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医专升本生物化学名词解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
1.M蛋白:M蛋白是浆细胞或B淋巴细胞单克隆恶性增殖所产生的一种大量的异常免疫
球蛋白,其本质是一种免疫球蛋白或免疫球蛋白的片段。
2.C反应蛋白:在急性炎症病人血清中出现的可以结合肺炎球菌细胞壁C-多糖的蛋白质,是急性时相反应时极灵敏的指标,升高早且程度高。
3.急性时相反应蛋白:急性时相反应蛋白(APR)包括AAT、AAG、Hp、CER、C4、C3、
纤维蛋白原、C-反应球蛋白等等。其血浆浓度在炎症、创伤、心肌梗死、感染、肿瘤
等情况下显著上升。另外有3种蛋白质:前白蛋白、白蛋白及转铁蛋白则出现相应的低下。以上这类蛋白质统称为急性时相反应蛋白,这一现象可称为急性时相反应。
4.血浆运载蛋白:脂蛋白中的蛋白部分称为载脂蛋白。它构成并稳定脂蛋白的结构,
修饰并影响与脂蛋白代谢有关的酶的活性,还可以作为脂蛋白受体的配体,参与脂蛋
白与细胞表面脂蛋白受体的结合及其代谢过程。
5.前清蛋白:自由电泳时迁移率比清蛋白快的蛋白质的统称。在血清中,属于此类蛋白质的有甲状腺素视黄类运载蛋白和α1酸性糖蛋白。
6.血清蛋白酶抑制物:从广义上指与蛋白酶分子活性中心上的一些基团结合,使蛋白
酶活力下降,甚至消失,但不使酶蛋白变性的物质。
7.铜兰蛋白:血清中的含铜蛋白质,结合6或7个铜离子,亮蓝色,具有亚铁氧化酶活性,在铜解毒和贮存以及铁代谢中起重要作用,并可能参与清除氧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
8.双缩脲法:双缩脲反应产生的紫色络合物颜色的深浅与蛋白质浓度成正比,而与
蛋白质分子量及氨基酸成分无关,故可用来测定蛋白质含量。
9. 凯氏定氮法:测定化合物或混合物中总氮量的一种方法。即在有催化剂的条件下,用浓硫酸消化样品将有机氮都转变成无机铵盐,然后在碱性条件下将铵盐转化为氨,
随水蒸气馏出并为过量的酸液吸收,再以标准碱滴定,就可计算出样品中的氮量。由
于蛋白质含氮量比较恒定,可由其氮量计算蛋白质含量,故此法是经典的蛋白质定量
方法。
10.痛风:是人体内有一种叫作嘌呤的物质的新陈代谢发生了紊乱,尿酸(嘌呤的氧化代谢产物)的合成增加或排出减少,造成高尿酸血症,当血尿酸浓度过高时,尿酸即
以钠盐的形式沉积在关节、软组织、软骨和肾脏中,引起组织的异物炎性反应,就叫
痛风。
11. 空腹血糖:是指在隔夜空腹(至少8~10小时未进任何食物,饮水除外)后,早餐前采的血,所检定的血糖值,为糖尿病最常用的检测指标,反应胰岛β细胞功能,一般代表基础胰岛素的分泌功能。
12. OGTT:即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以往成人采用一次100g,近年WHO建议用75g(或不论成人或儿童每kg标准体重1.75g,总量不超过75g)口服法。于口服糖前及后1/2、1、2、3小时抽取静脉血测糖,同时搜集尿标本查尿糖。
13. 糖尿病:由遗传因素、免疫功能紊乱、微生物感染及其毒素、自由基毒素、精神因素等等各种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导致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抵抗等而引发的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临床上以高血糖为主要特点,典型病例可出现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等表现,即“三多一少”症状。
14. 低血糖症:由多种病因引起的血葡萄糖(简称血糖)浓度过低所致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一般以成人血浆血糖浓度(血浆真糖,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2.8mmol/L,或全血葡萄糖<2.5mmol/L为低血糖。儿童低血糖诊断标准比成人值低1.11mmol/L,但是否出现临床症状,个体差异较大。
