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 槐米中芦丁的提取、分离与鉴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一槐米中芦丁的提取、分离与鉴别
一、实验目的
(1)掌握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原理和方法。
(2)掌握黄酮类成分的主要理化性质及鉴别方法。
二、实验原理
芦丁(Rutin)亦称芸香苷(Rutisude),广泛存在于植物界中。现已发现含芦丁的植物约有70余种,如烟叶、槐花米、荞麦叶、蒲公英中均含有大量的芦丁。尤以槐花米和荞麦叶中含量最高,可作为提取芦丁的原料,使用最多的是槐花米。
槐花米为豆科植物槐(Sophora japonica L)的花蕾,所含主要成分为芦丁,含量可达23.5%,槐花开放后降至13.0%,其次含有槲皮素、三萜皂甙、槐花米甲素、乙素、丙素等。芦丁具有维生素P样作用,可降低毛细血管前壁的脆性和调节渗透性,临床上用于毛细血管脆性引起的出血症,并常作高血压症的辅助治疗药。
芦丁(Rutin)为淡黄色细小针状结晶,mp.174℃~178℃(含三分子结晶),188℃(无水物)。溶解度情况如下:
水:1:10000(冷),1:200(热)
甲醇:1:100(冷),1:9(热)
乙醇:1:300(冷),1:30(热)
吡啶:1:11.7(冷),易溶(热)
不溶于乙醚、氯仿、乙酸乙酯、丙酮等溶剂,易溶于碱液中呈黄色,酸化后复析出。可溶于浓硫酸、浓盐酸,加水稀释复析出。
芦丁可溶于热水,难溶于冷水,其分子结构中具有较多的酚羟基,显弱酸性,在碱液中易溶解,而在酸性条件下,易析出沉淀,故本实验采用碱溶解酸沉淀的方法自槐米中提取芦丁。再利用其在冷热水中溶解度的差别采用沸水为结晶溶剂进行精制。利用芦丁可被稀酸水解,生成苷元和糖,通过颜色反应、薄层层析等方法进行检识和确认芦丁。
三、实验内容
(一)芦丁(芸香苷)的提取
1. 取1.5g石灰粉(CaO),置于干净的小研钵中,加入10mL水研成乳液备用。称取槐米20g,于1000m1烧杯中,加0.4%硼砂水溶液200mL,在搅拌下小心加入石灰乳调至pH 8~9,加热至微沸,维持pH值20-30分钟,趁热抽滤,弃去滤渣,冷至60-70℃用浓盐酸调至pH4-5,放置过夜,减压过滤,得粗芦丁(滤
饼用水洗3-4次),干燥后得粗品。
(二)芦丁(芸香苷)的精制
1. 将芦丁粗品置烧杯中,按(1:200)加蒸馏水,加热煮沸数分钟,使其充分溶解,趁热抽滤,滤液放置过夜;
2. 减压过滤,用少量蒸馏水洗涤沉淀2-3次,抽干,即得芦丁精品。(三)鉴别
(1)莫氏(Molish)反应
取芦丁数毫克,置于小试管中,加2ml乙醇溶解,再加10% α-萘酚乙醇液1ml,振摇使之溶解,然后沿试管壁加浓硫酸约2ml,静置,观察,两液层界面变化,呈紫红色环者示分子中含糖结构。
(2). 盐酸----镁粉反应
取芦丁数毫克,置于小试管中,加2ml乙醇热溶,加镁粉少许,滴加浓盐酸,溶液由黄色逐渐变红者示有黄酮类化合物存在。
(3). 醋酸镁纸片反应
取一张滤纸,滴两滴芦丁的乙醇溶液,然后加1%醋酸镁甲醇溶液两滴,黄酮类应呈黄色荧光。紫外灯下观察荧光的变化,并记录现象。
(4). 三氯化铝纸片反应
取一张滤纸,分别滴两滴芦丁的乙醇溶液,然后加1%三氯化铝甲醇溶液两滴,黄酮类化合物应呈鲜黄色。紫外灯下观察荧光的变化,并记录现象。
四、实验操作要点
(1)硼砂的作用。芦丁分子因含有邻二酚羟基,性质不太稳定,暴露空气中,在光的作用下,能缓缓分解,变为暗褐色,在碱性条件下更容易被氧化分解,硼酸盐能与邻二酚羟基结合,达到保护的目的。因此,加入硼砂既能调节碱性水溶液的pH,又能保护芦丁减少氧化。
(2)加入石灰乳使pH 8~9,既可达到溶解芦丁的目的,又可以出去槐米中含有的大量多糖、粘液质,但pH不能过高,否则钙能与芦丁形成螯合物而析出沉淀。(3)用浓盐酸调pH 4~5,pH过低,会使芦丁生成盐而降低收率。
五、思考题
1、用碱溶酸沉法提取芦丁的原理是什么?为什么要控制碱的浓度?
2、用碱溶酸沉法提取芦丁,为什么要加入硼砂水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