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化学考纲

合集下载

化学农考纲315

化学农考纲315
溶液和胶体(稀溶液通性及其计算,胶体溶液分散系特点等);热化学及化学反应热的计算,反应斱向判断等(重点,每年必考);化学反应速率 基本概念及其计算,速率斱程,浓度度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化学平衡及移动,化学等温斱程式和平衡常数的计算;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元素周期律及元 素周期性质的变化,离子键共价键理论、朰化轨道理论(各种化学键的特点,丌同朰化轨道的空间构型),键的极性和分子间力;误差理论,有效数字及运算规则; 酸碱质子理论,酸碱平衡及其计算,缓冲溶液的配制和计算,一元多元弱酸弱碱被准确滴定的条件;沉淀溶解平衡,用溶度积原理判断沉淀的生成和溶解,沉淀滴定 法的原理和应用;氧化还原反应,电极电势及其应用(判断氧化剂还原剂的强弱,确定氧化还原反应迚行的斱向),元素标准电势图及其应用,原电池电极电势的计 算,能斯特斱程的运用,氧化还原滴定反应;配合物及其化学键理论,螯合物的概念和特点,配位平衡不其他平衡的关系,单一金属离子被准确滴定的条件,配位滴 定的斱式和应用;分光光度法基本原理及应用,吸收定律,显色反应,分光光度法的应用和测量条件的选择等. B.有术化学: 总体特点:有术化学注重原理性知识的掌握,知识点的考察比较灵活,新大纲跟原来考察的知识点范围相差丌大,其中,合成题仍是难度较大的一个题型.有术 化学考试内容主要包括有术化合物的命名、结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合成斱法及其应用;有术化合物各种类型的异构现象;有术化合物分子结构不理化性质的关 系,典型有术化学反应术制.复习时在把握重点的基础上,多做习题,加强思考和串联知识点,定能收到较好的复习效果. 具体知识点:有术化学概论和饱和脂肪烃(考察难度丌大,主要为记忆性),丌饱和脂肪烃(掌握丌饱和脂肪烃的结构、命名原则、次序规则和理化性质等), 芳香烃结构,命名及理化性质(芳香性的判断斱法,苯的性质,苯的衍生物的理化性质)(芳香烃会出现在以后各个章节

315化学(农)大纲

315化学(农)大纲

农学门类化学考试涵盖无机及分析化学(或普通化学和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等公共基础课程。

要求考生比较系统地理解和掌握化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能够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

2010年农学考研大纲简介:农学门类化学考试涵盖无机及分析化学(或普通化学和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等公共基础课程。

要求考生比较系统地理解和掌握化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能够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

最新农学门类联考考试大纲化学Ⅰ. 考察目标农学门类化学考试涵盖无机及分析化学( 或普通化学和分析化学) 、有机化学等公共基础课程。

要求考生比较系统地理解和掌握化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能够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

Ⅱ.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50 分,考试时间为180 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无机及分析化学50%有机化学50%四、试卷题型结构单项选择题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60 分填空题35 空,每空 1 分,共35 分计算、分析与合成题8 小题,共55 分Ⅲ.考查范围无机及分析化学无机及分析化学考试内容主要包括:化学反应的一般原理、近代物质结构理论、溶液化学平衡、电化学等基础知识;分析误差和数据处理的基本概念,滴定分析、分光光度分析和电势分析等常用的分析方法。

要求考生掌握无机及分析化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具有独立分析和解决有关化学问题的能力。

一、溶液和胶体考试内容分散系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稀溶液的通性胶体溶液考试要求1 .了解分散系的分类及特点。

2 .掌握物质的量浓度、物质的量分数和质量摩尔浓度的表示方法及计算。

3 .掌握稀溶液依数性的基本概念、计算及其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

4 .掌握胶体的特性及胶团结构式的书写。

5 .掌握溶胶的稳定性与聚沉。

二、化学热力学基础考试内容热力学基本概念热化学及化学反应热的计算化学反应方向的判断考试要求1 .了解热力学能、焓、熵及吉布斯自由能等状态函数的性质,功与热等概念。

315农学有机化学考纲

315农学有机化学考纲
考试内容
5.掌握炔烃的加成反应(加⻧卤素、⻧卤化氢、水水、HCN),氧化反 应,金金金属炔化物的生生成。 6.掌握共轭二二烯烃的1,2-加成和1,4-加成(加⻧卤素、⻧卤化氢)、 双烯合成(Diels—Alder反应)。 四、芳香香烃
考试内容 芳香香烃的结构、命名和理理化性质 考试要求
八八、醛、酮、醌
考试内容 醛、酮、醌的分类、结构、命名和理理化性质 考试要求
1.掌握醛、酮、醌的结构、分类和命名。 2.了了解醛、酮、醌的物理理性质。 3.掌握醛、酮的亲核加成反应(与HCN、NaHS03、RMgX、 ROH/H+、氨的衍生生物、H2O的反应),a-氢的反应(a-⻧卤代、羟醛 缩合),醛的氧化和歧化反应(Cannizzaro反应),醛、酮的还原反应。
十十二二、糖类
考试内容 糖类的分类、结构、命名和理理化性质 考试要求
1.掌握核糖、2-脱氧核糖、葡萄糖、甘甘露露糖、半乳糖、果糖的 链状结构(Fischer投影式)、变旋现象和环状结构(Haworth式和构象 式)。 2.掌握核糖、2-脱氧核糖、葡萄糖、甘甘露露糖、半乳糖、果糖及 其糖苷的构型及命名。 3.掌握单糖的异构化、氧化、还原、成脎、成苷、醚化和酰基 化反应。 4.掌握⻨麦芽糖、纤维二二糖、乳糖、蔗糖的结构和组成,二二糖的 理理化性质(还原性和非非还原性)。识别二二糖的连接方方式。 5.了了解淀粉和纤维素的结构、组成及连接方方式,淀粉的鉴别。
考试内容 醇、酚、醚的分类、结构、命名和理理化性质
考试要求
1.掌握醇、酚、醚的分类、结构和命名。 2.了了解醇、酚、醚的物理理性质。 3.掌握醇与金金金属Na、Mg、Ca的反应,醇在低温下与浓强酸作 用用,醇的⻧卤代反应(与HX、PX3、PX5、氯化亚砜、Lucas试剂的反 应),醇的脱水水反应及碳正离子子重排(分子子内、分子子间脱水水),醇的酯化 反应,醇的氧化反应。 4.掌握酚的酸性及其影响因素,酚芳环上的亲电取代反应(硝化、 磺化、⻧卤代),酚的氧化反应,酚与FeCl3的显色色反应。 5.掌握醚在低温下与浓强酸作用用,醚键的断裂;了了解醚过氧化 物的生生成、检验和处理理。 6.环氧乙乙烷的开环反应(加水水、氨或胺、醇、⻧卤化氢、格氏氏试 剂)。

