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科学小实验报告单
科学实验报告 科学实验报告单

科学实验报告科学实验报告单科学实验报告单篇一今天老师给我们开了演示实验,让我们大开眼界,受益匪浅。
在这节课里老师给我们演示了好多实验。
最让我感兴趣的是锥体上滚。
当我看到这个实验时,眼看着一个椎体从低处滚到高处并且不会在滚回来,感觉好神奇。
这个设备是两根钢管由低到高的固定在一个板子上,低的那边间距小,高的那端间距大,一个锥体架在两杆中间,将椎体移到钢管低的那一端之后,锥体就自动的滚到高处去了。
这个实验一开始让我看的目瞪口呆,还以为有什么奇怪的东西呢。
但是经过仔细分析发现这其实只是一个错觉。
这个轨道一头高一头低,椎就会从低的一端滚向高的一头好像是重心在向上滚,但分析一下就会知道真相不是这样的,如果是那样的话就违背了能量定理。
首先这是一个椎而不是一个圆柱体,其次这不是一个斜面而是两条轨道,而且轨道是成八字形状摆开的,并且高处张得开。
这样的设计会使椎处于高处时重心降低,而在低处时由于轨道变窄使的重心升高且高于在高处时的,这样看来这个实验就变成重心有高处向低处走的正常现象了,也就没有违背能量定理了。
通过椎体上滚这个实验说明了在重力场中的任何物体都具有从势能高的地方向势能低的地方运动的趋势。
从这个实验中我想到了如果能把这个原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我们就能节约很多能源。
建筑工地可以用来运东西,医院里可以用来运伤员,游乐园可以给人们带来快乐。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想到有些东西表面上的东西可以把我们蒙蔽到,但是我们如果认真的去对待就很容易把他们识破,我们不能总相信自己的眼睛。
1 通过观察与思考双锥体沿斜面轨道上滚的现象,加深了解在重力场中物体总是以降低重心,趋于稳定的规律运动。
2 说明物体具有从势能高的位置向势能低的位置运动的趋势,同时说明物体势能和动能之间的转换。
本实验的核心在于刚体在重力场中的平衡问题,而自由运动的物体在重力的作用下总是平衡在重力势能极小的位置。
如果物体不是处于重力场中势能极小值状态,重力的作用总是使它往势能减小的方向运动。
科学实验报告范文(优选4篇)

科学实验报告范文第1篇实验一:实验名称: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实验材料:制取一瓶二氧化碳备用,制取一瓶澄清的石灰水备用、烧杯一个实验过程:1)、将澄清的石灰水倒入烧杯中,观察澄清的石灰水是什么样子的,2)、倒入装有二氧化碳的瓶子,摇晃后观察现象。
实验结论: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实验二:实验名称:研究固体的热胀冷缩实验材料:固体体胀演示器、酒精灯、火柴、水槽、冷水实验过程:(1)铜球穿过铁圈(2)、给铜球加热,不能穿过铁圈(3)把铜球放入冷水中,铜球又穿过铁圈实验结论;固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实验三:实验名称:研究液体的热胀冷缩实验材料:细管、胶塞、*底烧瓶、红颜色的水、水槽、热水实验过程:(1)细管插在胶塞中间,用胶塞塞住瓶口(2)、往瓶里加红颜色的水(3)把瓶子放入水槽中,记下细管里水的位置。
(4)往水槽里加热水,观察细管里水面的位置有什么变化。
实验结论;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实验四:实验名称:研究气体的热胀冷缩实验材料:气球、水槽2个、*底烧瓶、热水、冷水实验过程:(1)把气球套在*底烧瓶口(2)、把烧瓶放在热水中,欢察现象。
(3)把烧瓶放在冷水中,欢察现象。
实验结论:气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实验五:实验名称:空气的成分实验材料:水槽、蜡烛、玻璃片、去掉底的饮料瓶、火柴实验过程:(1)把蜡烛放在水槽中点燃,罩上饮料瓶,拧紧瓶塞。
观察现象。
(2)、把水槽内的水加到饮料瓶里的高度。
(3)拧开瓶盖,迅速将火柴插入瓶内,观察现象实验结论:空气中至少有两种气体,一种气体**燃烧,另一种气体不**燃烧。
科学实验报告范文第2篇一、创意说明:实验是科学之母,才智是实验之子。
一切推理都必须从观察与实验得来,学会积极地动手动脑,在实验中学习、体会科学与真理,必定会为孩子的成长之路洒下一片更灿烂的阳光。
