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疾病研究无创高频振荡通气模式在极低出生体重儿呼吸支持中的应用
无创辅助通气在新生儿监护病房的临床应用_薛辛东
文章编号:1005-2224(2016)02-0090-05DOI :10.7504/ek2016020603无创辅助通气在新生儿监护病房的临床应用薛辛东,谭静【摘要】随着新生儿监护病房(NICU )救治水平及管理手段的日臻完善,新生儿呼吸系统的疾病谱和严重程度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因此,机械通气方式也随之而改变,在NICU 无创辅助通气的使用频率明显增加。
相关临床工作者十分关注经鼻持续正压通气(NCPAP )、经鼻间歇正压通气(NIPPV )、经鼻双水平正压通气(NBiPAP )及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HHHFNC )的原理、适应证及临床应用等相关问题。
【关键词】无创辅助通气;适应证;临床应用;早产儿中图分类号:R72文献标志码:AClinical application of noninvasive assisted ventilation in 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XUE Xin-dong ,TAN Jing.Department of Neonatology ,Shengjing Hospital of China Medi⁃cal University ,Shenyang 110004,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 :XUE Xin-dong ,E-mail :xdxue@ AbstractWith the increasing perfection of the treatment lev⁃el and the management means in NICU ,the spectrum of neona⁃tal respiratory disease and severity have also changed a lot.As a result ,the mechanical ventilation mode has also changed.In NICU ,the use of noninvasive assisted ventilation increases sig⁃nificantly.The clinical pediatrician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the principles ,indications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the nasal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NCPAP ),the nasal inter⁃mittent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 (NIPPV ),the nasal bipha⁃sic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NBiPAP )and heated humidity high flow of nasal catheter (HHHFNC ).Keywordsnoninvasive assisted ventilation ;indication ;clini⁃cal application ;premature infant随着产前糖皮质激素与生后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 ,PS )普遍应用,新生儿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 ,NICU )中呼吸系统的疾病谱发生了很大变化,如呼吸窘迫综合征(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RDS )严重程度明显减轻,而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 ,BPD )发生率日趋升高,使得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往往需要更温和的辅助呼吸支持治疗。
高频通气在新生儿中的应用
高频震荡通气
HFOV较CV更有优势: • HFOV的潮气量极小,可以允许高EELVs去获得
更佳的肺复张,而避免过高的EILVs损害
• HFOV有高呼吸频率,允许更小的潮气量达到接 近正常的CO2清除率
CMV&HFOV比较
临床应用的指征
HFOV 的适应证: • NRDS、PPHN、CDH、MAS、重症肺炎 • 新生儿气漏:间质性肺气肿、气胸、纵隔气肿、支
目的 • HFOV与其他HFV比较有更好疗效 • 采用HFOV前应用CMV的时间将影响HFOV对肺
预后 • 体重越低BPD的发生率越高,使用HFOV可能有
降低BPD的发生
Intensive Care Med (2007) 33:680–688
1.采用HFOV前应用CMV的时间 不影响HFOV对肺预后 2.使用HFOV在超低或极低儿未能 证明有降低BPD的发生 3.推测出现该结果原因:肺保护
结论: • 存活胎龄在HFOV组更低(27.4±2/28.4±2周) • ≤1000g超低儿在HFOV组存活率更高(64.6%&
44.6%) • 肺间质气肿发生率在HFOV组有下降趋势
IMAJ 2010; 12: 144–149
HFOV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 2010年发表的IPD荟萃分析(individual patient data meta analysis, 原始病例数据荟萃分析)
N Engl J Med, Vol. 347, No. 9 August 29, 2002
随机对照研究HFOV&CMV应 用其BPD和死亡率分析 胎龄≤29周早产儿 90%产前激素 96%肺泡表面活性物质 出生1h内呼吸机支持
结论:1.死亡率及BPD发生率无差异 2.气漏综合症和IVH/PVL无差异
无创高频通气在新生儿呼吸支持中的应用
.综述.无创高频通气在新生儿呼吸支持中的应用刘畅(综述)岳冬梅(审校)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新生儿科,沈阳110004通信作者:岳冬梅,Email:yuedm@sj-hospital,org【摘要】为了减少插管和机械通气相关的不良反应,无创呼吸支持(noninvasive respiratory support,NRS)在新生儿重症监护中的应用不断增加。
无创高频通气(noninvasive high frequency ventilation,NIH-FV)作为一种较新的通气方式,旨在将高频通气的功效与无创支持相结合。
