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新高一数学辅导系列讲义(1)

合集下载

高一数学讲义1

高一数学讲义1

高一数学讲义第一章:集合第一节:集合的概念和表示方法:知识点一:元素与集合的概念一般地,我们把研究的对象统称为元素;把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做集合。

说明:1、集合是一个整体2、构成集合的对象必须是确定的。

典型例题1:判断下列元素的全体是否组成集合,并说明理由:(1)大于3小于11的偶数(2)我国的小河流巩固练习:下列各组对象中,能组成集合的有。

(1)所有的好人;(2)平面上的到原点的距离等于2的点;(3)正三角形(4)不等式x+1>0的实数解;知识点二:元素的特征与集合相等:1、元素的特征:2、集合相等只要构成两个集合的元素是一样的,我们就称这两个集合是相等的,例如,集合{-1,1}与集合{1,-1}是相等的。

典型例题:判断下列各组中的两个集合是否相等。

(1){3,4}和{4,3};(2){7,2}和{7,2}(3){y|y=x²,x∈R}和{x| y=x²,x∈R};知识点三: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我们通常用大写拉丁字母A,B,C,…表示集合,用小写的拉丁字母a,b,c…表示集合中的元素。

知识点四:常用的数集及其记法:注意:(1)通常情况下,上面的大写英文字母不再表示其他的集合;(2)0是最小的自然数(3)对于常用数集的记法要做到范围明确,即明确各数集符号所包含的元素,记忆准确,并且书写要规范。

典型例题:1、用符号∈和∉填空;(1)设A为所有亚洲国家组成的集合,则:中国A, 美国 A印度A, 英国 A(2)若A={x|x²=x},则-1 A(3)若B={x|x²+x-6=0},则3 B(3)若C={x∈N|1≤x≤10},则8 C,9.1 C巩固练习:用符号∈和∉填空;(1)√2+√5{x|x≤2+√3}(2)3 {x|x=n²+1,n∈N}y=3+√2π,M={m|m=a+b√2,a∈Q,b∈Q},(3)x=3−5√2则x M,y M知识点五:集合的表示方法:(1)自然语言法:用文字叙述的形式描述集合的方法叫做自然语言法;(2)列表法:把集合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并用“{}”括起来表示集合的方法叫做列举法。

高一数学必修一第一章集合与函数的概念讲义(集合的关系与运算)

高一数学必修一第一章集合与函数的概念讲义(集合的关系与运算)

知识点3、集合间的基本关系知识梳理1、子集的概念定义一般地,对于两个集合A,B,如果集合A中任意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中的元素,我们就说这两个集合有包含关系,称集合A为集合B的子集图示(1)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即A⊆A.如果集合A是集合B的子集(A⊆B),且集合B是集合A的子集(B⊆A),此时,集合A与集合B中的元素是一样的,因此,集合A与集合B相等,记作A=B.3、真子集的概念(1)A⊂B且B⊂C,则A⊂C;(2)A⊆B且A≠B,则A⊂B常考题型题型一、集合间关系的判断例1、(1)下列各式中,正确的个数是()①{0}∈{0,1,2};②{0,1,2}⊆{2,1,0};③∅⊆{0,1,2};④∅={0};⑤{0,1}={(0,1)};⑥0={0}A.1B.2 C.3 D.4①A={-1,1},B={(-1,-1),(-1,1),(1,-1),(1,1)};②A={x|x是等边三角形},B={x|x是等腰三角形};③M={x|x=2n-1,n∈N*},N={x|x=2n+1,n∈N*}.判断集合间关系的方法(1)用定义判断.首先,判断一个集合A中的任意元素是否属于另一集合B,若是,则A⊆B,否则A不是B的子集;其次,判断另一个集合B中的任意元素是否属于第一个集合A,若是,则B⊆A,否则B不是A的子集;若既有A⊆B,又有B⊆A,则A=B.(2)数形结合判断.对于不等式表示的数集,可在数轴上标出集合的元素,直观地进行判断,但要注意端点值的取舍.变式训练能正确表示集合M={x∈R|0≤x≤2}和集合N={x∈R|x2-x=0}关系的Venn图是()A. B. C. D.题型二、有限集合子集的确定例2、(1)集合M={1,2,3}的真子集个数是()A.6 B.7 C.8 D.9(2)满足{1,2}⊂≠M⊆{1,2,3,4,5}的集合M有________个.公式法求有限集合的子集个数(1)含n个元素的集合有2n个子集.(2)含n个元素的集合有(2n-1)个真子集.(3)含n个元素的集合有(2n-1)个非空子集.(4)含有n个元素的集合有(2n-2)个非空真子集.(5)若集合A有n(n≥1)个元素,集合C有m(m≥1)个元素,且A⊆B⊆C,则符合条件的集合B有2m-n个.变式训练非空集合S⊆{1,2,3,4,5}且满足“若a∈S,则6-a∈S”,则这样的集合S共有________个.题型三、集合间关系的应用例3、已知集合A={x|x<-1或x>4},B={x|2a≤x≤a+3},若B⊆A,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变式训练已知集合A={x|1<ax<2},B={x|-1<x<1},求满足A⊆B的实数a的取值范围.课时小测1、给出下列四个判断:①∅={0};②空集没有子集;③任何一个集合必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子集;④空集是任何一个集合的子集.其中,正确的有()A.0个B.1个C.2个D.3个2、已知A={x|x是菱形},B={x|x是正方形},C={x|x是平行四边形},那么A,B,C之间的关系是()A.A⊆B⊆C B.B⊆A⊆C C.A⊂≠B⊆C D.A=B⊆C3、已知集合A={-1,3,m},B={3,4},若B⊆A,则实数m=________.4、集合A={x|0≤x<3且x∈N}的真子集的个数为________.5、已知集合A={x|1≤x≤2},B={x|1≤x≤a}.(1)若A是B的真子集,求a的取值范围;(2)若B是A的子集,求a的取值范围;(3)若A=B,求a的取值范围.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已知集合A,B,若A不是B的子集,则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A.对任意的a∈A,都有a∉B B.对任意的b∈B,都有b∉A2.如果{}|1A x x =>-,那么A .0A ⊆B .{}0A ∈C .A ∅∈D .{}0A ⊆ 3.下列各式中,正确的个数是(1){0}∈{0,1,2};(2){0,1,2}⊆{2,1,0};(3)∅⊆{0,1,2}. A .0 B .1 C .2 D .3 4.若集合{}|0A x x =≥,且B A ⊆,则集合B 可能是A .{}1,2B .{}|1x x ≤C .{}1,0,1-D .R 5.若2{|,}x x a a ⊂∅≤∈≠R ,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A .B .C .D . 6.已知全集U =R ,则正确表示集合{}1,0,1M =-和{}2|0N x x x =+=关系的韦恩(Venn)图是A B C D7.设集合{1,2}M =,2{}N a =,那么 A .若1a =,则N M ⊆B .若N M ⊆,则1a =C .若1a =,则N M ⊆,反之也成立D .1a =和N M ⊆成立没有关系8.已知集合{}4,5,6P =,,定义{},,P Q x x p q p P q Q ⊕==-∈∈,则集合P Q ⊕的所有非空真子集的个数为A .32B .31C .30D .以上都不对二、填空题9.设P ={x |x <4},Q ={x |-2<x <2},则P Q .10.已知集合,,则满足条件的集合C 的个数为_____.三、解答题11.写出集合{0,1,2}的所有子集,并指出其中哪些是它的真子集. (0,)+∞[0,)+∞(,0]-∞(,0)-∞{}1,2,3Q =2{|320,}A x x x x =-+=∈R {|05,}B x x x =<<∈N A C B ⊆⊆12.已知集合{}{}2,4,6,8,9,1,2,3,5,8A B ==,又知非空集合C 是这样一个集合:其各元素都加2后,就变为A 的一个子集;若各元素都减去2后,则变为B 的一个子集,求集合C .13.已知集合A ={x|2a −1<x <3a +1},集合B ={x|−1<x <4}.(1)若A ⊆B ,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2)是否存在实数a ,使A =B ?若存在,求出a 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知识点4、集合的并集、交集知识梳理1、并集的概念、并集的性质(1)A ∪B =B ∪A ,即两个集合的并集满足交换律.(2)A ∪A =A ,即任何集合与其本身的并集等于这个集合本身. (3)A ∪∅=∅∪A =A ,即任何集合与空集的并集等于这个集合本身.(4)A ⊆(A ∪B),B ⊆ (A ∪B),即任何集合都是该集合与另一个集合并集的子集.(5)若A ⊆B ,则A ∪B =B ,反之也成立,即任何集合同它的子集的并集,等于这个集合本身. 3、交集的概念4、交集的性质(1)A∩B=B∩A,即两个集合的交集满足交换律.(2)A∩A=A,即任何集合与其本身的交集等于这个集合本身.(3)A∩∅=∅∩A=∅,即任何集合与空集的交集等于空集.(4)A∩B⊆A,A∩B⊆B,即两个集合的交集是其中任一集合的子集.(5)若A⊆B,则A∩B=A,反之也成立,即若A是B的子集,则A,B的公共部分是A.常考题型题型一、并集的运算例1、(1)设集合M={4,5,6,8},集合N={3,5,7,8},那么M∪N等于()A.{3,4,5,6,7,8}B.{5,8} C.{3,5,7,8} D.{4,5,6,8} (2)若集合A={x|x>-1},B={x|-2<x<2},则A∪B等于()A.{x|x>-2} B.{x|x>-1} C.{x|-2<x<-1} D.{x|-1<x<2}变式训练若集合A={1,4,x},B={1,x2},A∪B={1,4,x},则满足条件的实数x有()A.1个B.2个C.3个D.4个题型二、交集的运算例2、(1)若A={0,1,2,3},B={x|x=3a,a∈A},则A∩B等于()A.{1,2} B.{0,1} C.{0,3} D.{3}(2)设集合A={x|-1≤x≤2},B={x|0≤x≤4},则A∩B等于()A.{x|0≤x≤2} B.{x|1≤x≤2} C.{x|0≤x≤4} D.{x|1≤x≤4}求交集运算应关注两点(1)求交集就是求两集合的所有公共元素形成的集合.(2)利用集合的并、交求参数的值时,要检验集合元素的互异性.变式训练已知M={1,2,a2-3a-1},N={-1,a,3},M∩N={3},求实数a的值.题型三、交集、并集的性质及应用例3、已知集合A={x|-3<x≤4},集合B={x|k+1≤x≤2k-1},且A∪B=A,试求k的取值范围.变式训练已知集合A={x|-3<x≤4},集合B={x|k+1≤x≤2k-1},且A∩B=A,试求k的取值范围.课时小测1、设集合M={m∈Z|-3<m<2},N={n∈Z|-1≤n≤3},则M∩N=()A.{0,1}B.{-1,0,1}C.{0,1,2} D.{-1,0,1,2}2、已知S={(x,y)|y=1,x∈R},T={(x,y)|x=1,y∈R},则S∩T=()A.空集B.{1}C.(1,1) D.{(1,1)}3、若集合A={x|-1<x<5},B={x|x≤-1,或x≥4},则A∪B=________,A∩B=________.4、已知集合A={x|x≤1},B={x|x≥a},且A∪B=R,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5、设集合A={2,-1,x2-x+1},B={2y,-4,x+4},C={-1,7},且A∩B=C,求实数x,y的值及A∪B.知识点5、补集及综合应用知识梳理1、全集的定义及表示(1)定义:如果一个集合含有我们所研究问题中涉及的所有元素,那么就称这个集合为全集.(2)符号表示:全集通常记作U.2、补集的概念及性质的补集,记作U=∅,U∅U U(U(U U常考题型题型一、补集的运算例1、(1)设全集U=R,集合A={x|2<x≤5},则U A=________.(2)设U={x|-5≤x<-2,或2<x≤5,x∈Z},A={x|x2-2x-15=0},B={-3,3,4},则U A=________,U B=________.变式训练设全集U={1,3,5,7,9},A={1,|a-5|,9),U A={5,7},则a的值为________.题型二、集合的交、并、补的综合运算例2、已知全集U={x|x≤4},集合A={x|-2<x<3},B={x|-3≤x≤2},求A∩B,(U A)∪B,A∩(U B),U(A∪B).变式训练已知全集U={x|x<10,x∈N*},A={2,4,5,8},B={1,3,5,8},求U(A∪B),U(A∩B),(U A)∩(U B),(U A)∪(U B).题型三、补集的综合应用例3、设全集U=R,M={x|3a<x<2a+5},P={x|-2≤x≤1},若M⊂≠U P,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变式训练已知集合A={x|x<a},B={x<-1,或x>0},若A∩(R B)=∅,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课时小测2、已知全集U =R ,集合A ={x |-2≤x ≤3},B ={x |x <-1,或x >4},那么集合A ∩(U B )等于( )A .{x |-2≤x <4}B .{x |x ≤3,或x ≥4}C .{x |-2≤x <-1}D .{x |-1≤x ≤3}3、已知集合A ={3,4,m },集合B ={3,4},若A B ={5},则实数m =________. 4、已知全集U =R ,M ={x |-1<x <1},U N ={x |0<x <2},那么集合M ∪N =________.5、设U =R ,已知集合A ={x|-5<x<5},B ={x|0≤x<7},求(1)A∩B ;(2)A ∪B ;(3)A ∪(U B);(4)B∩(U A);(5)(U A )∩(U B ).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已知集合{1,2,3,4,5,6}U =,{1,3,4}A =,则UA =A .{5,6}B .{1,2,3,4}C .{2,5,6}D .{2,3,4,5,6} 2、已知集合{}|1A x x =>,{|1}B x x =≤,则 A .AB ≠∅ B .A B =RC .B A ⊆D .A B ⊆3、若集合{}{}1,2,3,4,2A B x x ==∈≤N ,则AB 中的元素个数是A .4B .6C .2D .34、已知全集U ={1,2,3,4,5,6},集合P ={1,3,5},Q ={1,2,4},则U P Q ()= A .{1}B .{3,5}C .{1,2,4,6}D .{1,2,3,4,5}5、设集合{},A a b =,集合{}1,5B a =+,若{}2A B =,则A B =A .{}1,2B .{}1,5C .{}2,5D .{}1,2,5 6、若集合AB BC =,则集合A,B,C 的关系下列表示正确的是。

