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绿》公开课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部编四年级语文下册《绿》优质公开课教学设计附教学反思

部编四年级语文下册《绿》优质公开课教学设计附教学反思

部编四年级语文下册《绿》优质公开课教学设计附教学反思一、教学背景《绿》是部编四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课文,深受学生们的喜爱。

本次公开课旨在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过程,激发学生对自然美的感悟,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情感体验。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课文内容,表达对自然美的感受和理解。

2.情感态度: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3.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教学过程设计第一部分: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观看一段关于自然美的视频,激发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第二部分:词语梳理(10分钟)解释课文中的生字词,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第三部分:课文导读(15分钟)分段导读课文,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自然美的表达方式,并展开讨论。

第四部分:情感体验(15分钟)通过师生互动,引导学生回忆自己与自然相遇的美好时刻并进行情感交流。

第五部分:拓展延伸(10分钟)组织学生小组共同探讨与文中自然美相关的故事,并展示给全班分享。

第六部分: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与自然相遇的经历。

四、教学反思本次公开课设计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感受和理解,但在实施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对抽象的自然美理解不深,需要更多的具体案例或故事来引导。

因此,下次课程设计中需要加入更多的类比或亲身经历的分享,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中的意义。

此外,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体验时,应更注重学生个体表达,激发学生真实情感的产生,而非简单概括。

在拓展延伸环节中,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意识也需要进一步培养,以促进学生互相交流和学习。

总的来说,本次公开课教学设计在课程内容和活动设置上较为完整,但仍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以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和促进学生成长。

部编版四年级下语文10《绿》优质示范公开课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下语文10《绿》优质示范公开课教案

10 绿【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语言运用:通过比较阅读,进一步感受诗歌语言的特点。

思维能力:能借助关键词句想象画面,感受诗人的独特表达。

审美创造:根据需要收集资料,初步学会整理资料的方法。

【课前解析】关注作者:艾青(1910 年一1996 年)原名蒋正涵,字养源,号“海澄”,浙江金华人,现当代文学家、诗人。

艾青是 40 年代新诗歌的开路人,是把中国诗歌推向光辉顶峰的巨人。

《绿》是艾青诗歌创作第二个高峰代表作,这首诗是艾青率领全国诗人访问团进行参观,与全国优秀诗人畅谈论诗时所作。

艾青的主要作品有:《归来的歌》《北方》《春天》《彩色的诗》《雪莲》《我爱这土地》等。

关注独特的表达:艾青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是一位独具特色的,有着丰富绘画经验与艺术修养的抒情诗人。

他独特的艺术创作经历与体验,为其诗歌风格带来别样的特征。

“色彩”是艾青诗歌艺术表达的要素之一,具有鲜明的艺术美学倾向与追求。

关注诗歌与想象的融合:全诗以虚写实,诗人将自己的感觉与景象的描绘融为一体,虽然没有一个具体的意象,却能引发读者的丰富联想与想象。

“黑水瓶的倒翻”,世间万物皆是绿色,所有“绿”随风飘舞的景象,让所有的一切在充满生机的绿色中随着节拍整齐得飘动起来。

关注蕴含的情感:在诗中,诗人用满腔的激情,奇特的想象,生动描绘岭南早春的景色,表达对祖国无限生机的赞美。

【教学目标】1.认识“挤、叉”2个生字,会写“瓶、挤”等4个字,会写“墨绿、嫩绿”等8个词语。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借助关键词句想象画面,感受诗人的独特表达。

4.通过比较阅读,进一步感受诗歌语言的特点。

【教学重点】能借助关键词句想象画面,感受诗人的独特表达。

【教学难点】通过比较阅读,进一步感受诗歌语言的特点。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挤、叉”2个生字,会写“瓶、挤”等4个字,会写“墨绿、嫩绿”等8个词语。

部编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绿》公开课教学设计

部编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绿》公开课教学设计

部编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绿》公开课教学设计10 绿教学目标:1.认识“挤、叉”2个生字,会写“瓶、挤”等4个字,正确读写“墨绿、嫩绿”等8个词语。

2.通过反复朗读课文,理解诗歌大意,感受诗歌意境,熟读成诵。

3.了解现代诗极富想象等特点,体会诗歌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1.识记生字新词,感受诗歌意境,熟读成诵。

2.了解现代诗极富想象等特点,体会诗歌的情感。

教学策略:1.字词教学本课要求会认2个生字,会写4个字和8个词语,学生根据以前学过的方法,可以进行自主学习。

“叉”读“chā”,要读准,重点指导书写“瓶”右边的“瓦”。

2.阅读理解通过不同形式的反复朗读,以及情境创设、补白想象、补充资料等教学策略,去感受现代诗朗朗上口、富有节奏的特点。

3.表达运用在反复诵读中培养学生的语感,体会诗歌的韵味,感受诗人的情感,通过想象画面、对比阅读感受诗意、诗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挤、叉”2个生字,会写“瓶、挤”等4个字,正确读写“墨绿、嫩绿”等8个词语。

