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腹泻病规范化诊治分析

合集下载

小儿腹泻疾病诊疗指南

小儿腹泻疾病诊疗指南

小儿腹泻疾病诊疗指南简介本文档是针对小儿腹泻疾病的诊疗指南,旨在帮助医生和家长更好地了解和处理小儿腹泻疾病。

定义小儿腹泻是指婴幼儿每日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溏,甚至可带有水样,且伴有腹痛或呕吐的症状。

病因小儿腹泻的病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 感染性原因:如病毒、细菌或寄生虫感染。

- 饮食原因:如进食不洁食物或不耐受某些食物。

- 药物原因:如使用某些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

- 其他原因:如消化系统疾病或免疫系统问题。

诊断小儿腹泻的诊断需综合考虑以下因素:- 病史:了解患儿的相关病史,如症状出现的时长和频率等。

- 体格检查:观察患儿的体温、精神状态、腹部触诊等。

- 粪便检查:进行粪便常规和病原微生物检查,以确定病因。

治疗小儿腹泻的治疗应根据具体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 感染性腹泻:根据细菌、病毒或寄生虫的不同,采用相应的抗生素、抗病毒药物或抗寄生虫药物治疗。

- 饮食性腹泻:建议停食1-2天,饮食过程逐渐恢复,避免进食刺激性食物。

- 药物性腹泻:停用导致腹泻的药物,并根据需要采用相应的对症治疗。

- 其他原因腹泻:根据病因进行相应的治疗,如对消化系统疾病进行调理或对免疫系统问题进行干预。

预防预防小儿腹泻的方法主要包括:- 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生食熟食分开、避免接触传染源等。

- 合理饮食:饮食清洁卫生,避免过多进食刺激性食物。

- 防止交叉感染:避免接触患有传染性腹泻的人。

- 接种疫苗:按照医生建议进行相关疫苗接种。

注意事项在处理小儿腹泻疾病时,注意以下事项:- 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腹泻导致水分和电解质的流失,需及时通过口服或静脉途径补充。

- 注意营养均衡:饮食应包含适量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确保患儿的营养需求。

- 根据病情进行就医:如果腹泻持续时间长、严重程度加重或伴有其他严重症状,应及时就医。

以上为小儿腹泻疾病的诊疗指南,仅供参考。

具体治疗方案应根据医生的指导和患儿的实际情况而定。

儿童感染性腹泻病诊治规范

儿童感染性腹泻病诊治规范

2010年全球儿童死亡原因报告-WHO/UNICEF
新生儿脓毒症 其他 破伤风 5% 新生儿疾病 先天畸形 1% 2% 分娩期并发症 4% 新生儿腹泻 1% 9%
儿童腹泻 10%
5岁以下儿童前三位死因
1、肺炎(14.1%,107.1万例)
早产并发症 14% 麻疹 1%
2、腹泻(9.9%,75.1万例)
评为20世纪最伟大的医学进展
WHO前总干事GRO HARLEM BRUNDTLAND博士
低渗口服补液盐-I,A级证据

对于急性胃肠炎儿童来说,低渗口服补液盐应作为一线治疗方案 (I,A)(强推荐,中等质量证据)

与静脉补液相比,肠内补液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住院时间更 短、而且对于大多数儿童均有效(I,A)(强推荐,中等质量证据)
• • 缺锌可导致肠绒毛萎缩 缺锌可导致肠道双糖酶活性下降
锌治疗腹泻的作用

• •
补锌能加速肠黏膜再生
增加刷状缘酶水平 补锌使腹泻病程缩短20%,粪便排出量减少18%-59%
《儿童腹泻病诊断治疗原则的专家共识》中华儿科杂志 2009年8月第47卷第8期
补锌
急性腹泻病患儿能进食后即予以补锌治疗10-14天
难以确定脱水性质者按 等渗性脱水处理。8-12 小时补完,快速扩容阶 段为20ml/kg 0.5-1h进 入,后为8-10ml/kg/h
余下的液量于12-16小 时内均匀进入(静脉或 口服),约5ml/kg/h
生理需要量
1/3张含糖液
继续喂养
母乳喂养患儿继续母乳喂养
小于6个月的人工喂养患儿可继续喂配方乳
Adenovirus) 星状病毒(Astrovirus)
细菌性腹泻常见病原