2017-2018学年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全册教案【湖南用】

2017-2018学年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全册教案【湖南用】

2017-2018学年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1教案2017-2018学年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1全册教案课题:第一章第一节第一课时§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一. 教学目标:l.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例,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2)知道常用数集及其专用记号;(3)了解集合中元素的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4)会用集合语言表示有关数学对象;(5)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让学生经历从集合实例中抽象概括出集合共同特征的过程,感知集合的含义. (2)让学生归纳整理本节所学知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感受到学习集合的必要性,增强学习的积极性. 二.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集合的含义与表示方法. 2、教学难点:表示法的恰当选择. 三.教学准备 1. 学法:学生通过阅读教材,自主学习.思考.交流.讨论和概括,从而更好地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2. 教学用具:投影仪. 四.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1.教师首先提出问题:在初中,我们已经接触过一些集合,你能举出一些集合的例子吗? 引导学生回忆.举例和互相交流. 与此同时,教师对学生的活动给予评价. 2.接着教师指出:那么,集合的含义是什么呢?这就是我们这一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 (二)研探新知 1.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投影出下面8个实例:(1)数组1、3、5、7;(2)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3)所有的安理会常任理事国;(4)所有的正方形;(5)太平洋的鱼;(6)衡钢中学的所有学生;2方程的所有实数根;0(8)不等式的所有解; 12017-2018学年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1教案2.教师组织学生讨论:这8个实例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3.每个学生进行思索,并进行归纳总结,在此基础上,师生共同概括出8个实例的特征,并给出集合的含义. 一般地,指定的某些对象的全体称为集合(简称为集).集合中的每个对象叫作这个集合的元素. a,b,c,d4.教师指出:集合常用大写字母A,B,C,D,…表示,元素常用小写字母…表示. (三)质疑答辩,排难解惑,发展思维 1.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相关内容,思考:集合中元素有什么特点?并注意个别辅导,解答学生疑难.使学生明确集合元素的三大特性,即:确定性.互异性和无序性.只要构成两个集合的元素是一样的,我们就称这两个集合相等. 2.教师组织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判断以下元素的全体是否组成集合,并说明理由: (1)大于3小于11的偶数; (2)我国的小河流;(3)高个子的人;(4)小于2004的数;(5)和2004非常接近的数. 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 3. 举一反三:让学生自己举出一些能够构成集合的例子以及不能构成集合的例子,并说明理由.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活动给予及时的评价. 4. 让学生完成教材第5页练习第1题. 5.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数集扩充过程,然后阅读教材中的相交内容,写出常用数集的记号.并让学生完成习题1.1A组第1题. (四)例题分析 1.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相关内容,并思考.讨论下列问题: (1)要表示一个集合共有几种方式? (2)试比较自然语言.列举法、描述法和图示法在表示集合时,各自有什么特点?适用的对象是什么? (3)如何根据问题选择适当的集合表示法? 使学生弄清楚四种表示方式的优缺点和体会它们存在的必要性和适用对象。

暑假班高一数学讲义第1讲

暑假班高一数学讲义第1讲

第1讲:集合的概念及表示方法【开心自测】1、请你列出“小于10”的自然数:2、请你写出方程2230x x --=的解:3、咱们班性格开朗的女生全体是否确定一个集合?【考纲要求】1.通过实例,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2.在具体情境中,了解空集的含义.3.掌握常用数集及其专用符号.4.掌握集合的表示方法,通过实例体会用列举法和描述法表示集合的方法和特点,能在具体问题中选择适当的方法表示集合.【教学重难点】集合的概念和表示方法【重难点命题方向】集合的概念及表示方法自主预习:(1)集合的概念:一般的,把一些能够____________对象看成一个整体,就说这个整体是有这些对象的____构成的集合(或集).构成集合的_____叫做这个集合的元素(或成员).(2)集合与元素的记法:集合一般用_______字母来表示,集合中的元素一般用______字母来表示.(3)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如果a 是集合A 的元素,就说__________,记作______读作_______;如果a 不是集合A 的关系,就说__________,记作_______读作_______.(4)空集的概念:把____________________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作________.(5)集合元素的性质特征: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6)集合的分类: 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叫做________;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叫做_________.(7)常用数集及其表示符号:自然数集记作__,正整数集记作__,整数集记作__,有理数集记作__,实数集记作__.(8)列举法:把集合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并用____________括起来表示集合的方法叫做___________.(9)特征性质描述法:一般地,如果在集合I 中,属于集合A 的任意一个元素x 都具有性质()p x ,而不属于集合A 的元素都不具有性质()p x ,则性质()p x 叫做集合A 的一个_______.于是集合A 可以用它的特征性质()p x 描述为_______________,它表示集合A 是由集合I 中具有性质()p x 的所有元素构成的.这种表示集合的方法叫做_____________,简称描述法.【基础限时训练】(1.1.1)1.下列各组对象能构成集合的是( )A.本班视力较差的学生B.本班成绩较好的学生C.本班身材较高的学生D.本班今年9月入学的所有学生2.有下列四个结论:①φ∈0;②∈0N ;③∈a N ,则∉-a N ④若∈a Z ,∈b Z ,则∈-b aZ,其中正确的个数为( )A.1B.2C.3D.43.由n )1(-(∈n N )构成的集合中含有的元素个数为( )A.1B.2C.3D.无数个4.用符号“∈”或“∉”填空:0___N; 4-___Z; -1___φ; 3___Q; π___R; 0___R. 5.由4,2,2a a -组成一个集合A ,A 中含有3个元素,则实数a 的取值可以是( )A.1B.-2C.6D.2课堂互动:一.集合的的概念[例1]下列各组对象能否构成一个集合?1、所有的好人;2、不超过20的非负数;3、一中高三年级一班16岁以下的学生;4、直角坐标平面内横坐标与纵坐标相等的点;5、高个子的人;6、充分接近3的实数;巩固提高下列语句是否能确定一个集合?(1)你所在班级中,体重超过75kg 的学生的全体;(2)大于5的自然数的全体;(3)本校高一(23)班性格开朗的全体女生;(4)质数的全体;(5)平方后等于-1的实数的全体;二.元素与集合的关系[例2]用符号“∈”或“∉”填空:(1)1____ N; 0____N; -3____N; 0.5____N; 3____N.(2)1____Z; 0____Z; -3____Z; 0.5____Z; 3____Z.(3)1____Q; 0____Q; -3____Q; 0.5____Q; 3____Q.(4)1____R; 0____R; -3____R; 0.5____R;3____R.巩固提高用符号“∈”或“∉”填空:(1)-3____N ;(2)3.14____Q ;(3)31_____Z ;(4)0_____ φ;(5)3_____Q ; (6)21-_____R ;(7)1_____+N ;(8)π_____R. 三.空集的概念[例3] 写出下列集合中元素的个数.1、在实数范围内,方程012=+x 的解集;2、方程组0103{=+-=++y x y x 的解集; 3、小于1的自然数所组成的集合;4、小于等于0的正整数所组成的集合.巩固提高关于x 的方程02=++b ax x ,当a 、b 满足什么条件时,解集为空集?含有一个元素?含有两个元素四.集合中元素特征的应用[例4]已知集合A 是由三个元素a-2,22a +5a ,12构成的,且-3∈A ,求a巩固提高以方程0652=+-x x 和方程022=--x x 的解集为元素构成集合M ,则M 中元素的个数为( )A .1 B.2 C .3 D.4课堂检测1.下列各组对象可构成集合的是( )A.与1非常接近的数B.我校学生中的女生C.中国漂亮的工艺品D.本班视力差的男生2.若以正实数,,,x y z w 四个元素构成集合A ,以集合A 中四个元素为边长构成的四边形可能是( )A.梯形B.平行四边形C.菱形D.矩形3.用符号∈或∉填空(1)-1____N ;(2)π____Q ;(3)17_____Z ;(4)0_____ φ;(5);(6)0_____N . 4.设集合A 中有且仅有三个元素1,2,x x x -,求x 所满足的条件.课后总结:学完本课,在以下各项的后面的“( )”中,用“√”或“?”标注你是否掌握。

高一数学集合与函数概念讲义新人教A版必修1

高一数学集合与函数概念讲义新人教A版必修1

高一数学集合与函数概念讲义新人教A版必修1讲义一: 集合的含义与表示(Ⅰ)、基本概念及知识体系:1、了解集合的含义、领会集合中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元素:用小写的字母a,b,c,…表示;元素之间用逗号隔开。

集合:用大写字母A ,B ,C ,…表示;2、能准确把握集合语言的描述与意义:列举法和描述法:注意以下表示的集合之区别:{y=x 2+1};{x 2-x-2=0},{x| x 2-x-2=0},{x|y=x 2+1};{t|y=t 2+1};{y|y=x 2+1};{(x,y)|y=x 2+1};∅;{∅},{0}3、特殊的集合:N 、Z 、Q 、R ;N*、∅;(Ⅱ)、典例剖析与课堂讲授过程:一、集合的概念以及元素与集合的关系:1、 元素:用小写的字母a,b,c,…表示;元素之间用逗号隔开。

集合:用大写字母A ,B ,C ,…表示;元素与集合的关系:∈、∉②、特殊的集合:N 、Z 、Q 、R ;N*、∅;③、集合中的元素具有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例题1】、已知集合A={a-2,2a 2+5a,10},又-3∈A ,求出a 之值。

●解析:分类讨论思想;a=-1(舍去),a=-32▲★课堂练习:1、已知集合A={1,0,x },又x 2∈A ,求出x 之值。

(解:x=-1)2、已知集合A={a+2,(a+1)2,a 2+3a+3},又1∈A ,求出a 之值。

(解:a=0)二、集合的表示---------列举法和描述法★【例题3】、已知下列集合:(1)、1A ={n|n=2k+1,k ∈N,k ≤5};(2)、2A ={x|x=2k,k ∈N,k ≤3};(3)、3A ={x|x=4k +1,或x=4k -1,k ,N ∈k ≤3};问:(Ⅰ)、用列举法表示上述各集合;(Ⅱ)、对集合1A ,2A ,3A ,如果使k ∈Z,那么1A ,2A ,3A 所表示的集合分别是什么?并说明3A 与1A 的关系。

