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医专升本生物化学名词解释
温医专升本生化名解、简答题
生化1.蛋白质变性:多肽链、蛋白质的特定空间构象的部分或完全非折叠过程或形式。
2. 模体(motif):在一个或几个蛋白质中出现的2个或2个以上的二级结构元件的不同折叠形式,又称“折叠”或超二级结构。
也是在DNA中对特殊序列的描述。
3. 蛋白质的四级结构(quaternary structure):蛋白质分子中各个亚基的空间排布及亚基接触部位的布局和相互作用。
四级结构中各亚基间的结合力主要是氢键和离子键。
4. 结构域(domain):在三级结构层次上,分质量较大的蛋白质常可折叠成多个结构较为紧密的区域,并各行其功能,称为结构域。
(结构域与分子整体以共价键相连,这是它与蛋白质亚基的区别)5.蛋白质等电点(PI):一种蛋白质净电荷为零时的溶液PH,此时该蛋白质在电场中无移动。
6.解链温度(Tm值):DNA的变性从开始解链到完全解链,是在一个相当窄的温度内完成的,在解链过程中,紫外吸光度的变化ΔA260达到最大变化值的一半时所对应的温度称为解链温度或称融解温度。
7.DNA变性:双链DNA(dsDNA)在变性因素(如过酸、过碱,加热等)影响下,双链互补碱基对之间的氢键发生断裂,解离成单链DNA(ssDNA)的过程称之为DNA变性。
8.核酸分子杂交:在溶液中,不同来源的DNA经热变性后,慢慢冷却使其复性,异源DNA单链间通过碱基配对原则,形成杂交DNA双链分子,称为~。
也可以是DNA与互补的RNA之间,RNA与RNA之间的核酸分子杂交。
9.基因组:一个生物体的全部遗传信息,即DNA的全部核苷酸序列。
10.酶原和酶原的激活:有些酶在细胞内合成或初分泌, 或在发挥其催化功能前只是酶的无活性前体,此无活性的酶的前体称为酶原.在一定条件下,酶原水解开一个或几个特定的肽键,构象发生改变,形成或暴露出活性中心, 表现出酶的活性. 这种由酶原向有活性酶转化的过程称为酶原激活.11.酶的活性中心:酶的必需基团在空间结构上彼此靠近,组成具有特定空间结构的区域,能与底物特异地结合并将底物转化成产物,这一区域称为酶的活性中心。
生物化学名词解释完整版
生物化学名词解释完整版生物化学名词解释完整版1. 蛋白质蛋白质是生物体内一类重要的高分子物质,由氨基酸构成,主要作用是构成细胞的结构和代谢物质的合成,也是细胞信号传递、能量传递和免疫防御的重要组成部分。
蛋白质的种类多样,包括酶、激素、抗体、细胞骨架、肌肉等。
2. 氨基酸氨基酸是蛋白质的组成单元,由一羧基和一氨基组成,此外还有一个侧链。
人体内有20种不同的氨基酸,其中9种是必需氨基酸,必须从食物中摄取。
氨基酸不仅是蛋白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细胞代谢和酶活性的调控物质。
3. 核酸核酸是一类生物体内的高分子物质,包括DNA和RNA两种,由核苷酸组成,主要作用是储存和传递遗传信息。
DNA存储了生物的遗传信息,RNA则参与了生物的蛋白质合成过程。
生物体内的核酸种类多样,包括单链RNA、双链RNA、转录因子、siRNA等。
4. 核苷酸核苷酸是核酸的组成单元,由糖、碱基和磷酸组成。
碱基分为嘌呤和嘧啶两类,糖分为脱氧核糖和核糖两类,磷酸则是核苷酸分子中的反式结构。
生物体内的核苷酸种类多样,包括腺苷酸、鸟苷酸、胞苷酸、尿苷酸等。
5. 酶酶是一类催化生物体代谢反应的蛋白质,由氨基酸构成,能够加速化学反应的速度,催化生成或者分解特定的分子。
酶在生物体内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参与了代谢、能量转化、信号转导、免疫防御等生理活动。
6. 代谢代谢是生物体内所有化学反应的总称,包括能量代谢、物质代谢等。
代谢是维持生命所必需的过程,能够维持生物体内部环境的稳态。
代谢活动的主要物质是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类和核酸等。
7. 糖原糖原是动物体内储存能量的一种多糖物质,由许多葡萄糖分子组成。
糖原主要储存于肝脏和肌肉组织中,当身体需要能量时,肝脏和肌肉会将糖原分解成葡萄糖,通过血液输送到需要能量的器官。
8. 糖类糖类是生物体内的一类重要的有机化合物,主要由碳、氢和氧三种元素组成,包括单糖、双糖和多糖等多种类型。
糖类在生物体内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参与能量代谢、合成酶和抗原等生理活动。
专升本考试生理、生化归纳
生物化学是指研究生物体的化学组成和生命过程中化学变化规律的科学。
研究内容:人体的物质组成,生物分子的结构功能,物质的代谢及调节,基因信息传递调控。
蛋白质分子中含有碳、氢、氧、氮、硫。
每克样品中含氮克数×6.25×100=100克样品中蛋白质的含量。
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
在蛋白质分子中,氨基酸之间通过肽腱相连。
稳态:内环境理化因素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兴奋性:机体感受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或特性。
阈值:引起机体发生刺激的最小刺激强度称阈强度。
静息电位:细胞出于静息状态时,细胞膜两侧存在的电位差。机制:钾离子平衡电位