2.通过反复朗读课文,理解诗歌大意,感受诗歌意境,熟读成诵。

教学过程:一、诗文引路,入《绿》之境1.图画导入。

(1)师导入一组由各种绿色绘制而成的图画。

(课件出示青山绿水、禾苗、竹林、绿树等图)①师:看到这样一组图画,你想说些什么?②示例:看到这一片绿色的景象,很自然地想起奶奶家的那片竹林,一场春雨过后,一个个手指大小的嫩绿嫩绿的“小脑袋”就从土里探出来,可有意思了。

(2)师小结:这生机勃勃的绿景实在让人赏心悦目。

绿是春天的象征,是希望的象征。

绿给人以无穷的美感,历来就为文人墨客所歌咏。

(3)你知道哪些带有“绿”的诗词?示例: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2.引入课题。

(1)师引导:诗人艾青也喜欢“绿”,他笔下的“绿”,更是千娇百媚、风情万种。

这节课,我们就和艾青一起走进春天“绿意盎然”的画卷中!(2)板书课题,(板书:绿)生齐读课题。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09《绿》优秀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09《绿》优秀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09《绿》优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绿》这篇课文是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主要描绘了春天的美景和绿色的魅力。

课文语言优美,富有诗意,通过形象的描绘,让学生感受到春天的生机和活力。

本文的主要教学内容是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春天的美好,学习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对于春天的概念也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诗意的表达和课文中的生字词,可能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讲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以及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掌握生字词的正确书写。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到春天的美好,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的正确书写。

2.教学难点:对课文中诗意的表达和描绘的理解,以及对生字词的掌握。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问题教学法和互动式教学法。

通过设置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出问题,并在互动中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文素养。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朗读录音带2.生字词卡片3.PPT课件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上课之初,播放课文朗读录音带,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的大意。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课文的标题《绿》,并提出问题:“你们知道什么是绿色吗?”让学生思考春天与绿色的关系。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PPT课件,呈现课文的插图和生字词。

首先,让学生观察插图,描述春天的景色,然后,教师逐个呈现生字词,引导学生跟读,并讲解生字词的含义。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

在朗读过程中,教师适时停顿,提问学生关于课文内容的问题,让学生回答,以检查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部编四年级语文下册《绿》优质课教学设计

部编四年级语文下册《绿》优质课教学设计

部编四年级语文下册《绿》优质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熟练运用汉字书写《绿》字。

•理解《绿》字的基本含义。

•掌握《绿》字在句子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绿》这篇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激发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培养环保意识。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观察能力。

3.情感态度目标:•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

•提高学生的爱护自然的情感体验。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乐于分享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掌握《绿》字的书写和含义。

•了解《绿》字在句子中的意义和用法。

2. 难点:•通过《绿》这篇课文,引导学生领会“绿色”的丰富内涵。

•帮助学生理解诗意的表达方式。

三、教学准备1.课文《绿》的复印件。

2.课文视频或录音。

3.画板、彩色笔等教学辅助工具。

4.制作好的教学PPT。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大自然中的绿色,引发学生对“绿色”的思考和感受。

2. 学习•跟学生一起朗读课文《绿》,让学生感受其诗意表达。

•分析课文内容,进行词语和字词解释,重点讲解《绿》字的含义和用法。

•练习《绿》字的正确书写。

3. 拓展•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喜欢的绿色事物,并进行展示和分享。

4. 总结•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总结“绿色”的意义,强化对环保和自然保护的重要性。

5. 作业布置•让学生用一段话描述自己心目中的“绿色”。

•布置默写《绿》字的作业。

五、课堂反思本节课设计主要围绕《绿》这篇课文展开,通过课文中“绿”字的学习,引导学生理解绿色环保的重要性。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结合更多生活实例,让学生亲身体会“绿色”的意义,从而更深入地理解这个词所包含的文化内涵。

以上就是部编四年级语文下册《绿》优质课教学设计的详细内容,希望能够为教师们提供参考,展现出学生们在语文学习中的乐趣与收获。

新人教部编版教材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绿》优质课教案

新人教部编版教材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绿》优质课教案

新人教部编版教材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绿》优质课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挤、叉”2个生字,会写“瓶、挤”等4个字,会写“墨绿、嫩绿”等词语。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借助关键词句想象画面,感受诗人的独特表达。

4.通过比较阅读,进一步感受诗歌语言的特点。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播放多媒体课件,教师激趣导入。

