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下册《一单元 2 海滨仲夏夜》教案_2
西师大版五年级海滨仲夏夜教学设计(通用7篇)
![西师大版五年级海滨仲夏夜教学设计(通用7篇)](https://img.taocdn.com/s3/m/a8d57550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d1.png)
西师大版五年级海滨仲夏夜教学设计(通用7篇)西师大版五年级《海滨仲夏夜》教学设计(通用7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
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西师大版五年级《海滨仲夏夜》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西师大版五年级《海滨仲夏夜》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词,并能熟练的默写。
2、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欣赏作者描写的优美景色。
3、体会、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细致景物的写作方法。
4、学习作者运用的比喻的修辞手法,并学会运用。
教学重、难点:学习本文抓住景物特征并变化描写景物的写作手法,体会比喻在文中的运用以及对表现景物的作用。
教学准备:学生做好课文的预习,教师做好课件的准备。
教学过程:一、导入本单元为写景散文单元,我们已经学过了朱自清先生的《春》和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在这两篇散文中,我们分别领略了一个别样的春天与一个温暖特别的冬天,那么今天让我们走进峻青先生的《海滨仲夏夜》,来看看峻青先生究竟描绘了一个怎样的夏天。
(板书题目、作者)二、作者简介1、释题:海滨:地点。
仲夏:季节。
(古人以孟、仲、季分别指代一、第二、第三,所以,仲即为第二的意思,而仲夏就是指夏天的第二个月,一般来说,是指七月份。
)夜:具体时间。
(题目的中心词)2、作者简介:峻青,原名孙俊卿。
山东海阳县人。
幼年贫困,曾当过徒工。
抗战爆发,参加革命。
主要作品有短篇集《黎明的河边》、《海燕》、《最后的报告》、《胶东纪事》;散文集《欧行书简》、《秋色赋》。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1、在朗读课文中自主正字音。
霍霍huò 绯fēi红广漠mò 苍穹qióng 煞shà 皎jiǎo洁2、自由朗读课文,给课文分段,并总结段落大意。
一段(1-3段):写海滨夏夜的美景。
第二段(4-7段):写“我”在夜色中的感受。
《海滨仲夏夜》教案
![《海滨仲夏夜》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d330b6d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b5.png)
《海滨仲夏夜》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海滨仲夏夜的自然景观特点;(2)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描述和讨论,培养学生对海滨仲夏夜的感知和表达能力;(2)运用多媒体手段,展示海滨仲夏夜的美丽景色,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生态环境的观念;(2)培养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分享和交流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海滨仲夏夜的自然景观特点;2. 海滨仲夏夜的美丽景色;3. 欣赏和评价海滨仲夏夜的美。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海滨仲夏夜的自然景观特点,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观察、描述和讨论海滨仲夏夜的美丽景色。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海滨仲夏夜的相关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2. 学生准备:观察过海滨仲夏夜的景色,有初步的感知和体验。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海滨仲夏夜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2)学生分享自己观察过海滨仲夏夜的体验和感受。
2. 学习课文:(1)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了解海滨仲夏夜的自然景观特点;(2)学生通过课文学习,掌握海滨仲夏夜的美丽景色。
3. 课堂讨论:(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海滨仲夏夜的欣赏和评价;(2)学生通过讨论,提高审美能力,培养合作、分享和交流的能力。
4. 实践活动:(1)学生分组进行观察、描述海滨仲夏夜的景色;(2)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和评价。
5. 总结与反思:(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体会和感受。
6. 作业布置:(1)学生绘制一幅海滨仲夏夜的景色画;(2)写一篇关于海滨仲夏夜的作文。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合作能力和表现欲望,以及课堂纪律等方面。
2. 实践活动评价:评价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观察、描述和创作能力,以及审美观念和环保意识。
西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海滨仲夏夜》教案三篇
![西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海滨仲夏夜》教案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d72c5b03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05.png)
【导语】《海滨仲夏夜》⼀⽂节选⾃散⽂集《秋⾊赋·海滨仲夏夜》。
作者抓住⼣阳落⼭不久——⽉到中天这段时间的光线和⾊彩的变化,描绘了夏夜海滨特有的景⾊和沙滩上劳动者闲适、欢愉的休憩场⾯,抒发了作者对美好⽣活的赞美之情。
⽆忧考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篇⼀ 教学⽬标: 知识⽬标 了解“霍霍”、“绯红”、“⼴漠”、“苍穹”等词语的含义。
能⼒⽬标 运⽤⾃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法深⼊理解⽂章,品味精妙语⾔,以达到提⾼语⾔分析能⼒,接受情感熏陶的⽬的。
初步学会课⽂抓住景物特征细腻描写景物变化的写法。
情感⽬标 结合课⽂对学⽣进⾏美育教育。
教学重点: 体会本⽂以“流动的画⾯”表现夜景及⼈物感受的写景的⽅法。
教学难点: 情景交融、融情于景的写法教学模式学、探、练、展教学准备课前预习,解决字词,熟读课⽂。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激情导⼊。
我们已经学过朱⾃清的《春》,在《春》这篇课⽂⾥,我们领略过春天的美丽。
那你想知道夏天的景⾊如何吗?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篇描写仲夏时节海滨景⾊的⽂章,看了它,你将被海滨那迷⼈的景致所陶醉。
板书课题、作者。