动作电位:细胞受到刺激时在静息电位基础上产生的可传布的电位变化。
骨骼肌兴奋收缩偶联:
神经肌接头兴奋传递的特点:单向性,时间延搁,易受环境的变化。
蛋白质的变性:在某些物理或化学因素作用下,使蛋白质的空间构想破坏,从而导致其理化性质的改变和生物活性的丧失。
酶:活细胞合成,对其特异底物具有高效的催化作用的特殊蛋白质。
酶促反应: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
酶的催化作用:高催化效率,高特异性,可调节性,不稳定性。
酶原:无活性的酶的前身物质。
酶原的激活:将酶原变成酶的过程。
影响酶催化作用的因素:底物浓度,酶浓度,温度,抑制剂,激活剂,酸碱值。
生物氧化:在生物体内氧化分解的过程。
体内APT生成方式:氧化磷酸化(主要),底物水平磷酸化。
糖的无氧氧化:葡萄糖或糖原在无氧的条件下分解成乳酸的过程。
糖的有氧氧化:葡萄糖在有氧的条件下彻底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并释放大量能量的过程。
糖异生作用: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或糖原的过程。
生物化学名词解释
生物化学名词解释生物化学名词解释汇总绪论1、生物化学:从分子水平来研究生物体(包括人类、动物、植物、微生物)内基本物质的化学组成、结构,及在生命活动中这些物质所进行的化学变化(即代谢反应)的规律及其与生理功能关系的一门科学,就是一门生物学与化学相结合的基础学科。
2、新陈代谢:生物体与外界环境进行有规律的物质交换,称为新陈代谢。
通过新陈代谢为生命活动提供所需的能量,更新体内基本物质的化学组成,这就是生命现象的基本特征,就是揭示生命现象本质的重要环节。
药学生物化学:就是研究与药学科学相关的生物化学理论、原理与技术,及其在药物研究、药品生产、药物质量控制与药品临床方面应用的基础学科。
第一章糖的化学1、糖基化工程:通过人为的操作(包括增加、删除或调整)蛋白质上的寡糖链,使之产生合适的糖型,从而达到有目的地改变糖蛋白的生物学功能。
2、单糖:凡不能被水解成更小分子的糖称为单糖。
单糖就是糖类分子中最简单的一种,就是组成糖类物质的基本结构单位。
3、多糖:由许多单糖分子缩合而成的长链结构,分子量都很大,在水中不能成真溶液,有的成胶体溶液,有的不溶于水,均无甜味,也无还原性。
4、寡糖:就是由单糖缩合而成的短链结构(一般含2~6个单糖分子)5、结合糖:也称糖复合物或复合糖,就是指糖与蛋白质、脂质等非糖物质结合的复合分子。
6、同聚多糖:也称均一多糖,由一种单糖缩合而成,如淀粉、糖原、纤维素、戊糖胶、木糖胶、阿拉伯糖胶、几丁质等。
7、杂多糖:也称为不均一糖,由不同类型的单糖缩合而成,如肝素、透明质酸与许多来源于植物中的多糖如波叶大黄多糖,当归多糖,茶叶多糖等。
8、粘多糖:也称为糖胺聚糖,就是一类含氮的不均一多糖,其化学组成通常为糖醛酸及氨基己糖或其衍生物,有的还含有硫酸。
如透明质酸、肝素、硫酸软骨素等。
9、糖蛋白:就是糖与蛋白质以共价键结合的复合分子。
其中糖的含量一般小于蛋白质。
10、肽聚糖:又称胞壁质,就是构成细菌细胞壁基本骨架的主要成分,肽聚糖就是一种多糖与氨基酸链相连的多糖复合物。
生物化学部分名词解释
生物化学部分名词解释生物化学是一门研究生物体内化学成分和化学过程的学科,通过对生物体内分子结构、化学反应和能量转化等方面的研究,揭示生命现象的化学基础。
本文将对一些生物化学中常见的名词进行解释,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学科。
1. 蛋白质(Protein)蛋白质是由氨基酸组成的多肽链,是生物体内最基本的有机大分子。
它在细胞组织、骨骼、肌肉和酶等方面起着重要的结构和功能作用。
蛋白质的组成和结构决定了其功能和性质。
2. 核酸(Nucleic Acid)核酸是生物体内携带和传递遗传信息的大分子,包括DNA(脱氧核酸)和RNA(核糖核酸)两种类型。
DNA是构成基因的主要材料,携带了生物个体的遗传信息。
RNA则在基因表达和蛋白质合成过程中起作用。
3. 酶(Enzyme)酶是一类能够催化生物体内化学反应的蛋白质,其作用方式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加快反应速率。
酶在生物体内参与了各种代谢过程,如消化、呼吸和免疫等,是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催化剂。
4. 代谢(Metabolism)代谢是生物体内化学反应的总体称谓,包括物质的合成和分解过程。
代谢是维持生命活动和细胞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能够提供细胞所需的能量和营养物质。
5. 糖(Carbohydrate)糖是生物体内最常见的一种有机化合物,主要功能是提供能量和构建细胞壁等。
糖可以分为单糖、双糖和多糖,其中葡萄糖是细胞代谢的主要能源。
6. 脂质(Lipid)脂质是一类在非极性溶剂中溶解、在极性溶剂中难溶解的有机化合物,包括脂肪和脂类。
脂质在生物体内起到能量储存、细胞膜结构和信号调节等功能。
7. 细胞膜(Cell Membrane)细胞膜是包围细胞的一层薄膜,由磷脂双层和蛋白质构成。
细胞膜起到了物质进出细胞的控制和细胞内外环境的分隔调节作用,是维持细胞内稳态的重要结构。
8. 酸碱平衡(Acid-Base Balance)酸碱平衡是指维持体液中正常酸碱度的稳定状态。
