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过程控制标准化
简析印刷过程控制标准化的实施与控制
![简析印刷过程控制标准化的实施与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9af99959c5da50e2524d7ff2.png)
简析印刷过程控制标准化的实施与控制作者:张景麟来源:《广告大观》2019年第04期摘要:伴随着智能化流程、CTP技术和数字视觉影像技术的不断推进,印刷行业中印刷过程控制也越来越趋向于标准化。
本文主要分析在印刷生产工艺质量控制标准中,通过参照国际和国内印刷行业标准,对印刷生产的环节建立模式化,用标准保证印品质量。
简要介绍如何实现印刷过程控制标准化实施的规范化管理。
关键词:印刷过程、标准化、过程控制1.概述伴随着智能化流程、CTP技术和数字视觉影像技术的不断推进,印刷行业中印刷过程控制也越来越趋向于标准化。
但是目前我们很多印刷包装企业的标准化工作程度,还远远不能满足行业、企业发展的需求,很大一部分印刷包装企业没有实现使用的国际标准来规范与管理企业,从而进一步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力。
因此,建立一套完善的印刷过程控制标准化体系,以适应印刷企业所需,通过标准化的控制、规范化的操作印刷工艺流程中各个环节,按照国际标准数据将现有的各有差异行业或公司内部数值进行标准化调整,保证印刷生产能够尽与数码样、电子样最大程度的吻合,使印刷品的质量保持稳定并逐步提高,最终推动整个行业采用共同的过程控制标准。
这样即有利于内部生产,也便于对外交流与外单加工。
整个印刷生产过程的标准化的方面主要包括:印前工艺数据、版面及色彩数据流、数字打样信息、出片或制版控制、印刷生产(印刷机、印刷车间)环境、印刷耗材(四色墨、专色墨、上光油、承印物等)以及印刷油墨预置的标准化。
2.印刷过程标准化实施2.1印前流程标准化印前工艺过程数字:标准化定义各类与印前生产和数据处理等有关的操作,包括颜色校正、颜色空间转换、数据库文档版式、数据模板合并、CTP、文件格式的转变、图像替代、图像设置、拼大版、墨区计算、PDF到PostScript格式转换、预飞检查、生成预示图、、PostScript到PDF转换、渲染、栅格化转换、扫描、加网、分色、屏幕软打样、补漏白及数字打样。
印刷公司各工序质量控制标准
![印刷公司各工序质量控制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58608f46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b3.png)
印刷公司各工序质量控制标准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印刷品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而一个印刷公司要想在市场上立足,就必须保证其生产出的每一件印刷品都是高质量的。
为了保证印刷品的质量,印刷公司必须制定各个工序的质量控制标准,下面我将针对印刷公司中的每个工序制定对应的质量控制标准。
设计工序在印刷公司的设计工序中,应根据客户的需求和要求,进行设计出图。
设计人员要注意以下几点:- 设计出的图案应符合客户的需求和要求,符合印刷标准。
- 图案应该是完整的,并且符合印刷要求。
- 图案的颜色应该统一,不应存在偏差或者模糊。
准备工序在印刷公司的准备工序中,应对印刷材料进行准备。
准备工序的控制标准如下:- 选择符合印刷要求的用材。
- 确保材料的质量合格。
- 确保材料的厚度和尺寸符合标准。
网前工序网前工序是关键的工序之一,在此工序中进行的版面制作对后期印刷品的质量至关重要,下面是该工序的控制标准:- 要求网点的大小和形状符合标准。
- 印版的压力要适中。
- 印刷的速度要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内。
- 确保印刷机器正常工作,机器的调整要合适。
印刷工序印刷工序是印刷公司的核心工序,印刷品的质量将在此工序中得以体现,下面是该工序的控制标准:- 打印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印刷标准操作。
- 印刷速度要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内。
- 确保印刷机器正常工作,机器的调整要合适。
后道工序后道工序是印刷公司的最后一个工序,该工序对于印刷品的质量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以下是后道工序的控制标准:- 对已印刷完成的印刷品进行检查,以保证印刷品的质量。
- 拍照留样,记录每一此印刷品的差异情况,以便后续分析和改进。
结论印刷品的质量是一个印刷公司立足于市场的前提和基础,需要印刷公司各工序的共同努力,确保每一件印刷品的质量达到标准。
因此,制定各工序的质量控制标准非常必要,能够有效地提高印刷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让印刷公司获得更多的客户和市场份额。
印刷行业质量控制标准
![印刷行业质量控制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11fa2861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38.png)
印刷行业质量控制标准作为印刷行业的专家,我将为大家介绍印刷行业质量控制的标准。
印刷业作为一个重要的传媒工具,其质量控制对于保障印刷品的可读性,提高产品形象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印刷前的准备工作、印刷中的工艺控制、以及印刷品的质量检验与评估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印刷前的准备工作在印刷前,需要进行准确的版面设计和制版工作。
版面设计需要根据印刷品的要求,合理调配内容和布局,确保信息传达的清晰和易读性。
制版工作则包括文字图形的转换和色彩分离,以及负责制作版材和调整版面平衡度等工作。
这些准备工作需要按照相关规范进行,并且要严格控制每个环节的质量。
二、印刷中的工艺控制印刷过程中,各种设备和工艺参数的准确控制是保证印刷品质量的关键。
首先是印刷设备的选择和调试,要确保设备的性能和使用寿命符合要求,并且经常进行维护和检修。
其次是油墨和印版的选择,要根据印刷品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油墨类型和质量,并进行正确调配和控制油墨的粘度和流动性。
还有印刷过程中的温度、湿度、压力等参数的控制,要根据印刷品的特点和设备的要求进行合理设置,确保印刷品的色彩、纹理和细节表现达到预期效果。
三、印刷品的质量检验与评估印刷品质量的检验与评估是确保印刷品达到标准的重要步骤。
首先,需要进行目视检查,即通过肉眼观察印刷品的表面平整度、颜色均匀度、印刷图文精细度等方面的指标进行评估。
其次,可以借助一些专业设备和工具进行测量,比如使用色差仪测量印刷品的颜色准确度,使用厚度仪测量印刷品的厚度一致性等。
最后,需要将检测结果和相关标准进行比对和评估,判断印刷品是否符合质量要求,并记录评估结果和相关数据。
总结:印刷行业质量控制标准需要从印刷前的准备工作、印刷中的工艺控制,以及印刷品的质量检验与评估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考虑。
只有通过标准化的操作和严格的控制,才能提高印刷品的质量,满足客户的需求,赢得市场的竞争力。
以上就是关于印刷行业质量控制标准的论述。
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对读者了解印刷行业的质量控制有所帮助,以及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印刷品质量控制规范
