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液的形成说课PPT课件

合集下载

《溶液的形成》PPT教学课件

《溶液的形成》PPT教学课件

YOUR LOGO
目录 CONTENTS
01.课堂导入 02.新课讲授 03.课堂小结 04.典型例题
潘冬子怎样顺利的过了关卡?
红军派了十来岁的儿童团员潘冬子和一位老 大买爷到下食山盐买后食,盐冬。子便把食盐装进了一个竹筒做的茶壶 中,扮作上山砍柴人来到了关卡前,冬子一看,才知 于是他飞快地向河边跑去,不一会儿又回来了,并顺利 道提着竹筒是过不了关卡的。 地通过了关卡。
现象 几乎不溶 溶解,溶液呈紫红色 溶解,溶液呈棕色 几乎不溶
【结论】
①水是一种常用的溶剂,汽油、酒精也可以做溶剂; ②通过实验1、3或者2、4可知:__同__种__溶质在不同 溶剂里的溶解性__不__同__; ③通过实验1、2或者3、4可知:__不__同__溶质在同种 溶剂里的溶解性__不__同__;
只要水分不蒸发,温 度不改变,蔗糖与水 不会分离
稳定性
你能够总结出
溶液的概念吗

溶液
概念 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
稳定的混合物。
特征 均一性
稳定性
任何一部分组成和性质完全相同(指密 度、浓度、性质等)
外界条件不变(温度、溶剂量、压强), 溶质不会从溶剂分离出来

溶液
组成
溶质加溶剂,溶解得溶液
字母)。 A.烧碱 B.硝酸铵 C.氯化钠
感谢各位的仔细聆听
溶液的形成
一 实验9-1 蔗糖溶于水
在20mL水中加入一匙蔗糖,用玻璃棒搅拌,观察现象。
现象
蔗糖颗粒逐渐减小最后消失
蔗糖溶于水
氯化钠溶于水
Question
1 糖水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杯子里都有什么物质?
蔗糖溶液
混合物

溶液的形成课ppt课件

溶液的形成课ppt课件

讨论: 1、在蔗糖溶液和氯化钠溶液中,溶质是什么?
溶剂是什么? 2、我们在实验中曾用过哪些溶液? 3、据生活实例,你知道溶液哪些用途?
练习1:烧杯中有100毫升NaCl溶液,请比较A处
和B处密度的大小( C )
A: A > B B: A < B
C: A= B
D: 不能确定
A 练习2:当水分不蒸发,温度不改变时,KNO3溶液
非水物
液体
液体 量多 水
思考:溶质的状态可以是 气体、固体、液 体。 溶剂只能是水吗?
不一定、水是最常见的溶剂
4、溶液的名称
(1)全称:(溶质)的(溶剂)溶液。 如,氯化钠的水溶液,碘的汽油溶液。
(2)简称:若溶剂为水,可直接读(溶质)溶液。 如,氯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
(3)俗称: 如,糖水、碘酒、石灰水、盐酸
溶液的特征:
(1)均一性:各组成部分性质相同 (密度、浓度、性质等) (2)稳定性:外界条件不变,组成不会改变 (3)混合物
溶质: 被溶解的物质 2、组成:
溶剂: 能溶解其它物质的物质
[实验9-2]
结论:1、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是不同的2、 不同的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性也不同。
[实验9-3] 水和乙醇能够互溶吗 分层 混合均匀 不分层 乙醇与水互溶
现有试管、烧杯、玻璃棒、温度计等仪器和固态 NaCl、NH4NO3、NaOH。
1.实验方案:
(1)分别向三只烧杯中倒入一定质 量的水,然后测出水温
(2)分别将一定量的三种固体放入 上述三只烧杯中,搅拌并测出温度
2.实验简图:
(3)比较前后温度变化 根据实验记录实验结果,完成第29页表格.
物质溶于水后的温度变化

《溶液的形成》溶液PPT教学课件

《溶液的形成》溶液PPT教学课件

课题1溶液的形成
问:在生活中还有其他物质可以做溶剂吗? 汽油能溶解油脂,酒精能溶解碘…… 【实验9-2】P27(物质的溶解性与溶质、溶剂的关系)
编号 1 溶剂 水 溶质 碘 现 象
2
3 4