生物体内许多生命活动需要在特定的酸碱条件下进行,而酸碱平衡的失调会对生物体产生严重的影响。
生物化学名词解释大全pdf
生物化学名词解释大全
生物化学名词解释大全可能包括许多不同的术语和概念。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生物化学名词及其解释:
1.蛋白质:蛋白质是生物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由氨基酸组成
的大分子,具有复杂的三维结构,是细胞和组织的主要成分。
2.氨基酸: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含有氨基和羧基
的有机化合物。
3.DNA:DNA是脱氧核糖核酸的缩写,是生物体的遗传物质,由
四种不同的碱基组成。
4.RNA:RNA是核糖核酸的缩写,是生物体中重要的信息分子,
参与蛋白质的合成和基因表达调控。
5.酶:酶是由生物体内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可
以加速生化反应的速度。
6.糖类:糖类是生物体中重要的能量来源,是由碳、氢、氧组成
的化合物,包括单糖、双糖和多糖等。
7.脂肪:脂肪是生物体内储存能量的物质,是由甘油和脂肪酸组
成的化合物。
8.生物氧化:生物氧化是指生物体内的氧化反应,是有机物质在
代谢过程中释放能量的过程。
9.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指植物、藻类和某些细菌利用光能将二
氧化碳和水转化为葡萄糖和氧气的过程。
10.呼吸作用:呼吸作用是指生物体内的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
列的氧化分解,最终生成二氧化碳和能量的过程。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生物化学名词解释,当然还有很多其他的术语和概念,具体的解释需要根据上下文和领域进行确定。
生物化学名词解释大全
生物化学名词解释大全1. 生物化学(Biochemistry):研究生物体内化学成分、结构和功能之间的关系的学科。
2. 多肽(Polypeptide):由多个氨基酸残基通过肽键连接而成的聚合物,是蛋白质的组成部分。
3. 氨基酸(Amino Acid):生物体内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包含一个氨基(NH2)和一个羧基(COOH),以及一个特定的侧链。
4. 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一种体外复制DNA的技术,通过反复循环的酶催化,使得目标DNA序列在简单的反应体系中大量扩增。
5. 糖(Sugar):生物体内分子中含有羟基的有机化合物,是能源的重要来源,也是构成核酸和多糖的基本单元。
6. 代谢(Metabolism):生物体内发生的化学反应的总和,包括物质合成与分解、能量转化以及调节和控制这些反应的调节机制。
7. 酶(Enzyme):催化生物化学反应的蛋白质分子,可以促进反应速率,但本身在反应中不被消耗。
8. 核酸(Nucleic Acid):生物体内储存和传导遗传信息的分子,包括DNA和RNA,由核苷酸链组成。
9. 基因(Gene):DNA分子上的特定区域,编码了一种特定蛋白质的信息,是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
10. 代谢途径(Metabolic Pathway):由一系列相互作用的酶催化的反应组成的序列,用于维持生物体内能量和物质的平衡。
11. 脂质(Lipid):一类不溶于水的化合物,在生物体内发挥结构和能量储存的重要作用,常见的脂质包括脂肪酸、甘油和胆固醇等。
12. 细胞呼吸(Cellular Respiration):通过氧化分解有机物质以释放能量的过程,通常包括糖的氧化并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13. 光合作用(Photosynthesis):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植物和一些微生物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质和氧气。
14. 激素(Hormone):由内分泌腺分泌并通过血液传递到细胞中起作用的化学物质,调节和控制生物体内的各种生理过程。
生物化学 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 生物化学:即生命的化学,它是从分子的水平来研究生命体内的基本物质的化学组成,结构特征,理化性质,以及这些物质在生物体内进行化学变化的规律及其与生理功能之间的关系的一门学科。
2蛋白质等电点:蛋白质在溶液中解离成正负离子的趋势相等即静电荷为零时溶液的ph称为蛋白质的等电点。
3 蛋白质变性:在某些理化因素作用下,蛋白质的空间构象发生改变或破坏,导致其生物活性的丧失和一些理化性质的改变,这种现象称为蛋白质的变性作用。
4 酶原:无活性的酶的前体。
5 酶的活性中心:有些必需基因在一级结构上相距很远,但在形成特定空间结构时彼此靠近,形成具有特定空间构象的区域,该区域能与底物特异性结合并将底物转化为产物,称之为酶的活性中心。
