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神经萎缩的3个中医偏方
视神经萎缩中医疗法
![视神经萎缩中医疗法](https://img.taocdn.com/s3/m/011d55abdd3383c4bb4cd280.png)
2.气血亏虚
治法:补气养血,通络明目。
处方:全当归15克,熟地黄15克,川芎10克,酒白芍10克,党参15克,炒白术10克,白茯苓10克,丹参15克,黄芪20克,枸杞20克,山萸肉10克,制龟版10
克,鳖甲10克,炙甘草6克。
加减:如为外伤所致,加川断、仙鹤草;肝郁气滞加柴胡、郁金。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常用成方:血府逐瘀汤、加味逍遥散等。
哈药集团白内障青光眼诊疗中心眼科专家提醒:视神经萎缩病程长,疗效慢,治疗宜持之以恒,不可半途而废。患者应保持乐观情绪,忌躁怒,戒烟酒,静养息,积极治疗视神经萎缩。
视神经萎缩中医称为”青盲”,视神经萎缩不是一个疾病的名称,是任何疾病引起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和其轴突发生病变,致使视神经全部变细的一种形成学改变,为病理学通用的名词,一般发生于视网膜至外侧膝状体之间的神经节细胞轴突变性。
其视神经萎缩中医的具体疗法有四种:
1.肾虚肝邪
治法:滋阴益肾,舒肝解郁。
加减:胸闷不舒加枳壳、郁金、竹茹、陈皮;大便干结加大黄、枳实。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常用成方:逍遥散加减、丹栀逍遥散。
4.气滞血瘀
治法:行气活血,化瘀通络。
处方:当归10克,丹参10克,赤芍10克,生地10克,刘寄奴10克,青葙子10克,三七粉3~6克 (冲服),潼白蒺藜各10克。
加减:夜寐不宁加炒枣仁、五味子、柏子仁、朱茯神;食少加炒麦芽、神曲、鸡内金、山楂;便结加火麻仁。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常用成方:八珍汤加减,归脾汤、四物五子汤、当归补血汤等。
3.肝气郁结
治法:舒肝理气,通利玄府。
视神经萎缩中医治愈的案例
![视神经萎缩中医治愈的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2c0cb72d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c0.png)
视神经萎缩中医治愈的案例视神经萎缩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患者常常出现视力减退、视野缺损等症状,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传统的中医治疗方法在治疗视神经萎缩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一位患者的治愈案例。
患者王先生,55岁,因突发性双眼视力下降,出现模糊、视物不清的症状,就诊于眼科门诊。
经过眼科医生详细检查和诊断,确诊为双眼视神经萎缩。
医生告知王先生,视神经萎缩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常常由于多种原因引起,如缺血、缺氧、营养不良等,需要积极治疗,否则会导致不可逆的视力损害。
王先生在得知自己患上视神经萎缩后,心情十分沮丧,但他并没有放弃治疗的信心。
他决定尝试中医治疗的方法,寻求中医师的帮助。
经过详细的中医诊断,中医师认为王先生的视神经萎缩是由于肝肾不足、气血不足引起的,需要通过中药调理和针灸治疗来改善症状。
在经过连续一个月的中医治疗后,王先生的症状有了明显的改善。
他的视力逐渐恢复,视物清晰度也有了明显提高。
经过三个月的治疗,王先生的双眼视力完全恢复到正常水平,视神经萎缩的症状也完全消失了。
王先生对中医治疗的效果非常满意,他感慨道,“以前我对中医并不了解,但通过这次治疗,我深切体会到了中医的独特魅力,中医治疗视神经萎缩的效果真的非常好。
”。
通过王先生的治愈案例,我们可以看到中医治疗视神经萎缩的独特优势。
中医注重整体调理,从调理肝肾、益气养血入手,改善气血循环,从根本上改善了视神经萎缩的症状。
同时,中医治疗方法温和无刺激,对患者的身体没有副作用,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视力,提升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中医治疗视神经萎缩的效果是显著的,对于一些患者来说,中医治疗可能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当然,对于不同的患者,治疗方法可能会有所不同,建议患者在接受中医治疗前,一定要找到正规、有资质的中医医师进行诊断和治疗,以确保治疗效果。
希望更多的患者能够了解中医治疗的独特优势,选择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早日康复。
青盲(视神经萎缩)中医护理方案
![青盲(视神经萎缩)中医护理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c76bee04ba0d4a7303763a72.png)
青盲(视神经萎缩)中医护理方案一、常见证候要点1.肝郁气滞证:视物模糊,视野中央区或某象限可有大片暗影遮挡;心烦郁闷,口苦胁痛,头晕目胀,舌红苔薄白。
2.肝肾不足证:双眼昏矇日久,渐至失明,口眼干涩,头晕耳鸣,腰酸肢软,烦热盗汗,男子遗精,大便干,舌红苔薄白。
3.气血两虚证:视力渐降,日久失明,面色无华,唇甲色淡,神疲乏力,懒言少语,心悸气短,舌淡苔薄白。
4.气滞血瘀证:视神经萎缩见于外伤或颅内手术后,头痛健忘,舌暗红有瘀点。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一)视物模糊1.做好安全评估,如日常生活能力评定、跌倒/坠床评估等,防止意外事件发生。
2.加强巡视,及时了解患者所需,协助服药到口,防止漏服、误服。
3.遵医嘱耳穴贴压,取肝、肾、眼、神门等穴。
4.遵医嘱穴位注射,取太阳穴、肾俞、肝俞等穴。
5.遵医嘱中药离子导入,取太阳穴。
6.遵医嘱艾灸,取光明、足三里等穴。
7.遵医嘱足部中药泡洗。
