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化学-课件课本

合集下载

大学化学课件第一章

大学化学课件第一章
化学的研究对象
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化学的内容
包括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等分支学科,以及化学工程、化学工艺等应用领域。
化学发展简史及趋势
化学发展简史
从炼金术到近代化学的演变,以及元 素周期表的发现等关键事件。
化学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展趋势
向着更加微观、精确和绿色的方向发展, 如纳米化学、生物化学、绿色化学等。
数据处理及结果表达
数据处理
包括数据整理、异常值剔除、平均值计算、标准偏差计算等步骤。
结果表达
将处理后的数据以表格、图形等形式呈现出来,便于分析和比较。
结果分析
通过对数据的比较和分析,得出实验结论或推论,为后续研究提供 参考。
2023-2026
END
THANKS
感谢观看
KEEP VIEW
REPORTING
影响因素
电极电势、电解质浓度、温度等 均可影响氧化还原反应和电化学 过程。
PART 05
物质结构基础与化学键理 论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
原子结构模型
包括卢瑟福模型、玻尔模 型以及量子力学模型等, 描述原子内部结构和电子 排布。
元素周期律
元素性质随原子序数递增 呈现周期性变化,包括原 子半径、电离能、电子亲 和能等。
大学化学课程的任务和要求
大学化学课程的任务
培养学生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科学思维方法,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 和未来职业发展打下基础。
大学化学课程的要求
要求学生掌握化学基本概念、原理和实验技能,具备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的能 力,以及良好的科学素养和实验习惯。
PART 02
物质的聚集状态与分散系 统

高等化学课件PPT课件

高等化学课件PPT课件

原子与分子
化学式与分子式
化学式是用元素符号表示物质组成的 式子,分子式是用元素符号表示物质 分子组成的式子。
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分子是 由两个或多个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形 成的。
化学键与分子结构
共价键
共价键是由两个或多个原子通过 共享电子形成的化学键,是分子 结构中的主要键合方式。
离子键
离子键是由正负离子之间的静电 引力形成的化学键,通常在金属 元素和非金属元素之间形成。
色合成化学的基本原则。
B
C
D
有机合成实验技术
介绍常见有机合成实验技术、实验操作和 注意事项,以及实验安全和环境保护等方 面的要求。
有机反应中的选择性
介绍有机反应中的区域选择性、立体选择 性等选择性概念,以及影响选择性的因素 和实现选择性的方法。
03
无机化学基础
无机化合物分类与性质
无机化合物的分类
无机化合物可以根据其组成元素、化 学键类型、空间结构等进行分类。例 如,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等。
无机化合物的性质
无机化合物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 学性质。物理性质包括颜色、状态、 熔点、沸点等;化学性质包括氧化还 原性、酸碱性等。
元素周期表与元素性质
元素周期表简介
元素周期表是按照元素的原子序数从 小到大排列的一种表格,包含了所有 已知的化学元素。
有机化合物结构与性质
共价键理论
介绍共价键的形成、极性、键能等基本概 念,以及影响有机化合物稳定性和反应性
的因素。
电子效应
介绍诱导效应、共轭效应、场效应等电子 效应,以及它们对有机化合物性质的影响。
分子轨道理论
介绍分子轨道的概念、能级、电子排布等, 以及分子轨道理论在解释有机化合物结构 和性质中的应用。

