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 PPT
合集下载
部编本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历史大变革的时代ppt课件
奴隶主
地主
商
秦
鞅
孝
公
变革是曲折的,充满阻力的,但历史向前发展必须变革。
秦国变法舌战图 秦孝公
旧
改
贵
革
族
派
商鞅
百姓 立木为信 青年一代必须从小就树立勇于变革、积极实践的精神, 才能与时俱进,顺应这个变革的时代。
变法内容
1.国家承认土地私有,
允许自由买卖.
建立土地所有制
奖励耕织 2.奖励耕战.
奖励军功
课
商鞅变法是成功 了还是失败了,
后 为什么?
思
并讨论:通过学
考
习商鞅变法,你有 什么启发?
谢谢!
墨子,(约前468~前376)名翟,鲁人 ,一说 宋人, 战国初 期思想 家,政 治家, 教育家 ,先秦 堵子散 文代表 作家。 曾为宋 国大夫 。早年 接受儒 家教育 ,后聚 徒讲学 ,创立 与儒家 相对立 的墨家 学派。 主张•兼 爱”“ 非攻“ 尚贤” “节用 ”,反 映了小 生产者 反对兼 并战争 ,要求 改善经 济地位 和社会 地位的 愿望, 他的认 识观点 是唯物 的。但 他一方 面批判 唯心的 宿命论 ,一方 面又提 出同样 是唯心 的“天 志”说 ,认为 天有意 志,并 且相信 鬼神。 墨于的 学说在 当时影 响很大 ,与儒 家并称 为•显 学”。 《墨子》是先秦墨家著作,现存五 十三篇 ,其中 有墨子 自作的 ,有弟 子所记 的墨子 讲学辞 和语录 ,其中 也有后 期墨家 的作品 。《墨 子》是 我国论 辩性散 文的源 头,运 用譬喻 ,类比 、举例 ,推论 的论辩 方法进 行论政 ,逻辑 严密, 说理清 楚。语 言质朴 无华, 多用口 语,在 先秦堵 子散文 中占有 重要的 地位。 公输,名盘,也作•“般”或•“班 ”又称 鲁班, 山东人 ,是我 国古代 传说中 的能工 巧匠。 现在, 鲁班被 人们尊 称为建 筑业的 鼻祖, 其实这 远远不 够.鲁 班不光 在建筑 业,而 且在其 他领域 也颇有 建树。 他发明 了飞鸢 ,是人 类征服 太空的 第一人 ,他发 明了云 梯(重武 器),钩 钜(现 在还用) 以及其 他攻城 武器, 是一位 伟大的 军事科 学家, 在机械 方面, 很早被 人称为 “机械 圣人” ,此外 还有许 多民用 、工艺 等方面 的成就 。鲁班 对人类 的贡献 可以说 是前无 古人, 后无来 者,是 我国当 之无愧 的科技 发明之 父。
历史:第7课《大变革的时代》课件(新人教版七年级上)3
以上三则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要想强大,必须改革,固步自封, 固守传统只能落后于人
1、结合p74地图,说出战国七雄的名称,指出它们相 当于今天的哪些地区。 2、与春秋争霸相比,战国七雄之间的战争有和不同。
理一理
春秋
春秋五霸
齐桓公
东 周
战国
秦、楚、燕、齐、赵、魏、韩
; prz60nsr
出谋划策
假如你是春秋五霸之一,应该 怎样做才能成就霸业?请同 学们当谋士,献计献策。
谈谈改革对现代社会的意义
材料一:齐桓公重用管仲,管仲实行改革,使齐国 迅速强大,成为当时第一个称霸的诸侯。 材料二:清朝末年,中国贫穷落后,饱受帝国主义 国家的蹂躏,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清朝统治者盲目 自大,不思改革进取。 材料三:改革开放前,中国经济发展缓慢,观念滞 后,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并取得举世 瞩目的成就。
料,并且用一块红绸子包了起来。当然,铺子是和李老乡联手经营的,所以购买这些丝绸面料和那块红绸子的银子还是要照样入账的。然后,三 人又抽空去附近的饰品铺子里挑选了一个足金戒指、两个漂亮的小银锁,都用精美的饰盒儿装了;又买了几样杭州的特色点心,分别打包好了。 将这些东西与红漆木匣子一起,都放在那个软皮箱里。把软皮箱里的东西规整好之后,兄妹三人又在自家铺子里挑选了几匹精品丝绸和多块丝绸 面料,去“彭记丝绸行”买了一些丝绸制品,又去附近的那个饰品铺子里挑选了不少的金银首饰,并且把这些东西分别放好了。随后,他们又抽 空从不远处的模特店里买回一个闭眼沉睡模样儿的男模特儿,并购置了一套平常的寿衣、遮盖模特儿的白布、一些装饰篷车用的白纱,三套孝服、 一套适合耿英穿的男装,以及一块儿很大的大红色篷布。模特儿的脖子以上是用木头雕刻的,还打了蜡,非常光鲜逼真;其他部位则只是用竹皮 弯曲连接制作而成,并且穿了一套睡衣。当这一切都准备停当了以后,已经是十一月底了,耿正开始和李老乡商谈转让“昌盛丝绸行”的相关事 宜。对于耿正兄妹三人的离去,李老乡虽然万分不舍,但他知道是挽留不住的,就爽快地说:“好吧,这俗话说了,‘天底下没有不散的筵席’ 啊,我尽管实在不舍得你们离开,可又有什么用呢,你们回去吧!回去和老家的亲人们团聚,为我那位不曾谋面的耿大哥实现他造福乡里的夙愿 去吧,这是件大好的事情啊!耿大哥有你们这么好的儿女,我为他高兴!”随即,耿英将所有的账薄全部移交给了李老乡。然后,李老乡就将当 月纯收入的40%,以及耿正兄妹三人应得的薪水全部结算给他们,并把四年前筹办“昌盛丝绸行”时耿正兄妹三人投入的50%的本金,加上“昌盛 丝绸行”此时已经增值额的50%,全部作为“昌盛丝绸行”的转让金交给了他们。交接完毕之后,他就带领妻子和一双儿女,全身心地自己经营 “昌盛丝绸行”去了。好在妻子很能干,儿子李根此时也已经学会了不少丝绸经营方面的知识,都可以做他的得力助手了。而且他也接受了耿英 的建议,已经让女儿小腊梅辍了学,好帮他在铺子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像耿正和耿英培养他们的弟弟耿直那样,让自 己的掌上明珠在经营“昌盛丝绸行”的过程中,继续学习文化知识,在实践中茁壮成长!耿正兄妹三人对于李老乡的为人是非常了解的,他能以 如此丰厚的转接金接手“昌盛丝绸行”的全部生意,也是耿正预料之中的事情。为了方便携带,耿正特意将一部分银子折换成了金条保存起来。 耿英则以最快的速度将兄妹三人的被褥拆洗干净。至于爹爹的那一套,耿英一直没有拆洗过,只在来杭州之前打开晾晒过一次。这次她还是不准 备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全册完整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全 册完整课件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全 册完整课件
第13课 东汉的兴亡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全 册完整课件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 之路”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 人类的活动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全 册完整课件
第1课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 北京人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全 册完整课件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全 册完整课件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全 册完整课件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全 册完整课件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 全册完整课件目录
