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区管理制度
收费站区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加强收费站区的安全生产管理,保障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预防事故发生,提高工作效率,根据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结合本站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安全管理组织与职责1. 站长:全面负责本站区的安全生产工作,组织实施本制度,定期组织安全生产检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2. 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负责本站区的日常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协助站长组织实施本制度,监督检查安全生产措施的落实。
3. 收费员:负责收费亭内的安全生产,确保收费亭内设施、设备正常运行,发现安全隐患及时上报。
4. 机电维护人员:负责收费亭内设备的维护保养,确保设备安全可靠运行。
三、安全管理措施1. 设施设备安全:(1)收费亭、收费广场等设施设备应定期检查、维修,确保其安全可靠运行。
(2)收费亭内电源线路、插座等应保持完好,防止漏电事故发生。
(3)收费亭内消防设施应完好,灭火器等消防器材应放置在显眼位置,并定期检查。
2. 人员安全:(1)收费员上岗前应进行岗前培训,熟悉操作规程和应急预案。
(2)收费员应佩戴防护用品,确保自身安全。
(3)收费员在岗期间应遵守操作规程,不得擅自离岗、串岗。
3. 环境安全:(1)收费广场、收费亭内应保持整洁,无杂物堆积。
(2)收费亭内不得存放易燃、易爆物品。
(3)收费亭内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指示标志、禁令标志、指路标志。
4. 应急预案:(1)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包括火灾、盗窃、交通事故等突发事件。
(2)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员工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3)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作,确保应急处置工作有序进行。
四、安全生产检查与考核1. 定期组织安全生产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 对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收费员、机电维护人员进行安全生产考核,考核结果与绩效挂钩。
3. 对违反安全生产规定的行为,严肃处理,情节严重者予以辞退。
五、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 本制度由站长负责解释。
3. 本制度如与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相抵触,以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为准。
天然气站区安全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了确保天然气站区安全生产,保障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预防和减少事故发生,根据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结合本站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安全管理组织机构1.成立天然气站区安全管理委员会,负责站区安全管理工作,定期召开安全会议,研究解决安全生产中的重大问题。
2.设立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站区日常安全管理,组织实施各项安全管理制度。
三、安全管理制度1.人员管理(1)站区员工应具备一定的安全生产知识和技能,经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
(2)员工进入站区应穿戴整齐,遵守劳动纪律,不得酒后上岗。
(3)非本站区人员未经许可不得进入站区,因工作需要进入站区需按要求登记。
2.设备管理(1)站区设备应定期进行检修、保养,确保设备安全可靠。
(2)操作人员应熟悉设备性能、操作规程,严格按照规程进行操作。
(3)严禁擅自拆卸、改装设备,严禁违规操作。
3.消防安全管理(1)站区应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并定期检查、维护,确保消防器材完好有效。
(2)严禁在站区内吸烟、使用明火,严禁违规动火作业。
(3)加强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员工消防安全意识。
4.防雷、防静电管理(1)站区应按照国家标准安装防雷、防静电设施,并定期检查、维护。
(2)操作人员应穿戴防静电服装,严禁穿钉鞋、化纤服装等。
(3)加强防雷、防静电知识培训,提高员工防范意识。
5.环境保护管理(1)站区应遵守国家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严格执行污染排放标准。
(2)加强站区环境监测,确保环境质量达标。
(3)加强环保宣传教育,提高员工环保意识。
四、安全教育与培训1.站区应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技能。
2.新员工入职前,应进行岗前培训,确保其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和技能。
3.对违反安全规定、造成安全事故的员工,应进行严肃处理。
五、应急处理1.站区应制定应急预案,明确事故报告、救援、疏散等程序。