我们大家都知道人、动物、鸟类都是用腿走路的,但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见到的玻璃杯虽然没有腿也可以走路,你相信吗?二、实验材料:玻璃杯1个、蜡烛1支、火柴1盒、玻璃板1块、厚书2本、自来水少许三、实验步骤;1、首先把玻璃板放在自来水中浸泡一下。
三年级科学实验报告单

3、观察纸巾是否会被水浸湿。
实验结论
空气会占据空间,也就是说同一空间不会被两种物质同时占据。
注意在杯子倒扣水中时不要倾斜,纸巾要塞放杯底,并放牢。
实验报告单
实验周次:班级年班
实验课题
空气占据空间的变化
实验类型
分组实验
实验目的
实验器材
2支注射器、纯净水
实验步骤
1、用一支注射器抽进20ml的空气;
实验报告单
实验周次:班级年班
实验课题
空气占据空间吗
实验类型
分组实验
实验目的
实验器材
1个矿泉水瓶子、3根吸管、1块橡皮泥、1个水槽。
实验步骤
实验一:
1、将瓶子装满水,向瓶子里插入两根吸管,用橡皮泥堵住瓶口;
2、通过吸管向瓶内吹气。
(可插入一根吸管,双方握住瓶子,将水挤出)
实验二:
1、把一团纸巾放在一个玻璃杯子的杯底;
实验结论
认识一纸是用细小纤维叠加压制而成的。(正是这种结构方式,纸的纤维之间有许多工作空隙,所以,容易吸水,渗透水。)
实验报告单
实验周次:班级年班
实验课题
水和食用油的比较
实验类型
分组实验
实验目的
实验器材
2个塑料杯、1片玻璃、2支筷子、2支试管、2根长木条、1个水槽、2支滴管、1张报纸片。
实验步骤
(一)观察水和食用油
不同点:水看得见,空气直接看不见;水重,空气轻;水可以摸到,空气摸不到。
实验报告单
实验周次:班级年班
实验课题
比较水和油的轻重
实验类型
分组实验
实验目的
实验器材
实验步骤
1、将油和水混在一起,观察混合物的分层情况;
生活中_探究_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通过对生活中常见现象的探究,了解科学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对科学知识的兴趣和运用能力。
二、实验时间2023年3月15日三、实验地点家庭实验室四、实验器材1. 透明玻璃杯2. 水彩笔3. 食盐4. 糖5. 滴管6. 计时器7. 照相机8. 记录本五、实验内容1. 水中溶解现象(1)实验步骤:① 在透明玻璃杯中倒入半杯清水;② 用滴管分别滴入红色、蓝色、绿色水彩笔的水,观察颜色变化;③ 在水中加入食盐,搅拌至完全溶解;④ 在水中加入糖,搅拌至完全溶解。
红色、蓝色、绿色水彩笔的水在水中溶解后,颜色混合,形成白色;食盐和糖在水中溶解后,溶液变得清澈。
(3)实验结论:水具有溶解作用,可以溶解食盐、糖等物质,而水彩笔的水在溶解过程中会发生颜色混合。
2. 水中浮力现象(1)实验步骤:① 在透明玻璃杯中倒入半杯清水;② 将一个鸡蛋放入水中,观察鸡蛋是否下沉;③ 向水中加入食盐,搅拌至完全溶解;④ 再次将鸡蛋放入水中,观察鸡蛋是否下沉。
(2)实验结果:鸡蛋在清水中下沉;加入食盐后,鸡蛋在水中悬浮。
(3)实验结论: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与物体排开水的体积有关,加入食盐后,水的密度增大,鸡蛋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增大,从而悬浮。
3. 水的张力现象(1)实验步骤:① 在透明玻璃杯中倒入半杯清水;② 用手指轻轻按压水面,观察水面的变化;③ 在水中加入少量糖,搅拌至完全溶解;④ 再次用手指轻轻按压水面,观察水面的变化。
手指按压水面后,水面出现凹陷;加入糖后,手指按压水面后,水面凹陷程度减小。
(3)实验结论:水具有张力,手指按压水面后,水面出现凹陷;加入糖后,糖分子与水分子相互作用,使水面的张力减小,凹陷程度减小。
六、实验总结本次实验通过对生活中常见现象的探究,让我们了解了科学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学会了观察、记录、分析等方法,提高了对科学知识的兴趣和运用能力。
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们将继续关注身边的科学现象,努力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
科学实验报告必备15篇