小儿腹泻诊疗规范【范本模板】

小儿腹泻诊疗规范【范本模板】

小儿腹泻诊疗常规一、小儿腹泻病诊断1.根据患儿大便形状改变(呈稀水便、糊状便、粘液脓血便)和大便次数比平时增多的主诉可作出腹泻诊断。

2.根据病程分类急性腹泻病:病程在2周以内;迁延性腹泻病;病程在2周—2个月;慢性腹泻病:病程在2周以上。

3。

对腹泻病患儿须评估有无脱水和电解质紊乱:⑴脱水程度评估:分轻、中、重三度。

⑵尽可能对中、重度脱水患儿行血电解质检查和血气分析。

4。

根据患儿粪便性状、粪便的肉眼和镜检所见、发病季节、发病年龄及流行情况初步估计病因,急性水样便腹泻患者(约占70%)多为病毒或产肠毒素性细菌感染,粘液脓性、脓血便患者(约占30%)多为侵袭性细菌感染.必要时进行大便细菌培养以及病毒、寄生虫检测.5.对慢性腹泻病还须评估消化吸收功能、营养状况、生长发育等。

二、小儿腹泻病治疗1。

脱水的预防及治疗⑴预防脱水。

从患儿腹泻的一开始,就给口服足够的液体以预防脱水。

母乳喂养儿应继续母乳喂养,并且增加喂养的频次及延长单次喂养的时间;混合喂养的婴儿,应在母乳喂养基础上给予ORS或其他清洁饮用水;非母乳喂养(人工喂养)婴儿,应选择ORS或食物基础的补液如汤汁、米汤水和酸乳饮品或清洁饮用水.建议在每次稀便后给予补充一定量的液体(〈6月,50ml;6—2岁,100ml;2—10岁150ml;10岁以上的患儿或成人能喝多少给多少)直到腹泻停止。

⑵轻至中度脱水。

口服补液及时纠正脱水,应用ORS,用量(ml)=体重(kg)×(50~75),4小时内服完;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并辅导母亲给患儿服用ORS液.以下情况提示口服补液可能失败:①持续、频繁、大量腹泻(>10-20ml/Kg。

h),②ORS液服用量不足,③频繁、严重呕吐;如果临近4小时,患者仍有脱水表现,要调整补液方案;4小时后重新评估患儿的脱水状况,然后选择适当的方案。

⑶重度脱水。

采用静脉用的糖盐混合溶液,需到医院进行;首先以2:1等张液20ml/kg,于30—60分钟内静脉推注或快速滴注以迅速增加血容量,改善循环和肾脏功能;在扩容后根据脱水性质(等渗性脱水选用2:3:1液,低渗性脱水选用4:3:2液)按80ml/kg继续静滴,先补2/3量,婴幼儿5h,较大儿童2。

儿童腹泻病的规范化诊疗ppt课件

儿童腹泻病的规范化诊疗ppt课件

1、急 性:<2周
病程分类
2、迁延性:2周-2个月
3、慢 性:>2个月
胆道疾病病人护理化工企业本质安全 理论实 践及方 法内科 护理学 呼吸系 统总论 概论脾 胃病常 见症状 及治疗 经验偏 瘫截瘫 康复训 练手册 偏执性 精神障 碍品管 圈实践
病情分类
① 轻型:无脱水、无中毒症状 ② 中型:轻至中度脱水或有轻度中毒症状 ③ 重型: 重度脱水或有明显中毒症状(烦躁、
胆道疾病病人护理化工企业本质安全 理论实 践及方 法内科 护理学 呼吸系 统总论 概论脾 胃病常 见症状 及治疗 经验偏 瘫截瘫 康复训 练手册 偏执性 精神障 碍品管 圈实践
腹泻病的规范化 诊治
胆道疾病病人护理化工企业本质安全 理论实 践及方 法内科 护理学 呼吸系 统总论 概论脾 胃病常 见症状 及治疗 经验偏 瘫截瘫 康复训 练手册 偏执性 精神障 碍品管 圈实践
腹泻病治疗的两项成果
一.低渗口服补液盐 将钠的浓度降至75mmol/L,葡萄糖的浓度降至 75mmol/L,总的渗透压降至245mmol/L。
二.补锌 有利于缩短腹泻病的病程、减轻病情,并预防以 后2~3月发生腹泻
胆道疾病病人护理化工企业本质安全 理论实 践及方 法内科 护理学 呼吸系 统总论 概论脾 胃病常 见症状 及治疗 经验偏 瘫截瘫 康复训 练手册 偏执性 精神障 碍品管 圈实践
腹泻病是我国的常见病,发病率高
❖ 我国每年有8.36亿人次患腹泻 ❖ 腹泻病年发病率约为0.7次/人 ❖ 5岁以下儿童占3亿人次 ❖ 年发病率平均为3次/人
胆道疾病病人护理化工企业本质安全 理论实 践及方 法内科 护理学 呼吸系 统总论 概论脾 胃病常 见症状 及治疗 经验偏 瘫截瘫 康复训 练手册 偏执性 精神障 碍品管 圈实践