导语:大千世界,五彩缤纷。

有人喜欢红色,因为它浓烈热情;有人喜欢蓝色,因为它宁静悠远;有人喜欢紫色,因为它神秘莫测。

还有一些人,他们热爱绿色,例如古代诗人贺知章、白居易、王安石等,当然他们也留下了不少千古名句,你能举一些例子吗?(生背诵诗句:“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现当代诗人艾青也喜欢绿色,在他的笔下,绿是多姿多彩的,绿是铺天盖地的……。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他的诗歌——《绿》。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1.教师介绍作者。

艾青(1910—1996) 原名蒋正涵,字养源,号海澄。

现当代文学家、诗人,被认为是中国现代诗的代表诗人之一。

他的成名诗作是《大堰河——我的保姆》,后又陆续出版了诗集《北风》《火把》《黎明的通知》等。

朴素、凝练、想象丰富是艾青诗的一贯特点。

《绿》是诗人写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的一首抒情小诗。

2.大声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检测字词预习情况。

(1)出示字词,指名认读,注意变色的字,教师纠正读错的字音。

会写的字:瓶pínɡ 挤jǐ 交叉chā 指挥huī◆需注意的字音、字形:“瓶”是后鼻音,读“p ín ɡ”,不要读成“p ín ”;书写时倒数第二笔是“”。

“叉”是多音字,在文中读“ch ā”;书写时末笔是点,不要漏写。

(2)重点词语释义。

[出奇] 特别;不平常。

[重叠] (相同的东西)一层层堆叠。

[交叉] ①几个方向不同的线条或线路互相穿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绿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绿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绿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绿教案第1篇】《绿》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语言鉴赏的能力和艺术的想象力。

2、体会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强烈情感。

3、学习用圈点批注的方法进行阅读欣赏。

二、教材分析:《绿》是一篇语言文字非常优美凝练的文章,要写好一种颜色本来就很难,作家通过自己的感觉和观察体验,竟能写得如此美丽,令人陶醉。

我想优美的文章要是太多的分析就破坏了美感。

在这一堂课的教学中我利用多媒体先带学生进入一个绿色的世界,欣赏了大量的关于西湖灵隐和花港观鱼两地的绿色的,用冲击学生的眼睛,然后通过自读来感悟全文,对全文有一个总体的把握。

新课标的精神是激发学生的独立学习、主动学习的兴趣,先自学,再小组交流的形式有利于学生的独立思考。

三、教学重难点:1、掌握多角度地细致地描绘景物特点的方法。

2、理解文中新颖贴切的比喻,叠字的运用;体会文中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强烈情感。

教学课时: 1课时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简介作者同学们,我们曾学过朱自清先生的叙事散文《背影》,见过那饱含深情的父亲的背影;也曾学过他的写景散文《春》,领略到那五彩斑斓的美丽的春光。

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来学习朱自清先生的另一篇著名游记散文《绿》,体会那绿意盎然、充满活力的秋水之美。

好,让我们再次走近朱自清。

名:朱自清(1898—1948),原名朱自华,字佩弦,号秋实。

地:原籍浙江绍兴,自称是江苏扬州人。

时:现代评:著名的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毛泽东称颂他是“表现我国民族的英雄气概的爱国知识分子。

作:《绿》、《春》、《背影》、《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

二、披文入境,整体感知1.听朗读录音,完成以下任务(1)划出你认为文中重要的字词。

(2)思考:文章的文眼是什么?2.投影出示字词jù bó liǔ léng qióng shū zǐ xié踞薄阴绺棱角穹倏尘滓皱缬shíchàmóu lài yì jū什刹明眸善睐挹掬三、合作学习,问题探究1.第二段写梅雨潭,主要立足哪两个观察点,作者观察到了什么?明确:第一个观察点:山边观察角度:仰视观察的景致:梅雨瀑听—花花花花的声音看—一带白而发亮的水镶在两条湿湿的黑边儿里第二个观察点:亭边观察角度:平视观察的景致:梅雨潭周围的环境:从亭,山,云,岩,草,瀑布,水花等方面勾勒出梅雨潭雄奇,幽峭的环境。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绿教案(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绿教案(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绿教案(精品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绿教案第1篇】活动目标:(应体现三维认知、能力、情感)1.了解减少使用塑料袋的方法,初步培养保护环境的责任意识。

2.知道购物袋的用途。

3.培养少用塑料袋,自备购物袋的习惯。

4.鼓励幼儿大胆说话和积极应答。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重点:培养保护环境的意识。

难点:知道购物袋的用途。

活动准备:购物袋活动过程一:导入部分出示地球模型,表示地球先生生病了。

二、基本部分向幼儿讲述故事《地球先生肚子胀》与幼儿讨论:(一)地球先生为什么肚子胀(二)我们应该帮助地球先生吗(三)你会怎么帮助地球先生与幼儿一起观看宣传减少使用塑料袋的短片,请幼儿说一说,怎样做才能减少使用塑料袋。

