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史馆解说词

合集下载

天津大学校史博物馆讲解词

天津大学校史博物馆讲解词

xx大学校史博物馆讲解词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
大家好!欢迎来到xxxx学院校史馆参观指导。

我是讲解员xxx,很荣幸能为大家讲解xx大学校史博物馆。

xx大学坐落于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北方经济中心xx,其前身为xx大学,始建于18xx年xx月x日,是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素以“实事求是”的校训、“严谨治学”的校风和“爱国奉献”的传统享誉海内外。

学校发展历经艰难曲折,从无到有,由弱变强,几代人栉风沐雨、薪火传承,用汗水和心血铸就了今天的成绩与辉煌。

为了彰显前贤,激励后学,学校修建了这座校史博物馆。

主旨是要记录学校艰苦创业的办学历程,铭记各级领导的关怀与支持,展现优秀学子的才干与风采,传承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xx大学校史博物馆是由xx大学搬入xxx校区后开建的首栋教学楼,也是第一教学楼,这里已被精心改建成校史博物馆。

为保护这栋老楼的原有风貌,学校在建筑物外“接上”了玻璃前厅,通过介绍天大校史的“时光隧道”,参观者可看到天大校史中的重要历史照片。

湖北美术学院校史馆解说词

湖北美术学院校史馆解说词

湖北美术学院校史馆解说词
尊敬的各位来宾:
下午好!欢迎参观XX大学校史馆,我是校史展馆的学生解说员,非常荣幸为您介绍我校87年的发展历史。

接下来我将带领大家一起
进入XX大学五十五年厚重而绚丽的发展历程,去感受它的坎坷与辉煌、奋斗与求索。

第1-2区:
巴山蜀水,钟灵毓秀,古蜀成都,人杰地灵。

国家重点大学西南大学就坐落在成都这个历史文化名城。

XX、XX、XX、XX,这古蜀文明三千年流淌不息的文脉和厚重底蕴,浸润着XX周岁的XX大学,令她日益雄姿英发、丰采绰我,奏响一部部“经世济民、孜孜以求”的
宏伟华章。

巴山蜀水,钟灵毓秀青城深幽峨眉秀丽,九寨仙境宛如画屏。

名川蕴秀,都江堰悠悠江水跳动着优美的音符,谱就蓉城雅章:金沙流韵,XX余年古蜀王朝流淌不息的文脉,诗书传承。

古蜀成都,人杰地灵。

在瑰丽的金沙遗址旁,草堂逸西之光华村,XX大学,璨然而立。


润于锦官城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深厚凝重的底蕴,光华宝地逸韵正声,风骚独领;此地人文渊蔽,文脉流徽:琴台路上,遥听相如古琴,响彻千年,遗韵裊袅:武侯祠堂,追忆丛相大略,两朝开济,鞠躬尽瘁;
烷花溪畔,长缅诗圣雄才,
二更二别,草堂忧心。

大道无形,植根中华沃土,传承华夏精髓,XX大学弘扬出一曲曲“经世济民,孜孜以求”的宏伟乐章。

沧桑校史,囊括于馆内:创业艰辛,浓缩于眼前。

现在我们来到了XXX百川馆。

在这一馆,我们将看到,XX大学在XX年诞生之初,名校汇聚、名师云集的最象。

学院校史馆展馆解说词

学院校史馆展馆解说词

学院校史馆展馆解说词
以上就是我对___校史馆的介绍,希望大家能够在这里感受到学院的历史和辉煌,也希望学院能够在未来的发展中继续创造新的辉煌!
在此展厅中,您可以仔细观看我们的老校长___教授的照片和复校后师生的研究生活概况。

六十年的时间里,我们学院经历了多次的变革和发展。

历代交院人披荆斩棘,勇往直前,用艰辛与奋斗书写了一段段精彩传奇,用奉献与创新铸就了一座座发展丰碑,用激情与梦想演绎了一曲曲动人乐章。

师资队伍是保证教学质量、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为培养优秀的交通运输人才,学院广泛吸纳八方名师才俊,着力打造强有力的师资队伍。

目前,学院拥有专兼职教师669人,副高级以上职称144人,博士、硕士学位或研究生学历教师170人。

学院培养了省级学术带头人10名,中青年骨干教
师68人,双师素质教师189名。

同时,学院聘请了知名学者、技术专家、能工巧匠375人担任客座教授、兼职教师。

学院还建成了省级教学团队3个,院级教学团队13个。

学院的师资
队伍专兼结合、素质优良、结构合理。

近年来,学院高度重视科研工作,提出了“立足专业,培
养学者,创新学术,注重应用”的科研工作方针。

学院采取内
部培养和外部引进相结合,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相结合,理论学者和实践专家相结合,打造了一支实力雄厚的科研队伍。


院的科研项目、学术论文和教材著作的统计表明,“科研兴校”已成为促进学院不断发展的永不枯竭的活水。

校史馆讲解稿

校史馆讲解稿

校史馆讲解稿走进校史馆,就仿佛走进了一条时光的隧道。

这里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件展品,都好像在诉说着学校的故事,就像老家的长辈在给你念叨过去的事儿一样亲切。

你看那一张张泛黄的照片,不就像我们小时候的旧相册吗?它们记录着学校一路走来的点点滴滴,那些曾经的辉煌时刻,那些让人难以忘怀的瞬间。

看着照片上的前辈们,一个个精神抖擞,充满了朝气,就好像看到了当年的自己,也是这般的青春年少,这般的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还有那些古老的教具、书本,它们虽然已经破旧不堪,但却承载着无数人的回忆和梦想啊。

