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现代教育学期末考试重点
现代教育学期末考试重点总结①教育学研究对象:研究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从而揭示教育内在本质及其发现规律的一门学科/科学;②教育学的主要内容:(四大部分——教育概论、教学论、德育论、学制;或五大部分,加课程论)③教育学的根本任务:揭示教育规律,指导教育实践;④教育学的性质:属于社会科学的体系,实践性很强的理论学科;教育学的发展概况一、教育学的萌芽阶段中国:孔子的因材施教、启发教学、有教无类等教育思想;到战国末年出现了一本专门论述教育的专著《学记》,《礼记》中的一部分。
中国乃至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
对教育问题做了比较全面的论述:很多教育术语来自学记(启发教学、教学相长、长善救失、豫时孙摩)。
欧洲: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和柏拉图的《理想国》)古罗马教育家;柏拉图在教育上主要两大贡献:①西方第一个明确提出教育国家化的思想,教育是公共事业,国家应该来办教育,在其《理想国》,教育是这个理想国家的重要支柱。
②提出了它的理念论的世界观,在此指导下,对教育学习的本质提出了一个重要的看法:学习就是回忆,先验论;二、教育学的独立和规范阶段①独立标志,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近代西方教育学发展的奠基人,《大教学论》为代表,在教育学史上标志着教育学的产生。
夸美纽斯之后,西方教育学就从传统的哲学、政治学中独立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②规范标志,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1806年《普通教育学》问世,以哲学、心理学为基础,论述教育学的理论体系;他在教育学史的地位,如果说夸美纽斯让教育学独立的话,赫尔巴特使教育学发展成为一门成熟的学科,被认为是教育学规范的标志。
两本书《普通教育学》(1806),《教育学讲授纲要》(1836);“三中心”:教师中心、课堂中心、教材中心。
三、教育学发展的多样化阶段①德国教育家梅伊曼、拉伊,主张将实验心理学观察、实验、统计的方法引入教育教学研究,反对强调概念思辨的教育学。
②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学,批判赫尔巴特的教育学,提出其“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做中学”的主张。
《现代教育理论》期末考试复习提纲
《现代教育理论》期末考试复习提纲
一、考试题型与分值
单选15分、填空15分、判断10分、简答20分、判断分析20分、关键能力题20分
二、复习重点
绪论
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2.教育学的历史发展(关注作者、作品及其主要观点)
第一章
1.教育目的的内涵与内容构成、我国的教育目的
2.教育的个体功能(特别关注每一部分的观点论述)
第二章
1.学校文化的功能
2.学制的内涵
第三章
1.学生的权利
2.学生观
3.学校教育过程中学生发展的内涵与一般任务
第四章
1.现代师生关系的特征
2.教师专业发展结构
第五章
1.课程目标
2.课程标准的内涵与理解(特别关注)
3.课程类型
4.学习方式
5.课程实施
第六章
1.教学过程的内涵、特点与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的几种关系(特别关注教育过程中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2.教学的任务(特别关注)
3.教学设计的内涵、特点、程序与方法(特别关注)
4.教学相关概念辨析
5.课堂教学基本模式中的讲授法、讨论法、个别化教学法、发现法(特别关注)
第八章
1.道德品质的构成
2.德育方法
3.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与基本规律。
现代教育学考试复习资料
现代教育学导论一、教育学的历史发展阶段及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思想或主要观点(判断或选择题)1.前教育学阶段,代表人物和代表作:(1)中国:①先秦时期乐征克的《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②《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对孔子有关哲学、政治、伦理和教育的言论、见解和论说的集大成者。
(2)西方: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昆体良。
2.独立形态的教育学阶段(1)教育学雏形时期代表人物和代表作:①(捷克)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闪烁着追求科学的火花,是近代独立形态的教育学的开端;②(法国)卢梭的小说《爱弥儿—论教育》体现其自然主义教育思想。
(2)教育学学科形成时期①教育学学科形成的标志——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的问世。
(传统教育学)3.教育学的多样化发展阶段(1)实验教育学(2)实用主义教育学,代表是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
第一章现代教育的本质一、教育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典型特征(判断或选择)1.原始教育:(1)生产力水平低下,教育具有原始性。
(2)教育与宗教等活动联系密切,教育具有宗教性。
(3)教育对象没有等级的区分,教育无阶级性。
2.古代教育:(1)出现了学校教育,教育目标狭窄。
(2)学校教育为统治阶级服务,教育性质具有明显的阶级性。
(3)以伦理道德、宗教经典为主要教育内容,教育内容封闭。
(4)进行呆板的知识传授和强迫的道德灌输,教育方法机械。
(5)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获得了逐步的科学教育认识。
3.现代教育:(1)不断提高普及教育,教育对象具有广泛性。
(2)教育密切联系社会,教育性质具有生产性。
(3)学习内容极为丰富,教育内容具有开放性。
(4)重视教育立法,教育具有法制性。
(5)教育贯穿人的一生,教育呈现终身化。
(6)重视教育的交流和合作,教育具有国际性。
(7)重视教育科学研究,教育具有科学性。
总体上看,现代教育较之于古代教育,富于高度的革命性。
二、教育的含义: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是一种促进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的活动。
现代教育学复习资料
现代教育学复习资料1:教育学的含义:广义教育是人类社会一种特有的现象,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
(广义的说凡是有目的的增进的知识技能印象人的思想品德的活动,,不管是由组织或无组织的系统的活零碎的,都是教育。