科学实验报告必备15篇科学实验报告1材料:一个有窄口的塑料瓶、黏土、一段塑料软管、几个硬币、胶带。
1、在塑料瓶的一侧挖二三个洞。
在瓶子的同一侧,用胶带把三四个硬币固定上去。
这些硬币有重量,可使潜水艇往下沉。
2、把塑料软管放入塑料瓶的窄口里,再用黏土把软管和瓶口的缝隙封好。
3、把这个玩具潜水艇放到一盆水里,让潜水艇灌满水。
4、从软管把空气吹入潜水艇。
在你吹气的时候,潜水艇内的'水会从洞口被逼出来。
5、当潜水艇充气到一定程度时,它会慢慢升到水面上。
操作:你只要控制潜水艇内空气的量,就可以使潜水艇在水中浮沉了。
原因:怎么会这样?空气的重量比水轻,当你把潜水艇装满气时,潜水艇变得比水还轻,所以会上升到水面上。
科学实验报告2实验组别:实验合作者:指导老师:实验日期:20××年×月×日第×节实验名称:调查污染的来源实验目的':通过调查污染的来源,让学生知道水是如何被污染的。
实验器材:实验步骤:采访当地政府部门。
家庭生活污染物。
采访家用物资销售部。
医院采访。
实验现象:农药、化肥,洗涤剂等都会污染水。
实验结论:我发现水污染来自于××××××问题讨论:科学实验报告3实验内容:光的反射能力实验地点:五年级教室实验目的:认识光的反射及应用实验器材:卡纸(红、黄、绿、黑、白)各一张,手电筒一支,夹子实验步骤:1、夹子夹住卡纸2、将夹横立在桌上,并在桌面上放一页有字的'纸。
3、打开手电筒开关,对着卡纸,观察文字实验现象:黑色反光弱,红色反红光,黄色反黄光,绿色反绿光,白色反光能力强。
实验结论:深色反光弱,浅色反光能力强。
实验效果:好!实验人:xxx实验人实验时间:20xx年xx月xx日仪器管理员签字:xxx科学实验报告4今天上午,我去参加小记者活动,科学实验之染色工艺。
活动开始了,老师先告诉我们什么叫染色工艺。
生活科学实验报告

生活科学实验报告生活科学实验报告近年来,科学实验在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通过科学实验,我们可以深入了解事物的本质和原理,探索自然界的奥秘。
本文将通过几个生活科学实验,探讨科学实验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和意义。
实验一:水的沸点水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质,而了解水的沸点对我们合理使用热水具有重要意义。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将通过简单的装置来测量水的沸点。
首先,我们需要准备一个装有水的容器,将温度计插入水中并固定在容器上。
然后,将容器放在火源上加热。
当水开始变热时,我们会看到温度计上的数字逐渐上升。
当水开始沸腾时,温度计上的数字将保持不变,这时我们可以读出水的沸点。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了解到水的沸点是100摄氏度。
这对于我们合理使用热水非常重要。
当我们需要煮水或者使用热水时,可以根据水的沸点来控制加热的时间和温度,以避免烫伤或者浪费能源。
实验二:光的折射光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理现象之一。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了解光的折射现象,并探索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规律。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需要准备一个透明的玻璃棱镜和一束光源。
将光源对准玻璃棱镜,我们会观察到光线在进入玻璃棱镜后发生了折射现象,光线的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
进一步调整光源的角度和位置,我们可以观察到光线在玻璃棱镜内部发生多次折射,形成了美丽的光谱。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了解到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会发生折射现象,而不同介质对光的折射程度也不同。
这对于我们理解光的传播规律和应用光学原理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通过了解光的折射规律,我们可以设计出各种光学仪器,如望远镜、显微镜等,进一步探索和研究微观世界和宇宙宏观结构。