这可不就像家里传下来的老物件儿,虽然可能用不上了,但就是舍不得扔掉,因为那里面有太多的情感和故事。

再看看那些荣誉证书和奖杯,哇塞,那可真是让人眼前一亮!这就像是我们小时候得到的小红花,只不过这些是放大版的、超级厉害的小红花。

它们是学校的骄傲,也是每一个为之奋斗过的人的骄傲。

走在校史馆里,你会时不时地发出惊叹,就好像发现了什么宝藏一样。

这里有太多的惊喜等待着你去挖掘,去感受。

你能想象得到吗,几十年前的学长学姐们是怎样在这里度过他们的青春时光的?他们是不是也和我们现在一样,有着自己的梦想和追求,有着自己的喜怒哀乐?校史馆就像是学校的心脏,虽然它不会跳动,但却充满了生命力。

它让我们知道了自己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它让我们更加珍惜现在的学习时光,更加努力地去追求自己的梦想。

这里的一切都是那么的真实,那么的亲切。

没有华丽的装饰,没有浮夸的言辞,只有最朴实的故事和最真挚的情感。

这不就是我们一直追寻的吗?这不就是我们心中的那个温暖的港湾吗?当你离开校史馆的时候,你会发现自己的脚步变得更加坚定,自己的内心变得更加充实。

因为你已经从这里汲取了力量,找到了方向。

校史馆,就是这样一个神奇的地方,一个让你永远也忘不了的地方。

所以啊,大家可一定要好好地去感受一下校史馆的魅力,相信我,你绝对不会后悔的!。

校史馆解说词

校史馆解说词

黄冈职院校史馆解说词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校友们,欢迎你们来到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我是今天的讲解员某某。

我们即将参观的是黄冈职业技术学院的校史馆,下面就让我带领大家一起去了解一下。

请跟我往里面走。

在参观之前提醒大家:校史馆是我们全校师生的智慧结晶,希望大家在观看的同时保护好我们的各项财产。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可以说是与共和国同行,走过了 65年的辉煌历程,65年春华秋实,喜育桃李十万,65年斗转星移,旧貌已换新颜。

大家请往这边看。

首先映入眼帘的这9个鲜红的大字就是我校经过多年的探索总结出来的一套办学战略,我校在 树品牌,创特色,建示范 这样的办学战略下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辉煌成就。

而分列其两边的就是我校的校训了,我校在这样的校训精神指引下,已经形成了 以崇德为方向,以强能为目的,以务实为方法和手段,以创新为动力 的办学思想。

大家在理解完校训之后,请往上面看,这个圆形的图标就是我院额校徽了,大家是不是觉得很耐人寻味呢?整个校徽是以寓意着充满希望的绿色为底色,同时以黄冈两个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大写字母,H和G为基本框架的,H在这里衍生成一条成才之路,是学院为学生成人成才就业创业铺就的通向社会谋求发展的阳光大道,而在我们看到H中间这一横时,是不是感觉像是看到了一只展翅飞翔的大鹏呢?同时它也寓意着一本翻开的书,代表着全院师生正在追求知识,探求真理。

看完这些请往这边看: 扬子江为我们欢快奔腾,大别山为我们引吭高歌。

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我校的校歌了,我校校歌是由原任书记涂普生作词,胡耀武作曲的情况下共同完成的,更值得黄职学子骄傲的是,我校校徽以及校歌在2008年1月份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举办的首届 校歌、校徽、校训 展评颁奖大会上,均荣获了一等奖的好成绩。

我们学院在各个历史发展时期,都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关怀与支持,李先念、江泽民、温家宝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也都曾来我校实习基地视察,并给予了高度评价,教育部以及省市级各级领导,也多次来我校检查指导工作。

校史馆讲解稿(3篇)

校史馆讲解稿(3篇)

第1篇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欢迎来到我校校史馆,今天我将带领大家穿越时光的长河,一同回顾我校的发展历程,感受学校的精神底蕴。

在这里,我们将见证一代代师生自强不息、勇攀高峰的奋斗历程,共同领略我校百年沧桑的辉煌成就。

一、校史馆简介我校校史馆位于校园内,占地面积约100平方米,分为五个展区,分别是校史陈列区、校领导视察区、校友风采区、校庆活动区和荣誉展区。

馆内收藏了大量的历史文献、图片、实物等资料,旨在全面展示我校的发展历程和辉煌成就。

二、校史馆五个展区讲解1. 校史陈列区校史陈列区主要展示了学校的发展历程,包括学校创建、发展、壮大等阶段。

以下是该区域的详细讲解:(1)学校创建:我校成立于1912年,原名“私立XX中学”,是由一批有识之士发起创办的。

当时,学校以“培养有道德、有才能、有责任心的公民”为办学宗旨,为我国教育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

(2)发展历程:从1912年至1949年,学校经历了多次变迁,校名也几经更迭。

新中国成立后,学校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成为了一所具有影响力的名校。

(3)壮大历程:改革开放以来,我校秉承“以人为本、质量立校、特色强校”的办学理念,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

2. 校领导视察区校领导视察区展示了学校在不同历史时期,党和国家领导人、省部级领导等视察学校的珍贵照片和资料。

以下是该区域的详细讲解:(1)党和国家领导人视察:1978年,邓小平同志视察我校,为学校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2)省部级领导视察: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校曾多次受到省部级领导的视察,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3. 校友风采区校友风采区展示了学校在不同领域、不同行业取得突出成就的校友风采。

以下是该区域的详细讲解:(1)科技领域:我校校友中,有两位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还有许多校友在国内外知名企业和科研机构担任重要职务。

(2)教育领域:我校校友中有不少人在国内外知名高校、研究机构担任教授、研究员等职务,为我国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校史馆解说词

