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钢 ppt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W6Mo5Cr4V2: 具有良好的热硬性和韧性; 淬火后表面硬度可达64~66HRC; 是含钼低钨高速钢,成本较低; 用量仅次于W18Cr4V,适用于制造钻头、丝锥、 板牙、铣刀等。
• • •
性能
因为高速钢最重要的用途是制造切削工具,故切削性 能是其最重要的物理性能。 在高速钢的许多物理和力学性能中下列三种性能对切削 能力起最主要作用: ■热硬性; ■与工件接触的刀具部分的抗磨损能力――耐磨性; ■工具的强度和塑性的综合性能――韧性。
其他性能:
■抗压强度高; ■变形小:高速钢经常在盐浴油或空气中淬火,因而 其变形相对较小; ■高导热性:高导热性能使在工作表面产生的热量消 散在工具内部;加入5%的Co可以提高导热性; ■比重较高:所有高速钢的比重都比1%碳的碳素工具 钢高。钨系高速钢有最大比重,而钼系高速钢较标准的T1 钢轻大约10%。 比重也称相对密度,是物质的密度与取作标准的某一 物质(例如在其最大密度的温度4°C时的纯水)密度之比 (两者的密度都是在空气中称重而取得的)。 T1 钨系高速钢,含碳量0.7%-0.8%,耐磨性好,高温 塑性比钼系差。
图4 W18Cr4V钢的的正常淬火组织
图5 W18Cr4V钢的过烧组织
图6 W18Cr4V钢的的退火组织
• 分级淬火:将钢加热保温后快速冷却到Ms稍上的温度保温 一段时间(发生贝氏体转变之前)以空冷的速度进入马氏 体转变区,进行马氏体转变的方法。 • 等温淬火:将钢加热保温后快速冷却到Ms稍上的温度保温 使其转变为下贝氏体的方法。 • 双介质淬火:将钢加热保温后先用水快速冷却到等温转变 曲线鼻尖下边的奥氏体亚稳定区后转入油中冷却的方法。
V:
存在形式:主要以VC存在,也溶于其他类型碳化物中 作用:主要提高钢的耐磨性和对提高钢的热硬性起重要作
用;
VC部分溶于A中,淬火后M抗回火稳定性↑; 回火时析出VC产生二次硬化。
Co:
作用:主要提高钢的热硬性;
提高马氏体的回火稳定性; 钴在钢中为非碳化物形成元素,淬火加热时溶于A, 淬火后溶于M中,减慢合金K的析出与聚集长大,加强二次 硬化效果(提高晶界开始熔化温度)。
1、高速钢中的组成相: 高速钢的平衡组织: 合金F和合金K 合金元素: W,Mo,Cr,V,Co 合金K:M6C型: W,Mo的K,溶解一定的Cr, V, Co M23C6型: Cr的 K,(Cr, Fe, Mo, W, V)23C6 MC型: V的K,溶解少量W, Mo, Cr 在热处理过程中还存在M2C型K:W,Mo的K,W2C,Mo2C
化学成分:
主要元素:C,W,Mo,Cr,V,Co ; 其中 C%≈0.7%∽1.65%,钢中含W、Mo、Cr、V、Co等 合金元素,其总量超过10% 。
主要高速钢化学成分w/%
★热硬性:
热硬性又叫红硬性,是指钢在较高温度下,仍能保持 较高硬度的性能;它表示钢的抗回火软化能力。 测定高速钢热硬性是在600℃、625℃、650℃温度加 热四次后测定其室温硬度,能保持HRC60的最高温度即表 示该钢的热硬性;或者在高温硬度计加热到600℃∽650℃ 保温4h后直接测定其高温硬度。
缺点:降低韧性,增加脱C倾向。有5%、8%、12%三个
级别。
微合金元素的作用:
氮:增加M6C的稳定性,减少聚集倾向;
细化A晶粒,晶界熔化温度上升,提高淬火和合金 元素的溶解量,从而使淬火回火硬度和热硬性提高,同时 提高了抗弯强度和挠度,改善韧性。
稀土元素:降低硫在晶界的偏聚,提高热塑性。
高速钢的热处理
化学元素的作用:
C:
■机制:形成K,固溶强化。 碳对高速钢的硬度影响很大,是主要的强化元素; C%提高,淬火回火后HRC和热硬性提高。 ■不利因素: 含碳量的增高使钢中碳化物总量↑,碳化物不均匀 性加重 →→锻轧 淬火后残余奥氏体量↑ →→多次回火 固相线温度↓,使淬火温度↓ 对于钨系高速钢, C%↑使钢的抗弯强度和韧性↓, 对钨钼系影响不大