0002页 0059页 0127页 0169页 0242页 0296页 0347页 0395页 0445页 0480页 0542页 0592页 0653页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第21课 活动课:让我们共同来感受历史
第4课 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 变革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全 册完整课件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全 册完整课件
第13课 东汉的兴亡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全 册完整课件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 之路”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 人类的活动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全 册完整课件
第1课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 北京人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全 册完整课件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全 册完整课件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全 册完整课件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全 册完整课件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 全册完整课件目录
0002页 0059页 0127页 0169页 0242页 0296页 0347页 0395页 0445页 0480页 0542页 0592页 0653页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第21课 活动课:让我们共同来感受历史
第4课 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 变革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全 册完整课件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7课 百家争鸣最新人教版
百家争鸣
治国方略
学派
人物
时代
主要思想
代表作
墨家
儒家
道家
法家
兵家
荀子
战国
墨子
庄子
韩非
战国
战国
战国
战国
主张实行礼治,提倡礼法并用,明确尊卑等级
“兼爱”“非攻”、尚贤、节俭
强调要顺应自然和民心,人生应追求精神自由
强调以法治国,树立君主的权威,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主张实行“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拥护正义之战,强调“仁者无敌”
地位
思想收录
《论语》
孔子和儒家学说
儒家学派创始人;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大教育家
材料一 仁者爱人。材料二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论语》
名片
姓名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
国籍
楚国
出生年代
春秋后期
地位
作品
《老子》(又称《道德经》)
老子和《道德经》
道家学派创始人
材料一道可道也,非恒道也。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
材料二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
失马
祸
老子和《道德经》
材料三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老子》
第7课 百家争鸣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课件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yǐng]
战国形势图
长平之战
公元前262年,秦军进攻赵国长平,双方数十万大军对峙3年。后来 赵王改派赵括为将。赵括只会纸上谈兵,骄傲轻敌,导致赵军大败。 结果赵括被射死,赵军投降。为了彻底削弱赵国,除了240个年幼士 兵被放回赵国报信,其余40多万士卒全被活埋。
问题3:结合课本,谈谈战国时期的战争有什么特点? 规模大,参战兵力多,持续时间长,伤亡大
课后活动
1.查一查下列成语的典故,哪些是出自春秋时期,哪些是出自战国时 期?
退避三舍 纸上谈兵 老马识途 百发百中 唇亡齿寒 卧薪尝胆 朝秦暮楚 三令五申 一鼓作气 完璧归赵
春秋:退避三舍、老马识途、唇亡齿寒、卧薪尝胆、三令五申、一鼓作气 战国:纸上谈兵、百发百中、朝秦暮楚、完璧归赵
7
课后活动
2.支持商鞅变法的秦孝公死后,商鞅被害,然而新法并没有被废止, 你认为这说明了什么?
⑤秦国各地的长度、重量、容器不一样,不利于各地经济的交流,也影响了国家的税收。
针对秦国种种落后的现象,商鞅是如何废旧立新,变法图强?
商鞅变法的内容
1.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政治 2.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
3.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 4.严明法度,禁止私斗
经济
1.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2.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在汶川大地震中,都江堰几大主要水利工程组成部分 挺了过来,只有鱼嘴出现了裂缝,这被许多考古专家视为 奇迹。
李冰治水,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7
本课小结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大动荡 七雄并立
争霸战争
兼并战争(战争之变)
大变革
变法图强(秦国商鞅变法)(制度之变) 铁兴器修牛水耕利的(推都广江堰)(生产之变)
战国形势图
长平之战
公元前262年,秦军进攻赵国长平,双方数十万大军对峙3年。后来 赵王改派赵括为将。赵括只会纸上谈兵,骄傲轻敌,导致赵军大败。 结果赵括被射死,赵军投降。为了彻底削弱赵国,除了240个年幼士 兵被放回赵国报信,其余40多万士卒全被活埋。
问题3:结合课本,谈谈战国时期的战争有什么特点? 规模大,参战兵力多,持续时间长,伤亡大
课后活动
1.查一查下列成语的典故,哪些是出自春秋时期,哪些是出自战国时 期?
退避三舍 纸上谈兵 老马识途 百发百中 唇亡齿寒 卧薪尝胆 朝秦暮楚 三令五申 一鼓作气 完璧归赵
春秋:退避三舍、老马识途、唇亡齿寒、卧薪尝胆、三令五申、一鼓作气 战国:纸上谈兵、百发百中、朝秦暮楚、完璧归赵
7
课后活动
2.支持商鞅变法的秦孝公死后,商鞅被害,然而新法并没有被废止, 你认为这说明了什么?
⑤秦国各地的长度、重量、容器不一样,不利于各地经济的交流,也影响了国家的税收。
针对秦国种种落后的现象,商鞅是如何废旧立新,变法图强?