1.解题:海滨(地点);仲夏(季节);夜(具体时间)。
2.简介作者:峻青,原名孙俊卿。
⼭东海阳县⼈。
幼年贫困,曾当过徒⼯。
抗战爆发,参加⾰命。
主要作品有短篇集《黎明的河边》、《海燕》、《最后的报告》、《胶东纪事》;散⽂集《欧⾏书简》、《秋⾊赋》。
⼆、初读课⽂,扫清障碍。
出⽰⼩⿊板。
(要求学⽣运⽤⼯具书读准字⾳、理解词义) 霍霍绯红⼴漠苍穹皎洁 三、细读课⽂,整体感知。
1.听课⽂录⾳,给课⽂分段。
第⼀段(1~3节):写海滨夏夜的美景。
第⼆段(4~7节):写“我”在夜⾊中的感受。
第三段(8~12节):写⽉下沙滩。
2.播放录⾳。
学⽣看书并思考 作者在这⼀部分中描绘了哪两幅图景?各抓住了什么特征? 提⽰:这⼀段按“⼣阳落⼭”、“夜⾊加浓”的时间顺序推进,以苍穹和⼤海为背景,抓住海滨夏夜的景物特征,描绘了两幅图景:教师边讲边板书:⼩结:⼀天⼀海,⼀静⼀动,互为映衬。
《 海滨仲夏夜》教案
![《 海滨仲夏夜》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796bd62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8c.png)
《海滨仲夏夜》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了解《海滨仲夏夜》的基本情节和主要人物。
掌握本文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
1.2 技能目标能够流畅地朗读和复述文章内容。
能够运用文章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进行口语表达。
1.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美好向往。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海滨仲夏夜》是一篇描写海滨夜景的散文,作者通过对海滨仲夏夜的细致观察和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2.2 课文结构导入:介绍海滨仲夏夜的背景。
详细描绘海滨仲夏夜的景色和气氛。
2.3 教学重点重点词汇和短语的学习和运用。
对文章情感的理解和把握。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朗读法通过多次朗读,让学生熟悉课文内容,感受文章的韵律美。
3.2 情景教学法模拟海滨仲夏夜的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增强对课文的理解。
3.3 互动式教学法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第四章:教学步骤4.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对海滨的认知,激发学生对海滨仲夏夜的兴趣。
4.2 朗读让学生多次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
4.3 解析对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进行讲解和练习。
4.4 情景模拟分组让学生模拟海滨仲夏夜的场景,进行角色扮演。
4.5 讨论引导学生讨论文章中的情感表达,分享自己的感受。
第五章:作业布置5.1 抄写重点词汇和短语。
5.2 复述课文内容。
5.3 写一篇关于自己喜欢的夜晚的作文。
第六章:教学评价6.1 形成性评价通过课堂上的朗读、讨论和情景模拟,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和纠正。
6.2 终结性评价通过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6.3 自我评价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以便更好地提高。
第七章:教学拓展7.1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观察带领学生去实地观察夜晚的景色,让学生将课文内容与实际景色相结合,提高对夜晚的美好感受。
西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海滨仲夏夜
![西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海滨仲夏夜](https://img.taocdn.com/s3/m/afee32d6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1d23d58.png)
西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海滨仲夏夜》一、教学目标1.了解游人在海边夜晚的活动,感悟大自然的美妙;2.通过作文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掌握写景、描绘人物和情感的技巧;3.让学生感受和体验文学作品的魅力,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和乐趣。
二、教学重点1.掌握作文的写作技巧,如语言表达、描写手法、情感表达等;2.加强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体验;3.在感性体验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难点1.帮助学生进一步发掘文本的内涵和题旨;2.引导学生在感性体验的基础上,进行文学创作,从而提升写作能力。
四、教学方法1.讲解故事情节,解析语言表达和描写技巧;2.群体讨论,梳理文本思路,加深对文章的理解;3.范式演练,分层次使用演练活动;4.小组探究,提出疑难点,学生彼此之间探究发现答案。
五、教学内容《海滨仲夏夜》故事情节梳理夜幕降临,海边的欢声笑语不断,夜生活在这里也比白天更加精彩。
这时,一群小学生捡到一只青蛙,他们的欢声笑语引来了一个神秘人,原来他是为了寻找一只毒蛇而来。
一番努力后,终于发现了毒蛇的存在并成功捕捉,大家从中学到了课外知识,同时也感受到了夏夜的美好。
范式演练1.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夏夜在海边的美好。
2.通过小组合作,分析文章的描写技法及情感表达,模仿其写作思路,创作一篇夏夜在海边的短文。
六、教学过程第一步背景介绍引导学生想象身处在海边的感受及夏夜的美妙。
第二步故事情节梳理带领学生认真品读《海滨仲夏夜》这篇文章,并逐步梳理故事情节,让学生理解文本的意义,了解文章的情节和主题。
第三步个人思考和范式演练学生在自己的感性体验和文字启示中,创作夏夜在海边的短文,并与同桌进行讨论和交流,分享自己的感悟和思考。
第四步分享交流和小组探究将学生的创作成果进行朗读分享,同时学生自我评价,老师也进行点评和指导。
让同学们发现自己作文中的问题以及好的表达和技巧,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激发学习兴趣。
七、教学资源1.教材:《西师大版语文·5年级下册》;2.PPT和电子白板;3.范文展示。
西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海滨仲夏夜》教案三篇
![西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海滨仲夏夜》教案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4f0693504431b90d6c85c75b.png)
西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海滨仲夏夜》教案三篇篇一教学目的:知识目的了解“霍霍”、“绯红”、“广漠”、“苍穹”等词语的含义。
能力目的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深入理解文章,品味精妙语言,以到达提高语言剖析能力,接受情感熏陶的目标。
初步学会课文抓住景物特征细腻描写景物变化的写法。
