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高中必修2第五章第三节教学设计4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第3节《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2)》教案
第五章第3节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第二课时(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复习有氧呼吸的过程,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导入新课:体育课上进行了100米短跑,课后部分女同学感觉腿酸痛,这是什么原因呢?激起学生的兴趣后引入新课。
展示学习目标,强调重难点。
然后展示探究的第一个问题,根据课前预习情况,让学生把预习过程中的疑惑说出来。
设计意图:步步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明确学习目标。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探究一:无氧呼吸的过程是怎样的?同学们在预习的过程中遇到哪些问题呢?(学生提出自己的疑惑),预习的很好,课堂上我们就解决这些问题。
多媒体展示探究的问题。
提出问题:人体所有的细胞任何时候都在进行有氧呼吸吗?师生共同列举一些无氧呼吸的例子(如马铃薯块茎,水稻的根、蛔虫、骨骼肌细胞在缺氧的情况下等无氧呼吸的场所、过程、产物、能量的变化学生小组合作,介绍无氧呼吸的过程,仿照有氧呼吸的示意图,尝试自主绘制无氧呼吸的过程示意图,将其过程直观形象地表示出来。
评价学生的活动,并对学生所总结的内容适当进行补充。
〖板书〗酶C6H12O6→2C2H5OH(酒精) + 2CO2+少量能量酶C6H12O6→2 C3H6O3(乳酸)+ 少量能量从上述反应式可以看出,细胞在有氧呼吸时,吸收O2的量与放出的CO2量相同,而无氧呼吸时不需要O2,但产生CO2。
这样,如果某种生物呼吸时,吸收O2的量与放出CO2的量相同,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如果某种生物不吸收O2,但有CO2释放,则说明该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如果某种生物释放的CO2量比吸收的O2的量多,则说明该生物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
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同时存在时,哪种细胞呼吸占优势,则要从CO2的释放量与O2吸收量的差值来计算。
探究二: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有哪些异同?提出问题:1、为什么无氧呼吸所放出的能量要比有氧呼吸少得多?2、为什么不同生物无氧呼吸产物不同?无氧呼吸过程中,物质和能量变化的特点是什么?3、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有何异同?多媒体展示: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异同点:学生讨论并完成下表有氧呼吸无氧呼吸不反应条件需要O2、酶和适宜的温度不需要O2,需要酶和适宜的温度同点呼吸场所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三阶段在线粒体内全过程都在细胞质基质内分解产物CO2和H2O CO2、酒精或乳酸释放能量释放能量较多释放能量少相同点其实质都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生成ATP供生命活动需要相互联系第一阶段(从葡萄糖到丙酮酸)完全相同,之后在不同条件下,在不同的场所沿不同的途径,在不同的酶作用下形成不同的产物根据上述列表,引导学生自主归纳出无氧呼吸、细胞呼吸的概念:无氧呼吸:细胞在缺氧的条件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分解为不彻底氧化的产物,同时释放出能量生成少量ATP的过程。
《第3节 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与物种的形成》公开课优秀教案教学设计(高中必修二)
第3节 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与物种的形成1.举例说明种群、基因库、基因频率、隔离等概念。
(生命观念) 2.用数学方法讨论自然选择使种群中基因频率发生改变,培养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
(科学思维、科学探究)一、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 1.种群和种群基因库 (1)种群①概念:三要素⎩⎪⎨⎪⎧生活在一定区域同种生物全部个体的集合②特点:种群是生物繁殖的单位。
(2)基因库:由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构成。
(3)基因频率: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数的比值。
2.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1)可遗传变异的来源⎩⎨⎧基因重组⎭⎪⎬⎪⎫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统称为突变 (2)可遗传变异提供了生物进化的原材料的原因①可遗传变异的形成⎩⎪⎨⎪⎧基因突变产生等位基因通过有性生殖过程中的基因重组, 可以形成多种多样的基因型②可遗传变异的结果:只提供了生物进化的原材料,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3.自然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变化的影响(1)原因:不断淘汰发生不利变异的个体,选择保留发生有利变异的个体。
(2)选择的对象①直接作用对象:个体的表型。
②最终选择的对象:决定表型的基因。
(3)选择的结果①基因方面:种群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
②生物性状方面:导致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不断进化。
二、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1.物种的概念:能够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并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
2.隔离(1)概念:不同群体间的个体,在自然条件下基因不能自由交流的现象。
(2)常见类型项目类型发生范围 结果生殖隔离 不同物种间 ①不能相互交配;②即使交配成功,也不能产生可育后代地理隔离 同种生物使种群间不能发生基因交流3.新物种的形成过程地理隔离⎩⎪⎨⎪⎧①不同种群出现不同的突变和基因重组②不同种群间不发生基因交流↓自然选择⎩⎪⎨⎪⎧①食物和栖息条件互不相同②自然选择对不同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所起 的作用不同↓生殖隔离——基因库形成明显的差异,并逐步出现生殖 隔离,从而形成不同的物种4.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隔离。
高中生物学新课程选择性必修2实验教学设计4:调查当地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情况
3、初级消费者有哪些?其中哪些是对农业生产有益?那些有害?
