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研究方法整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准实验设计:由库克和坎贝尔提出。伴随现场实验的发展而发展起来。
→特点:介于真实验设计和非实验设计之间。从研究中对额外变量的控制程度出发,准实验设计差于真实验,但比非实验设计控制严格,一般准实验设计不容易随机挑选、分配被试,可能产生额外变量与自变量的混淆。另外,其外部效度不一定好。
→类型:①单组设计:时间序列设计、相等时间样本设计
②多组设计:不相等组前后测设计、不相等组前后测时间序
列设计
2、实验研究:
定义:是在控制无关变量、操纵自变量的条件下研究心理现象的变化,从而确定变量之间关系的研究。对变量间的因果关系感兴趣。
特点:系统操纵或改变一个变量,观察这种操纵或改变对另一变量所造成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揭示变量间的因果关系。
3、决定论:认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普遍存在客观规律和因果联系的理论。(不同于宗教的先决论)
4、被试变量:又称被试特性,一般作为自变量处理。
一是被试固有的。(如性别、婚姻状况、年龄、文化程度等)
二是暂时的。(如遭遇灾害否、吸毒否)
三是被试行为分类。(如喜欢早上锻炼还是喜欢晚上锻炼)
5、检查点:自变量的不同取值。
6、额外变量:会对结果产生影响,但是又不是研究者能够控制的变量。
7、混淆变量:无关变量的一种,该变量与自变量之间存在系统性关联,并对因变量产生影响的变量。这个影响的结果叫虚假效应。(PS.无关变量:与研究目的无关的变量)
8、因果关系研究:一个变量为操作变量,另一个为随自变量变化的因变量,可以揭示因果关系。
9、相关研究:两个变量都没有任何操作,只是调查、测量、观察的结果。如两个变量均为被试变量。(eg.与父母共处的时间与儿童的抑郁水平)
注:相关研究对个体差异感兴趣,而因果研究关心某类人的普遍心理规律;相关研究只研究机体间的方差,因果研究关心处理间的方差。
10、交互作用:反映的是两个或多个因素的联合效应。或者说是因素间相互影响和制约的关系。(当一个因素如何起作用受另一个因素的影响时,我们就认为存在二重交互作用。同理,当一个因素如何起作用受另两个因素的影响时,我们就认为存在三重交互作用。)
11、简单效应:指一个因素的水平在另一个因素某个水平的变异。(如,噪音大小与竞争对学习效果的影响,只考虑在竞争组噪音大小的简单效应)
12、简单简单效应:指一个因素的水平在另外两个因素的水平结合上的效应。(如,只考虑噪音强度在高难度和无竞争结合上的简单简单效应)
13、被试间设计:在不同被试之间比较。研究变量为被试变量时只能进行这种设计。
14、被试内设计:每个被试接受全部的水平或者水平结合的处理,自己和自己比较。
被试内设计
15、项目间设计:是在不同材料之间比较。(如,具体词和抽象词之间的比较)
16、项目内设计:是在相同项目上的不同条件上比较。(如,比较台灯在合理位置还是不合理位置,对阅读的影响)
17、日记描述法:是一种详细记录连续变化、新的发展或新行为的观察方法,是一种长期的纵向记录。
18、轶事记录法:着重随时随地记录某种有价值的行为及研究者感兴趣的事例或者片段。即记录的主要是典型、异常的片段行为。
19、发生法:指对某种心理现象的渊源及发生发展过程进行纵向研究的方法。
20、主效应:一个因素的独立效应,即是由其不同水平引起的变异。多个因素就有多个主效应。
21、单元误差:几个被试接受同样的实验条件时,他们之间所出现的差异。
22、质的研究:是指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取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研究现象进行深入的整体性研究,从原始资料中形成结论和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
