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处方点评制度和实施细则
医院处方点评管理实施细则(三篇)

医院处方点评管理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医院处方点评工作,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水平,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医院管理制度,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医院处方点评是指对医院医师开出的处方进行审核、评价和指导的工作。
第三条:医院应建立医院处方点评小组或者设立处方点评专职部门,负责医院处方点评工作的组织、实施和监督。
第四条:医院处方点评工作应遵循科学、公正、客观、权威的原则,依据临床实践指南、医学文献和经验进行评价和点评。
第五条:医院应建立健全处方点评工作记录和档案,保存医院处方点评的相关资料和情况。
第二章:医院处方点评的范围和内容第六条:医院处方点评的范围包括门诊和住院患者的处方。
第七条:医院处方点评的内容包括:药物的适应症、用药剂量、用药频次、药物相互作用、不良反应、禁忌症等。
第八条:医院处方点评的重点是对危险药物和高危药物的处方进行点评。
第九条:医院处方点评还可对医院临床路径、抗菌药物使用、门诊复诊率进行点评。
第三章:医院处方点评的程序第十条:医院处方点评工作由医院处方点评小组组织实施,医院处方点评小组由相关科室和专家组成。
第十一条:处方点评小组每月召开一次会议,对有问题的处方进行点评和讨论,做出处理决定。
第十二条:医院处方点评小组应向医务部门汇报每月的工作情况,包括点评的药品、问题及解决情况。
第十三条:医院处方点评小组应及时向开具有问题处方的医师反馈点评结果,指导医师合理开药。
第十四条:医院处方点评小组应建立与药房的联动机制,及时通报药品的点评结果,确保药师正确发药。
第十五条:对于频繁开出问题处方的医师,医院处方点评小组应及时发现并沟通,指导医师改进开药行为。
第四章:医院处方点评的绩效评价第十六条:医院应建立医院处方点评的绩效评价体系,对医院处方点评工作进行定期的绩效评价。
第十七条:医院处方点评的绩效评价指标包括:处方合理性评价率、医师处方点评反馈率、社会满意度等。
第十八条:医院应以处方合理性评价率达到一定要求为绩效目标,对不合格的医师进行课程培训和指导。
医院处方点评制度和实施细则

医院处方点评制度和实施细则一、制度目的为了规范医院处方管理,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提高医疗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制度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院所有开具处方的医师、审核处方的药师、执行处方的护士等相关人员。
三、制度内容(一)处方点评的定义处方点评是指药师对医师开具的处方进行专业性、合理性、规范性等方面的评价和建议,以及对执行处方的护士进行操作规范、用药安全等方面的监督和指导。
(二)处方点评的分类1. 前置点评:指药师在处方送达药房前,通过电子信息系统或其他方式对处方进行预先审核,并及时与医师沟通反馈,对不合理或不规范的处方进行调整或撤销。
2. 后置点评:指药师在处方送达药房后,通过电子信息系统或其他方式对已执行的处方进行回顾性审核,并及时与医师沟通反馈,对不合理或不规范的处方进行记录或追责。
3. 实时点评:指药师在护士执行处方时,通过现场观察或其他方式对护士的操作规范、用药安全等进行监督和指导,并及时与护士沟通反馈,对不合理或不规范的操作进行纠正或教育。
(三)处方点评的内容1. 处方是否符合诊断;2. 处方是否符合治疗原则;3. 处方是否符合临床指南或循证医学;4. 处方是否符合国家或地区的基本药物目录;5. 处方是否符合国家或地区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规定;6. 处方是否符合国家或地区的精神药品临床应用管理规定;7. 处方是否符合国家或地区的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临床应用管理规定;8. 处方是否符合国家或地区的毒性强、副作用大、有特殊用法或禁忌症的药品临床应用管理规定;9. 处方是否符合国家或地区的药物相互作用、药物过敏、药物禁忌症等药物安全管理规定;10. 处方是否符合国家或地区的药物剂量、给药途径、给药频次、给药时间等用药规范管理规定;11. 处方是否符合国家或地区的药物配伍、制剂、保存等药物质量管理规定;12. 处方是否符合国家或地区的处方书写规范管理规定;13. 处方是否符合国家或地区的处方审查、执行、记录等流程管理规定;14. 处方是否符合国家或地区的处方费用控制管理规定;15. 处方是否符合国家或地区的处方监测、评价、反馈等质量管理规定。
医院处方点评制度及实施细则

医院处方点评制度及实施细则为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和医疗质量,规范医生开具处方行为,我院决定实施医院处方点评制度。
该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医生规范开具处方,提高处方执行质量,减少用药风险,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和医疗效果。
一、处方点评的目标1.提高医务人员的用药合理性水平,减少过度和滥用药物的现象。
2.促使医生加强对患者用药的研究和学习,改进用药方式和方法。
3.增加医生和患者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增进医患信任。
二、处方点评的范围1.门诊处方:包括医生在门诊情况下开具的处方。
2.住院处方:同时纳入住院患者在住院期间医生开具的处方。
三、处方点评的程序1.成立处方点评委员会:由医院药学部门负责成立处方点评委员会,委员会由主任医师、药师、护士长、医疗事故鉴定专家、医学研究人员等组成。
2.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委员会每月从门诊和住院患者中随机抽取一定比例的处方进行点评,同时也可根据临床情况和药品使用频率等因素确定抽样。
3.进行处方点评:委员会对抽取的处方进行综合评估,主要涉及患者的基本病情、诊断依据、用药途径、用药剂量和疗程等方面的分析。
4.特定情况的点评:对于一些特定的治疗方案、新的疗法和敏感诊疗项目,可以设立专家组进行点评。
四、处方点评的结果与管理1.提供反馈意见:委员会对每一个被评估的处方,都将给予医生相应的反馈意见,包括病情诊断与用药学理论、药物选择与药物剂量、用药频率与用药途径等细节。
2.定期汇总处方点评数据:委员会定期将处方点评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包括医生开具处方的合规性、常见用药误区、临床应用指南等信息,并对此进行统计和研究,形成医院的用药指导意见。
3.进行绩效考核:根据医生的处方点评结果,将作为医生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之一,与医生的临床技术、医德医风等指标相结合,综合评价医生的综合素质和养成良好的开方习惯。
五、处方点评的意义1.促进医生的用药意识和用药能力的提高,确保用药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2.强化医生的责任意识和规范行为,减少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的发生。
处方点评制度和实施细则