15. 血脂:是血浆中的中性脂肪(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和类脂(磷脂、糖脂、固醇、类固醇)的总称,广泛存在于人体中。它们是生命细胞的基础代谢必需物质
16. 载脂蛋白:血浆脂蛋白中的蛋白质部分称为载脂蛋白,主要分A、B、C、D、E五类,主要在肝(部分在小肠)合成,载脂蛋白是构成血浆脂蛋白的重要组分。
17. LDL受体途经:LDL或其他含ApoB100、E的脂蛋白如VLDL、β-VLDL均可与LDL受体结合,内吞入细胞使其获得脂类,主要是胆固醇,这种代谢过程称为LDL受体途径。该途径依赖于LDL受体介导的细胞膜吞饮作用完成。
18. 胆固醇的逆转运:周围组织细胞膜的游离胆固醇与HDL结合后,被LCAT酯化成胆固醇酯,移入HDL核心,并通过CETP转移给VLDL、LDL,再被肝脏LDL及VLDL受体摄取入肝细胞,以完成胆固醇从周围末梢组织细胞经HDL转运到肝细胞的过程,称之为胆固醇的逆转运。
19. 清道夫受体:多见于巨噬细胞表面的一种受体。它们以化学修饰的蛋白质、多核苷酸、多糖和磷脂等为配体并可促进其胞吞作用,起着清除体内有毒物质和衰老、凋亡或坏死细胞的作用。
20. 高脂蛋白血症:是指血浆中胆固醇(TC)和(或)三酰甘油(TG)水平升高。实际上是血浆中某一类或某几类脂蛋白水平升高的表现。近年来已逐渐认识到血浆中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也是一种血脂代谢紊乱。
21. 代谢综合症: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糖耐量异常、高甘油三脂血症和高血压统称称为“X综合征”。就是代谢综合症。
22. 抗动脉粥样硬化性因素:凡能促进胆固醇从血管壁外运的脂蛋白如HDL,则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性作用,称之为抗动脉粥样硬化性因素。
23. 变性LDL:LDL的蛋白组分经化学修饰,使其正常的立体构象发生改变,生物学活性也有相应的变化,这种经化学修饰的LDL称为变性LDL。目前发现的变性LDL包括乙酰LDL、氧化LDL和糖化LDL。
24.泡沫细胞: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出现的特征性病理细胞,主要来源于血液单核细胞与血管中膜平滑肌细胞。
25。高HDL血症:是指血浆中CM、VLDL、LDL、HDL等脂蛋白有一种或几种浓度过高的
现象。
26.血浆静置实验:血浆于4℃静置16-24h,观察血浆混浊度,称为血浆静置试验。这一实验是粗略判断血中脂蛋白是否异常增加的简单方法。
27.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又称家族性高β脂蛋白血症。一种以血浆低密度脂蛋白与
胆固醇水平升高为特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障碍。临床特点是高胆固醇血症、特征性
黄色瘤、早发心血管疾病和阳性家族史。
28.米氏常数km:Km是酶反应速度为最大速度一半时的底物浓度。一般在10-6~10-
2mol/L之间。Km是酶的特征性常数之一,只与酶的性质有关,而与酶浓度无关。
29.酶胆分离”现象:ALF病人当出现“酶胆分离”现象,即胆红素继续上升,转氨酶反而下降时,提示预后不良。简而言之就是指在重症肝炎时黄疸迅速加深而ALT(丙氨酸转氨酶)反而下降的现象。
30.同工酶:是同一种属中由不同基因或等位基因所编码的多肽链单体、纯聚体或杂化体,具有相同的催化功能,但其分子组成、空间构象、理化性质、生物学性质以及
器官分布和细胞内定位不同的一类酶。
31.同工酶亚型:某些酶或同工酶从组织进入体液后,可进一步变化为数个不同类型
即所谓“亚型(isoform)”。即指基因在编码过程中由于翻译后修饰的差异所形成的多种形式的一类酶。亚型往往在基因编码产物从细胞内释入血浆时因肽酶作用降解
而形成。
32.零级反应期:在酶反应的最初阶段,底物常处于过量状态,产物的增加与时间成
正比,而与底物浓度无关的这段时间。
33.辅因子:在生物体系中,可与主要组分结合并有辅助功能的分子。如酶的辅因子,转录和免疫过程中的辅因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