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载机工作装置机构实用问题分析

合集下载

装载机工作装置液压系统故障分析

装载机工作装置液压系统故障分析

⽔平液压缸是汽车起重朵进⾏吊载作业前,后完成⽀腿⽔平伸缩的执⾏元件,在使⽤中因其承受载荷不⼤且不经常动作,故出现漏油现象时不易被引起重视。

1漏油部位的确定 液压缸的外泄漏⼀般有3种情况:⼀是沿活塞杆与导向套内密封间的漏油;⼆是沿缸筒与导向套外密封间的漏油;三是铸造的导向套有铸造⽓孔、砂眼和缩松等缺陷引起的漏油。

拆检QY8B型和QY8E型汽车起重机⽔平液压缸时发现,出现漏油的情况⼏乎会都和上述第⼆种漏油现象相同。

2漏油原因的分析 缸筒与导向套间的密封是静密封,可能造成漏油的原因有;密封圈质量不好:密封圈压缩量不⾜;密封圈被刮伤或损坏;缸筒质量和导向套密封槽的表⾯加⼯粗糙。

拆检有外泄漏的⽔平液压缸时发现,O形圈4有的已刮伤,这是由于在装配导向套时其外密封O形圈经过不圆滑的倒⾓所致。

装配时,先⽤适当的厚度的橡胶垫或专⽤填充环将缸筒的内卡键环槽填平(以防刮伤活塞和导向套的外密封圈),再把装好密封圈及活塞杆的导向套从缸筒右端装⾄所⽰位置,这时取出橡胶垫或专⽤填充环,装⼊内卡键环,然后⽤油压将导向套推出⾄内卡键环挡住为⽌,装上挡环和弹簧挡圈即是图1状态。

在此过程中,当导向套外O形圈(上半部分)划过缸筒油⼝退也槽处不圆滑的倒⾓A(以下称不圆滑的倒⾓A)时,就有可能被其刮伤。

划过不圆滑倒⾓有两种情况:如果L1<L2时(上半部分),O形圈若划过不圆滑的倒⾓A,则属于装配不当所致。

校对原设计图纸知:L1=31mm,L2=39mm,L1<L2,因⽽属设计不佳。

另外,拆检时还发现:缸筒内卡键环槽的倒⾓应为2×15o,但加⼯时常被疏忽⾯变成了6×10o,因装配就位后内卡键环槽距离O形圈密封槽很近(只有5mm),超差的倒⾓使两槽串通,导致O形圈被挤压时缝隙中受损南昌漏油。

3排除漏油的⽅法 (1)从设计上应保证缸筒尺⼨L1与与导向套尺⼨L2的的关系为L1<L2。

改进后,L1=39mm,L2=35mm。

装载机工作装置常见故障分析及排除

装载机工作装置常见故障分析及排除

装载机工作装置常见故障分析及排除装载机工作装置常见故障分析及排除装载机主要用来铲、装、卸、运土和石料一类散状物料,也可以对岩石、硬土进行轻度铲掘作业。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装载机工作装置常见故障分析及排除,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装载机动臂举升及收斗时速度缓慢出现此类情况首先应检查油箱油位是否过低,造成高压泵吸油不足或吸空;回油滤清器是否堵塞形成回油不畅,从而造成油箱油位低;应勤洗滤清器保持清洁,加足液压油。

其次,检查齿轮泵是否内泄,使高压泵的容积效率达不到要求;进油管的密封状况是否良好,有无空气进入系统,造成压力不足;齿轮泵进出油管的接装是否准确无误。

在检查排除以上部位的工作隐患后,再检查动臂油缸及动臂操纵阀、翻斗油缸及翻斗操纵阀是否内漏。

经过分析及具体实践找到了快速诊断、排除故障的简便方法:(1)将装载斗装满载荷,举升到极限位置;再将动臂操纵杆置于中位,并使发动机熄火,液压泵停止供油,观察动臂的下沉速度;然后将动臂操纵杆置于上升位置,如果这时动臂的.下沉速度明显加快,则内漏原因出自动臂操纵阀。

同样对于铲斗收斗无力现象,也可以利用类似方法,根据操纵杆在中位和后倾位置时翻斗油缸的伸缩情况进行判定。

(2)检查动臂油缸活塞密封环是否损坏。

将动臂油缸活塞缩到底,然后拆下无杆腔油管,使动臂油缸有杆腔继续充油,如果无杆腔油口有大量的工作油泄出(正常的泄漏量应≤30ml/min),说明活塞密封环已损坏,应立即拆换。

(3)若分配阀的O型密封圈老化、变形或磨损,阀杆外露部分锈蚀,致使密封面遭破坏,则会造成分配阀外泄漏。

此时应更换O型圈,如果阀杆端头锈蚀严重,可将锈蚀部分磨掉,然后进行铜焊,使之恢复到原有直径阍打磨光滑。

若分配阀的阀芯和阀套磨损严重,则会造成内泄漏,此时应更换分配阀,若条件允许也可在阀芯表面镀铬,然后与阀套配对研磨使其配合间隙达到0.006~0.012mm且无卡滞现象。

(4)先导式安全阀开启压力过低时也会出现此类问题。

装载机工作原理及故障诊断

装载机工作原理及故障诊断

装载机工作原理及故障处理姓名单位日期装载机工作原理及几例故障处理摘要:装载机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公路、铁路、港口、码头、煤炭、矿山、水利、国防等工程和城市建设等场所的铲土运输机械。

它对于减轻劳动强度,加快工程建设速度,提高工程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

下面对其工作原理及故障处理做简单介绍。

关键词:装载机;工作原理;故障处理一、轮式装载机工作原理:装载机一般由车架、动力传动系统、行走装置、工作装置、转向制动装置、液压系统和操纵系统等组成。

发动机的动力经变矩器传给变速箱,再由变速箱把动力经传动轴分别传到前后桥,以驱动车轮转动。

内燃机动力还经过分动箱驱动液压泵工作。

工作装置由动臂、摇臂、连杆、铲斗、动臂液压缸和摇臂液压缸组成。

动臂一端铰接在车架上,另一端安装了铲斗,动臂的升降由动臂液压缸来带动,铲斗的翻转由转斗液压缸通过摇臂和连杆来实现。

车架由前后两部分组成,中间用铰销连接,依靠转向液压缸可以使前后车架绕铰销相对转动,以实现转向。

装载机可分为:动力系统、机械系统、液压系统、控制系统。

装载机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其性能的优劣不仅与工作装置机械零部件性能有关,还与液压系统、控制系统性能有关。