23、扎根理论:是一种质性研究的方式,其主要宗旨是从经验资料的基础上建立理论。研究者在研究开始之前一般没有理论假设,直接从实际观察入手,从原始资料中归纳出经验概括,然后上升到系统的理论。
→三级编码:1)开放式:确定分析主题 2)集中式:在主题之间建立联系 3)整合式:提升出最重要主题
24、研究选题要考虑的基本问题:
1)选择课题的基本标准:迫切性、可行性、创新性
2)选择课题的专家思路:辩证观、系统观、现实观、需求观、借鉴观、变化观、讨论观、意识观
3)课题的论证:概述国内外研究现状、说明研究具体内容及阶段计划和课题组成员的构成
25、实验研究的基本步骤:
1)选择一个研究主题 2)提出能够被检验的假设
3)对变量进行分类 4)选择一个合适的实验设计
5)找到可行合适的研究方法 6)分析结果
7)得出结论 8
)分享你的发现
26、单因素重复测量的特点:
方法:采用被试内设计
条件:被试接受前面的刺激对接受后面的刺激没有连续效应
特点:能更有效的控制由个体差异带来的误差;能避免疲劳效应 和顺序效应。
27、多因素重复测量的特点:
方法:可用完全随机、重复测量和混合设计的方法将被试分配给因素的各个处理水平。
特点:能同时考察多个因素并揭示因素间的交互作用
要求:研究中有多个自变量,每个自变量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水平,且研究者感兴趣于所有处理水平的结合效应。
28、组间设计的优缺点及克服方法:
1)优点:一种自变量(或实验条件)不会影响另一种自变量;无积累效应。
2)缺点:分配到各实验条件下的被试可能在各方面不是等同的,如果是这样,那不同实验条件造成的差异也可能是由于被试的差别造成的;研究效率低;对实验处理不敏感
3)克服方法:随机组设计、匹配组设计
29、组内设计的优缺点及克服方法:
1)优点:①需要的被试较少;②方便、有效;③心理学的某些领域需要使用组内设计,即组内设计用于研究练习的阶段性最为理想;④组内设计消除了被试的个别差异对研究的影响
2)缺点:①顺序效应;②此方法不能用来研究某些被试特点自变量之间的差异;③如果研究中每一个研究条件需要较长时间的恢复期,则不能使用组内设计;④当自变量的不同水平代表一种连续时间的延续结果时,不宜使用组内设计。
3)克服方法:
①完全的组内设计:随机区组设计、ABBA平衡法
②不完全的组内设计:所有可能的顺序、选择的顺序(拉丁方设计)
30、探索性因素分析:其核心思想是“降维”,即将观测变量按相关程度分类,相关性高的分为一类,并用这个因子代表此类的大部分观测变量,即将多个实测变量转变为少数几个线性不相关的综合指标,其功能即简化数据。
31、调查报告的写作方法/步骤:
1)前言;2)本研究的目的、价值和意义;3)概述已有研究情况;4)研究方法<对象、材料、方法和程序> ;5)研究的基本内容、时间的介绍;6)说明问卷的信度和效度;7)发出问卷、回收问卷及有效问卷情况说明;8)结果<表的要素:表番号、表名、表的画法、结果的精确度;图的类型;结果的说明> 9)讨论;10)对策与建议
32、效度检验之检验间方法:
这一方法是同时考虑几个测验间的相关性,考察这些测验是否在测量同一构思。→两种测验间方法:
①相容效度:理论上测量相同构思的测验,彼此间应该有高相关,因此新测验与原有测验间的相关可以作为衡量新测验所大致测量的相同行为的程度的标准,这种相关系数为相容效度。
②聚合效度和辨别效度(肯贝尔)
聚合效度:如果两个测验是测量同一特质的,即使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测量,他们之间的相关也应该是高的;辨别效度:如果两个测验测量的是不同的特质,即使用相同的方法进行测量,他们之间的相关也应该是低的。
33、实验操作的基本步骤:
1)确定实验题目<①确定实验因子(自变量)②假定实验结果(因变量),确定检测指标(正确率、速度、难度、创造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