![印刷品质量控制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da3ee35d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88f4158.png)
印刷品质量控制规范在现代社会中,印刷品质量控制是各行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无论是产品包装上的标识、图书杂志的印刷、广告海报的制作,还是各类宣传品的印刷,都需要在质量控制方面做到规范和标准化。
本文将分为几个小节,从不同的角度来论述印刷品质量控制的规范。
1. 印刷前的规范控制在进行印刷之前,首先需要进行的是稿件的编排和设计。
在这一环节,质量控制尤为重要。
首先,设计师需要确保设计稿符合客户的要求,并且能够在印刷上保持清晰、鲜明的效果。
其次,设计稿需要符合印刷的技术要求,包括色彩模式、分辨率、尺寸等方面的规范。
最后,设计师需要保证稿件的版面布局合理、美观,确保文字、图像的排版无错误、衔接自然。
只有做到这些,才能够确保印刷品的质量在印刷前就得到有效的控制。
2. 印刷过程中的规范控制在印刷过程中,各个制印环节需要严格按照印刷标准操作,才能够保证印刷品的质量。
首先,印刷厂要选择合适的印刷设备,确保其性能稳定、精度高、无故障。
其次,制版人员需要精确的控制版面的曝光时间和温度,确保版面的转移质量以及图文的再现效果。
印刷工人需要根据产品和图文的不同特点,合理调整油墨的用量、混合比例,确保印刷品色彩的准确、一致。
同时,印刷过程中,要加强对印刷设备的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的稳定性,减少故障的发生。
3. 质量检验的规范控制印刷结束后,需要对印刷品进行质量检验,以确保印刷品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在质量检验过程中,应该根据印刷品的不同特点,制定相应的检验标准和方法。
对于颜色的检验,可以使用色差仪进行测量,并与原稿进行对比。
对于文字的检验,需要检查版面排版是否准确,是否有错别字、漏印等问题。
对于图像的检验,可以使用放大镜等工具进行观察,检查是否有模糊、失真等问题。
在质量检验过程中,还可以将印刷品与参考样张进行对比,以确保印刷品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总结起来,印刷品质量控制的规范在印刷前、印刷过程中以及质量检验过程中都至关重要。
只有通过严格的规范控制,才能够保证印刷品的质量达到客户的要求。
印刷品行业中的质量控制标准
![印刷品行业中的质量控制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2d520dbf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5318f51.png)
印刷品行业中的质量控制标准在印刷品行业中,质量控制标准是确保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的重要指标。
通过实施有效的质量控制标准,印刷企业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减少成本,并最大程度地满足客户需求。
本文将探讨印刷品行业中的质量控制标准,包括印刷前、印刷中和印刷后的各个环节。
一、印刷前的质量控制标准印刷前的质量控制标准包括设计、排版、校对等环节。
首先,设计师应根据客户需求制定设计方案,并确保设计与产品定位相符。
其次,排版人员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排版,保证内容整齐、格式规范。
最后,校对员应进行仔细的校对工作,确保文字表达准确无误。
在印刷前的质量控制中,还需要注重颜色和材料的选择。
色彩的准确性对于印刷品的质量至关重要。
因此,印刷企业需要确保使用的颜料和油墨质量上乘,并进行颜色校正和匹配。
此外,选择适合的纸张和其他材料也是保证印刷质量的关键因素。
二、印刷中的质量控制标准印刷中的质量控制标准主要包括版面调整、色彩控制、机器维护等方面。
首先,版面调整是为了确保文字、图片的位置准确,并使版面整体达到美观的效果。
其次,色彩控制是通过调整油墨的浓度和均匀度,以及印刷机设置的准确性来实现的。
同时,印刷企业还需定期维护印刷机,确保设备运行正常,影响印刷质量的因素得到有效控制。
另外,印刷中的质量控制还需要注意印刷速度和稳定性的控制。
印刷速度过快可能导致印刷质量下降,产生模糊或晕染等问题。
因此,印刷企业应根据不同产品的要求,合理调整印刷速度。
稳定性也是印刷中的重要指标,印刷机的稳定性对于印刷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有着直接影响。
三、印刷后的质量控制标准印刷后的质量控制标准主要涉及加工、整饰和质检等环节。
首先,加工包括各种后道工序,如裁剪、压痕、折页等,需要确保操作准确、不影响印刷品质量。
其次,整饰主要包括烫印、过光等表面处理方式,使印刷品更具观赏性和质感。
最后,质检是印刷后的最后一道关卡,通过对印刷品进行检验,确保质量符合客户要求,并及时发现和纠正缺陷。
印刷行业质量控制的流程与质量保证方法
![印刷行业质量控制的流程与质量保证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5e552a63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55cc37c.png)
印刷行业质量控制的流程与质量保证方法在印刷行业中,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因为它们直接影响着印刷品的最终效果和客户的满意度。
本文将介绍印刷行业质量控制的流程和质量保证方法,以帮助提高印刷品的质量和客户的满意度。
一、质量控制流程1. 设定质量标准:在开始印刷作业之前,需要明确制定质量标准,包括颜色准确性、印刷均匀度、图文清晰度等方面的要求。
这样可以为后续的印刷过程提供指导,并确保印刷品符合客户的要求和期望。
2. 原材料检验:在印刷过程中,原材料的选择和质量会直接影响印刷品的成品率和质量。
因此,在使用原材料之前,需要进行严格的检验,确保其符合质量标准要求。
常见的原材料包括纸张、油墨、胶水等。
3. 印刷设备校准:印刷设备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对于印刷品的质量至关重要。
在印刷作业之前,需要对印刷设备进行校准和调试,以保证其正常运行和印刷品质量的稳定性。
常见的校准工作包括调整颜色准确性、设定印刷速度和压力等。
4. 每道工序的质量把控:印刷过程中包括多个工序,如拼版、印刷、模切等。
在每个工序中,都需要严格把控质量,确保每个环节的印刷品都符合质量标准。
可通过抽检、设备监控、工艺流程的规范化等方式进行质量把控。
5. 检验和修正:印刷完成后,需要对印刷品进行检验,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
如发现任何质量问题,需要及时进行修正和调整。
常见的检验方法包括目测、感觉和工具检测等。
二、质量保证方法1. 培训和教育:为了提高员工的技能水平和印刷品的质量,印刷企业需要定期进行培训和教育,使员工熟悉和掌握印刷工艺和质量控制方法。
这样可以提高员工的专业素质,提升印刷品的质量保证水平。
2. 设备和工具的维护:定期对印刷设备和工具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和输出质量的稳定性。
同时,及时更换损坏的配件和设备,以避免对印刷品质量产生不良影响。
3. 过程控制:通过建立严格的工艺流程和质量控制标准,对印刷过程进行控制和监测。
