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人员的法律风险规避

合集下载

国企财务人员法律风险防范

国企财务人员法律风险防范

国企财务人员法律风险防范随着国企的发展,其财务人员在财务管理方面的法律责任也在逐渐增大。

因此,国企财务人员必须高度重视法律风险防范,以避免因不当行为而遭受法律惩罚。

以下是国企财务人员在法律风险防范方面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

一、在会计核算方面的法律风险防范财务人员在会计核算方面需要遵循会计准则和财务报告的相关法律规定,确保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

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准确确定企业的账务性质在处理账务时,应准确判断企业的账务性质。

如果是投资收益,应按照权益法核算;如果是出租收益,应按照金融租赁的规定核算;如果是货物或者服务的销售,则应按照销售收入确认规定进行核算。

2.准确计算成本和费用在计算成本和费用时,应合理确认和计提折旧、坏账准备等。

同时,在进行准确计算成本和费用当中,需要注意最低税额的规定,并且需要将税费等因素考虑在内,保证企业的税负不过度承担。

3.准确反映企业的经济状况在反映企业经济状况时,应主要参照财务报表的内部关系和财务数据的实际情况。

同时,也要注意不得捏造、虚构财务数据,否则将会被追究法律责任。

财务人员在内部控制方面需要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和操作控制规定,确保其行为合法合规。

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和操作规范国企财务人员应该完善各类内部控制制度,制定严谨的内部审计制度及安全保密制度,使得内部控制制度更加严密化。

同时,出具各类操作规范,让财务人员能够熟悉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增强操作方法的合法性及操作时的充分性。

2. 指定操作人员和审核人国企财务人员应该指定专人进行会计核算和财务记录,同时需要设立专人对财务数据进行审核和内部监控,及时发现与处理涉及纪检执纪方面的问题。

3. 统一监管和操作规范性国企财务人员在进行财务操作时应该要遵循统一的操作规范和监管程序,保证国企财务人员进行合法、规范的操作,并及时发现涉及经济犯罪或者经济争议的问题。

国企财务人员在经济合同方面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财务人员法律风险防范讲座

财务人员法律风险防范讲座

财务人员法律风险防范讲座感谢大家能够参加今天的财务人员法律风险防范讲座。

作为公司的财务人员,我们的职责不仅仅是处理和管理公司的财务事务,同时也要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

因此,了解和防范法律风险对我们的工作至关重要。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的是,作为财务人员,我们必须严格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

这包括但不限于税务法规、财务会计准则、证券法律法规等。

我们必须时刻保持对这些法律法规的了解和更新,并确保我们的财务操作符合相关规定。

任何违法行为都将给公司和个人带来严重的后果。

其次,我们需要特别警惕涉及财务违规行为的风险。

例如,财务造假、账目篡改、虚报利润等行为都是非常严重的违法行为,可能触犯刑法和经济法律。

为了避免涉及此类风险,我们应该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确保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同时,加强内部审计工作,发现并及时纠正风险和问题。

此外,我们还要注意个人行为带来的法律风险。

作为财务人员,我们往往接触到大量的敏感信息和资金,因此我们需要保护好这些信息和资金的安全。

同时,我们也要遵守公司的机密保护规定,不泄露公司的商业机密和客户信息。

最后,我想强调一点,就是日常学习和研究的重要性。

法律法规在不断的变化和发展,我们必须跟上这些变化,不断学习和研究相关法律知识。

可以通过参加培训课程、阅读相关书籍和文献、与同行互动交流等方式来保持自己的专业能力和法律意识。

在结束之前,我想再次强调一点,那就是法律风险的防范是我们每一个财务人员的责任。

只有通过增强法律意识,不断学习和更新自己的知识,我们才能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为公司的发展和持续经营提供稳定和安全的财务支持。

谢谢大家!祝愿我们在未来的工作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尊敬的财务人员各位同事们,感谢大家能够参加今天的财务人员法律风险防范讲座。

作为公司的财务部门,我们的工作无疑是重要且敏感的,我们必须时刻谨慎对待与法律相关的问题。

在这篇讲座中,我们将继续深入探讨与财务人员相关的法律风险,并分享一些防范策略和措施。

财务法律风险防范

财务法律风险防范

财务人员的法律风险规避公司财务人员在公司运营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公司每项业务的开展都离不开财务的支持。

在我国当前经济形势下,财务人员作为利益的分配者,被法律赋予了及其重要的角色。

正是因为财务人员的这种地位,导致财务人员在各类经济犯罪中被推向风口浪尖,使财务人员的执业面临很大的风险。

财务人员的这些职业特点,决定了我们必须对财务人员的法律风险给予足够的重视,努力防范这种风险。

一、财务人员法律风险的根源从法律风险的根源来说,财务人员产生法律风险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故意犯罪行为毋庸置疑,任何人故意犯罪都是触犯刑律应当都到刑罚处罚的,并不只是财务人员如此。

我国是成文法国家,每个部门法都是以法律条文的形式公布,这就使法律预测作用得到体现。

我们可以通过研究法律条文,决定我们是否做出某种行为,以防范违法行为给我们带来的不利后果。

我国刑法明文规定的罪名有400多个,对财务人员来说,可能触犯的罪名为职务侵占罪、挪用资金罪、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偷税罪等,如某出纳截留收入,某会计私刻印章将单位资金转入自己的私人账户,某财务负责人在公司办公会提出以为职工谋福利为名私分国有资产并得以通过、实施等等。

财务人员的工作具有一定的保密性与专业性,许多被追究刑事责任的财务人员往往因此对犯罪抱有侥幸心理,认为没有人会知道,但这种以身试法所带来的风险不会因为个人意志而转移。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这种触犯刑法的行为终究会受到法律严厉的制裁,财务从业人员对此不能抱有任何侥幸心理。

(二)“迫于压力”一一多数风险的缘起人们常常因为在某一特定的环境中而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事,而感叹“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财务部门在公司中属于要害部门,财务人员的每一个微小的行为都会引来无数关注,财务人员只有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和程序办事才能有效的防范法律风险。

但在实际工作中,财务人员为了保住工作,不得不屈从于领导的压力违反程序做事。

现阶段所有制结构的变化及投资的多元化,单位负责人对财务人员的工作完全拥有领导权和管理权,如果财务人员坚持原则,往往会受到单位负责人和来自其他方面的阻挠、刁难甚至打击报复、财务人员的个人利益就会受到严重损害,甚至可能丢了饭碗。

国企财务人员法律风险防范

国企财务人员法律风险防范

国企财务人员法律风险防范国企财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必须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合规经营。