6 米氏常数:Km值等于酶促反应速度为最大速度一半时的底物浓度。
7 维生素:机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一类小分子有机化合物。
8呼吸链:代谢物脱下的成对氢原子通过多种酶和辅酶所组成的连锁反应体系逐步传递最终与氧结合生成水的链式连锁反应体系。
9 生物氧化:物质在生物体内进行氧化分解称为生物氧化。
10 糖酵解:是指葡萄糖或糖原在无氧情况下,经过一系列中间代谢分解成乳酸的过程。
11 血浆脂蛋白:是脂类在血浆中的存在形式,也是脂类在血液中的运输形式。
12 B-氧化:脂酰Co A进入线粒体基质,从脂酰基的B-碳原子开始进行脱氢,加水,再脱氢,硫解的连续反应。
13 联合脱氨基:L-谷氨酸脱氢酶和转氨酶的联合,以及嘌呤核苷酸循环。
14 基因:染色体中携带有遗传信息的DNA片段,是遗传的功能单位。
15 半保留复制:DNA在复制时首先是两条链之间的氢键断裂两链分开,然后分别以每条链为模版各自合成一条新的DNA链,这样新合成的每个子代DNA分子中,一条链来自亲代DNA,另一条链是新合成的,这种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
16 必需氨基酸:必需氨基酸指的是人体自身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不能满足人体需要,必须从食物中摄取的氨基酸。
医学生物化学名词解释
医学生物化学名词解释
医学生物化学是研究生物体内分子结构、代谢途径及其调节的一门学科。
以下是一些医学生物化学中常见的名词解释:
1. 蛋白质:由氨基酸组成的大分子有机化合物,是生命体系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之一。
蛋白质在细胞中扮演着重要的结构和功能角色,例如酶、激素和抗体等。
2. 酶:一种催化生物体内化学反应的蛋白质,可以加速化学反应速率,降低反应所需的能量。
酶在生命体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例如消化、代谢和DNA复制等。
3. 代谢:生物体内一系列化学反应的总和,包括分解有机物和合成新的有机物等。
代谢是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过程,例如能量代谢、蛋白质代谢和脂质代谢等。
4. 核酸:由核苷酸组成的大分子有机化合物,包括DNA和RNA。
核酸在细胞中扮演着重要的遗传信息传递和蛋白质合成角色。
5. 脂质:一类不溶于水的有机化合物,包括脂肪、磷脂和固醇等。
脂质在细胞中扮演着重要的结构和功能角色,例如细胞膜组成、信号传递和能量储存等。
6. 糖类:一类含有羟基或羧基的有机化合物,包括单糖、双糖和多糖等。
糖类在细胞中扮演着重要的能量来源和结构角色,例如葡萄糖是细胞内最主要的能量来源之一。
7. 激素:一种由内分泌腺分泌的生物活性物质,可以调节生命体系内的各种生理过程。
激素在维持生命活动、调节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变化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8. 抗体:一种由免疫细胞分泌的蛋白质,可以识别和结合到入侵生物体内的病原体并将其清除。
抗体是免疫系统中重要的防御机制之一。
以上是一些医学生物化学中常见的名词解释,这些概念对于理解生命体系内分子结构、代谢途径及其调节等方面都非常重要。
生物化学专升本名词解释集锦`
(生物化学未考名词解释)1.质粒:存在于细菌染色体外额小型环状DNA分子,质粒是常用的基因载体,具有宿主细胞体内自我复制的特性。
2.聚合酶链反应:简称PCR,是在反应体系中加入模板DNA、dNTP、特别设计的引物及耐热的DNA聚合酶,经多次变形、退火、延伸循环反应,使目的DNA呈指数形式合成的过程。
3.限制性核酸内切酶:指能够识别DNA的特异序列,并在识别位点或其周围切割双链DNA 的类内切酶。
基因重组中常用的限制性内切酶是二类酶。
4.克隆载体:为携带外源DNA,实现外源DNA的无性繁殖或表达有意义的蛋白质所采用的一些DNA分子。
5.跨膜信号转导:通过靶细胞上受体的识别和变构作用,将外界信号转变成新的信号形式,引起细胞发生生物学效应的过程。
6.第二信使:细胞表面受体接受接受细胞外信号后转换而来的细胞内信号称为第二信使。
7.初级胆汁酸:是指由肝细胞以胆固醇为最初原料初始分泌的胆汁酸,包括胆酸、鹅脱氧胆酸、甘氨胆酸、牛磺胆酸、甘氨鹅脱氧胆酸、牛磺鹅脱氧胆酸。
8.次级胆汁酸:是指在肠道内转变生产的胆汁酸,包括脱氧胆酸、石胆酸、甘氨脱氧胆酸、牛磺脱氧胆酸。
9.胆色素:体内铁扑啉类化合物的主要分解代谢产物,包括胆绿素、胆红素、胆素原和胆素。
以胆红素为主,主要随胆汁排出体外。
10.胆素原肠肝循环:肝细胞生成的结合胆红素,排入肠道变成游离胆红素,在肠道细菌酶的作用下生成尿胆素原,有30%尿胆素原重吸收入肝脏。
进入肝脏的尿胆素原有一部分随胆汁重新排入肠腔,构成胆素原肠肝循环。
11.胆汁酸肠肝循环:进入肠道的胆汁酸(包括初级和次级、游离和结合型)约95%经门静脉重吸收入肝脏。
在肝细胞中,游离胆汁酸重新转变为结合胆汁酸,与肝细胞新合成的胆汁酸一道重新排入肠道,构成胆汁酸的肠肝循环。