高一数学必修①第一章_集合与函数概念讲义

高一数学必修①第一章_集合与函数概念讲义

心智家三优教育高一特训营数学教学进度表¤学习目标:通过实例,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能选择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列举法或描述法)描述不同的具体问题,感受集合语言的意义和作用;掌握集合的表示方法、常用数集及其记法、集合元素的三个特征.¤知识要点:1. 把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作集合(set ),其元素具有三个特征,即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2. 集合的表示方法有两种:列举法,即把集合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并用花括号“{ }”括起来,基本形式为123{,,,,}n a a a a ⋅⋅⋅,适用于有限集或元素间存在规律的无限集. 描述法,即用集合所含元素的共同特征来表示,基本形式为{|()x A P x ∈},既要关注代表元素x ,也要把握其属性()P x ,适用于无限集.3. 通常用大写拉丁字母,,,A B C ⋅⋅⋅表示集合. 要记住一些常见数集的表示,如自然数集N ,正整数集*N 或N +,整数集Z ,有理数集Q ,实数集R .4. 元素与集合之间的关系是属于(belong to )与不属于(not belong to ),分别用符号∈、∉表示,例如3N ∈,2N -∉.¤例题精讲:【例1】试分别用列举法和描述法表示下列集合:(1)由方程2(23)0x x x --=的所有实数根组成的集合; (2)大于2且小于7的整数.【例2】用适当的符号填空:已知{|32,}A x x k k Z ==+∈,{|61,}B x x m m Z ==-∈,则有: 17 A ; -5 A ; 17 B .【例3】试选择适当的方法表示下列集合:(教材P 6 练习题2, P 13 A 组题4) (1)一次函数3y x =+与26y x =-+的图象的交点组成的集合;(2)二次函数24y x =-的函数值组成的集合; (3)反比例函数2y x=的自变量的值组成的集合.*【例4】已知集合2{|1}2x aA a x +==-有唯一实数解,试用列举法表示集合A .※基础达标1.以下元素的全体不能够构成集合的是( ).A.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B. 地球上的小河流C. 方程210x -=的实数解D. 周长为10cm 的三角形 2.方程组{23211x y x y -=+=的解集是( ).A . {}51,B. {}15,C. (){}51,D. (){}15,3.给出下列关系:①12R ∈; Q ;③ *3N ∈;④0Z ∈. 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 A. 1 B. 2 C. 3 D. 4 4.有下列说法:(1)0与{0}表示同一个集合;(2)由1,2,3组成的集合可表示为{1,2,3}或{3,2,1};(3)方程2(1)(2)0x x --=的所有解的集合可表示为{1,1,2};(4)集合{45}x x <<是有限集. 其中正确的说法是( ).A. 只有(1)和(4)B. 只有(2)和(3)C. 只有(2)D. 以上四种说法都不对 5.下列各组中的两个集合M 和N, 表示同一集合的是( ).A. {}M π=, {3.14159}N =B. {2,3}M =, {(2,3)}N =C. {|11,}M x x x N =-<≤∈, {1}N =D. {}M π=, {,1,|N π= 6.已知实数2a =,集合{|13}B x x =-<<,则a 与B 的关系是 . 7.已知x R ∈,则集合2{3,,2}x x x -中元素x 所应满足的条件为 . ※能力提高8.试选择适当的方法表示下列集合:(1)二次函数223y x x =-+的函数值组成的集合; (2)函数232y x =-的自变量的值组成的集合.9.已知集合4{|}3A x N Z x =∈∈-,试用列举法表示集合A .※探究创新10.给出下列集合:①{(x ,y )|x ≠1,y ≠1,x ≠2,y ≠-3}; ②{{12(,)13x x x y y y ⎧⎫≠≠⎨⎬≠≠-⎩⎭且 ③{{12(,)13x x x y y y ⎧⎫≠≠⎨⎬≠≠-⎩⎭或 ; ④{(x ,y )|[(x -1)2+(y -1)2]·[(x -2)2+(y +3)2]≠0}. 其中不能表示“在直角坐标系xOy 平面内,除去点(1,1),(2,-3)之外的所有点的集合”的序号有 .A BB A A B A B A . B .C .D . ¤学习目标:理解集合之间包含与相等的含义,能识别给定集合的子集;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全集与空集的含义;能利用Venn 图表达集合间的关系.¤知识要点:1. 一般地,对于两个集合A 、B ,如果集合A 中的任意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 中的元素,则说两个集合有包含关系,其中集合A 是集合B 的子集(subset ),记作A B ⊆(或B A ⊇),读作“A 含于B ”(或“B 包含A ”).2. 如果集合A 是集合B 的子集(A B ⊆),且集合B 是集合A 的子集(B A ⊇),即集合A 与集合B 的元素是一样的,因此集合A 与集合B 相等,记作A B =.3. 如果集合A B ⊆,但存在元素x B ∈,且x A ∉,则称集合A 是集合B 的真子集(proper subset ),记作A ≠⊂B (或B ≠⊃A ).4. 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作空集(empty set ),记作∅,并规定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5. 性质:A A ⊆;若A B ⊆,B C ⊆,则A C ⊆;若A B A =,则A B ⊆;若A B A =,则B A ⊆. ¤例题精讲:【例1】用适当的符号填空:(1){菱形} {平行四边形}; {等腰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2)∅ 2{|20}x R x ∈+=; 0 {0}; ∅ {0}; N {0}.【例2】设集合1,,}22{|,{|n n x n n A x x B x =∈=+∈==Z}Z ,则下列图形能表示A 与B 关系的是( ).【例3】若集合{}{}2|60,|10M x x x N x ax =+-==-=,且N M ⊆,求实数a 的值.【例4】已知集合A ={a ,a +b ,a +2b },B ={a ,ax ,ax 2}. 若A =B ,求实数x 的值.第2练 §1.1.2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基础达标1.已知集合{}{}3,,6,A x x k k Z B x x k k Z ==∈==∈, 则A 与B 之间最适合的关系是( ). A.A B ⊆ B.A B ⊇ C. A ≠⊂B D. A ≠⊃B2.设集合{}|12M x x =-≤<,{}|0N x x k =-≤,若M N ⊆,则k 的取值范围是( ). A .2k ≤ B .1k ≥- C .1k >- D .2k ≥ 3.若2{,0,1}{,,0}a a b -=,则20072007a b +的值为( ). A. 0 B. 1 C. 1- D. 24.已知集合M ={x |x =2k +14,k ∈Z }, N ={x |x =4k +12, k ∈Z }. 若x 0∈M ,则x 0与N 的关系是( ). A. x 0∈N B. x 0∉N C. x 0∈N 或x 0∉N D.不能确定 5.已知集合P ={x |x 2=1},集合Q ={x |ax =1},若Q ⊆P ,那么a 的值是( ).A. 1B. -1C. 1或-1D. 0,1或-1 6.已知集合{},,,A a b c =,则集合A 的真子集的个数是 . 7.当2{1,,}{0,,}b a a a b a=+时,a =_________,b =_________.※能力提高8.已知A ={2,3},M ={2,5,235a a -+},N ={1,3, 2610a a -+},A ⊆M ,且A ⊆N ,求实数a 的值.9.已知集合{}25A x x =-≤≤,{}121B x m x m =+≤≤-.若B A ⊆,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探究创新10.集合S ={0,1,2,3,4,5},A 是S 的一个子集,当x ∈A 时,若有x -1∉A 且x +1∉A ,则称x 为A 的一个“孤立元素”,写出S 中所有无“孤立元素”的4元子集.¤学习目标:理解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并集与交集;理解在给定集合中一个子集的补集的含义,会求给定子集的补集;能使用Venn 图表达集合的关系及运算,体会直观图示对理解抽象概念的作用.¤知识要点:集合的基本运算有三种,即交、并、补,学习时先理解概念,并掌握符号等,再结合解题的训练,而达到掌握的层次. 下面以表格的形式归纳三种基本运算如下.并集 交集 补集概念由所有属于集合A 或属于集合B 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 与B 的并集(union set ) 由属于集合A 且属于集合B 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 与B 的交集(intersection set ) 对于集合A,由全集U 中不属于集合A 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 相对于全集U 的补集(complementary set )记号 A B (读作“A 并B ”) A B (读作“A 交B ”) U A (读作“A 的补集”) 符号 {|,}A B x x A x B =∈∈或 {|,}A B x x A x B =∈∈且{|,}UA x x U x A =∈∉且图形表示¤例题精讲:【例1】设集合,{|15},{|39},,()UU R A x x B x x A B A B ==-≤≤=<<求.【例2】设{|||6}A x Z x =∈≤,{}{}1,2,3,3,4,5,6B C ==,求: (1)()AB C ; (2)()AAB C .【例3】已知集合{|24}A x x =-<<,{|}B x x m =≤,且A B A =,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例4】已知全集*{|10,}U x x x N =<∈且,{2,4,5,8}A =,{1,3,5,8}B =,求()U C A B ,()U C AB ,()()U U C A C B , ()()U U C A C B ,并比较它们的关系.UA※基础达标1.已知全集{}1,2,3,4,5,6,7U =,{}2,4,5A =,则UA =( ).A. ∅B. {}2,4,6C. {}1,3,6,7D. {}1,3,5,72.若{|02},{|12}A x x B x x =<<=≤<,则A B =( ).A. {|2}x x <B. {|1}x x ≥C. {|12}x x ≤<D. {|02}x x <<3.右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集合是( ). A. U A B B. U A B C.()UA B D.()UA B4.若{}{}0,1,2,3,|3,A B x x a a A ===∈,则AB =( ).A. {}1,2B. {}0,1C. {}0,3D. {}35.设集合{|12}M x x =-≤<,{|0}N x x k =-≤,若M N φ≠,则k 的取值范围是( ). A .2k ≤ B .1k ≥- C .1k -> D .12k -<≤6.设全集*{|8}U x N x =∈<,{1,3,5,7}A =,{2,4,5}B =,则()U C A B = . 7.已知集合{(,)|2},{(,)|4}M x y x y N x y x y =+==-=,那么集合M N = .※能力提高8.设全集*{|010,}U x x x N =<<∈,若{3}A B =,{1,5,7}U A B =,{9}U UA B =,求集合A 、B .9.设U R =,{|24}A x x =-≤<,{|8237}B x x x =-≥-,求()U A B 、()()UUA B .※探究创新10.设集合{|(4)()0,}A x x x a a R =--=∈,{|(1)(4)0}B x x x =--=. (1)求A B ,A B ;(2)若A B ⊆,求实数a 的值;(3)若5a =,则A B 的真子集共有 个, 集合P 满足条件()A B ≠⊂P ≠⊂()AB ,写出所有可能的集合P .A¤学习目标:掌握集合、交集、并集、补集的有关性质,运行性质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掌握集合运算中的一些数学思想方法.¤知识要点:1. 含两个集合的Venn 图有四个区域,分别对应着这两个集合运算的结果. 我们需通过Venn 图理解和掌握各区域的集合运算表示,解决一类可用列举法表示的集合运算. 通过图形,我们还可以发现一些集合性质:()()()U U U C A B C A C B =,()()()U U U C A B C A C B =.2. 集合元素个数公式:()()()()n AB n A n B n A B =+-.3. 在研究集合问题时,常常用到分类讨论思想、数形结合思想等. 也常由新的定义考查创新思维. ¤例题精讲:【例1】设集合{}{}24,21,,9,5,1A a a B a a =--=--,若{}9AB =,求实数a 的值.【例2】设集合{|(3)()0,}A x x x a a R =--=∈,{|(4)(1)0}B x x x =--=,求AB , A B .(教材P 14B 组题2)【例3】设集合A ={x |240x x +=}, B ={x |222(1)10x a x a +++-=,a R ∈},若AB =B ,求实数a的值.【例4】对集合A 与B ,若定义{|,}A B x x A x B -=∈∉且,当集合*{|8,}A x x x N =≤∈,集合{|(2)(5)(6)0}B x x x x x =---=时,有A B -= . (由教材P 12 补集定义“集合A 相对于全集U 的补集为{|,}U C A x x x A =∈∉且”而拓展)※基础达标1.已知集合A = {}1,2,4, B ={}8x x 是的正约数, 则A 与B 的关系是( ).A. A = BB. A ≠⊂B C. A ≠⊃B D. A ∪B =∅2.已知,,a b c 为非零实数, 代数式||||||||a b c abca b c abc +++的值所组成的集合为M ,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0M ∉ B. 4M -∉ C. 2M ∈ D. 4M ∈ 3.(08年湖南卷.文1)已知{}2,3,4,5,6,7U =,{}3,4,5,7M =,{}2,4,5,6N =,则( ).A .{}4,6MN = B.MN U = C .()u C N M U = D. ()u C M N N =4.定义集合A 、B 的一种运算:1212{,,}A B x x x x x A x B *==+∈∈其中,若{1,2,3}A =,{1,2}B =,则A B *中的所有元素数字之和为( ).A .9 B. 14 C. 18 D. 215.设全集U 是实数集R ,{}2|4M x x =>与{}|31N x x x =≥<或都是U 的子集(如右图所示),则阴影部分所表示的集合为( ). A. {}|21x x -≤< B. {}|22x x -≤≤C. {}|12x x <≤D. {}|2x x <6.已知集合{11}A x x =-≤≤,{}B x x a =>,且满足AB φ=,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7.经统计知,某村有电话的家庭有35家,有农用三轮车的家庭有65家,既有电话又有农用三轮车的家庭有20家,则电话和农用三轮车至少有一种的家庭数为 .※能力提高8.已知集合2{|0}A x x px q =++=, 2{|20}B x x px q =--=,且{1}A B =-,求A B .9.已知集合U =2{2,3,23}a a +-,A ={|a +1|,2},U C A ={a +3},求实数a 的值.※探究创新 10.(1)给定集合A 、B ,定义A ※B ={x |x =m -n ,m ∈A ,n ∈B }.若A ={4,5,6},B ={1,2,3},则集合A ※B 中的所有元素之和为 ( )A .15B .14C .29D .-14(2)设全集为U ,集合A 、B 是U 的子集,定义集合A 、B 的运算:A *B ={x |x ∈A ,或x ∈B ,且x ∉A ∩B },则(A *B )*A 等于( )A .AB .BC .()U A B ∩D .()U A B ∪(3)已知集合A ={x |2x n ≠且3x n ≠,n ∈N ,x ∈N *,x ≤100},试求出集合A 的元素之和.第5讲 §1.2.1 函数的概念¤学习目标:通过丰富实例,进一步体会函数是描述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的重要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学习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来刻画函数,体会对应关系在刻画函数概念中的作用;了解构成函数的要素,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知识要点:1. 设A 、B 是非空的数集,如果按某个确定的对应关系f ,使对于集合A 中的任意一个数x ,在集合B 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y 和它对应,那么就称f :A →B 为从集合A 到集合B 的一个函数(function ),记作y =()f x ,x A ∈.其中,x 叫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A 叫作定义域(domain ),与x 的值对应的y 值叫函数值,函数值的集合{()|}f x x A ∈叫值域(range ).2. 设a 、b 是两个实数,且a <b ,则:{x |a ≤x ≤b }=[a ,b ] 叫闭区间; {x |a <x <b }=(a ,b ) 叫开区间; {x |a ≤x <b }=[,)a b , {x |a <x ≤b }=(,]a b ,都叫半开半闭区间.符号:“∞”读“无穷大”;“-∞”读“负无穷大”;“+∞”读“正无穷大”. 则{|}(,)x x a a >=+∞,{|}[,)x x a a ≥=+∞,{|}(,)x x b b <=-∞,{|}(,]x x b b ≤=-∞,(,)R =-∞+∞. 3. 决定函数的三个要素是定义域、值域和对应法则. 当且仅当函数定义域、对应法则分别相同时,函数才是同一函数.