动力系统:装载机原动力一般由柴油机提供,柴油机具有工作可靠、功率特性曲线硬、燃油经济等特点,符合装载机工作条件恶劣,负载多变的要求。

机械系统:主要包括行走装置、转向机构和工作装置。

液压系统:该系统的功能是把发动机的机械能以燃油为介质,利用油泵转变为液压能,再传送给油缸、油马达等转变为机械能。

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是对发动机、液压泵、多路换向阀和执行元件进行控制的系统。

液压控制驱动机构是在液压控制系统中,将微小功率的电能或机械能转换为强大功率的液压能和机械能的装置。

它由液压功率放大元件、液压执行元件和负载组成,是液压系统中进行静态和动态分析的核心。

装载机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1.装载机传动系统典型故障及原因分析(1)柴油机工作正常,装载机却不能行走。

轮式装载机工作装置液压系统分析与改进设计

轮式装载机工作装置液压系统分析与改进设计

该 油 箱结 构 已在 我公 司 自行研 制 的多 台液压 试验 台上 成功 应用 。实践 证 明 , 油 箱 在 结 构 上 所 进行 的 该
创新设 计 , 得其 结构 紧凑 、 洗方 便 、 使 清 防污 可靠 、 安装 集成度 高 , 使用 维 护 方 便 易 行 。该 结 构 是 对 开 式 油箱
工 作装 置是 轮 式装 载机 的重 要 组 成 部 分 , 式 装 轮
载 机 的铲装 、 升 、 提 翻斗及 卸 料等 都是 通过 工作 装 置 的 有关 运 动来 实现 的 。 目前 轮 式装 载机 的工 作装 置 一般 都 采用 液压 系统 , 文 通 过 对 装 载 机 常见 的工 作 装 置 本
[ ] 成 大 先. 械 设 计 手 册 [ . E : 学 工 业 出 版 2 机 M] j 京 化
社 ,0 2 20.
号件 ) ,下端 管 口距箱 底 10mm, 面铣 成 4 。 口 , 0 端 5斜
[ ] G / 8 . — 3 液压气 动图形符号 [ ] 3 B T7 6 1 9 , s.
21 0 0年第 8期
液压 与 气动
6 7
统 分 析 与 改 进 设 计
严 桃 平
An l ss a d i r v d d sg fwh e o d r wo k ay i n mp o e e i n o e ll a e r i sal n y r u i y t m n t lme th d a lc s se
型 的 液 压 回路 改 进 设 计 提 供 一 定 依 据 。
关键 词 : 式装 载机 ; 轮 工作 装 置 ; 液压 系统 ; 改进 设 计 中图分 类号 : H17 文献标 识 码 : 文章 编 号 :0 04 5 ( 0 0 0 -0 70 T 3 B 10 -8 8 2 1 ) 80 6 -2

装载机工作装置损坏的问题分析及解决方法

装载机工作装置损坏的问题分析及解决方法

装载机工作装置损坏的问题分析及解决方法企业内采取的防火防爆的基本措施,分技术措施和组织管理措施两个方面。

防火防爆的技术措施主要有:(1)防止形成燃爆的介质。

这可以用通风的办法来降低燃爆物质的浓度,使它不达到爆炸极限。

也可以用不燃或难燃物质来代替易燃物质。

例如用水质清洗剂来代替汽油清洗零件。

这样既可以防止火灾、爆炸,还可以防止汽油中毒。

另外,也可采用限制可燃物的使用量和存放量的措施,使其达不到燃烧、爆炸的危险限度。

(2)防止产生着火源,使火灾、爆炸不具备发生的条件。

这方面应严格控制以下8种火源,即冲击磨擦、明火、高温表面、自燃发热、绝热压缩、电火花、光热射线等。

(3)安装防火防爆安全装置。

例如阻火器、防爆片、防爆窗、阻火闸门以及安全阀等,以防止发生火灾和爆炸。

防火防爆的组织管理措施主要有:(1)加强对防火防爆工作的领导。

各级领导干部,都要重视这项工作。

(2)开展经常性防火防爆安全教育和安全大检查,提高人们的警惕性,及时发现和整改不安全的隐患。

(3)建立健全防火防爆制度,例如防火制度、防爆制度、防火防爆责任制度等。

(4)厂区内,厂房内的一切出入和通往消防设施的通道,不得占用和堵塞。

(5)各单位应建立义务消防组织,并配备有针对性强和足够数量的消防器材。

(6)加强值班值宿,严格进行巡回检查。

企业内生产工人应遵守以下防火防爆守则:(1)应具有一定的防火防爆知识,并严格贯彻执行防火防爆规章制度。

禁止违章作业。

(2)应在指定的安全地点吸烟,严禁在工作现场和厂区内吸烟和乱扔烟头。

使用、运输、贮存易燃易爆气体、液体和粉尘时,一定要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4)在工作现场禁止随便动用明火。

确需使用时,必须报请主管部门批准,并做好安全防范工作。

(5)对于使用的电气设施,如发现绝缘破损、老化不堪、大量超负荷以及不符合防火防爆要求时,应停止作用,并报告领导给以解决。

不得带故障运行,防止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6)应学会使用一般的来炎工具和器材。

装载机工作装置损坏的问题分析及解决方法

装载机工作装置损坏的问题分析及解决方法

装载机工作装置损坏的问题分析及解决方法背景介绍装载机是一种大型运输设备,广泛应用于各种工程和采矿场合。

虽然装载机的机具和设备都经过精心的设计和制作,但由于操作不当或长期使用等原因,装载机工作装置损坏的情况时有发生。

因此,为保障装载机的稳定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必须对装载机工作装置的损坏问题进行及时的分析和处理。