2024版大学有机化学ppt课件

2024版大学有机化学ppt课件

反应条件影响
不同反应机理需要不同的反应条件,如温度、 压力、溶剂等。
反应选择性
同一原料在不同条件下可能生成不同产物,反 应机理决定了产物的选择性。
反应速率控制
反应机理中的关键步骤决定了整个反应的速率。
常见有机反应及其机理
取代反应 有机化合物分子中某些原子或基 团被其他原子或基团所取代的反 应。包括亲核取代、亲电取代和 自由基取代等。
02
烯烃的结构与性质
阐述烯烃的结构特点,包括碳碳双键的杂化方式、键角、键能等,以及
烯烃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如熔沸点、密度、溶解性、稳定性等。
03
烯烃的反应
列举烯烃的主要反应类型,如加成反应、氧化反应、聚合反应等,并解
释其反应机理和条件。
炔烃
炔烃的通式与命名 介绍炔烃的通式、命名原则及常见炔烃的名称。
羧酸衍生物的分类和命名
羧酸衍生物包括酰卤、酸酐、酯、酰胺等。它们的命名遵循系 统命名法,其中酰卤和酸酐的命名以相应的羧酸为基础,酯的 命名以醇和酸为基础,酰胺的命名以胺和酸为基础。
04 含氮化合物
胺类
胺类的定义和分类
包括伯胺、仲胺和叔胺等。
胺类的命名
遵循IUPAC命名法,以-amine为 后缀。
卤代烃的物理性质
卤代烃多为无色液体,具有特殊的气味。它们的沸点随着相对分子 质量的增加而升高,密度则随着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加而增大。
卤代烃的化学性质
卤代烃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亲核取代反应、消除反应以及还原反应等。
醇、酚、醚
醇的分类和命名
根据羟基所连碳原子的不同,醇可分为伯醇、仲醇和叔醇。醇的命名遵循系统命名法。
酮的分类和命名 酮是羰基与两个烃基相连的化合物。根据羰基所 连烃基的不同,酮可分为脂肪酮和芳香酮。酮的 命名遵循系统命名法。

《大学化学课件》PPT课件

《大学化学课件》PPT课件


沙 多氢原子才能释放出许多谱线,我们在实验中所以能够

同时观察到全部谱线,是无数个氢原子受到激发到了高
能级,而后又回到低能级的结果。
2021/6/20
6
2、玻尔理论

氢原子核内只有一个质子,核外只有一个电子,它是
最简单的原子。在氢原子内,这个电子核外是怎样运动的
学 ?这个问题表面看来似乎不太复杂,但却长期使许多科学

Wave type

Hβ Hγ


Calculated value/nm
656.2 486.1 434.0 410.1
Experimental value/nm 656.3 486.1 434.1 410.2

● 说明了原子的稳定性

● 对其他发光现象(如X光的形成)也能解释

● 计算氢原子的电离能
须搞清楚原子核外的电子排布,为此本章将重点从以上

几个方面来讨论。
2021/6/20
3
一、 氢原子光谱与Bohr理论

学 1、氢原子光谱
与日光经过棱镜后得到的七色连续光谱不同, 原子受高温

火焰、电弧等激发时,发射出来的是不连续的线状光谱。每

种元素的原子都有其特征波长的光谱线,它们是现代光谱分
析的基础。氢原子的发射光谱是所有原子发射光谱中最简单
这就是著名的德布罗意关系式.
12
二、电子的波粒二象性
202动1/6量/20的量子化意味着轨道半径受量子化条件的制约。
8
2、关于轨道能量量子化的概念。电子轨道角动量的量子化也

意味着能量量子化。即原子只能处于上述条件所限定的几个

2024版年度大学有机化学第1章绪论ppt课件

2024版年度大学有机化学第1章绪论ppt课件

目录•有机化学概述•有机化合物分类与命名•有机反应类型与机理概述•有机化学实验技术与仪器简介•有机化学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应用•本章小结与复习指导有机化学概述定义研究有机化合物结构、性质、合成、反应机理及应用的科学反应性有机化合物反应活性高,反应类型多样多样性有机化合物种类繁多,结构复杂选择性有机反应具有高度的选择性,可合成特定结构和功能的化合物有机化学定义与特点有机化学发展历史01萌芽阶段古代对天然产物的认识和利用02发展阶段18-19世纪,随着元素周期表的发现和有机化学理论的建立,有机化学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03成熟阶段20世纪以来,随着合成方法、分析技术和理论计算的不断发展,有机化学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和成就研究范畴01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和合成02有机反应机理和动力学0301有机功能材料和药物合成02生物有机化学和化学生物学研究方法02合成方法01通过化学合成制备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化合物分析技术02利用色谱、质谱、核磁共振等分析技术对有机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和性质研究理论计算03利用量子化学、分子模拟等理论计算方法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以及反应机理有机化合物分类与命名按官能团分类根据分子中含有的官能团(决定化合物特殊性质的原子或原子团)来分类,如烃、醇、酚、醚、醛、酮、羧酸、硝基化合物等。