出示幼儿用书,请幼儿看图讲故事。

三、结束部分幼儿展示自己带来的购物袋,然后两人一组,到娃娃家使用购物袋玩购物游戏。

活动反思在整个活动中充分体现了幼儿主体作用,教师的引导作用。

活动中,幼儿都是按自己的意愿进活动的:自由逛超市,自由讨论袋子的做法,独立地完成作品到最后的提自己的作品去购物。

总之,幼儿对本次活动表现出很大的兴趣,情绪一直非常饱满。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绿教案第2篇】课时目标:以导游最终拿出一份完美的解说词为契机,深入研读探究课文,体会作者对西湖的独特感受,入情入镜地感悟西湖的美丽。

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回顾全文。

1.齐读课题2.学生回忆:这篇课文主要描写了什么?按什么顺序描写的?(在课题“绿”字下面板书“▲”,同时板书“观景顺序”)二、抓住“绿”,整体感知。

过渡:那就让我们这些导游们以“绿”为突破口,先走进“绿”的世界吧!1.课件呈现一片“绿”的广阔天地。

(1)老舍《草原》(2)刘国林《可爱的草塘》2.但西湖即便一个“绿”色,也各有不同,丰富多彩,柔情万分,请同学们用心地读课文前三个自然段。

(充分朗读,尽情想象,感受“绿”意)三、突破“绿”,研读全文。

过渡:那么“绿”究竟表现在哪些地方,作者怎样抓“绿”的?作为导游一定要突破呦!1.课文着重描写了哪几处“绿”?(灵隐——苏堤——花港观鱼)2.移情入文,激趣质疑。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绿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绿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绿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认识“挤、叉”2 个生字,会写“瓶、挤”等4 个字,会写“墨绿、嫩绿”等8 个词语。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 感受诗歌的意境美,体会诗人的情感,体会为何所有的绿会按着节拍飘动。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难点:感受诗歌的意境美,体会诗人的情感,体会为何所有的绿会按着节拍飘动。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直观演示法
四、教学过程:
1. 谈话导入
- 出示各种绿色的图片,提问: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颜色?
- 引入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关于绿的诗歌。

2. 学习生字词
- 出示生字词卡片,学生认读。

- 指导学生书写生字。

3.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注意字音和节奏。

-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这首诗歌写了什么?
4. 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 学习第1-3 小节,体会诗人对绿的喜爱和赞美。

- 学习第4-5 小节,理解“所有的绿就整齐地按着节拍飘动在一起”的含义。

- 学习第6 小节,体会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大自然的赞美。

5. 课堂小结
-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 学生复述故事内容。

6. 布置作业
- 抄写生字词。

-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完成课后练习。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对《绿》这篇课文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感受到了诗歌的意境美。

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多给学生一些自主思考和讨论的时间,让他们更好地理解课文的内涵。

新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语文10《绿》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

新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语文10《绿》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

新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语文 10《绿》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并朗读课文《绿》。

2.增强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培养学生的对绿色的敏感度和欣赏能力。

3.引导学生用诗意的语言描绘绿色,体会绿色的美丽。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并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绿》。

2.掌握词语“翠绿”、“绿树成荫”、“波绿”、“青翠欲滴”等的意思。

3.培养学生用美术语言描绘绿色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1.课文《绿》的课本或挂图。

2.教学投影仪。

3.课堂板书。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教学投影仪呈现一些绿色的图片,引导学生展开讨论,让学生谈谈他们对绿色的印象和感受。

2. 学习课文•请学生朗读课文《绿》,并讲解生词和词语的意思。

•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探讨作者对绿色的描绘。

3.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运用想象力,描绘“绿”的美好,每组选择一个学生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4. 情感体验•让学生用诗意的语言,写下自己对绿色的感受或描绘。

5. 创作绘画•要求学生用画笔描绘自己心目中绿色的景象,展示并交流作品。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中,学生通过课文《绿》的学习,深入理解绿色的美丽,并通过讨论和创作,体会到绿色的情感氛围。

但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学生对于诗意的表达理解力不足,需要更多的引导和示范。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注重拓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审美能力,引导学生更多地从艺术的角度感受和描绘自然界的美丽。

同时,我还会更多地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经验,让他们能够深入感受到诗意语言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也意识到教师在课堂上的角色不仅是知识传授者,更是学生情感和思维的引导者。

只有让学生内化诗意的美好,他们才会更深层次地爱上语文,激发文学创作的兴趣。

我会继续努力,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为学生创设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

以上就是本次《绿》课的教学反思和教案,希望能够对今后的教学有所帮助和启发。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绿》教案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绿》教案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绿》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绿》一文。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20页至第21页,详细内容为对大自然的绿色进行描绘,通过描绘绿色的多样性,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本课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和运用。

2. 通过阅读课文,让学生理解作者对绿色的描绘,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审美能力。