校史馆解说词

一、沙盘形象厅雕刻主题形象墙纵览冀中,群贤毕至,一百余载桃李芬芳;星汉灿烂,一个世纪人杰辈出。

工大教育,独树一帜,此正所谓“湖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然师以立德树人为本,校以教书树人为根,我校当恪守科学发展观,立足教育事业之根本,和谐兴校、文化兴校,力使我校止于至善、厚德载物。

今设此馆,列叙时人录其功德,扬其精华,后世瞻仰,勉励秉承。

第一部分:爱我工大,学风严谨天津工业大学是教育部与天津市共建、天津市重点建设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校目前总占地面积230.8102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97.0527万平方米。

学校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已形成了一支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的高素质师资队伍。

工业大学简介:校徽、校训、校歌、办学理念。

第二部分:沃土津卫,净水工大在教育部2003年首批本科教学评估中获得优秀,2009年度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

学校历史悠久,最早的系始建于1912年,现已成为一所以工为主,工、理、文、管、经、法、艺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工业大学,并形成了培养学士、硕士和博士的完整教育体系。

第三部分: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学校现有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4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7个一级学科硕士点、71个二级学科硕士点、4个专业硕士及15个工程硕士授予领域,49个本科专业、 5个高职专业。

设有2个博士后流动站。

学校拥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3个天津市“重中之重”学科、8个天津市重点学科、1个天津市重点发展学科,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省部级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4个天津市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3个天津市工程技术中心、1个天津市技术推广中心和1个天津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十一五”期间,学校的纺织科学与工程、材料学、机械电子工程、计算机应用技术、通信与信息系统等五个重点学科获得天津市的重点建设投资,学校获得全市高校“十一五”综合投资一等奖。

学校下设14个学院,全日制在校生2700 0余人。

校史展览馆解说词

校史展览馆解说词

校史展览馆解说词嘿,各位小伙伴们!欢迎来到咱们这超级酷炫的校史展览馆呀!今天就由我这个超级解说员来给大家讲讲咱们学校的那些精彩故事。

一走进这展览馆,哇哦,就好像走进了一条时光的隧道。

看这边墙上的老照片,那可都是咱们学校一路走来的珍贵记忆呢!让我来给你们讲讲其中一张照片背后的故事吧。

那是很多年前的一个冬天,下了好大的一场雪。

学校里到处都是白茫茫的一片,就像一个童话世界。

当时啊,有个调皮的学生,咱就叫他小李吧。

小李看到这么厚的雪,那心里可痒痒了,就想着要搞点事情。

于是呢,他偷偷地在雪地里堆了一个超级大的雪人,还把自己的帽子和围巾给雪人戴上了,那模样可滑稽了。

结果呀,被老师给发现了,老师看着那个雪人哭笑不得,最后呢,也没批评小李,还和大家一起在雪人旁边拍了张合影。

哈哈,你们说有趣不有趣?再看看这边的展品,这些都是学长学姐们当年用过的书本、文具啥的。

每一件都好像在诉说着他们当年努力学习的故事。

这里还有以前的校服呢,虽然款式和现在不太一样,但那也是咱们学校历史的一部分呀。

哎呀呀,这里还有学校举办各种活动的照片呢!运动会上同学们挥洒汗水的样子,文艺汇演上精彩的表演,都让人忍不住感叹,咱们学校的生活真是丰富多彩呀!想象一下,当年的学长学姐们就在这些地方学习、生活、玩耍,他们也和我们现在一样,有着自己的梦想和追求。

而现在,我们也在这里,继续书写着属于我们的校史。

不知不觉就走到展览馆的尽头啦,但校史的故事还在继续。

我们要珍惜现在的时光,努力学习,为学校的未来增添更多的光彩。

好啦,今天的解说就到这里啦,希望大家在这里都能感受到咱们学校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哟!下次有机会再来呀,拜拜啦!怎么样,小伙伴们,是不是对咱们的学校有了更深的了解呀?嘿嘿,校史展览馆就是这么神奇的地方,让我们一起为学校的明天加油吧!。

西安工业大学校史解说词

西安工业大学校史解说词

忠诚进取精工博艺——校史展览解说词各位***级同学/****级校友:欢迎大家/各位来到西安工业大学校史馆。

我叫***,是西安工业大学**学院**级学生,很荣幸担当此次校史展览的讲解员。

下面由我带着大家走进西安工业大学的历史,了解西安工业大学的发展历程。

(讲)(备注:1.第四、五、六板块重点讲解。

2.讲解时间校友 15分钟——20分钟新生 20分钟——30分钟)学校简介西安工业大学创建于1955年,前身为西安第二工业学校,1960年扩建为西安仪器工业专科学校;1965年升格为西安工业学院,2006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西安工业大学。

(讲)五十多年来,学校秉承和弘扬“把一切献给党”的兵工精神,形成了“忠诚进取、精工博艺”的办学传统和“敦德励学、知行相长”的校训。

(讲)学校现有46个本科专业,9(?)个省级名牌专业,为国家输送了近6万名毕业生。

于2004年成立了北方信息学院。

(讲)五十多年来,在中央与地方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下,学校始终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全面履行人才培养、知识创新、发展科技、服务社会等职能。

不断更新办学理念,科学确定发展定位,精心凝练学科方向,努力提高培养质量,形成了“忠诚进取、精工博艺”的办学传统和“敦德励学、知行相长(zhǎng)。

展览简介校史展共有105块展板,分为六个部分:(讲)一、历史悠久,薪火相传。

二、发轫兵工,成就显著。

三、学校停办,改建工厂。

四、强基固本,开拓进取。

五、跨越发展,彰显特色。

六、继往开来,再创辉煌。

本展真实记述了学校创业、创新、发奋、发展,与时俱进,为国防工业和区域经济做出历史性贡献的光辉历程,充分展现了西工人“忠诚进取、精工博艺”、“敦德励学、知行相长”的精神风貌。