4、对这些初级消费者,农民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
5、次级消费者有哪些?它们与农作物是什么关系?
6、养殖动物的饲料来源有哪些?
7、农民对作物秸秆是如何处理的?
8、人们通过什么方式来提高光能利用效率?
环节五课堂小结
展示PPT概念图
体会、必记。
增强模型建构意识。
作业布置
调查农田生态系统能量流动情况,并绘制能量流动图解
教学反思
1、在实地调查前,建议与当地行政主管部门或者负责人员联系;调查时尽量在负责人员的陪同下进行。
2、调查时要注意不要破坏当地环境,要注意人身安全。
3、可对调查地区的环境、气候等进行调查,如地理位置、海拔、地貌情况、土壤条件、温度、降水量等,比较不同环境、气候条件下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区别。
高中生物学新课程科学探究实验创新设计作品系列
课题
调查农田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情况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1课时
主备人
教学目标
1.调查当地的农田生态系统,明确它的组成成分。
2.分析农田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情况,并作出评价。
3.对所调查的农田生态系统提出能量流动方面的改进建议。
教学重点
调查农田生态系统能量流动情况,并绘制能量流动图解
9、怎样才能使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得到更充分的利用?
思考、讨论、回答
通过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调查时需要注意的事项,在此基础上,提升学生的科学思维,有利于实验顺利进行。
环节四分享与交流
引导、组织、评价
学生分享自己的实验成果,并分析实验的出现的过程性问题及其原因。
高中生物学新课程必修2实验教学设计4: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设计:
1.DNA怎样能够储存足够量的遗传信息?
2.DNA如何维系他的遗传稳定性?
思考、讨论、回答
通过特定问题引导学生进一部深入理解DNA双螺旋结构特点。
环节四分享与交流
引导、组织、反思
各小组分享自己的制作成果(包括设计制作的思路、依据、制作过程中的问题),并分析后期制作的改进方向。
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与能力。
高中生物学新课程科学探究实验创新设计作品系列
课题
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1课时
主备人
教学目标
1.通过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加深对DNA结构、特点的认识和理解。
2.通过本实验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培养学生对生物的兴趣爱好,激发学生的探究能力。
4.感悟科学家为探索生命奥秘所体现的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形成为科学事业作贡献的责任与担当。
1.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构建出一个脱氧核苷酸分子,构建过程中老师密切关注学生对于3种分子的连接方式。
2.各小组用手边的材料依据实验原理及创新之处制作DNA双螺旋模型。
3.巡回检查各小组学生的设计制作,同时针对学生的方案设计以及制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点拨解答。
4.各小组上讲台展示制作模型,老师点评。
1.各组利用桌面上的材料用具构建出一个脱氧核苷并展示介绍。
实验教学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情景导入
设问:我们之前学了分子DNA的结构,那么它的立体结构是怎样的? “沃森和克里克是如何揭示DNA的双螺旋结构的呢?