2.发生安全事故时,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救援,减少事故损失。
3.事故发生后,应迅速调查原因,分析教训,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收费站区安全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保障收费站区安全、有序、高效运行,预防各类事故发生,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上级部门相关规定,结合本收费站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安全责任1. 站长对本收费站区的安全生产全面负责,是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
2. 各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安全生产负责,是本部门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
3. 每位员工对本岗位安全生产工作负责,应严格遵守各项安全规章制度。
三、安全管理措施1. 安全教育培训(1)对新员工进行岗前安全教育培训,确保其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
(2)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安全知识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3)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员工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2. 安全设施管理(1)确保收费设施、设备完好,定期进行检查、维护和保养。
(2)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提醒员工注意安全。
(3)加强收费广场、收费岗亭等区域的安全防护措施。
3. 用电安全管理(1)确保用电设施安全可靠,定期检查线路、插座等设备。
(2)加强用电安全管理,严禁私拉乱接电线,防止火灾事故发生。
(3)禁止在收费亭内吸烟、使用明火等行为。
4. 消防安全管理(1)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确保其完好有效。
(2)定期检查消防设施,确保消防通道畅通。
(3)加强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员工消防安全意识。
5. 交通安全管理(1)加强收费广场、收费岗亭等区域的交通安全管理,确保车辆有序通行。
(2)加强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员工交通安全意识。
(3)定期对交通安全设施进行检查、维护和保养。
6. 环境卫生管理(1)保持收费广场、收费岗亭等区域干净整洁,及时清理垃圾。
(2)加强公共卫生设施的管理,确保其正常使用。
(3)加强绿化工作,营造优美的工作环境。
四、奖惩制度1. 对在安全生产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和集体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违反安全生产规定、造成安全事故的个人和单位依法进行处罚。
五、附则1. 本制度由收费站站长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铁路站区卫生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加强铁路站区卫生管理,保障旅客、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维护良好的铁路站区环境,提高铁路服务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法》、《铁路卫生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铁路站区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管理范围本制度适用于铁路站区范围内的所有区域,包括候车室、售票厅、检票口、站台、列车等。
三、卫生责任1. 铁路站区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实施和监督本制度的执行。
2. 各部门、各单位应明确卫生责任,落实卫生管理措施。
3. 旅客应自觉维护铁路站区卫生,遵守卫生管理规定。
四、卫生管理措施1. 站区环境卫生(1)定期对站区进行清扫、消毒,保持地面、墙面、门窗、座椅等设施清洁卫生。
(2)设置垃圾桶,并确保垃圾桶清洁、完好。
(3)及时清理垃圾,保持站区环境整洁。
2. 站内设施卫生(1)定期对候车室、售票厅、检票口、站台等设施进行清洁、消毒。
(2)保持电梯、扶梯、楼梯等设施清洁、无污渍。
(3)确保洗手间设施完好,提供充足的洗手液、卫生纸等用品。
3. 列车卫生(1)列车到达车站前,应进行彻底清洁、消毒。
(2)列车运行过程中,列车员应随时检查车内卫生,及时清理垃圾。
(3)列车员应定期对列车设施进行清洁、消毒。
4. 公共区域卫生(1)加强公共场所的卫生管理,如候车室、售票厅、检票口等。
(2)设置醒目的卫生提示标语,引导旅客保持卫生。
(3)加强公共区域的巡查,及时制止不文明行为。
五、监督检查1. 铁路站区管理部门应定期对卫生管理情况进行检查,对不符合卫生要求的单位或个人进行通报批评。
2. 对违反卫生管理规定的单位或个人,依法进行处罚。
六、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制度由铁路站区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3. 本制度如有未尽事宜,由铁路站区管理部门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补充和修改。