商鞅变法的内容
1.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政治 2.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
3.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 4.严明法度,禁止私斗
经济
1.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2.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在汶川大地震中,都江堰几大主要水利工程组成部分 挺了过来,只有鱼嘴出现了裂缝,这被许多考古专家视为 奇迹。
李冰治水,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7
本课小结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大动荡 七雄并立
争霸战争
兼并战争(战争之变)
大变革
变法图强(秦国商鞅变法)(制度之变) 铁兴器修牛水耕利的(推都广江堰)(生产之变)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大变革的时代》PPT课件
给奴隶们一些人身自由,把土地租给他们,定期收取地 租,剩下的收成就当是给奴隶的报酬。
你们这办法真好! 奴隶们很高兴,他 们干活也卖力了, 我嘛,每亩也比以 前要多收好几斗, 我也清闲了。
社会性质大变革的背景
生 铁农具 产 力 牛耕 变 革 兴修水利
春秋出现,战国推广
春秋末年已使用, 战国时进一步推广。
造了条件;也反映了 当时牛耕已经普遍的 说明了结什合么文问献题记?载与出史土实文物。,谈谈这个考古发现
一、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
3、作用
劳动工具的改进 土地使用率 和农作物产
耕作方式的改进 量显著提高
二、著名的都江堰
1、修建时期:战国时蜀郡太守 李冰
4、地位: 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
(2)当时的冶铁工业已相当发
达。能够生产大量的铁器。
一、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
2、牛耕
(1)已经使用牛耕: 春秋末年
(2)牛耕进一步推广: 战国
牛 耕 图
材料一:《吕氏春秋》上有一个故事,说:大力士 乌获将牛尾巴都拉断了,牛却纹丝不动.一个小孩 牵着牛鼻环,牛倒乖乖地跟他走了.
它说明了春秋战国时, 材 古料工二 作: 者右 在图 山人是 西们考 战已经掌握了牛的 国墓葬中发掘生出理来特征和习性,为 的“牛尊”。利用畜力进行生产创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结束语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 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
When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ick To The End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你们这办法真好! 奴隶们很高兴,他 们干活也卖力了, 我嘛,每亩也比以 前要多收好几斗, 我也清闲了。
社会性质大变革的背景
生 铁农具 产 力 牛耕 变 革 兴修水利
春秋出现,战国推广
春秋末年已使用, 战国时进一步推广。
造了条件;也反映了 当时牛耕已经普遍的 说明了结什合么文问献题记?载与出史土实文物。,谈谈这个考古发现
一、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
3、作用
劳动工具的改进 土地使用率 和农作物产
耕作方式的改进 量显著提高
二、著名的都江堰
1、修建时期:战国时蜀郡太守 李冰
4、地位: 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
(2)当时的冶铁工业已相当发
达。能够生产大量的铁器。
一、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
2、牛耕
(1)已经使用牛耕: 春秋末年
(2)牛耕进一步推广: 战国
牛 耕 图
材料一:《吕氏春秋》上有一个故事,说:大力士 乌获将牛尾巴都拉断了,牛却纹丝不动.一个小孩 牵着牛鼻环,牛倒乖乖地跟他走了.
它说明了春秋战国时, 材 古料工二 作: 者右 在图 山人是 西们考 战已经掌握了牛的 国墓葬中发掘生出理来特征和习性,为 的“牛尊”。利用畜力进行生产创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结束语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 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
When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ick To The End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新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7课 战国的社会变化(共41张PPT)
二、商鞅变法
经济:铁农具和牛耕推广,社会生产力提高(根本) 1、背景 政治: 新兴地主阶级的势力增强
军事:为求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胜
2、时间 3、人物
公元前356年
秦孝公、商鞅
立木为信
政治
:
1、废除分封 制,建立县
制,由国君 直接派官吏 治理
加强中央 集权
政治
:
2、废除贵族 的世袭特权
加强中央 集权
第 七 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学习与思考
(1)诸侯国形势发生了什么变化? (2)“七雄”分别在哪个方位,你能使用简短的语句进行记忆吗? (3)主要的战役发生在哪些国家之间?你能说说这些战役的相关 故事吗? (4)通过对比地图,你还发现了什么问题?
春秋后期形势图
战国形势图
晋
东 南 西 北 到 中 间
今天的都江堰还在为四 川8个市、42个县的30 00多万人提供着生活、生 产和生态用水,灌溉面积达 1010万亩。
三、造福千秋的都江堰(战国时期)
1、都江堰的建造
公元前256年,蜀郡郡守李冰(秦国)
2、都江堰的结构 由渠首和灌溉网构成 3、都江堰的作用与影响
发挥防洪、灌溉、水运等作用 成都平原有“天府之国”的美称
本课小结
战国七雄 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到中间 战国时期的
商鞅变法 背景、内容、意义
造福千秋的都江堰 建造、结构、影响
社会变化
1.春秋战国时期发生社会大变革的根本原因是 ( A.诸侯争霸 B.百家争鸣 C.商鞅变法 D.铁器与牛耕
)
2.战国时期,使秦国能够最终兼并六国,统一中国打 下坚实基础的事件是( ) A.商鞅变法 B.李悝变法 C.管仲改革 D.秦孝公改制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第7课《大变革的时代》(28张ppt)课件
4.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是在( D)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春秋时期 5.信息:至迟在春秋末年已使用,战国时期 进一步推广,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 据此判断,该信息反映的是( ) C A.青铜器的使用 B.铁农具的使用 C.牛耕的使用 D.兴修都江堰 6.都江堰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主持 修筑这一水利工程的是( D) A.商鞅 B.管仲 C.禹 D.李冰
秦国商鞅变法
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 孝公支持下变法。
三、商鞅变法
秦国商鞅变法
三、商鞅变法
秦国商鞅变法
内容: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奖励耕战。 建立县制。
三、商鞅变法
秦国商鞅变法
三、商鞅变法
秦国商鞅变法 影响:促进了秦国经济的发展,加强了军队的 战斗力;为秦的统一奠定了基础;各国 变法使封建制度确立起来,我国封建社 会形成了。
同步练习
1.14年5月17日,位于苏州阊门内下塘街 的泰伯庙修复一新,对游人免费开放。商 朝末年,为了完成父亲传位给弟弟季历的心 A 愿,泰伯、仲雍兄弟避居吴地,带来了先 进的中原文明。但他们还不可能做到的是 A.传授铸造铁法 B.带来青铜礼 器 C C.带来精美的彩陶器具 D.传播甲骨文 字 2.都江堰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城西,是中 国古代建设并使用至今的大型水利工程, B 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是四川 著名的旅游胜地。通常认为,该水利工程
思考讨论:查阅商鞅变法的相关资料,说说商鞅 变法是成功还是失败,为什么?