问题分析装载机工作装置损坏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负荷过大装载机工作装置的负荷承受能力是有限的,如果超过了其设计负荷范围,就会造成工作装置的损坏。

2. 长期使用长期使用后,装载机工作装置的各个部位都会出现磨损,并可能导致零部件的松动和变形,从而影响装载机的正常工作。

3. 操作不当由于操作不当或驾驶人员技能不够,装载机工作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的碰撞、摆放不当等问题,也会对装载机的工作装置造成损坏。

4. 维护不当由于维护不当,装载机工作装置的各个部位可能出现缺失润滑、污物积累等问题,例如油路阻塞、油漏等情况,也会导致工作装置损坏。

解决方法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解决方法:1. 加强日常维护装载机的日常保养和维护非常重要,可以减少工作装置的磨损和松动,也可以及时发现并排除问题。

2. 控制负荷在装载机工作时,需要掌握负荷的范围,避免超过工作装置的承受范围。

3. 严格操作规范驾驶人员需要严格遵守安全规范和操作规程,注意操作方法,避免使用错误装载工具、碰撞或磕碰工作装置等操作,减少装载机工作装置的损坏。

4. 及时维修更换零件如果有装载机工作装置损坏,必须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零部件,避免损坏进一步扩大。

结论在装载机的日常保养和维护中,我们可以通过加强操作规范、控制负荷、及时维修更换零件等方式,尽可能减少装载机工作装置的损坏问题。

同时,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避免装载机工作装置问题扩大,确保装载机的正常运行。

装载机工作装置的设计和优化研究

装载机工作装置的设计和优化研究

装载机工作装置的设计和优化研究随着工程机械的不断发展,装载机的多功能性和高效性越来越受到业界的关注和重视。

而装载机工作装置的设计和优化,是装载机能否发挥其最大效能的重要因素之一。

本文基于工作装置的主要构成和功能,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一、工作装置的构成装载机工作装置包括机架、铲斗、翻转机构和支撑柱。

机架是连接铲斗和翻转机构的主要支撑部件,通常采用钢板焊接而成。

铲斗是用于采集和搬运物料的重要部件,根据工作需要可分为标准型和强化型。

翻转机构是将铲斗与机架连接起来,并能使铲斗在水平面内作360度旋转的部件。

支撑柱是用于支撑铲斗的载荷,通常设置在机架前部或下部。

二、工作装置的功能装载机工作装置的主要功能是采集和搬运物料。

具体地,工作装置可以通过铲斗的开合和提升,实现物料的采集和卸载;通过铲斗的倾斜和翻转,实现物料的堆放和倾倒;通过支撑柱的调整,保证铲斗各部位的载荷均衡和稳定。

此外,工作装置还能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附加功能的扩展,如装载机装配刨光器、夯实机和打桩机等附件,从而实现更加多样化的工作需求。

三、工作装置的设计工作装置的设计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1.铲斗与机架的匹配性。

铲斗与机架的匹配是保证工作装置能够正常工作的基本要求,因此,必须确保铲斗与机架的尺寸、重量和强度等参数能够相互匹配,以避免铲斗掉落或发生扭曲变形等不良情况。

2.翻转机构的可靠性。

翻转机构是工作装置中较为脆弱的部件,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必须确保其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可靠性,以避免因翻转机构故障而引起的严重事故。

3.支撑柱的结构优化。

支撑柱在工作装置中承担着重要的角色,主要是支撑铲斗的载荷,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必须根据铲斗的载荷特性,合理设置支撑柱的数量和布置位置,以确保铲斗各部位的载荷均衡并保持稳定。

四、工作装置的优化在工作装置的优化中,一般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铲斗容积的设计优化。

铲斗容积的大小会直接影响装载机的工作效率和性能,因此,在铲斗的设计中,必须从容积、斗型和抓取面积等方面进行优化,以保证铲斗的最佳效能。

装载机常见故障与解决方案分析

装载机常见故障与解决方案分析

装载机常见故障与解决方案分析摘要: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工程机械行业也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装载机则是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设备,能够满足装载、起重以及破拆等多重功能的需要。

本文分析了装载机的驱动桥、工作装置、发动机的相关故障问题。

关键词:装载机、故障、驱动桥引言装载机以作业速度快、工作效率高、设备机动性好、操作轻便等优点,在工程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

装载机在矿山、水电、建筑等施工现场有着广泛地应用,散装物料的装卸、场地物料搬运及清理都依赖于装载机得以实现。

不仅如此,装载机还承担了轻度土方挖掘、吊装等工作基于装载机工作环境的复杂性,再加上设备仪器的精密性,经过长时间应用会发生一定的损耗,因此定期维修及保障是确保装载机正常工作的必要前提。

装载机发动机结构复杂,是最易出现故障的部位,对常见故障的分析及解决有着重要的意义。

1驱动桥故障1.1异响驱动桥声音异常主要出现在作业时主减速器伴有异常噪音,过程中金属碰撞声音清晰,作业越快噪音越大。

差速器半轴齿轮与行星齿轮背后垫有衬垫,衬垫磨损导致差速器齿轮啮合合间隙增大,运行时出现异常啮合而发出响声。

异常声音故障成因判断:首先,主从动锥齿的缝隙过大导致传动失衡发生异常声音。

其次,主从动锥齿轮啮合不合理、齿面受损。

应用时磨损影响齿轮齿形导致传动不稳定发生噪音、震动。

齿轮轮齿受损碰撞影响传动。

再次,主从动锥齿齿轮的支撑锥轴承摩擦松旷,作业时轴承因为磨损导致轴承缝隙过大,作业过程中由于松旷而发生摆动导致主从动锥齿轮齿和不均匀导致异常声音。

最后,螺栓脱落,齿轮润滑油不足导致传动不稳定引发噪音。

如发生该种情况则可以拆解主传动器,检查主传动器齿轮啮合间隙以及轴承间隙,如果发现间隙过大或过小,应重新调整齿轮啮合间隙和轴承间隙;检查差速器行星齿轮、行星齿轮垫片、行星轮滚针轴承的磨损情况,行星齿轮与十字轴的卡滞,并进行相应的调整与更换。

