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急救的四项技术

合集下载

紧急救护技术(四大技术)

紧急救护技术(四大技术)

抬轿法搬伤的搬运
颈椎损伤的搬运(一)
颈椎损伤的搬运(二)
谢谢大家! 谢谢大家! 下 课
止血的常用方法:
(1) 局部加压包扎法 指压止血法; (2)指压止血法; 优点:止血迅速、不需要任何工具。 优点:止血迅速、不需要任何工具。 缺点:止血不能持久,多处、多人难以处理。 缺点:止血不能持久,多处、多人难以处理。 屈肢加垫止血法; (3) 屈肢加垫止血法; 适用于四肢止血。骨折及脱位禁用。 适用于四肢止血。骨折及脱位禁用。 绞棒止血法;简单易行。 (4) 绞棒止血法;简单易行。 止血带止血法; (5) 止血带止血法; 主要用于肢体严重创伤引起大、中血管的出血。 主要用于肢体严重创伤引起大、中血管的出血。前臂和小腿一般 不适用止血带,因有两根长骨,使血流阻断不全。 不适用止血带,因有两根长骨,使血流阻断不全。 注意事项: 要结扎在伤口的近心端; 注意事项:⑴ 要结扎在伤口的近心端; 不能直接结扎在皮肤上; ⑵ 不能直接结扎在皮肤上; 方法要准确; ⑶ 方法要准确; 禁止在上臂中1 处结扎,以免损伤桡神经; ⑷ 禁止在上臂中1/3处结扎,以免损伤桡神经; 每扎1小时要松一次,每次松1 分钟。 ⑸ 每扎1小时要松一次,每次松1~2分钟。 颅脑损伤的的病人,有鼻腔、 (6)注:颅脑损伤的的病人,有鼻腔、外耳道有出血的病 不能堵塞,防止逆流至颅腔内,引起颅内感染。 人,不能堵塞,防止逆流至颅腔内,引起颅内感染。
固定材料的选择
颈 托:颈部固定器,可将受伤颈部尽量制动,保护 颈部固定器,可将受伤颈部尽量制动, 受伤的颈椎免受进一步损害。 受伤的颈椎免受进一步损害。 夹 板 类:现成的板、棍、树枝、扁担、杠棒、步枪等 现成的板、 树枝、扁担、杠棒、 现场制作:杂志、硬纸板、雨伞。 现场制作:杂志、硬纸板、雨伞。 自体固定:将受伤上肢缚在胸部上, 自体固定:将受伤上肢缚在胸部上,将受伤下肢固定于 下肢。 下肢。

现场急救的四项技术PPT精品医学课件

现场急救的四项技术PPT精品医学课件

包扎
(二)、绷带的使用 1.绷带使用原则:
包扎时,救护人员面向伤员,先在创面上覆盖消毒纱布, 纱布要覆盖全部创面,然后抢救者左手拿绷带的一头, 右手拿绷带卷,以绷带的外面贴近创面局部,由伤口 的低处向上,自左向右从下到上缠绕;包扎时不能过 松,以免滑脱;不宜过紧,以免压迫组织引起局部肿胀. 在上肢肘部要弯曲包扎,在下肢腿要伸直包扎,以保 持肢体的功能位置.
(3)8字形包扎法:在关节弯曲的部位,将绷带由上 向下再由下向上成8字形的缠绕.如胸部.
包扎
3.三角巾的使用方法 三角巾使用简单方便灵活,可用于身体不同部 位的包扎.
(1)头部三角巾包扎法 将三角巾底边中点放在眉弓上部,顶角拉
到枕后,然后将底边经耳上向后扎紧压住顶角, 早枕后交叉再经耳上到额部拉紧打结,最后将 枕后的顶角向上反折嵌入底边.
止血作用,反而造成局部伤害; (3)止血压力不足,未能阻断血流,却造成静脉回流障碍,
反而助长出血; (4)止血带压迫过紧,引起周围神经损伤; (5)缠扎部位和方法不当,不仅止血不佳,甚至促使局部
神经、皮肤损害或肢体坏死. 如:在上臂中下1/3扎止血带易造成桡神经损伤.
止血
如橡皮止血带的止血法: 以上臂的上1/3为例,用棉花纱布衣服毛巾等物
(2)上止血带的压力:以阻断动脉血流为准,一般上 肢压力不超过40kpa,下肢不超过80kpa.
止血
(1)上止血带的部位:上肢上在上臂上1/3,下肢上 在大腿的中下1/3处. (2)上止血带的压力:以阻断动脉血流为准, 一般上肢压力不超过40kpa,下肢不超过80kpa.
(3)止血带持续时间:原则上尽量缩短止血带的 时间,一般以1小时左右放松一次,最长不超过3 小时,每次放松时间约5~10min 并作好记录

