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中科院有机化学真题及答案
2015年中国科学院有机化学考研历年真题试题及答案2(2000-2009)共10套经典
![2015年中国科学院有机化学考研历年真题试题及答案2(2000-2009)共10套经典](https://img.taocdn.com/s3/m/cc0ff0b1f121dd36a32d823c.png)
2015年中国科学院有机化学考研
历年真题试题2(2000-2009)
(共10套)
目录
2000年中国科学院有机化学考研真题 (2)
2001年中国科学院有机化学考研真题 (5)
2002年中国科学院有机化学考研真题 (9)
2003年中国科学院有机化学考研真题 (17)
2004年中国科学院有机化学考研真题 (27)
2005年中国科学院有机化学考研真题 (33)
2006年中国科学院有机化学考研真题 (37)
2007年中国科学院有机化学考研真题 (45)
2008年中国科学院有机化学考研真题 (57)
2009年中国科学院有机化学考研真题 (61)
2000年中国科学院有机化学考研真题
2001年中国科学院有机化学考研真题
2002年中国科学院有机化学考研真题
2003年中国科学院有机化学考研真题
2004年中国科学院有机化学考研真题
2005年中国科学院有机化学考研真题
2006年中国科学院有机化学考研真题
2007年中国科学院有机化学考研真题。
答案2002年实验试卷
![答案2002年实验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1a79358183d049649b665868.png)
化学系2000,2001级有机化学实验试卷答案一、每小题0.5分,共10分1.B 2.D 3 D 4A 5B 6B 7D 8D 9B 10B 11B 12A 13B 14B 15B 16B 17A 18 C 19A20 C二、每小题0.5分,共10分1、(×)2、(×)3、(∨)4、(∨)5、(×)6、(×)7、(×)8、(×)10、(×)11、(∨)12、(×)13、(∨)14(×)15、(×)16、(×)17、(∨)18、(∨)19、(×)20、一(×)三、空题20%1、3分第一步PH值为7-8 ,目的是形成氯乙酸钠;第二步PH值为12 ,目的是形成苯氧负离子,易于发生亲核取代反应;第三步PH值为3-4 ,目的是使苯氧乙酸钠形成苯氧乙酸(2分)2、苯甲醛,乙酸酐,乙酸钠苯甲醛(2分)3、不与该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或催化作用,不溶于该液体中。
(9分)4、(1)acdfj(2)afiqo p(3)fa jmq(4)fahmq(5)aefgn(6)bd(7)dgf(4分)5、(1)较长时间静置;(2)因碱性产生乳化,可加入少量酸;(3)盐析;(4)加热等降低表面张力。
四、(30分)1、(4分)不接受,因为折光率应标出光线波长和测定温度,减压沸点应表出压力2、(6分)(1)从大量树脂状杂质或不挥发性杂质中分离有机物(2)除去不挥发性的有机杂质(3)从固体多的反应化合物中分离被吸附的液体产物(4)某些沸点高于100度的有机物在其自身的沸点温度时容易被破坏。
条件:100度左右时蒸汽压小于1.3Kpa物质,不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
3、(4分)因为干燥醋酸正丁酯的干燥剂是能和水发生可逆反应,因此蒸馏前要分出干燥剂,而氧化钙干燥剂与水发生不可逆反应,蒸馏前可不必分出干燥剂就可直接蒸馏。
4、(4分)采用分馏装置,100-110度,温度过高会把未反应的醋酸蒸出,反应不完全。
最新中国科学院2002-研究生入学试题
![最新中国科学院2002-研究生入学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83d6c062de80d4d8d15a4fe3.png)
中国科学院2002-2005年研究生入学试题中国科学院2002年研究生入学试题《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一、是非题:15题,每题1分,共15分。
答"是"写"+",答"非"写"- ",写在题后的()中。
1.维生素对人体的生长和健康是必需的,但人体不能合成维生素。
()2.能被某种振奋分子识别,并与其特异和共价结合的原子,原子团和分子,称为配基。
()3.当不同分子大小的蛋白质混合物流经凝胶柱层析时,小分子物质因体积小最先被洗脱出来。
()4.酶的最适pH与酶的等电点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两者之间有相关性,两个数值通常比较接近或相同。
()5.对于一个酶而言,其过渡态的底物类似物与底物的物相比较,是更有效的竞争性抑制剂。
()6.Km值是酶的牲常数之一,与酶浓度、pH值、离子强度等条件或因素无关。
()7.磷脂酶A水解脂生成磷脂酸。