按碳架分类根据碳原子结合而成的基本骨架,如链状化合物、碳环化合物和杂环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分类方法有机化合物命名原则及示例命名原则有机化合物的命名需要遵循IUPAC(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命名规则,包括取代基的顺序规则、编号定位规则等。

同时,中文命名还需要符合《有机化学命名原则》的规定。

命名示例以烷烃为例,简单烷烃的命名是根据碳原子数目来命名的,如甲烷、乙烷、丙烷等;对于带有取代基的烷烃,需要根据取代基的位置和名称来进行命名,如2-甲基丙烷、3-乙基戊烷等。

卤素原子(-X )卤素原子包括氟、氯、溴、碘等,它们可以与烃基发生取代反应,生成卤代烃。

大学普通化学-课件

大学普通化学-课件

04
化学实验基础
实验安全与操作规范
01
实验安全须知
了解实验中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 ,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定,确保自 身和他人安全。
02
实验操作规范
03
实验器材使用
掌握实验操作流程,严格按照实 验步骤进行操作,避免因操作不 当引发事故。
正确使用实验器材,了解各类器 材的用途、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
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
有机化合物与高分子材料
01
02
03
04
有机化合物是指含碳元素的化 合物,其种类繁多,性质各异

有机化合物在工业、农业、医 药、环保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 用,如塑料、合成纤维、农药
等。
高分子材料是指分子量较大的 有机化合物,其具有优良的力
学性能和化学稳定性。
高分子材料在工业、农业、交 通、通讯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 用,如合成橡胶、合成纤维等
化学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农业
化肥、农药、植物生长调节剂等。
制造业
材料合成、表面处理、电镀等。
能源
石油、天然气、太阳能等的开采和利用。
环保
污水处理、大气治理等。
化学前沿科技与发展趋势
纳米技术
纳米材料、纳米药物等。
绿色化学
环境友好型的合成方法、反应 条件等。
生物技术
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等。
新能源
燃料电池、太阳能电池等。
大学普通化学-课件
目录
• 化学基本概念 • 化学反应原理 • 元素与化合物性质 • 化学实验基础 • 化学应用与前沿科技
01
化学基本概念
化学的定义与性质
总结词
理解化学的本质和特性是学习化学的基础。

大学化学 课件课本

大学化学 课件课本
注:溶胶粒子电荷的主要来源是从介质中选择 性的吸附某种离子。
3、胶团结构 (1)Fe(OH)3的胶团结构
Fe(OH)
胶核
3 m nFeO

(n x)Cl
反离子
- x

xCl
电位离子
反离子
吸附层
扩散层
胶粒
胶团
(2)Fe(OH)3胶核吸附电位离子的示意图
(3)几种常见溶胶的胶团结构
(2)量度方法
名称 定义 数学表达式
n( B ) c( B) V
单位
物质的量浓 度
质量分数 质量摩尔浓 度
mol﹒dm-3
量纲为1 mol﹒kg-1
mB w( B ) m
n( B ) m( B ) m
n( B ) x( B) n
物质的量分 数
量纲为1
(4)浓度之间的相互换算
mB n( B ) w( B) c( B) V M ( B)V M ( B) n( B ) n( B ) n( B ) c( B) mB m V mA
Ag+ Ag+
AgCl正溶胶 : AgCl
m
nAg (n

x x) NO 3 xNO 3

ⅱKCl过量时,溶液中有过量的 K+、Cl-、NO3- ,溶胶粒子优先 吸附Cl- 而带负电荷。 Cl
--
Cl--
Cl--
Cl-Cl-Cl--
Cl--
ⅲ若是等物质的量进 行反应,则不能形成 溶胶。
液体分子对溶 胶粒子的撞击
粗分散系
(3)电学性质:电泳 现象:在外电场作用下的定向移动 电泳: 在电场中,分散质粒子作定向移动,称为电泳。