汽油 汽油
高锰酸钾
碘 高锰酸钾
碘几乎不溶于水 高锰酸钾溶于水,呈紫红色 碘溶于汽油,溶液呈棕色
高锰酸钾不溶于汽油 结论: 由1、2、3、4可得水、汽油都可以做溶剂 [1、2] :不同溶质在同种溶剂中,溶解能力不同 [1、3] :同种溶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能力不同
相同,说明了溶液的均一性
课题1溶液的形成
问3:静置一会后,形成的溶液有固体与液体分离吗? 说明了什么? 不分离,说明溶液的稳定性 问4:此时的溶液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溶液是混合物 通过上面的问题,大家试着概括一下什么叫做溶液? 一、溶液 1、定义: 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 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2、溶液的特征: (1)均一性: 各组成部分性质相同 (密度、浓度、性质等) (2)稳定性:
第二课时
问:水和乙醇能够互溶吗?
课题1溶液的形成
【实验9-3】P29(水和乙醇能够互溶吗)
溶 剂
溶 质 乙 醇
振荡Hale Waihona Puke 现 象振荡后现象 静置后现象



分层
均匀 混合
不分层
乙醇与水互溶
问:水和植物油能够互溶吗?
课题1溶液的形成
【实验9-4】P29(水和油的小实验)
现象 振荡前 振荡后 静置后 倒掉液体后试 管是否干净
水和 植物 油
水和 植物 油及 洗涤 剂
形成乳 液体 液体 状浑浊 分层 分层 液体

溶液的形成说课PPT课件

溶液的形成说课PPT课件
蔗糖与氯化钠两种物质溶解后有什么 区别与联系?
区别:蔗糖在水中是以分子形式存 在,而氯化钠则是以离子形式存在。
联系:蔗糖和氯化钠溶解后,只要水 分不被蒸发,温度不发生变化,蔗糖 或氯化钠与水不会分离,取出其中任 意一部分进行比较,它们的组成完全 相同。
16

教学过程
一、溶液
1、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 里,形成
18

教学过程
实验9-3 一种液体物质放入到另一种液体物质中 能形成溶液吗?
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气体。
19

教学过程
探讨:如何确定溶液中的溶质、溶剂呢?
1 当固体或气体溶解于液体时,一般固 体、气体是溶质,液体是溶剂;
2 两种液体互相溶解时,一般把量多的 一种叫做溶剂,量少的一种叫做溶质。 如果其中一种是水,无论多少一般把水 叫做溶剂。
水和植物 油
水和植物 油及洗涤 剂
振荡前
现象
振荡 后
静置 后
倒掉液体后试管是否干 净
乳浊液: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 思考:植物油在水中形成的混合物的特点是什 么?为什么加了洗涤剂的乳浊液可以稳定存在?
24
洗涤剂为什么能除去餐具上的油污呢?
25
五四
教学过程
溶解与乳化的区别
汽油去油污的原理是: 油污溶解在汽油中,形成溶液,从而除 去油污.
9

教法学法分析
说教法
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心理特点和教学内容的要 求,为了凸显重点,突破难点,我将采用情景教学、 实验探究教学、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进行问题探讨、 分析推理和比较归纳,并结合多媒体辅助教学,减少 板书时间,提高课堂效率。
说学法

《溶液的形成》溶液PPT课件

《溶液的形成》溶液PPT课件
3、下列属于溶液的是( C )
A、豆浆 B、泥水 C、稀盐酸 D、牛奶
实验探究
知识点三、溶解过程中的吸、放热现象
【提出问题】NaCl、NaOH、NH4NO3溶于水是吸收热量 还是放出热量? 【设计实验】取三个烧杯,加入一定量的水,分别加入 NaCl、NaOH、NH4NO3三种物质使其完全溶于水中,再 用温度计先后测量液体的温度。
溶液形成的微观构成
4、[实验]9-2 不同的溶质在不同的溶剂中的溶解性
在两支试管中各加入2mL~3mL水,分别加入1~2小粒碘 或高锰酸钾;另取两支试管各加入2mL~3mL汽油,再分 别加入1~2小粒碘或高锰酸钾。振荡,观察现象。