¤例题精讲:【例1】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 (1)121y x =+-;(2)y =.【例2】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与值域:(1)3254x y x+=-; (2)22y x x =-++.【例3】已知函数1()1xf x x-=+. 求:(1)(2)f 的值; (2)()f x 的表达式【例4】已知函数22(),1x f x x R x =∈+.(1)求1()()f x f x +的值;(2)计算:111(1)(2)(3)(4)()()()234f f f f f f f ++++++.※基础达标1.下列各组函数中,表示同一函数的是( ). A. 1,xy y x==B. 11,y x y =+= C. ,y x y ==D. 2||,y x y ==2.函数y 的定义域为( ). A. (,1]-∞B. (,2]-∞C. 11(,)(,1]22-∞-- D. 11(,)(,1]22-∞-- 3.集合{}22M x x =-≤≤,{}02N y y =≤≤,给出下列四个图形,其中能表示以M 为定义域,N 为值域的函数关系的是( ).4.下列四个图象中,不是函数图象的是( ).5.已知函数()f x 的定义域为[1,2)-,则(1)f x -的定义域为( ). A .[1,2)- B .[0,2)- C .[0,3)- D .[2,1)-6.已知()f x =2x +x +1,则f =______;f [(2)f ]=______. 7.已知2(21)2f x x x +=-,则(3)f =. ※能力提高 8.(1)求函数y =的定义域; (2)求函数2113x y x+=-的定义域与值域.9.已知2()f x ax bx c =++,(0)0f =,且(1)()1f x f x x +=++,试求()f x 的表达式.※探究创新10.已知函数()f x ,()g x 同时满足:()()()()()g x y g x g y f x f y -=+;(1)1f -=-,(0)0f =,(1)1f =,求(0),(1),(2)g g g 的值.A. B.C.D.¤学习目标:在实际情境中,会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恰当的方法(图象法、列表法、解析法)表示函数;通过具体实例,了解简单的分段函数,并能简单应用;了解映射的概念.¤知识要点:1. 函数有三种表示方法:解析法(用数学表达式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优点:简明,给自变量可求函数值);图象法(用图象表示两个变量的对应关系,优点:直观形象,反应变化趋势);列表法(列出表格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优点:不需计算就可看出函数值).2. 分段函数的表示法与意义(一个函数,不同范围的x ,对应法则不同).3. 一般地,设A 、B 是两个非空的集合,如果按某一个确定的对应法则f ,使对于集合A 中的任意一个元素x ,在集合B 中都有唯一确定的元素y 与之对应,那么就称对应:f A B →为从集合A 到集合B 的一个映射(mapping ).记作“:f A B →”.判别一个对应是否映射的关键:A 中任意,B 中唯一;对应法则f .¤例题精讲:【例1】如图,有一块边长为a 的正方形铁皮,将其四个角各截去一个边长为x 的小正方形,然后折成一个无盖的盒子,写出体积V 以x 为自变量的函数式是_____,这个函数的定义域为_______.【例2】已知f (x )=333322x x x x-⎧++⎪⎨+⎪⎩ (,1)(1,)x x ∈-∞∈+∞,求f [f (0)]的值.【例3】画出下列函数的图象:(1)|2|y x =-; (教材P 26 练习题3)(2)|1||24|y x x =-++.【例4】函数()[]f x x =的函数值表示不超过x 的最大整数,例如[ 3.5]4-=-,[2.1]2=,当( 2.5,3]x ∈-时,写出()f x 的解析式,并作出函数的图象.※基础达标1.函数f (x )= 2(1)xx x ⎧⎨+⎩,0,0x x ≥< ,则(2)f -=( ).A. 1 B .2 C. 3 D. 42.某同学从家里到学校,为了不迟到,先跑,跑累了再走余下的路,设在途中花的时间为t ,离开家里的路程为d ,下面图形中,能反映该同学的行程的是( ).3.已知函数()f x 满足()()()f ab f a f b =+,且(2)f p =,(3)f q =,那么(12)f 等于( ).A . p q + B. 2p q + C. 2p q + D. 2p q + 4.设集合A ={x |0≤x ≤6},B ={y |0≤y ≤2},从A 到B 的对应法则f 不是映射的是( ).A. f :x →y =12x B. f :x →y =13x C. f :x →y =14x D. f :x →y =16x5.拟定从甲地到乙地通话m 分钟的话费由[]3.71,(04)() 1.06(0.52),(4)m f m m m <≤⎧⎪=⎨+>⎪⎩给出,其中[]m 是不超过m 的最大整数,如:[]3.743=,从甲地到乙地通话5.2分钟的话费是( ).A. 3.71B. 4.24C. 4.77D. 7.956.已知函数(),mf x x x=+且此函数图象过点(1,5),实数m 的值为 . 7.24,02(),(2)2,2x x f x f x x ⎧-≤≤==⎨>⎩已知函数则 ;若00()8,f x x ==则 . ※能力提高8.画出下列函数的图象:(1)22||3y x x =-++; (2)2|23|y x x =-++.9.设二次函数()f x 满足(2)(2)f x f x +=-且()f x =0的两实根平方和为10,图象过点(0,3),求()f x 的解析式※探究创新 10.(1)设集合{,,}A a b c =,{0,1}B =. 试问:从A 到B 的映射共有几个?(2)集合A 有元素m 个,集合B 有元素n 个,试问:从A 到B 的映射共有几个?¤学习目标:通过已学过的函数特别是二次函数,理解函数的单调性及其几何意义;学会运用函数图像理解和研究函数的性质. 理解增区间、减区间等概念,掌握增(减)函数的证明和判别.¤知识要点:1. 增函数:设函数y =f (x )的定义域为I ,如果对于定义域I 内的某个区间D 内的任意两个自变量x 1,x 2,当x 1<x 2时,都有f (x 1)<f (x 2),那么就说f (x )在区间D 上是增函数(increasing function ). 仿照增函数的定义可定义减函数.2. 如果函数f (x )在某个区间D 上是增函数或减函数,就说f (x )在这一区间上具有(严格的)单调性,区间D 叫f(x )的单调区间. 在单调区间上,增函数的图象是从左向右是上升的(如右图1),减函数的图象从左向右是下降的(如右图2). 由此,可以直观观察函数图象上升与下降的变化趋势,得到函数的单调区间及单调性.3. 判断单调性的步骤:设x 1、x 2∈给定区间,且x 1<x 2;→计算f (x 1)-f (x 2) →判断符号→下结论.¤例题精讲:【例1】试用函数单调性的定义判断函数2()1xf x x =-在区间(0,1)上的单调性.【例2】求二次函数2()(0)f x ax bx c a =++<的单调区间及单调性.【例3】求下列函数的单调区间: (1)|1||24|y x x =-++;(2)22||3y x x =-++.【例4】已知31()2x f x x +=+,指出()f x 的单调区间.※基础达标1.函数26y x x =-的减区间是( ).A . (,2]-∞ B. [2,)+∞ C. [3,)+∞ D. (,3]-∞ 2.在区间(0,2)上是增函数的是( ).A. y =-x +1B. yC. y = x 2-4x +5D. y =2x3.函数()||()(2)f x x g x x x ==-和的递增区间依次是( ).A. (,0],(,1]-∞-∞B. (,0],[1,)-∞+∞C. [0,),(,1]+∞-∞D. [0,),[1,)+∞+∞ 4.已知()f x 是R 上的增函数,令()(1)3F x f x =-+,则()F x 是R 上的( ). A .增函数 B .减函数 C .先减后增 D .先增后减5.二次函数2()2f x x ax b =++在区间(-∞,4)上是减函数,你能确定的是( ).A. 2a ≥B. 2b ≥C. 4a ≤-D. 4b ≤- 6.函数()f x 的定义域为(,)a b ,且对其内任意实数12,x x 均有:1212()[()()]0x x f x f x -->,则()f x 在(,)a b 上是 . (填“增函数”或“减函数”或“非单调函数”)7.已知函数f (x )= x 2-2x +2,那么f (1),f (-1),f 之间的大小关系为 . ※能力提高8.指出下列函数的单调区间及单调性:(1)3()1x f x x +=-;(2)2|23|y x x =-++9.若2()f x x bx c =++,且(1)0,(3)0f f ==. (1)求b 与c 的值;(2)试证明函数()f x 在区间(2,)+∞上是增函数.※探究创新10.已知函数()f x 的定义域为R ,对任意实数m 、n 均有()()()1f m n f m f n +=+-,且1()22f =,又当12x >-时,有()0f x >. (1)求1()2f -的值; (2)求证:()f x 是单调递增函数.¤学习目标:通过已学过的函数特别是二次函数,理解函数的最大(小)值及其几何意义;学会运用函数图像理解和研究函数的性质. 能利用单调性求函数的最大(小)值.¤知识要点:1. 定义最大值:设函数()y f x =的定义域为I ,如果存在实数M 满足:对于任意的x ∈I ,都有()f x ≤M ;存在x 0∈I ,使得0()f x = M . 那么,称M 是函数()y f x =的最大值(Maximum Value ). 仿照最大值定义,可以给出最小值(Minimum Value )的定义.2. 配方法:研究二次函数2(0)y ax bx c a =++≠的最大(小)值,先配方成224()24b ac b y a x a a-=++后,当0a >时,函数取最小值为244ac b a -;当0a <时,函数取最大值244ac ba-.3. 单调法:一些函数的单调性,比较容易观察出来,或者可以先证明出函数的单调性,再利用函数的单调性求函数的最大值或最小值.4. 图象法:先作出其函数图象后,然后观察图象得到函数的最大值或最小值. ¤例题精讲:【例1】求函数261y x x =++的最大值.【例2】某商人如果将进货单价为8元的商品按每件10元售出时,每天可售出100件. 现在他采用提高售出价,减少进货量的办法增加利润,已知这种商品每件提价1元,其销售量就要减少10件,问他将售出价定为多少元时,才能使每天所赚得的利润最大?并求出最大利润.【例3】求函数2y x =.【例4】求下列函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1)25332,[,]22y x x x =--∈-; (2)|1||2|y x x =+--.※基础达标 1.函数42y x =-在区间 []3,6上是减函数,则y 的最小值是( ). A . 1 B. 3 C. -2 D. 52.函数221y x x =-+的最大值是( ). A. 8 B. 83C. 4D. 433.函数2()2f x x ax a =-+在区间(,1)-∞上有最小值,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A .1a < B .1a ≤ C .1a > D . 1a ≥4.某部队练习发射炮弹,炮弹的高度h 与时间t 的函数关系式是()24.914.718h t t t =-++则炮弹在发射几秒后最高呢( ).A. 1.3秒B. 1.4秒C. 1.5秒 D 1.6秒5. 23()1,[0,]2f x x x x =++∈已知函数的最大(小)值情况为( ).A. 有最大值34,但无最小值B. 有最小值34,有最大值1C. 有最小值1,有最大值194D. 无最大值,也无最小值6.函数3y x =-的最大值是 .7.已知3()3xf x x =-,[4,6]x ∈. 则()f x 的最大值与最小值分别为 .※能力提高8.已知函数2()2f x x x =-+.(1)证明()f x 在[1,)+∞上是减函数;(2)当[]2,5x ∈时,求()f x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9.一个星级旅馆有100个标准房,经过一段时间的经营,经理得到一些定价和住房率的数据如右:欲使每天的的营业额最高,应如何定价?※探究创新10.已知函数2142a y x ax =-+-+在区间[0,1]上的最大值为2,求实数a 的值.¤学习目标:结合具体函数,了解奇偶性的含义;学会运用函数图像理解和研究函数的性质. 理解奇函数、偶函数的几何意义,能熟练判别函数的奇偶性.¤知识要点: 1. 定义:一般地,对于函数()f x 定义域内的任意一个x ,都有()()f x f x -=,那么函数()f x 叫偶函数(even function ). 如果对于函数定义域内的任意一个x ,都有()()f x f x -=-),那么函数()f x 叫奇函数(odd function ). 2. 具有奇偶性的函数其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奇函数的图象关于原点中心对称,偶函数图象关于y 轴轴对称.3. 判别方法:先考察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对称,再用比较法、计算和差、比商法等判别()f x -与()f x 的关系.¤例题精讲:【例1】判别下列函数的奇偶性:(1)31()f x x x=-; (2)()|1||1|f x x x =-++;(3)23()f x x x =-.【例2】已知()f x 是奇函数,()g x 是偶函数,且1()()1f xg x x -=+,求()f x 、()g x .【例3】已知()f x 是偶函数,0x ≥时,2()24f x x x =-+,求0x <时()f x 的解析式.【例4】设函数()f x 是定义在R 上的奇函数,且在区间(,0)-∞上是减函数,实数a 满足不等式22(33)(32)f a a f a a +-<-,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基础达标1.函数(||1)y x x =- (|x |≤3)的奇偶性是( ).A .奇函数 B. 偶函数 C. 非奇非偶函数 D. 既奇又偶函数2.(08年全国卷Ⅱ.理3文4)函数1()f x x x=-的图像关于( ). A .y 轴对称 B .直线y x =-对称 C .坐标原点对称 D .直线y x =对称 3.已知函数()f x 是奇函数,当0x >时,()(1)f x x x =-;当0x <时,()f x 等于( ). A. (1)x x -+ B. (1)x x + C. (1)x x - D. (1)x x -- 4.函数()11f x x x =+--,那么()f x 的奇偶性是( ).A .奇函数B .既不是奇函数也不是偶函数C .偶函数D .既是奇函数也是偶函数5.若奇函数()f x 在[3, 7]上是增函数,且最小值是1,则它在[7,3]--上是( ). A. 增函数且最小值是-1 B. 增函数且最大值是-1 C. 减函数且最大值是-1 D. 减函数且最小值是-16.已知53()8f x x ax bx =++-,(2)10f -=,则(2)f = .7.已知()f x 是定义在R 上的奇函数,在(0,)+∞是增函数,且(1)0f =,则(1)0f x +<的解集为 .※能力提高8.已知函数211()()12f x x x =+-. (1)求函数()f x 的定义域; (2)判断函数()f x 的奇偶性并证明你的结论.9.若对于一切实数,x y ,都有()()()f x y f x f y +=+:(1)求(0)f ,并证明()f x 为奇函数; (2)若(1)3f =,求(3)f -.※探究创新 10.已知22()()1xf x x R x =∈+,讨论函数()f x 的性质,并作出图象.第10讲 第一章 集合与函数概念 复习¤复习目标:强化对集合与集合关系题目的训练,理解集合中代表元素的真正意义,注意利用几何直观性研究问题,注意运用文氏图解题方法的训练,加强两种集合表示方法转换和化简训练. 深刻理解函数的有关概念.掌握对应法则、图象等有关性质. 理解掌握函数的单调性和奇偶性的概念,并掌握基本的判定方法和步骤,并会运用.¤例题精讲:【例1】已知a ,b 为常数,若22()43,()1024f x x x f ax b x x =+++=++,则5a b -= .【例2】已知()f x 是偶函数,而且在(0,)+∞上是减函数,判断()f x 在(,0)-∞上是增函数还是减函数,并加以证明.【例3】集合{|17}A x x =-≤≤,{|231}B x m x m =-<<+,若A B B =,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例4】设a 为实数,函数2()||1f x x x a =+-+,x ∈R .(1)讨论()f x 的奇偶性; (2)若x ≥a ,求()f x 的最小值.第一章 集合与函数概念 21 第10练 第一章 集合与函数概念测试※基础达标1.(06年陕西卷)已知集合{}|110,P x N x =∈≤≤ {}2|60,Q x R x x =∈+-=则P Q 等于( ).A. {}1,2,3B. {}2,3C. {}1,2D. {}22.(06年重庆卷.1)已知集合{1,2,3,4,5,6,7}U =,{2,4,5,7}A =,{3,4,5}B =,则()()U U A B =( ). A. {1,6} B. {4,5} C. {2,3,4,5,7} D. {1,2,3,6,7}3.(06年辽宁卷.文3理2)设()f x 是R 上的任意函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f x f x -是奇函数B. ()()f x f x -是奇函数C. ()()f x f x +-是偶函数D. ()()f x f x --是偶函数 4.(06年辽宁卷. 文2理1)设集合{}12A =,,则满足{}123A B =,,的集合B 的个数是( ).A. 1B. 3C. 4D. 85.(06年山东卷)已知定义在R 上的奇函数f (x )满足f (x+2)=-f (x ),则f (6)的值为( ).A. -1B. 0C. 1D. 26.(06年上海卷.理1)已知集合{1,3,21}A m =--,集合2{3,}B m =.若B ⊆A ,则实数m = .7.(06年上海春卷)已知函数()f x 是定义在(,)-∞+∞上的偶函数. 当(,0)x ∈-∞时,4()f x x x =-,则当(0,)x ∈+∞时,()f x = .※能力提高8.已知全集*{|9,}U x x x N =≤∈,两个集合A 与B 同时满足: {2,4}A B =,(){1,3,5}U A C B =,且(){7,8}U C A B =. 求集合A 、B .9.已知函数2()8f x x x =-+,求()f x 在区间[],1t t +上的最大值()h t .※探究创新10.已知定义在实数集上的函数y =f (x )满足条件:对于任意的x 、y ∈R ,f (x +y )=f (x )+f (y ).(1)求证:f (0)=0; (2)求证f (x )是奇函数,并举出两个这样的函数;(3)若当x ≥0时,f (x )<0. (i )试判断函数f (x )在R 上的单调性,并证明之;(ii )判断方程│f (x )│=a 所有可能的解的个数,并求出对应的a 的范围.。