3. 引导学生体会课文中所表达的大自然之美,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绿色描绘,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重点:掌握生字词,学习描绘大自然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大自然风光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的绿色元素,激发学生对绿色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让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绿色在作者笔下有哪些特点。

3. 讲解生字词:对课文中的生字词进行讲解,让学生正确书写和运用。

4. 课文解析:分析课文,讲解作者如何描绘绿色,引导学生体会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

5.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一说他们眼中的绿色。

6. 例题讲解:以课文中的描绘为例,指导学生如何运用语言表达绿色的美。

7. 随堂练习:让学生选取一个身边的绿色事物进行描绘,并进行分享。

六、板书设计1. 课题:《绿》2. 生字词:繁茂、碧绿、嫩绿、葱郁、盎然、生机3. 重点句子:绿色是生命的象征,是大自然的画卷。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描绘你身边的绿色事物,不少于100字。

答案示例:春天来了,校园里的柳树换上了嫩绿的新装,枝条随风摇曳,犹如一位绿色的仙子翩翩起舞。

2. 拓展延伸:让学生收集关于大自然的诗句,下节课与同学分享。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让学生描绘绿色,使他们对大自然的美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在作业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并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反思,不断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9《绿》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9《绿》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9《绿》
一、教学目标
1.认读词语“绿”。

2.理解绿色的相关含义。

3.培养学生对绿色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
1.让学生了解绿色的概念。

2.提高学生对绿色的认识和热爱度。

三、教学准备
1.课文《绿》的教材。

2.课后练习题。

3.绿笔、蓝笔、铅笔等教学工具。

4.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教师播放一段关于绿色的视频,唤醒学生对绿色的认知。

2. 学习《绿》(15分钟)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朗读课文《绿》,并讲解生字词语。

3. 分组练习(20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讨论绿色在生活中的作用,并展示他们的想法。

4. 课堂讨论(15分钟)
让学生分享小组讨论的成果,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绿色对人类的意义。

5. 拓展训练(15分钟)
通过课后练习题,巩固学生对绿的认识。

6. 总结(5分钟)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肯定,总结本堂课的收获与体会,鼓励学生继续热爱绿色。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以《绿》为课文,引导学生对绿色有更深入的了解,提高学生对绿色的认知和热爱度。

通过小组讨论和课堂分享,促进学生思考和交流,激发学生对绿色的情感,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六、课堂延伸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校园绿化环境,让学生亲身感受绿色的美好,并引导学生保护环境,珍爱绿色。

以上为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对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0《绿》(第一课时)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0《绿》(第一课时)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0《绿》(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诗歌《绿》的内容和意境。

–掌握诗歌中重点词语的意义。

–能够朗读诗歌,理解作者传达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讲解等方式理解诗歌的意境。

–通过分组讨论等活动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对自然的热爱与保护意识。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重点1.诗歌《绿》的内容和意境。

2.诗歌中的重点词语理解与运用。

三、教学准备1.课文教材2.精心准备的课件3.黑板、粉笔4.学生课外阅读材料四、教学过程1.课堂导入–让学生展示与自然相关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自然的美好之处。

2.学习诗歌《绿》–让学生先自主阅读,理解诗歌的大意。

–展示诗歌内容的课件,让学生跟读。

–解释诗歌中的生词和难点词语,确保学生理解透彻。

3.诗歌赏析–分组讨论诗歌的意境,每组展示自己的理解。

–整合各组的意见,共同赏析诗歌的内涵。

4.情感表达–让学生表达自己对自然之美的感受,可以通过写作或画画的形式表达出来。

5.总结反思–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保护环境、热爱大自然的重要性。

五、课后作业1.完成课后习题2.用自己的话复述诗歌《绿》的内容3.继续阅读有关自然的故事或诗歌,写下自己的感想六、教学反思这节课中,学生对诗歌《绿》有了初步的理解,但在赏析部分仍存在一些困难。

下次需要更灵活的活动设计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涵。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案内容,希望能够对您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部编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0.绿》教案

部编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0.绿》教案

部编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0.绿》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内容,理解主要情节和意义。

2.能够背诵课文。

3.能够感受课文的意境,领悟其中的道理。

4.能够感受自然风光对人的影响,激发对自然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的主要意义。

2.背诵课文,感受课文的意境。

3.探讨自然风光对人的影响。

2. 教学难点1.领悟课文中的深层含义。

2.点出课文中的修辞手法。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绿色植物图片,引导学生谈谈对绿色的理解,并引出“绿”这个话题。

2. 学习课文1.朗读课文,学生跟读。

2.解释生字生词,理解整个课文。

3.分组讨论课文主要内容和重点句子。

3. 感悟课文1.分组讨论课文中蕴含的情感和道理。

2.学生表达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4. 背诵课文1.学生分段背诵课文,逐段展示。