儿童腹泻病规范化诊治精品PPT课件

儿童腹泻病规范化诊治精品PPT课件

目前ORS使用率
目前腹泻治疗现状
1、过度使用静脉补液 2、过多依赖“止泻”药 3、抗生素使用不合理等 4、禁食
中国腹泻病规范化治疗: 急需普及ORS 的使用
WHO的新目标
WHO/UNICEF(2013年4月12日) “预防及控制肺炎和腹泻的综合性全球行动计划”,呼吁
“让90%以上的腹泻儿童用上口服补液盐Ⅲ”
http://www.who.int/mediacentre/news/releases/2013/pneumonia_diarrhoea_plan_20130412/zh/
目录
儿1 童儿童腹腹泻泻病病诊诊治治现现状状与和目目标标
腹2 泻腹病泻病的的诊诊断断
儿童腹泻病规范化治疗
腹泻病的治疗
3腹泻病的治疗原则
目录
1 儿童腹泻病诊治现状与目标
儿童腹泻病诊治现状和目标 腹儿2童泻腹腹病泻泻的病病诊规的断范诊化断治疗 腹3泻腹病泻的病的治治疗疗原则 O用总R结S的发展及低渗ORS的临床应
腹泻是我国的常见病,发病率高
我国原卫生部疾病控制司的调查结果显示:
我国每年有8.36亿人次患腹泻 腹泻病年发病率约为0.7次/人 5岁以下儿童占3亿人次 年发病率平均为3次/人
《儿童腹泻病诊断治疗原则的专家共识》中华儿科杂志 2009年8月第47卷第8期
腹泻治疗首要原则:预防和治疗脱水
腹泻开始即用口服补液盐Ⅲ
肖东楼,宋应同,王长鳌,等. 我国腹泻病控制规划的现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6,1要危害:脱水
脱水
电解质紊乱
严重并发症

重度脱水 休克、死亡
营养不良 酸中毒
2010年全球儿童死亡原因报告-WHO/UNICEF

儿童感染性腹泻病诊治规范PPT课件

儿童感染性腹泻病诊治规范PPT课件
20-40ml/kg/d 原则上丢多少 补多少 70-90ml/kg/d
低渗性脱水 2/3张液-等张 等渗性脱水 1/2-2/3张液 高渗性脱水 1/3-1/5张液 1/3-1/2张液
1/3张含糖液
备注
难以确定脱水性质者按 等渗性脱水处理。8-12 小时补完,快速扩容阶 段为20ml/kg 0.5-1h进入, 后为8-10ml/kg/h
--《The Lancet》(中文译名:柳叶刀)
评为20世纪最伟大的医学进展
口服补液盐的推出和运用是当 代最伟大的公共卫生成就之一
WHO前总干事GRO HARLEM BRUNDTLAND博1士7
低渗口服补液盐-I,A级证据
对于急性胃肠炎儿童来说,低渗口服补液盐应作为一线治疗方案 (I,A)(强推荐,中等质量证据)
可暂时给予低(去)乳糖配方奶,时间1~2周,腹泻好转后转为原有 喂养方式
29 《儿童腹泻病诊断治疗原则的专家共识》中华儿科杂志 2009年8月第47卷第8期
继续喂养
糖源性腹泻 • 以乳糖不耐受最多见 • 治疗宜采用去双糖饮食,可采用去(或低)乳糖配方奶
过敏性腹泻 • 牛奶过敏较常见 • 避免食入过敏食物 • 婴儿通常选用深度水解或氨基酸配方
儿童感染性腹泻病诊治规范
1
提纲
儿童腹泻病流行病学情况 儿童感染性腹泻病病因 诊断 治疗 预防
2
儿童感染性腹泻病流行病学
<5岁儿童发病:18亿例次/年 <5岁儿童死亡例数:300万/年 我国:5岁以下儿童占3亿人次/年,年发病率
平均为3次/人 发展中国家:感染性腹泻导致儿童死亡居死因
前3位 高发季节:6-8月份,10-12月份
7
细菌性腹泻常见病原

