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智力理论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智力理论的发展
第一节传统智力理论
一、对智力的一般理解
(一)智力是一种一般能力、是一种认知能力。
具体包括:感知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及想象力。(记住)
(二)智力是一种适应能力、是一种解决问题的能力。
皮亚杰、斯腾伯格等。
二、有关智力结构的理论(
(一)斯皮尔曼的二因素论(理解)
他认为智力活动包括两个因素,一个是一般因素(g因素),另一个是特殊因素(s因素),g因素是所有智力活动所普遍共有的因素,而s因素是某一智力活动所特有的。
一般因素(g因素)即一般能力,如记忆力、想像力等;另一个是特殊因素(s因素),如音乐能力、这种能力在音乐课上特别重要,在上心理学等课程时并不是必须的。
(二)卡特尔的流体和晶体智力理论(名词解释)
社会文化经验而获得的智力。
(三)吉尔福特的智力理论
第二节近些年发展起来的几种智力理论
教学目标:
1、掌握多重智力理论
2、掌握情绪智力理论
教学时数:4课时
一、多元智能理论(简答)
1983年由美国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提出。他认为一个人的智能可以包括以下七个方面:
1、语言智能
2、数学逻辑智能
3、音乐智能
4、空间智能
5、身体运动智能
6、人际关系智能(理解他人的能力、移情能力)
7、认识自我的智能(理解自我的能力)
是一种深入自己内心世界的能力,即建立准确而真实的自我模式并在实际生活中有效地运用这一模式的能力。
教育上的启示
1、每个人的智能结构是不同的,
2、一个人职业的选择须把智能特点作为最重要的考虑因素之一。
3、符合学生智能结构的教学能最大程度地挖掘出学生的潜能。
4、学校评价应以多元智能理论为基础,建立起一套多元评价体系。
对于每个学生来说,只要在原有的基础和水平上有所发展,能够达到一个基本水准,并且在适宜其特点的方向上不断发展,有自己的特长,就是实现了全面发展。
二、情感智力理论(情绪智力、情商、EQ)
emotional intelligence
马加爵杀人事件
徐力杀母事件
我们虽然不能说每个杀人或自杀的人他(她)们的情绪智力都很低,但可以肯定地说,他们中的许多人情绪智力是不够高的。
情绪智力最早由 Salovey和 Mayer(梅耶)于1990年正式提出,1995年底《纽约时代》科学记者Goleman(戈尔曼)出版了名为《情绪智力》的科普畅销书,使情绪智力这一概念广为人知。(记住)
(一)Salovey情绪智力理论:(理解基础上简答)
1、情绪的知觉、鉴赏和表达能力。
(l)从自己的生理状态、情感体验和思想中辨认自己情绪的能力。(察觉自身情绪的能力)(马上能意识到我现在被某种情绪所控制)
迈耶发现人们察觉、注意和处理自己情绪的风格各异,可分为:
●自我觉知型自己的情绪一出现便能察觉,因而其情绪生活精致复杂,对自己情绪的清晰认知甚至构成了其人格特质。他们拥有积极的人生观,心理健康,自制自主,随心所欲不逾矩。一旦情绪低落,决不辗转反侧,缠绵其中,而是努力跳出重围,吹散乌云。总而言之,自我觉知型能有效地管理自己的情绪,心脑健全。
●沉溺型总是被卷入自己情绪的狂潮中,无力自拔,听凭情绪的主宰;情绪多变,反复无常,而又不自知,陷溺其中不知所以然;一任自我沉溺于恶劣情绪中,无力也无能摆脱;常常处于情绪失控状态中,自感被压倒击溃。
在一则古老的日本传说里,一个好斗成性的武士与一禅师辩驳天堂与地狱之意。禅师不屑一顾:“你不过一小丑罢了,不值我费心与尔论道。”
武士恼羞成怒,拔剑而起:“你竞敢如此无礼,看我一剑刺死你。”
禅师缓缓道来:“此乃地狱也。”
如醍醐灌顶,武士惊而顿悟,纳剑入销,躬身合十,拜谢点化。
禅师再道:“此即天堂。”
这则故事生动地道出了陷入某种情绪之中以及开始醒悟自己被此情绪俘虏之间的关键区别。
(2)通过语言、声音、仪表和行为从他人、艺术作品、各种设计中辨认情绪的能力。(察觉他人的情绪的能力)
(3)准确表达情绪,以及表达与这些情绪有关的需要的能力。
(自身情绪的表达及书中某一角色情绪的表达)
(4)区分情绪表达中的准确性和真实性的能力。(导演最需要这种能力)
2、对情绪的理解、感悟能力
(l)给情绪贴上标签,认识情绪本身与语言表达之间关系的能力.
