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指导课——人物语言描写

作文教学指导课——人物语言描写
作文教学指导课——人物语言描写

小学教师统一备课用纸

中考作文指导—人物的语言描写

中考作文指导—人物的语言描写语言描写:就是把人物的话用文字记录下来。描写语言,不但要写清人物都说了什么,还要写出人物是怎么说的。 (1)在描写人物语言时,既注意写清人物都说了什么,又重视具体写出人物是怎么说的——说话时的声音、语调、神态、动作等。这对刻画人物,更好地表现人物特点,是极为有用的。如:例段中,“他在我身边坐下,用手抚摸着我的头,亲切地说”,这是小作者在描写继父说话时的动作、神态。这些语句,与说的内容互相映衬,真切而生动地表达出继父对“我”的关怀、爱怜。 (2)描写语言,要真实、准确,符合人物的身份和特点。由于人物的年龄、性别、性格、经历、职业、文化程度、思想觉悟等不同,所以语言的风格、特点也一定是不相同的,这就如同每个人的长相一样。语言描写,目的就是要揭示人物性格,塑造活生生的人物形象。所以,描写语言,就一定要真实、准确,符合这个人物的身份和特点。这是把人物语言写具体的重要前提。例段中的小作者,就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她所描写的继父的语言,合情入理与当时的情景很贴切;真诚坦直,朴实无华,非常符合劳动人民的身份;善解人意,饱含爱抚之情,充分体现出劳动人民为人的特点。同学们在描写人物语言时,最爱犯的毛病就是“众口同腔”,或不看写作对象,想当然,用描写小弟弟的语言来描写老爷爷,用描写老奶的语言来描写小姑娘,用描写知识分子的语言来描写劳动人民,等等。其实,这并不是你描写的人物在说话,而是让他们说你设计的话。这是错误的。(3)写活说话人的几个方法:那怎样让语言描写活起来呢?“说”字前面

的如何修饰?可加进语气、语调、动作、表情、神态、独特用词、习惯用 语。这样,人物的语言就鲜活多了。 1 、对话+动作:例子:老师走上讲台,放下课本,喊道:“上课!” 2 、对话+表情:例子:“我错了。”小明低着头,满脸通红。 3 、对话+心理:例子:我吓了一跳,心想,完了,不由长叹:“好惨啊!” 4 、对话+语气:例子:“大小姐,你怎么啦?嘴巴翘得那么高?” 妈妈嘻嘻笑道。 5 、对话+语调:例子:“我绝对不会放过你的!”老狼恶狠狠地咆 哮。 6 、对话+音质:例子:“阿姨,那边的花好好看喔!”一个清脆的童音 在我耳边响起。 (三)写好说话内容的几个简单技巧特别提醒:下面这些词语在整 篇作文中要用得适当,不要用得太多让人觉得太花哨,关键时候用一两个 就够了。 1、运用语气词、象声词、感叹词 用在句首的词有:喂、哎、咦、、嗯、哼、唉、呸、哇、哎呀、哇噻等等用在句尾的词有:啊、呀、呢、吗、哈哈、呵呵、呜呜、嘿嘿、啦等等 例子:“喂,你到哪里去?” “哦——,我去领奖,中大奖啦! 2 、运用一些方言、土语或特定语言 例子:方言——“唔该,去天河城点走哇?”一个老大爷问街上的保

小学生作文语言描写

小学生作文语言描写 语言描写的作用就是使文章更具体生动。一般说来,记叙文无论是写事或者写人,文中的人物基本上都有对话,把这些话写进文章,就是语言描写。当然,语言描写也必须配合其他描写,文章才能变得更加生动。但是,很多同学把人物的对话变成叙述的句子写进作文里了,没有描写,很可惜。 比如,有一天,你被评为优秀少先队员了。作文里就可能这样写: 今天,我被评为优秀少先队员了,回到家,我把这件事告诉了妈妈,妈妈也很高兴,她鼓励我继续努力。我也表示以后一定表现得更好,妈妈更高兴了。 如果把叙述的内容改成语言描写,以上这些内容就会是这样的: 今天,我被评为优秀少先队员了,看着胸前鲜艳的红领巾,心里无比兴奋和自豪。刚进家门,我就大声喊道:“妈妈,告诉您一个好消息,我被同学们评为优秀少先队员了!”妈妈从厨房里走出来,眼睛都放光了,惊喜地说:“是吗?我的好儿子,真是好样的!你们班评了多少名啊?”“评出了10名。其实,我觉得他们都比我做得好呢!”“哈哈!我儿子还挺谦虚的。”我严肃地说:“妈妈,真的不是我谦虚,够优秀队员的同学还有很多,就是名额有限。”妈妈也语重心长地说:“你能这样看,妈妈很高兴,就是要多看别人的优点,不断向别人学习,才能进步得更快。”“妈妈,您放心吧!我会继续努力的。”妈妈竟然忘情地拥抱了我,我心里充满了幸福和温暖。 你看,同是这件事,把叙述改成语言描写,具体写出和妈妈说了什么话,“我”与妈妈的人物形象和思想境界一下子就清晰了。在读者的心目中,这位少先队员和他的妈妈就更可爱了。 妈妈出差之后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实验小学四(E)班钟嵩然 “世上只有妈妈好,没妈的孩子像根草。”我对这句话深有感触。 一天,我正在做作业,妈妈突然走进了我的房间,对我说:“点点,从下个星期一开始,一直到下周日,都由爸爸接送你。”“好耶!”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我正盼着要老爸来接送我呢!”“你知道为啥不?”妈妈反问道。“为啥?”我问。“我要出差了。”妈妈说。“啊,你不出差不行吗?陪陪我嘛!”“不行啊,我总不能每次都让同事帮忙出差吧,你就好好和你爸待着吧。”天哪!没了老妈,谁给我梳辫子啊! 第二天是周日,我披头散发地过了一天。 周一,要去学校了,总不能再披着头发吧,这时候只有爸爸帮我扎辫子了。虽然爸爸很用心地帮我梳头发,可还是有很多头发没梳进去,扎出来的马尾辫低低地垂着,活脱脱一个“太婆辫”!要知道,平日里妈妈总是把我的辫子扎得高高的,系上发带,一个俏皮的马尾辫在我脑袋后甩来甩去。我生气地大喊:“你扎的辫子太丑了!”爸爸却扮可爱状,说:“谁叫我是男生咧。”我一看他这表情,心想:哎,看在你以前没梳过头发的份上,这次就饶了你吧。“好啦好啦,我上学去啦。”我说。 好不容易熬到了周六,我对爸爸说:“爸爸,我想洗个头呀。”“哎呀,等你妈回来再洗吧,她明天就回啦。”他说。 第二天,妈妈敲门,我去开门,我见到她的第一句话,就是:“妈,我好臭!” 点评:妈妈出差之后,小作者的生活变得一团糟,爸爸不仅不会梳头发,还不帮自己洗头。幽默的语言,令人忍俊不禁。

