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惊弓之鸟(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惊弓之鸟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一个成语故事,讲述的是古时候有个射箭能手叫更羸,他观察了天上飞的一只大雁后,不用箭,只拉一下弓,就使大雁掉了下来。原来这是一只受过箭伤、孤单失群的雁,一听到弦响就吓得从天上掉下来了。“惊弓之鸟”这个成语所以得名,比喻受过惊吓后,遇到一点儿情况就害怕得不得了。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是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从更羸善于观察、善于分析中受到启发,学习对事物实行分析推理的方法,初步培养学生乐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兴趣和习惯。教学的重点是联系上文理解最后一个自然段更羸说的话,要把着眼点放在引导学生理解、体验更羸观察、分析、判断、推理的思维过程上。

第一课时

一、学习目标

1通过多种记忆方法,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准确读写“惊弓之鸟、魏国、射箭、打猎、大雁、拉弦、悲惨、愈合、裂开”等词语,懂得“惊弓之鸟”这个成语的意思。

2通过读课文,初步了解大意。分角色朗读课文。

二、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出示小黑板:更羸是古时候魏国有名的射箭能手。

从这句话中你知道什么信息?(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回答)

2、导入:一句话我们就了解了更羸这么多的情况,时至今日,我们还谈到他,是因为他与一个成语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板书“惊弓之鸟”)读了这个故事,我们会揭开他成为有名射手的奥秘。

(二)、自主学习(学习字词,了解大意)。

1.自由默读课文。要求:

(1)一边读一边将遇到的生字、生词圈画出来。

(2)读通每个句子,注意在长句中用“/”标出句中的停顿。

(3)把每个自然段用数码标记清楚。

2.自由朗读。要求:

(1)看清句子的标点符号,试着读出说话人的语气来。

(2)把不理解的词抄写在本子上,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

3、指名学生朗读全文,结合正音。

4、指名学生列举不理解的词语,并鼓励查阅工具书的同学协助解释。指导学生理解重点词语。

(三)、合作学习。

浏览课文,小组讨论:更羸是怎样使那只大雁掉下来的?更羸怎么知道不用箭,只要拉一下弓,就能使那只大雁掉下来?

(1)指导学生抓住关键句:“一只大雁从远处慢慢地飞来,边飞边鸣。”

(2)引导学生揣摩词语,诱发联想,进而产生逻辑推理:

①大雁一般是成群地飞翔,这里却是“一只”,说明什么?

②“慢慢地飞”又说明什么?为什么用“鸣”而不用“叫”?

③学生自由谈自己的看法。(不做统一的要求。)

(四)、总结梳理

齐读全文,理清叙述的顺序。(指名说,教师再作以总结)

课文先写更羸向魏王提出不用箭,只拉弓,大雁就能掉下来;接着试了一下,只拉弓,不用箭,大雁果然从半空里直掉下来;最后更羸介绍他是怎样知道只要拉一下弓,大雁就能掉下来的。这样先叙写故事的梗概,再揭示事情的原因,紧紧扣住了读者的心弦。

(五)、作业。

1、读一读,写一写。

wèi guónéng shǒu gū dān shī qún

()()()

bēi cǎn yù hédà chī yī jīng

()()()

2、选择合适的关联词。

不是……是……只要……就……一……就……

1.它()听到弦响,心里很害怕,()拼命往高处飞。

2.()我本事大,()因为我知道,这是一只受过箭伤的鸟。

3.()拉一下弓,这大雁()能掉下来。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借用工具书理解关键词句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

2、从课文的学习中受到启发,懂得只有善于观察、善于分析,才能对事物有准确的理解;学习对事物实行分析推理的方法。

二、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惊弓之鸟”什么意思,同学们明白吗?(释题:“惊”从它的偏旁你知道什么?“弓”指弓箭,“之”是“的”的意思,)谁能说说“惊弓之鸟”的意思?

(2)了解了课题的意思,你有什么问题想提出来?(故事中的鸟是一只怎样的鸟?它为什么害怕弓箭?它害怕到什么样的水准?)

(3)同学们,是谁有这样的本事,了解到那只鸟连听到弓箭的声音都害怕呢?

(二)、自主学习,初达目标。

通过读课文,你能弄懂什么?比一比,看哪位同学最聪明!(学生边读边作批注)

(三)、展示点评,聚焦主题,感受更赢的聪明。

1、交流:更赢是古时候魏国有名的射箭能手。

(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指名读,评议:谁读得好?好在哪里?(强调了“有名”和“能手”)

理解“能手”的意思:对某一项技术、某一种工作特别熟练,干得特别出色的人,称作“能手”。织布技术特别熟练的人,我们称他为—“织布能手”,种菜特别出色的人就称为“种菜能手”。射箭技术很高明的人就称为“射箭能手”。“有名”的“射箭能手”说明更羸不是一般的射箭能手,他射箭的技术特别高明、射箭的经验特别丰富,因而大家都知道他。

你们能不能想象一下,他的箭法怎样?用一个词语来形容。(百步穿杨、箭无虚发、百发百中)

2、交流:那是一只受了箭伤的大雁。你从课文的哪里知道的?

学生发言后,教师归纳:大雁是一种候鸟,每到秋天就从北方飞到南方去,春天又从北方飞回南方。同学们看,雁字是这样写的(边写边板书),可不要写成燕子的“燕”。

3、交流:那只鸟害怕弓弦响。

你是从课文的哪个自然段知道的?(第5自然段。)

朗读指导:读课文不但要读得准确、流利,还要读得有感情。能读出感情来,就不但证明你理解了,而且说明你学得相当不错了。怎样读的得有感情呢?边读边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

自由读第五自然段,说说你读的时候,脑子里出现了什么样的情景。

师:你看到了什么?还听到什么声音?

4、接着交流:“只听得嘣的一声响,那只大雁直往上飞,拍了两下翅膀,忽然从半空里直掉下来。”这个段有两个“直”,意思一样吗?

(1)教师在黑板上画出示意图:大雁边飞边鸣的情形为“→”“直往上飞”:↗↑;“直掉下来”:↘↓。)(让学生理解,“直往上飞”的“直”是一个劲的意思,应这样表示↗,“直往下掉”的“直”是垂直的意思,应这样表示:↓。

(2)该怎么读?语速要快稍快,紧张一点。自由朗读这个自然段,体会。

(3)指名读,强调两个“直”字。生用手势配合表演。全班同学边读句子边演示。

(4)看到这样的情形,魏王大吃一惊,同学们自由朗读6-8自然段。

①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大吃一惊”的意思。与“惊弓之鸟”的“惊”相比较,联系第八自然段,了解“惊”是非常奇怪的意思。告诉学生,联系上下文也是理解词语的一种方法。

②感情朗读课文,读出魏王奇怪的语气。

(四)、交流点拨升华,总结梳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