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三次产业的关联分析
区域产业结构分析

一、产业结构定义
区域产业结构是指一定区域内各产业的 组合状态、发展水平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 联系和数量比例关系。
二、产业结构分类
1、三次产业分类: 一次产业——大农业 二次产业——工业、建筑业 三次产业——流通部门、为生产生
活服务部门、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 素质服务的部门、为社会公共服务的部门
(4)低附加值——高附加值——更高附加值。
3、区域产业结构演变的诱因
区域产业结构处于动态变化过程中,导 致这种变化的因素很复杂,主要有需求结 构、供给结构、供给与需求平衡因素、区 域贸易、区域政策等。
(一)影响产业结构成长的因素 (1)需求结构与产业结构演变
收入水平提高,居民消费需求改变,消费结构发 生变化。(吃穿——耐用消费品) 日本 滞后消费、内需市场小——海外市场
(2)供给结构因素
区域资源禀赋(自然资源、劳动力和科学技术) 与产业结构演变
自然资源丰富,资源开发型 自然资源稀缺,资源加工型 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结构转型
(3)供给与需求的平衡因素
较好的市场销售条件; 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
(二)促进产业结构整体成长的因素
(1)区域分工和比较优势
例如,国际区域分工体现在国际贸易,而国际 贸易则通过本国产品出口(比较优势产品)刺激 本国需求增长和外国产品的进口以增加国内供给 (新产品新技术)来影响本国产业结构。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对外贸易的扩张,不 断隐含着各国产业结构的不断变动。
关联产业
为主导产业提供产前、产后服务的产业
后向关联(产前服务)主导产业前向关联(深加工)
旁侧关联(产中服务)
支柱产业
一般是指在区域产业结构系统中,对社会经 济发展起支撑作用的产业,一般来说,它也 是在区域总产出中占有较大份额的产业。
工业化发展阶段视角下三次产业协同发展实证研究

均 衡增长 。反观具有较高 工业化水平 的上 海市 ,其三次产业之 间的灰色 关联度 明显
高 于 四川 省 。
( )三 次 产 业 相 互 作 用 分析 三
设 立 V R模 型 如 下 : A
I= 0 n C +∑ 11I ( n+∑12I (n l 3 *A一 ) n 3 S一 ) n ( 1)
由表 6来看 ,上海市三次产业 间有着 较为 明显的相互促进 ,特 别是 第三 产业对 第一、 第二产业的发展有 着一定 的贡献率 , 且该比率随着时间的推移 有着不断增大的
X.Biblioteka / 1 8) X. 1 8) X( 7 :( ( 7 , 9 9
X ( ) … , ( ) 1 79 , X、n ) 9 i =第一 , , 二 三产业 ; -1 7 — 0 7 n 98 20 ,
2 0 201 0 8— 0
趋势。
由上述 分析 可知 ,四川无论在产业 关 联还是产业相互促进上都 不符 合三 次产 业 协 同发展的基本 内涵 ,特 别是第三产业 对 第二 、第一产 业的促 进作用非常微弱。相 反 ,具有较高工业化水平 的上海市 三次 产 业间无论在关联度还是在相互作用上明显
段 的基本条件 。因此 , 以确定 四川省在 可
20 0 8年大体进 入工业化 中期 。 0 8 2 0 年之
引 言
在 “ 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国家提 出坚
前为前工业 化时期和 工业化初期 。
( )三 次 产 业 关联 分 析 二
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 为加快转变经济
发展方式 的主攻方向。其中,第一 、第二、 第三产业协同带动是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内
◆ 中图分类号 :F 2 . 文献标识码 :A 11 3
产业结构演变趋势分析指标

产业结构演变趋势分析指标产业结构演变趋势分析是对一个地区或国家的产业结构在不同时间段发展变化的趋势进行分析和研究。
正确的产业结构演变趋势分析可以使政府和企业更好地了解产业发展的规律,为产业升级和转型提供可靠的参考和决策依据。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分析产业结构演变趋势,并提出相应的指标。
首先,从经济层面来看,GDP的产业结构演变可以通过三次产业结构占比的变化来进行衡量。
一般来说,发展中的地区或国家的第一次产业(农业)占比逐渐下降,第二次产业(制造业)占比先增加后减少,而第三次产业(服务业)占比则逐渐增加。
因此,可以通过计算农业、制造业和服务业GDP占比的变化来衡量产业结构的演变趋势。
其次,从用人单位角度来看,可以通过不同产业的就业人数占比的变化来衡量产业结构的演变趋势。
一般来说,农业就业人数占比逐渐减少,制造业就业人数占比先增加后减少,而服务业就业人数占比则逐渐增加。
因此,可以通过计算农业、制造业和服务业就业人数占比的变化来衡量产业结构的演变趋势。
此外,从外贸角度来看,可以通过不同产业的出口和进口占比的变化来衡量产业结构的演变趋势。
一般来说,农产品和初级产品的出口比例逐渐下降,而高技术产品和服务业的出口比例逐渐增加。
因此,可以通过计算不同产业出口和进口占比的变化来衡量产业结构的演变趋势。
再次,从研发投入角度来看,可以通过不同产业的研发投入占比的变化来衡量产业结构的演变趋势。
一般来说,研发投入的占比逐渐增加的产业,往往是具有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产业。
因此,可以通过计算不同产业研发投入占比的变化来衡量产业结构的演变趋势。
最后,从产业间的关联度来看,可以通过计算不同产业之间的相关系数来衡量产业结构的演变趋势。
一般来说,相关系数越大,表示两个产业之间的关联度越大,说明这两个产业之间的协同效应越好。
因此,可以通过计算不同产业之间的相关系数来衡量产业结构的演变趋势。
综上所述,产业结构演变趋势分析涉及到多个指标的综合分析,其中包括GDP的产业结构占比、就业人数占比、外贸占比、研发投入占比和相关系数等。
我国商业的产业关联分析及国际比较

