室外处置,如果条件允许,可以移到室内。

2、解开衣领或搭带,保持通风通透,进一步降低体温。

3、立即进行水分补充,可用生理盐水(可口)、淡盐水、糖盐水、绿豆汤、荷叶汤等,但要慢慢饮用,防止引起呕吐。

4、使用冰块、湿毛巾等物品降低体温,在高温环境中可以使用制冷设备降低室内温度。

5、如果症状不明显或轻度中暑,可以采取让患者半卧位或趴下,这有助于增加血流到肝脏的量,帮助身体更好地排出废物。

三、预防1、衣着要宽松,透气,用棉质、薄纱等轻薄面料制成,颜色应以浅色为主,以减少太阳直射的损害。

同时进行防晒措施。

2、要有规律的饮食,多吃蔬菜或水果,多饮水以保持体内的水分,减少出汗量。

3、在高温环境下要尽量避免激烈运动和劳动。

4、在实行高温作业时,应加强防暑降温知识的宣传,对特殊情况进行预先培训和演练,加强监测管理,预先采取措施,避免不必要的风险发生。

四、总结高温中暑对人体的伤害很大,因此,在炎热的环境下,我们应该尽力避免暴露于高温环境中,穿戴合适的衣着,保持体力在合理范围内。

但即使我们在炎热的环境下也需要特别注意体温的变化和身体的症状变化。

对于可能感染高温中暑的人员,我们需要第一时间进行识别、评估和处理。

中暑现场救治原则

中暑现场救治原则

中暑现场救治原则中暑是由于高温天气、高温环境和高强度体力活动等原因引起的一种疾病。

中暑时,人体温度调节中枢失灵,体温升高,出现头晕、恶心、呕吐、心悸、口渴等症状。

如果不及时救治,中暑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现场救治中应遵循以下原则:一、迅速降温中暑患者应立即转移到阴凉、通风处,尽量避免阳光直射。

可以用冷毛巾或冰袋敷在患者的额头、颈部和腋下,以促进体温的散热。

同时,给患者喝冷开水或含盐的淡盐水,以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二、保持呼吸道通畅中暑患者多伴有呕吐、口腔干燥等症状,容易导致呼吸道堵塞。

救治时应将患者侧卧,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果患者出现呼吸困难或呼吸停止,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或心肺复苏。

三、补充水分和电解质中暑患者由于大量出汗,导致体内水分和电解质丢失过多。

救治时应及时给患者补充适量的水分和电解质,可以口服或静脉滴注。

同时,注意观察患者的尿量和尿色,以评估水分补充的效果。

四、监测体温和症状变化救治过程中应及时监测患者的体温和症状变化。

可以使用体温计、血压计等仪器进行监测。

一旦发现体温升高或症状加重,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如继续降温、给予药物治疗等。

五、注重心理疏导和安抚中暑患者常伴有焦虑、恐惧等心理问题。

救治过程中应注重与患者的沟通交流,安抚患者的情绪,减轻其焦虑和恐惧。

可以通过耐心倾听和鼓励患者的方式,帮助其缓解心理压力。

六、及时就医如果中暑症状严重或情况恶化,应立即就医。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进一步诊断和治疗,如补充液体、给予药物等。

在就医过程中,患者应配合医生的治疗措施,主动告知自己的病情和病史,以便医生更好地进行救治。

中暑现场救治应迅速降温、保持呼吸道通畅、补充水分和电解质、监测体温和症状变化、注重心理疏导和安抚,并及时就医。

这些原则的遵循和实施,可以有效减轻中暑患者的症状,防止病情恶化,保护患者的生命安全。

同时,也提醒广大民众在高温天气下要注意做好中暑的预防工作,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适当休息和补充水分,做好个人防暑工作。

简述中暑的急救措施

简述中暑的急救措施

简述中暑的急救措施夏季高温天气中,由于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下或进行剧烈运动,人体容易发生中暑。

中暑是指由于机体失去调节体温的能力,导致体温过高的疾病。

一旦中暑发生,需要立即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以保护受害者的健康。

首先,当发现有人中暑时,应立即将受害者转移到阴凉、通风处,避免继续暴露在高温环境中。

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可以用湿毛巾为其敷在头部、脖颈和腋窝等部位,以促进散热,并尽量稳定患者的体温。

