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化学基础》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吴华基础化学教学大纲

吴华基础化学教学大纲

吴华基础化学教学大纲
吴华基础化学教学大纲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课程性质与目的:基础化学是大学第一门基础化学课程,面向全校理科、农科类专业一年级本科生开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掌握基础化学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基本计算、基本应用及基本操作,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和毕业论文工作打下必备的理论和实验基础。

2. 课程内容:主要包括物质的基本结构、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和一般规律等。

具体包括:渗透压、电解质、缓冲溶液、化学反应速率、原子结构、分子结构、配位化合物等基本概念和理论;滴定分析和分光光度法等医学中常用的分析方法。

3. 教学方法与要求:本课程采用讲授、自学和实践性教学相结合的方式。

讲授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应明确划分,正确引导学生分清主次、抓住重点,理顺学习思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4. 教学团队:本课程应由具备丰富教学经验和学术水平的教师团队承担,团队成员应积极参与课程建设和教学研究,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

5. 课程评价与反馈:建立科学的课程评价体系,通过多种方式收集学生和教师的反馈信息,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6. 教材与参考书:选用高质量的教材和参考书,注重教材内容的更新和优化,同时鼓励学生自主查阅相关资料和文献,扩展知识面和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

7. 实验与实践教学:基础化学实验是本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验和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实验素养,加深对基础化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8. 课程思政与德育教育:在基础化学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元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大学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大学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生物与化学学院《大学化学》课程教学大纲生物与化学学院有机化学教研室制订二○一四年八月《大学化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大学化学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考核类别:考试适用对象:本科适用专业:非化学类专业总学时、学分:72学时4学分一、课程教学目的通过对《大学化学》课程的学习,掌握现代化学的的基本知识和理论,了解化学在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中的作用。

了解化学在其发展过程中与其他学科相互渗透的角色,培养学生用现代化学的观点去观察和分析工程技术上遇到的化学问题,并能和化学工作者解决之,为今后继续学习和工作打下必要的化学基础。

二、课程教学要求以高中化学和物理教学大纲教学为起点,用现代化学的基本知识和原理为基础,渗透与化学密切相关而又被社会特别关注的环境、能源、材料和生命等学科的交叉内容。

1.化学基本理论部分。

包括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系、分子结构、晶体结构及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

这一部分要求建立正确的概念,学会进行有关的近似计算,依据基本概念、一般规律和计算结果对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进行粗略分析、判断。

2.化学基本知识部分。

包括化学与环境保护、化学与能源、无机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化学与生命、化学研究的新领域等在科学技术和社会文明中的重大而又贴近生活的相对独立的课题。

这一部分要求把对元素周期律、元素单质及化合物性质的理解与科学技术、生产生活的若干知识联系起来,使学生们看到他们身边的化学世界。

三、先修课程高中化学、高中物理四、课程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系、分子结构、晶体结构、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

教学难点:用杂化轨道理论判断分子构型,分子间作用力影响物质的物理性质,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

五、课程教学方法(或手段)采用多媒体教学六、课程教学内容第1章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系(8学时)一、教学内容(一)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过程;(二)核外电子运动的波粒二象性;(三)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近代描述;(四)各种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五)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普通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普通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普通化学》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与目的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变化的科学。

《普通化学》是理工科高等教育中必不可少的基础教育,是面向非化学类理工科专业的一门公共基础课。

本课程适用于土木工程、交通运输、能源动力、环境气象、海洋地质、力学航天、测绘计量、应用物理、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等专业。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化学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了解基本技能及其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了解当今化学科学发展的基本情况及主要方向,了解化学与各专业领域的密切联系及在国民经济中的广泛应用,为学习专业课和今后的生产、科学实践打好必需的化学基础。

二、课程基本要求1、掌握化学基本理论:主要包括化学反应中的能力关系和反应速率理论、溶液化学及化学平衡、电化学原理和近代物质结构等。

2、掌握化学基本知识:主要包括元素周期律及重要元素的单质、化合物性质,化学反应规律,配合物和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等。

3、了解当代化学发展的大致情况和主要方向。

三、课程基本内容绪论1、学习本课程的目的和意义:化学在科学技术和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2、《普通化学》课程的学习内容任务、学习方法和要求。

(一)化学反应的基本规律1、化学热力学基础:体系与环境;状态与状态函数;过程与途径;热和功。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恒容热效应与热力学能变;恒压热效应与焓变;标准摩尔生成焓,盖斯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

计算化学反应的Δr H mθ,Δf H mθ。

2、化学反应的方向:自发过程与化学反应方向,熵与混乱度,热力学第二定律(熵增原理),热力学第三定律;吉布斯自由能和吉布斯自由能变。

计算化学反应的Δr S mθ和Δr G mθ。

用Δr G m和Δr G mθ判断化学反应的方向。

3、化学平衡:化学平衡与平衡常数,平衡常数Kθ(T)与Δr G mθ的关系。

有关平衡常数计算。

浓度、压力和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化学平衡移动。

4、化学反应速率:反应进度与化学反应速率,基元反应和复杂反应,反应级数,质量作用定律。

大学化学教学大纲

大学化学教学大纲

《大学化学》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大学化学二、学时与学分:学时:64(理论讲授学时 48,实验学时 16),学分:4三、授课单位:江西财经大学电子学院四、授课对象:本科,专业必修课五、先修课程:《大学物理Ⅰ》六、课程教材:《普通化学》(第五版) 浙江大学普通化学教研组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大学化学实验讲义》 江西财经大学电子学院大学化学课程组编七、课程地位与作用:大学化学全面、简洁地反映了化学学科的基本原理、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并 力求反映其与电子科技的实际联系,是高等院校电子类本科专业不可缺少的一门重 要基础课程,是电子类本科生科学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也是培养 21 世纪全 面发展的电子科技人才知识结构和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化学与电子科技之间起 到桥梁作用。