()8.NAD 不能由细胞浆通过线粒体内膜进入线柆体内,而NADH能在通过线粒体内膜后被氧化。
()9.寡霉素是线粒体ATP合成酶的抑制剂。
()10.核苷磷酸化酶催化腺苷的磷酸化,生成腺嘌呤和核糖-5-磷酸。
()12.肿瘤RNA病毒的复制过程为RNA->DNA->RNA。
()13.肾上腺素能与细胞膜上专一受体结合,这种激素受体复合物能直接活化环化酶,使细胞cAMP浓度增加,引起级联反应。
()14.维生素E是一种抗氧化剂,对线体膜上的磷脂有抗自由的作用。
()15.吡哆醛、吡哆胺和吡哆醇的磷酸酯都可以作为转氨的辅酶。
()二、选择题:20题,每题1分,共20分。
请将选择答案的号码填入()中。
1.为稳定胶原三股螺旋结构,三联体的每三个氨基酸的位置必须是:()①丙氨酸;②谷氨酸;③甘氨酸2.分离含胡二硫键的肽段可以用()①SDS PAGE电泳;②对角线电泳;③琼脂糖电泳3.引起疯牛病(牛海绵脑病)的病原体是:()①一种DNA;②一种RNA;③一种蛋白质;④一种多糖4.胰岛素等激素的受体以及上成或表皮生长因子的受体都是一种:()①激酶;②脱氢酶;③转氨酶5.在酶的可逆抑制剂中,不影响酶的二级常数(Kcat/Km)的是:()①竞争性抑制剂;②非竞争性抑制剂;③反竞争性抑制剂;④都不是6.所谓"多酶体系"是指一个代谢过程中几个酶殗了一个反应链体系,多酶体系中的酶通常具有以下性质。
中国科学院200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试题参考答案
![中国科学院200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试题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e15e18383d049649b66580f.png)
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2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试题名称:固体物理一 某元素晶体具有面心立方结构,其晶胞参数为a 1 )(21j i a a +=)(22k j a a +=)(23i k a a +=()k j i a a a a a a b -+∙=⨯∙⨯=214)(2321321ππ()k j i a a a a a a b ++-∙=⨯∙⨯=214)(2132132ππ()k j i aa a a a ab +-∙=⨯∙⨯=214)(2213213ππ该倒格子为体心立方布拉菲格子2 上述倒格子中最短的三个倒格矢为晶胞顶点到体心,立方体的边和面对角线。
长度k为a π423∙,aπ4,aπ42∙,由衍射条件:θsin 2k K =可得θ,其中k 为X 射线的波矢。
1) a akK λππλθ233242sin 1=∙==,aaλππλθ=∙∙=4221sin 2(消失)2) 几何结构因子 ()()]1[4122l k h n i jl k h n i h k l ef feF jj j ++∙+++==∑πμμμπ衍射线强度 ()⎥⎦⎤⎢⎣⎡+++∙=∙∝*l k h n fF F I h k l h k l h k l 2c o s 122π 相应立方体边的倒格矢(110)的衍射消失。
a aλππλθ2424sin 2=∙∙=' 所以,散射角最小的两个衍射峰的布拉格角为aλθ23sin 1=和aλθ2sin 2='3 固体能带理论是一个固体量子理论,他为阐明许多晶体的物性提供基础,成为固体电子理论的重要部分,晶体大小并不影响其晶格势场,所以不影响能带的基本情况4 一条能带允许有2倍原胞数目电子占据,原胞中电子数目为奇数,必有未填满的能带,相应的晶体具有金属导电性。
5 原因是银的费米面具有两个极值截面,所以会出现两个振荡周期。
二 对惰性元素晶体,原子间的相互作用常采用勒纳-琼斯势()⎥⎥⎦⎤⎢⎢⎣⎡⎪⎭⎫ ⎝⎛-⎪⎭⎫ ⎝⎛=6124r r r u σσε其中σ和ε为待定常数,r 为两原子间的距离1 第一项的排斥作用力,当原子间电子云明显交迭时,产生强烈的排斥作用,它起源于泡利原理。
中国科学院2002年生物化学考研真题及答案
![中国科学院2002年生物化学考研真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f978a3d4b73f242326c5f05.png)
6.大肠杆菌素 E3 蛋白在原核生物蛋白质合成中是很强的抑制剂。这个蛋白是核酸酶, 此酶特别接触靠近 16S rRNA3ˊ端的磷酸二脂键附近。请说明在翻译时,大肠杆菌素 E 3 蛋白的作用机制。(2 分) 7.一个正常的喂得很好的动物用 14C 标记甲基的乙酸静脉注射,几小时后,动物死了。 从肝脏分离出糖原和甘油三酯,测定其放射性分布。预期分离到的糖原和甘油三酯放 射性水平是相同,还是不同?为什么?(2 分) 8.特别的双螺旋 DNA 在一定条件下,Tm 为 94℃,试估计这个 DNA 含百分之多少的 GC 对?(1 分)
A.基因组 B. 突变子 C. 密码子 D. 操纵子
14.甲状腺素是下列那种氨基酸的衍生物?