儿童急性腹泻病诊疗规范

儿童急性腹泻病诊疗规范

儿童急性腹泻病诊疗规范【概论】急性腹泻病是一组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消化道疾病,病程在2周内,表现以大便次数增多,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是我国婴幼儿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病因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大类。

由于粪便异常丢失水分,除有胃肠道的临床表现外,可有不同程度的脱水症状,引起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严重者导致死亡。

【病因及流行病学】腹泻病2岁以内为高发病年龄组,农村高于城市,男女比例为1.2:1。

腹泻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一般夏秋季多发,以感染性腹泻为主,细菌、病毒、寄生虫均可引起。

常见感染性者每年发病有两个高峰,一为6、7、8月称夏季腹泻,主要病原是致病性大肠杆菌与痢疾杆菌;另一高峰是10、11、12月称秋季腹泻,主要病原是轮状病毒。

非感染性腹泻无发病季节,可见于过敏性腹泻、药物性、内分泌性及肿瘤性腹泻等。

接诊中应注意询问有无不洁饮食(水)和/或与腹泻病人、腹泻动物、带菌动物接触史,或有去不发达地区旅游史。

如为食物源性则常为集体发病及有共进可疑食物史。

某些沙门菌(如鼠伤寒沙门菌等)、肠致病性大肠杆菌、轮状病毒和柯萨奇病毒等感染可在医院产房、婴儿室、儿科病房、托幼机构发生爆发或流行。

【发病机制】婴幼儿消化系统发育不成熟;胃液酸度低;消化酶分泌量少、活性低;消化道的负担相对较重;神经系统对胃肠道的调节功能亦较差。

机体防御功能较差;胃肠道分泌型IgA较低;肠道正常菌群易受影响;人工喂养者添加辅食不当或喂养食物被污染等均是导致腹泻的易感因素。

腹泻的发病机理包括渗透性腹泻(炎症性腹泻)、分泌性腹泻、渗出性腹泻、胃肠运动功能异常性腹泻。

【临床表现】(一)腹泻症状大便次数增多,可达每日十次至数十次。

粪便的性状异常,呈黄色、黄绿色、暗红色、鲜红色等;可为稀便、稀糊状便或蛋花汤样便、水样便,可混有少量粘液及未消化的奶瓣,亦可为粘液便、脓血便、果酱样大便、血性便,可伴有酸臭味。

(二)胃肠道症状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严重者可吐出咖啡渣样物。

儿童腹泻病的规范化治疗

儿童腹泻病的规范化治疗

粪便量 -20%
呕吐发生率 30%
Seokyung Hahn,YaeJean kim,Paul Garner.Reduced osmolarity oral rehydration solution for treating dehydration due to diarrhoea in children:systematic review. British Medical Journal.2001,323:81-5
氯化钠
氯化钾 葡萄糖 枸橼酸钠
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补充电解质钠
维持细胞内液渗透压、补充电解质钾 补充能量,促进水和钠的吸收 呈碱性,纠正酸中毒,促进钠的吸收
ORSIII:低渗 吸收更好
成份 钠 ORSI (mmol/L) 90 ORSII (mmol/L) 90 ORSIII(低渗) (mmol/L) 75
无水葡萄糖
钾 氯 碳酸氢盐 枸橼酸盐 渗透压 (mOsm/L)
111
20 80 10 311
111
20 80 10 311
75
20 65 10 245
张力
2/3张
2/3张
1/2张
研究发现,影响肠道吸收水、无机盐的因素中,渗透压最重要 在低渗状态下,肠道对水和无机盐的吸收较等渗状态好
ORSIII:疗效、口感更优
ORSIII:补液速度约为清水的4倍
快速补液
ml/cm· h
Absorption of water and electrolytes from hypotonic, isotonic and hypertonic solutions. J Physiol 1986;373:90P.
ORSIII治疗轻中度脱水与静脉补液比较