其次,及时补充受害者的水分和电解质。

可以让受害者慢慢饮用小量的温水或含有电解质的饮料,如运动饮料等,以补充体内丢失的水分和矿物质。

但切忌强迫喝水,以免造成恶心、呕吐等不适情况。

同时,需要松解受害者的衣物,尤其是紧身衣物。

这样可以增加空气流通,促进散热,减轻中暑的症状。

如果患者失去意识或发生呼吸困难,应立即呼叫急救车并进行心肺复苏等相关急救措施,直到救护人员到来。

重要的是要避免给中暑者使用退热药物,因为这些药物会引起血管收缩,进一步危害中暑者的健康。

此外,应及时向医生求助,以获取更详细的急救指导。

最后,预防胜于治疗,采取一些预防措施有助于减少中暑的发生。

在高温天气中,要避免暴露在太阳下长时间,尽量选择阴凉、凉爽的场所活动。

出门时应佩戴宽边帽子、太阳镜等防晒用品,适时做好防晒工作。

对于长时间进行剧烈运动的人群,应注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避免过度疲劳。

总之,中暑是一种严重的疾病,急救措施的正确性和及时性至关重要。

及时将中暑患者转移到凉爽环境,并敷以湿毛巾,补充水分和电解质,松解衣物,呼叫急救车等都是急救中不可或缺的步骤。

此外,预防和做好相关防护措施同样重要,以降低中暑的发生率,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中暑如何急救处理

中暑如何急救处理

中暑如何急救处理中暑常规急救处理:在夏季,由于环境温度过高,空气湿度大,体内余热难以散发,热量越积越多,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失控而发生中暑。

牢记以下五字诀,发现中暑者,可急时救治。

1、移:迅速将病人移到阴凉、通风的地方,同时垫高头部,解开衣裤,以利呼吸和散热。

2、敷:可用凉湿毛巾敷头部,或冰袋、冰块置于病人头部、腋窝、大腿内侧处。

3、促:将病人置于4℃水中,并按摩四肢皮肤,使皮肤血管扩张,加速血液循环,促进散热。

待肛门温度降至38℃,可停止降温。

4、浸:将患者躯体浸泡在18℃左右井水中,以浸没乳头为度。

老年人、体弱者和心血管病患者,水温不宜过低。

5、擦:同时用毛巾擦浸在水中的患者身体,把皮肤擦红,一般擦15-30分钟左右,即刻把体温降至37℃-38℃,大脑未受损者至迅速清醒。

同时及早与医院联系,进行及时抢救。

中暑的症状:1、先兆中暑:出现大量的出汗、口渴、头昏、耳鸣、胸闷、心悸、恶心、体温升高、全身无力。

2、轻度中暑:除上述病症外,体温38℃以上,胸闷,或有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大汗、皮肤湿冷、血压下降等呼吸循环衰竭的早期症状。

3、重度中暑:除上述症状外,出现昏倒痉挛,皮肤干燥无汗,体温40℃以上等症状。

处理严重中暑的急救措施1、将患者移至清凉处2、让患者躺下或坐下,并抬高下肢。

3、让神志清楚的患者喝清凉的饮料,如果患者神志呼吸及吞咽均无困难,可以让他喝盐水每100毫升加盐0.9克,注意:不要喝酒或咖啡。

4、若患者已经失去知觉,可以按压其人中穴和合谷穴,使其恢复意识。

如果患者出现呼吸停止的情况,应及时做人工呼吸。

5、如果患者病情无好转,应送医院急救。

6、担架搬运重症中暑病人,在运送过程中用冰袋冰敷在患者额头、后脑勺、胸前、手肘窝以及大腿的根部,以在搬运过程中达到降温的效果。

中暑四大禁忌:过量饮水中暑后须大量补充水分和盐分,但过量饮用热水时会更加大汗淋漓,反而造成体内水分和盐分进一步的大量流失,严重时会引起抽风现象。

人员中暑急救处理方法

人员中暑急救处理方法

人员中暑急救处理方法
中暑是由于暴露在高温环境下,身体无法正常散热而导致的热应激反应。

紧急处理中暑的方法如下:
1. 将受中暑的人员移至阴凉、通风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