情感目的结合课文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
教学重点:领会本文以“流动的画面”表现夜景及人物感受的写景的方法。
教学难点:情景融合、融情于景的写法教学模式学、探、练、展教学准备课前预习,解决字词,熟读课文。
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我们已经学过朱自清的《春》,在《春》这篇课文里,我们领略过春天的美丽。
那你想知道夏天的景色如何吗?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描写仲夏时节海滨景色的文章,看了它,你将被海滨那迷人的景致所沉醉。
板书课习题、作者。
1.解习题:海滨(地点);仲夏(节令);夜(详细时间)。
2.简介作者:峻青,原名孙俊卿。
山东海阳县人。
幼年贫苦,曾当过徒工。
抗战爆发,参加革命。
主要作品有短篇集《拂晓的河边》、《海燕》、《最后的汇报》、《胶东纪事》;散文集《欧行书简》、《秋色赋》。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出示小黑板。
(要求学生运用工具书读准字音、理解词义)霍霍绯红广漠苍穹皎洁三、细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课文录音,给课文分段。
第一段(1~3节):写海滨夏夜的美景。
第二段(4~7节):写“我”在夜色中的感受。
第三段(8~12节):写月下沙滩。
2.播放录音。
学生看书并思考作者在这一局部中描画了哪两幅图景?各抓住了什么特征? 提示:这一段按“夕阳落山”、“夜色加浓”的时间顺序推进,以苍穹和大海为背景,抓住海滨夏夜的景物特征,描画了两幅图景:老师边讲边板书:小结:一天一海,一静一动,互为映托。
让人读来自有一种自然美。
四、精读(选读)课文,深入心得,鉴赏创新。
读第一段。
要求:边读边展开想象。
在详细形象中取得美的实感。
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文讲解教案2.海滨仲夏夜 l 西师大版
![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文讲解教案2.海滨仲夏夜 l 西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efdcebaf647d27284b7351d9.png)
2 海滨仲(zhòng)夏夜1夕阳落山不久,西方的天空,还燃烧着一片橘红色的晚霞[①“燃烧”一词有怎样的表达效果?]大海也被这霞光染成了红色,而且比天空的景色更为壮观。
[②“染”字在这里用得好不好?有什么作用?]因为它是活动的,每当一排排波浪涌起的时候,那映照在浪峰上的霞光又红又亮,就像一片片霍(huò)霍燃烧的火焰,闪烁着,消失了。
而后面的一排,又闪烁着,滚动着,涌了过来。
①“燃烧”给人以晚霞似火、烧得正旺的感觉,形象地写出了晚霞的色彩。
②好。
“染”字,将霞光拟人化,生动地突出了“霞光”的作用。
段导读:写在晚霞的映照下,大海壮观的景色。
2天空的霞光渐渐地淡下去了,深红的颜色变成了绯红,绯红又变为浅红。
[③霞光的颜色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有什么作用?]最后,当这一切红光都消失了的时候,那突然显得高而远的天空,呈现出一片肃穆(mù)。
最早出现的启明星,在这深蓝色的天幕上闪烁起来了。
它是那么大,那么亮,整个广漠的天幕上只有它在那里放射着令人瞩(zh ǔ)目的光辉,活像一盏悬挂在高空的明灯。
[④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③由“深红”变成“绯红”,又变成“浅红”。
准确地描写出太阳落山时,霞光颜色的变化。
④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了启明星大和亮的特点。
段导读:写霞光消失后,天空显得高而远,启明星在空中闪烁的优美景色。
3夜色加浓,苍穹中的“明灯”越来越多了,城市各处的灯火也相继亮了起来。
尤其是围绕在海港周围山坡上的那一片灯光,倒映在乌蓝的海面上,随着波浪晃动着,闪烁着.像一串流动着的珍珠,和满天的星星互相辉映,煞(shà)是好看。
[⑤这句话主要写的是什么?]⑤这句话写星星与灯光相互辉映构成的美丽夜景。
段导读:写夜色加浓,星星与城市的灯光互相辉映的美丽夜景。
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描绘了从“夕阳落山不久”到“夜色加浓”这段时间里海滨仲夏夜的景色。
西师版五年级语文下第2课《海滨仲夏夜》教案教学反思板书设计优秀教案
![西师版五年级语文下第2课《海滨仲夏夜》教案教学反思板书设计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f6f860426fff705cd170a27.png)
西师版五年级语文下第2课《海滨仲夏夜》教案教学反思板书设计优秀教案西师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2课《海滨仲夏夜》教案PPT课教学反思板书设计第二课:海滨仲夏夜教学目标1.自主学会本课生字并能正确工整地书写。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背一背,学会在阅读中积累优美的词句。
3.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重点词句,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从中感受海滨仲夏夜独特的美景,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赞美之情。
4.体会文中比喻句的意思和作用,试着在自己的习作中运用。
教学准备教师:选取几段优美的音乐,准备配乐朗诵。
学生:搜集有关作者、海滨、仲夏夜的资料。
教材简析去过海边吗?见过海滨夜景吗?读完这篇《海滨仲夏夜》,你一定会赞叹不已,羡慕不已。
什么时候我们才能去欣赏这绚丽多彩的夜景呢?课文共有10段。
第1段写在晚霞映照下,大海壮观的景色。
第2段写霞光消失后,天空显得高而远,启明星在空中闪烁。
第3段写夜色加浓,星星与城市的灯光互相辉映,煞是好看。
第4~7段写在优美的夜色中,我漫步沙滩,愉快而兴奋。
劳动了一天的人们在沙滩上尽情欢笑、玩耍,谈论着今年的好收成。
第8、9段写月亮上来了,海滩上乘凉的人多极了,说话声、欢笑声、唱歌声、嬉闹声响遍整个海滩。
第10段写月亮升得很高了。
从上面的内容不难发现,前三段主要介绍海滨从黄昏到晚上的景色,后几段主要介绍人们在海滨享受美景的欢乐场面。
全文用优美生动的语言为我们介绍了海滨仲夏夜的特点,要引导学生体会大量的比喻句,体会作者对这神奇的大自然景色由衷的赞叹与热爱。
解读与提示1.仲夏:农历一季的第二个月称“仲”。
夏季的第二个月就叫“仲夏”。
2.“壮观”一词是全段的重心,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通过对其景象的具体描写理解内容。
3.引导学生通过“明灯”“高而远”“令人瞩目”等描写,想象夜空的美。
*把海面上闪烁的灯光比作流动的珍珠,多有意思,多美呀!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灯光与星星互相辉映的华美景象。
《海滨仲夏夜》教案
![《海滨仲夏夜》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3c1d1af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dd14355.png)
《海滨仲夏夜》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阅读《海滨仲夏夜》这篇课文,了解夏夜海滨的美丽景色和宁静氛围。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美好生活的情感。