中图分类号 :7 1 F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0 9 5 (0 9 0 04 0 1 2— 73 20 )4— 0 2— 8 0
The I d ti lRe a i n An l ssa nt r to a m pa io f n usr a l to a y i nd I e na i n lCo rs n o Chi a’ m m e c a e t r n S Co r i lS c o
中国软科学20 09年第4期
我国商业 的产业关联分析及 国际比较
刘 向东, 石杰慎
( 中国人民大学 商学院, 北京 10 7 ) 0 82
摘
要: 依据投入产 出法的产业关联分析 , 究商业与 国民经济、 研 三次产业之 间的 内在联 系与结构均衡 , 而在 从
更深层 次上关注商业在 国民经 济 中的性 质 、 用和地位 。本文运 用产 业 关联 分析 的有 关指 标 和我 国( 95 作 19 、 19 、0 2 20 ) 9 720 、0 5 以及 美国(9 7 、 19 ) 日本( 95 、 国(9 5 、 国( 98 的投入产 出表数据 , 过比较研 究 , 19 ) 法 19 ) 英 19 ) 通 得
c u e t e i d sr lc aa tr fp o u t e s r ie s co y c mp r t e s d .w ih ma e ei i h e tr a l d h n u t a h ce o rd ci e vc e t rb o a ai t y i r s v v u h c k sd f t te s co sa n e b sc id s y a d la ig id sr n te r l ,a d i u t t st ed v lp n e d n e —l e f n t n o o a i n u t n e d n u tyi h oe n l sr e e eo me t r n sa d r a r n l a h t l i ci f mme - f u o c r
三次产业的范围及对应表

三次产业的范围及对应表
1.三次产业的范围。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对三次产业划分如下:
第一产业是指农、林、牧、渔业(不含农、林、牧、渔服务业)。
第二产业是指采矿业(不含开采辅助活动),制造业(不含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
第三产业即服务业,是指除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
包括: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国际组织,以及农、林、牧、渔业中的农、林、牧、渔服务业,采矿业中的开采辅助活动,制造业中的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
2.报表与国民经济行业的基本对应关系。
注*: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中的公益性部分的损失在公共服务系统损失中统计,经营性部分的损失在服务业损失中统计。
教育层次与三次产业灰色关联度分析

图 l 以 国 民生 产 总 值 为 基 准 的 关联 度
从 图 1 可 以看 出 : 一 , 相 对 关 联 度 上 来 说 , 中 阶 段 的 中 第 从 高 教 育 同 国 民生 产 总 值 的关 联 度 是 最 高 的 , 到 了 O8 3 6 , 表 明 达 . 5 1这 7
一
、
引 言
2 世 纪 的竞 争 是 人 才 的竞 争 , 教 育 在 这 中间 扮 演 了 及 其 重 l 而 要 的 角 色 。世 界 各 国 都 致 力 于 教育 的发 展 。我 国作 为 最 大 的发 展
中 国家 , 想 在 2 世 纪 能 够 成 功 的 崛 起 , 须 根 据 自己 的 国 情 , 要 l 必 将 图 2 以 第 一产 业产 值 为 基 准 的关 联 度
有 限 的 教育 资 源 合 理 配 置 , 不 断 的促 进 我 国的 经 济 发 展 。但 是 , 来 我 国 目前 的情 况 是 有 限 的 教 育 资 源 没 有 得 到 很 好 的利 用 , 育 存 教 在 着 盲 目发 展 高 等 教 育 , 使 教 育 的 收 益 不 高 , 力 资 源 被 浪 费 。 致 人
在 我 国 的各 阶 段 教 育 中高 中 阶 段 的 教 育 在 增 速 意 义 上 对 G DP的
贡献 是 最 大 的 ; 次 是 高 等 教 育 同 G P的 关联 度达 到 了 07 7 0 , 其 D . 27 8
从理论上来说 , 高等 教 育 对 经 济 发 展 速 度 的 促进 作 用 应 该 是最 大 ,
本 文 将 利 用 灰 色 关 联 度 分 析 这 一 有 用 的 工 具 , 取 历 年 统 计 年 鉴 选
oecd国家三大产业占比的动态演化