随着经济法规的不断更新和完善,财务人员的法律风险防范意识也需要不断加强。

本文将从国企财务人员的日常工作中可能面临的法律风险出发,探讨其法律风险防范措施。

1. 税务风险在税务方面,国企财务人员可能面临的税务风险主要包括逃税、偷税、骗税等行为,以及税收违法、税务违法等方面的问题。

这些问题可能会导致税务机关对企业进行税收调查,对企业和个人进行罚款、责任追究等处理。

2. 财务造假风险财务造假行为可能会引发企业财务危机,对企业造成严重损失。

国企财务人员如果参与或者默许财务造假行为,将会受到刑事、民事甚至行政责任的追究。

3. 内部控制风险国企财务人员在内部控制上可能存在瑕疵,如财务管理、风险管控、内部审计等方面的问题,会给企业带来内部管理混乱、损失增加等方面的法律风险。

4. 财务违规风险包括资金占用、挪用、私分利润等违规行为,公司财务人员如果参与将会受到法律责任的惩处。

5. 风险防范意识不强一些国企财务人员可能对法律风险防范意识较弱,容易陷入法律风险之中,因此需要加强法律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的培训和教育。

1. 强化法律意识国企财务人员应加强法律法规的学习和理解,树立法律意识,自觉遵守法律,严格遵循国家税收政策和会计准则,遵纪守法、诚信经营。

2. 加强内部管理国企财务人员应加强内部管理,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规范财务管理程序,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流程和审批制度,严禁私分利润、挪用资金等违规行为。

3. 严格财务报告国企财务人员应当严格按照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要求,不得篡改财务资料,不得虚构交易,不得隐瞒重要事实,做到实事求是,不作虚假记录。

4. 提高风险识别能力国企财务人员应当提高风险识别能力,及时发现潜在的法律风险,对可能的风险做出预警和处理,防患于未然。

5. 监督检查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的监督检查机制,定期对财务工作进行自查和自审,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保证财务管理的合规性。

财务人员的法律风险

财务人员的法律风险

财务人员的法律风险财务人员在企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负责管理和监控企业的财务活动。

然而,随着金融市场的复杂性和法律法规的不断变化,财务人员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法律风险。

本文将详细介绍财务人员可能面临的法律风险,并提供一些应对策略。

一、财务报告和披露的法律风险财务报告和披露是财务人员最重要的职责之一。

他们必须确保财务报告准确、完整,并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然而,如果财务报告存在错误、虚假陈述或遗漏重要信息,财务人员可能会面临法律责任。

此外,如果财务人员故意隐瞒或篡改财务信息,他们可能会被指控犯有欺诈罪。

为了降低这些风险,财务人员应确保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他们应熟悉相关的会计准则和法规,并遵循内部控制程序。

此外,财务人员应保持透明度,及时披露重要信息,并与内部和外部审计人员进行合作。

二、违反税收法律的法律风险财务人员负责处理企业的税务事务,包括申报税款和遵守税收法律。

如果财务人员故意或过失地违反税收法律,他们可能会面临税务罚款、利息和刑事指控等法律后果。

为了避免这些风险,财务人员应熟悉相关的税收法律和规定,并确保企业遵守税务义务。

他们应及时申报税款,准确填写税务文件,并与税务部门进行合作。

此外,财务人员还应定期进行税务风险评估,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降低风险。

三、违反证券法律的法律风险如果企业在证券市场上进行融资或发行股票,财务人员需要遵守相关的证券法律和规定。

如果财务人员提供虚假或误导性的信息,或者违反内幕交易规定,他们可能会面临证券欺诈指控和民事赔偿。

为了降低这些风险,财务人员应了解证券法律的要求,并确保企业提供准确、及时和完整的信息。

他们应遵守内幕交易规定,并与证券监管机构进行合作。

此外,财务人员还应定期进行内部审计,以确保企业的财务信息真实可靠。

四、违反反洗钱法律的法律风险财务人员在处理企业的资金流动和交易时,需要遵守反洗钱法律和规定。

如果财务人员未能识别和报告可疑交易,或者故意参与洗钱活动,他们可能会面临刑事指控和法律责任。

国企财务人员法律风险防范

国企财务人员法律风险防范

国企财务人员法律风险防范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有企业是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柱,其财务人员的工作也日益受到重视。

国企财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需要处理大量的财务数据和资金,承担着重要的经济责任。

但是在工作中,难免会面临各种法律风险,一不小心就可能陷入法律纠纷中。

国企财务人员需要加强法律风险防范意识,做好相关知识的学习和应对措施的准备,确保自己在工作中不出现法律问题。

一、合规意识国企财务人员在工作中首先要具备合规意识,即要切实履行职责,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企业内部规章制度。

在财务工作中,要严格按照国家财务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进行会计核算和报表编制,不得出现财务造假、账外资金往来等违规行为。

要加强对税法、审计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确保自己在工作中遵纪守法,不会因为对法律法规的不了解而犯错。

二、风险防范意识国企财务人员在工作中要具备风险防范意识,及时发现并解决可能存在的法律风险。

财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会接触大量的资金和财务数据,一旦处理不当就容易产生风险。

比如可能存在的审计风险、税务风险、内部控制风险等,财务人员要及时发现并解决这些风险,确保企业的财务安全和稳定运转。

三、规范操作国企财务人员在工作中要规范操作,严格按照相关程序和流程进行财务管理。

不得擅自私吞资金、挪用企业资金等违法行为,要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权限进行操作,确保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在财务报表的编制过程中,要做到严格按照会计准则进行核算,不得存在资产减值不足、应收账款坏账准备不足等问题。

只有规范操作,才能避免因操作不当而产生的法律风险。

四、自我保护国企财务人员在工作中要做好自我保护,避免陷入法律风险。

可以通过购买相关的职业责任保险,以便在遇到纠纷时能有一定的法律保障。

在签订合同、开展商务谈判等活动时,要严格遵守法律规定,确保自己的权益不受侵害。

还可以通过学习相关法律知识,提高对法律风险的认识水平,增强自我保护的能力。

五、法律意识国企财务人员在工作中要具备法律意识,了解相关法律法规,提高对法律风险的识别和防范能力。

财务人员法律风险案例(3篇)

财务人员法律风险案例(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企业财务管理日益复杂,财务人员在工作中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法律风险。

本文将通过一个具体的案例,分析财务人员在工作中可能遇到的法律风险,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二、案例背景某市A公司是一家从事房地产开发的企业,近年来公司业务规模不断扩大,财务人员数量也不断增加。