(二)心烦郁闷1.为患者提供安静、舒适的休养环境,室内光线柔和,温度适宜。
2.观察患者情绪变化,经常与其交谈,增强患者与慢性疾病作斗争的信心,保持情志安和,身心愉快。
3.对于忧郁、焦虑的患者,要安慰患者,讲解情志与疾病的密切关系,使患者能自觉调整和控制情绪。
4.遵医嘱耳穴贴压,取心、肾、神门、交感等穴。
5.遵医嘱中药代茶饮,如菊花代茶饮。
6.指导患者选择听音乐、散步、聊天等方式舒缓情志。
(三)眼干涩1.指导患者少用目力,适当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2.避免强光刺激,室内光线柔和,外出可佩带有色眼镜。
3.遵医嘱穴位按摩,取上睛明、承泣、四白、养老等穴。
4.遵医嘱予睑板腺按摩。
5.遵医嘱中药熏蒸。
6.遵医嘱中药代茶饮,如菊花、金银花、枸杞子代茶饮。
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一)药物治疗1.内服中药:辩证用药,应用清热解毒、活血凉血或养阴生津或活血化瘀等,药物分早晚饭后温服,服后观察药物反应并做好记录。
2.注射给药:出现瘙痒、皮疹等过敏反应,立即停药。
中医眼科如何诊断和治疗视神经萎缩
![中医眼科如何诊断和治疗视神经萎缩](https://img.taocdn.com/s3/m/b1d07f68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8b.png)
中医眼科如何诊断和治疗视神经萎缩视神经萎缩是一种严重影响视力的眼科疾病,给患者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
在中医眼科领域,对于视神经萎缩有着独特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中医诊断视神经萎缩,首先会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来收集患者的病情资料。
望诊主要观察患者的眼部外观,包括眼珠的色泽、形态,以及眼周的气色等。
如果患者眼珠色泽晦暗,眼周气色不佳,可能提示存在眼部疾病。
闻诊方面,会留意患者的呼吸、声音等,判断其身体的整体状态。
例如,呼吸急促可能表示身体有内热,声音低微可能是正气不足。
问诊则会详细询问患者的症状,如视力下降的起始时间、进展速度、是否伴有眼痛、头痛、头晕等。
还会了解患者的生活习惯,如是否长期用眼过度、睡眠情况如何、饮食偏好等。
此外,患者的家族病史以及既往病史也在问诊的范围之内。
切诊包括脉诊和触诊。
通过触摸患者眼部周围的肌肤,感受其温度、硬度等,来辅助判断病情。
脉诊更是重要环节,不同的脉象反映出不同的身体状况。
如弦脉可能提示肝郁,细脉可能表示气血不足。
在中医理论中,视神经萎缩的病因较为复杂。
常见的有肝气郁结、肝肾阴虚、气血不足、气滞血瘀等。
肝气郁结的患者,往往情志不畅,容易郁闷或发怒,伴有胸胁胀痛。
肝肾阴虚的人,可能会有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口干咽燥等症状。
气血不足的患者,通常面色苍白或萎黄,神疲乏力,容易感到疲劳。
气滞血瘀者,眼部脉络瘀阻,可能会有刺痛感,舌暗有瘀斑。
中医治疗视神经萎缩,注重整体调理,采用辨证论治的方法。
对于肝气郁结型,治疗以疏肝理气为主,常用的方剂如逍遥散加减。
通过调理肝气,使气血通畅,滋养眼部。
肝肾阴虚型则以滋补肝肾为主要治法,常选用杞菊地黄丸加减。
以补充肝肾之阴,上荣于目,改善视力。
气血不足型的治疗着重于益气养血,比如使用归脾汤加减。
增强身体的气血化生,使眼部得到充足的营养供应。
气滞血瘀型则需要活血化瘀,通络开窍,像血府逐瘀汤加减就是常用的方剂。
促进眼部血液循环,改善视神经的营养状况。
视神经萎缩怎么治疗
![视神经萎缩怎么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2bc8e4e92cc58bd63186bdcb.png)
视神经萎缩怎么治疗*导读:视神经萎缩怎么治疗?视神经萎缩的治疗方法有哪些?这是很多患者都会担心的。
因为我们知道视神经萎缩是眼疾病中比较严重的一种情况,如果治疗不及时很有可能会引起其他严重的情况,所以,视神经萎缩治疗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视神经萎缩究竟能不能治好呢,眼科专家和您一起了解。
……视神经萎缩怎么治疗?视神经萎缩的治疗方法有哪些?这是很多患者都会担心的。
因为我们知道视神经萎缩是眼疾病中比较严重的一种情况,如果治疗不及时很有可能会引起其他严重的情况,所以,视神经萎缩治疗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视神经萎缩究竟能不能治好呢,眼科专家和您一起了解。
眼科专家介绍说,治视神经萎缩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普通康复疗法由于视神经萎缩病程长,疗效慢,治疗宜持之以恒,不可半途而废。
患者应保持乐观情绪,忌躁怒,戒烟酒,静养息,积极治疗原发病。
视神经萎缩的治疗方法有哪些:二、病因治疗如果因颅内肿瘤压迫者,可采取手术去除肿瘤,炎症继发本病者可配合抗生素、皮质激素治疗,青光眼高眼压继发者,必须有效控制眼压,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所致者,宜尽快疏通网膜血液循环。
三、针刺穴位疗法可选睛明、球后、上明、太阳、风池、养老、肝俞、脾俞、肾俞、足三里、足光明、三阴交等,每次局部取1-2穴,远端配1-2穴。
视神经萎缩的治疗方法有哪些?四、中医疗法是目前治疗视神经萎缩最佳的方法。
它是以人体阴阳五行为理论基础,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判断邪正消长,进而得出病果。
再凭借“治其外必治其内,治其内必治其根”。
全面调节脏腑气血功能,疏通经络,改善眼底缺血状态,扶助正气,提高新陈代谢能力,补益气血,修复激活视神经。
快速去除体内症候,以达到除表固本的功效。
眼底神经萎缩究竟能不能治好,相信您都已经有了了解。
接受治疗之外,视神经萎缩患者还应该注意日常护理,这样能够很好的加速病情好转:一、每天在太阳未出来之前(不强求这点)早起后到室外,然后面向西方,双脚并拢,双手自然下垂,舌头自然的挨着上牙床,凝神静气站好,这是开始这个运动护理视神经萎缩的预备姿势。