第一部分:历史悠久薪火相传由5块展板组成。

学校建校时为西安第二工业学校,历经中专、大专、本科三个阶段,06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西安工业大学。

(讲)下面两块展板是历任和现任党委书记和校长。

校史展室解说词

校史展室解说词

校史展室解说词欢迎各位来到我们学校的校史展室,在这里,我们将一同探索学校百年的历史,感受着这座学府的辉煌与变迁。

我们学校的校史,是一部奋斗与拼搏的史诗,也是一幅孕育着希望与梦想的画卷。

第一章:百年初创回想起我们学校建校的初衷,它将带您踏入到一个崭新时代的开始。

1919年,数位教育家在这片热土上创立了这所学校,以为社会培养优秀人才为使命。

正是这份使命感的激励下,学校一步一个脚印地走过了百年的征程。

第二章:校园文化一个学校的文化是它的灵魂,是它不断创新与发展的动力。

在这个章节中,我们将会介绍学校的丰富多元的校园文化。

学生的艺术团队在大大小小的演出中展现着学校的活力和魅力。

无论是音乐、舞蹈、戏剧还是美术,都在校园中成为了学生们探索自我、锻炼才艺的独特平台。

第三章:学术卓越在这个章节中,我们将会一起了解学校在学术领域的卓越成就。

多年来,学校不仅汇聚了大批优秀的教师,还秉承着创新与实践的教育理念,培养出一代又一代的杰出学子。

学校的科研实力也备受瞩目,多个学科在国内外产生了重大的学术成果和影响力。

第四章:社会责任学校一直以来都致力于承担着社会责任,践行社会公益。

这一章节将带您了解学校与社会互动融合的点滴,学校积极倡导绿色环保、公益慈善等社会价值观念。

我们也将会分享学生们参与社区服务、关怀弱势群体的事迹,这一切是学校秉持着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初心。

第五章:校友风采校友是学校发展历程中闪耀的明星,许多优秀校友的事迹也为学校的发展增添了无数的荣光。

在这一章节中,我们将为您介绍一些学校优秀校友的事迹,他们不仅在各行各业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还一直保持着对学校的热爱和支持。

第六章:展望未来在这最后一章,我们将一同展望学校的未来。

学校将继续秉持着初心,迎接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我们坚信,学校将会继续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感谢各位能与我们一同走进校史展室,体验百年辉煌的学府风采。

学校的辉煌历史离不开前辈们的努力和付出,也需要我们继续努力去开创和传承。

河南理工大学校史馆解说词

河南理工大学校史馆解说词

河南理工大学校史馆解说词尊敬的各位领导、来宾:大家好,欢迎参观河南理工大学校史馆。

序厅河南理工大学是一所有着悠久历史和学术积淀,具有优良办学传统和独特文化品格的河南省重点建设的骨干高校。

她始建于1909年,历经焦作路矿学堂、福中矿务大学、私立焦作工学院、西北工学院、国立焦作工学院、焦作矿业学院等重要历史时期,1995年恢复焦作工学院校名,2004年更名河南理工大学。

百年弦歌不辍,世纪薪火相传。

河南理工大学的发展进程始终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

校史馆按照学校办学进程的阶段和特点,由四个展厅组成。

序厅展示的是党和政府领导对学校的殷切关怀与寄托;第一展厅展示的是从学校初创到新中国成立这段历史,是为中国第一所矿业高等学府的创建和发展;第二展厅展示的是建国后至20世纪末,是为社会主义行业工科大学的建设与发展;第三展厅展示的是新世纪至今,是为新世纪多科性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建设与发展。

首先展示在我们眼前的是学校历史沿革图,透过这幅百年画卷,可以看到河南理工大学一路从历史的长河中姗姗走来,先后迁址10次,辗转4省,9易其名,虽经岁月洗练、风雨砥砺,始终未曾向命运屈服,以超乎想象的坚韧与毅力,恪守兴学育人和服务煤炭工业之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和社会进步作出重要贡献。

可以说,河南理工大学百年校史就是一部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办学史,一部孕育、培植、熔铸和弘扬理工大精神的发展史。

“明德任责”是河南理工大学的校训,也是对学生成长成才的要求。

它既是学校的核心价值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学校兴学育人理念的深化。

既要求学生完善思想品德,更重要的是要能勇于担当重任,时刻胸怀天下,报效祖国。

与明德任责校训相媲美的是“好学力行”校风。

这四个字是我国著名教育家、20世纪30年代私立焦作工学院时期学校名誉校董蔡元培先生于1934年亲笔写给学校的题词,勉励学子学行合一、知行合一,是学校风气的精辟概括和真实写照。

校歌创作于20世纪30年代的私立焦作工学院时期,由著名教育家李敏修作词,作曲家张洪岛谱曲。

淮中校史馆解说词(简短)

淮中校史馆解说词(简短)

沧桑砥砺百十载薪火传承谱新篇——江苏省淮安中学校史馆解说词(简短)1.各位来宾,大家好!欢迎大家光临参观我们江苏省淮安中学校史馆。

2.巍巍文通塔,悠悠运河水,是我们淮安中学的标志。

我们面对着的屏幕,我们头顶上的灯,我们脚下的河,都是它的体现。

大家右手位置是我们校史馆的“前言”和我们学校的校风、教风和学风。

3.在多年的办学历程中,我校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

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先生、曹卫星省长、胡金波厅长等多位领导都对我校给予了关照和指导。