1.2漏油驱动桥渗油主要出现在桥包与轮边减速器位置,密封和结合面位置外渗。

装载机工作装置液压系统常见故障分析

装载机工作装置液压系统常见故障分析

装载机工作装置液压系统常见故障分析作者:赵汉东来源:《E动时尚·科学工程技术》2019年第06期摘要:装载机的重要部分之一就是液压系统,也是比较容易出现各种毛病的部位,本文根据笔者日常工作实践,将其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进行阐述,希望可以对诊断和维修起到一定指导作用。

关键词:转载机;液压系统;故障装载机工作装置中的液压系统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组成,包括了转向、变矩、变速等,由于系统内部是主要通过液体来进行动力传递的,所以在不同部件工作磨合过程中,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情况,而且液压系统的故障往往呈现出突发性、隐蔽性等特点,同一种故障现象会由不同故障原因造成,同样,同一个故障原因也会出现不同的故障现象。

这样给其故障分析和排除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这就需要操作员和维修员对一些常见的故障,做到心中有数,面对一些故障能够很快地进行维修和排除。

具体常见故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分配阀故障分配阀的故障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故障现象一:主安全阀压力值低。

针对这种故障,可以将阀上的进油螺栓卸下,通过量程压力表测量机器在额定转速情况下,操纵分配阀使动臂举升至最高位置,看压力表指示数是否为技术要求值,不符合则需要调整压力或者阀门;另一方面,在能够确定转斗过载阀没有问题的情况下,需要通过收斗来检测压力,这样对于整机的震动相对小一些,适合于安全测试。

故障现象二:动臂滑阀内漏。

针对这种故障,需要拆解动臂阀杆,对其内部各个部件进行仔细检查,看是否有磨损较大的情况;通过检查动臂油缸有无内漏,来分析阀是否出现内漏的情况。

故障现象三:动臂阀没有回到中位,密封带出现卡滞。

针对这种故障,出现在下降位被卡住,可先将动臂和铲斗降至最低,并推动阀杆使之作轴向移动,看阀杆移动距离是否正常以及回位是否灵活,如出现问题,则进行相应的维修或更换。

故障现象四:主安全阀内漏。

针对这种故障,对转斗进行操作,出现动作无力,用压力表进行检测,出现小于技术指标,对其进行压力调定或者更换。

装载机工作装置的分析

装载机工作装置的分析

装载机工作装置的分析随着煤炭行业的发展,在煤矿地面工业广场的建设中,需要有更多先进的工程机械作为建设工具,为此,结合我孟津矿的建设,对常用装载机做以下分析。

标签:构件自由度原动件0 引言工作装置的结构和性能直接影响工程机械整机的工作尺寸和性能参数,工作装置的合理性直接影响整机的工作效率、生产负荷、动力与运动特性、不同工况下的作业效果、工作循环的时间、外形尺寸和发动机功率等。

装载机的工作过程包括:插入工况、铲装工况、重载运输工况、举升工况、卸载工况、空载运输工况。

装载机的工作装置主要由铲斗、动臂、连杆、摇臂、转斗油缸和举升油缸组成。

装载机工作装置主要由铲斗和支持铲斗进行装载作业的连杆系统组成。

1 机构分析由于现在使用的装载机大多以六杆机构,在此对装载机工作装置中的六杆机构进行分析。

六杆机构,六杆机构工作装置是目前装载机上使用最为普及的一种结构形式。

对于单自由度的六杆机构,只能有两个三铰构件和4个两铰构件组成,其传递方案如图1所示。

图1所示方案形成的工作装置,是以三铰构件1为动臂、构件2为铲斗、构件4为摇臂、构件6为机架。

转斗缸后置式反转六杆机构(图2)以图1的构件5为转斗缸,将其布置在动臂上面,转斗缸小腔作用时进行铲掘。

该机构具有以下优点:一是,铲斗插入时转斗缸大腔进油,并且连杆机构的传力比可以设计成较大值,故可获得较大的掘起力;二是,合理设计连杆机构各构件的尺寸,不仅可以得到良好的铲斗平移性能,而且可以实现铲斗的自动放平;三是,结构十分紧凑,前悬小,司机视野好。

缺点是摇臂和连杆布置在铲斗和前桥之间的狭窄部位,各构件间易于发生干涉。

2 工作装置自由度的计算由于组成装载机工作装置的各构件是通过销轴连接的,各个销轴互相平行;加上,其结构又是纵向对称。

因此,在进行装载机工作装置的运动学分析时,可将其简化为带液压缸的平面低副多杆机构,不计各杆件的自重,并假设各铰接点的摩擦力为零。

如图3所示,为典型的反转六杆机构工作装置的杆系结构简图。

装载机工作装置损坏的问题分析及解决方法

装载机工作装置损坏的问题分析及解决方法

装载机工作装置损坏的问题分析及解决方法徐工集团生产的LW420F、LW520F轮式装载机的工作装置由前车架、动臂、摇臂、液压缸、连杆和铲斗等6个主要部件组成,通过18个铰接点相互连接,协作尺寸多,各部件对称度要求高,发生质量问题的可能性大,缘由简单。

1、工作装置装配和使用中简单消失的问题装载机的工作装置在装配和使用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装配困难。

部件装配不上或装配后铰接处转动不敏捷,此时需要拆卸下来用火焰加热订正或到胎具上校正,费工费时,影响装配的顺当进行;有时几个部件虽然能够装配起来,但由于装配间隙不均、尺寸误差和形位公差超出要求,简单造成局部磨损和干涉现象,留下质量隐患。