关于人物的语言描写写作教案

人物的语言描写 写作要点 语言描写也称为对话描写。它不同于作者的叙述语言,也不同于文学作品中人物的内心独白。它是通过人物个性化的对话,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人物语言的描写。描写人物语言可以表现人物思想,品格,性格,和作风,更重要的是可以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人物的语言必须个性化,即具有人物的个性特征,符号人物独特的身份、地位、年龄、职业、心里状态、文化教养。 写作技巧 1.要精选、提炼富有个性化的语言,恰当表现人物的身份、年龄、思想、品质、作风和性格特征。 2.在对话描写中,要注意交代清楚人物之间的关系和话是谁说的。为了文章的需要,对话描写要推动情节的发展,要突出表现文章的中心思想。 3.记叙文中的语言描写,尤其是对话,不能虚构和拔高,要有真情实感。写作要求 1.作者必须十分熟悉所写的人物,深刻地了解和准确地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 2.作者要善于运用对比的方法,在一篇文章或作品中,以各个人物的不同语言,显示其不同的性格。 3.要注意通过人物的习惯用语、口头禅来表现人物性格。 描写形式 语言描写是指对人物说话时的内容、语气、声调等进行描写。写人的文章要想把人物写活,是离不开语言描写的。人物的语言描写一般有五种:

一.提示语在前面 如:妈妈轻轻地摸了摸我的额头,心疼地说:“瞧你,这两天人都瘦了。以后可得注意保暖,不能再感冒了!” 二、提示语在后面 如:“瞧你,这两天人都瘦了。以后可得注意保暖,不能再感冒了!”妈妈轻轻地摸了摸我的额头,心疼地说。 三、提示语在中间 如:“瞧你,这两天人都瘦了。”妈妈轻轻地摸了摸我的额头,心疼地说:“以后可得注意保暖,不能再感冒了!” 四、提示语在两边 如:妈妈轻轻地摸了摸我的额头,“瞧你,这两天人都瘦了。以后可得注意保暖,不能再感冒了!”她心疼地说。 五、没有提示语,直接引用人物说话的内容,这种形式必须在一定的环境里 使用。如:“瞧你,这两天人都瘦了。以后可得注意保暖,不能再感冒了!” 我们在作文时,不要只用一种描述形式,可以几种描述形式交替使用。 这样在表达形式上才不会显得单调。 语段剖析 片段一 一位佩戴红领巾的少年给老奶奶让座。老奶奶激动地对旁边的乘客说:“现在的形势真是一片大好,学习雷锋巍然成风,社会上好人好事层出不穷。 你看,这位红领巾就是一个活雷锋……” 析评:

《言为心声——人物语言描写指导》课堂实录

《言为心声——人物语言描写指导》课堂实录 一、导入 师:这节课我们来上一节以语言描写为主的作文指导课,大家先齐声来把课题朗读一下,下面我的名字就不要读了。 生齐读:言为心声——人物语言描写指导。 师:黑板上老师写了“语言描写”四个字,下面还着重写了哪两个字?生齐声回答:心声。 师:当然啦,我们的语言是表达了人物内心的思想感情。 二、展示例句,出示问题探讨。 师:我们先来感受一下投影上的文字(投影展示:A. 双喜问阿发偷谁家的豆,阿发说偷他家的。B. “阿阿,阿发,这边是你家的,这边是老六一家的,我们偷哪一边的呢?”双喜说。阿发说:“且慢,让我来看看吧……偷我家的豆吧,我家的大得多呢!”),A、B两段文字,老师读“1、此片段的B组句子主要采用哪种描写方法?2、比较一下,B组句子运用这种描写方法后对表现人物性格或揭示文章中心有何好处?” (生默看A、B两段文字) 师:同学们看完了以上两段文字吗? 生:看完了。 师:同学们说一下,B组中用了哪种人物描写方法? 生齐答:语言描写。

师:语言描写,那我们来看一下B组的文字,要不大家齐声朗读一下。生齐读:阿阿,阿发,这边是你家的,这边是老六一家的,我们偷哪一边的呢?”双喜说。阿发说:“且慢,让我来看看吧……偷我家的豆吧,我家的大得多呢! 师:我们齐读了B组的文字,首先我们可以判断双喜说话有点什么?生1:有点口吃。 生2:有点结巴。 师:对,有点结巴。那么我们再来看阿发有什么样的性格? 生1:大方。 师:除了大方还有什么?说错了没关系。 生2:为别人着想。 师:为别人着想……还有点…… 生3:大公无私。 师:对,大公无私。下面我们再来看两段文字(投影展示:A.老大臣认为这布料很美,他很满意。B.“哎呀,美极了!真是美妙极了!”老大臣一边说一边从他的眼镜里仔细地看,“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是的,我将要呈报皇上,我对这布料非常满意。”)。问题是一样的。 (生默看投影中的文字) 师:大家把B组齐声朗读一下。(生齐读) 师:人物:老大臣,我们可以看出这个老大臣是个什么样的人? 生1:虚伪。