oecd国家三大产业占比的动态演化一、关于三次产业划分的简单说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把所有经济活动区分成农业、工业、服务业三大部门。
其中农业包括种植业、渔业和林业等;工业包括制造业、矿业、建筑业等;服务业包括:交通运输、批发和零售贸易、银行、房地产、娱乐和个人服务等。
其中农业从属于第一产业,工业从属于第二产业,服务业从属于第三产业。
二、有关产业结构演变规律的相关理论英国经济学家C.G.克拉克提出的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就业人口在三次产业间变化的情况。
多年来对日本、美国、法国等国家的劳动力在一、二、三次产业间发生的变化进行分析。
随着经济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有所提高,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表现为由第一次产业向第二次产业、再向第三次产业逐渐转移的趋势。
发生这种趋势的原因,主要由于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各产业之间的人均收入存在着差异的缘故。
概括为就业人数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关系。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库茨涅兹在继承克拉克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又从三次产业占国民收入比重变化的角度进行统计分析,把国民收入和劳动力在三次产业间演变趋势结合起来论征产业结构演变规律。
随着经济发展,农业部门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和农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都有不断下降的趋势;工业部门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一般呈上升趋势,在工业部门的劳动力比重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而服务部门(第三次产业)的劳动力相对比重,几乎在所有国家都是上升的。
国民收入与就业同产业结构调整的关系。
美国经济学家钱纳里从经济发展的长期过程中考察了工业内部各产业部门的地位和作用的变化,揭示了制造业内部结构转换的原因,即产业间存在着关联效应。
将制造业分为三个发展阶段:经济发展初期、中期和后期;将制造业按不同阶段划分为三个类型产业:初级产业(经济发展初期对经济发展起作用的部门,如食品、皮革、纺织等部门);中期产业(经济发展中期对经济发展起作用的部门,如非金属矿产品、木材加工、石油化工等部门);后期产业(在经济发展后期起作用的部门,如服装、印刷出版、等部门)。
产业经济学产业关联实例分析

中国
日本
中间投入率 45.93%
15.23%
中间需求率 10.32%
1.52%
中国教育业的中间需求率略高于日本,但两国的教育业都是以提供 生活性教育服务为主的产业。
back
教育业的产业波及效果
中国教育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推动能力远大于日本。
教育业的产业波及效果
中日两国的教育业受国民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都比较弱。
back
奥运会产业关联特点 :
阶段性 普遍性 规制性 开放性 合作性
back
奥运会产业关联方式:
奥运会产业关联方式:
奥运会为建筑业带来的后向关联效应。 奥运会将给予举办国旅游业前向关联效应。 奥运会对其他产业的间接关联效应。
back
奥运会对直接波及产业部门的波及效应: 产品和服务波及传导效应分析 产品和服务衍生的波及传导效应分析
back
教育业的中间投入率和中间需求率
教育业的中间需求率和中间投入率
中国
日本
中间投入率 45.93%
15.23%
中间需求率 10.32%
1.52%
中日两国教育业都属于中间投入小、附加值高的产业,但中国教育 业对上游产业的总体带动能力远远高于日本。
教育业的中间投入率和中间需求率
教育业的中间需求率和中间投入率
back
实例2
奥运会的产业关联效应分析
奥运会产业关联理论的提出
内
奥运会产业关联的特点
容
奥运会产业关联方式
包
奥运会对直接波及产业部门的波及效应
括
奥运会产业关联测量方法
结论
back
奥运会产业关联理论的提出 :
奥运会不仅需求大,投入关联也大。它通过后向、前向、 间接等产业关联,产生一系列的波及和扩散效应,带动其他产 业的强力发展。 韩国政府统计,汉城奥运会对相关产业的带动十分显著。 其中,建筑业的相关产值为21 亿美元、收入为9 亿美元,制造 业的相关产值为22 亿美元、收入为5 亿美元,第三产业的相 关产值为13 亿美元、收入为7 亿美元。
一二三产的产业发展趋势

一二三产的产业发展趋势一、引言产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繁荣与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二三产业的发展是相互关联的,它们之间的协调与发展,直接关系到整体经济的健康发展。
本文将从产业结构转型、技术革新与创新、可持续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四个方面,探讨一二三产业的发展趋势。
二、产业结构转型的趋势1. 三次产业比重的调整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一二三产业的比重在不断发生变化。
一产业(农业)的比重逐渐减少,二产业(工业)的比重也出现了下降趋势,而三产业(服务业)则在不断增长。
这是因为社会的发展导致了居民需求从基本生存需求转向精神文化需求。
未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三产业比重还将继续上升。
2. 一二产业的优化升级一产业(农业)和二产业(工业)仍然是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柱,虽然比重在减少,但其发展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科技的进步,一二产业将不断进行优化升级,以适应市场需求和保护环境的要求。
例如,在农业领域,农业科技的应用将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推动农业现代化;在工业领域,先进制造技术的应用将提高产品的品质和效率,实现工业升级。
三、技术革新与创新的趋势1. 信息技术的普及与应用信息技术是当前技术革新的核心,它已经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
未来,信息技术的普及将进一步推动一二三产业的发展。
例如,在农业领域,农村电商和大数据分析将帮助农民更好地销售农产品;在工业领域,工业互联网的应用将实现工业的智能化和自动化;在服务业领域,互联网平台的发展将极大地改变传统服务业的模式。
2.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为了加强技术创新,许多国家和地区纷纷提出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未来,创新将成为一二三产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在农业领域,农业科技创新将推动农业现代化;在工业领域,研发新材料、新能源和智能装备将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在服务业领域,互联网技术的创新将带来新的商业模式和消费体验。
四、可持续发展的趋势1. 环保产业的兴起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环保产业将迎来快速发展。
我国三大产业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相关关系分析研究

