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报告提高小学生抗挫折能力的研究
抗挫折调查报告
小学生抗挫折水平研究报告——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分析一、调查背景:当前,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对一个家庭来说,孩子是掌上明珠,家庭、学校、社会为他们营造了安逸、温馨的环境,给他们撑起了巨大的保护伞,使他们成了温室中弱不禁风的花朵,稍有困难和挫折,便望而退却,有的甚至一蹶不振......所以,对今天的少年儿童实行适当的抗挫性教育,增加一些磨练,树立他们抵抗挫折的自信心,使他们懂得如何准确对待挫折、失败、困难,使他们具备“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的苍劲,成为“凌寒独自开”的梅花尤为重要。
学校是个巨大的生长空间,在这个空间里有一群精灵般可爱稚嫩的孩子,他们是未来的主人,作为教育阵地的学校必将承担起对这群孩子教育的巨大职责。
学校教育不但包括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合水平。
二、调查目的及对象:“健康不但是没有躯体的残缺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以及社会适合水平。
”即健康包括三方面: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合水平。
这无疑表明,人要珍视心理健康。
基于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我对本校五年级180名学生实行了小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实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对我们了解小学生心理健康现状,把握其心理动态,分析心理问题成因,寻找合理的教育对策提供了依据。
从问卷调查的总体结果上看,心理健康的小学生占73.0%,这说明绝大部分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良好。
存有心理健康偏离的小学生为27.0%,其中有明显心理问题的学生占5.0%,说明出现心理问题的小学生多数为轻度心理偏差,只要老师和家长即时发现并予以矫正就能够恢复健康。
三.调查结果及措施:1.家庭是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很多家长都是出自农村,把自己的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通过读书找到一份好的工作,光宗耀祖。
他们对孩子爱得过度,照顾过度,期望过高。
另一方面,在孩子的学业上又增大了砝码,回家什么活也不让干,电视不让看,不让玩,只让学习;教辅用书、过关练习一大堆,做完课内做课外。
在小学体育中培养学生抗挫能力的研究
在小学体育中培养学生抗挫能力的研究一、课题的提出1、近几年来,在培养跨世纪人才的话题中,挫折教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让孩子在艰苦的环境中,一洗养尊处优的习气,磨砺坚强的意志,学会在“黑暗中看到光明”的自信和技能,培养他们的韧性、耐挫力和受挫后的恢复能力。
2、现在的很多学生都具有争强好胜、个性十足,却经不起任何挫折和干扰的脆弱的“蛋壳心理”。
因此,一旦遇到挫折的环境或受到批评,往往会采取过激的行为:或攻击,或自责,或放弃追求,甚至出现轻生行为。
3、困难和挫折,对于成长中的孩子来说,是一所最好的大学,而体育课能对学生进行抗挫能力的培养起到积极的作用。
体育运动本身就是人为地设置“困难”,使参与者在克服和战胜各种内部(生理、心理)困难和外部(环境)困难的过程中,培养顽强的意志,锻炼自我,完善自我和超越自我,使学生在一次次的失败中感悟挫折,在一次次的成功中体验战胜挫折的愉悦。
4、有些教育部门或学校也曾对学生抗挫折力的培养进行过多种渠道的尝试,但大都缺乏方法论的系统指导。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1、理论意义:抗挫折力培养着眼于学生意志力的培养,学生通过在体育课上进行挫折练习而培养百折不挠、不向挫折屈服的精神,从而获得健全的人格。
2、实践意义:以耐挫力培养为突破口,推动体育教学的整体改革,切实提高学生的一般身体素质,同时也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通过研究,形成一套受挫能力培养的机制,努力寻找有效途径和方法,切实解决影响体育教学效率的有关问题。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1、需要理论需要理论是现代社会的一般原理。
愿望引起需要,需要引起供给,并规定着供给的内容、数量和发展方向。
2、教育理论实践的观点是辨证唯物主义首要和基本观点,教育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做到实践育人。
3、控制论、信息论和系统论的方法论科学理论充分运用以上“三论”,即以系统与环境之间、系统内部之间及通讯信息的快速为基础的一种控制系统。
四、课题的界定和理论假设1、挫折教育,也叫抗挫折教育,是一种提高学生对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培养学生对受挫的恢复力的教育。
小学生抗挫折能力现状及培养对策的研究
小学生抗挫折能力现状及培养对策的研究抗挫折能力是指个人能够在遇到困难时,采取有利措施应对,继续追求自己目标的能力。
小学生的抗挫抗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小学阶段是孩子们终身发展的重要时期,具有许多重要的影响。
本文重点研究小学生抗挫抗能力的现状及其培养对策。
首先,关于小学生抗挫抗能力的现状,有几个主要的研究见解,首先,学习成绩低的小学生抗挫抗能力更差。
其中,学习成绩低的学生在遇到挫折时,更容易放弃,而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抗挫抗能力较强。
其次,来自家庭背景的影响也会影响小学生的抗挫抗能力。
家庭背景良好的孩子抗挫抗能力更强,而家庭背景较差的孩子抗挫抗能力较弱。
此外,支持环境的影响也会影响小学生的抗挫抗能力,如果有积极良好的支持环境,孩子们更有可能保持抗挫抗能力。
其次,小学生抗挫抗能力培养对策有哪些?首先要加强小学生学习的质量,特别是在学习成绩较低的学生中,应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及时帮助学生克服挫折,增强学习信心,帮助他们取得更好的学习成绩,提高抗挫抗能力。
其次,要培养小学生内在动力,让他们了解自身的意义,让他们更加自信自强,更加积极乐观。
此外,学校也应当在多方面为孩子们提供帮助,为他们提供有乐趣的课程,从而提高孩子遇到挫折时保持积极心态的能力。
最后,家庭也是培养小学生抗挫抗能力的重要环节。