为了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公司聘请了一位具有丰富经验的财务总监。

然而,在任职期间,财务总监因未能妥善处理一笔大额款项,导致公司陷入法律纠纷。

三、案例经过1. 案件起因2019年5月,A公司与某市B房地产开发公司签订了一份房地产开发合同,约定由A公司负责开发,B公司负责销售。

合同金额为1亿元,双方约定分期付款。

合同签订后,A公司按约定向B公司支付了5000万元,剩余款项约定在项目完工后支付。

2. 案件经过2020年8月,A公司发现B公司在销售过程中存在欺诈行为,导致项目无法按期完工。

A公司遂向B公司提出解除合同,并要求返还已支付的5000万元及利息。

然而,B公司以各种理由拒绝返还。

3. 案件审理A公司遂将B公司诉至法院。

在审理过程中,法院发现A公司财务人员在处理这笔款项时存在以下问题:(1)未对合同条款进行充分了解,导致对合同解除条件判断失误;(2)在合同解除后,未及时采取措施收回款项,导致公司损失扩大;(3)未对相关证据进行妥善保管,导致在诉讼过程中证据不足。

四、案例分析1. 合同解除条件判断失误本案中,A公司财务人员在处理合同款项时,未能充分了解合同条款,导致对合同解除条件判断失误。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规定,合同解除需满足一定条件,如违约行为、不可抗力等。

本案中,A公司财务人员未能准确判断B公司的违约行为,导致公司损失。

2. 款项回收不及时在合同解除后,A公司财务人员未及时采取措施收回款项,导致公司损失扩大。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规定,合同解除后,当事人有权请求对方返还已支付的款项。

本案中,A公司财务人员未能及时采取行动,导致公司损失。

财务员职业风险分析报告(3篇)

财务员职业风险分析报告(3篇)

第1篇一、引言财务员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角色,承担着企业资金运作、会计核算、税务申报等关键职责。

然而,在当前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下,财务员职业面临着诸多风险。

本报告将从财务员职业的风险类型、成因、影响及防范措施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期为相关企业和财务人员提供参考。

二、财务员职业风险类型1. 法律风险(1)违规操作风险:财务员在执行会计、税务等业务过程中,可能因操作不当而触犯相关法律法规,如虚开发票、偷税漏税等。

(2)信息披露风险:企业财务信息不真实、不及时披露,可能导致投资者、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利益受损,甚至引发诉讼。

2. 财务风险(1)资金风险:财务员在资金管理过程中,可能因预算编制、资金调度等方面出现失误,导致企业资金链断裂。

(2)成本风险:财务员在成本核算、成本控制等方面存在不足,可能导致企业成本过高,影响盈利能力。

3. 信誉风险(1)职业道德风险:财务员在职业活动中,可能因职业道德缺失而泄露企业商业秘密,损害企业利益。

(2)信息泄露风险:财务员在处理企业财务信息时,可能因信息保护意识不强而导致信息泄露,影响企业声誉。

4. 技术风险(1)信息安全风险:财务员在处理电子财务数据时,可能因网络安全问题导致数据泄露、篡改等。

(2)软件故障风险:财务软件出现故障,可能导致财务数据丢失、会计核算错误等问题。

三、财务员职业风险成因1. 法律法规不完善:我国财务法律法规体系尚不健全,部分法律法规存在漏洞,给财务员职业带来风险。

2. 企业内部控制不健全: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不完善,导致财务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增加财务员职业风险。

3. 财务人员素质不高:部分财务人员业务能力不足,职业道德意识不强,容易引发职业风险。

4. 网络安全威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安全威胁日益严峻,财务员在处理电子财务数据时面临较大风险。

四、财务员职业风险影响1. 企业利益受损:财务员职业风险可能导致企业面临罚款、赔偿等经济损失。

2. 企业声誉受损:财务员职业风险可能导致企业信誉受损,影响企业长远发展。

会计人员工作中存在的法律风险与防范对策

会计人员工作中存在的法律风险与防范对策

会计人员工作中存在的法律风险与防范对策在会计工作中,会计人员面临着各种法律风险。

这些风险可能导致会计不准确、虚假财务报告、泄露财务信息等问题,给公司和自身带来严重的法律后果。

因此,会计人员应该了解并积极采取措施来防范这些法律风险。

一、财务报表不准确一个最常见的法律风险是因为财务报表不准确。

这可能是由于会计人员的错误、遗漏或有意作假造成的。

为了防范这个风险,会计人员应该严格按照会计准则和法律法规的要求来进行财务报表的编制和披露。

同时,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确保会计记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并进行定期的内部审计和复核。

二、违反财务报告要求会计人员还面临着不合规、违反财务报告要求的风险。

例如,未及时提交财务报表、未按规定披露财务信息等。

为了防范这一风险,会计人员应该熟悉相关的财务报告要求和法规,并建立相关的制度和流程来确保及时、准确地提交财务报表。

此外,公司内部应该有相应的审核和复核机制,确保财务报表的合规性。

三、隐瞒信息会计人员泄露财务信息或隐瞒重要信息也会造成法律风险。

这可能是为了隐藏公司真实的财务状况,或者为了个人利益而泄露财务信息。

为了防范这种风险,公司应该建立严格的信息保护制度和安全控制措施,限制对敏感财务信息的访问和使用。

同时,制定道德和职业道德准则,加强对会计人员的教育和监督,提高其法律风险意识。

四、遵纪守法和道德风险会计人员还面临着违反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的风险。

例如,故意虚报财务信息、利用内幕信息进行交易等。

为了防范这一风险,会计人员应该遵守公司的内部规定和相关的法律法规,同时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和职业操守。

公司应该建立相应的道德和行为准则,加强对会计人员的培训和监管,确保他们的工作符合法律和道德要求。

五、相关法律问题总之,会计人员在工作中要时刻关注法律风险,并积极采取措施加以防范。

公司应该加强对会计人员的培训和监管,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和管理制度,提高会计人员的法律风险意识和法律遵从能力。