12.活性维生素D:维生素D3在肝肾羟化酶的作用下,生成1,25-(0H)2D3,是维生素D 在体内的活性形式13.维生素:是人和动物为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而必须从食物中获得的一类微量有机物质,在人体生长、代谢、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生物化学的名词解释
生物化学的名词解释生物化学是一门综合了生物学和化学的学科,旨在研究生物体内化学反应的机制和过程。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生物化学中一些重要的名词进行解释,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学科的核心概念。
1. 氨基酸(Amino Acid)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结构单元。
它由一个氨基(NH2)基团、一个酸基团(COOH)和一个侧链基团组成。
有20种常见的氨基酸,它们的侧链基团的化学性质不同,决定了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氨基酸通过肽键连接在一起形成多肽和蛋白质。
2. 酶(Enzyme)酶是生物体内的一类蛋白质,具有催化化学反应的能力。
它们通过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来加速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
酶具有高度特异性,只催化特定的底物转化成特定的产物。
酶在生物体内起着关键的调控作用,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必要因素。
3. 代谢(Metabolism)代谢是生物体内化学反应的总称。
它包括合成反应(合成新的生物分子)、降解反应(分解生物分子释放能量)和调控反应(调控细胞代谢的平衡)。
代谢是生物体维持生命的基本过程,必须经过一系列酶催化的反应来完成。
4. 核苷酸(Nucleotide)核苷酸是构成DNA和RNA的基本结构单元。
它由一个五碳糖(核糖或脱氧核糖)、一个磷酸基团和一个氮碱基组成。
有四种常见的氮碱基:腺嘌呤(A)、胸腺嘧啶(T)、鸟嘌呤(G)和胞嘧啶(C),它们的排列顺序决定了遗传信息的编码。
5. 糖代谢(Carbohydrate Metabolism)糖代谢是生物体内对糖类物质进行降解、合成和调节的过程。
糖分子是生物体内能量的重要来源,糖代谢通过一系列酶催化的反应来产生能量。
重要的代谢途径包括糖酵解(通过无氧代谢产生ATP)、糖异生(合成糖类物质)和糖原代谢(调节糖原的合成和分解)。
6. 膜蛋白(Membrane Protein)膜蛋白是嵌入在细胞膜上的蛋白质。
它们起着许多重要的功能,包括物质的转运、信号传导和细胞识别。
膜蛋白具有高度的结构多样性,可以通过不同的结构域和氨基酸序列来实现其特定的功能。
生物化学名词解释大全
生物化学名词解释大全生物化学是研究生物体内分子组成、结构、功能和变化规律的科学,涵盖了众多的名词和概念。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生物化学名词的解释:1. 氨基酸:生物体内构成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元,包括20种常见的氨基酸。
它们由氨基与羧基组成,并通过肽键连接形成蛋白质。
2. 核苷酸:生物体内的核酸分子的基本组成单元,由一个五碳糖、一个碱基和一个磷酸基团组成。
核苷酸包括腺苷酸、鸟苷酸、胞苷酸和尿苷酸等。
3. 蛋白质:生物体中广泛存在且功能多样的大分子化合物,由一条或多条氨基酸链组成。
蛋白质在生命的各个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包括结构支持、酶催化和信号传导等。
4. 酶:一类催化生物体内化学反应的蛋白质,通过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促进反应速率。
酶能够高度特异性地催化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
5. 代谢:生物体内各种生物化学反应的总称。
代谢分为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两个过程,涉及到多种物质的转化和能量的转换。
6. 糖代谢:生物体内糖类物质的合成、降解和利用的过程。
在糖代谢过程中,糖可以被分解为能量并通过酵解产生ATP,也可以被合成为多糖和糖脂。
7. 氧化还原反应:生物化学反应中常见的一种反应类型,涉及到电子的转移。
氧化反应指物质失去电子,还原反应指物质获得电子。
8. ATP:三磷酸腺苷,生物体内的能量分子。
当化学反应需要能量时,ATP可以释放出一磷酸基团,生成ADP和无机磷酸盐,释放出的能量可以用于维持细胞运作。
9. 胺基酸代谢:生物体内对氨基酸的合成、降解和利用的过程。
胺基酸代谢涉及到多种酶的协作作用,可以生成各种生物活性分子和能量物质。
10. 脂质:生物体内的一类生物化学物质,包括脂肪、磷脂和类固醇等。
脂质在生物体内具有重要的结构和功能作用,例如构建细胞膜和储存能量等。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生物化学名词的解释,展示了生物化学在研究生物体内分子组成和功能的方面的重要性。