实验三:植物光合作用植物光合作用是生物学中一个重要的过程,通过实验我们可以了解植物如何利用光能进行光合作用,进而产生能量和氧气。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需要准备一盆绿色植物,将其放置在充足的阳光下。
通过观察植物的生长和变化,我们可以了解到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并产生氧气。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十七篇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十七篇篇一: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篇二:XX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篇三:XX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篇四:XX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篇五:XX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班级实验名称磁铁什么地方的磁力大小组成员实验器材:条形磁铁一个、回形针若干我的猜测:磁铁的两端磁性最强。
步骤:把磁铁分成四段,标上A/B/C/D/E,用磁铁的各部分去吸回形针记录各部分吸引回形针的个数。
观察到的现象:磁铁两端吸的回形针最多,中间为0. 结论:我认为磁铁两端磁性最强,磁铁上最强的部分称磁极,磁铁有篇九:XX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班级实验名称磁铁两极的研究小组成员实验器材:条形磁铁两根我的猜测:两块磁铁靠近吸引。
步骤:把两块磁铁的两端分别标上A/B/C/D,再将它们相互接近,观察结果。
用符号“→←”表示相互吸引的情况,用符号“←→”表示相互排斥的情况,把实验的结果记录下来。
观察到的现象:B和C排斥,B和D相吸,A和C相吸,A和D排斥。
篇十:XX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篇十一:XX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篇十二: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篇十五:XX小学科学实验报告步骤:把磁铁分成四段,标上A/B/C/D/E,用磁铁的各部分去吸回形针记录各部分吸引回形针的个数。
观察到的现象:磁铁两端吸的回形针最多,中间为0.结论:我认为磁铁两端磁性最强,磁铁上最强的部分称磁极,磁铁有两个磁极。
指导教师:吴洪梅评定等级(时间):优秀6.8篇十六:实验报告单班级三(2)实验名称磁铁两极的研究实验全体同学者实验器材:条形磁铁两根我的猜测:两块磁铁靠近吸引。
步骤:把两块磁铁的两端分别标上A/B/C/D,再将它们相互接近,观察结果。
用符号“→←”表示相互吸引的情况,用符号“←→”表示相互排斥的情况,把实验的结果记录下来。
观察到的现象:B和C排斥,B和D相吸,A和C相吸,A和D排斥。
篇十七:实验报告单。
小科学实验报告单

学 校
班 级
实验者
时 间
2011.11.1
实验名称
比较硬度
实验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的
比较常见材料的硬度
实验器材
橡皮、海绵、卡纸、铁钉、塑料尺、木条
实
我的猜测:这些物体有些软, 有些比较硬
我的实验步骤: 1、观察描述橡皮、海绵的硬度
2.观察比较卡纸、铁钉、塑料尺的软硬
验
3.用刻划的方法比较材料的硬度
过
程
2011.11.3
观察到的现象: 1、比较硬的物品有: 铁钉、塑料尺、木条和卡纸
2、 较软的材料有: 橡皮、海绵、砂纸、空饮料罐
实验结论
较硬的材料有: 铁钉、塑料尺、木条和卡纸
较软的材料有: 橡皮、海绵、砂纸、空饮料罐
较软的材料有:橡皮、海绵、砂纸、空饮料罐
疑问
有些材料为什么用木条划过后会有痕迹
指导教师
评定等级(含日期)