创伤急救试题 及答案

创伤急救试题 及答案

创伤急救试题及答案创伤急救试题姓名:成绩:阅卷:时间:一。

单选题(30分)1.现场急救的四项技术是指:(C)A。

清创包扎固定搬运B。

无菌清创包扎固定C。

止血包扎固定搬运D。

止血清创固定搬运2.下列哪项不是心肺复苏成功的指标:(C)A。

可触及大动脉搏动B。

恢复自主呼吸C。

瞳孔散大D。

皮肤颜色.温度改善3.心肺复苏时,胸外心脏按压与口对口人工呼吸的次数比例为:(D)A。

15:2B。

10:1C。

5:1D。

30:24.抢救伤员最常用的体位是:(C)A。

俯卧位B。

侧卧位C。

仰卧位D。

膝胸位5.现场诊断伤员心跳停止的指标是:(C)A。

呼吸停止B。

瞳孔散大C。

大动脉搏动消失D。

血压测不到6.当心跳呼吸骤停的伤员进行心肺复苏时,首先应:(B)A。

心前区叩击B。

心脏按压C。

口对口人工呼吸D。

清除口腔内异物,开放气道7.成人胸外心脏按压的正确位置是:(B)A。

心尖区B。

胸骨下段C。

胸骨上段D。

胸骨左段8.下面哪些情况不适宜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D)A。

触电休克B。

溺水C。

心跳、呼吸骤停者D。

SO2中毒者9.下列有关胸外心脏按压的叙述错误的是:(C)A。

平卧硬板床B。

在胸骨下段按压C。

按压次数每分钟40-60次D。

按压时双肘伸直E。

按压时使胸骨下陷3-4cm10.人体四大生命体征指的是:AA。

体温、脉搏、呼吸、血压B。

体温、呼吸、心跳、瞳孔C。

心跳、运动、呼吸、血压D。

呼吸、血压、心跳、瞳孔11.煤矿创伤致残率最高的是:AA。

四肢伤B。

腹腔内脏器破裂C。

血气胸D。

颅脑伤及多发伤12.电击伤伤员的现场救护,需立即:BA。

注意保温B。

脱离电源C。

包扎伤口D。

进行心肺复苏13.创伤包扎的范围要求超过伤口周围:CA。

1-2cmB。

3-6cmC。

5-10cmD。

10-15cm14.下列哪项不是创伤包扎的目的:DA。

使伤口与外界环境隔离,以减少污染机会B。

止痛,缓解伤员紧张情绪C。

加压包扎可用以止血D。

脱出的内脏纳回伤口再包扎,以免内脏暴露在外加重损伤15.烧伤现场抢救的要次是:BA。

现场急救的四项技术

现场急救的四项技术

现场急救的四项技术一、胸外按压胸外按压即心肺复苏技术,是一项应用在解救突发低血氧血糖状态的抢救技术。

它的目的是在体外通过人的力量,直接按压胸部,以维持正常的冠状性收缩状态,并由此增加血液在心脏、大脑和其他关键器官中的流量。

胸外按压主要分为深度和部位两个部分,深度一般推荐为每次按压5-6厘米,而部位一般为按压心室、主動脉弓和心腔边缘之间的病人胸壁上疝气处,每次按压持续1-2秒并做上下滚动,每分钟80-100下,1小时能达到480次,并手开手合胸外按压,直到病人自身能够恢复正常的循环和呼吸。

二、腹部反搏腹部反搏也称为胸腹反搏或夹体反搏,它是一种用来挽救生命的护理急救技术。

它的目的是利用人的体重或腹部外力反复地压迫胸部,来恢复血液循环,以尽可能恢复死亡发生前的正常心功能和血液循环。

腹部反搏有分为3个部分:先定位胸部按压点,选择在胸部锁骨下线附近;其次,使用手掌双手由背向前,把腰部推向腰部;最后,把手放在胸部处双手相互压迫,以一定时间间隔反复押压,以促进血液循环。

三、人工呼吸人工呼吸是指在突发急性呼吸功能衰竭,窒息等情况下,利用人工装置对病人的气道进行吹送气体的一种急救技术。

通过人工呼吸可以有效地向气道中引入一定量的气体,为抢救病人提供新鲜气体。

人工呼吸的方法由几个步骤:首先要快速定位气道并进行闭锁,接着使用人工呼吸器通过嘴和鼻供给气体;然后是要监测病人的心电图及呼吸状况,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压力;最后的步骤是用病人的手指按剋监测呼吸情况,并一旦有改变或异常要及时作出相应的处置。

四、持续性体外循环持续性体外循环(CPR)是在体外维持血液循环的急救技术。

它通过联合胸部按压和人工呼吸来模拟人体内部循环(CPR),从而迅速和有效地实现心脏和肺功能恢复,即完成胸外心肺复苏。

具体技术包括:一是定位胸口按压处;二是使用手掌双手手指平坦覆盖心室位置,身体重量按压衰竭的胸口;三是在胸口按压之后做自然呼吸或机械支持呼吸;四是用双手按压整个胸壁,向胸内推进至少5厘米,以每分钟100次或以上频率进行,以此得到维持心脏和肺功能恢复的紧迫性条件。

急诊救护四项基本技术

急诊救护四项基本技术

急诊救护四项基本技术(止血、包扎、固定、运送)抢救是争夺生命的战斗,医护人员在急救实践过程中面对危重病人,如何作出决快速的判断与反应,及时作出诊断与治疗病人,直接关系到病人的安危与预后好坏,每一个医护人员都应掌握急诊救护技术。