财务人员法律风险及防范

财务人员法律风险及防范
1.了解相关法律法规
财务人员在工作中,应当了解国家税收政策、企业会计准则、公司章程等重要法律法规,以避免不知不觉地违规。
2.制定合规的公司财务制度
利用公司成立时制定的章程、内部管理规定等,制定合规的公司财务制度以规范公司日常的财务管理活动。如建立健全的信息披露制度,求助审计机构为公司提供准确的财务报表等。
三、结论
在现代企业中,财务人员担负着重要的职责。合规的财务管理制度、合理的财务管理流程和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是企业保护财务人员权益的必要保障,同时也是企业合法合规运营的重要保证。财务人员要准确把握公司的财务风险,积极应对各种可能的法律风险,才能保证公司稳健发展。
财务人员法律风险及防范
财务人员作为公司管理者之一,肩负着管理资金、财务记录、税务等方面的任务。但是,在日常工作中,财务人员面对着各种法律风险,在不经意间可能会违反相关的法律法规,给公司和自己带来严重的后果。因此,本文将从财务人员可能面对的法律风险及防范措施进行详细探讨。
一、财务人员可能面对的法律风险
3.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
建立以风险防控为基础的公司内部管理体系,财务人员需要在此基础上进行风险识别、风险分析以及风险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以完善财务风险管理体系,并防范各种可能出现的财务风险。
4.加强员工培训
对公司内部的财务人员加强法律意识培训,使其深刻了解财务活动中可能存在的非法行为,以预防风险的发生。
1.税务风险
税务风险是财务人员日常工作中遇见的最大风险之一。在税务方面,可能会违反公司所在国或地区的税收政策,主要表现为偷税、逃税、拖欠税款等。
2.公司财务风险
公司财务风险是指财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面临的公司利益受损风险。财务人员可能泄公司核心财务信息、管理不当导致公司利润下降、财务记录不准确等。

财务人员的法律风险

财务人员的法律风险

财务人员的法律风险一、任务背景在企业运营过程中,财务人员承担着重要的角色,他们负责处理和管理企业的财务事务。

然而,随着法律法规的不断变化和复杂化,财务人员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法律风险。

本文将详细介绍财务人员可能面临的法律风险,并提供相应的防范措施。

二、财务人员的法律风险1. 财务造假风险财务人员可能面临的最大法律风险之一是财务造假。

他们可能会通过虚报收入、隐瞒负债或其他手段来误导投资者和监管机构,从而获得非法利益。

这种行为可能触犯刑法和证券法等法律法规,财务人员可能面临刑事指控和民事诉讼。

2. 贪污受贿风险财务人员处理企业的资金流动,可能面临贪污受贿的风险。

他们可能利用职务之便,挪用企业资金或收受他人贿赂。

这种行为不仅涉及刑法和行政法律法规,还可能导致企业财务损失和声誉受损。

3. 法律合规风险财务人员在企业运营中需要遵守众多的法律法规,如税法、劳动法、公司法等。

如果财务人员未能正确理解和遵守这些法律法规,可能导致企业违法行为,引发法律纠纷和法律责任。

例如,未按时缴纳税款可能导致罚款和税务处罚。

4. 数据安全风险财务人员处理大量的敏感财务数据,如银行账户信息、客户信息等。

如果财务人员未能妥善保护这些数据,可能导致数据泄露和信息安全问题。

这不仅会给企业造成财务损失,还可能触犯相关的数据保护法律法规。

5. 知识产权风险财务人员在处理企业的财务事务时,可能接触到公司的商业秘密和知识产权。

如果财务人员泄露或滥用这些商业秘密和知识产权,可能导致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受损,并触犯相关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

三、防范措施1. 加强内部控制企业应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明确财务人员的职责和权限,并确保财务人员的行为符合法律法规和企业政策。

同时,企业应加强对财务人员的监督和审计,及时发现和纠正违法行为。

2. 定期培训和教育企业应定期组织财务人员进行法律法规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

培训内容可以包括相关法律法规的解读、案例分析和合规操作指南等。

国企财务人员法律风险防范

国企财务人员法律风险防范

国企财务人员法律风险防范随着经济的发展,国有企业在中国经济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作为国有企业的财务人员,除了需要具备扎实的财务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还需要了解和应对相关的法律风险。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国企财务人员需要关注和防范的法律风险。

一、违法违规风险国企财务人员在履行职责的过程中,应该严格遵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和企业的内部规定,防止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

要遵守会计准则和会计法规定的财务报告和会计核算要求,确保财务报告的真实、完整、准确。

要遵守税法规定的纳税义务,及时、足额缴纳税款。

还要遵守公司法和证券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公司的经营活动合法合规。

二、内部控制风险国企财务人员需要关注和防范的另一个法律风险是内部控制风险。

内部控制是确保企业正常运营、保护企业利益的重要手段,也是财务人员履行职责的基础。

国企财务人员应该参与和建立健全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可靠和完整。

也要遵守企业的内部规定,不得利用职务之便牟取私利,防止发生内部舞弊和财务丑闻。

三、合同风险国企财务人员在与其他单位和个人进行经济合作和交易时,要注意合同风险的防范。

要了解和掌握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合同条款,确保合同的合法合规。

要对合同的履行进行监督和管理,防止对方违约或者自身违约的风险。

国企财务人员还要防范合同纠纷的风险,尽力减少和化解合同纠纷,维护国企的合法权益。

四、知识产权风险国有企业在科技创新和技术应用方面有一定的优势,国企财务人员需要关注和防范的还有知识产权风险。

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保护企业的知识产权,包括专利、商标、著作权等。

要加强对知识产权的管理和保护,防止他人的侵权行为,保护企业的创新成果和商誉。

在与其他单位和个人进行合作时,也要注意合同中有关知识产权的条款,确保企业的知识产权不受侵害。

五、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风险国企财务人员需要关注和防范的法律风险是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风险。

国家对于垄断行为和不正当竞争行为有明确的法律法规,国企财务人员应该了解并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参与任何违法违规的行为。

农村财务人员如何规避法律风险

农村财务人员如何规避法律风险



栏签 了字 , 出纳随 即将2 0 元现 00
看 “ 销 和 “ 报 领款 ’ 栏 没 一

台?
金交给了该领导。回到办公室 , 出纳

有签字 , 心想 既然是 领导 安排 的, 自己就代 替 领导 签 字 吧。后来 , 村 委换 届进 行财务 审计时 , 该领 导不
而是出纳的笔迹 。
作为 财务人 员, 首尢 要坚 持原
则, 拒绝 账 外账 和 “ 金库”, 小 如果 由于某 些 原 因 “ 小金 库 ”已经存 在
或 贪污 这笔款 项 , 但却为 自身引来 了风 险。 对 方法 : 是 要坚持 财 应 一 务制度 面 前人人平 等 的原则, 手 经
凭 据 的管理也极 为混乱 , 例如 有 的 在 家里 ; 的财 务人员一 把单据 一 有 把钱 , 单据上 既没有主管领 导签 字 又没有经手人签字 , 根本说不清 ‘ 、 ‘ , J 金库” 的钱是谁花的, 用途是什么 ; 更有 甚者,“ 金库 ” 小 的存 折、 本 账
财务人 员手里 , 财务人 员说被 领导
2 农 4 l 村财务会计
项 目资产进 行规 范管理 , 本着 谁使
财务人 员把 “ 金 库 ”存折 随 意放 用谁 管 理 的原则 , 实到 人, 小 落 分清
责任。 农村财务人 员学会应对 法律风
险只是权 宜之计, 从长远来讲, 农村
经济要想 持续 稳定快速 发展 , 要 就
人必 须签 字, 领导 也不例 外 ; 是 二 出纳应避 免直 接 给领导现 金, 可通
r, 要逐 步纳 入统 一规 范管 理 , 就 消除账外账 。对业 已存 在的账 外收 入, 财务人员一定要慎重对 待, 到 做