思考、讨论、回答
让学生更深刻的感受到科学精英对科学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的热爱。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最新高中必修二生物教学设计5篇
最新高中必修二生物教学设计5篇高中必修二生物教学设计篇一一、教材分析学生缺乏有关氨基酸和蛋白质的有机化学知识这是本节教学内容的最大瓶颈,而氨基酸的结构和蛋白质的形成又属于微观知识,比较抽象,十分枯燥,所以教学时应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运用动画、故事、游戏和形象的比喻,不仅增加学生对微观内容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在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完成重点、难点知识的学习,提高思维能力,形成相应的观点。
并且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目标1、知识方面(1)说明氨基酸的结构特点。
(2)理解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3)概述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2、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认同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树立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3、能力方面(1)通过自主对比观察几种氨基酸的结构,思考讨论后得出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培养观察分析能力。
(2)通过图文结合的形式,让学生在获取形象的、信息内容的同时,培养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三、教学重难点重点:(1)蛋白质的功能。
(2)氨基酸的结构及其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难点:(1)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2)蛋白质的结构多样性的原因。
四、教法学法及媒体选择1、教法及媒体选择根据新课程理念,针对本节内容,我主要采取探究式教学与多媒体辅助教学相结合的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动画和图片创设情境,层层递进,解决教学难点。
2、学法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交流的过程,选择良好的学法关键在于找到教法与学法的结合点,实现教、学的统一。
与探究式教学法相对应,我通过组织学生观察、讨论,使他们能用观察法、分析法、比较推理法得出结论,进行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观察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让学生能由宏观进入微观再回到宏观,形成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五、教学过程设计导入:播放电影《蜘蛛侠》的片段,问:电影中的主人公是谁?他最有力的武器是什么?展示:⑴黑寡妇蜘蛛的图片,黑寡妇蜘蛛因为它蛛丝中的“蛛丝蛋白”,使得他的蛛丝的强度异⑴荧光水母的图片问:这是什么生物?为什么它们能发出美丽的荧光?问:从这些画面中我们应该不难发现这些神奇的生命现象是由谁来承担的?引出今天这节课的主题。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五章第3节《人类的遗传病》优秀教案
第三节《人类遗传病》教案武进洛阳中学周源泉一、教学目标1.举例说出人类遗传病的主要类型。
2.探讨人类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
3.关注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
4.了解对人类遗传病的调查。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人类常见遗传病的类型以及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
2.教学难点(1)如何开展及组织好人类遗传病的的调查。
(2)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意义及其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三教学设计思路基础知识基本策略遗传病的概念→举例说明并区别家族性疾病等人类遗传病的类型→多媒体课件展示各种病例人类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多媒体课件展示监测和预防的手段人类基因组计划→应用资料介绍人类基因组计划与人类健康等人类遗传病的调查→探讨调查目的、方法、注意事项等四教学实施的程序课堂导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类的一些疾病已经得到有效的控制,而有一种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却有逐年增高的趋势,它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这就是人类遗传病,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人类遗传病(展示课件)。
明确学习目标: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将完成以下四个目标(展示课件)。
(一)、学习目标一的教学程序:实施教学:说到人类遗传病,大家可能会有这样的认识,就是如果一个婴儿一出生就患有某种疾病比如心脏病,我们就会认为这是遗传病。
或者我们看到某一个家庭中祖孙三代都患有某种疾病比如夜盲症,我们也会认为这是遗传病。
那么,它们是不是一定就是遗传病呢?注意,遗传病一定指的是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疾病(展示课件)。
所以要认定一种病是不是遗传病关键在于是否是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比如刚才说的夜盲症和心脏病我们该如何认定?学生参与:(认定的关键在于夜盲症和心脏病是否是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总结遗传病与先天性疾病和家族性疾病的区别。
实施教学:(通过课件展示遗传病的类型)遗传病分为三类: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我们先看单基因遗传病,这是不是一个基因引起的遗传病?不是,而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引起的遗传病,大约有6500多种。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第2册 5.4环境因素参与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 教学设计
