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实验报告范文
科学储粮实验报告范文(3篇)
![科学储粮实验报告范文(3篇)](https://img.taocdn.com/s3/m/78bcc274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3bddf7d.png)
第1篇一、实验背景随着我国粮食产量的逐年提高,粮食储存问题日益凸显。
科学储粮不仅可以有效降低粮食损耗,还能提高粮食品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本实验旨在探究不同储粮方法对粮食品质和损耗的影响,为我国粮食储存提供科学依据。
二、实验目的1. 比较不同储粮方法对粮食品质的影响。
2. 分析不同储粮方法对粮食损耗的影响。
3. 探索科学储粮的最佳方法。
三、实验材料1. 粮食:玉米、小麦、稻谷等。
2. 储粮设备:粮仓、粮袋、粮囤等。
3. 测试仪器:水分测定仪、温度计、湿度计等。
四、实验方法1. 实验分组:将粮食分为若干组,每组采用不同的储粮方法,如传统储粮、地趴粮、立体储粮、低温储粮等。
2. 储粮条件:控制各组的温度、湿度、通风等条件,确保实验条件的可比性。
3. 观测指标:定期对各组粮食的水分、温度、湿度、虫害、霉变等指标进行观测和记录。
4. 数据分析:采用统计学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五、实验结果1. 粮食品质:与传统储粮相比,立体储粮和低温储粮的粮食品质明显提高,水分、温度、湿度等指标均保持在较低水平,虫害和霉变发生率明显降低。
2. 粮食损耗:与传统储粮相比,立体储粮和低温储粮的粮食损耗率显著降低,分别降低了15%和20%。
3. 最佳储粮方法:根据实验结果,立体储粮和低温储粮是科学储粮的最佳方法。
六、实验结论1. 科学储粮可以有效提高粮食品质,降低粮食损耗,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2. 立体储粮和低温储粮是科学储粮的最佳方法,值得在农业生产中推广应用。
3. 各级政府部门应加大对科学储粮技术的宣传和推广力度,提高农民的科学储粮意识。
七、实验建议1. 加强科学储粮技术的研发,提高储粮设备的智能化水平。
2. 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力度,提高农民的科学储粮技能。
3. 制定科学储粮政策,鼓励农民采用科学储粮方法。
4. 建立健全粮食储备体系,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八、实验总结本实验通过对不同储粮方法的比较,为我国粮食储存提供了科学依据。
实验报告范文模板【三篇】
![实验报告范文模板【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3ca4f5f7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e9.png)
实验报告范文模板【三篇】
实验名称:XXX
实验步骤:
1、 XXX
实验结果: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可以看出,XXX等结论,从而得出XXX的结论。
本实验的目的是研究XXX。
为此,我们安排了如下实验:
1、通过XXX实验,以验证XXX原理及其参数
实验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在XXX的情况下,XXX现象的参数符合XXX的原则;在XXX的情况下,XXX的特性达到了较好的效果。
通过本次实验,可以更容易的理解XXX的发展规律,并为它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本实验旨在探讨XXX的性质及应用。
实验过程中,我们首先采用XXX法,验证了XXX 所需要的参数;之后,我们以XXX实验,验证了XXX对不同情况的适应性;最后,我们观察了XXX对XXX的影响,以检验XXX在实际应用中所能实现的效果。
本次实验结果表明:XXX过程中,XXX的参数具有一定的可预见性,它能够有效地模拟不同情况下的XXX现象;另外,它能够为不同的应用提供科学的参考,在实际应用中发挥重要作用。
从本次实验结果中,我们可以得出:XXX的应用范围很广,可以为不同的研究领域提供宝贵的信息,以使其更加准确有效。
2022科学实验报告通用15篇
![2022科学实验报告通用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5f9932e3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d1.png)
2022科学实验报告通用15篇科学试验报告1第一单元地球和地表的改变(一)、地球结构模型的制作通过制作地球结构模型使学生更清晰地驾驭地球内部的构造。
各种颜色的橡皮泥。
1、用黄色的橡皮泥做成球形,代表地核;2、用橘色的橡皮泥在黄色球形的外面再包围一层,把黄色的球形裹起来,代表地幔;3、再用棕色的橡皮泥在橘红色的橡皮泥外层包围一层,代表地壳。
这样一个地球结构模型就制好了。
1、制作之前先考虑:各个橡皮泥圈层该有多厚?2、便于视察可以将球状模型切开,呈现其剖面,以便直观地看到地球的内部构造。
(二)模拟火山喷发模拟火山喷发三脚架、铁盒子、土豆泥、番茄酱、酒精灯、火柴。
1、在铁盒子里放一些土豆泥,做成山的形态,并在土豆泥中间挖个小洞。
2、往洞里倒入一些番茄酱,用薄薄的一层土豆泥封住洞口。
3、把铁盒子放到铁架台上,用酒精灯加热,视察番茄酱受热后外溢的现象。
番茄酱受热后,番茄酱在土豆泥的裂缝部分或有空隙的地方溢出。
岩浆受热后,通过岩石空隙或裂缝部分向上运动并溢出。
(三)地震模拟试验模拟地震发生时的情景纸箱、木块、记号笔。
1、在纸箱上画上街道的图形。
2、在每个街道的拐角处都有用小木块垒成楼房。
3、在纸箱底部敲击,使楼房倒塌。
4、依据楼房倒塌的状况,推断地震的中心和强弱。
纸箱底振动,楼房倒塌。
(四)地震成因模拟试验模拟地震产生的缘由。
竹筷——地表的岩层1、每人拿一根筷子,渐渐用力弯曲,体会手上有什么感觉,视察发生的现象。
2、同时用两根筷子试一试。
筷子会断裂,手感觉到麻木。
地表受到巨大的力时,会产生褶皱或断裂,形成地震(五)卵石磨圆的模拟试验通过卵石磨圆的模拟试验,相识卵石是怎样形成的?有盖得大口玻璃瓶、谁、砖、锤子。
1、用锤子把砖敲成块。
2、把砖块放入盛有水的大口玻璃瓶里,把瓶口拧紧。
3、用力摇摆瓶子,过一段时间后进行视察。
视察到碎砖块没有了棱角,变成了圆形。