4. 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和联想,感受作者对海滨仲夏夜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二、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海滨仲夏夜的喜爱和赞美。
2. 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 培养学生的朗读和感悟能力。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意境和情感。
2. 学会描绘景色和表达情感的方法。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海滨仲夏夜》文本。
2. 多媒体教学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a. 引导学生回顾夏季的景色,让学生谈谈自己对夏季的印象。
b. 提问:同学们听说过海滨仲夏夜吗?请大家谈谈对海滨仲夏夜的了解。
2. 初读课文:a. 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b. 教师检查学生生字词掌握情况,并对生字词进行讲解。
3. 精讲细读:a. 教师引导学生逐段理解课文内容,分析作者描绘海滨仲夏夜的方法和情感。
b. 学生讨论交流,分享自己的感悟。
4. 朗读感悟:a. 学生分组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情感。
b. 教师选取优秀朗读进行展示,并给予评价。
5. 课堂小结:b.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6. 作业布置:a. 抄写生字词。
b. 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夏季景色的作文。
7. 课后反思: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评价学生朗读和感悟能力的发展。
3. 评价学生运用生字词和描绘景色表达情感的能力。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夏季景色绘画活动,让学生用画笔描绘出自己心中的海滨仲夏夜。
2. 邀请家长参与,开展夏季亲子活动,共同体验大自然的美好。
八、教学反馈:1. 收集学生作业,对学生的写作能力进行评价和反馈。
2. 学生互评,相互学习和提高。
3. 教师与学生进行课堂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困惑,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九、教学改进:1.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
西师大版《海滨仲夏夜》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海滨仲夏夜》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6d12126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bef1056.png)
西师大版《海滨仲夏夜》教学设计西师大版《海滨仲夏夜》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美丽的词句。
2、学习本文抓住景物变化写景的手法。
3、体会贴切的比方对表现景物的作用。
重点、难点:1、学习本文抓住景物变化写景的手法2、体会贴切的比方对表现景物的作用学问链接:介绍写作背景。
1962年春3月,闻名作家峻青回到了自己的家乡胶东半岛上一个小小的山村。
可爱的家乡山水,老革命依据地的光荣历史,牵动着作家的思绪。
以漂亮的山水为背景,用动人的景色作衬托,写成一组“山美水美人更美”的散文作品。
《海滨仲夏夜》就是其中篇以写景为主的散文。
本文写的是海滨城市威海的夏夜景色。
、课前导学:一、利用网络,搜集整理有关的资料。
二、查字典,扫清文字障碍。
你认为应当把握的生字有:你认为应当把握的词语有:三、整体感知课文:1.仲夏是什么时候?课文都描写了海滨仲夏夜哪些景物?2.本文主要是按怎样的挨次描写“海滨仲夏夜”的景色?3.依据课文内容填空。
提示:此练习目的是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结构。
在练习的过程中,能在书中圈画出关键词语,留意随着时间推移画面发生的变化的词语。
第一组画面________段描绘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其次组画面________段描绘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第三组画面________段描绘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第四组画面________段描绘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第五组画面________段描绘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课堂导学:一、导入新课。
海滨仲夏夜教案(优秀7篇)
![海滨仲夏夜教案(优秀7篇)](https://img.taocdn.com/s3/m/71319500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d5.png)
海滨仲夏夜教案(优秀7篇)《海滨仲夏夜》教案篇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掌握下列字的正确读音:霍霍闪烁绯红苍穹煞是吹拂炙晒休憩徘徊酣畅皎洁2.掌握下列词语解释,特别注意对语境义的掌握:壮观闪烁绯红肃穆广漠次第苍穹辉映幽美吹拂炙晒休憩徘徊皎洁酣畅3.了解景物描写的基本方法。
掌握这些景物描写的方法,对于我们阅读分析写景状物记叙文大有好处。
时序法: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描写景物。
空间法:就是按照空间顺序写景物。
如《济南的冬天》写雪后的山景,就是从山上、山尖、山坡到山腰,依次描绘了秀美的雪景。
移步法:是依立足点和观察点的转移来写景物的方法。
分类法:按照自然景物不同类型分别描绘的方法叫分类法。
如《春》分别通过“春草”、“春花”、“春风”、“春雨”等景物描绘了大地回春生机勃勃的动人景象。
4.了解线索的作用所谓线索,就是贯串在整个叙事性文艺作品的情节发展中的脉络。
在一般的记叙文中,线索的作用是体现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繁多的材料由记叙线索贯串起来,将文章组织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因此,每一叙事作品都有一条或一条以上的线索,但主要线索只有一条,其他线索则围绕主要线索来展开。
记叙文中作者常以时间的推移或作者认识的发展为记叙线索来安排材料。
这叫做“纵式结构”。
二、能力目标1.了解“霍霍”、“绯红”、“广漠”、“苍穹”等词语的含义。
2.体会作者抓住景物特征细腻描写景物变化的写法。
三、情感目标体会本文所表现出的对美好景色与美好生活的赞美之情。
教学建议一、主题思想《海滨仲夏夜》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
作者抓住从夕阳落山不久到月上中天这段时间的光彩和色彩的变化,描绘了夏夜海滨特点的景色和劳动者闲适、欢愉的休憩场面,抒发了对美好生活的赞美之情。
二、结构思路作者按时间的推移来写景色的变化,从不同角度来反映海滨仲夏夜的五彩斑斓的迷人景色。
全文一共描写了三幅画面:第一幅画面的时间是“夕阳落山不久,以大海为背景,描绘了“霞光”、“星光”、“灯光”的耀眼光彩。
《海滨仲夏夜》教案(精选6篇)
![《海滨仲夏夜》教案(精选6篇)](https://img.taocdn.com/s3/m/cecb453b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a4cb444.png)