侠义:指由专门的教育机构所承担的,由专门的教职人员所施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以影响的身心发展为首要和直接目标的教育活动。
2: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和阐述教育理论及其应用的一门社会科学。
3: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终身化,社会化,生产化,民主化,国际化,现代化,多元化。
(1教育的突出地位,2重视科教兴国,强化科学教育,3积极推行义务教育,努力实现教育机构均等,加快民主化,4创新学习,5教育面向未来,建立终身教育的新体系。
)4:人发展的内涵:所谓人的发展,实际包括身体心理两个方面。
身体的发展,特别是神经系统的发展的情况制约着心理活动的及其发展。
同样心理的发展,也受到认识,情感,意志和性格等心理过程和特征的影响,所以身心发展的过程是一个即不互相关联,又互相制约的动态过程。
5:影响人发展的因素:遗传,环境,教育,主观能动性。
(1:遗传;素质是人身心发展的物质前提,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2:环境:社会环境是身心发展的外部客观条件,对人的发展起着一定的制约作用。
3:教育: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和有组织地影响人的社会活动。
4:随着社会意识的提高,社会经验的丰富,人的主观能动性逐渐增强,人能够有目的地发展自身。
)6:人的发展的基本规律(及启示)1: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教育要循序渐进地促进人的发展),2: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教育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在教育内容和方法上区别对待。
)3:身心发展存在个别差异性,(教育要针对人法在的差异性因材施教)4:相对独立性和互补性。
7:教育的相对独立性:1教育具有自身的内在的规律性,2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3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性。
8:什么是教育目的:1指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的设想或规定。
现代教育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现代教育学考试题型:名词解释(5个,每个4分,共20分)问答题(2个,每个10分,共20分)论述题(2个,每个20分,共40分)案例分析题(1个,共20分)第一部分(名词解释、问答、论述)第一章教育的定义:从狭义上说,即指学校教育,是指由专门的教育机构所承担的、由专门的教职人员所施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首要和直接目标的教育活动。
第二章1、人的发展的内涵是什么?人的发展,实际上包括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
身体的发展,特别是神经系统发展的情况制约着心理活动及其发展。
同样,身体的发展,也要受到认识、情感、意志和性格等心理过程和特征的影响。
所以,身心发展过程是一个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的动态过程。
①人的身体发展,包括机体的正常发展和体质增强两个方面的。
正常发育和体质增强是相互联系的。
正常发育的机体可以使体质增强,而体质增强又有助于身体的正常发育。
②人的心理发展也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认知方面的发展,如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方面品质的发展;一是情意方面的发展,如需要、意志、情感、兴趣等方面品质的发展。
2、处于发展中的受教育者(学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受教育者的发展是人的能动发展:①受教育者具有发展自身的动力机能;②受教育者作为一种实践对象,能够意识到自己是被他人塑造和改造,从而自觉参与到教育过程中去,以一种与教育者相重叠的目的活动来共同完成教育过程;③受教育者是有思想和感情的人;④受教育者具有创造性2)受教育者的发展是未成年人的发展3)受教育者的发展是完整的发展4)学生以学习为主渠道获得发展:①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②学生的学习活动是在教师的引领下进行的;③学生通过规范化的学习获得发展3、影响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影响人发展的因素很多,但概括起来,主要是遗传、环境、教育和个人的主观能动性这四个方面。
1.遗传遗传是指亲代的性状在子代出现的现象,也就是子代从亲代所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学方面的特征,如机体的结构,感官和神经系统的特点,等等。
现代教育学 期末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1.教育:是人类的一种有意识的依据自觉设定的目的所进行的对象性活动,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的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2.广义的教育:一切培养人的社会行为。
3.学校教育: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需要的人的活动。
4.教育的本质: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并通过育人活动促进个体的个性化和社会化发展,从而实现自然人与社会人的统一。
5.教育目的:诗人在教育活动之前,在头脑中预先存在着的教育活动所要取得的结果。
6.狭义的教育目的:主要是指学校教育目的,它是指一定国家或社会对各级各类教育对人才培养规格的总体要求。
7.遗传:是指人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特点,也俗称天资、天赋、禀赋,是人与生俱来的特征,大多与父母具有相似性。
8.环境:是围绕在个体周围的并对个体自发的产生影响的外部世界。
包括:自然、社会、家庭环境。
9.教师:是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需要,以自己的知识、智慧和思想品德向青年一代传播人类知识财富和思想意识并把他们培养成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10.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职业生活中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职业情操和品质。