成功。 判断改革是否成功的标准是:改革的目 的是否实现,改革是否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 发展。 因为商鞅变法有利于建立和巩固封建制 度,也推动了秦国生产力的发展。即使后来 商鞅被处死,但他的改革仍然达到了最初的 目的,使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 不断加强,并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 家,因此说商鞅变法取得了成功。
最新新版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知识讲解精品课件
第二十二页,共26页。
2.对诸侯争霸影响的说法,不正 确的一项是( ) A.促进了民族融合 B.给人民带来了灾难 C.加剧了民族分裂(fēnliè)的趋 势 D.加快了统一的步伐
第二十三页,共26页。
5.商鞅变法措施(cuòshī)中, 对当代行政管理制度有重要影 响的是。
A.允许土地私有
B.重农抑商
赵廉 括颇
第五页,共26页。
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战争(zhànzhēng)体现出的时 代
特征有何不同?
时期
目的
规模
会盟(hu兵ì力m少én在ɡ短) 时 春秋 称霸 间内决定(juédìng)
胜负
兼并 兵力多,时
战国
统一 间长,死伤多
第六页,共26页。
影响
出现一些疆域
较大的国家
国家逐渐
趋向统一
问题(wèntí)思 考?
度量衡。
确立封建(fēngjiàn)土
地私有制
提高了农民积极性
国
从而促进经济发展 富
3.军事(jū奖n励shì军功):
军队战斗力增
兵
强
强
第十三页,共26页。
(lì mù)
为立 信木
你知道“立木为信”的故事吗?商鞅 这样(zhèyàng)做的目的是什么?
第十五页,共26页。
《史记》记载,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守旧的 贵族诬告(wūgào)商鞅“谋反”,结果商鞅 被处死。 请大家议一议,商鞅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 为什么?
第九页,共26页。
奴隶主
奴隶
新兴 (xīnxīng) 地农主 民
第十页,共26页。
我虽然成了大地主,但是,我所 有(suǒyǒu)的土地都是非法的。我是 吃不好,睡不好,时刻担心土地变没 了。要是国君可以让我们的私田合法 化就好了!
2.对诸侯争霸影响的说法,不正 确的一项是( ) A.促进了民族融合 B.给人民带来了灾难 C.加剧了民族分裂(fēnliè)的趋 势 D.加快了统一的步伐
第二十三页,共26页。
5.商鞅变法措施(cuòshī)中, 对当代行政管理制度有重要影 响的是。
A.允许土地私有
B.重农抑商
赵廉 括颇
第五页,共26页。
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战争(zhànzhēng)体现出的时 代
特征有何不同?
时期
目的
规模
会盟(hu兵ì力m少én在ɡ短) 时 春秋 称霸 间内决定(juédìng)
胜负
兼并 兵力多,时
战国
统一 间长,死伤多
第六页,共26页。
影响
出现一些疆域
较大的国家
国家逐渐
趋向统一
问题(wèntí)思 考?
度量衡。
确立封建(fēngjiàn)土
地私有制
提高了农民积极性
国
从而促进经济发展 富
3.军事(jū奖n励shì军功):
军队战斗力增
兵
强
强
第十三页,共26页。
(lì mù)
为立 信木
你知道“立木为信”的故事吗?商鞅 这样(zhèyàng)做的目的是什么?
第十五页,共26页。
《史记》记载,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守旧的 贵族诬告(wūgào)商鞅“谋反”,结果商鞅 被处死。 请大家议一议,商鞅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 为什么?
第九页,共26页。
奴隶主
奴隶
新兴 (xīnxīng) 地农主 民
第十页,共26页。
我虽然成了大地主,但是,我所 有(suǒyǒu)的土地都是非法的。我是 吃不好,睡不好,时刻担心土地变没 了。要是国君可以让我们的私田合法 化就好了!
人教版(新)七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大变革的时代(共23张PPT)
春秋时期,出现铁农具。 战国时期 ,范围扩大。
2、牛耕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春秋末年使用,战国时期进一步推广。
3、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的作用?
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 牛耕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
第5课 商鞅变法 第7第二学习主题 课 大变革的时代 铁器和牛耕的推广
铁 犁 铧 ( ) 铁 镰
D )。
A.商朝 B.西周 C.春秋 D.战国 2.商鞅变法措施中,对当代行政管理制度有重要影响的 是。 A.允许土地私有 B.重农抑商 C.实行“连坐法” D.推行县制
D
3.战国前期,标志着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是。 A.铁器的普遍使用和牛耕的推广 C.水利工程的兴修 A.公元前359年 C.公元356年 D.农业产量的提高
3、时间: 4、支持者:
公元前356年
秦孝公
(1)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2)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5、内容: 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 旧贵族的特权。 (3)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6、作用: 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
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动脑筋
第5课 商鞅变法 第7第二学习主题 课 大变革的时代
《史记》记载,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 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谋反”,结果商鞅 被处死。请大家议一议,商鞅变法是成功 了,还是失败了?为什么?
提示:一场变革的成功或失败的标准,不在于实施变 法的人的生与死,而在于变法的目的是否达到。 商鞅变法是成功的。守旧贵族的反对,商鞅被处死, 说明了守旧势力的猖狂和统治者的昏庸。但商鞅虽死, 变法还是获得了成功。因为经过变法,秦国的经济得 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 富强的封建国家。
2、牛耕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春秋末年使用,战国时期进一步推广。
3、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的作用?