高锰 酸钾
高锰 酸钾

汽油

汽油
碘或高锰酸钾分别放入水或汽油中
实验探究
【实验结论】 ①NaOH溶于水时,溶液温度 升高 , 放出热量; ②NH4NO3溶于水时,溶液温度 降低 , 吸收热量; ③NaCl溶于水时,溶液温度 不变 ,热量无明显变化;
实验探究
【问题】衣服上、餐具上沾上了油污,怎样洗干净? 用汽油洗: 汽油可以溶解油污
常用方法
用洗洁精洗: ?
实验探究
探讨 怎样确定溶液中谁是溶质?谁是溶剂?
知识点二: 1、溶液中溶质和溶剂是如何确定的?
体系
溶质
溶剂
气+液
气体
液体
固+液
固体
液体
液+液
无水
量少
量多
有水
非水物

2、溶液的名称
①全称:(溶质)的 (溶剂)溶液 如:氯化钠的水溶液;碘的汽油溶液;
②简称:溶剂为水时,直接读(溶质)溶液 如:氯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

《溶液的形成》PPT课件

《溶液的形成》PPT课件

B.衣服上的油污用汽油可除去;
C.一瓶合格的生理盐水密封一段时间,不会出现浑浊;
D.实验室常将固体药品配制成溶液进行化学反应,以
提高反应速率。
课堂检测
能力提升题
2.对下列各组中溶液、溶质的判断正确的是( D ) A.澄清石灰水中的溶质为石灰; B.Zn加入到稀H2SO4中恰好完全反应后溶液的溶质为Zn; C.少量Fe和CuSO4溶液反应后溶液的溶质为FeSO4; D.少量KMnO4加入水中形成的溶液的溶质为KMnO4。
溶液温度随时间推移而___降__低______ (填“升高”或“降
低”),其原因是_溶__液__散__失__热__量_____。
课堂小结
溶解的能量 变化
扩散过程 吸热
水合过程 放热
吸热和放热的大小表现为溶 液的温度变化。
乳浊液
定义 由不溶于水的、许多分子集合成的小液滴 分散到水里形成的混合物。
乳化作用 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其中一种以极小的 液滴均匀分散到另一种液体里的作用。
课堂检测
能力提升题
3.胆矾晶体放置在空气中不能溶解,在水中能溶解得
到蓝色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胆矾晶体溶于水得到的溶液,溶质是胆矾;
B.胆矾晶体在水中获得能量,在空气中没有能量;
C.胆矾晶体在水中能解离成离子,扩散到水中形成溶液;
D.胆矾晶体在水中与水分子有相互作用,在空气中与空
气中的分子无相互作用。
课堂小结 概念
特征 溶 液
组成
用途
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 一、稳定的混合物。
均一性
稳定性 溶质 被溶解的物质
溶剂 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
人教版 化学 九年级 下册

溶液的形成ppt课件

溶液的形成ppt课件
A. 它是该温度下熟石灰的饱和溶液 B. 它是不饱和溶液 C. 溶液的质量为101g D. 它是浓溶液
16. 20℃时100g水中最多可溶解34g氯化钾,下列是四名同学在20℃时配制的氯化钾 溶液,其中一定达到饱和的是( B )
17. (2022·宿迁泗洪一模)某同学要测量一块不规则食盐晶体的体积,下列方法合
C. 温度不变,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钾晶体,晶体不再溶解
D. 取少量该溶液,降温到10℃,有硝酸钾晶体析出 13. 现有一接近饱和的溶液,下列方法中一定能使之成为饱和溶液的是( A )
① 蒸发溶剂 ② 增加溶质 ③ 降低温度
④ 加热升温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14. 下列关于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21. 室温下,分别向四个装有等质量水的烧杯中加入硝酸钾固体,且所加固体的质 量依次减少,充分溶解后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 AB (填字母,下同)中盛的一定是饱和溶液; C 中盛的可能是饱和 溶液, D 中盛的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2) 若对A、B两烧杯加热,随着温度的升高,先变成不饱和溶液的是 B (填 字母)。 (3) 欲使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是 加硝酸钾固体 (或恒温蒸发水等合理答案均可) 。
4. (2022·聊城阳谷期中)溶液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 的是( B )
A. 溶液一定是无色的,且溶剂一定是水 B. 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是一种或多种 C. 常温下蔗糖的水溶液密封放置一段时间后会析出固体 D. 利用洗洁精的乳化作用可以去除衣物或餐具上的油污,其原理和汽油除油污相同
2. 判断一种溶液是否饱和的依据是看在一定条件下,加入某种物质是否能溶解。一 般来说,可以向原溶液中再加入少量 原溶质 ,若不再溶解,则说明原溶是 该溶质的饱和溶液;若继续溶解,则说明原溶液是 该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 3. 在一定条件下,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可以相互转化。一般情况下,不饱和溶液 转化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有 增加原溶质 、 减少溶剂 、 改变温度 ;饱和溶 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的方法有 增加溶剂 、 减少溶质 、 改变温度 。