家长应尊重孩子的意见,给予孩子更多的帮助和信任,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教育孩子做困难的事情也要学会细心持之以恒;同时也要引导孩子,努力解决困难中的问题,学会在挫折中分析和解决问题,最终走向成功。
综上所述,小学生抗挫抗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影响小学生的抗挫抗能力有学习成绩、家庭背景、支持环境等因素,培养小学生抗挫抗能力的对策要加强小学生学习的质量,培养小学生内在动力,为学生提供有乐趣的课程,以及家长给孩子们更多的帮助和信任,培养孩子独立思考能力等方法,才能使小学生在挫折中获得真实的成长。
关于培养学生抗挫折能力的途径和方法的研究
关于培养学生抗挫折能力的途径和方法的研究培养学生抗挫折能力是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任务之一、今天,我将探讨一些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帮助学生培养抗挫折能力,以应对日益复杂多变的挑战。
首先,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心态是培养学生抗挫折能力的关键。
学生应该理解失败是成功的一部分,而不是永久性的灾难。
教师和家长在教育中应鼓励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如追求进步、努力奋斗、重视过程等,而非只追求表面上的成绩。
同时,学生也应该学会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不将失败视为自身的缺陷,而是将其视为改进的机会。
其次,建立一个积极的学习环境可以对学生的抗挫折能力产生积极影响。
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应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倡导学生彼此支持和合作,提供适当的挑战和反馈等。
同时,教师和家长也应该为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展示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态度,鼓励学生坚持努力,并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抗挫折能力是一项重要的教育任务。
通过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心态、建立积极的学习环境、设定目标和规划任务、教授学习策略和技巧以及进行情感教育,可以有效帮助学生培养抗挫折能力。
只有具备了这种能力,学生才能够更好地应对挫折,取得更好的成就,并为未来的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受挫力课题研究阶段汇报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受挫力课题研究阶段汇报21世纪的主人。
21世纪的社会发展与国际竞争靠的是人才的素质,而人才的素质如何,不仅要看考分的高低、知识的多少,更要看能力的强弱,特别是要看人才的承受能力、适应能力与生存能力以及人才的意志品质的优劣。
生活的道路历来是不平坦的,未来的社会竞争更为激烈,成功与挫折同在,危机与挑战同在。
而当今社会以三口之家为多,孩子一出生就受到长辈的宠爱,对独生子女的过度爱护,使之成了温室里的花朵,见不得一点儿风雨。
这种现象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任务:加强学生的挫折教育,锻炼学生坚强的意志,培养他们的挫折承受力,以正确的心态去认识和面对生活中的风风雨雨,茁壮成长,能担负起未来建设的重任。
我们以学校三四年级全体学生为研究对象,半年来,课题组四名成员共同努力,不断探讨,踏踏实实地做了一些工作:一、问卷调查找出症结开题伊始,为了摸清学生的基本情况,我做了一次不记名的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如下:受挫能力强的占10℅;受挫能力一般的占62℅;受挫能力微弱的占20℅;受挫能力脆弱占8℅。
针对这样的结果,我们有目的、有侧重地进行本次研究。
二、分析孩子受挫能力低下的原因。
当今社会以三口之家为多,孩子一出生就受到长辈的宠爱,对独生子女的过度爱护,使之成了温室里的花朵,见不得一点儿风雨。
受手不了一点儿委屈,个个争强好胜。
三、对孩子进行受挫能力的策略研究。
1、从思想方面进行教育。
让孩子从思想上增强对挫折的认识,在生活中提高受挫能力,积极锻炼自己,提高自己的各方面能力。
2、家校结合共同教育。
给家长推荐一本书《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利用节假日多做亲子活动,遇到困难鼓励孩子自己解决。
3、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班队会活动。
一年来,我们开展了背诵名人名言、“风雨后见彩虹”演讲比赛、心理小游戏、手抄报评比、主题班队会等特色活动,既让学生丰富了知识,又提高了孩子的受挫能力。
同时进行思想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4、师生共读经典书籍共讲哲理故事从经典中吸取精华,提升自我。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抗挫折能力的实践研究》课题调查报告
课题调查报告揭东区第七小学课题组二0一四年五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抗挫折能力的实践研究》调查报告一、调查目的与对象现在的孩子大多为独生子女,属于“温室里的花朵”。
生活上,往往受到父母和长辈的过度保护和宠爱,自理能力差,依赖性强;学业上,由于家长和教师的期望值高,承受巨大的竞争压力;人际交往上,由于从小缺少同伴,往往以自我为中心,缺乏与人沟通能力……孩子的心灵往往较脆弱,一遇挫折,心理上便难以适应,往往不堪一击。
小学生年纪小,思想各方面还没成熟,还没形成一定的心理自制能力,遇到挫折反应就更为强烈。
因此,培养小学生的抗挫折能力迫在眉睫。
为了了解小学生挫折承受力的水平,分析原因,获取第一手资料,保证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以便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实施正确的教育方法,我们对本校六年级2个班的80名学生进行了深入的调查与分析,现将相关问题报告如下:二、调查方法1、问卷法2、观察法3、个案分析法三、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发出问卷80份,收回有效问卷74份。
(一)学生的抗挫折现状表一生活中是否经常面对挫折表二目前压力的来源小学生普遍曾遇到过挫折,这从表一可以看出。
小学生的压力绝大多数来自于家庭的高期望值,这与当今的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有关。
在与学生的谈话中我们了解到,有些家长只要求孩子好好学习,其他的事都不用管,节假日又给孩子报了各种补习班,“兴趣”班,给孩子造成巨大的压力,孩子成了被动学习的机器。