在谁的冲刷和碎砖块得相互碰撞、摩擦的过程中,碎砖块棱角消逝,变得光滑起来。
科学实验报告范文(优选4篇)
![科学实验报告范文(优选4篇)](https://img.taocdn.com/s3/m/49698511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ec.png)
科学实验报告范文第1篇实验一:实验名称: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实验材料:制取一瓶二氧化碳备用,制取一瓶澄清的石灰水备用、烧杯一个实验过程:1)、将澄清的石灰水倒入烧杯中,观察澄清的石灰水是什么样子的,2)、倒入装有二氧化碳的瓶子,摇晃后观察现象。
实验结论: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实验二:实验名称:研究固体的热胀冷缩实验材料:固体体胀演示器、酒精灯、火柴、水槽、冷水实验过程:(1)铜球穿过铁圈(2)、给铜球加热,不能穿过铁圈(3)把铜球放入冷水中,铜球又穿过铁圈实验结论;固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实验三:实验名称:研究液体的热胀冷缩实验材料:细管、胶塞、*底烧瓶、红颜色的水、水槽、热水实验过程:(1)细管插在胶塞中间,用胶塞塞住瓶口(2)、往瓶里加红颜色的水(3)把瓶子放入水槽中,记下细管里水的位置。
(4)往水槽里加热水,观察细管里水面的位置有什么变化。
实验结论;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实验四:实验名称:研究气体的热胀冷缩实验材料:气球、水槽2个、*底烧瓶、热水、冷水实验过程:(1)把气球套在*底烧瓶口(2)、把烧瓶放在热水中,欢察现象。
(3)把烧瓶放在冷水中,欢察现象。
实验结论:气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实验五:实验名称:空气的成分实验材料:水槽、蜡烛、玻璃片、去掉底的饮料瓶、火柴实验过程:(1)把蜡烛放在水槽中点燃,罩上饮料瓶,拧紧瓶塞。
观察现象。
(2)、把水槽内的水加到饮料瓶里的高度。
(3)拧开瓶盖,迅速将火柴插入瓶内,观察现象实验结论:空气中至少有两种气体,一种气体**燃烧,另一种气体不**燃烧。
科学实验报告范文第2篇一、创意说明:实验是科学之母,才智是实验之子。
一切推理都必须从观察与实验得来,学会积极地动手动脑,在实验中学习、体会科学与真理,必定会为孩子的成长之路洒下一片更灿烂的阳光。
我们大家都知道人、动物、鸟类都是用腿走路的,但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见到的玻璃杯虽然没有腿也可以走路,你相信吗?二、实验材料:玻璃杯1个、蜡烛1支、火柴1盒、玻璃板1块、厚书2本、自来水少许三、实验步骤;1、首先把玻璃板放在自来水中浸泡一下。
初中科学实验报告范文5篇
![初中科学实验报告范文5篇](https://img.taocdn.com/s3/m/a6b60856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ca.png)
初中科学实验报告范文5篇实验报告1:溶胶与胶体的制备与性质实验目的观察溶胶与胶体的制备过程,了解它们的性质和特点。
实验材料- 玻璃杯- 漏斗- 过滤纸- 海藻酸钠- 酒精- 显微镜实验步骤1. 在玻璃杯中加入适量的海藻酸钠。
2. 慢慢加入少量的酒精,并用玻璃杯轻轻搅拌。
3. 观察溶胶与胶体的形成和变化。
4. 用过滤纸过滤溶胶与胶体,观察过滤后的物质。
实验结果溶胶与胶体都呈现悬浮状态,但溶胶颗粒更小,无法被肉眼观察到。
胶体颗粒较大,可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实验结论溶胶与胶体都是由固体颗粒在液体中悬浮而成的,但它们的颗粒大小不同。
溶胶颗粒比胶体颗粒更小,所以无法被肉眼观察到。
实验报告2:水的蒸发与沸腾实验目的观察水的蒸发和沸腾过程,了解它们的特点。
实验材料- 水- 烧杯- 温度计- 燃烧器实验步骤1. 将水倒入烧杯中。
2. 在水的表面插入温度计。
3. 用燃烧器加热水,观察水的蒸发和沸腾过程。
4. 记录水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
实验结果水的蒸发和沸腾都是水分子由液态转变为气态的过程。
蒸发发生在水表面,而沸腾则发生在整个液体内部。
实验结论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水的蒸发和沸腾是由于水分子的热运动变得剧烈。
蒸发和沸腾都是水的气态转变过程,只是发生的位置不同。
实验报告3:色彩与光的反射实验目的观察不同颜色的物体对光的反射情况,了解色彩与光的关系。
实验材料- 红色、绿色、蓝色的物体各一个- 手电筒实验步骤1. 打开手电筒,照射红色物体,观察反射光的颜色。
2. 重复上述步骤,分别照射绿色和蓝色物体,观察反射光的颜色。
3. 总结不同颜色物体的反射情况。
实验结果红色物体反射的光为红光,绿色物体反射的光为绿光,蓝色物体反射的光为蓝光。
实验结论不同颜色的物体对光的反射情况不同,它们会选择性地吸收某些颜色的光,而反射其他颜色的光。
实验报告4:磁铁与铁砂的吸引作用实验目的观察磁铁与铁砂之间的吸引作用,了解磁铁的性质。
实验材料- 磁铁- 铁砂实验步骤1. 将磁铁放在铁砂上方,并轻轻晃动磁铁。
2023科学实验报告(合集15篇)
![2023科学实验报告(合集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0734ad0f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e45ff61.png)
2023科学实验报告(合集15篇)科学实验报告1x年级x班x组组长:实验时间:__实验名称:让小灯泡亮起来实验目的自主认识小灯泡、电池、导线的构造。
所用器材:(装置)电池、电池夹、开关、小灯泡、灯座、导线、回形针、纸片等。
实验步骤:1、用一根导线、一个灯泡、一节电池,连接好电路,让小灯泡亮起来;2、增加电池夹、小灯座、开关,让小灯泡亮起来。
实验结果:简单电路由电源、用电器、开关和导线四个部分组成。
认识与结论:灯泡要亮须有电源、导线、开关等。
科学实验报告2学校:__年(班)级:__实验小组成员:__实验时间:__实验名称:让瘪乒乓球鼓起来实验器材:烧杯、热水、瘪乒乓球我的猜测:球会鼓起来我这样做:1、将烧杯加入多半杯热水2、把瘪乒乓球放入杯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测量结果:瘪乒乓球鼓起来了我认为:瘪乒乓球受热鼓起来;气体受热会膨胀授课教师:__评定等级:__注:1.本表由学生在实验课上根据实验情况填写送交实验室存放。