航站区安全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了加强航站区的安全管理,保障旅客、员工及航空器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安全保卫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航站区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安全管理目标1. 实现航站区安全无事故,确保旅客、员工及航空器安全。
2. 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
3. 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4. 加强与民航、公安、消防等部门的协作,形成安全防控合力。
三、组织机构与职责1. 成立航站区安全管理委员会,负责航站区安全管理的全面工作。
2. 航站区安全管理委员会下设安全管理办公室,负责具体实施安全管理措施。
3. 各部门负责人为本部门安全第一责任人,负责本部门安全管理工作。
4. 员工应严格遵守安全规章制度,积极参与安全管理。
四、安全管理措施1. 安全教育培训(1)定期组织员工参加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2)对新入职员工进行岗前安全培训,确保其具备基本的安全操作技能。
2. 安全检查与隐患排查(1)定期开展航站区安全检查,对安全隐患进行排查。
(2)设立安全隐患举报渠道,鼓励员工发现并及时报告安全隐患。
3. 安全设施与设备管理(1)确保航站区安全设施与设备完好,定期进行检查与维护。
(2)加强航空器地面保障工作,确保航空器安全停放。
4. 应急管理与处置(1)建立健全应急预案,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2)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员工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5. 交通安全管理(1)加强航站区交通秩序管理,确保交通安全。
(2)设立交通安全标志,提醒驾驶员遵守交通规则。
6. 消防安全管理(1)加强航站区消防安全管理,确保消防设施完好。
(2)定期开展消防安全检查,消除火灾隐患。
五、奖惩制度1. 对在安全管理工作中表现突出的部门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违反安全规章制度、造成安全隐患的部门和个人进行处罚。
六、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制度由航站区安全管理委员会负责解释。
汽车总站场地安全管理制度

---------------------------------------------------------------范文最新推荐------------------------------------------------------ 汽车总站场地安全管理制度为了加强站区场地安全秩序管理, 提高广大职工、驾驶人员或来站办理相关业务业户的安全生产意识, 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思想, 落实“三不进站五不出站”的要求, 预防和减少场地安全生产事故, 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企业财产安全, 维护好良好的生产经营秩序, 特制定本制度:1、严格处理违犯站区安全管理的车辆及人员, 下死手解决站区内车辆超速、车辆逆行问题, 发现一起处理一起, 杜绝站区内车辆乱停乱放。
2、南、北门岗值勤员负责早晚和夜巡人员交接, 并负责指挥班车有序进出站区。
严禁社会闲杂车辆及人员进出。
各进出口内外不准停放车辆。
3、下客点值勤人员负责指挥车辆按规定位置停放及下客后及时离开, 严禁班车在快车道停车下客, 及时疏导下车旅客通过安全通道从出1/ 11站口出站, 清理闲杂车辆在此停留。
4、车场值勤员一定要严把班车进出和停放关, 及时清理车场停留人员, 严禁无通行证车辆通过。
5、出站口检查员按规定严格核对出站班车人数, 确保超载客车不出站, 检查出站班车驾驶员及车辆手续, 确保安全例检不合格客车不出站、驾驶员资格不符合要求不出站、客车证件不齐全不出站、出站登记表未经审核签字不出站。
不得与业户勾结弄虚作假、瞒报上客损害企业利益, 及时疏通跑道保持畅通, 禁止无证闲杂车辆和班车逆行进站。
6、做好重大节假日的班车加班车场管理工作, 合理划分加班区域, 建立安全隔离区;严禁旅客进入车场跟车随行, 安排旅客有序乘车, 杜绝出现拥挤、踩踏事故。
7、西站、南站、香江、农贸、卫星站各发车区对车辆人员比较集中的车场、发车区, 要安排专人维护好秩序, 指挥车辆有序进、出站, 严禁一切自行车、摩托车、闲杂车辆进入发车场地, 过路班车清点人数时, 要注意班车停稳后再上车核对, 严禁超员班车出站。
航站区管理制度

航站区管理制度第一章總則第一條为规范和加强航站区的管理,保障旅客、航空公司和其他相关企事业单位的合法权益,维护航站区的安全和秩序,根据《民用航空法》及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定本制度。
第二條本制度适用于航站区内包括航站楼、停机坪、行李处理区、弱电车辆维护区及其他与民用航空联通运行有关的专用公共区域的管理。
第三條航站区的管理依法属于民用航空主管部门。
飞行区、地面区和维修区的管理依法属于航空港主管部门。
第四條航站区负责制定管理规章制度,并将其予以执行和监督。
第二章航站区开放时间和地点第五條机场客运航站楼的开放时间,由机场经营管理单位根据机场精细化管理要求,并按照民航总局规定执行。
第六條航站区设立的地点,应当根据航站楼设施的功能、面积以及旅客、航空公司和其他单位的需求,经机场管理公司批准设立。
第三章航站区的使用第七條航站区属于公共资源,根据公共资源的性质,有权使用航站区:(一)机场经营管理单位使用航站区,包括对航站楼的管理、对飞行区、地面区和维护区等的管理。
(二)航空公司和运输企事业单位的飞机使用航站区,包括停泊、滑行、起降等。
(三)其他地面服务提供者使用航站区,包括机坪上的地面服务设备、航空油料、行李、快递等服务。
第八條有权使用航站区的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改变航站区的设施和功能分配,并应当按照规定的使用标准使用航站区。