(二)学生在学习中的抗挫折现状表三升上六年级,对紧张的学习生活是否感到不适应表四考完试后最关心什么表五一次考试失利对学生的影响家长对孩子的高期望,投射到学习中,则表现为学生考完试后最关心的是自己的成绩,74份问卷中有65人选择此项,高达87.8%。
所以学习中的挫折是小学生较普遍的挫折,这从表一也可以看出,六年级中高达63.5%的学生有时对紧张的学习生活感到不适应,六年级面临着升学的压力,学习更加紧张,压力也随着加大。
小学生抗挫力培养的调查报告
《小学生抗挫力培养的调查报告》xx年xx月xx日•引言•小学生抗挫力现状•抗挫力培养的实践方法目录•抗挫力培养的策略与建议•结论与展望01引言1研究背景23在当今社会,挫折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
小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重要力量,培养其抗挫能力至关重要。
在日常生活中,小学生会面临各种挫折,如学习困难、人际交往问题等,这些挫折可能会影响他们的心理和行为。
针对这一问题,本研究旨在深入了解小学生抗挫力的现状,探讨有效的培养策略,为学校和家长提供参考。
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了解小学生面对挫折时的心理和行为反应。
分析当前小学生抗挫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探讨有效的抗挫力培养策略和方法,为学校和家长提供建议。
研究目的文献综述搜集与抗挫力培养相关的文献资料,了解现有的研究成果和不足之处。
访谈选取部分学生和教师进行访谈,深入了解学生在挫折面前的心理和行为特点,以及教师在培养学生抗挫力方面的做法和困惑。
数据统计与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以揭示小学生抗挫力的现状和问题,为研究结论提供依据。
问卷调查设计问卷,以班级为单位进行调查,收集学生对挫折的认识、经历和应对方式等信息。
研究方法02小学生抗挫力现状03抗挫力的培养需要家长、学校和社会多方面的支持和配合,共同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抗挫力总体情况01调查结果显示,小学生的抗挫力总体水平较高,但仍有部分学生抗挫力较低。
02抗挫力水平的高低与学生的家庭环境、学校教育、个人经历等因素有关。
调查发现,不同年级的小学生抗挫力水平存在差异。
低年级学生的抗挫力普遍较低,高年级学生的抗挫力普遍较高。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我调节能力逐渐提高,能够更好地面对挫折和困难。
不同年级的抗挫力情况不同性别的抗挫力情况男生在面对挫折和困难时,更容易表现出坚定和勇敢的态度,而女生则更容易感到沮丧和无助。
家长和学校应该根据不同性别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抗挫力,帮助他们更好地面对挫折和困难。
小学生抗挫力培养的调查报告
03
抗挫力培养策略研究
家庭环境对小学生抗挫力的影响
01
家庭氛围
家庭氛围对小学生的抗挫力有显著影响。和谐、温暖的家庭氛围可以增
强孩子的安全感,有利于培养其面对挫折的勇气和韧性。相反,紧张、
冷漠的家庭氛围容易让孩子产生焦虑和挫败感。
02
家庭支持
家庭支持是小学生抗挫力的重要来源。父母的理解、鼓励和积极关注可
评价方式
评价方式对小学生的抗挫力培养有重要影响。学校应采用综合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全面 发展,避免单一成绩评价导致的挫败感。同时,教师应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针对性 的指导和鼓励,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抗挫力。
心理辅导
学校应提供心理辅导服务,帮助学生处理挫折带来的情绪和压力,引导他们积极面对挫折 。心理辅导可以包括个体辅导、团体辅导和家长沟通等方式,提供专业的支持和引导。
调查发现,家庭教育方式对小学生的抗挫力培养具有重要影响。家长过于保护、干涉和 溺爱的教育方式,容易导致孩子在面对挫折时缺乏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校教育有待加强
调查发现,学校在抗挫力教育方面存在不足,缺乏系统的培养计划和针对性的教学方法 。
针对性建议提
家庭教育方式的调整
学校教育的改进
社会支持体系的建立
现状分析
家庭因素
社会因素
家庭环境对小学生的抗挫力培养具有 重要影响。一些家庭缺乏对孩子的关 爱和支持,导致孩子在面对挫折时缺 乏信心和勇气。
社会环境对小学生的抗挫力培养也有 一定影响。一些社会现象和舆论氛围 可能导致学生对挫折产生过度敏感和 焦虑。
学校因素
学校教育对小学生的抗挫力培养也具 有重要作用。一些学校缺乏对学生心 理健康的关注和指导,导致学生在面 对挫折时无法有效应对。
培养小学生耐挫折能力的实践研究
《培养小学生耐挫折能力的实践研究》xx年xx月xx日•研究背景和意义•研究目的和方法•耐挫折能力培养的理论基础•培养小学生耐挫折能力的实践策略•实践研究及结果分析•研究结论与展望•参考文献目录01研究背景和意义1 2 3当前小学生在面对挫折和困难时,普遍缺乏应对和解决的能力,这种现象在全球范围内都受到关注。
近年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其中以耐挫折能力的培养为关键。
在我国,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对于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03同时,本研究也可以为其他教育阶段和不同地区的小学生耐挫折能力的培养提供借鉴和参考。
01本研究旨在通过实践研究,探讨培养小学生耐挫折能力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02研究结果可以为小学教育提供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提升教育质量。
02研究目的和方法探索小学生耐挫折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提出培养小学生耐挫折能力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研究目的研究方法搜集与耐挫折能力相关的文献资料,对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评价,为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文献综述设计问卷,以班级为单位进行集体施测,收集学生耐挫折能力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问卷调查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进行深入分析,探讨耐挫折能力培养的实践方法和效果。