4.这里的浮雕、历任校长显示了我校百年办学的轨迹。

我校主要由国民政府办的江苏省立淮安中学、淮安县立中学和民主政权办的淮安县中学这三脉传承汇聚而来。

这是我们的校史沿革表,这是我们的历任校长。

5.这是我们学校的起源-淮安府中学堂(可读上面的解说)淮安府中学堂注意:杨锡绂(fú)对联:花暖莺捎蜨(dié同蝶),溪喧獭趂(chèn 同趁)鱼。

——杜甫《重过何氏五首(之一)》大概意思:春暖花开,黄莺蝴蝶齐飞;小溪潺潺,水獭追着鱼儿。

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 7月清政府命张之洞等人以日本学制为蓝本,重新拟订学堂章程,于1904年1月公布,即《奏定学堂章程》,是清朝政府颁布的关于学制系统的文件。

江苏省立第九中学(可读上面的解说)补充:李更生为办学兴教,不惜变卖家产,将住所改为教室。

毛泽东称赞他“毁家办学,高风亮节”。

(指示边上的牌子)江苏省立淮安中学(可读上面的解说)补充:这是显示省立淮安中学基本面貌的沙盘,是根据有关资料和老校友的回忆制成的。

淮安县立中学(可读上面的解说)淮阜联立中学(可读上面的解说)补充:当时教材奇缺,语文教材往往就是战报新闻稿和领导同志的文章。

两淮市第二联合中学(可读上面的解说)补充:这里陈列的《淮安县老解放区教育资料汇编》一书,收录了新政府以校长谭稚成和副校长汪育才名义发布的《两淮市第二联合中学招生简章》,它明确省立淮安中学和县立淮安中学的学生都到二联中登记入学。

校史馆讲解词

校史馆讲解词

校史馆讲解词尊敬的各位观众,大家好!欢迎来到我们的校史馆,这是一个展现我们学校发展历程的重要场所。

本校始建于20世纪初,迄今已有百年历史。

在过去的一百年里,我们学校经历了许多的风风雨雨,但在困难和挫折面前,我们始终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坚持不懈地努力发展和前进。

校史馆收藏着大量的历史资料和珍贵文物,展现了我校从最初的创立,到今天的成长历程。

馆内设置了多个展区,不仅有具体的展品,还有各种音像资料和文字解说,让观众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认知学校的历史和发展。

在游览学校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让我们先来看看学校最初的创业历程。

早在建校初期,学校只有极其有限的资源和条件,但这并没有阻挡我们的发展步伐。

我们通过严谨的教学质量,吸引了大批的学生及教授前来。

其中不乏著名学者、科学家及政治家。

学校也在多个领域不断开展了研究与合作,发挥了其独特优势。

进入20世纪40年代后期,学校逐渐走出国门,开始在国外招收学生和开展联合办学。

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们的办学思想不仅走出了国门,而且得到了国际认可。

我们在世界范围内建立了广泛的社会关系,并进行交流合作,从而提高了学校的国际影响力。

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期间,全国高等教育经历了一个大发展的时期。

我们学校大力推进教学改革和科技创新,为学校的快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此期间,我们学校获得了许多国家级及省级科研课题的资助,为国家重大工程和技术研究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支持。

21世纪初期,学校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我们为人才培养推出了更加完善的教育体系和新的学科专业。

我们积极探索互联网和信息技术与教育的结合,开设了网络教育课程。

这种改革和创新为我们学校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也为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做出了贡献。

我们学校的发展经历了一个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单一到多元的过程。

在经历了无数次风雨和挫折之后,我们仍然坚信,只要我们不断追求卓越、保持创新,就一定能够为社会和人类的发展做出更多贡献。

辽宁工业大学校史馆解说词定稿

辽宁工业大学校史馆解说词定稿

辽宁工业大学校史馆解说词尊敬的各位领导、来宾,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欢迎来到辽宁工业大学校史馆参观,我是校报记者团学生记者---,也是本次校史之旅的解说员。

六十余载弦歌不辍,一甲子薪火相传,辽宁工业大学是一所有着悠久历史和学术积淀的辽宁省属工科院校。

自1951年建校至今,学校已经走过了六十年的发展历程。

走进校史馆展厅,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砺器悟道”四个遒劲、有力的大字,“砺器悟道”的校训精神是辽宁工业大学文化的精髓所在,它指引广大学子在“器”的磨砺中领会“道”的深远。

与“砺器悟道”校训相得益彰的是“勤学进取严谨求实”的校风。

1986年3月,学院向全院师生提出了这八字校风,是学校风气的精辟概括和真实写照。

校歌由著名诗人易仁寰作词,孟令红谱曲。

不仅形象的描绘出学校在凌河之岸、渤海之滨的优越地理位置,更充分的反映莘莘学子胸怀理想,志在四方的远大志向。

校训、校风、校标、校歌共同构成了辽宁工业大学重要的精神文化成果,已经深深的融入了学校的文化血脉。

了解了最为深邃的辽工大精神,接下来展示在我们眼前的是校史馆的历史沿革部分。

透过这一幅幅穿梭甲子的画卷,我们仿佛可以看到辽宁工业大学一路从历史的长河中姗姗走来。

这幅照片拍摄于1951年建校之初,是学校模范工作者的合影留念。

拓荒者的心血汗水哺育幼苗茁壮成长,新中国建立之初,国家工业基础薄弱,为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第一代辽工大人付出了辛勤的努力,他们拓荒创业、艰辛办学,为今日的局面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这幅照片很有趣,拍摄于1956年1月,大家的目光纷纷投向了他们的左上方位置,面带笑容,目光炯炯,他们带着满心希望被派向祖国的大江南北,将最初的辽工大精神延展到祖国的四方。

到1960年4月,学校几经更迭,升格为锦州工学院,时任国家副主席的董必武和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为学院题写校名。