可以进入室内或者在树荫下等处。

2. 给中暑者提供足够的饮用水,让其缓慢地小口喝,以补充体内的水分。

可以给他们喝凉开水、清淡的果汁或者含盐的小米粥等。

3. 将中暑者脱去过多的衣物,用湿毛巾或冰块敷在其脖颈、腋下、大腿根部等大血管部位上,以帮助身体散热。

4. 如果中暑者有意识清晰,可以让他们平躺,抬高脚部,以促进血液回流和降低体温。

5. 如果中暑者昏迷或意识不清,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在等待急救人员到达的同时,保持他们的呼吸道通畅,检查呼吸是否正常并做好CPR。

6. 避免使用冷水浸泡中暑者的身体,以免导致体温下降过快而引起其他问题。

7. 在急救人员到达之前,及时向其提供必要的照顾和关心,确保其安全。

需要注意的是,预防中暑是最为重要的措施。

在高温环境下,应注意适当降低户外活动时间和强度,增加饮水量,戴好遮阳帽和遮阳服装,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

《高温中暑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高温中暑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高温中暑事故现场处置方案》高温中暑是一种常见的急性疾病,当人体暴露在高温环境中时,机体温调节功能难以正常发挥,导致体温过高,出现一系列中暑症状,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在高温环境下,做好中暑事故现场处置十分重要。

本文将从现场安全、急救措施和输液治疗三个方面,介绍高温中暑事故现场的处理方案。

一、现场安全措施1.高温中暑现场通风散热:及时把中暑患者移到环境温度较低、通风良好的地方,避免继续接触高温环境,同时利用无障碍通风设备增加环境氧气供应。

2.辅助降温:使用冷毯、冰袋等物品,及时将这些冷物品放在患者的额头、腋窝等大血管丰富的部位,以协助散热。

3.防止交感神经激活:让患者保持平卧位,尽量减少活动,避免运动等剧烈刺激。

4.安全防护:为了保护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安全,人员在处理现场时应穿戴好防护用品,例如口罩、手套等,避免个人受到二次伤害。

二、急救措施1.判断患者中暑的程度:通过观察患者的表现,如头晕、头痛、面色苍白、大汗淋漓、乏力等症状,估计其中暑的程度。

根据症状,判断是热晕厥、热痉挛还是热射病等中暑症状,以便进行相应的急救措施。

2.及时补充水分:中暑患者因为大量出汗,导致水分严重流失,需要尽快补充水分。

可以给患者口服适量的盐水或者生理盐水,以补充身体所需的电解质和水分。

3.加强体温监测:使用无创体温监测设备或者体温计,每隔一段时间检测一次患者的体温,观察体温变化情况,及时调整降温措施。

4.留心呼吸情况:对于呼吸困难、气促等症状严重的患者,可以给予适量的氧气吸入,帮助呼吸道畅通,增加氧气供应。

5.心肺复苏:对于发生中暑晕厥、呼吸骤停等情况,立即实施心肺复苏术,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三、输液治疗1.补充盐分:中暑患者因为大量出汗,盐分也会大量丢失,因此在输液治疗中需要加入适当的盐分,以补充体内盐分的缺乏。