案例研究对实施耐挫折能力培养的班级进行课堂观察,记录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和变化,评估耐挫折能力的培养效果。
课堂观察03耐挫折能力培养的理论基础耐挫折能力是指个体在面对挫折时的心理承受能力,包括对挫折的认知、情绪调节、行为应对等方面。
耐挫折能力是一种可以通过教育和训练提高的能力,对于个体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具有重要意义。
耐挫折能力的定义提高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耐挫折能力强的人能够更好地应对挫折,减少因挫折带来的负面情绪,从而保持心理健康。
耐挫折能力的重要性增强个体的社会适应能力在社会生活中,个体难免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耐挫折能力强的人能够更好地适应这些变化,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
研究报告《提高小学生抗挫折能力的研究》
《提高小学生抗挫折能力的研究》研究报告课题批准号2015 —GHYB—159课题名称提高小学生抗挫折能力的研究课题类别一般课题课题负责人陶杰所在单位平顶山市湛河区曹镇乡焦庄小学日期2016 年3 月29 日《提高小学生抗挫折能力的研究》研究报告参研教师共 6 人,参研班级共 4 个班。
通过专门课程教育,学科渗透,活动结合以及“班队活动”、“知心信箱”、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等有效途径对学生进行抗挫折教育。
总结出了学科中渗透抗挫折教育的经验;探索出了各种活动中渗透抗挫折教育的方法;提高了学生的抗挫折的能力,促进了学生心理素质的全面发展。
一、问题的提出当前,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对人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没有一定的独立自主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是很难在社会上占有一席之地。
然而,一些家长过分溺爱孩子大事小事都进行代办,使得儿童很难有机会体验到生活中的辛劳和疾苦。
一旦让他们独立生活,就会暴露出抗挫折能力十分薄弱的缺点,给他们的日常生活带来困难。
学校教育一直没有把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作为一项必不可少的教育内容给予足够的重视。
结果使得儿童表现为意志薄弱,自理能力、挫折耐受力都很缺乏。
这在客观上要求我们加强对小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尤其是要对他们进行积极的抗挫折教育。
二、实验目标1、认知目标:(1)让学生能正确认识挫折与失败。
(2)让学生能正确认识自己,正确评价自己,正确评价别人。
2、行为目标(1)能在学习、生活中承受起挫折与失败,有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2)在交际、活动、生活中能谦让、忍耐、包容,学会克制,调适自己的情绪。
三、课题的研究过程本课题研究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其研究过程如下流程(一)实验的准备阶段1 、组建研究小组,选择了精通或教改能力强的领导,选择了业务能力强有研究能力的教师和实验班的班主任组成课题研究队伍,并进行了培训。
课题组在总课题组的领导下,成立了课题研究小组,并落实具体分工。
2 、确立研究课题,进行课题论证。
提高小学生抗挫折能力的研究
1.本课题抓住了当前小学生教育中普遍存在的热点与难点问题:抗挫折能
<提高小学生抗挫折能力的研究>于2015年6月17日在长春市南关区平泉路小学举行了开题论证会,评议专家组通过研读课题方案文本,现场听取汇报,在充分交换意见的情况下形成如下意见:
力的培养,选题准确,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与现实意义。
2.研究方案设计较规范,研究思路清晰,课题研究队伍有良好的基础,课题研究有保障。
3.课题实施有详细的计划,能对照研究目标设定一个一个的研究任务,保证课题的实施有可操作性。
为了进一步完善研究方案,使本课题研究更具有完整性和可操作性,专家组提出以下完善意见:
1.核心概念的鉴定要清晰明确,理论依据进一步完善。
使研究者对课题的把握更加深入更加具体,研究的成果更加明确。
2.增强课题研究可操作性和实效性。
对平泉路小学的教师进行动员培训,提高教师的认识和参与的热情,更有针对性地开展活动和实施教育。
3.加强理论学习并争取得到相关专家的指导,在研究方法上更加科学合理。
基于以上意见,专家组一致认为:本课题选题准确、研究目标定位准确,研究内容全面,研究方法行当,研究力量较强,同意开课。
培养小学生耐挫折能力的实践研究
培养小学生耐挫折能力的实践研究徐红梅内容提要当今小学大力开展素质教育。
作为素质教育重要因素之一的耐挫力,对学生的成长起着重要作用。
由于当前小学生耐挫力普遍较弱,而挫折也逐渐成为一种常见的社会现象。
为了使小学生具有良好的健康心理,也为了使他们在今后充满强烈竞争的社会生活中拥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目前小学生的耐挫力是十分必要的。
针对这种状况,本文先对本班的学生进行受挫折能力的现状调查研究,分析孩子耐挫能力低下的原因:家庭对孩子的溺爱;学校教育的缺失;社会的片面影响。
针对这些因素,制定了培养学生耐挫折能力的策略研究:帮助学生对挫折有个正确全面的认识;创设各种情境,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学生的挫折教育;以活动为载体,开展挫折教育;树立抗挫折典型,进行榜样示范;家校联手,共同开展抗挫折教育。
通过一系列的训练和实践,本班的挫折教育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初步取得了成效。
1、增强了学生对挫折的认识,提升了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学生已提高了吃苦耐劳的意识,初步学会了在学习、生活中与人交往、与人交流的技能和方法;初步学会了正确接纳别人,分享与欣赏同伴的进步与成功;能正视自己的优缺点,能正视挫折,不断进行自我调控,自信心得到增强。
2、增强了心理适应能力。
从本班的好多个案来看,通过挫折教育学生正在改变耐挫力差的状况。
3、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无论是体育节的运动上,还是各科的学习成绩,本班在这一年中有了很大的飞跃,成为学校的窗口班级,并于今年6月被评为闵行区红旗中队。
关键词:挫折耐挫折能力实践培养心理健康正文:一、研究背景今天的青少年是21世纪的主人。
21世纪的社会发展与国际竞争靠的是人才的素质,而人才的素质如何,不仅要看考分的高低、知识的多少,更要看能力的强弱,特别是要看人才的承受能力、适应能力与生存能力以及人才的意志品质的优劣。
生活的道路历来是不平坦的,未来的社会竞争更为激烈,成功与挫折同在,危机与挑战同在。
而当今社会以三口之家为多,孩子一出生就受到长辈的宠爱,对独生子女的过度爱护,使之成了温室里的花朵,见不得一点儿风雨。
