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语文 PPT.阅读知识点汇总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9
(二)修辞手法的作用:
• (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
思考 • 4、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 5、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10
(三)句子含义的解答:
• 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 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 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 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 了。
11
(四)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
吗?为什么?
• 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 出了…
• • 文体分类: 根据说明对象与说明目的的不
同,可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两大 类。根据说明语言的不同特色,可分为平 实性说明文和生动性说明文两种。
16
(二)说明顺序
• A 时间顺序。如:从早到晚,春——夏— —秋——冬,从古到今。
• B 空间顺序。如:从外到内,或从上到下, 或从整体到局部。
6
记叙文阅读
7
• (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 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 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 文;
•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 3、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
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议 论文、记叙文、小说)
• 作用:通过鲜明对比, 突出强调被说明对象的特 点(地位)。
• 如:中国的科技发展水平要远落后于日本,一个 日本人一天的GDP相当于23个中国人。
• 诺贝尔奖获得者,中国是0人,日本是12人; • 姚明相比奥尼尔来说,力量小,但有身高优势。
他成为了NBA本季度最佳中锋。
19
• 3.打比方: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说明 事物……的特征。
• 作用:使说明对象生动、形象、通俗,增 强文章的趣味性,化复杂为简单,化抽象 为具体。
• 如:眼睛是灵魂的窗户,为了保护你的灵 魂,请为你的窗户装上玻璃。
20
• 4.分类别:把事物按照一定的标准分类说 明。
• 作用:使说明条理清楚,内容眉目清楚, 避免重复交叉的现象,突出强调地说明了 事物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事物特 征)。
• 1.举例子:举有代表性的例子更具体地说明事 物某方面的特征。
• 作用:使说明对象更具体、形象、确切,增强Biblioteka Baidu 明力,便于读者理解。
• 如:犹太人的智商很高,其中有许多杰出人氏。 比如,爱因斯坦,弗洛伊德,马克思等等。世界 各行业的十个领军人物中,有一个就是犹太人。
18
• 2.作比较: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与所要说明的事 物作比较。
小学升初中 语文知识点归纳
1
现代文阅读答题 方法大全
2
记叙类知识点归纳
3
• 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 • 二、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
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 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 • 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 引用、设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语等 • 四、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 起因、经过、结果 • 五、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 如:歌唱的一般分类有民族唱法、通俗唱 法、美声唱法。
21
• 5.列数字:运用准确的科学数据具体地说 明事物……的特征,具有很强的科学性。
• 作用:使说明准确无误,令读者信服,体 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 如:女性的色盲率是1/1000,男性则高达 70/1000。
22
• 6.下定义:运用科学准确的语言对被定义 概念作简明扼要周全严密的规定。形式上 往往是判断句,如“……,是……。”或 “……叫做……。”
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
• (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 (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
互换。
例:《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第六段
13
(六)段意的归纳
• 1.记叙文: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 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 2.说明文: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 是什么
• C 逻辑顺序。以事物内部的联系来安排说 明的先后顺序,如:由浅到深、由主到次、 由一般到特殊、由现象到本质、由概括到 具体、由整体到部分、由原因到结果、由 特点到用途。
17
(三)说明方法
• 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分类别、列数字、下 定义、作诠释、列图表、摹状貌、引资料。 (中考着重考查前6种)
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 点)
• 3.议论文: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的 观点怎样
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
14
说明文阅读
15
(一)说明文定义、分类
• 文体定义 :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 种文体,或介绍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 或阐明事理,目的是给人以知识。
5
十一、叙述方式:概括叙述、细节描写 十二、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十三、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 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 十四、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十五、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具 体环境
十六、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 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 了……
• 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 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 (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 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12
(五)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 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 不能。因为 • (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
4
• 六、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 七、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 心理、外貌
• 八、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 触觉 、嗅觉
• 九、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 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 由近到远)
• 十、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 接)、反面(又叫间接)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9
(二)修辞手法的作用:
• (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
思考 • 4、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 5、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10
(三)句子含义的解答:
• 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 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 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 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 了。
11
(四)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
吗?为什么?