《海滨仲夏夜》教案(精选6篇)《海滨仲夏夜》课文说明篇一教学设想安排一课时。
这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散文。
作者抓住夕阳落山不久——月到中天这段时间的光线和色彩的变化,描绘了夏夜海滨特有的景色和劳动者的闲适、欢愉的休憩场面,抒发了对美好生活的赞美之情。
文章所描绘的是一幅幅流动的变化着的画面。
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认真思考文章描绘了哪几幅画面,随着时间的推移,画面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又是怎样融情于景的。
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展开联想,体会贴切的比喻对准确再现景物所起的作用。
教学内容和步骤一、介绍写作背景。
1962年春3月,著名作家峻青回到了自己的家乡——胶东半岛上一个小小的山村。
可爱的家乡山水,老革命根据地的光荣历史,牵动着作家的思绪。
作者以美丽的山水为背景,用动人的景色作衬托,写成一组“山美水美人更美”的散文作品。
《海滨仲夏夜》就是其中—篇以写景为主的散文。
本文写的是海滨城市——威海的夏夜景色。
二、初读课文,要求:(一)初步了解课文内容;(二)通过查检工具书,扫除字词障碍。
1.读后出示小黑板或投影幻灯片,检查字词掌握情况。
1)闪烁(shuò):光亮动摇不定,忽明忽暗。
2)绯(fēi)红:鲜红。
绯,红色。
3)肃穆(mǜ):严肃而恭敬。
4)广漠(mò):广大空旷。
5)苍穹(qióng):天空。
6)休憩(qì):休息。
7)徘(pái)徊(huái):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
8)皎(jiǎo)洁:(月亮)明亮洁白。
9)酣(hān)畅:畅快(多指饮酒或睡眠)。
2.提问:仲夏是什么时候?课文都描写了海滨仲夏哪些景物?提示:对此问的回答,不必强求学生按课文描写顺序做答。
三、再读课文,要求:速读课文后,填空。
提示:此练习目的是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结构。
在学生完成练习的过程户,指导学生在书中圈画出关键词语,注意随着时间推移画面发生的变化。
练习及答案:1.第一组画面(1—3段)描绘了从夕阳落山不久到夜色加浓这段时间内海滨仲夏的景色。
西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海滨仲夏夜》教案
![西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海滨仲夏夜》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e6a2925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da.png)
西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海滨仲夏夜》教案课程概述本课程以西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人与自然》中的《海滨仲夏夜》为主题,教学时间为1课时(40分钟)。
本节课通过朗读、分析文本、理解文意、讨论等多种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了解仲夏夜晚的一些生态特征,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和人与自然的关系,同时训练学生的朗读、分析、理解、表达等能力。
教学目标1.了解夏夜海滨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特征;2.通过课文阅读,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和人与自然的关系;3.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提高语音语调、节奏抑扬顿挫、语速适度等方面的表达能力;4.培养学生的分析和理解能力,帮助学生掌握核心知识概念、思想、语言等;5.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通过对文本内容的分析和理解,充分培养其思考能力,文化品位和艺术修养等。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理解文本内容及作者写作目的;2.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3.分辨描述夏夜海滨自然特征的语言表达方式;难点1.理解夏夜海滨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特征;2.分辨语言的表现手法,加深对文本内涵的认识。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忆之前学过的一些与大自然有关的内容。
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经验和记忆,说出关于自然的一些词语或者自己的感受。
第二步、朗读文本(10分钟)1.教师或学生依次朗读全文;2.学生阅读过程中须注意语音语调、节奏抑扬顿挫、语速适度等方面的表达能力。
第三步、理解文意(10分钟)1.教师简单介绍海滨仲夏夜的自然景观,包括天空、水、沙滩和动物,2.学生们自由讨论海滨仲夏夜的美丽场景,分析其中作家的情感表达;3.学生分组,阅读课文,归纳出文中反映的夜晚自然特征的描述,每个组员分别阅读一段,再交流讨论并写下归纳出来的特点,汇总后进行全班讨论。
第四步、词语学习(10分钟)1.针对本文课的特点,老师逐一指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生词和难词;2.针对短文的读法,让学生体会不同的语气表达方式。
第五步、朗读练习(5分钟)1.请同学们分组朗读本文,由组长或组员推荐一个人进行评选,选出最好的表现和不足之处;2.鼓励学生用自己习惯的方法,即可以用标点符号或即兴演讲统计学生的锻炼成果。
2_海滨仲夏夜
![2_海滨仲夏夜](https://img.taocdn.com/s3/m/38e00a16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3d32171.png)
五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材分析课题五年级语文下册课时全册备教材简析本册教材以专题组织单元,共八组。
分别是:第一组“自然风光、家乡美景”,第二组“感动生活、感动生命”,第三组“美好心灵、美好情感”,第四组“科学与创新”“时间与成就”,第五组“自然与科技”,第六组“热爱生命、共筑和谐”,第七组“英雄人物、伟大精神”,第八组“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全册共有课文32篇,每个单元设3篇精读课文,一篇略读课文,一个积累使用,精读24篇和略读8篇。
每个积累使用由“温故知新”“语海拾贝”“互动平台”“口语交际”“习作百花园"“自主阅读园地”六局部组成。
全册还编排了9篇自主批读课文,并附一个生字表。
生字表是要求会写的171个字。
二次备课:教学目标(一)识字与写字教学本册识字写字171个,把字写端正。
在强调写字质量的同时,还可适当要求提升写字的速度,并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第一单元单元知识树课题1.故乡的“水墨画”课时单元备教学内容西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二次备课:教学目标1.自主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准确、工整地书写。
2.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相关段落,积累优美的词语。