该文介绍NIHFV特别是无创高频振荡通气(noninvasive high frequency oscillatory ventilation,nHFOV)的基本原理,阐述其在不同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关键词】无创呼吸支持;无创高频通气;无创高频振荡通气;新生儿基金项目:2020年度辽宁省重点研发计划联合计划项目(2020JH2/10300128)DOI:10.3760/cma.j.issn.1673-4408.2020.12.013Application of non-invasive high frequency ventilation in neonatal respiratory supportLiu Chang,Yue DongmeiNeonatal Department,Shengjing Hospital of China Medical University,Shenyang110004,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 Yue Dongmei3Email:yuedm@sj-hospital org【Abstract】The use of noninvasive respiratory support(NRS)in neonatal intensive care has been increased in recent decades as a mean to minimize intubation and mechanical ventilation.Noninvasive high frequency ventilation(NIHFV)is a relatively new mode that aims to combine the efficacy of high-frequency ventilation with noninvasive support.This review will describe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NIHFV,especially noninvasive highfrequency oscillatory ventilation(nHFOV),and review the application of NIHFV in different respiratory diseases.[Key words]Noninvasive respiratory support;Noninvasive high frequency ventilation;Noninvasive high frequency oscillatory ventilation;NeonatesFund program:The Ke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Liaoning Province2020(2020JH2/10300128)DOI:10.3760/cma.j.issn.1673-4408.2020.12.013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无创辅助通气模式应用于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的呼吸支持,如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asal continuous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 nCPAP)、经鼻间歇气道正压通气(nasal intermittent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NIPPV)和加热湿化高流量鼻导管等,无创髙频通气(noninvasive high fre・quency ventilation,NIHFV)作为一种具有相当潜力的无创呼吸支持(noninvasive respiratory support, NRS)模式在早产儿中越来越受到重视。
极低出生体重儿应用呼吸机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给氧的护理
极低出生体重儿应用呼吸机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给氧的护理何丽兰;李冰肖;徐燕芳;陈伟菊【摘要】目的总结极低出生体重儿应用呼吸机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给氧护理经验.方法回顾和总结12例极低出生体重儿应用呼吸机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给氧护理,护理要点包括:正确连接呼吸回路,维持通畅的高流量鼻导管给氧的护理,严密的病情观察,合理的呼吸道护理是呼吸机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给氧护理的关键.结果12例极低出生体重儿应用呼吸机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给氧治疗及护理后,气促、呼吸暂停、三凹征等呼吸困难症状改善,能顺利撤机,鼻周皮肤无破损.结论对应用呼吸机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给氧的极低出生体重儿,使用鼻导管给氧,局部皮肤压伤的发生较低,患儿使用鼻导管更加舒适,正压辅助通气的依从性增高,无腹胀、鼻周皮肤破损等并发症.【期刊名称】《护士进修杂志》【年(卷),期】2016(031)006【总页数】3页(P543-545)【关键词】极低出生体重儿;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给氧;护理【作者】何丽兰;李冰肖;徐燕芳;陈伟菊【作者单位】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东广州 510630;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东广州 510630;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东广州 510630;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东广州 51063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3.72目前国内外新生儿重症监护中心使用一种无创的呼吸支持方式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1-3],即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给氧(Heated humidified high-flow nasal cannula,HHHNC)。
HHHNC是一种通过加温湿化高流量气体产生气道正压经鼻导管通气的呼吸支持方法。
用于有自主呼吸的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患儿,通过提供一定流量、加温湿化的呼吸气体进行有效治疗。
高流量提供的气体使经过湿化呼吸道的分泌物更加有利于排除,从而减少气道阻塞风险,改善通气以及气体交换;提供持续大流速可以在患儿吸气和呼气的时候产生正压治疗的作用,有利于肺泡复张,较传统吸氧方式能更加准确地控制氧浓度。
两种无创通气方式在早产儿机械通气后呼吸支持中的应用比较