儿童腹泻病的规范化诊疗

儿童腹泻病的规范化诊疗

张力
2/3
2/3
1/2
新ORS与标准ORS相比,同样安全有效,能减少 排便量或其他临床疗效,通过降低ORS中的葡萄 糖和盐(NaCl)的浓度来减少ORS的渗透浓度, 避免因高渗液影响净液体吸收而产生副反应。对 相关研究的综合分析显示,将盐的浓度降到 75mmol/L,葡萄糖的浓度降到75mmol/L,总渗 透压浓度降到245mmol/L,ORS治疗急性非霍乱 腹泻的效果得以改进。与标准ORS相比,浓度 245mmol/L的低渗ORS用于霍乱患儿也是安全有 效的。WHO和UNICEF目前推荐用低渗ORS替代 以前的标准ORS补液。
WHO的新目标
WHO/UNICEF(2013年4月12日) “预防及控制肺炎和腹泻的综合性行动计划”,呼吁
“让90%以上的腹泻儿童用上低渗型 口服补液盐”
现状与目标差距甚远
目前使用ORS使用率
欧美使用率为80% 全球普及率约55% 中国使用率低于20%
目前腹泻治疗现状
1、禁食 2、过多依赖“止泻”药 3、过度使用静脉补液 4、抗生素使用不合理现象
重度 >10% 嗜睡~昏 极差a 明显干燥 明显凹陷 凉或发绀 无尿 明显增快 降低、休
注:捏起皮肤回复≥2秒
简单的讲就是 一弹、二陷、三少、根据精神及循环状态来判断。
目录
儿童腹泻病诊治的现状和目标 腹泻病的诊断 腹泻病的治疗 总结

治疗方案
为了更好地开展腹泻病诊断治疗工作,反映国际 腹泻病研究的新成果,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消 化学组、感染学组和《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 会,联合组织有关专家制定儿童腹泻病的治疗原 则: 尽早口服补液 继续喂养 脱水征的识别 补锌治疗 提倡母乳喂养 应用新ORS配方(见表2)

小儿腹泻病门诊诊治分析

小儿腹泻病门诊诊治分析

小儿腹泻病门诊诊治分析目的关于小儿门诊腹泻病诊治方法分析的探讨,以提高小儿腹泻病的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腹泻病门诊于2010年6月~2012年4月收治的178例腹泻患儿,进行随机分组,每组各89例,分别设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进行常规抗感染、降温及补液等对症治疗,而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痰热清联合山莨菪碱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结果研究组显效为82例,总有效率为92.1%。

而对照组显效为72例,总有效率为80.8%,两组患者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痰热清联合山莨菪碱对腹泻患者的治疗疗效可观,安全确切,能够提高治愈率及改善病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在腹泻病门诊中进一步推广。

标签:小儿腹泻;诊治分析;门诊治疗由于小儿消化功能尚未发育完善及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所以极易发生以感染为主引发的腹泻,小儿一旦出现腹泻,会造成大便次数明显增多,同时大便性状改变,造成机体体液的大量丢失,最终会造成水和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后果严重甚至会危及生命。

小儿是社会的未来和希望,目前全球对小儿腹泻病已经引起足够的重视,制定了一系列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如何采取高效、合理、科学的治疗方法进行小儿腹泻病的治疗已经成为儿科医务人员研究的热点。

我院为进一步分析及讨论腹泻门诊中对小儿腹泻病的诊治能力,对收治的178例腹泻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给予如下报道: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腹泻门诊于2010年6月~2012年4月收治的178例腹泻患儿,其中男性108例,女性为70例,年龄为2个月~12岁,平均年龄为1.3岁,病程为2h~48h,平均病程为2.8h。

108例患者均经实验室病原体化验及常规体征检查,均确诊为小儿感染性腹泻,其诊断标准符合《中国小儿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法》。

采取随机分组的方法,每组各89例,分别设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情方面不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儿童腹泻病诊治