[胡博士自编讲义]新高一衔接课01-05

[胡博士自编讲义]新高一衔接课01-05

新高一数学衔接讲义(一)2017年 月 日《函数的图象(1)》1. (1)写出二次函数342+-=x x y 的顶点式、交点式,并写出其对称轴、顶点、与坐标轴的所有交点.(2)画出二次函数342+-=x x y 的简图.练习:画出二次函数232-+-=x x y 的简图。

2. (1)画出二次函数342+-=x x y 的简图.(2)x 取何值时,y ≥3 ? (3)x 取何值时,y >1 ?3. (1)画出函数⎩⎨⎧≤----=)0(,510)0(,542x x x x x y > 的图象.(2)x 取何值时,=y 7 ?(3)x 取何值时,y >7 ? 4. (1)画出函数342+-=x x y 的图象.(2)已知方程k x x =+-342有三个实根,求k 的值; (3)已知方程k x x =+-342有四个实根,求k 的取值范围;(4)已知不等式k x x >342+-对于一切实数都成立,求k 的取值范围.练习: 画出函数232+-=x x y 的图象;并说明它与函数232+-=x x y 的图象有何种关系。

5.已知函数⎩⎨⎧≤≤≤-=)10(,)01(,)(2x x x x x f <。

根据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画出函数)(x f y =的图象; (2)画出函数)(x f y =的图象;(3)你能画出函数)(x f y -=和函数)(x f y -=的图象吗?6.(1)画出函数1-=x y 的图象; (2)解不等式1-x >1.7. (1)画出函数21-+-=x x y 的图象;(2)解不等式21-+-x x <5.8. [2016新课标全国Ⅰ卷选做24题] 已知函数321)(--+=x x x f .(Ⅰ) 在方格纸上画出)(x f y =的图象; (Ⅱ) 求不等式()f x >1的解集。

☆作业:1.高中阶段,我们将用符号)(x f y = 来表示函数,)1(f 即表示当1=x 时函数式y 的值,))(,(x f x 即表示函数图象上的点的坐标。

高一数学必修1辅导教材

高一数学必修1辅导教材

必修一第1章 集 合§1.1 集合的含义及其表示重难点:集合的含义与表示方法,用集合语言表达数学对象或数学内容;区别元素与集合等概念及其符号表示;用集合语言(描述法)表达数学对象或数学内容;集合表示法的恰当选择.考纲要求:①了解集合的含义、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②能用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列举法或描述法)描述不同的具体问题.经典例题:若x ∈R ,则{3,x ,x 2-2x }中的元素x 应满足什么条件?当堂练习:1.下面给出的四类对象中,构成集合的是( )A .某班个子较高的同学B .长寿的人CD .倒数等于它本身的数2.下面四个命题正确的是( )A .10以内的质数集合是{0,3,5,7}B .由1,2,3组成的集合可表示为{1,2,3}或{3,2,1}C .方程2210x x -+=的解集是{1,1} D .0与{0}表示同一个集合3. 下面四个命题: (1)集合N 中最小的数是1; (2)若 -a ∉Z ,则a ∈Z ;(3)所有的正实数组成集合R +;(4)由很小的数可组成集合A ;其中正确的命题有( )个A .1B .2C .3D .44.下面四个命题: (1)零属于空集; (2)方程x 2-3x+5=0的解集是空集;(3)方程x 2-6x+9=0的解集是单元集; (4)不等式 2 x-6>0的解集是无限集;其中正确的命题有( )个A .1B .2C .3D .4 5. 平面直角坐标系内所有第二象限的点组成的集合是( )A . {x,y 且0,0x y <>}B . {(x,y)0,0x y <>} C. {(x,y) 0,0x y <>} D. {x,y 且0,0x y <>} 6.用符号∈或∉填空:0__________{0}, a __________{a }, π__________Q ,21__________Z ,-1__________R ,0__________N , 0 Φ.7.由所有偶数组成的集合可表示为{x x = }.8.用列举法表示集合D={2(,)8,,x y y x x N y N =-+∈∈}为 . 9.当a 满足 时, 集合A ={30,x x a x N +-<∈}表示单元集. 10.对于集合A ={2,4,6},若a ∈A ,则6-a ∈A ,那么a 的值是__________. 11.数集{0,1,x 2-x }中的x 不能取哪些数值?12.已知集合A ={x ∈N|126x-∈N},试用列举法表示集合A .13.已知集合A={2210,,x ax x a R x R ++=∈∈}.(1)若A 中只有一个元素,求a 的值; (2)若A 中至多有一个元素,求a 的取值范围.14.由实数构成的集合A 满足条件:若a ∈A, a ≠1,则11A a∈-,证明:(1)若2∈A ,则集合A 必还有另外两个元素,并求出这两个元素; (2)非空集合A 中至少有三个不同的元素。