止血、包扎、固定、与伤员运送是四项基础技术。

一、出血与外伤止血法:血液从血管流出为出血,创伤一般都有出血,按出血的部位分为内出血、外出血。

1.内出血:血液从破裂的血管流入体腔内称为内出血。

严重的创伤可导致严重的内出血,如颅内出血,肝破裂,脾破裂。

处理不当会危及生命。

2.外出血:血液从破裂的血管流出体外为外出血,常肉眼可见流出的血液。

按出血的血管分类可分为动脉出血、静脉出血、毛细血管出血。

1.动脉出血:为动脉壁破损所至,出血呈喷射状,鲜红色,喷射随心脏搏动而同步增强。

2.静脉出血:静脉血管破裂是血液从裂口持续流出,血暗红色。

3.毛细血管出血:毛细血管损伤,血液从损伤面涌出,色鲜红。

无论何种出血,如出血量大超过人体总血量1/4~1/3就有生命危险。

较少量的出血如处理不当不及时也可导致肢体坏死或残疾。

因此,必须迅速采取有效的止血措施。

急救现场止血法:1.包扎止血法:一般的小伤口、小面积的毛细血管或小静脉出血可用包扎止血法。

先用盐水冲洗局部,消毒清洁皮肤(毛发较多部位应先剃去毛发再清洗),盖上消毒纱布敷料,包扎局部即可。

2.指压止血法:用手指按压出血血管的上端(近心端),使血管受压闭塞,血流中断达到止血的目的。

救护人员要熟悉各部位血管出血的压迫点及压迫要领:面部出血:指压下颌较前方的面动脉,可止住同侧下半面部出血。

颞部出血:压迫耳前的颞浅动脉可减少同侧颞部、头皮出血。

头部出血:压迫颈总动脉可止住同侧头部出血。

此法要慎用,以免引起脑缺血。

肩部或腋窝出血:在锁骨上窝处压迫同侧锁骨下动脉即可.上肢出血:手、前臂及上臂下端动脉出血可压迫上臂内侧上1/3处的肱动脉止血。

下肢出血:可用拇指或拳头压迫大腿内侧上1/3处的股动脉。

外伤急救基础知识

外伤急救基础知识
22
④中暑
中暑的先兆症状是大量 出汗、 口渴、头昏、耳 鸣、胸闷、心慌、恶心、 四月支无力等。
此时应立即停止工作或运动,到阴凉处休息,可喝些冷饮、 淡盐水,可服用藿香正气水、十滴水、人丹等解暑成药。如 在有先兆症状时不采取措施而继续在高温环境中工作或运动, 患者可能发展到中度或重度中暑,出现体温上升,皮肤灼热、 呼吸急促、呕吐、烦躁、抽搐、昏迷。可用冰袋敷患者头、 颈、腋、腹股沟部位,并迅速送医院抢救。
13
(1)单人搬运法是用搀扶、背、抱等方法
14
(2)双人搬运法是用双人椅式、平托式、 拉车式等方法
15
(3)多人搬运法是用千卧托运等方法
16
①眼有异物②触电③烧(烫)伤④ 中暑⑤溺水⑥鼻出血
17
①眼有异物
常见有金属屑、煤渣、 砂粒、灰尘、谷类、 麦芒、小飞虫等异物 进入眼角膜、结膜、 甚至深入n艮球。异物入眼后,有不同程度的异
1
目录
一、外伤救护的四项基本技术
①止血②包扎③固定④搬运
二、急救常识
①眼有异物②触电③烧(烫)伤④中暑 ⑤溺水⑥鼻出血
一、外伤救护的四项基本技术
①止血②包扎③固定④搬运
实施现场外伤救护时,现场人员要本着救死扶 伤的人道主义精神,在通知就近医院的同时, 要沉着、迅速地开展现场急救工作。
基本原则 先抢后救,先重后轻; 先急后缓,先近后远; 先止血后包扎,再固定后搬运。
23
⑤溺水
溺水是人淹没水中,水进入气道 而窒息缺氧。溺者全身冰冷, 面 色青紫,上腹膨隆,两眼通红。 抢救溺水,要迅速将溺者头部抬 出水面并拖上岸,除去溺者口、鼻腔的泥沙杂草等,应迅背倒立倒水法:将溺者双脚提起,使溺者呈倒立状,用手轻拍溺者背部。 (2)伏膝倒水法:抢救者应左脚跪地将溺者腹部置于抢救者右大腿上,使其头部 。上肢下 垂,抢救者左手将溺水者头部稍抬起使脸朝地面,右手轻拍溺水者腰背部(图l、2)。溺水 者呼吸,心跳停止时,应立即进行人中呼吸和胸外心脏按摩,直至呼吸心跳恢复。

现场急救的四项技术是指

现场急救的四项技术是指

现场急救的四项技术是指第一篇:现场急救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能,学会现场急救不仅能够解救伤者的生命,还能够使自己更加具备应对危急情况的能力。

现场急救的四项技术是指:心肺复苏、止血、固定伤口、急救呼吸道阻塞。

首先是心肺复苏,这是一项重要的现场急救技能,适用于突发性、意外性的心跳呼吸骤停。

心肺复苏可以以两种方式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

在施行人工呼吸时,我们通常采用口对口呼吸的方法,先清理好口腔内部,然后将口鼻对准伤者口鼻部份,轻轻吹气,每次持续1-2秒,直至伤者有自主呼吸。

若是施行胸外按压,必须寻找到位于最下面的肋骨和胸骨中部的位置,用掌心和手掌施加力度,每次按压深度一般为5-6厘米。

其次是止血。

在经历创伤后,流血是比较常见的,因此尽早止血可以大大减少伤势。

一些常见的止血方法包括直接压迫伤口、徒手绕带法、止血粉剂等,选用方法应视伤势情况而定。

第三是固定伤口。

对于一些断骨、骨折、扭伤等伤势,需要及时的固定伤部,帮助伤者减少疼痛和不适。

有时还需要一些小工具来协助固定,例如夹板、绷带等。

最后是急救呼吸道阻塞。

一些意外情况下,伤者很可能被呕吐物、舌头等物品所阻塞,造成呼吸停止,甚至死亡。

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可以采用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先将伤者仰面平躺,然后在腹部或胸部用力按压几次,以排出异物。

如果刚才的方法不奏效,我们还可以采用急救抽吸器的方式,将呕吐物等异物吸出。

总的来说,现场急救的四项技术是非常实用的,不仅可以帮助伤者迅速得到及时的治疗,还可以保护自己的安全,值得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多加学习和应用。

第二篇:现场急救的四项技术是指:心肺复苏、止血、固定伤口、急救呼吸道阻塞。

其中,心肺复苏和急救呼吸道阻塞是两项非常重要的技能,因为它们直接关系到伤者的生命安全。

心肺复苏应该是现场急救中最为常见的情况之一,因为人身体遭受打击、事故时如果供氧系统被破坏,就有可能发生心肺骤停相关的生命威胁。

在心肺复苏中我们可以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例如尽早进行胸外部按压、进行呼吸道管理、对空气路进行快速处理,让受伤的人得到及时的治疗。

大学生健康教育课件-急救四项技术

大学生健康教育课件-急救四项技术

学习急救四项技术可以增加社会整体 应急救援能力,提高公共安全水平。
02
心肺复苏技术
心肺复苏的原理
03
循环支持
人工呼吸
恢复自主心跳和呼吸
心肺复苏通过胸外按压产生胸腔内压力变 化,促使血液流动,暂时替代心脏功能, 维持血液循环。
通过口对口人工呼吸,向肺部提供氧气, 替代自主呼吸功能,保证脑部供氧。
心肺复苏的目的是尽快恢复患者的自主心 跳和呼吸,使身体各器官得到足够的氧气 和营养。
心肺复苏的操作步骤
C(胸外按压)
在患者胸部正中,两乳头之间进行30次 按压,频率为每分钟100-120次。
A(开放气道)
清理并开放患者的呼吸道,保持呼吸道 通畅。
B(人工呼吸)
捏住患者鼻孔,吹气两次,每次吹气持 续吹气1秒以上,使胸部隆起。
循环
以30次按压和2次人工呼吸为一个循环 ,持续5个循环或2分钟,然后检查患者 反应和呼吸情况。
止血的注意事项
保持冷静
在遇到出血情况时,保持冷静是非常重要的,避免过度紧张和恐慌。
先检查伤口
在止血之前,先检查伤口的情况,了解出血的原因和严重程度。
不要在伤口上涂抹药物或使用民间偏方
这些方法不仅无效,还可能引起感染和加重病情。
及时就医
如果无法通过急救措施止血,或者出血严重,应该尽快就医。
止血的特殊情况处理
搬运的注意事项
注意搬运过程中的姿势和体位
注意搬运过程中的保暖
搬运时应保持伤者的头、颈、胸、腹、髋 等重要部位的保护,避免剧烈震动和扭曲 。
在搬运过程中应注意给伤者保暖,避免伤 者受凉。
注意搬运过程中的固定和稳定
注意搬运过程中的速度和效率
搬运时应固定好伤者的身体和四肢,避免 剧烈摇晃和移位。

