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防水方案详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一、编制依据 (1)

二、工程概况 (1)

2.1工程概况 (1)

2.2水文地质条件 (1)

三、总体施工筹划 (2)

3.1 施工总体思路 (2)

3.3 资源计划 (2)

3.3.1、施工人员组织 (2)

3.3.2主要机械设备 (2)

四、防水施工方案 (3)

4.1 防水原则及标准 (3)

4.1.1、防水原则 (3)

4.1.2、防水标准 (3)

4.2 防水设计体系 (3)

4.2.1.结构防水 (3)

4.2.2 接缝防水 (4)

4.3防水施工方法 (4)

4.3.1预铺防水卷材施工 (5)

4.3.2 涂料防水层施工 (7)

4.3.3施工缝防水施工 (9)

4.3.4主要防水材料施工注意事项 (11)

4.3.5特殊部位节点防水施工 (14)

4.3.6混凝土的振捣 (14)

五、质量保证措施 (15)

六、安全保证措施 (16)

6.1现场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16)

6.2现场消防安全保证措施 (17)

七、环保、文明施工措施 (17)

主体结构防水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

《建筑防水工程技术规程》(DBJ15-19-97)

《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

《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

《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03)(2003年版)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4)

科学大道站防水设计图

《合肥地铁2号线土建8标施工组织设计》

二、工程概况

2.1工程概况

科学大道站位于长江西路与科学大道交叉口处,沿长江西路敷设,为地下两层岛式车站,车站总长273.63m,车站内设单渡线。采用明挖顺筑法施工。车站东西两端区间隧道均采用盾构法施工。车站东西两端均设盾构始发井。

车站主体结构为地下二层单柱双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标准段宽度为20.7m,局部宽度为21.35m,覆土厚度3.295m~5.196m,底板埋深16.818~20.575m;车站东西端均设端头井,端头井宽度为24.9m,小里程侧端头井覆土厚度5.444m,底板埋深22.064m;大里程侧端头井覆土厚度3.128m,底板埋深18.238m。

2.2水文地质条件

段内无地表河流、沟渠。

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系孔隙水及基岩裂隙水。

第四系孔隙水主要赋存于黏土层中,以潜水为主,以上层滞水为主,黏土层在区间较广泛分布,总厚度大,埋深浅,成层性较好,含水量较小。黏性土透水性和富水性均较弱,黏土单井涌水量一般小于10m3/d。地下水位埋深

2.7~4.0m,年水位变化幅度约3~5m。

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于岩石强、中等风化带中。基岩的含水性、透水性受岩体的结构、构造、裂隙发育程度等的控制,由于岩体的各向异性,加之局部岩体破碎、节理裂隙发育,导致岩体富水程度与渗透性也不尽相同。岩体的节理、裂隙发育地带,地下水相对富集,透水性也相对较好。

段内主要为泥质砂岩,富水性及透水性均较弱,基岩裂隙水总体贫乏,段内地下水总体不发育。单井涌水量一般50~100m3/d 。

地下水质对混凝土结构的腐蚀等级为微~至弱,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腐蚀等级为弱。

三、总体施工筹划

3.1 施工总体思路

本车站采用“纵向分段,竖向分层、逐层由下往上顺筑”的施工原则进行组织。

主体结构施工顺序于基坑土方开挖方向一致,由东向西共分14段施工。第一步先施工基层垫层、底板及侧墙(0.7m);第二步施工站台层侧墙到4.5 m高;第三步施工中板及侧墙(中板上部0.4m侧墙);第四步施工站厅层侧墙到顶板。

3.3 资源计划

3.3.1、施工人员组织

为确保工程总体计划按时完成,根据工区实际情况我们将配备充足的施工设备及人员,按施工计划和施工组织设计精心组织施工。施工中努力为主体结构防水施工创造条件,以确保结点工期和总工期的实现,主要工种人员安排见表1。

表1

3.3.2主要机械设备

表2

四、防水施工方案

4.1 防水原则及标准

4.1.1、防水原则

(一)、明挖主体防水施工原则应遵循“以防为主、刚柔结合、多道防线、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

(二)、确立钢筋混凝土结构自防水体系,即以结构自防水为根本,采取措施控制结构混凝土裂缝的开展,增加混凝土的密实性、抗渗性、抗裂性、防腐性和耐久性等性能,以施工缝(包括后浇带)、变形缝、穿墙管、桩头等细部构造的防水为重点,同时在结构迎水面设置柔性全包防水层。

4.1.2、防水标准

(一) 地下车站、人行通道和机电设备集中区段的防水等级应为一级,不允许渗水,结构表面无湿渍。

(二) 非机电设备集中区段的通风道、通风井等附属的隧道结构防水等级应为二级,顶部不允许滴漏,其它不允许漏水,结构表面可有少量湿渍,总湿渍面积不大于总防水面积的2/1000,任意100m 防水面积上的湿渍不超过3处,单个湿渍的最大面积不大于0.2m 。

(三) 隧道工程中漏水的平均渗漏量不大于0.05L/m ·d,任意100防水面积渗漏量不大于0.15L/m ·d。

4.2 防水设计体系

4.2.1.结构防水

1、防水混凝土的抗渗等级见表3

表3

(1)防水混凝土应通过调整配合比,或掺加外加剂、掺合料等措施配制而成,抗渗等级应符合表2的规定。

(2)防水混凝土的施工配合比应通过试验确定,试配混凝土的抗渗等级应比设计要求提高一级(0.2MPa)。

(3)防水混凝土在满足抗渗等级要求的同时,还应满足抗压、抗裂、抗冻和抗侵蚀性等耐久性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