三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三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科学实验报告单(1)
年级班姓名
科学实验报告单(2)
年级班姓名
实验步骤:
1、在试管里加入的水,记号笔在水面好标记,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
2、烧杯外包裹一块干毛巾,在杯子里装满碎冰,把试管插入碎冰中。
用温度计观察试管里水温的变化。
3、在碎冰里加入较多的食盐,保持几分钟持续观测试管里的水温。
4、观察到试管里的水开始结冰时,读出温度计的示数。
5、观察水结冰后的高度。
科学实验报告单(3)
年级班姓名
科学实验报告单(4)年级班姓名
科学实验报告单(5)年级班姓名
科学实验报告单(6)
年级班姓名
科学实验报告单(7)
年级班姓名
科学实验报告单(8)
年级班姓名
科学实验报告单(9)
年级班姓名
年级班姓名
年级班姓名
科学实验报告单(12)
年级班姓名
年级班姓名
年级班姓名
年级班姓名
年级班姓名。
小学科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实验结论
六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
动
口
表
达
实验
名称
仪器名称
动
手
操
作
方
法
步
骤
动
口
表
达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玻璃片、酒精灯、试管夹、护目镜、一盆冷水
动
手
操
作
方
法
步
骤
1)取一块玻璃,仔细观察玻璃的表面,并把观察结果记录下来。
2)用试管夹夹住玻璃放在酒精灯上加热。
3)加热一段时间后把玻璃迅速放在冷水中。
4)重复以上过程3次,观察实验现象。
动
口
表
达
实验现象
实验前玻璃表面是完好的,实验后玻璃表面出现了裂痕,甚至破碎。
五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
动
口
表
达
实验
名称
风的形成
仪器名称
风的形成实验箱、蜡烛、火柴、毛巾,冷水、香(蚊香)
动
手
操
作
方
法
步
骤
1)把一支蜡烛放进实验箱内。
2)把毛巾用冷水浸湿,放在实验箱一侧。
3)点燃香放在实验箱小口处。
4)观察香烟流动的方向。
5)点燃实验箱内的蜡烛,再把香放在小口处。
6)观察香烟流动的方向。
4)把点燃的火柴放在玻璃管口处,观察发生的现象。
动
口
表
达
实验现象
实验过程中,试管里的棉花有黑色的黏稠状的油状物产生,说明有煤焦油产生;
实验结束时,试管里的煤燃烧后产生了黑色炭状物,说明有焦炭产生;
当把点燃的火柴放在玻璃管口处,能够产生蓝色的火焰,说明有煤气产生。
四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全部)
![四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全部)](https://img.taocdn.com/s3/m/c2217b28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75.png)
1、用放大镜观察每一种岩石。
2、用胶头滴管将稀盐酸分别滴在每一块岩石上。
3、采用其他办法识别出所提供的花岗岩、石灰岩、砾岩和砂岩。
观察到的现象:花岗岩上有、、。将稀盐酸滴在石灰岩上出现的现象。
实验结论:
科学实验报告单〔19
四年级下册
班次
实验组别
时间
年月日
实验者
实验名称:观察花岗岩
实验目的:了解花岗岩的组成。
观察到的现象:
实验结论:通过自主检测学会科学的检测方法-----;推导——通过检测,,验证——打开盒子验证检测结果的正确性以及同一个结果方法。
科学实验报告单〔10
四年级下册
班次
实验组别
时间
年月日
实验者
实验名称:比较两种不同的电路连接
实验目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是两种用不同连接方法组成的电路。
实验器材:电池、电池盒、灯泡、灯座各2个、导线4根。
2、先预测再用电路检测器检测电路中所发生的故障。
3、说出故障原因,并且采用替换法把电路重新接亮。
4、拆分器材
5、整理器材。
观察到的现象:
实验结论:
科学实验报告单〔7
四年级下册
班次
实验组别
时间
年月日
实验者
实验名称:检测导体和绝缘体