处方点评制度和实施细则一、背景介绍处方点评制度和实施细则是指医疗机构为规范处方行为,提高药物使用的合理性和安全性,保障患者用药权益而制定的一系列规定和具体操作细则。
二、目的和意义1. 保障患者用药安全:通过规范处方行为,减少药物错误使用和不良反应的发生,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2. 提高药物使用的合理性:通过点评制度,促使医生在处方时更加注重药物的选择、剂量和疗程,提高药物使用的合理性。
3. 优化医疗资源配置:通过点评制度,减少不必要的药物使用,优化医疗资源的配置,提高医疗效益。
4. 促进医患沟通:通过点评制度,医生和患者之间的沟通将更加顺畅,医生可以向患者解释处方的合理性,患者也可以提出疑问和建议。
三、制度内容1. 处方点评的范围:制度适用于所有医疗机构的门诊和住院处方。
2. 处方点评的主体:由医疗机构设立专门的处方点评小组负责,该小组由医生、药师、护士等多个专业人员组成。
3. 处方点评的方式:采用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处方点评。
对于线上点评,医生在开具处方后,将处方信息上传至系统,由点评小组进行审核和点评。
对于线下点评,点评小组定期召开会议,对已开具的处方进行点评。
4. 处方点评的内容:点评主要包括药物选择的合理性、剂量是否合适、疗程是否符合规范、是否存在禁忌症等方面的评估。
5. 处方点评的结果:点评小组将根据点评结果,对不合理的处方进行反馈和整改意见,并将结果及时反馈给医生,以便医生改进处方行为。
6. 处方点评的周期:根据医疗机构的具体情况,可以设定不同的点评周期,一般为每月或每季度进行点评。
7. 处方点评的记录和统计:医疗机构应建立处方点评的记录和统计制度,对点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为医疗质量管理提供依据。
四、实施细则1. 建立点评小组:医疗机构应设立专门的处方点评小组,明确小组成员的职责和权限。
2. 制定点评标准:点评小组应制定相应的点评标准,明确药物选择、剂量和疗程等方面的要求。
3. 建立点评系统:医疗机构应建立相应的点评系统,实现处方信息的上传、审核和点评。
医院处方点评制度和实施细则

医院处方点评制度和实施细则医院处方点评制度和实施细则是对医院的处方审核和点评工作进行规范和管理的一项重要规定。
该制度和细则的编制和实施旨在提高医疗质量、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同时也有助于建立和维护医院的良好声誉。
下面是医院处方点评制度和实施细则的内容。
一、处方点评的目的和任务1.目的:提高医疗质量,确保患者用药安全,减少医疗纠纷。
2.任务:对医院开具的处方进行审核、点评,查找问题和风险因素,提出改进建议,并对点评结果进行记录和归档。
二、机构设置和人员安排1.处方点评委员会:设立由专家组成的处方点评委员会,负责处方点评的制定和实施。
2.处方点评专家团队:由医生、药师等相关专业人员组成,负责具体的处方审核和点评工作。
三、处方点评流程2.处方点评:依据审核结果,对问题和风险因素进行点评,提出改进建议,包括药物使用的适应症、用药剂量、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等方面。
3.审核反馈:将点评结果及时反馈给医生,并与其进行沟通和交流,共同解决问题和提高处方质量。
4.记录与归档:对每一份处方的审核和点评结果进行记录和归档,以备日后查询和监督使用。
四、处方点评的准则和标准1.依据药物使用的国家和行业标准进行点评,确保用药符合规范和合理性。
2.强调个体化用药的重要性,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疾病特点,做出相应的药物选择和剂量调整。
3.关注患者的用药安全问题,特别是对老年人、儿童和孕妇等特殊人群给予更加严格的点评和建议。
5.对慢性病患者的用药进行长期的跟踪和点评,及时调整用药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五、处方点评结果的处理和管理1.及时反馈:将点评结果及时反馈给医生,并与其共同研究和解决问题,提高医生的药物处方水平。
2.数据分析:对点评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发现问题的症结,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3.考核评估:将处方点评情况作为医生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对医生的处方质量和患者满意度进行评估。
六、处方点评的监督和反馈机制1.内部监督:建立医院内部的处方点评监督机制,对点评工作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确保其运行规范和有效性。
医院处方点评制度和实施细则

医院处方点评制度和实施细则医院处方点评制度和实施细则1. 引言医院处方点评制度和实施细则是为了确保医院处方的合规性、安全性和合理性,提高医疗质量,保护患者权益而制定的。
本制度和实施细则适用于医院所有医生开立的处方。
2. 职责和权限2.1 处方点评委员会:医院设立处方点评委员会,负责对医院处方进行点评,包括评估处方的合规性、安全性和合理性等。
2.2 医生:医生应遵守本制度和实施细则,合理开立处方,并按照要求参与处方点评委员会的工作。
3. 处方点评的程序与要求3.1 处方点评的程序:3.1.1 医生开立处方后,应提交给处方点评委员会进行点评。
3.1.2 处方点评委员会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医院的相关规定,对处方进行点评,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3.1.3 处方点评委员会应及时通知医生有关处方的点评结果,并告知处理结果。
3.2 处方点评的要求:3.2.1 处方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3.2.2 处方应符合医院的相关规定,包括用药的准确性、合理性和安全性等。
3.2.3 处方应遵守医学伦理原则,包括尊重患者权益、维护患者隐私等。
4. 处方点评的结果与处置4.1 处方点评的结果:4.1.1 合格处方:经过点评后,符合相关要求的处方被认定为合格处方。
4.1.2 不合格处方:经过点评后,不符合相关要求的处方被认定为不合格处方。
4.2 处方点评的处置:4.2.1 合格处方:合格处方原则上不需要进行处置,但处方点评委员会可根据需要提出优化建议。
4.2.2 不合格处方:不合格处方应及时进行纠正,并通知医生进行整改;对于违反法律法规的处方,还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5. 附则5.1 监督与检查医院应建立处方点评制度的监督与检查机制,定期或不定期对处方点评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并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提出改进建议,并追究相关责任。
5.2 处方点评的记录与保存医院应建立处方点评的记录和保存制度,保留处方点评的相关记录和资料,以备查阅和审计。
医院处方点评制度和实施细则