(2)整机出厂后使用一段时间消失质量事故。

依据用户反映,消失的问题有:摇臂弯曲扭断、动臂变形、横梁开焊、铲斗拉斜、撕裂以及液压缸拉伤漏油、活塞杆弯曲等。

2、主要缘由分析工作装置在制造过程中,由于焊工装精度不能满意要求,焊接过程中的变形以及加工中的操作不规范等缘由消失尺寸误差和形位误差,造成了装配困难和使用过程中由于受力简单引起磨损及破。

液压缸的尺寸和形位误差超出规定范围,也是造成工作装置装配困难和破的重要因素。

我们将装载机在装配和使用中消失的问题及质量事故逐个进行分析,可以得出结论,装载机工作装置损坏的主要缘由集中在前车架、动臂和液压缸等部件上。

2.1前车架前车架是工作装置的基础件,其它部件装配在上面并与之形成肯定的协作,因而其加工误差直接影响到工作装置的装配和使用效果。

前车架上有动臂上铰接孔、动臂液压缸连接孔和转斗液压缸连接孔,这些孔的同轴度、垂直度误差和铰接处的开当尺寸偏差超出规定要求,就会消失装配困难以及动臂、动臂液压缸、转斗液压、摇臂与前车架之间的相互干涉现象,甚至造成液压缸的拉伤、卡死和活塞杆变形,使装载机不能完成各种正常的作业。

装载机工作装置常见故障分析

装载机工作装置常见故障分析

装载机工作装置常见故障分析摘要:文章主要介绍装载机工作装置在工作过程中经常出现的故障,并根据作者的工作经验,提出一些处理方案。

关键词:装载机工作装置故障分析装载机工作装置是装载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工作性能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整个装载机的工作效率,但是,与装载机的其它系统相比而言,大家对其研究的深度不够。

尤其是近几年,大家对装载机的外观设计越来越注重,而其内在的核心部分却没有任何提高。

下面,我们根据近年来装载机工作装置经常出现的故障,逐一分析一下。

一、工作装置拉杆弯曲:顾名思义,拉杆在工作过程中是受拉力的,只会出现被拉长或铰接孔失圆的现象,不会出现弯曲现象。

因此拉杆在设计中我们只考虑其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不考虑其它力,因而拉杆成为工作装置中最薄弱的部件。

实际工作中,如果工作装置设计不合理或操作不当,将使拉杆承受比拉力还大的其它力。

第一种情况:工作装置在处于最高位置以下的任意位置卸料后,如果用户接下来的动作不是下降动臂或收斗,而是直接提升动臂,这时,拉杆受的力就不是拉力,而是压力。

用下图来说明:在图示位置卸料后,如果立即提升动臂,由于卸载限位块与动臂接触,铲斗与动臂的相对夹角不能再减小,这时拉杆受到铲斗的推力,该推力通过摇臂作用到翻斗油缸上,将活塞杆往外拉,而此时的翻斗油缸前后腔都处于封死状态,必须通过翻斗油缸的前腔泄油、后腔补油才能使工作装置继续向上运动,如果拉杆产生的最大推力不能使翻斗油缸活塞杆向外拔出,最后只能使拉杆弯曲。

因此,这种情况下拉杆所受的最大压力是由翻斗缸前腔泄荷阀的压力决定的。

第二种情况:当工作装置进行挖掘作业时,这时装载机的整个重量都落在铲斗和后轮上,前轮不承受力。

铲斗对地面的切入力是由拉杆对铲斗的推力提供的,所以这时的拉杆承受的是压力,其压力的大小是根据整机的重量和翻斗缸前腔泄荷阀的压力共同决定的,两者取其最小者。

如下图所示。

第三种情况:当工作装置在卸料作业时,用户往往为了卸料干净,操纵翻斗油缸,用铲斗限位块与动臂进行猛烈碰撞,这时摇臂会对拉杆产生一个冲击压力,如果不考虑运动惯性力的大小,拉杆所受压力的大小也是由翻斗缸前腔泄荷阀的压力决定的,与第一种情况相似,所不同的是这种工况翻斗缸是主动的,而第一种情况翻斗缸是被动的。

装载机工作装置的机构研究分析

装载机工作装置的机构研究分析

装载机工作装置的机构研究分析【摘要】装载机是土方过程机械的一种,具有用途广泛、操作轻便以及作业效率高等优势。

装载机的工作装置主要由动臂油缸、转斗油缸、连杆、动臂、摇臂以及铲斗等组成。

只有各个组成部分合理设计,才能充分发挥装载机工作装置的作用。

因此,对装载机工作装置的结构进行研究分析,寻找最佳的结构方式极为重要。

本文应用ADAMS软件对装载机的工作装置机构进行了分析,同时还评估了现有的设计方案,为进一步的设计改进提供了很有价值的参考数据。

【关键词】装载机;工作装置;机构;研究分析1 概述我们在分析装载机工作装置的机构时,通常采用的是解析法或者图解法,但是,解析法的计算是很复杂的,图解法的精度也比较低,所以,往往只对某些作业位置实施计算分析,这样就很难对全部工况的负荷变化以及作业性能进行了解。

为了对这一问题进行解决,我们可以通过动力学和机械系统运动学分析仿真的ADAMS软件对其进行分析。

在1980年左右,机械系统动力学的仿真技术第一次出现在人们眼前,它是一项对过程进行分析的技术,逐渐显露出其强大的生命力,在设计的早期阶段可以有助于设计人员利用虚拟样机在系统水平上对机械结构的工作机能真实的进行预测,从而对系统最优的进行设计。

在该领域的软件系统中,ADAMS是最具代表性的。

对于ADAMS来说,基本的配置方案有求解器ADAMS-Solver和交互式图形环境ADAMS-View[1]。

ADAMS-Solver是一种动力学方程,是自动的产生机械系统模型的,同时还可以提供解算动力学、运动学以及静力学的答案。

ADAMS-View是采用分层方式来完成建模工作的。

通过机械运动副把一组构件连接在一起的就是物理系统,运动激励或者弹簧可以对运动副进行作用,任何类型的力都可以在单个构件或者构件之间进行作用,这样也就组成了机械系统。