创伤现场急救四项基本技术

创伤现场急救四项基本技术

04
减轻疼痛:减轻伤口疼 痛,提高患者舒适度
包扎方法
01
绷带包扎法:使用绷带将伤口包
扎,防止伤口感染和出血
02
止血带包扎法:使用止血带将伤
口包扎,防止出血过多
03
纱布包扎法:使用纱布将伤口包
扎,防止伤口感染和出血
04
创可贴包扎法:使用创可贴将伤
口包扎,防止伤口感染和出血
包扎注意事项
包扎前,应先检查 伤口,确认伤口是
04
牵引固定:使用牵引装置将受伤部位固定在适当的位置,防止进一步损伤
固定注意事项
固定位置:选择正 确的固定位置,避 免压迫血管和神经
固定方式:选择合 适的固定方式,如 绷带、夹板等
固定力度:保持适 当的固定力度,避 免过紧或过松
固定时间:根据伤 情和固定效果,适 时调整固定时间
1
2
3
4
4
搬运通
过止血带,阻断 血流,达到止血 目的
止血方法
直接压迫止血:用手指或手掌直接 01 压迫伤口,阻止血液流出
加压包扎止血:用绷带或布条等物 02 品加压包扎伤口,阻止血液流出
止血带止血:使用止血带绑扎伤口, 03 阻止血液流出
填塞止血:用纱布、棉花等物品填 04 塞伤口,阻止血液流出
搬运原理
1
搬运的目的:保护伤 员,防止二次伤害
3
搬运的注意事项:保 持伤员身体稳定,避 免晃动和颠簸
搬运的方法:根据伤员 的受伤部位和程度选择 合适的搬运方式
2
搬运的时机:在确保 伤员安全的前提下, 尽快进行搬运
4
搬运方法
单人搬运:适用于轻伤患者,搬运者站 在患者一侧,双手分别托住患者的肩部 和膝部,平稳地将患者抬起。

现场 救护与四项急救技术

现场 救护与四项急救技术
现场救护与 四项急救技术
现场救护的原则
1、先检查伤情: 检查生命体征:有无意识、呼吸、 循环、瞳孔。 顺序:头颅、脊柱、胸、腹、骨 盆、四肢。 2、先救命后治伤
病情观察要注意
要特别注 意患者的意识,对于表情淡漠、 沉默不语及反应迟钝者,应警 惕存在内 脏损伤。 喷射状呕吐的脑外伤患者 注意颅内高压 和脑疝的发生,要密切观察瞳孔变化。 注意由安静转为烦躁的患者或者由烦躁 突然转安静的患者,注意病情变化。

小结
现场救护的原则
四项急救技术及注意事项
谢 谢!
指压止血法 直接压迫止血法 加压包扎止血法 填塞止血法 止血带止血法
颞浅动脉止血法
适用:前额、颞部出血 位置:伤侧耳屏与耳廓起始的凹陷中 方法:在伤侧耳前,一只手的拇指对 准下颌关节压迫颞浅动脉,另 一只手固定伤员头部

面动脉止血法
适用:颌、面部浅表皮肤出血 位置:伤侧下颌角前上方约1.5cm处与下颌 骨交界处 (咬肌前缘) 方法:一手拇指压迫面动脉搏动点,余四 指固定头部,一手固定头部。
搬运
搬运的方法
徒手搬运法 适用于病情较轻且搬运距离短。 担架搬运法 用于病情较重,路途较远又不适合徒手搬运 的伤员。

徒手搬运法
(1)单人搬运法是用搀扶、背、抱等方法 (2)双人搬运法是用双人椅式、平托式、拉车式 等方法 (3)多人搬运法是用仰卧托运等方法
担架搬运法 伤员上担架时,要由3--4人分别用手托伤员 的头、胸、骨盆和腿,动作一致地将伤员平 放到担架上,并加以固定。不同的病情选用 不同的担架.

包扎
包扎的目的
加压止血;保护伤口,避免再次污染。 固定敷料和夹板的位置。 承托受伤的肢体,使其稳定,减少痛苦。

创伤现场急救的四项基本技术ppt课件

创伤现场急救的四项基本技术ppt课件

结束
代用。夹板与肢体之间要用布、棉花、纸
等软物充垫。一般情况下,现场对骨折不
作整复。
1、上臂骨折:将一块木板 放在外侧,用绷带或布条缠绕绷 扎,然后把上臂与胸壁固定,前 臂悬挂胸前。也可用装胶布的纸 板筒,纵形剪开,套于上臂捆扎 固定。
2、前臂骨折:在前臂外侧捆扎一块木板,长度自 肘后至手指,然后用三角巾悬挂。如无木板,稍厚的 杂志、书包均可代用
7、下肢出血:用两手大拇指压住大腿根部中间的股动脉, 也可用手掌按压。足部出血,应同时按住位于踝部或足 背正中的足背动脉和在内踝与跟骨之间的胫后动脉
(二)止血带止血法。
通常用于四肢较大的动脉损伤出血,止血带
以富有弹性的橡皮管为佳,也可用布带、腰带、
绷带等代替。皮肤与止血带之间要用绷带、布块
或衣袖衬垫。
部横行环绕打结,两 尾角分别从前后绕至 腹股沟内侧打结。臀 部反之。
5、手、足部包扎法:伤手置于三角巾中间,底边在 近侧,将顶角反折盖住手背,再将两边于腕部交叉缠 绕打结。足部包扎与此相同
三、固定
现场对骨折、肌腱韧带断裂的病人应
作临时固定,所用夹板可就地取材,常用
木板条、竹片,甚至硬纸板、杂志本也可
3、颅骨骨折脑组织向外膨出或腹部开裂肠子外露者, 除消毒纱布敷盖外,环周用纱布圈套住或用干净碗扣 住,然后再包扎。
(一)绷带包扎
1、环形包扎法: 用绷带作环形重叠缠绕。 第一周可稍斜绕,以后 各周均平绕,绕第二周 时将第一周外露的斜角反折压住,这样不易脱落。
2、螺旋形包扎法:先环形包扎二周,然后由下向上 斜形缠绕,每周重叠约1/2 至 1/3。 3、螺旋反折包扎法: 适用于粗细变化较大的下肢, 先环形包扎二周然后从下向 上螺旋缠绕,每绕至前面时 向下反折。