儿童腹泻病诊治
02
药物治疗
口服补液盐:用于预防和治疗轻度脱水
01
抗生素:用于治疗细菌感染引起的腹泻
02
抗病毒药物:用于治疗病毒感染引起的腹泻
03
止泻药:用于缓解腹泻症状
04
益生菌:用于调节肠道菌群,帮助恢复肠道健康
05
锌补充剂:用于治疗腹泻引起的锌缺乏
06
预防性药物:如轮状病毒疫苗,用于预防轮状病毒引起的腹泻
07
03
肠道菌群失调:肠道菌群失衡,导致腹泻
04
发病机制
病毒感染:如轮状病毒、诺如病毒等
细菌感染: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
寄生虫感染:如贾第虫、阿米巴原虫等
食物过敏:如牛奶、鸡蛋等食物过敏
药物反应:如抗生素、抗癫痫药物等
肠道菌群失调:如肠道菌群失衡,导致腹泻
3
儿童腹泻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病史采集
询问患儿的年龄、性别、体重、身高等基本信息
01
了解患儿的饮食、生活习惯、家庭环境等
02
询问患儿的腹泻症状,包括腹泻次数、持续时间、粪便性状等
03
询问患儿是否有其他疾病史,如过敏、免疫缺陷等
04
了解患儿的家庭成员中是否有其他腹泻患者
05
询问患儿是否接受过抗生素治疗,以及治疗的效果如何
06
体格检查
观察儿童精神状态、面色、呼吸频率等
测量体温,判断是否发热
发病率高:儿童腹泻病是儿童常见的疾病之一,发病率较高。
病因复杂:儿童腹泻病的病因复杂,包括感染性因素和非感染性因素。
症状多样:儿童腹泻病的症状多样,包括腹泻、呕吐、腹痛、发热等。
并发症多:儿童腹泻病可引起多种并发症,如脱水、电解质紊乱、营养不良等。

幼儿园儿童腹泻的诊治方法

幼儿园儿童腹泻的诊治方法

电解质检查
腹泻可能导致电解质紊乱 ,如低钾、低钠等,需及 时纠正。
影像学检查
腹部X线平片:可观察肠道胀气、液 平等情况,排除肠梗阻等急腹症。
腹部CT或MRI:对于复杂病例,如疑 似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等,可采 用CT或MRI进一步检查肠道病变。
腹部超声:无创、无辐射的检查方法 ,可观察肠道壁厚度、肠蠕动等,辅 助诊断肠炎、肠套叠等疾病。
粪便性状改变
粪便通常呈稀水样或半流质状 ,可能伴有黏液、未消化的食
物残渣或血液。
腹痛和腹胀
患儿可能主诉腹部不适、疼痛 或腹胀。
发热和恶心
腹泻患儿往往伴有发热、恶心 、呕吐等症状。
实验室检查
粪便常规检查
通过检查粪便中的白细胞 、红细胞、寄生虫、细菌 等,了解腹泻的病因。
血常规检查
检测血液中的白细胞计数 、C反应蛋白等,评估患 儿全身炎症情况。
药物治疗
口服补液盐
对于轻度腹泻,可口服补液盐, 补充体内流失的水分和电解质。
益生菌
益生菌有助于调节肠道菌群平衡, 缓解腹泻症状。
止泻药
针对严重腹泻,医生可能会开具止 泻药,但需遵医嘱使用。
对症治疗
发热处理
腹泻患儿可能伴有发热症状,可 适当使用退烧药,同时保持室内
通风,降低体温。
腹痛缓解
患儿腹痛时,可采用热敷、按摩 等方法缓解疼痛。
在针对幼儿园儿童腹泻的诊治过程中,医生需要根据患儿的具体症状和体征,结合实验室检 查结果,对腹泻病因进行准确分类,从而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同时,家长和幼儿园工作人 员也需密切关注患儿病情变化,及时送医就诊,确保患儿早日康复。
03
腹泻的诊断
临床症状识别
01
0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状与目标差距甚远
目前ORS使用率 目前腹泻治疗普遍现状
1、禁食 2、过多依赖“止泻”药
3、过度使用静脉补液
4、抗生素使用不合理等现象
77
临床问题
4月男性,母乳喂养,体重7公斤,大便每天4-6次, 稀便,无呕吐、发热,大便常规检查(-)。你的处 理为: A 回家观察 B 给予口服ORS C 抗生素 D 静脉输液 E 止泻药
-5% -10% -15% -20% -25% -30% -35% 静脉补液率 粪便量 呕吐发生率
参考文献: 1. WHO Department Of Child And Adolescent Health And Development.Reduced osmolarity oral rehydration salts (ORS) formulatio n – 28 Report from a meeting of experts jointly organized by UNICEF and WHO. UNICEF House, New York, USA, 18 July 2001. WHO/CAH/01.2 2
1991年
WHO第 一版《腹 泻病诊断 治疗指南 》
1993年
《中国 腹泻病 诊断治 疗方案 》
2005年
WHO/U NICEF 新版《 腹泻管 理推荐 指南》
2008年
世界胃 肠病组 织临床 指南-急 性腹泻
2009年
中国《 儿童腹 泻病治 疗原则 的专家 共识》
2013年
《中国 国家处 方集》 化学药 品与生 物制品 儿童版
数据来源:中国疾病控制信息系统“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
1
临床表现