高一数学竞赛辅导讲义第讲

高一数学竞赛辅导讲义第讲

宜阳一高数学竞赛辅导讲座11.数学方法选讲同学们在阅读课外读物的时候;或在听老师讲课的时候;书上的例题或老师讲解的例题他都能听懂;但一遇到没有见过面的问题就不知从何处入手..看来;要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能在竞赛中有所作为;首先得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这就需要学习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例题讲解一、从简单情况考虑华罗庚先生曾经指出:善于“退”;足够的“退”;退到最原始而又不失去重要性的地方;是学好数学的一个诀窍..从简单情况考虑;就是一种以退为进的一种解题策略..1. 两人坐在一张长方形桌子旁;相继轮流在桌子上放入同样大小的硬币..条件是硬币一定要平放在桌子上;后放的硬币不能压在先放的硬币上;直到桌子上再也放不下一枚硬币为止..谁放入了最后一枚硬币谁获胜..问:先放的人有没有必定取胜的策略2.线段AB上有1998个点包括A;B两点;将点A染成红色;点B染成蓝色;其余各点染成红色或蓝色..这时;图中共有1997条互不重叠的线段..问:两个端点颜色相异的小线段的条数是奇数还是偶数为什么 +3.1000个学生坐成一圈;依次编号为1;2;3;…;1000..现在进行1;2报数:1号学生报1后立即离开;2号学生报2并留下;3号学生报1后立即离开;4号学生报2并留下……学生们依次交替报1或2;凡报1的学生立即离开;报2的学生留下;如此进行下去;直到最后还剩下一个人..问:这个学生的编号是几号例题解析1.分析与解:如果桌子大小只能容纳一枚硬币;那么先放的人当然能够取胜..然后设想桌面变大;注意到长方形有一个对称中心;先放者将第一枚硬币放在桌子的中心;继而把硬币放在后放者所放位置的对称位置上;这样进行下去;必然轮到先放者放最后一枚硬币..2.分析:从最简单的情况考虑:如果中间的1996个点全部染成红色;这时异色线段只有1条;是一个奇数..然后我们对这种染色方式进行调整:将某些红点改成蓝点并注意到颜色调整时;异色线段的条数随之有哪些变化..由于颜色的调整是任意的;因此与条件中染色的任意性就一致了..解:如果中间的1996个点全部染成红色;这时异色线段仅有1条;是一个奇数..将任意一个红点染成蓝色时;这个改变颜色的点的左右两侧相邻的两个点若同色;则异色小线段的条数或者增加2条相邻的两个点同为红色;或者减少2条相邻的两个点同为蓝色;这个改变颜色的点的左右两侧相邻的两个点若异色;则异色小线段的条数不变..综上所述;改变任意个点的颜色;异色线段的条数的改变总是一个偶数;从而异色线段的条数是一个奇数..3.解:如果有2n个人;那么报完第1圈后;剩下的是2的倍数号;报完第2圈后;剩下的是22的倍数号……报完第n圈后;剩下的是2n的倍数号;此时;只剩下一人;是2n号..如果有2n+d1≤d<2n人;那么当有d人退出圈子后还剩下2n人..因为下一个该退出去的是2d+1号;所以此时的第2d+1号相当于2n人时的第1号;而2d号相当于2n人时的第2n号;所以最后剩下的是第2d号..由1000=29+488知;最后剩下的学生的编号是488×2=976号..宜阳一高数学竞赛辅导讲座2二、从极端情况考虑从问题的极端情况考虑;对于数值问题来说;就是指取它的最大或最小值;对于一个动点来说;指的是线段的端点;三角形的顶点等等..极端化的假设实际上也为题目增加了一个条件;求解也就会变得容易得多.. 5.新上任的宿舍管理员拿着20把钥匙去开20个房间的门;他知道每把钥匙只能打开其中的一个门;但不知道哪一把钥匙开哪一个门;现在要打开所有关闭的20个门;他最多要开多少次6.有n名n≥3选手参加的一次乒乓球循环赛中;没有一个全胜的..问:是否能够找到三名选手A;B;C;使得A胜B;B胜C;C胜A7.nn≥3名乒乓球选手单打比赛若干场后;任意两个选手已赛过的对手恰好都不完全相同..试证明;总可以从中去掉一名选手;而使余下的选手中;任意两个选手已赛过的对手仍然都不完全相同..例题解析5. 解:从最不利的极端情况考虑:打开第一个房间要20次;打开第二个房间需要19次……共计最多要开20+19+18+…+1=210次..6. 解:从极端情况观察入手;设B是胜的次数最多的一个选手;但因B没获全胜;故必有选手A胜B..在败给B的选手中;一定有一个胜A的选手C;否则;A胜的次数就比B多一次了;这与B是胜的次数最多的矛盾..所以;一定能够找到三名选手A;B;C;使得A胜B;B胜C;C胜A..7. 证明:如果去掉选手H;能使余下的选手中;任意两个选手已赛过的对手仍然都不完全相同;那么我们称H为可去选手..我们的问题就是要证明存在可去选手..设A是已赛过对手最多的选手..若不存在可去选手;则A不是可去选手;故存在选手B和C;使当去掉A 时;与B赛过的选手和与C赛过的选手相同..从而B和C不可能赛过;并且B和C中一定有一个不妨设为B与A赛过;而另一个即C未与A赛过..又因C不是可去选手;故存在选手D;E;其中D和C赛过;而E和C未赛过..显然;D不是A;也不是B;因为D与C赛过;所以D也与B赛过..又因为B和D赛过;所以B也与E赛过;但E未与C赛过;因而选手E只能是选手A..于是;与A赛过的对手数就是与E赛过的对手数;他比与D赛过的对手数少1;这与假设A是已赛过对手最多的选手矛盾..故一定存在可去选手..宜阳一高数学竞赛辅导讲座3三、从整体考虑从整体上来考察研究的对象;不纠缠于问题的各项具体的细节;从而能够拓宽思路;抓住主要矛盾;一举解决问题..9.右图是一个4×4的表格;每个方格中填入了数字0或1..按下列规则进行“操作”:每次可以同时改变某一行的数字:1变成0;0变成1..问:能否通过若干次“操作”使得每一格中的数都变成110.有三堆石子;每堆分别有1998;998;98粒..现在对这三堆石子进行如下的“操作”:每次允许从每堆中各拿掉一个或相同个数的石子;或从任一堆中取出一些石子放入另一堆中..按上述方式进行“操作”;能否把这三堆石子都取光如行;请设计一种取石子的方案;如不行;请说明理由..11.我们将若干个数x;y;z;…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记为maxx;y;z;…和minx;y;z;…..已知a+b+c+d+e+f+g=1;求minmaxa+b+c;b+c+d;c+d+e;d+e+f;e+f+g例题解析9. 解:我们考察表格中填入的所有数的和的奇偶性:第一次“操作”之前;它等于9;是一个奇数;每一次“操作”;要改变一行或一列四个方格的奇偶性;显然整个16格中所有数的和的奇偶性不变..但当每一格中所有数字都变成1时;整个16格中所有数的和是16;为一偶数..故不能通过若干次“操作”使得每一格中的数都变成1..10. 解:要把三堆石子都取光是不可能的..按“操作”规则;每次拿掉的石子数的总和是3的倍数;即不改变石子总数被 3除时的余数..而1998+998+98=3094;被3除余1;三堆石子被取光时总和被3除余0..所以;三堆石子都被取光是办不到的..11. 解:设 M=maxa+b+c;b+c+d;c+d+e;d+e+f;e+f+g..因为a+b+c;c+d+e;e+f+g都不大于M;所以练习题1.方程x1+x2+x3+…+xn-1+xn=x1x2x3…xn-1xn一定有一个自然数解吗为什么2.连续自然数1;2;3;…;8899排成一列..从1开始;留1划掉2和3;留4划掉5和6……这么转圈划下去;最后留下的是哪个数3.给出一个自然数n;n的约数的个数用一个记号An来表示..例如当n=6时;因为6的约数有1;2;3;6四个;所以A6=4..已知a1;a2;…;a10是 10个互不相同的质数;又x为a1;a2;…;a10的积;求 Ax..宜阳一高数学竞赛辅导讲座4 1.有..解:当n=2时;方程x1+x2=x1x2有一个自然数解:x1=2;x2=2;当n=3时;方程x1+x2+x3=x1x2x3有一个自然数解:x1=1;x2=2;x3=3;当n=4时;方程x1+x2+x3+x4=x1x2x3x4有一个自然数解:x1=1;x2=1;x3=2;x4=4..一般地;方程x1+x2+x3+…+xn-1+xn=x1x2x3…xn-1xn有一个自然数解:x1=1;x2=1;…;xn-2=1;xn-1=2;xn=n..2 .3508..解:仿例3..当有3n个数时;留下的数是1号..小于8899的形如3n的数是38=6561;故从1号开始按规则划数;划了8899-6561=2338个数后;还剩下6561个数..下一个要划掉的数是2388÷2×3+1=3507;故最后留下的就是3508..3.1024..解:质数a1有2个约数:1和a;从而Aa1=2;2个质数a1;a2的积有4个约数:1;a1;a2;a1a2;从而Aa1×a2=4=22;3个质数a1;a2;a3的积有8个约数:1;a1;a2;a3;a1a2;a2a3;a3a1;a1a2a3;从而Aa 1×a 2×a 3=8=23;……于是;10个质数a 1;a 2;…;a 10的积的约数个数为Ax=210=1024..6.把1600粒花生分给100只猴子;请你说明不管怎样分;至少有4只猴子分的花生一样多..7.有两只桶和一只空杯子..甲桶装的是牛奶;乙桶装的是酒精未满..现在从甲桶取一满杯奶倒入乙桶;然后从乙桶取一满杯混合液倒入甲桶;这时;是甲桶中的酒精多;还是乙桶中的牛奶多 为什么8.在黑板上写上1;2;3;…;1998..按下列规定进行“操作”:每次擦去其中的任意两个数a 和b;然后写上它们的差大减小;直到黑板上剩下一个数为止..问:黑板上剩下的数是奇数还是偶数 为什么6.假设没有4只猴子分的花生一样多;那么至多3只猴子分的花生一样多..我们从所需花生最少情况出发考虑:得1粒、2粒、3粒……32粒的猴子各有3只;得33粒花生的猴子有1只;于是100只猴子最少需要分得花生3×0+1+2+…+32+33=1617粒;现在只有1600粒花生;无法使得至多3只猴子分的花生一样多;故至少有4只猴子分的花生一样多..7.一样多..提示:从整体看;甲、乙两桶所装的液体的体积没有发生变化..甲桶里有多少酒精;就必然倒出了同样体积的牛奶入乙桶..所以;甲桶中的酒精和乙桶中的牛奶一样多..8.奇数..解:黑板上开始时所有数的和为S=1+2+3+…+1998=1997001;是一个奇数;而每一次“操作”;将a+b变成了a-b;实际上减少了2b;即减少了一个偶数..因为从整体上看;总和减少了一个偶数;其奇偶性不变;所以最后黑板上剩下一个奇数..。

数学必修1讲义

数学必修1讲义

高一数学第一章集合一、集合有关概念1.集合的含义:2.集合的中元素的三个特性:3.集合的表示:A={…}有法和法。

如:A={我校的篮球队员},B={太平洋,大西洋},C={x?R|x-3>2}★注意:常用数集及其记法:非负整数集(即自然数集)记作:N正整数集N*或N+整数集Z有理数集Q实数集R4、集合的分类:(1)有限集含有个元素的集合;(2)无限集含有个元素的集合;(3)空集元素的集合。

例:{x|x2=-5}二、集合间的基本关系1.“包含”关系—子集注意:BA⊆有两种可能:(1)A是B的一部分,;(2)A与B是同一集合。

另外规定:空集是的子集。

反之:集合A不包含于集合B,或集合B不包含集合A,记作AB或BA真子集:如果那就说集合A是集合B的真子集,记作AB(或BA)规定: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有n个元素的集合,含有个子集,个真子集性质:如果A?B,B?C,那么AC;如果A?B同时B?A那么AB 2.“相等”关系:A=B如:(5≥5,且5≤5,则5=5)实例:设A={x|x2-1=0}B={-1,1}“元素相同则两集合相等”三、集合的运算运算类型交集并集补集定义由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叫做A,B的交集.记作A B即A B={x|x∈A,且x∈B}.由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叫做A,B的并集.记作:A B即A B={x|x∈A,或x∈B}).设S是一个集合,A是S的一个子集,由S中所有不属于A的元素组成的集合,叫做S中A的补集(或余集)记作ACS,即CSA=},|{AxSxx∉∈且韦恩图示SAS性质 A A=AA Φ=ΦA B=B AA B ⊆AA B ⊆B A A=A A Φ=A A B=B A A B ⊇A A B ⊇B =C u (A B ) A (C u A)= A (C u A)=.记住这个结论:B B A A B A B A =⇔=⇔⊆例1:设{}{}(){}2,|,,,y x ax b A x y x a M a b M =++====求例2:若集合}1,1{-=A ,}1|{==mx x B ,且A B A =⋃,求m 的值。

高一数学寒假辅导讲义(一)(江苏)

高一数学寒假辅导讲义(一)(江苏)
2−x x −1
(2)y = x 2 − 1
(3)y = log2 x − 1
(4)y=− log2 −x
说明:函数的图像变换有平移和对称变换 3、已知函数 y= x − a 的图像关于直线 x=3 对称,求实数 a. 选做 1. (数形结合)对于任意的x ∈ R,函数 f(x)表示−x + 3, 2 x + 2 , x 2 − 4x + 3中的较大者,则 f(x)的最小值是____________ 2 2. 已知函数g x = ax 2 − 2ax + 1 + b(a ≠ 0, b < 1),在区间 2,3 上有最大值 4,最小值 1,设函 数f x =
例 6、已知f 1 + x = x 2 − 1,求 f(x)的解析式。 (换元法) 练习四(求函数值域常用方法:配方法、换元法、分离分式、判别式法、利用函数的单调性) 1、已知函数 f ( x) x2 2 x 3 (2)当 x 1,1 时,求 f ( x ) 值 域; (3)当 x 0,3 ,求 f ( x ) 的值域; 例 7 函数 f ( x) x 2 2ax 1 a 在区间 0,1 上有最大值 2,求实数 a 的值 例 8、 (1)函数 y (1)当 x R ,求 f ( x ) 的值域;
g(x) x 3 1
(1)求 a,b 的值及函数 f(x)的解析式 (2)若不等式f 2x − k ∙ 2x ≥ 0在 −1,1 时恒成立,求 k 的取值范围。 (k ≤ 0)


4、已知集合 A ( x, y ) y x 3 , B ( x, y ) y 3 x 1 ,则 A B 5、设 A=(1,2) ,B= x x > ������ ,若 A⊆B,则 a 的范围_________ 6、已知集合 A 1,3 , B x x ax b 0 ,且 A=B,则 ab

2017年新课标高一数学人教版必修1教案全集

2017年新课标高一数学人教版必修1教案全集

课题:§1.1 集合教材分析:集合概念及其基本理论,称为集合论,是近、现代数学的一个重要的基础,一方面,许多重要的数学分支,都建立在集合理论的基础上。

另一方面,集合论及其所反映的数学思想,在越来越广泛的领域种得到应用。

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通过实例,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的理解集合“属于”关系;(2)能选择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列举法或描述法)描述不同的具体问题,感受集合语言的意义和作用;教学重点:集合的基本概念与表示方法;教学难点:运用集合的两种常用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正确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军训前学校通知:8月15日8点,高一年段在体育馆集合进行军训动员;试问这个通知的对象是全体的高一学生还是个别学生?在这里,集合是我们常用的一个词语,我们感兴趣的是问题中某些特定(是高一而不是高二、高三)对象的总体,而不是个别的对象,为此,我们将学习一个新的概念——集合(宣布课题),即是一些研究对象的总体。

阅读课本P-P内容 23二、新课教学(一)集合的有关概念1. 集合理论创始人康托尔称集合为一些确定的、不同的东西的全体,人们能意识到这些东西,并且能判断一个给定的东西是否属于这个总体。

2. 一般地,研究对象统称为元素(element),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集合(set),也简称集。

3. 思考1:课本P的思考题,并再列举一些集合例子和不能构成集合的例子,3对学生的例子予以讨论、点评,进而讲解下面的问题。

4. 关于集合的元素的特征(1)确定性:设A是一个给定的集合,x是某一个具体对象,则或者是A的元素,或者不是A的元素,两种情况必有一种且只有一种成立。

(2)互异性:一个给定集合中的元素,指属于这个集合的互不相同的个体(对象),因此,同一集合中不应重复出现同一元素。

(3)集合相等:构成两个集合的元素完全一样5.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1)如果a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属于(belong to)A,记作a∈A (2)如果a不是集合A 的元素,就说a不属于(not belong to)A,记作aA(或a A)(举例) 6. 常用数集及其记法非负整数集(或自然数集),记作N *正整数集,记作N或N;+整数集,记作Z 有理数集,记作Q 实数集,记作R (二)集合的表示方法我们可以用自然语言来描述一个集合,但这将给我们带来很多不便,除此之外还常用列举法和描述法来表示集合。

高一数学同步辅导教材第1讲

高一数学同步辅导教材第1讲

高一数学同步辅导教材第1讲高一数学同步辅导教材第1讲第一节直线与平面的基本概念一、直线1.定义直线是一个没有宽度,无限延伸的几何图形,可以用一条无限延伸的线段表示。