急救知识问答题

急救知识问答题

一、单项选择题1.现场急救的四项技术是指:(C )A.清创包扎固定搬运 B. 无菌清创包扎固定C.止血包扎固定搬运 D。

止血清创固定搬运2。

下列哪项不是心肺复苏成功的指标:( C )A。

可触及大动脉搏动 B. 恢复自主呼吸C。

瞳孔散大 D. 皮肤颜色、温度改善3. 心肺复苏时,胸外心脏按压与口对口人工呼吸的次数比例为:( D)A. 15:2 B。

10:1 C. 5:1 D. 30:25. 现场诊断伤员心跳停止的指标是:( C)A. 呼吸停止 B。

瞳孔散大C. 大动脉搏动消失 D。

血压测不到6. 当心跳、呼吸骤停的伤员进行心肺复苏时首先应:(A )A。

心前区叩击 B. 心脏按压C。

口对口人工呼吸 D. 清除口腔内异物开放气道7。

成人胸外心脏按压的正确位置是:( B)A。

心尖区 B. 胸骨下段C。

胸骨上段 D。

胸骨左段8.搬运昏迷或有窒息危险的伤员时:(A)A.应采用侧卧式B.应采用仰卧式C.应采用侧俯卧式9.抢救伤员时,应:(A)A。

先救命,后治伤 B.先治伤,后救命 C.先帮轻伤员D.后救重伤员10.烧伤创面的处理:(C)A。

涂油 B.弄破水泡 C。

不能随便用药,不能涂油,不能弄破水泡11.如遇重、特大事故有众多伤员需送往医院时,哪种应首先送往医院:(C)A.伤口较大者 B。

骨折伤员C.处于昏迷状态、大出血、呼吸困难、肠管等脏器脱出者12. 电击伤伤员的现场救护,需立即:(B)A。

注意保温 B.脱离电源 C.包扎伤口 D.进行心肺复苏13.腹部开放伤如有小肠脱出应:(C)A.还纳 B。

不处理 C.不要还纳,并用碗或罐子扣住,外部用布带包扎14.骨折固定时应:(C)A.超过骨折处的上关节B.超过骨折处的下关节C。

超过骨折处的上、下关节 D。

不超过骨折处的上、下关节15.颅脑损伤的伤员应怎样放置:(C)A.侧卧位B.仰卧位C.侧俯卧位16.病人意识丧失后,舌根后坠堵住气道,为畅通呼吸道,应将病人采取以下体位:(A) A。

现场急救的四项技术是指

现场急救的四项技术是指

现场急救的四项技术是指现场急救的四项技术是指心肺复苏、止血、拨打急救电话和自救互救。

这四项技术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快速救助伤者,并且是非常重要的急救措施。

以下将详细介绍这四项技术。

心肺复苏是一项用于抢救心肺停止患者的紧急医疗技术。

当患者没有呼吸或心跳时,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可以帮助维持血液循环,并延长生命。

心肺复苏主要包括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两个步骤。

胸外按压可以通过手掌直接按压胸骨,使心脏继续泵血;人工呼吸则是通过口对口或口对鼻的方式,向患者的呼吸道注入空气。

心肺复苏需要注意力度、频率和方法,以确保救助效果。

止血是针对出血伤者的一项紧急救治措施。

当身体出现大规模出血时,停止血液流失是非常关键的。

止血的方法包括直接压迫、提高患肢、用绷带包扎等。

直接压迫是将干净的纱布或物品紧紧压在伤口上,用力施压以达到止血的效果。

提高患肢则是将出血部位抬高,减少血液流入的压力。

绷带包扎则是用绷带将伤口紧紧绑住,进一步压迫止血。

此外,还可以使用止血药剂来促进血液凝结,加快止血。

拨打急救电话是在紧急情况下必需的一项技术。

当遇到突发的意外事件或受伤时,拨打急救电话可以迅速寻求医疗救助。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急救电话号码不同,因此需要了解当地的急救电话号码并及时拨打。

在拨打急救电话时,应尽量提供准确的信息,包括发生的事件、伤者的状况、具体位置等,以帮助医务人员快速响应并提供有效的救助。

自救互救是一项在紧急情况下,伤者自己或者周围的人互相救助的技术。

当发生意外事故或者突发疾病时,伤者或目击者可以采取一些简单的措施帮助自己或他人。

例如,当有人突然晕倒时,旁人可以立即打开窗户或门,提供新鲜空气,并采取一些基本措施,如拍打患者的脸颊、叫醒他们等等。

在救助他人时,一定要确保自身安全,并避免进一步伤害。

紧急情况下的自救互救可以在等待急救人员到达之前提供临时的救助。

以上介绍了现场急救的四项技术,分别是心肺复苏、止血、拨打急救电话和自救互救。

这些技术在紧急时刻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帮助救助伤者,延长生命,并为后续的医疗救助做好准备。

现场急救四术

现场急救四术

二.
包扎

包扎的目的是保护伤口、减少污染、固定 敷料、药品和骨折位置,压迫止血及减轻疼痛。 适应症:体表各部位的伤口除采用暴露疗法者, 一般均需包扎。 禁忌症:厌氧菌感染、犬咬伤需暴露伤口
(一)三角巾包扎
1、头面部伤的包扎
3、胸背部包扎法
胸部三角巾包扎法
胸部燕尾巾包扎法
4、腹部及臀部伤的包扎
一.止血
(二)加压包扎止血法: 用无菌敷料覆盖伤口,用 手或其他物体在包扎伤口 上施以压力。 一般需要持续 5-15min 即可。 适用于小动脉,中、小静 脉或毛细血管出血。
一.止血
三 .止血带法:用于 其他止血方法暂时 不能控制的四肢动 脉出血。 常用止血带有橡皮 止血带、卡式止血 带、充气止血带。 适用于四肢较大动 脉的出血。
三.固定
股骨骨折固定
小腿骨折固定
四.搬运
搬运的目的是使伤病员 迅速脱离危险地带,防 止再次损伤,纠正影响 伤员的病态体征,减轻 痛苦,减少再伤害,安 全迅速地将伤员送往医 院治疗,以免造成伤员 残废。
四.搬运
(一)担架搬运 法 最常用的搬运方 法,适用于病 情较重、转移 路途较长的伤 病员。
(一)止血
2、止血技术: (1)指压止血法 (2)加压包扎止 血法 (3)止血带止血 法
一.止血
㈠指压法:适用于中等或较大动脉出血,以及较大范 围的静脉和毛细血管出血。 用手指、手掌或拳头压迫伤口的近心端动脉经过 骨骼表面的部位,阻断血液流通,达到临时止血的目 的。 最主要:正确掌握按压部位。
四.搬运
㈠徒手搬运法 适用于现场无担架、转 运路途较近,伤员病 情较轻的情况。 单人搬运法: 侧身匍匐法 牵托法 扶持法 抱持法 背负法