11.教师专业发展:就是指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涯中,通过终身专业训练,习得教育专业知识技能,实施专业自主,表现专业道德并逐步提高从教素质,成为一个良好的教育工作的专业成长过程。
12.校本培训:是指源于学校课程和和整体规划的需要,由学校发起旨在满足个体教师工作需求的校内培训活动,它是以教师个人发展需要为出发点以学校为培训场所的培训模式。
13.教育行动研究:它是一种以参与和合作为特征以教师为研究者,以时间情境为研究场所的研究形式。
14.课程:作为学校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教育目标的主要手段和媒介,其本质内涵应是指在学校教育环境中,旨在使学生获得的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的教育性经验体系。
现代教育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现代教育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现代教育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教育:广义教育,即有意识的、以促进人的身心发展为首要目的的社会活动。
狭义教育(学校教育)是一种由学校等教育机构实施的专门性、制度性和系统性的教育,即根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合理要求,教育者有目的、有机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并通过平等的交往与互动过程,促进受教育者健全发展的活动。
2、教育学: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和阐释教育理论及其应用的一门社会科学。
从宏观上说,教育学是以教育活动为研究对象,以揭示教育规律为宗旨的社会科学。
从中观上说,教育学是一门对教育与社会、教育与人的发展的相互关系以及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进行研究的教育科学。
从微观看,教育学是以广义的教育的理论知识和学校教育的实践规范为主要内容的课程。
(网上试题标准答案)3.教育规律:所谓教育规律,就是指教育系统在其运动发展过程中内部诸要素之间﹑教育系统与其环境(物质的﹑精神的﹑社会的)之间的一种本质或必然的联系.P744、教育原则:所谓教育原则,是人们在总结教育经验的基础上,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对教育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整个教育的根本性准则.P905、教育艺术:指的是教育者在教育双边活动中在大体遵循教育规律和教育原则的基础上,稳定、综合地体现出来的具有主观性、创造性、灵活性和感染力的教育智慧、个性、美感和灵性。
6、教育目的:就是依据一定社会需要和对人的发展的认识而形成的关于教育对象的总体发展规格的预期设想或规定,它以观念或思想的形式存在并发挥作用。
7、教学:在广义上,教学就是指教的人引导学的人为着特定的教育目的,以一定文化为对象进行学习的活动。
狭义上,教学专指学校中为着特定教学目标,以课程为载体,弘扬学习价值,通过教师的组织和引导,学生学习知识、获取经验、促进身心发展的专门活动。
8、教学原则:就是人们在总结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和对教学的规律性认识而制定的有效进行教学的基本准则。
现代教育学期末考试复习
现代教育学期末考试复习一、单选(10分)1、教育学之父……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教育就是“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的全部艺术”2、卢梭……《爱弥儿》3、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以教师、教材、教室为中心……传统教育4、杜威……儿童中心、经验中心、活动中心……“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5、韩愈……《师说》……“传道、授业、解惑”6、凯洛夫……《教育学》7、谢弗勒……《教育的语言》8、斯纳金……《学习的科学和教学的艺术》9、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10、人类必须进行两种生产,即(生活资料的生产)和(人类自身的生产)。
11、周朝,学校氛围国学与乡学两类,其中国学又分为大学和小学两种,乡学则分为塾、庠、序、校四种。
12、古希腊的“三杰”: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13、柏拉图……《理想国》14、孔子……《论语》15、马克斯·韦伯……《新教与资本主义伦理精神》二、填空(15*1分)三、名词解释(3*3分)学校教育:是由专门的教育机构所承担的、由专门的教职人员所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以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为首要和直接目标的教育活动。
课程计划:就是根据教育目的和学校的培养目标而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它对学校的教学、劳动。
各种活动等作全面安排。
人的发展:主要是指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蕴含的潜能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不断解放并转化为现实个性的过程,这是一种包含着量和质、内容和结构的不断变化的过程,是以简单到复杂的演化过程。
教学:是专指学校中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的教与学相统一的活动。
教育改革:即改变教育方针和教育制度或革除陈旧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等对教育除旧布新的一种社会性活动。
四、简答(3个,共20分)1、现代教学观的演变趋向?P265(一)从重视教师向重视学生转变(二)从重视知识传教向重视能力培养转变(三)从重视教法向重视学法转变(四)从重视认知向重视发展转变(五)从重视结果向重视过程转变(六)从重视继承向重视创新转变2、教育的相对独立性?P76(一)教育对社会的作用具有能动性(二)教育的存在具有必然性(三)教育具有自身的质的规定性(四)教育具有继承性(五)教育与社会发展具有不平衡性五、连线(8分)人物作品柏拉图………………《理想国》孔子………………《论语》马克斯·韦伯………………《新教与资本主义伦理精神》夸美纽斯………………《大教学论》卢梭………………《爱弥儿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教育学讲授纲要》杜威………………《学校与社会》布卢姆………………《教育目标的分类系统》布鲁纳………………《教育过程》赞科夫………………《教育与发展》六、分析(3个辨析,1个案例分析,1个自由发挥)辨析题:1、教学有法,而无定法。