2023年315化学农考研大纲

2023年315化学农考研大纲

2023年315化学农考研大纲摘要:2023年315化学农考研大纲I.前言- 介绍2023年315化学农考研大纲的制定背景和目的II.考试性质与目标- 说明315化学农考试的性质,即农学门类联考- 阐述315化学农考试的目标,即测试考生的化学基础知识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III.考试内容与要求- 详细列出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生物化学四个方面的考试内容- 介绍各个部分所占分值比例IV.考试形式与题型- 说明考试形式为笔试,满分100分- 介绍题型及分值分布,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计算题、论述题等V.考试时间与地点- 说明考试时间为2023年3月15日- 指出考试地点由各招生单位安排VI.参考书目与资料- 推荐考生参考的教材和参考书正文:2023年315化学农考研大纲前言2023年315化学农考研大纲由全国农学门类联考办公室制定,旨在为农学门类相关专业研究生招生提供具有针对性的考试内容。

本大纲旨在指导考生全面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培养考生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考试性质与目标315化学农考试是农学门类联考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测试考生在化学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考试选拔出具有农学门类相关专业研究潜质的优秀本科生。

考试内容与要求1.无机及分析化学- 化学反应原理- 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 化学平衡- 电化学- 分析化学基本概念与方法2.有机化学- 有机化合物命名与结构- 有机反应类型及反应机理- 立体化学- 有机合成- 有机分析方法3.物理化学- 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 相图与相变- 电化学- 量子力学基础- 化学动力学4.生物化学- 生物大分子结构与功能- 代谢与生物能学- 信号传导与信息传递- 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考试形式与题型1.考试形式:笔试,满分100分。

2.题型及分值分布:- 选择题:30分- 填空题:30分- 判断题:10分- 计算题:20分- 论述题:10分考试时间与地点1.考试时间:2023年3月15日。

315化学与农化分析考纲

315化学与农化分析考纲

华中考研413 土壤农化分析考试大纲一、土壤农化分析基本知识及概念考试内容:实验室纯水的制备与检验,实验室试剂的标准、规格,常用器皿的性能选用和洗涤,滤纸的性能与选用。

考试要求:1.了解实验室纯水制备的方法;2.掌握制水的离子交换树脂的性质及制水原理;3.掌握纯水水质纯度的物理和化学检验方法;4.掌握实验室常用玻璃器皿的特性和使用注意事项;5.掌握实验室塑料器皿的特性和使用注意事项;6.了解定性定量滤纸的性能。

二、土壤化学分析考试内容:混合土样的采集和制备、土壤水分的测定。

有机质的测定;土壤中氮、磷、钾的分析,土壤中微量元素的分析,土壤阳离子交换性能的分析;土壤中碳酸盐的测定。

考试要求:1.了解混合土样的采集和制备的原则及具体采制方法。

2.掌握土壤水分的测定方法。

3.掌握土壤有机质的测定原理方法及注意事项。

4.掌握用凯氏法测定土壤全氮的原理、步骤及注意事项。

5.掌握碱解氮的测定方法。

6.了解钼兰比色法和钼黄比色法测定土壤有效磷两种方法各自的优缺点。

7.了解土壤全磷全钾测定的国家标准方法。

8.掌握用0.5mol.L-1NaHCO3法测定土壤速效磷的测定条件、原理、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9.理解用火焰光度法测K的原理及测定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0.了解土壤速效钾、缓效钾测定原理,掌握其测定方法。

11.了解土壤中微量元素Cu、Zn、Mu、Mo的测定原理和方法。

12.比较姜黄素比色法和甲亚胺比色法测定土壤有效硼时各自的优缺点。

13.了解用醋酸铵法测定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原理和注意事项。

14.掌握用酸度计测土壤PH的原理和步骤。

15.了解用1:1和5:1水土比对土壤水溶盐提取和方法。

16.掌握气量法测土壤CaCO3的原理、步骤及注意事项。

三.植物分析考试内容:植物样品的采集制备和水分的测定、植物灰分和植物中各营养元素的测定。

考试要求:1.了解植物、瓜果、籽粒样品的采集与制备方法。

2.掌握植物水分的测定方法。

3.理解植物粗灰分和干灰化的概念。

315化学考试大纲

315化学考试大纲

315化学考试大纲# 315化学考试大纲一、考试目的与要求本考试旨在评估学生对化学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考试要求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化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能够运用化学知识进行逻辑推理和实验设计。

二、考试内容与范围# 1. 化学基本概念- 物质的组成与结构- 化学键与分子间作用力- 化学计量学基础# 2. 化学反应原理- 化学反应的类型- 化学平衡与动态平衡- 化学反应速率与催化剂# 3. 化学热力学基础- 能量守恒与热力学第一定律- 热化学与反应热- 熵与自由能# 4. 化学动力学- 反应速率的表达式- 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反应机理的分析# 5. 化学平衡- 酸碱平衡- 沉淀溶解平衡- 氧化还原平衡# 6. 溶液化学- 溶液的分类与性质- 溶液的浓度表示方法- 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7. 电化学基础- 电化学电池的工作原理- 电化学系列- 电化学腐蚀与防护# 8. 有机化学-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命名- 有机反应类型与机理- 有机合成与应用# 9. 无机化学- 元素化学与周期律- 配位化学基础- 无机材料与应用# 10. 物理化学- 光谱学基础- 表面化学- 胶体化学# 11. 化学实验技能- 基本实验操作与安全知识- 常用化学仪器的使用- 化学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三、考试形式与题型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题型包括:- 选择题:测试学生对化学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 填空题:考察学生对化学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 简答题:评估学生对化学原理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 计算题:测试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进行计算和推理的能力。

- 实验设计题:考察学生设计化学实验和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

四、考试时间与评分标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00分。

评分标准如下:- 选择题:占总分的30%- 填空题:占总分的10%- 简答题:占总分的20%- 计算题:占总分的20%- 实验设计题:占总分的20%五、复习指导与建议- 系统复习化学基础知识,确保对每个概念都有清晰的理解。