我国三大产业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相关关系分析研究发表时间:2019-03-05T10:34:13.557Z 来源:《知识-力量》2019年5月上《知识-力量》2019年5月中作者:吴雯丽[导读] 随着国家城镇化发展的加快,三大产业的经济化发展对城镇化的影响逐渐凸现出来。
本文运用SPSS数理统计方法对三大产业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相关关系进行数理分析(重庆交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重庆 400074)摘要:随着国家城镇化发展的加快,三大产业的经济化发展对城镇化的影响逐渐凸现出来。
本文运用SPSS数理统计方法对三大产业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相关关系进行数理分析,并时间序列方法对三大产业和城镇化率的发展趋进行预测。
以得出三大产业的发展如何影响国家城市化进程。
关键词:三大产业;城镇化;相关性1 引言国家城镇化的发展和国家经济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国家经济的发展依托一、二、三产业的推动。
而人口的增长也和我国经济增长,城镇话的变化有很大关系。
作为国际城市化的评价标准,城镇化率体现一个国家的城市发展和经济实力和发展程度。
三大产业从不同角度说明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
本报告目的是为了探讨,三大产业与城镇化之间的关系。
保障国家经济增长和城镇化进程,和掌握国家经济发展情况。
2 研究目的本文采自1995年以来近20年国家人口总数、第一、二、三产业的产值、及城镇化率等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基于Excel 及SPSS软件,从经济的构成的增长等方面进行分析,并用回归模型和时间序列分析对我国城镇化发展做出预测。
3 统计数据分析3.1 基于SPSS对城镇化及国家产业构成的相关分析3.1.1 相关分析自1995年-2015年的21年间,国家的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产业与产业之间,产业产值与城镇化直接也有着一定的关联。
我们依据软件分析其相关性。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在城镇化发展中均呈上升趋势,由于变化趋势的一致性,所以我对各产业构成及城镇化比率进行简单的相关分析。
我国物流业与三次产业的关联度——基于产业融合视角

它 为各产 业 提 供 专 业 化 、 组织 化 、 现 代 化 的物 流 服 务, 提高 了整 个社 会经 济运 行 的效率 。反 之 , 各产 业 的发 展又 给 物流业 提供 了规 模 更 大 的 市 场需 求 , 并
必 然促 进产 业结 构 优化 , 带 动相 关 产 业 发 展 和就 业 结 构改 善 , 从 而 优 化 整体 产 业 结 构 。而 与 物 流业 的
关 联度 强 的产业 部 门 , 又会 提 出更适 应产 业发展 、 社
流业 明确 定 义为 “ 融合运输、 仓储、 货 运 代 理 和 信 息 等行 业 的复合 型服 务产 业 ” , 物 流业 的融 合性得 到 广 泛认 可 。 自 2 O世 纪 9 O年 代 起 , 发 达 国家 开 始 出 现
合 情况 。
2 文 献 综 述
产业关 联度 是指 产业 与产 业之 间通 过产 品供需 而 形成 的 互 相 关 联 、 互 为 存 在 前 提 条 件 的 内 在 联 系[ 3 ] 。 国内外学 者 对金 融业 、 房 地 产 业 等 的 产业 关 联 度研 究得 较 深入 , 但 对 物 流 业 与其 他 产 业 的关 联 度 研究 得较 少 。究 其 原 因 , 主 要 是 物 流业 的划 分 不 明确 。到 目前 为止 , 无 论 是 国际标 准产 业 分 类 体 系
融业 、 能 源业 、 运输 业 ( 特别 是物 流 ) 的产 业融 合也 在 加速 进行 中” 。Ge r a d i n [ 2 ] 在研 究 中将 铁 路 与航 空 运 输业 之 间 的合 作 视 为 产 业 融 合 的 一 种 特 殊 合 作 模 式, 现代 物 流 业 在 产 业 内部 及 跨 产 业 间 发 生 融 合 。
我国CO2排放与三次产业的关联性分析

排 放 量 变化 趋 势 与三 次 产 业 比 重 的 关 系 , 以及 总排 放 量 与 三 次 产 业 产 值 之 间的 回 归 关 系. 究 表 明 , 后 两 阶段 单 研 前 位 GD P的 C :排 放 趋 势 受 三 次 产 业 比 重 的 影 响 关 系截 然 不 同 ; C 排 放 总 量 的 下 降 则 依 赖 于 第一 、 产 业 的 O 而 0。 三 发 展 , 后 一 阶段 第 一 产 业 的 减 排 作 用相 对 于前 一 阶段 已大 幅 削 弱 . 合 当前 国情 , 现 阶 段 为 同 时 降低 单 位 G P 但 综 在 D 的 C 放 量 与 C 排 放 总 量 , 国应 大 力发 展 第 三 产 业. O 排 O 我
pl e t e a ins p b t e n Chi ’ ot lCO2 m iso n he o pu al soft h e nd tis T her s l or he r l to hi e w e na St a e s i ns a d t ut tv ue he t r e i us re . e ut
( .浙 江 大 学 环 境 工 程 研 究 所 ,浙 江 杭 州 3 0 2 ; .浙 江 大 学 人工 智 能 研 究 所 , 江 杭 州 3 0 2 ) 1 10 7 2 浙 1 0 7
摘
要 : 研 究 我 国 C 放 与 三 次 产 业 的 关 联 性 , 聚 类 将 研 究 年 分 为 两 阶段 , 各 阶 段 分 别 讨 论 单 位 GD 为 O 排 用 对 P的
—
2 O .S c n l ,aq aiaiea ay i wa d p e orv a t ec reain o h 0 4 eo d y u l t n lss t v sa o td t e e l h o rlt ft eCO2 GDP ( o / CO2e is n e m si sp r o
三次产业分类法