例如,定期检查和记录印刷设备的参数和质量指标,以及及时调整和优化工艺流程,以确保印刷品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印刷制版流程及质量控制
![印刷制版流程及质量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7b26b8b6a98271fe900ef90f.png)
印刷制版流程及质量控制(总2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目的:1、建立制版标准化流程,使制版过程尽量数据化、规范化。
2、配合印刷工艺要求,根据印刷网点扩大,在制版过程中进行网点补偿,提高印刷质量和稳定性。
3、降低制版错误发生,提升工作效率(制版效率和印刷机效率)。
印版制作流程及质量控制第一步:文件接受和存放1、必须放入指定文件夹中,E:/来源未出版文件。
2、不得随意删除或更改第二步:文件检查1、检查文件名称是否和生产单一致2、检查图文内容是否和样张一致3、检查文件尺寸、规格和生产单是否相符4、检查出血,大于等于3mm5、检查图片色彩模式,图片必须为CMYK模式才能印刷6、检查色数,是否和生产单一致7、检查文件是否含有隐性图文、线条等8、不可缺少字体9、字体必须切入10、检查条形码11、检查图片色数是不是和生产单一致。
12、检查ICC特性文件是否符合要求。
第三步:拼大版1、纸张和幅面的尺寸2、根据纸张、图文尺寸合理拼版。
3、书籍的页面顺序4、印后折页方式5、加印刷测控条6、加晒版测控条7、加出血:≥3mm8、加咬口:10mm—12mm6、印刷标记、套准十字线7、裁切线8、轮廓线(刀模线),晒版时必须去掉。
9、保存拼版后的文件第四步:RIP解释成点阵图1、选择加网角度:主色板:45度,正常:Y:90度,K:75度M:45度,C:15度2、网点形状:圆形3、加网线数:175 线/英寸(lpi)4、加网方式:调幅加网5、分辨率:2400 dpi6、校色:保证输出设备输出相同的颜色7、陷印设置8、选择印刷曲线、目标曲线和补偿曲线。
第五步:CTP出版1、检查CTP制版机状态2、检查版材质量:沙目均匀3、检查聚光值:95%4、聚焦值设置:24205、焦距设置:10906、检查制版机速度:800转/分钟7、检查解像度:2400dpi8、曝光时间:125s第五步:显影1、检查显影机状态2、显影液浓度:95±5 ms/cm3、显影液温度25±1 ℃4、显影速度:25s(25s—30s)第六步:印版质量检查1、检查色标、测控条等2、外观,要求版面平整、干净、无划痕、无脏点3、版式规格,版面尺寸、图文尺寸、咬口尺寸、出血尺寸、折页尺寸等。
印刷过程中的质量管理与控制
![印刷过程中的质量管理与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64ffcf41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381576a.png)
印刷过程中的质量管理与控制在当今的信息时代,印刷品在传播知识、推广产品、传递信息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无论是精美的书籍、华丽的海报,还是日常的包装标签,其质量都直接影响着消费者的感受和产品的形象。
而要确保印刷品的高质量,印刷过程中的质量管理与控制就显得尤为关键。
印刷过程是一个复杂且多环节的流程,包括印前设计、制版、印刷、印后加工等多个步骤。
每个步骤都可能对最终的印刷质量产生影响,因此需要进行全面、细致的管理和控制。
印前设计是印刷的基础。
在这个阶段,设计师需要根据客户的需求和印刷工艺的特点,进行合理的排版、色彩选择和图像处理。
如果设计文件不符合印刷要求,比如分辨率过低、色彩模式错误或者字体缺失,都会给后续的印刷带来极大的困难,甚至导致印刷品质量不合格。
因此,在印前设计阶段,需要对设计文件进行严格的审核,确保其符合印刷标准。
同时,与客户的充分沟通也非常重要,要明确客户的需求和期望,避免因理解偏差而造成的质量问题。
制版环节的质量控制主要涉及到胶片或印版的制作精度。
如果制版过程中出现网点丢失、套印不准等问题,将会直接影响印刷品的清晰度和色彩还原度。
为了保证制版质量,需要选用高质量的制版材料,并严格按照制版工艺规范进行操作。
同时,定期对制版设备进行维护和校准,也是确保制版精度的重要措施。
印刷环节是整个印刷过程的核心,其质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首先是印刷设备的性能和状态。
定期对印刷设备进行保养和维修,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能够有效提高印刷质量的稳定性。
其次是印刷材料的选择,包括纸张、油墨等。
不同的纸张和油墨特性各异,需要根据印刷品的要求进行合理搭配。
例如,对于要求色彩鲜艳的印刷品,应选择吸墨性好、白度高的纸张和色彩饱和度高的油墨。
此外,印刷过程中的工艺参数控制也至关重要。
印刷压力、印刷速度、水墨平衡等参数的调整,需要根据印刷材料、设备状况和产品要求进行精确的设定。
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经验也对印刷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印刷行业印刷品质量控制标准
![印刷行业印刷品质量控制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0ced76b5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b1.png)
印刷行业印刷品质量控制标准引言:印刷行业标准化是保障印刷品质量和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本文将深入探讨印刷行业的质量控制标准,以提高印刷品质量和满足客户需求为目标,从印刷预备工作、印刷设备、印刷材料、印刷工艺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印刷预备工作印刷预备工作是印刷品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
在印刷过程中,需要做好设计图稿、制版、调试等工作,以确保印刷品的质量稳定。
1.设计图稿:在设计图稿阶段,需要充分了解客户需求,沟通明确所需印刷品的规格、颜色、图案等要求,保证设计图稿准确无误。
2.制版:制版是决定印刷品最终质量的重要环节。
应采用专业的制版软件和设备,保证制版过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调试:印刷设备在印刷前需要进行调试,确保印刷精度和稳定性。
调试过程中,应密切关注印刷色彩、印刷压力、印刷速度等参数的调整,以确保印刷品的一致性和可重复性。
二、印刷设备印刷设备作为印刷品质量的重要保障,需要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提高印刷品质量的稳定性。
1.设备调整与校准:印刷设备在运行前需要进行仔细调整和校准,以确保印刷品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对于不同的印刷材料,应对设备进行相应的参数调整,以适应不同印刷要求。
2.设备维护保养:定期对印刷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包括清洁防尘、润滑部件、更换易损部件等,以确保印刷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印刷品质量的稳定。
三、印刷材料印刷材料的选择和质量直接影响印刷品的成品质量。
在印刷材料的选择和管理方面,应遵循一定的规范和标准,确保印刷品质量的稳定和一致。