中医怎么调理视神经萎缩,3个方法,告诉你
![中医怎么调理视神经萎缩,3个方法,告诉你](https://img.taocdn.com/s3/m/2f57ea65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3a.png)
中医怎么调理视神经萎缩,3个方法,告诉你
视神经萎缩是指视神经纤维因各种疾病所致传导功能障碍的一种病理改变。
它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视神经严重损害的结果。
中医将本病归于“青盲”,“视瞻昏渺”及“视瞻有色”范畴。
《证治准绳—视瞻昏渺症》中曾指出:有神劳,有血少,有元气弱,有元精亏而昏渺者,致害不一。
本病主要与气血虚弱,肝肾不足有直接关系,中医辨证论治视神经萎缩主要从气血理论入手,益气活血。
视神经萎缩,中医上主要通过中药、针灸、穴位注射等方法进行治疗,根据病人体质不同,辨证治疗。
1、中药:补气血的方剂:八珍汤、大补参芪丸;肝气郁结的方剂:丹栀逍遥散;补肝肾的方剂:杞菊地黄丸、十全明目汤;气滞血瘀的方剂:通窍活血汤均,可酌情加减。
2、针灸疗法:常用的针刺穴位有睛明、球后、足三里、足光明、三阴交、风池、肾俞、肝俞等,可以疏通经络、调理气血。
通过针刺这些穴位,对视神经、脑神经进行良性的刺激,从而达到减缓视神经萎缩。
3、耳穴:可选用眼、目1、目2 、皮质下、交感、肝、肾等。
小提示
1、合理饮食,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也可以适当吃一些粗细粮,
补充维生素A,防治维生素A缺乏症。
忌烟酒,不吃辛辣刺激、烟熏、油炸、腌制的食物。
2、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要用手揉眼睛,勤洗手,毛巾、脸盆等放通风处,勤消毒。
3、外出时记得戴上有色眼镜,避免紫外线和强光线刺激。
4、合理用眼,不要熬夜,注意休息,连续用眼40分钟,建议休息10分钟,远眺或闭目。
5、遵循医嘱,定期复诊,及时就医。
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视神经萎缩-中医难病诊治
![视神经萎缩-中医难病诊治](https://img.taocdn.com/s3/m/5e7b4902bceb19e8b9f6ba37.png)
视神经萎缩-中医难病诊治视神经萎缩,是指因各种原因引起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轴索变性的一种病症,以视功能损害和视乳头苍白为主要特征。
本病在中医学中归属“青盲”范畴。
最早记载见于《诸病源候论》:“青言者,谓眼本无异,瞳子黑白分明,直不见物耳。
”并指出其病因与“脏腑气血不荣于睛”有关,对后世产生较大影响。
至唐代,开始探索治疗之法,《外台秘要》一书载述了“深师疗青盲方”、“黄牛肝散”、“补肝散”等多种方药。
宋元时代的著名眼科专著《秘传眼科龙术论》提出了小儿青盲外障一病,曰:“在母腹中忽受惊邪之气……便多患眼,其初患夜卧多惊,呕吐痰涎黄汁,渐渐失明。
”主张以牛胆丸、犀角饮子治疗。
明清时期,随着实践的增多,对本病的认识亦不断深化。
如傅仁宇之《审视瑶函》一书,对本病病因有新的见解:“是乃玄府幽深之源郁遏,不得发此灵明耳。
”强调“须讯其为病之始,若伤于七情,则伤于神;若伤于精血,则损于胆,皆不易治,而年老尤难”。
在治疗上主张“若能保真致虚,抱之守一者,屡有不治而愈”。
其所载之“镇肝明目羊肝丸”、“复明丸”及“本事方”等方药,仍为现代医家所喜用。
西医在临床上将视神经萎缩分为原发性萎缩和继发性萎缩两类。
其病因,一般而言,儿童视神经萎缩以脑部肿瘤或颅内炎症所致较多;青年患者以遗传性为主;中年患者则多为视神经炎或神经外伤;老年人则常与青光眼或血管性病因有关。
本病颇为难治,现代西医学迄今尚无特效疗法。
现代中医药治疗视神经萎缩的首篇临床报道,见于1956年。
50~60年代已出现百例以上的较大样本的观察资料,其治疗方法,多在辨证基础上,采用传统成方加减。
70年代,针灸治疗本病受到医学界的重视,穴位刺激之法日益增多,除沿用体针外,尚有头针、耳针、穴位注射等,均有不同程度的疗效。
自80年代以后,本病的中医中药和针灸治疗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展,首先表现在文献的数量上已超过前20余年的总和。
其次,在治疗上,提出了结合眼底改变及全身表现的新的辨证施治的方法;专方的应用已占有相当重要地位;除了成年患者,小儿视神经萎缩的治疗也有较好的疗效。
视神经炎的中医治疗偏方
![视神经炎的中医治疗偏方](https://img.taocdn.com/s3/m/bdfdacadb9d528ea81c779da.png)
视神经炎的中医治疗偏方
视神经炎对于眼睛是伤害是比较大的,它主要是由于框内神经和颅内神经发生炎症导致的,对于这种炎症,患者可以在生活中采用一些逍遥散或者一些保护眼睛的偏方去治疗它,尽量的减轻视神经炎的危害。
现在就让患者们自己来看看这篇文章介绍的几种治疗视神经炎的偏方,希望对病情的控制有帮助。
偏方一
配方:中药消遥散加减方。
材料:归身、焦白术、柴胡、丹皮、茯苓、甘草、焦山栀、白芍、白菊、枸杞子。
偏方二
配方:视神经炎的方法有新针疗法。
方法:主穴健明、球后、睛明。
配穴:医明、风池、足三里。
用强刺激手法,病情好转,改用弱刺激手法。
偏方三
材料:党参、黄芪、白芍、蔓荆子各9克;黄柏、升麻、柴胡各6克;甘草3克。
偏方四
材料:黄芪﹑人参各15克; 葛根、蔓荆子各三钱9克;白芍﹑黄柏各6克;升麻 4.5克,炙甘草 3克。
:5:杞菊地黄汤加减潼蒺藜、刺蒺藜、草决明、石斛、夏枯草、丹参、寸冬等。
看完这篇文章介绍的视神经炎的治疗偏方后,建议患者可以在生活中根据自己的患病情况去选择文章介绍的偏方。
如果患者不知道那种偏方适合自己的眼睛治疗,建议患者可以去医院咨询一下医生的建议后再来做出选择,这样对于病情可以得到最好的保护。
中医辨证治疗视神经萎缩的临床疗效分析
![中医辨证治疗视神经萎缩的临床疗效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e815720e2bd960590c6777f.png)
[ 2 】 李春, 温忠. 中西医结合治疗动脉硬化闭塞症2 8 例[ J ] . 吉林中医
药, 2 0 0 4 , 2 4 ( 4 ) : 3 0 .