2.性质(1)直线上任意两点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来表示。

(2)直线上的任意一点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来表示。

(3)直线上的所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

(4)两条不同的直线不能在一个平面内相交于一个点。

二、平面1.定义平面是一个没有厚度,无限延伸的几何图形。

2.性质(1)平面上至少有三个不共线的点。

(2)平面上的任意一点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来表示。

(3)平面内的任意两点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来表示。

(4)在同一个平面内,任意两条不平行直线一定相交于一个点。

(5)在同一个平面内,两条平行直线不相交。

(6)在同一个平面内,平行于同一直线的直线相互平行。

(7)在同一个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都平行于第三条直线,则这两条平行直线也平行。

三、直线与平面的相交1.定义直线与平面相交是指直线穿过平面的过程。

2.性质(1)直线与平面的交点可以是一个点、一条直线或者为空集。

(2)对于任意一条直线,如果它与一个平面相交,则这个平面上有一条经过直线上一点并且垂直于该平面的直线。

(3)对于任意一个平面,如果它与一条直线相交,则这个直线上的任意一点都在平面上。

(4)如果两个平面不平行,则它们在某一个方向上相交,并且交线是两个平面的公共线。

第二节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一、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直线与平面可以有三种不同的位置关系:交于一点、平行或者相交。

1.交于一点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交于一个点,则称该直线与该平面相交于该点。

2.平行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的所有点都不相交,则称该直线与该平面平行。

3.相交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交于一个点或者一条直线,则称该直线与该平面相交。

二、直线与平面的关系判定1.交于一点的判定(1)通过已知点且垂直于平面的直线与该平面相交于一点,则该直线与该平面相交于该点。

(2)过直线上的点作该平面上的垂线,若该垂线恰好与该平面交于一点,则该直线与该平面相交于该点。

初升高数学衔接讲义新高一数学衔接讲义一

初升高数学衔接讲义新高一数学衔接讲义一
新高一数学衔接讲义(五)
(一)韦达定理(一元二次方程中根与系数的关系)
对于一元二次方程
2
ax
bx
c
0( a
0) ,如果方程有两个实数根
x1, x2 ,
那么
x1 x2
b , x1x2 c
a
a
说明: ( 1)定理成立的条件
例题 .若 x1 , x2 是方程
2
x
2x
0 (2)注意公式中 x1 x2
b 的负号与 b 的符号的区别 .
.
☆总结:高中阶段韦达定理相关知识点的常用等式变形:
(1)
( 2)
(3)
( 4)
(二)第一小单元重要知识点复习
1
2
1. ( 1)画出函数 y x 2 x 3 的图象 .
( 2)已知关于
x的方程
2
x
2x
3
k 有三个实根,求 k 的值;
( 3)已知关于
x的方程
2
x
2x
3
k 有四个实根,求 k 的取值范围;
( 4)已知关于
x的不等式
2
x
2x
3> k 对于一切实数都成立,求
k 的取值范围 .
2. 利用学到的图象对称变换的方法,画下列函数的图象: ( 1) y x 2 ; ( 2) y x 2 .
4. 已知函数 y g ( x ) 图象关于点( -3,-2 )成中心对称,且 y
A(x1, y1)、 B( x2 , y2 ) 两点, 则 x1 x2
, y1 y2
g ( x) 的图象与函数 .
f (x)
1 2 交于 x3
5. 分解因式:
(1) x 2 (a 2)x 2a

2016-2017学年高一数学人教B版3讲义:第一章算法初步1.1.1算法的概念 含答案

2016-2017学年高一数学人教B版3讲义:第一章算法初步1.1.1算法的概念 含答案

1.1。

1算法的概念明目标、知重点1。

了解算法的含义,体会算法的思想;2。

能够用自然语言叙述算法;3.掌握正确的算法应满足的要求;4。

会写出解线性方程(组)的算法.1.算法的概念及描述(1)算法的定义算法可以理解为由基本运算及规定的运算顺序所构成的完整的解题步骤,或者看成按照要求设计好的有限的确切的计算序列,并且这样的步骤或序列能够解决一类问题.(2)算法的特征①有限性:一个算法的步骤序列是有限的,必须在有限操作之后停止,不能是无限的.②确定性:算法中的每一步应该是确定的并且能有效地执行且得到确定的结果,而不应当模棱两可.③顺序性与正确性:算法从初始步骤开始,分为若干明确的步骤,每一个步骤只能有一个确定的后续步骤,前一步是后一步的前提,只有执行完前一步才能进行下一步,并且每一步都准确无误,才能完成问题.④不唯一性:求解某一问题的解法不一定是唯一的,对于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算法.⑤普遍性:很多具体的问题,都可以设计合理的算法去解决,如心算、计算器计算都要经过有限、事先设计好的步骤加以解决.(3)描述算法的方式描述算法可以有不同的方式:自然语言、数学语言(算法语言)、框图语言等.2.算法设计的目的设计算法的目的实际上是寻求一类问题的算法,它可以通过计算机来完成.设计算法的关键是把过程分解成若干个明确的步骤,然后用计算机能够接受的”语言”准确地描述出来,从而达到计算机执行的目的.3.算法设计的要求(1)写出的算法,必须能解决一类问题,并且能重复使用;(2)算法过程要能一步一步执行,每一步执行的操作,必须确切,不能含混不清,而且经过有限步后能得出结果.[情境导学]赵本山和宋丹丹的小品《钟点工》中有这样一个问题:(宋丹丹)要把大象装冰箱,总共分几步?哈哈哈哈,三步.第一步,把冰箱门打开;第二步,把大象装进去;第三步,把冰箱门关上.探究点一算法的概念思考1 算法随着时代的发展其含义在不断的变化,阅读教材第3页的上半页,你能说出现代对算法是怎样理解的吗?答算法可以理解为由基本运算及规定的运算顺序所构成的完整的解题步骤,或者看成按照要求设计好的有限的确切的计算序列,并且这样的步骤或序列能够解决一类问题.思考2 描述算法有怎样的方式?答可以用自然语言和数学语言、数学语言(算法语言)、框图语言等.例1 下列关于算法的说法,正确的个数为()①求解某一类问题的算法是唯一的;②算法必须在有限步操作之后停止;③算法的每一步操作必须是明确的,不能有歧义或模糊;④算法执行后一定产生确定的结果.A.1 B.2C.3 D.4答案C解析②③④正确,而解决某类问题的算法不一定唯一,从而①错.反思与感悟算法实际上是解决问题的一种程序性方法,它能够解决某一个或一类问题.跟踪训练1 下列语句表达中是算法的是( )①从济南到巴黎可以先乘火车到北京,再坐飞机抵达;②利用公式S =错误!ah计算底为1,高为2的三角形的面积;③错误!x〉2x+4;④求M (1,2)与N(-3,-5)两点连线所在直线的方程,可先求直线MN 的斜率,再利用点斜式方程求得.A.①②③ B.①③④C.①②④ D.②③④答案C解析算法是解决问题的步骤与过程,这个问题并不仅仅限于数学问题,①②④都表达了一种算法.探究点二算法的设计例2 “一群小兔一群鸡,两群合到一群里,要数腿共48,要数脑袋整17,多少小兔多少鸡?"思考1 用代数方法如何求解?答设有x只小鸡,y只小兔,则有(Ⅰ) 错误!,将方程组(Ⅰ)中的第一个方程的两边同乘以-2加到第二个方程中去,得到(Ⅱ)错误!解方程组(Ⅱ)中的第二个方程,得y=7,将y代入第一个方程,得x =10。

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二辅导讲义:1.1空间几何体的结构

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二辅导讲义:1.1空间几何体的结构

第一章、空间几何体1.1空间几何体的结构1.1.1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一)课本知识:1.空间几何体(1)空间几何体的定义空间中的物体都占据着空间的一局部,假设只考虑这些物体的形状和大小,而不考虑其他因素,那么由这些物体抽象出来的空间图形就叫做空间几何体.类别多面体旋转体定义由假设干个围成的几何体由一个平面图形绕它所在平面内的一条旋转所形成的.图形相关概念面:围成多面体的各个.棱:相邻两个面的.顶点:的公共点.轴:形成旋转体所绕的 .2.多面体多面体定义图形及表示相关概念棱柱有两个面互相,其余各面都是,并且每相邻两个四边形的公共边都互相,由这些面所围成的多面体叫做棱柱.如图可记作:棱柱底面(底):两个互相平行的面.侧面:.侧棱:相邻侧面的.顶点:侧面与底面的.棱锥有一个面是,其余各面都是有一个公共顶点的,由这些面所围成的多面体叫做棱锥如图可记作:棱锥底面(底):面.侧面:有公共顶点的各个.侧棱:相邻侧面的.顶点:各侧面的.棱台用一个的平面去截棱锥,底面与截面之间的局部叫做棱台.如图可记作:棱台上底面:原棱锥的.下底面:原棱锥的.侧面:其余各面.侧棱:相邻侧面的公共边.顶点:侧面与上(下)底面的公共顶点.知识梳理:要点一棱柱、棱锥、棱台的概念1.棱柱的结构特征侧棱都相等,侧面都是平行四边形,两个底面相互平行;2.棱锥的结构特征有一个面是多边形,其余各面是有一个公共顶点的三角形;3.棱台的结构特征上下底面相互平行,各侧棱的延长线交于同一点.典型例题1、有以下说法:①有两个面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平行四边形所围成的几何体一定是棱柱;②各个面都是三角形的几何体是三棱锥;③用一个平行于棱锥底面的平面去截棱锥,得到的几何体叫做棱台;④棱柱的各相邻侧面的公共边互相平行.以上说法中,正确说法的序号是________(写出所有正确说法的序号).反应训练1、有以下说法:①一个棱锥至少有四个面;②如果四棱锥的底面是正方形,那么这个四棱锥的四条侧棱都相等;③五棱锥只有五条棱;④用与底面平行的平面去截三棱锥,得到的截面三角形和底面三角形相似.以上说法中,正确说法的序号是________(写出所有正确说法的序号).典型例题2、长方体ABCD-A′B′C′D′,当用平面BCFE把这个长方体分成两局部后,各局部形成的多面体还是棱柱吗?如果不是,请说明理由;如果是,指出底面及侧棱.反应训练2、以下说法:①有两个面互相平行,其余的面都是平行四边形的几何体的侧棱一定不相交于一点,故一定不是棱台;②两个互相平行的面是平行四边形,其余各面是四边形的几何体不一定是棱台;③两个互相平行的面是正方形,其余各面是四边形的几何体一定是棱台.其中正确的个数为( ) A.3 B.2 C.1 D.0 要点三多面体的外表展开图1.绘制多面体的外表展开图要结合多面体的几何特征,发挥空间想象能力或者是亲手制作多面体模型,在解题过程中,常常给多面体的顶点标上字母,先把多面体的底面画出来,然后依次画出各侧面,便可得到其外表展开图.2.假设是给出多面体的外表展开图,来判断是由哪一个多面体展开的,那么可把上述过程逆推.典型例题3、请画出以下图所示的几何体的外表展开图.反应训练3、根据右图所给的几何体的外表展开图,画出立体图形1.1.1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二)1.1.2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课本知识:1.旋转体旋转体结构特征图形表示圆柱以矩形的一边所在直线为旋转轴,其余三边旋转形成的所围成的旋转体叫做圆柱.旋转轴叫做圆柱的轴;于轴的边旋转而成的圆面叫做圆柱的底面;于轴的边旋转而成的曲面叫做圆柱的侧面;无论旋转到什么位置,于轴的边都叫做圆柱侧面的母线我们用表示圆柱轴的字母表示圆柱,左图可表示为圆锥以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所在直线为旋转轴,其余两边旋转形成的所围成的旋转体叫做圆锥我们用表示圆锥轴的字母表示圆锥,左图可表示为圆台用平行于的平面去截圆锥,底面与截面之间的局部叫做圆台我们用表示圆台轴的字母表示圆台,左图可表示为球以半圆的直径所在直线为旋转轴,旋转一周所形成的旋转体叫做球体,简称球.半圆的圆心叫做球的,半圆的半径叫做球的半径,半圆的直径叫做球的直径球常用球心字母进行表示,左图可表示为(1)定义:由组合而成的几何体叫做简单组合体.(2)简单组合体的两种根本形式:由简单几何体而成;由简单几何体一局部而成.特别提醒:圆是一条封闭的曲线,圆面是一个圆围成的圆内平面.球是几何体,球面是指半圆沿直径旋转形成的曲面,球是旋转体.知识梳理:要点一、旋转体的结构特征圆柱、圆锥、圆台、球从生成过程来看,它们分别是由矩形、直角三角形、直角梯形、半圆绕着某一条直线旋转而成的几何体,因此它们统称为旋转体.但应注意的是:所谓旋转体就是一个平面图形绕着这个平面图形所在的平面内一条直线旋转一周所得到的几何体,因此它还含有除圆柱、圆锥、圆台、球之外的几何体.典型例题1、以下说法:①在圆柱的上、下两底面的圆周上各取一点,那么这两点的连线是圆柱的母线;②圆锥的顶点与底面圆周上任意一点的连线是圆锥的母线;③在圆台上、下两底面的圆周上各取一点,那么这两点的连线是圆台的母线;④圆柱的任意两条母线相互平行.其中正确的选项是(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反应训练1、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圆台是直角梯形绕其一边旋转而成的B.圆锥是直角三角形绕其一边旋转而成的C.圆柱不是旋转体D.圆台可以看作是平行于底面的平面截一个圆锥而得到的要点二圆柱、圆锥、圆台的侧面展开图把柱、锥、台体沿一条侧棱或母线展开成平面图,这样便把空间问题转化成了平面问题,对解决简单空间几何体的面积问题或侧面上(球除外)两点间的距离问题,是很有效的方法.典型例题2、如图,底面半径为1,高为2的圆柱,在A点有一只蚂蚁,现在这只蚂蚁要围绕圆柱由A点爬到B点,问蚂蚁爬行的最短距离是多少?反应训练2、假设本例中蚂蚁围绕圆柱转两圈,如下图,那么它爬行的最短距离是多少?要点三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判断实物图是由哪些简单几何体所组成的图形问题,首先要熟练掌握简单几何体的结构特征,其次要善于将复杂的组合体“分割〞成几个简单的几何体.简单组合体有以下三种形式:1.多面体与多面体的组合体:即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多面体组合而成的几何体.2.多面体与旋转体的组合体:即由一个多面体与一个旋转体组合而成的几何体.3.旋转体与旋转体的组合体:即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旋转体组合而成的几何体.典型例题3、请描述如下图的组合体的结构特征.反应训练3、说出以下几何体的结构特征.一、选择题1.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 .棱柱中两个互相平行的平面一定是棱柱的底面B .棱柱的面中,至少有两个面互相平行C .棱柱中一条侧棱的长叫棱柱的高D .棱柱的侧面是平行四边形,但它的底面一定不是平行四边形2.如图,D ,E ,F 分别是等边△ABC 各边的中点,把该图按虚线折起,可以得到一个( )A .棱柱 B .棱锥 C .棱台 D .旋转体3.以下三个说法,其中正确的选项是( )①用一个平面去截棱锥,棱锥底面和截面之间的局部是棱台; ②两个底面平行且相似,其余各面都是梯形的多面体是棱台; ③有两个面互相平行,其余四个面都是等腰梯形的六面体是棱台. A .0个 B .1个 C .2个 D .3个4.在长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AB =3,AD =2,CC 1=1,一条绳子从点A 沿外表拉到点C 1,那么绳子的最短的长是( )A .3 2 B .2 5 C.26 D .65.如图,以下几何体中,________是棱柱,________是棱锥,________是棱台.6.在正方体上任意选择4个顶点,它们可能是如下各种几何图形的4个顶点,这些几何体是________(写出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①矩形;②不是矩形的平行四边形;③有三个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有一个面为等边三角形的四面体;④每个面都是等边三角形的四面体;⑤每个面都是直角三角形的四面体.7.在如下图的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请连接三条线,把它分成三局部,使每一局部都是一个三棱锥.8.如下图,在正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AB =2,AA 1=2,由顶点B 沿棱柱侧面(经过棱AA 1)到达顶点C 1,与AA 1的交点记为M .求:(1)三棱柱侧面展开图的对角线长;(2)从B 经M 到C 1的最短路线长及此时A 1MAM的值.1.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圆锥的母线长等于底面圆直径B.圆柱的母线与轴垂直C.圆台的母线与轴平行D.球的直径必过球心2.底面半径为2且底面水平放置的圆锥被过高的中点且平行于底面的平面所截,那么截得的截面圆的面积为( )A.πB.2π C.3πD.4π3.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①球的半径是球面上任意一点与球心的连线段②球的直径是球面上任意两点间的连线段③用一个平面截一个球,得到的是一个圆④不过球心的截面截得的圆的半径小于球半径A.①② B.①④ C.①②④D.③④4.如下图的几何体,关于其结构特征,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 )A.该几何体是由两个同底的四棱锥组成的几何体B.该几何体有12条棱、6个顶点C.该几何体有8个面,并且各面均为三角形D.该几何体有9个面,其中一个面是四边形,其余均为三角形5.给出以下说法:(1)直角三角形绕一边旋转得到的旋转体是圆锥(2)夹在圆柱的两个平行截面间的几何体还是一个旋转体(3)圆锥截去一个小圆锥后剩余局部是圆台(4)通过圆台侧面上一点,有无数条母线其中正确的说法是________(写出所有正确说法的序号).6.把一个圆锥截成圆台,圆台的上下底面半径之比是14,母线长为10,那么圆锥的母线长是________.7.如图(1)所示,正三棱柱的底面边长是4cm、过BC的一个平面交侧棱AA′于D,假设AD的长为2cm,求截面△BCD的面积.图(1) 图(2)8.从一个底面半径和高都是R的圆柱中,挖去一个以圆柱上底面为底,下底面中心为顶点的圆锥,得到如以下图所示的几何体.如果用一个与圆柱下底面距离等于l并且平行于底面的平面去截它,求所得截面的面积.。