济成本的研究较少。本研究旨在比较两种无创呼 儿NCPAP通 气 过 程 中 或SNIPPV撤 机 后 出 现 频 繁
吸机应用于RDS早产儿撤机阶段的有效性、安全 呼吸暂停、氧饱和度波动大等现象,可予SNIPPV支
性及其经济成本等相关指标。
持。若仍出现以下状况之一需气管插管-机械通气:
1 资料与方法
PEEP 4 cmH2O,FiO2 0.21,血气在可接受范围时可 撤 机。②SNIPPV组 初 始 参 数:PIP15~25 cmH2O, PPEP 4~6 cmH2O,呼吸频率 15~50 次/min,以最低 的FiO2 使 得 目 标 氧 饱 和 度 达 90%~95%;当PIP< 14 cmH2O,PEEP< 4 cmH2O、FiO2 < 0.3,RR< 15 次/分,血气结果在可接受范围内时可撤机[3]。若患
表面活性剂(PS)的应用、机械通气时间方面差异
2 结 果
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 1。
2.1 两组患儿基线资料比较 两组患儿在性别、
表 1 两组患儿基线资料比较
无创通气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无创通气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进展摘要呼吸支持技术应用于临床已有70多年的历史,特别是近几年来早产儿的出生率呈上升趋势,无创通气(NIV)越来越多的应用于临床,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应用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该文复习了近年来相关文献,综述如下。
关键词呼吸窘迫综合征;无创通气;早產儿NRDS是新生儿期常见的肺部疾病,以生后即刻出现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皮肤发绀从而导致呼吸系统衰竭为主要临床表现,多在数小时内发病,早产儿发病率高。
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治疗困难,病死率高。
当前早产儿RDS仍以呼吸支持治疗为首要治疗措施之一。
随着对NRDS病理生理的研究不断深入以及呼吸支持模式的不断进步,无创通气在早产儿RDS治疗中居主要地位,应用比例进一步升高。
本文做一综述如下。
1 无创通气的模式无创通气主要包括经鼻持续呼吸道正压通气(NCPAP)、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DuoPAP)、经鼻间歇正压通气(NIPPV)、高流量鼻导管吸氧(HFNC)及近几年来新型的经鼻同步间歇正压通气(SNIPPV)、经鼻同步间歇指令通气(NSIMV)、经鼻高频通气(NHFV)、神经调节辅助通气(NA V A)。
1. 1 NCPAP NCPAP是经过鼻塞连接呼吸机而实行辅助通气和氧疗的一种方式,该治疗过程中患儿行自主呼吸,吸气时可得到持续均匀一致的气流,呼气时提供设定的正压使呼气末时气道压力仍保持正压,是新生儿时期最常用的无创呼吸支持模式。
参数调节:呼气末正压(PEEP)5~7 cm H2O(1 cm H2O=0.098 kPa,上限为9 cm H2O);维持血氧饱和度(SpO2)在90%~95%。
戴加哲等[1]的研究认为,NRDS患儿尽早给予NCPAP治疗可以使住院时间相对缩短,利于患儿预后。
Ammari等[2]认为,大部分极早早产儿出生后应使用NCPAP治疗,半数的超低出生体重儿尽早给予NCPAP后,即使未补充肺表面活性物质(PS),也获得治疗成功。
高频振荡(HFOV)通气
•氧浓度每次下降5%,当降至30%后再降低MAP。 根据血气逐步调低MAP,约每2小时下降2 cmH2O。 如下降MAP太快造成肺不张时需增加MAP水平并 需 回 复 至 略 高 于 撤 机 前 水 平 。 当 FiO2 下 降 至 30%,MAP下降至8 cmH2O时可直接撤机,亦可转 换至CMV过渡或鼻塞CPAP过渡。
• 吸呼比: [活塞在吸气位的时间]
8
• 设臵原则
Pmean(PEEP):高频通气时氧合由吸入氧浓度及平均 气道压力控制,常用的通气策略有2种: • 一种为高容量/高压力通气策略:以维持肺容量于 肺泡关闭压之上,确保肺呈复张状态,推荐的MAP比 CMV时的MAP高2~5 cmH2O,高容量策略常用于均 匀性肺部疾病如RDS; • 另一种为低容量/低压力通气策略:应用的目的为 减轻或减少气压伤,推荐的MAP可与CMV时的MAP 一致,用于非均匀性肺部疾病如肺炎或MAS,亦可用 比CMV的MAP低2 cmH2O左右,如用于治疗气漏时。
扬州大学医学院附属淮安市妇幼保健院
《中国医药导报》2011
23
案例2:高频振荡通气叠加常频通气治疗新生儿重症气胸的临床疗效研究
1.高频振荡通气相关参数:FiO 30%-80%,频率 (f):1O~12Hz,振幅30~45cmH2O,平均呼吸 道 压 (MAP)8 ~ 15cmH2O , 低 氧 血 症 时 : 提 高 FiO2 和/或提高平均气道压(MAP);高碳酸血症: 下调振荡频率和/或提高振荡压力, 2.撤机:当Fi02≤0.3,MAP≤8cmH2O,振荡压 力35~45 cmH2O,振幅2.5~3.5级,血气正常
湖南省邵阳市中心医院新生儿科,临床儿科杂志,2011
27
案例,6:间歇性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肺不张20例疗效观察
高频振荡通气与常频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对比
高频振荡通气与常频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对比摘要目的比较分析高频振荡通气和常频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
方法50例新生儿呼吸衰竭患儿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25例,A组采用高频振荡通气治疗,B组采用常频机械通气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气变化、治愈率、用氧浓度、并发症发生、氧合指数、机械通气时间以及平均气道压等情况,并实施比较分析。
结果治疗后,A组患者血气指标、用氧浓度、氧合指数、平均气道压改善情况明显优于B组,且并发症发生少于B 组,机械通气时间比B组短,治愈率高于B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采用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安全且有效,并发症少,可将其作为首选方式,值得在临床中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呼吸衰竭;高频振荡通气;新生儿;临床;常频机械通气所谓呼吸衰竭是指因各种原因所造成的肺通气或者(和)换气功能障碍,不可有效进行气体交换,造成缺氧伴或者不伴二氧化碳潴留,以此所引发的一系列代谢紊乱以及生理功能综合征[1]。
在新生儿呼吸衰竭的临床治疗中传统方式为常频机械通气,伴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机械通气相关性肺损伤的深入研究,出现了一种新通气方法,即高频振荡通气,目前该方法已广泛应用临床疾病治疗中[2]。