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 牛耕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
第5课 商鞅变法 第7第二学习主题 课 大变革的时代 铁器和牛耕的推广
铁 犁 铧 ( ) 铁 镰
D )。
A.商朝 B.西周 C.春秋 D.战国 2.商鞅变法措施中,对当代行政管理制度有重要影响的 是。 A.允许土地私有 B.重农抑商 C.实行“连坐法” D.推行县制
D
3.战国前期,标志着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是。 A.铁器的普遍使用和牛耕的推广 C.水利工程的兴修 A.公元前359年 C.公元356年 D.农业产量的提高
3、时间: 4、支持者:
公元前356年
秦孝公
(1)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2)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5、内容: 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 旧贵族的特权。 (3)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6、作用: 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
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动脑筋
第5课 商鞅变法 第7第二学习主题 课 大变革的时代
《史记》记载,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 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谋反”,结果商鞅 被处死。请大家议一议,商鞅变法是成功 了,还是失败了?为什么?
提示:一场变革的成功或失败的标准,不在于实施变 法的人的生与死,而在于变法的目的是否达到。 商鞅变法是成功的。守旧贵族的反对,商鞅被处死, 说明了守旧势力的猖狂和统治者的昏庸。但商鞅虽死, 变法还是获得了成功。因为经过变法,秦国的经济得 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 富强的封建国家。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7课 大变革的时代课件 新人教版(3)
第7课 大变革的时代
学习目标
• [教学目标] • 1、 在掌握和了解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作用的基 础上,分析商鞅变法的成败,以掌握初步分析历史问题 的方法。 •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商鞅变法、创设问题情境,培 养“解决”历史问题,再实践前人的创新过程的探究式 学习方式。 •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商鞅变法,培养改革意 识和创新精神。 • [重点和难点] • 本课重点: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 • 本课难点:封建社会的形成
都江堰由分水堤、 内江 宝瓶口和飞沙堰三 部分组成。外江是 分 堤 水 宝瓶口 正流,可排洪通航; 外江 内江供灌溉,江水 通过宝瓶口流入成 飞沙堰 都平原。当内江水 流过大时,江水漫 离堆 岷 过飞沙堰,流入外 江 江。都江堰能灌溉 都江堰示意 农田300万亩。 图
岷 江
万 流 归 一 汇 八 百 里 青 城 沃 野 都 从 太 守 得 来
观察文物图片:
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齿耙
锸、犁铧
镰
战国时期铁农具复原图
自主学习
• 1.______时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_____时,铁农 具使用反围扩大。 • 2.______末年已使用牛耕,_____时期牛耕进一步推广。 • 3.______和_____的推广,使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 显著提高。 • 4._______时期,___国蜀郡太守______在岷江中游修筑 ______,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 • 5.公元前_____年,_____在秦孝公支持下开始变法。 • 6.经过商鞅变法,_____国成为战国时期最富强的封建 国家。我国封建国家形成了。 • 7.概述商鞅变法的背景、内容和意义
废除了旧制度 促进农业发展
奖励耕战
学习目标
• [教学目标] • 1、 在掌握和了解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作用的基 础上,分析商鞅变法的成败,以掌握初步分析历史问题 的方法。 •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商鞅变法、创设问题情境,培 养“解决”历史问题,再实践前人的创新过程的探究式 学习方式。 •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商鞅变法,培养改革意 识和创新精神。 • [重点和难点] • 本课重点: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 • 本课难点:封建社会的形成
都江堰由分水堤、 内江 宝瓶口和飞沙堰三 部分组成。外江是 分 堤 水 宝瓶口 正流,可排洪通航; 外江 内江供灌溉,江水 通过宝瓶口流入成 飞沙堰 都平原。当内江水 流过大时,江水漫 离堆 岷 过飞沙堰,流入外 江 江。都江堰能灌溉 都江堰示意 农田300万亩。 图
岷 江
万 流 归 一 汇 八 百 里 青 城 沃 野 都 从 太 守 得 来
观察文物图片:
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齿耙
锸、犁铧
镰
战国时期铁农具复原图
自主学习
• 1.______时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_____时,铁农 具使用反围扩大。 • 2.______末年已使用牛耕,_____时期牛耕进一步推广。 • 3.______和_____的推广,使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 显著提高。 • 4._______时期,___国蜀郡太守______在岷江中游修筑 ______,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 • 5.公元前_____年,_____在秦孝公支持下开始变法。 • 6.经过商鞅变法,_____国成为战国时期最富强的封建 国家。我国封建国家形成了。 • 7.概述商鞅变法的背景、内容和意义
废除了旧制度 促进农业发展
奖励耕战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共43张PPT)
战国时期的战争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规模大,兵力多,交战区域广,持续时间长
一、战国七雄
比一比:战国时期的战争与春秋时期的争霸有哪些变化呢?
城濮之战 (春秋时期)
长平之战 (战国时期)
军队规模
晋:2万 楚:4万
秦活埋赵军40多万
持续时间 用兵谋略 战争结局
一天之内
三年
退避三舍
反间计
晋军大败楚军,晋文公成 赵军大败,东方六国再无法抵御
(2)新兴地主阶级 (3)变法改革
这三者之间有什 么样的关系呢?
铁制工具和牛耕的 进一步推广使用
提高了社会 生产力水平
新兴地主阶级
变法改革
二、商鞅变法
1.战国时期的社会发生了哪些新变化?
(1)铁制工具和牛耕的进一步推广使用 (2)新兴地主阶级 (3)变法改革
提高了社会生 产力水平
2.战国时期各国的变法中最具有代表性、成就最 大的是什么变法?