3.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重点词句,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从中感受故乡风景的独特与美丽,激发学生对故乡的热爱之情。
重点、难点通过朗读课文,体会词语意思,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感受故乡风景的独特、美丽,学会在阅读中积累优美的词语。
课时安排2课时什么变化?菱叶涨满水面,挤得密密匝匝。
(“涨满”“挤”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菱叶们长大了,整个池塘都是菱叶,显得很茂盛。
“密密匝匝”可换词“密密层层”“密密麻麻”比较)小花的数量也真很多!哪些词告诉了我们?(缀满、一丛丛)颜色也非常美丽,有白色的,有粉红色的,还有一缕缕的馨香呢!池塘还是小动物们的乐园呢!红蜻蜓、花蝴蝶、小青蛇、青蛙,在菱盘上尽情嬉戏。
这是一种多么惬意的美呀!C.临近中秋:穿着各色衣裙的采菱女开始采“头朝菱”(即第一批成熟的菱角),动作轻快熟练,划着扁舟,荡着水盆,穿行在绿色的“水巷”里。
西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海滨仲夏夜
![西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海滨仲夏夜](https://img.taocdn.com/s3/m/fac02640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c51554d.png)
西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海滨仲夏夜一、教材分析本课内容为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的《海滨仲夏夜》一文,该文是一篇记叙文,虚实结合,描绘了一个仲夏夜晚两位小人物的生活和感受,情感深刻,语言生动。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理解课文大意,了解记叙文的基本特点和写作手法;2)掌握生词“惊蛰”“榴莲”等的词义并能运用;3)理解并口头表述文中描述的景物和感受。
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2)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3)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感悟的能力。
3.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的爱美之心和热爱自然的情感;2)引导学生从文学作品中寻找生活的美好。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帮助学生理解文中的意象和情感;2)引导学生进行语言表达和创造性思维活动。
2.教学难点:1)帮助学生理解记叙文的特点和写作手法;2)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深层次的情感解读和感悟。
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1)引导学生回忆仲夏夜的感受;2)背景音乐欣赏。
2.热身(10分钟)1)让学生快速浏览一遍全文,了解大意;2)老师提供一些参考问题,让学生进行交流和思考,引导学生对文中进行初步的理解和感受。
3.主体部分(30分钟)1)老师分段讲解文中的难点词语,并让学生进行理解和运用;2)老师引导学生分析文中的描写手法和情感表达方式;3)老师在课堂上进行情感解读并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以达到深层次的理解和感悟。
4.小结(5分钟)老师对本节课的重点难点进行再次强调,概括本节课的内容,提醒学生要掌握重点内容。
5.作业(10分钟)1)布置阅读任务,并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文中的主要情节和感受;2)让学生在书本或网络上了解榴莲的相关知识。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图片、音乐等多种方式导入,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和关注。
通过帮助学生理解文中的意象和情感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容易出现的困惑点进行解答,并指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创造性思考,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意功能。
五年级下语文教案- 2海滨仲夏夜2西师大版
![五年级下语文教案- 2海滨仲夏夜2西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25fdb819376baf1ffc4fad56.png)
五年级语文下教案- 2海滨仲夏夜2西师大版教学目标1.自主学会本课生字并能正确、工整地书写。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在阅读中积累优美的词句。
3.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重点词句,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从中感受海滨仲夏夜独特的美景,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赞美之情。
4.体会文中比喻句的意思和作用,试着在自己的习作中运用。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体会大量的比喻句,抓住海滨仲夏夜的景色特点,体会作者对这神奇的大自然景色由衷的赞叹与热爱之情。
教学准备教师:选取几段优美的音乐,准备配乐朗诵;课件。
学生:搜集有关作者、海滨、仲夏夜的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生长在山村,结识大海的机会很少,但我们并不遗憾,因为我们有一双想象的翅膀。
如果我们能置身海边享受着晚霞、轻风、星光与明月带给我们的美妙意境,定会深醉其中。
今天,作者峻青给了我们一次机会,让我们跟随峻青的脚步,伴着诗一般美妙的语言共同去领略《海滨仲夏夜》的诗情画意吧!二、教师范读要求: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文中出现的画面读完后教师问:听罢此文,你脑中出现了怎样的画面?找同学回答教师:老师也构思了几幅,请同学们欣赏一下。
(出示幻灯片)三、朗读课文文中出现了很多的景物,且作者把这些景物描写的都很美,下面请同桌之间大声的朗读课文,拿起手中的笔勾画出文中出现的景物和你认为的一些精彩语句或语段。
四、品读课文1、师设问:文中出现了哪些景物?生回答:晚霞、启明星、明灯、人2、教师继续问:作者把这些景物写的很美,如同几幅图画,我们来给他们起个名字吧。
教师范起名字,学生跟随:霞光图、明星图、夜色中(月色中)海滩图3、教师设问:你最欣赏其中的哪一幅图或文中的哪个语段?学生分组讨论回答,教师引导学生从修辞、景物特征、色彩变化上分析。
示例:海滨仲夏夜的景色美霞光图:作者抓住色彩的变化,描绘了天上的霞光由橘红——深红——绯红——浅红,作者在描绘霞光时,还写出了动态,以动写静,使整个画面滚动了起来,这一天一海,一静一动,互为映衬,这幅流光溢彩,海天一色的壮美景象美不胜收,使人感到一种自然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边仲夏夜》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会本课生字并能正确,工整地书写.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在阅读中积累优美的词句.