八、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中学化学的基础之上,对化学反应的基本规律、 化学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关系以及物质组成、结构与性能的关系等有一个比较全面的 认识;对化学实验基本技术、方法和手段作进一步训练,为学习后继课程、新理论、 新工艺、新技术和进行其它实验与研究奠定必要的化学基础;适当了解当前化学学 科发展的特点及其与其它学科的联系、交叉和渗透;通过化学与能源、化学与材料 (尤其是电子材料)、化学与环境等知识的学习,进一步了解化学对科技发展和社 会进步的影响,在电子科技及日常生活中能够运用化学的观点和所学的化学知识来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九、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教学重点及难点:见附录一(理论教学部分)、附录二(实验教学部分)。

十、学时分配见附录三。

附录一理 论 教 学 部 分第零章 绪 论(2 学时)教学内容:0.1 化学的研究对象0.1.1 研究对象0.1.2 研究的主要内容0.2 学习目的0.2.1 化学与衣、食、住、行0.2.2 化学与国防现代化0.2.3 化学与材料0.2.4 化学与能源0.2.5 化学与信息0.2.6 化学与生命0.2.7 化学与环境0.3 本课程讲授的主要内容0.4 学习时应注意的事项教学要求:了解化学的研究对象、研究的主要内容、现状和发展趋势;了解化学在科技发 展、大学生素质培养中的重要作用;了解化学与人类的密切关系;了解学习大学化 学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本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大学化学》教学大纲

《大学化学》教学大纲

《大学化学》教学大纲开课单位: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化学教研室学分:3 总学时:48H(理论教学40学时,实践教学8学时)课程类别:必修考核方式:考试基本面向: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一、本课程的目的、性质及任务大学化学课程阐述化学的基本原理和知识,是高等工科院校工程技术专业的基础课;是培养全面发展的现代工程技术人员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化学与工程技术间的桥梁。

通过化学反应原理和与工程技术密切相关的的基本知识的学习以及化学实验,使学生了解近代化学的基本理论,具备必要的基本知识和一定的基本技能,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提供必要的化学基础;使学生能在工程技术中以化学的观点观察物质变化的现象和规律,对一些涉及化学的工程实际问题,具备初步分析和解决的能力。

培养学生化学学科独特的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

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的意识,理解化学与材料的关系。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1、启发学生对本课程的认识和学习热情,了解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和学习方法。

2、掌握从能量变化角度认识化学变化的一般规律,掌握化学反应的方向,化学反应的程度,化学反应的速率的基本原理,为解决工程实际中遇到的一系列化学问题打下基础,培养学生化学思维能力。

3、掌握水溶液的性质,掌握单相与多相离子的解离平衡,配合平衡的规律,提高应用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理解电化学原理,了解化学电源,腐蚀及防腐等方面的知识及应用知识的能力。

5、掌握物质结构的基本知识,理解材料的性质与结构的关系。

6、了解水、大气、固体废弃物的污染极其常见的化学治理方法,使学生树立环境保护的意识。

7、了解材料学中的一般化学问题,为后续课程打下基础。

三、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先修课程:要求学生具备中学化学知识。

后续课程:本课程属导论课、基础课性质,目的是为后续课、相关课打好基础,如:《有机化学》、《物理化学》、《材料科学基础》、《金属材料学》、《腐蚀与防腐》等。

大学一年级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大学一年级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大学一年级化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本化学课程旨在为大学一年级的学生提供基础的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化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实际应用,培养化学思维和实验技能,为进一步学习和研究高级化学课程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1. 掌握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及其他学科的关联。

2. 熟悉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和安全规范,具备一定的实验技能。

3.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处理能力。

5.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为进一步学习高级化学课程打下坚实基础。

三、教学内容1. 原子结构与化学键的形成- 原子结构基础知识- 原子核、电子及其排布-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性定律- 化学键的形成及其类型2. 化学反应和化学方程式- 反应的宏观与微观描述- 化学方程式的基本概念和写法- 化学方程式的平衡- 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3. 物质的量和化学计量- 原子、分子和摩尔的概念- 化学计量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化学反应中的物质量关系- 气体的摩尔体积和气体反应的体积关系 4. 溶液与溶解度- 溶液的基本概念和组成- 溶解度的影响因素和计算方法- 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 中和反应和盐析反应5. 酸碱和氧化还原反应- 酸碱及其性质- 酸碱中和反应和中和滴定- 氧化还原反应及其应用- 电化学和电解质溶液四、教学方法1. 理论教学- 授课讲解化学概念、原理和定律。

- 通过案例分析和实际应用,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2. 实验教学- 进行基础的化学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能力。