商鞅虽死,但因经过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 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启示:
1、只有顺应时代潮流,进行改革,社会才能进步; 2、改革会遇到困难和阻力,只有坚持不懈,才能成功。
二、商鞅变法
1.战国时期的社会发生了哪些新变化? 2.战国时期各国的变法中最具有代表性、成就最大的是什么变法? 3.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变法的原因有哪些? 4.商鞅变法的目的、时间?支持者? 5.商鞅变法的作用: 6.战国时期各国的变法对整个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三、造福千秋的都江堰
都江堰是正确处理 了三个主体工程即鱼嘴 分水堤、飞沙堰泄洪道、 宝瓶口引水口的关系, 使其相互依赖,功能互 补,巧妙配合,浑然一 体,形成布局合理的系 统工程,联合发挥分流 分沙、泄洪排沙、引水 疏沙的重要作用,使其 枯水不缺,洪水不淹。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教学课件(共27张PPT)(共27张PPT)
• 答:表明了商鞅在变法遭到旧贵族势力坚决反 对的情况下,敢于提出自己的观点,同旧势力 进行斗争。
这是谁?他做 了什么贡献?
始知李太守, 伯禹亦不如.
三、都江堰.
灌 溉分
水 堰
内
江
分
外洪 江
岷江
社会性质大变革的背景
生 铁农具 产 力 牛耕 变 革 兴修水利
春秋出现,战国推广
春秋末年已使用, 战国时进一步推广。
•
3、主要战役
时期 主要 战役
交战 典故 国家
影响
桂陵之战 魏、赵、齐 围魏救赵
战 马陵之战 魏、齐 减灶计 齐国强大起来
国
长平之战 秦、赵
纸上谈兵 东方六国无力抵
御秦军的进攻
长平之战是战国时期最大的一次歼灭战,长平之 战标志着其他六国再也不能抵挡秦的进攻了,秦的统一 之势已形成。
春秋、战国战争不同点
•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 ,莫如 树木; 终身之 计,莫 如树人 。2021年8月2021/8/112021/8/112021/8/118/11/2021
•
16、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更 重要。 因为解 决问题 也许仅 是一个 数学上 或实验 上的技 能而已 ,而提 出新的 问题, 却需要 有创造 性的想 像力, 而且标 志着科 学的真 正进步 。2021/8/112021/8/11August 11, 2021
• 4、All that you do, do with your might; things done by halves are never done right. ----R.H. Stoddard, American poet做一切事都应尽力而为,半途而废永远不行6.17.20216.17.202110:5110:5110:51:1910:51:19
这是谁?他做 了什么贡献?
始知李太守, 伯禹亦不如.
三、都江堰.
灌 溉分
水 堰
内
江
分
外洪 江
岷江
社会性质大变革的背景
生 铁农具 产 力 牛耕 变 革 兴修水利
春秋出现,战国推广
春秋末年已使用, 战国时进一步推广。
•
3、主要战役
时期 主要 战役
交战 典故 国家
影响
桂陵之战 魏、赵、齐 围魏救赵
战 马陵之战 魏、齐 减灶计 齐国强大起来
国
长平之战 秦、赵
纸上谈兵 东方六国无力抵
御秦军的进攻
长平之战是战国时期最大的一次歼灭战,长平之 战标志着其他六国再也不能抵挡秦的进攻了,秦的统一 之势已形成。
春秋、战国战争不同点
•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 ,莫如 树木; 终身之 计,莫 如树人 。2021年8月2021/8/112021/8/112021/8/118/11/2021
•
16、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更 重要。 因为解 决问题 也许仅 是一个 数学上 或实验 上的技 能而已 ,而提 出新的 问题, 却需要 有创造 性的想 像力, 而且标 志着科 学的真 正进步 。2021/8/112021/8/11August 11, 2021
• 4、All that you do, do with your might; things done by halves are never done right. ----R.H. Stoddard, American poet做一切事都应尽力而为,半途而废永远不行6.17.20216.17.202110:5110:5110:51:1910:51:19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呢?
11
奴隶主 奴隶
新兴地主 农民
12
我虽然成了大地主,但是,我所有的土地 都是非法的。我是吃不好,睡不好,时刻担心 土地变没了。要是国君可以让我们的私田合法 化就好了!
哼,这些家伙,公田都不种了,国家根本 就没多少收入,还不如承认他们的私田合法, 好让他们放心生产,国家经济发展了,强大起 来,才能不被其他国家吞并啊,这样我的国君 之位才能保住啊!!
18
三、造福千秋的都江堰 阅读P36,回答下列问题:
右图是著名的水利 工程都江堰,它位于 哪里?是谁修建的? 它主要有什么作用?
19
都江堰李冰父子塑像
20
将岷江分为内江和外江, 调节内、外江流量
排泄进入内江过量的洪 水和泥沙
控制内江的喉咙
21
水旱从人,不知饥谨,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华阳国志》
1
一、战国七雄
阅读教材P33-34,完成下列问题。
1、结合课本34 页地图,完成战 国七雄分布图; 2、战国时期著名 的战役有哪些?
2
燕4
东
赵5
齐1
南
魏6
西Hale Waihona Puke 秦3北韩7
上
中
下
楚2
齐 楚 秦 燕 赵 魏 韩
三家分晋、田氏代齐
3
桂陵之战
魏 庞涓
齐 孙膑
赵
救命啊!
齐
桂陵
魏
桂陵之战
围魏救赵发生在公前354年,魏国大将 庞涓率军八万,包围赵国都城邯郸。第二 年赵国向齐国求救,齐王命孙膑率军解邯 郸之围,孙膑却率军进兵魏国。这是孙膑 采取的避实击虚的方针,置魏军于被动地 位。魏国内部空虚,都城大梁告急,庞涓 赶忙从赵撤军,回师自救,当疲惫之师魏 军行至桂陵时,被早已埋伏在此的齐军打 得大败,生擒魏将庞涓,不久被放回国, 再度为将。孙膑妙计,花最少的力气获得 最大的成功。围魏救赵之役从此成为经典 的战例,千百年来不断被人们研究,借鉴 和传颂。
3.军事:奖励军功
军队战斗力
兵
增强
强
15
立 木 为 信
你知道“立木为信”的故事吗?商鞅
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17
《史记》记载,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守旧 的贵族诬告商鞅“谋反”,结果商鞅 被处死。 请大家议一议,商鞅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 为什么?