A.Thr B.Trp C.Tyr D.His
15.下列哪种化合物不是类固醇?
A.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B.醛固酮 C.胆酸 D.维生素 D
16.咖啡中的咖啡碱(1,3,7-三甲基黄嘌呤)是环式酰苷酸磷酸二脂酶的强烈抑制剂。
23.TCA 循环和有关的呼吸链反应中能产生 ATP 最多的步骤是什麽?
A.柠檬酸→异柠檬酸
B.异柠檬酸→α -酮戊二酸琥珀酸→苹果酸
24.谷氨酸经氧化生成 CO2,H2O 和氨时,可生成多少个 ATP?
A.9 B. 12 C. 18 D. 21.5
25.在离体线粒体实验中测得一底物的 P/O 值为 1.8,该底物脱下的氢最可能在下列哪
3
8.DNA 以半保留方式进行复制,若一完全被标记的 DNA 分子,置于无放射标记的溶液 中复制两代,所产生的 4 个 DNA 分子的放射性状况如何? 9.第二信使包括哪些物质? 10.激素按照它们的作用距离分为哪三类? 11.在细胞内还存在一种由一氧化氮(NO)活化的可溶性的什么物质? 12.细胞外信号控制代谢包括哪些物质? 13.国际公认的五种植物激素是什么? 14.尿素的一个氮原子是从什么转氨作用来的?另一个氮原子和碳是从什么和什么来 的? 15.尿素循环的总反应式是什么? 16.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在细胞质和细胞核皆存在。被认为是生长刺激, 信号转导中的什么激酶?它在沟通细胞质和细胞核的信号中甚为重要。 17.所有的 B 族维生素都可作为什么或什么的前体? 18.磺胺类药物能抑制细菌生长。因为它是什么结构类似物?能竞争性抑制叶酸合成。 19.B-DNA 沿轴多少纳米旋转一整圈?每圈共有多少碱基对? 20.要使酶促反应速度达到 Vmax 的 90%,此时底物浓度是此酶 Km 值的多少倍? 21.生活在海洋中的哺乳动物能长时间潜水,是由于它们的肌肉中含有大量的什么蛋 白以储存氧气? 22.在 Ras 蛋白和有关 G 蛋白的α 亚基之间的区别是后者有很高的什么? 23.我们看到锁住 Ras-GTPase 活性能导致非控制的细胞生长和什么? 24.磷酸果糖激酶最强的变构激活剂是什么? 25.合成糖原时,葡萄糖基的直接供体是什么? 26.2 分子的丙氨酸经糖异生转化为葡萄糖需要消耗多少个高能磷酸键? 27.调节氧化磷酸化速率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28.由乙酰 CoA 在胞液中合成 1 分子硬脂酸需要多少个分子(NADPH+H+)? 29.由乙酰辅酶 A 可合成什么,什么和什么? 30.半胱氨酸 pK1=1.71,pK2=8.33,pKR=10.78,半胱氨酸的等电点是什么? 四、问答题:共 15 分。
中科院有机化学波谱题
![中科院有机化学波谱题](https://img.taocdn.com/s3/m/800c57d352ea551810a687ea.png)
中科院86- 06年部分波谱内容考题五,(14分)已知化合物A,分子式为C9H16O2, IR和UV证明分子无羟基,羰基以及共轭键,A经LiAIH 4处理仍回收得A ;S 0.87(3H, t, J=6), 1.30 (3H, s), 3.78 (1H, t), 3.98 (1H, t)。
其余质子化学位移在1.35〜1.80ppm范围内,在3.78ppm 的质子同3.98ppm质子间偶合常数接近零。
A经氢解碳骨架测定得正壬烷,试写出A的结构式。
(中科院86年)参考答案:O : O六,(8分)一直链羧酸甲酯的分析数据如下:高分辨质谱中最大质荷比为238.193,?max231.5nm (max, 30000); 〜5625 (4H, m), 3.6 (3H, s), 3.0(2H, d), 2.2(2H, q), 1.3 (12H,宽),0.9 (3H, t)。
C,H,O 组合的分子量表如下:C13H18O4 C14H22O3 C14H6O4 C15H26O2 C15H10O3 C16H14O2 C17H18O C17H2O2238.1205 238.1569 238.0266 238.1934 238.0630 238.0994 238.1358 238.0054求此羧酸甲酯的结构。
(中科院86年)参考答案:CH3(CH2)6CH2CH=CHCH=CHCH 2COOCH3六,化合物(C12H22O2)(E)在红外光谱中1717和1742cm-1有强的吸收谱带;在核磁共振氢谱中S 2.3(3H和3.7(3H)各出现单峰,S 1.0B.0间为多重峰(16H)。
将(E)在酸性水溶液中加热得到产物(C12H20O3)(F),(F)与(E)在核磁共振中的主要差别是(E)中的S 3.7(3H峰被S 11.1(1H代替。