- 强调实验安全和实验守则,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安全意识。

3. 讨论与互动- 组织学生参与化学问题的讨论和答疑,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新能力。

- 鼓励学生在小组中合作完成实验设计和数据处理,培养团队合作能力。

五、考核方式1. 平时表现:包括课堂参与、作业提交和实验操作等。

工科大学化学—有机化学基础B 教学大纲

工科大学化学—有机化学基础B    教学大纲

工科大学化学—有机化学基础B一、课程说明课程编号:150613X10课程名称:工科大学化学—有机化学基础B/ Academic Chemistry—Basic Organic Chemistry B课程类别:公共基础课学时/学分:32/2先修课程:基础化学或无机与分析化学适用专业:冶金、材料、资源加工与安全、冶金工程等专业教材、教学参考书:1. 齐欣,高鸿宾.有机化学简明教程(第二版).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12年.2. 李艳梅,赵圣印,王兰英,等.有机化学(第二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年.3. 王积涛,王永梅,张宝申,等.有机化学(第三版).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4.张文勤,郑艳,马宁,等.有机化学(第五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二、课程设置的目的意义有机化学是矿冶材料类各专业学生的一门较为重要的基础课,其任务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学习本专业所必须的有机化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便为学好后续的有关课程,以及在毕业后进一步深造或进行科学研究奠定足够的有机化学的基础,同时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自主学习和综合运用能力。

情感态度上,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激发学生持续学习的热情。

三、课程的基本要求1.掌握各类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有机化合物的异构(碳链、位置及官能团异构、构象及顺反异构)。

英文命名:IUPAC法名称的后缀。

2.掌握重要的有机化学反应:取代、加成、氧化、还原、酯化、酰化、缩合、脱羧、偶联等反应。

3.能运用电子效应(诱导与共轭)和空间效应,分析和理解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4.掌握自由基取代、亲电取代、亲核取代、自由基加成、亲电加成及亲核加成反应机理。

5.熟悉杂环化合物结构、名称和化学性质。

6.了解一些重要化合物的工业制备方法。

7.熟悉一些简单有机化合物的合成。

四、教学内容、重点难点及教学设计注:实验单独开课五、实践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六、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教学过程中采用讲授、问题讨论、案例分析、类比归纳等多种方式,注重过程考核,考核方式包括:课堂学习状况(讨论及课内互动)、出勤记录、课外作业、网络学习、。

大学基础化学II课程教学大纲

大学基础化学II课程教学大纲

大学基础化学II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说明(一)课程名称、所属专业、课程性质、学分;大学基础化学II——有机化学;物理学院材料化学专业,主干基础课;4学分;(二)课程简介、目标与任务;有机化学是化学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是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组成、结构、性质、相互转化、合成以及与此相关的理论问题的学科,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并重的课程。

有机化学课程是高等学校化学、材料、生物专业教学计划中一门必修的基础课程。

《有机化学(第二版)》共17章,按照以官能团分章的方式编排,每章最后都设置了相应的习题。

教材内容精练,重点突出。

在选材和举例方面,注重实用性和前沿性,许多实例都来自于科研。

在内容设置上,在教授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和探究能力,几乎每个章节都设立了思考、引导和探究项目,可供学生讨论。

还设置了拓展阅读部分,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有机化学(第二版)》的另一特色是,引入理论计算,对每种官能团的代表化合物都拟合出形象的电子分布密度图,便于读者形象地理解化合物结构与反应性的关系。

课程任务:要求学生通过理论学习和实验能够掌握并运用一些常见重要有机物的化学性质,掌握有机化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本学科范围内重大的科学技术新成就,培养学生具有分析和解决有机化学一般问题的初步能力,为学习后续课程和培养造就应用型人才打好一定基础。

(三)先修课程要求,与先修课与后续相关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和内容衔接;无机化学与化学原理。