1.油墨:选择合格的印刷油墨,确保油墨的色彩饱满、稳定性好,并符合环保要求。
2.纸张:选择适合印刷需求的纸张,确保纸张的质地均匀、表面平整,以及耐磨损性和稳定性。
3.印刷辅助材料:合理使用印刷辅助材料,如印版橡皮布、表面处理剂等,确保印刷过程中的平稳性和稳定性。
四、印刷工艺印刷工艺是印刷过程中最关键的环节,也是印刷品质量控制的重点。
在印刷工艺中,需要注意以下方面:1.印刷色彩控制:确保印刷色彩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可以使用颜色管理系统和专业的色彩测量仪器进行实时监控和调整。
印刷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印刷过程中的质量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ea30d028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2a.png)
印刷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印刷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前言印刷是一项复杂的工艺,涉及到多个环节和步骤。
为了确保印刷品的质量达到预期,印刷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印刷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的各个方面,包括前期准备、版面设计、制版、印刷调试等内容。
前期准备在进行印刷前的准备工作中,质量控制起着关键的作用。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事项:1. 印刷品要求的明确性:在与客户确认印刷需求时,要明确了解客户的具体要求,如尺寸、颜色、特殊处理等。
这有助于防止出现因信息不清晰而导致的质量问题。
2. 资料准备:提供给印刷厂的资料应是经过校对和审查的最终版本。
确保资料的准确性和完整性,避免印刷过程中出现错误。
3. 校样审核:校样是印刷品最直接的参照物,印刷前需要进行校样审核。
核对校样与最终版本的一致性,确保没有任何错误或遗漏。
版面设计版面设计是印刷品的外观展示,对印刷品的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相关的质量控制要点:1. 色彩管理:在版面设计中合理控制色彩的使用是至关重要的。
确保色彩的准确再现,适当使用色彩标准和调色板,避免出现色差。
2. 图片质量:版面设计中使用的图片应确保其质量。
选择高分辨率的图片,避免出现像素化或模糊的情况。
3. 文字排版:文字排版应符合印刷规范,包括字号、字距、行距等。
,要确保文字的清晰度和可读性,避免出现字体模糊或错位的情况。
制版制版是印刷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对印刷品的质量影响很大。
以下是一些制版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点:1. 印刷版的制备:选择合适的印刷版材料,并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
制版前应进行必要的预处理,如清洁和涂覆。
2. 制版过程的准确性:制版过程中要确保各个环节的准确性,包括版图的布置、印版的对位等。
通过精确的边距和对位控制,确保印刷品的版面符合要求。
3. 检查制版质量:制版后需要进行质量检查。
检查印版的完整性、清晰度和准确性,确保没有出现错误或质量问题。
印刷调试印刷调试是确保印刷品质量的重要步骤。
印刷工艺的标准化与规范化研究
![印刷工艺的标准化与规范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71b99d81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96.png)
印刷工艺的标准化与规范化研究在当今的信息时代,印刷作为信息传播的重要手段之一,其质量和效率对于各行各业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而实现印刷工艺的标准化与规范化,是确保印刷质量稳定、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以及满足市场需求的关键所在。
一、印刷工艺标准化与规范化的重要性首先,标准化与规范化有助于保证印刷产品的质量稳定性。
在印刷过程中,涉及到众多的环节和因素,如原稿处理、制版、印刷材料选择、印刷设备操作、印后加工等。
如果每个环节都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规范,那么很容易出现质量波动,例如颜色偏差、套印不准、图像清晰度不一致等问题。
通过制定和执行严格的标准和规范,可以有效地减少这些质量问题的出现,确保每一批次的印刷产品都能达到预期的质量水平。
其次,能够提高生产效率。
当印刷工艺有了明确的标准和规范后,操作人员能够更加熟练和迅速地完成各项工作,减少因操作不当或流程混乱而导致的时间浪费。
同时,标准化的工艺流程也有利于实现自动化和智能化生产,进一步提升生产效率。
再者,有利于降低成本。
标准化和规范化可以使印刷企业在原材料采购、设备维护、人员培训等方面实现规模效应,降低采购成本和运营成本。
而且,由于质量稳定,废品率降低,也能减少因质量问题而导致的返工和损失。
此外,印刷工艺的标准化与规范化还能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高质量、高效率和低成本的印刷产品能够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赢得客户的信任和口碑,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
二、印刷工艺标准化与规范化的主要内容(一)原稿处理标准原稿是印刷的基础,其质量直接影响到后续的印刷效果。
因此,需要制定原稿的采集、整理、数字化等方面的标准。
包括图像分辨率、色彩模式、文件格式等的要求,以确保原稿的质量和兼容性。
(二)制版工艺规范制版是印刷的关键环节之一。
对于不同的印刷方式(如平版印刷、凹版印刷、凸版印刷、丝网印刷等),需要制定相应的制版工艺规范,包括制版设备的参数设置、版材的选择和处理、网点形状和大小的控制等。
标准化印企发展新动力——印刷生产过程控制标准各有各精彩
![标准化印企发展新动力——印刷生产过程控制标准各有各精彩](https://img.taocdn.com/s3/m/9c4279cd5fbfc77da269b1b2.png)
( ) O 1 6 7 :数石 印届 开 样 。 7 I 4 -7 S 2 马 时丁
简 而言 之 ,I0 S 国际 标 准有 助 于 印刷从 业 者 、印前 部 门 以及 印 刷 品 买 家之 间 进 行 信 息 交流 。作 为 国 际 上
( ) O 16 7 :参 数 与测 量 ; 1I 4-1 S 2
( ) O 1 6 7 :胶 印 2 I 4 -2 S 2
( ) O 1 6 7 :新 闻纸 冷 固型胶 印 : 3 I 4 -3 S 2 ( ) O 1 6 7 :出版 凹 印 : 4 I 4 -4 S 2
认 证 ”之风 ,而这 一 风气 的 形成 .源 自中国正 成 为 ” 界 工厂 “的背 景 .来 自世 界 各 地 的 印 世
刷品买家为降低成本 .逐渐将采购 目标转向中国内地 。在这种情况下 .企业要想参与国际市
场的 竞争 .与 国际标 准接 口便成 为大 势所 趋 。 那 么 .如 何 与 国际 标准 接 口?如何 证 明企业 有 能 力 具备 了标 准 化 的实 力呢 7这就 需 要 认证 ”。 现在 .不仅 众 多国际标 准 为国 内 印刷 企业 所接 受 .同 时还有 一 系列相 关认 证得 到 印刷 企业 的推 崇 。 而对 于任 何 一个 谋 求发 展 的 印刷 企业 来说 .也许 ” 认证 ”并 非是 其 最好 的选 择 .但 追 求