医院处方点评制度和实施细则医院处方点评制度和实施细则一、概述医院处方点评制度和实施细则的目的是为了规范医院处方的质量和安全,提高医疗服务的水平和效果。
该制度合用于我院所有医务人员,在处方点评中必须严格遵守。
二、处方点评的目的和原则(一)目的1. 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确保患者用药安全;2. 提升医务人员处方能力,规范用药行为;3. 增进药学专业人员与医务人员的合作和交流。
(二)原则1. 客观公正:根据患者病情和临床指南,进行客观、公正的点评;2. 适当选择: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药物和剂量;3. 安全可靠:确保处方的合理性和安全性;4. 个体化:根据患者的特点和需求,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5. 合理经济:综合考虑患者的经济能力,选择经济合理的药物。
三、处方点评的程序1. 医务人员需在开具处方后提交处方点评申请;2. 医院药事部对处方进行点评,包括对处方的合理性、准确性和规范性进行评估;3. 药事部会在规定时间内给出点评结果,医务人员需要根据点评结果进行调整;4. 调整后的处方再次提交给药事部进行最终的点评;5. 医院将根据点评结果进行管理和反馈,对不合理的处方进行指导和纠正。
四、处方点评的内容(一)审核处方的合理性1. 确认诊断和治疗的准确性;2. 评估药物的适应症和剂量;3. 检查药物的禁忌症和潜在风险。
(二)评估处方的准确性1. 检查处方的完整性,包括药物名称、剂量、给药途径等必要信息是否齐全;2. 核对处方和患者信息的一致性。
(三)评估处方的规范性1. 遵循临床指南和规范,选择合适的药物和疗程;2. 选择通用名药物,尽量避免使用非必要的特殊药物。
五、附件所涉及的附件如下:1. 处方点评申请表;2. 处方点评记录表;3. 处方点评结果反馈表。
六、法律名词及注释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如下:1.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于2002年颁布的规范和管理医疗机构的法律法规;2. 《医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于2022年颁布的规范和管理医师行为的法律法规。
医院处方点评制度和实施细则

医院处方点评制度和实施细则医院处方点评制度和实施细则1. 简介医院处方点评制度是为了提高处方质量,确保患者用药安全而制定的规定。
本制度详细规定了处方点评的流程、要求和相关责任人的职责。
2. 目的规范医师开具处方的行为,提高处方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确保医院药品的合理使用,减少滥用药物和药物的不良反应。
加强医师的药学知识和临床用药的能力。
3.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所有开具处方的医师。
4. 职责和义务4.1 处方医师责任:- 开具处方前,必须全面了解患者病情和用药史。
- 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要求开具处方。
- 配合药师的处方点评工作,及时处理点评意见。
- 定期参加药学培训,更新药学知识。
4.2 处方点评员责任:- 对医师开具的处方进行点评,提出合理化建议。
- 监测医师开具处方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 及时反馈点评结果给医师,并进行跟踪。
4.3 药师责任:- 根据处方点评结果,向医师提出合理化建议。
- 监督处方的执行情况,并随时做好用药指导工作。
- 定期开展药学知识的培训和交流。
4.4 医院管理层责任:- 建立和完善处方点评制度,并进行宣传和培训。
- 确保医师、药师和点评员的合作和沟通。
5. 处方点评流程5.1 医师开具处方→ 5.2 处方点评员点评处方→ 5.3 药师提出合理化建议→ 5.4 医师调整处方→ 5.5 医师最终确认处方6. 处方点评要求6.1 处方的准确性:包括药物剂量、用法用量、规格数量等。
6.2 处方的合理性: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性别等特点,选择适当的药物和用药方案。
6.3 处方的安全性:避免药物的过敏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
6.4 处方的规范性: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要求。
7. 附件7.1 处方点评结果记录表7.2 处方点评意见反馈表7.3 处方合理化建议记录表8. 法律名词及注释- 药事管理法:指《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
- 医疗纠纷处理办法:指《医疗事故处理办法》。
处方点评制度及实施细则

处方点评制度及实施细则一、背景介绍处方点评制度是指对医生开具的处方进行评估和审核的一种规范化管理制度。
该制度旨在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合理使用药物资源,防止滥用和误用药物,促进医患沟通和医疗卫生服务的规范化。
二、制度目的1. 保障患者用药安全:通过对处方进行点评,发现和纠正不合理的用药行为,避免患者因药物滥用或者误用而产生不良反应或者其他不良后果。
2. 提高医疗质量:通过对处方的评估和审核,促使医生规范开具处方,合理用药,提高医疗质量和治疗效果。
3. 合理使用药物资源:通过点评制度,对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监控和评估,合理配置药物资源,减少浪费和滥用。
4. 促进医患沟通:通过对处方的点评,鼓励医生与患者进行更多的沟通,提高医患关系,增加医患信任度。
三、实施细则1. 点评范围:所有开具处方的医生都需要接受处方点评,包括门诊处方、住院处方、急诊处方等。
2. 点评流程:(1) 处方提交:医生将开具的处方提交给点评机构或者相关部门,可以通过电子系统或者纸质方式提交。
(2) 处方评估:点评机构或者相关部门对处方进行评估和审核,包括药物种类、用量、频次、疗程等方面的合理性。
(3) 反馈意见:点评机构或者相关部门向医生提供处方评估结果和改进建议,指出不合理之处并提出改进意见。
(4) 医生反馈:医生根据点评结果和建议,进行反馈和改进,如有异议可以提出申诉。
(5) 效果评估:对医生改进后的处方进行再次评估,评估结果作为医生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
四、点评标准1. 药物选择:评估医生是否根据患者的病情、病史、年龄、性别等因素选择适当的药物。
2. 用量和频次:评估医生是否根据患者的体重、肝肾功能等因素确定合理的用量和频次。
3. 疗程:评估医生是否根据疾病的特点和治疗需要确定合理的疗程。
4. 药物相互作用:评估医生是否考虑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避免药物的不良反应。
5. 药物费用:评估医生是否选择价格合理的药物,避免患者负担过重。
医院处方点评制度及实施细则范文(3篇)