财务人员法律风险及防范

财务人员法律风险及防范

法律风险可以防范——一名会计人的执业感怀目录第1章财务人员的法律风险来自哪里 51.1 引子:两个案例 51.1.1 出纳代签字案 51.1.2 晓庆公司偷税案 61.2 财务人员法律风险的根源 61.2.1 以身试法自会带来风险 71.2.2 “迫于压力”——多数风险的缘起 81.2.3 无意也会酿风险 91.2.4 现实中的风险根源更为复杂 9第2章套在财务人员头上的“紧箍咒”有哪些 112.1 财务人员的“紧箍咒”:法律责任 112.1.1 违反《会计法》应担何责 112.1.2 违反《会计法》同时违反其他法律规定应担何责 142.2 金额达到多少才算构成犯罪 152.3 会计责任和审计责任:谁的孩子谁抱走 212.3.1 问题的由来 212.3.2 如何认定会计信息欺诈 222.3.3 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的准确表述和区分 242.4 不只是定责:法律对财务人员的保护 26第3章源自实战的十六大策略:财务人员之“正当防卫”术 293.1 单位小金库处理有学问 293.2 财务代签名万万要慎重 323.3 用途最关键罪非分水岭 343.4 公私要分明否则会污身 353.5 证据要备份独份成大错 363.6 矛盾要当心常是重地雷 383.7 同是谋福利科目能定性 383.8 大股东分利润走程序又何妨 393.9 有人安排把光沾沾沾自喜是祸端 403.10 拿住证据证清白当心人证不可靠 413.11 支票背书要当心知与不知性不同 423.12 没有发票实无奈以防万一有四招 443.13 费用贿金须分明行贿受贿是犯罪 453.14 发票背面要签字假票泛滥要当心 463.15 单位个人名不同勿使好事变坏事 463.16 职责分工要明确消极却比积极好 47第4章财务人员应掌握的基本法律理念和知识:授人以渔 504.1 打官司就是打证据 504.2 结合晓庆公司偷税案看何时构成犯罪 544.3 牢固树立证据链的概念:保证清晰的思路 564.4 哪些人会肚子疼 574.5 公检法办理刑事案件如何分工 584.6 大家同犯一种罪谁判决轻 594.7 法律鼓励什么:如何争取轻判甚至免除处罚 624.8 强制措施:有耳闻但未必知 664.9 不可不知的几个重要期限 724.10 牢固树立法律底线最终不会吃亏 744.11 破除一个误区:审计证据与司法证据 76第5章典型案件回放与剖析 785.1 阴阳发票套出资金:为何公安撤销案件? 785.2 费用花不完“红人”们报销忙:为何财务部经理全身而退? 875.3 向行政监管部门提供虚假收入资料:为何没被移送司法机关? 91 5.4 大家喝凉水为何几个人肚子疼:谋福利还是私分国有资产? 96 5.5 中国证券死刑第一案:为何财务经理被判6年受此牵连? 1055.6 从匡达偷税案看:哪些人要为刑事责任“买单”? 111 5.7 销毁会计资料:真正的作茧自缚! 1165.8 带上会计去行贿:最重要的是说得清? 1245.9 虚报注册资本:是股东的责任为何会计也被判刑? 126 第6章公安、检察机关侦查的一般程序性规定 1326.1 财务人员为什么要了解这些法律规定 1326.1.1 学习程序法的体会和技巧 1366.1.2 穿插讲解消化吸收 1366.1.3 如何在必要时寻求律师的帮助 1486.1.4 案例模拟 1506.2 结语:开开心心工作堂堂正正做人 153第7章法律责任认定:最后一道屏障 1557.1 行政责任的认定 1557.1.1 什么是行政处罚 1567.1.2 行政处罚应当保障当事人的哪些权利 1597.1.3 哪些违法行政行为应当从轻、减轻或不予处罚 159 7.1.4 行政处罚只有两种程序 1617.1.5 行政处罚的证据有哪些要求 1657.1.6 行政处罚的三种救济途径 1677.1.7 行政机关在行政处罚中会有哪些常见错误或失误 174 7.2 刑事责任的认定 1747.2.1 刑事审判并没有那么神秘 1767.2.2 刑事二审程序及上诉不加刑 1837.2.3 死刑判决分两种 1877.2.4 法定刑以下及假释还要经核准 1877.2.5 被冤枉了怎么办 1887.2.6 刑事诉讼证据:理解两个至关重要的理念 191第8章单位如何建立保护财务人员的“安全网” 1958.1 单位负责人:应认识到自己的责任 1958.2 财务人员:推动单位建立和完善保护我们自身的制度 1968.2.1 建立财务人员垂直管理的体制:让他有权威也能踢“皮球” 197 8.2.2 财务人员强制轮岗、强制休假和回避制度:自身的反腐机制 199 8.2.3 资金集中管理:大案难发 2008.2.4 自设财务任职高门槛:想换人却不好找 2028.2.5 健全长本事的制度:培训和交流 2038.2.6 推动建立高效的内审机构:另一种保护 204第1章财务人员的法律风险来自哪里1.1 引子:两个案例1.1.1 出纳代签字案某公司总经理在正常工作日时间交给单位出纳5000元的餐费发票,说是前几天陪客户吃饭的发票,要她拿去帮着把票贴一贴。

第一章 财务人员法律风险防范

第一章  财务人员法律风险防范

第一章财务人员法律风险防范教学目的:帮助会计人员识别和防范各种法律风险教学内容:引起法律风险的原因、承担的主要法律责任以及防范措施教学对象:金算盘与新锐班全部已学习完的学员授课时间:3课时•财务人员在整个社会职业体系中,处在国家、企业和个人利益的交汇点,因为财务管理是企业最重要的管理活动之一。

财务人员主要与钱打交道,而钱的诱惑力非同寻常。

常在钱边走,哪有不湿鞋?财务人员如果风险控制不当,不仅可能使公司承担重大的经济损失,还可能让相关责任人员一起遭殃,甚至是灭顶之灾。

提升专业知识,知悉财务营运风险,是职业生涯中的重要一环!•一、合同对财务营运的风险课堂案例1:某设计公司与某娱乐公司签订了50万的设计合同,合同上只有娱乐公司法定代表人的签字。