2.补充液体:输液的目的是补充中暑患者大量丢失的水分,可以选择生理盐水或者复方氯化钠溶液等,根据患者的情况和临床的需要来调整输液的速度和容量。

中暑抢救流程

中暑抢救流程

中暑抢救流程中暑是一种常见的热应激反应,需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抢救。

抢救流程如下:1.将患者移至通风良好、低温的环境,并脱去衣物。

2.保持呼吸道通畅,平卧,有呼吸困难时需进行吸氧,有插管指针进行气管插管保证氧饱和度在90%以上。

3.监测心电图、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

4.建立静脉通道,使用液体生理盐水或葡萄糖生理盐水,按中心静脉压调整输液速度,否则先输250根据尿量调整。

5.如出现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心律失常,应按相应流程处理。

6.测定血浆电解质浓度、肝功能、肾功能、凝血功能、尿量(每小时和总量)、尿液常规分析。

在询问病史时,需要了解持续时间、诱因(饮酒、饥饿、脱水等)、有无感染征象、有无神经系统症状、心悸等,以及特殊药物服用和既往病史(糖尿病、甲亢等)。

体格检查包括体温、呼吸、脉搏、心脏听诊和神经系统检查。

治疗目标是在1小时内将直肠温度降至37.8-38.9℃。

中医中药可予口服十滴水、藿香正气水(丸)解暑,静滴清开灵注射液清热解毒、生脉注射液益气养阴,昏迷可予安宫牛黄丸鼻饲,静滴醒脑静注射液清心开窍。

体外降温可以将患者移至通风好的低温环境(22-25℃),无循环虚脱的患者可进行冰水擦浴或将机体浸入27-30℃的水中,循环虚脱患者可蒸发散热。

体外降温无效时,可进行胃或直肠灌洗,或用20℃或9℃无菌生理盐水进行腹膜透析或血液透析,或将自体血冷却后再回输体内。

药物降温可使用冬眠Ⅰ号、冬眠Ⅱ号和冬眠Ⅲ号等药物。

并发症治疗包括对深昏迷患者进行气管插管,脑水肿和颅内压升高时使用甘露醇,癫痫发作时静脉用苯二氮卓类药物。

心律失常、低血压、肾功能衰竭和DIC等并发症需要对症治疗,并纠正电解质紊乱。

注意高钾血症,在合并心衰时应避免使用洋地黄。

为保证平均动脉压在60mmHg以上,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使用生理盐水,加用异丙肾上腺素,但不能使用血管收缩剂。

为保证充足血容量,如出现横纹肌溶解症应快速输液并碱化尿液。

此外,为保护肾功能,可输注甘露醇等利尿剂,保证每小时尿量在60-80ml。

中暑急救四字诀及常用处置方法

中暑急救四字诀及常用处置方法

中暑急救四字诀及常用处置方法夏日炎炎,当身边人出现中暑症状时,要牢记“四字诀——搬、擦、服、掐”进行救治。

搬:迅速将患者搬到阴凉、通风的地方,使其平躺,用扇子或电扇为其扇风;解开其衣领裤带,以利患者呼吸和散热。

擦:用冷水或稀释的酒精帮患者擦身,也可用冷水淋湿的毛巾或冰袋、冰块放在患者颈部、腋窝或腹股沟处等大动脉血管部位,帮助患者散热。

服:感到不适时,及时服用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解暑药,并多喝些淡盐水,以补充流失的体液。

掐:如果患者一直昏迷不醒,可用大拇指按压人中、合谷等穴位。

如出现晕倒或昏迷,并有高热,简单处理后,应立即送医院就医。

附:“中暑”多由夏季暑热病邪所引起,夏季炎热,暑气当令,人或有正气亏损,暑热病邪可乘虚而入发病。

暑热之邪具有火热之性,其侵犯人体,多直入气分,古人有“夏暑发自阳明”之论。

“中暑”者感火热之邪,火性燔灼致病,多耗津伤液,甚则津气欲脱。

暑为火邪,心为火脏,“暑气通于心”,暑热之邪最宜入心营而内闭清窍,甚则引动肝风,故中暑甚者称为“暑厥”或“暑风”,其多因邪热灼盛,津气耗伤所致,病久则可见热痰阻滞络脉,机窍不利。

“中暑”多发于夏季,初起则见高热,多汗,头痛,头晕,面赤气粗,口干,舌红绛苔黄,脉弦数或滑数等热入阳明症状,如感暑邪重者,发病即可有发热烦躁,甚或谵语,烦躁不宁,神昏不知人事,身热肢厥,气粗气喘,牙关紧闭等危候。

关于“中暑”的治疗,叶天士在《三时伏气外感篇》中指出:“暑病首用辛凉,继用甘寒,终用酸泄酸敛,不必用下。

”基本上说明了暑病在气分阶段的治疗大法。

邪入气分当用辛凉重剂以辛寒清气,涤暑泻热。

暑伤津液,治以甘寒,以清热益气生津。

暑伤心肾而致心火亢盛,肾水不足,治以清心滋肾。

若暑伤津液欲脱者则宜甘酸化阴之品,以益津固脱。

若暑入心营治以清营开窍,热甚动风则用凉肝熄风之品,暑入血分则凉血解毒。

暑热后期余邪未清,有痰热瘀阻络脉则用化痰活血,祛风通络之法治之。

另附:中暑,民间又称“发痧”,是在高温环境下引起的一种急性病,临床表现为全身无力、头晕、头痛、胸闷、心慌、口渴、大汗,或面色潮红、皮肤灼热、烦躁,或腹痛、恶心、呕吐、血压下降、面色苍白,有的甚至突然昏倒、抽搐、高热、惊厥等。