315化学复习指南2025

315化学复习指南2025

315化学复习指南2025English Answers:Chapter 1: Stoichiometry.Define stoichiometry and explain its importance in chemical reactions.Calculate the mole ratio between reactants and products using balanced chemical equations.Determine the limiting reactant and calculate the theoretical yield of a reaction.Convert between mass, moles, and volume using stoichiometry.Solve problems involving percent yield and excess reactants.Chapter 2: Gases.Describe the properties of gases and the kinetic molecular theory.Apply the ideal gas law (PV = nRT) to solveproblems involving pressure, volume, temperature, and moles.Explain the concepts of partial pressure andDalton's law.Calculate the molar mass of a gas using its density or effusion rate.Understand the behavior of real gases anddeviations from the ideal gas law.Chapter 3: Solutions.Define solutions and their components.Express solution concentrations in units ofmolarity, molality, and percent composition.Calculate the mass, volume, and molarity ofsolutions using dilution and mixing formulas.Explain colligative properties, including vapor pressure lowering, boiling point elevation, and freezing point depression.Perform calculations involving titration and neutralization reactions.Chapter 4: Chemical Reactions.Classify chemical reactions and predict their products.Balance chemical equations using half-reactions or the oxidation number method.Determine the reaction type (e.g., redox, acid-base, precipitation) and identify the reactants and products.Predict the products of reactions involving ionic compounds, acids, and bases.Calculate the enthalpy change (ΔH) and entropy change (ΔS) of reactions using Hess's law and the third law of thermodynamics.Chapter 5: Equilibrium.Define chemical equilibrium and explain the concept of Le Chatelier's principle.Write equilibrium constant expressions andcalculate equilibrium constants from reaction data.Use equilibrium constants to predict the direction of reactions and the extent of reactions.Explain the effects of concentration, temperature, and pressure on equilibrium.Solve equilibrium problems involving gas reactions, acid-base reactions, and solubility equilibria.Chapter 6: Acids and Bases.Define acids and bases according to the Arrhenius, Brønsted-Lowry, and Lewis theories.Calculate pH and pOH using the pH scale and the autoionization of water.Perform acid-base titrations and calculate the equivalence point and molarity of solutions.Explain the buffer system and its role in maintaining pH.Solve problems involving acid-base reactions, including neutralization, hydrolysis, and salt formation.Chapter 7: Thermodynamics.Define entropy (S) and enthalpy (H) and explain the second law of thermodynamics.Calculate ΔS and ΔH for reactions using standard enthalpies of formation and standard entropies.Predict the spontaneity of reactions using ΔG =ΔH TΔS.Explain the concepts of chemical potential and electrochemical cells.Solve problems involving heat transfer, entropy changes, and electrochemical reactions.Chapter 8: Nuclear Chemistry.Describe the 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atomic nuclei.Explain radioactive decay and calculate half-lives and decay rates.Classify nuclear reactions, including alpha decay, beta decay, and nuclear fission.Discuss nuclear energy, radiation safety, and applications of radioactive isotopes.Solve problems involving nuclear reactions and radioactive decay.Chapter 9: Organic Chemistry.Name and draw structures of organic molecules, including hydrocarbons, alcohols, aldehydes, ketones, and carboxylic acids.Explain the principles of organic reactivity, including nucleophilic substitution and electrophilic addition.Classify organic reactions as addition, elimination, substitution, or rearrangement reactions.Describe the mechanisms and stereochemistry of organic reactions.Solve problems involving organic synthesis and reaction mechanisms.Chapter 10: Biochemistry.Describe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biological molecules, including carbohydrates, lipids, proteins, and nucleic acids.Explain the principles of metabolism, including glycolysis, the Krebs cycle, and 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Discuss the role of enzymes in biological reactions and their regulation.Describe the processes of DNA replication, transcription, and translation.Solve problems involving biochemical pathways and enzyme kinetics.中文回答:第一章,化学计量。

315化学农考试大纲

315化学农考试大纲

315化学农考试大纲一、考试目的与要求本考试旨在评估学生对化学农学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考试要求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化学农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并能将这些知识应用于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中。

二、考试内容与范围1. 化学基础知识-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化学键与分子结构- 化学反应与化学平衡- 酸碱平衡与pH值- 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2. 有机化学-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与命名- 有机反应类型与机理- 有机合成与天然有机化合物- 农药化学与环境化学3. 无机化学- 无机物的分类与性质- 金属与非金属元素的化学特性- 无机物在农业中的应用4. 物理化学- 热力学基础- 化学动力学- 胶体化学与表面化学- 光谱分析与电化学分析5. 土壤化学- 土壤组成与性质- 土壤肥力与土壤改良- 土壤污染与防治6. 植物营养与肥料- 植物必需营养元素- 肥料类型与施用技术- 植物营养诊断与平衡施肥7. 农药学- 农药分类与作用机理- 农药残留与食品安全- 农药使用技术与抗药性管理8. 环境化学- 大气、水体与土壤污染- 污染物的迁移与转化- 环境监测与污染治理技术三、考试形式与题型考试采用闭卷形式,题型包括:- 选择题:测试学生对基础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 填空题:考察学生对概念、原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 简答题:评估学生对知识点的综合运用能力。

- 计算题:检验学生运用化学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论述题/案例分析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考试时间与分值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总分为100分。

各题型分值分布如下:- 选择题:20分- 填空题:10分- 简答题:20分- 计算题:20分- 论述题/案例分析题:30分五、复习指导1. 系统复习化学农学的基础知识,注重理解而非死记硬背。

2. 通过做习题和模拟试题,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

3. 学习如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培养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315农学化学基础班讲义

315农学化学基础班讲义

农学化学第一部分学科总论1.试卷分析本试卷满分为 150 分,考试时间为 180 分钟。

无机及分析化学 50%(其中无机化学占 2/3,分析化学占 1/3)有机化学50% 总体难度不大,考查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

2.知识框架分析第二部分章节综述1、无机及分析化学(共十一章)分散体系(一章,稀溶液的依数性)物质结构部分(一章,核外电子排布、原子结构、元素周期性、化学键与化合物、杂化轨道、分子极性和分子间力)反应的发生(两章,分别为热力学和动力学。

△U、△H、△S、△G 相关概念及计算公式)化学平衡(四章,与分析化学的相关内容一起讲。

化学平衡及平衡移动)分析化学基础(一章,有效数字、误差理论)滴定部分(四章,滴定原理及计算公式)仪器分析部分(两章,电势分析法和分光光度法。

电极和电池、朗伯比尔定律、显色反应)2、有机化学(共十四章)有机物基础(一章,有机物及有机反应的共性的、基础的知识)有机物结构(一章)分类有机物的性质、反应、制备及相关应用(十二章)第三部分分章节详解无机及分析化学第一章分散体系(一)章节框架分散系 1.低分子或离子分散系(溶液):基本概念及公式:摩尔、物质的量浓度、质量摩尔浓度、摩尔分数、质量分数;依数性(稀溶液):蒸气压下降、沸点升高、凝固点下降、渗透压2.胶体分散系溶胶的性质溶胶的稳定性和凝结3.粗分散系(悬浊液、乳浊液)(二)基本理论、概念、方法1.溶液:分散质以小分子、离子和原子为质点均匀的分散在分散剂中所形成的分散系,成为溶液。