第九條已经达到使用标准的航站区,不得擅自减少使用标准,应当保持与规定标准相符。
第十條有权使用航站区的单位和个人不得将航站区出租或变相出租,并应当与机场经营管理单位签订相关使用协议。
第四章航站区的保护和维护第十一條使用航站区的单位和个人有义务保护和维护航站区的设施和功能,不得有以下行为:(一)私自拆卸、改变航站区设施和功能分配。
(二)乱涂乱画、占用航站区,妨碍航站区正常使用。
(三)非法使用航站区设备、设施和资源。
(四)其他损害航站区公共资源的行为。
第十二條因为特殊原因需要对航站区进行改造、扩建等时,使用单位应当按照管理单位的要求,提供协助并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申请和报批手续。
站区管理制度

第五章站区管理制度第一条目的站区管理是保证场站正常运行的基础。
场站工作人员必须认真熟悉场站设备、工艺流程等技术方面的情况。
要按照职业要求对站区设备进行操作与保养,确保部门工作正常开展。
第二条范围城西门站,石亭江门站与城东输配站。
第三条人员负责对门站来气的输配调度工作。
负责上游气源的接收和计量对比工作,并根据燃气压力的运行情况和用气情况及时对上游气源进行初级协调,确保供气压力的稳定和气源的充足。
负责对城东输配站的燃气输配,负责对城区、城南工业园区与博鼎CNG公司的燃气输配,负责对城东输配站的燃气输配,负责对双盛工业园区的燃气输配,负责对城区用户、静安工业园区用户的燃气输配。
执行运行调度指令,调整调压器启闭和设备操作,并定时收集门站各类数据并上报。
负责站内各类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
负责门站的巡视、检查、安全、卫生等工作。
第四条站区管理办法一、站区安全管理办法(一)进站人员必须遵守站内各项管理规定:严禁在站区内吸烟及使用明火。
严禁携带火种、严禁携带易燃易爆物品入站。
进入站区的人员、车辆必须接受值班人员的监督检查。
进入门站生产区的非工作人员(参观人员除外),需持有本人有效证件或公司安全部门审批的许可证方可入站。
参观人员需持有上级主管部门签发的介绍信,并需有公司人员陪同方可入站。
机动车辆进入生产区需加戴防火帽,或熄火进入站内。
严禁穿钉鞋入站,进入生产区一律穿着防静电服装。
进入门站生产区内必须关闭呼机、手机。
未经同意,禁止动用站内任何消防设施和工具。
未经公司批准,站内禁止拍照和录象。
外来办事车辆必须按指定位置停放,不得随意停放。
外来车辆进入站区必须进行登记,出、入站时要主动接受检查。
需要进入站区内施工的车辆,要携带上级主管部门颁发的进站施工许可证,加戴防火帽后进入站区,必须停放在施工规定区域内。
驾驶人员要严格执行进站人员管理规定,严禁在站区内随意走动。
严禁随车携带无关人员进入站区。
参观人员应按照指定或带领的路线参观,未经陪同人员许可,不得随意在站内走动或动用站内任何设施。
站区安全管理制度

站区安全管理制度站区安全管理制度的制定与实施,是为了保障站区内的安全生产,防止和减少安全事故,保护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确保站区稳定运行。
以下是一篇站区安全管理制度:一、总则1.1 本制度旨在加强站区安全管理,规范站区安全生产行为,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确保站区稳定运行。
1.2 本制度适用于站区内所有员工、承包商、实习生等从事生产作业的人员。
1.3 站区安全管理应当遵循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法治保障的原则。
二、组织机构与职责2.1 站区安全管理组织机构设立站区安全管理委员会,由站区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相关部门负责人及员工代表组成。
站区安全管理委员会负责站区安全管理的决策、协调和监督工作。
设立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站区安全生产的日常管理工作。
设立专项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负责站区各类专项安全生产工作的组织与实施。
2.2 站区安全管理人员职责站区负责人:全面负责站区安全生产工作,组织制定站区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确保站区安全生产投入,督促安全生产责任的落实。
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人:组织实施站区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组织安全生产培训和演练,监督安全生产措施的落实,及时报告安全事故。
专项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负责人:组织实施站区各类专项安全生产工作,确保专项安全生产工作的落实。
员工代表:参与站区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监督和检查,提出安全生产建议和意见。
三、安全生产制度3.1 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管理人员、部门负责人、班组长、员工的安全生产职责,确保安全生产责任到人。
3.2 安全生产培训与教育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安全生产培训和教育活动,提高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和技能。
3.3 安全生产演练定期组织安全生产演练,提高员工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3.4 安全生产检查与整改定期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及时发现和整改安全隐患,防止事故发生。
3.5 安全事故报告与调查处理发生安全事故时,应立即报告并启动应急预案,对事故进行调查处理,总结事故教训,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航站区安全管理制度