2.本表每学期按年级每个实验选样例装订成册存档。
科学实验报告3实验内容 2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吗实验地点实验室实验目的分析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阳光)实验器材绿豆芽、实验盒、实验步骤将种有相同绿豆芽的两个花盆中的一盆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一盆放在黑暗的地方,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过一段时间观察。
实验现象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的绿豆芽生长较好,放在黑暗的地方的绿豆芽生长的不好甚至死亡。
实验结论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实验效果实验人实验时间仪器管理员签字科学实验报告4实验内容 7阳光下的影子实验地点室外实验目的观察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实验器材木板、白纸、橡皮泥、木棒实验步骤 1、做一个简易的日影观测仪。
2、每隔十分钟,量铅笔影子的长度,在白纸上做下记录。
实验现象 1、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随着太阳方向的改变而改变,影子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
2、阳光下物体影子长短的变化是随着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的,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太阳位置最低时,影子最长。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优秀7篇】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优秀7篇】](https://img.taocdn.com/s3/m/ade69de7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c5.png)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优秀7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资料、求职资料、报告大全、方案大全、合同协议、条据文书、教学资料、教案设计、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model essays, such as work materials, job search materials, report encyclopedia, scheme encyclopedia,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s, teaching materials, teaching plan design, composition encyclopedia, other model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understand different model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小学科学实验报告【优秀7篇】小学科学实验计划篇一一、教材分析本学期科学教材主要安排的科学实验有八个,其中,分组实验有:第3课《馒头发霉了》,第5课《蜡烛的变化》,第6课《食盐和水泥》第10课《距离和时间》,第20课《蚯蚓找家》,演示实验,分别是:第7课《铁生锈》,第8课《牛奶的变化》中,第14课《白天与黑夜》既是演示实验又是分组实验。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十六篇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十六篇](https://img.taocdn.com/s3/m/df8b9f38ddccda38366baf04.png)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十六篇篇一: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二: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三: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四: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五: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六: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七: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八: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九: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十: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十一: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十二: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十三: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十四: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十五: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十六:白土岗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科学实验报告(通用15篇)