温医专升本生理名词解释及简答题
温医专升本生理名词解释及简答题1. 电压门控通道:由膜两侧电位差变化一起闸门开关的离子通道,如神经纤维上的Na、K 离子通道。
2. 跨膜信号传导:各种刺激信号通过改变靶细胞膜上的蛋白质构型,从而引起靶细胞功能改变的过程。
3. 去极化:使电极极化降低的现象。
4. 内向电流:指正离子由细胞膜外向细胞内流动,负离子由细胞膜内向细胞外流动,增加细胞内正电荷,促使膜电位去极化。
5. 电化学驱动力:一般自然界会向电化学低的方向发展,两者间的电化差,称电化学驱动力6.K离子平衡电位:K由膜内向膜外易化扩散产生的外正内负的电场力与K跨膜浓度势能相等时,膜内外的电位差称k离子平衡电位7. 阈电位:能触发动作单位的膜电位临界值。
8. 量子释放:一个突触小泡中所含的ACh,被称为一个量子。
突触前膜释放ACh 是以突触小泡为单位的释放,也称为量子释放。
9. 射血分数:搏出量占心室舒张末期容量的百分比。
10. 心指数:心输出量与体表面积的比值,以每平方米体表面积计算的心输出量称心指数。
11.等长调节:通过改变心肌自身收缩力的强度和速度而影响每搏输出量的调节12. 异长调节:通过改变心肌初细胞长度调节心脏泵血,心肌细胞初长度改变。
13. 心肌收缩能力:心肌不依赖前后负荷的情况下,能改变其力学活动的一种内在特性称为心肌的收缩能力。
14.. 心室功能曲线:以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或充盈压为横坐标,博出量(或博出功)为纵坐标,将两者关系绘成的曲线称为心室功能曲线。
15钙触发钙释放:在心肌,肌膜的去极化则引起L型钙通道激活而出现少量Ca+ 内流,进入胞质的Ca+与JSR膜中的钙释放通道开放,即钙触发钙释放16.慢反应细胞:心脏去极化慢,传导速度慢的细胞,如窦房结、房室交界区细胞属于慢反应细胞。
17.17. 平均动脉压:一个心动周期中各瞬间动脉压的平均值。
18.. 外周阻力:外周血管对血流的阻力19.. 微循环:指微动脉经毛细血管网到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
生物化学名词解释、问答整理(仅供参考)
生物化学名词解释、问答整理(仅供参考)生化名词解释及问答整理(仅供参考)一、名词解释:1.蛋白质的变性:在某些物理或化学因素的作用下,蛋白质严格的空间结构被破坏(不包括肽键的断裂),从而引起蛋白质若干理化性质和生物学性质的改变,称为蛋白质的变性(denaturation)。
引起蛋白质变性的因素有:①物理因素:高温、高压、紫外线、电离辐射、超声波等;②化学因素:强酸、强碱、有机溶剂、重金属盐等。
2.半不连续复制以3’→5’方向的亲代DNA链作模板的子代链在复制时基本上是连续进行的,其子代链的聚合方向为5’→3’,这一条链被称为领头链(leading strand)。
以5’→3’方向的亲代DNA链为模板的子代链在复制时则是不连续的,其链的聚合方向也是5’→3’,这条链被称为随从链(lagging strand)。
领头链连续复制而随从链不连续复制,就是复制的半不连续性。
3.DNA超螺旋结构:双螺旋基础上的螺旋化(形成超螺旋的原因:缓解内部螺旋张力)环状DNA为缓解内部螺旋的张力而发生的扭曲。
正超螺旋(positive supercoil):盘绕方向与双螺旋方同相同负超螺旋(negative supercoil):盘绕方向与双螺旋方向相反4.限速酶:特点:催化不可逆反应2、催化效率低3、受激素或代谢物的调节4、常是在整条途径中催化初始反应的酶5、活性的改变可影响整个反应体系的速度和方向5.生物氧化:糖、脂、蛋白质等有机物在细胞内氧化分解,最终生成CO2和水并释放能量的过程。
又称细胞氧化或细胞呼吸。
6.多酶复合体:是催化功能上有联系的几种酶通过非共价键连接彼此嵌合形成的复合体。
其中每一个酶都有其特定的催化功能,都有其催化活性必需的辅酶。
7.DNA的半保留复制:在复制时,两条链解开分别作为模板,在DNA聚合酶的催化下按碱基互补的原则合成两条与模板链互补的新链,以组成新的DNA分子。
由于子代DNA分子中一条链来自亲代,另一条链是新合成的,这种复制方式称为半保留复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1.M蛋白:M蛋白是浆细胞或B淋巴细胞单克隆恶性增殖所产生的一种大量的异常免疫球蛋白,其本质是一种免疫球蛋白或免疫球蛋白的片段。
2.C反应蛋白:在急性炎症病人血清中出现的可以结合肺炎球菌细胞壁C-多糖的蛋白质,是急性时相反应时极灵敏的指标,升高早且程度高。
3.急性时相反应蛋白:急性时相反应蛋白(APR)包括AAT、AAG、Hp、CER、C4、C3、纤维蛋白原、C-反应球蛋白等等。
其血浆浓度在炎症、创伤、心肌梗死、感染、肿瘤等情况下显著上升。
另外有3种蛋白质:前白蛋白、白蛋白及转铁蛋白则出现相应的低下。
以上这类蛋白质统称为急性时相反应蛋白,这一现象可称为急性时相反应。
4.血浆运载蛋白:脂蛋白中的蛋白部分称为载脂蛋白。
它构成并稳定脂蛋白的结构,修饰并影响与脂蛋白代谢有关的酶的活性,还可以作为脂蛋白受体的配体,参与脂蛋白与细胞表面脂蛋白受体的结合及其代谢过程。
5.前清蛋白:自由电泳时迁移率比清蛋白快的蛋白质的统称。
在血清中,属于此类蛋白质的有甲状腺素视黄类运载蛋白和α1酸性糖蛋白。
6.血清蛋白酶抑制物:从广义上指与蛋白酶分子活性中心上的一些基团结合,使蛋白酶活力下降,甚至消失,但不使酶蛋白变性的物质。