《环境因素参与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教学设计4.种子发芽,植株生长、开花接受光的调控,是如何体现植物对环境的适应的?综合以上资料,总结光对植物生长发育的调节作用?植物是如何感受到光的刺激呢?活动二介绍科学家(Borthwick等,1952)红光和远红光对莴苣种子萌发的影响的实验科学家用红光合红外线依次照射的方法,对一批莴苣种子进行处理,然后置于黑暗处。
一段时间后,这些莴苣种子的发芽情况如下表所示。
思考:问题1.莴苣种子对哪一种光的反应更敏感?问题2.由上述实验结果可以得出什么结论?问题3.如果经过红光和远红光处理后,将莴苣种子置于自然光下而不是黑暗条件下,莴苣种子的发芽情况会如何?总结:接受光信号的分子之一——光敏色素①化学本质:蛋白质(色素——蛋白复合体)②分布:分布在植物体的各个部位,其中在分生组织的细胞内比较丰富。
③吸收光的类型:主要是红光和远红光。
活动三参照教材P106图5-12,用“文字和箭头”方式,让学生尝试构建光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反应机制模型。
小组讨论,探究实验结论。
学生总结,画出概念图学生独立完成,锻炼学生模型构建的能力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感传发信号光细胞核问题。
学生阅读,分析植物生长发育的整体调控。
根据所学,完成相关练习第四节环境因素参与调节植物的生第8页共8页。
生物高中必修2第五章第三节教学设计1
“第五章第3节人类遗传病”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一、该课时课标解读本节课学生需要学习的内容是人教版的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与进化》中的第五章第3节《人类遗传病》第一课时。
本课时要学习的是“人类常见遗传病的类型”和“调查”栏目。
根据高中新课程标准的思想,本节课的知识目标“举例说出人类遗传病的主要类型”属于了解水平。
“调查”栏目属于经历(感受)水平,旨在培养学生接触社会、从社会中直接获取资料和数据的能力。
二、教材分析本节课学生需要学习的内容是人教版的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与进化》中的第五章第3节《人类遗传病》第一课时。
本节书包括“人类常见遗传病的类型”、“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和“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影响”。
而第一课时要学习的是“人类常见遗传病的类型”和“调查”栏目。
其内容较简单,对学生的知识目标要求不高。
根据《生物课程标准》,本节课的知识目标“举例说出人类遗传病的主要类型”属于了解水平。
本节书主要关注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所以,教科书中的这一节内容突出了“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
三、学生分析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学生已有“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等的概念。
对于这节课的知识目标的达成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基础,所以,知识目标的实现不存在太大难度。
其次,“遗传病”这个名词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可以通过与家人、朋友的交谈、电视、广播、英特网等各种渠道接触到这个名词,知道遗传病是亲代传给子代的。
但是,大多数学生对遗传病的了解尚处于很肤浅的层面。
所以,遗传病对于学生而言,还是个神秘的事物,同时,也是个令学生感兴趣的事物。
四、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举例说出人类遗传病的主要类型。
2、技能目标进行人类遗传病的调查。
3、情感目标关注遗传病的的起因、发展趋势。
五、教学理念通过组织学生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引导学生自学以及关注人类的健康问题,提高学生的调查、统计能力、搜集信息的能力及表达能力,体会外因和内因对生命进程的影响等思想。
新课标高一生物必修二教案(5篇)
新课标高一生物必修二教案(5篇)新课标高一生物必修二教案篇1本学期,我担任高一710班的生物教学工作,为适应新课程改革下教学工作的要求,我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向老教师请教,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所教班级的学生实际情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
并注重学科渗透,课堂教学能够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创设民主、平等、和谐、融洽的氛围,体现自己幽默、诙谐的教学风格,使学生乐学、善学。
关注学生,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业批改及时,并做好复批工作。
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作出总结,希望能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总结检验教训,继往开来,以促进教学工作更上一层楼。
首先,我常常利用网络资源、各类相关专业的书报杂志了解现代生物科学的动向,搜集一些新的生物学成果介绍给学生,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开拓自己的教学视野和思维。
在公开课的课件里,我就采用了《侏罗纪公园》的短片教学,提起学生上课的兴趣,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探索问题并解决问题的实验操作能力。
我在教学中,同时也鼓励学生收集身边有关生物的问题,在课堂上开辟一片互相交流、互相讨论关注问题的天地。
通过这样的资料互动形式把课堂教学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体现生物学科的社会性一面。
同时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反思,并认真按搜集每课书的知识要点,归纳成集。
其次,为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使讲解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条理化,准确化,情感化,生动化,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
课堂上,我习惯通过媒体影片、实物观察、实验操作、挂图演示、事例说明、角色扮演等手段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处理后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学得更轻松也让学生能够更多的参与到课堂之中得到更多的操作技巧。