大学化学 PPT

大学化学 PPT

5、高分子化学是以高分子化合物为研究对象 的科学,包括高分子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反应 机理,反应热力学,反应动力学,高分子化合 物改行,高分子化合物材料的加工成型以及高 分子化合物的应用。 高分子化学的重要分支学 科有:无机高分子化学(Inorganic Polymers Chemistry),天然高分子化学(Natural Polymers Chemistry),功能高分子(Functional Polymers),高分子合成化学(Polymers Synthesis Chemistry),高分子物理化学(Physical Chemistry Of Polymers),高分子光化学 (Polymer Photochemistry)等。
1、 课前预习,浏览一遍今天老师要讲 什么,在心理上有个准备; 2、 课堂上,准备一笔记本,注意听记, 这是提高听课效率确保不走神,能跟上 讲课思路的最佳方法;其二,笔记内容 为课后复习以及期末的复习重要依据; 3、 下课时,请静坐1分钟时间,回顾一 下本节课讲了什么; 4、 课后复习总结,包括做习题、看参 考书等,希望对每一单元以自己的方法、 思路能总结一页,期末时只要看自己的 总结就能复习全书。
1,无机化学是一门研究无机物质[一般指除了炭以 外的化学元素及化合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 制备及相关理论和应用的科学。 现代无机化学的 主要分支学科有元素化学(Elemental Chemistry)、配位化学(Coordination Chemistry)、同位素化学(Isotope Chemistry)、 无机固体化学(Inorganic Solid Chemistry)、无 机分离化学(Inorganic Separate Chemistry)、无 机合成化学Inorganic Synthesis Chemistry]、物理 分离化学(Physical Inorganic Chemistry)、生物 无机化学(Biorganic Chemistry)、金属有机 (OrganoMet. Chemistry)等。

大学化学ppt课件

大学化学ppt课件

V总 Vi V1 V2 Vi
i
体积分数:某组分气体的分体积与总体积之比。
Vi i V总
摩尔分数:某组分气体“物质的量”与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 量”之比。
ni i n总
10
2.分压定律
分压力是指某一组分气体在同一温度下,它 单独占有与混合气体相同体积时所产生的压 力。
所谓理想气体,是人们经过长期观察研究自然界的气体以后, 所提出的一种假想的气体模型。假定气体的分子是一些弹性的、 本身不占有体积的质点,且分子相互之间不存在作用力。
1.理想气体分子的特征
理想气体分子间作用力极小,可忽略不计; 理想气体分子占有的体积与分子运动空间相比可忽略不计。
8
2.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气体的状态方程是描述气体压力、温度、体积和物质的量之间 的关系式。
1801年,Dalton指出:混合气体的压力等于各组分气体的分压 力之和。
p总 pi p1 p2 pi
i
11
分压定律示意图 推论:混合的理想气体与单一的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式有相同 的形式。
p总V n总RT
12
[例] 空气中N2和O2的体积分数分别为79%和21%,计算在 5.8×105Pa下,空气中N2和O2气的分压力各为多少?
f ( p,V , T , n) 0
对理想气体,有如下关系:
pV nRT
式中:
V
P
T R
压力, Pa 3 体积, m 温度, K 1 1 气体常数,=8.314 J m ol K
9
1.1.2 道尔顿分压定律 分体积:相同温度下,组分气体具有和混合气体相同压力时 所占的体积。混合气体总体积等于各组分气体分体积之和。