[ 3 】 周 涛, 荣文平, 陈柏 楠 , 等. 益气 活 血法 治疗 闭塞性 动 脉硬 化 症6 0 例 临床研 究 [ J ] . 中医杂 志, 2 0 0 2 , 4 3 ( 1 2 ) : 9 0 9 . 【 4 】 黄 晓钟 , 安峥, 张柏根 , 等. 前 列地 尔 脂微 球 载体 制 剂治 疗4 7 例 周 围血管 性疾 病 【 J 】 冲 日友 好 医院学 报, 1 9 9 9 , 1 3 ( 2 ) : 9 3 - 9 6 .
参、毛冬青)。③外用换药:对有溃疡和坏疽患者视病情酌情选用
祛 腐膏 、黄 连膏 、生肌 玉红膏 、生 肌散 换药 。 ④其 他治疗 :静点前 列 腺索E l O g 、1 次/ d 。肠溶 阿司 匹林1 0 0 ag r / 次 口服 ,1 次/ d 。有 高
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合并症者对症治疗 ,有感染者选用有效抗
6 5 例中,临床痊愈3 2 例 ( 4 9 . 2 %),显效1 8 例 ( 2 7 . 6 9 %),有效
1 2 例 ( 1 8 . 4 6 %),无效 和恶化3 例 ( 4 . 6 1 %)症状 改善情况 见表 1 ,治 疗前 后血液流变学变化见表2 。
3讨 论
管、增加血容量来改善肢体血液循环。同时,前列腺素E 。( P GE 。 )
木 瓜 、丹参 、艾 叶 、赤 芍 、桂枝 、丝 瓜络 ) ,脉络瘀 热和 脉络 热毒 证 用外洗 3 号方 ( 金银 花 、公英 、地 丁 、大 青 叶 、大黄 、黄 柏 、苦
Ap r i l 2 0 1 3 , Vo 1 . 1 1 , No . 1 1
视神经萎缩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视神经萎缩的治疗方法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ce7dbb989ec3d5bbfd0a74d3.png)
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视神经萎缩的治疗方法有哪些视神经萎缩的治疗方法有哪些?眼科专家指出:视神经萎缩是指视神经的退行性病变,致使视神经乳头颜色变白,表现为视力明显下降,视野缩小。
本病是眼科疑难病之一,那么,视神经萎缩的治疗方法有哪些呢?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治疗视神经萎缩的药膳有哪些:一、鳖肉汤:用鳖1只,去头及内脏,枸杞子50克,山药50克,熟地15克,陈皮9克。
以上共煮熟后去药渣,渴汤吃肉,酌量摄食,每日1次,连服10~15天。
能益肾补肝养血,起到增进眼部血液循环,改善视神经营养,增加视力之作用。
二、龙眼肉粥:龙眼肉15克,红枣5~10枚,粳米100克,加水适量共煮粥,早晚服用,连服数周。
能养心补血益胃,用于心血不足出现的目暗视差、失眠健忘、自汗盗汗等症。
三、玫瑰花烤羊心:鲜玫瑰花50克,或干品15克,在盐水中煮10分钟,羊心500克切片串在烤签上,蘸上玫瑰盐水反复烤至熟,趁热食用。
适用于心血亏虚、视物不清者。
四、附子烧狗肉:狗肉1000克切块,与生姜150克共煨熟。
另用熟附子30克,煎2小时,再放入煨好的狗肉,放入蒜、葱适量,炖至烂,食肉喝汤。
酌量分次服用,每日1~2次,连服10~15天。
能温补脾肾,用于脾肾阳虚之视神经萎缩,兼见小便清长、大便稀溏者。
五、青菊花粥:用白米100克加水适量煮粥,粥熟时加入白菊花15克,青皮末2克,再煮2~3分钟,早晚服用,连服10~15天。
能疏肝理气、散结解郁、清热明目,用于肝经郁热之视神经萎缩。
六、桃仁粥:粳米100克,桃仁15,研粉,加水适量同煮粥。
每日服1次,连服数日。
能活血通络、散瘀止痛,适用于脉络阻滞或头部外伤引起之视神经萎缩、头痛等。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视神经萎缩的治疗的另一种方法视清光明疗法,以人体阴阳五行为理论基础,凭借“治其外必治其内,治其内必治其根”。
全面调节脏腑气血功能,疏通经络,改善眼底缺血状态,扶助正气,提高新陈代谢能力,补益气血,修复激活视神经。
张怀安治疗视神经萎缩的经验
![张怀安治疗视神经萎缩的经验](https://img.taocdn.com/s3/m/13dedb85cc22bcd126ff0c3b.png)
症 状 :视 物 昏蒙 ,渐 至失 明 ,眼底 见视 盘色 白 ,或 有 脾 ,配 夜交 藤令 心气 安 宁 ;牡 丹 皮 清 肝 经郁 热 ,决 明子
病 理性 凹陷如 杯 ,兼 情 志抑郁 ,胁 肋胀 痛 ,食 少太 息 ,口 清 肝 明 目;桑椹 、女 贞 子 、桑 寄 生补 益 肝 肾 ,滋 养 肾 精 。 苦 ,舌红 ,脉 弦或 弦细 。治法 :疏肝 解郁 ,健 脾 明 目。方 诸 药合 用 ,补 而 不滞 ,滋腻 而不 生湿 。
治疗 ,未 能控 制病情 ,视 力 从 0.6下 降 至 0.3。患 者 情 作 头脑 部 CT 未 发 现 异 常 。诊 断 为 视 神 经 萎 缩 (双
志抑 郁 ,月经 不调 ,胁肋 胀痛 ,食少 太息 ,口苦 。检 查 与 眼 ),予 维生 素 B 、维 生 素 B 肌 注 ;口服 :肌 苷 片 、三
子 10g,桑 寄生 10g,夜 交藤 15g,黄柏 10g,栀子 10g,甘 草 5g。水 煎服 ,每 日 1剂 。并 配合 针 灸 治疗 。原 方 先 后 去 黄柏 、栀 子 ,加 菊 花 、熟 地 黄 、女 贞子 、川 芎 、丹 参 、 青皮 、石 菖蒲 等 ,共 服 药 90剂 ,针 灸 45次 ,于 1985年 11月 25日检查 ,患 者 全 身 无 不 适 ,精 神 愉 快 ,视 力 右 眼 0.8,左 眼 1.0,但 双视 盘颜 色仍 苍 白。恢 复学业 ,改 服舒 肝 明 目丸 ,并 嘱其 定期 复查 。