例如在校科技艺术文化节上,我要求每个同学制作DNA模型,通过模型制作,使学生对生物的兴趣提高。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1第5章第3节教案-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教材《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五章第三节“细胞呼吸”第2课时的内容,而第1课时安排的是实验课题──“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涉及的知识点主要有细胞呼吸的过程及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其中有氧呼吸的过程及原理是教学的重点,细胞呼吸的原理和本质是教学的难点。
由于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在日常生活和以往的学习中,他们已经初步形成了对“细胞呼吸”的认知。
因此,教师必须熟悉学生原有认知结构的状况,准确把握教学的起点,并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联系生产实践等措施制造认知冲动,以寻求新知识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知识同化的最佳途径。
二、教学目标2.1 知识目标说出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说明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说明细胞呼吸的原理,并探讨其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2.2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归纳、推理等方法,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3 情感目标体会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以及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理解生命活动不断发展变化以及适应的特性,学会运用发展变化的观点认识生命。
3 教学过程3.1 激趣法导入多媒体展示有关“雾霾天气”的新闻报道,指出吸入空气中的不良飞尘及有害物质,会导致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和传播,而治理“雾霾”,还需全社会“同呼吸共命运”。
社会热点必然会激发学生的兴趣,这时教师趁势抛出疑问:通过呼吸我们吸进了O2,排出了CO2,那么CO2 是从哪里来的,O2又到哪里去了呢?简单的设问不仅拉近了课堂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而且能促使学生回顾有关细胞呼吸的知识。
学生作答后,教师要帮助学生厘清平常生活所说的“呼吸”与细胞呼吸的关系。
3.2 有氧呼吸多媒体展示柠檬酸循环的过程简图,讲解克雷布斯博士发现柠檬酸循环的故事,并指出进入体内的营养成分在糖酵解、柠檬酸循环、氧化磷酸化等一系列呼吸作用下得到分解,产生能量。
(新教材)统编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五章第2节《染色体变异》优质说课稿
(新教材)统编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五章第2节《染色体变异》优质说课稿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统编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五章第2节《染色体变异》。
第五章讲述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
什么是基因突变?基因突变是怎样发生的?基因突变对生物的生存是有利的还是有害的?除基因突变外,染色体的数目和结构会不会发生改变呢?人类的遗传病是怎样产生的?又该怎样检测和预防呢?通过本章学习,会明白这一系列问题的答案。
同时本章也使学生认识到遗传造就生命延续的根基,变异激起进化的层层涟漪。
研究遗传变异的分子机制,为人类健康增添新的助力。
本章内容包括三节:第1节《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第2节《染色体变异》和第3节《人类遗传病》。
本节课在前一节的基础上,阐明染色体变异,承载着实现本章教学目标的任务。
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下面我将从课程标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和学科素养、教学重难点、学情分析、教学方法、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环节进行说课。
一、说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2017版2020年修订)“内容要求”:“3.3.5 举例说明染色体结构和数量的变异都可能导致生物性状的改变甚至死亡”。
二、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什么是染色体变异、染色体数目的变异、染色体结构的变异”三部分内容构成。
染色体数目的变异有哪些类型?什么是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染色体结构的变异有哪些类型?本节课将聚焦这一系列问题。
教材先阐释什么是染色体变异。
接下来教材详细阐释了染色体数目的变异,并安排“探究•实践”活动形式让学生探究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最后阐释染色的结构的变异及其危害。
本节教材图文并茂,设了多种活动,目的是引导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提高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三、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一)教学目标1.能概述染色体变异的含义;2.能概述染色体数目变异的类型及重要意义;3.能概述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类型及后果。
4.通过“探究•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造性思维。
2019统编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第二册《遗传与进化》第五章全章节教案教学设计含章末综合与测试及答案
【2019统编版】部编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第二册《遗传与进化》第五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全章节备课教案教学设计5.1《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举例说明基因突变的特点和原因2.举例说明基因重组的概念3.说出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意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基因突变的概念及特点(2)基因突变的原因2.教学难点:基因突变的特点教学方法讲授与学生讨论相结合、问题引导法、归纳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引导学生阅读教材“问题探讨”,然后学生分小组讨论。
