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进行数学认知结构的构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如何进行数学认知结构的构建

发表时间:2014-08-18T15:19:31.890Z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4年7月中供稿作者:沈燕

[导读] 数学学习的过程,是数学知识认知的过程,也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将数学知识转化成带有主观意识的数学认知结构的过程。沈燕

摘要: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实际是一个数学认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把教材知识结构转化为自己的数学认知结构。数学认知结构是数学知识结构与学生心理结构相互作用的产物,是学生已有数学知识在头脑里的组织形式,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结构,是一个多层次的组织系统。

关键词:构建;数学认知;能力

数学学习的过程,是数学知识认知的过程,也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将数学知识转化成带有主观意识的数学认知结构的过程。什么是数学认知结构呢?数学认知结构,就是学生按照自己对数学知识理解的深度、广度,结合自己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联想等认知特点组成的一个具有内部规律的整体结构。由于数学认知结构与主观意识相结合,因此,不同学生的认知结构存在差异,有着各自的特点。在进行教学时,教师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依据学生认知结构的水平和心理特点,通过观察、动手操作、归纳、比较、交流、探究和反思等活动,使学生在亲历知识形成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和丰富认知结构。

数学认知的构建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理论构建

数学理论知识主要包含数学概念、定理、公式。从根本上说,数学知识来源于现实生活,是具体事物的抽象。不同的数学知识具有不同的特征,再加上学生自身的认知差异,所以,有的学生宜选择通过接受方式来构建;有的学生宜选择通过探究学习的方式进行构建。接受知识方式构建有两层含义:一是指有的内容不易探究、发现,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加以呈现;二是指学生对于有些内容的理解有限,在不能完全理解的情况下,要先接受下来,进行相应的训练,并在以后的学习中再逐步加深理解。数学知识具有以下特征:

1.知识的超验性和经验性。数学是研究抽象对象的产物,在日常生活经验上有远近之别,如立体几何中的图形与生活关系密切,学生可以在自己的经验基础上探究并构建起这些数学知识。这些知识具有经验性。有的是人类理性的结晶,远离学生的生活和知识经验。如对于无理数、虚数等概念,学生很难通过自己的经验探究、发现这些数学知识。这些知识具有超验性。

2.知识的合情性和演绎性。数学知识的获得,是经过不完全归纳、试验、猜测等探索与合情推理的过程。由于学生的知识水平与心理发展特征的局限,有些数学知识不宜证明。在初步理解的基础上,学生可先接受下来,到知识有了一定的积累、认知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后,再进行证明,这是合乎情理的,如不等式的对称性。若a>b,则b

初中的数学学习主要是让学生了解数学简单的应用,到了高中才强调它的证明与应用。数学知识的特征影响并决定着知识构建方式的选择:知识特征不同,知识构建方式就不同。经验性、演绎性的知识,适于开展探究学习方式的构建。在探究学习中,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活动机会,让学生作为主体去活动,自主实践、自主探索,充分调动多种感官,主动地对学习材料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亲身经历探索的过程,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再创造”、“再发现”的过程;另一方面,不同的学生,在知识背景、生活经验以及认知风格、思维水平、学习能力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教师要给予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的个性化想法在多样化的活动中得以充分展现。

二、思想构建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人以鱼只救一时之急,授人以渔则可解一生之需。”学生学习数学最终的目的除了学习数学理论知识外,最重要的就是树立数学思想,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数学思想方法作为数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已日益引起人们的注意和重视。数学思想的应用,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能更快捷地获取知识、更透彻地理解知识;使学生学会学习,为学生走上社会,用科学的思想方法观察社会、自然,打下良好的基础;使他们终身有益,真正体现出“数学思想”是数学的灵魂、数学的精神、数学的素质。

数学思想的构建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长期的渗透,学生才会慢慢地构建数学思想。数学思想主要有:数学语言、符号思想;等价转化、换元思想;数形结合思想;类比思想;分类思想;函数与方程思想等。

以数形结合思想为例。作为教师,平时应如何渗透并引导学生构建数形结合思想呢?数形结合思想就是数学问题的条件和结论之间的内在联系,既分析其代数含义又揭示其几何意义。华罗庚曾经说过,“数缺形时少直观,形缺数时难入微。”数形结合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内容:即以形助数、以数解形。以形助数常用的有:借助于数轴;借助于函数图象;借助于单位圆;借助于直线的有关概念;借助于三角形。总之,无论是解析几何、立体几何、函数问题,当学生无法入手时要尽量与“形”联系。

以数解形常用的有:借助于解析几何轨迹所遵循的数量关系、微量坐标运算解决平面图形问题;借助于空间向量的坐标运算解决立体几何中的证明计算问题。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应渗透数形结合思想,使学生优化解题思路、提高数学创新意识、发展解题能力。三、能力构建

数学基础知识是形成数学能力的基础。没有基础知识就根本谈不上数学能力。数学能力的形成要以知识为依托。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学生的学习过程,使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成为构建数学能力的过程。

数学能力包括:数学观察能力、数学记忆能力、数学建模能力、数学思维能力及空间想象能力。其中,数学观察能力和数学记忆能力是数学能力的先导;数学建模能力是数学能力的基础;数学思维能力是数学能力的核心;空间想象能力是数学能力的延展。

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意为学生开发有利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参与一切有益的学习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有目的的专题训练,这对学生能力的构建至关重要。例如,空间想象能力是通过实例来净化思维,把空间中的实体高度抽象在大脑中,并在大脑中进行分析推理。其它能力的构建都必须在学习、理解、训练、应用中得到发展。为了构建这些能力,教师需要精心设计“智力课”和“智力问题”。例如对习题解答里的一题多解、举一反三的训练归类、应用模型、利用电脑等多媒体教学等,都是为数学能力培养开设的好课型。在这些课型中,学生务必要全身心投入、全方位智力参与,最终达到各方面能力全面发展的效果。

数学认知是学生的主观意识与数学知识的有机结合体。因此,在数学认知结构构建的过程中,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教师仅仅是组织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