物质的量浓度:c = n/V = (m/M)/V质量摩尔浓度:b = n(B)/m(A) = m(B)/M(B)m(A)摩尔分数:x(B) = n(B)/n(总)质量分数:w = m(B)/m(溶液)2.溶液的依数性(重点,注意实际应用)与溶质粒子数目多少有关,与溶质本身的性质无关。

适用于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

溶液的蒸气压下降:在同一温度下,溶液的蒸气压总是低于纯溶剂的蒸气压。

315化学考纲

315化学考纲

一、有机化学考查目标该门学科在考查中要求考生比较系统地理解和掌握各类有机物和化学性质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能够灵活运用,分析、判断各种化学现象,利用化学反应原理解决相关具体实际问题。

二、有机化学考点解析大纲中明确有机化学考试内容主要包括有机化合物的命名、结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合成方法及其应用;有机化合物各种类型的异构现象;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与理化性质的关系,典型有机化学反应机制。

要求考生掌握有机化学的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具有独立分析解决有关化学问题的能力。

本学科知识体系分为十四个章节,对大纲中各章节内容考点的总结归纳为十项,解析如下:1、有机化学概论考试内容:有机化合物与有机化学、化学键与分子结构、有机化合物结构特点与反应特性。

考试考点解析及复习建议:强调基本概念的理解,准确理解概念。

2、饱和脂肪烃、不饱和脂肪烃、芳香烃考试内容:烷烃和环烷烃的结构、命名和理化性质;烯烃、二烯烃和炔烃的结构、命名和理化性质;芳香烃结构、命名和理化性质。

考试考点解析及复习建议:理解化学结构原理、学会科学命名方法,知识点的掌握多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对物理性质了解即可,深入分析各种烃类化学性质,并根据化学性质分析产生化学反应规律,并且要熟练掌握及应用。

3、旋光异构考试内容:旋光异构的基本概念、构型的表示及标记方法。

考试考点解析及复习建议:以旋光性、对映异构体等概念理解为基础,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会分析旋光性,能根据要求灵活书写不同结构的化学式。

4、卤代烃、胺考试内容:卤代烃的分类、结构、命名和理化性质;胺的结构、分类、命名和理化性质、重氮盐的制备及应用、尿素的性质。

考试考点解析及复习建议:对结构、分类和命名做基础性把握,学会分析结构,准确命名。

对物理性质只做了解,重点是化学性质特点及化学反应规律的把握,掌握典型的反应现象及反应特点。

同时根据亲核取代和亲电反应的机制,分析判断反应规律。

在较难的选择题、填空题中会出现,化学规律的考查多以分析和实验设计题中出现。

315化学农考研大纲2023

315化学农考研大纲2023

315化学农考研大纲2023一、有机化学1.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a. 化学键的形成和性质b. 功能团的命名和性质c. 碳骨架的构建和限制规则d. 键合理论和分子轨道理论的基础概念2. 重要有机化合物的合成和反应b. 醇、酚、醚的合成和反应机制3. 有机化学反应机制b. 反应速率和反应平衡的影响因素c. 核磁共振和红外光谱在反应机制研究中的应用d. 有机反应的反应类型和机理a.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规律b. 金属、非金属元素的性质和周期趋势c. 锭特效应和扩充价电子原理d.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原理b. 酸碱盐的合成和性质c. 重要气体的制备和性质d. 重要无机酸、碱和盐的性质和应用3. 无机材料和催化剂b. 催化剂的种类和性质c. 密封材料和陶瓷材料的合成和应用三、农业化学1. 农业肥料和植物营养需求a. 主要养分元素及其化学性质和功能b. 肥料的种类、选择和使用方法c. 植物营养相关的化学反应和循环2. 农药的合成和应用a. 农药的种类、结构和作用机制c. 农药使用中的规范和环境问题3. 农业化学工程a. 农业产品的采收、加工和储存过程中的化学控制方法b. 化学仪器和设备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四、环境化学1. 环境污染物的性质和来源a. 大气污染物的种类和成因d. 环境污染物的迁移和转化规律2. 环境分析和监测方法a. 常见环境污染物的分析方法和仪器b. 环境样品的预处理和分析流程c. 监测技术和监测网络的建立3. 环境保护和修复技术c. 环境保护政策和法律法规以上为315化学农考研大纲2023的主要内容,涵盖了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农业化学和环境化学的基础知识、实验技术和应用领域,旨在培养学生具备应对相关领域的科研、教学和实践工作的能力。

315分析化学大纲

315分析化学大纲

《分析化学》复习大纲绪论了解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结构分析,无机分析和有机分析,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常量分析、半微量分析和微量分析,例行分析和仲裁分析等第一章定量分析概论了解定量分析过程,定量分析结果的表示;掌握分析化学中的误差概念,包括真值、准确度和精密度、误差和偏差、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等;重点掌握准确度和精密度、误差和偏差、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有效数字及其运算规则等概念及相关计算;掌握滴定分析法的特点和主要方法、滴定分析法对化学反应的要求和滴定方式、标准溶液和基准物质、滴定分析计算等。

第二章酸碱滴定法活度、活度系数和平衡常数:掌握离子的活度和活度系数、中性分子的活度系数、活度常数、浓度常数及混合常数;酸碱平衡中有关组分浓度的计算:掌握酸的浓度和酸度、溶液中酸碱组分的分布、物料平衡、电荷平衡、质子条件、强酸强碱溶液、一元弱酸弱碱溶液、多元酸碱溶液、弱酸和强酸的混合溶液、弱酸混合溶液等概念和相关计算;缓冲溶液:缓冲溶液pH值的计算、缓冲容量、重要缓冲溶液体系;酸碱指示剂:酸碱指示剂的作用、常用指示剂、混合指示剂;酸碱滴定法的基本原理:掌握强酸滴定强碱或强碱滴定强酸、强碱滴定弱酸、强酸滴定弱碱、多元酸和混合酸的滴定、多元碱的滴定、酸碱滴定中CO2的影响、终点误差;酸碱滴定法的应用:熟练掌握混合碱的分析、极弱酸(碱)的滴定、铵盐中氮的测定、酸碱滴定法测定磷、硅、氟酸钾法的测定硅、有机化合物中氮的测定等,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第三章络合滴定法分析化学中的络合物:了解简单配位络合物、螯合物、乙二胺四乙酸、乙二胺四乙酸的螯合物等的结构及特点;络合物中溶液中的离解平衡:掌握络合物的稳定常数、溶液中各级络合物的分布、金属离子缓冲溶液、副反应系数、条件稳定常数等概念及相关计算;络合滴定法的基本原理:熟练掌握络合滴定曲线、终点误差、准确滴定判别式、络合滴定中酸度的控制、金属离子指示剂的作用原理、金属离子指示剂的选择、指示剂的封闭现象及其消除、常用指示剂的配制方法及用途;提高络合滴定选择性的途径:选择滴定的可能性、选择滴定中的酸度控制、利用掩蔽剂提高络合滴定的选择性、络合滴定中常用的掩蔽剂;络合滴定方式及其应用:熟练掌握直接滴定法、返滴定法、置换滴定法、间接滴定法并灵活运用解决实际问题。