医院处方点评制度及实施细则范文1. 引言处方点评是医院为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和提高医疗质量所制定的一项重要制度。
为了规范处方点评工作,本文制定了医院处方点评制度及实施细则,旨在加强对医师开具处方的监督和审核,确保处方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2. 背景医院处方点评制度的制定是为了解决目前开具处方缺乏审核的问题,有效控制不合理用药、过度用药等现象,提高药物使用效果和治疗效果。
3. 目的本制度的目的是:3.1 提高医师的处方科学性和合理性水平;3.2 防止滥用药物和过度用药的发生;3.3 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和提高医疗质量。
4. 责任部门医院药学部门负责具体实施处方点评工作,设立处方点评小组负责具体审核和点评工作。
5. 处方点评流程5.1 接收处方:药学部门接收医师开具的处方,并进行分类整理。
5.2 处方审核:处方点评小组按照规定的时间和流程进行处方审核,对可能存在潜在问题的处方进行点评。
5.3 处方订正:对于存在问题的处方,点评小组应及时与医师进行沟通,并提出修改意见。
医师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处方修改,并重新提交。
5.4 处方复核:处方点评小组对修改后的处方进行复核,确认处方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5.5 归档管理:审核通过的处方将被归档管理,以备日后审查和查询。
6. 处方点评标准6.1 药物选择合理性:处方点评小组将根据相关医学指南、疗效、适应症等因素,评估医师所开具的药物是否合理选择。
6.2 用药剂量合理性:点评小组将评估医师开具的药物剂量是否合理,是否存在过量或不足的情况。
6.3 药物配伍合理性:点评小组将评估医师开具的药物配伍是否合理,是否存在不良相互作用的情况。
6.4 给药途径合理性:点评小组将评估医师开具的给药途径是否合理选择。
6.5 疗程合理性:点评小组将评估医师所开具药物的使用时间是否合理。
7. 处方点评结果7.1 合格处方:点评小组认为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的处方将被视为合格处方,可继续提交给药房进行发药。
医院处方点评制度及实施细则范文

医院处方点评制度及实施细则范文一、制度目的为了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提高临床药物治疗水平,规范医疗行为,制定医院处方点评制度及实施细则,以确保临床处方质量,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推动医院临床药学研究的发展。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医院所有具备处方权的医师及相关人员。
三、工作流程1.药师接受医师处方医师对患者进行诊断后,开出处方,交由药师接收。
2.处方点评药师对处方进行点评,包括以下内容:(1)处方的合理性:药师评估处方中的药物是否适合患者病情,是否存在潜在的药物相互作用、过敏反应等风险。
(2)药物选用合理性:药师评估处方中的药物是否符合治疗指南、临床指南等相关规范,是否具备确切的疗效证据。
(3)用药剂量的准确性:药师评估处方中的药物剂量是否符合患者的病情、体重、年龄等因素,是否存在用量过大或过小的问题。
(4)过敏史、用药史的了解:药师查阅患者的个人病历,了解其过敏史、用药史,评估处方中的药物是否适用。
3.处方反馈药师根据点评结果,将处方与点评意见反馈给医师。
(1)合理处方:如果处方合理,药师可直接返还处方,无需修改。
(2)不合理处方:如果处方存在问题,药师将点评意见写在点评单上,包括药品的替代方案、剂量的调整等建议,并与处方一并交给医师。
4.处方调整医师根据药师提出的意见,进行处方调整。
(1)同意调整:医师认可药师的建议,修改处方后,返回给药师。
(2)不同意调整:医师认为自己的处方无需调整,可与药师进行讨论,双方沟通后,达成一致并进行记录。
5.处方复查药师对医师进行处方复查,确认调整后的处方是否符合药学要求。
6.完成点评药师完成处方点评工作后,将点评单归档,并将相关信息反馈至质控部门。
四、制度执行1.建立点评记录医院建立电子处方点评系统,记录点评过程中的所有信息,包括药师点评意见、医师的处方调整情况等。
2.定期培训医院定期组织药师进行处方点评培训,提高药师的点评技能和知识水平。
3.不合理处方的处理对于频繁出现不合理处方的医师,医院将建立相应的处方监控机制,并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医院处方点评制度及实施细则范本

医院处方点评制度及实施细则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医院药事管理,规范医生开药行为,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医院所有门诊、住院和急诊患者的处方点评。
第三条处方点评分为内审和外审,内审由医院内部专业人员进行,外审由医院外部药师进行。
第四条处方点评主要内容包括药品是否合理、是否符合规范用药原则、是否有不当联合用药等。
第五条处方点评结果将以书面形式通知医生,医生可根据点评结果进行处方修改。
第六条处方点评结果将作为医生考核的参考依据之一。
第七条处方点评结果将作为医院开展药学教育和培训的重要依据。
第八条患者有权要求查阅医生处方点评结果,医院应当予以配合。
第二章内审细则第九条内审由内部药师组成的专门小组进行,小组成员应具备相应的药学专业知识和经验。
第十条内审小组应定期召开会议,对近期的处方进行点评和讨论。
第十一条内审小组将根据医院制定的临床路径、诊疗指南、药物处方规定等,对处方进行点评。
第十二条内审小组将根据处方点评结果,给予医生相应的反馈和建议。
第十三条医生收到内部点评结果后,应及时修改处方并向内审小组反馈。
第十四条内审小组应将处方点评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形成汇报,并上报医院药事管理部门。
第三章外审细则第十五条外审由医院与外部药师签订合作协议的方式进行。
第十六条外审药师应具备独立、客观、专业的能力。
第十七条医院应为外审药师提供相应的处方点评工具和软件。
第十八条外审药师应按时按量对医院指定范围的处方进行点评。
第十九条外审药师应将点评结果及时反馈给医院。
第二十条外审药师应对药品的合理使用提供专业建议和意见。
第四章处方点评管理第二十一条医院药事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和修订处方点评制度,并对其进行实施和监督检查。
第二十二条医院药事管理部门应向医院领导层报告处方点评结果,及时处理相关问题。
第二十三条医院应建立药事管理数据库,对处方点评结果进行存档和归档。
第二十四条医院应定期对处方点评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改进和完善。
2024年医院处方点评制度及实施细则范文(三篇)