仿真的结果不仅可以形象直观的对系统的动力学机能进行描述,还可以把分析结果形象化的输出来。

2 建模方法虽然ADAMS-View的功能比较强大,但是,造型功能却相对比较薄弱,很难用它来进行具有复杂特点的零件的创建,所以,想要对和复杂的装载机工作装置类似的机构进行创建是不现实的。

装载机工作装置液压系统原理及常见故障

装载机工作装置液压系统原理及常见故障

杆腔都与油箱相通, 动臂即处于浮动状态 "
(3 收斗动作 )
先导阀操纵杆1 向右侧摆动时, 转斗分配阀1 2 5
的O 口与先导 阀C 口连通 , 与O 口断开 " 由供油 阀8 来的油经 p一尸 1一C ~ O 口, 推动转斗分配 阀1 阀芯 5 向左侧移动 , 阀芯左侧控制口的油液经N ~ E ~ 丁 J ~ 口回油箱 " 同时 阀芯右侧 通道打开 , 来 自工作泵3 的油液通过单 向阀沿 阀芯上升 通道进入转斗 缸4 的 无杆腔 , 转斗缸4 有杆腔 的油 液沿 阀芯下 行通 道回 油箱, 实现铲斗的收斗动作 "
油阀8 来的油液经p 一日~ L 口, 推动动臂
2 .工作状 态
先导阀7 内有转斗操纵杆 1 和动臂操 2 纵杆 13 "转斗操纵 杆, 2 在前倾 ! 中立 !
分配 阀14 的 阀芯向右侧 移动 " 而阀芯右
狈 控制 口油液经M 一B 一G ~ 丁~ J 口回油 叮 箱 , 实现 阀芯 的移 动 , 同时将 阀芯左侧 通 道打 开 " 来 自工作 泵 3油 液 的 回油道 Q 一R ~ J 口被 切断 , 只能 通过单 向 阀沿 阀芯上升通道 进入动臂缸6的有杆腔 , 同 时动臂缸6 无杆腔 的油液沿 阀芯下行通道 回油箱 , 从而实现动臂下降动作 "
立 ! 下降和浮动4 个位置时, 分别实现动 臂举 升 ! 中停 ! 下 降 ! 浮动等 动作 "现 以动臂下降 ! 动臂浮动和铲斗收斗3 个动 作为例对其 工作状态进行分析 "
时, 供油 阀8开始泄 油 "此 时液控分配阀 组5 的2个 阀芯的控 制端没有油 液, 保 持
(2 动臂 浮动 )

装载机工作装置液压系统设计及其故障分析排除

装载机工作装置液压系统设计及其故障分析排除

目录1.装载机简介 (2)2.工作装置的组成及功用 (4)3.工作装置液压系统的组成及原理分析 (5)4.工作装置液压系统的调整和保养 (7)5.装载机工作装置液压系统故障的排除 (8)6.装载机工作装置设计 (11)7.工作装置液压系统原理图 (27)摘要在现代化建设工程中,日新月异的发展之下,在工程机械这个范畴中,装载机对于土方工程来说可谓必不可少,其重要性无法比拟的,也是其他工程机械所无法代替的,它在工程领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针对于装载机,本文首先对装载机做了一个整体的简介,然后对其工作装置的液压系统作了详细的介绍,然后对其构成工作装置的各个部分元件及其功能也作了简要的介绍,由于本文重点是介绍装载机工作装置的液压系统,所以对液压模块重点介绍,而构成模块只是简要的介绍,不仅如此,本文也介绍了装载机工作装置液压系统的常见故障,且对这些常见故障所会发生的现象作了详细的解释,并给出了解决的措施及其方案,不仅如此,了解了液压的常见故障只是属于维修的范畴,而本文也给出了装载机工作装置液压系统的如何调整和保养以更好的保护装载机,延长其使用的年限。

关键字:工作装置,工作装置液压系统,液压系统常见故障,液压系统调整与保养1.装载机简介装载机基础知识介绍:一、用途装载机又叫铲车,是一种广泛用于公路、铁路、建筑、水电、港口、矿山等建设工程的土石方施式机械,它主要用于铲装土壤、砂石、石灰、煤炭等散状物料,也可对矿石、硬土等作轻度铲挖作业。

如果换不同的工作装置,还可以完成推土、起重、装卸其他物料的工作。

在公路施工中主要用于路基工程的填挖,沥青和水泥混凝土料场的集料、装料等作业。

由于它具有作业速度快,机动性好,操作轻便等优点,因而发展很快,成为土石方施工中的主要机械。

二、分类常用的单斗装载机,按发动机功率,传动形式,行走系结构,装载方式的不同进行分类。

1、发动机功率:(1)功率小于74kw为小型装载机;(2)功率在74~147kw为中型装载机;(3)功率在147~515kw为大型装载机;(4)功率大于515kw为特大型装载机。

如何排除装载机工作装置液压系统的五种故障

如何排除装载机工作装置液压系统的五种故障

如何排除装载机工作装置液压系统的五种故障1.颤抖举升无力、动作缓慢造成举升无力故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要检查液压系统的工作压力,具体方法如下:将颤抖下降到地面,关闭发动机,反复推拉动臂杆和转斗拉杆,以防止液压系统内尚存压力。

拆下分配阀上端的检测油堵,接好测压表。

将装载机动力臂举升到极限位置,观察测压表的读数,低于规定值,于是调整安全阀压力:松开调压干锁母,旋进调压杆,不能一下旋进很多,以铲满土起铲自如即可,或者将动笔升至高点,怠速或小油门时能憋灭发动机为合格。

如果调压无效或反映不明显,就要拆下调压阀做检查,故障就有可能是调压弹簧损坏或是阀芯卡死,应试情况更换配件或调压阀总成。

调压阀总成直径有所不同,更换时应对比直径尺寸。

检修完调压阀后,如故障仍不能解除,就要检查齿轮泵。

其主要故障:一是此轮泵侧板磨损严重,造成压力上下来;二是齿轮泵吸油管老化,冷机时还可以,一旦油温升高,吸油管就会变形不通畅;三是液压箱滤油网堵塞,吸油不畅。

滤网堵塞的原因有:一是液压油使用时间过长,氧化严重,炭颗粒增多;二是工作环境粉尘多,杂质通过液压孔进入液压油箱;三是齿轮泵、液压缸有损伤,金属屑会通过液压管路进入油箱。