到1961年9月,学院首次招收本科学生91名,从此办起了四年制的本科大学,这对学校的发展来说是一个质的飞跃。

复旦校史馆解说词

复旦校史馆解说词

复旦校史馆解说词各位来宾:大家好!欢迎来到复旦大学校史馆。

我是今天的讲解员,将带领大家一同走进这座充满历史与文化底蕴的建筑,了解复旦大学的发展历程和辉煌成就。

首先,让我们来到校史馆的入口。

这里陈列着复旦大学的校徽和校训,它们是复旦精神的象征。

校徽中的“复旦”二字取自《尚书》中的“日月光华,旦暮复旦”,寓意着学校与日月同光,不断追求卓越。

而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则强调了学思结合、志向坚定的重要性。

接下来,我们将进入第一展厅。

这里展示了复旦大学的创立和发展历程。

1905年,复旦公学创立于上海,成为中国第一所私立大学。

自此以后,学校经历了多次更名和迁址,逐渐发展成为国内著名的高等学府。

这里还陈列着一些珍贵的历史照片和文献资料,展现了复旦大学在不同历史时期的风貌。

现在,我们来到了第二展厅。

这里主要展示了复旦大学在各个时期的学科建设和师资力量。

自创立以来,复旦大学始终坚持高水平的学术研究和高素质的人才培养。

这里陈列着一些著名教授和校友的照片和事迹,他们为学校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同时,也展示了学校在各个学科领域的卓越成就和国际影响力。

最后,我们将来到第三展厅。

这里展示了复旦大学的文化底蕴和社会责任。

学校始终秉持“学术独立、思想自由”的办学理念,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

这里陈列着一些校园文化活动的照片和纪念品,展现了学生们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

同时,也展示了学校在服务社会、推动经济发展等方面的贡献和成果。

各位来宾,通过今天的参观,相信大家对复旦大学的发展历程和辉煌成就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感谢大家的聆听和支持!。

校史馆解说词

校史馆解说词

校史馆解说词尊敬的领导、各位来宾,大家好!欢迎参观校史馆!很荣幸为您介绍!校史馆是2006年9月28号暨我校50周年校庆时期开馆的,占地近1200平方米,由形象厅、历史通道、成就厅、师大文库、时空通道五个板块构成,全方位的展示了我校成长、发展的历程,办学的成就。

这边是签到台,请诸位不吝赐教,过来留个墨宝吧!大家现在已经进入第一展区:形象厅。

左面墙上的图片是从卫星上看到的我校全貌,全校占地近3300亩,这是校园,这是教职工生活区,这是大家现在所在位置——图文信息中心。

后面有沙盘大家到时可以更直观的了解我校全貌。

正面立柱上盘旋的50根钢管是为我校点燃的50支生日蜡烛,同时寓意着“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师大人的奉献精神。

右面展板展示的是我校的校标、校训、校歌,它们集中体现了我校的深厚文化底蕴、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

今天的校标的确立经历了五次的更新,逐步完善、成熟。

这是初创时期的校标,这是一只飞翔的燕子,这是一把开启知识宝库的钥匙,这是一座挺拔秀丽的山峰,象征师大人勇攀高峰的进取精神;也似一个大大的“人”字,体现“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还似“一本打开的书”,寓意“教书育人”的办学宗旨。

今天校训的确立也历经两次的提炼,从“唯实”到“勤奋求实文明创新”到今天的“砺学砺行唯实唯新”。

校歌“我们为精神家园守望”是由梅新林书记作词,孟卫东作曲的。

正面展板上的学校形象墙与烛光曲遥相呼应,展示我校整体形象。

从这里,我们步入历史通道。

您看到的这些图片展示了历年来我们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我校的关怀。

这边的是我校的五十年简史,五十年来我校从创立到1985年更名浙江师范大学期间经历了“迁、分、停、合”的曲折历程,这在浙江乃至全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堪称少见。

这是我校的院系科沿革表,简洁地反映了学校办学规模的变化,从初创时的5个科发展到今天的19个学院62个专业。

从这里开始的“历史沿革图”分“初创、南迁、重建、更名、突破、拓展、转型”七个阶段详细的介绍了我校的50年风雨办学历程。

学院校史馆展馆解说词综述

学院校史馆展馆解说词综述
。学校撤销后,校舍被郑州市公路运输公司的
昔时宁静的校园变成了川流不息的停车场,整洁的教室变成了遍
学校的教具、图书及其它一切财产设施被瓜分一空。然
1979-2003恢复建
十年的恢复和重建,交校人以自己的勤劳和智慧扫除了
以踏实的工作作风为交校的后续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各位
年来到我校担任领导工作,并在这片土地上寒耕热耘,开办了河南省交通
57辆载货汽车及有关人员移交给郑州
实习工厂车间的人员及生产设备全部移交郑州汽配厂……停办的
蹉跎岁月的艰难和坎坷,并没有泯灭交通教育工作者的那颗执著的
1964年5月,省交
。任命童福康为
张爱冬为副校长兼任党总支书记。各位嘉宾可以仔细看下,我们的老校长
1966年,文革风暴席卷大江南北,交通
1969年9月,河南省革命委员会交通局革命领导小组正式
从此展厅开始便分阶段介绍学院六十年的发展历程,首先是“1953-1955年,
艰苦创业”阶段。伴随着共和国晨曦诞生的河南省交通厅干部训练班
当时的办学环境和办学条件异常艰苦,在当时只有
共举办了四期干训班,两年来为交通系统培训在职干部
人。
-1978年“迁址郑州 风雨兼程”。1956年,学院迁入郑州市桃源路42号。
但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他遭受迫害,但为共和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为了党的教育事业,年
筹措资金,修缮校舍,使学校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迅速地恢复重建起
1979年调入河南省交通学校任学生科科长,当
已经成为那个时代永恒的记忆,并且影响了其后的一代又一代
在此我们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取红旗的造型元素,来展示1993年我校在40周年校庆之
,围绕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