大学化学ppt课件

大学化学ppt课件
29
4.当代世界面临的主要大气环境问题
温室效应 酸雨 臭氧层问题 伦敦烟雾 光化学烟雾
30
(1)温室效应 温室效应是由于大气中大量二氧 化碳、氟氯烃、甲烷、二氧化氮 等温室气体组成(主要是二氧化 碳),像玻璃罩一样,紧紧地罩 在地球上空,使太阳辐照到地球 上的热量无法逸散,从而使气候 圈增温的现象。
26
硫氧化物SOx
大气中的硫氧化物SOx,主要指SO2和SO3,它们主要来自含 硫燃料(煤、石油…)的燃烧。SO2是无色有臭味的窒息性 气体,对人体的呼吸道有强烈的刺激性。吸入SO2含量的体 积分数大于0.002的空气,会使嗓子变哑,喘息,甚至失 去知觉。它不仅对生物产生危害,还会对建筑物、金属结 构以及名胜古迹等造成腐蚀与损害。SO2还是酸雨的成因之 一。
22
2.大气污染源
①.工业污染源 工矿企业的生产过程和燃料燃烧过程中,排放的有害 物质。
②.生活污染源 人类为了满足生活的需要,使用家庭炉灶及取暖设备 等排放的有害物质。
③.交通污染源 汽车、飞机、火车等交通工具排放的尾气。
23
3.大气污染的危害
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一是人体表面接触后受到伤害,二是食用含有大气污 染物的食物和水中毒,三是吸入污染的空气后患了种 种严重的疾病。 ②.对动植物的伤害
2. 《大学基础化学》
邓建成
四川大学工科基础化 学教学中心2004.12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3
3. 《环境化学》
杨维容等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1
4. 《化学、社会、生活》 张运明 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4
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1章 气体、大气污染与防治(4学时) 第2章 化学反应的基本规律(10学时) 第3章 水的污染及其处理(6学时) 第4章 物质结构基础(10学时) 第4章 化学与能源(6学时)

《大学有机化学教程》ppt课件

《大学有机化学教程》ppt课件

02
偶氮化合物的结构特点
阐述偶氮基团的结构以及偶氮化合物的形成方式。
03
重氮和偶氮化合物的性质
讨论重氮和偶氮化合物的稳定性、颜色、溶解性等性质,并解释其成因

芳香族硝基和亚硝基化合物结构和性质
芳香族硝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
介绍硝基在芳香环上的位置以及硝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
芳香族亚硝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
阐述亚硝基在芳香环上的位置以及亚硝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
有机化学的起源与早期发展
01
从天然产物提取到合成有机物的探索
近代有机化学的奠基人及其贡献
02
如李比希、科尔贝等科学家的成就
现代有机化学的研究领域与趋势
03
合成方法、反应机理、生物有机化学等
有机化合物结构特点与表示方法
有机化合物的基本结构元素
碳原子的四价性、共价键的形成
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现象
构造异构、立体异构及其表示方法
因素。
氧化还原反应机理
深入探讨含氧衍生物在氧化还原反 应中的机理,包括电子转移过程、 氧化剂和还原剂的作用以及反应条 件对反应的影响。
重排反应机理
系统介绍含氧衍生物在重排反应中 的机理,包括键的断裂和形成过程 、重排产物的预测以及重排反应的 应用实例。
04 含氮衍生物性质 与反应机理
胺类化合物结构和性质
常见杂环化合物结构和性质举例
吡咯
具有平面五元环结构, 含有两个双键和一个单
键,具有芳香性。
吡啶
具有平面六元环结构, 含有一个氮原子,具有
碱性。
嘧啶
具有平面六元环结构, 含有两个氮原子,具有
弱碱性。
噻唑
具有平面五元环结构, 含有一个硫原子和一个 氮原子,具有弱碱性和

大学化学课件

大学化学课件
随着T↗,水平线段愈短 30.98℃,临界温度 饱和蒸气压,和温度的关系?
第二节 液体
2-1 液体的蒸发
1、蒸发过程 影响蒸发速度的因素: ①温度;②分子间作用力
2、饱和蒸气压 ①饱和蒸气压:简称蒸气压
②影响蒸气压的因素:
a、液体本身的性质 b、温度
图:几种液体的蒸气压曲线
lgp与1/T关系图
lg p A( 1 ) B T
混合后 V总= 1.0L,T=25℃
根据分压的定义及理想气体方程式,有
p氢V氢 n氢RT p氢分V总
同理可得:
p氮分

p氮V氮 V总
p氢分

p氢V氢 V总
代入数据得:p氢分=50.5KPa, p氮分=15.0KPa
所以p总=50.5+15.0=65.5KPa
三、格雷姆气体扩散定律
同温同压下,某种气态物质的扩散速度与其密度的平方根 成反比,这就是气体扩散定律
要求
手机,上课之前请把手机设成静音或关机,如果上课时听到 手机铃声或者发现有人接电话或者发短信,手机没收!
上课睡觉,请自觉站起来听课! 准备一个笔记本,养成记笔记的习惯! 准备一个作业本,独立完成作业! 准备一个计算器,平时上课或者考试的时候会用到。
绪论
第一节 化学的研究内容 第二节 化学与材料科学的关系 第三节 大学化学的学习方法
第一节 化学的研究内容
第一层次
天体
第二层次 第三层次
单质和化合物
原子、分子、离子
化学的 研究对象
第四层次
电子、质子、中子等
第一节 化学的研究内容
化学变化
物质的组成、结构