特别提醒注意的是:不能使用劣质的液压油。

劣质的油在常温状态下与优质油没有什么区别,黏度、透明度都很正常,而一旦液压油温度升高,就会从油液中折出很多炭质颗粒,使滤清器堵塞,如进入液压系统,会使分配阀卡死。

引起举升无力的另一个原因是液压缸内泄,由于活塞密封件老化、破损或拉缸造成液压缸前后腔窜通,使人感觉举升无力,长伴有颤抖自落、油温过高或动臂缸内有窜油声等。

应试情况更换油封或总成,目前多数液压缸淘汰X、Y型油封,而改用聚四氟乙烯油封。

这种油封耐高温、耐磨使用寿命长,缺点是安装困难,稍有不慎就会造成油封破损或安装不到位。

有人为了安装方便,将油封切开口45°开口断面,这是极其错误的,正确的安装方法是:将四氟乙烯油封用开水煮10min,使其变软,再用两个易拉罐剪成铝皮包裹在活塞上,这样就可使油封较容易进入活塞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信地址 : 山东省临沂市河东经济开发区 临 工 工 业 园 技 术 中 心 (276000) 工业出版社 , 1982.
[1] 杨晋生 . 装载机工作装置连杆机构设计 [M]. 北京 : 机 械
( 收稿日期 :2006-08-23)
!!!!!!!"
杆机构的掘起力相对地面时要小 9 动臂下降时存在
!!!!!!!!!!!!!!!!!!!" !!!!!!!"
祝广大读者新年快乐
6
-
!!!!!!!!!!!!!!!!!!!"
装载机工作装置机构实用问题分析
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 夏兆沂, 赵学伟, 耿慧祥, Xia Zhaoyi, Zhao Xuewei, Geng Huixiang 山东临工工程机械有限公司,276000 工程机械 CONSTRUCTION MACHINERY AND EQUIPMENT 2007,38(1)
a> 始终高于动臂缸掘起力 ( 曲线 b >, 保 证 货 物 被 动
臂缸提起后 , 不会出现因转斗缸支撑不住而跌落的 现象 O 上述方法仅作为应急方式 ,在新工作装置设计 中 ,通过机构优化使曲线达到了图 3 的效果 O同时考 虑货叉作业时 ,负载重心较铲斗作业靠前 ,倾翻载荷 相对较小 , 增加了货叉负载曲线 ,限定负载的重量 O
4
!!!!!!!!!!!!!!!!!!!!!!!!!!!!!!!!!!!"
工作装置 动力特性 平移特性
多样化方向发展 , 机构的单一铲斗要求就要与多样 化要求结合起来 , 进行多目标优化 O 目前装载机工作装置机构仍以反转 z 型六杆 机构和正转八杆机构 ( 图 1 > 为主 , 两种机 构 各 有 不 同的特性 O 以我公司两种产品为例 , LG916 型轮式
参考文献(1条) 1.杨晋生 装载机工作装置连杆机构设计 1982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 钟继隆.林志斌 装载机工作装置的选型与设计分析[期刊论文]-大科技·科技天地2010(7) 2. 王学敏.马卫平.李志青.王伟 装载机工作装置操纵机构的改进[期刊论文]-工程机械2010,41(8) 3. 严德海.王瑞丽.隋修学.孙保生.李玲琴.YAN De-hai.WANG Rui-li.SUI Xiu-xue.SUN Bao-sheng.LI Ling-qin 宇通重工H系列装载机外 观设计[期刊论文]-建筑机械(上半月)2008(10) 4. 余永华.YU Yong-hua 工程机械异常现象的调整和修理[期刊论文]-装备制造技术2009(1) 5. 张银龙 郑州公交让座规定引发热议[期刊论文]-城市车辆2008(7) 6. 冯春.陈永 混沌与分形及其在装载机机构综合中的应用[会议论文]-2003 7. 李勇.曾志新.林颖.李伟光.叶茂.马学梅.李航.陈壮杰 JLZ03小型农用装载机的研制[期刊论文]-工程机械2004,35(7) 8. 常少莉.姚锡凡 SolidWorks2001 Plus在装载机设计中的运用[期刊论文]-机械设计与制造2004(3) 9. 祖英利.黄瑞.于洪洋.ZU Ying-li.HUANG Rui.YU Hong-yang 挖掘装载机的仿真研究[期刊论文]-建筑机械化2009,30(6) 10. 刘兴龙.管荣根.LIU Xing-long.GUAN Rong-gen 装载机正转型工作机构的虚拟设计与运动仿真[期刊论文]-扬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版)2007,10(4)
通信地址 (!"##$$ > 社 ,1991.
第 38 卷 2007 年 1 月
该机通过 6 个月的工业性试验 ,运行良好 , 用户 感到非常满意 ,且整机成本低于 5 万元 , 农村用户能 够接受 , 它可以在农田水利建设 市政道路的改造及 养护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 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和 广阔的市场前景 O
(a > 反转 z 型六杆机构 图" 装载机工作装置机构
(b > 正转八杆机构
第 38 卷 2007 年 1 月
工程机械
臂缸提供的掘起力的变化情况 O 上述两种机构曲线 , 铲斗放平于地面时传动比 都比较大 , 转斗缸掘起力>动臂缸掘起力 ! 额定载 荷的 2.5 倍 , 能够很好地适应铲掘 收斗作业要求 , / 提升后掘起力下降 , 最高位置仍大于额定载荷的 1.3 倍 ,用于铲斗作业是没有问题的 O
( 收稿日期 :2006-09-07)
装载机工作装置机构实用问题分析
山东临工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夏兆沂 赵学伟 耿慧祥