2024年医院处方点评制度及实施细则范文为严格规范处方管理,构建全面的处方评价体系,提升处方质量,规范医疗行为,推动合理用药,确保医疗安全,遵照卫生部《处方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相关规定,特制定以下细则:1. 处方点评结果分为合理处方与不合理处方两类。
2. 不合理处方涵盖不规范处方、用药不适宜处方及超常处方。
3. 以下情况之一,应判定为不规范处方:(1) 处方前记、正文、后记内容缺失,书写不规范或字迹难以辨识;(2) 医师签名、签章不符合规定或与预留样本不符;(3) 药师未对处方进行适宜性审核(如无审核、调配、核对、发药药师签名,或单人值班未执行双签名规定);(4) 新生儿、婴幼儿处方未注明日、月龄;(5) 西药、中成药与中药饮片未分别开具处方;(6) 未使用药品标准名称开具处方;(7) 药品剂量、规格、数量、单位等书写不规范或模糊;(8) 用法、用量使用含糊字句如“遵医嘱”、“自用”;(9) 处方修改未签名并注明修改日期,或药品超剂量未注明原因和再次签名;(10) 开具处方未写明临床诊断或诊断不全;(11) 单张门急诊处方超过五种药品;(12) 未在特定情况下,门诊处方超过规定用量,急诊处方超过规定用量,未注明理由的;(13) 开具特殊管理药品处方未遵守国家相关规定;(14) 抗菌药物处方开具未遵循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规定的;(15) 中药饮片处方未按“君、臣、佐、使”顺序排列,或未标注特殊要求的。
4. 以下情况之一,应判定为用药不适宜处方:(1) 适应症不适宜;(2) 药品选择不适宜;(3) 药品剂型或给药途径不适宜;(4) 无正当理由未首选国家基本药物;(5) 用法、用量不适宜;(6) 联合用药不适宜;(7) 重复给药;(8) 存在配伍禁忌或不良相互作用;(9) 其他用药不适宜情况。
5. 以下情况之一,应判定为超常处方:(1) 无适应症用药;(2) 无正当理由开具高价药;(3) 无正当理由超说明书用药;(4) 无正当理由为同一患者开具多种药理作用相同药物。
处方点评制度和实施细则

处方点评制度和实施细则1、药品用法用量应当按照药品说明书规定的常规用法用量使用,特殊情况需要超剂量使用时,应当注明原因并再次签名。
2、医师应当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综合考虑药品的剂量、疗程、用法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用药方案。
3、在使用抗菌药物时,应当严格遵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规定,避免滥用和不当使用。
四)处方审核1、药师应当对医师开具的处方进行审核,核对药品名称、剂量、规格、用法、用量等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2、如发现处方存在问题,应当及时与医师沟通并提出修改意见,直至处方符合规范要求为止。
3、药师审核后,应当在处方上签名,并在药品发放记录中注明审核结果。
五)处方点评1、药师应当对医师开具的处方进行点评,评价药品的合理性、安全性、有效性等方面的问题。
2、如发现处方存在问题,应当及时与医师沟通并提出改进建议,以提高处方质量和医疗水平。
3、药师点评后,应当在处方上签名,并在药品发放记录中注明点评结果。
二、实施细则一)处方点评的范围1、所有门诊、住院患者的处方均应当进行点评。
2、对于特殊疾病、特殊药物的处方,应当进行重点点评。
二)处方点评的方式1、药师应当在发药前对处方进行点评,并记录点评结果。
2、药师可以通过电话、短信等方式向医师反馈点评结果,并提出改进建议。
3、药师应当将点评结果纳入医师的绩效考核范围,以促进医师合理用药。
三)处方点评的目的1、提高处方质量,规范医疗行为,促进合理用药。
2、加强医师和药师的沟通协作,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3、确保患者用药安全,预防药品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等问题。
三、附则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如有不适应情况,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文章中存在一些格式错误,需要进行修正。
此外,删除了明显有问题的段落。
以下是修改后的文章:医师开具处方应遵循以下规定:处方一般不得超过7日用量;急诊处方一般不得超过3日用量;对于某些慢性病、老年病或特殊情况,处方用量可适当延长,但医师应当注明理由。
处方点评制度及实施细则

处方点评制度及实施细则一、背景介绍处方点评制度是指在医疗机构内建立起来的一套对医生开出的处方进行评价和点评的制度。
该制度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医疗质量,规范医生的开药行为,减少处方错误和滥用药物的情况,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二、制度的目标1. 提高医疗质量:通过对处方的点评,及时发现和纠正医生开药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2. 规范医生开药行为:制度的实施可以规范医生的开药行为,减少滥用药物和处方错误的发生,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3. 促进医患沟通:通过点评制度,医生和患者可以就处方问题进行沟通和交流,增加医患之间的信任和理解。
三、实施细则1. 处方点评委员会的成立:医疗机构应当成立处方点评委员会,由相关部门和专业人员组成。
委员会负责对医生开出的处方进行点评和评价。
2. 点评标准的制定:委员会应当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点评标准,对处方的合理性、准确性、安全性等进行评价。
点评标准应当与国家相关政策和法规相一致。
3. 处方点评的方式:医疗机构可以采取人工点评和系统点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处方点评。
人工点评由委员会成员对处方进行逐一审核和点评;系统点评可以通过药物信息系统进行自动点评和分析。
4. 点评结果的反馈:医疗机构应当及时将点评结果反馈给医生,并对有问题的处方进行整改要求。
同时,医生也可以对点评结果提出异议,并进行申诉。
5. 处方点评的记录和统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处方点评的记录和统计系统,对点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并定期公布相关数据。
6. 处方点评的奖惩机制:医疗机构可以根据医生的处方点评结果,建立奖惩机制,对点评结果优秀的医生进行奖励,对点评结果不合格的医生进行纠正和处罚。
四、实施效果评估医疗机构应当定期对处方点评制度进行效果评估,包括医疗质量的改善情况、医患满意度的提高情况等。
根据评估结果,可以对制度进行调整和改进,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五、总结处方点评制度的实施对于提高医疗质量、规范医生开药行为、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处方点评制度和实施细则