化趋 势愈 演 愈 烈 .以及 国 内外 客 户越 来 越 高 的印 品 质
量要 求 很 多印 刷企 业 通 过 获 取 各种 标 准 和 认 证 、规 范 工 艺操 作 、提高 印刷 生 产 水 平 等手 段 实 现 企 业 的 可
持续 发展 。
观 察 条 件 标 准 之 上 的标 准 这 个标 准包 括 很 多部 分 , 每 一 部 分 对 不 同 的 印 刷工 艺 ,均 定 义 了该 工艺 参 数 的
印刷行业质量控制标准
![印刷行业质量控制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449677fc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a7.png)
印刷行业质量控制标准在印刷行业,质量控制是确保印刷品质量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从制版、印刷设备、印刷材料以及印刷工艺等方面,论述印刷行业的质量控制标准。
一、制版标准1. 色彩准确度: 制版过程中,应根据设计稿的色彩要求,使用准确的颜色模式,确保印刷品的色彩还原度高。
2. 印版制作: 印版的制作应符合行业标准,如使用合适的版材、版式和版胶,确保版面平整且无瑕疵。
3. 印版拼贴: 若需要拼版印刷,应遵守相应的拼版规范,确保拼接处无明显痕迹,图文衔接自然流畅。
二、印刷设备标准1. 印刷设备选择: 使用符合行业标准的印刷设备,保证其性能和精度能满足印刷要求。
2. 印刷机调试: 在印刷过程中,应对印刷机进行准确的调试,确保正常运行以及印刷品在印刷过程中不出现晃动、套移等问题。
3. 印刷速度控制: 控制印刷速度恰当,确保印刷品印刷质量和机器的稳定性。
三、印刷材料标准1. 印刷纸张选用: 根据印刷品的要求,选择合适的纸张,遵循纸张的厚度、光泽度、吸墨性等相关标准。
2. 墨水配制: 使用符合行业标准的墨水,保证墨水的颜色稳定性和墨点传递性。
3. 印刷辅助材料: 使用符合行业标准的辅助材料,如压光胶、UV油墨等,确保印刷过程中的辅助效果符合要求。
四、印刷工艺标准1. 印刷过程控制: 控制印刷过程中的温度、湿度和压力等环境参数,保证印刷品在不同批次中的一致性。
2. 版面对齐: 确保印刷品的版面对齐准确,字体和图案精细清晰。
3. 图文质量: 图片、文字和线条等元素应清晰可辨、层次感明显。
4. 衬底纹理: 确保印刷品的纹理均匀一致,没有明显的刮痕和污渍。
结论印刷行业的质量控制标准围绕制版、印刷设备、印刷材料以及印刷工艺等方面进行,目的是确保印刷品质量的一致性和满足客户的需求。
只有严格按照标准进行质量控制,并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印刷行业才能不断发展,满足市场需求。
参考资料:1. "中国印刷行业标准化白皮书",中国出版印刷工业协会2. "印刷行业质量控制标准",中国印刷工业协会技术委员会3. "印刷技术要求与控制标准",印刷技术协会。
印刷行业印刷质量控制规定
![印刷行业印刷质量控制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037d7d52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dc.png)
印刷行业印刷质量控制规定印刷是一个用于复制文字和图像的重要工艺,在各个行业中都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如何确保印刷品的质量稳定和一致性成为了印刷行业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为此,印刷行业制定了一系列的印刷质量控制规定,以确保印刷品的品质符合客户需求和行业标准。
一、印刷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印刷质量控制的目标是保证印品的质量稳定,并最大化地满足客户的需求。
质量控制可以帮助印刷企业提高效率,减少浪费,增加利润。
同时,质量控制还有助于树立印刷企业的良好声誉,提升品牌形象,吸引更多的客户。
二、印刷质量控制的基本原则1. 标准化:印刷过程中各个环节都应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操作,确保质量控制的一致性。
2. 持续改进:印刷企业应不断优化生产工艺和技术,采用先进的设备和工具,以提高印刷质量。
3. 培训和教育:为印刷工人提供系统的培训和教育,使他们熟悉印刷质量控制的要求,提高工作技能。
4. 实验室测试:建立健全的实验室测试体系,通过定期对印刷品进行检测,确保其符合质量要求。
三、印刷质量控制的具体规定1. 印刷设备规范:印刷企业应确保所使用的印刷设备符合相关标准,设备的性能和参数要求与产品质量相匹配。
2. 印刷材料规范:印刷品的质量和外观受制于所使用的印刷材料,印刷企业应选用优质的纸张、油墨和其他辅助材料。
3. 环境控制规范:印刷厂房应具备合适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以确保印刷过程中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4. 印刷过程规范:印刷企业应明确制定印刷过程的各个环节,并制定相应的操作规程和检查流程,确保每一道工序都符合质量要求。
5. 检测和验证规范:印刷企业应建立完善的质量检测体系,对印刷品进行全面的检测和验证,确保其符合客户要求和行业标准。
6. 不良品处理规范:对于出现不符合要求的印刷品,印刷企业应制定相应的处理措施,例如修复、返工或报废等。
7. 文档和记录规范:印刷企业应建立健全的文档和记录管理体系,对印刷质量控制的各个环节进行记录和追踪,以便问题的溯源和改进分析。
实现印刷过程的标准化
![实现印刷过程的标准化](https://img.taocdn.com/s3/m/9dd94e39580216fc700afd59.png)
实现印刷过程的标准化标准化并不意味着印刷机、纸张、油墨、橡皮布、印版等材料或设备都生产成一模一样的。
标准化是指在复制、打样和生产过程中,遵守有关网点扩大、张纸质量和油墨标准的特定参数,以确保样张和印刷品在视觉上的一致性。
��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要求有更高的生产效率,更加合理的生产安排,使印刷品的质量能够得到不断提高。
印刷过程的标准化是获得高质量印品、节约成本的核心因素。
要想实现这个目标,必须保证整个工作流程(从分色到印后加工)以一种对质量的可预见和可依赖性方式运行。
最常见的一种误解是认为标准化应该只是某一种类型的材料和设备,如纸张、油墨、橡皮布、印版印刷机等。
但如果能在一定的范围内应用具不同属性的印刷材料,印刷过程变得更加容易。
如果能将已有的各种类型油墨和橡皮布与各种纸张配套使用,是非常有助于印制高质量的印品的。
��标准化并不意味着印刷机、纸张、油墨、橡皮布、印版等材料或设备都生产成一模一样的。
标准化是指在复制、打样和生产过程中,遵守有关网点扩大、张纸质量和油墨标准的特定参数,以确保样张和印刷品在视觉上的一致性。
��对于制版商来说,自从引入标准化概念以来,对于样张和印刷品之间不一致的投诉越来越少。
当用相同的胶片在不同的印刷厂印刷时,印刷品不会像以前那样有很大的差别。
对于出版商来说,他们经常会遇到印刷效果不满意的问题,制版商和印刷商因此而互相埋怨。
有了胶印BVD/Fogra标准,就可以确保获得较好的效果。
��对于印刷商来说,差不多有3/4的活件都能达到质量标准。
这极大地减少了成套印版出错的现象。
现在,我们可以把不同来源的胶片拼晒在同在同一张印版上,甚至毫无困难地将不同来源的印版组成一套多色印版。