校史馆解说词

校史馆解说词

解说词〔南风门——校史主题公园——校史馆〕南风门各位领导,各位来宾,亲爱的同学们我们现在位于四川师范大学成龙校区的南风门。

成龙校区目前有南风门、南云门和西岑门三个校门。

南风门宽60米,高19.46米,将门柱设计为净高19.46米寓意四川师范大学建校于1946年。

门柱造型的设计加入了传统元素,“F”形相向对立,构成繁体汉字“门”字,强调了鲤鱼跳龙门的象征意义。

门柱俯视为“><”状,如一本书的开启状,寓意知识智慧之书开启。

门柱体面相互交织的线条,是由个体汉字、字母、数字、符号、公式、定理等内容组合排列而成,寓意川师大文史艺数理化科系完备,互相关联,突出了综合类师范大学的特点。

龙湖大道南风门正对着的就是龙湖大道。

龙湖大道宽38米,长178米,是学校形象集中展示的窗口,它始于入口的铭记广场并经过一系列广场空间延伸至中心湖面,最终越过水面及中心标志以图书馆为对景。

硬质铺地为学生和老师提供了开阔的聚会场地,两侧的林荫道树荫浓密、树影婆娑,树下的草坪提供了活动、欣赏沿池风景的场所。

池水倒影周围景色,有汀步连接池水两侧。

道路左方的是第一教学楼。

总建筑面积43200平方米,共有教室186间;针对教育建筑“人流大且集中”的特色,除西侧设主要入口外,沿建筑周边还设置了多个入口,以“立体疏散”的方法,多方向、多层次地快速疏散人流。

道路右边的是第一实验楼。

总建筑面积为23503平方米,主要由物理实验室和公共电脑教室构成。

第二、三实验楼位于校园西南侧, 在第一教学楼的后面,建筑面积43200平方米;二、三实验楼由通过架空天桥和构架连接组合而成。

第一实验楼的前面是艺术大楼。

总建筑面积为12850平方米,主要由音乐学院教学楼、音乐厅和龙湖剧场构成。

其中,“龙湖剧场”的音响设施是按照高标准建设的,其音响效果在西部高校堪称一流,可与成都市锦城艺术宫以及娇子艺术中心媲美。

龙湖大道的尽头有一个湖是龙湖。

作为校园景观的核心,龙湖是在保留规划地块内自然山丘地形的前提下,利用原有水系〔东风渠南支七渠)形成的中心水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校史馆解说词
解说词(南风门——校史主题公园——校史馆)
南风门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亲爱的同学们我们现在位于四川师范大学成龙校区的南风门。

成龙校区目前有南风门、南云门和西岑门三个校门。

南风门宽60米,高19.46米,将门柱设计为净高19.46米寓意四川师范大学建校于1946年。

门柱造型的设计加入了传统元素,“F”形相向对立,构成繁体汉字“门”字,强调了鲤鱼跳龙门的象征意义。

门柱俯视为“><”状,如一本书的开启状,寓意知识智慧之书开启。

门柱体面相互交织的线条,是由个体汉字、字母、数字、符号、公式、定理等内容组合排列而成,寓意川师大文史艺数理化科系完备,互相关联,突出了综合类师范大学的特点。

龙湖大道
南风门正对着的就是龙湖大道。

龙湖大道宽38米,长178米,是学校形象集中展示的窗口,它始于入口的铭记广场并经过一系列广场空间延伸至中心湖面,最终越过水面及中心标志以图书馆为对景。

硬质铺地为学生和老师提供了开阔的聚会场地,两侧的林荫道树荫浓密、树影婆娑,树下的草坪提供了活动、欣赏沿池风景的场所。

池水倒影周围景色,有汀步连接池水两侧。

道路左方的是第一教学楼。

总建筑面积43200平方米,共有教室186间;针对教育建筑“人流大且集中”的特色,除西侧设主要入口
外,沿建筑周边还设置了多个入口,以“立体疏散”的方法,多方向、多层次地快速疏散人流。

道路右边的是第一实验楼。

总建筑面积为23503平方米,主要由物理实验室和公共计算机教室构成。

第二、三实验楼位于校园西南侧, 在第一教学楼的后面,建筑面积43200平方米;二、三实验楼由通过架空天桥和构架连接组合而成。

第一实验楼的前面是艺术大楼。

总建筑面积为12850平方米,主要由音乐学院教学楼、音乐厅和龙湖剧场构成。

其中,“龙湖剧场”的音响设施是按照高标准建设的,其音响效果在西部高校堪称一流,可与成都市锦城艺术宫以及娇子艺术中心媲美。

龙湖大道的尽头有一个湖是龙湖。

作为校园景观的核心,龙湖是在保留规划地块内自然山丘地形的前提下,利用原有水系(东风渠南支七渠)形成的中心水面。

中心湖面宽约六十亩,北浅南深,从校园东南角流入,流经学院行政楼和一教学楼,从西南角流出。

湖名的由来有三:一校区地处成都市龙泉驿区,二刘禹锡《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三取“望子成龙”之意,寄托了对莘莘学子的一种美好期望。

桫椤岛:位于龙湖湖心,因洪雅市政府捐赠的十棵桫椤树而得名。

桫椤,又名树蕨、蕨树,其树形美观,叶如凤尾,是现今仅存的木本蕨类植物;它的出现距今约三亿多年,比恐龙的出现还早一亿五千万年,故有植物“活化石"之称,被列为国家一类保护植物。