例如对“爱”与“喜欢’之间区别的认识。
(2)理解情绪所传送意义的能力。
例如伤感往往伴随着失落。
(3)理解复杂心情的能力,
例如爱与恨交织的感情。
(4)认识情绪转换可能性的能力。
例如愤怒可转换为满意,也可转换为羞耻。
3、对情绪成熟的调节,以促进心智发展的能力
(1)以开放的心情接受各种情绪的能力,包括愉快的和不愉快的。
情绪的产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既来之,则安之。
(2)根据所获知的信息与判断成熟地浸入或离开某种情绪的能力。
(3)管理自己与他人情绪的能力。
缓和消极情绪,加强积极情绪,并且做到没有压抑或夸张。
这在5岁多的孩子是常有的事。莱恩忍不住对两岁半的弟弟杰伊冒火了,因为他把积木搞得乱七八糟。气极之下,他咬了杰伊一口,使杰伊“哇哇”大哭起来。听到杰伊的哭声,妈妈赶快跑过来,不问缘由当即斥责莱恩,命令他把积木收拾好。莱恩感到被冤枉了,好不伤心,也“哇”地哭出声来。妈妈还在气头上,让他哭去。
但此时却从最不可能的地方——杰伊那里,送来了安慰。原本是受害者的小弟弟被哥哥的眼泪所打动,立即展开了抚慰行动。且听下面对话:
“莱思,别哭了。”杰伊恳求他,“别哭了,哥哥,别哭了。”
他的直接恳求失败了,莱恩照哭不止。杰伊转而为莱思求助母亲;“妈妈,莱思哭了!你看嘛,莱思哭了!”
妈妈没有理会他,杰伊再转向莱恩,学妈妈的样子,一边拍着哥哥,一边安慰他:“乖,莱思,别哭了,好吗?”
莱恩全然不理弟弟的抚慰,一个劲地直管哭,于是杰伊又换了一个策略,伸出援手帮着把积木装进盒子里,友好地说:“你看.我把它们装好了,别哭了,嗯?”到这一步,莱思还在哭。聪明伶俐的杰伊再换一招:转移注意力。他拿出一辆玩具车给莱思看,想把莱思从刚才小小的悲剧中拉出来:“里面有个小人,看到吗?在这儿呢,莱思,看看吧!”
莱恩毫无兴趣,只觉得伤心至极,仍涕泪滂沱。妈妈终于不耐烦了,祭起了为人父母的法宝:“你是不是想挨揍了?”莱恩哽咽着摇摇头:“不。”
“那就请你别哭了!”妈妈的口气不容讨价还价,颇有些恼怒。
莱恩悲悲切切,抽抽噎噎地说:“我是不想哭的。”
这让杰伊甩出了最后一招:借用妈妈的坚决和权威的口气.威胁地说:“不准哭了!再哭、打屁股!”
从这一微型剧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不到3岁的学步小儿居然掌握了如此复杂精妙的情感技艺并能以之调控他人的情绪。出于想安慰哥哥的急迫愿望,杰伊采用了大量战略战术:简单的恳求、寻求妈妈支援(可惜妈妈不予理睬)、身体抚慰、伸以援手、转移注意力、威胁乃至直接命令。毋庸置疑,杰伊搬弄的这十八般武艺都是他以往烦恼痛苦之时,别人用在他身上的。令人赞叹不已的是,如此稚龄竟能如此随机应变并即时应用。
情感智商的辉煌展现
安抚他人的烦恼和痛苦是社交技能的表现之一,而对付正处于狂暴情绪的峰口浪尖上的人则是对社交智能的严峻考验。考察对愤怒的自我调控及情绪感染力的研究可发现,最有效的策略就是转移发怒者的注意力,理解他的感受和想法,再把他吸引到更积极乐观的感受中来——这是情绪调控的以乐换怒、以柔克刚之法,颇似日本的柔道。
已故的特里·多布森是最早对日本感兴趣的美国人之一,早在50年代就去日本学习武士道的合气道,他讲的一则故事员能说明情绪影响力的精妙艺术。一天下午,他乘东京地铁回家,只见上来一个喝得醉醺醺的大汉,粗鲁、邋遢,一副寻衅滋事的架势。醉汉踉踉跄跄地走在车厢里,恐吓乘客,高声喝骂;一个趔趄,把一个抱婴儿的女人撞扑倒在一对老夫妻怀里,吓得他们赶紧躲到车厢的对面角落去。醉汉又连续几个趔趄,一下子抓住车厢中间的金属杆,咆哮一声,想把杆子从底座上拔起来。
此时的特里,每天练8小时合气道,正处于体能的颠蜂状态,觉得该站出来教训教训这家伙,否则不知谁要遭殃了。但是师傅的话在耳边响起:“合气道本乃调谐之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