高温中暑现场急救措施正确的是

高温中暑现场急救措施正确的是

高温中暑现场急救措施正确的是高温中暑是一种常见的急性疾病,主要是由于在高温环境中,人体排热系统的功能受限,导致体温升高,甚至发生中暑的症状。

在高温天气里工作或参与剧烈运动时,要特别注意预防高温中暑。

然而,即使进行了预防措施,有时候仍然会发生高温中暑的情况。

因此,了解高温中暑现场急救措施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避免症状的进一步恶化,甚至挽救生命。

一、紧急求助如果发现有人在高温环境下昏倒或出现中暑症状,应立即呼叫急救电话。

与此同时,要确保患者身边没有危险因素,如火源或尖锐物品等,以防止二次伤害的发生。

二、转移到阴凉处休息将患者转移到阴凉、通风的地方休息,并确保周围环境的温度适宜。

可以在室内开启空调或电扇,或移动到树荫下等凉爽的地方。

避免直接暴露在太阳下。

三、解除紧身衣物并降低体温解除患者紧身或厚重的衣物,以促进体温的散热。

如果有冷毛巾或湿毛巾,可以轻轻敷在患者的额头、颈部和腋下,帮助降低体温。

应该避免直接使用冰块或极低温的物体,以免造成皮肤损伤。

四、适量补水并保持体液平衡给患者提供足够的清凉水或含有电解质的饮料,以帮助补充疏失的体液,防止脱水。

应该避免饮用含咖啡因或酒精的饮料,因为它们会加重脱水的症状。

如果患者意识清醒且能够正常饮水,可以给他少量的水分,每次喝一小口。

五、观察病情并监测体温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包括意识状态、脉搏、呼吸和体温等。

如果出现昏迷、抽搐或其他严重症状,应该立即通知急救人员。

监测体温的变化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旦体温持续上升或超过40摄氏度,应尽快就医。

六、提供心理支持和照顾在急救的过程中,要保持冷静,并给予患者适当的心理支持和照顾。

鼓励患者坚持治疗,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这对于恢复的速度也有很大的帮助。

七、预防复发和加强防护意识一次中暑经历之后,患者更容易再次发生中暑。

因此,建议加强防护意识,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下,尤其是在高温、高湿度的天气下。

户外工作或参与剧烈运动时,应避免中午时段,选择清凉的时间段进行活动,并及时补充水分。

中暑的急救知识

中暑的急救知识

中暑的急救知识中暑是指在高温环境下由于长时间暴露于高温或剧烈运动引起的一系列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危及生命。

中暑是一种常见的急症,如果不及时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可能会导致严重后果。

因此,了解中暑的急救知识非常重要,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一些中暑的急救知识。

1. 立即转移到阴凉处:一旦出现中暑症状,应立即转移到阴凉处。

可以选择室内空调房间、树荫下或者凉爽的地方。

避免继续暴露在高温环境中。

2. 保持通风:在转移到阴凉处后,要确保有良好的空气流通。

可以打开窗户或使用电扇等设备增加通风。

这样可以帮助身体散热,缓解中暑症状。

3. 补充水分:中暑后,身体会大量失水。

因此,在转移到阴凉处后,要及时补充水分。

可以喝一些温水或含有电解质的饮料,如运动饮料或盐水。

但要避免喝含有咖啡因、酒精或糖分过多的饮料,因为这些饮料可能会加重脱水症状。

4. 降低体温:中暑时,体温会升高。

为了降低体温,可以使用一些方法。

比如,可以用湿毛巾敷在额头、颈部和腋下,或者用冷水冲洗手脚等。

此外,也可以使用冷毛巾敷在胸部和腹部,帮助降低体温。

5. 避免剧烈运动:中暑后,身体已经处于亚健康状态,此时应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加重症状。

