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剧的女性和女性的悲剧 ——对子君形象社会意义的再思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容提要]
本文主要针对子君这一悲剧性人物形象进行深入分析,并和祥林嫂进行比较,概括造成中国
女性悲剧性命运的多种原因。

虽说历史已进入二十一世纪,妇女的社会地位有了一定的改观,但面对传统的影响,一部分妇女选择了顺从,逆来顺受;一部分付出比男人更多的努力,没
有成功,便祈盼在琐碎的家务中实现自我价值;一部分即使成功了,也会受到一些卫道士、
男权主义者无中生有的流言蜚语的攻击,于是,她们当中又有一些人“把自己奉献给家和男人,保障爱情生命之树常青”。

难道女人只能重蹈子君等人的覆辙?女人的出路在哪里?鲁迅八十年前就在思考,自诩为现代人的我们更应深入思考:女性悲剧的意义是什么?
[关键词]《伤逝》子君社会意义悲剧
女性,人数约占总人口的一半或胜之,但其地位从母氏氏族之后一直处于被支配或叫被奴役
的位置,尽管一位名人说过没有她们便没有人类世界,但其地位低下却是不争的事实。

我们
姑且不论社会制度的制约和影响,笔者只就鲁迅作品中个别女性人物形象作一些探究,便可
略知一二。

子君-------悲剧女性的典型人物
子君就是鲁迅《伤逝》中为争取恋爱自由而孤注一掷的勇敢的时代女性,她打破旧习俗,毫
不顾忌父亲和胞叔的阻挠,毅然决定离家出走,以骄傲而无畏的姿态藐视鲇鱼须的老东西和
抹雪花膏的小东西一类庸俗的世俗眼光,毅然与涓生走到了一起。

“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这是子君命运的壮烈的人生宣言。

子君是勇敢的,而这种勇敢只是时代的大潮把她推到风口浪尖上身不由己而已。

“五四”运动后,西方一些进步思想传到了中国,表面上似乎打破了几千年封建制度的坚冰,而封建思想
封建伦理道德的桎梏却仍然牢固地禁锢着人们的思想意识。

子君作为那个时代的知识女性,
显然是接受了一些进步影响,拒做丈夫的玩偶和泄欲工具,坚持自我独立的人格地位,选择
心爱的人和离家出走的方式,似乎这就是新女性的反抗、觉醒的最好模式了。

岂不知当时的
社会是不允许这种离经叛道的行为的,于是社会上的白眼、指责、唾弃、诅咒如暴风雨般扑来,直至涓生被炒了鱿鱼,子君聊以生存的精神和物质支柱便孑然倾塌,子君也就自然而然
地成了殉葬品、牺牲品。

子君的死是必然的,她是冲锋在新旧思想交锋的最前线被“击中”倒毙的,但她更是典型的悲
剧人物。

因为她追求的爱情、独立都是空中楼阁,没有政治、经济权力的基础,只是依附于
涓生,这和传统习惯中女人作为男人的附属有什么区别,只是形式上变换成是自己追求的而
不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罢了,实质上是换汤不换药。

说到底,她和鲁迅《祝福》中的祥林嫂
一样可悲可怜,只是表现形式不同。

乍听起来,似觉乱了逻辑:祥林嫂逆来顺受,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最后是穷困潦倒被迫逼
死于祝福之夜;子君是追求自由、平等,大胆突破封建礼教的羁绊,毅然决然地冲破父亲、
叔父的阻拦走上追求婚姻自由之路的,应该是新女性、反抗者的典型。

其实,这两者的本质
毫无差异。

如果说祥林嫂之所以成为祥林嫂是父母之命,祥林死后她不愿成为婆婆的奴隶或
像牲口一样卖掉而逃到鲁镇打工养生,这正是一种觉醒、一种反抗、一种对自由平等的追求。

从某个角度说,她比子君依附于涓生更有积极意义、更有独立性,她已意识到经济上独立的
重要性。

然而在当时旧势力是根深蒂固牢不可破的,她的婆婆一旦获知她的确切藏身之处,
便找到封建卫道士鲁四老爷,以冠冕堂皇的理由叫她回去春种,实质上强抢上船卖给贺家坳
的贺老六。

