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力资源发展史趣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封建时期人力资源产业发展史趣谈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华民族在5000年的文明史中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对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这不能不归功于中华民族的勤劳和智慧。而在这其中,历朝历代的教育事业,或者说中国封建时期的人力资源产业,可谓功莫大焉。
所谓人力资源产业,是近些年才有的说法,本文并非是学术讨论,只想对中国古圣先贤从事人力资源教育事业的历史做一管窥,冀能对今日的人力资源产业发展有所启发。
一、中国封建时期人力资源产业综述
中国封建时期的人力资源产业,大体上可分为官学与私学两类,拥有丰富的发展历史与发展经验。历朝历代,有按行政区设置教育体系、多渠道、多层次办学,有自学成材、自学考试,有博士制度,唐宋以后出现了科举考试制度、书院制度以及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上述这些均在当时的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且其内容与形式也多有独到之处,于今日的人力资源产业发展不无借鉴意义。
中国的学校最早诞生于奴隶制国家。《孟子》中载:“夏曰校,殷曰序,周曰痒,学则三代共之。”此时的教育尚未分化独立,其特点为“官守学业”、“官师合一”,学校由官府控制,官吏同时担任教师的职责。
至汉代,教育事业分为中央与地方官学,除官学外还有民间办的大量私学,教育事业开始分化独立。
从汉代起,教育事业就划归到朝廷掌“礼”的部门,于是有“礼教”之称。汉代掌礼的长官称“太常”,兼管太学的重大事宜。地方学校则由地方当局操办。汉代的官学基本上奠定了以后历朝历代官学的基础。西晋时期,在太学之外另立国子学。隋时在中央设立国子寺,后改称国子监。其后唐、宋(辽、金)、元、明、清各朝代基本沿袭了中央与地方分立的官学制度,且名称大同小异。
二、中国封建时期私学分析
因官学为政府投资的教育事业,故不作为本文分析的重点。下文将重点分析一下封建时期的私学。
(一)发展历程
所谓私学,是指私人或民间团体出资兴办并管理的人力资源教育机构。我国的私学源远流长,在2000年的时间里不断兴衰交替。
中国的私学发轫于春秋中叶,勃兴于战国中期。其间因官学日渐衰微,无法满足社会各阶层出于政治斗争对人才的需要,私人养士之风盛行;至战国中期,诸侯争雄,养士之风更盛,私学大兴。
秦代“焚书坑儒”,废诸子百家而独重法家,私学受挫。汉初实行"休养生息",政府倡导私学,私学开始复兴,针对儿童初级阶段教育的蒙学也已出现。魏晋南北朝,由于社会动荡等原因,官学时兴时废,其间佛、道、玄学盛行,文学、史学、自然科学发达,儒学势微,退居次要地位。佛道玄三家私学规模巨大,
为战国之后私学的再度繁盛。
唐宋时期,高、中级私学的发展受到抑制,但层次较低的蒙学获得发展。南宋的蒙学开始细分为村学、义学、族塾、冬学等各种形式。宋代书院制度发展至鼎盛时期。到元代,私学继续得以发展,出现了社学、庙学等特殊形式的私学。
明清时期的私学除蒙学之外,高级私学的发展也呈兴旺之势。只在清朝初年,因当时朝廷出于稳固统治的考虑,高级私学的发展受到明显压制。
(二)主要形态
中国封建时期的私学,历朝历代均有其不同的特点,堪称百花齐放,尤以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宋代的书院制度和蒙学为突出代表。而在“诸子百家”中又以孔墨为主要代表。
1、孔墨
春秋战国时期是私学的诞生和发展初期,百家争鸣促成了众多的学派以及私学的出现,其中,以儒家和墨家最为著名,“孔墨之弟子徒属充满天下”,基本上代表了这一时期人力资源教育发展的水平。