3.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重点词句,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从中感受海滨仲夏夜独特的美景,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赞美之情.
4.体会文中比喻句的意思和作用,试着在自己的习作中运用.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体会大量的比喻句,抓住海滨仲夏夜的景色特点,体会作者对这神奇的大自然景色由衷的热爱爱与赞美之情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导读、讨论式学法
教学准备:
课件,课前预习,解决字词,熟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请见过大海的同学描述一下所见到的大海的景观.教师用深情的语言讲解:蔚蓝的波涛,金色的沙滩,雪白的浪花,翱翔的海鸥,一定会让你流连忘返,然而海滨的夜景其实更美,尤其是夏夜.下面就请著名作家峻青带我们一起去领略一下海滨仲夏夜的美景
吧!(板书课题)
2.齐读课题,释题.(海滨:地点.仲夏:古人以孟,仲,季分别指代第一,第二,第三,所以,仲即为第二的意思,而仲夏就是指夏天的第二个月,一般来说,是指七月份.)题目的中心词是什么 (夜)
3.简介作者.
4.课文介绍:《海滨仲夏夜》一文节选自散文集《秋色赋·海滨仲夏夜》.作者抓住夕阳落山不久,月到中天这段时间的光线和色彩的变化,描绘了夏夜海滨特有的景色和劳动者闲适,欢愉的休憩场面,抒发了对美好生活的赞美之情.
二、检查预习情况
1、同组之间相互交流容易读错的生字词,把易错字写在生字本上。
各组派代表回答。
2、抽读生字词,理解词语
(1)纠正读音和容易写错的字,写在生字本上
出示下列词语,指名朗读。
霍霍燃烧火焰闪烁绯红辽远
肃穆广漠次第苍穹软绵绵吹拂炙晒缀满休憩
局面皎洁
(2)辨析生字,组词并理解词义。
(文中还有哪些不理解的词语呢,找出来大家共同交流)
三、整体感知,理清文章脉络,
1、课件出示自读要求
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海滨夜景的?
课文中为我们描绘了几幅怎样的画面?
课文抓住了海滨仲夏夜哪些特点来写的?
(1)课文按照时间顺序写的。
反映时间变化的句子是:“夕阳落山不久。
”“天空的霞光
渐渐地淡下去了。
”“夜色加浓。
”
(2)第一幅画面:夕阳落山不久,浪峰上的霞光。
第二幅画面:霞光由渐淡而消失,启明星在深蓝的天幕上闪烁。
第三幅画面:夜色加浓,海面上灯火与星光辉映。
第四幅画面:优美夜色中劳动者休憩、畅谈的场面。
第五幅画面: 海滩月色。
(3)课文抓住了海滨仲夏夜明亮而欢愉、恬静而温馨额特点来写。
2、小结: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作者观察点的不断移动,所见的景物也在不断地变化.作者按照时空的顺序,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优美的画面.景物是美好的,在美妙的景物中人们的生活是美好的,他们是愉悦的。
四、研读课文,感受海滨之美
(一)研读课文1-3段,重点研究作者如何使用生动形象的比喻,准确再现景物特点;再进行词语的理解.
1.提问:1-3段,对海滨夏夜景色的描写,作者以哪些景物为主要观察对象 (相机板书:霞光启明星灯光)
2.作者对这三个景物进行描写时,运用了三个美妙的比喻句,请你从文中把它们找出来,并摘抄在笔记本上.
3.学生四人一组讨论:这三句运用比喻修辞手法所起到的作用是什么,讨论后全班交流. 提示:在全班交流的过程中,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展开联想,抓住本体和喻体的相似点. (1)比喻句:那映照在浪峰上的霞光又红又亮,就像一片片霍霍燃烧的火焰,闪烁着,消失了.
作用:作者以大海为背景,描绘了霞光的色彩和动态.把晚霞比作火焰,很形象,”火焰”一方面表现出晚霞的艳丽,另一方面表现出霞光随海浪摇曳,翻腾的形状,表现出一种动态的美.
(2)比喻句:它是那么大,那么亮,整个广漠的天幕上只有它在那里放射着令人瞩目的光辉,活像一盏悬挂在高空的明灯.
作用: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启明星大和亮的特点.霞光逐渐变淡,天空变得清亮深蓝,突然显得高远,给人一种肃穆的感觉.这样高远辽阔的天空,不是高楼林立的城市夜空,也不是云层低垂的冬季的夜空,而恰恰是空旷地带的夏夜所特有的.在这广漠深蓝的天幕上,启明星的”光辉”就分外引人注目,作者用明灯来比喻,也就格外贴切.
(3)比喻句:尤其是围绕在海港周围山坡上的那一片灯光,倒映在乌蓝的海面上,随着波浪晃动着,闪烁着,像一串流动着的珍珠,和满天的星星互相辉映,煞是好看.