(F)用NaOH —I2处理得(C10H18O4)(G)。
写出(E),(F),(G)的结构,并说明你的判断理由。
中科院有机合成试题答案
![中科院有机合成试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1f6aaba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4275f75.png)
中科院有机合成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 在有机合成中,以下哪种反应不是碳-碳键的形成反应?A. Friedel-Crafts烷基化反应B. Diels-Alder反应C. 酯化反应D. 碳化物的还原反应答案:C2. 以下哪种催化剂常用于促进Heck反应?A. Pd(OAc)2B. Wilkinson's catalyst [RhCl(PPh3)3]C. PtO2D. CuI答案:A3. 在合成含有季碳中心的分子时,哪种反应最为有效?A. Grignard反应B. Darzens缩合反应C. 碳化物的偶联反应D. 羟醛缩合反应答案:C4. 以下哪种溶剂对促进Suzuki-Miyaura偶联反应至关重要?A. 四氢呋喃(THF)B. 乙醇C. 水D. 二甲基亚砜(DMSO)答案:D5. 在有机合成中,哪个术语描述了通过分子内反应形成环状结构的过程?A. 环化B. 偶联C. 取代D. 重排答案:A二、简答题1. 请简述Williamson合成法的基本原理及其在糖化学中的应用。
Williamson合成法是一种通过醇盐和卤代烃之间的亲核取代反应来合成醚的方法。
在糖化学中,该方法被用于合成糖苷,即通过将糖的醇基与另一分子的卤代烃部分反应,形成糖苷键。
这种方法对于合成天然产物和生物活性分子具有重要意义。
2. 请解释为什么在有机合成中,立体化学控制是重要的?立体化学控制在有机合成中至关重要,因为它确保了所需产物的立体构型与预期相符。
立体构型直接影响分子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以及生物活性。
在药物开发中,立体化学的控制尤为重要,因为药物分子的生物活性通常依赖于其精确的三维结构。
三、合成题给定以下起始物料和试剂,请设计合成路径合成目标分子:起始物料:苯甲醛试剂:甲醇、氢氧化钠、氯化钠、乙烯、Pd(OAc)2、三乙胺、溴代烃目标分子:4-甲基-3-戊烯-2-酮合成步骤:步骤一:通过苯甲醛与甲醇的加成反应,使用氢氧化钠作为催化剂,生成苯甲醇。
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002试题与答案
![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002试题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1c962a6bceb19e8b8f6ba45.png)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二○○二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物理化学及物理化学实验试题一、判断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 一定量理想气体,从相同的始态出发,分别经(i )绝热可逆膨胀;(ii )绝热不可逆膨胀到的终态体积相同。
则(i )的终态温度比(ii )的终态温度低。
( )2. 催化剂既能加速反应,又能改变反应的r m G ∆。
( )3. 在一定温度下,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κ与摩尔电导率m Λ均随其浓度的增大而增大。
( )4. 使用可充电的化学电池播放录音机时,电池对外输出的电压小于电池的电动势;而对电池充电时,外加电压要大于其电动势。
( )5. 100℃,101325 Pa 的H 2O(l )向真空膨胀为同温同压的水蒸气为不可逆过程,所以∆G <0。
( )6. 反应系统H 2(g)﹢12O 2(g)﹦H 2O(g)在温度为T 压力为p 时,定温定压反应的摩尔焓[变] r m H ∆为H 2O(g)的标准摩尔生成焓[变] f m H ∆。
( )7. 由于化学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只是温度的函数,所以只要温度不变,已达成的化学平衡不可能移动。
( )8. 由于大分子溶液是真溶液,是均相的热力学稳定系统,所以无丁达尔效应。