![科学实验报告(通用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30b3eb4a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8f.png)
科学实验报告科学实验报告(通用15篇)随着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我们使用报告的情况越来越多,多数报告都是在事情做完或发生后撰写的。
那么大家知道标准正式的报告格式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科学实验报告,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科学实验报告1实验内容 9光的反射能力实验地点五年级教室实验目的' 认识光的反射及应用实验器材卡纸(红、黄、绿、黑、白)各一张,手电筒一支,夹子实验步骤 1、夹子夹住卡纸2、将夹横立在桌上,并在桌面上放一页有字的纸。
3、打开手电筒开关,对着卡纸,观察文字实验现象黑色反光弱,红色反红光,黄色反黄光,绿色反绿光,白色反光能力强。
实验结论深色反光弱,浅色反光能力强。
实验效果实验人试验时间仪器管理员签字科学实验报告2x班x组组长:xx实验时间:x年x月x日实验名称:吹纸片(奇怪的纸片)实验目的.:空气是否有压力。
所用器材:2张条形纸片(约30cm----40cm)。
(装置)实验步骤:1、准备2张纸片。
2、用两手分别捏住纸片的一端,让它自然下垂,使两纸片间的距离约2厘米。
3、用力向纸片中间吹气。
4、观察有什么现象。
实验现象:只听“哧”的一声,那两张纸合起来了。
认识结论:空气中有压力,当我们吹气时,就把纸中间的空气吹跑了,两与旁的空气向内挤压,两张纸就合起来了。
科学实验报告3实验内容 5做一个生态瓶实验地点实验室实验目的能设计一个生态瓶建造方案。
实验器材大饮料瓶、泥土、水草、水生小动物实验步骤1、先在瓶底装入一层淘洗干净的沙(如要加几块小石子也就在这时候放)。
2、装入半瓶自然水域的水。
3、往瓶里种上自己准备的`水草。
4、再放入小动物。
5、进行观察记录。
实验现象生物和非生物是互相作用、互相依存的,形成了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实验效果实验人实验时间仪器管理员签字科学实验报告4实验内容 8光是怎样传播的实验地点实验室实验目的. 验证光的传播路线实验器材卡纸4张,其中3张在同一位置打一个洞(一枚硬币大小,夹子,手电筒、水管3段,弯头2个实验步骤1、用夹子夹住卡纸,横立在桌面上排成整齐的一行,间隔距离为15cm(没有孔的放在最末端)2、用手电筒照射有孔卡指和管口实验现象光在物质中是直线传播。
实验报告万能总结
![实验报告万能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fbcf93b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b1.png)
实验报告万能总结(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工作总结、工作报告、工作计划、个人汇报、心得体会、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策划方案、演讲致辞、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essays, such as work summary, work report, work plan, personal report, experience, contract agreement, document, planning plan, speech, other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实验报告万能总结实验报告万能总结5篇通过实验,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更加深刻了对专业的认识,巩固了我们的理论知识。
科学实验报告_共10篇 .doc
![科学实验报告_共10篇 .doc](https://img.taocdn.com/s3/m/0e3eaac11ed9ad51f01df2b5.png)
★科学实验报告_共10篇范文一:科学实验报告单科学实验报告单1实验名称物体的沉浮实验目的观察物体的沉浮实验材料水槽、水、塑料、小刀、泡沫、橡皮、萝卜、曲别针等各种材料实验过程实验一:取小石头、木块、橡皮、针等放入水中,观察它们的沉浮。
实验二:1、把水槽放在展台上,从袋中取出泡沫、回形针、萝卜等分别放入水中观察它们的沉浮2、把小石块、橡皮、泡沫块、萝卜分别切成二分之一、四分之一、八分之一放入水中观察它们的沉浮实验结论:木块、塑料、泡沫在水中是浮的;小石头、回形针在水中是沉的。
由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们的体积大小,在水中的沉浮是不会发生改变的。
科学实验报告单2实验名称影响物体沉浮的因素实验目的研究物体的沉浮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材料:水槽、小石块、泡沫塑料块、回型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一套同体积不同重量的球、一套同重量不同体积的立方体、小瓶子、潜水艇实验过程:实验1.按体积大小顺序排列七种物体,再标出它们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想一想,物体的沉浮和它的体积大小有关系吗?实验2、按轻重顺序排列七种物体,再标出它们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想一想,物体的沉浮和它的轻重有关系吗实验结论: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质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
科学实验报告单3实验名称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实验目的橡皮泥排开水的体积实验材料水槽、水、塑料、小刀、泡沫、橡皮、萝卜、曲别针等各种材料实验过程:实验一:找一块橡皮泥做成各种不同形状的实心物体放入水中,观察它们的沉浮。