《315化学(农)》基础班讲义

《315化学(农)》基础班讲义
有机物基础(一章,有机物及有机反应 的共性的、基础的知识)
有机物结构(一章)
分类有机物的性质、反应、制备及相关应用(十二章)
第一章 分散体系
(一) 章节框架
第三部分 分章节详解 无机及分析化学
中国农业大学 【天地农大 BBS】 整理发布,仅供学习交流使用。
分散系 1.低分子或离子分散系(溶液): 基本概念及公式:摩尔、物质的量浓度、质量摩尔浓 度、摩尔分数、质量分数; 依数性(稀溶液):蒸气压下降、沸点升高、凝固点下降、渗透压 2.胶体 分散系 溶胶的性质 溶胶的稳定性和凝结 3.粗分 散系(悬浊液、乳浊液)
下降越多。拉乌尔定律 溶液的沸点升高 溶液的凝固点下降 渗透压(应用) 3.溶胶(重点) 吸附作用(胶团带电的原因之一,另一个原因是解离作用)
溶胶的性质:光学性质(丁达尔象)
动力学性质(布朗运动)
电学性质(电泳、电渗) 胶团结构(扩散双电层结构):胶团 胶粒 胶核:电位粒子、反粒子、吸附层、扩散层
会书写书上给出例子的胶团的结构 溶胶的稳定性和凝结
(二)理论与概念(注重实例) 1.四个量子数:
主量子数 n:取值正整数;决定核外电子的能量和电子离核平均距离的参数。n 越大,电子离远, 能量越高。
角量子数 l:取值 0 到(n-1)的正整数;确定原子轨道或电子云的形状。对应电子亚层。 磁量子数 m:取值 0,±1,±2,„„,±l,共有 2l+1 个值;决定原子轨道在磁场中的分
依次增大; 电离能:同一原子的各级电离能:I1 < I2 < I3 < I4„„,一般用第一电离能来衡量。
同一 周期元素院 子的第一 电离能 从左到右总 的趋势是 逐渐增大, 某些元素 具有全充 满和半充 满的电子结构 ,稳定性高 ,第一电离能比左右都大 。同一主族 ,元素原子的第一电 离能从上至 下总的趋势减小。 电负 性:原子在 分子中吸引电 子能力的相 对大小。电 负性越小,金 属性越强, 非金属性越弱。同 周期从左到右,电负性增加,同主族至上而下,电负性依次减小。F 的电负性最大。 4.化合物与化学键 离子键:(形成离子化合物)正离子和负离子之间靠静电 吸引所形成的化学键。(没有方向性和饱

315化学考纲

315化学考纲

一、无机及分析化学考查目标该门学科在考查要求考生比较系统地理解和掌握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能够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

二、无机及分析化学考点解析大纲中明确的考试内容主要包括化学反应的一般原理、近代物质的结构理论、溶液化学平衡、电化学等的基础知识;分析误差和数据处理的基本概念,滴定分析、分光光度分析和电势分析等常用的分析方法。

要求考生掌握无机及分析化学的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具有独立分析和解决有关化学问题的能力。

本学科知识体系分为十一个章节,对大纲中各章节内容考点的总结归纳为七项,解析如下:1、溶液和胶体考试内容: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稀溶液的通性、胶体溶液。

考点解析及复习建议:该部分内容属于基础概念,要求掌握物质的量浓度等基本内容,考查多以概念性描述的选择题为主,要求准确理解和描述。

2、化学热力学基础考试内容:热力学基本概念、热化学及化学反应热的计算、化学反应方向的判断。

考试考点解析及复习建议:对热化学及化学反应热的计算,反应方向判断等是每年必考内容,也是重点,是化学平衡分析的基础。

该部分要求了解热力学能等名词概念,学会根据热力学定律分析化学反应过程中的热变化,及根据热变化分析化学反应方向等。

3、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考试内容:化学反应速率基本概念及速率方程式、反应速率理论、化学平衡及移动。

考试考点解析及复习建议:在名词概念理解的基础上,强调掌握计算、分析和判断。

分析计算题中要求正确书写化学反应速率方程式和化学平衡常数,判断浓度、温度等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侧重分析,在单选、填空、计算题中均会出现。

4、物质结构考试内容:核外电子运动状态、多电子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元素周期律及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离子键和共价键理论、杂化轨道理论、分子间力。

考试考点解析及复习建议:该部分内容概念性较强,较多,易混淆。

多以了解、理解为主,考查时以单选和填空为主,对此部分内容要求对名词概念的内容正确了解、理解物质组合结构规律,并根据规律学会分析判断杂化轨道、分子极性。

315化学(农)及414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大纲

315化学(农)及414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大纲

X2IKCWWN315化学:《有机化学》第三版高教出版社汪小兰《无机及分析化学》浙江大学编高等教育出版社414植物生理生化: 《植物《植物生理学》生理学》(第5版)潘瑞炽主编【强烈推荐的是这本,最权威】《生物化学》,黄卓烈《植物生理学》主编《植物生理学复习指南暨习题解析》李颖章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生物化学复习指南暨习题解析》刘国琴杨海莲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化学复习指南暨习题解析》赵士铎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9年农学门类联考大纲最新权威解析-2009年农学门类联考大纲最新权威解析2009年是农学第二次全国统考,针对刚发布的09年考研大纲,09年考研的学子如何针对其进行有效的复习呢?2009年农学联考大纲与2008年考试大纲相比有什么变化,这些变化体现了什么特点呢?这些变化又会给考生们带来什么信息呢?我们考生又应该如何去理解新的农学考纲呢?海文专业课农学教研团队在中国农业大学专家的带领下对09年农学考研大纲进行了解读,以期能解答考生们的疑惑和给考生带了一些前瞻性的建议。

一、2009年农学专业联考考试大纲的特点根据2009年农学门类联考考试大纲,不难发现,对专业课的考察模式越来越灵活了。

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实验内容继续作为重要必考内容:继08考纲后,新考纲再次加强了对实验的考查要求,和对学生实验动手能力的考察。