在企业年度内部审计时,娱乐公司的其他股东不承认该合同,不愿意支付设计费。

对财务部提出付款异议,质疑财务经理伙同法定代表人有不当得利隙嫌!思考:此合同是否有效?一、合同对财务营运的风险课堂案例1:某设计公司与某娱乐公司签订了50万的设计合同,合同上只有娱乐公司法定代表人的签字。

在企业年度内部审计时,娱乐公司的其他股东不承认该合同,不愿意支付设计费。

对财务部提出付款异议,质疑财务经理伙同法定代表人有不当得利隙嫌!思考:此合同是否有效?法定代表人代表权限所受限制一般有两种情况:其一:特约限制:即由股东通过章程、合同等约定作出的限制;一般存在于股东内部,外部相对人不易查知;当外部相对人不知或不应当知道公司法定代表人的行为超越代表权限,且也无义务去审查是否存在约定限制的情形。

此时合同是有效的。

这种情况下,签订的合同是有效的,公司或其他股东因此而遭受的损失,由越权的法定代表人承担。

其二:法定限制:法是国家的意志,具有对抗任何相对人之效力。

即应当知道法定代表人的行为超越了代表权限。

此时相对人应审查是否存在股东会的特别授权。

此案例关健: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法定代表人、负责人超越权限订立的合同,除相对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超越权限的以外,该代表行为有效。

财务人员的法律风险

财务人员的法律风险

财务人员的法律风险作为财务人员,你在日常工作中负责处理企业的财务事务,包括账目记录、报表编制、税务申报等。

然而,你可能没有意识到,这些工作中存在着一系列的法律风险。

本文将详细介绍财务人员可能面临的法律风险,并提供相应的应对策略。

一、违反财务规定和法律法规的风险作为财务人员,你必须遵守一系列的财务规定和法律法规,包括财务会计准则、税法、公司法等。

一旦违反这些规定,你将面临以下风险:1. 财务造假:在编制财务报表时,如果你故意虚报或隐瞒财务信息,可能涉及财务造假的风险。

这可能导致公司面临法律诉讼、罚款甚至破产等后果。

应对策略:作为财务人员,你应该始终遵守财务会计准则,确保财务报表真实、准确。

如果你发现任何错误或不一致之处,应及时向上级报告,并积极配合内部审计。

2. 税务违规:在进行税务申报时,如果你故意漏报或虚报税款,可能触犯税法,面临税务违规的风险。

税务机关可能对公司进行税务调查,并追究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

应对策略:作为财务人员,你应该熟悉税法和税务政策,确保税务申报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如果你对税法有任何疑问,应及时咨询税务专业人士。

二、泄露公司机密信息的风险作为财务人员,你可能接触到公司的机密信息,如财务报表、合同文件、薪资信息等。

一旦这些信息泄露,可能对公司造成重大损失,并涉及法律风险。

1. 内部泄露:如果你故意或过失地泄露公司的机密信息,可能触犯商业秘密保护法,面临法律追责。

应对策略:作为财务人员,你应该严格遵守公司的保密制度,确保公司机密信息的安全。

不得将机密信息外传,避免使用个人邮箱或移动存储设备存储公司敏感信息。

2. 外部攻击:公司面临来自黑客、病毒等外部威胁的风险。

如果你的电脑或账号被黑客入侵,可能导致公司机密信息的泄露。

应对策略:作为财务人员,你应该加强网络安全意识,定期更新电脑系统和杀毒软件,使用强密码并定期更换。

如果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向IT部门报告。

三、违反职业道德的风险作为财务人员,你必须遵守职业道德准则,保持诚信、公正和保密。

国企财务人员法律风险防范

国企财务人员法律风险防范

国企财务人员法律风险防范
中国国有企业是由中国政府控制的企业。

在这些企业中,财务人员的职责是管理企业的财务,包括财务报告、财务规划和风险管理。

由于这些财务人员的工作涉及到大量的财务交易和数据,因此他们需要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并进行风险防范,以避免法律风险。

首先,国有企业的财务人员需要熟悉中国的税法、公司法、证券法和会计准则等法律法规。

这些法规规定了企业的财务标准和规范,财务人员需要准确理解法规并在财务工作中遵守法规。

其次,国有企业的财务人员需要注意保密事项。

企业的财务信息是非常重要的,财务人员应该明确保密要求,并谨慎地处理这些信息。

财务人员应该把重要的财务信息存储在安全的地方,并严格控制这些信息的访问权限,以防止信息泄露。

再次,国有企业的财务人员需要遵循企业的内部审计规定。

内部审计可以帮助企业及时发现和解决财务问题,保证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财务人员应该积极配合内部审计,并及时整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

最后,国有企业的财务人员需要维护良好的职业道德,遵守职业规范。

财务人员应该诚实守信、勤勉尽责,不得为个人利益谋取不正当的收益。

他们应该把企业的利益放在首位,在遇到合规和道德问题时,及时告知上级和有关部门。

总之,国有企业的财务人员需要认真履行职责,熟悉相关法律法规,保护企业的财务信息安全,遵守内部审计规定,维护良好的职业道德。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企业的财务有序运行,切实避免法律风险。

财务人员法律风险及防范

财务人员法律风险及防范

财务人员法律风险及防范随着经济的发展,财务人员作为公司内部的核心人员,承担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财务人员在职业生涯中面临着许多法律风险。

如果不加以防范,这些风险可能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本文将重点介绍财务人员在工作中可能面临的法律风险以及防范措施。

财务人员常见法律风险财务造假财务造假是指一个公司或机构故意在财务报表等文件中伪造或掩盖信息。

财务造假不仅违反公司法律规定,还可能涉及到刑事犯罪。

财务人员如果参与财务造假,将会面临严重的法律后果。

资产负债表和收支表的错误资产负债表和收支表是公司财务报表的必备组成部分。

如果财务人员处理资产负债表和收支表时出现错误,这将会对公司和股东带来财务上的损失。

而且,如果这些错误是故意的,财务人员将会受到法律制裁。

税务问题财务人员在处理税务问题时,必须遵守国家和地方税务规定。

如果财务人员违反税法规定,将会面临罚款、拘留或监禁等法律后果。

监管问题监管问题是指财务人员在处理公司金融或财务方面的业务时,违反相关监管规定。

如果公司在金融或财务方面的业务违反监管规定,财务人员可能面临国家的监管机构的法律制裁或者公司的内部审计。

如果财务人员明知公司的金融或财务业务违反监管规定仍然参与其中,那么他们将会面临法律制裁。

防范措施财务人员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来防范法律风险:学习相关法律和法规财务人员必须了解他们的工作和业务涉及的各种法律和法规。