2.教师指导学生注意朗诵的语调和感情。

5. 拓展活动1.带领学生走到校园或户外,感受大自然的绿色。

2.让学生观察、记录身边的绿色,并写下自己的感悟。

6.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课文中的主题和思想。

激发学生对自然的热爱,提倡保护环境。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学过程紧凑,学生的参与度高,课文内容理解度较好。

改进之处在于可能可以增加一些互动环节,让学生更加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加强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以上就是本次课程设计的教案,希朥能够对教师们有所帮助。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09《绿》公开课说课稿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09《绿》公开课说课稿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09《绿》公开课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绿》这篇课文是我国著名诗人艾青的作品。

这篇课文用诗意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的绿色世界,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

课文语言优美,富有节奏感,易于学生朗读和体会。

同时,课文中的绿色意象丰富,便于学生展开想象和联想。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诗歌也有了一定的接触和了解。

但他们对诗歌的鉴赏能力和对绿色意象的感悟还需要进一步培养。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美、体会绿色意象的意义为教学重点。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学习,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诗歌的语言美和意象美。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和联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美好生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诗歌的语言美和意象美。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感悟绿色意象的深层含义,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朗读法、讨论法、情境教学法等教学方法,以及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诗歌的美。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春天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春天的印象,引出课文《绿》。

2.自读:让学生自读课文,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3.讲解:讲解课文内容,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意象和语言美。

4.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谈谈自己对绿色意象的感悟。

5.总结:总结课文内容,强调绿色意象的意义。

6.拓展:让学生发挥想象,创作自己的绿色诗歌。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将以绿色意象为核心,突出诗歌的语言美和意象美。

板书内容主要包括课文标题《绿》、绿色意象的关键词语以及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将从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绿色诗歌创作等方面进行。

重点关注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对绿色意象的感悟以及诗歌鉴赏能力的提高。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绿》优秀教案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绿》优秀教案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绿》优秀教案一、教材分析《绿》是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中的一篇课文,主要围绕自然和环境保护展开。

通过本课文,学生可以了解绿色植物的重要性,并激发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绿色植物的作用,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环境的良好习惯,感悟绿色生活的美好。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绿色植物的作用。

2.难点:理解课文隐含的环保意义,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教学准备1.课文《绿》的教材。

2.教学课件和多媒体设备。

3.图书、图片等辅助教学材料。

4.活动设计和教学反馈表格。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情境导入: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植物,引发学生对绿色植物的思考。

2.导入课文:简要介绍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阅读理解:带领学生朗读课文,并讲解生词和理解内容。

4.课文分析:对课文中的环保意义进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第二课时1.情景演练: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设计环保行动方案。

2.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演绎课文内容中的情景。

3.作文练习:引导学生写一篇关于绿色植物和环保的作文,培养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

4.课后反馈:与学生分享环保经验,强化环保意识。

六、教学反馈1.通过学生的作文和课堂表现进行评分,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

2.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实践环保行动,加强环保意识的培养。

以上是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绿》优秀教案的主要内容,希望能够对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绿》第2课时示范公开课教案【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

《绿》第2课时示范公开课教案【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

《绿》教学设计第2课时【教学目标】1.能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2.感受诗歌的意境美,体会诗人的情感,体会为何所有的“绿”会按着节拍飘动。

3.结合“阅读链接”,比较艾青笔下的“绿”与宗璞笔下的“绿”的不同,进一步感受诗歌语言的特点。

【教学重点】感受诗歌的意境美,体会诗人的情感,体会为何所有的“绿”会按着节拍飘动。

【教学难点】结合“阅读链接”,比较艾青笔下的“绿”与宗璞笔下的“绿”的不同。

进一步感受诗歌语言的特点。

【教学过程】一、课程导入1.复习字词: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很多新的生字朋友,一起来认读一下词语吧。

(PPT出示词语)墨绿嫩绿集中交叉教练指挥整齐节拍2.导入新知。

(1)师导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绿》。

(板书课题:绿)(2)师指名分节读诗。

设计意图:通过朗读,引导学生感知绿的美,感受不寻常的“绿”。

二、问题探究(一)自主探究1.探究任务自由朗读诗歌3—5节,边读边思考:你觉得哪些句子想象奇特?2.探究活动(1)学习第3节诗歌。

①自由朗读第3节诗歌,边读边思考:你觉得哪些句子想象奇特?你觉得哪些句子想象奇特?预设1:“刮的风是绿的”这句很奇特。

在生活中,我们是看不到风的颜色的。

预设2:“下的雨是绿的,流的水是绿的”这两句很奇特。

因为我们知道,雨和水都是无色的。

预设3:“阳光也是绿的”这句很奇特。

阳光照在事物上本是金色的,在诗人眼中,却变成了绿色的。

点拨:是呀,为什么诗人眼中的风、雨、流水、阳光都变成绿色的呢?请你发挥想象,什么情景,下风、雨、水、阳光这些事物会变成绿色的呢?预设1:春风一吹,万物复苏,大地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所以说“刮的风是绿的”。