判断一场变革的成功或失败的标准,不在 于实施变法的人的生与死,而在于变法的目的 是否达到。商鞅被处死,说明了守旧势力的猖 狂和统治者的昏庸。但商鞅虽死,变法还是获 得了成功,因为经过变法,秦的经济得到发展, 军队战斗力不断增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 强的封建国家。
7、《史记》记载,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守旧的贵族
诬告商鞅“谋反”,商鞅也因此遭遇了车裂的命运。这
C 主要是因为商鞅变法触动了大贵族的利益。商鞅变法内
容中,最能触动大贵族利益的是 (
)
A.国家承认土地私有
B.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C.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
D.建立县制
他活役们?一使家奴一隶户5卖00力个的,干纳了贡起来上,千平斗均。每亩
地要多收个三五斗呢!除去他们留下的,
我剩的问收余题入不2比:够以哈我前,挥还我霍多现咧,在!日有两子种长土悠地悠,。一部 分是铁公器田牛,耕是初要交推纳广贡,赋正的是;好另时一部候分。嘛,
不让上面知道,就全是我自己的了(私田)。
我该大怎家么帮才我能想从这一些想土,地如中何获更得享更多受的。好处
A.允许土地私有 B.重农抑商 C.实行“连坐法” D.推行县制
26
当堂诊学
6、农业是立国之本,牛耕的出现是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
革命,铁制农具极大了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引发了农
A 业生产的大变革和中国的社会转型,我国牛耕、铁制农
具的使用开始于 ( ) A 春秋战国时期 B 秦汉时期
C 隋唐时期
D 夏商时期
1、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变法的原因有哪些? 2、商鞅变法的目的、时间、支持者? 3、商鞅变法的内容、影响?
9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10
一个奴隶主的烦恼
问题1:原来500人耕种的土地,现在
只我需3是00一人个就够奴了隶,主余,下受20封0人3我00该亩让。他们
做些嘿什嘿么,呢这?下我我可可不省想心让了他!们奴白隶吃们饭很不高干兴,
13
古变道治 国世 不不 法一
商 鞅 入 秦 变 法
14
引导探究: 如何你是秦国一位农民,你对商鞅变法持什么态度?
为什么?如果你是位旧贵族又会怎么样?
建立县制,废除
1.政治: 旧贵族的世袭特
权,编定户籍, 严明法度。
加强中 央集权
2.经济:废 许 奖 度除 励 量土井 耕 衡地田 织 。自制由;买统,允卖一;确提性发高从展立了而封农促建民进土积经地极济私有国富制
5
秦
我离间!
白 起
秦赵长平之战
赵
赵廉 括颇
公元前前262年-前260年, 秦国名将白起率军在赵国的 长平一带同赵国的军队决战 。战争中,赵王中秦国离间 之计,弃用名将廉颇,而起 用纸上谈兵的赵括代替廉颇 ,导致赵军惨败,秦军获胜 进占长平,并且坑杀赵国40 万降兵。
赵国经此一战元气大伤, 东方六国再无法抵御秦的进 攻,加速了秦国统一中国的 进程。
6
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战争体现出的时代 特征有何不同?
会盟 兵力少在短时 称霸 间内决定胜负
兼并 兵力多,时 统一 间长,死伤多
出现一些疆域 较大的国家
国家逐渐 趋向统一
7
问题思考?
设想一下,当时的人民对连绵不断 的战争有什么样的想法?他们最渴望的 是什么?
8
二、商鞅变法 阅读P35,回答下列问题:
22
1.观察战国形势图, 其中①、②、③、④ 四处分别为( ) A.燕、楚、齐、秦 B.燕、齐、秦、楚 C.齐、秦、楚、燕 D.楚、燕、齐、秦
24
2.对诸侯争霸影响的说法,不 正确的一项是( ) A.促进了民族融合 B.给人民带来了灾难 C.加剧了民族分裂的趋势 D.加快了统一的步伐
25
5.商鞅变法措施中,对当代行 政管理制度有重要影响的是。
4
马陵之战
魏 庞涓
齐 孙膑
减灶计
公元前341年,齐魏两国又发生了马 陵之战。齐国仍以孙膑为军师,魏国又 派庞涓带兵10万迎战。孙膑主动后撤, 采用减灶计(第一天,在撤出营地留下 的军灶,足够10万人吃饭用;第二天留 下的军灶只5万人吃饭用,第三天只够3 万人吃饭用)。 庞涓察看军灶变化, 以为齐军大量逃亡。于是,他轻敌猛进 ,追到马陵。那时天已大黑,魏军点火 ,见一棵树上写着“庞涓死于此树之下” 。这时齐军万箭齐发,魏军主力被歼灭 ,庞涓拔剑自刎。从此,魏国大大削弱 ,齐国强大起来,孙膑名扬天下。
11
奴隶主 奴隶
新兴地主 农民
12
我虽然成了大地主,但是,我所有的土地 都是非法的。我是吃不好,睡不好,时刻担心 土地变没了。要是国君可以让我们的私田合法 化就好了!
哼,这些家伙,公田都不种了,国家根本 就没多少收入,还不如承认他们的私田合法, 好让他们放心生产,国家经济发展了,强大起 来,才能不被其他国家吞并啊,这样我的国君 之位才能保住啊!!
18
三、造福千秋的都江堰 阅读P36,回答下列问题:
右图是著名的水利 工程都江堰,它位于 哪里?是谁修建的? 它主要有什么作用?
19
都江堰李冰父子塑像
20
将岷江分为内江和外江, 调节内、外江流量
排泄进入内江过量的洪 水和泥沙
控制内江的喉咙
21
水旱从人,不知饥谨,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华阳国志》
1
一、战国七雄
阅读教材P33-34,完成下列问题。
1、结合课本34 页地图,完成战 国七雄分布图; 2、战国时期著名 的战役有哪些?