关 键 词 视神 经 萎 缩/中 医药 疗 法 ;@ 张 怀 安
(双 眼 )。 中医辨证 为肝 郁 气 滞证 。治 以疏 肝解 郁 ,健
脾 明 目,方用舒 肝 明 目汤 加 减 :柴 胡 10g,当归 10g,白 张怀安 主任 医师 为湖 南望城 县 人 ,早 期从 事 眼科 、 芍 10g,茯苓 20g,白术 10g,牡丹 皮 10g,桑椹 20g,决 明
针灸治疗视神经萎缩的临床研究
![针灸治疗视神经萎缩的临床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927b53b2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9fb3953.png)
针灸治疗视神经萎缩的临床研究视神经萎缩是一种严重影响视力的眼部疾病,其特征是视神经纤维的退行性病变和死亡,导致视力逐渐下降甚至失明。
目前,现代医学对于视神经萎缩的治疗方法有限,效果往往不尽人意。
而针灸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在治疗视神经萎缩方面展现出了一定的潜力。
本文旨在对针灸治疗视神经萎缩的临床研究进行探讨,以期为该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一、视神经萎缩的病因与发病机制视神经萎缩的病因复杂多样,包括遗传性、外伤性、缺血性、中毒性、炎症性等。
例如,遗传性视神经萎缩通常由基因突变引起;外伤性视神经萎缩多由头部外伤、眼部直接损伤等导致;缺血性视神经萎缩常见于高血压、糖尿病等引起的视网膜血管阻塞;中毒性视神经萎缩可由长期使用某些药物(如乙胺丁醇、氯喹等)或接触有毒物质所致;炎症性视神经萎缩则与视神经的炎症反应有关。
从发病机制来看,视神经萎缩主要是由于视神经细胞的损伤和凋亡,以及神经胶质细胞的增生和纤维化。
这些病理变化导致视神经的传导功能障碍,进而影响视力。
此外,氧化应激、炎症反应、神经营养因子缺乏等因素也在视神经萎缩的发生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针灸治疗视神经萎缩的理论基础中医认为,视神经萎缩属于“青盲”范畴。
其发病与肝肾不足、气血亏虚、肝郁气滞、脉络瘀阻等有关。
针灸治疗视神经萎缩的理论基础主要基于经络学说和脏腑学说。
经络学说认为,眼与经络密切相关。
通过针刺特定的穴位,可以调节经络气血的运行,从而改善眼部的营养供应和代谢功能。
例如,针刺睛明、攒竹、丝竹空等眼部周围的穴位,可以直接刺激眼部的经络,促进眼部血液循环。
脏腑学说认为,肝开窍于目,肾主藏精,精血上注于目而能视。
因此,通过针刺调理肝肾等脏腑的功能,可以充养精血,上荣于目,从而改善视力。
此外,针灸还可以调节气血的运行,活血化瘀,消除脉络瘀阻,为视神经的修复创造有利条件。
三、针灸治疗视神经萎缩的穴位选择在针灸治疗视神经萎缩的临床实践中,穴位的选择至关重要。
“调神通络明目”针法治疗视神经萎缩30例
![“调神通络明目”针法治疗视神经萎缩30例](https://img.taocdn.com/s3/m/9553fd2d0722192e4536f64a.png)
2 治 疗 方 法
05 1寸 ; .~ 肝俞 、 肾俞 , 斜刺 05 1寸 。 以上诸 穴 行 捻 .~
取穴 : 明, 后 , 睛 球 承泣 . 阳 , 太 百会 , 风池 , 府 , 转 补 法 。每 日 1 , 风 次 连续 6次 , 中间休 息 1 . d 4周为 1 太 溪 , 阴交 , 三 肾俞 、 俞 。除 眼 周穴 位外 , 肝 留针 2 ~ 疗 程 2个疗 程后 进行 疗效 评定 0 3 ri。操作 : 后 . 眶下缘 从 外下 向 内上 . 0 n a 球 眼 向视 神 3 疗 效 观 察 经 孔 方 向缓 缓直 刺 1寸 . 提插 . 捻 转 , 不 稍 以整 个 眼 31 疗效 标 准 参 照 1 9 . 9 7年 中华 人 民共 和 国卫 生
复理 论 与 实践 , 0 4 1 ( 2 :4 2 0 ,0 1 )7 7
例
f1 全 国 第 四 次 脑 血 管 疾 病 会 议 . 卒 中患 3 脑 者 临 床 神 经 功 能 缺 损 程 度 评 分 标 准 (9 5 . 1 9 ) 中华 神 经科 杂 志 , 9 6 2 ( ) 19 ,9 6 :
看 出 ,内经 》 中 风乃 由正 气 先 虚 , 《 论 外来 风邪 人 于 肌 腠 。 入 经 侵
脉, 以致 营卫 气 血 运 行 受 阻 , 而 内犯 脏 腑 , 气 血 运 行 失 常 . 进 使 气机 逆 乱 。 皮部 与 经 络 、 腑 联 系 密切 . 其 是 脊柱 正 中 的督 而 脏 尤 脉 和 其侧 旁 的膀 胱 经 。督 脉 为 阳 脉 之 纲 . 气 与任 、 其 冲两 脉 相
视神经萎缩的中医药治疗
![视神经萎缩的中医药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1f3f4957804d2b160b4ec025.png)