( )9. 稀溶液的依数性是指稀溶液的凝固点降低、沸点升高和渗透压的量值与溶液中所含溶质的分子(或离子)的数目(浓度)成正比,而与溶质分子(或离子)的性质无关。
( )10. 鞍点是反应的最低能量途径上的最高点,但它不是势能面上的最高点,也不是势能面上的最低点。
一、判断题1.√ 2.× 3.× 4.√ 5× 6.× 7.× 8.× 9.√ 10.√二、选择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1. 定温定压下,一定量纯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则系统和环境的熵变为:A. S ∆系> 0,S ∆环< 0B. S ∆系< 0,S ∆环> 0C. S ∆系< 0,S ∆环﹦0D. S ∆系> 0,S ∆环﹦0( )2. 一定量组成一定的均相系统,无非体积功且定温时,其吉布斯函数随压力的增大而:A. 增大B. 减小C. 不变D. 无法确定( )3. 20℃时,相同浓度(均为0.005 mol·kg -1)的LaCl 3、CaCl 2和KCl 三种电解质水溶液,离子平均活度因子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 LaCl 3>CaCl 2>KClB. LaCl 3>KCl>CaCl 2C. CaCl 2>LaCl 3>KClD. KCl>CaCl 2>LaCl 3( )4. Al(NO 3)3,Mg(NO 3)2和NaNO 3对AgI 水溶胶的聚沉值分别为 0.067 mol·dm -3,2.6 mol·dm -3和140 mol·dm -3,则该AgI 溶胶是:A. 正溶胶B. 胶粒呈电中性C. 负溶胶D. 无法确定( )5. 某平行反应含有主、副两个反应,主反应的产物为Y ,活化能为1E ;副反应产物为Z ,活化能为2E ,且1E >2E ,则升高温度:A. 对生成Y 有利B. 对生成Z 有利C. 无影响D. 无法确定( )6. 水平放置的粗细均匀的毛细玻璃管中有一段汞柱,当在玻璃管右端稍稍加热时,管中汞柱将:A. 向左移动B. 向右移动C. 不移动D. 无法确定( )7. 与分子运动空间有关的分子运动的配分函数是:A. 振动配分函数B. 转动配分函数C. 平动配分函数D. 前三个配分函数均与分子运动空间无关( )8. 温度T 下,氯仿(A )和丙酮(B )形成非理想液态混合物,此二组分系统气液平衡时,气相压力为29398 Pa ,蒸气中丙酮的摩尔分数y B ﹦0.818,而该温度下纯氯仿的饱和蒸气压A p *﹦29571 Pa ,则以纯氯仿为标准态时在液相中氯仿的活度为a A为:A.0.500B.0.994C. 0.818D. 0.181二、选择题1.(B)2.(A)3.(D)4.(C)5.(A)6.(B)7.(C)8.(D)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4分)1.无限稀薄的KCl和LiCl混合溶液中,Cl-离子的迁移数为0.505,Li+的迁移数为0.40,则该溶液中K+离子的迁移数为。
2002年与中科院联合招博试卷答案要点
![2002年与中科院联合招博试卷答案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d9ed99a3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b7.png)
一、名词解释1、石油:石油是以液态形式存在于地下岩石孔隙介质中的可燃有机矿产,无论从成分还是相态上都是十分复杂的混合物。
成分:以烃类为主+ 数量不等的非烃化合物及微量元素;相态:以液态为主,可溶解大量天然气与固态物质。
2、含油气盆地:从地质历史上讲,如果沉积盆地中发生过油气生成作用,并运移、富集有商业性油气田时时,便可称为含油气盆地。
作为含油气盆地,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①必须是一个沉积盆地;②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中,曾不断沉降接受沉积,具备油气生成,运移和聚集的有利条件;③有商业性油气田。
3、二次成烃:在某一烃源岩的埋藏历史上,当它受到温度等因素的影响,进入生油门限时,便开始了第一次生烃;但后期因受构造抬升的影响,使得烃源岩被抬至生烃门限以上时,烃源岩便停止生烃,直到它接受进一步的沉降作用,再次进入后一时期所对应的生烃门限时的成烃作用,称为二次成烃。
显然,二次成烃一般与地层的沉降-抬升-沉降的复杂历史有关。
4、含油气系统:含油气系统是由成熟烃源岩、与其相关的油气以及这些油气从聚集到保存需要的所有基本要素和成藏作用用共同组成)。