本次研究采取随机法将本院近年来所收治的50例新生儿呼吸衰竭患儿分为A组(高频振荡通气)与B组(常频机械通气),比较分析高频振荡通气和常频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6月~2014年2月到本院进行诊治的50例新生儿呼吸衰竭患儿,全部患儿均为Ⅱ型呼吸衰竭,男28例,女22例,患儿均在出生后24 h入院,其平均胎龄(35.1±5.7)周,平均体重(2632.4±354.6)g。
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50例新生儿呼吸衰竭患儿分为A组与B组,各25例。
两组患儿性别构成、平均体重以及平均胎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新生儿高频震荡呼吸机械通气(HFOV)
HFOV影响氧合/通气参数及调节
参数及其调节-平均气道压(MAP) MAP的初始设置较常规机械通气(CMV)时高2~ 3cmH2O或与CMV时相等,以后每次增加1~2c mH2O,直到FiO2≤0.6,SaO2>90%。
一般MAP最大值30cmH2O;增加MAP要谨慎, 避免肺过度通气
HFOV影响氧合/通气参数及调节
参数及其调节-频率(F) 一般用10~15Hz,体重越低选用频率越高;HF OV和CMV不同,降低频率,可使VT增加,从 而降低PaCO2
通常情况下HFOV不根据PaCO2调整频率 在HFOV治疗过程中一般不需改变频率
HFOV影响氧合/通气参数及调节
参数及其调节-吸气时间百分比 不同品牌的呼吸机吸气时间百分比不同:
HFOV影响氧合/通气参数及调节
参数及其调节-吸入氧浓度(FiO2) 治疗严重低氧血症(SaO2<80%)时由于FiO2 已调至100%,故只有通过增加MAP以改善氧 合。轻~中度低氧血症时从肺保护角度出发,应 遵循先上调FiO2后增加MAP的原则
HFOV影响氧合/通气参数及调节
参数及其调节-参数调节 HFOV开始15~20min后检查血气分析,并根据Pa O2、PaCO2和pH值对振幅及频率等进行调节
(与MAP、氧合、通气功能有关;在MAP恒定 时,增加气流量,可增加肺氧合功能。增加偏置 气流可以补偿气漏、维持MAP)
HFOV影响氧合/通气参数及调节
参数及其调节-吸入氧浓度(FiO2) 初始设置为100%,之后应快速下调,维持SaO 2≥90%即可; 也可维持CMV时的FiO2不变,根据氧合情况再 进行增减;当FiO2>60%仍氧合不佳则可每30~ 60min增加MAP 3~5 cmH2O;
新生儿高频通气
新生儿高频通气新生儿高频通气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手段,被广泛应用于危重患儿的抢救和治疗过程中。
下面将介绍新生儿高频通气的原理、适应症、不良反应及优缺点,并针对该疗法的未来发展做一些展望。
一、原理新生儿高频通气是一种通过增加气道气流速度和频率来实现肺泡稳定和通气的治疗手段。
其原理是利用高频振荡器产生的快速气流,在低波动性的气流中让气道肌肉保持松弛状态,以减少气道闭合。
同时,高频通气能为呼吸肌提供足够的气道开放压,提高肺泡的稳定性和通气效果。
二、适应症新生儿高频通气通常被用于以下情况: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感染性肺炎、先天性肺畸形、新生儿窒息及创伤等。
对于这些危重患儿,高频通气是维持氧供应和呼吸功能的重要手段,能够有效改善气体交换和肺功能。
三、不良反应虽然新生儿高频通气在治疗上有显著优势,但它也存在一些不良反应。
首先,由于高频通气需要引入气道插管和使用特殊设备,患儿可能面临创伤性和感染性的风险。
其次,过度通气可能导致脑氧合不足,增加脑出血和神经损伤的风险。
此外,高频通气还可能引起肺气肿、气胸等肺损伤并增加患儿的并发症风险。
因此,在使用新生儿高频通气时,应根据患儿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并及时监测并处理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四、优缺点新生儿高频通气相对于传统机械通气具有一定的优势。
首先,由于高频通气可以提供快速且稳定的气流,使肺泡保持通气状态,能够减少气道闭合和肺不张的风险,从而改善气体交换。
其次,高频通气可对呼吸肌肉产生较小的压力,缓解肺泡过度膨胀带来的压力损伤。
另外,高频通气还有助于增加氧合和降低二氧化碳潴留,提高血液的氧输送能力。
然而,新生儿高频通气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由于高频通气需要特殊设备,且操作要求高,临床应用的普及性有限。
其次,高频通气可能引发一些不良反应和并发症,需要严密监测和及时处理。
此外,高频通气对气道肌肉松弛剂的敏感性较高,在使用药物时需格外慎重。
五、未来发展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新生儿高频通气也在不断演化与改进。
高频振荡通气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临床应用
病情严重者可导致呼吸衰竭、 多脏器功能衰竭等并发症,甚 至死亡。
高频振荡通气技术简介
HFOV是一种新型的机械通气 模式,通过高频率、小潮气量 的振荡产生持续的气流和压力
变化。
HFOV可改善氧合、减少肺 损伤、降低颅内压等,对 NRDS患儿具有积极的治疗
作用。
HFOV参数设置包括振荡频率 、振幅、平均气道压等,需根 据患儿具体病情进行调整。
高频振荡通气在新生儿呼吸 窘迫综合征中的临床应用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高频振荡通气技术原理及优势 •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诊断与治疗现状 • 高频振荡通气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中应用实践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策略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探讨高频振荡通气( HFOV)在新生儿呼 吸窘迫综合征( NRDS)中的治疗效 果和安全性。
03 新生儿呼吸窘迫 综合征诊断与治 疗现状
诊断标准及流程
影像学检查
X线胸片表现为双肺透光度降 低,呈毛玻璃样改变,支气管 充气征等。
诊断标准
结合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 实验室检查,由专业医生进行 诊断。
临床表现
新生儿出生后不久出现进行性 呼吸困难、呻吟、发绀、吸气 三凹征等。
实验室检查
血气分析提示低氧血症、高碳 酸血症等。
研究高频振荡通气与其他治疗方式(如肺表面活性物质替代治疗)的联合 应用,以期提高治疗效果。
针对不同病因导致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研究高频振荡通气的个性化 治疗方案。
对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的期待
01
通过不断优化高频振荡通气的治疗参数和模式,进一步提高治 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Nhomakorabea02