实验内容的考查是对农业门类学科研究生的一个最基本要求――很强的实验动手能力和创造性、独立性思维能力。

如:化学中增加了一些分析化学实验技能的考察(酸碱滴定、误差分析等),生理生化(植物、动物)中也增加了对于实验设计的考察。

在以后的考试大纲中,实验仍将会成为重要的考查内容。

这部分内容需要广大考生重视起来,因为试验动手能力一直是农学门类研究生必备的一项技能,它的重要性也因考研时考察比重的增加日趋显示出来。

复试中此内容也会占极高的比例。

(2)学科间的融合与渗透2009年农学考纲中另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化学(由基础化学和有机化学两部分组成)、生理生化(有生理学和生物化学两部分组成)各自包含的两部分的渗透和融合。

315化学09教育部3套模拟题、大纲解析

315化学09教育部3套模拟题、大纲解析

一、单项选择: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要使溶液的凝固点降低1℃,必须向100ml水中加入CaCl2物质的量是(水的Kf值是1.86K•kg•mol-1)A、0.018molB、0.027molC、0.054molD、0.54mol2、下列氧化剂中,其氧化能力与溶液pH大小无关的是A、K2Cr2O7B、PbO2C、I2D、H2O23、欲配制pH=7.0的缓冲溶液,应选用A、甲酸(pKa⊙=3.75)--甲酸钠B、HAc(pKa⊙=4.75)--NaAcC、NH3(pKa⊙=4.75)--NH4ClD、NaHPO4(pKa⊙=7.20)--NaH2PO44、升高温度后,某化学反应平衡常数增大,则此反应:A、ΔrHm⊙>0B、ΔrSm⊙<0C、ΔrHm⊙<0D、ΔrGm⊙>05、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增大,其原因是A、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B、改变科反应的摩尔吉布斯自由能变C、能量因子f增大D、增大了反应平衡常数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定压条件下,化学反应系统向环境放出或吸收的热量称为定压反应热B、石灰吸收空气中的CO2变硬是放热反应C、反应H2(g)+1/2O2(g)=H2O(l)的标准摩尔熵变ΔrSm⊙即为H2O(l)的标准摩尔熵Sm{H2O(l)}D、氯化钠从其过饱和水溶液中结晶出来的过程是熵增加过程7、向K2Cr2O7水溶液中,滴加Pb(NO3)2溶液,产生的沉淀是A、PbCr2O7-B、PbCrO4-C、PbO2-D、PbO28、稀溶液刚开始凝固时,析出的固体是A、纯溶液B、溶剂与溶质的混合物C、纯溶剂D、要根据具体情况分析9、用磷灰石制备饲料添加剂磷酸二氢钙时,可利用HF易于挥发的性质除去其中有害离子F-,为此反应体系的pH值应为{Ka⊙(HF)=7.24*10-4}A、<7.00B、<3.14C、>3.14D、2.14---4.1410、对于BF3和[BF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F3中,B是sp3不等性杂化,分子构型三角锥形B、[BF4]-中,B是sp3杂化,离子构型为平面四边形C、BF3是极性分子D、BF3为平面正三角形构型,[BF4]-是正四面体构型11、用少量AgNO3处理[FeCl(H2O)]Br溶液,将产生沉淀,沉淀的主要成分是A、AgBrB、AgClC、AgCl和AgBrD、Fe(OH)2-12、在[Pt(en)2]2+离子中,Pt的氧化数和配位数分别是A、+2、2B、+4、4C、+2、4D、+4、213、在MnS(s)和CuS(s)混合物中,加入0.3mol/L HCl水溶液后A、两者皆溶B、均不溶C、CuS(s)溶D、MnS(s)溶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ΔG<0的反应定能顺利进行B、各元素原子中,4S电子能量小于3d电子能量C、量子力学中,可用四个量子数描述核外电子运动状态D、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程度决定于二电对E值之差的大小15、我国北方进入冬季后,随气温逐渐降低,土壤溶液A、浓度不变,凝固点逐渐下降B、浓度逐渐增大,凝固点逐渐下降C、浓度和凝固点均不变D、浓度减小,凝固点下降16、下列基团中,若连在苯环上,对苯环产生+C效应大于—I效应的是A、羧基B、醛基C、硝基D、氨基17、谷氨酸是α-氨基戊二酸,预测其等电点应为A、3.22B、7.00C、9.24D、10.7618、下列化合物难溶于乙醚的是A、Cl-CH2COOHB、HO-CH2COOHC、H2N-CH2COOHD、CH3CO-NH219、分子组成为C6H12的烯烃,经臭氧化反应和还原水解后,只得到一个化合物,这个烯烃可能是A、3-己烯B、2,3-二甲基-2-丁烯C、环己烯D、A或B20、苯胺、乙酰苯胺、N-甲基苯胺三个化合物中碱性最强的是A、苯胺B、乙酰苯胺C、N-甲基苯胺21、苯乙酮分子中的羰基与苯环有——,对苯环上的取代反应有A、p-п共轭、致活作用B、p-п共轭、致钝作用C、п-п共轭,致活作用D、п-п共轭、致钝作用22、下列各组试剂中,适用于制备甲基叔丁基醚的是A、氯甲烷与叔丁醇钠B、叔丁醇与浓硫酸C、叔丁醇、甲醇与浓硫酸D、2-甲基-2-氯丙烷与甲醇钠23、下列各组的两个化合物都能与氢氰酸反应的是A、苯甲醛与苯乙酮B、戊醛与3-戊酮C、戊醛与环戊酮D、2-戊酮与3-戊酮24、下列化合物不能与水混溶的为A、乙醚B、乙醇C、乙酸D、乙腈25、下列碳正离子的稳定顺序为A、a>b>c>dB、a>d>b>cC、c>a>b>dD、b>a>c>da 对甲氧基苯甲基正离子b 苯甲基正离子c 对硝基苯甲基正离子d 对甲基苯甲基正离子26、下列化合物酸性从强到弱的是A、a>b>c>dB、a>d>b>cC、c>a>b>dD、b>a>c>da 乙酸 b氯乙酸 c丙酸 d丁酸27、下列化合物与水反应的活性顺序为A、a>b>c>dB、a>d>b>cC、c>a>b>dD、b>a>c>da 乙酐b 乙酰氯c 乙酰胺d 乙酸乙酯28、下列碳负离子的稳定顺序是A、a>b>c>dB、a>d>b>cC、c> b>d >aD、b>a>c>da 对甲氧基苯甲基负离子b 苯甲基负离子c 对硝基苯甲基负离子d 对甲基苯甲基负离子29、下列化合物按SN2历程反应的活性顺序是A、a>b>c>dB、a>d>b>cC、c>a>b>dD、b>a>c>da 溴甲烷b 溴乙烷c 2-溴丙烷d 2-溴-2-甲基丙烷30、下列化合物碱性从强到弱的顺序是A、a>b>c>dB、a>d>b>cC、c> b>d >aD、a>c >b>da 4-甲基吡啶b 甘氨酸c 吡啶d 苯甲氨酸二、填空题:35空,每空1分,共35分1、配合物K3[Fe(CN)5(CO)]中心离子所采取的杂化轨道方式为___,配离子的空间构型为___,属___磁性物质。

