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坐标确定位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坐标确定位置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在平面内确定点的位置一般需要两个数据。
2、掌握运用直角坐标系和方位坐标的方法来描述物体的位置。
3、通过实践、探索、观察、分析等活动来发展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和数学应用能力
4、体验运用坐标确定位置来解决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重点
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用直角坐标和方位坐标确定物体的位置
难点
建立恰当的坐标系来确定物体的位置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学校某考室设有6排,每排7个座位,如果你是考生,(1)你如何找到准考证上所指的位置?
(2)准考证上的“3排4座”与“4排3座”中的“4”的含义相同吗?(3)如果将“3排4座”记作(3,4),那么,“4排3座”如何表示?(6,3)表示什么意思?
师:在生活中,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很多,如用方位角和距离来确定位置,用经纬度确定位置等。建立合适的坐标系来确定物体位置关键是找到合适的原点位置。
二、提出问题,探索新知
问题一:1、在一张地图上,画一个直角坐标系作为定向标志,有四座农舍的坐标是(1,2),(-3,5),(4,5),(0,3),并知道目的地位于连接第一与第三座农舍的直线和第二与第四座农舍的直线的交点,请大家在教材图23·6·1中找出这个目的地所处的位置,你能估计出这个位置的坐标是什么吗?
师:先确定四座农舍的位置,过A、C作直线,过B、D作直线,两直线的交点P是目的地,确定点P的坐标,过P作x轴垂线,垂足坐标是1、2,过P作y轴垂线,垂足坐标是2、2,所以,目的地P的坐标是(1、2),(2、2).
生:动手画图,小组合作解决
2:完成教材试一试:图23、6、2,用坐标表示各地的位置
思考:(1)大家互相对照一下,建立的直角坐标系是否相同?选定的坐标单位会一样吗?各点的坐标是一样吗?
(2)通过以上两个问题的研究,你如何确定一个点的位置?
生:先独立完成,然后小组交流,再回答
师归纳:利用平面直角坐标系,我们可以较方便地确定平面上点的位置,直角坐标系的位置不同,用坐标表示某地的位置也不同。一般地,在建立坐标系时,我们应尽量让较多的点位于坐标轴上,这样可以使点的坐标较容易给出,也方便于我们将所要研究的问题进行简化。问题二:1、教材中的地震信息是用什么方法来确定地震中心所处的位置?由此信息,你能发现其他表示该地震中心位置的方法吗?
生:分组讨论、交流
师:提示、引导
2、教材中“小明去各地考察环境污染问题”的题目
思考:(1)这又是用什么方法来确定位置的?
(2)用这种方法确定位置必须要知道什么?
归纳:利用方位角确定物体的位置,应明确东、西、南、北,通常以Y轴正半轴方向为正北,X轴正半轴方向为正东,通常以北偏东(西),或南偏东(西)为方向角,测量距离时应注意比例尺。
三、巩固练习,拓展应用
1、教材中图23、6、4.
2、教材练习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内容,还有什么不懂的吗?
五、布置作业
1、书93页习题1
2、书96页习题9
3、根据以下条件画一副示意图,标出学校和小光家,小明家,小红家的位置
小光家:出校门向东走150米,再向北走200米。
小明家:出校门向西走200米,再向北走350米,最后向东走50米。
小红家:出校门向南走100米,再向东走300米,最后向南走75米。
教学反思
回顾本节课,我觉得从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和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来看,还
算是比较成功的,但我在一些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的把握中还存在着一些问
题:
1、学习中对注重学生思维多样性的培养因为时间关系没有加强。数学教学的
探究过程中,对于问题的最终结果应是一个从“求异”逐步走向“求同”的过程,
而不是在一开始就让学生沿着教师预先设定好方向去思考,这样控制了学生
思维的发展。2、对于知识的运用,没有照顾到全体学生的参与。
改进方法
1、让学生自己先去想你从实际问题中发现了什么,联想到了什么,通过观
察思考、交流讨论体会实验中所能发现问题的多样性,由每组派代表回答,
从学生回答中,引导学生归纳用坐标表示物体位置的步骤和方法。这样的合
作讨论,能使学生讨论的答案不再统一在教师事先限定的框框中,学生讨论
的结果可能会有很多是老师始料不及的,但也可能是精彩独到的。
2、对于学生思维的问题可做适当引导。
3、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前提下进行小组活动,这样能使每个学生都能发挥
自己的作用,每个学生都有表达和倾听的机会,每个人的价值作用都能显现
出来,在这个过程,学优生得到了锻练,而学困生也在互补、互动中学到了知识,
得到了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