人物语言描写教案

第一课:人物语言描写训练 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能有意识地运用语言描写把人物和事件写得生动形象; 2、初步让学生了解和学会运用语言描写的方法技巧。 教学重点:通过赏析和修改等方法了解如何进行语言描写。 教学难点:通过看图写作初步掌握人物的语言描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初中阶段,咱们的写作任务主要是写好规范的记叙文。一篇好的记叙文往往要具备这样几个方面的特点:真——要写出真情实感;细——要有具体可感的描写;活——要能巧妙地运用选材、表达、布局谋篇、立意等多方面的写法技巧,写出新意。有人说,练好记叙文的真功夫还得在“细”字上多斟酌,那么,这节课,咱们就来探究一下“如何写好作文中的说”。 二、品一品,明作用: (一)、比较下面三组句子中的A句和B句的表达效果,归纳语言描写概念及其作用: 1、A. 双喜问阿发偷谁家的,阿发说偷他家的。 B. “阿阿,阿发,这边是你家的,这边是老六一家的,我们偷哪一边的呢?”双喜说。“且慢,让我来看看吧。……偷我们的吧,我们的大得多呢!”——《社戏》 2、A.哈尔威船长不准男人走在女人前面。 B.哈尔威船长说:“哪个男人胆敢走在女人前面,你就开枪打死他。”——《船长》 3、A.老大臣认为这布料很美,他很满意。 B.“哎呀,美极了!真是美妙极了!”老大臣一边说一边从他的眼镜里仔细地看,“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是的,我将要呈报皇上,我对这布料非常满意。”——《皇帝的新装》归纳—— 语言描写:就是对人物的独白、对话及其说话时的神态、动作、语气等的描写,其主要作用是刻画人物性格。 语言描写妙处:语言描写的主要作用是刻画人物性格,运用恰当的语言描写能使文章逼真、传神、生动、形象,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更好地表现人物性格,揭示文章中心。 (二)简单介绍按照参与话语活动的人数,语言描写的三种类型: 1、“唉,这鬼天气!又闷又热,蚊子也来捣乱,一夜没睡,真倒霉!”王老五不停地边拍着蒲扇边咒骂着。(独白) 2、“你去哪儿?”“图书馆。” “借书吗?”“不,还书。”(对话) 3、马克说:“我们去上海吧。”玛丽说:“上海没什么传统的东西,还是去西安吧。”罗兰一听又不同意了,急忙说:“我喜欢自然风景,听说中国的西部自然风光很好,我们去那里旅行吧。”爱德华听了他们的话,很为难地说:“你们每个人的想法都不同,我们到底去哪里好呢?”(多人议谈) 三、想一想,知方法——以具体示例,通过比较、分析、修改法让 学生了解归纳作文中进行语言描写的方法 (一)方法一、根据语境灵活运用表示“说”的词,如:叫、喊、问、数、应、道等等 A、“来呀!”我最好的朋友杰利对我叫喊,“别做胆小鬼。”

中考作文指导—人物的语言描写

中考作文指导—人物的语言描写 语言描写:就是把人物的话用文字记录下来。 描写语言,不但要写清人物都说了什么,还要写出人物是怎么说的。 (1)在描写人物语言时,既注意写清人物都说了什么,又重视具体写出人物是怎么说的——说话时的声音、语调、神态、动作等。这对刻画人物,更好地表现人物特点,是极为有用的。如:例段中,“他在我身边坐下,用手抚摸着我的头,亲切地说”,这是小作者在描写继父说话时的动作、神态。这些语句,与说的内容互相映衬,真切而生动地表达出继父对“我”的关怀、爱怜。 (2)描写语言,要真实、准确,符合人物的身份和特点。 由于人物的年龄、性别、性格、经历、职业、文化程度、思想觉悟等不同,所以语言的风格、特点也一定是不相同的,这就如同每个人的长相一样。语言描写,目的就是要揭示人物性格,塑造活生生的人物形象。所以,描写语言,就一定要真实、准确,符合这个人物的身份和特点。这是把人物语言写具体的重要前提。例段中的小作者,就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她所描写的继父的语言,合情入理与当时的情景很贴切;真诚坦直,朴实无华,非常符合劳动人民的身份;善解人意,饱含爱抚 之情,充分体现出劳动人民为人的特点。 同学们在描写人物语言时,最爱犯的毛病就是“众口同腔”,或不看写作对象,想当然,用描写小弟弟的语言来描写老爷爷,用描写老

奶 奶的语言来描写小姑娘,用描写知识分子的语言来描写劳动人民,等等。其实,这并不是你描写的人物在说话,而是让他们说你设计的话。这是错误的。 (3)写活说话人的几个方法: 那怎样让语言描写活起来呢?“说”字前面的如何修饰?可加进语气、语调、动作、表情、神态、独特用词、习惯用语。这样,人物的语言就鲜活多了。 1、对话+动作:例子:老师走上讲台,放下课本,喊道:“上课!” 2、对话+表情:例子:“我错了。”小明低着头,满脸通红。 3、对话+心理:例子:我吓了一跳,心想,完了,不由长叹:“好惨啊!” 4、对话+语气:例子:“大小姐,你怎么啦?嘴巴翘得那么高?”妈妈嘻嘻笑道。 5、对话+语调:例子:“我绝对不会放过你的!”老狼恶狠狠地咆哮。 6、对话+音质:例子:“阿姨,那边的花好好看喔!”一个清脆的童音在我耳边响起。 (三)写好说话内容的几个简单技巧 特别提醒:下面这些词语在整篇作文中要用得适当,不要用得太多让人觉得太花哨,关键时候用一两个就够了。