实验二:1、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用上面同样大小的橡皮泥,改变它的形状,即把橡皮泥做成船形或者空心的,橡皮泥就能浮在水面上。
2、取一个量杯,装入200毫升的水,记录橡皮泥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
实验结论:实心橡皮泥质量不变,形状改变,体积也不变,橡皮泥的沉浮不会发生改变。
橡皮泥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越大,浮力越大。
科学实验报告单4实验名称造一艘小船实验目的比较哪种船载物多实验材料水槽、若干橡皮泥、若干垫子、玻璃弹子、有关图片实验过程一、准备1.决定造一艘什么船;2.准备需要的材料。
科学实验报告15篇
![科学实验报告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05a899e8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1c.png)
科学实验报告科学实验报告15篇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报告的用途越来越大,不同的报告内容同样也是不同的。
那么大家知道标准正式的报告格式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科学实验报告,欢迎大家分享。
科学实验报告1材料:一个有窄口的塑料瓶、黏土、一段塑料软管、几个硬币、胶带。
1、在塑料瓶的一侧挖二三个洞。
在瓶子的同一侧,用胶带把三四个硬币固定上去。
这些硬币有重量,可使潜水艇往下沉。
2、把塑料软管放入塑料瓶的窄口里,再用黏土把软管和瓶口的缝隙封好。
3、把这个玩具潜水艇放到一盆水里,让潜水艇灌满水。
4、从软管把空气吹入潜水艇。
在你吹气的时候,潜水艇内的水会从洞口被逼出来。
5、当潜水艇充气到一定程度时,它会慢慢升到水面上。
操作:你只要控制潜水艇内空气的量,就可以使潜水艇在水中浮沉了。
原因:怎么会这样?空气的重量比水轻,当你把潜水艇装满气时,潜水艇变得比水还轻,所以会上升到水面上。
科学实验报告2实验内容 5做一个生态瓶实验地点实验室实验目的能设计一个生态瓶建造方案。
实验器材大饮料瓶、泥土、水草、水生小动物实验步骤1、先在瓶底装入一层淘洗干净的沙(如要加几块小石子也就在这时候放)。
2、装入半瓶自然水域的水。
3、往瓶里种上自己准备的水草。
4、再放入小动物。
5、进行观察记录。
实验现象生物和非生物是互相作用、互相依存的,形成了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实验效果实验人实验时间仪器管理员签字科学实验报告3《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科学课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同时又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综合学科。
科学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全体学生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
但科学素养的形成不仅是通过教师的知识讲解或学生机械的记忆就可以实现的,而是依赖于科学探究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感悟,学生只有经历观察、发现问题、实验探索或者验证的过程,通过学生的动口、动手、动脑才能促进学生科学素养慢慢地形成。
而很多探究活动要通过实验教学来实现的,因此实验教学是小学科学探究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作文《我的实验报告(科学)》
![作文《我的实验报告(科学)》](https://img.taocdn.com/s3/m/9d3981a0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086936e.png)
我的实验报告(科学)篇一我的实验报告(科学)话说这学期科学课,老师让我们做个小实验,写个报告。
我当时脑子一抽,选了个看起来简单,实际上要命的东西——观察蚂蚁搬家。
简单?你以为蚂蚁搬家是随便看看就能交差的?naive!我选的观察对象是家门口那窝特别勤快的蚂蚁,它们简直是搬运界的扛把子,效率比我高多了。
一开始,我信心满满,拿了个放大镜,搬了个小板凳,摆好阵势,准备记录它们搬食物的路线、速度、合作方式等等,简直像个专业的昆虫学家。
我甚至还准备了一个小本子,画了张简陋的地图,上面标注了“蚂蚁窝”、“食物来源A”(我家厨房掉地上的面包屑)、“食物来源B”(邻居家洒出来的糖粒)等等。
好家伙,刚开始还挺有意思的,蚂蚁们排着队,一个接一个,抬着比自己大好几倍的面包屑,那小样儿,相当认真。
我用秒表计时,记录每只蚂蚁搬运食物的时间,还试图分析它们是怎么沟通的,是不是用触角传递信息?说实话,我脑补了好多蚂蚁之间用复杂的语言交流的画面。
结果呢?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首先,蚂蚁的速度根本没法精准测量,它们不是直线前进,一会儿左拐一会儿右拐,像喝醉了一样。
我追着它们跑来跑去,汗流浃背,感觉自己比蚂蚁还忙。
然后呢,我发现我的地图根本没用,因为蚂蚁的路线随时在变,仿佛它们在玩什么迷宫游戏。
最后,更让我崩溃的是,我观察了一整个下午,写满了几页观察记录,结果发现面包屑大部分都是被风吹走的,蚂蚁搬运的效率,还不如我用吸尘器。
篇二我的实验报告(科学)我本以为实验报告就写我观察到的蚂蚁搬运面包屑的路线和速度就够了,但老师要求我们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这可难倒我了,除了蚂蚁很能跑,我什么结论都得不出。
我绞尽脑汁,翻阅了各种资料,试图从蚂蚁的社会性、协作性、信息素等方面入手分析。
我发现蚂蚁的搬运效率其实受很多因素影响,比如食物大小、地形、天气等等。