产业分类的概念及我国产业的分类产业分类就是人们为了满足不同需要而根据产业的某些相同或者相似特征将企业的各种不同的经济活动进行分解和组合以形成多层次的产业门类的过程。
所以。
产业研究和分析的目的不同,也就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迄今这止,比较重要的产业分类大概有下面几种:马克思二部分类法资源密集度分类法三次产业分类法增长率产业分类法关联方式分类法生产流程分类法国家标准分类法国际标准分类法霍夫曼分类法钱纳里-泰勒分类法农轻重产业分类法三次产业分类法三次产业分类法是新西兰经济学家费歇尔首先创立,英国经济学家、统计学家克拉克在费歇尔的基础上,采用三次产业分类法对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的实证分析,总结出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化规律及其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在世界经济发展史上,人类经济活动的发展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即初级阶段,人类的主要活动是农业和畜牧业;第二阶段开始于英国工业革命,以机器大工业的迅速发展为标志,纺织、钢铁及机器等制造业迅速崛起和发展;第三阶段开始于20世纪初,大量的资本和劳动力流入非物质生产部门,包括商业、金融业、饮食业以及科学、卫生、文化教育、政府等公共行政事务等。
费歇尔将处于第一阶段的产业称为第一产业,处于第二阶段的产业称为第二产业,处于第三阶段的产业称为第三产业。
即把产业门类划分为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
这一产业分类方法提出后,得到广泛的认同,并一直沿用至今。
可以讲,所有的传统产业经济理论都是建立在三次产业划分基础上的。
因此,其理论贡献是不言而喻的。
然而,就像任何理论的提出都有其现实的背景,从而具有某种历史规定性一样,三次产业划分的提出也不例外。
这种划分法,是以工业时代的产业经济发展为现实背景的。
当时,经济发达的美国、英国、法国、德国还处在以工业化为主导的阶段,其划分的依据是物质生产中加工对象的差异性。
也就是,第一产业的属性是取自于自然界;第二产业是加工取自于自然的生产物;其余的全部经济活动统归第三产业。
南通旅游业与三次产业的灰色关联实证分析

南 旅业三产的色联证 通游与次业灰关实
( ry 判 断其联系 是否紧密 , G e 并在 数学上 用
则 鼍 与置 在覃k点上的 关联系璺 E ∞ 竞 (
S se ) y tms是指 灰 色关联度来衡量这种相似程度。 曲
部 分 信 息 已 线 越接 近 , 相应序 列之 间的关联度 就
m n n ‘一 酬 ,玎x n ( 一 imi 。鼍尢茇 一 甲p为关联参 ( 算 数 分辨系戤) < p<1 .0 ,一
般取 0
算甲
) 置 与 置在 k 为 点的绝对爱 - i i ( m nm n 曲为两氍量小
差 一n a lxm8 铷 田 xA∞ 枷 尢茇 , 甲, 是 擞 ( 算 旺鍪 分辨导 ) <,<1 擞 .0 .
维普资讯
■■●—
一
i
灰 色 方 法 , 寻 求系 统 中各 子系 统 ( 因 若 > 则 表 式 I } 。 ( ) 去 或 , 有 达 x } 优于 o , 灰色关联分析方法 的基本思想是
若《P 则 衰 I } 。 ( 于) <, 有 达式 x ; 劣 。 , 若‘ ・ 有 式 _ 一 f }( 价于 一 则 表达 l , 等 ) }
\
( 求 关联度 4 ) 因为关联系数 是 比较数列 与参考
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 国际组织 。 在这一划分基础上 ,我们收集了
即曲线 中的各点) 的 南通市旅游业与南通市三次产业的有 文 同 步 变 化 程 数列在各个 时刻 (
孙
度较高, 即可 关联程度值 , 以它 的数不止一个 , 所 而 关数据如表 1 所示 :
不 同 对 象 而 时 , 一般都要 进行 无量 纲化 的数据处 业 , 信息 传输 、 计算 机服务和软 件业 ,
河南省三次产业之间关联度的投入产出分析