实验目的:能依据检测一块橡皮的"科学规范"计划去检测更多的物体,能对所收集的信息进行整理与分析,并提出问题。
观察到的现象:摩擦后的塑料梳子吸上了。
实验结论:梳子摩擦后吸上了轻小物体,说明梳子摩擦后产生了。
科学实验报告单〔2
四年级下册
班次
实验组别
时间
年月日
实验者
科学学生实验报告单

四年级科学实验报告单五年级科学实验报告单1、唾液能消化淀粉的验证实验:实验仪器:碘酒,滴管,试管,淀粉液、馒头等。
实验过程:取两个试管,分别加入等量的淀粉液,在其中一个试管中加入少量唾液,并摇晃,使其均匀混合。
将两个试管放入温度为40摄氏度左右的温水中。
过一会儿,分别往两个试管中放入一滴碘酒,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加入唾液的淀粉液没有变化,没有加入唾液的淀粉变蓝了。
实验结论:淀粉遇到碘酒会变成蓝色.2、吸进的气体与呼出的气体是否相同的实验实验仪器:水槽、玻璃吸管、集气瓶、烧杯、蜡烛、澄清的石灰水、火柴等。
实验一步骤:1、用排水法收集呼出的气体,在水中用玻璃片将瓶口盖严,然后将瓶子从水中取出;2 把瓶盖声上的玻璃片打开一个小口,将燃烧着的火柴慢慢放入瓶内,看到什么现象?这说明什么?实验一现象:燃烧的火柴熄灭了。
实验一结论:呼出的气体是不支持燃烧的气体。
实验二步骤:1、按课本中的装置,经过弯玻璃管吸气,让瓶外空气经石灰水进入人体,石灰水有变化吗?(没有变化)2经过直玻璃管向石灰水内吹气,石灰水有变化吗?(有变化)这说明什么?实验二结论:呼出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概括出呼出的气体中含氧气少、二氧化碳多。
推想出人体需要氧气,排出二氧化碳。
3、凸透镜成像实验仪器:凸透镜、纸屏、蜡烛、火柴等。
实验步骤:1、将点燃的蜡烛放于凸透镜和纸屏中间,立在桌上,使它们在一条直线上,并使火焰、镜面、纸屏的中心高度大体相同。
2、适当调整凸透镜与纸屏的距离,在纸屏上可以看到蜡烛的像吗?像是什么样的?3、研究像的大小与成像的规律是怎样的?实验结论:利用凸透镜形成的像都是倒立的。
1、当凸透镜距纸屏近,距蜡烛远时,形成的是缩小的像。
2、当凸透镜距纸屏远,距蜡烛近时,形成的是放大的像。
3、当凸透镜距纸屏和距蜡烛相等时,形成的是相等的像。
4、种子发芽条件的对比试验方案通过验证试验,观察记录种子发芽的过程。
种子萌发需要水、空气、营养等条件;影响种子萌发的主要因素是阳光、水分、空气、温度等。
日常科学小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通过日常生活中的颜色混合实验,了解颜色的基本原理,掌握颜色混合的方法,并观察混合后的颜色变化。
二、实验原理颜色是由光的三原色(红、绿、蓝)混合而成的。
当三种颜色以等比例混合时,会得到白色。
当两种颜色混合时,会得到新的颜色,其颜色取决于两种颜色的混合比例。
三、实验材料1. 彩色水笔或水彩颜料2. 白色纸张3. 透明玻璃杯4. 滴管5. 记录纸和笔四、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材料,将彩色水笔或水彩颜料滴入透明玻璃杯中。
2. 分别用滴管取红、绿、蓝三种颜色,按照等比例混合,观察混合后的颜色,记录在记录纸上。
3. 分别将红、绿、蓝三种颜色按照不同比例混合,如红:绿=1:1、红:绿=1:2等,观察混合后的颜色,记录在记录纸上。
4. 将红、黄、蓝三种颜色混合,观察混合后的颜色,记录在记录纸上。
5. 将红、橙、黄三种颜色混合,观察混合后的颜色,记录在记录纸上。
6. 将蓝、紫、红三种颜色混合,观察混合后的颜色,记录在记录纸上。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等比例混合红、绿、蓝三种颜色,得到白色。
2. 红色与绿色混合,得到黄色;红色与蓝色混合,得到紫色;绿色与蓝色混合,得到青色。
3. 红色与绿色按1:1比例混合,得到黄色;红色与绿色按1:2比例混合,得到橙色。
4. 红色与黄色按1:1比例混合,得到橙色;红色与橙色按1:1比例混合,得到红色。
5. 蓝色与紫色按1:1比例混合,得到紫色;蓝色与红色按1:1比例混合,得到洋红色。
6. 蓝色与红色按1:2比例混合,得到紫色;蓝色与红色按2:1比例混合,得到红色。
六、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颜色的基本原理和混合方法。
在日常生活中的颜色混合,可以通过改变颜色比例来得到不同的颜色。