症状:腹泻,呕吐,发热 体征:脱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 其他脏器的损害

15
临床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及大便的性状
16
病程分类
• 急 性:≤2周
• 迁延性:>2周~2个月 • 慢 性:>2个月
17
临床病例
你作为基层医院的医生,一天门诊来一个患儿,男性,10月 ,母亲述患儿发热、腹泻2天,大便每天约10-20次,水样便 ,伴呕吐2次。你立即的处理选择: A 大便常规检查 B 血常规 C 查水电解质 D 评估脱水 E 静脉输入抗生素
44
/10.1016/S0140-6736(12)60560-1,Lancet 2012; 379: 2151–61
Published Online May 11, 2012
腹泻病治疗两项进展
低渗型口服补液盐
ORSIII将钠浓度降至75 mmol /L、葡萄糖浓度降至75 mmol /L、总渗透压降至245 mOsm/L
针对人群
成人、儿童
首要原则/核心原则
预 防 脱 水 、 纠 正 脱 水 ; 1 ) 对 于无 脱水 症 状 的 患 者 , 推 荐 采 用 O R S 预 防脱 水; 2 )对于轻中度脱水的患 者, 首选 O R S 纠 正脱水 预 防 脱水 及治 疗脱 水, 推荐 使用 低渗 O R S 替代标准O R S 补液,使用低渗O R S 是急性胃肠炎有效 的和成本效益比最高的标准治疗方法 使用口服补液盐I I I 预防与治疗脱水
脱水程度的评估
脱水程度
丢失体液(占体重 %) 精神状态 皮肤弹性 黏膜 前囟、眼窝 肢端 尿量 脉搏
轻度
≤5% 稍差 尚可 稍干燥 稍有凹陷 尚温暖 稍减少 正常 正常
中度
>5%~10% 萎靡或烦躁不安 差 干燥 凹陷 稍凉 明显减少 增快 正常或稍降
重度
>10% 嗜睡~昏迷 极差 明显干燥 明显凹陷 凉或发绀 无尿 明显增快且弱 降低、休克
低渗口服补液盐:是WHO2002年推出的配方,指钠浓度为75mmol/l,葡萄糖浓度为
75mmol/l,渗透压为245mOsm/L的口服补液盐。2006年3月推荐全球各个国家生 产及使用。
口服补液盐III:是低渗型口服补液盐在国内的制剂名称,是中国药监局批准的独
立通用名,目前国内是由西安安健药业有限公司生产,规格为5.125g/袋,渗透 压为245mOsm/L。
高渗液
311mOsm/L
等渗液 ORSI、II
口服补液盐I、II为等渗 由于含钠浓度较 液,易导致肠道的高渗 高,有发生高钠 性脱水,不利于水和无 血症的危险 机盐在肠道的再吸收, 延长腹泻病程。
245mOsm/L 口服补液盐III为低渗液
低渗液
2
ORSIII
,不仅避免传统ORS液 导致的肠道高渗性脱水 ,而且能够促进水和无 机盐的再吸收
ORSI 3
ORSII
ORSIII
全球儿童死亡原因报告-WHO/UNICEF
2012年5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和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的儿童健康流 行病学专家组发布了题为《全球、地区、国家 儿童死亡原因:见左图;该报告在线发表于《 柳叶刀》(Lancet)杂志 在1~59月龄儿童中,腹泻死因占10%, 居于第二位
腹泻病的定义
腹泻病是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
数增多和/或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消化道综合 征。是我国婴幼儿常见的疾病之一 。
6个月~5岁发病率高
, <1岁者约占50%
是造成小儿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的主要
原因之一
9
病因分类
10
感染性腹泻病原学分析
-- 2010年全国5岁以下儿童