河 南省 三次产 业 之 间关联 度 的投 入 产 出分 析
张 静
( 南财经 学 院经济 学院 , 南 郑 州 400 ) 河 河 502
摘 要 : 中 适逢 部崛起的战略机遇, 如何实施科学有效的产业结构调整战略, 充分发挥河南的区位优势、 - A4优势, 形成合
理的产业集聚和产业结构布局, 保证河南经济 的全面 、 协调 、 可持 续发展具 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 远的战略意义。本 文运 用 投 入 产 出分 析 法 对 20 0 7年 河 南 省 4 部 门 投入 产 出表 进 行 整 理 , 析 河 南 省 三次 产 业发 展 现 状 及 问题 , 给 出促 进 河 南 省 2 分 并 经 济 发展 的设 想 。
2 投 入 产 出 系数 的 分 析应 用
在 经济 分 析 中运 用 投入 产 出表 不 仅 可 以 反 映 出 国 民 经 济 各 部 门的 生 产 情 况 , 可 以反 映 出 国 民经 济 中存 在 的各 种 结 构 和 还 比例关系。本文的计算依据 为价值型投入产出表 , 20 在 0 7年河 南省 4 2部 门投入产 出表 的基础上整理出河南 省 20 0 7年三次产 业 投 入 产 出表 , 结果 如 表 1 示 , 在 表 1 础 上 进 行 全 文 的 计 所 并 基 算和分析。 袁 1 河 南 省 2 0 三 次 产 业投 入 产 出表 07年
业 部 门 , 得 到 一 个单 位第 一产 业 部 门的 产 品 , 要直 接 消耗 本 要 需 部 门 01 8 个 单 位 的 产 品 ,. 4 单 位 的 第 二 产 业 部 门 的产 . 1 6 02 0个 3 品和 0 2 9个单位的第三产业部门的产品 , 二产业与第三产 .2 0 第 业 部 门 的相 关 解 释 如 上 。河 南 省 三 次产 业 部 门直 接 消 耗 的产 品 中, 较多 的是 由第 二产业部 门提供的 , 而第二产业部 门的直接消 耗产 品中 由本 部 门提供 的产 品也 比其 他产业部 门提供 的产 品 多。 这个结果说明三次产业对第二产业的直接依赖性都 比较大 , 更 证 明 了 第 二 产 业 已 经 成 为 河 南 经 济 的 支 柱 产 业 。 从 17 — 0 8年 , 南 省 第 二 产 业 增 加 值 占 G P的 比重 大 体 上 呈 9820 河 D 现逐 年 上 升 趋 势 , 产 业 增 加 值 占 G P的 比重 上 升 了 1 . 其 D 42 9个 百分 点 , 高 于全 国平 均 上 升 的 07 百 分 点 。 远 . 4个 22完 全 消耗 系数 . 完全 消耗 系数 是指 第 j 品部 门每提供一个 单位 最终使用 产 时, 对第 i 产品部 门货物或服务的直接 消耗 和间接消耗之和。完 全消耗 系数 的计算公式为 : B ( Aq j =I )- - 公式 ( ) 2 式 中的 A为直 接消耗系数矩阵 , 为单位矩 阵 , I B为完全消 耗系数矩阵。完全消耗 系数不仅反映 了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直 接 的技 术 经 济 联 系 ,还反 映 了 国 民经 济 各 部 门之 间 间 接 的 技术 经济联系 , 并通过线性关系 , 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总产出与最终 将 使 用 联 系 在 一 起 。 据 公 式 ( ) 表 1 果 可计 算 出河 南 三 次 产 根 2和 结 业 完 全 消 耗 系 数 矩 阵 , 果 见 表 3 结 。 表 3 完全 消耗 系数表
我国“三新”经济产业与传统产业关联分析

我国“三新”经济产业与传统产业关联分析作者:潘中秋来源:《智富时代》2019年第03期【摘要】根据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统计监测制度,本文将“三新”经济产业划分为现代农林牧渔业、先进制造和新能源业、互联网产业和新型服务业,在此基础上将中国2012年投入产出表整理为七部门投入产出基本流量表并进行包括前向关联分析、后向关联分析在内的产业关联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三新”产业整体呈现高影响力低感应度、现代农林牧渔业仅与第一、第二产业联系紧密、先进制造和新能源业与第二产业联系紧密、互联网产业与新型服务业与第一、第二产业后向联系紧密,其中互联网产业总体上与第三产业联系相对紧密。
【关键词】三新经济;三新经济产业;投入产出;关联效应一、引言自2014年我国经济发展宣布进入新常态以来,如何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引导经济更高质量、更加可持续发展成为经济研究不可回避的问题。
2012至201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分别为7.6%、7。
6%和7.4%,而自2015年到201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分别为6.9%、6.7%、6.9%和6.6%,这表明在国内“三期叠加”环境下,我国经济运行增速并没有迅速下滑,仍能稳中有进,保持中低速增长,这与经济发展新动能,特别是经济宣布进入新常态之前的新动能培育息息相关。
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合称“三新”,是在经济进入新常态背景下,应用新科技成果、新兴技术,采用多元化、多样化、个性化的产品服务活动,或整合和重组企业经营要素,形成独特竞争模式的新兴经济。
国家统计局自2016年起陆续颁布多份统计文件,形成体现“三新”特征的统计分类标准。
但是,新经济动能的萌生有着特定过程,研究经济新常态之前的“三新”经济成分与传统产业的关联,对深入认识现有“三新”经济,促使其更加健康发展有重要意义。
目前,国内不少学者对“三新”经济领域进行了研究。
在国家层面,鲜祖德[1](2016)总结了“三新经济”特征,并提出做好新经济统计的对策;刘丽波[2](2017)在概括新兴经济统计难点的基础上,提出了政府统计的应对路径;彭勇平、陆锋[3](2017)基于统计调查操作实践、统计数据分析应用及需求的角度,分析提出了试行制度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和具体改进路径。
我国金融业与三次产业关联分析——基于2012年中国投入产出表