7.铜兰蛋白:血清中的含铜蛋白质,结合6或7个铜离子,亮蓝色,具有亚铁氧化酶活性,在铜解毒和贮存以及铁代谢中起重要作用,并可能参与清除氧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
8.双缩脲法:双缩脲反应产生的紫色络合物颜色的深浅与蛋白质浓度成正比,而与蛋白质分子量及氨基酸成分无关,故可用来测定蛋白质含量。
9. 凯氏定氮法:测定化合物或混合物中总氮量的一种方法。
即在有催化剂的条件下,用浓硫酸消化样品将有机氮都转变成无机铵盐,然后在碱性条件下将铵盐转化为氨,随水蒸气馏出并为过量的酸液吸收,再以标准碱滴定,就可计算出样品中的氮量。
由于蛋白质含氮量比较恒定,可由其氮量计算蛋白质含量,故此法是经典的蛋白质定量方法。
10.痛风:是人体内有一种叫作嘌呤的物质的新陈代谢发生了紊乱,尿酸(嘌呤的氧化代谢产物)的合成增加或排出减少,造成高尿酸血症,当血尿酸浓度过高时,尿酸即以钠盐的形式沉积在关节、软组织、软骨和肾脏中,引起组织的异物炎性反应,就叫痛风。
11. 空腹血糖:是指在隔夜空腹(至少8~10小时未进任何食物,饮水除外)后,早餐前采的血,所检定的血糖值,为糖尿病最常用的检测指标,反应胰岛β细胞功能,一般代表基础胰岛素的分泌功能。
12. OGTT:即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以往成人采用一次100g,近年WHO建议用75g(或不论成人或儿童每kg标准体重1.75g,总量不超过75g)口服法。
于口服糖前及后1/2、1、2、3小时抽取静脉血测糖,同时搜集尿标本查尿糖。
13. 糖尿病:由遗传因素、免疫功能紊乱、微生物感染及其毒素、自由基毒素、精神因素等等各种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导致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抵抗等而引发的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临床上以高血糖为主要特点,典型病例可出现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等表现,即“三多一少”症状。
14. 低血糖症:由多种病因引起的血葡萄糖(简称血糖)浓度过低所致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一般以成人血浆血糖浓度(血浆真糖,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2.8mmol/L,或全血葡萄糖<2.5mmol/L为低血糖。
儿童低血糖诊断标准比成人值低1.11mmol/L,但是否出现临床症状,个体差异较大。
15. 血脂:是血浆中的中性脂肪(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和类脂(磷脂、糖脂、固醇、类固醇)的总称,广泛存在于人体中。
它们是生命细胞的基础代谢必需物质16. 载脂蛋白:血浆脂蛋白中的蛋白质部分称为载脂蛋白,主要分A、B、C、D、E五类,主要在肝(部分在小肠)合成,载脂蛋白是构成血浆脂蛋白的重要组分。
17. LDL受体途经:LDL或其他含ApoB100、E的脂蛋白如VLDL、β-VLDL均可与LDL受体结合,内吞入细胞使其获得脂类,主要是胆固醇,这种代谢过程称为LDL受体途径。
该途径依赖于LDL受体介导的细胞膜吞饮作用完成。
18. 胆固醇的逆转运:周围组织细胞膜的游离胆固醇与HDL结合后,被LCAT酯化成胆固醇酯,移入HDL核心,并通过CETP转移给VLDL、LDL,再被肝脏LDL及VLDL受体摄取入肝细胞,以完成胆固醇从周围末梢组织细胞经HDL转运到肝细胞的过程,称之为胆固醇的逆转运。
19. 清道夫受体:多见于巨噬细胞表面的一种受体。
它们以化学修饰的蛋白质、多核苷酸、多糖和磷脂等为配体并可促进其胞吞作用,起着清除体内有毒物质和衰老、凋亡或坏死细胞的作用。
20. 高脂蛋白血症:是指血浆中胆固醇(TC)和(或)三酰甘油(TG)水平升高。
实际上是血浆中某一类或某几类脂蛋白水平升高的表现。
近年来已逐渐认识到血浆中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也是一种血脂代谢紊乱。
21. 代谢综合症: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糖耐量异常、高甘油三脂血症和高血压统称称为“X综合征”。
就是代谢综合症。
22. 抗动脉粥样硬化性因素:凡能促进胆固醇从血管壁外运的脂蛋白如HDL,则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性作用,称之为抗动脉粥样硬化性因素。
23. 变性LDL:LDL的蛋白组分经化学修饰,使其正常的立体构象发生改变,生物学活性也有相应的变化,这种经化学修饰的LDL称为变性LDL。
目前发现的变性LDL包括乙酰LDL、氧化LDL和糖化LDL。
24.泡沫细胞: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出现的特征性病理细胞,主要来源于血液单核细胞与血管中膜平滑肌细胞。
25。
高HDL血症:是指血浆中CM、VLDL、LDL、HDL等脂蛋白有一种或几种浓度过高的现象。