先修课程对学生在掌握学习有机化学结构理论和立体化学、反应动力学和化学平衡等化学理论方面具有重要的学习意义。

可通过前期的基本了解学习,为后续学习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

(四)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教材:李艳梅等,有机化学(第二版),科学出版社,2014.参考资料:高坤、李瀛等,有机化学(第二版),科学出版社,2011.李瀛等,有机化学质疑暨考研指导,兰州大学出版社,2011.古练权等,有机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伍越寰等,有机化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10.邢其毅等编著,基础有机化学(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二、课程内容与安排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有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学第二节有机化合物的特征第三节共价键第四节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第五节有机反应中的酸碱概念第六节有机化合物的分类第七节有机化合物构造式的写法第八节有机化合物命名的基本原则第九节有机化学的研究方法第二章饱和烃:烷烃和环烷烃第一节通式、同系列和同分异构第二节烷烃的命名第三节烷烃的结构第四节烷烃的物理性质第五节烷烃的化学反应第六节环烷烃的命名第七节环烷烃的结构与构象第八节环烷烃的物理性质第九节环烷烃的化学反应第十节烷烃和环烷烃的制备第三章不饱和烃:烯烃、炔烃和二烯烃第一节烯烃的结构第二节烯烃的异构和命名第三节烯烃的物理性质第四节烯烃的化学反应第五节炔烃的结构第六节炔烃的命名第七节炔烃的物理性质第八节炔烃的化学反应第九节二烯烃的分类和命名第十节共轭二烯烃的结构和共轭效应第十一节共轭二烯烃的化学反应第十二节烯烃和炔烃的制备第四章芳烃第一节芳烃的分类、异构和命名第二节苯的结构第三节芳烃的物理性质第四节单环芳烃的化学性质第五节芳烃亲电取代反应的定位规律第六节稠环芳烃第七节非苯芳烃第八节芳烃的来源及煤炭产业第五章对映异构第一节手性和对称性第二节含一个不对称碳原子的化合物第三节含两个及多个不对称碳原子的化合物第四节环状手性化合物第五节其他不含不对称碳原子的手性化合物第六节前(潜)手性碳和分子的前(潜)手性第七节不对称合成与拆分第八节手性与药物第九节异构体的分类第六章卤代烃、金属有机化合物第一节卤代烃的分类、异构、命名和结构第二节卤代烃的物理性质第三节卤代烃的化学反应第四节饱和碳原子上的亲核取代反应第五节影响亲核取代反应的因素第六节消除反应历程第七节影响消除反应发因素第八节取代反应与消除反应的竞争第九节其他卤代烃第十节卤代烃的制备第七章波谱分析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第一节电磁辐射第二节红外光谱第三节核磁共振第四节紫外光谱第五节质谱第八章醇、酚、醚第一节醇的分类、命名和结构第二节醇的物理性质与波谱特征第三节一元醇的化学性质第四节多元醇的特殊反应第五节醇的制备第六节酚的分类和命名第七节酚的物理性质与波谱特征第八节酚的化学性质第九节酚的制备第十节醚的分类和命名第十一节醚的物理性质和波谱特性第十二节醚的化学反应第十三节醚的制备第十四节环醚第十五节冠醚第九章醛、酮、醌第一节醛和酮的分类和命名第二节醛和酮的结构第三节醛和酮的物理性质和波普特性第四节醛和酮的亲核加成反应第五节醛和酮的α-H的反应第六节醛和酮的氧化和还原反应第七节 Cannizzaro反应第八节α,β-不饱和醛、酮第九节醛、酮的制备第十节醌的结构第十一节醌的化学性质第十二节醌与染料第十章羧酸及其衍生物第一节羧酸的分类、命名和结构第二节羧酸的物理性质和波谱特征第三节羧酸的化学性质第四节羧酸衍生物的命名第五节羧酸衍生物的物理性质和波谱特征第六节羧酸衍生物的化学性质第七节羟基酸的分类和命名第八节羟基酸的化学反应第九节β-二羰基化合物第十节羧酸的制备第十一章含氮化合物第一节硝基化合物的分类、命名和结构第二节硝基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和波谱特征第三节硝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第四节胺的分类、命名和结构第五节胺的物理性质和波谱特征第六节胺的化学性质第七节季铵盐和季铵碱第八节胺的制备第九节芳香族重氮和偶氮化合物第十节腈和异腈第十二章含硫、含磷及含硅有机化合物第一节含硫有机化合物第二节含磷有机化合物第三节含硅有机化合物第十三章杂环化合物第一节杂环化合物的分类、命名和结构第二节五元杂环化合物第三节六元杂环化合物第四节杂环类药物第十四章类脂化合物第一节油脂第二节蜡第三节磷脂第四节萜类化合物第五节甾族化合物第十五章碳水化合物第一节碳水化合物的分类第二节单糖第三节二糖第四节多糖第十六章氨基酸、多肽、蛋白质及核酸第一节氨基酸第二节多肽第三节蛋白质第四节酶第五节核酸第六节生物技术和生物技术药物第十七章周环反应第一节前线轨道理论第二节电环化反应第三节环加成反应第四节 -迁移反应(一)教学方法与学时分配采用课堂多媒体讲授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

大学化学课程 教学大纲

大学化学课程  教学大纲

大学化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大学化学二、课程代码:22015235三、课程英文名称:College Chemistry四、课程负责人:甘孟瑜五、学时与学分:56学时 3.5学分六、课程性质:必修课程七、适用专业:理工类的冶金、材料、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生物工程、生物医电、机械、给排水、土木工程、热能等专业。

八、选课对象:冶金、材料、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生物工程、生物医电、机械、给排水、土木工程、热能等专业的学生。

九、预修课程:十、使用教材:曾政权、甘孟瑜等编. “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大学化学》(第3版).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十一、参考书目:1、甘孟瑜、张云怀等编,《大学化学习题集》(第3版),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2、曲保中等《新大学化学》(第3版) 科学出版社,20123、徐崇泉,强亮生,《工科大学化学》(第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4、华彤文等编,《普通化学原理》(第3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5、申泮文. 《近代化学导论》(第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6、浙江大学普通化学教研组.《普通化学》(第5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十二、开课单位:化学化工学院十三、课程的目的和任务通过化学热力学和化学动力学的基本规律和近代物质结构理论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当代化学的三大理论支柱,理解化学学科的框架。

能运用化学的理论、观点、方法审视公众关注的环境污染、能源危机、新兴工程材料等社会热点论题。

把化学的理论方法与工程技术的观点结合起来,用化学的观点分析、认识工程技术、社会现象中的有关问题。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活动,把培养学生的科学观、社会观、价值观结合起来,全面提高学上的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培养出具有开拓创新能力的跨世纪人才。