在有史以来的记载中,中国最早从事人力资源产业的大家当推孔子。孔子一生从事教育事业,相传有弟子三千,遍布春秋时代的鲁、齐、楚、卫、晋、秦、陈、吴、宋等国,其中贤者七十二人。墨子在与公输盘辩论攻宋的战术时,曾说:“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国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墨家私学规模于此可见一斑。
春秋战国时代除儒家外,还有其他的“诸子百家”,也可算是中国最早的人力资源企业。可以说,以儒家为代表的“诸子百家”培养了一大批精英人才,对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各国政治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2、书院制度
书院肇始于唐代,兴旺于宋代,历经元、明、清,直至清末改为学堂。书院是中国古代特有的人力资源教育组织形式。它以私人创办和组织为主,是相对独立于官学之外的民间性人力资源教育机构。
在宋初书院中,最为著名的有六所:
1.白鹿洞书院
2.岳麓书院
3.应天府书院(又名睢阳书院)
4.嵩阳书院
5.石鼓书院
6.茅山书院
两宋书院总数大体约在200到400所之间。其中,北宋和南宋的书院数量比例大致为2:8左右。此后,书院延至元代而不废。岳麓书院在朱熹任职时学生人数多达千余人,时谚号称“道林三百众,书院一千徒。”其规模远远超过了北宋时期。
宋代书院有几个特点:一、书院的教育经费来源多样化,既有官府的资助,也依靠民间自己筹集,主要靠学田供给。第二,书院实行山长负责制,管理体制日趋完备。第三、书院实行开放式的教学和研究。求学者不受地域、学派的限制均可前来听讲、求教。第四、书院的教学注重启发引导,提倡切磋讨论,讲究身心涵养。
综上所述,书院可以说是现代意义上“官助民办”和“官民合营”型的大型人力资源教育机构。宋代的书院管理已经形成了类似现代企业的董事会制度,前期董事会主要负责管理支撑书院运营的学田,后来也包括了房租甚至钱庄,即主要负责书院的经营,后期又管“山长”,即学校校长,因此实际上是书院的业务和财务均归属董事会统一管理。
书院的产生,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书院扩大了中国古代学校教育的类型,弥补了官学的不足,开辟了新的学风,实行专业化管理,成为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一种重要的人力资源产业化运营的模式。
笔者曾参观过位于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其山门有一副对联,上书“唯楚有才,于斯为盛”,口气之大,天下无二。然参观过后,亦不得不叹服。毛泽东先生年轻时曾于此求学。清朝中期咸丰、同治年间所谓的“中兴”功臣,基本上都出自于岳麓书院。徜徉于其间,我看到的当年学生名字有哲学大师王夫之、理财大师陶澍、启蒙思想家魏源、军事家左宗棠、学者政治家曾国藩、外交家郭嵩焘、维新运动领袖唐才常、沈荩,以及教育家杨昌济……
3、蒙养教育
蒙养教育,即儿童初级阶段的教育。在中国古代,官方办学的重点放在高等层次的精英选拔型教育上,蒙养教育主要是由家庭教育来承担,而私学则为那些没有能力或没有精力进行家庭教育的人家提供蒙养教育的机会。
蒙学其实在汉代已有,到宋代已相当发达,到明清时期,蒙学已遍布城乡,教育水平也有进一步提高。
民间举办的蒙学统称为私塾。私塾的办学一般有三种形式:一是由富裕人家聘请教师前来设立的"家馆",专教自家子弟及亲友子弟。二是由一村一族集资建立的村学或族学,延请教师教其子弟。三是塾师在自己家里,或借祠堂、庙宇,或租借他人房屋设馆,招收附近学童就读,这一类才是严格意义上的私塾,在蒙学教育中最具有代表性。蒙学教材流行最广泛的就是 "三、百、千",即《三字经》、《百家姓》和《千字文》。
三、中国封建时期的对外人力资源交流
中国对外的人力资源交流自汉代便开始了。早在汉代,就有周边地区(如匈奴)派遣子弟来中国留学。魏晋南北朝时期又有很大发展,中国的文字、《论语》、《五经》、《千字文》等被传到日本、朝鲜等周边国家,对它们的文化教育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