可以选择休息或进行轻度的活动,如散步或做一些轻柔的伸展运动。

6. 就医治疗:如果中暑症状严重或持续时间较长,应及时就医治疗。

医生会根据病情给予相应的治疗,如静脉输液、口服药物等。

同时,医生还会对患者进行全面的体检,以排除其他可能的并发症。

7. 注意预防:预防中暑是最重要的。

在高温天气中,应尽量避免在中午时段外出活动,尽量选择清晨或傍晚时段进行户外活动。

同时,出门时应适当穿着宽松、透气的衣物,戴上帽子和太阳镜,以防止过度曝晒。

还应定期补充水分,保持身体水平衡。

中暑是一种常见的急症,需要及时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

当出现中暑症状时,应立即转移到阴凉处,保持通风,并补充水分。

同时,要采取措施降低体温,避免剧烈运动。

如果症状严重或持续时间较长,应及时就医治疗。

简述中暑的急救方法

简述中暑的急救方法

简述中暑的急救方法
中暑是指由于长时间在高温环境下暴露或剧烈运动而引起的身体过热。

中暑可引起头晕、恶心、呕吐、烦躁不安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昏厥、抽搐甚至死亡。

以下是关于中
暑的10条急救方法及详细描述:
1. 将中暑者转移到阴凉、通风的地方:将中暑者移到室内或树荫下等阴凉、通风处,避免继续暴露在高温环境中。

2. 为中暑者提供足够的水分:中暑者应补充水分,可以给他们喝凉开水、淡盐水或
运动饮料等,帮助恢复体液平衡。

3. 降低中暑者体温:可以给中暑者敷冷湿毛巾或用喷雾器喷水降温,也可帮助中暑
者擦拭冷水或酒精擦拭身体来降低体温。

4. 解开受紧缩的衣物:中暑者的衣物应尽量解开或松开,特别是领口、腰带等紧缩
部位,以提高散热效果。

5. 给中暑者提供冷却物品:可以将中暑者脚放入冷水中,或用冰袋敷在腋下、腿内
侧等血管密集的部位,帮助降低体温。

6. 不要给中暑者饮酒和咖啡:酒和咖啡等含有利尿作用的饮品会加重中暑者的脱水
情况,应避免给他们饮用。

7. 观察中暑者的症状变化:注意观察中暑者的症状是否加重,如呼吸急促、皮肤发
红且热等,必要时及时呼叫急救车。

8. 中暑者保持安静休息:中暑者需要保持平静,避免剧烈运动或劳累,以减轻身体
负担。

9. 情绪支持和心理安慰:对中暑者进行适当的安抚和鼓励,以帮助他们保持乐观的
心态。

10. 及时就医:如果中暑者症状严重或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就医,接受专业的治疗和
监护。

严重中暑急救处理措施

严重中暑急救处理措施

严重中暑急救处理措施夏季高温天气条件下,中暑常常会发生在各种户外活动中。

中暑症状严重的表现包括:体温高达40°C,头痛、呕吐、胸口烦闷、无汗、很容易出现肌肉疼痛和嗜睡、昏迷等情况。

这些症状表明身体正在严重崩溃,请务必按照以下紧急处理方法。

急救处理步骤1. 急救现场和移动首要的任务是在人员迅速离开高温环境。

在部分情况下,休息和补充水分就可以减轻中暑症状,但是对于重症患者来说,立刻离开高温现场是必需的,需要把患者移动到空气流通地方,并遮蔽阳光。

2. 降温中暑症状严重的患者要立即降温,以免情况恶化。

降温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最简单和方法是使用冷水冷湿毛巾,将其放在头部区域。

3. 补充水分中暑患者损失了体内的水分和电解质,所以需要立即补充水分。

建议为患者喝下清凉的水,以防止脱水。

高渗透压口服盐水可加速电解质的补充。

4. 送医就诊中暑症状严重的患者是需要立即送医院就诊的,如果情况较轻,也要向医疗机构咨询专业医师。

预防措施中暑是可以预防的。

以下是一些预防措施:1. 饮水足量每日建议饮水至少3升,以补充体内的水分和电解质。

2. 多吃清凉食物清凉的食物有助于降低体温,包括西瓜、草莓、柠檬、柿子椒、绿色蔬菜、芝麻等。

3. 选择透气性好的衣物建议选用宽松、轻便的衣物,以使身体能够散发热量。

4. 避免户外运动当气温高于30摄氏度时,尽可能避免户外运动。

如果必须在户外活动,建议在早晨或傍晚时段进行。

中暑是严重的疾病,如果没有及时处理,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因此,预防中暑是十分必要的。