十四、课程的基本要求1.化学热力学掌握状态与状态函数的定义,掌握焓、熵与吉布斯自由能的定义及计算方法。

能够运用吉布斯自由能和G-H公式判断化学反应方向。

了解化学反应的热效应,△r Hθm、燃烧焓等概念并应用。

工科大学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基础及合成实验B 教学大纲

工科大学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基础及合成实验B  教学大纲

工科大学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基础及合成实验B一、课程说明课程编号:150610X11课程名称:工科大学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基础及合成实验 B / Academic Chemistry—Base And Synthesis of Organic Chemistry Experiment B课程类别:公共基础课学时/学分:16/0.5先修课程:无机化学实验或基础化学实验适用专业:冶金工程、矿物加工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等工科类专业教材、教学参考书:1.罗一鸣,唐瑞仁.有机化学实验与指导(第二版).长沙:XX大学出版社,2012.2.吴美芳,李琳.有机化学实验.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二、课程设置的目的意义有机化学是冶金材料等工科类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有机化学实验实行独立设课。

本实验课的任务不仅是验证、巩固和加强课堂所学的基础理论,训练实验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通过实验课的教学,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使学生在科学方法上得到初步训练。

三、课程的基本要求1.了解有机实验室规则,实验室安全,学会正确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正确书写实验报告和综述的能力。

掌握常用玻璃仪器的识别、选择、洗涤、干燥、安装和保养方法。

2.掌握常压蒸馏、回流、搅拌、熔点的测定、重结晶及过滤、萃取等基本操作的原理、操作方法及应用。

3.熟悉如酰化和酯化等基本单元制备方法。

四、教学内容、重点难点及教学设计五、实践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六、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考核内容包括:平时考核:到课率、实验预习、答问、实际操作能力、原始记录、值。

《大学化学》教学大纲

《大学化学》教学大纲

《大学化学》教学大纲《大学化学》教学大纲Electronic Display Technology课程编号:17024 适用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学时数:64 学分数:3.5执笔者:大学化学课程组编写日期:2006年1月一、课程性质和目的大学化学是高等院校电子类本科专业不可缺少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中学化学的基础之上,对化学反应的基本规律、化学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关系以及物质组成、结构与性能的关系等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对化学实验基本技术、方法和手段作进一步训练,为学习后继课程、新理论、新工艺、新技术和进行其它实验与研究奠定必要的化学基础。

二、课程内容第零章绪论(2学时)0.1 化学的研究对象0.2 学习目的0.3 本课程讲授的主要内容0.4 学习时应注意的事项第一章热化学(4学时)1.1 几个基本概念1.2 热力学第一定律1.3 化学反应的反应热第二章化学反应原理(8学时)2.1 焓变与变化过程的方向2.2 熵变与变化过程的方向2.3 吉布斯自由能(函数)变与变化方向2.4 化学反应的限度——化学平衡2.5 化学反应速率2.6 链反应第三章水化学与水污染(6学时)3.1 水的特性3.2 水溶液3.3 多相离子平衡3.4 配合物(配位化合物)3.5 水污染和水处理3.6 胶体溶液(简称溶胶)第四章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8学时)4.1 氧化还原反应4.2 原电池及原电池电动势4.3 NERNST方程式4.4 化学电源4.5 电解的基本原理和应用第五章物质结构基础(10学时)5.1 原子结构5.2 氢原子的波函数5.3量子数N,L,M的物理意义5.4 多电子原子的结构和元素周期表5.5 化学键5.6* 分子的对称性与群5.7 分子轨道理论5.8 配合物的化学键理论5.9 分子间力5.10 晶体结构5.11 超分子第六章化学与材料(8学时)6.1 引言6.2 金属材料6.3 无机非金属材料6.4 有机高分子材料6.5 复合材料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1、考试方式:闭卷笔试时间为 100 分钟2、课程成绩评定办法:本课程考试评分采用百分制评分法。

《大学化学》教学大纲

《大学化学》教学大纲

《大学化学》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大学化学University Chemistry二、课程编号:1403001三、学分学时:2学分/32学时四、使用教材:曲保中等,《新大学化学》第二版,科学出版社,20xx五、课程属性:学科基础课必修课六、教学对象:地质工程本科生七、开课单位:环境学院化学中心八、先修课程:中学化学九、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化学反应的基本规律、化学反应方向、化学平衡、化学反应速率、酸碱平衡、沉淀溶解平衡、配位平衡以及电化学的基本原理及基础知识;了解物质微观结构的基础理论,包括原子结构、化学键和晶体结构;培养学生分析处理生活中遇到的一般化学问题以及自学化学等相关学科知识的能力。

十、课程要求:在中学化学的基础上,系统讲授普通化学原理。

本课程主要采用板书和多媒体结合的课程讲授方式并结合课堂问题讨论,实行师生互动研究型教学,要求学生课前必须认真阅读教材及相关的参考资料,课堂上主动积极思考,选择性的记录课堂上讲解的重点和难点,课后有重点的复习和按时完成布置的作业,疑难问题实行师生互动交流。

要求学生能利用课堂上讲授的化学基础知识正确地解释化学实验中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在实验中巩固化学理论知识。