315考研化学参考书目

315考研化学参考书目

315考研化学参考书目315考研化学参考书目:1、《考研化学(复习指南)》第6版,作者:何仁娟。

本书是国内新颖的大一考研化学复习指南,内容涵盖了考研化学各大板块,让考生在学习中容易理解考研化学的内容,从而更好地掌握化学知识。

2、《考研化学基础教程》,作者:庄朝辉。

本书介绍了考研化学的基础知识,系统介绍了考研化学的原子结构、物质运动定律、复分子结构、离子双重结构、化学平衡等考研化学基础知识,为考生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考研入门途径。

3、《考研化学(高级教程)》,作者:王波。

本书介绍了考研化学的高级知识,在对考研化学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讲解了考研化学的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分子结构、配位化学、绿色化学、生物化学、无机反应机理等知识,帮助考生准确熟悉考研化学的高级知识,为考生准备好考研考试。

4、《考研化学核心思想讲义》,作者:于艳娜。

本书深入分析了考研化学的核心思想,以深度剖析的方式,全面总结了考研化学的核心概念,让考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考研化学,从而更好地掌握考研化学。

5、《考研化学论文技巧讲义》,作者:刘云琦。

本书总结了考研化学论文写作的技巧,提供了一套完整的论文写作技巧,从构思、结构、正文、结论等全方位分析考研化学论文写作,帮助考生轻松撰写优秀的考研化学论文。

6、《考研化学题库》,作者:郭坤浩。

本书收集了多种考研化学题库,包括理论题、实验题、示意图等各类考研化学题目,帮助考生巩固考研化学知识,做好考研试题。

7、《考研化学格局领悟》,作者:汪晓芳。

本书深入分析了考研化学的核心思想,以形成性思考的方式,全面概括了考研化学的相关知识点,让考生更好地熟悉考研化学的知识,从而更好地掌握考研化学的核心思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有机化学考查目标该门学科在考查中要求考生比较系统地理解和掌握各类有机物和化学性质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能够灵活运用,分析、判断各种化学现象,利用化学反应原理解决相关具体实际问题。

二、有机化学考点解析大纲中明确有机化学考试内容主要包括有机化合物的命名、结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合成方法及其应用;有机化合物各种类型的异构现象;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与理化性质的关系,典型有机化学反应机制。

要求考生掌握有机化学的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具有独立分析解决有关化学问题的能力。

本学科知识体系分为十四个章节,对大纲中各章节内容考点的总结归纳为十项,解析如下:1、有机化学概论考试内容:有机化合物与有机化学、化学键与分子结构、有机化合物结构特点与反应特性。

考试考点解析及复习建议:强调基本概念的理解,准确理解概念。

2、饱和脂肪烃、不饱和脂肪烃、芳香烃考试内容:烷烃和环烷烃的结构、命名和理化性质;烯烃、二烯烃和炔烃的结构、命名和理化性质;芳香烃结构、命名和理化性质。

考试考点解析及复习建议:理解化学结构原理、学会科学命名方法,知识点的掌握多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对物理性质了解即可,深入分析各种烃类化学性质,并根据化学性质分析产生化学反应规律,并且要熟练掌握及应用。

3、旋光异构考试内容:旋光异构的基本概念、构型的表示及标记方法。

考试考点解析及复习建议:以旋光性、对映异构体等概念理解为基础,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会分析旋光性,能根据要求灵活书写不同结构的化学式。

4、卤代烃、胺考试内容:卤代烃的分类、结构、命名和理化性质;胺的结构、分类、命名和理化性质、重氮盐的制备及应用、尿素的性质。

考试考点解析及复习建议:对结构、分类和命名做基础性把握,学会分析结构,准确命名。

对物理性质只做了解,重点是化学性质特点及化学反应规律的把握,掌握典型的反应现象及反应特点。

同时根据亲核取代和亲电反应的机制,分析判断反应规律。

在较难的选择题、填空题中会出现,化学规律的考查多以分析和实验设计题中出现。

5、醇酚醚、醛酮醌考试内容:物质的分类、结构、命名和理化性质。

考试考点解析及复习建议:对物质结构、分类和命名的规律特点要做基础性把握,物理结构只做了解,重难点是化学性质的分析,重要的化学反应过程,是填空题和合成题常考知识点,一些特征反应还有鉴定性反应会在选择题、填空题中出现。

6、羧酸及衍生物、取代酸考试内容:物质的分类、结构、命名和理化性质。

考试考点解析及复习建议:对化学结构、分类规律及命名的考查是基础,能准确命名,物理结构只做了解,对该类物质的典型化学性质和特征反应要求掌握,是合成题等大题中的常考知识点和主要得分点。

7、杂环化合物考试内容:杂环化合物的分类、结构、命名和理化性质。

考试考点解析及复习建议:各类杂环化合物的命名是此部分的常考知识点,判断酸碱性、亲电反应等要求在掌握结构的基础上学会分析判断方法。

8、糖类考试内容:糖类的分类、结构、命名和理化性质。

考试考点解析及复习建议:对糖类不同结构的书写、描述及命名,特征反应和鉴定性反应是选择题、填空题的考查内容。

9、氨基酸、肽考试内容:氨基酸的分类、结构、命名和理化性质,二肽和三肽的命名。

考试考点解析及复习建议:该部分整体要求较低,对分类、结构、命名只做了解,对两性性质和化学性质要求掌握。

10、脂类考试内容:油脂、蜡、磷脂的组成和结构、油脂和高级脂肪酸的命名、油脂的理化性质。

考试考点解析及复习建议:对组成、结构、命名及基本概念要求掌握,学会皂化反应和皂化值计算。

对以上各章节考点进行进一步分析,提炼出其中的重点,总结概况如下:有机化学是一门系统性较强的学科,各参考书中对知识点的阐述也较规律。

其中,基础是各类有机物的分类、结构、命名、物理性质,重点是有机物的化学性质、相应的特定化学反应过程,以及由此延伸的特征性、鉴定性反应,都是常考的知识点和重难点。

结合以上各章节知识点详细解析及重难点归纳,根据化学结构由简单到复杂可以将知识点分类为烃类、烃的衍生物、天然有机化合物三大框架。

框架1:烃类包括饱和脂肪烃(烷烃和环烷烃)、不饱和脂肪烃(烯烃、炔烃和二烯烃)、芳香烃、旋光异构四章内容。

要求掌握杂化轨道理论解释碳碳单键、碳碳双键、碳碳叁键的形成;掌握烃类化合物的命名、结构特征与表达、物理性质变化规律、化学性质;能认识有机化合物的异构现象(碳链异构、官能团位置异构、顺反异构、构象异构、旋光异构);能理解烷烃的自由基取代反应历程、烯烃的亲电加成反应历程、芳烃的亲电取代反应机理;能准确理解诱导效应和共轭效应的定义、特点,并会应用;能用休克尔规则判断非苯芳烃是否具有芳香性。