我试图用科学的语言解释我的观察结果,什么“受环境因素影响,蚂蚁搬运效率呈现波动性”,“蚂蚁个体间存在分工协作,提高了整体搬运效率”等等。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优秀6篇】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优秀6篇】](https://img.taocdn.com/s3/m/0ed6773c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1d.png)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优秀6篇】篇一:小学科学实验报告篇一实验是自然科学研究中十分重要的认识方法,它对于激发儿童的科学志趣,培养儿童的科学能力,提高儿童的科学素质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特制定以下实验教学计划:以新课标的教学理念为核心,加强观察和实验,注重对学生进行提出问题、猜想结果、制定计划、观察、实验、搜集证据、表达交流等方面的训练,引导学生去亲历科学,在亲自操作、动手实验、自行探究的实践中,学习科学知识,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培养对科学的积极态度。
1、通过学习各种实验操作,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态度,启发学生探究自然事物间的相互联系,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独立思考的态度和创新精神。
2、通过学习各种实验操作,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实践能力,使学生勤于动手勇于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
3、通过观察和实验,使学生理解我们身边处处有科学,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科学的道理,提高学科学、用科学的积极性、主动性。
4、通过用温度计进行测量,知道使用工具比感官更有效;能运用温度计对物体进行定量观察,采集数据;知道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常见物体的温度,并作简单记录。
5、通过浮和沉的实验,使学生能对浮和沉的转换提出自己的猜想和假设;能用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和假设;知道改变浮沉的方法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6、通过数学课中的各种实验演示提高学生勇于探索、独立思考的态度和创新精神。
1、教师端正教育教学思想,认真备课,精心设计实验教学过程,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实验质量。
2、教学中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特点,新课标要求,要由浅入深,有利于学生学科学、用科学,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
3、实验中,要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学实验仪器,还应尽量创造条件,自制器材,努力按计划、按要求完成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篇二:小学科学实验报告篇二本学期科学教材主要安排的科学实验有八个,其中,分组实验有:第3课《馒头发霉了》,第5课《蜡烛的变化》,第6课《食盐和水泥》第10课《距离和时间》,第20课《蚯蚓找家》,演示实验,分别是:第7课《铁生锈》,第8课《牛奶的变化》中,第14课《白天与黑夜》既是演示实验又是分组实验。
科学动物小实验报告(3篇)
![科学动物小实验报告(3篇)](https://img.taocdn.com/s3/m/10add188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b0.png)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蚂蚁的觅食行为特点;2. 探究蚂蚁觅食过程中的信息传递方式;3. 分析蚂蚁觅食行为对人类生活的意义。
二、实验材料1. 实验对象:蚂蚁(种类不限,数量若干)2. 实验器材:培养皿、透明胶带、食物(如糖水、肉末等)、放大镜、尺子、计时器等三、实验方法1. 观察蚂蚁觅食行为:将蚂蚁放入培养皿中,观察蚂蚁在培养皿内的活动情况,记录蚂蚁觅食行为的特点。
2. 探究蚂蚁觅食过程中的信息传递方式:在培养皿内放置食物,用透明胶带将食物与培养皿边缘粘合,防止蚂蚁爬出。
观察蚂蚁觅食过程中的行为变化,如触角、身体弯曲等,分析蚂蚁觅食过程中的信息传递方式。
3. 分析蚂蚁觅食行为对人类生活的意义:结合观察结果,分析蚂蚁觅食行为对人类生活的意义,如蚂蚁在生态平衡、土壤改良等方面的作用。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材料,将蚂蚁放入培养皿中;2. 观察蚂蚁在培养皿内的活动情况,记录蚂蚁觅食行为的特点;3. 在培养皿内放置食物,用透明胶带将食物与培养皿边缘粘合;4. 观察蚂蚁觅食过程中的行为变化,分析蚂蚁觅食过程中的信息传递方式;5. 分析蚂蚁觅食行为对人类生活的意义;6. 整理实验数据,撰写实验报告。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观察结果:蚂蚁在培养皿内表现出明显的觅食行为,如爬行、触角接触、身体弯曲等。
蚂蚁觅食过程中,触角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们通过触角感知食物的气味,从而确定食物的位置。
2. 信息传递方式:在实验过程中,蚂蚁通过触角感知食物的气味,并将这一信息传递给其他蚂蚁。
当一只蚂蚁发现食物后,它会通过触角与其他蚂蚁接触,将信息传递给它们,从而引导其他蚂蚁前往食物所在地。
3. 蚂蚁觅食行为对人类生活的意义:蚂蚁在生态平衡、土壤改良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它们能够分解有机物质,促进土壤肥力;同时,蚂蚁还能够控制害虫,维持生态平衡。
六、实验结论1. 蚂蚁的觅食行为具有明显的特点,如触角感知、身体弯曲等;2. 蚂蚁觅食过程中的信息传递方式主要是通过触角;3. 蚂蚁觅食行为对人类生活具有重要作用,如生态平衡、土壤改良等。
初中科学实验报告范文精选5篇-电流研究性报告范文