��对于全球的印刷顾客来说,能够使用多个商家制作的胶片,并在不同的国家印刷相同的印刷品。
客户将规定好的标准化条件提供给印刷商,用这种方法,在世界范围内生产符合规范的产品,以保证产品的一致性。
印刷全流程标准化、规范化、数据化--质量管理与色彩管理实施的服务宗旨和方案
![印刷全流程标准化、规范化、数据化--质量管理与色彩管理实施的服务宗旨和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f7a642c8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cd.png)
印刷全流程标准化、规范化、数据化--质量管理与⾊彩管理实施的服务宗旨和⽅案印刷全流程标准化、规范化、数据化--质量管理与⾊彩管理实施的服务宗旨和⽅案市场竞争源于产品的质量,质量管理是现代企业的精髓,提⾼质量的过程,是先进设备,科学管理和⾼素质⼈才结合的过程,只有明确通过精良的设备,精密的管理,精湛的技术相互作⽤,才能印出精品的指导思想,并结合本企业的条件,不断完善⾃我,提升⾃我,超越⾃我。
质量控制和⾊彩管理系统的建⽴,它必然经历传统⽣产⼯艺质量控制的模拟性阶段,这个过程是实现数字化控制的必然阶段。
我们现在正处于模拟技术与数字化技术并存的时代,从印前、印刷、印后⼯艺发展趋势来看,质量控制和⾊彩管理逐步从⼈⼯控制和经验管理,进⽽到科学控制;从主观的经验管理向标准化,规范化,数据化控制,发展到智能化控制;最终实现“所见即所得”。
印前输出中⼼,印刷企业和数码快印的管理正在向这个⽬标分阶段实施。
印刷全流程质量控制和⾊彩管理系统(CMS),涵盖了从原稿到印刷成品的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和⾊彩管理。
如原稿的解读、分类、图像(image)处理的规律和⽅法;扫描仪(scaner)的校正、ICC profile的⽣成和使⽤;显⽰器(moniter)的校正、ICC profile的⽣成和使⽤; Lab/RGB/CMYK⾊空间转换和使⽤;照排机(CTF)输出的数据化质量管理;晒版(PS版)⼯艺数据化质量管理;直接制版(CTP)⼯艺的数据化质量管理;印刷⼯艺的数据化质量管理、⽬标⽂件ICC profile的⽣成和使⽤;CIP3油墨预置数据的⾃动化控制; 数字印刷机数据化质量管理及纸张的ICC profile⽣成和使⽤;数码打样数据化质量管理及纸张的ICC profile⽣成和使⽤。
通过印刷全流程数据化质量管理,使本企业的产品质量提⾼,成本降低,利润增加。
⼀、全流程质量控制和⾊彩管理的重要性:1.保证了颜⾊在印刷⼯艺中的可重复性;2.保证了颜⾊还原的准确性;3.保证了颜⾊在印刷⼯作环节中的传递⼀致性;4.有效控制成本,提⾼⽣产效率。
印刷过程标准化的实施及其参数控制
![印刷过程标准化的实施及其参数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b9ac8348a8956bec0975e365.png)
2 C MYK 的 最 佳 实 地 密 度 的 确 定
CMYK 四 色 最 佳 密 度 的 确 定 十 分 重 要 , 因 为 颜
色 密 度 对 印 刷 机 来 说 是 最 直 接 的 参 数 ,也 是 最 容 易 控 制 的 参 数 。 保 证 颜 色 的最 佳 实 地 密 度 ,就 可 以 保
印 刷 过 程 标 准 化 并 不 意 味 着 将 所 有 印 刷 材 料 或 设 备 (如 印 刷 机 、 纸 张 、 油 墨 、 橡 皮 布 、 印 版 等 )
都 生 产 成 一 模 一 样 的 , 它 指 的 是 在 复 制 、 打 样 和 印
刷 生产 过 程 中 ,严格 遵 守 有 关 网点 扩 大 、 纸 张质 量
图 1 纸 张 最 大 受 墨 量
世 l 界印 前 时 空
20 0 .9 1
油 墨 覆盖 率 对 象 的 印刷 试样 可 以使 用 密 度计 来
读 取 , 而 黑 墨 的 密 度 值 则 输 入 到 印 刷 测 试 分 析 格 式 页 面 的 油 墨 覆 盖 密 度 列 表 中。
to 即 刷 过 程标 准 丫 的 宾 狍 匕
及 其 参 数 控 {= } ; = 『
江 西新 闻 出版 职 业技 术 学 院 袁 顺 发
关 键 词 : 印 刷 标 准 化 参 数 控 制
当 今 ,激 烈 的 市 场 竞 争 要 求 印 刷 企 业 必 须 在 高 效 生 产 的 同 B- 保 印 品 的 高 质 量 。 印 刷 过 程 标 ; 化 3 ̄ , 隹 是 获 得 高 质 量 印 品 、 节 约 成 本 的 核 心 因 素 ,有 利 于 印 刷 企 业 在 应 对 市 场 竞 争 中 立 于 不 败 之 地 。 而 要 想 实 现 这 个 目标 ,就 必 须 保 证 整 个 工 作 流 程 ( 分 色 从 到 印 后 加 工 )以一 种 对 高 质 量 印 品 可 预 见 和 可 依 赖 性 的 方 式 运 行 。 最 常 见 的 一 种 误 解 认 为 印 刷 标 准 化 应 该 是 只 使 用 某 一 种 类 型 的材 料和 设 备 ,如 纸 张 、 油 墨 、 橡 皮 布 、 印 版 、 印 刷 机 等 。 其 实 , 如 果 能 在
爱色丽全新印刷过程控制及标准化解决方案——PrintCheck & PressOptimizer(PCPO)助推印刷标准化
![爱色丽全新印刷过程控制及标准化解决方案——PrintCheck & PressOptimizer(PCPO)助推印刷标准化](https://img.taocdn.com/s3/m/b692988284868762caaed5f3.png)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直观 、简单 、价格合理 的模块化软件 不管您是选
择 G 或 P O 类 的 8S 行 业 流 程 控 制 规 范 以使 印刷 7 S之 Jl J
质量达 到 I 0 标准 ,还是根据您 自己的容差标准控 S
P e 0 t 1 e 配合使 用 ,印刷工人 就能够快 s p1 r s mzr
速 追 踪 印 刷 过 程 ,及 时 解 决 印刷 机 上 印 品 中 出现 的 各 种 问 题 。 另外 E y a S n e ] a 若 s T x n t ] 1 r a r I T x
实施 印刷标准化 ,可 以帮助 印刷品采 购商有效 地评估 印刷品供应商 并进 行供应链管理 j让印刷
2 1 .1 今 日印刷 9 0 01
- _ u鏊 ■ R 墓
品采购商远程监控 自己的活件 ,自行检查印刷 品的 质量。充分利用爱色丽产 品组合 中的 I 0 准化功 标 S 能 ,还能为E@ 品采购商和 品牌所有人带来质量和 p1
带 印吊 质 量 . P 1 t e 和 P e 0 t 1 e J 0 C c r n h k s P 1 rs m Z r 都 有 助 于 简 化 工 作 流 程 , 只 需 根 据 需 要 选 择 合 适
优 点在 于 ,两者 均可 与 爱色丽 自动扫描 解 决方案 E y a 和 I e ] a 无缝集 成 。如 果将 S T x t 1 r a r n 1 T x
直 热衷于谈论诸如 ” 标准 ”和 规
范 之 类的词语 ( S 、G 、S 0 、P 0 I0 7 W P S 、日本
印刷过程控制标准化
![印刷过程控制标准化](https://img.taocdn.com/s3/m/b082f0eae87101f69f3195b1.png)
印刷过程控制标准化项目实施方案北京合众汇鑫科技有限公司二零一三年九月一、项目的立项依据我国已经成为一个规模大、产值高的印刷大国,但还不是印刷强国,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国印刷企业的标准化工作还远远满足不了企业发展的需要,大多数印刷企业没有用现有的国际标准来规范与管理企业,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另外,我国的印刷标准化工作从开始至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是对标准化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而导致标准化水平低下;其次是相关知识储备缺乏;第三是与标准化配套的环境和条件不具备;第四是存在实施方法不得要领之处;第五是有关单位或领导对标准化的扶植、辅助工作尚有欠缺。