《溶液的形成》溶液PPT精品课件

《溶液的形成》溶液PPT精品课件

12.将有部分硝酸钾晶体的硝酸钾溶液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向烧杯加 入一种物质,如图。
(1)若加入的物质是硝酸铵固体,一会儿,现象是试管中硝酸钾晶体增多, 理由是硝硝酸酸铵铵溶解吸热,温度降低,硝酸钾钾溶溶解解量量减减小小,,硝硝酸酸钾钾晶晶体体析析 出。 (2)若加入的物质是氢氧化钠固体,一会儿,现象是试管中硝酸钾晶体减 少,理由是氢氧化钠溶解放热,温温度度升升高高,,硝硝酸酸钾钾溶溶解解量量增增大大,,硝硝酸酸钾钾 继续溶解。
10.用“不变”“增加”或“减少”填空。在一定温度下,向饱和的氯 化钠溶液中: (1)若向其中加入少量氯化钠后,溶液的质量不变。 (2)若向其中加入少量水,则溶质的质量不变,溶液质量增加。 (3)若温度不变蒸发掉少量水,则溶质的质量减减少少,溶液的质量减减少少。
11.在研究物质溶解性的实验中,小明将 5 g 硝酸钾加入 10 g 水中,充 分振荡后静置,现象如图甲。
1.使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最常用的方法是增加溶质或蒸发溶剂,降 低温度对大多数物质来说是可行的,但对氢氧化钙等少数物质来说是不 行的。 2.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溶液是否饱 和是指某温度时溶液的状态(还能否继续溶解该物质),与溶解了多少溶 质(即溶液的浓稀)无关。
知识点 1: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1.饱和溶液一定是 A.含溶质较多的溶液 B.不能再溶解任何其他物质的溶液 C.含溶剂较多的溶液 D.该条件下,溶解该溶质的质量最大的溶液
第三单元 溶液
溶液的形成
1.理解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1)明确条件:“一定温度”和“一定量的溶剂”。 (2)明确状态:“某种溶质的”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 (3)有些物质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不能形成饱和溶液,如酒精没有饱件 (1)转化方法

溶液的形成PPT课件34 人教版

溶液的形成PPT课件34 人教版

(5)白磷的二硫化碳溶液 白磷
(6)盐酸
HCl
(7) CO2溶于水的溶液 H2CO3
(8)锌与稀盐酸完全反应
得到的溶液
ZnCl2
水 水 水 汽油 二硫化碳
水 水

【练习3】 判断下列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
溶液
溶质
溶剂
KMnO4溶液 碘酒
KMnO4 碘
水 酒精
盐酸 10ml汽油 90ml豆油
HCl气体 汽油
水 豆油
90ml酒精
酒精

10ml水
实验[实验]9-2 不同的溶质在不同的溶剂中的溶解性 探究二:溶质与溶剂的关系
在两支试管中各加入2mL~3mL水,分别加入1~2小粒碘或 高锰酸钾;另取两支试管各加入2mL~3mL汽油,再分别加 入1~2小粒碘或高锰酸钾。振荡,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纪录
溶剂 溶质
二.乳浊液
1.乳浊液:小液滴分散到液体 里形成
的 混合物。 它 不是(是/不是)溶液。
2.乳化现象:洗涤剂有乳化 功能,它
能使植物油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 , 而不聚集成为 油珠。这些细小的液滴能 随着水流走,因此试管的内壁很干净。
3、特征: 不均一、不稳定 、混合物
洗涤剂为什么能除去餐具上的油污呢?
5、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溶液一定是无色的 B、均一稳定的液体是溶液 C、溶液中的溶质可是固体、液体,也可是气体 D、溶液中的溶质只能是一种物质
第九单元之
课题1 溶液的形成
第二课时
取两只试管,分别 放入2~3mL水, 再滴入几滴植物油;
向其中一支试管中 滴入几滴洗涤剂, 振荡,观察现象;
A:A > B