现场急救的四术

现场急救的四术

现场急救的四术现场急救的四术是指:现场心肺复苏技术、现场止血技术、现场包扎与固定技术、现场搬运技术。

一、现场心肺复苏术步骤:1.判断:确定意识状态、大动脉搏动判断患者意识是否丧失,应在5~10s内完成。

1.1方法:抢救者可轻拍或轻摇患者的肩部,高声喊叫:“喂,你怎么啦?”;如你认识患者,则最好直接呼喊其姓名。

1.2注意点:严禁摇动患者头部,以免损伤颈椎。

若现场有亲人或旁人提供患者意识丧失的可靠信息,可省略以上步骤。

2.判断有无脉搏由于颈动脉为中心动脉,在周围动脉搏动消失时仍可触及脉搏,且可在不脱衣服情况下检查,故十分可靠和方便。

对婴幼儿或住院患者可检查股动脉。

应在5~10s内完成这一检查。

2.1方法:抢救者一手臵于患者前额,使其头后仰,保持气道开放;另一手的示指、中指轻臵患者喉结处,然后滑向气管旁软组织处(相当于气管和胸锁乳突肌之间)进行触摸颈动脉搏动。

2.2注意点:触摸颈动脉不能用力过大,以免推移颈动脉;不能同时触摸两侧颈动脉,以免造成头部供血中断;不要压迫气管,以免造成呼吸道阻塞;检查不应超过10s;颈部创伤者可触摸肱动脉或股动脉。

3.呼救及招人协助:一旦确定患者已昏迷,应立即呼救,招呼最近的响应者。

3.1方法:大声叫“来人啊!救命啊!”3.2注意点:协助者的主要任务是协助现场心肺复苏初级救生;向急诊医疗救护系统求救时,应讲清事故地点、回电号码、患者病情和治疗简况;绝不可离开患者去呼救。

4.将患者放臵心肺复苏体位:将患者仰卧于坚实平面如木板上,使头、颈、躯干无扭曲,平卧有利于血液回流,并泵入脑组织,以保证脑组织血供。

4.1方法:翻动患者时务使头、肩、躯干、臀部同时整体转动,防止扭曲。

翻动时尤其注意保护颈部,抢救者一手托住其颈部,另一手扶其肩部,使患者平稳地转动为仰卧位4.2注意点:抢救者跪于患者肩旁,将患者近侧的手臂直举过头,拉直其双腿或使膝略呈屈曲状。

4.3抢救者的位臵应跪于患者的肩部水平,这样抢救者不需移动膝部就能实施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且有利于观察患者的胸腹部。

急性创伤救护技术考核试题及答案

急性创伤救护技术考核试题及答案

急性创伤救护技术考核试题一、选择题1.现场急救的四项技术是指()[单选题]*A.清创、包扎、固定、搬运B.无菌、清创包扎、固定C.止血、包扎固定、搬运√D.止血、清创、固定、搬运2.以下哪项不是心肺复苏成功的指标()[单选题]*A.可触及大动脉搏动B.恢复自主呼吸C.瞳孔散大√D.皮肤颜色.温度改善3.心肺苏醒时,胸外心脏按压与口对口人工呼吸的次数比列为()[单选题]*A.15:2B.10:1C.5:1D.30:2√4.抢救伤员最经常使用的体位是()[单选题]*A.俯卧位B.侧卧位C.仰卧位√D.膝胸位5.现场诊断伤员心跳停顿的指标是()[单选题]*A.呼吸停顿B.瞳孔散大C.大动脉搏动消失√D.血压测不到6.心跳.呼吸骤停的伤员进行心肺复苏时第一应()[单选题]*A.心前区叩击B.心脏按压.VC.口对口人工呼吸D.去除口腔内异物开放气道7.成人胸外心脏按压的正确位置是()[单选题]*A.心尖区B.胸骨下段√C.胸骨上段D.胸骨左段8.下面那些情形不适宜进展口对口人工呼吸()[单选题]*A.触电休克B.溺水C.心跳、呼吸骤停着D.SO2 中毒者√9.以下有关胸外心脏按压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单选题]*A.平卧硬板床B.在胸骨下段按压C. 按压次数每分钟40-60次√D.按压时双肘伸直E.按压时使胸骨下陷3--4cm10.人体四大生命体征指的是()[单选题]*A.体温.脉搏.呼吸.血压vB.体温.呼吸.心跳.瞳孔C.心跳.运动.呼吸.血压D.呼吸.血压.心跳.瞳孔11.煤矿创伤致残率最高的是()[单选题]*A.四肢伤√B.腹腔内脏器破裂C.血气胸D.颅脑伤及多发伤12.电击伤伤员的现场救护,需当即()[单选题]*A.注意保温B.离开电源VC.包扎伤口D.进展心肺苏醒13.创伤包扎的范围要求超过伤口周围()[单选题]*B.3-6cmC.5-10cmyD.10-15cm14.以下哪项不是创伤包扎的目的()[单选题]*A.使伤口与外界环境隔离,以减少污染机会B.止痛,减缓伤员紧张情绪C. 加压包扎可用以止血D.脱出的内脏纳回伤口再包扎,以避免内脏暴露在外加重损伤V15.烧伤现场抢救的要次是()[单选题]*A.灭.查.防.包.送B.灭.问.查.包.送vC.灭.问.包.背.送D.灭.止.包.查.送16.关于搬运时伤员的体位错误的是()。