其基本要素包括:烃源岩、储集层、盖层、上覆岩层,成藏作用包括圈闭的形成和油气的生成、运移和聚集。
基本要素必须在时间和空间上相配置,形成油气聚集的成藏作用才有可能存在。
二、试述低熟油的分布特征、地球化学特征及主要成因机理。
根据现代石油成因理论,石油的生成有一个门限,生油岩只有处于该门限以下才具有生油意义。
八十年代不少学者却发现,一些地区的烃源岩在生油门限以上也能生油。
研究人员利用生物标志物参数证实了我国一些油区如胜利、江汉、中原、南阳、苏北、长庆、吐哈等,确定存在着低成熟原油,有的已形成工业油流。
1.分布特征目前主要发现,低成熟油有如下分布特征:(1)陆相断陷盆地未/低成熟油富集。
总体上,我国陆相断陷涌盆大部分都有低熟油的分布。
(2)未/低成熟油分布的层位新,深度浅。
国内发现的几乎都是中、新生界油藏,而且以新生界为主。
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002试题及答案
![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002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e90150c52ea551810a68795.png)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二○○二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物理化学及物理化学实验试题一、判断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 一定量理想气体,从相同的始态出发,分别经(i )绝热可逆膨胀;(ii )绝热不可逆膨胀到的终态体积相同。
则(i )的终态温度比(ii )的终态温度低。
( )2. 催化剂既能加速反应,又能改变反应的r m G ∆。
( )3. 在一定温度下,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κ与摩尔电导率m Λ均随其浓度的增大而增大。
( )4. 使用可充电的化学电池播放录音机时,电池对外输出的电压小于电池的电动势;而对电池充电时,外加电压要大于其电动势。
( )5. 100℃,101325 Pa 的H 2O(l )向真空膨胀为同温同压的水蒸气为不可逆过程,所以∆G <0。
( )6. 反应系统H 2(g)﹢12O 2(g)﹦H 2O(g)在温度为T 压力为p 时,定温定压反应的摩尔焓[变] r m H ∆为H 2O(g)的标准摩尔生成焓[变] f m H ∆。
( )7. 由于化学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只是温度的函数,所以只要温度不变,已达成的化学平衡不可能移动。
( )8. 由于大分子溶液是真溶液,是均相的热力学稳定系统,所以无丁达尔效应。
( )9. 稀溶液的依数性是指稀溶液的凝固点降低、沸点升高和渗透压的量值与溶液中所含溶质的分子(或离子)的数目(浓度)成正比,而与溶质分子(或离子)的性质无关。
( )10. 鞍点是反应的最低能量途径上的最高点,但它不是势能面上的最高点,也不是势能面上的最低点。
一、判断题1.√ 2.× 3.× 4.√ 5× 6.× 7.× 8.× 9.√ 10.√二、选择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1. 定温定压下,一定量纯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则系统和环境的熵变为:A. S ∆系> 0,S ∆环< 0B. S ∆系< 0,S ∆环> 0C. S ∆系< 0,S ∆环﹦0D. S ∆系> 0,S ∆环﹦0( )2. 一定量组成一定的均相系统,无非体积功且定温时,其吉布斯函数随压力的增大而:A. 增大B. 减小C. 不变D. 无法确定( )3. 20℃时,相同浓度(均为0.005 mol·kg -1)的LaCl 3、CaCl 2和KCl 三种电解质水溶液,离子平均活度因子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 LaCl 3>CaCl 2>KClB. LaCl 3>KCl>CaCl 2C. CaCl 2>LaCl 3>KClD. KCl>CaCl 2>LaCl 3( )4. Al(NO 3)3,Mg(NO 3)2和NaNO 3对AgI 水溶胶的聚沉值分别为 0.067 mol·dm -3,2.6 mol·dm -3和140 mol·dm -3,则该AgI 溶胶是:A. 正溶胶B. 胶粒呈电中性C. 