现代教育学期末考试提要(最新)
1,学校教育始于:奴隶社会初期。
2,杜威所主张的教育思想被称作:实用主义教育思想3,现代社会教育所具有的特征:(1)不断提高普及教育,教育对象具有广泛性。
(2)教育密切联系社会,教育性质具有生产性。
(3)学习内容极为丰富,教育内容具有开放性。
(4)重视教育立法,教育具有法制性。
(5)教育贯穿人的一生,教育呈现终身化。
(6)重视教育的交流与合作,教育具有国际性。
(7)重视教育科学研究,教育具有科学性。
4,欧洲中世纪的宗教神学课程和工业革命后的以自然学为基础的课程属于课程类别的哪一种:学科课程5,在世界教育学史上被认为是现代教育之父或科学教育的奠基人是:(德国)赫尔巴特:真正为课程论建立起心理学基础的人。
在世界教育史上被认为“现代教育之父”或“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代表作:《普通教育学》6,人的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表明了个体的发展具有什么特征:阶段性7,编写教科书的依据和国家衡量各科教学的主要标准是:课程标准(教学大纳)8,提出学习过程应始终以人为本,必须重视学习者的意愿、情感,需要等的学习观是:罗杰斯9,为我国制定社会主义教育目的提供了正确的方法论指导和重要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我国教育目的的社会性质——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我国教育目的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德智体美全面发展10,“产婆术”的发明者是:苏格拉底11,蔡元培的一个很重要的教育思想是:教育独立12,学校中最基本的、最重要的人际关系是:师生关系师生之间的关系是教与学的关系,也是朋友关系13,教师角色?是指教师在跟学校课程有关的关系中所表现的一种身份并由此而规定的行为规范和行为模式的总和。
教育目的?指人们在进行教育活动之前,在头脑中预先存在着的教育活动所要取得的结果,它指明教育要达到的标准和要求,说明办教育为的是什么,所培养的人要达到什么样的规格。
道尔顿制?教师不再系统教授教材,而是为学生指定学习内容,学生据此在专业课堂自学,独立完成作业,然后教师考查。
现代教育学复习资料
《现代教育学》复习资料一、选择题1、被誉为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是《学记》2、《论语》是记录孔子对哲学、政治、理论、和教育的言论。
3、教育学真正成为一门学科的标志性事件是:1806年德国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出版。
赫尔巴特被称为“现代教育学之父”及“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
4、教育活动中三个基本的要素:教育者、学习者与教育内容。
5、从不同的角度看现代教育功能的表现:从作用对象看,可分为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从作用的呈现形式看,可分为显性功能和隐形功能;从作用的方向看,可分为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
6、我国教育目的建立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
7、个人本位论的代表人物法国思想家卢梭,社会本位论代表人物德国的纳拖普。
8、教育对劳动能力的影响作用最大。
9、遗传素质是教育的自然前提。
10、教育公平的核心理念是每个学生都有接受教育的机会,教育面前人人平等。
11、“服从最强烈的人性冲动”属于现代德育观的情感派。
12、教学过程的规律,就是指放映在教学过程中的那些客观、必然和普遍的联系。
13、现代教育的原则是教学经验的概述和总结14、《大教学论》一书中,夸美纽斯提出新的教学制度是班级授课制。
15、德育是和人类社会共存亡、同始终的教育现象。
16、说服教育法的说服方式有灌输和疏导两种。
17、现代班主任的主要工作:决策性工作、常规事务性工作、协调性工作。
18、常规事务性工作是班主任工作中最基础、最烦杂的部分。
19、家庭访问时了解学生、研究学生的一个重要途径。
20、义务教育的特点:强迫性、普及性、免费性。
二、名词解释1、教育-----在一定社会条件下促进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的活动。
2、现代教育的目的-----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一定社会所需人才的总需求,是培养人才的规格与标准,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与归宿,是教育工作具有全程性的指导作用。
3、素质教育-----是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和的人的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准为宗旨的教育。
现代教育期末考试试题
现代教育期末考试试题# 现代教育期末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教育的本质是:A. 传授知识B. 培养能力C. 塑造人格D. 以上都是2. 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主要区别在于:A. 教学方法B. 教育内容C. 教育环境D. 教育理念3. 以下哪项不是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A. 网络教学B. 虚拟现实C. 黑板教学D. 远程教育4. 终身教育的概念最早由哪位教育家提出?A. 约翰·杜威B. 保罗·弗莱雷C. 埃德加·莫兰D. 让-雅克·卢梭5. 以下哪项不是现代教育评价的特点?A. 过程性评价B. 结果性评价C. 客观性评价D. 主观性评价##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现代教育中个性化教学的重要性及其实施策略。
2. 描述现代教育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对教学方式的影响。
3. 阐述终身教育理念对个人发展的意义。
##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 论述现代教育中创新能力的培养及其在教育实践中的体现。
2. 分析现代教育中跨学科教学的优势与挑战,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
## 四、案例分析题(共30分)阅读以下案例,并分析现代教育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的策略和效果。
案例背景:某中学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实施了一系列教育改革措施,包括开设多样化的选修课程、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引入项目式学习等。