!!!!!!"
!!!!!!!!!!!!!!!!!!!!!!!!!!!!!!!!!!!" !!!!!!"
摘 要 在装载机多功能产品使用越来越广的情况 下 , 装 载 机 工 作 装 置 常 用 的 六 杆 机 构 八 杆机构在应用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O 从装载机工作装置的机构特性方面分析装载机多功能
而正转八杆机构在整个提升过程中 , 掘起力曲 线变化缓慢 , 转斗缸掘起力始终高于动臂缸掘起力 , 有利于附属装置的设计 , 如携带货叉 ~ 螺旋钻 ~ 破碎 锤时 ,在高位也具有较大的插入力与掘起力 ,实现从 高处作业 O 在新机型设计中 ,八杆机构经优化 ,使转 斗缸掘起力曲线呈水平稍有上升状 , 更有利于货叉 类作业 , 反转 Z 型六杆机构因结构限制等因素 , 可 减缓曲线下降趋势 , 达到铲斗与货叉共用 , 却不易做 到同时很好地满足两类作业的特殊需要 , 但在反转
60
,物料在安息角内 ,无撒料现象 O 但正转八杆机
构的平移特性优于反转六杆机构 O 在 0
八杆机构曲线变化平缓 , 能够很好地适用于货叉类 作业 O而六杆机构随动臂的提升角度变化较大 ,用于
图! 反转 Z 型六杆机构动力特性改进曲线
货叉作业时 , 货物会随动臂的提升出现先后仰然后 前俯的现象 , 货物尺寸较大时需小心操作 O 国内目前
-
5
-
工程机械
产 品 ~ 结 构
0a 0 反转 Z 型六杆机构 图4 机构平移特性曲线 0b0 正转八杆机构
第 38 卷 2007 年 1 月
因六杆机构使用较为广泛 9像 3 t \5 t 的机型 9 很多厂 家在该机构上配置了此类作业装置 0 然而在工作装 置中 9 由于各铰接点位置的不确定 9 如果设计不合 理 9 那么这两种机构都可能出现如图 5 所示的 0 提升平移性曲线 0
图6
货叉
总之 9 装载机一机多用时 9附属作业装置与装载 机匹配 9 不仅是实现两者的连接 9还要从各作业装置 的工作特点 9 配合工作装置连杆机构特性甚至整机
图5 不合理平移特性曲线
特性综合考虑 9合理匹配 9 实现各作业装置的功能性 需求 0
参考文献
从图 5 中可以看出 9随着动臂提升高度的增加 9 达到一定高度后铲斗会出现负角度 9 如用于货叉作 业 9则会造成货物下滑 9 这种情况是不容许的 0 我公 司 LG916 型装载机的货叉曾存在此问题 9 经调整货 叉上铰点的位置 9 问题得以解决 0 总的来说 9 反转六 杆机构用于货叉作业时 9 与真正的货叉使用要求还 存在差别 9 使用时需小心操纵 9 注意货物的状况 9 应 通过转斗缸调整货叉的角度 0 从高处向下卸料时 9 六 仰角由小到大再变小的变化趋势 9 应注意叉起货物 后收起一定的角度 0 在设计过程中 9 我们借鉴了圆木夹的结构 9 制做 了如图 6 所示的一种货叉 9该货叉采用四联阀控制 9 货叉上的两组夹持液压缸对箱体类货物进行压紧夹 持 9弥补了反转六杆机构平移特性的不足之处 9 改善 了工作装置的使用性能 0
参考文献
[1] 罗邦杰 . 工程机械液力传动 [M].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
[2] 张 铁 编 著 . 液 压 挖 掘 机 结 构 原 理 及 使 用 [M]. 北 京
石油大学出版社 ,2002.
[3] 曹善华等 . 单斗液压挖掘机 [M]. 北京 建筑工业出版
社 ,1988.
西安市雁塔路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Z 型六杆与四杆结合的沃尔沃专利 TP-LINK 八杆
机构中则可相对较好地实现 O
2
平移特性曲线
图 4 所示为反转 Z 型六杆机构和正转八杆机
构的平移特性曲线 , 曲线 c 和 d 分别为铲斗下限收 斗 45 和铲斗下限收斗 0 时 , 提升动臂后 ,铲斗角 度随动臂提升高度的变化情况 O 从平移特性曲线看 , 当用于铲斗作业时 ,在地面 位置收斗 45 后提升动臂 , 铲斗角度逐渐增加 至 提升状况 ,
(b > 正转的增加 , 掘起 力减少 , 最高位置处转斗缸掘起力小于动臂缸掘起 力 ,形成一定的安全隐患 , 当用于货叉 ~吊臂时 , 从地 面抓起的物料如超过一定重量 , 随着提升高度的增 加 ,转斗缸作用力减小 , 最终出现因机构支撑力不够 而导致重物跌落的现象 , 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我们曾 遇到过此类问题 为在已有产品上尽快解决该问题 , 我们增大了转斗缸缸径 , 提高了转斗缸大腔闭锁压 力 , 调整该曲线如图 3 所示 , 使转斗缸掘起力 ( 曲线
工程机械
产 品 ~ 结 构
(3> 行走转向采用后轮液压转向 , 提高操作和 行走的灵敏性 O (4> 单向节流阀的选用使动臂下降安全可靠 O (5> 超短的轴距 (2 500 mm) , 合理的布局 , 每一 个细节都为用户考虑周到 O (6> 主阀结构紧凑 , 管路连接简单 , 性能稳定可 靠 ,液压系统有过载保护功能 ,提高了整机的安全性O (7 > 发 动 机 功 率 大 , 传 动 系 统 强 劲 可 靠 , 维 护 简单 O (8> 驾驶操纵与作业操纵同方向 , 能迅速实现 整机移动和转换工作场地 O (9> 增加真空助力的双管路行车制动系统和手 刹制动系统 ,保证了用户的行车和停车安全 , 使安全 性能得到提高 O (10 > 离合器增加了液压助力 , 使操作更舒适 更省力 , 提高了司机操纵的舒适性 O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