负溶胶D. 无法确定( )5. 某平行反应含有主、副两个反应,主反应的产物为Y ,活化能为1E ;副反应产物为Z ,活化能为2E ,且1E >2E ,则升高温度:A. 对生成Y 有利B. 对生成Z 有利C. 无影响D. 无法确定( )6. 水平放置的粗细均匀的毛细玻璃管中有一段汞柱,当在玻璃管右端稍稍加热时,管中汞柱将:A. 向左移动B. 向右移动C. 不移动D. 无法确定( )7. 与分子运动空间有关的分子运动的配分函数是:A. 振动配分函数B. 转动配分函数C. 平动配分函数D. 前三个配分函数均与分子运动空间无关( )8. 温度T 下,氯仿(A )和丙酮(B )形成非理想液态混合物,此二组分系统气液平衡时,气相压力为29398 Pa ,蒸气中丙酮的摩尔分数y B ﹦0.818,而该温度下纯氯仿的饱和蒸气压A p *﹦29571 Pa ,则以纯氯仿为标准态时在液相中氯仿的活度为a A为:A.0.500B.0.994C. 0.818D. 0.181二、选择题1.(B)2.(A)3.(D)4.(C)5.(A)6.(B)7.(C)8.(D)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4分)1.无限稀薄的KCl和LiCl混合溶液中,Cl-离子的迁移数为0.505,Li+的迁移数为0.40,则该溶液中K+离子的迁移数为。
中科院有机化学1986-2005(1986答案 1988答案 1995--1999有答案 2001--2005有答案)
![中科院有机化学1986-2005(1986答案 1988答案 1995--1999有答案 2001--2005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3a8d71cfc4ffe473368abc2.png)
O 2. H H H 2CO3 H O O C
CH3 CH Cl Cl
O CH3 H H H O C H O C
H Cl
3.
t -BuOK t -BuOH
O H HO C
O t - BuO H
OHC O H H
O
H H
四,共 8 分,每个空框 2 分。 A CH3CH2CH2Br B 2RO 五, (14 分) O O C ROH D CH3CHCH2Br
11.
12.
因电子离域而较稳定的化合物为 O b. a. O c. O
二,解释以下实验结果,并讨论其反应机理: (24 分) (非化学专业不做) C6H5 1. C6H5 C=CHCH2CH2Br O Li 无色溶液 红色溶液 (C2H5)2O (C2H5)2O CO2 CO2 H3O C6H5 O Cl 2. 3. CH3O C6H5 CO2CH3 C=CHCH2CH2COOH H3O C6H5 C C6H5 COOH
Me Me
Me NH2 2. N H H I
+
Me G 155℃,2h 195℃,1.5h J
O
EtOH COOMe N N H
O
二, (共 20 分,每题 4 分)用常见试剂,完成下列合成 1. CO2 Cl Cl C 3. S O 4. 2. 5.
13
OHC
13
COOH
Ph C CH
S CHO Me Me
中国科学院
1986 年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有机化学 一,填充题(共 10 分,每个空框 1 分) ,写出下列合成步骤空框中的化学结构 或反应条件(每个空框,可能有几种试剂) : Me A 1. Me D O Me Me O Cl Hg(OAc)2 . Me BF3 Et2O E F B Me Me COOMe C Me O Me Me O Me O N N H HO N N H O
中国科学院分析化学2002B真题
![中国科学院分析化学2002B真题](https://img.taocdn.com/s3/m/12625a5eb307e87101f6965a.png)
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2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试题名称:分析化学(B)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24分)1.在滴定分析中,对其化学反应:A.反应必须定量完成 B.反应必须有颜色变化C.滴定剂与被测物必须是1:1反应 D.滴定剂必须是基准物2.实验室中使用铂坩埚时,要尽量避免使用:A.热氢氟酸 B.浓热高氯酸C.浓热硫磷混 D.碳酸钠熔融3.消除分析方法中存在的系统误差,可以采用的方法是:A.增大试样称量质量 B.用两组测量数据对照C.增加测定次数 D.进行仪器校准4.在以下各类滴定中,当滴定剂与被滴物质均增大10倍时,滴定突跃范围增大最多的是:A.NaOH滴定HAc B.EDTA滴定Ca2+C.K2Cr2O7滴定Fe2+ D.AgNO3滴定CI-5.从溶液中沉淀A12O3·nH2O时,应该:A.在较稀溶液中进行沉淀 B.加入大量电解质C.沉淀完成后陈化一段时间 D.沉淀时不能搅拌6.在pH为10.0的氨性溶液中,己知αZn(NH3)=104.7,αZn(OH)=102.4,αY(H)=100.5。