![初中科学实验报告范文精选5篇-电流研究性报告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a2375a74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3a.png)
初中科学实验报告范文精选5篇-电流研究性报告范文实验报告1:电流的发现及性质研究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观察和探究电流的发现及其性质。
实验器材:- 干电池- 电灯泡- 导线- 电流表实验步骤:1. 将干电池的正极和电灯泡的一端用导线连接起来。
2. 将电流表串联在电灯泡和负极之间。
3. 将干电池的负极与电灯泡的另一端用导线连接起来。
实验结果:当电路连通后,电流表指针偏转,显示有电流通过。
同时,电灯泡也亮起来。
如果断开电路,电流表指针归零,电灯泡熄灭。
实验结论: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当电路连通后,电流从正极流向负极,并且在电路中产生了辐射热和光热,导致电灯泡发光。
当电路断开时,电流停止流动,电灯泡熄灭。
实验报告2:电流的方向与强弱关系研究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观察和探究电流的方向与强弱关系。
实验器材:- 干电池- 电灯泡- 导线- 电流表实验步骤:1. 将干电池的正极和电灯泡的一端用导线连接起来。
2. 将电流表串联在电灯泡和负极之间。
3. 将干电池的负极与电灯泡的另一端用导线连接起来。
实验结果:将电流表接在正极和电灯泡之间,电流表指针指向正方向,表示电流从正极流向负极。
将电流表接在负极和电灯泡之间,电流表指针指向负方向,表示电流从负极流向正极。
实验结论:通过实验我们发现,电流的流动方向与电流表的指示方向相反。
当电流强度增大时,电流表的指针偏转角度增大;当电流强度减小时,电流表的指针偏转角度减小。
实验报告3:电流与电阻关系研究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观察和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实验器材:- 干电池- 电灯泡- 导线- 电流表- 变阻器实验步骤:1. 将干电池的正极和电灯泡的一端用导线连接起来。
2. 将电流表串联在电灯泡和负极之间。
3. 将干电池的负极与电灯泡的另一端用导线连接起来。
4. 连接变阻器在电路的一部分。
实验结果:改变变阻器的电阻大小,我们观察到当电阻增大时,电流减小;当电阻减小时,电流增大。
实验结论:通过实验我们发现,电流与电阻呈反比关系。
科学实验报告范文
![科学实验报告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70ca4c88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c0ada32.png)
科学实验报告范文科学实验报告范文(精选34篇)科学实验报告范文篇1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一组天文学家对离开地球约95光年的两个双星进行了为期5年的观察,这两个双星系统拥有与我们太阳相类似的年轻恒星,因此研究它们能帮助天文学家预测太阳的强烈爆发和确定地球上生命的进化,因为当时太阳对我们地球的轰击要比现在强烈得多。
天文学家在5年里对β-英仙星座(最明亮和最接近地球的双星)和V711-捷利茨(拥有两颗类似太阳的恒星,其中一颗比太阳稍冷,另一颗比太阳稍热)双星辐射的无线电波进行不间断监测,类似太阳的恒星具有外部环流区域,该区域在激发磁场,而双星上的爆发图像表明该磁场在变化。
天文学家试图发现双星上最强烈爆发时磁场变化的规律,这样的规律性已被找到,因此现在可以十分准确地预测下一次爆发什么时候发生。
双星的爆发强度取决于双星中稍冷恒星的年龄和旋转速度,上述两个双星远比太阳年轻,它们围绕自己轴的旋转速度也快10倍,因此它们的爆发大致也强烈10倍。
专家们认为,为了查明这一规律性,只要观察5年时间就足够了。
这两个双星中的恒星爆发频率为50~天,此外,还存在持续500天以上的活跃长周期。
我们的太阳不是双星而是单独恒星,它的磁场活性相对比较低,因此为了收集预测它爆发的统计资料,需要对太阳进行为期100年的观察。
科学实验报告范文篇2学校:年(班)级:实验小组成员:实验时间:实验名称:让瘪乒乓球鼓起来实验器材:烧杯、热水、瘪乒乓球我的猜测:球会鼓起来我这样做:1、将烧杯加入多半杯热水2、把瘪乒乓球放入杯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测量结果:瘪乒乓球鼓起来了我认为:瘪乒乓球受热鼓起来;气体受热会膨胀授课教师:评定等级:注:1.本表由学生在实验课上根据实验情况填写送交实验室存放。
2.本表每学期按年级每个实验选样例装订成册存档。
科学实验报告范文篇3实验内容:阳光下的影子实验地点:室外实验目的:观察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实验器材:木板、白纸、橡皮泥、木棒实验步骤:1、做一个简易的日影观测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实验报告范文
实验报告是把实验的目的、方法、过程、结果等记录下来,经过整理,写成的书面汇报。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实验报告范文,欢迎大家参阅。
第1篇: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实验报告
一、实验内容:
利用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研究我国经济水平对消费的影响
1、实验目的:掌握一元线性回归方程的建立和基本的经济检验和统计检验
2、实验要求:(1)对原始指标变量数据作价格因子的剔除处理; (2)对回归模型做出经济上的解释; (3)独立完成实验建模和实验报告。
二、实验报告
----中国年人均消费与经济水平之间的关系
1、问题的提出
居民的消费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合理适度的消费可以有利的促进经济的平稳健康的增长。
要充分发挥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关键问题是如何保证居民的消费水平。
根据宏观经济学理论,一国的GDP扣除掉折旧和税收就是居民的可支配的收入了,而居民的收入主要用于两个方面:一是储蓄,二是消费。