26.血浆静置实验:血浆于4℃静置16-24h,观察血浆混浊度,称为血浆静置试验。
这一实验是粗略判断血中脂蛋白是否异常增加的简单方法。
27.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又称家族性高β脂蛋白血症。
一种以血浆低密度脂蛋白与胆固醇水平升高为特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障碍。
临床特点是高胆固醇血症、特征性黄色瘤、早发心血管疾病和阳性家族史。
28.米氏常数km:Km是酶反应速度为最大速度一半时的底物浓度。
一般在10-6~10-2mol/L之间。
Km是酶的特征性常数之一,只与酶的性质有关,而与酶浓度无关。
29.酶胆分离”现象:ALF病人当出现“酶胆分离”现象,即胆红素继续上升,转氨酶反而下降时,提示预后不良。
简而言之就是指在重症肝炎时黄疸迅速加深而ALT(丙氨酸转氨酶)反而下降的现象。
30.同工酶:是同一种属中由不同基因或等位基因所编码的多肽链单体、纯聚体或杂化体,具有相同的催化功能,但其分子组成、空间构象、理化性质、生物学性质以及器官分布和细胞内定位不同的一类酶。
31.同工酶亚型:某些酶或同工酶从组织进入体液后,可进一步变化为数个不同类型即所谓“亚型(isoform)”。
即指基因在编码过程中由于翻译后修饰的差异所形成的多种形式的一类酶。
亚型往往在基因编码产物从细胞内释入血浆时因肽酶作用降解而形成。
32.零级反应期:在酶反应的最初阶段,底物常处于过量状态,产物的增加与时间成正比,而与底物浓度无关的这段时间。
33.辅因子:在生物体系中,可与主要组分结合并有辅助功能的分子。
如酶的辅因子,转录和免疫过程中的辅因子等。
34.血浆特异酶:主要指作为血浆蛋白的固有成分,在血浆中发挥特定的催化作用的酶。
35.外分泌酶:指来源于消化腺或其他外分泌腺的酶,如胰淀粉酶等。
36.工具酶:通常指酶学分析中作为试剂用于测定化合物或酶活性浓度的酶称为工具酶。
37.连续监测法:连续测定酶反应过程中某一反应产物或底物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多点数据,求出酶反应初速度,间接计算酶活性浓度的方法称为连续监测法。
38.微量元素:系指占人体总重量1/10000以下,每人每日需要量在100mg以下的元素。
39.维生素:是维持机体正常功能所必需的一类微量低分子有机化合物。
他们在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量很少,必须由食物供给。
40.脂溶性维生素:溶于有机溶剂而不溶于水的一类维生素。
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及维生素K。
41.水溶性维生素:B族维生素及维生素C在结构上与脂溶性维生素不同,可溶于水,不溶于脂类溶剂,称为水溶性维生素。
42.电解质排斥效应:指的是血浆中固体物质部分(血脂和蛋白质)约占总体血浆的7%,而水相只占93%,电解质都在水相中存在。
因固体物质改变,引起水相改变,使电解质结果不真实。
43.P50:血红蛋白氧饱和度为50%是的氧分压称为P50,是反应氧释放功能、Hb与O2亲和力的常用指标,正常情况下为26.6mmHg。
44.Donnan平衡学说:体液中阳离子总数应与阴离子总数相等,并保持电中性。
阴离子常常随阳离子总量的改变而变化,而某一种阴离子的减少会使另一种阴离子增加来维持电中性。
45.阴离子隙:阴离子隙,也称阴离子间隙(AG):指血浆中未测定的阴离子(UA)与未测定的阳离子(UC)浓度间的差值,即AG=UA—UC。
46.气体分压:混合气体中某种气体的分压为气体在总压力中的物质分数(摩尔分数),每种气体分压的总和一定等于大气压P(Amb)的值。
47.血红蛋白氧饱和度:血液中血红蛋白氧含量占血红蛋白氧容量的百分比叫血红蛋白氧饱和度。
也就是常说的血氧饱和度。
48. 氧解离曲线:在一般性的解离曲线中,使血液及纯粹的血红蛋白的稀薄水溶液和具有各种氧分压的空气相平衡,测定血液和血红蛋白的含氧量,对表示含氧量和氧分压pO2关系的曲线称为氧解离曲线。
是表示氧分压与Hb氧饱和度关系的曲线49.真实cHCO3-:在高A.G时体内部分cHCO3-被阳离子(有机阳离子)所中和。
根据电中和原理,cHCO3-的下降数应等于A.G的上升数,真实cHCO3-= cHCO3-测定+A.G50.低钾血症:血清钾<3.5mmol/L。
51.水肿:机体摄入水过多或排出减少,使体液中水增多、血容量增多以及组织器官水肿。
52.胆汁酸肠肝循环:被肠管重吸收的胆汁酸经门静脉入肝,被肝细胞所摄取,游离型胆汁酸被重新结合成为结合型胆汁酸,再随胆汁排入肠管。
53.初级结合型胆汁酸:在肝细胞内以胆固醇为原料合成的胆汁酸,称为初级胆汁酸54.胆素原:胆红素的代谢产物,包括粪胆素原及尿胆素原等。
接触空气则氧化为胆素。
55.肝细胞性黄疸:是由于肝细胞病变,对胆红素摄取、结合和排泄功能发生障碍,以致有相当量的非结合胆红素(UCB)潴留于血中,而未受损的肝细胞仍能将非结合胆红素(UCB)转变为结合胆红素(CB),同时因肝细胞损害和肝小叶结构破坏,致使结合胆红素(CB)不能正常地排入细小胆管而反流入血,结果发生黄疸,其中以结合胆红素(CB)增高为主。
亦可因肝细胞肿胀,汇管自渗出性病变与水肿以及削胆管内的胆栓形成使胆汁排泄受阻,而返流进入血循环中,致血中结合胆红素(CB)增加而出现黄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