问题:1. 分析该中学教育改革措施对学生个性发展的影响。
2. 讨论现代教育中如何平衡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关系。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1. D2. D3. C4. C5. D### 二、简答题1. 个性化教学的重要性在于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和兴趣,促进每个学生的潜能发展。
实施策略包括:制定个性化学习计划、采用多样化教学方法、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等。
2. 信息技术的应用使教学方式更加灵活和互动,提高了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网络教学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虚拟现实技术可以提供沉浸式学习体验。
现代教育学期末复习资料全
《现代教育学》期末复习资料导论《学记》;夸美纽斯和《大教学论》;赫尔巴特和《普通教育学》;实验教育学及代表人物;实用主义教育学及代表人物;教育学的历史发展的阶段及其特征;现代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一、现代教育的本质教育起源论的各种观点;教育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特征;现代教育本质的理解;现代教育的属性;现代教育功能划分;现代教育价值的划分。
二、现代教育目的教育目的、素质教育等概念;现代教育目的的结构;现代教育目确立的影响因素;现代教育目的的分类;个体本位论与社会本位论的基本观点及评价;我国现阶段教育方针的表述;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正确认识和处理“五育”之间的关系;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比较;运用教育目的有关原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三、现代教育与人的发展人的发展、遗传、环境、个性发展等概念;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及教育适应措施;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及其作用;现代教育在人的个性发展中的作用;学校教育的特点;运用教育与人的关系原理分析问题。
教师、终身教育、教师角色、教师专业发展、发展性教师评价、师生关系的含义;现代教师的职业特点;现代教师的国外几种主要的教学模式;国的几种主要教学模式;教学组织形式的历史发展;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教学评价的功八、现代德育德育的概念;现代德育观几种界说和再认识;现代德育过程的本质;现代德育活动的基本环节;现代德育的任务、容与主要途径;现代德育过程的特点;现代德育的方法。
九、现代班主任工作班主任工作的开展。
绪论部分1、《学记》可以说是我国最早的教育学专著,已初步具备了“教育学的雏形”。
《学记》辑于《礼记》之中,作者不祥,一般认为是孟子的学生乐正克所作。
从正反两个方面总结了儒家的教育理论和经验,以简约的语言、生动的比喻,系统地阐发了教育的作用和任务,教育、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等。
提出了以下教育原则:教学相长;豫时逊摩;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长善救失;广交朋友。
现代教育学(复习资料)
现代教育学导论1.先秦时期的《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2.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1.论证了班级授课制,○2.贯穿了“泛智教育”的思想,探讨了“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3.1717年,普鲁士王朝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义务教育法4.1806年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的出版标志着教育学真正成为一门学科,他被称为“现代教育学之父”及“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5.实用主义代表作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
实用主义基本观点:○1教育即生活,教育的过程和生活的过程是合一的,而不是为将来的某种生活做准备;○2教育即个人经验的增长,在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增长自己的经验;○3教育是生活,是个人经验的增长过程,其原因在于学校是社会的一个雏形○4学校的课程是以学生的经验为中心的○5教育教学中不再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只是学生成长的帮助者○6在教育教学中,要注重儿童的创造性的发挥6.1949年至1957,教育被全面“苏化”,凯洛夫《教育学》就是当时中国教育的代名词第一章1.东西方对教育的不同理解及比较:东方:重视教师教育中的主导甚至支配作用;重视系统的书本知识学习甚至偏于书本理论掌握的特点;重视施教者的权威与教育过程的严肃性甚至强制性。
西方:教育是施教者对受教者的引导,教师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学生是教育中的真正主体,教育是对早已种在学生心灵的智慧种子进行引导与挖掘;学生自动参与教学的全过程,教师只是作为学习环境的制造者,很少有强制教育、严格纪律约束等现象第二章1.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通过教育活动使受教育者在身心诸方面发生怎样的变化,或达到怎样的预期效果,它存在于一切教育活动中。
2.狭义的教育目的是指学校教育目的,其是一种更为自觉地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具有十分专门化和制度化的特点3.个体本位论主张教育的目的应以个人价值为中心,应主要根据个人自身完善和发展的精神性需要来制定教育目的和构建教育活动4.社会本位论主张教育目的应以社会价值为中心,应主要根据社会发展需要来制定教育目的和建构教育活动,5生活本位论(教育准备生活说、教育适应生活说,代表斯宾塞和杜威)7.全面发展教育的内容:德育:德育即思想品德教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社会的思想观点、社会意识、道德准则转化为个体思想品质的教育。
现代教育学期末复习资料
现代教育学复习资料(导论)一.教育学的历史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教育学阶段,独立形态的教育学阶段,教育学的多样化发展阶段。