摘要:基于2012年的中国投入产出表数据,文章利用投入产出分析法对三大产业之间的经济联系进行定量分析,以探究金融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关键词:投入产出;金融业;产业关联我国国民经济中有三次产业、42个部门,金融业作为其中重要产业,通过产品和服务与三次产业间有诸多经济联系,三次产业发展离不开金融业为其提供产品和服务。
因此,本文基于2012年中国投入产出表数据,利用投入产出分析对金融业与三次产业之间的经济联系进行定量分析,以此探究金融业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一、数据的简单处理从金融业与三大产业的关联入手,将金融业与第三产业分开,成为一个独立的工业部门。
到目前为止,我们将2012年的投入产出流量表划分为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和金融业的四部门投入产出表(表1)。
二、金融业与三次产业的关联效应(一)直接依存度1.投入结构社会化生产是各个产业相辅相成的过程,金融业的发展依赖其他产业产品投入。
投入产出表中的投入部分是指纵向的消费结构,产业部门之间的生产技术联系体现在中间产品的投入,由此决定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的结构比重。
2012年金融业的总投入5.9亿万元,其他产业对其中间投入2.38亿万元,中间投入系数0.404,占总收入的比重40.4%,原始投入3.52亿万元,初始投入系数0.596,比重59.6%。
金融业不仅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而且拥有很高的附加值。
劳动报酬比重低于第一和第三产业。
直接生产税系数较高,固定资产折旧占总投入比例最小。
增加值中的营业盈余占总投入的比重最高,直接盈余系数为0.327,高于其他产业,表明其经济效益较高。
横向数据显示了金融业对各产业的推动作用。
金融业对自身的直接消耗系数最大,第一产业最小。
换句话说,金融业在促进自身发展时,发挥作用最大,对第一产业的影响最小。
纵向数列可以分析金融业对各产业的拉动作用。
金融业对第一产业的直接消耗系数为0.00001,表明金融业对第一产业影响极小。
第二产业消耗系数为0.066,表明金融业每万元产值需要直接消耗的产值为663.77元,对其拉动作用较小。
我国第一、二、三次产业的关系