航站区安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航站区安全管理工作,提高航站区安全防控水平,保障航站区内安全秩序,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航站区内的安全管理工作。
第三条本制度要求航站区管理方依法、依规、依规定实施安全管理措施,确保航站区内人员和财产安全。
第四条航站区管理方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完善安全管理机构和责任制度,制定并执行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第五条航站区管理方应当加强安全宣传教育,提高航站区内人员对安全管理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第六条航站区内人员有权对安全管理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有义务遵守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第七条航站区管理方应当建立健全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做好突发事件的处置工作。
第二章安全管理机构第八条航站区管理方应当设立专门的安全管理部门,负责航站区内的安全管理工作。
第九条安全管理部门应当配备专业的安全管理人员,具备相关专业资质和经验。
第十条安全管理部门应当定期组织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管理能力。
第十一条安全管理部门应当及时了解航站区内的安全风险,制定安全管理计划和预案。
第三章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第十二条航站区管理方应当制定和实施航站区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明确航站区内安全管理的要求和措施。
第十三条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涵盖航站区内的各个领域,包括但不限于人员进出管理、设备设施维护、消防安全、突发事件处理等。
第十四条航站区管理方应当定期组织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的检查和评估,及时修订完善。
第十五条航站区内人员应当熟悉并遵守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不得违反规定。
第四章安全宣传教育第十六条航站区管理方应当定期开展安全宣传教育活动,提高航站区内人员对安全管理的意识和能力。
第十七条安全宣传教育内容包括安全知识、安全常识、应急处理方法等方面。
第十八条安全宣传教育形式多样,可以采取宣传展板、讲座、演练等形式进行。
第十九条航站区内人员应当积极参与安全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
第五章安全事件应急处理第二十条安全管理部门应当建立健全安全事件应急处理机制,确保能够及时有效处理各类突发安全事件。
站场管理规章制度模板范文

站场管理规章制度模板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站场管理,保障会场安全,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根据《劳动法》、《消防法》、《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站场,包括会议室、办公室、生产车间等各类场所。
第三条所有员工在公司内待命期间必须遵守本规章制度,不得违反。
第二章:站场管理第四条负责站场管理的部门是安全部门,由熟悉站场管理的专门人员承担。
第五条安全部门负责站场的日常管理工作,包括站场巡视,安保巡逻等。
第六条各部门负责人需配合安全部门的工作,确保站场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三章:站场安全第七条所有员工进入公司内的站场前必须出示有效证件,经安全部门查验后方可入场。
第八条禁止携带易燃易爆和其他危险物品进入站场,一经发现,立即处理。
第九条禁止在站场内吸烟、吸毒、酗酒等行为,违者将受到处罚。
第十条禁止在站场内擅自使用火种,如有需求必须经安全部门批准后方可进行。
第四章:站场秩序第十一条禁止在站场内大声喧哗、打闹,保持站场的安静。
第十二条禁止私自调整站场内的设备和物品,如需调整必须经过相关部门的批准。
第十三条禁止在站场内乱扔垃圾,要保持环境整洁。
第十四条禁止在站场内随意涂画、损坏公共财物,如有损坏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
第五章:站场值班第十五条站场内设有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站场的安全。
第十六条值班人员必须做好巡视工作,对站场进行全面检查。
第十七条值班人员要做好记录工作,每天将巡视情况上报给安全部门。
第十八条值班人员在站场内发生突发事故时,必须立即报警并做好应急处理。
第六章:站场处罚第十九条违反站场管理规定的员工将受到处罚,包括口头警告、书面警告、罚款等措施。
第二十条多次违反站场管理规定的员工将被调离站场工作并接受相应处罚。
第二十一条经过多次处罚仍不改正的员工将被开除。
第七章:站场检查第二十二条安全部门定期对站场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第二十三条各部门负责人要积极配合安全部门的检查工作,确保站场管理规范。
站区出入管理制度

站区出入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对站区出入管理的规范,维护站区内部安全和秩序,保障工作人员和设施设备的安全,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站区的出入管理工作,具体包括车站、站场、运维段、车辆段、配电所、信号所、工务所等各种工作场所。
第三条出入站区的人员和车辆,应当遵守本管理制度的规定,接受站区管理人员的检查和指导。
第四条站区出入口人员和车辆应当按照规定的时间、地点、程序进行出入,并接受相关安全检查。