现场急救四项技术课件

现场急救四项技术课件

加压包扎止血
用纱布或棉垫在伤口敷料外部加压包 扎,可起到止血作用。
填塞止血
对于伤口较深、出血量较大的情况, 可用纱布或棉垫填塞伤口,再加以包 扎压迫止血。
止血的注意事项
01 避免过度加压
在止血过程中,避免过度加压 导致组织损伤或肢体远端缺血 。
02 注意松紧适度
在扎止血带时,要注意松紧适 度,避免过松或过紧。
现场急救的常见误区
误区一
盲目施救。缺乏急救知识和技 能,导致错误的救助方式,甚
至可能加重伤情。
误区二
不恰当地搬动伤者。在未经适 当固定或止血的情况下,随意 搬动伤者可能导致二次伤害。
误区三
忽视心理支持。在急救过程中 ,除了身体上的救助,还应关 注伤者的心理状态,给予必要 的心理支持。
误区四
不注意个人防护。在急救过程 中,应注意个人防护,避免交
螺旋包扎法
适用于较大面积的伤口,如前臂、小腿等部位,将绷带螺 旋形缠绕,每圈之间重叠约1/2-2/3。
“8”字形包扎法
适用于关节部位的伤口,如肘关节、膝关节等,将绷带在 关节处交叉缠绕,形成“8”字形。
包扎的注意事项
避免过紧
不要过度拉紧绷带,以 免影响血液循环或造成
疼痛。
定期更换
及时更换包扎材料,避 免长时间使用导致感染
稳定固定
确保包扎牢固,避免过紧 或过松,以保持伤口的稳 定。
清洁卫生
始终确保使用清洁的包扎 材料,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
包扎的方法和技巧
环形包扎法
适用于手指、脚趾、手腕等较小部位的伤口,将绷带环绕 伤口,每圈之间重叠约1/2-2/3。
蛇形包扎法
适用于长条形伤口,如上臂、大腿等部位,将绷带斜形缠 绕,每圈之间重叠约1/2-2/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包扎伤口的目的:
是保护伤口免受再次污包内的消毒敷料,最常用 的材料是绷带、三角巾和多头带等.若无急救 包,可用现场认为最干净的衣服毛巾等物品.
一、包扎的种类: (1)绷带:绷带分硬绷带和软绷带,硬绷带即石膏 绷带(多用于骨折固定);软绷带即带状纱布. (2)三角巾:即将一块边长为90~93cm正方形的 布对角剪开既成三角巾.
止血
如橡皮止血带的止血法:
以上臂的上1/3为例,用棉花纱布衣服毛巾等物
作为衬垫再上止血带.左手拇指食指中指持止 血带的头端,将长的尾端绕肢体一圈后压住头 端再绕肢体一圈,拉紧远端伤口不流血,然后用 左手拇指中指夹住尾端后,将尾端从止血带下 拉过,由另一缘牵出,使之成为一活结,如需放 松止血带,只需将尾断拉出即可.
②抱持法:若病员能站立,救护者站在病员一 侧托其大腿,将其抱起; ③背负法:救护者站在病员前面,微弯背部, 让病员爬在背部将其背起.对于不能站立的病 员,救护者要躺在病员前面,一手紧握病员肩部, 另一手抱其腿,用力翻身,使其负于救护者背上, 然后用力慢慢站起. *注意:此法不适于胸部外伤的病员.
固定
1.固定也是常用的急救措施之一,其目的在于: (1)保护骨折周围的软组织如皮肤、肌肉特别是 血管和神经. (2)使骨折的骨质得到休息和正确固定,防止变形, 减少并发症,最大限度地保护脏器功能. (3)便于运送到医院进行彻底治疗.
2.固定常用的材料: 木制或金属夹板,也可用塑料或冲气性夹板. 紧急情况下可用竹竿木棍树皮雨伞等代用品.
包扎
(4)三角巾包扎前胸或背部 包扎时将三角巾的底边向下,围绕胸部于背后打 结,将顶角绕过肩部并用一带子和底边打结
包扎
(5)三角巾包扎上肢、手和足部 上肢包扎时,将三角巾平铺于伤员胸前,顶 角对住肘关节稍外侧,屈曲前臂并压住三角巾, 底边二头绕住颈部在颈后打结,顶角在肘部反 折用别针扣住.包扎手或足部放在三角巾上,顶 角在前拉至手或足的背上,然后将三角巾底边 缠绕打结固定.
包扎
2.绷带的使用方法 (1)环形法:这是最常用的基础包扎方法,就是将 绷带在伤口上作环形缠绕.最后将尾部撕成两 头打结或用胶布固定两端.这种方法常用于肢 体粗细相近的部分,如头部、腹部及四肢.
(2)螺旋形法:先按环形法缠绕数圈以固定,然后 使每圈盖住前圈1/32/3成螺旋状,常用于粗细 相差不多的部位,如四肢等. (3)8字形包扎法:在关节弯曲的部位,将绷带由上 向下再由下向上成8字形的缠绕.如胸部.
止血
出血部位 压迫点
头颈部
头面部 头皮部 肩部
气管外侧与胸锁乳突肌前缘交界处 (颈动脉)
下颏上(嘴角下)1~2cm处(面动脉) 耳唇下前方1~2cm处(颞浅动脉) 锁骨上窝与胸锁乳突肌锁骨头外侧
上臂出血
下肢部
1.腋动脉:上臂外展900,腋窝中点; 2.肱动脉:肱二头肌内侧,用四指压迫
髂前上棘与耻骨联合的连线中点(股 动脉)
3.固定的注意事项 (1)松紧要合适指(趾)甲有无发凉变紫,如发凉变 紫色表示绑得过紧,应予放松; (2)远端动脉能否摸到搏动; (3)固定后要挂上标记.
(4)最好固定骨折的两个关节,以免伤部移动; (5)固定时要铺些棉花、布条,防止皮肤受压,要 先缠绕骨折的下部以免充血.有时可将患肢与 健肢或身体绑在一起以固定.
搬运
创伤病员和危重病员经过初步现场急救 处理后,需要把伤员从现场运送到医疗技术 较完善的医院进一步检查和治疗,这就要求 掌握如何搬运病人的技术.正确及时的搬运, 可使病员获得及时且全面的检查,减少痛苦 和并发症,否则会加重病情变化、加重痛苦 贻误治疗造成致残或死亡.
搬运
1.担架搬运法 (1)担架的种类 ①帆布担架:构造简单由帆布一条、木棍或铁棍两根组 成. ②绳索担架:由绳索临时制作 ③被服担架:取衣服如长衫或大衣两件,向内翻袖成两 管,插入木棍两根再将钮扣妥善仔细扣牢即成.前三 种都为临时制作. ④四轮担架:是轻制铝合金组成
包扎
3.三角巾的使用方法 三角巾使用简单方便灵活,可用于身体不同部 位的包扎. (1)头部三角巾包扎法 将三角巾底边中点放在眉弓上部,顶角拉 到枕后,然后将底边经耳上向后扎紧压住顶角, 早枕后交叉再经耳上到额部拉紧打结,最后将 枕后的顶角向上反折嵌入底边.
包扎
(2)头部风帽式包扎法: 将三角巾顶角打结放在额部,在底边中间也 打结放在枕部形成风帽状,然后将底边两端拉 紧向外反折后,再绕向前面将下颌部包住,最后 绕到颈部后枕部打结.
现场急救的四项技术
现场进行正确而有效的止血包扎和固定,然 后合理安全地搬运,能够挽救病员生命,防止病 情恶化,减少痛苦,防止和减少并发症. 现场急救的四项技术是: 1止血 2.包扎 3.固定 4.转运
现场急救的四项技术
一、止血 正常成人全身血容量约5000mL,如出血量在 800~1000mL或急性失血在血容量20%以上, 就可危急生命. (一)出血的种类 (1)动脉出血:血呈鲜红色,压力较高,出血呈喷射 状,血柱有力,随心搏向外射出.发生在血管的 近心端,短时间内可造成大量失血,危急生命
搬运
(2)担架搬运方法 ①由3~4人组成,将病员移上担架; ②病员头部向后,足部向前,这样后面抬担架的人 可以随时观察病员病情; ③抬担架的人脚步要一致,前面的开左脚,后面的 开右脚,平稳前进; ④过台阶上桥时前面的人要放低,后面的人要抬 高,以使病人保持在水平状态.下台阶时相反.
搬运
2.徒手搬运法 (1)单人搬运 ①并行扶持法:病员较轻且又能行走时可用次法, 救护者站在病人一侧,让病员靠近救护者一侧 的臂揽者救护者的颈部,然后救护者用外的手 牵着病员的手腕,另一手伸过病员的背部扶着 腰部,使其身体靠着救护者,扶着行走. ②抱持法:若病员能站立,救护者站在病员一侧托 其大腿,将其抱起;
(3)多头带:多头带是一条宽度较大的带子,两断 各剪成四尾以上即成,包扎面积较大,多用于胸 腹部包扎. (4)丁字带:丁字带即一条带子连接在另一条带子 中间,既成丁字型,多用于会阴部包扎.
包扎
(二)、绷带的使用 1.绷带使用原则: 包扎时,救护人员面向伤员,先在创面上覆盖消毒纱布, 纱布要覆盖全部创面,然后抢救者左手拿绷带的一头, 右手拿绷带卷,以绷带的外面贴近创面局部,由伤口 的低处向上,自左向右从下到上缠绕;包扎时不能过 松,以免滑脱;不宜过紧,以免压迫组织引起局部肿胀. 在上肢肘部要弯曲包扎,在下肢腿要伸直包扎,以保 持肢体的功能位置.
止血
4.填塞止血法:既用无菌敷料填如伤口内压紧,外 加大型敷料加压包扎.此法虽可达到止血目的, 但在清创去除填塞物时,可能由于凝块随同填 色物同时被取出,可发生大量出血. 5.结扎法:损伤的大血管靠近躯干,用以上方法不 能止血时,可用血管钳夹注或用线扎住出血的 血管残端.要注意勿损伴行神经.
包扎
现场急救的四项技术
(2)静脉出血:血呈暗红色,压力低,出血为不间断 均匀缓慢地向外流出,发生在血管的远心端. (3)毛细血管出血:是微小血管出血,呈整个创面 外渗,不易找到出血点 ,常能自行凝固,危险性 小. 按出血的部位可分为: ①内出血:指体腔内出血 ②外出血:出血时肉眼可见.
二、止血
(二)止血方法 1.指压法:用手指压住动脉经过的地方,达到 临时止血的目的.指压法是临时措施,因四肢动 脉有侧枝循环,故指压法效果有限,且不能持久. 需根据情况改用其它方法.不同地方出血其压 迫点不同,见下表