目前,大部分印刷企业从印前制版,到印刷,到印后加工都是使用的自己公司订立的一套标准,与国际标准相差很远。
这必然造成了很多精美的印刷品就不可能在这种公司印刷,这样也不利于我国印刷行业向做大做精的方向发展。
另外,有的印刷企业所引进的设备是一流的,可挂在墙上的标准却是随便从网上下载的,与设备的实际情况不相符,这很是让人心寒,更让人为印刷企业的将来担忧。
在国内印刷企业产能过剩、竞争日益激烈、“微利时代”到来的今天,印刷标准化体系的构建是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提高生产效率,稳定印品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
标准化的实施广度和深度,标准化执行的延续性等都决定着印刷企业能否在未来的竞争中生存。
本项目针对整个印刷行业共同面临的印刷过程控制无规范、统一标准可依的实际问题,全面分析整个印刷流程对印品质量产生影响的种种因素,从素材收集、印前图文处理、胶片输出、拼晒版、印刷、印后加工及装订等生产过程,提出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
项目方案本着标准化的管理能通过标准的生产过程控制获得符合标准的质量稳定的印刷品这一指导思想,通过印前数据交换格式标准化、数码打样标准化、印刷环境标准化、版房控制标准化、印刷品质标准化、水墨平衡标准化等方面对印刷生产进行严格控制,最大限度的提高印刷质量,以满足各种顾客对印品质量的要求,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印刷行业的质量控制标准
![印刷行业的质量控制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4aac26f2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c9.png)
印刷行业的质量控制标准追求卓越的质量是印刷行业的核心竞争力,而质量控制标准则是确保印刷品达到高质量的重要保障。
本文将为您介绍印刷行业中常用的质量控制标准,包括ISO国际标准、颜色管理系统和印刷工艺控制等方面,帮助您了解印刷质量控制的重要性与实施方法。
1. ISO国际标准ISO(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是一个制定国际标准的非政府组织,其制定的标准广泛应用于多个行业,印刷行业也不例外。
ISO国际标准对于印刷品质量控制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在印刷行业中,ISO 12647系列标准被广泛采用,其中ISO 12647-2标准规定了彩色印刷的打样和印刷质量要求,ISO 12647-3标准则规定了图像翻版和表面整齐度要求。
2. 颜色管理系统在印刷行业中,颜色的准确再现是至关重要的。
颜色管理系统可以帮助印刷企业实现色彩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颜色管理系统通过建立色彩标准、色彩测量和色彩校正等手段,确保印刷品的色彩表现与客户要求一致。
常见的颜色管理系统包括CIE-L*a*b*色彩模型、ICC (International Color Consortium)色彩标准和色彩校正设备等。
3. 印刷工艺控制印刷工艺控制是指通过规范化的操作和严格的质量控制步骤,确保印刷过程中各个环节达到预定的质量要求。
常见的印刷工艺控制包括:a. 调整印版:印版的调整对于印刷品的质量有着重要影响。
合理的印版调整可以确保文字和图像准确传递,避免模糊和失真现象。
b. 控制油墨供应:精确控制油墨的供应量和适当的油墨黏度是保证印刷品色彩饱和度和均匀性的关键。
c. 控制印刷速度:印刷速度的过快或过慢都会对印刷品质量产生不良影响,因此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控制。
d. 检测和修复印刷缺陷:利用质量检测设备对印刷品进行全面检测,并及时修复出现的缺陷,确保印刷品质量符合要求。
综上所述,印刷行业的质量控制标准对于保证印刷品的质量至关重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印刷过程控制标准化项目实施方案北京合众汇鑫科技有限公司二零一三年九月一、项目的立项依据我国已经成为一个规模大、产值高的印刷大国,但还不是印刷强国,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国印刷企业的标准化工作还远远满足不了企业发展的需要,大多数印刷企业没有用现有的国际标准来规范与管理企业,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另外,我国的印刷标准化工作从开始至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是对标准化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而导致标准化水平低下;其次是相关知识储备缺乏;第三是与标准化配套的环境和条件不具备;第四是存在实施方法不得要领之处;第五是有关单位或领导对标准化的扶植、辅助工作尚有欠缺。
目前,大部分印刷企业从印前制版,到印刷,到印后加工都是使用的自己公司订立的一套标准,与国际标准相差很远。
这必然造成了很多精美的印刷品就不可能在这种公司印刷,这样也不利于我国印刷行业向做大做精的方向发展。
另外,有的印刷企业所引进的设备是一流的,可挂在墙上的标准却是随便从网上下载的,与设备的实际情况不相符,这很是让人心寒,更让人为印刷企业的将来担忧。
在国内印刷企业产能过剩、竞争日益激烈、“微利时代”到来的今天,印刷标准化体系的构建是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提高生产效率,稳定印品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
标准化的实施广度和深度,标准化执行的延续性等都决定着印刷企业能否在未来的竞争中生存。
本项目针对整个印刷行业共同面临的印刷过程控制无规范、统一标准可依的实际问题,全面分析整个印刷流程对印品质量产生影响的种种因素,从素材收集、印前图文处理、胶片输出、拼晒版、印刷、印后加工及装订等生产过程,提出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
项目方案本着标准化的管理能通过标准的生产过程控制获得符合标准的质量稳定的印刷品这一指导思想,通过印前数据交换格式标准化、数码打样标准化、印刷环境标准化、版房控制标准化、印刷品质标准化、水墨平衡标准化等方面对印刷生产进行严格控制,最大限度的提高印刷质量,以满足各种顾客对印品质量的要求,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二、项目目的及其意义1、项目目的该项目的目标是基于印刷生产工艺质量控制标准的基础上,通过参照国际和国内印刷标准化的相关数据,深入研究印刷质量控制的关键要素,通过印刷环境、打样、拼晒版、耗材等的严格标准化作业,最大限度减小误差等措施,旨在对生产的各个环节建立模式化,简化复杂的工作流程,并将标准作为传达印刷品相关信息的手段,最重要的是保证印品质量,最终实现印刷过程控制标准化实施的规范化管理。