这些法律和法规包括税务法、金融法、刑法等。

此外,财务人员还应该关注最新的法律和法规变化,以便及时调整工作方式和业务操作。

遵守公司的规定和程序财务人员应该严格遵守公司的规定和程序,包括公司财务制度、安全政策、业务流程等。

如果财务人员发现公司的操作不规范或存在违法行为,应该及时向上级报告。

责任分工和监督制度公司应该建立清晰的责任分工和监督制度。

财务人员应该明确自己的职责和责任,确保自己不会违反法律和公司规定。

另外,公司应该建立有效的监督和反馈机制,确保财务人员的行为符合公司的要求和法律规定。

财务人员法律风险及防范

财务人员法律风险及防范

财务人员法律风险及防范摘要财务人员在工作中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和风险。

他们处理着企业的财务信息,如果不谨慎和不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可能会导致法律风险。

本文将探讨财务人员面临的法律风险,并提供一些防范措施,以帮助财务人员避免潜在的法律纠纷。

1. 财务人员的法律责任财务人员在企业中负责财务信息的管理和报告,他们有责任确保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财务人员的法律责任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1 保护财务信息的机密性财务人员接触到企业的敏感财务信息,包括资产、负债、收入和支出等。

他们有责任确保这些信息的机密性,防止泄露给未授权的人员。

如果财务人员未能保护好这些信息,可能会导致企业的财务损失,并可能面临法律责任。

1.2 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财务人员需要了解并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包括财务会计准则、税务法规、劳动法等。

如果他们在工作中违反了这些法律法规,可能会导致企业的法律风险,并可能面临罚款、刑事指控等后果。

1.3 准确和及时的财务报告财务人员负责编制和提交财务报告,这些报告对企业的运营和决策具有重要影响。

财务人员有责任确保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不得故意操纵财务数据,提供虚假信息或隐瞒重要财务事实。

2. 财务人员面临的法律风险财务人员在工作中可能面临以下法律风险:2.1 财务造假财务人员可能通过操纵财务数据来误导企业和投资者,谋取私利。

他们可能会夸大企业的资产价值,减少负债或隐藏亏损。

这种行为不仅对企业造成经济损失,也会违反相关法律法规,财务人员可能面临刑事指控和民事赔偿。

2.2 违反税务法规财务人员负责企业的纳税事务,如果他们故意或过失地违反税务法规,企业可能面临罚款和税务隐瞒等风险。

财务人员也可能面临个人的刑事指控和罚款。

2.3 贪污和贿赂财务人员掌握着企业的财务资产,他们有机会侵吞企业的资金。

另外,一些不法商人可能试图贿赂财务人员以获取企业的财务信息或利益。

财务人员如果涉嫌贪污或接受贿赂,不仅会面临刑事指控,还会损害企业的声誉和利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财务人员的法律风险规避公司财务人员在公司运营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公司每项业务的开展都离不开财务的支持。

在我国当前经济形势下,财务人员作为利益的分配者,被法律赋予了及其重要的角色。

正是因为财务人员的这种地位,导致财务人员在各类经济犯罪中被推向风口浪尖,使财务人员的执业面临很大的风险。

财务人员的这些职业特点,决定了我们必须对财务人员的法律风险给予足够的重视,努力防范这种风险。

一、财务人员法律风险的根源从法律风险的根源来说,财务人员产生法律风险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故意犯罪行为毋庸置疑,任何人故意犯罪都是触犯刑律应当都到刑罚处罚的,并不只是财务人员如此。

我国是成文法国家,每个部门法都是以法律条文的形式公布,这就使法律预测作用得到体现。

我们可以通过研究法律条文,决定我们是否做出某种行为,以防范违法行为给我们带来的不利后果。

我国刑法明文规定的罪名有400多个,对财务人员来说,可能触犯的罪名为职务侵占罪、挪用资金罪、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偷税罪等,如某出纳截留收入,某会计私刻印章将单位资金转入自己的私人账户,某财务负责人在公司办公会提出以为职工谋福利为名私分国有资产并得以通过、实施等等。

财务人员的工作具有一定的保密性与专业性,许多被追究刑事责任的财务人员往往因此对犯罪抱有侥幸心理,认为没有人会知道,但这种以身试法所带来的风险不会因为个人意志而转移。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这种触犯刑法的行为终究会受到法律严厉的制裁,财务从业人员对此不能抱有任何侥幸心理。

(二)“迫于压力”——多数风险的缘起人们常常因为在某一特定的环境中而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事,而感叹“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财务部门在公司中属于要害部门,财务人员的每一个微小的行为都会引来无数关注,财务人员只有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和程序办事才能有效的防范法律风险。

但在实际工作中,财务人员为了保住工作,不得不屈从于领导的压力违反程序做事。

现阶段所有制结构的变化及投资的多元化,单位负责人对财务人员的工作完全拥有领导权和管理权,如果财务人员坚持原则,往往会受到单位负责人和来自其他方面的阻挠、刁难甚至打击报复、财务人员的个人利益就会受到严重损害,甚至可能丢了饭碗。

而往往一旦财务人员在单位负责人授意、指使、强令下做了假账提供了虚假财务会计报告而被追究责任时,单位负责人又会以“账是财务做的,报表是财务出的,我不懂财务,我也不知道……”为由推脱责任。

试想不是单位负责人给财务人员施压,财务人员如果没有得到单位负责人的同意或默许,他们能不恪守职业道德擅自做假账、出假报表、编虚假会计资料吗?如国内闻名的“银广厦”案、“蓝田股份”案等等,都是企业负责人直接指使和策划下造假的。

(三)无故意行为引起的法律风险如果财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既没有故意犯罪的行为也没有迫于领导的压力不得不从事的行为,是不是就不会存在法律风险了呢?让我们看看以下的案例。

某公司总经理在正常工作日时间交给单位出纳5000元的餐费发票,说是前几天陪客户吃饭的发票,要她拿去帮着把票贴一贴。

我们大家都知道,这种事情其实财务人员干得多了,也是不足为怪的。

该出纳拿到发票后,自己找了“票据报销单”和“粘贴单”贴好后,找财务经理签字,并向财务经理说明这是今天总经理拿过来的,要帮忙贴一下,财务经理也并不怀疑,就把字签了,然后拿着去找这位总经理签批,自然很顺利就签了字。

之后,她从自己保管的保险柜中拿出5000元直接给了总经理。

但这里面有一个问题:出纳只是让总经理在“批准人”一栏中签了字,而“报销人”和“领款人”两栏都是出纳代这位总经理签了字——其实她是出于好心,想既然是总经理安排的,并且已经过他批准了,其他这些“小事”就帮着做了吧。