溶液的形成.ppt上课课件

溶液的形成.ppt上课课件
7、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确定 (1)气体、固体和液体互溶:气体、固体是溶质。
(2)液和液互溶:量多——溶剂,量少——溶质;
若溶液中有水,水均是溶剂。
(3) 未指明溶剂的溶液,通常溶剂是水。
笔记
CuSO4溶液
溶质:CuSO4(固体) 溶剂:H2O
盐酸
溶质:HCl(气体) 溶剂:H2O
酒精溶液
溶质:酒精(液体) 溶剂:H2O
啤酒
白醋
医用药水
无土栽培西红柿
生活中的溶液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思考?
什么是溶液?溶液又是怎样形成的?
实验9-1
【现象】将蔗糖放入水中,搅拌后,蔗糖消失了
问题:蔗糖去哪里了?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探讨: 怎样确定溶液中谁是溶质?谁是溶剂?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1.一瓶长期存放的茅台酒,若倒出第一杯酒其酒精度为
C 54度,那么倒出第二杯酒的酒精度为( )
A 大于54度
B 小于54度
C 等于54 度
D 无法判断
2.当水分不蒸发,温度不改变时,CuSO4溶液放置一年时
间后, CuSO4将
(B )
A 会沉降下来 C 会浮上水面
B 不会分离出来 D 不能确定
3、t℃时从200克氯化钠溶液中取出20克溶液,剩下 的溶液中不变的是( D ) A、溶液质量 B、溶剂质量 C、溶质质量 D、溶 液的密度

溶液的形成说课PPT课件

溶液的形成说课PPT课件
本课题是有关溶液的初步知识。第一部分主要是 使学生在宏观上认识溶液的特征,从微观上认识溶液 是溶质以分子或离子形式,分散到溶剂中形成的均一 体系。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建立一个有关溶液的较为科 学的概念,进而认识溶质、溶剂及辩证关系。最后通 过实验简单介绍乳化现象,以激起学生学习化学的兴 趣。
第3页/共30页
第19页/共30页
活动与探究四