视 神 经 萎 缩 不 是 一 种 单 独 的 疾 病 , 不 要 长 时 间 连 续 看 书 、 电视 , 时 做 眼 N- 定 可 发 生 于 不 同 年 龄 和 不 同 性 别 。 它 是 在 睛 保 健 操 外 , 经 常 吃 些 有 益 于 眼 睛 的 食 各种 不 同 病 因 的 影 响 下 视 神 经 纤 维 发 生 品 , 保 护 眼 睛 也 能起 到 很 好 的作 用 。 对 变 性 性 病 理 改变 , 起 视 神经 传 导 障 碍 。 引 首 先 是 瘦 肉 、 肉 、 物 内脏 、 虾 、 禽 动 鱼 视 神 经 萎 缩 属 中 医 “ 盲 ” 畴 , 奶 类 、 类 、 类 等 , 们 含 有 丰 富 的 蛋 青 范 是 蛋 豆 它 眼 科 疑 难 病 症 。 单 纯 采 用 西 医 治 疗 疗 效 白质 , 而 蛋 白质 又 是 组 成 细 胞 的 主 要 成 欠 佳 , 根 据 中 医 整 体 观 念 、 证 论 治 的 分 , 组 织 的 修 补 更 新 需 要 不 断 地 补 充 蛋 而 辨 理 论 , 证 和 辨 病 相 结 合 , 部 和 整 体 相 白 质 。 辨 局
21 年 1 0 1 0月 第 1 期 0
蠛
譬躐 . r 叠 孽
坯 羹 照
巾医蕊
中 国 中 医科 学 院广 安 门 医院 ・ 毯 峪
眼 睛 是 用 来 看 东 西 的 , 眼 球 是 照 相 脑 力 过 度 劳 累 。注 意 用 眼 卫 生 , 好 劳 动 做 机 , 膜 、 状 体 是 镜 头 , 来 采 光 、 保 护 , 止 误 伤 撞 目 , 免 所 有 能 够 引起 角 晶 用 聚 防 避 焦 , 网 膜 是 底 片 , 来 成 像 。但 正 如 照 视 神 经 萎 缩 发 生 的 诱 因 和 原 因 。 慎 用 对 视 用
中医称视神经萎缩为
![中医称视神经萎缩为](https://img.taocdn.com/s3/m/a56585c358f5f61fb7366696.png)
中医称视神经萎缩为“青盲”。
其具体治法除辨证论治外,常结合病机施治。
其中,原发性视神经萎缩者往往病因不明,但常与脏腑经络失调有关,通过调理,部分病人的视功能很快得到恢复。
加味逍遥散常成为首选方剂。
当服调理药视力不能再增进时,再酌情滋补,或补气血,或补肝肾。
补气血的代表方剂有八珍汤、大补参芪丸(党参、黄芪、白术、茯苓、熟地、当归、川芎、白芍、枸杞、石斛、石菖蒲);补肝肾的代表方剂有杞菊地黄丸、十全明目汤(熟地、枸杞子、桑椹子、蒺藜子、覆盆子、楮实子、女贞子、菟丝子、决明子、车前子)均可酌情加减。
只要视神经没有完全萎缩,视功能恢复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
对继发性视神经萎缩者主要是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
在临床报道中,除了用调补的治法外,还有用泻肝、解毒或破瘀的药物而收效者。
治疗必须对具体病人具体分析。
另具有疏通经络、调理气血的针灸疗法,对该病具有特殊的治疗作用。
常用的针刺穴位有睛明、球后、风池、养老、肾俞、肝俞、臂臑、足三里、足光明、三阴交等,远近配合,每次选用3—4个穴位,中等刺激,每天1次,留针30分钟,15次为1疗程。
针灸疗法还包括梅花针、耳针、头针、穴位埋线、穴位注射等众多内容。
梅花针可扣打背脊两侧的膀胱经及头颈部位的相关穴位,每天1次,15次为1疗程;耳穴可选用眼、目1、目2 、肝、肾、皮质下、交感等针刺或贴药,针刺每天1次,15次为1疗程,耳穴贴药每周2次,10次为1疗程;头针取枕区,每日或隔日1次,10—15次为1疗程;穴位埋线取肝俞、肾俞、臂臑、光明等穴,埋入羊肠线,2—3周1次,3次为1疗程;穴位注射可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复方当归注射液等作球后注射,肝俞、肾俞、臂臑、光明等穴均可选用,每次取双穴,轮流进行,15次为1疗程。
视神经萎缩中医治愈的案例
![视神经萎缩中医治愈的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8a432cd0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16.png)
视神经萎缩中医治愈的案例视神经萎缩是一种常见的眼部疾病,患者常常会出现视力下降、眼球运动障碍等症状。
传统的中医治疗在这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位视神经萎缩患者的中医治愈案例。
患者小李,女,45岁,因视力下降、眼球运动不灵活等症状前来就诊。
经过详细的中医诊断,发现小李患有视神经萎缩,中医认为是肝肾不足、气血不足所致。
针对小李的病情,中医师制定了一系列的治疗方案。
首先,中医师采用了针灸疗法。
通过在小李的穴位上施加适当的针刺,调节其肝肾功能,促进气血运行,从而改善视神经的供血情况。
针灸疗法不仅可以直接作用于患者的病灶,还可以调节整个身体的阴阳平衡,增强机体的抵抗力。
其次,中医师还采用了中药疗法。
根据小李的病情特点,中医师为其调配了一剂具有滋肾益气、活血通络功效的中药。
小李每天按时服用中药,不仅可以改善其肝肾功能,还可以促进视神经的修复和再生。
除了针灸和中药疗法,中医师还为小李制定了一套针对性的调理方案。
这包括了饮食调理、起居调节、情志调摄等方面。
通过调整小李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中医师帮助其调整了身体的阴阳平衡,为疾病的康复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经过数月的中医治疗,小李的症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她的视力逐渐恢复,眼球运动也变得更加灵活。