岛上的石头刻有“花半坞”,取自于古诗中的“半坞白云耕不尽”,“花自飘零水自流”。

叠水:位于龙湖湖畔,利用自然山体的高差人工造景,改造成叠水瀑布,既有缓冲水势的功能,也形成了一道亮丽的景观。

水流随层叠的山势流淌而下,较之飞流直下的瀑布少了一些冲撞之感,较之平缓的湖面又多了一丝节奏感与韵律之美。

校史主题公园
校史主题公园立意追求人文景观与自然风景和谐交融,寓校史教育与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于一体,是成龙校区校园文化建设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由校史长廊和浮雕墙两部分构成。

校史长廊以校园步行道为依托,以学校发展历史为线索,以学校各个发展阶段主校门为景观,系统、客观、简要介绍学校发展史;浮雕墙长约120米,依照自然山势,以浮雕形式再现学校各个历史时期重大或重要事件。

师生员工在校史主题公园休闲散步自觉接受校史教育,激发爱校、敬校热情。

学校创建于1946年,其诞生与东北大学有直接的历史渊源。

抗战初期,东北大学内迁到四川省三台县办学。

抗战胜利后,东北大学迁回沈阳,留川师生在东北大学三台校址上创建了川北农工学院,这里就是当时的川北农工学院的校门微缩景观。

接下来我们继续前行,我校的发展起源于川北农工学院,1950年合并川北文学院,更名为川北大学,并迁到四川省南充市。

这里就是当时的川北大学的校门的微缩景观。

现在我们所看到的是四川师范学院校门的微缩景观。

1952年,以川北大学为主体,合并川东教育学院(原乡村建设学院)、四川大
学和华西大学的部分专业,组建四川师范学院,1956年迁到成都现址。

现在,我们的时光长廊就已经走到了现在。

1964年,原成都大学(现西南财经大学)数理化三系并入我校。

1999年,原煤炭部成都煤炭干部管理学院并入我校。

1985年,经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准,更名为四川师范大学。

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就是四川师范大学狮子山校区的北大门的微缩景观。

在这里还值得一提的是2006年,学校被教育部评为本科教学优秀单位。

穿越了我校发展的时光隧道,我们就来到了成龙校区的博观广场,这里是整个校园的最高点。

广场中央的有一块“博观石”,这块石头重约50吨,产自成都的著名风景区——银厂沟。

石上刻有“博观”二字,取自于朱熹的“博观邃理,近思秘察”。

这里也是成龙校区的至高点,站在这个位置可以对我们的成龙校区一览无遗。

我们对校史主题公园的参观就在这里告一段落了。

校史主题公园——校史馆
结束了校史长廊的参观,接下来我们将前往校史馆进行参观。

现在在我的左手边的就是我们的第一运动场。

成龙校区拥有有配套完善、功能齐全的体育场所和体育设施。

共有一个体育馆、三个田径场、两个游泳池,八个网球场。

此外,在东苑、西苑学生公寓旁还分布有若干篮球、排球场。

好的,在运动场前方的是成龙校区的训练馆。

训练馆建筑面积为19059平方米。

建筑特色为:大面积使用玻璃幕墙与百叶,极具现代感;并在其立面设计中大量采用竖向线条,突出其体育建筑所特有的动感与视觉冲击力。

建筑内部羽毛球馆、体操房、乒乓球馆、篮球馆等一应俱全。

接下来,我再简单为大家介绍一下成龙校区的概况。

成龙校区位于成都东南部龙泉驿区,周边为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距成都市区约13.6公里,距狮子山校区约10公里,距东校区约9公里。

成龙校区占地1935亩,净用地1536亩,规划建筑总面积48万平方米,现已建成投入使用的建筑面积约39万平方米。

成龙校区于2006年3月奠基,分三期建设。

现一、二期工程已基本完工,并于2008年8月18日正式投入使用,现有学生20000余人。

成龙校区地形地貌属浅丘型,呈波浪式由南向北逐渐增高,宁静而自然。

校区规划遵循“以人为本”、“人工之中显自然”的设计理念,充分利用规划地块内的自然山丘和原有水系,意在构筑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青山环抱,碧水相拥”的空间格局。

校区由美国XWHO设计公司进行总体规划设计,中国园林景观设计院进行景观设计。

规划汲取了中国传统历史文化和地方文化的精粹,承继传统书院建筑古朴典雅的形制特点,提出了“书院枕清流,桃李润虚谷”的设计构想,旨在塑造一个滋长于浅丘山林之中的现代“翰林书院”;在体现儒家文化的同时,也进一步强调师范大学“学高为
师,身正为范”的办学理念。

我们现在就位于四川师范大学校史馆前。

校史馆是图书信息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图书信息中心大楼位于校园景观中轴线上,与教学楼相呼应,建筑面积为31470平方米。

图书信息中心大楼的外观采用方形和圆形相结合的设计造型。

一层为采光要求低的用房,如多媒体查询、办公等,其余楼层主要设置大空间,如借阅大厅、教室阅览室、学生自习室等。

图书信息中心大楼于2010年9月建成投入使用,是成龙校区的标志性建筑。

原本这栋楼应于2009年竣工,但在2008年5月12日,该项目工程刚刚完成第七层以上混凝土浇注,尚未达到应有的凝期,就遭受到汶川5•12大地震的影响,混凝土结构内部受到损伤,强度严重下降,已不能使用。

后来拆掉上面四层重新修建,直接经济损失约6000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学校的图书馆是四川省第三大图书馆,现有藏书约320余万册。

校史馆大门对面的这尊雕像的名字叫“师魂”,是由中国雕塑家协会会长吴为山先生亲自创作,目的是为了纪念在汶川大地震中英勇牺牲的教师们,也为即将成为人民教师的师大学子们树立一个典范。

接下来,我们就进入校史馆进行参观。

(接校史馆解说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