这一次的反抗更直接更剧烈更彻底,“祥林嫂可是异乎寻常,他们说她一路只是嚎,骂,抬到贺家坳,喉咙已经全哑了。

拉出轿来,两个男人和她的小叔子使劲的擒住她也还拜
不成天地。

他们一不小心,一松手,阿呀,阿弥陀佛,她就一头撞在香案角上,头上碰了一
个大窟窿,鲜血直流,用了两把香灰,包上两块红布还止不住血呢。

”①这段文字详尽地描述了祥林嫂拼死反抗的状况。

比起子君逃出封建家庭得到暂时的爱,祥林嫂的抗争更为令人可敬。

而子君在涓生的软弱无能被迫屈服于恶势力抛弃她时,也乖乖地跟父亲回了家抑郁而死,这就远比不上祥林嫂以死相拼的刚烈果敢了。

诚然,她们都在反抗、挣扎,但都被封建礼教
扼杀(叫“戕杀”也不为过)而死是不争的事实。

因此,她们都是悲剧女性,但又各是“这一个”。

如果说子君是受了时代潮流冲击而勇敢地逃出封建家庭追求婚恋自由,祥林嫂则是由于婆婆
欺凌迫使她认识到要自由必须独立,卖到贺家坳时的拼死反抗则植根于传统的三从四德。


这点而言,她不如子君积极进步,但笔者认为祥林嫂更向往打工时的自由,不愿再受夫权、
婆权的奴役,这不能不算她拼命抗争的原因之一吧。

(贺家有房子没有公婆,贺老六有力气,因而祥林嫂便安于这种生活养了一个儿子,便是笔者观点的依据。

)当然,她们走向悲剧结
局的过程也略有差别,祥林嫂在夫死子亡时对生活绝望,但仍打工寻求挣脱痛苦的深渊;子
君在涓生决定抛弃她时追求爱情的肥皂泡彻底破灭,“她脸色陡然变成灰黄,死了似的”②。

鲁四太太准备祭祀礼品时不让祥林嫂伸手,这是向痛苦的心灵伤口抓了一把盐,用血汗钱捐
门槛后仍遭到柳妈们的冷嘲热讽和歧视,使祥林嫂跌入绝望的泥潭。

子君被她父亲带回家后
怎么死的,作品未加叙述,却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我们可以想见她悲惨凄苦的遭遇:家人的怜、怨、责,亲友的愤、恨、毁,邻里的幸灾乐祸、诽谤中伤、恶语嘲讽。

子君怎么
承受得了这一切,她非死即疯,这是必然的。

如果把子君祥林嫂们悲剧的原因一味地归罪于“万恶的旧社会”,未免有失偏颇。

不可否认,
几千年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束缚着人们的思想,三从四德、三妻四妾、三宫六院的紧箍咒奴
役着女人,要想打破这种意识上的坚冰远比推翻封建制度难得多。

然而,即使是新社会,妇
女地位又如何呢?
今日子君面面观
解放后,由于社会种种努力,女性的政治经济地位都有所提高、上升,女性也逐渐从闺房、
厨房中走了出来。

“时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样”、“妇女能顶半边天”,可见女性在精神、情感、政治、经济等方面都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解放。

然而,女性对男性的依附地位却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一首流传极广的民谣便道出了真谛:六
十年代红旗飘,七十年代掴帆包,八十年代文凭高,九十年代看腰包。

这是时代决定女性择
偶的普通标准,六十年代解放军是完美男人的形象,谁要是碰了军婚便触了高压线,当然值
得女性依赖。

七十年代只要有工作(且不管性质)不是种地的农民就行,哪怕人再丑、素质
再差,只要城镇户口就有固定工作稳定收入,嫁他就跳出农门不再受苦受累。

粉碎“四人帮”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成为共识,知识分子得到高度重视,许多人就是因为文凭高被选
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于是他们自然就成了女性青睐的宠物。