经过一系列的康复评估,小李的视神经萎缩症状已经得到了有效控制,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不难看出,中医治疗在视神经萎缩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中医注重整体调理,强调阴阳平衡,能够从根本上调节患者的身体功能,促进疾病的康复。
因此,对于视神经萎缩患者来说,中医治疗是一种值得尝试的治疗方式。
总之,通过这个案例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到中医治疗在视神经萎缩方面的独特优势,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治疗思路。
希望通过更多的临床实践和科学研究,可以进一步揭示中医治疗视神经萎缩的机制,为患者带来更多的康复希望。
中医眼科常见病诊疗指南视神经萎缩的中医辨证治疗方法
![中医眼科常见病诊疗指南视神经萎缩的中医辨证治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902e9998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a1.png)
近现代以来,中医眼科与现代医学相 互借鉴,不断发展创新,为眼科疾病 的治疗提供了更多选择。
宋元明清时期的进步
宋元明清时期,中医眼科的理论和实 践得到了进一步发展,许多著名的眼 科医家留下了宝贵的学术著作。
中医眼科的基本理论
整体观念
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 五脏六腑、经络、气血等相互关 联,眼科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与全
05
案例分享与疗效评估
典型病例介绍
患者信息
患者年龄45岁,男性, 因视力逐渐下降就诊。
症状描述
患者自述双眼视力模糊 ,视野逐渐缩小,伴有
头晕、耳鸣等症状。
诊断过程
经过眼科医生详细检查 ,结合患者症状和体征 ,确诊为视神经萎缩。
治疗方案
采用中医辨证治疗方法 ,针对患者具体情况制
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疗效评估方法与标准
评估指标
视力改善情况、视野恢复程度、症状缓解程度等 。
评估方法
在治疗前、治疗中及治疗后进行相关指标的检测 和记录。
评估标准
根据患者治疗前后指标的变化情况,将疗效分为 治愈、显效、有效和无效四个等级。
THANKS
感谢观看
注意事项与预防措施
01
02
03
04
定期检查
患者应定期进行眼科检查,以 便及时发现并治疗视神经萎缩
。
控制危险因素
积极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慢 性疾病,避免长期吸烟、饮酒
等不良生活习惯。
保持良好心态
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避免 过度焦虑、抑郁等情绪波动对
视神经的影响。
科学饮食
合理搭配营养,多吃富含维生 素、矿物质的食物,避免过度 摄入高热量、高脂肪食品。
视神经萎缩的症状与表现
悬壶济世中医妙药方(6)
![悬壶济世中医妙药方(6)](https://img.taocdn.com/s3/m/ba27fb1f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6a.png)
悬壶济世中医妙药方(6)1:治酒糟鼻山栀子适量研为末,与等量的黄蜡熔和,和丸如弹子大,每次服2丸,嚼服茶水送下。
2:治红眼病鲜蒲公英120克(干品60克),水煎取汁1000毫升,温服一半,另一半熏洗双眼,一般2~3次可愈。
3:治胃痛元胡、陈皮各9克,乌药、甘草、木香、制半夏、白芍各6克。
每天1剂,两次煎服。
1~3剂即见效。
4:治鼻炎鹅不食草125克,薄荷63克,冰片15克,凡士林适量,共研为细末,过筛,用凡士林调成软膏,抹患处,每天2~3 次,3~5天可愈。
5:治胃肠型感冒藕500克,生姜50克。
共绞汁,一日内分数次服完。
6:治视神经萎缩当归、白芍、焦白术各10克,云茯苓15克,黑栀子3克,丹皮、银柴胡、升麻、五味子、甘草各5克。
水煎服,每日1剂,10日为1疗程。
7:治干燥综合征玉竹15克,二冬(天冬、麦冬)各10克,桃仁12克,石斛15克,枸杞子15克,生地、熟地各20克,太子参15克。
水煎服。
8:治肌肉痉挛综合征白芍30~60克,炙甘草10~15克。
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上肢肌痛加伸筋草、桂枝;下肢肌痛加续断、牛膝;肩痛、颈项肌痛加葛根、川芎;胸胁肌痛加柴胡、桔梗;腹肌痛手、白术。
9:治骨质增生制附子60克(先煎),细辛6克,炙麻黄、炒白芍、炒白术、干姜、人参、桂枝、茯苓各10克,炙甘草8克。
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用。
10:治老年视力降低每天早上取枸杞子30~40克,鸡蛋1~2个,与蜂糖(或白糖)适量,用沸开水冲服。
11:治脂肪泻补骨脂9克,肉豆蔻9克,五味子6克,吴茱萸6克,熟附子4克,茯苓9克,白术9克,水煎服,每日1剂。
12:治迎风流泪蕤仁20克,防风、荆芥、当归身、菊花、车前子、丹皮、决明子、白芍、桑叶各15克,甘草10 克。
水煎服,每日1剂。
13:治银屑病槐花炒黄研成细粉,每次3克,每日2次,饭后温开水送服。
14:治急性胆囊炎柴胡、姜黄各5克,黄芩、旋覆花、杏仁、苏子、苏梗、炒山楂、神曲、麦芽、槟榔、鸡内金各10克。
视神经萎缩怎样治疗?