人物语言描写指导三步走

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人物语言描写指导三步走 弋阳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实验学校宣莉萍 多年来,本人一直在订阅贵刊《新课程报语文导报》,受益匪浅。尤其是利用“写作天地”来指导学生写作,颇有成效。在七年级第29期“如何通过语言描写刻画人物”指导下,我设计了一堂作文指导课《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侥幸获得县教研室举行的作文优质课大赛。现将我的设计意图和思路记下,望多指教。 语言描写是对人物的独白、对话及其说话时的神态、动作、语气等的描写,其主要作用是刻画人物性格。叙述、抒情和描写是记叙类文章的三大表现手法,叙述和描写又是最主要的表现方法。在小学阶段的作文训练中,老师们比较偏重于叙述方法的指导,对描写,尤其是人物语言的描写则明显关注不够,进入七年级后,在同学们写一个人物时的作文里,作文训练重点是抓住人物特点写人,并通过外貌、动作、语言等描写来表现人物特点。通过作文训练,我发现学生在人物语言的描写方面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人物语言提示语的位置单一,死板,读起来不富于变化,也不能和人物情感的起伏相呼应,更谈不上吸引人。 2、有少部分同学在进行人物语言描写时不够真实、不太自然、不太合乎情理。让人感觉假大空。可能是写作的随意性以及孩子本身平时语言的随意性,孩子在人物语言描写时没关注场合情境。 3、写人物对话的时候,只注意写人物说的话,而不注意描写人物说话时的神态、动作,老是“我说”、“你说”、“他说”,人物好像冷冰冰的在说着台词,没有情感。写出来的文章干巴、乏味。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依据不同的写作对象,写出生动具体的文章”。可是学生写出来的人物往往公式化,对人物的语言描写很欠缺。我觉得如果学生掌握了人物语言描写的技巧,再联系生活和写作经验,写出较好的文章应该是不成问题的。根据学生在写作中的这一实际情况,我把人物语言描写指导分三步进行 (一)、语言描写的提示语要交替使用,灵活多变 为了使对话形式更活泼,更生动,可以交替使用不同的对话形式,如提示语在前面,提示语在后面,还可以把提示语放在人物说的话中间,当然,如果读者能从人物的语言中体会到是谁说的话,也可以把提示语省略。提示语不同,标点符号也不同。 (1)、提示语在前面(学生常用的格式) 妈妈轻轻地摸了摸我的额头,心疼地说:“瞧你,这两天人都瘦了。以后可得注意保暖,不能再感冒了!”(2)、提示语在后面 “瞧你,这两天都瘦了。以后可得注意保暖,不能再感冒了!”妈妈轻轻地摸了摸我的额头,心疼地说。(3)、提示语在中间 “瞧你,这两天人都瘦了。”妈妈轻轻地摸了摸我的额头,心疼地说,“以后可得注意保暖,不能再感冒了!” (4)、提示语在两边 妈妈轻轻地摸了摸我的额头,“瞧你,这两天人都瘦了。以后可得注意保暖,不能再感冒了!”她心疼地说。 (五)没有提示语 我们在作文时,不要只用一种描述形式,而是随事情发展的情境出现,灵活运用提示语的位置变化:提示语在人物语言之前,在人物语言之后,在人物语言中间以及无提示语,让人读来富于变化,感觉波澜起伏,人物的特点也蕴含其中了。学生并非不知道人物语言提示语的位置可以变化,但他们缺乏清晰的感悟,需要教师的点拨。认识到人物语言提示语的位置这么多,还愁他们再干巴巴地写“你说,我说”吗? 我出示对话片段,让学生添加提示语。学生经过提示后,能够灵活运用,一学就会。 对话片段:妈,我等奖了。孩子,你真棒!快拿来我看看。 生一孩子说:“妈,我得奖了!” 妈妈说:“好孩子,你真棒。快拿给我看看!”

人物语言描写方法指导

人物语言描写方法指导 教学目标: 1、语言描写的个性化、生活化,能突出人物思想性格和道德品质。 2、语言描写要精炼、灵动、鲜活,以形传神,展现人物的精神风貌。教学重难点: 人物语言要求精炼、传神、个性化和生活化。特别是个性化,是语言描写最基本也是最高的要求。 教学方法: 指导与训练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导课: 请大家回忆一下《“诺曼底”号遇难记》这篇课文,课文塑造了一位高大的船长形象。特别让人难忘的是文中一段简短有力的语言描写。(由两名学生朗读,要求学生体会。) 交流总结:从这几段语言描写中体会到哈尔威船长的临危不惧、镇定自若、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看来好的语言描写能让人经久难忘,回味无穷。那么,什么是语言描写呢? 二、讲授新课: 1、明确目标,激发兴趣。 中国著名的语言学家、语文教育家吕叔湘曾经这样说:“语言也就是说话。”那说什么,怎么说,为什么这样说呢?(出示教学目标) 2、范文引导,点拨章法。

让我们先听听这样一番话吧。 秀才、县官和财主在大雪天不期而遇。财主提议,以雪为题,每人吟咏一句诗。 秀才说了一句:“大雪落地似鹅毛。”戴乌纱帽的县官听后接了一句:“皇家瑞气降人间。”财主笑着说:“下它三年又何妨?”这时正好走来一位穷人,一听就生气了,嘟哝了一句:“放你娘的狗屁。” 你知道这段经典的语言描写好在哪里吗?(学生交流,自由发言。)总结:这段话表明不同身份的人有不同的思想感情,说的话当然就不同。俗话说,什么树上开什么花;我们说,什么人说什么话-------个性(板书)。 再如,我母亲一生与土地打交道,可是在我心目中她却是个天才的语言学家。有一次,已近六十的母亲从地里点玉米回家,碰上几个早已告老休耕的同龄人,他们说:“还不服老啊,累的慌不?”母亲很自豪地说:“累的慌?我是属马瞪眼的,不怕日头晒,不怕大风刮,有口水就能支楞起来。”结果逗的大家哈哈大笑。 有个性吧?但除了个性,你还从这些话里发现了什么特点? 明确:从这些诙谐的话语中,不难看出母亲的达观、勤劳、泼辣的性格与品质。不愧被我称为天才的语言学家吧。 也就是说,语言描写中渗透着人物内在的神韵,传达着人物的精、气、神。语言描写的实质是揭示人物的思想性格或道德品质。 板书:小小话语见精神-------传神。 3、说话练习,当堂交流。

作文指导个性化的语言描写

作文指导个性化的语言 描写 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习作专项训练:不同性格人物的语言描写 教学目标: 1、学习运用语言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2、2、通过典型的事例让学生从中得到感悟,紧扣知识点进行训练。 3、教学重点: 1、人物语言描写要突出人物性格特点。 2、2、语言描写要精练。 教学方法: 指导与训练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导课:以《小马过河》故事中的对话引出——语言描写(板书)。 二、授新:什么是语言呢? 中国着名的语言学家、语文教育家吕叔湘先生曾经这样说:“语言也就是说话。”那说什么,怎么说,为什么这样说呢? 三、语言描写的三把钥匙: (一)让我们先听听这样一番话吧。 一天放学后,东东被王成欺负了。他的好朋友大虎知道这件事后说:“好啊,王成敢欺负东东,我跟他拼了!” 好朋友小光说:“别……别去,万……万一……” 大虎说:“怕什么!是王成不讲理,这会非把他打趴下不可!小光你去不去?” 小光说:“我……我妈……还在等……我呢!” 大虎说:“哼!你不去,我去!” 这时在一旁的东东拦住大虎说:“不行,如果你打了他,我们就是有理也说不清了。” 引出:语言描写的第一把钥匙抓住人物的性格特点。 练习实践:我们说:什么人说什么话——性格特点。使读者观其言知其人,闻其声便明其性。(课件展示:1、语言描写一定要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弟弟不小心把你心爱的钢笔摔坏了,这时——(符合人物性格练习)性格温和的你会说: 脾气暴躁的你会说: (二)学点技巧: 牛伯伯挺起他那高大的身体笑着说:“不深,不深。才到我的小腿。” 他刚一迈腿,忽然听见一个声音说:“小马,小马别下去,这河可深啦。”小马低头一看,原来是小松鼠。小松鼠翘着她漂亮的尾巴,睁着圆圆的眼睛,很认真地说:“前两天我的一个伙伴不小心掉进了河里,河水就把他卷走了。” 妈妈说:“那么河水到底是深还是浅呢?你仔细想过他们的话吗?”小马低下了头,说:“没……没想过。”妈妈亲切地对小马说:“孩子,光听别人说,自己不动脑筋,不去试试,是不行的,河水是深是浅,你去试一试,就知道了。” 思考:你能看出这段对话描写中都多了哪些描写方法吗?