本课程教学环节的具体要求为:⏹课前预习⏹5-7次课外作业⏹一篇课程论文⏹8次课外实验⏹一次期末考试十一、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由以下内容组成:第一章化学反应基本规律(8学时)⏹知识要点:化学热力学的基本概念、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化学反应的方向、化学平衡、化学反应速率⏹重点难点:化学反应热的计算、标准平衡常数表达式的书写、化学反应方向的判断、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阿仑尼乌斯定律⏹教学方法:讲解、课堂习题、自学、作业第二章溶液与离子平衡(7学时)⏹知识要点:稀溶液的依数性、酸碱质子理论及酸碱平衡、沉淀溶解平衡、配位平衡⏹重点难点:酸碱质子理论中酸碱的概念、稀溶液依数性的计算、缓冲溶液、溶度积规则及应用、配位化合物的组成及结构、配位平衡及移动。

大学化学课程教学大纲——有机化合物的合成与鉴别

大学化学课程教学大纲——有机化合物的合成与鉴别

大学化学课程教学大纲——有机化合物的合成与鉴别引言有机化合物是化学领域中的重要研究对象,也是许多科学和工业领域的基础。

它们的合成与鉴别是化学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之一。

大学化学课程教学大纲应该全面、系统地教授有机化合物的合成与鉴别,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基本概念与原理有机化合物的定义与分类在开始学习有机化合物的合成与鉴别之前,首先要明确有机化合物的概念和分类。

有机化合物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并且通常包含氢、氧、氮等元素。

它们可以按照功能基团进行分类,如醇、酮、醚等。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密切相关,掌握这些基本概念对于学生理解其合成与鉴别的过程至关重要。

有机化合物的合成方法有机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多种多样,常见的有碳酸酯水解、取代反应、加成反应等。

这些方法可以通过调节反应条件和选择适当的反应试剂来实现有机化合物的合成。

了解有机化合物合成方法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实验操作和化学反应的机制。

有机化合物的鉴别方法有机化合物鉴别是确定其结构和性质的过程。

常用的鉴别方法包括核磁共振(NMR)、红外光谱(IR)、质谱(MS)等。

这些技术通过测量有机化合物与光、磁场等的相互作用,得到有机化合物的特征谱图,从而鉴别出其结构和组成。

学生需要学习如何解读这些谱图,理解各谱图带来的信息和结构相互关系,从而完成有机化合物的鉴别工作。

教学目标与内容安排教学目标有机化合物的合成与鉴别是化学课程中的重要内容,它们的教学目标应该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学生应该能够独立完成有机化合物的合成和鉴别实验。

2.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学生应该能够根据实验结果和相关理论知识,判断和解决实验中出现的问题。

3.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合成原理和鉴别方法,学生应该能够理解和运用这些知识,完成有机化合物的合成和鉴别过程。

4.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学生应该能够与同学一起进行实验操作和结果分析,取得合作和进步。

基础化学第七版教学大纲

基础化学第七版教学大纲

基础化学第七版教学大纲一、概述基础化学是大学化学专业的必修课程,主要介绍化学的基本原理,包括化学元素、分子、化学键、化学反应等,为化学专业的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课程将从化学的基本概念开始讲解,逐步深入探讨有关化学元素、化学键及化学反应的内容,并介绍重要的有机化学知识。

二、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1.掌握化学的基本概念,如分子、原子、化学键等;2.理解化学元素的组成和性质,能够区分化学元素;3.熟悉化学反应的类型及其原理;4.掌握有机化学的基础知识;5.建立严密的化学思维模式,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以下内容:第一章化学基本概念1.化学的定义和分类2.化学基本概念:原子、分子、离子、化学键等3.化学方程式及其应用第二章化学元素1.化学元素的组成和性质2.周期表和元素的周期性3.化学元素的周期性规律4.稀有气体和非金属元素的重要性第三章化学键1.化学键的分类和原理2.共价键和离子键的区别和应用3.金属键和氢键的特点第四章化学反应1.化学反应的类型和定义2.化学反应的平衡方程式3.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速率方程式4.电解反应和电极反应的应用第五章有机化学1.有机化学的基础知识,如碳原子的价电子状态和构成原理2.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和重要性3.有机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和化合性质4.有机化合物的重要反应及其应用四、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讲授、实验和课堂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其中实验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可以帮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化学知识和技能。

1.讲授法:通过讲述教材中的知识点,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

2.实验法:通过安排实验项目,让学生亲身实验,体验化学实验的过程,并巩固理论知识。

3.课堂讨论法:通过组织讨论,让学生共同探讨化学问题,并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考核方式本课程的考核方式主要包括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

1.平时成绩:包括作业、实验报告、课堂表现和小测验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化学基础》教学大纲一.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化学键基本理论、化学热力学、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电化学原理、配位化学和高分子化学等基本知识与原理;训练与提高学生的基本的操作技能;让学生认识化学学科和其他学科领域间的相互交叉、融合以及渗透的特点;使学生了解化学学科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为学生正确评判重大社会课题提高化学知识素养;造就学生将化学与其他学科的观点和方法相结合,提高学生认识、理解并解决相关领域中部分基本化学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任务“大学化学基础”在需要开设化学课程的非化学化工类专业中,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

本课程通过教师的课堂讲授、结合学生的实验操作,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化学的基本知识和原理,化学对其他学科发展的重要作用。