二.孔子的主要教学思想:及时巩固原则,启发诱导原则,学思结合原则,有教无类原则,因材施教原则。
三.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是近代最早的一部对后世有深远影响的教育学巨著,是近代独立形态的教育学的开端。
四.教育学真正成为一门学科,标志性的事件是1806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的出版,赫尔巴特被世人公认为“现代教育学之父”及“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
五.实用注意教育学的基本观点:六.现代教育学形成的基本条件:(1)教育学理论基础的现代化。
(2)教育学理论系统化和多元化,教育学学科体系日趋完善。
(3)教育学加强了对自身的反思,元教育学理论产生。
第一章)现代教育的本质一、教育的起源(一)教育起源的认识观点1:教育的神话起源论观点2:教育的生物起源论观点3:教育的心理起源论观点4:教育的劳动起源论观点5:教育的生活起源论(二)古代社会的教育第一,出现了学校教育,教育目标比较狭窄。
第二,学校教育为统治阶级服务,教育具有阶级性。
第三,以伦理道德、宗教经典为主要教育内容,教育内容比较封闭。
第四,进行呆板的知识传授和强迫性道德灌输,教育方法机械。
第五,积累了丰富教育经验,获得了逐步的科学教育认识。
古代社会的教育思想:(四)现代社会的教育1、现代社会教育的共同特征第一,不断提高普及教育,教育对象具有广泛性。
第二,教育密切联系社会,教育性质具有生产性。
第三,学习内容极为丰富,教育内容具有开放性。
第四,重视教育立法,教育具有法制性。
第五,提倡教育贯穿人的一生,教育呈现终身化。
第六,重视教育的交流与合作,教育具有国际性。
第七,重视教育科学研究,教育具有科学性。
一.教育的发展主要经历原始教育,古代教育,现代教育六.教育的本质:现代教育的本质在于,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并通过育人活动,促进个体的个性化和社会化的发展,从而实现自然人与社会人的统一。
现代教育学(邑中平)超全期末复习资料
现代教育学复习目录必看4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5第一节教育与教育学概念的界定5第二节教育与教育学的历史演进61.教育的起源62.教育产生的原因63.教育产生的条件64.教育的发展特征65.教育学的萌芽66.教育学的创立(文艺复兴后)培根-夸美纽斯-洛克-卢梭-赫尔巴特77.形成学科的标志78.教育学的发展-多元发展19C 实用主义教育理论-杜威7第二章教育的功能和教育的客观制约性8第一节教育的功能8定义8影响人的发展因素81)教育的本体功能-促进人的发展82)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主导作用92.教育的基本着眼点93.教育的社会发展功能9第二节教育的客观制约性101.教育的社会制约性102.教育的人的制约性103.教育的相对独立性11第四章教育目的11第一节教育目的概述111.教育目的概念112.教育目的的复杂性113.德育目的和相关概念的区别和联系111)教育方针112)培养目标113)培养目标11第二节教育目的理论基础121.人的全面发展理论12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12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内涵122.个人本位和社会本位伦12个人本位论12社会本位论123.教育目的观13(1)人文主义教育目的观13(2)科学主义教育目的观13(3)科学人文主义教育目的观13第三节我国的教育目的及其实践131.全面发展的教育/“五育”13第六章教师与学生14第一节教师141.教师职业的理事沿革14教师专业化14提升专业化的方法142.教师的地位、权利和义务14地位14提升我国教师地位的方法143.教师专业发展15专业特征154.教师专业发展取向15第二节学生155.学生的本质属性156.学生的地位和类型15第三节师生关系15师生关系的基本内容15第七章课程16第一节课程概述161.概念162.课程研制16第三节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161.类型162.开发与利用163.策略16第八章教学理论17第一节教学概述171.教学172.教学的地位173.教学的基本作用174.现代教学观的演变趋向17第二节教学过程171.教学过程172.教学过程的环节173.教学过程的本质学说18第四节教学原则18第九章教学实施18第一节教学方法181.教学方法、182.讲授提示性学习方法,探究自主性,合作任务型19第三节教学组织形式191.教学组织的形式192.教学的基本环节19第四节教学评价201.狭义的课程评价指的是对课程产品的评价;202.教学评价的类型203.教学评价的基本方法20第十章德育20第一节德育概述201.德育的基本含义202.德育与非德育、反德育213.德育的功能(重点)211)个体发展的功能212)教育的导向功能213)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功能224.德育与公民教育225.德育与个性心理品质教育226.学校德育的时代挑战22第二节德育的目标和内容221.德育的目标222.中小学德育内容223.道德课程23第三节德育过程及其组织231.德育过程的组织232.中小学常用的德育方法23第四节国外德育思想和流派231.苏联(四个阶段)232.当代西方24第十一章班主任工作241.班级的功能(具有巨大的教育功能)242.班主任243.班主任对班级非正式群体(重重点)244.班级学生评价的主要策略:操行评定和成长记录袋25必看:1. P6 教育在社会人文领域,本质上不属于科学概念,“教育”和“非教育”间的界限不可一刀两断。
现代教育学期末复习资料
现代教育学期末复习资料《现代教育学》期末复习资料导论《学记》;夸美纽斯和《⼤教学论》;赫尔巴特和《普通教育学》;实验教育学及代表⼈物;实⽤主义教育学及代表⼈物;教育学的历史发展的阶段及其特征;现代教育学的研究对象;⼀、现代教育的本质教育起源论的各种观点;教育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特征;现代教育本质的理解;现代教育的属性;现代教育功能划分;现代教育价值的划分。
⼆、现代教育⽬的教育⽬的、素质教育等概念;现代教育⽬的的结构;现代教育⽬确⽴的影响因素;现代教育⽬的的分类;个体本位论与社会本位论的基本观点及评价;我国现阶段教育⽅针的表述;教育⽬的的精神实质;正确认识和处理“五育”之间的关系;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较;运⽤教育⽬的有关原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三、现代教育与⼈的发展⼈的发展、遗传、环境、个性发展等概念;⼈的⾝⼼发展特点及教育适应措施;影响⼈⾝⼼发展的因素及其作⽤;现代教育在⼈的个性发展中的作⽤;学校教育的特点;运⽤教育与⼈的关系原理分析问题。
四、现代教育与社会的发展教育与社会关系的⼏种主要理论(独⽴论、教育万能论、⼈⼒资本理论);现代教育的社会制约性的含义;⽣产⼒对现代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经济、政治制度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化对教育的影响和制约;现代教育的经济功能和政治功能;现代教育的相对独⽴性的含义及其表现;运⽤教育与社会发展的相关原理分析解决现实问题。