高频振荡(HFOV)通气
1.气管插管必须根据胎龄选用最大号的,因为 振荡压力会随着插管长度而衰减,小号插管压 力衰减更多。
2.尽量减少吸痰次数(1次/24小时),以免气道 压和肺容量的丧失引起肺不张,当疑有痰堵塞 或分泌物多时应及时吸引, 吸引时脱机后常导 致功能残气量丢失、氧合恶化,此时需较原水 平提高MAP 5cmH2O左右持续15 s使肺复张, 在更换体位时亦需注意最好不脱机。
2.撤机:FIO2:0.30-0.35, Pmean :l0~15cmH20
2021南/6方/20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新生儿科,浙江临床医学,2012
25
25
案例4:高频振荡通气在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中的应用
1.HF0V组应用模式:Fi02:0.6-0.8;RR:8~ 10 Hz;Ti:33% ;MAP:12~20 cm H2O; 振荡幅度3~5级,振荡压40~70 cm H2O;
2021/6/20
10
10
• 设置前准备:
①了解疾病性质,决定应采用高容量或低容 量策略; ②根据年龄或胎龄尽量选用此年龄段最大管 径的气管插管; ③HFV应用前1 h应摄胸片观察肺容量大小 ④持续脉率血氧饱和度(SPO2)、心率、呼 吸监测及定期血压监测。
2021/6/20
11
11
高频通气
儿童高频振荡通气技术的临床应用2017-09-04文章来源: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2017,24(02): 81-86作者:王媛媛陆国平摘要高频通气是应用近于或少于解剖无效腔的潮气量(约为2 ml/kg),高的通气频率(目前公认通气频率≥正常4倍以上),在较低的气道压力下进行通气的一种特殊通气方法。
与传统常频机械通气比较,既克服了呼气末肺泡萎缩和吸气末肺泡过度膨胀问题,又保证了肺有足够的弥散和氧交换。
故而,近年来得到重症医学界的广泛关注,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
本文就高频通气的原理、分类、参数设置及临床应用适应证作一介绍。
1高频呼吸机的通气原理及分类1.1高频通气(high-frequency ventilation,HFV)原理HFV基于呼吸机在气道内产生的高频压力/气流变化方式及呼气是主动还是被动,目前临床使用的主要为气流阻断型、喷射型和振荡型三类。
高频气流阻断是通过间断阻断高流速过程产生气体脉冲。
高频喷射通气通过高频电磁阀、气流控制阀、压力调节阀和喷嘴将高频率、低潮气量的快速气体喷入气道和肺内。
高频振荡通气(HFOV)通气回路在高速气流基础上通过500~3 000次/min的高频活塞或扬声器运动将振荡波叠加于持续气流上;少量气体(20%~80%解剖死腔量)送入和抽出气道,产生5~50 ml潮气量(2.4 ml/kg,大于死腔2.2 ml/kg)。
HFV气体交换机制包括:直接肺泡通气、对流性扩散、并联单位间气体交换、纵向(Taylor)分布、摆动呼吸、非对称速度分布、心源性混合和分子弥散等。
与常频机械通气(conventional mechanical ventilation,CMV)比较,HFV使用了开放模式,具备低潮气量、低气道压、低胸内压和呼气末加压效应,因而可避免肺泡反复启闭,不产生剪切力,始终保持肺均匀性开放,克服了呼气末肺泡萎缩和吸气末肺泡过度膨胀问题,保证了肺有足够的弥散和氧交换[1]。
早产儿无创呼吸支持临床应用建议
丹阳市云阳人民医院
NIPPV或SNIPPV注意事项
(5)NIPPV或SNIPPV比NCPAP可能 更易导致腹胀、气胸,因此需要根据患 儿病情及时调整PIP及PEEP,密切监测 胃肠道、肺部情况。
NIPPV或SNIPPV可增加功能残气量、增加潮 气量和每分钟通气量、提高平均气道压力、支 持肺泡扩张,可用于替代气管插管有创机械通 丹阳市云阳人民医院 气。
NIPPV或SNIPPV应用指征
(1)早产儿呼吸暂停; (2)新生儿RDS的初始治疗以及RDS 患儿应用PS拔出气管导管后呼吸支持; (3)有创机械通气拔出气管导管后出 现的明显三凹征和(或)呼吸窘迫;
NIPPV或SNIPPV定义
经鼻间歇正压通气(NIPPV)或经鼻同 步间歇正压通气(SNIPPV)是在 NCPAP的基础上给予一定频率间歇正压 的呼吸支持模式。 NIPPV同步技术仍是一个难题。无创神 经调节辅助通气(non-invasive neurally adjusted ventilatory assist,NIV-NAVA) 同步技术正在临床研究中。
4 5
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通气
(heated humidified high-flow nasal cannula, HHHFNC或称 HFNC)
无创高频振荡通气
(noninvasive high-frequency oscillatory ventilation, NHFOV)
丹阳市云阳人民医院
【制定背景】
BiPAP参数调节
低压水平4~6 cmH2O,高压水平8~10 cmH2O,高压水平维持时间为0.5~1.0 s, 压力转换频率为10~30次/min,高、低压 差距≤4 cmH2O[10]; FiO2根据维持TcSO2进行调节,范围为 0.21~0.40。 治疗过程中,需根据患儿病情的变化随 时调整通气参数,最终达到缓解气促、 减慢呼吸频率、增加潮气量和改善动脉 血气值的目的。
无创通气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进展分析
无创通气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进展分析1. 引言1.1 研究背景早产儿是指在胎龄37周以前出生的婴儿,由于其呼吸系统未充分发育,容易出现呼吸窘迫综合征。
呼吸窘迫综合征是早产儿最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严重影响患儿的生存质量和预后。
传统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氧疗、机械通气等,但这些方法存在一定的并发症和风险。
本文旨在对无创通气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和探讨,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促进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有效治疗和管理。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探讨无创通气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进展,并对其临床疗效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提高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提供参考。
通过对该治疗方法的应用情况进行研究和总结,旨在为临床医师提供更科学的治疗方案,促进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有效管理和预防。