语言描写教案

《人物语言描写训练》教案 教学目标: 掌握语言描写的几种技法。技法。激发作文兴趣。 教学重点:掌握语言描写的几种技法。 教学难点:掌握语言描写的几种技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前段时间我们进行了景物描写和人物的动作描写训练,今天我们继续进行人物描写的训练——语言描写。 (二)小试手笔 唐僧师徒四人到西天取经。有一天他们走到了一个荒郊野地,又饿又渴,于是分头寻找食物。真巧,他们每个人都看见了一个绿油油的大西瓜。…… 你猜猜,他们各自会说些什么呢?(一分钟思考时间) (学生发言。师可追问,适时简短评议) (我们再看一个优秀示例):唐僧说:“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猪八戒说:“呵呵,太好了!俺老猪早就渴了。” 孙悟空说:“别急!这荒郊野地的,哪来的西瓜?待俺老孙看看再说。” 沙和尚说:“还是听大师兄的吧。” (师:究竟怎样进行语言描写才能达到生动感人的效果呢?今天教给同学们几把语言描写的钥匙。) (三)作文指导: (1)什么是语言描写 语言描写是对人物的独白、对话及其说话时的神态、动作、语气等的描写,其主要作用是刻画人物性格。(生齐读) 1、第一把钥匙:身份年龄联系法。 人物的语言必须个性化,符合人物独特的身份、地位、年龄、职业、心理状态、文化教养等,使读者闻其言便知其人。(生个别读) 例1:有家哥俩闹分家,分了几天也没分清,决定请裁缝、厨师、船老大、车把式四人来说和。这四人觉得事情棘手,于是相邀先到厨师家碰个头,讨论一下。 说:“我看咱们去了要快刀斩乱麻,别锅了碗了分不清。” 说:“咱们办事不能太偏了,要针过去线过去才行。” 接过话茬儿:“嗨,咱原先也不是没有管过这号事,前有车,后有辙,别出格就行。” 听得不耐烦了:“我看别在这里罗嗦了,不如到他家再见风使舵。” 厨师的媳妇“扑哧”一声笑了:“你们真是三句话不离本行,卖什么的吆喝什么。” (师:厨师的媳妇说的多好啊!三句话不离本行,所谓是各说各话,身份年龄职业性格文化层次的不同,说出来的话就不一样,否则就让人显得不伦不类了。) 例2:不识字的农民李大伯说:“今天的菜真咸,氯化钠(食盐的化学名称)放得太多了。” 这样的语言描写符合说话人的身份吗? (师:这样的语言描写,使目不识丁的李大伯变成了知识分子。还是李大伯本人吗?) 2、第二把钥匙:场合情境融入法 人物的语言描写还要注意场合情境,写出人物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的语言。比如上课时、游戏时、在家时、在外时……即使是同一个人,同一句话,在不同场合说的方式、语气都应

《三年级人物语言描写练习》课堂实录

《三年级人物语言描写练习》课堂实录 第一教时 师:小朋友,我姓于,叫于永正,来自江苏徐州。欢迎我吗? 生:(齐)欢迎! 师:谢谢!那我们上课! 生:(齐)好! 师:小朋友非常热情。我把刚才的对话写来了。想不想看看于老师是怎样写的? 生:想! (幻灯片出示下面短文) 上课了,于老师走进教室,亲切地对小朋友说:“小朋友,我姓于,叫于永正,来自江苏徐州。欢迎我吗? 小朋友齐声说:“欢迎!” 于老师高兴地说:“谢谢!那,我们上课吧!” (师请一小朋友读这段话) 师:于老师是怎样写刚才我们之间说的这些话的? 生:是一句一句地写的。(笑声) 师:不错!是一句一句地写的,不是两句两句地写的。(笑声)不过,我已经感觉到你心里是很明白的。你是说,我的话写完了,又写你们说的,对吗(指

屏幕)我写完了我说的话,是怎样写你们说的话的? 生:是另起一行写的。 师:(高兴地)我就知道你心里明白!你说得很对!大家看,我是分段写的!怎么分段的? 生:您说的话是一段,我们说的是一段。 师:只两段?(笑声) 生:对话的时候,您说的话是一段,我们说的是一段,接下来您说的又是一段。 师:完全正确!写对话,我是分段写的,不管谁说的,也不管说了多少话,都占一个自然段。 师:分段写对话看上去清晰、舒服,读起来也不累。我还写了第二遍呢!想知道吗? 生:想! (出示幻灯片二) 上课了,于老师走进教室,亲切地对小朋友说:“小朋友,我姓于,叫于永正,来自江苏徐州。欢迎我吗?” “欢迎!”小朋友齐声说。 “谢谢!”于老师高兴地说,“那,我们就上课吧!” 师:这一次写的和第一次写的内容一样,字也一样,也是分段写我们的对话的。但是什么变了?