掌握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物理化学性质与元素周期表之间的关系;基本掌握合金的基本结构类型;了解铝合金、镁合金、形状记忆合金、超导、储氢材料的组成、类型及其应用。

掌握高分子化学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命名;基本掌握高分子化合物的合成方法、高分子化合物的降解反应、高分子链结构、高分子聚集态结构、高分子材料的力学性能;了解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功能高分子等材料的类型及其应用领域。

了解能源与社会的进步、能源消费结构的基本知识;掌握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元素组成;基本掌握化学电源的重要性能参数,几种常见化学电源的性能、结构、电池及电极反应;了解氢能源的基本知识。

了解环境问题概况与环境化学;基本掌握大气污染的原因、分类、来源、危害及其治理;基本掌握水体污染与防治;了解固体废弃物的处理与利用,绿色化学的概念。

本课程总学时数为64学时,其中基础理论部分38学时、理论拓展部分12学时、化学实验12学时、课程考试2学时。

教师要精心组织教材,在教书的同时要育人,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和现代化的教学设施,提高教学的效率、质量和效果。

教师应特别注重将化学的基本原理、知识、技术与相关领域的应用相结合,使学生充分体会到化学在工农业生产、科学研究、人类社会发展、衣食住行等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教师应重视学生化学实验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绪论(1学时)教学内容:化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的主要内容;化学与现代科技的发展。

教学要求:介绍化学的发展历史和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化学知识在非化学化工专业中的重要作用;化学与人类衣、食、住、行的密切关系;化学的学习方法和注意事项;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程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兴趣。

重点:化学的发展对社会的进步及化学对现代高科技发展的作用。

第1章化学热力学基础(8学时)教学基本内容:1. 基本概念:状态函数、功和热、过程与途径、热力学第一定律。

2. 化学反应热效应与化学反应热的求算:盖斯定律、标准生成焓、燃烧热、键能。

3. 化学反应方向:混乱度与熵,熵变的求算,热力学第三定律与绝对熵;吉布斯自由能与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ΔG求算的方法。

4. 经验平衡常数与标准平衡常数。

5. 化学反应等温式,K与ΔG的关系。

6. 化学平衡的移动:浓度、压强及温度的影响。

教学要求:1. 掌握热力学的基本概念与热力学第一定律。

2. 掌握化学反应热效应与化学反应热的求算,掌握盖斯定律、标准生成焓,了解燃烧热、键能。

3. 掌握混乱度与熵、热力学第三定律与绝对熵、熵变的求算、吉布斯自由能与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ΔG求算的方法。

4. 掌握经验平衡常数与标准平衡常数。

5. 掌握化学反应等温式、K与ΔG的关系。

6. 掌握浓度、压强和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重点:1. 状态函数、标准状态、反应进度等热力学基本概念的理解。

2. 化学反应热、熵变、吉布斯自由能的求算与化学反应进行方向的判断。

3. 化学平衡的计算与应用。

难点:反应进度的理解;热力学反应热效应的计算;化学平衡的计算。

第2章化学反应速率(3学时)教学基本内容:1. 化学反应速率理论:碰撞理论,过渡状态理论和反应活化能。

2. 速率表达的方式。

3. 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浓度影响与质量作用定律,基元反应、反应分子数、反应级数;温度的影响和阿仑尼乌斯公式;催化剂影响。

教学要求:1. 掌握化学反应速率理论。

2. 掌握速率表达的方式。

3. 掌握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与质量作用定律、基元反应、反应分子数、反应级数、温度的影响和阿仑尼乌斯公式、催化剂影响。

重点:1. 碰撞理论、过渡状态理论和反应活化能的理解。

2. 质量作用定律、基元反应、反应分子数及反应级数的理解。

3. 阿仑尼乌斯公式及其应用。

难点:质量作用定律、基元反应、反应分子数、反应级数的理解。

第3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6学时)教学基本内容:1. 溶液:浓度表示的方法,溶解度原理。

2. 非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蒸汽压下降,拉乌尔定律,沸点升高,凝固点下降,渗透压,依数性的应用。

3. 弱酸(弱碱)的电离平衡,电离常数,电离度,盐效应及同离子效应,多元弱酸(弱碱)的电离平衡。

4. 缓冲溶液及其应用。

5. 盐的水解:弱酸强碱盐、强酸弱碱盐、弱酸弱碱盐、酸式盐及多元酸正盐的水解平衡及相关计算问题。

6. 沉淀-溶解平衡:溶度积和溶解度,沉淀-溶解平衡移动,离子积与沉淀的生成和溶解,分步沉淀及沉淀的转化,沉淀-溶解平衡的相关计算问题。

教学要求:1. 掌握溶液浓度表示的方法,溶解度概念。

2. 掌握非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及应用。

3. 掌握弱酸(弱碱)的电离平衡、电离常数、电离度、缓冲溶液与其应用,基本掌握盐效应、同离子效应的影响及其应用。

4. 掌握各类水解平衡及其计算。

5. 掌握沉淀-溶解平衡、溶度积原理、沉淀-溶解平衡移动、离子积与沉淀的生成和溶解、分步沉淀、沉淀的转化及其相关的计算问题。

重点:1. 非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及其应用。

2. 弱酸(弱碱)的电离平衡与缓冲溶液及其应用。

3. 盐的水解及其计算。

4. 溶度积和溶解度,沉淀-溶解平衡移动的理解与计算。

难点:1. 非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的理解与应用。

2. 各类盐水解的计算。

3. 沉淀-溶解平衡移动的理解与计算。

第4章原子结构与化学键基础(10学时)教学基本内容:1. 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微观粒子运动的特点,波粒二象性与测不准原理,描述电子运动的函数—波函数与原子轨道,薛定谔方程与波函数的求解思路,几率密度与电子云,波函数的空间图象,四个量子数的物理意义与取值范围。