物质的化学性质

大学化学课件

大学化学课件

29Cu 1s2 2s2 2 p6 3s2 3 p6 3d10 4s1

结 构
24Cr 1s2 2s2 2 p6 3s2 3 p6 3d 5 4s1
第 三 章 物 质 结 构 基 础
3 1 原 子 结 构
.
第 三 章 物 质 结 构 基 础
3 1 原 子 结 构
.
第 3.1.3 核外电子排布和元素周期律

章 物
3. 原子的电子层结构与元素周期律

结 构
核外电子分布与周期系的关系


.
3
1 原 子 结 构
第 3.1.3 核外电子排布和元素周期律
三 章 物 质 结 构 基 础
子射线等都有衍射现象,且都符合德布罗意关系式。
第 三 章 物 质 结 构 基 础
3 1 原 子 结 构
电子射线通过一薄晶片时发生的衍射现象
.
第 3.1.1 微观世界的特征

章 物
2. 测不准原理

结 构
1927年,海森堡(Heisenberg)关系式


x p h
x : 位置的不准量

电子钻穿作用越大,它受其它电子的屏蔽作用就越

小,受核的吸引力越强,因而能量也越低。

.
3
1

E4s < E3d

能级交错现象


第 3.1.3 核外电子排布和元素周期律

章 物
2. 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则
质 结
能量最低原理
构 基 础
多电子原子在基态时,核外电子总是尽可能地 分布到能量最低的轨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ΔTb=Kb·m(B) Kb 为沸点上升常数,与溶剂的本性有关。 解释:高山上饭煮不熟 注:m(B)是溶质的摩尔质量浓度(mol/kg); 溶质物质的量/溶剂的质量。
p
po
kpa
△p



压剂 溶

A
101.3kpa
B’
溶液的 沸



B


△Tb

温度
Tb* T b
(6)溶液的凝固点下降
凝固点:在一定的外压下,溶液与纯溶剂固体
pV nRT
第一章 气体和溶液(4学时)
1-1 气体 1、理想气体定律
理想气体:我们把分子本身不占体积,分子间没有 相互作用力的气体称为理想气体。一种假想的气体。 (1)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PV=nRT 真实气体,特别是非极性分子或极性小的分子, 在压力不太高,温度不太低的情况下,若能较好地服 从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则可视为理想气体。
混合气体总体积时的压力。 道尔顿(Dalton)分压定律:
p总 p1 p2 p3 pi
或p pi
注:只有理想气体的混合物才严格遵守此定律, 在高温、低压下的真实气体近似服从。
推论:
p pi
ni
RT V
n RT V
pi ni pn
[例1] 在17℃,99.3kPa的大气压下,用排水法收集 氮气150ml。求在标准状况下气体经干燥后的体积。
相 ——体系中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完全相同 的任何均匀部分。
2、分散体系 分散体系——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物
质中所形成的体系。
分散质(相)——被分散的物质。 分散剂(介质)——容纳分散质的物质。
分散质 分散介质
3、分散体系的分类(按分散质颗粒大小分类) (1) 分子离子分散系:d < 1 nm
V
质量分数
质量摩尔浓 度 物质的量分 数
w(B) mB 量纲为1
m
m(B) n(B) mol﹒kg-1
m
x(B) n(B) 量纲为1
n
(4)浓度之间的相互换算
c(B) n(B) mB w(B)
V M (B)V M (B)
c(B)
n(B) V

n(B) m


n(B)
mA
mB
5、稀溶液的依数性 (1)溶液的性质 ①与溶质本性有关,如酸碱性、导电性、颜色
等。
②与溶质本性无关,只与溶质的数量有关。
(2)依数性 定义:只与溶质粒子的数目有关而与溶质本性 无关的性质称为溶液的依数性,又叫溶液的通 性。
依数性是指: 溶液的蒸气压下降 溶液的沸点上升 溶液的凝固点下降 溶液具有渗透压
具有相同的蒸气压时的温度,称为该溶液的凝 固点。(固液两相平衡时的温度)。
注:溶液的凝固点Tf总是低于纯溶剂的凝固点 Tf* 。
凝固点下降: Tf