三位同学在抄写英语句子“THE CAT SAT ON THE MAT.”(猫坐在草席上)时,分别抄成了下图中的句子。
请将抄写的句子与原句进行比较,看看意思发生了哪些变化?1.THE KAT SAT ON THE MAT.阿拉伯茶坐在草席上。
2.THE HAT SAT ON THE MAT.帽子坐在草席上。
3.THE CAT ON THE MAT.猫在草席上。
我们发现错误类型为一个字母种类的改变和一个单词的丢失,经翻译可能导致句子的意思不变,变化不大和完全改变三种情况。
如果DNA分子复制时发生类似错误势必会导致DNA的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发生改变,将改变DNA遗传信息。
但由于密码的简并性,DNA编码的氨基酸不一定改变,所以这些变化不一定会对生物体产生影响。
(一)基因突变的实例介绍基因突变的实例——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积极思维:正常血红蛋白究竟出了什么问题?1.从图中我们看到正常红细胞是什么形状,有什么功能?圆饼形状。
运输氧气功能2.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红细胞呈镰刀状,对功能的完成有没有影响?有,运输氧气能力降低,易破裂溶血造成贫血,严重时会导致死亡那么又是什么原因使正常的红细胞变成镰刀型红细胞?分子生物学研究表明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让我们来看看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病因的图解。
直接原因:正常血红蛋白第6位上的谷氨酸被缬氨酸取代。
病因: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由__DNA分子中碱基对替换__引起的一种遗传病。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5章《人类遗传病》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 第5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第3节人类遗传病一、教学分析《人类遗传病》包括“人类常见遗传病的类型”、“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等内容。
新课标对人类遗传病的要求是“举例说明人类遗传病是可以检测和预防的”,教材辅以实例,简要介绍了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在这部分,教材还根据课程标准的活动建议,安排了“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旨在培养学生接触社会、从社会中直接获取资料和数据的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1.生命观念:理解人类遗传病的分类与常见遗传病的类型;2.科学思维:能够利用遗传系谱图分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3.科学探究:制定调研计划,调查人类遗传病的发病率或遗传方式;4.社会责任:关注人类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工作,关注社会及人体健康,关注科技可能带来的伦理问题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人类常见遗传病的类型以及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2、教学难点:如何开展及组织好人类遗传病的调查四、教学思路设计情景引入学生找出常见遗传病,明确遗传病概念单基因遗传病类型及特点分活动一:填表比较遗传病类型多基因遗传病实例及特点分五、教学过程学习任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情境引入提出问题<提出问题>下列哪些疾病属于遗传病?(ppt展示:1.腹泻2.感冒3.SARS4.肝炎5.多指6.哮喘7.色盲8.白化病9.狂犬病10.艾滋病11.先天性聋哑12.先天性心脏病)<思考讨论>根据生活经验进行思考,小组内成员进行讨论,了解生活中常见的遗传病现象。
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活动二:学生以21三体综合征为例,绘图分析染色体异常遗传病成因。
活动三: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学生根据调查目标及要求,小组讨论制定调查方案。
活动四:体会遗传咨询大体流程学生扮演“遗传咨询师”,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对患者进行遗传咨询。
活动五:讨论学生明确产前诊断大体方法,对基因诊断的利与弊进行探讨。
生物高中必修2第五章第三节教学设计3
必修2 第5章第3节人类遗传病教学设计一、课标解读1.知识目标①举例说出人类常见遗传病的类型。
②概述人类遗传病的产生原因、监测和预防的方法。
③简述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
2. 能力目标①调查某种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②搜集和交流人类基因组计划或基因诊断和治疗研究方面的资料。
3.情感目标①在进行遗传调查和实验活动中,善于从自已亲身经历的事物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大胆作出假设和进行自主性探究,养成实事求是科学态度和培养勇于创新与合作的科学精神。
②关注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
认同遗传学研究的新成就对解决人类面临的问题具有重大的科学价值和应用价值,积极思考遗传学与其他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联系,为普及遗传学知识做出贡献。
二、教材分析本节为(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2 遗传与进化》第5章第3节的内容。
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会导致生物性状的改变,在人体则可表现为某种疾病。
教材中关于普通感冒和肥胖的问题探讨,以及由此而引出的人类其他的疾病是否是遗传病的讨论,正是涉及到遗传物质是否改变的问题,也是本节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因此,学完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之后,再进一步学习人类遗传病的类型,了解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关注遗传病给人类造成的危害,顺理成章。
本节作为第5章的最后一节课,对整章起到归纳的作用,对于宣传优生优育、提高人口素质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学生情况分析本人所任教的班级是高一级的学生,对于遗传与进化内容的学习有一定的困难。
他们虽对“人类遗传病”的相关知识很感兴趣,却没有形成系统的知识链,教师可启发学生先自学,再尝试用概念图的方法对遗传病加以概括分类。