水和油 (没有加洗涤剂)
水和油 ( 加了洗涤剂)- 乳化
第20页/共30页
实验现象记录:
试管内加 入的物质
水和植物 油
水和植物油 和洗涤剂
振荡前
分层
分层
现象
振荡后
浑浊
浑浊
静置后
分层
不分层
把液体到 掉后试管 是否干净
不干净
干净
思考:植物油在水中形成的混合物的特点是什么?为什么 加了洗涤剂的乳浊液可以稳定存在?
教学目标:
①认识溶解现象,知道 溶液、溶剂、 溶质的 概念; ②了解溶液的重要应用; ③知道一些常见的乳化 现象。
知识 与技能
过程 与方法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第4页/共30页
①学习科学探究和科学 实验的方法,观察、记 录分析实验现象。 ②通过实验探究,进一 步学习“对比”这种认 识事物的方法。
①初步了解生活中溶 液的重要意义,培养 学生关注环境、热爱 生活的情感。 ②通过实验和问题的 探究,培养学生独立 思考、团结合作的科 学探究态度。
分散到
另一种 物 质
能溶解其他 物质的物质
溶剂
均一、稳 定 的 混合物
溶液
乳浊液
乳化剂
第28页/共30页
乳化现象
第29页/共30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溶液的形成
(第一课时)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
学生对溶液并不陌生,例如平时喝的糖水、盐水, 实验中用到的盐酸、硫酸铜溶液等等都是溶液。虽然 本课内容难度不大,但是它为后面学习溶解度,溶质 质量分数和酸碱盐的知识打下了基础,是一节不可或 缺的化学实践课。
一、教材分析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溶液、溶质、溶剂的概念。知道溶液 的基本特征;
(二)教学过程分析
5、整理归纳(板书设计)
课题1 溶液的形成 (第一课时)
1、 溶液的定义:课本27
2、溶液的特征:均一、稳定、混合物 溶质(固、液、气)
3、溶液的组成 溶剂(水、汽油、酒精等)
4、影响溶解的因素 (1)、同种溶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能力不同; (2)、不同溶质在同种溶剂中,溶解能力也不同。
It'S An Honor To Walk With You All The Way
讲师:XXXXXX XX年XX月XX日
三、学法指导
1.指导学生进行实验,培养学生的实 验能力;
2.指导学生交流讨论,增强解决问题 的能力 。
四、教学过程
(一)整体思路
(二)教学过程分析
1、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NaCl 溶液
CuSO4 溶液
FeCl3 溶液
CuCl2 溶液
KMnO4 溶液
(二)教学过程分析
2、提出问题:
1、什么是溶液?它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2、溶质、溶剂的概念是什么? 3、怎样来判断溶质和溶剂? 4、影响溶解的因素有哪些? 5、常见的溶剂有哪些?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探究,观察、记录和分析实验现象,学会科学探 究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生活中的化学,体验合作探究的乐趣。
一、教材分析
3、教学重点
1、溶液的概念 2、溶液、溶质、溶剂三者之间的关系
一、教材分析
4、教学难点
1、溶液的基本特征 2、溶液中溶质、溶剂的判断
二、教法分析
1.合作探究法 2.多媒体演示法
2.将少量高锰酸钾加入到2-3mL水中,振荡。
3.将1-2粒碘加入到2-3mL汽油中,振荡。
4、将少量高锰酸钾加入到2-3mL汽油中,振荡。
(二)教学过程分析
结论: 1、水是一种最常见的溶剂,汽油等也是常用的溶剂; 2、同种溶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能力不同; 3、不同溶质在同种溶剂中,溶解能力也不同。
(二)教学过程分析
6、知识应用 我会选
1.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 C )
A都是混合物
B都是均一稳定的
C都是无色透明的 D都是有溶质和溶剂组成的
2.消毒酒精中酒精的体积分数为70%~75%,则
消毒酒精中的溶剂是( A )
A 水 B 酒精 C 酒 D说不定
(二)教学过程分析
3、下列关于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凡是溶液都是澄清、透明、无色的 B、当外界条件不变时,溶液长期放置, 溶质也不会从溶液中分离出来 C、一种溶液上面和下面所含的溶质是 不同的 D、溶质和溶剂混合时最初是混合物, 等溶质全部溶解后就变成透明的纯净物
(二)教学过程分析
3、合作探究
探究1:什么是溶液及溶液的形成过程
1、将蔗糖溶于水 图9-2 蔗糖溶液 2、往糖水中加食盐 3、再往所得液体中加硫酸铜固体
溶质
被溶解 的物质
一种或几 种物质
分散
能溶解其他
另一种物质
溶剂
物质的物质
均一、稳定 的混合物
溶液
(二)教学过程分析
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判断
溶液 硫酸铜溶液
(二)教学过程分析
3、合作探究
探究3:水和乙醇互溶
实验内容 振荡前现象 振荡后现象
结论
2.向2号试管 中缓缓加入 2mL酒精
试管里的液 体出现了分 层现象
试管里的液体 溶为一体,颜
酒精能溶于水
色均匀
(二)教学过程分析
4、交流反馈
在合作探究过程中发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并解决的问题:
1、是否所有物质都能溶于水? 2、溶剂是否只有水? 3、用酒精或者汽油来清洗污渍,是否用到 了溶解的原理?
(二)教学过程分析
6、知识应用 我会填
溶液 溶质 溶剂
生理盐 水
NaCl
H2O
白酒
碘酒
澄清的 石灰水
C2H5OH
I2
Ca(OH)2
H2O
C2H5OH
H2O
写在最后
成功的基础在于好的学习习惯
The foundation of success lies in good habits
23
谢谢大家
荣幸这一路,与你同行
碘酒 稀硫酸 稀盐酸
溶质(溶解前的状态) 溶剂(状态)
硫酸铜(固体)
水 (液态)
碘(固体)
酒精 (液态)
硫 酸(液体)
水 (液态)
氯化氢 (气体)
水 (液态)
(二)教学过程分析
3、合作探究
探究2:水是唯一的溶剂吗?是否所有物质 都能溶于水?
在1—4号试管中分别做以下实验:
1.将1-2粒碘加入到2-3mL水中,振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