精选作文训练之语言神态描写

精选作文训练之语言神态描写 教学目标: 1、学习人物语言描写的写作方法。 2、学习人物神态描写的写作方法。 3、掌握和运用人物语言描写和神态描写的方法,会用语言表达完整的意思。 教学重点:目标1、目标2 教学难点:目标3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2` 上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人物的外貌和动作描写的写作方的写作 方法,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人物的语言和神态描写的写法。(注意让学生联想以前学习过的课文中人物的语言和神态的描写) 板书:语言描写和神态描写。二、学习和应用知识。(22`) 1.①拿一篇学生亲自写的关于人物语言描写的文字读出来,让学生评价。 ②学生思考,这段语言描写的好处与不足之处,并想想如何改进。 ③抽查个别学生回答。 ④教师明确语言描写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A.要有必要的交待,如什么人谈话及他们之间的关系等。 B.要根据需要恰当运用直接引用与转述。 C.人物语言要切合人物身份,年龄职业、性别,力求生动、精

炼、形象。 (板书或投影显示) 2.①教师:除了语言、外貌动作描写等反映人物性格外,神态描写同样可以表现人物的气质,修养、风度、身份,想想我们对人物的神态进行描写时应该注意什么呢? ②学生思考片刻或相互交流后回答: ◆神态描写要表现人物性格物征 ◆要集中笔墨,要面面俱到。 ◆要与外貌描写适当区别,注意细致观察,用心揣摩。 ③出示一例文,请学生从刚才这几点来分析这一段神态描写。 ④学生回答。(习作综合描写一个上课不认真听讲的同学的窘态,生动、完整地表现了其神态变化的过程,形神兼备)例文:(投影显示) 语文课上,正在电风扇的呼呼声中迷迷糊糊"钓鱼"的他被教师叫了起来回答问题。他站起来,极力撑开双眼望着老师,在听到背后同学重复遍总是后,他好像忽然"活"过来似的,恢复了他平日的灵性,黑溜溜的一对眼味子在他的大眼眶里滴溜溜不停转着,一会儿左顾右盼,像在寻求援助,一会儿又苦有所思像在专注备当他终于等到来自背后同学的提助,他开始翕动嘴唇,结结巴巴地回答起来,勉强得到老师"赦免"后,趁老师转身写字的当作,他得意地扮了个鬼脸,同时转身向后面一揖。三、延伸训练;描写一同学在课堂上被老师提问的神态表情。(20`)

人物语言描写方法

人物语言描写训练 一、语言描写: 通过对人物对话、独白及语气的描写,以表现人物身份、思想、感情和性格的写作方法。 二、语言描写的方法: 1、身份年龄联系法:人物的语言必须个性化,符合人物独特的身份、地位、年龄、职业、心理状态、文化教养等,使读者闻其言便知其人。 例子:小表妹天真又活泼,有时候她会突然冒出一些你意想不到的话来。一次,她一本正经地对外公说:“外公,我们全家只有你最开心,你有好多名字:阿爸、外公、老头子、沈常根、老伯伯、爷爷……谁的名字也没你多。” 2、场合情境融入法:人物的语言描写还要注意场合情境,写出人物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的语言。比如上课时、游戏时、在家时、在外时……即使是同一个人,同一句话,在不同场合说的方式、语气都应有所不同。 例:小明的语文课本不见了 情况一:课堂上,小明的语文课本不见了-----他小心翼翼地翻着书包,心里默念道:“语文书,语文书呢,在哪呢?” 情况二:下课了,小明的语文课本不见了-----他着急地翻着抽屉,大声喊道:“语文书哪里去了?谁见过我的语文书呀?书!书!” 情况三:在家里,小明的语文课本不见了------ “老妈!快来呀!我的语文书飞了!快,帮我找找!” 3、神态动作辅助法:对话描写时,要注意人物的表情与动作,并惟妙惟肖地模拟出来。 赏析下面两组语言,分析哪个好,为什么? ①玻璃窗被砸坏了,开了一个篮球大的窟窿。班主任走了过来,说:“谁弄坏的?”董小天说:“没看见。”高芳芳说:“是董小天踢的。”董小天不承认。老师说:“还有谁看见了?”李星说:“没看见。” ②玻璃窗被砸坏了,开了一个篮球大的窟窿。班主任走了过来,瞪着眼:“谁弄坏的?”捣乱鬼董小天斜着眼,冷笑道:“鬼才知道,又没有人叫我们一定要看好玻璃窗?”旁边的张小勇朝老师做了个鬼脸:“哈……,开了口,好凉快哟!”谁知这一下却惹恼了站在旁边的高芳芳,她大声说道:“是董小天,他和张小勇在玩,拿扫把大闹天宫,张小勇推了董小天一把,董小天一火,抡起扫把朝他使劲地打去,结果张小勇一躲闪,董小天就打到了玻璃,碎了。”董小天一跺脚:“大白天别说梦话!你小心点,不要诬陷好人!”高芳芳理直气壮:“我才不瞎说呢,大家都看见的。你凭什么做了坏事,还耍嘴。”老师望了望四周,说:“还有谁看见了?”“我……没看见。”李星使劲地咽了一下口水,神情恍惚。 答:我觉得好,因为。

作文教学案例

作文教学案例 一、引言 初中语文教学中,令人最苦恼的莫过于学生的作文教学,这是一个我执教的学困生比较多的班级,共有37名学生。这些学生平时写作文字数总在四百字左右,所写内容单调乏味,不会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平铺直叙较为简单的生活、学习事件。为了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使他们感受到作文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我设计了一堂作文课,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为增强学生的信心,力求拓展学生作文的思路,引导学生自由写作,表达自己对社会、自然、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二、教学设计说明 面对这些基础并不好的学生,如果只是简单地告诉他们这次作文的要求,读几篇范文,然后叫他们写作,这样效果肯定不好。因此在设计时必须抓住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让他们即兴说、想说爱说,让他们通过畅所欲言萌发写作的信心,进而产生写作的欲望,于是我就选取了“兴趣”这个话题。 三、教学进程 作文课上,当我走进教室正准备上课时,突然有两个学生在下面窃窃私语,打打闹闹。我站在讲台上,平静地望着他们,直到教室完全安静下来,我便微笑着说:“我们相处已经一年有余,老师以前对你们关心不够,没有过多地与你们交流沟通,今天想跟同学们聊聊天,好吗?”学生听了我的话,开心地笑了(对他们来说由于基础差,上课是一种折磨)。于是,我提出第一个问题:“你们平时最喜欢干什么?”“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都在下面说了起来,这时我要求学