图7 W18Cr4V钢奥氏体成分与淬火T的关系
图8 W18Cr4V钢回火时的硬度变化
图9 W18Cr4V钢回火次数与残余奥氏体量与性能的关系
为改善和提高高速钢刃具的切削效率和耐用度,广泛 采用表面强化方法,通过表面化学热处理或在刃具表面覆 层。 高速钢工件表面化学热处理有表面氮化(如辉光离子 氮化、气体软N化)、表面硫氮共渗或硫氮硼等多元共渗、 蒸气处理等。这些处理温度均不超过560℃,工件的显微 组织和性能均未改变。 工件表面覆层是物理气相沉积(PVD法)在工件表面沉积 TiC或TiN覆层,具有高硬度、优异的耐磨性、抗粘着性扣 抗咬合性,显著提高工件使用寿命。
■淬火后获得了高合金的马氏体,具有高的抗回火稳 定性,在高温回火时析出弥散的合金碳化物产生二次硬化, 使钢具有高的硬度和热硬性。
图3为W18Cr4V钢的典型热处理淬火与回火工艺
M23C6 900℃开始溶解, 1090℃全部溶解; M6C 1037℃开始溶解, 1250℃以上溶解量逐惭减小; MC 1100℃开始溶解,溶 解速度比M6C缓慢。 1280℃时,奥氏体中:C 0.5%,W7-8%,Cr4%, V0.6-0.8%;剩余K总量为910%:其中,M6C 7.5%9.0%, MC 1.0-1.5%
主要包括:锻轧,退火,淬火,多次回火 ⒈锻轧: 由于钢含碳量较高,而且含有大量合金元素,其铸态坯 料组织中具有鱼骨胳状碳化物。只能用锻造的方法将其打 碎,并使其分布均匀。 ⒉退火: ■ 高速钢经锻轧后,钢材需要退火。消除内应力,降 低硬度,便于切削加工,为淬火做组织准备。可采用一般 退火或等温退火; ■高速钢的Ac1在820-860℃范围,故退火温度
应用
W18Cr4V:
具有良好的热硬性; 在600℃时,仍具有较高的硬度和较好的切削性, 被磨削加工性能好,淬火过热敏感性小,比合金工具 钢的耐热性能高。 但由于其碳化物较粗大,强度和韧性随材料的尺寸增 大而下降。 适用于制造一般刀具(如车刀、铣刀、齿轮刀具), 还可以制造高温下工作的轴承、弹簧等耐磨、耐高温的零 件),不适合制造薄刃或较大的刀具。
图1 W18Cr4V钢的典型热处理淬火与回火工艺
■采用一次或两次预热 高合金的高速钢导热性差,为防止工件加热时变形、 开裂和缩短加热的保温时间以减少脱碳,往往采用一次或 两次预热。 ■淬火温度高 为使奥氏体中合金度含量较高,应尽可能提高淬火温 度至晶界熔化温度偏下(晶粒仍然很细,9级)。 ■采用分级淬火 一般油淬空冷(组织为:M+Ar20-25%+9-10%未熔K); 对细长件和薄片件采用等温淬火;(先在盐浴或碱浴 中的保温时间足够长,使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有高强韧性 的下贝氏体组织,然后取出空冷。) 为了减少工件变形,采用1次或多次分级淬火。对于大 型复杂刃具,可采用等温淬火,以减少变形并提高韧性。
料 082 班
二组: 安徽工业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创新课题组
高速工具钢

讲:
高速工具钢
定义:
一种适于制造高速切削刀具的高碳高合金工具钢, 又称高速钢或锋钢。

特点:
合金度高; 刃部在650℃时实际硬度仍高于HRC50,具有优良的 切削性能; 高耐磨性、高硬度、高耐热性;
分类:
根据钢中主要化学成分,高速钢可分成三类:即钨系 高速钢、钼系高速钢和钨钼系高速钢。 其中钨系的W18Cr4V和钨钼系的W6Mo5Cr4V2应用最普 遍,属于通用型高速钢;而高碳高钒、高钒高钴超硬高速 钢属于特殊高性能高速钢。 其他分类方法:
PVD 是英文Physical Vapor Deposition (物理气相沉积)的缩写,是指在真空条 件下,采用低电压、大电流的电弧放电技 术,利用气体放电使靶材蒸发并使被蒸发 物质与气体都发生电离,利用电场的加速 作用,使被蒸发物质及其反应产物沉积在 工件上。
组织:
高速钢中的组成相和碳化物不均匀性
3.高速钢中碳化物的不均匀性与改善途径:
铸态高速钢组织中粗大的共晶碳化物必须经过锻轧将其破 碎,使其尽可能成为均匀分布的颗粒状碳化物; 在锻轧变形量不足时,仍存在粗的碳化物网和密集的带状 碳化物,这种碳化物的不均匀性对高速钢刀具的质量和使用 寿命有极大影响。 淬火加热时,碳化物稀少区奥氏体晶粒易粗化,淬火开裂 倾向大,碳化物密集区脆性大,易引起崩刃。粗大碳化物在 淬火加热时溶解少,使附近奥氏体合金度低,热处理后刃具 的硬度、热硬性和耐磨性都降低,抗弯强度、韧性指标因碳 化物不均匀而降低。 因此,碳化物的均匀分布程度是考核高速钢的主要技术质 量指标之一。
⒋回火:
■回火目的是从M中析出弥散M2C和MC碳化物,产生二 次硬化效应和消除残余奥氏体和内应力。 ■回火温度高是为了提高二次硬化效果;回火次数多 一方面增强二次硬化效果,另一方面(主要)是为了利用 二次淬火来降低残余奥氏体的含量,也间接地提高了性能。 见图7~9。(多次回火后的组织是回火M+碳化物)
2.高速钢的铸态组织: 高速钢属于高合金莱氏体钢,其相图较复杂。图9为FeW-Cr-C系的变温截面。当W18Cr4V钢凝固时,发生下列反应: 开始结晶时析出δ (高温α )固溶体; 冷却到1400℃发生L + δ →γ 的包晶反应; 在1345℃附近很窄的温度范围进行L+δ →γ +M6C的包共 晶反应; 在1330℃-1300℃之间发生L→γ +M6C的共晶反应,一直 到完全凝固,形成由奥氏体和碳化物组成的共晶莱氏体,存 在于奥氏体晶之间,其中碳化物呈鱼骨状,骨络之间为γ ; 凝固后继续冷却时,由奥氏体中析出过共析合金碳化物, 在870-800℃间发生γ +M6C→α 的包析反应;冷到800℃左右 发生γ →α +M6C+Fe3C共析反应。实际上W18Cr4V钢中在共晶 结晶时还出现VC,并在随后冷却时,由奥氏体中还析出VC和 M23C6型碳化物。在低温下未发现Fe3C存在。
图10
Fe-W-Cr-C系的变温截面
图11
W18Cr4V钢的铸态组织
在实际铸锭凝固时的冷却速度大于平衡冷却, 其包晶反应不能进行完毕,仍有部分δ相被保留 下来,在继续冷却时发生共析分解δ→γ+M6C, 随后γ相再发生共析反应。这种转变产物金相形 态呈黑色.称为“黑色组织”。γ相的共析反应 也可能破抑制而过冷到低温,转变为马氏体和残 留奥氏体,形成“白亮组织”。 因此铸态组织有大量鱼骨状共晶莱氏体和黑色 组织(屈氏体)与白色组织(马氏体和残余奥氏 体)。
为870-880℃,保温2-3h;
■大部分合金碳化物未溶入奥氏体,退火时奥 氏体中合金元素含量不多,冷却时易转变成粒状 珠光体和剩余碳化物。一般冷却速度≤30℃/h, 冷到600℃出炉空冷。退火后W18Cr4V钢中碳化物 Biblioteka Baidu积百分数约为30%,其中M6C为16-19%,M23C6 为9%,MC为1.5%-2%。组织为S+K。 ⒊淬火:
W:
存在形式: M6C 是共晶碳化物的主要组成,它还 以二次碳化物由奥氏体析出。 作用:主要是提高热硬性; 可阻止奥氏体晶粒粒长大,改善钢的韧性; 提高马氏体的回火稳定性; 在560℃回火时析出W2C,产生弥散强化。
Mo:
同W一样,主要是提高热硬性; 钨和钼同族,可相互取代,1%Mo可代替1.5%W; 含钼共晶碳化物由粗鱼骨状变成细鸟巢状,减少碳化物 的析出; 锻轧后含钼M6C颗粒较细小。
改善碳化物不均匀性的措施有:
• • 采用200-300 kg小锭型,使钢锭凝固快,减少结晶时宏 观偏析,莱氏体共晶也细小; 采用扁锭加快凝固,一般用630 kg型,减少集中偏析和 使莱氏体共晶细小; 增大钢锭锻压比,反复拉拔和镦粗; 大尺寸钢材可采用电渣重熔.钢液在水冷结晶器中径向 结晶,莱氏体共晶细小; 粉末冶金方法。
★钨系、钼系、钨钼系的性能比较:
钼系高速钢Mo18Cr4V的热硬性逊于W系; 热处理时,钼系脱碳的可能性大; 钼系高速钢的抗弯强度和冲击韧性远高于W系; 钨钼系高速钢W6Mo5Cr4V2具有钨系和钼系的优点,又 克服两者的缺点。
Cr:
存在形式:主要存在M23C6,也溶于M6C和MC中 作用:主要起提高钢的淬透性; 可提高钢的耐蚀性和抗氧化能力,改善切削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