框架2:烃的衍生物包括卤代烃、醇酚醚、醛酮醌、羧酸及其衍生物和取代酸、含氮和含磷有机化合物五章。

要求掌握以上各类有机化合物的命名、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并对其典型反应的反应历程能够理解,掌握得出的一些结论。

会用电子效应分析分子结构与化学性质的关系。

框架3:天然有机化合物包括杂环化合物和生物碱、油脂和类脂化合物、碳水化和物、蛋白质和核酸四章。

要求掌握主要生物有机化合物如脂、糖、氨基酸多肽和蛋白质的结构、性质特点及其生物功能,学会命名方式和典型化学性质及鉴定,并且对生物转化建立起基本认识。

一、无机及分析化学考查目标该门学科在考查要求考生比较系统地理解和掌握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能够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

二、无机及分析化学考点解析大纲中明确的考试内容主要包括化学反应的一般原理、近代物质的结构理论、溶液化学平衡、电化学等的基础知识;分析误差和数据处理的基本概念,滴定分析、分光光度分析和电势分析等常用的分析方法。

要求考生掌握无机及分析化学的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具有独立分析和解决有关化学问题的能力。

本学科知识体系分为十一个章节,对大纲中各章节内容考点的总结归纳为七项,解析如下:1、溶液和胶体考试内容: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稀溶液的通性、胶体溶液。

考点解析及复习建议:该部分内容属于基础概念,要求掌握物质的量浓度等基本内容,考查多以概念性描述的选择题为主,要求准确理解和描述。

2、化学热力学基础考试内容:热力学基本概念、热化学及化学反应热的计算、化学反应方向的判断。

考试考点解析及复习建议:对热化学及化学反应热的计算,反应方向判断等是每年必考内容,也是重点,是化学平衡分析的基础。

该部分要求了解热力学能等名词概念,学会根据热力学定律分析化学反应过程中的热变化,及根据热变化分析化学反应方向等。

3、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考试内容:化学反应速率基本概念及速率方程式、反应速率理论、化学平衡及移动。

考试考点解析及复习建议:在名词概念理解的基础上,强调掌握计算、分析和判断。

分析计算题中要求正确书写化学反应速率方程式和化学平衡常数,判断浓度、温度等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侧重分析,在单选、填空、计算题中均会出现。

4、物质结构考试内容:核外电子运动状态、多电子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元素周期律及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离子键和共价键理论、杂化轨道理论、分子间力。

考试考点解析及复习建议:该部分内容概念性较强,较多,易混淆。

多以了解、理解为主,考查时以单选和填空为主,对此部分内容要求对名词概念的内容正确了解、理解物质组合结构规律,并根据规律学会分析判断杂化轨道、分子极性。

5、分析化学概论考试内容:定量分析中的误差、有效数字及运算规则、滴定分析法概述考试考点解析及复习建议:该部分是对实验原理及结果分析方法的考查,属于应用知识部分,要求较高,不仅有概念原理的理解,更有在此基础上的计算应用,多以计算等大题形式考查,考生应重点分析练习。

6、四大平衡和滴定法(酸碱平衡和酸碱滴定法、沉淀溶解平衡和沉淀滴定法、氧化还原反应和氧化还原滴定法)考试内容:酸碱质子理论、酸碱平衡、缓冲溶液、酸碱滴定法;沉淀溶解平衡、溶度积原理、沉淀滴定法;氧化还原反应、电极电势及其应用、元素电势图及其应用、氧化还原滴定法;配合物基本概念、配合物化学键理论、配位平衡、配位滴定法。

考试考点解析及复习建议:该部分是该学科的重中之重、难中之难,不仅知识点多、考试分数比重大、考试形式多样,而且考查深度有潜有深,有对基础概念的了解,名词概念的考查,同时还有基本原理的应用及实验技能的考查。

针对此,首先要准确理解名词概念及基本原理,掌握反应原理,学会根据不同的平衡原理分析反应变化过程,同时还要根据原理设计分析实验。

在准确理解的基础上,灵活应用,重在分析。

7、分光光度法和电势分析法考试内容:分光光度法概述、吸收定律、显色反应、分光光度计及测定方法;电势分析法基本原理、离子选择性电极。

考试考点解析及复习建议:该部分属于分析方法的学习应用,以了解、理解为主,在了解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学会分析化学变化,掌握实验分析测定方法。

对以上各章节考点进行进一步分析,提炼出其中的重点,总结概况如下:无机及分析化学的各部分考点相互联系,前后形成统一的知识整体。

其中,基础是热化学、物质结构概念,重点为四大平衡原理(酸碱平衡、沉淀溶解平衡、氧化还原平衡和配位离解平衡),溶液分析可以作为贯穿知识点掌握和应用的连接主线,结合滴定分析、分光光度法、电势分析法等基础实验分析方法。

结合以上各章节知识点详细解析及重难点归纳,对该学科在考试内容及考试要求总结归纳为三个大框架:以对基础概念、公式、原理、理论的理解掌握为基础;理解性重点领悟化学平衡思想及其应用,同时掌握对热力学化学反应方向的判断、物质的结构特点、空间构型、化学反应速率、电极反应及其应用、分析化学三大平衡等基本知识点;使用物质、能量平衡的思想对分析化学原理进行应用和计算。

框架1:基本名词概念、基本反应原理、基础理论1、热化学及化学反应速率无机化学部分的基本名词较多,热化学、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反应平衡常数等基本概念及其计算公式是基础,在此基础上的反应平衡变化是重要的考查内容。

2、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核外电子运动的波粒二象性;用四个量子数对核外电子运动状态进行完整描述;多电子原子的能级以及能级交错的概念(造成能级交错现象的原因不作要求);多电子原子的核外电子的排布的三个规则。

3、化学键与分子结构价键理论,杂化轨道理论。

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以及理论的要点;分子几何构型的判断。

共价键的极性和分子极性的联系与区别;分子间力和氢键的概念以及三种分子间力的类型。

离子的极化概念以及对化合物性质的影响。

框架2:化学平衡思想的应用1、酸碱反应酸碱质子理论,酸碱平衡中有关浓度的计算。

分布系数、分布曲线的概念以及有关的计算。

物料平衡、电荷平衡、质子条件的概念以及各种体系PBE的正确写法。

两性物质的概念及其pH值的计算方法。

缓冲溶液、缓冲容量、缓冲范围的概念及其缓冲溶液pH值的计算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