对于实践调查,学生表现出兴趣,但对于高一的学生来说,还缺乏如何进行调查和资料收集的认识,因此教师应先加以指导;若能利用自已搜索到的资料进行展示,以及用在辩论会中,将大大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四、教学策略本节有一个调查、两个“资料搜集和分析”活动。
活动的内容较多,在教学时要注意统筹安排。
高中生物必修2教案全本
高中生物必修2教案全本第一课:生态系统目标:了解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相互关系。
一、生态系统的概念及组成:1. 什么是生态系统?2. 生态系统的组成:生物群落、生物生态环境、生态圈。
二、生态系统的相互关系:1. 生物间的相互关系:食物链、食物网、共生关系等。
2.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生态位、生态位规律、生态平衡等。
示例活动:1. 观察身边的生态系统,分析其组成和相互关系。
2. 分析一个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扩展阅读:《生态学》第二课:生物进化目标:了解生物进化的基本概念,掌握生物进化的证据和机制。
一、生物进化的基本概念:1. 什么是生物进化?2. 自然选择和适者生存。
二、生物进化的证据:1. 化石证据2. 生物地理分布证据3. 生物形态和胚胎发育证据三、生物进化的机制:1. 突变2. 遗传漂变3. 基因重组示例活动:1. 观察不同种群之间的差异,推测可能的进化过程。
2. 分析一个进化速度较快的物种的进化机制。
扩展阅读:《进化生物学》第三课:遗传与变异目标:了解遗传与变异的基本原理,掌握基因、基因型、表现型等概念。
一、遗传与变异的基本原理:1. 什么是基因?2. 遗传物质的传递:DNA、RNA、蛋白质3. 遗传规律:孟德尔遗传定律二、基因型和表现型:1. 什么是基因型和表现型?2. 基因型对表现型的影响示例活动:1. 通过某一性状在家庭中的传递,分析遗传规律。
2. 设计一个实验,验证基因型对表现型的影响。
扩展阅读:《遗传学原理》第四课:生物技术目标:了解生物技术的应用领域,掌握基因工程及其伦理道德问题。
一、生物技术的应用领域:1. 农业生物技术2. 医学生物技术3. 环境生物技术二、基因工程及其伦理道德问题:1. 什么是基因工程?2. 基因工程在农业、医学等领域的应用3. 基因工程的伦理道德问题示例活动:1. 分析一个基因工程应用案例,讨论其中的伦理道德问题。
2. 设计一个基因工程实验,展示基因工程在生物技术中的应用。
《第5章第4节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什么是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2. 掌握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和意义。
3. 了解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过程,包括物理信息、化学信息和行为信息的传递。
2. 教学难点: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态系统相结合,理解信息传递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以及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三、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生态系统的图片和视频,以帮助学生理解信息传递的过程。
2. 准备一些与农业生产相关的案例,以帮助学生理解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3. 准备一些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相关的资料,以帮助学生理解信息传递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四、教学过程: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主要包括导入新课、新课教学、实验探究和课堂小结四个环节。
1. 导入新课:首先,通过一些常见的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现象引入课题,例如动物的领地行为、植物的传粉机制等。
通过这些现象,引导学生思考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的重要性。
2. 新课教学:(1) 生态系统的信息种类和功能: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生态系统中的各种信息,如动物的叫声、植物的香气、光线的明暗等,引导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生态信息及其功能。
(2) 信息传递的过程和机制: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生态系统中的信息是如何传递的,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化学过程。
同时,通过一些简单的实验,让学生了解信息传递的过程和机制。
(3) 信息传递的重要性: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对于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4) 实际应用:介绍一些生态信息传递在实践中的应用,如农业生态系统的信息管理、动物行为学研究等。
3. 实验探究: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体验生态系统中信息的传递过程。
例如,让学生观察植物的香气如何吸引昆虫传粉,或者观察动物的声音如何传递领地信息。
通过实验,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
高中生物_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一、学生知识储备的分析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动物激素对生命活动的调节,对激素的作用有了理性的认识,从而进行知识迁移。
通过本章前两节的学习,对植物激素的种类的作用有了全面深刻的理解,高二年级的学生也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较容易理解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经过高中生物的学习,学生对设计对照试验,有了较为丰富的经验。
二、学生认知水平的分析高二学生认知结构的完整体系已基本完成,各种认知能力不断完善,思维能力更加成熟,基本上完成了向理论思维的转化。
抽象逻辑思维占了优势地位,辩证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有了很大的发展。
已经具备设计对照实验的能力,并能够进行跨学科思维。
三、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分析高二学生通过多年的生物学习,增强了对自然和色会的责任感,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张的意义,能够辩证的分析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效果分析本次测评满分100分,难度系数70%,学生平均成绩为75分,90分以上2人,不及格2人。