生一个个清楚地告诉我。 “最喜欢打篮球、最喜欢看NBA;最喜欢踢足球;最喜欢看电视;最喜欢上网;最喜欢看小说;最喜欢逛街;最喜欢打游戏……”也许是找到了学生说话的兴奋点,学生们在下面显得格外起劲。看到这种情景,我又欲擒故纵,“大家说了这么多喜欢的事,能告诉我你为什么喜欢吗?”话刚完,下面学生安静下来了,没过多久,学生又开始“动作”了。我抓住这一时机,叫了一个平时不爱学习的学生,那学生平时非常喜欢打篮球,他语出惊人:“打篮球给我自信,使我快乐,所以篮球是我的最爱”。“说得好”,我立即鼓掌叫好。下面同学也拍手叫好。由于开了一个好头和对学生的鼓励,接下来学生都积极配合,思维活跃,说话热情高涨。 “足球是男人的运动,踢足球可显示一个人的风采,足球使我找到感觉”;“逛街,让我边散步边欣赏风景,让我这种没钱的人能大饱眼福”;“上网,能让我一网情深,跟人聊天、玩游戏、听音乐使我依恋,上网还可以查各种有用的资料”;“读书,使我不出家门了解天下,使我感受书中有无穷无尽的知识和乐趣……” 这些即兴的发言使我一下子惊呆了,也使学生对自己的出色表现感到兴奋,于是我因势利导,抛出早已准备好的话题作文——以兴趣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以上我们每个同学谈了自己的兴趣爱好,说得非常精彩,只要我们每个同学把刚才说的话整理好、说具体,就可以写成一篇较好的作文。其实,写兴趣,第一步要告诉别人你的兴趣是什么,第二步需要介绍你是如何拥有这个兴趣的,如何保持这个兴趣的;第三步,最关键要写出你对这个兴趣的体验,对你的学习生活有什么帮助等。就

《语言描写》教学案例

《语言描写》教学案例 一背景分析 作文历来是大多数学生学语文最怕的东西,许多学生把作文看得很神秘,平时说话讲故事口齿伶俐、滔滔不绝,一旦写起作文来,就枯燥无味,语无伦次。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之一就是学生作文只局限于叙述,不擅长描写,缺少必要的写作方法和技巧。怎样让学生的文思流畅起来,让语文味借一双有力的翅膀在每一个学生的作文中飞翔,语言描写就是一个好的突破口。针对于此,我安排设计了本节课。 二教学构想 (一)教学目标和设计依据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在写作教学中,应重视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针对语文新课标的要求,本人制定了下面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习语言描写的相关写作知识,指导学生学会用语言描写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用语言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特征的能力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3思想目标:培养学生爱思、善用语言描写表情达意的精神和合作探究的精神。 (二)教学思路构想 本节课教学重点是“知识目标”,难点是“能力目标”。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组织学生学习语言描写的前提下,教师给出语言描写的思路,指导学生进行语言描写训练。从“人+说话”起步,到“(人+说话)+(人+说话)”,最后定位到在“说话”前面加上表示语态的词语。在教学设计中,前一环节是后一环节的铺垫,后一环节是前一环节的推进,一环套一环,环环相扣,让学生课上有一种轻松感,好像在做一种有益的游戏,指导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主动探索,合作交流,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 三案例实录及点评 (一)故事激趣,导入新课

人物的语言描写

课题:人物的语言描写 青州市高柳初中姜晓萍 学习目标:掌握语言描写的方法和技巧,使人物性格鲜明。 学习重点:语言描写的方法 学习难点:运用语言描写的方法,使人物的语言具有自己的个性特点。 学习过程: 课前延伸 一.什么是语言描写? 通过对人物对话、独白及语气的描写,以表现人物身份、思想、感情和性格 的写作方法。 二.语言描写有哪些形式? 1、提示语在前面如:妈妈轻轻地摸了摸我的额头,心疼地说:“瞧你,这 两天人都瘦了。以后可得注意保暖,不能再感冒了!” 2、提示语在后面如:“瞧你,这两天都瘦了。以后可得注意保暖,不能再 感冒了!”妈妈轻轻地摸了摸我的额头,心疼地说。 3、提示语在中间如:“瞧你,这两天人都瘦了。”妈妈轻轻地摸了摸我的 额头,心疼地说:“以后可得注意保暖,不能再感冒了!” 4、提示语在两边如:妈妈轻轻地摸了摸我的额头,“瞧你,这两天人都瘦了。以后可得注意保暖,不能再感冒了!”她心疼地说。 5、没有提示语,直接引用人物说话的内容。(这种形式必须在一定的环境 里使用。)如:“瞧你,这两天人都瘦了。以后可得注意保暖,不能再感冒了! 三.语言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语言描写在刻画人物形象、揭示人物性格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鲁迅先生曾指出,有成就的作家,他“写人物,几乎无须描写外貌,只要以语气、声音,就不独将他们的思想和感情,便是面目和身体,也表示着了”而“读者看 了对话,便好像目睹了说话的那些人 四.如何写活人物的语言,通过语言描写去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和思想感情? 1.人物语言的描写必须要个性化。 2.人物的语言描写还要注意场合,要写出人物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的心理状态。 3.语言描写还要写出人物说话时的神态、动作等。 4.在进行语言描写时,语言要简洁。不能拖泥带水,更不能写一大堆的废话, 让“人物”说个没完。 课内探究 激趣导入:有家哥俩闹分家,几天也没分清,就请裁缝、厨师、船老大、车把式四人来说和。这四人觉得事情棘手,于是相邀先到厨师家碰个头,讨论一下。 甲:“我看咱们去了要快刀斩乱麻,别锅里碗里分不清。”乙说:“咱们办事不能 太偏了,要针过去线过去才行。” 丙接过话茬儿:“咱原先也不是没有管过这号事,前有车,后有辙,别出格就行。” 丁听得不耐烦了:“我看别在这里哆嗦了,不如到他家再见风使舵。” 厨师的媳妇“扑哧”一声笑了:“你们真是三句话不离 本行,卖什么的吆喝什么。” 提问:从文中你能看出先后说话的都是谁吗?你能猜出厨师的媳妇是干什么的吗? 自主学习: 1.语言描写的基本形式有哪些? 2.描写人物的语言要注意哪些问题? 合作探究: 1.成功的语言描写力求做到哪几个方面? 2.分析下面的语言描写,归纳出语言描写的技巧是什么

五年级语文作文教学《运用语言描写表现人物特点》教案

五年级语文作文教学 《运用语言描写表现人物特点》教案 【情境任务】 “班级好编剧”大赛就要开始了,快来了解比赛规则吧!好编剧需要有深厚的台词功力,此次大赛比拼的就是“给角色设计台词”。你需要闯三关,最终完成终极任务:根据提供的情境,完成一个对话场景的语言描写片段,字数在300 字左右。 【教学目标】 1. 学习写个性化的人物语言,符合人物职业身份、性格特点及当时心情。 2. 能详细写出人物说话时的神态与动作。 3. 能用上不同的提示语,突显人物个性与情感色彩。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明确任务 孩子们,“班级好编剧”大赛就要开始了,快来了解比赛规则吧!好编剧需要有深厚的台词功力,此次大赛比拼的内容就是“给角色设计台词”。是不是很心动呢?心动不如行动,快来参加“好编剧之台词功力大比拼”吧! 你需要闯三关,最终完成终极任务:根据提供的情境,完成一个对话场景的语言描写片段,字数在300 字左右。 二、游戏闯关,技能提升 这次比赛我们采取游戏闯关的模式,不仅好玩,而且在比赛中能迅速提升大家的语言描写技能,相信比拼结束后,不管你是否胜出,你的台词写作功