预设2:春雨滋润万物,使小草生根发芽,大地一片绿油油的,所以说“下的雨是绿的”。

预设3:两岸绿色的植被倒映在水中,流水也变成绿色的了。

预设4:阳光照射在碧绿的大地上,阳光也变成了绿色。

小结:在诗人眼中,春天的大自然整个空间都充满了绿色,以至于连无色的风、雨、清澈的流水、金色的阳光都变成了绿色的。

部编版四年级下语文10《绿》优质示范公开课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下语文10《绿》优质示范公开课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下语文10《绿》优质示范公开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绿》这篇课文是我国著名作家老舍的作品,选自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材。

课文描绘了春天绿色的美好景象,通过描述大自然中的绿色,让学生感受到春天的生机和活力。

本文语言优美,富有诗意,旨在引导学生欣赏自然之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对于描绘自然景色的文章,他们能够产生浓厚的兴趣。

但学生在欣赏诗歌般的文字时,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如词汇的理解、情感的体会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阅读体验,引导他们深入文本,感受春天的美丽。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重点词汇和句子。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等方法,体会课文描绘的春天景色,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春天的美好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课文中出现了一些生字词,如“碧绿、嫩绿、淡绿、翠绿”等,学生需要掌握这些词汇。

2.文本理解:学生需要理解课文中的意境,感受春天的美丽。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营造春天的氛围,让学生身临其境。

2.朗读教学法: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的韵味和美感。

3.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展示春天的图片、音乐等素材。

2.黑板:准备黑板,用于板书重点内容。

3.课文文本:准备课文文本,方便学生阅读和理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春天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春天的特点,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2.呈现(10分钟)教师朗读课文,让学生初步感知文本内容。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朗读,体会语言的韵律。

3.操练(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逐句理解课文,解释生字词,让学生掌握课文大意。

在此过程中,教师关注学生的阅读体验,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2024年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绿》精彩教案

2024年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绿》精彩教案

2024年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绿》精彩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和拟人修辞手法,学会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2.过程与方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通过小组讨论、分享感受,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激发保护环境的意识。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文学的情怀。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学习生字词,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和拟人修辞手法。

学会运用比喻和拟人修辞手法进行创作。

三、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出示一张春天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的景物。

2.课文朗读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学生自读课文,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3.生字词学习教师出示生字词,引导学生认读并组内交流。

4.课文理解与分析教师提问:课文描绘了哪些景物?它们有什么特点?教师提问:课文中的比喻和拟人修辞手法有哪些?它们有什么作用?5.小组讨论教师提出讨论话题:你眼中的大自然是什么样子的?你想对大自然说些什么?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

6.分享感受每组选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其他学生倾听并给予评价。

7.课堂小结学生自由发言,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8.作业布置抄写生字词,巩固记忆。

写一篇关于大自然的作文,运用比喻和拟人修辞手法。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充分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好,激发了保护环境的意识。

学生在小组讨论和分享感受环节,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合作意识得到了提高。

教师在课堂上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了学生的思维品质。

作业布置与课堂教学相结合,使学生在巩固知识的同时,能够学以致用。

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教师引导对话:“同学们,你们能在课文中找到‘绿’字出现了几次吗?它每次出现都带给我们什么画面感?”2.教学难点:教师引导对话:“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比喻句吗?比如,作者说‘绿草像绒毛’,这里的‘像绒毛’就是一个比喻。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绿》教案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绿》教案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绿》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课文《绿》的内容,理解文章表达的意境,能正确朗读课文;掌握词语:牵挂、苍茫、精彩、呼吸、透明等的意思和用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朗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让学生懂得保护绿色环境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难点1.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理解文章的意境。

2.掌握生字词的意思和用法,提高学生的词汇水平。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件和实物,如草、树叶等,配合课文教学。

2.提前打印好学生练习册。

四、教学过程1.热身活动(3分钟)1.让学生分组,互相交流上课后想做什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以树叶形态为例,让学生思考树叶的颜色、形状、材质等特征,放大学生的观察力。

2.新课授课(15分钟)1.教师朗读课文《绿》,呈现生动形象的场景,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氛围。

2.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了解文章的内容和情感表达。

3.教师解释生字词含义和用法,让学生掌握词汇。

3.课堂练习(20分钟)1.学生独立阅读课文,通过阅读理解文章意境。

2.以情境交流的形式,让学生就课文内容进行小组讨论。

3.让学生从课文里抽取关键信息,并写在课本上,为后续提问做准备。

4.合作学习(15分钟)1.学生大声朗读课文,注意停顿和语调,增强表达能力。

2.学生分组讨论如何保护环境,并在课本上写下自己的想法。

3.学生展示自己的想法,激励其他同学跟从自己保护环境的行动。

4.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反思学习的过程,提升思考能力。

5.作业布置(2分钟)1.完成练习册上的练习。

2.在家中观察环境,写下自己保护环境的行动,下节课报告。

五、教学反思1.通过生动的教学方法和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了他们的环保意识。

2.教师注意引导学生认识和体验自然,关注自然的美好,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热爱。