作用:第三段由星光引出对灯光的描绘,把静态的灯火写活了,把波浪上的晃动着,闪烁着的灯光比作流动着的珍珠,很形象,富于动感.
4.词语分析.
(1)西方的天空,还燃烧着一片橘红色的晚霞.
为什么要用”燃烧”而不用”放射”或”映照” (用”燃烧”能给人以晚霞似火,烧得正旺的感觉,使语言增加形象感.)
(2)大海也被这霞光染成了红色.
为什么要用”染”,而不用”映”“照” (用”染”字,便使霞光拟人化,因而十分生动地突出了”霞光”的作用.)
5.小结:一天一海,一静一动,互为映衬.让人读来自有一种自然美.(板书:自然美)
6.再指名朗读.要求:运用抑扬顿挫的语调朗读,使大家受到感染,进入美的意境中.
(二)研读4~10段.
1.请从4~10段再找几个比喻句,摘抄在笔记本上,并做简要分析.
(1)比喻句:愉快的笑声不时从这儿那儿飞扬开来,就像平静的海面上不断地从这儿那儿涌起的浪花.
作用:把笑声比作浪花,表现笑声此起彼伏,源源不断.
(2)比喻句:月亮上来了.是一轮灿烂的满月.它像一面光辉四射的银盘,从那平静的大海里涌了出来.
作用:灿烂的满月比作光辉四射的银盘,表现了满月又亮又圆的特点.(板书:月亮)
(3)比喻句:大海里,闪烁着一片鱼鳞似的银波.
作用:把波浪比作鱼鳞,表现了波浪的层次分明及闪闪发亮.
2.理解词语.
“海水轻轻地抚摸着细软的沙滩,发出温柔的刷刷声.”
为什么用”抚摸”,而不用”拍打”“冲刷” (用”抚摸”不仅让”海水”拟人化,使人产生一种亲切感,而且表现出”海水”微微波动的形态,与后面的”温柔”相照应.)
3.思考:作者是怎样随着时间的推移描写沙滩上景物的变化的作者为什么用更多的笔墨写了沙滩上的人
提示:
(1)先想一想写的是什么人
在各个岗位上劳动了一天的人们……
(2)他们在怎样的环境中心情怎么样
在软绵绵的沙滩上,沐着海风,望着夜空,尽情地说笑……
点拨:作者从描绘海滨仲夏夜自然景物的美进入到描绘海滨仲夏夜的生活美.
(3)教师归纳:这一部分,作者由景及人,从描绘海滨夏夜的自然美,进入到描绘海滨夏夜的生活美.(板书:沙滩人们说笑休憩生活美)
(4)小结:作者先描绘大海月色,再写沙滩也突然明亮了起来,写了在沙滩上乘凉的人们的欢闹.随着月亮的升高,夜已经很深了,沙滩上的人也”变化”了,有的睡着了,有的还在谈笑.最后,作者以抒情的笔调将眼前的情景和人物结合起来,以更多的笔墨写人们在这自由的天幕下酣畅地休憩,目的在于写生活美,从而将文章推进了美的境界.
(三)小结:作者由鲜红的晚霞联想到燃烧的火焰,由又大又亮的启明星联想到悬挂在高空的明灯,由倒映在海面上的一片晃动,闪烁的灯光联想到一串串流动着的珍珠,无不给人自然贴切的感受.而这一切联想,又都是借助比喻的修辞手法来完成的,形象生动,仿佛把读者带进了仲夏的海滨之夜,观海赏月,怡然自得,引人入胜.
二、训练联想能力,练习仿造比喻句.
提示:提供一个学生较熟悉的情境,如落日等,让学生抓住这一情境特征,展开丰富的联想,练习口头仿造比喻句.
三,积累背诵1-3段..
背诵课文
提示:背诵的目的是让学生在背诵的过程中,准确把握随着时间的推移,画面发生的变化及进一步体会贴切的比喻对准确再现景物所起的作用.所以不必强求学生课堂背诵得一字不差,重点检查关键词句的背诵.
1.从指导学生背诵描写霞光,启明星,灯火的三个比喻句入手,在背诵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贴切的比喻对准确再现景物所起的作用.
2.从三个比喻句的背诵,扩展到三个段落的背诵,背诵过程中,要求学生准确把握随着时间的推移,画面发生的变化.
(1)要求学生圈出表现时间推移的词语:”夕阳落山不久”,”天空的霞光渐渐地淡下去”,”
夜色加浓”.板书:入夜月夜深夜
(2)要求学生圈出表现霞光动态和色彩变化的词句.
动态:”就像一片片霍霍燃烧着的火焰,闪烁着,消失了.而后面的一排,又闪烁着,滚动着,涌了过来.”
色彩变化:”橘红色”→”深红”→”绯红”→”浅红”→”深蓝色”.
3.请两三位学生上讲台有感情地背诵,无论背诵程度如何,都加以鼓励.
五、总结:作者以细腻的笔触,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可爱迷人的海滨仲夏夜,我们不禁产生向往之情。
作者用了许多生动、形象、贴切的比喻再现了景物特点,使我们仿佛亲身感受到了那里的美,这归功于作者细致的观察及丰富的联想。
假如你热爱生活,你也能做到。
六、作业布置:请同学们结合学习本文的感受,以《家乡夜色美》为题目,把家乡的美丽夜景介绍给大家,注意要多用一些恰当的比喻句。
板书设计:
2、海滨仲夏夜
时间顺序
夕阳落山,海浪染红霞
夕阳西沉,启明星高挂
夜色加浓,灯光与星光相映。