高一数学同步辅导教材第1讲

高一数学同步辅导教材第1讲

高一数学同步辅导教材第1讲第一讲: 代数式与方程一、基本概念代数式是用字母和数字以及运算符号组成的一个式子,例如:3x + 2z - y代数式的字母称为变量,代表未知数,数字称为常数,代表已知数,运算符号包括加减乘除、括号()、指数、根式等。

代数式的值就是将代数式中的变量用实际的数值代替后所得到的数。

方程是带有一个或多个未知数的等式,如:2x + 1 = 7,代表当 x 等于 3 时,等式左右两端相等。

二、代数式的化简化简代数式的作用是使代数式更加简单,便于计算与理解。

通常采用合并同类项和因式分解两种方法。

合并同类项指将代数式中相同字母的项合并为一项,如:2x + 3x = 5x,4y - 2y = 2y。

因式分解指将代数式中的每个项分解成因数的乘积,如:6x + 9y = 3(2x + 3y)。

三、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方程是指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且该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 1 的方程。

例如:2x + 1 = 7。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就是使该方程成立的未知数的值,例如:2x + 1 = 7,解为 x = 3。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两种基本方法:移项法和消元法。

移项法指将方程中的项移动到等式符号的另一侧,如:2x + 1 = 7,移项得 2x = 6,再除以 2 得 x = 3。

消元法指用一个方程消去另一个方程中的一个未知数,使得剩下的一个方程只含一个未知数,如:方程组1:2x + 3y = 7,3x + 2y = 8将方程1的系数乘以 3,方程2的系数乘以 2 得:方程组2:6x + 9y = 21,6x + 4y = 16将方程2减去方程1得:5y = 5,解得y = 1,将 y = 1 代回方程1得 x = 2。

四、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一次不等式是指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且该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 1 的不等式,例如:2x + 1 > 7。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就是能使该不等式成立的数的集合,例如:2x + 1 > 7,解为 x > 3。

2017-2018学年高一数学人教A版必修1课件:1-1-3-1集合

2017-2018学年高一数学人教A版必修1课件:1-1-3-1集合
1.1.3
集合的基本运算
第1课时
并集和交集
1.理解两个集合的并集和交集的含义,明确数学中的“或”“且”的 含义. 2.知道符号“∪”与“∩”的区别,能借助Venn图或数轴求两个集合 的交集和并集. 3.能够利用交集、并集的性质解决有关问题.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
2
1.并集和交集的定义
定义 并集 自然 一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 A 或集 交集 一般地,由属于集合 A 且 属于集合 B 的所有元素组 成的集合,称为集合 A 与 B 的交集,记作 A∩B A∩B={x|x∈A,且 x∈B}
)
1
2
2.并集和交集的性质
并集 简单 性质 常用 结论 A∪A=A; A∪⌀=A A∪B=B∪A; A⊆(A∪B); B⊆(A∪B); A∪B=B⇔A⊆B 交集 A∩A=A; A ∩⌀ = ⌀ A∩B=B∩A; ( A ∩B ) ⊆ A ; ( A ∩B ) ⊆ B ; A∩B=B⇔B⊆A
【做一做2】 设集合A={7,a},B={-1},若A∩B=B,则a=___. 解析:因为A∩B=B,所以B⊆A. 又-1∈B,则-1∈A.又A={7,a},则a=-1. 答案:-1
3.用数轴表示数集 剖析:如果一个集合中的元素全部是实数,那么这个集合称为数 集,可以用数轴表示部分数集,如下表所示:
集合 {x|a<x<b} {x|a≤x≤b} {x|a≤x<b} {x|a<x≤b} 数轴表示
集合 {x|x>a} {x|x≥a} {x|x<b} {x|x≤b}
数轴表示
归纳总结1.数轴上方的“线”下面的实数就是集合中的元素; 2.当端点不在集合中时,该实数用“空心圆圈”表示; 3.如果在同一条数轴上表示两个数集,那么在数轴上对应它们的 竖线(垂直于数轴)高度要有所不同,否则容易混淆.例如,在同一条数 轴上表示集合{x|x>2}和{x|1<x<3},应画成如图甲所示,比较恰当; 若画成如图乙那样,则不易区分这两个集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已知A={x| |x-a|≤1} B={x| }且A∩B=Ø求a的范围.
3.解关于x的不等式:
◎绝对值及绝对值函数的理解
学会稍微复杂的绝对值方程、绝对值不等式的处理和绝对值函数的图像的画法,初步理解分类讨论的思想。
例10若方程|x|=ax+1有一个负根而无正根,则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2.不等式 的解集是.
3.若不等式(1-a)x2-4x+6>0的解集是{x|-3<x<1},则a的值;
4.已知集合 , ,则集合 =.
(2)如果a,b是方程x2+x-1=0的两个实数根,那么代数式a3+a2b+ab2+b3的值是.
5.已知集合A={x|x2-5x+4≤0}与B={x|x2-2ax+a+2≤0},若B A,求a的取值范围.
3.已知x1,x2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4kx2-4kx+k+1=0的两个实数根.
(1)是否存在实数k,使(2x1-x2)(x1-2x2)=- 成立?若存在,求出k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2)求使 -2的值为整数的实数k的值;
(3)若k=-2,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求 的值.
◎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分式不等式、高次不等式的解法举例
化归思想的典型应用,序轴标根法带来解法上的便捷,其直观上是函数的图像.
例7解下列不等式:
(1)3-6x-2x2<0;(2)(x-1)(3-x)<x(x+1)+1(3)0≤x2-2x-3<5
例8不等式 的解集为________.
例9解不等式: .
练习3
1.解下列不等式:
(1) (2)3x2-3x+1> (3)(x-2)(ax-2)>0.
(1)x2-3x+2;(2)x2+4x-12;(3) .
练习1
1. 2. 3.
◎二次方程根的分布问题
二次方程 的根从几何意义上来说就是抛物线 与 轴交点的横坐标,所以研究方程 的实根的情况,可从 的图象上进行研究.
例3若x1和x2分别是一元二次方程2x2+5x-3=0的两根.
(1)求|x1-x2|的值;(2)求 的值;(3)x13+x23.
6.已知集合A={x|=x2-4x+3=0},B ={x|=x2-ax+a-1=0},C={x|=x2-mx+1=0},且A∪B = A,A∩C=C,求a,m的值或取值范围。
第1讲基础知识储备
◎因式分解与十字相乘法
十字左边相乘等于二次项系数,右边相乘等于常数项,交叉相乘再相加等于一次项系数。即一个二次三项式 ,若可以分解,则一定可以写成 的形式,它的系数可以写成 ,十字相乘法就是用试验的方法找出十字线两端的数,其实就是分解系数:a,b,c。
练习2
1.关于x的方程x2+4x+m=0的两根为x1,x2满足|x1-x2|=2,则实数m的值为___________.
2.关于x的方程 的两个实数根 、 满足 且 ,则 的取值范围是____.
变式:已知方程2x2– 2(2a-1)x+a+2=0的两个根在-3与3之间,则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例4(1)若关于x的方程x2+x+a=0的一个大于1,另一根小于1,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
(2)已知方程 有两个负根,求 的取值范围.
例5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过点(-3,0),(1,0),且顶点到x轴的距离等于2,求此二次函数的表达式.
例6若-3<x<1时(1-a)x2-4x+6>0成立,求a的取值范围.
例11解方程|2x+3|+|x-2|=6
例8解不等式:
例9解不等式|x-5|-|2x+3|<1.
例10解不等式
练习4
1.(2001年全国高考题)不等式|x2-3x|>4的解集是________.
2.解不等式|2x-1|>|2x-3|.
3.解不等式|6-|2x+1||>1.
课后练习1
1.不等式 的解集是.
使得: , , ,
**几个常用公式:
我们在初中已经学习过了下列一些乘法公式:
(1)平方差公式 ;
(2)完全平方公式 .
我们还可以通过证明得到下列一些乘法公式:
(1)立方和公式 ;
(2)立方差公式 ;
(3)三数和平方公式 ;
(4)两数和立方公式 ;
(5)两数差立方公式 .
例1已知 , ,求 的值.
例2分解因式:
课前练习1
1.若x1,x2是方程2x2-4x+1=0的两个实数根,则 的值为________.
2.用列举法表示不等式组 的整数解集合为____________.
3.设集合 , ,且 ,则实数 的取值范围是.
4.已知 ,则 _________.
5.已知集合A={x|=x2+px+q=0},B={x|=x2-px-2q=0},且A∩C={-1},求A∪B。
6.求实数 的范围,使关于 的方程 .
(1)有两个实根,且一个比2大,一个比2小.
(2)有两个实根 ,且满足 .
7.解关于x的不等式
8.解关于x的不等式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