如果一个人出现严重中暑症状,立即采取措施救助,使其尽快康复。

简述中暑现场急救措施

简述中暑现场急救措施

简述中暑现场急救措施中暑是指人体在高温环境中,由于排汗不能有效散热、水分流失过多或水分补充不充分等原因,导致身体内部温度升高,产生一系列身体不适症状的现象。

中暑对人体健康是十分危险的,如果出现中暑的症状需要立即采取急救措施。

1. 昏厥的急救措施昏厥是中暑常见的症状之一,当患者出现昏厥的现象时,应该及时采取急救措施。

首先要将患者移至通风凉爽的地方,慢慢将患者身体抬高,并将其头部翻向一侧,这样可以保证患者可以呼吸畅通。

如果患者还可以自主呼吸,可以用湿毛巾轻轻地擦拭患者额头、脖子等部位。

同时,可以嘴唇、舌头等部位涂抹薄荷油,促进患者的意识清醒。

2. 抽搐的急救措施中暑的患者如果出现抽搐症状,需要及时采取急救措施,建议将患者移至通风透气的地方,同时注意将患者放置在平稳的地面上,松开患者衣服,使患者身体可以自由运动,防止抽搐时发生摔伤等安全事故。

3. 发热的急救措施中暑的患者如果发热严重,体温升高到39℃以上,需要及时采取急救措施。

可以用温水擦拭患者额头、脖子等部位,这样可以促进患者的散热,缓解患者的症状。

此外,也可以将患者放置在通风凉爽的地方,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防止患者身体过于闷热,加重中暑。

4. Dehydration 的急救措施中暑时,患者经常出现缺水情况,导致Dehydration,建议患者进行补充水分。

需要注意的是,患者中暑的时候不要过多地喝凉水,应该喝温水和盐水。

盐水含有电解质,可以促进患者身体的吸水能力,缓解Dehydration 的症状。

同时,也可以给患者喝些糖水,这样可以补充患者体内的能量,缓解患者虚弱的状态。

在进行中暑急救措施时,同时应该给患者拨打急救电话(医疗救护车:120),将患者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治疗,帮助患者尽快度过难关。

现场急救措施是为了在等待医疗救援到来之前给予患者最有效的帮助,因此,在实施急救措施时应该做到冷静、果断、高效。

保证现场的安全性,注意细节和技巧以及妥善地在放射热殖发生降温的同时,调节好患者的饮食。

出现人员中暑后的应急处理流程

出现人员中暑后的应急处理流程

出现人员中暑后的应急处理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人员中暑后的应急处理流程如下:1. 迅速将中暑人员转移到阴凉通风的地方:中暑人员应立即脱离高温、高湿环境,尽快到达阴凉通风的地方,以便降低体温。

中暑应急处5个步骤

中暑应急处5个步骤

中暑应急处5个步骤
哎呀,这大夏天的,中暑可真是个麻烦事儿呢!但别担心,咱这儿
有中暑应急处理的 5 个超实用步骤哦!
要是你发现有人好像中暑了,第一步,赶紧把人移到阴凉通风的地
儿呀!这就好比是给热得不行的人找个凉快的“庇护所”。