2. 鲍林的多电子原子近似能级图,屏蔽与钻穿效应,核外电子排布的原则,原子的电子层结构与元素的周期系,电子层结构与周期、族、分区的关系。

3. 元素基本性质的周期性:半径、电离能、电子亲和能、元素电负性。

4. 离子键:离子键的形成与本质,特征与类型。

5. 共价键理论:价键理论(VB法)的原理、本质、特点及类型,杂化轨道的要点、类型与空间构型及等性与不等性杂化概念,分子轨道理论的要点、组合原则与类型、能级图和分子轨道式,键参数,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的概念。

3. 金属键理论:改性共价键理论,能带理论和导体、半导体、绝缘体及导电体概念。

4. 分子间的作用力:偶极、偶极矩与分子间的作用力,离子极化的概念和应用,氢键的概念,氢键的类型。

教学要求:1. 基本掌握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与描述的方法,波函数的空间图象;掌握四个量子数的物理意义与取值范围。

2. 掌握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则,掌握元素周期律及电子层结构与周期、族、分区的关系。

3. 基本掌握元素的半径、电离能、电子亲和能、元素电负性基本性质的周期性。

4. 基本掌握离子键的形成与本质,特征与类型。

5. 掌握共价键理论(VB法)的原理、本质、特点及类型;掌握杂化轨道的要点、类型、空间构型、等性与不等性杂化的概念。

6. 基本掌握分子轨道理论的要点、组合原则与类型、能级图和分子轨道式,键参数、分子晶体、原子晶体、金属键理论的概念。

7. 基本掌握偶极与偶极矩、分子间的作用力、离子极化的概念和应用;掌握氢键的概念,氢键的类型。

重点:1. 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理解。

2. 核外电子的排布与元素周期系的关系。

3. 离子键、金属键、共价键理论的理解。

4. 分子间的作用力。

5. 离子极化的概念和应用。

难点:1. 波粒二象性与测不准原理的理解。

2. 波函数的求解思路、几率密度与电子云、波函数的空间图象、四个量子数的物理意义与取值范围。

3. 鲍林多电子原子近似能级图与电子的排布,屏蔽与钻穿效应,斯莱特规则。

4. 价键理论(VB法)的要点与本质、杂化轨道与空间构型、等性与不等性杂化概念;分子轨道理论的基本概念。

第5章配位化学基础及应用(5学时)教学基本内容:1. 配合物的组成和命名。

2. 配合物化学键理论:价键理论,晶体场理论。

3. 配位平衡:配合物稳定常数,配合平衡移动。

4. 配合物的某些应用。

教学要求:1. 掌握配合物的组成和命名。

2. 基本掌握配合物的价键理论、配合物的空间构型、顺反磁性、内(外)轨配合物。

3. 基本掌握晶体场理论的基本要点、八面体能级分裂及分裂能、电子配对能、稳定化能、配体性质、高低自旋配合物、电子在分裂轨道中的排布原则、解释一些配合物的性质。

4. 掌握配合物稳定常数和配合平衡移动的基本理论。

5. 了解配合物的某些应用。

重点:1. 配合物的组成和命名。

2. 配合物的价键理论、配合物的空间构型、顺反磁性、内(外)轨配合物。

3. 晶体场理论的基本要点、八面体能级分裂及分裂能、电子配对能、稳定化能、配体性质、高低自旋配合物、电子在分裂轨道中的排布原则。

4. 配合平衡。

难点:1. 配合物的价键理论、配合物的空间构型、顺反磁性、内(外)轨配合物。

2. 晶体场理论的基本要点、八面体能级分裂及分裂能、电子配对能、稳定化能、配体性质、高低自旋配合物、电子在分裂轨道中的排布原则。

第6章电化学原理及其应用(5学时)教学基本内容:1.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方法:氧化数法与电子离子法。

2. 原电池与电极电势:原电池及其表示法,电极电势与能斯特方程,电极电势的测定和标准电极电势,电池电动势与自由能的关系。

3. 影响电极电势的因素:浓度、酸度、温度。

4. 电极电势的应用:判断氧化剂或还原剂强弱,求平衡常数和溶度积常数,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程度。

3. 电解:原电池与电解池的比较,电解定律,分解电压与过电势。

4. 腐蚀的概念与防护的方法。

教学要求:1. 掌握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的方法。

2. 掌握原电池及其表示法、电极电势与能斯特方程、电极电势的测定和标准电极电势、电池电动势与自由能的关系、影响电极电势的因素、电极电势的应用、判断氧化剂或还原剂强弱、平衡常数与电动势的关系。

3. 基本掌握电解定律、分解电压与过电势等基本概念。

4. 基本掌握电化学腐蚀的原理以及几种常见腐蚀防护的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