除霍乱、痢 疾、伤寒和副伤寒 以外的腹泻 2010年,全国5岁以下儿童其 他感染性腹泻共399897例,报 告实验室诊断病例48200例,占报 告病例总数的6.46% 其中,病毒性腹泻占93.0%, 细菌性腹泻占7.0%
原卫生部 WHO和 UNICEF W G O (世界 胃肠病学 组织) 中华医学 会儿科分 会消化学 组和感染 学组 原卫生部
儿童 成人、儿童
儿童
2009年
2013年
《中国国家处方集化学药品与生物制品 儿童版》
儿童
口服补 液盐 Ⅲ更 适合 婴幼 儿预 防脱 水和 轻中度脱水的液体补充
22
低渗口服补液盐
低渗型口服补液盐在国内的制剂通用名为口服补液盐III。
23 23
被全球权威医学专刊
----《The Lancet》(中文译名:柳叶刀)
评为20世纪最伟大的医学进展
口服补液盐的推出和运用是当 代最伟大的公共卫生成就之一
WHO前总干事Gro Harlem Brundtland博士
24
口服补液盐III的作用机理
标准ORS与低渗ORS(ORSIII)
ORSⅠ
氯化钠
成分 枸橼酸钠 碳酸氢钠 氯化钾 无水葡萄糖 钠 电解质浓度 钾 氯 枸橼酸盐 碳酸氢盐 葡萄糖
ORSⅡ
3.5g
2.9g -1.5g 20g 90 20 80 10 111
低渗ORS(ORSIII)
2.6g
2.9g -1.5g 13.5g 75 20 65 10 75
含钠浓度较低, 液体渗透压低于 血浆渗透压,减 少高钠血症的发 生几率
能纠正腹泻所致的轻中 度脱水,减少呕吐次数 ,减少排便量、腹泻次 数和腹泻持续时间,缩 短腹泻病程。
口服补液盐III治疗腹泻的优越性
0%
相比标准ORS ,ORSIII可以 减少静脉补液率约33% 减少呕吐次数约30% 减少粪便量约20%
19
血压
临床病例
患儿 2岁,腹泻1天,伴发热,大便1天8次,水样便 ,你接诊后,评估有轻到中度脱水,你的优先处理 为: A 立即电话上级医院转院 B 静脉补液 C 口服补液 D 止泻药 E 抗病毒药物静脉输入
腹泻病的治疗
脱水的预防与治疗 继续喂养 补锌治疗 合理使用抗生素 其他治疗方法 腹泻病的家庭治疗
——调节肠道水、电解质代谢平衡
这种调节主要通过钠糖转运机制和低渗状态下水及电解质的转运机制来实现,促 进了肠道对水及电解质的快速吸收,减少了肠腔内存留的液体,避免刺激肠蠕动所致 腹泻,减少了排泄量,达到快速补液,安全止泻的作用。
25
参考文献: 1. Duggan C, et al. Scientific Rationale for a Change in the Composition of Oral Rehydration Solution. Journal of the Ameri can Medical Association, 2004;291:2628–31. 2. Loo DD, Zeuthen T, Chandy G, Wright EM. Cotransport of water by the Na +/glucose cotransporter. Proc Natl Acad Sci USA 1996;93:13367-70.
21
《儿童腹泻病诊断治疗原则的专家共识》中华儿科杂志 2009年8月第47卷第8期
腹泻开始即用口服补液盐
时间
1993年 2005年 2008年
发布组织
相关指南或共识
《中国腹泻病诊断治 疗方案》 《腹泻病治疗指南》 《世界胃肠病学组织 临床指南- 急性腹泻 》 《儿童腹泻病诊断治 疗原则的专家共识》
3.5g
-2.5g 1.5g 20g 90 20 80 -10 111
总渗透压
26
311mosm/l
2/3张
311mosm/l
2/3张
245mosm/l1/2张张力 Nhomakorabea2
低渗ORS(ORSIII)的优势
在多种改良ORS的尝试中,研究发现,影响肠道吸收水、无机盐的因素中,渗透 压是最重要的因素,在低渗状态下,肠道对水和无机盐的吸收比等渗状态好 溶液渗透压(mOsml/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