你想想,人
都热得难受了,还待在大太阳下面,那不是火上浇油嘛!所以啊,阴
凉通风的地方就是救星呢。

第二步呢,就是让中暑的人躺下,把脚抬高一点。

这就好像是给身
体这个大机器松松绑,让血液能更好地流回大脑,让人能清醒清醒呀。

第三步可重要啦,那就是给中暑的人降温!可以用湿毛巾擦擦身体,或者扇扇风啥的。

就像是给烧得滚烫的火炉浇点凉水,让温度赶紧降
下来呀。

第四步,要让中暑的人多喝水。

人在中暑的时候身体里的水分可都
跑光啦,就像干涸的土地需要雨水的滋润一样,这时候水就是救命稻
草呢。

但也别一股脑儿猛灌哦,得慢慢喝,不然身体也受不了呀。

最后一步呢,就是密切观察中暑的人的情况啦。

要是觉得情况不太对,赶紧送医院呀!可别小瞧了中暑,有时候它也能惹出大麻烦呢。

你说这 5 个步骤是不是很简单实用呀?咱可不能小瞧了中暑,它要
是找上门来,咱就得用这 5 个步骤好好应对。

就像打怪兽一样,咱得
有策略、有方法,才能把它打败呀!平时呢,咱也得做好预防,别大中午的在太阳下面瞎溜达,多喝水,注意休息。

这样,中暑就不容易找上咱啦!大家都记住了吗?可别不当回事儿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述中暑的急救处理
简述中暑的急救处理一
成人中暑,怎样施救?
1.迅速撤离引起中暑的高温环境,选择庇荫通风处休息;
2.补充水分,饮用不含咖啡因的清凉饮料或矿泉水;
3.在颈部、额头涂摸清凉用、风油精等,同时服用藿香正气水等祛暑药物。

当患者出现血压降低、虚脱等症状时,除采取上述急救方法外,还应该让患者平卧,并及时将患者送入医院治疗。

成人中暑预防:
1.外出时做好防晒工作,烈日当头的情况下,尽量不要出门。

盛夏时节,每天上午10点到下午16点是地面气温最高、日光最强烈的时候,此时尽量呆在室内。

必须外出时,应遮打太阳伞、戴太阳镜和遮阳帽,并随身携带清凉油、藿香正气水等解暑药物。

2.随时补充水分,不要等到口干、口渴时再喝水。

如果出汗较多,可以适当补充盐水。

另外,夏季应该多喝茶,以绿茶、花茶为宜。

3.补充含钾、镁丰富的食物,以清淡饮食为主,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少吃煎炸、油腻的食物。

建议每天补充一点乳制品,比如酸奶等。

4.保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注意睡觉时不要让电风扇、空调
等出风口直对人体。

夏季最佳休息时间在晚上10点到11点,最佳起床时间在早上5点半到6点半。

儿童中暑,怎样施救?
1.维持呼吸道通畅,避免让孩子出现胸闷、憋气、喘咳等症状;
2.如果孩子没有呕吐症状,每隔10-15分钟要让孩子喝不含咖啡因的清凉饮料;
3.带孩子到阴凉处休息,脱去衣物以降低体温,但不要让电风扇或空调出风口直吹孩子;
4.带孩子到医院检查治疗,防止出现其他中暑后症状。

儿童中暑预防:
1.不要孩子长时间呆在烈日下,或把孩子关在没有冷气的车内;
2.保持孩子所处环境通风良好,温度适中;
简述中暑的急救处理二
1、将患者转移到清凉处
发生中暑后,应当迅速地把患者搬离高温场所,最好选择附近通风阴凉处,然后让患者平躺并解开衣服扣子,同时让其双脚提高,这样有利于增加患者脑部的血液供应,同时起到散热的作用。

2 给患者降温
用冷毛巾捂住患者额头,有条件的情况下,还可以用酒精、白酒、冰水或冷水擦拭全身,然后用扇子或者电风扇吹风,以加速散热。

但要注意适度,以免造成患者感冒。

提醒:不要快速地给患者降温,当患者体温降至38摄氏度以下的时候,就要停止吹风洒冷水等强制性降温方法。

3、等患者清醒后补充水分
若患者清醒,应为其补充含盐分或小苏打的清凉饮料。

提醒:
·不宜大量补充水分,不然会引起腹痛、呕吐和恶心等不适症状。

·不宜饮用咖啡或酒精类饮料。

4、按压人中穴和合谷穴
若患者已经失去知觉,可以按压其人中穴和合谷穴,使其恢复意识。

如果患者出现呼吸停止的情况,应及时做人工呼吸。

5、重症中暑患者送医院急救
对于重症中暑病人,即出现高烧、昏迷抽搐等症状的患者,必须立即拨打120,送院治疗。

在等待救援期间,应使患者平卧,头向后仰,以保持呼吸畅通。

6、用担架搬运重症中暑患者,并冰敷患者额头
应该使用担架搬运重症中暑病人,并在运送过程中用冰袋冰敷在患者额头、后脑勺、胸前、手肘窝以及大腿的根部,以在搬运过程中达到降温的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