处方点评制度和实施细则一、背景介绍处方点评制度和实施细则是为了规范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用药安全而制定的一系列规定和措施。
通过对医生处方的点评,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不合理用药行为,提高医生的用药水平和药物治疗效果。
二、处方点评制度的目的1. 提高医生用药水平:通过点评制度,可以及时发现医生用药不合理的问题,帮助医生提高用药水平,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2. 保障患者用药安全:点评制度可以及时发现患者用药存在的问题,防止患者因用药不当而产生不良反应或药物依赖等问题。
3. 促进合理用药:通过点评制度,可以引导医生合理用药,减少滥用抗生素等药物,提高药物的使用效果。
三、处方点评的内容和方法1. 处方点评内容:(1) 用药指标:对处方中的药物种类、剂量、用法等进行评估,判断是否符合临床指南和药物治疗规范。
(2) 药物相互作用:对处方中的药物相互作用进行评估,判断是否存在不良的药物相互作用。
(3) 药物副作用:对处方中的药物副作用进行评估,判断是否存在可能引起严重不良反应的药物。
(4) 用药时机:对处方中的用药时机进行评估,判断是否符合药物的最佳使用时间。
(5) 用药持续时间:对处方中的用药持续时间进行评估,判断是否符合疾病的治疗周期。
2. 处方点评方法:(1) 人工点评:由专业的药师或医生对处方进行逐一点评,根据点评结果给予医生相应的建议和指导。
(2) 系统点评:利用信息系统对处方进行自动点评,根据点评结果生成点评报告,并将报告发送给医生,供其参考和改进。
四、处方点评实施细则1. 点评周期:医院应制定明确的点评周期,对所有处方进行定期点评,周期一般为每月或每季度。
2. 点评人员:医院应组建专业的点评团队,包括药师、临床医生等专业人员,确保点评的专业性和准确性。
3. 点评标准:医院应制定明确的点评标准,包括用药指标、药物相互作用、药物副作用等方面的评估指标,确保点评的科学性和客观性。
4. 点评结果反馈:医院应及时将点评结果反馈给医生,包括点评报告和改进建议等,帮助医生改进用药行为。
医院处方点评制度及实施细则(5篇)

医院处方点评制度及实施细则一、总则1.为规范我院处方点评工作,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保障医疗安全,根据《执业医师法》、《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等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定本制度。
2.处方点评是根据相关法规、技术规范要求,对处方书写的规范性及药物临床使用的适宜性(用药适应证、药物选择、给药途径、用法用量、药物相互作用、配伍禁忌等)进行评价,发现存在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并实施干预和改进,促进临床药物合理应用的过程。
3.实施处方点评是我院持续医疗质量改进和药品临床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临床药物治疗水平的重要手段。
二、组织管理1.处方点评工作在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领导下,由质控部和临床药学科共同组织实施。
2.根据我院实际情况,在院长领导下建立由医院药房、综合门诊医生组成的处方点评组,为处方点评工作提供专业技术咨询,组成成员如下:组长:吴家志副组长:汪忠国谢洪军周平成员。
李晓艳、赵丽、杨光梅、陈彦甬、李家芝、杨德芝、祁普娟、陈文翠。
3.临床综合门诊成立处方点评工作组,负责处方点评的具体工作。
三、处方点评的实施1.根据我院诊疗科目、科室设置、技术水平、诊疗量等实际情况,由处方点评工作组确定具体抽样方法和抽样率,其中门急诊处方的抽样率不应少于总处方量的____‰,且每月点评处方绝对数不应少于____张;病房(区)医嘱单的抽样率(按出院病历数计)不应少于____%,且每月点评出院病历绝对数不应少于____份。
2.处方点评小组应当按照确定的处方抽样方法随机抽取处方,并按照《处方点评工作表》(附件)对门急诊处方进行点评;病房(区)用药医嘱的点评应当以患者住院病历为依据,实施综合点评。
3.根据药事管理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确定点评的范围和内容,对特定的药物或特定疾病的药物(如国家基本药物、血液制品、中药注射剂、肠外营养制剂、抗菌药物、1辅助治疗药物、激素等临床使用及超说明书用药、肿瘤患者和围手术期用药等)使用情况进行的专项处方点评。
处方点评制度和实施细则

处方点评制度和实施细则一、背景介绍处方点评制度和实施细则是指为了提高医疗质量和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制定的一套评估和审核处方的规范和流程。
通过对医生开具的处方进行点评和审核,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不合理的用药情况,减少用药风险,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二、制度目的1. 提高医疗质量:通过点评和审核处方,发现和纠正不合理的用药情况,提高医生的用药水平,减少用药错误和不良反应的发生。
2. 保障患者用药安全:通过点评和审核处方,及时发现和纠正患者用药中的问题,减少用药风险,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3. 规范医疗行为:通过点评和审核处方,规范医生的开药行为,减少滥用药物和过度开药的现象,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
三、实施细则1. 处方点评的对象:所有医生开具的处方都需要进行点评和审核,包括门诊处方、住院处方等。
2. 处方点评的内容:a. 药物选择:点评人员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用药指南,评估医生开具的药物是否符合治疗规范,是否存在更合适的替代药物。
b. 药物剂量:点评人员根据患者的体重、年龄等因素,评估医生开具的药物剂量是否合理,是否需要调整。
c. 药物配伍:点评人员评估医生开具的药物配伍是否合理,是否存在相互作用或者不良反应的风险。
d. 用药时长:点评人员评估医生开具的药物用药时长是否合理,是否需要调整。
3. 处方点评的流程:a. 医生开具处方后,将处方信息录入系统。
b. 系统自动分配点评人员,点评人员对处方进行点评和审核。
c. 点评人员根据点评结果,给出合理的建议和意见。
d. 医生根据点评结果,对处方进行调整或者解释。
e. 点评结果和医生的回应都记录在系统中,作为参考和备案。
4. 处方点评的周期:处方点评应当在医生开具处方后的24小时内完成,以确保及时纠正不合理的用药情况。
5. 处方点评的人员:处方点评由医院设立的药学部门或者药学委员会的专业人员负责,他们应当具备相关的临床和药学知识,并接受相关培训。
6. 处方点评的结果:点评人员给出的建议和意见应当及时反馈给医生,医生应当根据点评结果进行调整或者解释,并在系统中留下相关记录。
医院处方点评制度和实施细则