小学生抗挫力培养的调查报告
小学生抗挫力培养的调查报告在人的一生中,挫折是客观存在的,挫折对每个人来说是难免的。
现在的小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来自父辈、祖辈的娇宠使他们成了家中的“小祖宗”、“小皇帝”,而这一优势地位在进入小学后被打破,一旦进入校门,就必须遵守新的规章制度,任何骄纵、任性都是没有用的,有时还会因此受到批评,所以,小学生入学后所经历的这一角色的转换,很容易使其产生挫折感。
小学生在学习生活过程中也不断会碰到诸如考试不理想,因而被老师批评、家长责骂、同学嘲笑等挫折,由于挫折的普遍性决定了培养抗挫力的重要性。
小学生抗挫力是指小学生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方面在遇到挫折时,能正确认识挫折,忍受挫折,并采取积极的心理防卫措施,调整心态,战胜困难获得成功的能力。
著名学者黄学规说过:“人生的成功往往是挫折的恩赐。
”拥有健康的身心是我们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每位小学生都要把培养健康身心作为提高自身全面素质的重要内容。
下面是通过调查问卷,调查我校学生心理现状,找出易受挫学生,分析制约抗受挫能力的原因,而做出的总结。
一、高年级学生抗挫力目标体系的研究。
(一)小学生受挫现状的调查分析。
教师通过设计问卷、个别谈话等方法来调查学生受挫的范围及受挫后的反应。
通常我们在校园里遇到的挫折情境可归纳为六个方面,即学习方面、家庭环境、人际关系方面、兴趣方面、自我认知和学校环境方面。
当人处在挫折情境中的时候,总要伴随着一定的生理反应,引发出一系列的直接或间接的挫折行为,并最终影响到人们个性心理的形成和发展。
例如,人际关系方面的挫折往往使我们产生一种压抑感、恐惧感以及焦虑不安、灰心丧气、敏感多疑等不愉快的情绪反应;在学习方面,由于学习上的频繁挫折,加剧了对学习的担忧,从而怀疑自己的能力,丧失了学习的信心,放弃了追求的目标,进而产生逃避学习的心理倾向;在自我认知方面,挫折情境往往会使有些同学变得悲观失望、沉默孤独、抑郁寡欢、不愿交往、不好竞争,或者表现出暴躁、易怒、喜欢挑衅等等。
小学生挫折承受能力的培养与实践研究
小学生挫折承受能力的培养与实践研究小学生挫折承受能力的培养与实践研究方案一、引言挫折是人们生活中经常面对的困难和阻碍,能否有效应对挫折直接影响个体的成长和发展。
而小学生正处于个体成长的关键时期,培养他们应对挫折的能力对于他们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
本研究旨在探讨小学生挫折承受能力的培养与实践,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建议。
二、研究目标1.了解小学生挫折承受能力的特点和现状。
2.探索有效的培养小学生挫折承受能力的方法和策略。
3.验证培养小学生挫折承受能力的实践效果。
三、研究方法1.问卷调查:设计问卷,对目标小学生进行量化调查,了解其面对挫折时的情绪反应、行为表现和自我评价等,收集相关数据。
2.个案研究:选择数个具有代表性的小学生个体,通过深入访谈和观察,探究他们面对挫折时的实际表现和应对策略。
3.实验设计:将目标小学生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施不同的培养挫折承受能力的教育干预措施,并观察其在面对挫折时的表现和变化。
4.文件分析:收集相关教育机构和学校关于挫折承受能力培养的文件和,进行系统分析。
四、方案实施1.问卷调查实施:根据目标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设计适合的问卷,并给予必要的解释和指导,确保其完成真实有效的回答。
2.个案研究实施:选择目标小学生个体,通过面谈和观察,了解他们在具体情境中的表现和反应,并记录下来作为分析的依据。
3.实验实施:选择若干小学进行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划分,实施一段时间的培养挫折承受能力的教育干预,如拓展课程、心理辅导等,并记录相关观察数据。
4.文件分析实施:收集相关文件和,进行综合分析和梳理,得出相关的培养模式和策略。
五、数据采集和分析1.问卷调查数据采集:根据完成的问卷,将数据整理成表格,使用适当的统计方法进行分析,如描述性统计、频次分析等。
2.个案研究数据采集:根据面谈和观察的记录,将数据进行归纳和整理,形成案例报告,挖掘个体表现中的共性和差异。
3.实验数据采集:记录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教育干预过程中的表现和变化,进行比较和分析。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抗挫能力的研究DOC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抗挫能力的研究DOC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抗挫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抗挫能力是指一个人在遭受挫折时,能够克服困难并积极面对、应对挫折的能力。
在体育教学中,学生将面临各种挫折,如比赛失败、技术不达标等。
因此,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抗挫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为什么需要培养学生抗挫能力1.提高学生的应对能力:培养学生抗挫能力可以使他们在遭受挫折时不轻易放弃,学会自我调节,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2.增强学生的信心: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抗挫能力,可以使他们在遇到困难时不灰心丧气,相信自己能够战胜困难。
3.培养学生的毅力和坚持精神:抗挫能力的培养可以让学生明白只有坚持不懈,才能够获得成功。
二、如何培养学生抗挫能力1.倾听学生的感受: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倾听学生的声音,了解他们的感受和困惑。
这样可以更好地找到针对性的培养方法。
2.设置适当的挑战:教师可以在体育教学中设置一些适当的挑战,让学生去面对困难,培养他们的耐心和毅力。
例如,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项技术动作,或者让他们与其他班级进行比赛。
3.培养合作意识: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他们学会与他人合作。
在合作中,学生将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通过合作解决问题,可以培养学生的抗挫能力。
4.正面引导和鼓励: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正面引导和鼓励。
遇到挫折时,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并给予他们积极的评价和鼓励。