九十年代后,一部分先富起来的
老板变成了女性择偶的首选,有钱能使鬼推磨,何必守穷当乌龟,老板当然是香饽饽。

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经济的迅速腾飞,现代文明高度发达的社会当中,更多的女性都采取
了较之以前更为倒退、更为落后的人生态度,自觉或半自觉地重新退回到男性的依附地位上去,她们中有的甘愿当个贤内助,支持所谓丈夫的事业,分享丈夫的成功,始终相信“军功章呵,有我的一半,也有你的一半”。

③她们坐享着丈夫丰厚的经济收入,她们为成为这些“成
功男人”背后的女人而沾沾自喜、得意洋洋,她们甚至会容忍丈夫以应酬之名在外与其他女人胡作非为。

其实她们难以离开的是这个男人能为她提供的物质享受,所以她宁愿空守贤妻良
母的名分而不愿意离婚,还会为可能失去这种被养的资格而痛苦不已,现代女性的自立自尊
自强自爱意识已荡然无存。

媒体多次报道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女性尚且如此,更何况农村那
些为孩子、房子、票子作为精神寄托而留守的准寡妇呢!还有一些女性,她们对于男性的依赖,已到了水火相容的地步了,她们宁愿自己受到伤害,也不愿离开那养她的男人.
还有一些所谓的“职业女性”,她们为追求个人的发展与事业的成功,但是她们却自觉地以自
身的性优势作为资本去谋求更高层次的男士的庇护,从而求取个人的更高的发展和事业上更
大的成功。

她们以青春美色为“资本”,随时准备向每一个适当的猎物发起主动而猛烈的进攻
以达到享受的目的.
还有一些女性,她们不惜牺牲色相,以自己的性资本作为筹码,与有钱人士作一短期交易,
以短期依附换来长期的经济享受。

这些事例在如今这一市场经济社会中可以说是比比皆是,
她们以年轻和佼好的容貌作本钱,以最直接最具经济效益的方式,与一富商签了一份卖身合同,最终她得到她所想得到的东西。

为了挣钱就非得走上性交易一途吗?当然不是,这些女
性自身贪图享乐,不愿吃苦的劣根性使得她们自觉选择了“傍大款“、包二奶”这些她们眼中认为一本万利的道路,这是让人多么痛心的堕落!何来自尊自爱?
女性悲剧的真谛:男权文化的迷失者
奴隶社会一直到当今这种高度文明的社会,一直都以男性为中心,以男性为中轴,男性希望
女性成为其生活的附属品和满足其情欲的工具,当然也会为女性提供必要的生活条件,如同
笼中的鸟儿也需要鸟食一样。

因为视女性为附属品,因而压制女性的独立自主性。

因为视女
性为满足情欲的工具,故而将容貌视为最主要价值,并要求提供满意的性服务。

由于女性必
要的生活条件由男性提供和满足,因而就否定了女性争取自身独立经济地位的必要性,女性
犹如市场上的货物,按质论价。

就像俗话说的"男人征服世界,女人征服男人".
千百年来,这种男权文化的传统扭曲了许许多多女性的灵魂,身入鲍鱼之肆而不知其臭,于
是广大女性丧失了独立自主意识和独立人格,甘心附属于男性,甚至不惜以自身容貌以及其
它女性器官作为“资本”,但是,几千年男性文化传统之所以得以存在,除了客观上女性的经
济劣势和男性的私欲外,同样还在于女性自身的劣根性,即其贪图享乐和好逸恶劳、难耐贫
穷和自甘堕落。

《茶花女》中的玛格丽特正是不甘心于洗衣妇的贫困和辛劳,而自愿凭借其
容貌充当妓女,当阿尔芒问玛格丽特为什么骗他时,玛格丽特竟说:“朋友,如果我是某某公爵夫人,如果我有20万法郎的年收入,我做了你的情妇,另外还有情夫,那么你有权责问我为什么骗你。