医院处方点评制度和实施细则【医院处方点评制度和实施细则】目录1. 背景与目的2. 适用范围3. 定义4. 处方点评流程4.1 医生提交处方4.2 处方点评团队评审4.3 完成点评并反馈5. 处方点评要求5.1 处方明确性5.2 处方合理性5.3 处方规范性5.4 处方安全性5.5 处方经济性6. 处方点评团队的组成与管理6.1 专业人员的构成6.2 产生机制与任期6.3 工作任务与要求6.4 绩效考核制度7. 处方点评数据的统计与分析7.1 数据收集与整理7.2 数据分析与报告8. 风险管理8.1 严重错误处方的处理8.2 处方点评团队的追责与监督8.3 高风险药物的审查与控制9. 处方点评的技术支持与信息化建设 9.1 系统建设与数据互通9.2 信息安全与保密9.3 技术支持与维护10. 培训与交流10.1 新成员培训10.2 定期交流与研讨会11. 监督与评估11.1 内部监督11.2 外部评估11.3 持续改进附录:1. 处方点评表格样本2. 处方点评报告模板3. 处方点评团队名单【法律名词及注释】1. 处方:医生开具的用于药物治疗的指示单。
2. 处方点评团队:由多个专业人员组成,负责对医院内部处方进行点评的团队。
3. 严重错误处方:存在重大医疗风险的错误处方。
4. 高风险药物:具有较高风险的药物,需特别审查与控制。
【实际执行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及解决办法】1. 处方点评团队的人员安排可能存在调整困难,可通过及时沟通与调整解决。
2. 处方点评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工作繁琐,可通过引入信息化系统进行简化和自动化处理。
3. 部分医生可能对处方点评存在抵触情绪,可通过开展培训和交流活动增强他们的认同感。
4. 处方点评结果的反馈和监督可能存在不到位的情况,可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和追责机制,加强内部监督。
5. 部分药物规范或政策变化频繁,可能会影响处方点评的准确性,可通过定期更新并严格执行相关政策和规范来解决。
医院处方点评制度和实施细则