5.激发学生的兴趣与热情: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应该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和热情。
学生对体育运动感兴趣并热爱,他们在面对挫折时更容易坚持下去。
三、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抗挫能力的效果及措施1.提高学生成绩:通过培养学生抗挫能力,学生在面对困难时能够坚持下去,有更多的机会去克服难题,从而提升了他们的成绩。
2.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独立性:学生通过克服各种挫折,不断积累成功的经验,会逐渐增强自己的自信心和独立性,从而更加积极地面对生活的挑战。
《小学生抗挫折能力的教育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小学生抗挫折能力的教育研究》课题结题报告省级课题《小学生抗挫折能力的教育研究》于2011年9月10日被立项为吉林省教育教育科学院“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学校生命与安全教育敢深化研究》的子课题,课题批准编号为:[JLSA11246]。
参与研究课题成员均为我校一线领导和教师,主要针对我们农村学校在培养小学生抗挫折能力中的研教育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1、课题研究背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目标是: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各种挫折。
心理学认为挫折是“当个人从事有目的的活动受到障碍或干扰时所表现的情绪状态"。
挫折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生活内容之一。
一个青少年的生活目标越高,越是好强上进,就越容易敏锐地感受到挫折。
如果在少年时期受到积极的抗挫折教育,就会理顺受挫折的情绪,给自己开拓出可以容纳自己奋进的心境。
2、课题硏究的意义和应用价值心理学研究表明,抗挫折能力和其它心理品质一样,可以通过学习和锻炼而获得提高。
前不久,有研究人员对一些地区的中小学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孩子的心理素质呈降低趋势,尤其是一些小学生经受不起一点点的挫折。
有的孩子甚至因为一些小挫折就发生心理扭曲,学习成绩也一落千丈,个别孩子还因此而逃学,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当代的学生是新的一代,他们中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缺乏坚强意志、吃苦耐劳和团结协作的精神,承受能力较差。
他们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方面会遇到各种挫折,有些问题如不及时解决和正确疏导,将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不良的影响,严重的会使学生出现行为障碍和人格缺陷。
这时对他们进行抗挫折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小学生抗挫折实验报告
一、实验背景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挫折教育已成为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关注的焦点。
小学生作为成长中的个体,面临着学业压力、人际关系等方面的挑战。
因此,提高小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对其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旨在探究小学生抗挫折能力的培养方法,为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提供参考。
二、实验目的1. 了解小学生抗挫折能力的现状;2. 探究有效培养小学生抗挫折能力的方法;3. 为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教育建议。
三、实验对象与方法1. 实验对象:某小学五年级学生,共100名,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名。
2. 实验方法:(1)实验前,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抗挫折能力问卷调查,了解两组学生的抗挫折能力现状。
(2)实验组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抗挫折能力培养:①挫折教育课程:每周安排一节挫折教育课程,通过讲解挫折案例、小组讨论等形式,帮助学生认识挫折,学会面对挫折。
②心理辅导:针对学生个体差异,进行心理辅导,帮助学生调整心态,提高抗挫折能力。
③家校合作:与家长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引导家长正确面对孩子的挫折,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
(3)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方法。
(4)实验结束后,再次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抗挫折能力问卷调查,对比两组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变化。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前,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抗挫折能力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
2. 实验后,实验组学生的抗挫折能力显著提高(P<0.05),对照组学生的抗挫折能力无明显变化(P>0.05)。
3. 分析原因:(1)实验组通过挫折教育课程,帮助学生认识挫折,学会面对挫折,提高了学生的抗挫折能力。
(2)心理辅导帮助学生调整心态,提高抗挫折能力。
(3)家校合作营造了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使学生在面对挫折时得到更多支持。
五、结论与建议1. 结论:(1)挫折教育课程、心理辅导和家校合作可以有效提高小学生的抗挫折能力。
(2)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应重视小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培养,采取多种方法,提高学生的抗挫折能力。
小学生抗挫折调查报告