实验结果表明,红、绿、蓝三种颜色可以混合成白色,红、绿、蓝、黄、橙、紫、青、洋红等颜色可以通过不同的比例混合得到。
七、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注意观察颜色变化,及时记录实验结果。
2. 实验结束后,将用过的颜色笔或颜料清洗干净,避免污染。
科学实验记录单《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科学实验记录单《生活中的静电现象》实验名称:生活中的静电现象实验目的:2.理解静电的形成原因以及基本原理;3.探究静电的应用。
实验器材:1.毛巾/羊毛布;2.塑料/橡胶梳子;3.塑料/玻璃棒;4.电灯泡;5.皮毛/纺织品衣物;6.塑料/橡胶球;7.阳光光源/电磁炉等辐射热源;8.金属接地线。
实验步骤:步骤1:毛巾产生静电1.拿起毛巾并用力搓动几下;2.在一个干燥的环境中,将毛巾放在桌面上;3.用手轻轻接触毛巾,观察是否有静电放电现象;步骤2:塑料/橡胶梳子产生静电1.使用塑料/橡胶梳子梳理头发,保证头发干燥;2.向梳子慢慢靠近金属接地线,观察是否有静电放电现象;3.将结果记录下来。
步骤3:塑料/玻璃棒产生静电1.用塑料/玻璃棒轻轻擦拭羊毛布或塑料薄膜;2.将带有静电的棒子靠近金属接地线,观察是否有静电放电现象;3.将结果记录下来。
步骤4:静电驱使电灯泡发光1.打开电灯泡,观察是否正常工作;2.使用塑料/橡胶梳子梳理头发,产生静电;3.小心地用静电带到的手指靠近未插入的灯泡底座中的金属片,观察是否能够通过静电点亮灯泡;4.将结果记录下来。
步骤5:纺织品衣物产生静电1.取一件皮毛/纺织品衣物;2.摩擦衣物使其产生静电;3.将带有静电的衣物靠近金属接地线,观察是否有静电放电现象;步骤6:静电球的互动1.插上静电球的电源;2.将静电球的表面与手或其他物体靠近,观察是否能产生静电放电现象;3.将结果记录下来。
步骤7:热空气电离产生静电1.打开阳光光源/电磁炉等辐射热源,使其变热;3.进行注意观察并记录结果。
实验结果记录:实验1:毛巾产生静电-静电放电现象:触摸毛巾后,有时会感到一股轻微的电流。
实验2:塑料/橡胶梳子产生静电-静电放电现象:将塑料/橡胶梳子靠近金属接地线,可以看到静电从梳子上放电到接地线。
实验3:塑料/玻璃棒产生静电-静电放电现象:将带有静电的棒子靠近金属接地线,可以看到静电从棒子上放电到接地线。
小学科学生活实验报告

小学科学生活实验报告实验名称:探究水的三态变化过程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我们要探究水在不同温度下的三态变化过程,了解水的三态变化规律,并培养学生观察和实验操作能力。
实验器材:- 温水- 冰块- 保温杯- 温度计- 打火机(需家长协助)实验步骤:1. 将温水倒入保温杯中,用温度计测量温水的温度,记录下来。
2. 将冰块放入保温杯中,用温度计测量冰块的温度,记录下来。
3. 将保温杯放置一段时间,观察冰块的变化情况。
4. 使用打火机在冰块上点燃一段时间,观察冰块熔化的变化过程。
5. 用温度计测量保温杯中水的温度,记录下来。
实验结果及分析: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得到了以下结果和分析:1. 当我们将温水倒入保温杯中时,温度计显示的温度约为40,水是以液态存在的。
2. 当我们将冰块放入保温杯中,温度计显示的温度约为0,冰块是以固态存在的。
3. 经过一段时间,我们观察到冰块开始慢慢融化,慢慢变成了水。
4. 当我们使用打火机点燃冰块一段时间后,我们观察到冰块迅速融化为水,并产生水蒸气散发出来。
5. 最后,我们用温度计测量保温杯中水的温度,温度计显示的温度约为100,水已经变成了水蒸气。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了解到了水的三态变化规律。
当水温度低于0时,水以固态存在,也就是冰块。
当水温度在0到100之间时,水以液态存在,是我们常见的水。
而当水温度超过100时,水开始变成水蒸气,以气态存在。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水的三态变化分别是:固态(冰块)、液态(水)和气态(水蒸气)。
2. 当温度低于0时,水会凝固成冰块;当温度在0到100之间时,水是以液态存在;当温度超过100时,水会变成水蒸气。
3. 水的三态变化与温度有关,温度升高会使水从固态到液态再到气态,温度降低会使水从气态到液态再到固态。