医院处方点评制度和实施细则医院处方点评制度和实施细则一、制度概述:本制度的目的是规范医院对处方的点评工作,提高处方审核和点评的质量,以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本制度适用于本医院的所有医护人员。
二、职责分工:1. 医院药事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和修订本制度,并组织实施;2. 医院领导负责指导和监督本制度的执行;3. 医院药师负责进行处方点评,审核药物的合理性;4. 医生负责根据药师的点评结果进行修改或调整处方,确保患者用药安全;5. 医护人员负责严格按照医院的处方点评制度进行操作,配合药师的工作。
三、处方点评流程:1. 处方提交:医生将处方通过电子平台提交给药师;2. 处方接收:药师接收到处方后进行点评;3. 点评审核:药师根据医院的药物管理规定和国家相关政策对处方进行点评,确保药物的合理性和安全性;4. 点评结果:药师根据点评结果向医生提出建议和修改意见;5. 处方修改:医生根据药师的意见对处方进行修改或调整;6. 处方审批:经过药师和医生的共同努力,处方符合药理学原理和规范,并且能有效治疗患者的疾病,药师将处方标记为“通过”;7. 处方发出:药师审核通过的处方将发出,患者可凭处方购药。
四、处方点评要求:1. 对处方中的药物进行检查,确保药物的名称、剂量、用法和用量等信息的准确性;2. 对药物的使用指南进行检查,确保药物的适应症和禁忌症等信息的合理性;3. 对处方中的药物组合进行检查,确保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的风险尽量降低;4. 对特殊人群(如儿童、老年人、孕妇等)的处方进行特别关注,确保药物对他们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五、附件:1. 处方点评工作记录表;2. 处方点评指南;3. 处方点评结果反馈表。
六、法律名词及注释:1. 处方:医生开具给患者的药物使用指导单,包括药物名称、剂量、用法和用量等信息;2. 药师: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并在医院从事药物管理工作的专业人员;3. 药物管理规定:指医院内部规定的药物使用、处方审核和点评等方面的制度;4. 国家相关政策:指国家药物管理部门发布的相关法规和政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档序号:XXYY-ZWK-001
文档编号:ZWK-20XX-001
XXX医院
处方点评制度和实施
细则
编制科室:知丁
日期:年月日
处方点评制度和实施细则
为切实加强处方管理,建立和完善我院处方评价制度,提高处方质量,规范医疗行为,促进合理用药,确保医疗安全,根据卫生部《处方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有关规定的要求,制定本办法。
一、评价内容
(一)处方书写
1、患者一般情况、临床诊断填写清晰、完整,并与病历记载相一致。
2、每张处方限于一名患者的用药。
3、字迹清楚,不得涂改;如需修改,应当在修改处签名并注明修改日期。
4、药品名称应当使用规范的中文名称书写,医疗机构或者医师、药师不得自行编制药品缩写名称或者使用代号,书写药品名称、剂量、规格、用法、用量要准确规范,药品用法可用规范的中文、英文、拉丁文或者缩写体书写,但不得使用“遵医嘱”、“自用”等含糊不清字句。
5、患者年龄应当填写实足年龄,新生儿、婴幼儿写日、月龄,必要时要注明体重。
6、西药和中成药可以分别开具处方,也可以开具一张处方,中药饮片应当单独开具处方。
7、开具西药、中成药处方,每一种药品应当另起一行,
每张处方不得超过5种药品。
8、中药饮片处方的书写,一般应当按照“君、臣、佐、使”的顺序排列;调剂、煎煮的特殊要求注明在药品右上方,并加括号,如布包、先煎、后下等;对饮片的产地、炮制有特殊要求的,应当在药品名称之前写明。
9、药品用法用量应当按照药品说明书规定的常规用法用量使用,特殊情况需要超剂量使用时,应当注明原因并再次签名。
10、除特殊情况(患者隐私需保密)外,应当注明临床诊断,“购药”不能作为诊断。
11、开具处方后的空白处划一斜线以示处方完毕。
12、处方医师的签名式样和专用签章应当与院内药学部门留样备查的式样相一致,不得任意改动,否则应当重新登记留样备案。
(二)医师开具处方使用通用名称
1、同一种化合物只有一种规格或产地的,使用药品通用名称开具处方;
2、同一种化合物规格不同的,使用药品通用名称开具处方,通过规格的区别在医师处方和药师发药的过程中加以区分。
(三)药品用法用量
处方一般不得超过7日用量;急诊处方一般不得超过3
日用量;对于某些慢性病、老年病或特殊情况,处方用量可适当延长,但医师应当注明理由。
药品剂量与数量用阿拉伯数字书写。
剂量应当使用法定剂量单位:重量以克(g)、毫克(mg)、微克(呢)、纳克(ng)为单位;容量以升(L)、毫升(ml)为单位;国际单位(IU)、单位(U);中药饮片以克(g)为单位。
片剂、丸剂、肢囊剂、颗粒剂分别以片、丸、粒、袋为单位;溶液剂以支、瓶为单位;软膏及乳膏剂以支、盒为单位;注射剂以支、瓶为单位,应当注明含量;中药饮片以剂为单位。
(四)抗菌药物的规范使用
医师开具处方应依照卫生部《抗菌药临床指导原则》和我院《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的规定执行。
(五)处方药品费用
对照患者的临床诊断,对价格昂贵的药品使用的合理性进行分析评价,重点对大处方进行合理性分析评价。
(六)特殊药品的使用评价
依据《处方管理办法》和《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对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使用情况进行评价。
(七)处方合理用药评价
根据处方中患者基本信息和诊断,初步评价处方药品使用的合理性。
二、评价方法
1、药剂科每个月随机抽查门急诊处方(>100张)和I类手术切口病历20份,根据本办法的评价内容进行针对性的评价,评价结果在院会公布并装订成册(质量运行报告)分发各科室。
如果临床对评价结果存在异议,由药事委员会组织进行复议结果并公示。
3、根据临床科室实际情况,每个月组织对具有抗菌药物处方权的医生所开具的处方、医嘱进行点评,各临床科室随机抽取50份处方、医嘱对其用药情况进行合理性评价。
4、每月评价结果由医务科上报药事管理委员会、医院质量办公室,由质量办公室进行处罚和奖励。
4.1处方评价的形式:对处方格式、书写规范的评价和对处方用药合理性的评价。
不合格处方数为格式、书写规范有误的处方数和非合理用药的处方数的总和。
4.2处方用药合理性的评价依据:各种文献资料及药品说明书,如遇到文献资料与药品说明书不符,以药品说明书为准。
4.3处方评价的标准:《处方管理办法(试行)》和《处方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试行)处方开具中凡存在下列问题之一者,为不合格处方。
4.3.1处方格式
(1)前记中“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名称,费别,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或住院病历号,科别或病室和床位号,临床诊断(暂不能下诊断时为写上初步印象),开具处方日期”等栏目有缺项;
(2)正文无Rp或R标示,或未分列药品名称、规格、数量、用法用量等栏目;
(3)后记中“医师签名或加盖专用签章,药品金额以及审核、调配、核对、发药的药师双人签名或加盖专用签章”等栏目有缺项;
(4)处方用纸颜色不符合要求(急诊处方、普通处方、儿科、麻醉的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第二类精神药品处方的印刷用纸应分别为淡黄色、白色、淡绿色、淡红色、白色,并在处方右上角以文字标注);
4.3.2处方书写规范:
(5)开具处方时,处方前记、正文、后记规定的各项目中有缺项,或与病历记载不相一致;
(6)开具处方时使用了规定外的红笔、铅笔和易褪色的笔;(7)每张处方未限于一名患者的用药;
(8)处方书写字迹难以辨认,或修改处缺签名或加盖签章及未注明修改日期;
(9)处方药品名称用不规范的中文或英文书写或自行编制药品缩写名或用代号;
(10)药品剂型、规格、用法、用量书写欠准确、规范或不清楚,如使用“遵医嘱”、“自用”等含糊不清字句;
(11)年龄未写实足年龄,婴幼儿未写日、月龄;
(12)西药、中成药,中药饮片未分开开具;
(13)开具西药、中成药处方,每一种药品未另起一行;(14)中药饮片处方的书写,未按君、臣、佐、使的顺序排列;饮片调剂与煎煮的特殊要求未注明在处方所列药品之右上方,并加括号,如布包、先煎、后下等;对中药饮片的产地、炮制有特殊要求的,未在药名之前写明;
(15)开具处方后的空白处未划斜线,以示处方完毕;(16)处方医师的签名式样和专用签章与在药学部门留样备查的式样不相一致或任意改动而未重新登记留样备案;
4.3.3处方用药合理性:(17)对规定必须做皮试的药品,处方医师未注明过敏试验及结果的判定;
(18)药品的适应征与临床主要诊断明显不符合;
(19)单张处方超过五种药品或针对性不强的“大包围”用
药;
(20)药品超剂量使用未注明原因及再次签名。
普通处方超过7日用量;急诊处方超过3日用量;慢性病、老年病或特殊情况适当延长处方用药天数未加说明;麻醉的药品、精神药品用量超过《麻醉的药品、精神药品处方管理规定》要求;(21)药品用法用量欠妥。
包括剂型与给药途径不合理、药品剂量与用法不准确(与常用剂量相比给药剂量不足或剂量过大、给药间隔时间不合理等);
(22)有重复给药现象;
(23)有潜在临床意义的药物相互作用和配伍禁忌;(24)选药不合理,存在用药禁忌;
(25)抗感染药物滥用;
4.3.4其它
(26)非本医疗机构注册医师开具的处方;
(27)不具备麻醉的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权的医师开具麻醉的药品及第一类精神药品;不具备使用限制使用或特殊使用品种抗菌药物资格的医师开具限制使用或特殊使用抗菌药物品种处方(紧急情况
除外)。
4.4处方评价的方法
4.4.1依据处方评价标准的各个项目,进行汇总总结。
4.4.2医务科和药剂科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定期对处方用药不
合理的情况进行点评,对不合理
用药的医嘱提出合理建议。
4.4.3定期汇总各类不合格处方的情况,通过医院院务进行通报。
4.4.4通过引入奖惩制度,对评价处方的药师进行有效的激励和制约,从而确保其“处方评价的公正性”。
知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