可我是玛格丽特•戈蒂埃小姐,我欠4万法郎的债,我没有1分钱家产,每年却
要开销10万法郎。

所以,你的问题提得毫无意义,我的回答也是毫无必要的。

”④
如果说鲁迅笔下的子君的错误在于以虚幻的爱情作为人生的唯一目标,没有认识到女性对
爱情的追求必须以独立的经济地位为基础,没有认识到缺少独立经济地位的爱仍是一种依附,而且是一种不牢靠的依附,因而随着爱情滋味的淡化导致最终悲剧是必然的。

那么今日的贤
内助们的思想境界还可以说与子君大致相似。

只是因为法律规定没有发生子君式的悲剧,但
她们却正经历着另一场悲剧她们的丈夫还愿意养活她们而且还养得活她们,她们还有一些
价值。

至于上述所列举事例中的女性,她们能熟练运用掌握男性之命门,与男性从事着性交易,其格调则远在子君之下,其悲剧则更加上“可悲”的涵义了。

如今子君式的悲剧和子君之下的悲剧也还在全国各地风靡地公映着,真是平常而又平常之事,然而这平常之中却包含着巨大的悲哀,但是能意识到这是一种悲哀的人并不太多,而女性更
是寥寥无几,君不见那些以贤内助自居的女人们正沾沾自喜吗?扫黄的报道更是屡见不鲜,
那些"小蜜"、"包二奶"还觉得自己过得很滋润!真是可悲可怜!
路在何方:迷茫中的思考
再读《伤逝》,我们仿佛见到鲁迅先生睿智的目光透出深邃的内涵:妇女何时才能真正的解放,成为名副其实的“半边天”?于是,他点上一支烟,皱着眉头……
解放后,党和政府颁发了许多法律法规,提高妇女地位,实行同工同酬。

然而,从大寨记工
的集体化定工分,到今天的征兵、招生、招工,男女地位从未平等过。

许多媒体都报道过女
大学生求职遭性别歧视的消息,私企老板们招女工的工种也有许多苛刻的条款限制,如婚姻
状况,是否有孩子,孩子多大了,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还有许多企业对女工怀孕、哺乳、
生产期违反国家有关法律规定,或找借口为难她们.
刘晓庆女士的一段话更道出了当今女强人的辛酸,大意是:做人难,做女人更难,做名女人
难乎其难。

确实如此,那些出类拔萃的女人,除了和男人遭同样的艰难困苦外,更要承受一
份世俗的歧视、流言诽谤的巨大压力。

“男人有钱就变坏,女人变坏就有钱”,这句俗话彻底
否认了女性的地位、侮辱了女性的人格。

平心而论,有的女性确实有超乎男性的毅力、耐力、能力和拼搏精神,才事业有成的,才有显赫的地位和较多的财富的,哪里都是凭美貌或出卖
性服务就“有钱”的呢?但只要女人一有地位一有钱,势必遭到各种非议,真是冤乎也哉!那
些白领丽人更是影视作品常写不衰的对象,似乎她们不是老板的情人小蜜,必有大背景大后台的情人,否则丽人就难以白领,事实果真如此吗?女人难道只能重蹈子君辈覆辙,永远是男人的玩物和附属,永远只有做花瓶的份?我们真该感谢鲁迅先生深刻的历史穿透力,我们更应受到启迪,认真思考女人的出路在哪里。

[注释]
①《鲁迅选集》第一卷128页,中国文化史出版社2002年版
②《鲁迅选集》第一卷213页,中国文化史出版社2002年版
③歌词〈〈十五的月亮〉〉
④《茶花女》 153页,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2004年版
参考文献:
〈〈鲁迅小说全编〉〉(插图本)漓江出版社1995年版
〈〈中国现代文学史〉〉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