第五条各级领导应当加强对站区出入管理工作的指导和监督,确保出入站区的人员和车辆的安全。
第六条站区出入管理工作实行责任制,相关责任人应当履行职责,严守纪律,确保出入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第二章出入管理的原则第七条出入站区的人员和车辆应当进行登记管理,确保出入的安全可靠。
第八条出入站区的人员和车辆应当按照规定的出入口进行出入,不得擅自跨越围栏或闯入禁止区域。
第九条出入站区的人员和车辆应当接受安全检查,配合站区管理人员的工作。
不得携带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禁止携带的物品进入站区。
第十条站区出入管理工作应当做到公平、公正,对违法违规行为要依法依规进行处理。
第三章出入管理的程序第十一条出入站区的人员和车辆应当携带有效的证件,接受站区管理人员的检查。
第十二条出入站区的人员应当按照规定的时间和地点进行出入,如有特殊情况需要临时出入,需经过相关管理人员的许可。
第十三条出入站区的车辆应当经过站区管理人员的检查,检查范围包括但不限于车辆的外观、载货情况、驾驶员证件、行驶证和保险等。
第十四条出入站区的人员和车辆应当接受安全检查,包括但不限于安全防护装备、禁止携带物品等。
第十五条对于拒不接受检查、擅自进入站区或者携带违禁物品的人员和车辆,站区管理人员有权拒绝其出入,并上报相关部门依法处理。
第四章出入管理的责任与义务第十六条站区管理人员应当加强对出入站区人员和车辆的巡查,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进行处理。
第十七条站区管理人员应当依法依规进行出入管理工作,不得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
工作站办公区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工作站办公区管理,提高工作效率,保障员工权益,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部所有工作站办公区。
第三条工作站办公区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1. 依法依规: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公司规章制度进行管理。
2. 公平公正:对所有员工一视同仁,公平公正地处理各项工作。
3. 安全文明:确保工作站办公区安全、整洁、文明。
4. 节能减排:提倡节约资源,减少能源消耗。
5. 持续改进:不断完善工作站办公区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水平。
第二章组织机构与职责第四条公司成立工作站办公区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工作站办公区的全面管理工作。
第五条工作站办公区管理领导小组职责:1. 制定工作站办公区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
2. 监督检查工作站办公区管理制度执行情况。
3. 处理工作站办公区各类突发事件。
4. 组织开展工作站办公区环境卫生、安全检查等活动。
5. 定期向公司领导汇报工作站办公区管理工作情况。
第六条工作站办公区管理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
第七条工作站办公区管理办公室职责:1. 负责工作站办公区日常管理,执行领导小组决策。
2. 制定工作站办公区各项管理制度的具体实施细则。
3. 组织开展工作站办公区环境卫生、安全检查等活动。
4. 收集员工对工作站办公区管理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反馈。
5. 负责工作站办公区各类设施的维护保养。
第三章工作站办公区环境管理第八条工作站办公区应保持整洁、有序,室内温度、湿度、空气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第九条工作站办公区应设置饮水机、休息区、洗手间等设施,并保持设施完好、清洁。
第十条工作站办公区应定期进行环境卫生清洁,保持地面、墙壁、门窗、设备等清洁。
第十一条工作站办公区应合理规划办公区域,确保办公桌、椅、电脑等设备摆放整齐。
第十二条工作站办公区应加强绿化建设,营造舒适的工作环境。
第四章工作站办公区安全管理第十三条工作站办公区应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员工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站区安全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站区安全管理,保障站区运营安全,预防事故发生,提高站区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结合本站区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站区所有员工、外包人员及临时进入站区的人员。
第三条站区安全管理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
第二章组织机构与职责第四条站区设立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站区安全管理的组织实施和监督。
第五条安全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责:1. 制定站区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2. 组织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和应急演练;3. 监督检查站区安全设施设备的使用和维护;4. 调查处理安全事故,提出整改措施;5. 完成上级部门交办的其他安全管理工作。
第六条各部门、班组应当设立安全员,负责本部门、班组的安全管理工作。
第七条各部门、班组的主要职责:1. 落实本部门、班组的安全管理制度;2. 组织开展本部门、班组的安全教育培训;3. 监督检查本部门、班组的安全设施设备的使用和维护;4. 及时报告和处置本部门、班组的安全隐患;5. 配合安全管理部门开展安全检查和事故调查。