实验心得:通过这次实验,我对水的三态变化有了更深的了解。
在操作实验时,我注意到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和读数的准确性,也学会了通过观察和测量来获取实验数据。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一、实验名称探究种子发芽的条件二、实验目的了解种子发芽所需的条件,观察不同条件下种子的发芽情况。
三、实验材料四个透明塑料杯、绿豆种子、纸巾、水四、实验步骤1、在每个塑料杯中铺上一层纸巾。
2、在第一个杯子中不加水,放入一些绿豆种子,标记为“干燥组”。
3、在第二个杯子中加入适量的水,使纸巾湿润,放入一些绿豆种子,标记为“湿润组”。
4、在第三个杯子中加入较多的水,使种子完全浸泡在水中,标记为“浸泡组”。
5、在第四个杯子中加入适量的水,使纸巾湿润,并将其放在冰箱冷藏室中,标记为“低温组”。
6、将四个杯子放置在光照充足且温度适宜的地方,每天观察并记录种子的发芽情况。
五、实验现象及数据记录1、干燥组:经过几天的观察,种子没有任何变化,仍然保持干燥的状态。
2、湿润组:第二天开始,部分种子开始破皮,第三天有更多的种子长出了白色的根,第四天陆续有种子发芽,长出嫩绿的芽。
3、浸泡组:前两天种子没有明显变化,第三天开始有些种子出现腐烂的迹象,一直到实验结束,大部分种子都没有发芽。
4、低温组:种子在前几天没有明显变化,一直处于未发芽的状态。
六、实验结果分析1、干燥组的种子因为没有水分,无法启动发芽过程,这表明水分是种子发芽的必要条件之一。
2、湿润组的种子在适宜的水分条件下能够正常发芽,说明适量的水分能够促进种子发芽。
3、浸泡组的种子由于长时间浸泡在水中,导致氧气供应不足,从而出现腐烂,无法正常发芽,这说明过多的水分会对种子发芽产生不利影响。
4、低温组的种子由于环境温度过低,种子的生理活动受到抑制,无法发芽,这表明适宜的温度也是种子发芽的重要条件。
七、实验结论种子发芽需要适宜的水分、温度和充足的氧气。
只有在这些条件都满足的情况下,种子才能顺利发芽并生长。
八、实验反思在本次实验中,我们通过控制不同的变量,观察了种子在不同条件下的发芽情况。
但实验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我们没有对光照这个因素进行研究,在未来的实验中可以进一步完善。
科学小实验的实验报告

科学小实验的实验报告篇一《会跳舞的盐》嗨,同学们!今天我要给大家分享一个超级有趣的小实验,名字叫做“会跳舞的盐”。
首先呢,咱们得准备一些材料。
很简单,只需要一个碗、保鲜膜和盐就可以啦。
我记得我第一次做这个实验的时候,还到处找材料呢,就像寻宝一样,可有意思了。
咱们先把碗拿出来,这个碗就像是一个小小的舞台,马上就会有“演员”在上面表演啦。
然后把保鲜膜紧紧地蒙在碗口上,要像给碗戴了一个超级紧绷的帽子一样,不能让里面的空气轻易跑出来哦。
这时候的保鲜膜就像一面平静的小鼓面,安安静静地待在那儿。
接下来就是最关键的一步啦,在保鲜膜上撒上一些盐。
这些盐就像是一群小小的精灵,它们还不知道自己马上就要开始跳舞了呢。
然后,咱们要让这些盐动起来。
怎么弄呢?这时候就要用到我们的嘴巴啦。
把嘴巴靠近碗口,然后大声地喊或者发出持续的声音。
我当时喊得可大声了,感觉自己就像个大喇叭一样。
当你发出声音的时候,神奇的事情就发生了,那些盐粒就像被施了魔法一样,开始跳动起来,就像在跳舞一样。
这是为什么呢?也许你们会觉得很神奇。
其实啊,是因为我们发出的声音引起了空气的振动,空气的振动又传递到保鲜膜上,保鲜膜就跟着振动起来,这样就带动了上面的盐粒跳动。
这就好比是一场音乐会,我们的声音是指挥家,空气是乐队,保鲜膜是乐器,而盐粒就是随着音乐舞动的小舞者。
我就想啊,这个世界真是充满了奇妙的现象。
有时候,一些看起来很普通的东西,组合在一起就能产生这么有趣的结果。
就像我们人一样,每个人看起来普普通通的,但是当大家聚在一起,就能创造出很多意想不到的惊喜。
比如说在一场拔河比赛中,每个同学单看起来可能力量不大,但是当大家团结起来,朝着一个方向用力,就可能爆发出超强的力量,就像这些跳动的盐粒一样,团结起来就有了神奇的效果。
这个小实验是不是很有趣呢?大家都可以回家试试哦。
要是你成功了,你就可以像我一样,到处去跟小伙伴们炫耀啦,哈哈。
篇二《神奇的彩虹牛奶》嘿,小伙伴们!今天我要给你们介绍一个超级炫酷的小实验——“神奇的彩虹牛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