通过本节的学生,重点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掌握基础知识,解读信息题。
于本届内容关系密切的1题、5题、8题,学生答题情况良好。
出错较多的是多选题6题和7题。
第6题,学生多错选C答案。
针对以上测评,学生在理解最适浓度的方面还应该加强认识,对于对照试验的信息解读题目需要增加练习。
选择性必修1第五章第三节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新版生物选择性必修一第五章第三节的内容,是在学习了动物生命活动的基础上,从而拓展到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是前两节植物激素的种类及其相关作用相关内容的升华,本节内容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因此本节内容是本章的重点。
共2课时。
一、教学目标1.举例说明植物生长的类型以及它们在生产中的作用。
2.探索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尝试用预实验的方法开展探究。
3.认同植物生长调节使用应合理合法合时。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类型和作用,探究萘乙酸促进植物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2.教学难点探究萘乙酸促进植物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三、教材逻辑首先“问题探讨”以玫瑰葡萄种植过程中施用人工合成的赤霉素为情境,引发学生思考为什么需要“人工合成”并施用激素类物质,二是合理施用才有意义。
生物高中必修2第五章第三节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人类遗传病教学设计第二课时参考资料:1.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生物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学编著,《生物2必修遗传与进化教师教学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任志鸿主编,《高中优秀教案·生物·必修:Ⅱ》 2005年9月第2版,南方出版社3.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生物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学编著,《新课标教案生物必修2》,人民教育出版社、延边教育出版社一、课标解读新课程标准对该课时的内容要求:说出遗传病的产前诊断与优生的关系,图示产前诊断的程序,简述羊膜穿刺术和核型分析在产前诊断中的作用。
说出遗传咨询与优生关系,简述遗传咨询的一般方法;搜集和交流基因诊断和治疗研究方面的资料。
说出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研究对象和目标,简述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研究成果和意义;搜集和交流有关人类基因组研究方面的资料。
二、教材分析“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以图文结合的方式简要呈现了遗传咨询的内容和步骤以及产前诊断、基因诊断等预防方法。
课程标准对这部分内容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要求是探讨人类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为经历“感受”水平,因此教材提出了基因诊断可能带来的社会问题,并安排了“资料搜集和分析”,让学生围绕相关问题展开讨论。
“人类基因组计划与人体健康”简要介绍了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将重点放在了学生对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影响的了解与讨论上。
在“资料搜集和分析”栏目,教材将此计划的某些正面和负面的效应分左右两栏列举,形成了鲜明对比,并为学生的讨论设置了起始情景。
教材提供的资料可以启发学生去搜集更多的资料,针对各种可能影响展开讨论。
这种呈现方式既为学生活动提供了一些素材,又为学生自主搜集资料留有一定空间,以体现课程标准的要求。
三、学生情况分析该教学设计面向高中二年级综合班学生。
学生已经习得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等知识后,不难理解遗传病依据其病理进行的分类。
而且学生在第二章第3节已经学习了伴性遗传,已经学会分析了人类遗传病系谱图,为本课时的学习打下基础。
生物高中必修2第五章第三节研究性学习
调查人群中的某种遗传病
一、目的要求
1.初步学会调查和统计人类遗传病的方法
2.通过对几种人类遗传病的调查,了解这几种遗传病的发病情况。
3.通过实际调查,培养接触社会,并从社会中直接获取资料或数据的能力。
二、提示
1.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调查工作;
2.每个小组可调查周围熟悉的4-10个家庭(或家系)中遗传病的情况。
绘遗传图谱。
3.调查时,最好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如红绿色盲、白化病、高度近视(600度以上)等。
4.为保证调查的群体足够大,小组调查的数据,应在班级中进行汇总。
5.根据全年级汇总的数据,可按公式计算每一种遗传病的发病率。
三、本调查可以参考下面的流程图进行。
在制定调查计划时,教师设置下面的一些问题情境供学生讨论。
(1)你们小组准备从哪些方面进行调查?
(2)小组内各成员的调查范围是什么?
(3)你打算采用哪些方法获得调查资料?
(4)在调查中你认为应该注意哪些事项?会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你准备怎样克服?
四、注意事项
由于调查活动需要较多的课外时间、调查的问题又涉及个人的隐私,难度较大。
因此,在调查前,教师应该向学生强调一些注意事项。
例如,调查了多少人,其中有多少人有某种遗传病,要如实记录;如果调查的是红绿色盲,可以以学生为对象,以本校和附近学校的校医务室的资料为准,切不可在公共场合追问别人是否是红绿色盲患者;如果某家族有典型遗传病病例,一定要取得该家族的同意才能直接进行调查,等等。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___人类遗传病___
___高一年级生物备课组
班级姓名学号
【布臵作业】
1.21三体综合征、并指、苯丙酮尿症依次属于()
①单基因病中的显性遗传病②单基因病中的隐性遗传病;③常染色体病;④性染色体病。
A②①③;B④①②;C③①②D③②①。
2.下列肯定属于遗传病的是()
A生来就有的先天性疾病B具有家族性的遗传病
C 具有终身性的疾病D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疾病
3、下列需要进行遗传咨询的是()
A亲属中生过先天畸形孩子的未婚青年B得过乙肝的夫妇
C父母中有后天性残疾的未婚青年D得过乙型脑炎的夫妇
4.一个患抗维生素D痀偻病(显性伴X遗传)的男子与正常男子结婚,为预防生下患病的孩子,该夫妇进行了遗传咨询。
你认为合理的指导应该是()
A 不要生育
B 妊娠期多吃含钙食品
C 只生男孩 D只生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