五、现代教师与学⽣教师、终⾝教育、教师⾓⾊、教师专业发展、发展性教师评价、师⽣关系的含义;现代教师的职业特点;现代教师的素质;现代教师⾓⾊的转换和定位;现代教师专业发展的实施;学⽣的属性、学⽣的地位;⼏种不同的学⽣观;现代学⽣的基本特性;现代师⽣关系的内容、类型与特点。
六、现代课程课程;课程的类型;课程计划、课程标准、课程⽬标的含义;现代课程理论的三⼤派别;现代课程的类型;影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的因素;基础教育课程改⾰的具体⽬标;基础教育课程改⾰的创新;运⽤课程改⾰的相关理念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教育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教育:广义教育,即有意识的、以促进人的身心发展为首要目的的社会活动。
狭义教育(学校教育)是一种由学校等教育机构实施的专门性、制度性和系统性的教育,即根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合理要求,教育者有目的、有机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并通过平等的交往与互动过程,促进受教育者健全发展的活动。
2、教育学: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和阐释教育理论及其应用的一门社会科学。
从宏观上说,教育学是以教育活动为研究对象,以揭示教育规律为宗旨的社会科学。
从中观上说,教育学是一门对教育与社会、教育与人的发展的相互关系以及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进行研究的教育科学。
从微观看,教育学是以广义的教育的理论知识和学校教育的实践规范为主要内容的课程。
(网上试题标准答案)3.教育规律:所谓教育规律,就是指教育系统在其运动发展过程中内部诸要素之间﹑教育系统与其环境(物质的﹑精神的﹑社会的)之间的一种本质或必然的联系.P744、教育原则:所谓教育原则,是人们在总结教育经验的基础上,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对教育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整个教育的根本性准则.P905、教育艺术:指的是教育者在教育双边活动中在大体遵循教育规律和教育原则的基础上,稳定、综合地体现出来的具有主观性、创造性、灵活性和感染力的教育智慧、个性、美感和灵性。
6、教育目的:就是依据一定社会需要和对人的发展的认识而形成的关于教育对象的总体发展规格的预期设想或规定,它以观念或思想的形式存在并发挥作用。
7、教学:在广义上,教学就是指教的人引导学的人为着特定的教育目的,以一定文化为对象进行学习的活动。
狭义上,教学专指学校中为着特定教学目标,以课程为载体,弘扬学习价值,通过教师的组织和引导,学生学习知识、获取经验、促进身心发展的专门活动。
8、教学原则:就是人们在总结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和对教学的规律性认识而制定的有效进行教学的基本准则。
9、教学方法:是指为了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师组织、引导学生进行专门内容的学习活动所采用的方式、手段和程序的总和。
10、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指在收集必要的教学事实信息的基础上,依据教学目标和教学质量标准对教学活动的整体或局部质量进行测量、分析和评定。
二.简答题1、关于教育的起源历史上有哪些观点?答;(1)生物起源说(2)心理起源说(3)劳动起源说2、教育的两功能是什么?答:(1)教育的人的发展功能。
就是教育对促进人的生存和与发展所具有的功能和效能,亦指教育的育人功能。
(2)教育的社会发展功能。
就是教育对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所具有的功能和效能。
3、影响人的发展的基本因素有哪些?答:(1)个体的先天性素质。
指个体所具有的一切与生俱来的特质。
(2)社会环境。
指人类在自然环境基础上创造和积累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社会关系的总和,如民族文化、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家庭亲友等。
(3)个体活动。
指有个人行为构成的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
4、为什么说教育是劳动者再生产的基本手段?答:(1)教育能够把可能的劳动者转化为现实的劳动者。
(2)教育能够把一般性的劳动者转型为专门性的劳动者。
(3)教育能够把较低水平的劳动者转化为较高水平的劳动者。
(4)教育能够把一种形态的劳动者转化为另一种形态的劳动者。
(5)教育能够把单维度的劳动者改善为多维度的劳动者。
5、简述教育的人的制约性。
(网上原题标准答案)答:这里所说的人,特指教育中的受教育者。
教育的人的制约性,即教育的实施和变革要以作为受教育者的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为依据。
(1)人的发展的顺序性对教育的制约。
(要求教育教育要循序渐进)(2)人的发展的阶段性对教育的制约。
(要求教育要设不同年龄水平的学校)(3)人的发展的不平衡性对教育的制约。
(要求教育要抓关键期)(4)人的发展的互补性对教育的制约。
(要求教育要取长补短)(5)人的发展的整体性对教育的制约。
(要求教育要全面系统)(6)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对教育的制约。
(要求教育要因材施教)6.理解各个教育原则的含义.P91~97教育原则有五个:人道性原则,个性原则,创造性原则,活动性原则,民主性原则.(1)人道性原则:教育的人道性原则,主要是指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珍重学生的生命﹑学生的幸福,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和权利,使教育过程和教育目的充满仁爱﹑人道精神和生命的意义。
(2)个性原则:教育的个性原则,主要是指在教育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独特性﹑独立性和自主性,并有意识地培育学生追求自由发展与形成个性特点的愿望以及敢于特立独行的勇气。
(3)创造性原则:教育的创造性原则,主要是指在教育过程中要精心呵护学生的好奇心,尊重和鼓励学生的独特性,在多元宽容和具有选择性的教育氛围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4)活动性原则:教育的活动性原则是指通过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并在教育活动中实现师生﹑生生地相互影响和交往,从而使教育者获得主动发展。