T
0 f
Tf
Tb Kb m(B)
Tf K f m(B)
Kf 为凝固点下降常数 解释: 海水不易结冰
凝固点下降原因:溶液的蒸气压下降
性质:粒子扩散速度快、能透过滤纸及半透膜, 普通显微镜及超显微镜都不能看见。
举例: 蔗糖水、食盐
(2)胶体分散体系: 1 nm < d < 100nm 性质:粒子扩散速度慢、能透过滤纸,但不能 透过半透膜,普通显微镜不能看见,显微镜能 看见。
举例:Fe(OH)3、淀粉溶液。
(3)粗分散体系: d > 100nm 性质:粒子不扩散,不能透过滤纸及半透膜, 一般显微镜下能看见。
pº (kPa)
p
0.6△1p05
A B
纯水 A'
B'溶液
C △Tf
Tf Tf*(273K)
373K
T
溶剂的凝固点下降示意图
几种溶剂的Kb和Kf值(K·kg·mol-1)
溶剂 水H2O
沸点/K 373.15
[解] 17℃时水的饱和蒸气压1.93kPa
p(N 2 ) (99.3 1.93)kPa
p1V1 p2V2
T1
T2
V2

p1V1T2 p2T1
97.4kPa150ml 273K 101.3kPa 290K
136ml
1-2 溶液 1、基本概念 体系——所要研究的对象。 环境——体系周围与体系有密切关系的部分。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应用
a.n一定时,p1V1 p2V2 ;
T1
T2
b.n,T一定时,p1V1 p2V2 ;
c.n, p一定时,V1 V2 ; T1 T2
d.T , p一定时,n1 V1 ; n2 V 2
e.n m , m , M mRT RT
MV
pV p
(2)道尔顿(Dalton)分压定律 分压:在相同温度时,某组分气体单独占有
(3) 溶液的蒸气压下降
蒸发
H2O(l)
H2O(g)
凝聚
气液两相平衡
纯水的蒸气压示意图
ⅰ饱和蒸气压
在一定的温度下,当蒸发的速度等于凝聚 的速度,液态水与它的蒸气处于动态平衡,这 时的蒸气压称为水在此温度下的饱和蒸气压, 简称蒸气压。用符号 p 表示。
ⅱ蒸气压下降
在纯溶剂中加入难挥发的物质以后,达平 衡时,p溶液总是小于同 T 下的p纯溶剂 ,即溶液的 蒸气压下降。
因为 xA+xB =1
则 P=P 0(1- xB)=P 0-P 0xB
所以 ΔP=P 0- P=P 0xB
在一定温度下,溶剂为水时,稀溶液的
蒸气压下降与溶质的摩尔质量浓度m(B)成正
比。
p p 0 ( A) m(B) K m(B) 55.5
(5)溶液的沸点上升 实验证明:难挥发物质溶液的沸点总是高于纯 溶剂的沸点。 原因:溶液的蒸气压下降。
举例:悬浊液、乳浊液。
4、基础运算 (1)物质的量
物质的量是表示组成物质的基本单元数目的 多少的物理量。物系所含的基本单元数与 0.12kgC-12的原子数目相等(6.023×1023 阿 伏加德罗常数L),则为1mol。
(2位
物质的量浓 度
c(B) n(B) mol﹒dm-3
蒸汽压下降的原因
正 常
纯溶剂

溶液
(4)拉乌尔(Raoult)定律: 在一定的温度下,难挥发的非电解质稀溶
液的蒸气压,等于纯溶剂的蒸气压乘该溶剂在 溶液中的摩尔分数。
p p0 ( A) x( A) x( A) x(B) 1 p p0 ( A) x(B)
p :溶液的蒸气压 P 0 :纯溶剂的蒸气压 XA :溶剂在溶液中的摩尔分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