2
燕4
东
赵5
齐1
南
魏6
西Hale Waihona Puke 秦3北韩7
上
中
下
楚2
齐 楚 秦 燕 赵 魏 韩
三家分晋、田氏代齐
3
桂陵之战
魏 庞涓
齐 孙膑
赵
救命啊!
齐
桂陵
魏
桂陵之战
围魏救赵发生在公前354年,魏国大将 庞涓率军八万,包围赵国都城邯郸。第二 年赵国向齐国求救,齐王命孙膑率军解邯 郸之围,孙膑却率军进兵魏国。这是孙膑 采取的避实击虚的方针,置魏军于被动地 位。魏国内部空虚,都城大梁告急,庞涓 赶忙从赵撤军,回师自救,当疲惫之师魏 军行至桂陵时,被早已埋伏在此的齐军打 得大败,生擒魏将庞涓,不久被放回国, 再度为将。孙膑妙计,花最少的力气获得 最大的成功。围魏救赵之役从此成为经典 的战例,千百年来不断被人们研究,借鉴 和传颂。
3.军事:奖励军功
军队战斗力
兵
增强
强
15
立 木 为 信
你知道“立木为信”的故事吗?商鞅
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17
《史记》记载,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守旧 的贵族诬告商鞅“谋反”,结果商鞅 被处死。 请大家议一议,商鞅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 为什么?
判断一场变革的成功或失败的标准,不在 于实施变法的人的生与死,而在于变法的目的 是否达到。商鞅被处死,说明了守旧势力的猖 狂和统治者的昏庸。但商鞅虽死,变法还是获 得了成功,因为经过变法,秦的经济得到发展, 军队战斗力不断增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 强的封建国家。
7、《史记》记载,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守旧的贵族
诬告商鞅“谋反”,商鞅也因此遭遇了车裂的命运。这
C 主要是因为商鞅变法触动了大贵族的利益。商鞅变法内
容中,最能触动大贵族利益的是 (
)
A.国家承认土地私有
B.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C.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
D.建立县制
他活役们?一使家奴一隶户5卖00力个的,干纳了贡起来上,千平斗均。每亩
地要多收个三五斗呢!除去他们留下的,
我剩的问收余题入不2比:够以哈我前,挥还我霍多现咧,在!日有两子种长土悠地悠,。一部 分是铁公器田牛,耕是初要交推纳广贡,赋正的是;好另时一部候分。嘛,
不让上面知道,就全是我自己的了(私田)。
我该大怎家么帮才我能想从这一些想土,地如中何获更得享更多受的。好处
A.允许土地私有 B.重农抑商 C.实行“连坐法” D.推行县制
26
当堂诊学
6、农业是立国之本,牛耕的出现是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
革命,铁制农具极大了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引发了农
A 业生产的大变革和中国的社会转型,我国牛耕、铁制农
具的使用开始于 ( ) A 春秋战国时期 B 秦汉时期
C 隋唐时期
D 夏商时期
1、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变法的原因有哪些? 2、商鞅变法的目的、时间、支持者? 3、商鞅变法的内容、影响?
9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10
一个奴隶主的烦恼
问题1:原来500人耕种的土地,现在
只我需3是00一人个就够奴了隶,主余,下受20封0人3我00该亩让。他们
做些嘿什嘿么,呢这?下我我可可不省想心让了他!们奴白隶吃们饭很不高干兴,
13
古变道治 国世 不不 法一
商 鞅 入 秦 变 法
14
引导探究: 如何你是秦国一位农民,你对商鞅变法持什么态度?
为什么?如果你是位旧贵族又会怎么样?
建立县制,废除
1.政治: 旧贵族的世袭特
权,编定户籍, 严明法度。
加强中 央集权
2.经济:废 许 奖 度除 励 量土井 耕 衡地田 织 。自制由;买统,允卖一;确提性发高从展立了而封农促建民进土积经地极济私有国富制
5
秦
我离间!
白 起
秦赵长平之战
赵
赵廉 括颇
公元前前262年-前260年, 秦国名将白起率军在赵国的 长平一带同赵国的军队决战 。战争中,赵王中秦国离间 之计,弃用名将廉颇,而起 用纸上谈兵的赵括代替廉颇 ,导致赵军惨败,秦军获胜 进占长平,并且坑杀赵国40 万降兵。
赵国经此一战元气大伤, 东方六国再无法抵御秦的进 攻,加速了秦国统一中国的 进程。
6
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战争体现出的时代 特征有何不同?
会盟 兵力少在短时 称霸 间内决定胜负
兼并 兵力多,时 统一 间长,死伤多
出现一些疆域 较大的国家
国家逐渐 趋向统一
7
问题思考?
设想一下,当时的人民对连绵不断 的战争有什么样的想法?他们最渴望的 是什么?
8
二、商鞅变法 阅读P35,回答下列问题:
22
1.观察战国形势图, 其中①、②、③、④ 四处分别为( ) A.燕、楚、齐、秦 B.燕、齐、秦、楚 C.齐、秦、楚、燕 D.楚、燕、齐、秦
24
2.对诸侯争霸影响的说法,不 正确的一项是( ) A.促进了民族融合 B.给人民带来了灾难 C.加剧了民族分裂的趋势 D.加快了统一的步伐
25
5.商鞅变法措施中,对当代行 政管理制度有重要影响的是。
4
马陵之战
魏 庞涓
齐 孙膑
减灶计
公元前341年,齐魏两国又发生了马 陵之战。齐国仍以孙膑为军师,魏国又 派庞涓带兵10万迎战。孙膑主动后撤, 采用减灶计(第一天,在撤出营地留下 的军灶,足够10万人吃饭用;第二天留 下的军灶只5万人吃饭用,第三天只够3 万人吃饭用)。 庞涓察看军灶变化, 以为齐军大量逃亡。于是,他轻敌猛进 ,追到马陵。那时天已大黑,魏军点火 ,见一棵树上写着“庞涓死于此树之下” 。这时齐军万箭齐发,魏军主力被歼灭 ,庞涓拔剑自刎。从此,魏国大大削弱 ,齐国强大起来,孙膑名扬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