(5)民主性原则:教育的民主性原则,一是指教育机会的民主,二是指教育自身的民主。
前者主要指学校要为社会全体成员提供均等的教育机会,使其不受社会身份﹑经济状况﹑家庭地位,以及性别﹑信仰﹑地域差异等方面的限制,在法律上享有同等的入学机会;同时也旨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学生享受教育资源机会上的均等。
后者主要指师生关系的民主﹑教育活动的民主﹑教育管理的民主﹑教育评价的民主,以及教育部门上下级关系的民主等。
7.教育艺术的要旨是什么?P99~102答:有:(1)主观性,(2)情感性,(3)双边性,(4)创造性,(5)审美性,(6)独特性。
8.教育的发展规律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P85~86教育到发展规律具体表现为:(1)教育系统整体随经济的发展而发展。
(2)上层建筑各部门对教育发展有重要影响。
(3)教育的文化继承性与革新性均是教育发展所必需的。
(4)教育目标与受教育者的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是教育发展的内在动因。
9.构成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什么?P112(1)人的全面发展理论(2)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3)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10.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有哪些根本区别?P137~141(1)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之所以有根本性区别,并不是因为应试教育中有考试与应试,因为素质教育中同样有考试与应试;也不是因为只有素质教育才能提高人的素质,因为应试教育同样也能提高人的素质。
二者的区别主要不在事实方面,而在价值方面。
两种教育都有考试与应试,区别在于考什么﹑应什么,怎么考﹑怎么应,为何考﹑为何应;两种教育都可以提高人的素质,区别在于提高的是人的什么素质提高了多少以及怎样提高。
这样看来,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根本区别并不在于它们在形式或事实上是否有考试与应试,而在于考试与应试的根本价值取向是否与教育的宗旨和人的健全发展相符合。
(2)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在价值上的对立性主要表现在:应试教育追求的是为考而教﹑为考而学,素质教育追求的是为发展而教﹑为发展而学;应试教育是一种片面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一种全面发展的教育;应试教育面向的是少数学生,素质教育面向的是全体学生;应试教育提倡的是重复﹑模仿和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素质教育提倡的是自主学习﹑自我建构和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应试教育压制个性和创造性,素质教育鼓励个性和创造性;应试教育造成知识和科学的孤立与割裂,素质教育注重知识和学科的关联与整合;应试教育导致读死书﹑死读书,素质教育重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应试教育提高的多半是人的记忆力﹑模仿力和解题技巧等表层素质,素质教育更关注人的智慧﹑能力和创造性等深层素质的开发与激活.11、理解现代学校制度的基本理念。
答:1、法治理念2、民主理念3、公正平等理念4、人本理念5、拒绝市场化理念12、建立现代学校制度亟待解决哪些问题?答:1、学校办学自主权不足的问题2、学校教育功能偏离的问题3、教师发展不足的问题4、学校活力匮乏的问题5、《学校法》缺失的问题13、教师专业特征主要集中表现在哪些方面?答:专业一般具有两个基本特性:(1)“科学的”知识基础或有一套高度专门化的知识和技能并能自觉地使其持续发展;(2)利他主义的服务理念和奉献精神为核心的专业伦理。
因此,教师专业特征也集中体现在专业知识和专业道德两方面。
A、专业知识特征,专业知识是指一套具有系统性、具普遍性、可记录及传递,并有一定学术地位的理论系统,这套理论系统能大致转化为可实践的专业能力并且可运用与人类生活的实际问题。
B、专业道德特征,专业的另一个特质就是专业人士能表现出一种以服务社会大众为首要取向的态度和道德水准。
14、简述教师的专业素养1) 高尚的师德修养和博大的人文情怀2) 渊博的学科知识和宽厚的文化底蕴3) 先进的教育理念和高超的教育能力15、教师的专业特征有哪些?1) 专业知识特征2) 专业道德特征16、简述现代教育观的趋向1) 从重视教师向更重视学生转变2) 从重视知识传授向更重视能力培养转变3) 从重视教法向更重视学法转变4) 从重视认知发展向更重视整体发展转变5) 从重视结果向更重视过程转变17、教学过程的环节有哪些?1) 明确教学目标2) 激发学习动机3) 感知教学材料4) 理解教学材料5) 巩固知识经验6) 运用知识经验7) 教学效果检查、测量和评价18、备课的基本内容包括那些。
P281答:备课的基本内容包括:钻研教学材料、了解学生、设计教学样式、拟定教学计划这四个方面。
这四个方面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
教学材料主要包括课程计划、课程标准、课本(教科书)和教学参考资料。
钻研教学材料,首先要研究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理解课程的基本理念和总体目标,把我本学科或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及各单元课题的具体目标,领会教学的基本要求,教学材料与教学内容体系范围与深度,其次要研究课本,能够掌握课本的基本原理与知识体系,准确把握各章节的重点、难点以及内容的前后联系;再次,广泛阅读教学参考资料,选取合适的材料充实教学内容,最后,还要考虑改革创新,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编写有特色的补充材料。
学生认知的准备状态是教学的起点,为使教学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教学活动应切合学生的实际。
因此,教师要全面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认知能力、学习态度、思想特点和个性特征。
根据学科特点、教学目标、任务要求及学生情况,设计切合的教学样式,包括设计具有内在关联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活动序列以及教学策略等。
就课程实施而言,教学计划包括学期教学进度计划、单元教学计划和课时教学计划三种。
19、教师常见的课堂言语行为有哪些P270——273答:主要有:教学提问、刺激、讨论、倾听教学提问是以口头语言为主的教学言语活动,具有导课引入、激发兴趣、诱发、促进学生的自由活动,调节学生的思考活动,检查已达到的学习结果以及使学生抓住有价值的问题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