如果人均GDP增加,那么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也会增加,这样居民用于消费的应该也会增加。
本次实验通过运用中国年人均消费与经济水平(用人均GDP这
个指标来表示)数据,建立模型研究人均消费和经济水平之间的关系。
西方消费经济学者们认为,收入是影响消费者消费的主要因素,消费是需求的函数。
消费经济学有关收入与消费的关系即消费函数理论有:(1)凯恩斯的绝对收入理论。
该理论认为消费主要取决于消费者的净收入,边际消费倾向小于平均消费倾向。
并且进一步假定,人们的现期消费,取决于他们现期收入的绝对量。
(2)杜森贝利的相对收入消费理论。
该理论认为消费者会受自己过去的消费习惯以及周围消费水准来决定消费,从而消费是相对的决定的。
这些理论都强调了收入对消费的影响。
除此之外,还有其他一些因素也会对消费行为产生影响。
(1)利率。
一般情况下,提高利率会刺激储蓄,从而减少消费。
但在现实中利率对储蓄的影响要视其对储蓄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而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价格指数。
价格的变动可以使得实际收入发生变化,从而改变消费。
(3)生活环境,生活理念。
有些人受传统消费观念的影响,对现在流行的超前消费很不赞同,习惯于把钱存入银行,这样势必会影响一个地区的消费水平。
(4)人口结构。
不同年龄段的人的消费率不同,青少年和老年人的消费率一般较高。
一国青少年和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越高,消费需求也相应越大,而储蓄率也就越低另外,根据宏观经济学理论,一国的GDP扣除掉折旧和间接税就是一国的国民收入,所以,我们可以用人均GDP来代表人均收入。
基于上述这些经济理论,本次实验通过运用中国年人均消费与经济水平(人均GDP)数据,建立模型研究人均消费和经济水平之间的关
系。
针对这一模型,一是假定利率是保持不变的,这样可支配收入可视为不受储蓄的影响,二是假定人口结构及生活环境不发生变化,另外对原始指标变量数据作价格因子的剔除处理,避免价格因素的影响。
2、指标选择
本实验中,经济水平的指标我们选择人均GDP。
3、数据来源
数据取于《中国统计年鉴》,指标数据为国年的人均消费、人均GDP和各年的CPI。
4、数据处理
为了保证我们各个时期数据的可性,我们必须剔除价格的因素对人均消费和人均GDP的影响。
在这里我们用1990年的CPI作为基期来调整数据。
关于调整方法我们可以用Excel也可以用EViews软件进行,在这里我们介绍一下用EViews软件调整数据的步骤。
第2篇:实验报告格式
一、实验目的
熟悉应用PHOTOSHOP 在图形处理中的操作,
二、实验内容
按照样张的样子把两张素材文件合并为一个图像文件。
保存文件为.psd (不得合并图层)
三、实验环境
实验应用系统及软件:WINDOWNS XP和PHOTOSHOP
四、实验步骤
1、从桌面上启动PHOTOSHOP
2、应用菜单栏中的文件菜单打开命令分别打开两个图形文件城市风.JPG和云天.jpg
3、应用图象旋转画布水平反转画布对文件云天.jpg进行转换。
4、使用方框工具选中中间图片,使用CTRL+j新建图层.
5、选择新建图层,并选择魔术棒工具大致选出城市风光.jpg文件中的建筑轮廓,并配合使用SHIFT、ALT键完成精细的选择。
6、使用选择菜单中的反选命令选中建筑图片拖动到云天图片中。
7、使用CTRL+T对图片进行自由变换使其符合云天图片大小。
8、保存文件名为xin.psd
五、实验结果
在实验中着重应用了PHOTOSHOP中的图片反转、图层的建立、图片中的扣图、图片的自由变换,基本达到了实验目标。
六、总结
实验过程中,开始我不知道如何去除图片中的背景、经过请教摸索终于掌握了其应用方法。
个人方面我觉得初次接触PHOTOSHOP 很有收获。
第3篇:材料综合与设计性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粉体真密度的测定
粉体真密度是粉体质量与其真体积之比值,其真体积不包括存在于粉体颗粒内部的封闭空洞。
所以,测定粉体的真密度必须采用无孔材料。
根据测定介质的不同,粉体真密度的主要测定方法可分为气体
容积法和浸液法。
气体容积法是以气体取代液体测定试样所排出的体积。
此法排除了浸液法对试样溶解的可能性,具有不损坏试样的优点。
但测定时易受温度的影响,还需注意漏气问题。
气体容积法又分为定容积法与不定容积法。
浸液法是将粉末浸入在易润湿颗粒表面的浸液中,测定其所排除液体的体积。
此法必须真空脱气以完全排除气泡。
真空脱气操作可采用加热(煮沸)法和减压法,或两法同时并用。
浸液法主要有比重瓶法和悬吊法。
其中,比重瓶法具有仪器简单、操作方便、结果可靠等优点,已成为目前应用较多的测定真密度的方法之一。
因此,本实验采用比重瓶法。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粉体真密度的概念及其在科研与生产中的作用;
2. 掌握浸液法比重瓶法测定粉末真密度的原理及方法;
3.通过实验方案设计,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
比重瓶法测定粉体真密度基于阿基米德原理。
将待测粉末浸入对其润湿而不溶解的浸液中,抽真空除气泡,求出粉末试样从已知容量的容器中排出已知密度的液体,就可计算所测粉末的真密度。
三.实验器材:
实验仪器:真空干燥器,比重瓶(2-4个);分析天平;烧杯。
实验原料:金刚砂。
四.实验过程
1. 将比重瓶洗净编号,放入烘箱中于110℃下烘干冷却备用。
2. 用电子天平称量每个比重瓶的质量m0。
3. 每次测定所需试样的题记约占比重瓶容量的1/3,所以应预先用四分法缩分待测试样。
4. 取300ml的浸液(实际实验中为去离子水)倒入烧杯中,再将烧杯放进真空干燥器内预先脱气。
浸液的密度可以查表得知。
5. 在已干燥的比重瓶(m0),装入约为比重瓶容量1/3的粉体试样,精确称量比重瓶和试样的的质量ms。
6. 将预先脱气的去离子水注入有试样的的比重瓶内,到容器容量的2/3处为止,放入真空干燥器内。
启动真空泵,抽气约20-30min 时暂停抽气。
7. 从真空干燥器中取出比重瓶,向瓶内加满浸液并在电子天平上称其质量msl。
8. 洗净该比重瓶,向瓶内加满浸液,称其质量为ml。
9. 重复操作5.6.7.8测下一组数据,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本文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