通过本研究,希望能够揭示无创通气在早产儿治疗中的潜在优势和不足之处,为进一步完善治疗方案提供理论支持和临床实践的指导。
同时,通过对影响因素的分析和临床疗效评价,为未来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拓展无创通气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领域,为临床实践提供更为丰富和全面的治疗选择。
1.3 研究意义无创通气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方式,为早产儿的救治提供了新思路和选择。
研究无创通气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进展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指导意义,有助于提高早产儿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无创通气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探讨其临床疗效和影响因素,为临床医生提供更科学、更有效的治疗方案,进一步推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水平的提高。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将为早产儿的呼吸支持治疗带来新的突破和进步,为早产儿的健康和生长发育保驾护航。
2. 正文2.1 无创通气的原理和特点无创通气是一种通过面罩或导管等不需要侵入气道的方式,将气流送入患者的肺部,以提供呼吸支持和改善气体交换的治疗方法。
新生儿无创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致鼻损伤的研究进展
新生儿无创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致鼻损伤的研究进展【摘要】新生儿无创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是在新生儿自主呼吸条件下经鼻塞或面罩等方式提供一定的压力水平,使整个呼吸周期内气道均高于大气压的通气方式。
与此同时,因新生儿鼻部皮肤的成熟度较低,新生儿的鼻腔组织结构的发育也不够成熟,无创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则容易造成鼻中隔压力性损伤,统计表明,新生儿无创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期间发生鼻损伤的概率大约为40.0%,包括鼻部皮肤破损、鼻小柱坏死、鼻变形等,通过加强鼻损伤的防护可有效保障新生儿无创持续气道正压通气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新生儿;无创持续气道正压通气;鼻损伤;研究进展无创持续正压通气是临床治疗重症急性心力衰竭等多种危急重症的常用方式,可迅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与此同时,无创持续正压通气的使用也容易引起多种并发症,例如在新生儿中由于患儿自主意识差,不断的动弹,加上新生儿的皮肤稚嫩,容易发生鼻损伤[1]。
为此,本文就新生儿无创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致鼻损伤的研究进展进行了临床研究,现报告如下。
1新生儿鼻损伤发生的临床特点如今,在多种新生儿呼吸疾病的治疗中,无创持续正压通气是较为常用的方式,因无创持续正压通气广泛应用而引发的鼻损伤案例也不断增多[2]。
通常情况下,临床应用无创持续正压通气治疗术有鼻罩和鼻塞两种方式,应用鼻塞容易损伤新生儿的鼻小柱、鼻翼、鼻中隔位置,患儿的症状则主要为鼻中隔黏膜潮红、坏死、溃疡,损伤程度较重的患儿则会出现鼻腔不对称、鼻梁压缩、朝天鼻、鼻中隔横断,采用鼻罩治疗则容易损伤到鼻周部、鼻中隔[3]。
一般情况下,鼻损伤主要发生于无创持续正压通气的6天内,平均间隔时间为(4.35±0.48)d[4],一旦患儿发生鼻损伤,便可能造成瘢痕组织形成、鼻翼软骨塌陷,最终需要通过整形手术才能矫正。
2新生儿鼻损伤发生的影响因素2.1 医疗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该类损伤主要是因为无创正压通气器械造成的压力性损伤,损伤状况与器械的外形相同,造成该类损伤的原因主要为无创正压通气时间较长,将无创正压通气应用于新生儿治疗中时因管道的重力牵拉效果导致了其鼻部的压力平衡状态被打破,从而造成了一侧鼻部皮肤受压、变形等损伤,在患儿哭闹时其口腔打开会导致压力从口腔泄露[5]。
极低出生体重儿的管理
八.早产儿视网膜病(ROP)
随着产科和新生儿重症监护技术的发展。 极地体重儿的存活率有明显的提高,随 之而来这些患儿的远期预后被人们关注, 尤其是晚期后遗症,一般来说,极地体 重儿的残疾率是20%,其中脑瘫12%, 失明3%,耳聋2%。
早产儿贫血
贫血的原因:1.红细胞生成素(EPO)量少且 活性低下;2.医源性失血;3.输液致稀释;4.生 成红细胞的原料储备不够。
四.脑室内出血(IVH)和脑室周围白 质软化(PVL)
因此应用合适的检查程序是IVH诊断的重 要步骤,目前西方国家在NICU早产儿易 发生IVH的高危人群,予以生后3天.7天 和21天常规颅脑超声检查检监测IVH的发 生。预后与出血的严重程度.是否伴有脑 室周围出血性梗塞,脑室周围白质软化 和进行性脑室扩张有关。
七.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
早产,肠胃道缺血,感染和肠道喂养是极地体 重儿的高危因素。早期缺乏特征性的临床表现, 常为体温不稳,喂养不耐受,呼吸暂停等非特 异性症状。迄今为止尚无很好的预防方法,主 要是对极地体重儿加强三方面的管理:喂养管 理,提倡母乳喂养,预防院内感染及提高机体 的免疫力。一旦发生NEC应绝对禁食,保持内 环境的稳定,于以胃肠道营养,抗菌素的应用, 注意早期休克的表现,以及对症处理,动态腹 部平片观察,掌握有无外科手术指征。
四.脑室内出血(IVH)和脑室周围白 质软化(PVL)
脑室周围白质软化主要由二大病因所致, 缺氧缺血和宫内感染。本病预后差,最 常见的后遗症是痉挛性双下肢瘫。目前 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重点在于预防。 如:预防围生期感染,防止反复呼吸暂 停的发作,防止过度通气所致的严重低 碳酸血症等。
五.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NRDS),早产儿慢性肺部疾病 (CLD),呼吸暂停(Apnea)
高频振荡呼吸机1
RDS高频振动通气-初调参数
震荡频率(f):12-15Hz; 振荡压力幅度(∆P):1.5倍CMV∆P(PIP-PEEP)
或在CMV的MAP上增加 2cmH2O; 平均气道压(MAP):0.6; Ti:33%。
RDS肺复张-参数 调节技巧
初始设置:MAP大于CMV的MAP3-5cmH2O,将FiO2降至0.6
MAS高频振动通气-高容量策略
参数调节:偏置气流、Ti不变 需提高PaO2:可调节MAP,每次1-2cmH2O,最大值为
30cmH2O,或调高FiO2 需降低PaCO2:可调节∆P,每次2-4cmH2O,最大
值为60cmH2O,或调节f,以每次1-2Hz