小学生抗挫折调查报告1.引言1.1 概述小学生是社会的希望和未来,他们的成长过程中会面对各种困难和挫折。
抗挫折能力是一个人在面对困难时所表现出的应对能力,对小学生来说,这种能力尤为重要。
本文通过对小学生抗挫折能力的调查,旨在了解小学生面对困难时的表现和影响因素,以及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本调查报告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在引言部分,将对本报告的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进行介绍,从而让读者对本报告有一个清晰的整体认识。
正文部分主要包括调查方法、调查结果和影响因素三个部分,通过对小学生抗挫折的调查和分析,来探讨小学生抗挫折的现状和影响因素。
结论部分将从结果分析、对策建议和总结三个方面对本次调查报告进行总结和归纳,为读者提供有益的信息和建议。
1.3 目的目的部分的内容:小学生抗挫折调查报告的目的在于深入了解小学生在面对挫折时的应对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从而为教育者和家长提供更好的教育指导和支持。
通过调查分析,我们希望能够揭示小学生抗挫折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找出影响小学生抗挫折能力的因素,提出有效的对策和建议,以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
同时,也为教育者和社会各界提供关于小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参考,并引起更多关注和关心。
2.正文2.1 调查方法调查方法:为了全面了解小学生抗挫折的情况,我们采取了多种调查方法。
首先,我们设计了问卷调查,针对不同年级和性别的小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在面对困难和失败时的态度和应对方式。
其次,我们进行了访谈调查,深入了解一些小学生的个案,探讨他们在抗挫折过程中的心态和心理变化。
同时,我们也观察了一些小学生在课堂上和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表现,从行为角度探讨他们的抗挫折能力。
最后,我们还结合了文献资料的研究,为调查结果提供更加全面和科学的支撑。
通过多种调查方法的综合运用,我们力求获得最真实和客观的调查结果。
2.2 调查结果:通过对小学生抗挫折的调查发现,有高达80的小学生在面对挫折时表现出情绪波动,包括沮丧、焦虑、愤怒等。
提高学生抗挫折能力的研究
提高学生抗挫折能力的研究在心理学上,挫折是指一种情绪状态,指个人在某种动机推动下所要达到的目标行为受到无法克服的障碍而产生的紧张状态与情绪反应。
挫折既具有消极作用,又具有积极作用。
从消极的方面来讲,挫折可以导致人的消极的情绪体验,这种消极的情绪体验影响受挫者的身心健康。
从积极的方面来讲,挫折能给人以教益,给人启迪,也能磨炼人的意志,激励人奋发向上,使人更加成熟、坚强。
预防挫折是学生开展心理疏导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积极做好预防引导工作,避免学生产生强烈的挫折感,使他们健康顺利地成长,是我们每位被称之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应尽的责任。
一、挫折对学生心理的消极影响1、降低学生的学习效率学习是一种积极的思维活动,学习效率除受个体的智力水平和知识水平的制约之外,还与学习者的情绪状态、自信心等因素密切相关。
当学生遭遇挫折后,从而极大地降低学习效率。
2、降低学生的思维能力与生活能力学生受挫后,容易引起情绪波动和出现行为偏差。
如果持续遭受挫折,则可能导致神经系统的淆乱。
这样不但大大降低学生的思维创造力,而且使他们的生活适应能力也大打折扣。
3、促使学生改变性格与出现行为偏差当学生遭到重大挫折或持续挫折而又无法做出相应的调整时,就会使某些行为反应形成相应的习惯模式或个性特征。
这种消极态度的持续发展,使其个性产生了十分微妙的变化,她由外向热情变成了深沉世故。
同时,由于受挫的学生处在应激状态下,感情易冲动,自控能力较差,不能正确评价自己的行为及其后果,可能会做出违反社会规范的行为。
二、挫折对学生心理的积极影响事实证明,人们成就事业的过程,往往就是他们战胜挫折的过程,挫折对学生具有积极有益的方面。
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1、有利于磨练学生的性格和意志坚强的性格和意志,往往是长期磨练的结果。
多数学生生活在较好的家庭与学校环境里,虽然这种环境有利于他们的成长,但也降低了他们对挫折的适应能力,不利于坚强性格的形成。
一旦遇到挫折,将会承受更大的压力。
小学生抗挫折能力的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小学生抗挫折能力的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邮编:461000摘要:小学生是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群体,他们的成长与发展对社会和国家的未来产生深远的影响。
小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难免会面临各种各样的挫折和困难。
抗挫折能力,即应对挫折和困难的能力,成为了他们面临挑战时的关键因素。
本研究旨在探讨小学生抗挫折能力的现状和影响因素,特别关注城镇和农村地区,以外研版(一起点)为教材版本的小学生为研究对象。
通过调查和分析,我们揭示了小学生抗挫折能力的现实情况,同时探讨了城镇和农村、教材版本、教师等因素对其抗挫折能力的影响。
研究结果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小学生在面对挫折时的表现,并为教育者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以帮助他们培养更强的抗挫折能力。
关键词:小学生;抗挫折能力;研究引言:小学生的抗挫折能力不仅关系到他们的个人成长,还关系到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
因此,研究小学生抗挫折能力的现状和影响因素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关注不同地区、不同教材版本以及教育者对小学生抗挫折能力的影响,以更好地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挑战。
本研究将聚焦于城镇和农村地区的小学生,以外研版(一起点)为教材版本,探讨他们在抗挫折能力方面的现实情况。
通过深入研究,我们希望能够为教育者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帮助小学生培养更强的抗挫折能力,以迎接未来的挑战。
这个话题不仅涉及到教育,还涉及到社会和国家的发展,因此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和重要性。