搬运
(2)双人搬运法 ①椅托式:甲乙两个救护者在病人两侧对立.甲以 右膝,乙以左膝跪地.各以一手伸入患者大腿下, 两手相互交叉握紧,另一手彼此相交扶持病人 背部将病员抬起 . ②拉车式:救护者两人,一个站在病员的头部,两 手从双侧腋下插入将病员抱在怀内,另一个站 在病员两每个腿中间,将两腿抱在腋下,抬起病 员.
止血
2.加压包扎法: 体表及四肢伤口出血,大多加压包扎和抬高 患侧来止血,用急救包压迫创口包扎可以止血. 如止血不满意,可加敷料再用绷带加压包扎,包 扎时压力要均匀包扎的范围应较大.同时抬高 患肢才能避免因静脉回流受阻而增加出血现 象.一般中下动脉和静脉损伤均可采用此方法 法止血.
止血
3.止血带止血法:主要用于四肢的大出血.使用得 当,可以挽救生命和肢体的作用.使用时,应在止血带 下放衬垫物. 充气止血带好,有压力表指示压力大下,压力平均, 效果好.现场一般配备有橡皮止血带或布止血带.紧 急时可以用裤腿,内衣等物品代替,禁用绳索或电线 等物代替. (1)上止血带的部位:上肢上在上臂上1/3,下肢上在 大腿的中下1/3处. (2)上止血带的压力:以阻断动脉血流为准,一般上 肢压力不超过40kpa,下肢不超过80kpa.
止血
(1)上止血带的部位:上肢上在上臂上1/3,下肢上 在大腿的中下1/3处. (2)上止血带的压力:以阻断动脉血流为准, 一般上肢压力不超过40kpa,下肢不超过80kpa. (3)止血带持续时间:原则上尽量缩短止血带的 时间,一般以1小时左右放松一次,最长不超过3 小时,每次放松时间约5~10min 并作好记录
搬运
③平抱平抬法:两人将病员平抱,也可两人一 前一后,一左一右,将病员平抬,两人步调一致. (3)三人以上搬运法:三人可以并排,将患者抱 起步调一致协调前进.也可四人或六人对面站 立把病员抱起.
固定
4.骨折临时固定的方法 (1)上、下肢的固定 用固定物固定时要超过两个关节,伤肢的 骨突处要加后软垫,以防止擦伤或压迫性褥疮. (2)颈椎骨折的固定 颈后枕部垫以软垫,头的两侧再用软垫固定, 头部用绷带轻轻固定,平卧于担架上,这是运输 时必须的要求.
(3)椎骨骨折固定 将病员平卧于硬板床上,双手交叉放在颌 下,胸腹部垫上垫子,身体用带子固定.进行搬 运.
止血
(4)止血带的解除:要在输血、输液和准备 好有效的止血手段后,在密切观察下放松止血 带.若止血带缠扎过久,组织已发生明显广泛坏 死时,再截肢前不宜放松止血带. (5)止血带不可直接缠在皮肤上,上止血带 的部位要有衬垫,如三角巾、毛巾、衣服均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