• 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 出了…
• • 文体分类: 根据说明对象与说明目的的不
同,可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两大 类。根据说明语言的不同特色,可分为平 实性说明文和生动性说明文两种。
16
(二)说明顺序
• A 时间顺序。如:从早到晚,春——夏— —秋——冬,从古到今。
• B 空间顺序。如:从外到内,或从上到下, 或从整体到局部。
6
记叙文阅读
7
• (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 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 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 文;
•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 3、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
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议 论文、记叙文、小说)
• 作用:通过鲜明对比, 突出强调被说明对象的特 点(地位)。
• 如:中国的科技发展水平要远落后于日本,一个 日本人一天的GDP相当于23个中国人。
• 诺贝尔奖获得者,中国是0人,日本是12人; • 姚明相比奥尼尔来说,力量小,但有身高优势。
他成为了NBA本季度最佳中锋。
19
• 3.打比方: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说明 事物……的特征。
• 作用:使说明对象生动、形象、通俗,增 强文章的趣味性,化复杂为简单,化抽象 为具体。
• 如:眼睛是灵魂的窗户,为了保护你的灵 魂,请为你的窗户装上玻璃。
20
• 4.分类别:把事物按照一定的标准分类说 明。
• 作用:使说明条理清楚,内容眉目清楚, 避免重复交叉的现象,突出强调地说明了 事物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事物特 征)。
• 1.举例子:举有代表性的例子更具体地说明事 物某方面的特征。
• 作用:使说明对象更具体、形象、确切,增强Biblioteka Baidu 明力,便于读者理解。
• 如:犹太人的智商很高,其中有许多杰出人氏。 比如,爱因斯坦,弗洛伊德,马克思等等。世界 各行业的十个领军人物中,有一个就是犹太人。
18
• 2.作比较: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与所要说明的事 物作比较。
小学升初中 语文知识点归纳
1
现代文阅读答题 方法大全
2
记叙类知识点归纳
3
• 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 • 二、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
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 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 • 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 引用、设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语等 • 四、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 起因、经过、结果 • 五、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 如:歌唱的一般分类有民族唱法、通俗唱 法、美声唱法。
21
• 5.列数字:运用准确的科学数据具体地说 明事物……的特征,具有很强的科学性。
• 作用:使说明准确无误,令读者信服,体 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 如:女性的色盲率是1/1000,男性则高达 70/1000。
22
• 6.下定义:运用科学准确的语言对被定义 概念作简明扼要周全严密的规定。形式上 往往是判断句,如“……,是……。”或 “……叫做……。”
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
• (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 (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
互换。
例:《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第六段
13
(六)段意的归纳
• 1.记叙文: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 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 2.说明文: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 是什么
• C 逻辑顺序。以事物内部的联系来安排说 明的先后顺序,如:由浅到深、由主到次、 由一般到特殊、由现象到本质、由概括到 具体、由整体到部分、由原因到结果、由 特点到用途。
17
(三)说明方法
• 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分类别、列数字、下 定义、作诠释、列图表、摹状貌、引资料。 (中考着重考查前6种)
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 点)
• 3.议论文: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的 观点怎样
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
14
说明文阅读
15
(一)说明文定义、分类
• 文体定义 :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 种文体,或介绍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 或阐明事理,目的是给人以知识。
5
十一、叙述方式:概括叙述、细节描写 十二、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十三、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 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 十四、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十五、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具 体环境
十六、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 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 了……
• 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 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 (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 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12
(五)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 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 不能。因为 • (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
4
• 六、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 七、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 心理、外貌
• 八、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 触觉 、嗅觉
• 九、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 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 由近到远)
• 十、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 接)、反面(又叫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