力都会有量的提升,质的飞跃! 环节一:基础关大比拼 1. 出示要求:请根据不同关卡要求,写出对应的人物台词。 2. 关卡一:闻其言知其业。 (1)思维热身。 有哥俩闹分家,请裁缝、厨师、船老大、车把式四人来说和。这四人觉得事情棘手,于是先碰头讨论。一个说:“我看咱们去了要快刀斩乱麻,别锅了碗了分不清。”一个说:“咱们办事不能太偏了,要针过去线过去才行。”一个接过话茬儿:“嗨,咱们原先也不是没有管过这号事,前有车,后有辙,别出格就行。”另一个听得不耐烦了:“我看别在这里啰嗦了,不如到他家再见风使舵。” 考考你:你能看出先后说话的都是谁吗? (2)正式闯关。要求:请你根据描述的场景,为不同职业的角色设计台词。 腊八节,小明一家人正在喝腊八粥,正巧屋外下雪了。纷纷扬扬的雪花落下来,大家也各有感慨。身为语文老师的妈妈说:_____________ !”刚刚值完夜班的交警爸爸说:__________ !”在田里辛劳了一辈子的老农民爷爷说:___ !”刚刚上一年级的小学生小明说:________ !” 3. 关卡二:闻其言明其性。 (1)思维热身。 门被踢坏了,破了一个篮球大的窟窿。严厉的班主任刘老师来了,瞪着眼:“谁踢坏的?”捣乱鬼董小天斜着眼,冷笑着:“反正不是我!”旁边的调皮鬼张小勇,偷偷做了个鬼脸:“哈……开了窗,好通风。”班长高芳芳走上前

作文指导语言描写心理描写

人物描写训练之——语言描写训练 什么是语言描写? 通过对人物对话、独白及语气的描写,来表现人物身份、思想感情和性格特点的写作方法 同学们,我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话说一个下雪天,庙里来了四个人,望着门外纷纷扬扬的大雪,一个秀才诗兴大发,吟道:“大雪纷纷落地。”一个县官乘兴接道:“都是皇家瑞气。”一个财主则笑着说道:“再下三年何妨?”正在这时,同在庙里避风雪的流浪汉火冒三丈,破口骂道:“放你娘的狗屁!” 这四句话都是针对下雪这件事说的,但是语言各有特色。你看,能不能给他们换一下角色?不行吧!为什么?俗话说:“什么人说什么话”“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秀才是个读书人,谈吐文雅;县官不忘为皇帝歌功颂德;财主不缺吃,不愁穿,把下雪看作是乐事;而流浪汉衣食无着、饥寒交迫,当然要埋怨骂人了。 (一)、第一把钥匙:身份年龄性格联系法 人物的语言必须个性化,符合人物独特的身份、性格、年龄、职业、心理状态、文化教养等,使读者闻其言便知其人。 有家哥俩闹分家,分了几天也没分清,决定请裁缝、厨师、船老大、车把式四人来说和。这四人觉得事情棘手,于是相邀先到厨师家碰个头,讨论一下。 一个说:“我看咱们去了要快刀斩乱麻,别锅了碗了分不清。” 一个说:“咱们办事不能太偏了,要针过去线过去才行。” 一个接过话茬儿:“嗨,咱原先也不是没有管过这号事,前有车,后有辙,别出格就行。” 另一个听得不耐烦了:“我看别在这里哆嗦了,不如到他家再见风使舵。” 厨师的媳妇“扑哧”一声笑了:“你们真是三句话不离本行,卖什么的吆喝什么。” 问:从文中你能看出先后说话的都是谁吗?你知道厨师的媳妇是干什么的吗? 明确:这说明这些人物的语言能够表现鲜明的个性特征。“锅了碗了”“针过去线过去”“前有车后有辙”这些极具职业特点的用语显示出它们的使用者分别是厨师、裁缝、车把式和船老大。而“卖什么的吆喝什么”透露出厨师媳妇的身份—商人。因此,我们要写好人物,必须写出个性化的人物语言,努力做到“话到人到” (二)、第二把钥匙:场合情境融入法 人物的语言描写除了要符合人物的身份、能够体现人物的性格特点,还要注意场合情境。写出人物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的语言。比如上课时、游戏时、在家时、在外时……即使是同一个人,同一句话,在不同场合说的方式、语气都应有所不同。 例如:小明的语文课本不见了,在不同的场合,他会怎样说?请你动手写一写。 (1)在课堂上(2)下课时(3)在家里 出示范例:课堂上:小明小心翼翼地翻着书包,小声嘟囔着:“语文书,语文书哪去了?” 下课时:小明着急地翻着书包,“语文书哪去了?”他大声喊道:“谁见我的语文书啦?” 在家时:“老妈,我的语文书不见了!快帮我找找!”小明嚷道。 引导学生观察,这里除了人物语言之外,还有一部分内容,它们叫做“提示语”。看看这些提示语写了那些内容?起到了什么作用?(动作、神态;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所以,我们以后在进行语言描写的时候,就应该注意写清提示语。 (三)、第三把钥匙:神态动作心理辅助法 有些同学写人物对话的时候,只注意写人物说的话,而不注意描写人物说话时的神态、动作,老是“我说”“你说”“他说”,写出来的文章也就干巴乏味。 因此对话描写时,要注意人物的表情与动作、心理,并惟妙惟肖地模拟出来。 体验与练习:注意人物说话时的动作、神态、心理等。 1、“爸爸不是说给我了吗?”我说. “我知道给你了,可是现在它在哪儿?”妈妈说. 示例:“爸爸不是说给我了吗?”我小声地说. “我知道给你了,可是现在它在哪儿?”妈妈的目光紧紧地盯着我说. ——还要写出人物说话时的神态动作等 2、她骂他道:“你真是一个混蛋!”运用你的想象,恰当地添加动作、神态、心理等将这句话的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