在此条件下,lg K’ZnY 为(己知lg K ZnY=16.5) A.8.9 B.11.8 C.14.3 D.11.37.对配位反应中的条件稳定常数,正确的叙述是:A.条件稳定常数是实验条件下的实际稳定常数B.酸效应系数并不总是使条件稳定常数减小C.所有的副反应均使条件稳定常数减小D.条件稳定常数与配位滴定突跃无关8.在Mohr法中用标准CI-测定Ag+时不适合用直接滴定法,是由于A.AgCl的溶解度太大B.AgCl强烈吸附Ag+C.Ag2CrO4转化为AgCI的速度太慢D.Ag+离子容易水解9.在氧化还原滴定中用K2Cr2O7标定Na2S2O3时,如果接近终点时加入Na2S2O3溶液速度较快,将会使标出Na2S2O3溶液浓度:A.偏高 B.准确 C.视使用的指示剂而定 D.偏低。
中科院02年生化试卷及答案
![中科院02年生化试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ed3450e52ea551810a687c8.png)
中国科学院2002年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生物化学(A卷)(一)是非题(15题,每题1分,共15分。
答“是”写“+”,答“非”写“—”)1.蛋白质中的。
螺旋都是右手螺旋,因为右手螺旋比较稳定。
( )2.赖氨酸、精氨酸和组氨酸都是碱性氨基酸,在pH7时携带正电荷。
( )3.维生素对人体的生长和健康是必需的,但人体不能合成维生素。
( )4.酶的最适pH与酶的等电点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两者之间有相关性,两个数值通常比较接近或相同。
( )5.对于一个酶而言,其过渡态底物的类似物与其底物的类似物相比较,是更有效的竞争性抑制剂。
( )6.有一类蛋白激酶既可以作用在丝氨酸/苏氨酸残基上,又可以作用在酪氨酸残基上:( )7.线粒体内膜上蛋白质约占2/3(W/W),脂质约占1/3(W/W)。
因此线粒体内膜的结构并不符合Singer的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 )8.Ns’—K’—ATP酶每水解一分子ATP,从细胞内泵出两个Na’,从细胞外泵人两个K’。
( ) 9.内质网系膜与高尔基体膜的膜蛋白的糖基都是面向内侧(腔体)的:10.人是最高等的动物,其基因组的碱基对数目是生物界中最大的。
11.真核生物mRNA 两端都是2,,3·—邻位羟基-12.黄嘌呤和次嘌呤都是黄嘌呤氧化酶的底物。
( )13.钙调蛋白(CaM)都参与细胞调控,对G1期向S期转变起关键作用,在M期对染色体的运动也是必需的。
( )14.卡那霉素能和色氨酸竞争,与色氨酸—tRNA合成酶结合抑制色氨酰—tRNA的形成。
( ) 15.生物体的DNA复制都是双向对称的,没有例外。
(二)选择题(20题,每题1分,共20分) 1.苯丙氨酸在分解代谢中先转变为A.酪氨酸B.组氨酸C.色氨酸2.为稳定胶原三股螺旋结构,三联体的每第A.丙氨酸B.谷氨酸C.甘氨酸个氨基酸的位置必需是( 3.引起疯牛病(牛海绵脑病)的病原体是( A.一种DNA B.—一种RNA C.一种蛋白质D.一种多糖4.识别信号肽的信号识别体是一种A.糖蛋白B.核蛋白C.脂蛋白5.在酶的可逆抑制剂中,不影响酶的二级常数(Kcat/Km)的是( )A.竞争性抑制剂B.非竞争性抑制剂C.反竞争性抑制剂D.都不是6.所谓“多酶体系”是指一个代谢过程中的几个酶形成了一个反映链体系,多媒体系统通常具有以下性质( ) A.只在功能上相互有联系B.不仅在功能上有相互联系,在结构上也有相互联系,形成复合体C.上述两种情况都存在7.酵母双杂交系统是用来研究以下哪一种的技术系统A.酵母形态变化B.酵母基因调控C.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D.基因转录活性8.在羧肽酶A的活性部位存在一个紧密结合的Zn2’离子,这个Zn2’离子的作用是’,( )A.亲核催化作用B.亲电催化作用C.酸碱催化作用D.并不发挥催化作用,而是稳定催化部位的结构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