多
,
而 商业 的收入 又 比工 业 多
、
”
。
,
、
。
:
、
、
年克拉克在 《经 济发展 的条件》 一 书中首先 把 经 济 划分为 三 次产 业 并 继 承 配 弟 的思想 提 出了低 开 发 经 济 社 会 农 业 是 人们 收入 的主要 来 源 人 均 国 民 收入 较少 ; 经 济 向前发 展 ; 制造 业 比重提 高 人 均 国 民 收入 增加 经 济进 一 步发展 第三 产 业 特 别 是 服 务业 迅速发 展 人 均 国 民收入 进 一 步增 大; 随着经 济 发展和人 均 国 民收入 提 高 劳动力先从第一 产 业 向第二 产 业 转 移 进 而 向第三 产 业 转 移 这 就是 有名 的配 弟一 克拉 克定律 1 9 6 6 年库兹 涅 茨在 《现 代 经 济增 长 》 一 书中指 出 现 代 经 济 增长 的过程 中 人 口 和产 值 的 高速 增长 总是 伴 随着 各种产 业 比重在 总支 出和所 使 用 的生产性资源 方面 的明显 变化 即 ; 第 一 产业 比重明 显下 降 制造 业 比重 增加 制造 业 内部 非 耐用 消费 品 向 耐用 消费 品转移 ; 消费资料 向生产 资料转 移 运 输 通讯 比重 增加 ; 农 业 ; 劳动力 比重 下 降 下 降幅度慢 于产 值 比重 下 降的幅度 工 业 劳动力 比重 增加 增加 的 幅度慢 于 产值 比重 增加 的幅度 ; 服 务业 劳动 力 比重明显增 加 ; 企 业 规模增大 制造 业 商业 比重 增大 技术对 经 济发 展 的作用 增 大 都市化加 快等等 1 9 6 0 年罗斯 托在 《经 济增长 的 阶段 》 一 书中 把 经 济发展 划分为 6 个 阶段 即 传 统 阶段 为起 飞 创造先 决 条件 的阶段 起 飞 阶段 成 熟 阶段 高消费时代 收入 的边际效用递 减 时代 并论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tatistics and Application 统计学与应用, 2019, 8(4), 646-653Published Online August 2019 in Hans. /journal/sahttps:///10.12677/sa.2019.84073Correlation Analysis of China’s ThreeIndustriesYu LiuSchool of Science, Norther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BeijingReceived: Jul. 25th, 2019; accepted: Aug. 7th, 2019; published: Aug. 14th, 2019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China’s three major industries are also changing. The three major industries are the key to reflect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of a country. The study of the cor-relation degree among the three industries is also the study of how the three industries also havea close relationship of mutual dependence and mutual restriction. Developed countries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 have the same trend of change in industrial structure. Therefore, this paper calculates and analyzes relevant indicators through the input and output tables of 2002 and 2005 to study the degree of correlation among the three major industries. RAS method is used to adjust the direct consumption coefficient of the tertiary industry in 2002.KeywordsDirect Consumption Coefficient, Total Consumption Coefficient, Coefficient of Influence, Sensitivity Coefficient, The RAS Algorithm中国三次产业的关联分析刘昱北方工业大学理学院,北京收稿日期:2019年7月25日;录用日期:2019年8月7日;发布日期:2019年8月14日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三大产业也在随其变化。
三大产业是体现国家的产业结构层次的关键,研究三大产业之间的关联度也是研究三个产业之间也存在着怎样相互依赖且相互制约的紧密关系。
由于发达国刘昱家同发展中国家在产业结构层次上有相同变化趋势,因此本文通过2002年、2005年的投入产出表,对相关指标进行计算分析,研究三大产业之间的关联程度,用RAS 法对2002年三产业直接消耗系数进行调整,提出相关的建议来实现对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
关键词直接消耗系数,完全消耗系数,影响力系数,感应度系数,RAS 算法Copyright © 2019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licenses/by/4.0/1. 引言三次产业的划分各国有不同的标准。
对于我国,三次产业即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
第一产业是指提供生产物资材料的产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水产养殖业等直接以自然物为对象的生产部门。
第二产业是指加工产业,利用基本的生产物资材料进行加工并出售。
第三产业是指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主要包括交通运输业、通讯业、商业、家庭服务等非物质生产部门。
各个产业之间有着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的紧密关系[1]。
第一产业是基础产业,为第二三产业奠定基础。
第二产业作为三大产业的核心,同时也对第一产业有带动作用。
第一二产业为第三产业创造条件,第三产业的发展也会促进第一二产业的进步。
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当三产业同时按照规律合理发展,才会有合理的产业结构层次,国家经济才会高效稳健的增长[2]。
哪个产业是我国主导型产业?应该如何调整三大产业之间的关联性?基于对投入产出分析的学习,用RAS 方法对直接消耗系数的调整结果如何?对比2005年的各项指标计算,能够反映出什么经济现状?文章对三次产业进行关联分析来解决这些问题。
2. 计算指标的介绍[3]2.1. 直接消耗系数某产业生产单位产品所需消耗的各个产业部门提供的原材料等中间产品的投入。
直接消耗系数代数形式为:ij ij jX a Q =(2.1)在文章中,ij a 为第j 产业对第i 产业的直接消耗系数,ij X 表示发展第j 产业消耗第i 产业的直接消耗量,这里,我们用中间投入指标来衡量。
j Q 为第j 产业的总产出。
ij a 的值越大,表明了第i 产业与第j 产业之间的经济技术联系越密切。
将ij a 系数组成的矩阵,我们就成为直接消耗系数矩阵。
直接消耗系数矩阵用A 表示。
2.2. 完全消耗系数完全消耗系数是全部直接消耗系数和全部间接消耗系数之和。
完全消耗系数揭示了部门之间的直接和间接的联系,它更全面更深刻地反映部门之间相互依存的数量关系。
完全消耗系数则是这种直接消耗和间接消耗的全面反映。
直接消耗系数代数形式为:刘昱111nnnij ij ik kj ik kl lj k kl b a a a a a a ====+++∑∑∑ (2.2.1) ()1B I A I −=−− (2.2.2)2.3. 影响力系数影响力系数反映的是国民经济某一个部门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使用对国民经济各部门所产生的生产需求波及程度。
一个部门的影响力系数越高,其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拉动力就越大,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型产业。
影响力系数代数表达式为:1111nn nj ijiji i j F b b n ====∑∑∑ (2.3) ij b 表示里昂惕夫逆阵元素,影响力系数是指一个产业影响其他产业的程度,该系数如果大于1,表示该产业对其他产业的波及影响程度超过社会平均影响力水平;若等于1,表示第j 产业对其他产业的波及影响程度等于平均水平;若小于1,表示第j 产业对其他产业的波及影响程度小于平均水平。
2.4. 感应度系数感应度系数是指国民经济各部门每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使用时,某一部门由此而受到的需求感应程度,也就是需要该部门为其他部门生产而提供的产出量。
系数大说明该部门对经济发展的需求感应程度强,反之,则表示对经济发展需求感应程度弱。
感应度系数又被称为“前向联系系数”计算公式为:1111nn ni ijijj i j E b b n ====∑∑∑ (2.4) 同理:文章中,1i E >表示第i 产业受到的感应程度超过平均水平;1i E =表示第i 产业受到的感应程度等于平均水平;1i E <表示第i 产业受到的感应程度小于平均水平。
2.5. RAS 迭代法由于直接消耗系数中短期相对稳定,三年才可根据投入产出表计算得到,因此,若想研究直接消耗系数逐年的变化,文章采取RAS 迭代法。
直接消耗系数A 的变化,受到新产品新材料淘汰老产品和价格变动导致产品间相互替代,即统归为“代用影响(R )”,除此还有技术进步导致中间消耗的“制造影响(S )”。
通过计算:()01n ii i ijj j j R Q Y a S Q ==−∑ (2.5.1) 011njj i iji jZ S R a Q = =−∑ (2.5.2) 通过公式,首先令1i R =,带入公式计算j S ,再将j S 结果带入i R ,迭代反复,来对直接消耗系数矩阵进行调整。
3. 三次产业关联分析3.1. 2002年相关指标分析首先我们用2002年国家统计局网站上投入产出表中的数据,计算三产业的直接消耗系数矩阵,元素分别为产业间的中间投入与产业总产出的比值。
刘昱Table 1. Intermediate use of three industries in China in 2002表1. 2002年中国三次产业的中间使用2002年中国三次产业的中间使用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4636.8 10168 1533.9第二产业5042.5 100612.8 23483.4第三产业2268.9 24132.3 19138.1总产出28578.7 190558.7 94292.6由表1经过计算得到2002年直接消耗系数矩阵表2。
Table 2. China direct consumption coefficient matrix in 2002表2. 2002年中国直接消耗系数矩阵2002年中国直接消耗系数矩阵 A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0.162247 0.053359 0.016267第二产业0.176443 0.527988 0.249048第三产业0.079391 0.12664 0.202965 通过表2,计算出里昂惕夫逆阵,之后计算出2002年中国完全消耗系数矩阵见表3结果所示。
Table 3. China’s total consumption coefficient matrix in 2002表3. 2002年中国完全消耗系数矩阵2002年中国完全消耗系数矩阵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0.234419 0.159693 0.075094第二产业0.574476 1.386775 0.757516第三产业0.214236 0.395138 0.382491不难看出,首先标重点的数据,均是每列最大数值,也就是说三次产业都对第二产业有较强依赖性,初步可以判断第二产业为主导产业。
其次,标红的数据值较小,表明,不论是第一产业对其他产业的经济技术联系还是其他产业对第一产业的经济技术联系都不太密切。
这一现象也说明了我国农业发展在市场中的输出并不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