2、项目的意义该项目解决企业所面临的实际问题,能够解决印刷企业所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通过印前数据交换格式、数码打样、版房控制、印刷环境、印刷品质、水墨平衡等标准化的实施,把设计、印前制作处理、印刷、印后加工等一系列复杂的过程纳入标准化的过程控制体系,使文件的快速处理、复制有所依据,保证印刷生产有条不紊地进行,印刷出符合标准要求的印刷品。
印刷过程控制标准化的实施,将标准作为传达信息的手段,让印刷企业与客户之间有一套行业内的共通语言,能增强彼此的沟通。
印刷企业之间的竞争,拼的是服务、质量、管理与口碑,归结到一起就是企业的品牌,实施印刷过程控制标准化,对企业树立品牌效应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企业得到客户的认同,许多客户会慕名而来;印刷企业内部的员工也会产生自豪感、荣誉感,从而凝聚员工的力量,使企业良性发展,得到整体提升,进一步加强企业的宣传。
同时对海外客户也能很好地进行交流,有利于拓展海外市场,提升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三、项目拟解决的问题建立一套印刷企业所需的完善的印刷过程控制标准化体系,通过对印刷工艺流程各个环节的标准化控制、规范化操作,将现有的各有差异的标准化数值进行调整,保证印刷生产能够尽最大限度的追上数码打样样张,稳定并提高印刷生产的质量,使整个行业拥有共同的过程控制标准,有利于内部生产和对外交流。
标准化的方面主要包括:印前工艺信息流、数据流、数码打样、版房控制、印刷环境、印刷耗材、水墨平衡、专色油墨、水性光油涂布以及CIP4油墨预置的标准化。
四、项目内容及方案1.印前信息流、数据流的标准化(1)信息传递流畅,避免信息流在某一节点处拥堵(2)信息流规范,确保信息在传递过程中采用同一标准3(3)选择标准化的数字化流程软件系统,包含文件格式标准和印版输出标准。
①文件格式标准的选择,选择PDF文件格式标准,对存储空间要求低、文件安全性和一致性高。
a.图像、图形文件格式:选择tif、eps、dcs三种常用格式,标准化后全部采用统一图形、图像文件格式标准,方便印前数字化流程的规范化处理。
b.页面排版文件格式:选择Adobe组版软件文件标准或者北大方正组版软件文件标准,排版完成后的最终文件格式以PDF文件格式传递到下一工序,对于不能直接转换为PDF文件格式的文件,通过第三方软件转换为PDF文件格式标准。
c.大版文件格式:采用数字化流程拼版模块拼板后的大版文件信息,以XML编码的JDF文件格式或者postscript编码的PJTF格式为标准。
②印版输出标准出版过程工艺参数标准主要包括输出加网参数标准、设备曝光标准、显影标准、定影标准、时间标准、温度标准、环境标准以及与CIP3/PPF油墨预置相关的PPT文件标准。
2.显示器、扫描仪标准化(一)显示器桌面系统中都把显示器作为预打样手段,依靠屏幕色来调整图像色彩。
显示器在出厂时已经校正过,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使用环境、制造上的原因等仍需经常校正。
显示器需要校正的变量包括亮度、伽马值、白平衡(色温)。
(1)显示器校准的控制点:a.显示器类型b.色温:5000K~6000Kc. RGB灰平衡d. R、G、B三色温值e. Gamma值:1.8~2.2f. 亮度:80~120 cd/m2g. 反差优化h.测量白点(2)判断显示器是否达到标准的参数要求:a.白点:最大2ΔE*b.灰平衡:最大1ΔC*平均最大2ΔC*范围至少95%的色调范围c.特性文件质量:最大3ΔE*平均最大 6ΔE*峰值d.色域(MW):最大4ΔE*平均(3)屏幕软打样①环境条件周围环境光为中性色、漫反射显示器加遮光罩。
环境照明色温小于等于显示屏白点的色温。
a.色温:D50 5000K或者D65 6500Kb.显色指数:大于90%c.照度:1000Lux~2000Luxd.0°或者45°②判断软打样是否达到标准a.平均:ΔE*4b.容量:90% (PT1)98% (HB)(4)测量设备a.选择色彩管理套件:ProfileMaker5 Pro Packing i1 bundle 专业色彩管理软件套件(硬件EyeOne)。
b.扫描仪的校准与特性化:可使用IT8 色标进行校准c. NEC显示器,(NEC显示器所配专门的屏幕校正软件和ORIS Certified Proof 评测软件校准显示器)(二)扫描仪扫描仪肩负着色彩管理系统中最重要的使命,扫描仪在对色彩管理、数字化处理过5程中,是否能够逼真地再现图像艺术中的颜色层次的关键。
因此,对扫描仪进行特性化管理,使扫描分色技术更加规范,色彩还原更加准确。
(1)扫描仪校正扫描仪需校正的变量主要包括亮度、对比度(伽马值)、白平衡。
重点是对标准白的校正,使用RGB三通道信号一致,保证输入系统颜色正确。
a.亮度:b.Gamma值:c.白平衡:(2)建立扫描仪的特性文件通过测试扫描仪的颜色性能,建立一个标准的ICC Profile。
a.中性灰b.层次曲线c.颜色校正3.打样的标准化彩色样张,无论是模拟或数字,还是印前样张或付印样张,都是监控图像复制工艺每一部分的关键工具,要保证样张色彩准确。
(一)传统模拟打样(1)设备标准a. 压力b. 版台温度c. 气垫橡皮布(2)材料标准a. 油墨:同一品牌、同一系列b. 纸张:打样与印刷用同一种纸c. 质量标准:四色油墨实地密度值、相对反差值(K大于40%)、网点增大(50%处的网点增大C、M墨为8%-10%,Y、K为12%-13%)。
(二)数码打样首先要做到打印机模拟传统打样机样张(印品)色彩效果,然后建立打印机的特性文件。
(1)通过打印机的校正,保证打印机处在最佳工作状态,确定所用的打印纸类。
a.控制给单色加淡墨的量b.控制总墨量限制量c.控制单通道墨量限制量d.进行线性化操作e.进行质量控制的检验(2)创建概览文件进行打印机特性描述文件制作,选择合适的标版(内置IT8标版或者ECI标版)打印并使用仪器进行测量,然后系统自动生成打印机的特性描述文件。
(3) 建立标准的颜色环境a.采用标准环境光源: D50或D65。
b.采用标准观察环境保证环境色和背景色的彩度越小越好,力求使两者均要达到中性白色,即孟塞尔明度值的中性白色。
观察区域的墙壁、门窗和环境表面要呈中性灰色。
(4)数码打样质量控制数码样张颜色差值:△E≦2,若△E﹥2 时,及时纠正数码打样线性。
7数码打样质量控制流程图(5)数码打样机的维护数码打样机的检查流程图(6)测量设备硬件:分光密度仪、iO自动扫描台;软件:EFI color proof XP,PM5等。
4、版房控制标准化CTP印版印版质量是印刷的重要环节,印版质量的控制要点包括冲版温度、冲版时间、网点还原、印版层次。
(1) 质量标准a.确定最佳曝光曲线,利用UGRA控制条对曝光量进行控制,达到梯尺4-5级曝出,分辨力6μ出现、8μ阴阳线完整,阶调控制段2%小点晒齐。
b.确定最佳冲版速度,正确的曝光要有正确的显影来配合,应用UGRA控制条对冲版速度进行控制.显影后的空心点比较清晰,与其相对应的小网点比较牢固,证明显影液浓度合适。
(2) 设备标准保证CTP及冲版机处在最佳工作状态。
(3) 材料标准a.规范版材的品牌。
b.规范与版材相配套的显影液,做到严格控制显影液浓度,配比准确,并能定期更换剂量补充新液。
(4) 制版环境条件a.晒版车间的温度(23±3)℃,相对湿度(60±5)%。
(5)测量设备印版测量仪5、印刷环境标准化(1)车间的温度:25±2℃(2)车间的湿度:45-65%(3)印刷车间尽量做到无尘、避光(4)印刷看样台标准光源(D50/D65)标准光源(D50/D65)的技术要求(5)测量设备硬件:EyeOne Pro, 软件:i1share6、印刷耗材(纸张、油墨)标准化印刷耗材主要包括纸张、油墨、润版液、橡皮布和包衬。
9(1)纸张纸张对于印刷品质量的影响因素有很多,主要有:a.白度和色度(密度值):直接影响印刷的呈色特性b.平滑度和光泽度:影响图像阶调再现和印刷色域但还有一些性能要标准化,比如:纸张的VVP值,pH值等不同纸张的印刷适性不同,对印刷的影响也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