第三章安全教育与培训第八条站区应当定期组织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第九条新员工入职前,必须经过安全教育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第十条定期对员工进行安全知识、操作技能和应急处置能力的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素质。
第十一条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员工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第四章安全检查与隐患排查第十二条站区应当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
第十三条安全管理部门应当制定安全检查计划,明确检查内容、时间、人员和整改要求。
第十四条各部门、班组应当配合安全管理部门开展安全检查,及时整改发现的安全隐患。
第十五条发现安全隐患,应当立即采取措施消除,无法立即消除的,应当设置警示标志,并制定整改措施。
第五章事故报告与处理第十六条发生安全事故,应当立即报告安全管理部门,并按照规定程序进行调查处理。
站区安全管理制度

站区安全管理制度概述随着铁路运输的发展,站区成为了重要的枢纽和交通节点,站区的安全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站区安全管理制度是站区管理人员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结合站区特点和治安加强措施,制定并实施的安全管理规定。
其目的是加强站区的安全管理和保护,让乘客和工作人员在站区内安全、放心的工作和旅行。
管理体系站区安全管理制度应遵循科学管理、严格监督的原则,确保标准、规范化、人性化,同时要针对站区情况进行具体规定。
具体的管理体系包括:1.安全检查体系:建立站区内的安全检查机制,确保站区内设备和人员的安全检查能够顺利进行,对存在问题的设备和人员进行必要处理。
2.安全教育体系:制定安全教育计划,定期开展员工及乘客的安全知识培训和应急处理演练。
3.安全管理制度体系:建立站区管理制度,包括值班安排、安全事故的处置办法、应急预案等。
主要内容站区安全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设备管理规定1.站区设备的安全、可靠性管理:对站区内设备进行分类管理,对重要设备的维护和检查周期进行管理,并要求每年进行设备巡查,对问题进行及时处理。
2.重要设备的标识管理:对站区重要设备进行标识,设立标识牌或标记牌,以便现场调度、检查和维护。
人员管理规定1.站区人员的岗前、在职、离职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安全意识、基本操作技能、规章制度等。
2.岗位责任:对站区内的所有人员按岗位分配具体的系统、控制和管理责任。
3.员工安全培训:建立规范的员工安全培训机制,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管理技能。
安全管理规定1.站区安全管理制度和制度流程:明确各级岗位的安全管理职责、流程及其要点。
2.安全巡查制度:制定详细的安全巡查标准,对重要区域和设备进行安全巡查。
3.应急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的应急预案,对突发事件进行预案演习和紧急处置等内容。
总结站区安全管理制度是保障站区工作和旅客安全的重要手段,各个站区在制定和执行安全管理制度时应考虑到站区内的实际环境和对安全的保障需求,规定的基础应该是按照国家法律法规、铁路安全标准和各项规章制度进行。
换热站区域管理制度

换热站区域管理制度一、换热站区域管理制度的意义换热站区域管理制度对于供暖系统的正常运行和用户的满意度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通过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可以提高供暖系统的运行效率,节约能源资源,降低运行成本。
其次,管理制度规范了员工的工作流程和工作规范,提高了员工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再次,用户可以通过管理制度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提高用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最后,管理制度可以规范换热站的运行管理,确保供热质量和安全,减少事故的发生,保障用户的生活安全。
二、换热站区域管理制度的内容1.换热站管理办法①.为了规范换热站的管理工作,保证供暖系统的正常运行,提高服务质量,建立了本管理办法。
②.本管理办法所称的供暖系统包括供热、供冷设备及与之相关的热力管道和附件。
2. 换热站的主要职责①.负责换热站的日常运行维护工作,保证供暖系统的正常运行。
②.配合供热公司的巡查工作,提供相关资料和协助工作。
3. 换热站的管理制度①.建立完善的值班制度,保证换热站24小时不间断运行。
②.规范换热站的运行管理流程,建立健全的维修和保养制度。
4.换热站的服务质量①.提供优质的供热服务,确保用户的供暖需求得到满足。
②.建立用户反馈机制,及时解决用户的投诉和建议。
5. 换热站的安全管理①.加强对供暖设备的检查和维修,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
②.制定应急预案,做好事故应急处置工作,保障用户的安全。
6. 换热站的节能环保①.优化供暖系统的运行,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率。
②.加强对排放物的监测和治理,减少环境污染。
三、换热站区域管理制度的实施1.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①.组建专业团队,制定换热站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
②.将管理制度上墙,让员工了解管理制度的内容和要求。