1.小学生抗挫折能力现状调查与分析挫折是每个人成长过程中的必然经历,对于小学生这一年龄段的儿童而言,面对学业、社交、家庭等多重压力,抗挫折能力尤为关键。
这个阶段的孩子们正在建立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行为模式,他们需要克服挫折,培养适应力,以积极面对生活的各种挑战。
小学生的抗挫折能力不仅直接关系到他们在学校的学习成绩,也深刻影响着他们的心理健康和未来发展。
教育者和家长的任务之一是帮助孩子们建立积极的抗挫折心态,教导他们如何应对失败和困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究报告提高小学生抗挫折能力的研
究
《提高小学生抗挫折能力的研究》
研究报告
课题批准号—GHYB—159
课题名称提高小学生抗挫折能力的研究
课题类别一般课题
课题负责人陶杰
所在单位平顶山市湛河区曹镇乡焦庄小学
日期 3月29日
《提高小学生抗挫折能力的研究》研究报告
参研教师共6人,参研班级共4个班。
经过专门课程教育,学科渗透,活动结合以及“班队活动”、“知心信箱”、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等有效途径对学生进行抗挫折教育。
总结出了学科中渗透抗挫折教育的经验;探索出了各种活动中渗透抗挫折教育的方法;提高了学生的抗挫折的能力,促进了学生心理素质的全面发展。
一、问题的提出
当前,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对人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没有一定的独立自主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是很难在社会上占有一席之地。
然而,一些家长过分溺爱孩子大事小事都进行代办,使得儿童很难有机会体验到生活中的辛劳和疾苦。
一旦让她们独立生活,就会暴露出抗挫折能力十分薄弱的缺点,给她们的日常生活带来困难。
学校教育一直没有把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作为一项必不可少的教育内容给予足够的重视。
结果使得儿童表现为意志薄弱,自理能力、挫折耐受力都很缺乏。
这在客观上要求我们加强对小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特别是要对她们进行积极的抗挫折教育。
二、实验目标
1、认知目标:
(1)让学生能正确认识挫折与失败。
(2)让学生能正确认识自己,正确评价自己,正确评价别人。
2、行为目标
(1)能在学习、生活中承受起挫折与失败,有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2)在交际、活动、生活中能谦让、忍耐、包容,学会克制,调适自己的情绪。
三、课题的研究过程
本课题研究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其研究过程如下流程
(一)实验的准备阶段
1、组建研究小组,选择了精通或教改能力强的领导,选择了业务能力强有研究能力的教师和实验班的班主任组成课题研究队伍,并进行了培训。
课题组在总课题组的领导下,成立了课题研究小组,并落实具体分工。
2、确立研究课题,进行课题论证。
我们课题实验组,在确立了研究课题之后,查阅了大量与课题有关的研究资料,收录了与本课题有关的实验经验,并以此为基础,然后对本课题研究的现实意义和创新意义进行了论证。
3、进行课题申报和课题开题。
学校请了区教科所张所长来校授课,具体指导实验工作的开展。
校长会上作了《提高小学生抗挫折能力研究》的开题报告。
(二)深入研究阶段
1、调查研究,确定实验班,对实验班学生进行了测查,统计、分析、研究了小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的状况及其变化、发展特点,研究小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与个体的性格,爱好,情绪意志品质,自控力之间的关系,经过问卷调查,让实验教师掌握了有关数据资料,并形成了测试分析统计表,撰写了现状研究报告,为实验奠定了基础。
2、定期召开了大型调研会6次,小型活动多次,互相交流研讨。
①进行了专门课程调研。
结合《小学生心理导向》课,由李向红、王晓、侯丽珍分别执教主题活动《情绪低落有妙计》,《直面挫折,健康成长》、《正视挫折》,开展“自我教育模式”的研讨,研讨如何结合自我教育内容,创造性地增加抗挫教育内容,使抗挫的能力得以强化。
②进行“挫折教育”学科渗透调研。
挫折教育应渗透各门学科之中,这对小学生养成抗挫的心理素质极为重要。
我们要求每位实验教师结合自己的所教学科,找准结合点加强“抗挫教育”。
③进行了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的研究。
我们在实验之初,我们对实验教师进行了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的培训。
其反响大,效果好。
④把“抗挫”教育与学校各种活动紧密结合。
在少先队活动中体现挫折教育。
少先队大队部每期要求各中队必须开展“抗挫教育”的主题班队活动两次以上,利用假日开展实践活动,组织各年级学生自己动手办“抗挫折”小报80多张,出版”抗挫折”黑板报15期。
在这些实践活动中,学生都是主角,她们踊跃的参与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受到感染,受到触动,真正让挫折教育的内涵融入到了教育的主题之中。
⑤在给学生的操行评语中关注“抗挫”。
几年来,我们在给学生写评语方面进行了改革,要求教师采用对话式给学生写评语,从而显得更亲近、热情,缩短了师生间的距离,体现教师的关切和爱意。
⑥成立了家长学校。
以家长学校为纽带,加强与家长的联系,沟通家长、教师、学生三方面的情感交流。
学校、教师主动争取家长的支持,
协同工作,共同研究和解决孩子们的心理问题,与家庭配合,采用家访和谈话方式,就个别问题与家长取得联系,找出病因,密切合作,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三)研究总结阶段
l、自查了课题实验阶段的实验情况。
2、进行了实验各阶段资料的搜集整理。
3、交流研究成果,撰写研究报告。
4、进行结题申报工作。
四、实验结果
(一)10-12岁儿童的自我控制能力发展特点分析
从调查所得,我们发现
1、10-12岁儿童情绪的自我控制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呈起伏变化,三~四年级呈下降趋势,四~五年级发展平稳,五~六年级显著提高。
在整个10-12岁的年龄段,情绪自我控制能力的性别差异相当显著,男生的情绪自我控制能力高于女生。
2、10-12岁儿童行为的自我控制能力发展不稳定,三~四年级儿童行为控制呈下降趋势,四~五年级发展较稳定,但女生由于青春期的到来,行为控制略呈下降趋势。
在整个10-12岁的年龄段的儿童行为自我控制的性别主效应相当显著,女生的行为自我控制能力高于男生。
3、10-12岁年龄段的儿童,行为的控制能力与情绪的自我控制能力有显著的差别。
这个年龄段的儿童,情绪的自我控制水平还相当低,而行为的自我控制能力则大大高于情绪自我控制力。
我校课题组对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