![视神经萎缩怎样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29b95767cf84b9d528ea7acb.png)
视神经萎缩怎样治疗?*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视神经萎缩的治疗方法,治疗视神经萎缩常用的西医疗法和中医疗法。
视神经萎缩应该吃什么药。
*视神经萎缩怎么治疗?*一、西医*1、西医治疗1、原发性视神经萎缩的治疗,首先应积极寻找病因,治疗其原发疾病。
绝大多数垂体肿瘤引起的视神经萎缩即使视力损害已经非常严重,但术后视力常可得到良好的恢复。
外伤后视神经管骨折引起的视神经萎缩,如能早期手术减压、清除骨折片对视神经的压迫,也可收到较好的疗效。
其他原因引起的视神经萎缩则治疗效果很差,可试给予大剂量的神经营养药物及血管扩张剂。
2、继发性视神经萎缩通常无有效的治疗方法。
如在病程早期积极治疗视盘炎及尽早解除颅内高压,或许能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但晚期无任何治疗效果。
3、上行性视神经萎缩无特殊治疗方法。
除病因治疗外,早期采用大量B族维生素,血管扩张剂、能量合剂等药物以加强神经营养。
硝酸士的宁1毫克球后注射,每日一次,10次为一疗程,有提高视觉兴奋作用。
*2、预后视神经萎缩系视神经严重损害的最终结局,一般视力预后均很差,病人最后多以失明而告终。
但垂体肿瘤压迫视交叉所引起的下行性视神经萎缩,绝大多数病人在手术切除垂体肿瘤后,视力可有惊人的恢复。
*二、中医可用消遥散加减和补中益气汤等。
新针疗养法,主穴为风池、睛明和球后,配穴为瞳子髎,丝竹空,光明、失明、合谷、肾俞和肝俞等。
理疗可用碘离子透入等。
*温馨提示:上面就是对于视神经萎缩怎么治疗,视神经萎缩中西医治疗方法的相关内容介绍,更多更详尽的有关视神经萎缩方面的知识,请关注疾病库,也可以在站内搜索“视神经萎缩”找到更多扩展资料,希望以上内容对大家有帮助!。
视神经萎缩中西医治疗
![视神经萎缩中西医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57e769d8fd0a79563c1e728d.png)
赵南星
壹贰叁 肆
概
病
西
中
医
医
治
治
述
因
疗
疗
第一章
概述
视神经萎缩指视神经网膜神经 节细胞轴索广泛损害,出现萎缩变 性。临床以视力功能损害和视神经 乳头苍白为特征性改变。可分为原 发性视神经萎缩和继发性视神经萎 缩。视神经萎缩属于中医“青盲” 范畴。
第二章
病因
病因
常见病因为先天性、视神经炎症、视神经循环障碍、青 光眼、视神经毒物中毒、维生素缺乏、视神经肿瘤、脑 瘤压迫视神经、外伤、脱髓鞘病、放疗后、营养不良、 代谢障碍、梅毒感染、儿童期外伤等。
……
第四章
中医治疗
中医以人体阴阳五行为理论基础, 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 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判断邪正消 长,进而得出病果。再凭借“治其外 必治其内,治其内必治其根”。全面 调节脏腑气血功能,疏通经络,改善 眼底缺血状态,扶助正气,提高新陈 代谢能力,补益气血,修复激活视神 经。快速去除体内症候,以达到除表 固本的功效。
4、疏肝明目汤 【来源】《千家名老中医妙方秘典》 【组成】柴胡10g,当归10g,白芍10g,白术10g,桑寄生10g,决明子 10g,丹皮10g,夜交藤10g,茯苓20g,桑椹20g,甘草5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上药先用清水浸泡30分钟,水煎2次,日服2次。 【功效】疏肝明目。
二、针刺治疗
一、中药治疗-其他有效方
3、滋阴明目汤 【来源】《治验百病良方》 【组成】生黄芪15g,当归12g,丹参12g,茯苓12g,党参12g,生白芍 18g,黄精15g,枸杞子10g,女贞子10g,石斛12g,生地20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效】补肝肾,益气健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视神经萎缩的3个中医偏方
视神经萎主要是因为控制眼睛的神经系统受到一些物质的刺激引起了神经萎缩的情况,所以对于这种疾病的治疗,患者首先应该是要远离刺激性的食物,再根据患病的情况去选择治疗视神经萎缩的偏方,这样就可以在生活中摆脱视神经萎缩的威胁了,希望患者可以对这种疾病引起重视。
偏方一
配方:加味祛瘀复明汤。
〖组成〗当归 15克,川芎 6克,赤芍9克,元胡9克,白芷 9克,泽兰6克,苏木9克,香附15克,坤草20克,条芩9克,木香6克,元参9克,甘草 3克。
偏方二
配方:复明地黄汤加减方。
【组成】枸杞 25克,菊花 20克,地黄15克,当归12克,赤芍9克,苏木15克,青葙子12克,丝瓜络15克,寸冬10克,珍珠母50克,丹参 12克,生芪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偏方三
配方:四物五子丸加减。
【组成】熟地12克,制首乌 12克,黄精 12克,菟丝子12克,枸杞子 12克,复盆子12克,桑椹子12克,丹参12克,车前子(布包煎)9克,川芎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对于文章介绍的视神经萎缩的治疗偏方,希望患者在生活中可以正确的去使用,因为使用不当会对病情造成伤害的。
如果患者在生活中知道自己是患上了视神经萎缩这种疾病,你们就可以采用文章介绍的几种治疗偏方去治疗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