的幅度增减
MAS高频振动通气-最小压力策略
新生儿高频振荡通气 临床应用技巧与方法
张丽 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科
高频震荡通气的常用参数
震荡频率(f) 振幅(∆P) 平均气道压(MAP) 吸入氧浓度(FiO2) 吸气时间百分比 偏置气流(Bias Flow)
震荡频率(f)
一般用10-15Hz,体重越低选用频率越高。
早产儿、RDS、早期肺间质气肿 足月儿 8-10Hz 严重的肺间质气肿 5-10Hz MAS 6-11Hz
在目标值范围,病情稳定12-24h; .在FiO2<0.3,MAP ≤8cmH2O时能维持正常氧合,可考虑
拔管改为经鼻CPAP,或鼻导管吸氧
新生儿肺出血高频振动-通气指针
在CMV治疗后,PEEP≥8cmH2O,a/APO2<0.2,或 /及有呼吸性酸中毒(PaCO2≥60mmHg,PH<7.25)
(一般MAP最大值30cmH2O,要注意避免肺过度通气)
振幅(∆P)
是决定潮气量大小的主要因素,为PIP 与 PEEP之间的差值,其可调范围0-100%。
新生儿高频振荡通气
高频振荡通气的优势
提高通气效率
减少呼吸阻力, 提高通气量
改善肺泡通气, 提高氧合效率
降低气道压力, 减轻呼吸困难
减少呼吸肌疲劳, 降低呼吸功耗
降低呼吸机依赖
高频振荡通气可以减少呼吸机使用 01 时间,降低对呼吸机的依赖。
高频振荡通气可以改善肺通气,减 02 少呼吸机引起的肺损伤。
高频振荡通气可以减少呼吸机引起 0 3 的呼吸肌疲劳,降低呼吸机依赖。
开始通气
05
监测参数:实时 监测患者生命体 征,如心率、血 压、血氧饱和度
等
06
调整参数:根据 患者情况调整通 气参数,确保通
气效果
07
停止通气:患者 病情好转或需要 更换其他通气方 式时,停止高频
振荡通气
08
设备清洁:通气 结束后,对设备 进行清洁和消毒,
以备下次使用
常见问题及处理
气管插管位置不当: 调整插管位置,确 保气管插管在气管
3
4
高频振荡通气可 以减少呼吸肌疲 劳,降低呼吸功, 改善呼吸功能。
高频振荡通气可 以减少气道阻力, 降低气道压力, 减轻呼吸困难。
适用范围
●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 早产儿呼吸衰竭 ● 肺透明膜病 ● 吸入性肺炎 ● 胎粪吸入综合征 ● 肺出血 ● 呼吸暂停 ● 肺动脉高压 ● 气胸 ● 肺水肿
高频振荡通气可以减少呼吸机引起 04 的气道损伤,降低呼吸机依赖。
改善肺部氧合
高频振荡通气可以增加肺泡通气 量,提高氧气交换效率
高频振荡通气可以减少肺内分流, 提高氧气利用率
高频振荡通气可以改善肺泡表面 活性物质,降低肺泡表面张力
高频振荡通气可以减少肺内炎症 反应,降低肺部损伤风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生儿疾病研究无创高频振荡通气模式在极低出生体重儿呼吸支持中的应用————————————————————————————————作者:————————————————————————————————日期:【新生儿疾病研究】无创高频振荡通气模式在极低出生体重儿呼吸支持中的应用本文刊于:中华儿科杂志, 2017,55(03): 177-181作者:王陈红施丽萍马晓路林慧佳许燕萍杜立中单位: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摘要目的评价经鼻无创高频振荡通气(nHFOV)在极低出生体重儿呼吸支持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2016年1至10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中共有36例极低出生体重儿应用nHFOV,其中男24例、女12例,出生胎龄(27.5±2.5)周,出生体重(980±318)g,回顾性病例对照的方法调查分析极低出生体重儿应用nHFOV的参数设置、不良反应、应用前后呼吸功能的变化及最终结果。
nHFOV应用前后比较采用t检验或两相关样本比较的非参数检验,不同治疗方式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结果36例患儿中共有32例(89%)切换为nHFOV后避免了气管插管。
17例患儿在其他无创辅助通气支持失败后进行营救性治疗,19例从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模式直接改nHF OV预防性治疗。
营救性治疗患儿应用nHFOV后24 h内呼吸暂停的次数、血氧饱和度(SpO2)低于0.85的次数、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水平及吸入氧浓度(FiO2)均较应用前24 h内明显下降[(1.2±1.1)比(6.3±2.1)次,(1.1±1.2)比(4.3±1.5)次,(43±8)比(56±10)mmHg,0.30±0.07比0.39±0.11,1 mmHg=0.133 kPa, t=7.562、8.913、4.179、3.437,P均2及PaCO2水平与应用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0.42±0.12比0.40±0.10,(49±8)mm Hg比(48±7)mmHg,t=0.872、0.501,P均>0.05],但平均气道压较前下降[(7.9±2.6)比(9.6±1.6)cmH2O,1cmH2O=0.098kPa, t=2.198,P=0.041]。
4例患儿发生鼻中隔黏膜损伤,无其他不良反应。
结论nHFOV作为一种新的无创辅助通气模式在极低出生体重儿中的应用安全有效,可以作为其他无创辅助通气支持失败后的治疗或有撤机失败高风险患儿的预防性治疗,从而避免气管插管机械通气。
随着极低出生体重儿存活率的上升,其相关并发症也越来越高。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是影响极低出生体重儿死亡和预后的主要疾病之一,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在BPD的发生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在极低出生体重儿中的应用已被证明与一系列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相关,包括BPD、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气漏综合征等[1,2]。
为了尽可能地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多种无创辅助通气(noninvasiveventilation, NIV)模式已被应用于临床,主要包括高流量鼻导管通气,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经鼻间歇正压通气(NIPPV)等,但研究报道极低或超低出生体重儿应用这些模式的改用有创呼吸支持率仍高达40%~44%[3,4]。
近几年,一种相对较新的NIV模式,经鼻无创高频振荡通气(noninvasive high-frequencyoscillationventilation, nHFOV)逐渐应用于临床,该模式通过经鼻通气管、面罩或鼻咽管将振荡压力波作用于肺部而发挥呼吸支持作用[5,6]。