可事实上,这是她经验严重不足,后来事情的发展也证明了任审计中很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要查清总经理在任期内所报销的所有事项,包括金额、内容等。

审计人员最后拉出一个清单,要总经理确认,这位总经理发现有一笔5000元的餐费报销,却怎么也想不起来,审计人员说这种事情好办,立即就把那笔5000元的报销单子找了出来,总经理仔细一看,马上就说“报销人和领款人虽然是我的名字,但都不是我签的字。

”这时审计人员也发现“批准人”一栏的字体明显和“报销人”、“领款人”的字体不相同,又把财务经理叫过来,财务经理一看就说这是出纳的笔体,那就把出纳叫过来,出纳一看就知道这笔单子是怎么回事,说这是哪年哪月哪日总经理交给的餐费发票,要我帮忙贴一下,我贴好领出钱来就给老总了。

但是,现在的问题是总经理怎么也想不起来了,他不承认领过这笔钱。

这可真把出纳给急坏了,因为总经理说是出纳自己把钱领走了,还要报案,说是出纳贪污公司财产;而从目前的证据来看,对出纳是很不利的,因为出纳并不能证明她将这笔钱交给总经理了,而“领款人”一栏又确实是她签的字。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能看到财务人员法律风险的一种类型。

造成这种法律风险类型的成因,大多数是因为财务人员在观念上法治意识比较淡薄,对国家的经济政策、法律、制度知之甚少;具体操作当中没有严格按照公司财务制度及财务流程办事。

二、财务人员可能触犯的刑事犯罪提起刑事犯罪,大家可能会觉得离自己很遥远,因为大家都是遵纪守法的人。

大家可能觉得,我只要不主动犯罪刑法就与我无关了。

现实中一些人由于对刑法不了解,无意中触犯了刑法的规定,最后被公安机关带走的时候还不知到底怎么违法了。

刑法作为最严厉的惩罚手段,对我们来说就是一根不可触碰的“高压线”。

为了不被“高压线”伤害,我们要去研究它,研究明白后我们才可能去防范它。

孙子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财务人员要想规避来自刑法的法律风险,就必须先了解财务工作可能触犯刑法的哪些罪名。

(一)职务侵占罪1、概念职务侵占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据为己有,数额较大的行为。

2、特征(1)犯罪客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财产所有权。

犯罪对象是行为人所在单位的财务。

此处的“公司”是指依公司法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2)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

这一特征有三个要点:一是行为人必须利用职务便利。

所谓“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是指行为人利用自己在职务上所具有的主管或管理、经手本单位财务的方便条件。

如果行为人未利用自己职务上的便利,而是利用工作上的便利条件,如因工作关系而熟悉周围环境等便利条件,非法占有本单位财务的行为,不能认定为本罪。

二是实施了占有本单位财务的行为。

三是数额达到较大。

(3)犯罪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只能是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中的非国家工作人员。

(4)犯罪主观方面是故意,并具有将本单位财务非法占为己有的目的。

3、案例:财务人员利用职务便利侵占58万被告人夫妻王某、李某原系四川省宜宾天原股份有限公司财务人员。

2005年5月底,被告人李某利用与结算中心银行出纳孙某相邻办公的便宜条件,趁其不备偷取三张空白现金支票,将其中两张分别填写20万元和21万元,并伪造孙某的信息将支票交给王某由其在天原公司银行分理处提取款项。

2005年6月15日,李某再次窃取孙某手中保管的公司转账支票,在填写金额后由王某偷盖其所在单位会计徐某所保管的印章,先后两次从银行提取现金17万元。

据悉,以上现金人民币58万元均被被告人王某、李某据为己有。

为掩盖事实,被告人王某还利用其负责天原公司资产财务部网络管理的便利条件,对公司财务程序底库的财务数据进行了改动。

2006年12月1日,天原公司发现并报案,被告人王某和李某遂被检察机关立案侦查,并追缴两人用赃款所购商品房一套及现金2万元。

职务侵占罪如何量刑2007年6月7日,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人民法院经过审理,一审以职务侵占罪分别判处被告人王某、李某有期徒刑各五年六个月。

分析:本案中王某、李某作为公司的财务人员,以故意非法占有本单位财务为目的,利用经手本单位财务的便利,将本单位的财务非法占为己有且数额较大,已经触犯了《刑法》第271条规定,依法应当按照职务侵占罪定罪处罚。

(二)挪用资金罪1、概念挪用资金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超过3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行为。

2、特征(1)犯罪客体是公司财产占有、使用权。

犯罪对象是行为人所在单位的资金。

资金包括以货币形态表示的人民币、外币和以有价证券形式存在的股票、国库券、债券等。

(2)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的行为。

这一特征有三个要点:其一,行为人必须实施了挪用本单位资金的行为。

其二,挪用资金必须是归个人使用或借贷给他人使用,不能是归其他单位使用,否则不能构成本罪。

其三,行为人的挪用行为必须是利用了其职务上的便利。

所谓职务上的便利,是指行为人利用其在本单位中所担任的主管、经营管理本单位资金的职权和形成的便利条件。

(3)犯罪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只能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中的非国家工作人员。

(4)犯罪主观方面是故意。

3、案例西安某公司出纳张某,利用职务便利,将公司30万元挪作自己买房使用半年,被公司发现后依法追究挪用资金罪,判刑四年有期徒刑。

分析:张某作为公司出纳,身为公司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买房使用,数额巨大、超过三个月未还,已经触犯《刑法》第272条规定,依法应按照挪用资金罪定罪处罚,因为挪用金额巨大,应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如果张某挪用资金是用来盈利活动或非法活动,即使挪用不超过三个月,也会构成犯罪;(三) 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1、概念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是指公司、企业、其他单位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务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

2、特征(1)犯罪客体是公司、企业其他单位的正常管理秩序及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的廉洁性。

(2)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

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是指利用本人在职务上的主管、经管、经手办理本单位事务的权利所产生的方便条件,具体说,就是行为人的职务上的权力能够为他人谋取某种利益,也能够使他人得不到其应得的某种利益。

因此,利用本人职务上的便利,实质上就是利用本人职务权力,对他人利益的制约性,这是构成本罪的必要条件。

要注意《刑法》第163条第2款还规定,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的,也应当以本罪论处。

(3)犯罪主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

(4)犯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

3、案例北京某建筑公司原项目经理李某利用负责一个商厦项目工程的职务便利,向分包防水工程的公司法定代表人王某索要5万元人民币,否则将防水工程项目分包给其他公司做,王某被逼无奈给了李某5万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