2.加强培训和教育①.定期组织员工进行技能培训和安全教育,提高员工的维修水平和紧急处理能力。
②.提倡员工学习、分享经验,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
3.建立用户沟通机制①.建立用户反馈渠道,及时了解用户的需求和意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站区管理制度
第一条目的
站区管理是保证场站正常运行的基础。
场站工作人员必须认真熟悉场站设备、工艺流程等技术方面的情况。
要按照职业要求对站区设备进行操作与保养,确保部门工作正常开展。
第二条范围
城西门站,石亭江门站与城东输配站。
第三条人员
负责对门站来气的输配调度工作。
负责上游气源的接收和计量对比工作,并根据燃气压力的运行情况和用气情况及时对上游气源进行初级协调,确保供气压力的稳定和气源的充足。
负责对城东输配站的燃气输配,负责对城区、城南工业园区与博鼎CNG公司的燃气输配,负责对城东输配站的燃气输配,负责对双盛工业园区的燃气输配,负责对城区用户、静安工业园区用户的燃气输配。
执行运行调度指令,调整调压器启闭和设备操作,并定时收集门站各类数据并上报。
负责站内各类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
负责门站的巡视、检查、安全、卫生等工作。
第四条站区管理办法
一、站区安全管理办法
(一)进站人员必须遵守站内各项管理规定:
严禁在站区内吸烟及使用明火。
严禁携带火种、严禁携带易燃易爆物品入站。
进入站区的人员、车辆必须接受值班人员的监督检查。
进入门站生产区的非工作人员(参观人员除外),需持有本人有效证件或公司安全部门审批的许可证方可入站。
参观人员需持有上级主管部门签发的介绍信,并需有公司人员陪同方可入站。
机动车辆进入生产区需加戴防火帽,或熄火进入站内。
严禁穿钉鞋入站,进入生产区一律穿着防静电服装。
进入门站生产区内必须关闭呼机、手机。
未经同意,禁止动用站内任何消防设施和工具。
未经公司批准,站内禁止拍照和录象。
外来办事车辆必须按指定位置停放,不得随意停放。
外来车辆进入站区必须进行登记,出、入站时要主动接受检查。
需要进入站区内施工的车辆,要携带上级主管部门颁发的进站施工许可证,加戴防火帽后进入站区,必须停放在施工规定区域内。
驾驶人员要严格执行进站人员管理规定,严禁在站区内随意走动。
严禁随车携带无关人员进入站区。
参观人员应按照指定或带领的路线参观,未经陪同人员许可,不得
随意在站内走动或动用站内任何设施。
二、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消防组织,明确防火责任人,并报上级部门备案,人员变动时,要及时补报。
成立义务消防队,按计划组织、训练和灭火演习,根据情况每年不少于1次。
按时认真检查消防器材,每天检查一次,灭火器充装压力是否正常。
消防水带、水枪,消防扳手应时刻保证完好,专人负责管理,不准挪作他用,消防演习后,要把水龙带刷净晒干,每年检查一次。
站内一切动火作业,均需按公司动火作业制度审批手续,经审批后方可动火作业。
保持站内外消防通道畅通。
三、门站巡检管理规定
(一)巡检内容
设备有无“跑、冒、滴、漏”情况,如有问题及时处理。
过滤器:每天每30分钟巡查一次观察运行是否正常,并做记录,发现问题及时上报,每月进行排污,每半年拆卸清洗过滤网、更换变形过滤网。
调压设备:每天检查运行情况,并做好记录,发现问题及时上报。
每月对调压设备进行清洁,并注油与涂抹黄油。
每半年拆卸调压设备,更换失去弹性或者漏气的薄膜,更换失去弹性的弹簧,更换变形的传动零件或加注润滑油。
孔板流量计:每天进行巡查,每月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没季度聘请流量计公司测试静压、差压是否正常。
安全装置:每天进行巡查,每月坚持紧固件是否松动,有无泄漏现象,铅封是否完好、阀体有无锈蚀,每年定期校检。
阀门:每天进行巡查,清洁;每月进行阀杆注油,加密封脂,至少开关一次闸板,对阀门油杯、阀杆螺纹和阀杆螺母及传动机构的润滑情况进行检查,并检查连接出有无渗漏,有无漏气;每年对变形的传动零件进行更换、排污等、加油等。
加臭系统:每天检查压缩机运行是否正常,各连接部位、阀门有无漏气、漏油现象;各级压力、温度、负荷、声音是否正常,发现问题及时上报;每周进行清洁。
燃气输配管网:每天进行进、出站压力;各级汇管压力(包括分离器压力);安全状况;用气情况;流量计运行情况,油污情况;气流温度等检查。
消防器材:每周检查各处消防器材是否齐备、灭火器压力是否合格、标识是否清楚等。
各部位卫生情况:每天由配气工巡查,并做好卫生工作。
在值班记录上详细记录检查情况。
四、工具管理制度
工具的配置、购买先提出申请,经管网运行部报批后统一购买。
所有工具统一建帐,专用工具集中由专人保管。
借用前需要填写工具借用卡,经借用人签字后方可借用,用完后立
即归还。
归还时经保管人员检查完好后方可归库,并注明归还日期,保管员签字;如在使用过程中,由于非正常操作使用而使工具损坏者视情节轻重给予赔偿或相应的经济处罚。
个人领用的工具丢失按原价赔偿。
对于个人工具的领用,统一建立个人工具的领用卡,由领用人签字,保管人签字。
维护工具,出现正常损坏以旧换新,如非正常损坏或丢失按原价赔偿。
所有工具均应正确使用,保持清洁、干净,岗位变动时工具必须交接清楚,由相关人员签字,报工具保管员备案记录。
五、计量管理制度
1、门站运行工要按要求对仪表进行巡视,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2、门站计量员要认真操作流量计算机,记录准确的各用户日产量。
3、对门站计量仪表,工业用户计量表进行定期校验和检定,对工业用户当年当月用气量进行比对分析。
4、工业用户用气情况要定期和不定期进行检查,了解和监控,对工业用户计量装置铅封要核实检查。
5、好用户用气计量工作的回访
6、上游供气量与我公司输气量进行比对,及时反映供气量与输气量的输差。
7、每月门站出站气量与回收量进行比对,及时反映输差。
8、站计量员在交接班时,要对当日计量进行复核,发现问题及时上报。
9、天早班接班人员应对当日产量进行复核,如复核结果差异较大,应及时查找原因。
10、应对各站产量进行抽查复核,抽查比例应不少于30%.如抽查
结果差异较大,抽查比例应不少于80%. 应及时查找原因。
并上报运行管理部。
11、日应对上游供气量与出站量进行对比。
总输差应控制在3%以下。
如连续3日输差超过3%应上报运行管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