但有关nHFOV的临床研究较少,本研究总结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应用nHFOV的经验,分析其参数设置、有效性、安全性及对呼吸功能的影响,为进一步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对象和方法一、对象本研究系回顾性研究,采取病例自身对照的研究方法,获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2015-IRB-027)。
2016年1至10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NICU中共有36例极低出生体重儿应用nHFOV支持,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4例、女12例,出生胎龄(27.5±2.5)周,出生体重(980±318)g;17例患儿为营救性治疗,19例为预防性治疗。
营救性治疗定义:其他NIV模式失败,即出现(1)需要吸入氧浓度(FiO2)>0.50才能维持血氧饱和度(SpO2)0.85~0.93;(2)频发呼吸暂停(4次/h以上)或严重呼吸暂停需面罩加压给氧超过1次/h以上;(3)严重二氧化碳潴留,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65 mm Hg(1mm Hg=0.133 kPa)和pH2:0.30~0.50;平均气道压(MAP):8~12 cmH2O(1 cmH2O=0.098kPa),和(或)曾有撤机失败经历。
二、方法1.临床资料采集:收集所有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出生胎龄、出生体重、性别、基础疾病;nHFOV前的呼吸支持模式及参数、呼吸暂停及SpO2水平、PaCO2水平;nHFOV的参数、使用时间、呼吸暂停及PaCO2水平;nHFOV后72 h、7 d内是否再次气管插管机械通气;nHFOV可能的不良反应:鼻中隔损伤、鼻腔黏稠分泌物致气道堵塞、腹胀、肠穿孔、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颅内出血。
2.nHFOV应用的设备:无创高频呼吸机[型号:3090 (Medi nCNO),德国,高频振荡通气模式,以下简称'Medin'],通过振荡气流在发生器中产生频率为5~20 Hz的振荡压力,其振幅调节范围为1~10级;有创高频呼吸机[型号:S LE5000Infant Ventilator,英国,HFO模式,以下简称'S LE 5000' ]采用双孔鼻塞通气管,在患儿回路产生无创高频振荡通气压力。
3.nHFOV参数的设置及调整:(1)nHFOV的起始参数设置:①频率:7~12 Hz;②振幅:Medin(4~10级)、SLE5000(12~25 cmH2O),以颈部及胸廓有良好的振荡为基础,然后根据血气PaCO2进一步调整;③MAP:Medin(5~10 cmH2O)、SLE5000(7~15cmH2O),根据胸部X线片调整以保持两肺下缘在第8~9后肋间。
(2)nHFOV 切换为其他NIV的参数要求:①MAP2O;②无频繁或严重呼吸暂停;③PaCO2在允许范围内;④FiO22>0.60,SpO222>65mmHg,pH4.定义:呼吸暂停是指呼吸停止时间超过20s,或[7]。
先天性肺炎的诊断标准参照《实用新生儿学》(第4版)[8]。
三、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s表示,非正态分布资料以M(Q1, Q3)表示,治疗前后对照比较采用配对样本均数的t检验或两相关样本比较的非参数检验,不同治疗方式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结果一、一般资料36例患儿nHFOV应用时日龄为24(13, 48)d,体重为(1 449±692)g;基础疾病为BPD 27例(75%),先天性肺炎8例(22%),呼吸暂停1例(3%);营救性治疗患儿的出生胎龄和体重为(26.9±1.5)周、(911±171)g,应用时日龄和体重为22(13, 38)d、(1 196±445)g,预防性治疗患儿的出生胎龄和体重为(27.6±2.2)周、(1 042±402)g,应用时日龄和体重为28(13, 70)d、(1675±800)g。
二、nHFOV的应用指征、结果及呼吸参数36例nHFOV 支持患儿中32例(89%)切换成nHFOV后避免气管插管。
营救性治疗及预防性治疗两组患儿的呼吸参数见表1。
17例营救性治疗患儿的原呼吸支持模式分别为1例高流量鼻导管吸氧、4例NCPAP、2例双水平正压通气、10例NIPPV,在nHFOV支持72 h及7d内各有1例再次气管插管机械通气。
19例预防性治疗患儿中分别有7例从高频振荡通气、12例从同步间歇指令通气模式直接拔除气管插管改nHFOV支持。
预防性治疗患儿共有2例在nHFOV支持72 h内再次气管插管机械通气。
三、nHFOV治疗前后呼吸功能、FiO2、PaCO2水平的变化营救性治疗患儿应用nHFOV后24h内呼吸暂停、SpO2低于0.85的次数、PaCO2水平及FiO2均较应用前24h 内明显减少(P均表2)。
预防性治疗患儿的PaCO2水平在撤机前与nHFOV后24 h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撤机后24 h的FiO2与撤机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MAP较撤机前明显下降(P表3)。
四、nHFOV的不良反应及两种不同呼吸机nHFOV模式的比较36例患儿中有4例发生鼻中隔损伤,其中3例发生在SLE呼吸机的应用过程中,无腹胀、肠穿孔、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颅内出血等不良反应。
Medin与SLE 5000两种不同呼吸机模式的避免气管插管成功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13/15比19/21,1/15比3/21,χ2=0.129、0.51,P=0.56、0.44)。
讨论nHFOV作为一种相对较新的NIV模式,被证实可以降低PaCO2水平,促进肺泡复张、改善氧合功能,减少呼吸暂停次数,从而减少高危患儿的气管插管几率[6]。
已有相关的实验和临床研究,但报道较少。
DeLuca等[9]曾采用SM3100A的模型肺实验研究nHFOV的有效性及影响因素,得出nHFOV应用普通鼻塞管是可行的,呼吸机的潮气量受鼻塞大小的影响;1998年van der Hoeven等[5]报道21例新生儿在NCPAP支持失败后改nHFOV支持,其PaCO2水平从8.3 kPa降至7.2 kPa。
Colaizy等[10]将14例患儿nHFOV支持2h后改NCPAP,发现患儿的经皮二氧化碳水平明显下降。
以上两项研究均没有报道nHFO V避免气管插管和呼吸暂停改善情况。
2015年加拿大Mukerji等[6]回顾nHFOV在NICU的应用,报道58%患儿成功避免气管插管,nHFOV可减少呼吸暂停、SpO2或心率下降的次数,降低FiO2的要求,进一步证实是有效的辅助通气模式,可减少高危儿气管插管的风险。
本研究应用两种不同呼吸机的nHFOV模式在极低出生体重儿中进行了nHFOV的呼吸支持治疗,总体有效率达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