3.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语文能力的不同水平,采用不同的讲解方式,保证每个学生的学习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目标】
1.认识“挤、叉”2个生字,会写“瓶、挤”等4个字,会写“墨水瓶、墨绿”等11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感受诗歌的意境美,体会诗人的情感,体会为何所有的“绿”会按着节拍飘动。

4.结合“阅读链接”,比较艾青笔下的“绿”与宗璞笔下的“绿”的不同。

教学重点
感受诗歌的意境美,体会诗人的情感,体会为何所有的“绿”会按着节拍飘动。

教学难点
结合“阅读链接”,比较艾青笔下的“绿”与宗璞笔下的“绿”的不同。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出示春天绿色的图片)你知道图片中的景色属于哪个季节吗?你有什么感受?
2.绿不仅是春天的象征,更是希望的象征。

现代诗人艾青也非常喜欢“绿”,他笔下的“绿”是什么样子的呢?这节课,我们就跟随他去欣赏那绿意盎然的美丽画卷吧。

(板书课题)
3.齐读课题。

二、初读诗歌,检查预习。

1.作者简介。

艾青(1910—1996),浙江金华人,著名诗人。

他的诗作努力反映民族和人民的苦难和命运,反映现实的生活和斗争,突出表现为对光明的热烈向往和讴歌,风格朴素雄浑。

他是继郭沫若、闻一多等人之后推动一代诗风的重要诗人。

代表作有《大堰河——我的保姆》《我爱这土地》《向太阳》等。

2.指名分小节读课文,随时正音。

3.指导书写“瓶”字:左右结构,注意右边“瓦”字的写法,共四笔,第二笔是竖提。

三、再读诗歌,理解内容。

1.配乐范读,学生思考:诗人看到了哪些绿?
2.学生交流。

出示:墨绿浅绿嫩绿翠绿淡绿粉绿
3.第二小节中省略号的作用是什么?(说明还有很多绿,启发读者思考,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

)
你还知道哪些绿?(草绿、苹果绿、橄榄绿……)
4.难怪作者说:“好像绿色的墨水瓶倒翻了,到处是绿的……”
(出示第一小节)指名读,齐读。

5.这各种各样的绿,绿得发黑,绿得出奇。

你知道“出奇”是什么意思吗?(特别) (出示第二小节)指名读,齐读。

6.在作者眼中,什么是绿的?(风、雨、水、阳光)
在你的眼中什么是绿的?(山是绿的,田野是绿的,树是绿的……)
仿照第三小节写一写你眼中的绿。

7.这么多的绿集中在一起,会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呢?读读诗歌第四、五小节。

找出诗中表示动作的词语,你体会到什么?(“挤”“重叠”“交叉”“指挥”“飘动”。

所有的绿色都源于诗人心中,所以一切的绿色都会随着诗人愉快的心情,按着节拍飘动。

)
读诗想象:所有的绿交叉在一起,按着节拍飘动在一起的画面。

8.朗读全诗。

指名读,齐读。

9.读了这首诗,你能想象到怎样的画面?(春风又绿江南岸,万物复苏的生动画面。

)
10.朗读诗歌,你有什么体会?(绿是生命的颜色,是生命的象征。

)
四、拓展延伸。

1.艾青笔下的“绿”给我们留下很多想象的空间,宗璞笔下的“绿”又带给我们怎样的感受?
2.学生读《西湖漫笔》中的段落,体会并说说感受。

雨中去访灵隐,一下车,只觉得绿意扑眼而来。

道旁古木参天,苍翠欲滴,似乎飘着的雨丝儿也都是绿的。

飞来峰上层层叠叠的树木,有的绿得发黑,深极了,浓极了;有的绿得发蓝,浅极了,亮极了。

峰下蜿蜒的小径,布满青苔,直绿到了石头缝里。

3.学生交流。

4.总结:这段选文主要写的是西湖六月时的绿色。

作者描绘了各种各样的绿。

有苍松古木的浓绿,有小径青苔的嫩绿。

有的绿,深得发黑;有的绿,绿得发蓝。

连小径、石头缝里的青苔都被勾勒出来,可见作者观察非常仔细。

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2.春天的大自然充满了生机,充满了绿色,与家长一起到大自然中去感受“绿”。

板书设计
绿
墨绿浅绿嫩绿翠绿淡绿粉绿
风雨水阳光
挤重叠交叉指挥飘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